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彙報材料 >

蔬菜產業黨支部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工作彙報

蔬菜產業黨支部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工作彙報

蔬菜產業黨支部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工作彙報

蔬菜產業黨支部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工作彙報

蓼陽村轄2個自然組485户2126人,耕地面積2130畝,2019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8900元。設1個黨總支和3個產業型黨支部,黨總支現有黨員70名,其中女黨員12名,蓼陽村蔬菜產業黨支部有黨員22人,其中女黨員3人,黨支部設書記1人,組織委員1人,宣傳委員1人。今年以來,蓼陽村堅持把黨建引領脱貧攻堅作為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和促進富民增收的有效舉措,充分發揮村級黨組織的“核心引擎”作用,把黨組織組織優勢和合作社產業優勢深度融合,全面推行“黨建+合作社+集體經濟”產業發展新模式,建基地、擴規模、育品牌、增效益,為促進鄉村振興、建成全面小康注入新活力。

一、強化支部功能,回收復墾土地。充分發揮黨組織核心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先後10次組織召開村“兩委”會議、黨員大會和羣眾代表大會,廣泛徵求黨員羣眾的意見和建議,進一步統一思想,讓羣眾黨員齊參與、出主意、共決策。結合農村黨員分類管理工作,通過劃分“黨員責任區”、成立“黨員先鋒隊”、開展“黨員聯繫户”等方式,組織廣大黨員包抓動員、逐户走訪、帶頭拆除、劃區復墾,不到2月時間,發動羣眾對全村2008年災後重建和2014年易地搬遷後遺留的176處舊宅基地進行拆除復墾,平整土地97畝,收歸村集體所有,為發展村集體經濟奠定堅實基礎。

二、創新發展模式,帶動羣眾增收。搶抓國家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大好機遇,積極爭取“中央三部委”扶持項目資金50萬元,採取“黨總支+合作社+農户”集體經濟發展模式,成立武山縣名蓼種植專業合作社,村黨組織以集體97畝土地和50萬元項目資金入股合作社,以勞動力和技術入股方式吸納52户252人羣眾參與合作社,收益後按章程明確的比例進行分紅,進一步拓寬羣眾增收渠道。因地制宜,採取套種模式確定傳統和技術優勢的蔬菜、果樹種植項目為村集體經濟發展項目,預計年內收益達12萬元以上。首茬種植的西紅柿、西瓜等農作物已實現收益5萬,復茬種植的草莓目前長勢良好。

三、重視產業培植,增強發展後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高起點謀劃發展佈局,合理規劃集體經濟前景,立足全村文化、種植、技術等資源優勢,將合作社土地劃分為人文區、採摘區、試驗區等三個功能區域,依託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創建的李氏私塾學堂(武山縣最早、規模最大的私塾學堂)和蓼陽觀(武山縣古人類文明發祥地之一)等歷史文化資源,建立人文區,全力打造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依託50畝優質果蔬採摘園和千畝煙富六號蘋果園,建立集農閒體驗、休閒採摘為一體的採摘區;以創新引種、科研培育、計量單產、市場推廣為主要發展方向,建立歐洲防風、四季豆、螺絲椒系列4個品種為主的試種試驗區。三個功能區建成後預計集體經濟年淨收益突破20萬元。

四、強化技術指導,規範項目運行。結合產業發展實際,根據無職黨員優勢特長,合理劃分“黨員示範棚”和“黨員示範田”,設置“黨員技術崗”“黨員示範崗”“信息服務崗”等服務崗位22個,由黨員帶頭示範種植經營,建立“1+N”結對幫帶機制,點對點對羣眾種植進行技術指導和跟蹤服務,提升羣眾種植技能。嚴格項目資金監管,聘請專業會計機構對合作社財務進行規範化管理,定期召開會議對項目資金使用及收益情況進行評估,對每一筆賬目進行公開公示,切實做到賬目透明,羣眾全程監督,確保資金安全,實現保本基礎上的增值收益最大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huibao/v5m3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