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坐井觀天》教學反思多篇

《坐井觀天》教學反思多篇

《坐井觀天》教學反思多篇

《坐井觀天》教學反思 篇1

《坐井觀天》是一則寓言故事,課文透過青蛙與小鳥之間生動搞笑的對話,給孩子們講述了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透過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的爭論,闡明瞭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所以,我把青蛙和小鳥的爭論作為理解課文的突破口,到達讓學生認識到看實物要全面,要善於“跳出來”的效果。兩個班同一個課時,不同的教學流程設計和大致相同的資料卻有了不同的教學效果,現將教學反思如下:

1、教學目標的達成:兩節課基本上都能按教學目標的設計進行教學,只但是透過修改之後,從詞語入手再到句子、段落的學習在一班落實得比較透徹,學生也學得比較紮實。

2、教學流程的設計:在二班是先透過課文的初步感知,再從小鳥和青蛙的爭論入手,擺明觀點,在學生掌握了課文的資料之後在進行朗讀指導,因此導致了教學流程的堆積化,各流程之間的銜接不是很流暢,學生讀得也不夠充分,説得也不夠開放。在一班是透過超多的初讀、再讀、默讀,讓學生先把課文的資料牢牢記住,在充分讀的基礎上理解關鍵詞語“井沿、無邊無際、一百多裏、大話”,透過對這些詞語的理解串起整個教學流程,在理解中讀,在讀中感悟,比較適合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思維方式,學生學起來也比較用心有效。

3、朗讀指導:在二班由於自己對教案的把握不準確,未能理解先學習課文再朗讀指導的方法,所以在二班的朗讀指導做得很不到位,也沒能抓住關鍵詞句讓學生反覆朗讀,在讀中感悟。一個句子的朗讀,並不是每一個字都需要有不同的變化,只要抓住關鍵詞語和語氣進行指導就行了,所以,在一班結合關鍵詞語理解資料,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朗讀指導效果比較好。學生不是純粹的模仿讀,而是明白要這樣貌讀。加上戴上了頭飾就更能投入主角讀,學生的朗讀熱情比較高,到達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用心性的作用。

4、拓展想象:在二班採用的是“把青蛙想到的畫下來,寫下來”,以畫入手,能夠相機進行看圖寫話的訓練。學生能畫什麼,他必須能夠把自己畫的東西説出來。有幾個學生不僅僅畫的不錯寫得也挺好,只是由於時間關係和自己的思維引導有限,學生能想到的也不外乎花草樹木、蟲魚鳥獸和天多大,達不到與時俱進的效果。在一班的方法差不多,只但是沒讓他們畫畫,而是根據《作業本》裏的一道練習題培養他們説話寫話的潛力。在語句的修飾方面,很多學生只是直接説看到了的事物,只有少數學生會説看到了什麼樣的事物,什麼樣的事物怎樣樣,在教導學生學會好詞好句的運用上仍需努力。

二年級的課文學習重點是從一些重要的句子句式中提煉出語言訓練點,讓學生模仿説話,學會説完整的句子,所以我在請學生髮言的時候都會不斷地提醒學生把話説完成,不要只説一半。這一篇課文,能夠挖掘的語言訓練點還有很多,除了“無邊無際”的造句,本來我還設置了一個環節就是小鳥飛了一百多裏可能會看到些什麼,想像一下説出來,這個能夠培養學生説排比句的潛力,還有“一……就……”這個句式,但都由於疏忽而沒有完成比較遺憾。在以後的閲讀教學中,我覺得就應把教學的重點放在詞句的理解和仿照上,為學生的寫話打下良好的

《坐井觀天》教學反思 篇2

學生閲讀的心理活動規律包括:複雜的思維活動,複雜的情感活動,複雜的語言實踐活動。一般來説,這三種活動總是有機結合、難以分割的,但情感活動的趨向性(如好奇、興趣、動機等)又往往對思維活動和語言實踐活動產生制約和影響,因而情感活動呈現不穩定性,具有調控作用。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説:“要讓學生帶着一種高漲的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才是真理。”低年級學生學習語言更是如此。學生只有在具體的情境之中,豐富的情感被激發才會有表達的強烈慾望,進而在無拘無束的對話中生成新的語言。新教材更貼近兒童的生活,更體現兒童的情趣,更反映兒童的思想。教師要以文本為依託,從兒童的角度出發,傾心營造與兒童心靈相通的情境,讓滋潤兒童語言、生命發展的陽光跳進課堂。這就要求教師從教學實際出發,準確捕捉學生的閲讀情感活動並予以適時引導。

我透過引導,讓學生潛心會文,透過直覺思維,感性體驗,吸收精妙語言,逐步豐厚自身的文化底藴。學生們再次分主角朗讀時,情緒高漲,氣氛熱烈,入情入境。練習5分鐘以後,當我讓小組上台表演時,有幾個小組的學生鬥爭着要上!學生學習的用心性由此被調動了起來,他們不但能夠大膽地分主角朗讀,有的還邊讀邊做動作!真是有聲有色,情境再現課堂之上。

但是之後我想,雖然我注重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孩子,同時也注意到如何體現老師的“導”。分主角朗讀的訓練,我先完全放手讓孩子自主學習,但從學習的效果看,優秀的學生,有較強自學潛力的孩子,自主學習的效果明顯,能讀出不同主角的特點,但是對於一些後進的學生,效果就有待提高,他們讀得並非是聲請並貌,甚至有些疙疙瘩瘩。我們是否能夠在引導之後,孩子們自學練讀之前,我先和個別學生分主角朗讀,全班評價後再讓孩子深入研讀。是否可設計這樣的導語:你們能讀得比他們更好嗎?想想哪些地方怎樣讀才會讀得更好?這樣設計,既能夠不挫傷後進生自信心,又能夠這些孩子一個模範學習的作用,同時還能夠激發全體學生探究文本的興趣,再一次跟文本深入對話,改善先前的不足,注意把握住重點詞句的朗讀。

《坐井觀天》教學反思 篇3

《坐井觀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故事。它以短小、簡單、淺顯的故事表達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課文通過青蛙與小鳥之間生動有趣的對話,寫了青蛙和小鳥為了天的大小而進行了幾次爭論,闡明瞭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

優點之處:

我以識字寫字為重點,進行了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為做到在短短的40分鐘內,讓學生自主、愉悦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整體感知課文,我在教學上做了以下幾點嘗試:

一、趣字當先,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作為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我的教學分為四個步驟進行:讀準生字詞,讀通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學習生字。如何讓學生樂於識字寫字,進而輕鬆地走入文本呢,因此我主抓“趣”字,全課以遊戲貫穿,點燃孩子學習的火花。開課伊始,以生動有趣的謎語引入,讓孩子一下子被故事中的人物吸引。在進行認識會認會讀的生字的過程中,我以主人公小青蛙為切入點,設計了闖關遊戲。通過多種形式的識字方式:開火車順讀,小老師帶讀,男生女生賽讀,齊讀等方式,既進行了有針對性的指導,又關注了全體學生,讓孩子們在遊戲中感受識字的快樂。

二、分層閲讀,進行有針對性指導從第一關的生字關到第二關詞語關,學生們學習的興趣盎然。課文中的知識點不僅僅是讀一讀就能落實的,還需要方法的指導。因此,在通過自由讀、聽範讀以後,讓學生們思考:課文主要講了小鳥和小青蛙之間發生了一件什麼事情,為了降低難度,我設計了句式:課文主要講了青蛙和小鳥為而爭論起來,青蛙認為天,小鳥認為天()。讓孩子自由和同桌交流一下,進行思考後的再整理。這樣既訓練了學生的整體概括能力,又培養了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而在進行第一自然段的教學時,我引導孩子們抓住兩個小動物在不同的位置,進而理解“井沿”一詞。同時,關注了兩個動詞“坐”和“落”,通過指名讀、評讀,指導讀出感情。而後面的對話通過分角色師生合作朗讀,讓孩子們弄明白什麼是對話。

三、尊重個性理解,關注寫字教學寫字教學是低年級的教學重點。除了之前對於音形的掌握以外,如何識記呢,教學中主要教學四個生字“沿、信、抬、際”。在全班指導“沿”字以後,給予孩子自主識字的空間,讓孩子們自己選擇自己想要教學是生字,噹噹小老師,説説你是怎麼記的,怎麼寫的好看,一則訓練了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另一方面是訓練了孩子的觀察和表達能力。

不足之處:

雖然整堂課孩子們上的還是比較有興趣的,教學設計條理清晰,但是還是有不少遺憾。例如課時內容可以更豐富些,教學“井沿”時,應該進行更多的聯繫實際,進行遷移練習,進一步理解“沿”的意思。還有在生字指導中,可以加入展示環節,更有針對性的進行指導書寫。

改進措施:

在授課結束時,指導學生延伸第四次對話:青蛙如果跳出井口會看到什麼,會説些什麼……

首先,提出一個這樣的問題:課文中小鳥説:“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啊。”小鳥為什麼説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呢,學生的想象力十分豐富,教師再因勢利導,指導學生理解小鳥歎天很“大”。

第二,提出一個問題:青蛙為什麼説天只有井口那麼大,學生們眾説紛紛,因為青蛙天天坐在井裏,除了一抬頭只看見井口那麼大的天空外,井面的東西都沒有看見。通過這樣的提問、比較,學生終於明白了:小鳥見識廣,青蛙所見有限,目光狹小。我們要做一個見多識廣的人,不坐井底之蛙。學生很自然地悟出寓意,在“潤物細無聲”中得到啟示,受到教育。

語文教學不僅僅是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的過程,更重要的是情感人格的薰陶過程。學習寓言故事,就是要學生通過一個簡短的故事明白一個深刻的道理。

第三,寫一寫。指導學生把青蛙如果跳出井口會看到什麼,説些什麼,通過自己的想象,把話寫下來。

《坐井觀天》教學反思 篇4

《坐井觀天》是一則搞笑的寓言故事,它以淺顯,簡單的故事説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課文主要透過小鳥和青蛙的三次對話,來爭論天到底有多大的問題。如何在一節課中,讓學生自主,愉悦地讀懂故事,明白道理,很好的品味語言呢以下是我的幾點反思。

關於本文解析,我主要從重點詞語入手。

在把握教材時我將"無邊無際","大話","笑"三個詞作為文章理解的關鍵。透過這三個詞來了解課文,穿針引線。首先,在引導學生了解"無邊無際"時,我設計了動畫,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到:什麼是無邊無際透過讓學生欣賞(無邊無際)的沙漠,(無邊無際)的海洋,(無邊無際)的草原,(無邊無際)的天空,等等,來拓展學生的思維,營造必須的情境,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無邊無際的內涵。教師再因勢利導,指導學生有感情的讀出小鳥讚歎天很"大"的語氣。實現對第一次對話的理解。

小鳥和青蛙的第二次對話中,我主要抓"大話",這個關鍵詞語。透過引導學生理解"大話"這個詞,來把握青蛙認為小鳥説大話時的情緒。順帶指出説大話是指:説誇張,不切實際的話。但是在具體教學時,我又在思考:怎樣讓學生了解説大話的具體含義,以及它與説謊話的區別。這個問題一向在困惑着我。最後我想:如果舉個生活中的實例讓學生自己去感悟,是否效果更好呢所以在教學中,我舉了兩個實例讓學生來感受什麼是説大話。這兩個例子,一個是:我能一口氣吞下一頭牛,我能用手推動火車。學生從老師的語氣和自己的經歷中瞭解,這些就是誇張,不切實際的,就是説大話。我發現學生在學的時候,興趣很濃,並且能夠很好的理解這個詞以及青蛙當時的情緒了。

透過第三個關鍵詞"笑",引出文章的第三次對話。笑在文章中一共出現兩次,這兩次的笑是有區別的。文中兩個笑。青蛙為什麼笑,小鳥為什麼笑一個"笑"字溢出了青蛙的自高自大,聽不進小鳥的勸告,自以為是。另一個小折射出了小鳥的虔誠,真誠相勸。透過對"笑"的揣摩,學生明白了:不學不問,不聽勸告,還自以為是導致青蛙錯誤的原因。這在為學生最終了解文章寓言作鋪墊。

(二)關於寓意達成的反思

課文的教學目標是否真正實現,關鍵在於寓意是學生自己悟出來的,還是老師給學生的。語文教學的作用不僅僅僅在於簡單的知識傳授,還在於他的教學育人作用。所以在課文教學的最後環節,需要適當的教學手段讓學生意識到:不要作井底之蛙,要勇於理解新事物,虛心理解別人的意見。讓學生自願選取作在外面飛翔的小鳥。怎樣到達這個效果呢所以我設計了一個環節,用多媒體課件,配上動聽的音樂,展示小鳥見過的繽紛世界:飛過廣闊的海洋,飛過無邊的沙漠,飛過茂密的森林,飛過燦爛的田野,飛過清澈的小溪,也沒有看到天的邊,而這時的青蛙仍然坐在井底,一抬頭只能看到巴掌大的天,此時小鳥的廣博見識和井底之蛙的孤陋寡聞構成鮮明的比較,讓學生順理成章的感受到:外面的世界繽紛多彩,而青蛙的生活是多麼的枯燥乏味。這樣潛移默化讓學生在學中有所收穫。

能夠這樣説本課的教學突破點是重點詞彙,而最終目的是理解寓意。我從無邊無際,大話,笑,着手進入對文本的分析。進入文本後,我的教學重點是從小鳥和青蛙的三次對話中,分析二者的特點,實現本文寓意的理解。在課文中我着重讓小鳥和青蛙,從語言,生活習性等各方面進行了比較。主要抓以下幾個方面。

1,抓青蛙説的"我天天坐在井裏,一抬頭就看見天,我不會弄錯的。"這句話。

這句話中的關鍵詞"天天""一抬頭"讓學生理解青蛙的自負,和小鳥的謙虛。得出結論:高高的井壁擋住了青蛙的視線,他的目光狹小,所見有限,導致它把天有多大都弄錯了。

2,抓青蛙的神態和表情。

文中兩個笑。一個"笑"字溢出了青蛙的'自高自大,自以為是。另一個小折射出了小鳥的虔誠,真誠相勸。透過分析青蛙的表情讓學生自己明辨是非。

3,透過對小鳥和青蛙正確錯誤原因的分析,學生自己悟出了課文要告訴我們的道理,理解了"坐井觀天"這則寓言,讓學生各抒己見,用學到的道理指導今後的學習生活。

4,主角體驗,進一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訓練學生感情朗讀,以致到達表演讀的程度。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朗讀,不光學生潛在的朗讀才能得到開發,還能使學生讀中更透徹的理解文章的寓意。

(三)關於課堂不足的反思

本課的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夠用心地配合和思考,教學目標基本實現,但是課堂的教學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體此刻,在重點詞語的把握上漏掉了一個較重要的詞"井沿",其實我能夠透過簡筆畫的形式讓學生更好的理解井沿的意思,感受對話發生的場所等,並且引出文章第一段話,讓文章透過三個詞連成一個整體,不會讓人有斷章的感覺,所以在在以後教學中,要注意文章的完整性。

另外,要注意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潛力的培養。讓學生自覺主動地去探究。在課堂的最後,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有一天這隻可憐的青蛙跳出井口,會看到什麼讓學生髮揮豐富的想象,大膽的説出自己的想法。但是由於時間的關係我沒有讓學生充分的去想象,所以在以後教學中必須要注意語文課堂上學生想象潛力和合作潛力的探究,充分發揮語文的工具性作用,讓語文教學成為一個欣賞情,傳授情,感悟情的過程。

《坐井觀天》教學反思 篇5

《坐井觀天》是一篇搞笑的寓言故事,它以淺顯,簡單的故事説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如何在一節課中,讓學生自主,愉悦地讀懂故事。明白道理,很好的品味語言呢

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學生自讀自悟,由學生自己挖掘教材中的知識點進行教學,透過學生的質疑、解疑,充分發揮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用心性。

我提出疑問引起興趣,導入新課,學生立刻有序的藉助拼音,自由朗讀課文,並畫出生字,然後小組合作進行拼讀;然後由我檢查學生對生字讀音的掌握狀況這期間,我參與到具體的小組學習中,重點對個別後進生進行指導。

二年級的孩子能從個體自學預習課文,讀準字音,到小組合作認讀生字,在一步步的主動自學課文,這正體現新課標自主、合作學習的理念要求。低年級學生是有潛力自動化地自學課文,掃除閲讀的障礙的。讓孩子藉助已有的知識,透過自己的實踐努力去認讀課文,並且透過孩子之間的互相幫忙,合作去讀準課文,而不是按傳統的教學“一步步”領着學生向前走,能讓孩子在主觀意志上建立“我能學”的自信,並透過主體的實踐努力到達掌握必須學習策略的“我會學”。把學習的主動權更好的教給孩子,讓孩子掌握學習的策略,更利於孩子明天自己去學習。

在教學中我個性注意加強朗讀訓練,注重發展學生思維。在指導學生朗讀時,要思考什麼問題,要解決什麼問題,都向學生交代清楚,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反覆朗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去理解、去感悟。營造了書聲琅琅的教學氛圍,教給了學生讀書方法。

進行主角朗讀時,我設計了這樣的環節:“同學們,青蛙説天只有井口大,小鳥説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它們爭論得很激烈吧我們怎樣才能讀好我們分主角朗讀,想想怎樣讀才讀得好”孩子們紛紛進行分主角朗讀練習,態度用心認真,有的為了讀好主角,練習讀了好幾次,課堂氣氛活躍熱烈。在本環節教學中我深深體會到在教學中應尊重孩子閲讀的獨特感受和體驗。

在教學中我還體會到要有讓孩子有平等的訓練機會,我組織孩子們分組進行練習,但我發現孩子們練習時,往往就練習喜歡的主角,所理解的訓練是單一的;還有的孩子,因為怕讀不好主角,就單挑旁白來讀。用心的孩子,朗讀水平較好的孩子就“走進”主角,朗讀水平較弱的就“永遠”旁白,這樣會造成惡性循環,不利於孩子的發展。我就創設情景,讓孩子有平等的訓練機會。要求孩子再研究時進行多次的練習,但每次的主角不要重複,要輪換主角。這樣利於孩子們整體綜合發展.

寓言故事的教學,到最後引導學生透過認識和感受故事中的生動形象理解課文資料,領會成語的意思。我在教學寓意這一部分時,是利用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和切合學生生活實際來引入的,而不是純粹的説教。“如果有人説你是坐井觀天,你明白他在説你什麼嗎你想對坐井觀天的人説些什麼”或者讓學生出點子幫忙小青蛙:“你們願意像小青蛙一樣什麼都不明白嗎你們能出出點子讓小青蛙也能像小鳥一樣見多識廣嗎”這樣就更能從學生的角度悟出寓言中的道理了。之後教師可補充歸納“坐井觀天”的寓意:我們看問題或者認識事物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這樣一來,又加深了學生的體會。

本課教學的重難點由此突破。我不難感受到:學生的潛力有多大,真的難以想象呀。但是課堂的教學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期望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不斷創新教學經驗,把教育教學質量走向新台階。

《坐井觀天》教學反思 篇6

針對二年級學生學習語文的特點,在教學中個性注意加強朗讀和發展思維,培養有條理説話的潛力,引導學生透過認識和感受故事中的生動形象理解課文資料,領會成語的意思。

一、教給學生讀書方法

給學生有較多的讀書時間,培養學生讀書的習慣。安排學生讀書,每次都有明確要求。讀書時思考什麼問題,解決什麼問題,都向學生交代清楚,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反覆讀課文,大部分資料在讀的過程中去理解。對暫時不懂的問題,既不急於解答也不輕易放過,而是適時地要求學生再讀課文解決。個性強調邊讀邊思考,使朗讀、提問緊密結合。學生提出不明白青蛙和小鳥為什麼要爭論天的大小這個問題,我因勢利導,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要求學生“帶着問題再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透過看插圖、聯繫上下文想一想”在此基礎上,教師又組織學生討論、釋疑。

二、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用心性

令我滿意的是本堂課的教學過程始終洋溢着師生雙邊活動的熱烈氣氛,既不是學生圍繞教師轉,也不是學生配合教師活動,而是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其目的是為使學生今後自己會學。我讓學生充分質疑,再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適當梳理,採用“讀一讀、想一想、議一議”幾個步驟讓學生自主學習。在教學中我十分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愛護學生和鼓勵學生。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討論青蛙錯在哪裏,為什麼錯,經過反覆研讀課文,仔細觀察插圖,深入思考,作出決定,説出根據,不僅僅活躍了思維,而且培養了思維潛力。

三、重視語言文字訓練

在閲讀教學中,要抓住語言因素,突出語言文字訓練,透過適當的練習,鞏固並綜合運用已學過的語言文字。在朗讀和説話的訓練中,透過充分討論,落實對重點詞句的理解,進而加深對課文資料的理解。如學生讀了青蛙認為小鳥説“大話”那段文字後,我先讓學生弄懂什麼是“大話”。同學們逐一解釋為“吹牛”“做不到,也要把它説出來”“沒有根據的話”“假的”“太誇張了”,經過不斷點撥,學生對這個詞的理解逐步向課文中所表達的意思靠攏。而且透過語言文字的運用,使學生把知識轉化為潛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86jnr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