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研報告 >

縣域經濟發展現狀分析

縣域經濟發展現狀分析

縣域經濟發展現狀分析

縣域經濟發展現狀分析

縣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基本單元,是以縣級政權為調控主體,以市場為導向,優化配置資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備的區域經濟。發展和壯大縣域經濟是消除城鄉二元經濟結構,解決“三農”問題的切入點,也是推動城鎮化、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關健。近年來,嫩江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積極踐行新發展理念,牢牢把握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穩紮穩打、勇於作為,面對疫情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在風險挑戰中運籌帷幄,開拓創新,全市經濟發展再上新台階,“十三五”目標任務圓滿完成。

一、縣域經濟發展概況

縣域經濟總量繼續保持平穩增長。2020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404602萬元,同比增長4.5%(按可比價格計算)。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251543萬元,同比增長4.0%,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是45.2%。第二產業增加值324932萬元,同比增長25.0%,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是65.2%。第三產業增加值828127萬元,同比下降1.3%,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是-10.4%。三次產業結構由2019年的50.3:12.1:37.6調整為52.0:13.5:34.4。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52963元,同比增長5.7%。城鄉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2020年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767元,同比增長1.4%;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64元,同比增長8.2%。

1、農業生產保持平穩。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實現2389394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3.8%。

種植業1938293萬元,同比增長3.9%。總播種面積658472公頃,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649325公頃,全年糧食實現總產量1626839.95噸。

畜牧業總產值達269832萬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2.3%,佔農林牧漁業產值比重達到11.3%。

林業、漁業呈現雙增態勢。全年完成人工造林3000畝、封山育林3517畝。林業實現產值22303萬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4.1%。漁業實現產值6593萬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8.0%。

農業生產條件逐步改善。農業機械總動力104.86萬千瓦,農用拖拉機28922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機2293台。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純)68958噸,農村用電量9787萬度。

2、工業生產實現快速增長。2020年市屬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同比增長55.4%。全口徑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税實現同比增長67.1%。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種主要工業產品中,全年產量比上年增長的有4種,水泥產量較上年增長最高達到47.7%;飲料產量較上年下降93.7%,下降幅度最高。

3、財政、金融。財政收支實現雙增長。全市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01283萬元,同比增長11.07%。其中:税收收入實現46153萬元,增長35.74%。全市公共財政預算支出540709萬元,增長9.97%。金融市場有增有降。2020年,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2263439萬元,增長12.8%。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985749萬元,下降5.3%。

4、固定資產投資。固定資產投資保持增長。2020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完成同比增長11.6%。本年施工項目88個,增長51.7%,其中本年新開工項目61個,增長84.8%。

5、國內貿易。消費品市場低位徘徊。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市消費品市場活躍度低。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19.8%。其中批發業銷售額同比增長19.5%;零售業銷售額同比下降12.3%;住宿業營業額同比下降13.7%;餐飲業營業額同比下降19.2%。

6、對外經濟。對外經貿、招商引資保持穩定。全年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達到25萬美元。利用內資監測2020年新入統項目14個,到位資金8.6億元。

二、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嫩江縣域經濟發展速度不斷加快,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從發展的角度分析,我縣域經濟的發展水平仍然比較落後,存在着不少急需解決的問題。

1、農業發展不均衡。種植業一家獨大,且種植業以大豆為主,林業、漁業發展平緩,佔比較小。畜牧業受新冠疫情和非洲豬瘟的影響,產能不足,且抗風險能力較低,缺乏對市場變化的提前預警。規模以上養殖户數量較少,不能形成大規模養殖。

工業發展需要進一步加速。工業經濟是支撐和引領我縣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工業增加值排序看,我縣工業發展緩慢,排在第26位,僅佔東寧縣的57%,雖然企業數量逐年增加,但規模普遍較小,支柱產業不夠明顯,所以説,要想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必須加快工業的發展,以此帶動我縣國民生產總值的全面發展。

2、城鎮化發展進程緩慢,縣域經濟發展重點明確,但特色優勢仍不明顯;城鎮化進程緩慢,影響了縣域經濟發展。城鎮化的過程是農業人口向城鎮轉移的過程。2015年,我縣城鎮化率僅為37.11%,排名36位,低於東寧縣25位。

3、經濟基礎相對較差,縣域經濟基礎相對薄弱,集中表現在農業產業化程度底,參與市場競爭能力較弱,農民增收難;產品結構單一,科技含量不高,缺乏市場競爭力。民營經濟發展較慢,整體素質不高,發展壯大難。

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農業發展不均衡。上半年主要是畜牧業經濟發展帶動我市的農業發展。種植業、林業、漁業發展平緩,佔比較小。畜牧業受新冠疫情和非洲豬瘟的影響,產能不足,且抗風險能力較低,缺乏對市場變化的提前預警。規模以上養殖户數量較少,不能形成大規模養殖。上半年生豬存欄102823頭,同比下降64.9%,影響農業發展後勁不足。

(二)工業企業產業單一。我市工業生產對銅業依存度較高,上半年,多寶山銅業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8.6個百分點,銅的生產直接影響整個工業發展態勢,一旦產品產量、價格下降,將影響全局。部分企業受疫情影響,資金回籠慢,流動資金緊張,影響企業達產達效。

?(三)消費品市場受疫情因素影響顯著。受疫情影響,批發、零售、住宿、餐飲業同比經營大幅下挫。大型餐飲企業雖已開門營業,但大型包桌的沒有,企業處於虧損狀態。小型餐飲也只能勉強維持生計。因外來人員大幅減少,住宿業更是經營慘淡。大多數消費人羣只進行生活必需品消費,對於奢侈品、高檔消費等需求大量減少。

(四)固定資產投資面臨的困難很多。投資項目少,特別是億元項目不多;民間投資難以掌控;重點項目支撐能力不強,拉動投資增長乏力。已開工項目中大項目少,多數投資在5000萬元以下,貢獻拉動經濟增長力量薄弱。

四、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建議和對策

1、認清形勢,理順思路,把發展縣域經濟放在重要的位置。必須認清形勢,創新觀念,對發展和壯大縣域經濟,形成高度共識,要認識到加快縣域經濟發展是全省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的客觀要求,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任務,要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解決“三農”問題的必然選擇,也是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全面提高綜合經濟實力、實現富民強縣的戰略舉措。

2、增加農民收入,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要堅持以增加農民收入為重點,加大農村經濟產業結構調整力度,突出特色,發揮優勢,積極推進我縣農業產業化進程。調整和優化農村經濟產業結構,要着眼於農業長遠發展和城鄉協調發展,調整區域佈局,發揮其比較優勢,加快形成優勢區域和產業帶,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動力,以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為目的,增強農村經濟發展的造血功能,培育縣域經濟新的增長點。大力引導農村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擴大農民就業,加快發展勞務經濟。把發展勞務經濟作為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3、發揮比較優勢,大力發展縣域特色經濟。壯大縣域經濟,必須從實際出發,依託自身優勢,大力發展特色經濟。要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用發展工業的思路發展農業,大力發展有資源優勢的農副產品加工業和食品工業,通過特色農業增加農民收入,形成自己的特色產業。

4、走工業化道路,加快“工業強縣”步伐。工業化是縣域經濟發展過程中不可逾越的階段,是解決縣域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問題的重要途徑。因此,發展縣域經濟要立足於當地資源,充分發揮區域的資源優勢,建立有地方特色的主導產業,發展地方特色經濟。要加大對工業經濟的投入,增強工業經濟發展後勁,要以現有的工業園區為載體,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引導和支持企業向園區聚集,把工業園區辦成產業聚集區,推動產業升級,形成產業規模優勢,使之成為提升經濟總量的重要載體,從而加快縣域工業發展。

5、大力推進農村城鎮化。重點發展縣城和有區位優勢、交通優勢、資源特色優勢和規模優勢的重點中心鎮,促進農村人口、生產要素向強鎮集聚,努力使城鎮真正成為區域經濟的發展平台,提高農村城鎮化水平。注重將發展小城鎮同農村市場體系的完善配套、農業產業化經營、鄉鎮企業發展和社會化服務有機結合起來,進一步加強縣鄉基礎設施建設,確保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

標籤: 縣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yan/r1p8j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