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研報告 >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調研報告(精選多篇)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調研報告(精選多篇)

目錄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調研報告(精選多篇)
第一篇:關於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調研報告第二篇: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調研報告第三篇: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調研報告第四篇:潤州區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問題調研報告第五篇:潤州區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問題調研報告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關於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調研報告

關於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調研報告 不斷髮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現村級組織“有錢辦事”,是充分發揮村黨組織推動發展、服務民生、凝聚人心、促進和諧作用,全面提升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整體水平的重要保證。近年來,利號村黨支部立足實際,採取有效措施,不斷增強村集體“造血”功能,為進一步推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一、基本情況

xx鎮xx村有八個自然村組成,常住人口916人,34名黨員,其中女黨員5名。村民人均可支配年收入5340元,全村耕地面積3500畝.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1、村集體經濟收入渠道單一。總體上看,全村級集體經濟基礎總體偏弱,村級集體經濟增長勢頭不強。目前,村級集體經濟主要以制種玉米服務費為主,導致村集體經濟收入穩定性和持續性較差。近年來,由於村級支出呈現上揚態勢,尤其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公益事業建設、為民辦實事和村幹部報酬等方面的支出壓力較大,導致村集體產生經濟債務。

2、村幹部素質不高、發展意識不強。一些村幹部、學歷較低、思想保守,缺乏發展村集體經濟的新思路、新舉措,對本村的資

源優勢挖掘不深,對有利於農村發展的政策貫徹不到位,導致地理、資源和政策等優勢效能發揮較低,阻礙了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

三、主要做法

(一)深入調研,找準癥結,達成發展集體經濟共識

目前,“無錢辦事”的矛盾在村一級表現較為突出,成為困擾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難題。由於村集體沒錢,基礎設施建設、為民服務工作、村黨組織活動開展等方面困難重重,直接導致羣眾對村“兩委”信任度不高,村黨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減弱,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村的發展穩定。因此,發展農村集體經濟勢在必行。但發展農村集體經濟又存在很大難度,受多種因素制約和影響,其中,突出表現在村幹部身上,以往村幹部在發展集體經濟上存在“三不”思想,嚴重阻礙了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一是不想發展。存在“小富即安”、“小富則滿”的心理,認為村集體有轉移支付,雖然緊點兒,但還夠用,沒有必要勞心費力地發展集體經濟,得過且過。二是不敢發展。怕搞不好擔責任,畏難思想嚴重。更是怕村民埋怨、組織上不滿意,最終出力不討好,丟了“烏紗帽”。三是不會發展。有的村幹部熱情很高,但經營管理經驗不足,創新意識不強,找不到發展集體經濟的門路渠道,對發展村集體經濟一籌莫展,有心無力。針對這些問題,進一步解放思想,增強競爭意識。並專門召開了關於如何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動員會

議,提出了制約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問題和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思路,使村幹部進一步統一了思想,達成了“不發展集體經濟不行”的共識。

(二)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探索發展集體經濟新路子

1、依託資源優勢,拓寬發展集體經濟主渠道。從全村目前情況來看,發展集體經濟的手段主要是依託資源優勢,因此,村黨支部本着“科學、合理、有序”開發利用的原則,積極鼓勵本村充分利用資源優勢,發展集體經濟。採取“公開標底、自主定價、現場揭標”等辦法,對村集體所有的集體土地、林地、荒地等資源進行有償承包、租賃,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增加村級集體收入。

3、發展特色產業,培育發展集體經濟新增長點。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和人們對生活需求的日益提高,使農村二、三產業的發展逐漸成為農村集體經濟增收的另一有效途徑。

鄉黨委在探索發展村集體經濟新路子的基礎上,積極優化保障機制,集聚各方力量,為發展集體經濟提供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撐。同時,加大日常管理力度,確保了村級集體收入合理有效使用。

1、選優配強村幹部。村級班子戰鬥力不強,項目再好、扶持再多,也不能很好的為羣眾辦實事。因此,村黨支部結合 “三項

工程”和新農村建設要求,把是否有開拓創新能力和帶領羣眾發展經濟、增加收入的能力,作為選拔任用村幹部,特別是村黨組織書記的重要標準,大膽啟用政治素質強、發展能力強、懂經營、會管理的能人,提高村級班子發展集體經濟的能力。

2、結合“雙聯”活動的開展,為村集體經濟增收創造條件。根據本村經濟發展特點,幫助理清發展思路,選準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方向和項目。通過項目、資金扶持等形式,壯大農村集體經濟。

3、管好用好集體收入。為讓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的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積極推行“四議兩公開”工作法,確保集體收入合理使用,進一步增強了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號召力,推動了農村各項事業的整體發展。

四、發展村集體經濟的建議

1、科學制定村集體經濟發展規劃。“凡事預則立”,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村“兩委”班子因地制宜地制定集體經濟發展中長期規劃,明確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和具體措施,選準選好發展路子。還可以探索制定村集體經濟區域發展規劃,以自然資源、產業結構、經營模式、市場需求等為主線,制定出跨村的村集體經濟發展規劃。

2、擴寬村集體收入渠道,化解債務。要積極探索拓寬村集體經濟收入途徑,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推動負債村和經濟薄弱村的轉化和增收。一是以市場為導向,圍繞各村特色產業,結合當前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各類農業專業合作組織,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特”、“一村一業”的農業產業格局,搞活農村經濟;二是培育新的經濟收入點,將村集體閒置的固定資產用於公開拍賣、招商引資等方面,盤活存量資產,努力構建村村有項目、村村有企業的經濟發展格局,增強村集體經濟發展後勁;三是加快推進土地流轉,把荒地按照有關規定,集中連片開發,建立種養基地,壯大村集體經濟。

3、切實加強集體資產管理。一是全面推行“村帳鄉管”機制,建立健全村級財務預決算、現金管理、開支審批、經濟合同管理、固定資產管理和使用、專項資金管理、收益分配等制度,確保支出科學合理、收入不折不扣。二是加強民主監督。認真抓好“四議兩公開一監督”工作法,落實村級財務公開制度,提高村財務公開質量和效果。三是開展村級集體“三資”核查工作,建立產權明晰的資產管理制度,防止集體資產流失。

第二篇: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調研報告

關於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調研報告

**鄉人民政府

按照上級安排部署,我鄉組建調研小組,對全鄉各村集體經濟現狀做了深入地調查與分析,對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有了新的認識和思考。

一、基本情況

**鄉下轄13個行政村、87個村民小組,共有4525户、12702人。鄉域總面積128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8844畝。2014年,全鄉農村經濟總收入達1489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7416元,全鄉村級集體經濟總收入達65.76萬元,各村集體經濟收入平均實現5.06萬元。

二、我鄉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現狀

1、資源性收入。從全鄉目前情況來看,發展集體經濟的手段主要是依託資源優勢,鄉黨委積極鼓勵各村充分利用資源優勢,發展集體經濟。對村集體所有的林地、荒地、荒灘等資源進行有償轉讓、承包、租賃,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增加村級集體收入。如天城村以公開競標的方式將正義峽內的集體土地承包給私人,村集體經濟收入實現每年100980元。**村利用豐富的鹽硝資源優勢,將村屬企業租賃給私人經營,每年村級集體增收28萬餘元。

2、資產性收入。近年來,由於村委會建設標準提高,由於農村學校合併等原因,在農村出現了一些舊村村委會、校舍等閒置資產。各村根據自身實際,建立健全村級集體閒置資產有償使用制度,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盤活集體閒置資產,增加集體收入。紅山村委會搬至閒置的紅山國小,將原村委會租給青海變電工程隊,為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活力,創收集體經濟29000元。

3、專業合作社引導。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和人們對生活需求的日益提高,使農村二、三產業的發展逐漸成為農村集體經濟增收的另一有效途徑。花牆子村依託環境優勢,着力發展特色產業,引進河西普天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雞苗孵化及繁育基地建設項目,增加了集體經濟收入。

三、今年的工作打算

一是強化組織,為發展村級經濟提供有力保障。進一步完善以農民專業合作社為主的各類新型合作經濟組織,積極探索和發展村級股份合作制,抓好新建的新豐瓜菜專業合作社、眾一公司農機專業合作社和**市河西普天公司養雞專業合作社。引導村集體和農民通過資本聯合、勞動聯合和產品聯合等形式,採用領辦、入股、出租等方式,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加入農民專業合作社、向農民專業合作社出租、出讓土地等措施,把集體經濟與個體、私營經濟的各自優勢融為一體,公私結合,統分結合,逐步探索出一條新路子,一個新途徑,在引導農民致富的同時發展壯大集體經濟。

二是多方幫扶,為村級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積極協調相關部門為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提供寬鬆環境、優惠的政策和必要的服務與支持,形成發展村級集體經濟良好氛圍。開展"互助共建"活動,充分發揮機關黨組織的優勢,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

三是嚴格監管,為發展村級經濟提供可靠財務支撐。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各村要高度重視債務化解工作,既要加大債權清收力度,做到應收盡收,也要量力而行訂立償還計劃,逐步化解村級債務。建議將當年化債率作為一個重要指標,列入農村工作考核,以引起各方面重視。

第三篇: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調研報告

新堤辦事處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

調研 報告

我處現有行政村12個(其中5個村改居委會),農業人口7869人,蔬菜面積2800畝,糧食麪積3000畝,水產養殖面積8800畝,企業37多家。2014年全處村級企業完成工業銷售3.3億元,同比增長13.5%;農民年人均純收入8750元,同比增長11.2%;村級經濟完成國內生產總值2.7億元,同比增長10.5%。

一、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主要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農業產業化步伐加快。重點加強了農業基地和龍頭企業建設。葉家門反季節蔬菜生產示範基地、洪湖清水大閘蟹養殖示範基地等10個農業特色示範基地及德炎水產、興業棉紡織公司等3個龍頭企業已初具規模。大力發展訂單農業,積極主動與萬方超市、服裝公司等單位合作,訂立購銷協議,通過“公司 農户”經營模式,發展訂單農業。同時,大力培植各類專業協會,實施品牌戰略。特色水產養殖進一步發展,四大家魚名優產品養殖比例不斷擴大。

二是發展領域向縱深方向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已不再是過去單一的農業經濟,二是廣泛涉足一、二、三產,向各種

領域縱深發展。一產方面,以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為契機,大力發展高產高效農業,發展農產品深加工企業,建設農業科技示範園,發展觀光農業和特色農業。二產方面,重點發展建材、服裝、產業。三產方面,在進一步鞏固零售商業、小商品、餐飲、修理等服務行業的基礎上,向交易市場、房地產開發、傢俱裝飾等行業延伸,並使其成為村級經濟三產收入的主要來源。

三是私營個體經濟迅猛發展。近年來,我區相繼出台了多種鼓勵私個經濟發展的政策和措施,加大對私個經濟的扶持力度,私營個體經濟的競爭優勢日漸顯露,成為我處村級集體經濟的重要補充。各村充分利用政策優勢和地域優勢,抓住農村集體企業產權制度改革的有利時機,培植一批私人企業。這些企業充分發揮機制靈活的優勢,嚴格管理,注重創新,重視人才,企業的發展速度和效益穩步提高。目前我區現有村級私營企業450多家,佔全區私營企業總數的72%;個體工商户2900多家,佔全區個體工商户的49%。

二、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主要做法及加強的方面

近幾年來,我處農村各級黨組織緊緊圍繞“跨越發展,富民強區”的總目標,認真貫徹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大力實施“富民強村”戰略,不斷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和幹部隊

伍建設,有力地促進了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加快了農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1、紮實開展“五好村”、“五好示範村”創建活動,推動村級集體經濟快速發展。在鞏固前幾年創建成果的基礎上,2014年辦事處黨委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下發了新一輪《“五好村”、“五好示範村”評比考核細則》,提高創建標準,加大創建力度,進一步提升村級黨組織建設的整體水平,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力。重點從選準配強村幹部隊伍入手,不斷改善和優化村級領導班子結構,提高村級領導班子抓經濟工作的能力。採取處機關下派、企事業單位交流、鄰村調配等形式,多渠道選配村幹部,重點抓好“領頭雁”隊伍建設,建立了一支富有朝氣和活力、奮發有為、開拓進取、羣眾基礎較好的村黨支部書記隊伍,全部達到高中以上文化程度,45歲以下的佔77%,大專以上文化的達70%。全處建立了一支常數為21人的村級後備幹部隊伍,村幹部管理更加規範。近兩年來,全處先後湧現出洪林、柏枝、葉家門、萬家墩、老官廟5個年純收入超100萬元的“五好示範村”。

2、大力整頓扶持經濟薄弱村,不斷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力。98年以來,我處對經濟薄弱村採取“一定三幫”的措施,由一名處領導親自掛帥,一名部門領導定點負責,帶領3個部門與幫扶村“結對”掛鈎,努力做到不脱貧不脱鈎。一是強

素質,優化班子結構。調整了1個經濟薄弱村的領導班子,使一批有脱貧致富信心,有開拓進取精神,奉獻意識強,懂經營、善管理的中青年骨幹,走上了村領導崗位。二是尋項目,培植經濟增長點。處定點領導和處級機關部門負責人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在大興村召開了12個現場辦公會,開展了“尋項目、籌資金”活動,幫助他們理清發展思路,投入資金30多萬元,解決問題120多個,盤活了大興村的磚瓦廠等閒置資產,為經濟薄弱村的早日脱貧和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14年,大興村已徹底脱貧。

3、積極推進“科技致富示範園”建設,發揮黨員幹部先鋒模範作用。

以提高村黨支部領導經濟工作的能力為重點,將培植符合產業化要求、技術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的“科技致富示範園”作為村級經濟新的增長點,按照“多形式組建、分渠道籌資、靈活性經營、特色化發展”的思路,通過“送出去”(組織40多名農技人員、黨員幹部種植、養殖大户)和“請進來”(邀請專家教授現場授課)、召開農業“科技致富示範園”建設推進會和現場觀摩交流會,大力推進“科技致富示範園”建設。全處80%的農業村建立了村級“科技致富示範園”,6個達到處級以上“科技致富示範園”的標準,150多名黨員幹部成

為帶領羣眾致富的“領頭雁”,已有556户農民被引上了致富之路。

4、大力清理村級債權,鞏固村級集體經濟基礎

一是集中力量清收債權。全面清理村集體經濟組織代墊代繳應由農民承擔的各類税費及個人借用村集體經濟組織資金等所形成的債權,採取逐户核實、與農户落實償還協議和簽訂還款計劃的方式,予以催繳和清收;嚴格按照企業改制協議,加大企業改制回收資金的力度,加大企業各項上繳資金和借款以及其它承包關係所形成的承包上繳款的清收力度。 二是籌集資金化解債務。把償還村民小組和羣眾的徵用土地補償款及欠村組幹部的報酬作為化解重點,對數額較大,一時難以全部兑現的,及時制定還款計劃。在償還債務上堅持先償還農户債務,再償還其它債務;先償還羣眾債務,再償還幹部債務;先償還個人債務,再償還集體債務;先償還村內債務,再償還村外債務。截止2014年底,全處村級債權總額771.38萬元,化債率達81.80%,債務總額1260.53萬元,化債率達73.64%。

第四篇:潤州區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問題調研報告

一、我區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現狀

我區現有行政村29個,農業人口38916人,蔬菜面積10800畝,糧食麪積9500畝,水產養殖面積8800畝,果園2200畝,茶園3100畝,一、二、三產企業600多家。2014年全區村級企業完成工業銷售7.4億元,同比增長28.9%;農民年人均純收入4260元,同比增長4.93%;村級經濟完成國內生產總值6.78億元,同比增長19%,佔全區國內生產總值的36%,村級經濟作為我區五大經濟之一正呈現出蓬勃發展之勢。當前,我區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主要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農業產業化步伐加快。重點加強了農業基地和龍頭企業的建設。蔣喬反季節蔬菜生產示範基地、嶂山水蜜桃生產示範基地等10個農業特色示範基地及五洲山茶場、蔬菜種子公司等3個龍頭企業已初具規模。大力發展訂單農業,積極主動與萬方超市、牛奶公司等單位合作,訂立購銷協議,通過“公司+農户”經營模式,發展訂單農業。同時,大力培植各類專業協會,實施品牌戰略。先後組建了七裏甸葡萄協會、蔣喬嶂山水蜜桃協會、金江水產協會、蔣喬蔬菜協會和官塘園藝協會等5個專業協會,已註冊“萬祥”、“潤星”、“潤綠”等9個農業品種商標,其中“五洲”、“彭公”牌茶葉,“潤農”牌番茄已通過省無公害農產品質量認定,“驚春靈芽”和“五峯迎春”先後獲省級、國家級名茶評比一等獎。特色水產養殖進一步發展,異育銀鯽、青蝦、鱖魚、南方大口鮎等名優產品的養殖比例不斷擴大。

二是發展領域向縱深方向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已不再是過去單一的農業經濟,二是廣泛涉足一、二、三產,向各種領域縱深發展。一產方面,以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為契機,大力發展高產高效農業,發展農產品深加工企業,建設農業科技示範園,發展觀光農業和特色農業。目前已建成8個區級科技示範園,50户科技示範户,發展了應時鮮果、茶葉、蔬菜種子等6個產業化項目。二產方面,重點發展機械、建材、服裝、工藝品和電子等產業,生產的數控機牀、鍛壓機牀、磁性材料、通訊器材、電碳製品、環保設備等產品已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和較高的經濟效益。三產方面,在進一步鞏固零售商業、小商品、餐飲、修理等服務行業的基礎上,向交易市場、房地產開發、傢俱裝飾等行業延伸,並使其成為村級經濟三產收入的主要來源。

三是私營個體經濟迅猛發展。近年來,我區相繼出台了多種鼓勵私個經濟發展的政策和措施,加大對私個經濟的扶持力度,私營個體經濟的競爭優勢日漸顯露,成為我區村級集體經濟的重要補充。各鎮、村充分利用政策優勢和地域優勢,抓住農村集體企業產權制度改革的有利時機,培植了東亞碳素廠、江東鑄造廠、光華鍋爐廠、新光明大酒店等一批規模私個企業。這些企業充分發揮機制靈活的優勢,嚴格管理,注重創新,重視人才,企業的發展速度和效益穩步提高。目前我區現有村級私營企業450多家,佔全區私營企業總數的72%;個體工商户2900多家,佔全區個體工商户的49%。

二、我區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近幾年來,我區農村各級黨組織緊緊圍繞“跨越發展,富民強區”的總目標,認真貫徹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大力實施“富民強村”戰略,不斷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和幹部隊伍建設,有力地促進了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加快了農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1、紮實開展“五好村”、“五好示範村”創建活動,推動村級集體經濟快速發展。在鞏固前幾年創建成果的基礎上,2014年區委組織部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下發了新一輪《“五好村”、“五好示範村”評比考核細則》,提高創建標準,加大創建力度,進一步提升村級黨組織建設的整體水平,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力。重點從選準配強村幹部隊伍入手,不斷改善和優化村級領導班子結構,提高村級領導班子抓經濟工作的能力。採取鎮機關下派、企事業單位交流、鄰村調配等形式,多渠道選配村幹部,重點抓好“領頭雁”隊伍建設,建立了一支富有朝氣和活力、奮發有為、開拓進取、羣眾基礎較好的村黨支部書記隊伍,全部達到高中以上文化程度,45歲以下的佔77%,大專以上文化的達70%。全區建立了一支常數為150人的村級後備幹部隊伍,村幹部管理更加規範。近兩年來,全區先後湧現出黎明村、韋崗村、四圩村等5個年純收入超80萬元的“五好示範村”和10個年純收入超30萬元的“五好村”。

2、大力整頓扶持經濟薄弱村,不斷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力。98年以來,我區對經濟薄弱村採取“一定三幫”的措施,由一名區領導親自掛帥,一名部門領導定點負責,帶領3個部門與幫扶村“結對”掛鈎,努力做到不脱貧不脱鈎。一是強素質,優化班子結構。幾年來,共調整了5個經濟薄弱村的領導班子,使一批有脱貧致富信心,有開拓進取精神,奉獻意識強,懂經營、善管理的中青年骨幹,走上了村領導崗位。每年在區委黨校或無錫“全國鄉鎮企業家培訓中心”進行為期7-10天的學習,提高了他們的整體素質,使村級集體經濟煥發出新的活力。二是尋項目,培植經濟增長點。區定點領導和區級機關部門負責人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先後召開了蔣喬鎮馬山村等12個現場辦公會,開展了“尋項目、籌資金”活動,幫助他們理清發展思路,投入資金30多萬元,解決問題120多個,先後培植了蔣喬鎮嶂山村白花桃園、官塘橋鎮秀山村高標準茶園等農業發展項目;幫助官塘橋鎮平山村、開發區蔣家門村興建門面房40間;盤活了蔣喬鎮馬山村的磚瓦廠等閒置資產,為經濟薄弱村的早日脱貧和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14年,全區6個經濟薄弱村已徹底脱貧。

3、積極推進“科技致富示範園”建設,發揮黨員幹部先鋒模範作用。以提高村黨支部領導經濟工作的能力為重點,將培植符合產業化要求、技術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的“科技致富示範園”作為村級經濟新的增長點,按照“多形式組建、分渠道籌資、靈活性經營、特色化發展”的思路,通過“送出去”(組織40多名農技人員、黨員幹部種植、養殖大户,到揚州大學農學院培訓)和“請進來”(邀請專家教授現場授課)、召開農業“科技致富示範園”建設推進會和現場觀摩交流會,大力推進“科技致富示範園”建設。全區80%的農業村建立了村級“科技致富示範園”,6個達到區級以上“科技致富示範園”的標準,150多名黨員幹部成為帶領羣眾致富的“領頭雁”,已有1000多户農民被引上了致富之路。

4、大力清理村級債權,化解村級債務,為村級集體經濟減負。一是集中力量清收債權。全面清理村集體經濟組織代墊代繳應由農民承擔的各類税費及個人借用村集體經濟組織資金等所形成的債權,採取逐户核實、與農户落實償還協議和簽訂還款計劃的方式,予以催繳和清收;嚴格按照企業改制協議,加大企業改制回收資金的力度,加大企業各項上繳資金和借款以及其它承包關係所形成的承包上繳款的清收力度。二是籌集資金化解債務。把償還村民小組和羣眾的徵用土地補償款及欠村組幹部的報酬作為化解重點,對數額較大,一時難以全部兑現的,及時制定還款計劃。在償還債務上堅持先償還農户債務,再償還其它債務;先償還羣眾債務,再償還幹部債務;先償還個人債務,再償還集體債務;先償還村內債務,再償還村外債務。截止2014年底,全區村級債權總額771.38萬元,化債率達81.80%,債務總額1260.53萬元,化債率達73.64%。

三、當前制約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主要原因

近幾年來,我區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雖然比較快速,但是也受到一些主客觀因素的制約,必須引起高度重視。一是政策扶持不到位。由於受體制所限,我區在土地、規劃等方面沒有審批權限,一些村雖然地處城郊交通幹道邊緣,具有發展工業經濟的獨特優勢,但發展工業項目卻十分困難,許多投資者在瞭解土地價格後紛紛打起“退堂鼓”。二是一些村債務較重,發展資金比較匱乏。由於興辦集體企業、興辦公益事業、拖欠幹部報酬等歷史原因,我區一些村負債情況還比較嚴重,加之銀行信貸制度改革後對企業信用顧慮多,存在惜貸現象,貸款手續繁多,審查苛刻,導致一些農村中小企業貸款積極性下降。目前我區村級企業發展籌集的資金60%以上靠自我積累,30%的資金通過其他渠道籌集,銀行貸款不到10%。過多的非正規渠道融資不僅增加了融資成本,而且也增加了融資風險和社會不安定因素。三是高素質人才相對缺乏。由於用人機制不健全和經濟條件等原因,造成我區村級經濟發展人才儲備不足,尤其是農村專業經紀人、企業專業技術人才和懂市場、會經營、素質高的管理型人才比較缺乏。四是少數村級黨組織自身建設比較薄弱。主要是黨組織凝聚力、戰鬥力不強,村幹部年齡結構老化,整體素質偏低,思想觀念陳舊,開拓創新能力不強,缺乏領導經濟工作的能力和兩手抓的自覺性,造成村級三個文明建設發展遲緩。

四、對進一步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幾點建議

針對我區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中存在的諸多制約因素和實際問題,我們建議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因地制宜,對症下藥,切實加快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步伐。

1、優化配置,實施人才強村戰略,鍛造一批領航起飛的“領頭雁”。加快農村經濟的發展,人才是關鍵,幹部人才尤為重要。我們必須緊緊抓住培養、選拔和使用人才三個環節,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質的帶領羣眾致富奔小康的幹部人才隊伍。

首先,始終堅持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農村黨員幹部,凝心聚力謀發展、奔小康。通過深入開展“星期六讀書日”、“讀書與實踐”活動,深入學習十六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更新思想觀念、拓寬發展思路。採取集中學習與個人自學相結合、專題輔導與交流研討相結合等形式,加強調查研究,圍繞村級經濟發展的新途徑、新舉措確定主題進行交流研討;圍繞村級經濟發展的重點、熱點問題舉行高層次的專家講座,不斷適應新形勢、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提高運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進一步增強加快發展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其次,拓展村幹部培訓渠道和內容,提升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積極實施村幹部素質教育“雙百”工程,採取學歷進修、實用技術培訓、定期輪訓等措施,通過與上海大學、揚州大學、無錫全國鄉鎮企業家培訓中心以及周邊高校聯合辦學,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急需的知識為重點,更新知識結構,使村幹部100%達到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掌握1-2門實用技術,村黨支部書記100%達到大專以上文化程度,不斷提升引領農村經濟衝刺起飛的本領。

第三,全面推行村幹部公職化管理,選賢任能,吸引和留住高素質人才。由鎮勞動服務站和村幹部簽訂勞動合同,推行公職化管理,實行定期考核和崗位績效工資,並辦理各種社會保險,增強村幹部崗位對人才的吸引力,充分調動村幹部的工作積極性。按照“年齡調輕、結構調優、知識調高”的要求,選拔懂經濟、會管理的複合型人才進入村級班子。採取公開招聘、異村交流、村企互兼、下派任職等形式,拓寬選人用人渠道。

2、依託城市,充分利用自身優勢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促進收支平衡。

首先,以城鄉一體化進程為契機,積極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借鎮江大力改造公共基礎設施、擴大城市版圖、促進城鄉一體化的機會,充分利用身處城郊結合部的優勢,推動農業技術改造、產品升級。以創建“五好村”、“五好示範村”為載體,積極啟動農村黨組織建設“1011”工程。通過2-3年的努力,在全區培植10個税收在200萬元以上、經濟純收入在60萬元以上的“五好示範村”,消滅經濟純收入在15萬元以下的經濟薄弱村,培養100名率先致富的黨員幹部帶頭人,帶動1000個農村家庭建成小康示範户。一要推進農業產業化。圍繞發展新型城郊農業、外向型農業和生態農業的要求,着重發展優質應時鮮果產業、無公害蔬菜產業、特色水產業、優質畜禽產業、優質茶葉產業和蔬菜種子產業。二要推進農業科技化。繼續實施好三項更新工程,加快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加快科技致富示範園建設,抓好“十園百户萬畝”工程。三要推進農業標準化。加快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建設和農產品質檢體系建設,做到“五個統一”,即統一環境質量、統一關鍵技術、統一操作規程、統一檢測標準和統一產品標示。四要推進農業市場化。大力推進農業信息化,加強市場信息蒐集利用,大力培養農民經紀人,積極發展專業農村合作經濟組織,鼓勵基層農技服務組織組辦、領辦、合辦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充當經紀人。五是加強行業協會的建設。以骨幹企業或營銷大户為主成立行業協會,健全職能。通過行業協會,制定本地區農產品的規格和標準,協調產量安排,避免惡性競爭,擴大訂單農業的覆蓋面,提高履約率,穩定農產品購銷渠道。對外宣傳產品,引導農產品批發市場、超市和生產基地建立緊密合作關係,促進產銷銜接。預測市場需求和價格變動,降低農業經營風險,保護協會成員的利益。

其次,以企業改製為基礎,健全法人治理結構,加快發展私營個體經濟。一要抓住體制創新和機制創新,鼓勵有條件的企業積極吸納民資和外資,充分利用他們的資金、技術和管理優勢,做大做強,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二要大力發展農村私營個體企業,將小、微、虧集體企業以多種形式出售轉讓給個人經營,集體企業閒置的廠房、生產設備等可以出售或租賃給私營個體企業,盤活存量資產。三要走以農興工的路子,結合農業產業化,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業和流通業。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到工業部門。

第三,培育生產要素市場,促進農產品流通,快速發展城市近郊農村服務業。一要加快專業特色市場的培育和建設,鞏固和擴大市場規模,進一步增強輻射帶動功能。二要積極開拓農村商品零售市場和生產資料銷售市場,採取聯購分銷、聯銷經營等形式,增加農村商業網點建設,採取送貨下鄉等方式擴大農村市場的銷售比重。三要發展倉儲流通業。藉助發達的公路交通網絡,選擇交通便捷、人流、物流、信息流高度集中的優勢地段發展倉儲流通業,建設大型物流中心。

3、狠抓環境建設,為富民強村創造寬鬆的發展環境。

首先,抓好基礎設施建設,夯實發展基礎。圍繞“優化環境、提升功能、注重創新、突出特色”的要求,合理制定規劃,加大基礎設施投入,重點抓好村組道路建設、自來水入户、人畜飲水等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人居環境,營造招商引資的一流載體。

其次,積極改革行政審批制度,優化投資軟環境。要按照wto的要求,改革登記註冊辦法,降低市場門檻,簡化辦事手續,取消許可控制,改行政審批方式為市場監督方式。進一步加大清費治亂力度,規範行政事業性收費行為,建立監督舉報機制。

第三,強化金融服務,拓展融通發展資金渠道。要深化農村金融體系改革,加大對農村農户和中小企業的貸款規模,提高授信額度,簡化手續,強化監測。引導和規範民間信用,降低融資成本和財務風險。

最後,職能部門要充分利用信息資源,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出謀劃策。經濟、農業、科技等部門要及時做好各類產品、市場等經濟信息的收集和發佈,及時對各類產品進行收益、風險預測,向基層黨組織、農户和中小企業提供信息和技術諮詢服務。

第五篇:潤州區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問題調研報告

一、我區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現狀

我區現有行政村29個,農業人口38916人,蔬菜面積10800畝,糧食麪積9500畝,水產養殖面積8800畝,果園2200畝,茶園3100畝,一、二、三產企業600多家。2014年全區村級企業完成工業銷售7.4億元,同比增長28.9%;農民年人均純收入4260元,同比增長4.93%;村級經濟完成國內生產總值6.78億元,同比增長19%,佔全區國內生產總值的36%,村級經濟作為我區五大經濟之一正呈現出蓬勃發展之勢。當前,我區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主要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農業產業化步伐加快。重點加強了農業基地和龍頭企業的建設。蔣喬反季節蔬菜生產示範基地、嶂山水蜜桃生產示範基地等10個農業特色示範基地及五洲山茶場、蔬菜種子公司等3個龍頭企業已初具規模。大力發展訂單農業,積極主動與萬方超市、牛奶公司等單位合作,訂立購銷協議,通過“公司+農户”經營模式,發展訂單農業。同時,大力培植各類專業協會,實施品牌戰略。先後組建了七裏甸葡萄協會、蔣喬嶂山水蜜桃協會、金江水產協會、蔣喬蔬菜協會和官塘園藝協會等5個專業協會,已註冊“萬祥”、“潤星”、“潤綠”等9個農業品種商標,其中“五洲”、“彭公”牌茶葉,“潤農”牌番茄已通過省無公害農產品質量認定,“驚春靈芽”和“五峯迎春”先後獲省級、國家級名茶評比一等獎。特色水產養殖進一步發展,異育銀鯽、青蝦、鱖魚、南方大口鮎等名優產品的養殖比例不斷擴大。

二是發展領域向縱深方向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已不再是過去單一的農業經濟,二是廣泛涉足一、二、三產,向各種領域縱深發展。一產方面,以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為契機,大力發展高產高效農業,發展農產品深加工企業,建設農業科技示範園,發展觀光農業和特色農業。目前已建成8個區級科技示範園,5(內容來源好 範文網)0户科技示範户,發展了應時鮮果、茶葉、蔬菜種子等6個產業化項目。二產方面,重點發展機械、建材、服裝、工藝品和電子等產業,生產的數控機牀、鍛壓機牀、磁性材料、通訊器材、電碳製品、環保設備等產品已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和較高的經濟效益。三產方面,在進一步鞏固零售商業、小商品、餐飲、修理等服務行業的基礎上,向交易市場、房地產開發、傢俱裝飾等行業延伸,並使其成為村級經濟三產收入的主要來源。

三是私營個體經濟迅猛發展。近年來,我區相繼出台了多種鼓勵私個經濟發展的政策和措施,加大對私個經濟的扶持力度,私營個體經濟的競爭優勢日漸顯露,成為我區村級集體經濟的重要補充。各鎮、村充分利用政策優勢和地域優勢,抓住農村集體企業產權制度改革的有利時機,培植了東亞碳素廠、江東鑄造廠、光華鍋爐廠、新光明大酒店等一批規模私個企業。這些企業充分發揮機制靈活的優勢,嚴格管理,注重創新,重視人才,企業的發展速度和效益穩步提高。目前我區現有村級私營企業450多家,佔全區私營企業總數的72%;個體工商户2900多家,佔全區個體工商户的49%。

二、我區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近幾年來,我區農村各級黨組織緊緊圍繞“跨越發展,富民強區”的總目標,認真貫徹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大力實施“富民強村”戰略,不斷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和幹部隊伍建設,有力地促進了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加快了農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1、紮實開展“五好村”、“五好示範村”創建活動,推動村級集體經濟快速發展。在鞏固前幾年創建成果的基礎上,2014年區委組織部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下發了新一輪《“五好村”、“五好示範村”評比考核細則》,提高創建標準,加大創建力度,進一步提升村級黨組織建設的整體水平,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力。重點從選準配強村幹部隊伍入手,不斷改善和優化村級領導班子結構,提高村級領導班子抓經濟工作的能力。採取鎮機關下派、企事業單位交流、鄰村調配等形式,多渠道選配村幹部,重點抓好“領頭雁”隊伍建設,建立了一支富有朝氣和活力、奮發有為、開拓進取、羣眾基礎較好的村黨支部書記隊伍,全部達到高中以上文化程度,45歲以下的佔77%,大專以上文化的達70%。全區建立了一支常數為150人的村級後備幹部隊伍,村幹部管理更加規範。近兩年來,全區先後湧現出黎明村、韋崗村、四圩村等5個年純收入超80萬元的“五好示範村”和10個年純收入超30萬元的“五好村”。

2、大力整頓扶持經濟薄弱村,不斷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力。98年以來,我區對經濟薄弱村採取“一定三幫”的措施,由一名區領導親自掛帥,一名部門領導定點負責,帶領3個部門與幫扶村“結對”掛鈎,努力做到不脱貧不脱鈎。一是強素質,優化班子結構。幾年來,共調整了5個經濟薄弱村的領導班子,使一批有脱貧致富信心,有開拓進取精神,奉獻意識強,懂經營、善管理的中青年骨幹,走上了村領導崗位。每年在區委黨校或無錫“全國鄉鎮企業家培訓中心”進行為期7-10天的學習,提高了他們的整體素質,使村級集體經濟煥發出新的活力。二是尋項目,培植經濟增長點。區定點領導和區級機關部門負責人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先後召開了蔣喬鎮馬山村等12個現場辦公會,開展了“尋項目、籌資金”活動,幫助他們理清發展思路,投入資金30多萬元,解決問題120多個,先後培植了蔣喬鎮嶂山村白花桃園、官塘橋鎮秀山村高標準茶園等農業發展項目;幫助官塘橋鎮平山村、開發區蔣家門村興建門面房40間;盤活了蔣喬鎮馬山村的磚瓦廠等閒置資產,為經濟薄弱村的早日脱貧和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14年,全區6個經濟薄弱村已徹底脱貧。

3、積極推進“科技致富示範園”建設,發揮黨員幹部先鋒模範作用。以提高村黨支部領導經濟工作的能力為重點,將培植符合產業化要求、技術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的“科技致富示範園”作為村級經濟新的增長點,按照“多形式組建、分渠道籌資、靈活性經營、特色化發展”的思路,通過“送出去”(組織40多名農技人員、黨員幹部種植、養殖大户

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加快科技致富示範園建設,抓好“十園百户萬畝”工程。三要推進農業標準化。加快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建設和農產品質檢體系建設,做到“五個統一”,即統一環境質量、統一關鍵技術、統一操作規程、統一檢測標準和統一產品標示。四要推進農業市場化。大力推進農業信息化,加強市場信息蒐集利用,大力培養農民經紀人,積極發展專業農村合作經濟組織,鼓勵基層農技服務組織組辦、領辦、合辦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充當經紀人。五是加強行業協會的建設。以骨幹企業或營銷大户為主成立行業協會,健全職能。通過行業協會,制定本地區農產品的規格和標準,協調產量安排,避免惡性競爭,擴大訂單農業的覆蓋面,提高履約率,穩定農產品購銷渠道。對外宣傳產品,引導農產品批發市場、超市和生產基地建立緊密合作關係,促進產銷銜接。預測市場需求和價格變動,降低農業經營風險,保護協會成員的利益。

其次,以企業改製為基礎,健全法人治理結構,加快發展私營個體經濟。一要抓住體制創新和機制創新,鼓勵有條件的企業積極吸納民資和外資,充分利用他們的資金、技術和管理優勢,做大做強,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二要大力發展農村私營個體企業,將小、微、虧集體企業以多種形式出售轉讓給個人經營,集體企業閒置的廠房、生產設備等可以出售或租賃給私營個體企業,盤活存量資產。三要走以農興工的路子,結合農業產業化,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業和流通業。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到工業部門。

第三,培育生產要素市場,促進農產品流通,快速發展城市近郊農村服務業。一要加快專業特色市場的培育和建設,鞏固和擴大市場規模,進一步增強輻射帶動功能。二要積極開拓農村商品零售市場和生產資料銷售市場,採取聯購分銷、聯銷經營等形式,增加農村商業網點建設,採取送貨下鄉等方式擴大農村市場的銷售比重。三要發展倉儲流通業。藉助發達的公路交通網絡,選擇交通便捷、人流、物流、信息流高度集中的優勢地段發展倉儲流通業,建設大型物流中心。

3、狠抓環境建設,為富民強村創造寬鬆的發展環境。

首先,抓好基礎設施建設,夯實發展基礎。圍繞“優化環境、提升功能、注重創新、突出特色”的要求,合理制定規劃,加大基礎設施投入,重點抓好村組道路建設、自來水入户、人畜飲水等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人居環境,營造招商引資的一流載體。

其次,積極改革行政審批制度,優化投資軟環境。要按照wto的要求,改革登記註冊辦法,降低市場門檻,簡化辦事手續,取消許可控制,改行政審批方式為市場監督方式。進一步加大清費治亂力度,規範行政事業性收費行為,建立監督舉報機制。

第三,強化金融服務,拓展融通發展資金渠道。要深化農村金融體系改革,加大對農村農户和中小企業的貸款規模,提高授信額度,簡化手續,強化監測。引導和規範民間信用,降低融資成本和財務風險。

最後,職能部門要充分利用信息資源,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出謀劃策。經濟、農業、科技等部門要及時做好各類產品、市場等經濟信息的收集和發佈,及時對各類產品進行收益、風險預測,向基層黨組織、農户和中小企業提供信息和技術諮詢服務。

潤州區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問題調研報告(第3頁)一文由蒐集整理,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網向你推薦更多精彩內容:

關於對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調研通知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工作報告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調研題綱

科洛鎮關於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調研報告

關於全縣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情況的調查報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yan/oqp5k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