當前位置:文範網 >

論文模板 >經濟論文模板 >

黑龍江省區域經濟發展的比較優勢分析經濟學論文【通用多篇】

黑龍江省區域經濟發展的比較優勢分析經濟學論文【通用多篇】

黑龍江省區域經濟發展的比較優勢分析經濟學論文【通用多篇】

區域文化及區域經濟發展的關係論文 篇一

摘要:區域經濟發展和區域文化之間的關係非常密切,當前,區域文化對於區域經濟的發展已經越來越重要,它已經成為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區域文化影響着人們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所以區域經濟的發展不能忽視區域文化的作用,兩者應有機結合起來,讓文化和經濟融為一體,最終實現文化和經濟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區域經濟;區域文化;發展

1文化與區域文化的概念

文化的概念最早是由Tylor提出的,他認為文化是社會全體成員所能夠共同接受的信仰、知識、習慣、道德等的複合體。文化是一個內涵極其豐富的概念,本文所要研究的區域文化主要是指在特定區域經過很長時間所沉澱下來的人們某種性格和特質。所謂的區域文化是指某個特定區域的人羣所擁有的具有當地地方特色的價值準則、思想觀念、行為習慣、民族藝術、道德規範等的總和。它是由地區的特殊地理情況、人類生產水平以及長久的歷史積澱所決定的。其中,最容易被人忽視的就是區域文化觀念,它是心理結構的重要組成成分,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現在的人們普遍只重視技術、資本這樣的有形要素,卻忽視了對文化背景和思想觀念的分析和運用,這樣的結果往往都事與願違。

2區域文化對區域經濟的促進作用

2.1傳統地域文化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

傳統地域文化是一個地域經過很長一段時間以及數代人的共同選擇所最終形成的具有當地文化特色的影響地域發展的深厚底藴。它推動着區域經濟的發展,激發出了各種活力,營造出了一個適合區域經濟發展的社會環境和氛圍。因此,在我國廣大疆土裏的不同地域所體現出來的特色地域經濟總是藏着不同類型地域文化的深刻印記。如長江三角洲受到了吳越文化的影響,形成了以上海為中心,浙江江蘇為兩翼的“長三角經濟圈”。這是歷史形成的地域文化和地域經濟完美契合的必然結果。又比如珠江三角洲,形成了以廣東為中心的改革開放前沿陣地,這是嶺南文化和該地區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國家政策的扶持下的產物。

2.2文化資源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資源

德魯克曾説過,今天的真正優勢資源不是資本、土地和勞動,而是文化。這句話其實並不難理解,隨着我國經濟的發展,文化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了,文化與經濟之間的關係也逐漸變得密不可分。文化作為一種“軟實力”對於區域綜合競爭力和實力來説都是不容小覷的。文化產業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生長點。文化資源對於經濟發展影響體現在許多地方。一是作為經濟發展之重要基石。自從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我國政府就提出“文化搭台,經貿唱戲”這樣的形象説辭。全國各地都在不斷利用自身文化來促進自己的經濟發展,民俗文化、自然景觀都能夠為招商引資、經貿發展帶來很大的機遇。如江西的廬山、井岡山,貴州的黃果樹瀑布、絲娃娃、腸旺面,重慶的火鍋以及廣西的桂林山水和劉三姐文化等都成為當地旅遊文化發展的自然人文資源。二是增加產品的附加值。文化資源能夠給產品帶來知名度,形成一定的品牌效應。隨着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對於文化的內涵和底藴也越來越看重。很多企業為了提高自己的實力,不斷打造和昇華自己的企業文化,提高產品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2.3文化創新對區域經濟的促進作用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內在驅動力。沒有創新就沒有動力。而創新是一個社會性和地域性的互動過程,它有着獨特的區域文化底藴。經濟文化能夠對創新的模式起到促進作用,並以此提升區域經濟水平。當代社會,區域經濟的發展已經離不開創新,它能夠將勞動和資本這些物質要素完美地整合在一起。

中國大陸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特徵分析 篇二

中國(大陸)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特徵分析

一、關於中國區域的劃分

中國是一個大國,幅員廣闊,陸上國土總面積960萬平方公里,2001年,人口達12.8億。由於歷史和現實諸多方面的原因,中國各地區之間存在着發展水平的巨大差異。如2001年,上海市人均GDP高達37382元,而貴州省人均GDP只有2895元,兩者相差10倍以上。因此,研究中國的區域問題,必須把中國分成若干不同的區域。

20世紀50年代,有關方面曾經將中國大陸分為沿海和內地;60年代,曾經將中國大陸分為一線、二線和三線地區。改革開放以後,隨着區域經濟研究的活躍和深化,人們提出了多種多樣的劃分方法。主要有:

(一)三大地帶。這一方法將中國劃分為東、中、西三大地帶,但不同的時期,每個地帶覆蓋的地域範圍不同。在三大地帶的概念提出之初,廣西壯族自治區曾被視為屬於東部;內蒙古曾被視為屬於中部。後來,人們對此劃法提出了很多異議。隨着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三大地帶覆蓋的地域範圍逐漸被確定了下來。東部地帶包括北京、天津、河北、遼寧、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和海南等11個省市;中部地帶包括山西、吉林、黑龍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等8省;西部地帶包括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廣西和內蒙古等12個省、市、自治區。

(二)六大綜合經濟區。包括東北地區、黃河中下游地區、長江中下游地區、東南沿海、西南地區和西北地區。

(三)七大經濟區。包括東北(遼寧、吉林、黑龍江)、西北(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華北(北京、天津、河北、內蒙古、山西)、華東(山東、上海、江蘇、浙江)、華中(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華南(福建、廣東、廣西、海南)和西南(四川、貴州、雲南、西藏)。

(四)九大經濟區。這裏有兩種劃法方法。第一種劃法包括東北地區(東北三省、內蒙古東部)、環渤海地區(北京、天津、河北、山東)、黃河中游流域(山西、河南、內蒙古中西部)、長江三角洲地區(上海、江蘇、浙江)、長江中游地區(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東南沿海地區(福建、廣東、廣西、海南)、西北地區(山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和西南地區(四川、雲南、貴州)等。第二種劃法包括東北地區(東北三省)、北部沿海(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北部內陸(山西、陝西、內蒙古)、東部沿海(上海、江蘇、浙江)、東部內陸(河南、安徽、江西)、中部內陸(湖南、湖北)、南部沿海(福建、廣東、廣西、海南)、西部內陸(甘肅、青海、寧夏、新疆、西藏)和西南內陸(四川、雲南、貴州)等。 (五)九個“大都市經濟圈”。包括沈大(瀋陽、大連)、京津冀(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島、石家莊)、濟青(濟南、青島、煙台)、大上海(上海、蘇州、無錫、常州、寧波、杭州)、珠江三角洲(廣州、深圳、珠海、汕頭)、吉黑(長春、哈爾濱)、湘鄂贛(武漢、長沙、南昌)和成渝(成都、重慶)等。

總的來看,目前中國區域的劃分方法比較零亂。但是,由於多方面的原因,官方比較接受的是“三大地帶”的劃分方法。

區域劃分既要遵循區域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又要方便區域發展問題的研究和區域政策的分析。借鑑國際經驗,結合中國國情,我們認為,為適應區域研究和區域政策分析之需,中國區域的劃分必須遵循以下九個原則:(1)空間上相互毗鄰;(2)自然條件、資源稟賦結構相近;(3)經濟發展水平接近;(4)經濟上相互聯繫密切或面臨相似的發展問題;(5)社會結構相仿;(6)區塊規模適度;(7)適當考慮歷史延續性;(8)保持行政區劃的完整型;(9)便於進行區域研究和區域政策分析。

對照以上原則,可以發現,前面提到的各種劃分方法均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有的區塊過大,不便於深入分析區域差別;有的沒有保持行政區劃的完整性,不便於蒐集整理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的數據;有的沒有考慮歷史延續性,提出的概念與常識不符;有的覆蓋的`區域不全,不是完整的區域劃分。

根據以上原則,考慮到目前各種劃法的種種弊端,我們將中國大陸劃分為如下八大區域:

1.東北地區。包括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總面積79萬平方公里,2001年總人口10696萬。這一地區自然條件和資源稟賦結構相近,歷史上相互聯繫比較緊密,目前,面臨的共同問題多,如資源枯竭問題、產業結構升級換代問題等。

2.北部沿海地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東二市兩省。總面積37萬平方公里,2001年總人口18127萬。這一地區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科技教育文化事業發達,在對外開放中成績顯著。

3.東部沿海地區。包括上海、江蘇、浙江一市兩省。總面積21萬平方公里,2001年總人口13582萬。這一地區現代化起步早,歷史上對外經濟聯繫密切,在改革開放的許多領域先行一步,人力資本豐富,發展優勢明顯。

4.南部沿海地區。包括福建、廣東、海南三省。總面積33萬平方公里,2001年總人口1萬。這一地區面臨港、澳、台,海外社會資源豐富,對外開放程度高。

5.黃河中游地區。包括陝西、山西、河南、內蒙三省一區。總面積160萬平方公里,2001年總人口18863萬。這一地區自然資源尤其是煤炭和天然氣資源豐富,地處內陸,戰略地位重要,對外開放不足,結構調整任務艱鉅。

6.長江中游地區。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省。總面積68萬平方公里,2001年總人口23085萬。這一地區農業生產條件優良,人口稠密,對外開放程度低,產業轉型壓力大。

7.西南地區。包括雲南、貴州、四川、重慶、廣西三省一市一區。總面積134萬平方公里,2001年總人口24611萬。這一地區地處偏遠,土地貧瘠,貧困人口多,對南亞開放有着較好的條件。

8.大西北地區。包括甘肅、青海、寧夏、西藏、新疆兩省三區。總面積398萬平方公里,2001年總人口5800萬。這一地區自然條件惡劣,地廣人稀,市場狹小,向西開放有着一定的條件。

二、中國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特徵的比較

比較中國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特徵,可以從多側面進行。本報告主要從基本情況、經濟總量與結構、基礎設施、對外開放、市場規模與居民消費、發展能力與經濟活力等6個方面對中國區域社會經濟發展進行比較分析。

(一)基本情況

從表1可以看出,各大區在地域面積、人口規模上存在較大差異。(1)從地域面積上看,大西北地區最大,地域398萬平方公里,佔全國(大陸)的41.42%;東部沿海地區最小,地域21萬平方公里,佔2.14%。(2)從人口規模上看,西南地區人口最多,2001年,人口24611萬,佔全國的19.28%;大西北地區人口最少,人口5800萬,佔4.54%。(3)從人口密度來看,東部沿海地區人口最為稠密,2001年,人口密度為660人/平方公里;大西北地區人口最為稀少,人口密度為15人/平方公里。前者為後者的44倍。

表1 各大區基本情況

資料來源:《中國統計年鑑》。下同。

(二)經濟總量與結構

1.經濟總量

從表2可以看出,(

1)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總量最大,2001年,GDP21211億元,佔全國的19.87%;大西北地區經濟總量最小,GDP3296億元,佔3.09%。前者為後者的6.4倍。(2)東部沿海地區人均GDP水平最高,2001年,人均GDP15617元;西南地區人均GDP水平最低,人均GDP4698元。前者是後者的3.3倍。(3)人均GDP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的地區有4個地區,分別是東北、北部沿海、東部沿海和南部沿海地區;低於全國平均水的也有4個地區,分別是黃河中游、長江中游、西南和大西北地區。(4)在沿海地區,存在着比較明顯的南北差距。2001年,東部沿海地區人均GDP超出北部沿海地區的43.68%。

表2 各大區經濟總量

2.產業結構、就業結構和城鄉人口分佈

表3和表4報告了各大區在產業結構、就業結構和城鄉人口分佈等方面的情況。從表3和表4可以看出,(1)第一產業在西南地區的比重最高,2001年,其增加值佔西南地區GDP的22.16%;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在東部沿海地區的比重最高,其增加值分別佔東部沿海地區GDP的50.55%和40.66%。(2)西南地區第一產業的就業比重最高,2001年,第一產業就業佔西南地區就業總量的62.75%;東部沿海地區第二產業的就業份額最高,為32.05%;東北地區第三產業的就業份額最高,為33.16%。(3)雖然從增加值份額來看,各大區第一產業已退居次要位置,其份額均小於相應地區的1/4,但是,從就業份額來看,各大區第一產業仍居於首要地位,其份額無一例外地高於相應地區的第二和第三產業的就業份額。其中,有5個地區接近或超過50%,分別是北部沿海、黃河中游、長江中游、西南和大西北地區。(4)東北地區城市化水平最高,2001年達52.1%;西南地區城市化水平最低,為26.8%。前者比後者高25.3個百分點。(5)各大區城市化任務相當艱鉅。城市化水平接近或超過50%的只有3個地區,分別是東北、東部沿海和南部沿海地區。除此之外,所有地區的城市化水平均在40%以下,有些地區甚至不足30%。

表3 各大區一、二、三次產業增加值構成(%,2001年)

表4 各大區一、二、三次產業就業結構和城市化水平(%,2001年)

(三)基礎設施

1.交通運輸設施

從表5可以看出,(1)北部沿海鐵路交通基礎設施狀況最好,2001年每1000平方公里的區域內有鐵路25公里;其次為東北和長江中游地區;最差的是大西北地區,鐵路密度僅為2公里/千平方公里。(2)以線路密度為標準,南部沿海公路交通基礎設施狀況最好,2001年每1000平方公里的區域內有公路536公里;其次為東部沿海、北部沿海和長江中游地區,線路密度超過400公里/千平方公里;最差的是大西北地區,公路密度僅為48公里/千平方公里。(3)東部沿海內河航運狀況最好,水網密度高,每1000平方公里的區域內有內河航線177公里;其次為南部沿海和長江中游地區。(4)綜合起來看,東部沿海地區交通條件最好;南部沿海和北部沿海地區也相當不錯;而大西北地區交通條件最差。

表5 各大區交通基礎設施狀況(公里/千平方公里,2001年)

2.城市基礎設施

從表6可以看出,(1)各大地區自來水使用人口占城鎮人口的比重都不是很高,比重最高的大西北地區也只有63.99%的水平;經濟發達的北部沿海、東部沿海和南部沿海地區分別只有63.26%、61.72%和47.43%的水平;水平最低的是西南地區,比重只有45.44%。(2)各大區煤氣、天然氣和石油氣使用人口的比重都比較低,比重最高的東部沿海地區的水平也不足60%;長江中游、大西北、黃河中游和西南地區的比重尚不到40%,依次僅為38.91%、35.95%、27.95%和16.79%。(3)從相對水平上看,東北、東部沿海、長江中游地區工業廢水處理設備的負荷較重,南部沿海、黃河中游地區的負荷較輕;除南部沿海地區外,其他各大區工業廢氣處理設備的負荷都比較接近。(4)總的來看,各大區城市基礎設施都不充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任務依然非常艱鉅。

表6 各大區城市基礎設施(2001年)

(四)對外開放

從表7和表8可以看出,(1)無論從進出口狀況還是從利用外資狀況來看,南部沿海地區開放程度都最高,對外依賴程度也最大。2001年,南部沿海地區進出口佔全國進出口總額的40.42%,進口占41.80%,出口佔38.90%,實際利用外資佔37.30%,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佔35.19%;進出口依存度為110.44%,進口依存度為59.63%,出口依存度為50.80%,實際利用外資佔固定資產投資的33.48%,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佔固定資產投資的30.32%。(2)沿海三個地區即北部沿海、東部沿海和南部沿海的開放程度顯著地高於其他地區。按開放程度高低排序,則南部沿海先於東部沿海,東部沿海又先於北部沿海。(3)如果從進出口和外資利用佔全國的比重看,大西北地區對外開放的程度最低。2001年,大西北地區進出口佔全國的比重僅為0.84%,實際利用外資佔全國的比重僅為0.31%,與開放程度最高的南部沿海地區有着天壤之別。如果從進出口依存度看,則長江中游地區對外開放程度最低。2001年,長江中游地區進出口依存度7.36%,進口依存度3.99%,出口依存度3.37%,和南部沿海地區相差103.08、55.64和47.43個百分點。

表7 各大區對外開放基本情況(%,2001年)

表8 各大區對外開放基本情況(%,2001年)

(五)市場規模與居民消費

1.市場規模

從表9可以看出,(1)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來看,東部沿海地區是中國最大的市場。2001年,東部沿海地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286億元,佔全國的18.72%。(2)沿海三個地區的市場規模大於其他地區。按規模大小排序,則東部沿海先於北部沿海,北部沿海又先於南部沿海。(3)北部沿海地區商業和餐飲業的規模最大。2001年,北部沿海限額以上批發零售貿易、餐飲業從業人員98.9萬,佔全國的20.51%。(4)大西北地區市場規模、商業和餐飲業規模最小。2001年,大西北地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40億元,佔全國的2.77%,不足東部沿海地區的1/7;限額以上批發零售貿易、餐飲業從業人員15.5萬,佔全國的3.22%,不足北部沿海地區的1/6。

2.居民購買能力

從表10可以看出,(1)就城鎮居民購買能力而言,南部沿海地區最強,東部沿海和北部沿海地區依次次之,黃河中游地區最弱。2001年,南部沿海地區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9510.5元,人均消費支出7255.9元;黃河中游地區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5364.7元,人均消費支出4225.5元,分

表9 各大區市場規模(2001年)

別隻有南部沿海地區的56.41%和58.24%。(2)就農村居民購買能力而言,東部沿海地區最強,南部沿海和北部沿海地區依次次之,大西北地區最弱。2001年,東部沿海地區農村人均純收入4303.5元,人均消費支出3032.5元;大西北地區農村人均純收入1604.1元,人均消費支出1243.0元,分別只有東部沿海地區的37.27%和40.99%。(3)不同地區農村居民購買力之間的差別大於城鎮居民購買力之間的差別。2001年,八個地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均方差為0.6158,小於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0.9592的均方差;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的均方差為0.5530,小於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0.8916的均方差。

表10 各大區居民購買能力(元,2001年)

3.城鄉家庭典型耐用消費品擁有水平

中國城鄉居民的生活已基本上實現小康。在城鎮,彩色電視、冰箱、洗衣機等傳統耐用消費品已經普及,各地區差別不甚明顯。在農村,一些傳統耐用消費品尚未普及。為扼要反映各大區在耐用消費品擁有水平上的差異,本報告選擇城鎮家庭電腦擁有量和移動電話擁有量,以及農村家庭彩電擁有量和摩托車擁有量等項指標進行了比較。見表11。

表中可見,(1)南部沿海地區城鄉家庭典型耐用消費品擁有水平最高。2001年,每百户城鎮家庭擁有電腦27.5台,擁有移動電話76.4部;每百户農村家庭擁有彩電76.9台,擁有摩托車57.4部。(2)總體上看,沿海三大區城鄉家庭擁有典型耐用消費品的水平高於其他地區。就城鎮居民家庭而言,東部沿海地區高於北部沿海地區。就農村居民家庭而言,東部沿海地區和北部沿海地區難分高下。一方面,東部沿海地區農村家庭擁有彩電的水平高於北部沿海地區;另一方面,北部沿海地區農村家庭擁有摩托車的水平又高於東部沿海地區。(3)就城鎮家庭而言,典型耐用消費品擁有水平最低的是大西北地區。2001年,大西北地區每百户城鎮家庭擁有電腦7.1台,比南部沿海地區少20.4台;擁有移動電話24.4部,比南部沿海地區少52部。(4)就農村家庭而言,典型耐用消費品擁有水平最低的是西南地區。2001年,西南地區每百户農村家庭擁有彩電37.7台,比南部沿海地區少39.2台;擁有摩托車10.9部,比南部沿海地區少46.5部。

表11 各大區城鄉家庭典型耐用消費品擁有水平(台或部/百户,2001年)

4.生活條件

反映居民生活條件的指標很多。這裏選擇城鎮居民人均住宅建築面積和萬人醫療機構病牀牀位數對各大區的生活條件進行了比較。比較表明,(1)大西北地區城鎮居民人均住宅建築面積最多,2001年,達31.1平方米;長江中游地區城鎮居民人均住宅建築面積最少,為22.1平方米,比大西北地區少9米。(2)東北地區萬人擁有的醫療機構病牀牀位數最多,2001年,為37張;西南地區萬人擁有的醫療機構病牀牀位數最少,為20張,比東北地區少17張。

表12 各大區生活條件(2001年)

(六)發展能力與經濟活力

1.投資和財政能力

表13和表14表明,(1)東部沿海地區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最大。、2001年和前8個月,東部沿海地區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佔同期全國固定資產總投資的比重均高於其他地區,分別為21.29%、21.23%和22.96%;大西北地區最小,上述三個時期的比重分別為4.32%、4.54%和5.21%,比東部沿海地區小16.97、16.69和17.75個百分點。(2)以固定資產投資規模而論,沿海三地區的投資能力強於其他地區。在沿海地區中,東部沿海地區的能力強於北部沿海地區,北部沿海地區的能力強於南部沿海地區。(3)從財政能力來看,東部沿海地區最強,地方財政收入佔全國地方財政收入的21.56%,人均地方財政收入高於其他任何地區,達1239元。(4)從地方財政收入佔全國地方財政收入總額的比重來看,大西北地區能力最差,2001年,其比重只有2.8%。然而,從人均財政收入的水平看,長江中游地區最差,人均只有300元,不足東部沿海地區的1/4。(5)各地區人均財政收入均小於其人均財政支出。這説明,中央政府對各地區均有財政轉移支付。從人均水平上看,大西北地區獲得的轉移支付最多,達999元;南部沿海地區獲得的最少,為245元。

表13 各大區固定資產投資佔全國的比重(%)

表14 各大區財政能力比較(2001年)

2.技術開發能力

從表15可以看出,(1)從專業技術人員的絕對量看,西南地區國有企事業單位科技人員最多。2001年,西南地區國有企事業單位人員佔各地區總人數的16.53%。長江中游和北部沿海地區科技人才總量也不少,南部沿海地區人才總量較少。西北地區人才總量最少,2001年,比重僅為5.19%,比西南地區低11.34個百分點。由於改革以後,民營部門的科技人才不斷增多,上述人才總量分佈不能完全反映真實情況。(2)從專業技術人員相對水平看,東北地區人才最為富裕。2001年,東北地區每萬人中國有企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201.2名。其次,為大西北和東部沿海地區。人才最為匱乏的是西南地區,同年,每萬人中專業技術人員127.2名。此項標與前項指標似乎給了人們以相反的印象。產生這種悖論的原因是各大區人口總量存在着巨大差異。(3)北部沿海地區投入的研究與開發費用最多。20,其研發費用佔各大區研發費用的28.87%,超過各大區總費用的1/4。東部沿海和南部沿海地區的投入也比較多。大西北地區的投入最少,年,其投入只佔1.53%,不足各大區總費用的1/50。(4)北部沿海、東部沿海和長江中游地區人才培養能力較強,大西北地區能力最弱。2001年,北部沿海、東部沿海和長江中游地區高等院校在校學生數佔全國的比重均超過了16%,大西北地區只有1.53%。在沿海地區中,南部沿海地區人才培養能力最弱。

3.產業能力

表16表明,(1)從工業生產能力來看,,東北地區採掘業生產能力最強,增加值佔全國的21.18%;東部沿海地區中間投入品、消費品和資本品製造能力最強,增加值分別佔全國的22.56%、23.47%和28.10%。東部沿

表15 各大區技術開發能力(2001年)

注:a為2000年數據。

海地區採掘業生產能力最弱,增加值只佔全國的4.23%;大西北地區中間投入品、消費品和資本品製造能力最弱,增加值分別佔全國的1.78%、3.12%和1.17%,與製造能力最強的東部沿海地區相比均相差20個百分點以上。(2)從開發區建設情況來看,2001年,北部沿海地區高新技術企業產值佔全國開發區高新技術企業產值的比重最大,達28.66%;東部沿海地區高新技術企業出口佔全國開發區高新技術企業出口總額的比重最高,達34.02%。大西北地區開發區建設最不理想。同年,大西北地區高新技術企業產值佔全

國開發區高新技術企業產值的比重只有0.77%,高新技術企業出口佔全國開發區高新技術企業出口總額的比重只有0.13%,均不到全國的1%。

表16 各大區產業能力(%,2001年)

4.商業聯繫能力

表17表明,(1)長江中游地區人員往來最為頻繁,大西北地區最為稀少。2001年,長江中游地區旅客週轉量佔全國的比重達18.38%,大西北地區佔4.59%,前者高於後者13.79個百分點。(2)北部沿海地區貨物運輸最為繁忙,大西北地區最為冷清。2001年,北部沿海地區貨物週轉量佔全國的比重達30.52%,大西北地區佔3.55%,前者高於後者26.97個百分點。(3)北部沿海地區交通工具最多,大西北地區最少。2001年,北部沿海地區民用汽車擁有量佔全國的比重達22.57%,大西北地區佔4.82%,前者高於後者17.75個百分點。

表17 各大區商業聯繫狀況(%,2001)

5.經濟活力

表18表明,(1)從當前的經濟活躍程度來看,東部沿海地區最強,2000和2001年,GDP分別增長10.8%和10.3%;西南地區最弱,GDP分別增長8.2%和8.5%;前者比後者高2.6和1.8個百分點。(2)沿海三地區的經濟活躍程度強於其他地區。2000年,北部沿海和東部沿海地區經濟以超過10%的速度增長;2001年,三地區經濟均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

表18 各大區經濟增長(以上年為100)    2000  2001

東北  109.2  108.7

北部沿海  110.0  110.3

東部沿海  110.3  110.8

南部沿海  109.4  110.4

黃河中游  109.0  109.1

長江中游  108.9  108.8

西南  108.5  108.2

大西北  109.2  108.6

三、簡要結論

――鑑於目前關於中國區域的各種劃分方法存在諸多弊端,不便於深入分析地區差異,本報告提出了劃分中國區域的一種新方法。這種方法把中國分為八大區域,即東北、北部沿海、東部沿海、南部沿海、黃河中游、長江中游、西南和大西北地區。

――各地區在地域範圍、人口規模和富裕程度上存在較大差別。大西北地區地域最為寬闊,西南地區人口最為眾多,東部沿海地區最為富庶。

――綜合各特徵,東部沿海地區經濟實力、產業能力最強,市場前景最大,是中國21世紀最有活力的地區之一。

――沿海三地區比其他地區有着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更多的投資機會。

――大西北地區人煙稀少,本地市場小,對外聯繫不便,發展之路最為漫長。

黑龍江省區域經濟發展的比較優勢分析經濟學論文 篇三

黑龍江省區域經濟發展的比較優勢分析經濟學論文

摘要:黑龍江省的經濟發展在歷史上曾經為共和國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近幾十年來,因為制度創新滯後等原因致使黑龍江省經濟前進的步伐緩慢落後於其它省份。在當前知識經濟及信息經濟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黑龍江省將在充分發揮地緣優勢、資源優勢、人才優勢的基礎上,有效利用國內外各種便利條件,着力發展具有龍江風格的旅遊業、綠色生命健康產業、大力扶持微型企業、擴展多種國際經濟合作方式。在中國實施第十二個五年規劃過程中,黑龍江省將成為最具投資潛力、擁有最大發展空間的地區之一。

關鍵詞:黑龍江省;經濟;比較優勢

一、黑龍江省與我國部分經濟增長較快地區進行對比分析

80年代黑龍江省GDP與廣東相當,為廣東省的1/3,不到廣東省的1/4。在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3年裏,黑龍江省與廣東省的GDP差距由1萬億擴大到了2萬億。

在東北三省中,黑龍江省的經濟增長也落後於其他兩省。但這並不意味着我們沒有經濟增長契機,單從地理位置上看,黑龍江和遼寧具有相對較強的地緣優勢,遼寧省擁有黃金水道和天然良港,成熟航線連接全球,遼寧的私營企業在東三省來看是走在前列的,而且遼寧的私營企業還具有相當的外向性;黑龍江西南有嫩江,松花江南北斜貫穿本省,形成東北部的三江平原和東南部的鬆嫩平原。

土質肥沃,地勢平坦,耕地連片,水源充足,具有發展農業生產的良好自然條件。黑龍江省是全國耕地最多的省份,人均佔有耕地7.7畝。農業是黑龍江的一大優勢產業,是全國著名的“北大倉”。另外,與吉林省相比,黑龍江具有較好的邊境貿易和邊境旅遊資源。這表明,合理利用優勢資源,調整產業發展結構,揚長避短,黑龍江的經濟發展指日可待。

二、黑龍江省與東北亞區域內主要國家經濟合作發展現狀

1.在與蒙古國的國際經濟合作中,在地理位置上,蒙古國的東方省是黑龍江省的近鄰,氣候條件、地質構造、土壤質量相似。東方省有適合於種植業的(沒有被工業污染,且不需要化肥)肥沃土壤。利用這種有利條件,黑龍江省可以在東方省投資或合資建立蔬菜種植場,種植對人身體健康有益的目前在蒙古國還沒有開始種植的高級蔬菜。這些無污染無化肥蔬菜除了在蒙古國國內銷售外還可以出口到中國,這些產品因為對健康有益,會受到消費者的歡迎。另外,黑龍江的蔬菜種植專家可以幫助培訓種植蔬菜的技術人員。

2.在與韓國的國際經濟合作中,黑龍江省與韓國的。經貿往來,在上個世紀80年代主要以間接貿易為主。1992年中韓建交後,黑龍江省利用地緣、資源、親緣等優勢,大力發展對韓經貿合作,成績斐然。自以來,韓國與黑龍江省之間的貿易水平一直呈緩慢發展趨勢。,全球經濟危機爆發導致雙邊貿易額大幅減少,進入開始出現回暖勢頭。

3.在與日本的國際經濟合作中,黑龍江省與日本的交往歷史悠久,早在13前的盛唐時期,黑龍江省牡丹江地區曾經是古代渤海國的首都。

有史料記載渤海國與日本在軍事、經濟、文化等領域有過頻繁的往來。據説這一關係一直持續200年之久,今天的日本也是越來越重視與中國的交流與合作。

4.在與俄羅斯的國際經濟合作中,中俄兩國的貿易增長速度較快,目前中國是俄羅斯的第三大貿易伙伴,俄羅斯是中國的第八大貿易伙伴。黑龍江省是中國對俄出口的最大通道,也是自俄進口的主要通道之一。

三、黑龍江省區域經濟發展優勢分析

(一)充分發展旅遊業

黑龍江省應充分發揮冰雪、濕地、森林和歷史文化等資源優勢,打造集冰雪體驗、濕地觀光、避暑度假、商務會談、文化旅遊為一體的國際旅遊目的地。

在旅遊資源方面,黑龍江省山有大、小興安嶺,江有黑龍江、烏蘇里江,湖有興凱湖、鏡泊湖,還有中國最大的森林生態度假區,大部分地區保持着原始、自然風貌,是現代人迴歸自然的難得場所。黑龍江有北極村—漠河,日出點—東方第一哨,世界地質文化遺產—五大連池,還有剛剛回到祖國懷抱的黑瞎子島,是領略祖國風光的好去處;黑龍江省有珍貴野生國鳥丹頂鶴的故鄉—齊齊哈爾扎龍,世界上最大的瀕危猛獸東北虎的養殖基地—橫道河子東北虎人工繁殖基地和哈爾濱東北虎林園;黑龍江省還有眾多獨特的少數民族文化和生活習慣,可以藉助旅遊的機會了解我國少數民族民俗風情。

在延邊口岸,旅遊景區以古代北方遊牧民族文化、近代俄僑、猶太文化、現代北大荒文化、大慶文化、知情文化等基本素材為基礎,整合資源,創立龍江品牌特色文化,傾力打造一個代表黑龍江形象、具有濃厚地方特色民族風格的文化品牌,初步形成以哈爾濱、大慶、牡丹江、黑河為重點,機構合理,各具風格,城鄉連動的區域文化產業格局。

(二)以發展綠色生命健康產業為特色

黑龍江省的耕地面積大約是吉林、遼寧兩省的2.5倍,牧草地面積是吉林省的2.1倍,遼寧省的6.3倍。在東北亞地區主要農產品中,黑龍江省穀物、大豆產量全區第一位,甜菜、水果產量居第二位,芝麻、花生產量居第三位;此外,黑龍江省是世界亞麻主產區,麻類產量僅次於印度和孟加拉,牛奶產量僅次於蒙古。

黑龍江省有豐厚的沒有受污染土地資源,是全國第一個建設國家級綠色食品標準化生產基地的省份,全省經過認證的綠色食品種植面積達5760萬畝,佔全國總面積的38.4%,在中國銷售的綠色食品中有1/3來自黑龍江省並出口近40個國家和地區。

今後黑龍江省應堅持走綠色農業、品牌農業、休閒農業之路。全面落實農業綜合開發試驗區戰略,以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或和發展綠色農業為重點,發展符合市場需求的綠色、有機和無公害的糧食、蔬菜、養殖和山特產品開發,種植、加工、質量標準國際化,合作項目國際化,延長產業鏈,通過實施“打綠色品牌、走特色道路”的發展戰略,繼續保持綠色食品產業領先地位,並利用東北亞國家市場空間巨大、消費能力旺盛的客觀條件,把黑龍江省綠色食品推廣到東北亞。特別是要抓住日本災後重建和產業結構調整的機遇,引進日本先進農業種植技術,與日本合作種植日本國內市場的農作物,甚至就地建立日本食品加工企業,促進黑龍江省對日本經貿合作的戰略升級,促進食品加工產業結構優化,改變以往原糧南下、品牌食品北上的黑龍江省農業產值增加值少的不利地位。

(三)大力發展微型企業及多種國際經濟合作形式

黑龍江經濟相對落後的主要原因就是經濟“民營化”的步伐邁得還太慢,民營經濟所佔比重同發達地區相比還很低。

政府應採取一系列有效措施鼓勵創辦微型企業,發展雙邊與多邊貿易,加強與東北亞區域內各國的經濟貿易合作與交流,如,抓住災後日本重建和產業結構調整的機遇在黑龍江省建立日本食品工業園,有利於促進黑龍江省食品產業向高精、安全、綠色方向發展,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再如,從現實看,中俄關系發展穩定,建立中俄自由貿易區,實現貿易投資的便利化和自由化,可以將消除關税和非關税壁壘措施相結合,不僅能夠帶來區域內的貿易增長,還可以促進區域經濟合作取得實質性的成效,從而帶動中俄兩國經濟的發展、促進就業、提高兩國人們的福利水平。

綜上所述,黑龍江省是中國糧食、石油、森林、煤炭等戰略資源保障區,在中國對外開放格局中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近幾年來,黑龍江省提出並實施了“八大經濟區”和“十大工程”的發展戰略,特別是着力打造東北亞經濟貿易開發區、哈綏牡東對俄出口貿易加工區,已經取得了巨大成效。

在中國實施第十二個五年規劃過程中,黑龍江省將成為最具投資潛力、擁有最大發展空間的地區之一。

參考文獻:

〔1〕那·圖木爾。蒙古國東方省與中國黑龍江省經濟合作[C].第四屆東北亞區域合作發展國際論壇文集,,(6).

〔2〕曲偉。黑龍江省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M].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8,(1).

〔3〕林珉璟。韓國與黑龍江省貿易現狀及展望[C].第四屆東北亞區域合作發展國際論壇文集,2011,(6).

〔4〕衣保中等。建立中俄貿易區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C].第四屆東北亞區域合作發展國際論壇文集,2011,(6).

〔5〕張秀傑。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路徑及黑龍江省參與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戰略選擇[C].第四屆東北亞區域合作發展國際論壇文集,2011,(6).

農業經濟發展分析論文 篇四

【摘要】隨着研究對象與內容重點逐步轉移,傳統農業經濟學科開始沒落。

該學科經歷了多年研究發展歷程,並處於不斷轉型變化中。

部分農業經濟院系從農業經濟學科逐步退出,轉變為應用型經濟學科;主流農業經濟學科,將研究內容不斷擴展。

具體表現為,從生產到消費整個食物供應鏈生態系逐步升級,轉型為食物經濟管理;部分學科則是演化為“生物經濟學”。

隨着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以及城市化迅速的推進和市場化繼續深化,農業產業也在飛速發展,中國農業經濟學科面臨轉型升級問題。

由此,中國農業經濟學科,應順應時代變化,轉變研究重點,向市場研究為重心,建立以農產品食物市場為中心的一體新型農業經濟學科。

【關鍵詞】學科轉型;農業經濟;生物經濟管理

一、引言

農業經濟學涉及農業中,生產關係與生產力運動規律的一門科學。

參與到農業生產及其關聯的分配、消費與交換等經濟活動的學科。

中國作為農業大國,農產品安全成為國內民眾關注的焦點,農業經濟學科在短期內仍備受重視,它作為一門獨立學科存在較大挑戰。

然而,西方經驗表明,伴隨農業部門分化的不斷推進,以及城市化進一步深入,以及其它學科快速擴張,該學科應及早跟隨市場經濟發展步伐,調整研究方向和研究重點。

在未來,中國農業經濟學科,會遇到許多問題,可能遭遇西方發達國家情境。

由此,農業經濟學研究人員,應開始思考如何推動該學科轉型。

二、農業經濟學科演進階段

農業經濟學科的存在,多數是為研究對象服務,其屬於應用類社會科學。

培養大量優秀人才,可以為社會經濟的不斷轉型提供一定參考。

農業經濟從誕生之日起,研究對象處於不斷變換之中,大致分為三個發展階段。

一是政策研究為核心;二是農村經營為主;三是轉變市場研究與政策研究並重。

具體來説,以農村經營為核心,其經濟發展目的在於,如何利用經濟學原理,不斷增加作物、畜產品產量,達到農場增值收益目的。

而以政策研究為中心的目的,則是需要從農業角度去分析。

社會經濟不斷髮展,需要解決食物、貧困及農業調整等多重問題。

在生產過程中,還需要着重看到農業在其中的重要作用,進而為城市產業提供優質食物。

伴隨經濟快速發展,以及城市化的進一步推進,食物需求也會大量增加,農業產業也在不斷深化中。

在未來發展階段,農業經濟學科需要進一步適應時代的變化與發展,以此推動社會對農業的產銷需求。

三、農業經濟學科所面臨的危機

目前,中國農業經濟學科深層次結構問題,已在逐步凸顯。

隨着經濟發展,農業經濟方面,人才市場隨之飽和,使得該學科發展與拓展面臨較多的困境。

具體來説,農業經濟學科面臨以下兩方面的危機。

(一)短期危機

一是,新型農業經濟學科遭受傳統經濟學基礎學科的壓縮。

作為應用學科,農業經濟學工具及其理論,多數來源於基礎經濟學。

隨着近些年公司法、經濟法學等多種學科的不斷拓展,促使向農業經濟領域發展,嚴重壓縮了農業經濟學科的生存。

僅從學術角度來説,基礎經濟學科研究影響力較農業經濟學科大,由此影響了農業經濟學科的快速發展。

二是,在政策方面,對農業經濟研究的鼓勵不足。

研究中國的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需要以政策為導向,但現階段卻嚴重缺乏,是傳統中國農業經濟學科的研究方向。

目前,我國糧食安全、農民收入等諸多問題,仍然是中國最重要的問題。

作為一個農業大國,中國依然需要許多農業政策研究人才。

目前,多數農業經濟研究專家,僅處於旁觀者地位,對中國農業經濟影響力弱,決策能力不足。

同時,在決策影響力方面也在下降。

與其他專業競爭項目和教學資源時,農業經濟學科處於明顯劣勢,特別是在資源選取方面尤為不利。

三是,對優秀學生的新引力呈現逐年下降趨勢。

農業經濟學科要持續發展,還需要依靠許多專業人才,尤其是大學本科從業學生。

但是目前,許多優秀學生,為了生存,不會主動選擇農業經濟學科作為研究對象。

隨着政策對該學科的支持力度降低、被其他基礎學科壓縮,促使該學科畢業生在畢業市場處於不利地位。

在與經濟學、商學畢業生之間競爭存在不對稱的劣勢。

與其相比,農業經濟學科難以取得就業優勢。

這就對我們產生了極大的思考:農業經濟研究專業人才,需要轉換研究重心,適應時代變化,並以市場為研究主體。

據就業統計數據表明,農業經濟管理專業已成為中國就業率最低的專業之一,使得優秀畢業生難以對其有較大的吸引力。

(二)長期危機

現階段,隨着第三產業快速發展,壓縮了農業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貢獻度。

從長期發展來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農業經濟學科被邊緣化趨勢不斷增大。

首先,研究經費與人員處於不斷下降趨勢。

近十年的時間,中國社會經濟發展速度角較快,超越了經濟增長速度。

政府預算在前期比較豐富,可以為農業研發投入大量資金。

但隨着經濟發展進入緩慢階段後,政府預算開始轉向其他產業,對農業投入會大量削減。

長期而言,國家對農業投入會逐步縮減。

其次,在重視商業研究的時代,專業人員對商業對象的研究,遠超過了農業研究的'對象。

在該方面,農業增加值高,佔GDP比重為百分之十。

追本溯源,現已超過三分之一認可需要農業,有超過二分之一認可居住在農村。

政府工作重點在於,穩定社會與農業生產。

如能完成中國的城市化,農村社會經濟比較穩定。

農業研究對象,也在國民經濟體系地位下降。

傳統農業經濟學科存在的意義就會收到極大挑戰。

如此,西方國家農業經濟學科為生存掙扎的重要原因之一。

最後,隨着就業形勢愈加嚴峻,許多優秀人才對農業經濟研究逐步減少。

農業作為社會經濟成熟階段的研究對象,在國民經濟份額中遭受服務業、第三產業影響,呈現下降趨勢。

受到就業市場的影響,以及研究對象的下降,促使優秀研究生從事農業經濟作為研究方向。

在此形式下,若優秀人才持續下降,參與程度急劇減少,將會嚴重影響農業經濟學科進一步發展。

四、未來發展之路

農業經濟學科存在,其研究對象所處地位成為關鍵。

國外發達國家城市化的提前完成,促使社會經濟走向成熟,由此,農業部門在國民經濟中地位逐步下降。

並且,隨着農業產業化和標準化升級,農業特殊地位正在下跌,使得傳統農業經濟學科也隨之下降。

同時,基礎經濟學不斷興起、管理學的擴張,以及環境科學不斷髮展,這些研究對象已經涉及到農業部門,造成傳統農業經濟學科出現被壓縮的現象。

目前,新型農業經濟學科呈現蓬勃發展現狀,正成為農業經濟發展新方向。

從國內發展情況來説,中國城市化迅速推進,以及市場化的不斷深入,食品產業隨之擴大,促使中國農業經濟學科產生了轉型的客觀要求。

我國農業經濟學科要轉變研究重點,需要向市場研究為重心移轉;構建農業市場為研究中心,成為一體化新型農業經濟科目。

目前,這種轉型依然存在着很多難題,例如技術、制度和就業市場等障礙。

相關農業專業人士,應未雨綢繆,共同行動,為促進中國農業經濟學科研究全面轉型。

【參考文獻】

[1]張晶。新時期農業面臨的新問題和農業經濟學科的發展趨勢張晶[J].北京農業,2015(33).

[2]李想,彭德遠。農業經濟轉型期農業經濟管理學科發展的思考[J].消費導刊,2015(6).

[3]劉喜江。新時期農業經濟管理學科發展的思考[J].農民致富之友,2015(22).

[4]鄭曉傑。論轉型期農業經濟管理學科發展[J].農業與技術,(8).

[5]寶全,烏雲畢力格。轉型期農業經濟管理學科發展的思考[J].江蘇商論,2014(4).

[6]劉思成。當今管理學科發展在農業經濟管理中的思考及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4(14).

區域旅遊投資與經濟發展論文 篇五

區域旅遊投資與經濟發展論文

1、旅遊投資經濟影響系統的邏輯分析

從系統論的觀點出發,旅遊投資經濟影響基本體現在以下幾個基本方面:

第一,可以有效增加目的地的遊客數量。藉助旅遊投資,旅遊地的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和旅遊環境可以得到有效地改善,從而極大地加速區域人才、物資、信息的流動,提升旅遊地的可進入性,提高旅遊服務水平,增加旅遊地對遊客的吸引力,從而增加旅遊地的遊客數量。

第二,發展旅遊業,是優化區域產業結構的重要手段,尤其對旅遊資源高稟賦的經濟欠發達地區而言,旅遊投資的增加,可以有效地提升區域城鎮化水平,有效促進社會剩餘勞動力向旅遊業及相關產業轉移,提高全社會就業率。

第三,旅遊投資直接增加了全社會的經濟需求,一方面增加旅遊產業各個部門如飯店、景區、旅行社、交通等行業的快速發展,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旅遊相關產業如建築業、金融業、製造業、房地產業等的配套發展,從而提高當地的GDP。

2、旅遊投資經濟影響SD模型構建

根據上述系統分析,適當引入其他相關變量,可建立旅遊投資影響的系統動力學模型。

3、實證研究

文章以西藏地區作為研究對象,考察其旅遊投資行為的'經濟影響。根據《旅遊衞星賬户:建議的方法框架》和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02)以及西藏自治區的實際,文章確定交通運輸業、批發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環境管理業、公共設施管理業、文化體育娛樂業6個行業作為西藏自治區旅遊特定行業,以這6個行業的投資總和作為旅遊投資。模型仿真步長為一年。

3.1模型檢驗

文章選取模型中的三個積累變量GDP、就業人口與遊客數量進行歷史檢驗,檢驗的起始時間為1999年~2008年,共10年。選取的建模工具是系統動力學建模軟件VENSIM。檢驗結果如表2所示。從仿真結果與歷史數據的比較可以看出,GDP仿真值與歷史值絕對相對誤差的均值為1.52%,標準差為1.3%;就業人口仿真值與歷史值絕對相對誤差的均值為0.41%,標準差為0.33%;遊客數量仿真值與歷史值的絕對相對誤差的均值為2.57%,標準差為2.2%。因此,從歷史檢驗的結果可以看出,模型的擬合度較高,可以代表現實系統的運行狀況。

3.2積累變量模擬輸出

在未改變任何參數的情況下進行仿真模擬,得出GDP、就業人口與遊客數量等三個積累變量的模擬曲線,如圖2的run所示。仿真時間從1999年~2030年。由模擬結果可知,在已有的旅遊投資條件下,到2030年,西藏自治區GDP值約為3431。89億元,年平均增長率約為10.3%;就業人口288.967萬人,年平均增長率約為2.62%;遊客數量達到2050。75萬人次,年平均增長率約為7.15%。通過仿真結果,西藏自治區2030年旅遊收入將達到410。15億元,旅遊收入增加值143.55億元,佔GDP總量的4.18%。模擬結果與當前西藏旅遊市場的發展現狀較為吻合,並且與《西藏自治區旅遊發展總體規劃2005———2020》的預測大體相同。

3.3決策分析

利用建立的系統動力學模型,改變旅遊投資比例,分析旅遊投資對西藏自治區GDP、就業人口與遊客數量的貢獻,如圖2所示。圖2中,run表示未作任何參數改變的模擬結果,run1表示旅遊投資比例降低5%的模擬結果,run2表示旅遊投資比例增加5%的模擬結果。從run到run1,隨着旅遊投資比例的下降,GDP、就業人口以及入藏遊客數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GDP的模擬數值在2030年由3431。89億元減少到3190。26億元,減少了7。04%;就業人口的模擬數值由288。967萬人減少到236.13萬人,減少了18.28%;遊客數量的模擬數值由2050。75萬人次減少到1842。64萬人次,減少了15.02%。從run到run2,隨着旅遊投資比例的增加,GDP、就業人口與入藏遊客數量都有所上升。GDP的模擬數值在2030年由3431.89億元增加到3845.24億元,增加了12.04%;就業人口的模擬數值由288。967萬人增加到315.04萬人,增加了9.02%;遊客數量的模擬數值由2050.75萬人次增加到2397。41萬人次,增加了16。9%。

由此,文章得出以下結論:第一,在西藏社會經濟發展的今天,加大對旅遊及其相關行業的投資,重點發展旅遊事業可以使得西藏經濟繼續維持高速平穩的發展,並且對擴大西藏就業也有着巨大的推動作用;第二,通過追加旅遊業投資,可以極大地增加西藏的旅遊吸引力,吸引更多的遊客前往;第三,隨着西藏人口數量的逐年增加,就業崗位的供需矛盾慢慢凸顯出來,閒置勞動力的增加無論對西藏經濟還是社會的穩定都有着負面的影響,而通過加大旅遊投資發展旅遊業,以旅遊業來帶動就業的增加,是一個十分現實可行的戰略決策。

4、結語

系統動力學建模是研究社會經濟領域複雜系統的重要方法,本文以旅遊投資經濟影響系統為研究對象,在確定邊界的前提下,通過分析系統內部各關鍵要素之間的數量聯繫,建立了關於旅遊投資經濟影響系統的系統動力學理論模型,並對系統進行了直觀的描述,對旅遊投資行為做出內部結構上的解釋。然後以西藏自治區作為研究對象,研究的初步結論是:適當加大旅遊業的投資,對西藏地區GDP的發展、就業人口的增加以及遊客數量的增長具有顯著的推動作用。

區域經濟發展對策論文 篇六

區域經濟發展對策論文

一、我國已經處於經濟發展的關鍵轉型期

當今,我國的經濟發展面臨着更多的重大挑戰,已經進入到一個新的經濟發展轉型期。從中央到地方,在條件允許的範圍內,直接將經濟發展放到了各項工作的首位。這裏的條件允許範圍包含着各項規章制度的允許,也包含着生態環境的發展需求、社會公眾的心理狀況、技術利用等的允許,是一個保證區域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框架,凡超出此框架的行為雖能引起經濟的臨時性發展,但必將會產生十分嚴重的經濟發展後遺症。在我國,不論經濟發達地區,還是經濟落後地區,環境的治理與經濟發展存在着此消彼長的現象,這已經是近40多年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大特色。黨和國家一直注重經濟的發展與環境的保護,但是在實際的社會運作中,存在地方利益或小團體利益佔上風的事實―――寧願污染環境、破壞生態平衡也要保證本地區的經濟發展,造就了手中有錢、人人幸福指數持續下降的局面。從其他國家的經濟發展看,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依然存在互制性,但由於政策得當,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均在可控範圍內。我國雖然也強調環境保護,但徹底實施環境保護優於經濟發展的方式,還是從近幾年治理霧霾開始,加上許多諸如人工成本的持續上升、人們的生活觀念的轉變等因素,大大刺激了我國的經濟轉型。

二我國區域經濟發展遇到的問題

1.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依然是一個突出問題。我國的經濟政策一直是讓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讓先富帶動後富。可是,我國東、中、西部區域之間,城鄉之間和不同社會羣體之間等的差距隨着整體經濟和社會快速發展變得越來越大。這些差距不僅開始影響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而且有可能威脅到社會穩定與和諧社會的。建立。

2.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矛盾依然尖鋭。幾十年前,經濟落後、技術落後……許許多多的落後,為了某些需求,導致了經濟快速發展、環境急劇惡化的社會發展局面的出現。現如今,經濟總量已經是過去的許多倍,雖然經濟增速放緩,但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發展速度仍處於高水平。環保技術、治污技術已經相當成熟,但是,環境的改善和發展與經濟發展矛盾依然尖鋭,這就值得國家的相關部門進行思考、研究、引導。

3.城鄉差距加大,城市化進程依然高速前進。城市是經濟的發展核心,農村是經濟的基石,二者相互促進,是社會發展的夥伴。但是,城市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外來參與者,他們進入城市有着形形色色的原因,但可歸結為以下幾點:一是城市經濟好,工資高,這是最重要的一點;二是城市的生活環境好,交通、銀行、超市、學校等等均超過了農村;三是農村就業困難重重,甚至除了務農,無所事事,而城市有許多的就業機會;四是農村的環境污染問題更為嚴重,有的被迫離開自己的家鄉。諸多因素,造就了我國持久的城市化進程,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農村的消亡。據有關機構統計,近,我國每年約有600個村莊消失,已經超出了社會發展的正常合理區間。究其原因,仍然是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產生了許多多多的不良社會發展現象。雖然,黨和國家已經認識到區域經濟發展在國家發展中的地位與作用,但仍需在政策機制上進行約束與引導,以促進我國社會的整體健康發展。

三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策略研究

下大力氣縮小地區差距,實現地區協調發展,是中央和各級政府長期堅持的全部區域發展政策的基本指導方針和基本目標,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現代化偉大戰略目標的關鍵所在。

1.利用政府公共投資縮小區域發展差異。公共投資一般被界定為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投資形成的固定資本,由於有政府不能在微觀層次上直接介入企業活動領域的特定認識,這些政府投資往往被限定在特定的公共服務領域中,因此這些資本被稱為公共投資,也被稱為政府投資。公共投資是政府調節經濟的主要工具之一。政府公共投資可以在局部範圍內刺激區域經濟發展,也是加快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利用政府公共投資,可以給區域經濟發展搭建快速發展平台,不僅使投資本身刺激消費需求,活躍經濟增長,還能大大降低民間投資的風險,使其他的民間資本進入區域經濟發展框架,多維度地促進經濟騰飛。

2.實施政府優惠政策引導下的全民發展方式。經濟是在一定的政治、經濟環境內存在和發展的,與政策環境密不可分,為了促進區域經濟發展,適當出台鼓勵性的投資經營政策是各個國家經常採用的手段。在我國,有關促進經濟發展的地方性政策文件較多,但多是宏觀指導性的,在具體的執行過程中存在着許多漏洞。政府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優惠政策,可以參照我國經濟開發區建設的制度進行,享受優惠條件的企業必須滿足一定的條件,如是否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是否具有科技成果轉化能力,是否具有較高的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企業總資產和銷售額成長性指標是否呈現高態趨勢等。在優惠政策上可以有地方政府的現金獎勵,也可以有所得税常年減免;可以有增值税部分比例返還,也可以申請無償研發經費補貼;可以在貸款或利息給予優惠,可以在購買土地價格方面給予優惠等。

3.優先發展循環綠色經濟。綠色經濟是一個行政的表述,包含着環境友好型經濟、資源節約型經濟、循環經濟的取向和特徵。經濟增長本來的目的是增進人類的福利,是人本主義必然的邏輯,但是幸福、福利有短期和長期之分,局部和全局之別,持續和不可持續的不同,為了短期的利益污染環境是與綠色經濟取向背道而馳的非人本主義的虛幻增加,可以把環境友好型的經濟模式稱之為綠色經濟發展模式。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可以促進或制約經濟的發展,但兩者存在正比例相關關係,這就導致了許多地方經濟發展同時,生態環境急劇惡化,有的地方空氣污染、水土污染很嚴重,幾乎已經不適合人類居住。所以,優先發展無污染的綠色經濟實體,讓他們承擔經濟發展的關鍵點,才是國家長治久安、人民幸福健康的唯一出路。

四小結

我國經濟的發展是由各區域經濟構成的,總體上的高速發展固然可以提高我國在世界中的地位與作用,但各區域經濟的發展,更能體現以人為本,也是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農業經濟發展分析論文 篇七

【摘要】社會經濟的發展離不開農村經濟的發展,發展農村經濟也能在很大程度上促進社會的發展,所以我們必須把農業經濟的發展高度重視起來,採取儘可能的措施來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那麼本文就對農業經濟發展進行了簡單的研究。

【關鍵詞】農業經濟 發展

我國是農業大國,而且國家對於“三農”問題相當重視。

我們只有把農村的經濟發展起來,才能有實現社會的經濟發展,本文就將對農業經濟發展的相關方面進行簡單的探討與闡述,供參考。

一、農業經濟發展的必要性

近年來,雖然我國的農業已經慢慢的發展起來,但經濟水平和其它國家相比還很低,加之我國農業發展起步較晚,所以大力發展農業經濟是很有必要的,首先農業經濟發展是由我國國情決定的。

我國人口眾多,又是農業大國,農民所佔比例較大,所以我們只有保證農業經濟發展的穩定性,才能保證社會的穩定性;其次農業經濟發展是實現經濟轉型的重點所在。

當前我國正處在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所以我們必須改變原有的粗放型經濟增長形式,而向着集約型經濟增長形式發展,要改變以前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努力向資本密集型產業發展,目前我國還未能普及農業全部機械業,

所以在農業機械化這方面具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間和發展潛力,所以我們要切實發展農業經濟,進而很好的實現經濟轉型;最後農業經濟發展是國際市場的必然要求。

現階段,我國正處於國際市場形勢很不穩定的經濟環境中,所以我們為了能適應發展迅速的世界經濟,就必須不斷加強我國經濟的發展,然而要想發展整個經濟體系,那麼就必須高度重視我國的農業經濟發展。

二、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策略分析

1.構建現代化高效農業產業體系。

一方面,我們要加大對糧食品種結構進行調整的力度,致力於複種指數的提升,實實在在的保證糧食單產的增長;一方面,我們還要切實做好防止和控制病蟲害的工作,深入進行糧食的優良新品種和新技術的研發工作,

並加以推廣採用,還要加快對優質專用糧食基地的建設步伐,以保證糧食的品質向着更好的方向發展,進而使糧食的綜合生產能力得到提升;一方面,要大力發展適合本地區的特色產業,要突出產業特色、擴大產業規模、增加產業效益,

積極改良優化農產品的品種和品質結構,調整農產品的種植情況,儘量多種一些具有資源優勢的農產品,礦擴大這部分農產品的種植面積,根據地區特點,將花卉、種子、飼草、旅遊觀光農業等各具特色的新興產業繼續做好做大,將這些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相結合,切實做好農業經濟發展;一方面,要大力發展蔬菜產業。

要加快蔬菜產業的發展步伐,以保證蔬菜高產性、優質性、高效性、生態性和安全性為前提,積極擴大蔬菜種植面積,擴充蔬菜基地的生產規模;一方面,要大力推廣使用設施栽培技術,大力發展蔬菜塑料大棚技術和日光温室技術,

不斷增加設施蔬菜栽培面積,讓農民對設施栽培技術重視起來,對有有困難的農業,政府要予以扶持和指導;一方面,全面推行蔬菜標準化生產製度,對於龍頭企業建設配套蔬菜基地的行為要予以支持並適當予以鼓勵,要保證無公害、綠色、有機蔬菜認證工作的開展,

而且保證蔬菜的質量穩步提升,還可以建設一批具有特色的產業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示範園,並對其進行全程的標準化生產和標準化管理,用這一批生產示範園作為標準化推廣入户的示範項目,供其它農民借鑑;一方面,要努力推行“一村一品”。

我們要不斷摸索行之有效的方法途徑,努力將那些優質產品和那些有優勢的產業都集中到有優勢的區域內,以最快的速度在我市形成具有鮮明特色和極具市場競爭力的“優勢區域種植優質農化物”格局,真正的實現“一村一品“,每個鎮都能生產出適合本鎮的特別的優質產品,

每個村都能生產出能發揮本村優勢的主導特色農產品,進而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

2.發展適合本地區的農業產業。

全國各地的地域條件不同,氣候條件也不同,所以我們要想發展適合本地區的特色產業,就必須首先對本地區的實際情況進行嚴格考察,再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找出最適合本地發展的特色產業,並進行發展壯大,等這部分特色產業發展起來,就能帶動其他農業產業也跟着發展起來,

當然,然而我們要發展特色產業是少不了相關知識的支撐的,發展特色農業產業需要專業性的農業人才,所以我們要加強對農業技術人員的培養和培訓工作,而且在發展農業的時候,還要考慮農產品以後的銷量如何,即市場繡球情況,要保證農民生產出來的農產品能夠及時的銷售出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muban/jingji/wnvnj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