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研報告 >

關於加強文物保護助力鄉村振興的調研報告

關於加強文物保護助力鄉村振興的調研報告

關於加強文物保護助力鄉村振興的調研報告

關於加強文物保護助力鄉村振興的調研報告

近年來,湖南省文物局根據黨中央、國務院、省委和省政府的總體戰略部署,立足傳統村落整體保護利用,主動依託傳統村落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等文化遺產資源,積極爭取中央和省級專項補助資金,不斷加大保護修繕力度,創新性地實施了“文化遺產保護、鄉村文化建設、新型產業開發、文化旅遊發展四結合”戰略,取得了“看得見、摸得着”的成效。

一、主動對接國家發展戰略,統籌推進傳統村落文物保護利用工作。

據統計,目前,我省共有第一至四批中國傳統村落257個(第五批還未公佈),其中擁有省級及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的中國傳統村落約55個(國家文物局公佈的國保省保集中成片傳統村落28個,其他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傳統村落27個)。除張谷英村、楚東村、黃沙坪村等3個村外,其餘傳統村落基本坐落在大湘西和湘南地區。這些地區都位於武陵山片區區域、羅霄山片區區域、雪峯山區域,尤其是2017年省委提出的十個深度貧困縣全部位於這幾個區域內,因此,在保護髮展我省傳統村落實施過程中,都應積極對接國家的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戰略等政策,統籌推進文化遺產保護、文化建設、產業發展與民生改善。

二、推動傳統村落繁榮發展,促進民生保障和改善。

通過文物保護項目經費的投入和文物保護建築的逐步修繕,村落環境及交通設施的改善,使傳統村落逐漸繁榮發展,2013年以來,省文物局以國保省保集中成片傳統村落保護為依託,爭取中央財政投入2.82億元外,省本級投入保護資金約6000餘萬元,共修繕保護傳統村落20餘個,重點加強傳統民居、整體風貌、文物古蹟等保護,優先支持傳統村落實施農村危房改造整體推進,對古道、古橋、古井、古樹名木等歷史環境要素保留整體風貌,古廟宇、古塔、古祠堂等進行保護和維修,突出民居風貌特色,確保建築風格與村落風貌相協調。為上千户的村民維修了房屋,改善了生活居住環境,優化了村莊收入結構,扶持指導傳統村落特色種養業、文化旅遊業,促進了村民收入增長,目前經過保護修繕後的傳統村落,發展文化旅遊的傳統村落超過60%。比如江永縣蘭溪瑤寨,通過傳統村落保護項目,發生重大變化,旅遊人數爆炸式增長。

三、加強傳統村落保護,弘揚鄉村優秀傳統文化。

通過對傳統村落文物建築的修繕,居住環境的治理,充分展示農耕文明的魅力和風采,深入挖掘農村優秀傳統文化藴含的優秀思想觀念和人文精神,提煉以張谷英村“孝友傳家”、樓田村“廉潔文化”等,為傳承的湖湘優秀文化資源優勢,推動優秀農耕文化遺產合理適度利用。同時,充分尊重傳統村落內非物質文化遺產原真性和文化內涵,保持原有文化生態和文化風貌,在傳統文化特色鮮明、具有廣泛羣眾基礎的傳統村落,積極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和展演活動。

四、協助創新傳統村落社會治理,形成文化遺產安全治理新格局。

在傳統村落的鄉村振興中,要通過文化遺產研究、修繕,文物保護經費的投入來主動影響鄉村的社會治理及文物安全管理工作。目前在一些傳統村落管理中逐步推行在村級領導班子中明確文物管理責任人,如張谷英村、舒家塘村等,文物部門取得的工作成效和文化遺產產生的社會影響力,正在潛移默化當地村民,催化出積極的正向引導作用,保護文物逐漸成為村民們的自覺行動。同時,鼓勵在傳統村落資源承載力、村民接受度、經濟承受度等允許範圍內,適度有序開發由村民自主參與的民宿、農家樂等特色旅遊項目,培育鄉村新業態,讓傳統村落“見人、見物、見生活”。鄉村集體因地制宜發展“一村一品、一鄉一特”,扶持特色手工藝,開發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場潛力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切實集體及村民個人收入,從而讓村民更加積極自覺地保護文化遺產,形成文化遺產安全齊抓共管新局面。

湖南省文物局

2019年8月8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yan/km41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