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關於發展特色鄉村旅遊助力鄉村振興的建議(精選多篇)

關於發展特色鄉村旅遊助力鄉村振興的建議(精選多篇)

關於發展特色鄉村旅遊助力鄉村振興的建議1

關於發展特色鄉村旅遊助力鄉村振興的建議(精選多篇)

黨的十九大報告作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在這鄉村振興的新時代,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必將大有可為,而我縣人文底藴深厚,旅遊資源豐富,我們應充分挖掘和利用田園風光、農耕文明、歷史文化等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帶動城鄉互動,吸引縣內外人們前來旅遊觀光、休閒度假,從而推動農村產業興旺、促進農民增收,為鄉村振興助力。

為此,特建議:

1、加快推進我縣全域旅遊規劃實施。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整合資源,多方籌措資金,有重點有步驟科學推動我縣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發展,注重“建點、連線、匯面”。

2、着重突出鄉村旅遊的文化內涵。文化是發展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的靈魂,應根據當地的自然環境承載力和歷史文化傳承脈絡,在開發中既保持鄉村的原生態、鄉土特色,又將當地的風俗民情與自然環境有機融合在一起,達到人文與自然的和諧統一。深入挖掘沙河崖村渡河指揮部的紅色基因、迷魂陣軍事文化以及張秋、七級鎮的運河文化等。

3、加強扶持引導,打造特色品牌。突出當地特色,加強分類指導,做好示範點的扶持培育工作,以點帶面推進鄉村旅遊科學發展。啟動景陽岡景區擴建提升工程、景陽岡酒村建設,加快景陽岡英雄酒文化觀光園、蘇海森林動物世界、伏城文化旅遊等項目。大力發展休閒農業,打造倉亭津、金堤河等農業休閒度假區。

4、鼓勵創業創新。在鄉村旅遊中,大力支持創業創新,鼓勵開發具有鄉土文化記憶特色的紀念品和土特產品,以滿足遊客在遊覽過程中的精神享受和物質追求的雙重需求。

5、加強宣傳。鄉村旅遊與我縣景陽岡、獅子樓、蚩尤陵等景點緊密結合,與農業遊、工業遊統籌推進,納入我縣旅遊整體宣傳營銷計劃,整體對外包裝營銷。

關於發展特色鄉村旅遊助力鄉村振興的建議2

1.要科學規劃設計,做到既要大氣美觀,更要務實管用。抓緊開展鄉村旅遊1+X規劃編制(1指一個全縣統一規劃,X指各村發展規劃)。促使規劃編制緊密結合實際,充分融合特色。

2.要精心建設鄉村,做到既要拉高標杆,更要因地制宜。提升鄉村建設標準,但要嚴防農村建設城市化傾向,在建設模式上搞“一刀切”。

3.要注重產業培育,做到既要深度融合,更要不拘一格。加大土地流轉和農創客扶持力度,鼓勵開展經營創新,加快新興業態發展。

4.要美化人居環境,做到既要生態優良,更要景緻優美。推進“見縫插綠、拆牆透綠、拆違補綠”,打造“村在林中、林在村中”美景,凸顯農村綠色底藴。

5.要完善功能配套,做到既要功能齊全,更要注重細節。繼續加強鄉村公路治理、農村“廁所革命”“垃圾革命”等工作,改善鄉村旅遊環境;加快驢道開發和露營營地建設,豐富鄉村旅遊的路線選擇;推進A級景區村免費WIFI、手繪地圖、村級導遊建設,提升鄉村旅遊服務水平。

6.要彰顯文化特色,做到既要主流價值,更要特色鄉愁。在鄉村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礎上,要注重特色文化的挖掘、提煉和宣揚。提升和弘揚鄉村特色文化,使村村都有歷史底藴,村村都有文化品牌。

關於發展特色鄉村旅遊助力鄉村振興的建議3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已實現,脱貧攻堅已取得決定性勝利,如何做好鞏固拓展脱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成為擺在目前農村發展的重要課題。就目前農村發展現狀而言,積極探索一條鄉村生態旅遊之路顯得尤為重要。

  一、鄉村旅遊發展機遇

目前,全國各地旅遊呈現從大城市、名山大川轉向小區縣、古鎮、傳統村落、民宿、特色鄉村發展趨勢,人們普遍傾向於到天然、綠色、無污染的鄉村、古鎮、傳統村落體驗風土人情,尋找鄉愁。政府也將發展鄉村旅遊提上日程,經調查發現,經營鄉村農家樂、採摘園、農場、民宿旅店成為老百姓收入的主要來源和拉動經濟發展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解決了農村閒置勞動力的就業,能有效避免建檔立卡貧困户再次返貧。

二、鄉村旅遊存在的問題

一是鄉村旅遊有季節性。人們往往是選擇在某種瓜果成熟的時節、鮮花開放的季節去,不利於全年的長期經營;二是鄉村旅遊服務質量不高。提供的飲食產品不夠純粹,缺少文化元素及吸引人們的特色鄉風習俗,甚至適得其反的物品。三是鄉村旅遊經營模式不夠規範,管理不精細化。往往只是一時期興起,難以持續發展。

幾點建議:

一是建議盤活農村尤其是傳統村落連片閒置住房,聯合打造鄉村旅遊。有的村居居民外出務工,房屋長期閒置,可以將其房屋連片改造,合理化設計。將農村剩餘勞動力充分利用起來,鼓勵農村居民採取股份制或聯合經營方式打造一批環境優美的村級農家樂,同時加強鄉村旅遊經營者及服務員的培訓,提高整體素質,規範接待服務標準,提高鄉村旅遊接待能力。

二是加大對鄉村旅遊的扶持力度。鄉村旅遊涉及到文化旅遊、規資、農業、財政、税務等相關部門,建議在政策方面予以支持,用地方面予以保障,税收方面予以優惠或減免,開通交通旅遊線路。

三是加大鄉村旅遊宣傳力度。通過微信公眾號、微博、網站、電視台、高速路廣告牌等平台,推送鄉村旅遊相關信息,為遊客提供快速便捷的瞭解、查詢途徑,吸引遊客前往的眼球,從而提高本地鄉村旅遊知名度。

四是打造季節特色旅遊品牌,提供真正的鄉村體驗。抓住不同季節遊客的心理,打造當地鄉村旅遊特色品牌。同時花大力氣挖掘鄉村旅遊文化資源,將鄉村旅遊文化資源融入到旅遊產品中,提升民間手工製作、土特產、民族服飾等品位,從而提升產品價值。

辦理簡述

A

渝農復〔2021〕173號

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員會

關於市五屆人大四次會議第0796號

建議辦理情況的答覆函

國務院《關於促進鄉村振興的指導意見》(國發〔2019〕12號)作出“優化鄉村休閒旅遊業發展”部署,《全國鄉村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提出“實施鄉村休閒旅遊精品工程”要求。市政府《關於促進鄉村產業振興實施意見》(渝府發〔2019〕38號)提出,實施鄉村休閒旅遊業提質升級行動,大力培育鄉村旅遊品牌,探索以鄉村旅遊為載體的產業融合新機制,建設“地標”項目,培育“地域”產品,推動鄉村休閒旅遊業全域全季發展,不斷優化鄉村休閒旅遊業。市農業農村委會同相關部門,切實解決鄉村旅遊業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從政策支持、投入扶持、宣傳推介等環節精準謀劃、狠抓落實,推動鄉村休閒旅遊業提提檔升級。

一、關於“盤活農村尤其是傳統村落連片閒置住房,聯合打造鄉村旅遊”

今年,市政府辦公廳印發的《利用存量閒置房屋發展旅遊民宿試點方案》(渝府辦發〔2021〕17號)提出,推動我市城鄉存量房屋資源高效利用,科學打造高品質、差異化、體驗式旅遊產品滿足遊客對多樣化旅遊需求,緊扣“山水之城美麗之地”目標定位和“行千里致廣大”價值定位,依託我市獨特自然風光、生態環境和人文底藴,通過有計劃、成體系地盤活利用城鄉閒置資源,培育形成“標準化、品牌化、產業化、品質化”旅遊民宿體系,助力城市提升和鄉村振興。方案就適用範圍、試點目標、試點範圍和實施主體、試點任務保障措施進行了明確。

下一步,全市力爭用3年時間,打造國家等級旅遊民宿200家、旅遊民宿聚集區達到15個、專業化企業10家以上,形成一批示範樣板,培育一批旅遊民宿品牌,引導一批旅遊民宿業態。按照差異化、特色化、個性化創立旅遊民宿品牌的思路,培育一批特色鮮明、有較強市場影響力和號召力旅遊民宿品牌,篩選一批市場潛力大、經營效益好的旅遊民宿企業納入升規、上市重點培育名錄。積極開展旅遊民宿宣傳推廣,實施消防安全分類管理,支持旅遊行業組織制定行業標準、公約,加強旅遊民宿行業自律。

二、關於“加大對鄉村旅遊的扶持力度”

一是強化規劃引領。堅持因地制宜、因地施策,指導區縣在落實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地質安全等管控底線前提下,編制內容深度詳略不同的村莊規劃,合理規劃佈局鄉村旅遊建設項目落地。二是做好用地保障工作。嚴格貫徹落實自然資源部、國家發改委和農業農村部《關於保障和規範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用地的通知》(自然資發〔2021〕16號)要求,進一步細化政策措施,按照自然資源部明確的“計劃跟着項目走,消化存量確定增量”的改革方向,指導區縣優先安排,不足部分由市級統籌,切實做到“應保盡保”。利用重慶農村土地交易所平台,嚴格按照“統一交易規則、統一平台建設、統一信息發佈、統一交易鑑證、統一服務標準、統一監督管理”交易管理模式,支持各區縣開展農村產權流轉交易相關工作,盤活農村資源要素,發展鄉村旅遊。三是加大扶持力度。積極爭取中央支持,每年安排農業產業發展資金用於產業融合發展。近三年每年安排市級財政專項資金3600萬元用於打造鄉村休閒旅遊精品線路,今年安排旅遊發展專項資金2977萬元。開展鄉村旅遊扶貧專項行動,建立全國和全市鄉村旅遊重點村名錄,創建國家鄉村旅遊重點村29個,市級鄉村旅遊重點村50個。支持區縣按照相關要求統籌整合涉農資金髮展鄉村旅遊。按照相關規定,鄉村旅遊業納税人享受與其他納税人同等的税收優惠政策,如:放寬小型微利企業標準,加大所得税優惠力度,減按50%徵收“六税兩費”,對符合《西部地區鼓勵類產業目錄》要求的鄉村旅遊企業減按15%徵收企業所得税等。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強化實用性村規劃示範村的帶動作用,做好村莊規劃編制實施指導,研究制定規範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用地的政策措施,持續做好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工作,全力做好鄉村產業振興用地保障工作。市級部門將進一步落實現有的各項税收優惠政策,研究進一步支持發展鄉村旅遊的財政支持政策和方式。

三、關於“加大鄉村旅遊宣傳力度”

一是加大宣傳推介力度。每年定期開展“春季踏青賞花、夏季避暑納涼、秋季收穫體驗、冬季民俗年節”精品線路宣傳推介,結合二十四節氣開展鄉村嘉年華節慶活動,結合農民豐收節開展“慶豐收、曬豐收、話豐收、享豐收”活動,精選精品線路參加中國美麗鄉村休閒旅遊行精品景點線路推介,藉助新媒體提升影響力,提供雲端綜合服務,吸引市民體驗互動。二是開展多形式文化宣傳。廣泛開展文化惠民活動,形成“成渝巴蜀情”“歡躍四季舞動巴渝”廣場舞展演、鄉村文藝匯演等品牌文化活動,把羣眾需要的公共文化服務送到身邊,進一步增強農村生活的幸福感和獲得感。鼓勵和支持區縣舉辦新年音樂會、春節聯歡晚會、文化進萬家等重大文化活動。三是拓展宣傳途徑。通過新聞媒體、微信公眾號、微博、網站、電視台等平台拓展宣傳途徑,及時推送鄉村旅遊相關信息,提供快速便捷的瞭解、查詢途徑,吸引遊客前往。

下一步,我們將以推動鄉村休閒旅遊業全域全季發展為目標,紮實推進鄉村旅遊提檔升級行動,建設特色地標項目,培育地域產品。鼓勵並支持區縣舉辦喜聞樂見的鄉村旅遊主題活動,全力打造鄉村旅遊精品線路,多渠道提升鄉村旅遊影響力。

四、關於“打造季節特色旅遊品牌,提供真正的鄉村體驗”

我市立足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堅持根在農業、利在農民、惠在農村,以“巴渝人家”為形象主題,開發鄉村景、興辦鄉村樂、展示鄉村藝、推出鄉村味、包裝鄉村禮、舉辦鄉村節,推動鄉村資源增值、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在差異化、創意化、精緻化、個性化開發上取得較大成效,“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鄉村讓人們更向往”的發展格局初步形成。

下一步,我們將聚焦鄉村產業“十百千”工程中選定推介的百條精品線路,圍繞特色農產品、農文旅結合項目、傳統農耕文化和技藝集中打造,建設各具特色的地標項目,推出一批多元素地域產品,創建“全國休閒農業重點縣”,認定一批市級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單位,提升鄉村旅遊綜合價值。

關於發展特色鄉村旅遊助力鄉村振興的建議4

近幾年,隨着建設旅遊經濟強縣戰略的實施和新農村建設的加快推進,我縣鄉村旅遊發展迅猛,鄉村旅遊也相應的帶動了當地農村經濟的發展。鄉村旅遊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新途徑,是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新方式,在助推鄉村振興的實效仍有待加強。

一、鄉村旅遊發展的現狀

內容單一。一般以純自然觀光和“農家樂”“民宿民居”為主要類型,其他的體驗型、度假型較少。表現為特色不明顯,文化內涵相對缺乏,開發不成熟,設施配套不夠齊全。旅遊產品單一,不能滿足旅遊需求。檔次不高。分散經營,規模較小,以個體經營户佔主體,旅遊服務素質低,接待層次、接待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資源也沒有得到有效利用。模式單一。由於缺少國有、社會資金的注入,各自為陣,單打獨鬥,再加上自律組織的缺失,鄉村旅遊的發展受到制約。

二、加快發展鄉村旅遊助推鄉村振興的建議

堅持發揮生態優勢、突出旅遊特色,以點帶線、串線成面,着力發展全域旅遊,推動鄉村旅遊助力鄉村振興,帶動各個村基礎大改善、面貌大變樣,帶動村民收入大提升、精神大提振,為此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政府引領、國企搭台。選擇擁有或毗鄰優質旅遊資源的村落,組織國有城投公司對鄉村民宿、星級農家樂等旅遊產品進行標準化開發,建成後移交給專業團隊管理運營,納入全縣旅遊總體營銷範圍統一進行宣傳營銷,營業利潤留存適當比例作為村集體收入。

(2)社會參與、市場運作。加大鄉村旅遊領域招商引資力度,廣泛吸納各類社會資本規範有序進入,陸續投放高端農家樂、真人CS基地、農耕文化體驗等業態,不斷豐富和壯大鄉村旅遊規模,真正賦予鄉村旅遊扶貧的生命力和持久力。與知名平台開展合作,引進民宿項目,打造集趣度假屋等特色非標住宿,利用平台成熟的營銷網絡和品牌效應,進行農特產品銷售,助推鄉村旅遊發展進入“快車道”。

(3)協會組織、羣眾自力。以自願參與為前提,以村為單位組織村民成立鄉村旅遊協會,代表村民意願和村民利益,與國有公司、外來資本全面對接洽談,並對村民參與鄉村旅遊商業服務行為進行有效規範,切實維護經營業主和協會會員的共同利益。在國有企業、社會資本、旅遊協會三方合力推動下,農户除穩定獲得農房出租、土地流轉等權益轉讓收入,還可獲一定的股權量化分成、純經營利潤分成等分紅收入,以及參與鄉村旅遊經營服務或勞務服務等務工收入,實現了充分受益、長久收益。

辦理單位:縣文廣旅體局

辦理狀態:辦結

辦理結果:

關於縣政協九屆三次會議20191019號提案的答覆

宋鋒平委員:

你好!你在縣政協九屆三次會議上提出的《關於加快發展鄉村旅遊助推鄉村振興的建議》已轉至我局辦理。現答覆如下:

在全域旅遊的大力推動下,在“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引領下,我縣鄉村旅遊得到了健康有序發展,2018年鄉村旅遊接待遊客794.8萬人次,實現鄉村旅遊直接收入10.2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4.4%和39.7%。全年新發展民宿98家,牀位1760個,新評定A級村落景區62個,其中3A級村落景區13個。主要抓以下幾項工作:

一、民宿經濟。堅持把發展民宿經濟作為推進“秀水富民、度假千島湖”的重要抓手,通過品牌招商、政策激勵和市場引導培育了一批各檔次民宿。主要工作及成效有三:一是產業結構逐步優化。全年全縣民宿共接待過夜遊客211萬人次,實現客房收入3.04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2.92%和31.58%。民宿(農家樂)共有餐位3.6萬個,接待用餐遊客288.5萬人次,同比增長29.08%,餐飲及帶動農產品收入3.46億元,共佔鄉村旅遊經濟總收入的40.18%。截至2018年底,全縣共有西坡千島湖、美客愛途、隱居鄉宿等40家精品民宿建成開業,另有峪澗、抹茶等10餘家精品民宿在建。全縣各式民宿主題突出,細節精緻,取得“質”的飛躍。各類民宿相繼在鄉村旅遊的高、中、低端市場佔有一席之地,產業結構由“金字塔”型向“橄欖型”快速轉變。二是管理體制創新突破。去年千島湖民宿行業協會成立,協助姜家聯合周邊鄉鎮,積極推動成立西南旅遊聯盟,目前已經吸納會員單位近百家;指導姜家成立民宿行業協會,吸納會員30名、入會民宿27家,形成了縣鄉村民宿協會網。通過協會組織民宿業主培訓、外出考察,提高民宿行業經營管理水平。三是品牌效應有效提升。千島湖特色民宿不斷湧現,贏得了市場和專業評選機構的認可,西坡千島湖榮獲2018城市旅遊最美民宿獎,民之宿、阡陌間、茂山青田野等榮獲“浙西特色民宿”,淳安民宿發展經驗也吸引了省內外10餘批黨政代表團來淳考察交流,千島湖民宿品牌影響力正日益擴大。

二、綠道經濟。“發展綠道經濟 推進秀水富民”作為2018年市對縣創新考核回頭看項目,得到省市層面的高度關注。2018年主要建設05省道快速路(連接高鐵站)、豐茂半島連接線綠道共27.4公里。截至目前,全縣共建成各類型綠道450餘公里。全縣全年接待騎行遊客125.1萬人次,同比增長16.3%。綠道沿線經濟效益明顯:姜家旅遊副中心共接待遊客127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3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5%和39%,其中文淵獅城景區共接待遊客27萬人;中洲紅色茶山景區接待遊客17.03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852.08萬元,分別同比增長21.82%和26.73%;漂流景點今年開漂6條,共接待遊客20餘萬人次。新興業態不斷興起。汾口花海鬱金香春花節僅當月接待遊客3萬餘人次;遊美營地接待遊客3000餘人,人均消費達8800元;全縣現代農業採摘園區共接待遊客43萬人次,同比增長24.06%。

三、百源經濟。一是做好服務。主動做好民宿、農家樂、景區村莊發展服務。下發景區村莊創建任務數21個,擬提升景區村莊數9個。二是以十條源為單位,打造鄉村旅遊精品線路,進行整合包裝,在千島湖發佈上對百源鄉村遊進行宣傳推廣。三是舉辦“一源一席”美食大賽,積極推廣百源內本土特色美食。

最後,感謝你對我縣鄉村旅遊事業的關心和支持!

關於發展特色鄉村旅遊助力鄉村振興的建議5

民進南通市委員會:

你委提出的“關於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助推鄉村振興的建議”收悉,結合農業農村局協辦意見,答覆如下:

近年來,南通立足長三角,充分發揮與上海地緣相接、人緣相親、文化相通、經濟相融的優勢,接軌上海,以《南通市旅遊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為行動綱領,大力推進鄉村旅遊發展,通過整合自然生態、農業產業和文化旅遊優勢資源,突出沿江、沿海、城郊帶為3個核心的休閒農業帶,精心設計15條鄉村旅遊精品線路,全力打造100家休閒農業精品景點,以園區化、精品化、高端化為發展方向,鄉村旅遊取得新的飛躍,湧現出了一批鄉村旅遊發展典型,彰顯長三角農耕文化、生態文化和旅遊文化的魅力,到2018年底,全市共有省級鄉村旅遊區83家,其中五星級4家,四星級18家,三星級44家,各類休閒農業企業經營主體達573個(其中農家樂261個),佔地總面積20餘萬畝,資產總額超100億元,年營業收入總額近40億元,年接待遊客總人數近1000萬人次。年營業收入500 萬元以上的規模企業(園區)達118 個。鄉村旅遊從業人數達3.68 萬人(其中農民工2.58萬人),年人均工資性收入達3.2 萬元,累計帶動農户19.9 萬户。鄉村旅遊已成為推動農村經濟發展、促進農民就業增收的重要產業。

在推進過程中,一是不斷強化鄉村旅遊品牌創建。從世外桃園休閒農莊到森果度假村、大自然度假村、江天生態園,再到金土地生態園,一批批按照省四星級、五星級標準建設的鄉村旅遊區先後建成,大大提升了南通鄉村旅遊接待能力和水平。目前,全省公佈的五星級鄉村旅遊區我市有3家上榜,百家農業特色小鎮我市啟東惠萍“水果小鎮”等6家榜上有名;全省認定了100個江蘇省休閒觀光農業精品示範村我市如東縣洋口鎮洋口村等7個村列入其中。啟東江天生態園、海門金盛生態園、如皋藥用植物園成功獲評省五星級鄉村旅遊區,如皋市、海門市和啟東市先後創建成國家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如皋沿江生態休閒二日遊”被評為“江蘇省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十佳精品線路”,以如皋金島生態園、南通世外桃源等打造的江蘇沿江休閒農業線路被農業部評為全國十佳精品休閒線路。鄉村旅遊項目逐步形成“串點、連線、成片”的發展格局,全市休閒農業、鄉村旅遊正呈現集羣化、集約化、多樣化發展的新局面。

二是加強了鄉村旅遊的科學編制與規劃。在認真開展全市鄉村旅遊調研的基礎上,圍繞我市特色景區、旅遊風情小鎮、創意休閒農業、主題創意農園、農業特色小鎮等建設,提出我市鄉村旅遊發展的思路。重點控制總量,注重發展鄉村休閒度假、精品民宿;拓展個體規模發展檔次,注重特色發展融合發展層次;強化鄉村旅遊規劃佈局,注重發展旅遊新業態。

三是加強宣傳推介。積極圍繞鄉村振興及美麗鄉村建設,結合南通地方特色,認真挖掘南通農業+旅遊+文化+創意元素,積極組織各地申報省級鄉村旅遊區、省級度假區、省自駕遊基地、休閒觀光農業精品村、主題創意農園和休閒觀光農業園區景點。如皋城北街道平園池村成為南通市唯一入選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全國100家特色村莊和省級休閒觀光農業精品示範村。金土地生態園、南通在水一方生態園、天籟村枇杷古園等多次舉辦傳統節慶活動,推薦參加了2018年、2019年全國“春觀花、夏納涼、秋採摘、冬農趣”系列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精品線路、節慶等評選活動。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每年組織一屆全市性的鄉村旅遊節並推出系列活動。

四是加強政策扶持與服務。在發展鄉村旅遊的過程中,我市各地強化規劃引導,採取項目支持、以獎代補等多種方式扶持鄉村旅遊業和休閒農業發展,通過盤活農村閒置用地,鼓勵農民參與發展鄉村旅遊,支持農民集體經濟組織依法使用建設用地自辦或以土地使用權入股、聯營等方式與其他單位或個人共同興辦旅遊企業。如皋市對當年獲得省級農業特色小鎮等命名的,分別給予獎勵20萬元、15萬元、10萬元等;市政府對市區當年被評定為省四星級以上鄉村旅遊區的企業政府獎勵50萬元;對具備三證的50間客房的民宿集聚區,作為市政府億元項目進行考核扶持,進一步增添了企業發展後勁。

但是,我市鄉村旅遊在近年發展和推進過程中還存在諸多困難和不少薄弱環節,如:鄉村旅遊的不少優勢特色沒有得到充分挖掘。一些鄉村旅遊區的投資依然存在規模偏小、檔次偏低、發展後勁不足問題。一些項目缺乏統一規劃,同質化現象明顯,缺乏創意和自主品牌,大部分休閒農莊缺乏旅遊業管理專業人才,包裝、宣傳、推介不夠,發展後勁不足。以上困難和問題已經成為制約我市鄉村旅遊進一步發展的瓶頸,必須各級各部門齊心協力、共同研究,進一步加大政府扶持和行業規範的力度,切實加以解決。

一是以新理念引領“三農”新發展,積極圍繞十九大報告精神和鄉村振興發展戰略,加大強農富民政策支持力度,積極推進農村產業融合,有序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依託農村綠水青山、田園風光、鄉土文化等資源,大力發展休閒觀光、創意農業、農耕體驗等,使之成為繁榮農村、富裕農民的新興支柱產業。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堅持以農業現代化取得明顯進展為目標,以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為主線,以促進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為中心,以推進農業結構性改革為動力,全面提升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着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現代化道路。

二是藉助中國森林旅遊節和2019年鄉村旅遊節等契機,進一步加快培育主題創意農園和旅遊風情小鎮等重點建設項目,在傳統休閒觀光農業景點的基礎上進行新創意、提檔升級,讓旅遊與文化、藝術、科技、教育、體育、康養等元素深度融合。

三是圍繞江海文化,藉助展示展銷、宣傳推介和特色產業節慶等活動,以打造長三角休閒產業示範區為目標,進一步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合理佈局發展空間,以“最美鄉村旅遊路”來串連沿江、沿海旅遊資源連片成帶,城郊集羣成圈,沿路沿線成廊的鄉村旅遊大格局。

四是培育精品,提升產業形象,進一步強化鄉村旅遊示範區創建和品牌打造。鼓勵鄉村旅遊區和休閒農業經營主體通過要素流動、資本重組和品牌整合,打造一批鄉村旅遊特色品牌,提高我市鄉村旅遊在長三角的知名度和競爭力。

五是着力通過盤活農村閒置用地,鼓勵農民參與發展鄉村旅遊,積極採取措施,研究切合實際的服務機制和配套細則,更好為鄉村旅遊、休閒農業觀光等新業態發展提供保障,實施精準化扶持,推動旅遊和美麗鄉村建設,建設美好南通。

南通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

2019年6月20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13dz45.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