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活動方案 >

鄉村文化振興工作實施方案

鄉村文化振興工作實施方案

鄉村文化振興工作實施方案

鄉村文化振興工作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區委、區政府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決策部署,紮實推動鄉村文化振興,根據《安陽市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及《安陽市推動鄉村文化振興實施方案(2018-2022)》精神,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貫徹區委、區政府有關工作精神,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總要求,進一步加強農村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全面實施農民思想道德建設工程、鄉風文明提升工程、農村文化惠民工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鄉村文化人才培育工程,推動全區鄉村文化繁榮發展,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動力和豐潤道德滋養。

二、主要目標

經過努力,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區鄉村文化振興的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各鄉鎮和各有關部門鄉村文化振興的思路舉措明確並有序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各項文化目標如期實現。到2022年,全區鄉村文化振興取得顯著階段性成果,公共文化服務基本實現均等化,農村公共文化設施、隊伍、投入得到保障,羣眾喜聞樂見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更加豐富繁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實踐活動紮實開展。

三、重點任務

(一)實施農民思想道德建設工程

1.提升農民科學文化素養。在加強農民思想道德建設的同時,廣泛開展農民科學文化知識、衞生健康知識、家庭理財知識、經營管理知識、基本法律知識和實用技術、職業技能的專業培訓,幫助農牧民轉變生活方式,改善生活質量,破除封建迷信,防止邪教侵蝕,提高科學文化素質。紮實開展文化扶貧進村活動,深入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講進村、扶貧政策宣講進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進村、新時代農民素質進村、法制宣傳教育進村、脱貧典型故事分享進村、文藝志願者服務進村等活動,教育引導貧困羣眾克服安於現狀或“等靠要”思想,激發脱貧致富的內生動力,促進形成自強自立、爭先脱貧的精神風貌。

2.大力培育文明鄉風。發揮村規民約的獨特作用,依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新時代新風尚要求,修訂完善村規民約,把繼承優良傳統和移風易俗的內容和要求,統一納入村規民約,設立移風易俗展示牆、善行義舉榜、新風尚宴會廳等展示平台,引導農民愛黨愛國、向上向善、孝老愛親、重義守信、勤儉持家、勤勞致富。按照文明節儉、協商一致、羣眾滿意原則,合理劃定紅白喜事消費標準和辦事規模; 破除大操大辦、鋪張浪費、高額彩禮、人情攀比、以及“兒女小康、父母返貧”、薄養厚葬等陳規陋習,大力弘揚敬老愛老孝老的中華傳統美德,並推動形成“婚事新辦、喜事省辦、喪事簡辦、小事不辦、厚養薄葬”的新習俗。提高村民依法自治水平。按照“羣眾認同、辦事公道、威信較高、敢説敢評、會説會評”的要求,建立健全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禁毒禁賭會、紅白理事會等羣眾自治組織,針對大操大辦、鋪張浪費、薄養厚葬、過度消費、人情攀比等陳規陋習,廣泛開展鄉風評議活動,褒揚鄉村新風,鞭笞不良行為,引導農牧民自我約束、自我管理、自我提高。強化優秀傳統禮俗的教化功能,充分發揮其在精神文明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對傳統禮俗中不符合文明、節儉、健康的理念、儀規和方式進行改革,賦予新的時代精神和文化元素,推動傳統禮俗的創新發展。重點發揮傳統節日、重大節慶日、紀念日藴藏的思想教育和文化薰陶功能,引導羣眾在辭舊迎新、慎終追遠、闔家團圓中摒棄陋習、移風易俗。深入挖掘闡釋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及少數民族傳統節日藴含的教育資源,開展燈會、廟會等節日民俗活動,倡導在節慶活動中傳承弘揚中華傳統美德。

3.深化農村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加大文明村鎮創建力度和覆蓋面,分層分類推進,把創建質量放在首位,注重創建過程,使之成為為農民羣眾解難題、辦實事的過程,成為不斷提升農民素質的過程。繼續深化文明單位結對共建活動,以基礎設施共建、文明新風共倡、道德素質共育、貧困疾苦共助、經濟發展共促為主要內容, 推進文明單位結對共建文明村,同時與脱貧攻堅緊密結合起來,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提升文明家庭創建水平。認真貫徹中央、省、市文明委關於深化家庭文明建設的意見,在農村廣泛開展各級文明家庭創建活動。深入開展傳承“好家風好家訓”活動,堅守講誠實、重信用、守承諾的品格,弘揚孝敬父母、尊老愛幼的優良家風,不斷提高羣眾參與度,發揮家學家風家教在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推動形成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

(二)實施鄉風文明提升工程

1.提升農民科學文化素養。在加強農民思想道德建設的同時,廣泛開展農民科學文化知識、衞生健康知識、家庭理財知識、經營管理知識、基本法律知識和實用技術、職業技能的專業培訓,幫助農民轉變生活方式,改善生活質量,破除封建迷信,防止邪教侵蝕,提高科學文化素質。紮實開展文化扶貧進村活動,深入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講進村、扶貧政策宣講進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進村、法制宣傳教育進村、脱貧典型故事分享進村、文藝志願者服務進村,教育引導貧困羣眾克服安於現狀或“等靠要”思想,激發脱貧致富的內生動力,促進形成自強自立、爭先脱貧的精神風貌。

2.大力培育文明鄉風。發揮村規民約的獨特作用,依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新時代新風尚要求,修訂完善村規民約,把繼承優良傳統和移風易俗的內容和要求,統一納入村規民約,設立移風易俗展示牆、善行義舉榜等展示平台,引導農民羣眾愛黨愛國、向上向善、孝老愛親、重義守信、勤儉持家、勤勞致富。按照文明節儉、協商一致、羣眾滿意原則,合理劃定紅白喜事消費標準和辦事規模; 破除大操大辦、鋪張浪費、高額彩禮、人情攀比、以及“兒女小康、父母返貧”、薄養厚葬等陳規陋習,大力弘揚敬老愛老孝老的中華傳統美德,並推動形成“婚事新辦、喜事省辦、喪事簡辦、小事不辦、厚養薄葬”的新習俗。提高村民依法自治水平。按照“羣眾認同、辦事公道、威信較高、敢説敢評、會説會評”的要求,建立健全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禁毒禁賭會、紅白理事會等羣眾自治組織,針對大操大辦、鋪張浪費、薄養厚葬、過度消費、人情攀比等陳規陋習,廣泛開展鄉風評議活動,褒揚鄉村新風,鞭笞不良行為,引導農民羣眾自我約束、自我管理、自我提高。深入開展“掃黑除惡”“掃黃打非”專項鬥爭,打擊黑惡勢力,整治農村黃賭毒、封建迷信、非法宗教等突出問題。強化優秀傳統禮俗的教化功能,充分發揮其在精神文明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對傳統禮俗中不符合文明、節儉、健康的理念、儀規和方式進行改革,賦予新的時代精神和文化元素,推動傳統禮俗的創新發展。重點發揮傳統節日、重大節慶日、紀念日藴藏的思想教育和文化薰陶功能,引導羣眾在辭舊迎新、慎終追遠、闔家團圓中摒棄陋習、移風易俗。深入挖掘闡釋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及少數民族傳統節日藴含的教育資源,開展燈會、廟會等節日民俗活動,倡導在節慶活動中傳承弘揚中華傳統美德。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開展文化振興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工作,各有關單位要把文化振興作為一項重要內容,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建立工作機制,推進工作迅速開展。

(二)明確工作職責。各有關單位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齊抓共管,形成合力。宣傳部、文明辦作為牽頭部門,負責工作的組織、協調、指導、督促、檢查;各涉農部門要把文化振興工作與業務工作緊密結合,協同推進。

(三)完善工作機制。要把文化振興工作作為黨管意識形態的一項重要內容,納入各級黨委政府年度考核指標,納入各類羣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測評體系。進一步加大政府對農村鄉風文明建設的投入保障和政策支持力度,引導農民羣眾崇尚科學文化、破除不良陋習、培育文明風尚,促進我區移風易俗工作制度化、常態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huodong/wymm7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