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己亥雜詩》全詩賞析(通用多篇)

《己亥雜詩》全詩賞析(通用多篇)

《己亥雜詩》全詩賞析(通用多篇)

註釋 篇一

浩蕩:廣闊深遠的樣子,也就是浩茫之意。

白日斜:夕陽西下的黃昏時分。

吟鞭:即馬鞭;作者在途中,一邊策馬行進,一邊吟詩,故言。

東指:出城門向東;

天涯:原意是天邊,此指遙遠的地方。

落紅:落花,作者自況。龔自珍因被迫辭官回鄉,故自比為落花。後一“花”字,當指一代新人。

[譯詩、詩意]

滿懷離愁而對夕陽西下,

鳴鞭東指從此浪跡天涯。

凋落的花朵仍然有情有意,

化作春泥培育出新的鮮花。

註釋 篇二

己亥:道光十九年(1839)。這年作者四十八歲,因不滿於清朝官場的黑暗,辭官去京返杭。後因接眷屬又往返一次。這一年往返京杭道中,共作七絕三百一十五首,統名《己亥雜詩》。這裏選錄的一首,原列第一百二十五首。作者自注:“過鎮江,見賽玉皇及風神、雷神者,禱祠無數,道士乞撰青詞。”

九州:中國。

生氣:生氣勃勃的局面。

恃(shì):依靠。

喑(yīn):啞。

萬馬齊喑:比喻社會政局毫無生氣。語出蘇軾《三馬圖贊序》:“振鬣(馬鬃)長鳴,萬馬皆喑。”

究:終究、畢竟。

天公:造物主。

重:重新。

抖擻:振作精神。

降:降生。

《己亥雜詩·其五》譯文 篇三

離別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向着日落西斜的遠處延伸, 馬鞭向東一揮,感覺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不是無情之物,即使化作春泥,也甘願培育美麗的春花成長。

《己亥雜詩》解説: 篇四

萬馬齊喑究可哀一句,深刻地表現了龔自珍對清朝末年死氣沉沉的社會局面的不滿,因此他熱情地呼喚社會變革,而且認為這種變革越大越好,大得該像驚天動地的春雷一樣。他又認為實行社會變革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才,所以他熱情地呼喚:天公啊!請你抖擻精神,把各式各樣的人才都賜給我們吧。

己亥雜詩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五

原文: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譯文

只有狂雷炸響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國大地發出勃勃生機,然而社會政局毫無生氣終究是一種悲哀。

我奉勸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規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註釋

⑴九州:中國的別稱之一。分別是: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梁州、雍州和豫州。王昌齡《放歌行》:“清樂動千門,皇風被九州”。生氣:生氣勃勃的局面。恃(shì):依靠。

⑵萬馬齊喑:比喻社會政局毫無生氣。喑(yīn),沉默,不説話。

⑶天公:造物主。抖擻:振作,奮發。

⑷降:降生,降臨。

賞析:

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詩。全詩層次清晰,共分三個層次:第一層,寫了萬馬齊喑,朝野噤聲的死氣沉沉的現實社會。第二層,作者指出了要改變這種沉悶,腐朽的觀狀,就必須依靠風雷激盪般的巨大力量。暗喻必須經歷波瀾壯闊的社會變革才能使中國變得生機勃勃。第三層,作者認為這樣的力量來源於人材,而朝庭所應該做的就是破格薦用人材,只有這樣,中國才有希望。詩中選用“九州”、“風雷”、“萬馬”、“天公”這樣的具有壯偉特徵的主觀意象,寓意深刻,氣勢磅礴。

詩的前兩句用了兩個比喻,寫出了詩人對當時中國形勢的看法。“萬馬齊喑”比喻在腐朽、殘酷的反動統治下,思想被禁錮,人才被扼殺,到處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現實狀況。“風雷”比喻新興的社會力量,比喻尖鋭猛烈的改革。從大處着眼、整體着眼、大氣磅礴、雄渾深邃的藝術境界。詩的後兩句,“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是傳誦的名句。詩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現了他熱烈的希望,他期待着優秀傑出人物的湧現,期待着改革大勢形成新的“風雷”、新的生機,一掃籠罩九州的沉悶和遲滯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現實,更憧憬未來、充滿理想。它獨闢奇境,別開生面,呼喚着變革,呼喚未來。

作者:龔自珍 篇六

龔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號定盦(一作定庵)。漢族,浙江臨安(今杭州)人。晚年居住崑山羽琌山館,又號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文學家及改良主義的先驅者。27歲中舉人,38歲中進士。曾任內閣中書、宗人府主事和禮部主事等官職。主張革除弊政,抵制外國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則徐禁除鴉片。48歲辭官南歸,次年暴卒於江蘇丹陽雲陽書院。他的詩文主張“更法”、“改圖”,揭露清統治者的腐朽,洋溢着愛國熱情,被柳亞子譽為“三百年來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餘篇,詩詞近800首,今人輯為《龔自珍全集》。著名詩作《己亥雜詩》共315首。

註釋 篇七

本文選自《龔自珍全集》。

浩蕩離愁:離別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蕩:無限。

吟鞭:詩人的馬鞭。東指:東方故里。天涯:指離京都遙遠。

落紅:落花。花朵以紅色者為尊貴,因此落花又稱為落紅。

花:比喻國家。即:到。

《己亥雜詩》譯文: 篇八

只有狂雷炸響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國大地發出勃勃生機,然而社會政局毫無生氣終究是一種悲哀。

我奉勸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規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賞析 篇九

這詩作於1839年(農曆己亥),是詩人的代表作品。是年,詩人辭官南歸故里,後又北取眷屬,就在往返途中創作了這一部堪稱絕唱的大型七絕組詩。這組詩憶述見聞、回憶往事、抒發感慨,藝術地再現與反映了自己生平、思想、交遊、宦跡、著述的豐富閲歷,標誌着詩人認識社會和批判現實的能力,在晚年已臻新的境界。時值鴉、片戰爭爆發的前夜,詩中頗有感時憂國的力作。這首詩則表現詩人辭官的決心,報效國家的信念與使命,以及獻身改革理想的崇高精神,語氣樂觀,形象很生動,極富有藝術魅力。

這首詩是作者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其含義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抒發離京南返的愁緒,二是表示自己雖已辭官,但仍決心為國效力,流露了作者深沉豐富的思想感情。

詩中的“落紅”、“化作”兩句是歷來傳頌的經典名詩,他們一方面是詩人言志抒懷的心聲,另一方面也可以為廣泛意義上的崇高人格道德境界的出色寫照。詩的開拓為表現自己離愁別緒的豐富感情,詩人用了“浩蕩”一詞來形容“離愁”,既強化“愁”意。又體現出詩人狂放深沉的內心思緒和個性特點,這裏典型的詩人本色。緊接着的“吟鞭”句,對前人詩局的'化用也恰倒好處,並形成了兩句相連呼應的藝術效果,彷彿能感受到詩人此時此刻此情此景中的心情。最後則筆鋒一轉,用形象生動的比喻抒發胸臆,使全詩渾然一體動人肺腑。

詩的前兩句抒情敍事,在無限感慨中表現出豪放灑脱的氣概,一方面,離別是憂傷的,畢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雲,往事如煙;另一方面,離別是輕鬆愉快的,畢竟是自己逃出子令人窒息的樊籠,可以到外面的世界裏另有一番作為。這樣,離別愁緒就和迴歸喜悦交織在一起,既有“浩蕩離愁”,又有“吟鞭東指”;既有白日斜暉,又有廣闊天涯。這兩個畫面相反相成,互為映襯,是詩人當日心境的真實寫照。

詩的後兩句以荷花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

這首詩將政治抱負和個人志向融為一體,將抒情和議論有機結合,形象地表達了詩人複雜的情感。

“浩蕩離愁白日斜”寫出了詩人離開京城時的感情。詩人離京的時候,他目睹了清王朝的腐朽,不願意與封建勢力同流合污,辭官回鄉;但是他仍然為國家的命運憂愁,為封建統治階級的命運憂愁。“浩蕩”本指水勢浩大,在這裏喻“愁”,李煜曾有詞寫到“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詩人以李煜亡國被囚之愁自詡,可見憂愁之深。詩人為了襯托離愁,特別把離京時間選在了傍晚,馬致遠散曲“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用晚景襯托離愁。詩人通過喻、襯把愁表現得淋漓盡致。“吟鞭東指即天涯”本句雖無愁字,但也能表現詩人離京之愁。天涯是指詩人家鄉——杭州,馬鞭一揮,離京遠去,直至天涯,很難再回京城,用誇張的手法,表現離別之愁,傷懷之意,含而不露。“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詩人筆鋒一轉,由抒發離別之情轉入抒發報國之志。落紅,本指脱離花枝的花,但是,並不是沒有感情的東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願培育美麗的春花成長。不為獨香,而為護花。詩人以落花有情自比,表現詩人雖然脱離官場,依然關心着國家的命運,不忘報國之志,充分表達詩人的壯懷,成為傳世名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61d7q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