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古詩《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賞析【多篇】

古詩《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賞析【多篇】

古詩《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賞析【多篇】

註解 篇一

1、城闕:指唐代都城長安。

2、輔:護衞。

3、三秦:現在陝西省一帶;輔三秦即以三秦為輔。

4、五津:四川境內長江的五個渡口。

賞析 篇二

此詩是送別的名作。詩意慰勉勿在離別之時悲哀。起句嚴整對仗,三、四句以散調承之,以實轉虛,文情跌宕。第三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奇峯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難阻”的情景,偉詞自鑄,傳之千古,有口皆碑。尾聯點出“送”的主題。

全詩開合頓挫,氣脈流通,意境曠達。一洗古送別詩中的悲涼悽愴之氣,音調爽朗,清新高遠,獨樹碑石。

賞析 篇三

這是王勃的一首贈別名作,它和一般送別詩充滿傷感情調迥然不同,有一種奮發有為的精神。詩中第五六兩句更使友情昇華到一種更高的美學境界。全詩抑揚頓挫,壯闊謹嚴,是五律的典型作品。從平仄,押韻來看,這首詩符合五律的要求,但在對仗上卻和後來標準的五律有異,即首聯對仗,頷聯散行。這正表明初唐律詩還沒有定型的特點。

譯文 篇四

三秦護衞着巍峨的長安,你要奔赴的蜀地,卻是一片風煙迷茫。離別時,不由得生出無限的感慨,你我都是遠離故土,在仕途上奔走的遊子。人世間只要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即使遠在天涯,也似在身邊。不要在分手時徘徊憂傷,像多情的`兒女一樣,任淚水打濕衣裳。

選擇題 篇五

1、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全詩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中“輔”氣勢宏大;“望”以實寫虛,因為從長安實際上是望不見“五津”的,是作者的想像。

B.頷聯是勸慰朋友的話,意思是説既然離鄉“宦遊”,離別是常事,不必感傷。

C.尾聯中的“兒女”指的是男子和女子:我們在分別時不必像他們那樣哭哭啼啼。

2、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最後兩句的理解正確的是()

A.我們無需在分手的路口,再為兒女們操心,傷心落淚。

B.我們儘管無所作為,但分手時也用不着像別人那樣傷心落淚。

C.在即將分手的路口,我們無需像平常送別的'青年男女那樣傷心落淚。

D.在即將分手的路口,我們無需像我們的兒女那樣傷心落淚。

3、《黃鶴樓》的頸聯是()

A.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B.黃鶴雲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C.晴川歷歷陽樹,草萋萋鸚鵡洲。

D.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4、對“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以“沉舟”“病樹”與“千帆過”“萬木青”作對照,表現了作者對世事變遷的感慨。

B.詩人以沉舟、病樹自比,固然感到悵惘但又表現了達觀的人生態度。

C.形象地描繪了眼前景物,表達了詩人熱愛自然,陶醉忘情的心態。

D.通過眼前景物的描寫,揭示了客觀事物新陳代謝、發展變化的規律。

5、對《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A.“君問歸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無法儘快與好友相見的無奈。

B.“巴山夜雨漲秋池”是説自己處境的孤寂淒冷。

C.“何當共剪西窗燭”是指對與好友促膝深談的深切期盼。

D.詩中最後兩句是實寫自己的經歷。

賞析 篇六

別離之苦,文人墨客筆下的永恆主題。詩人王勃卻一反別離的愁怨,以一個全新的視角抒寫送好友上任的情懷。

王勃送他的一位姓杜的好友去上任蜀州的少府,不知不覺間已來到城外。回望那長安城在三秦的護衞下顯得如此無奈;遙望那蜀州的五大渡口,在風煙迷霧中竟是如此悽迷。好友此去,何日才能相會?離別的傷感,襲上王勃的心頭。但想到為官的友人與自己,上任、調離,實在是平常之極的事,又何必徒傷別離。悲傷的情緒也去了不少。高興地面對別離,只要我們彼此心中着對方,即使遠隔千里,我們的心卻緊帖在一起。念及此時,所有的離愁別緒似乎都已蕩然無存。

送君千里,終有別。在即將分手的岔路口,好友的眼眶已然濕潤。“快別像女孩子一樣,流淚送別。看,只要我們彼此心裏有着對方,即使遠隔千山萬水,也如同近在咫尺啊。”

這是何等開闊的胸襟,何等超脱的情懷。空間上的距離永遠隔不斷心靈的聯繫。“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將千古傳頌。

作者介紹 篇七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詩人。漢族,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王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世稱“初唐四傑”,其中王勃是“初唐四傑”之首。

王勃(649或650~675或676):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省運城市萬榮縣)人,唐代詩人。

出身於豪門望族,祖父王通是隋末大儒,號文中子;叔祖王績是著名詩人;父親王福畤歷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等職。王勃從祖王績,王績的詩風直接影響了王勃的詩作。而王勃兄弟六人,都以詩文為人稱道。王勃曾有過“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感歎。

他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稱為“王楊盧駱”,世稱“初唐四傑”。他們四人反對六朝以來頹廢綺麗的風氣,“思革其弊,用光志業”,致力於改革六朝文風,提出一些革新意見,開始把詩文從宮廷引向市井,從台閣移到江山和邊塞,題材擴大了,風格也較清新剛健,對於革除齊樑餘風、開創唐詩新氣象,起了重要的作用。經過他與同時代的人的努力,“長風一振,眾蔭自偃,積年綺碎,一朝清廓”,以獨具特色的文風,奠定了他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講中國文學史,尤其是唐代文學史,沒有不講到“王楊盧駱”的。

他才華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劉祥道贊為神童,向朝廷表薦,對策高第,授朝散郎。《舊唐書》載:“六歲解屬文,構思無滯,詞情英邁,與兄才藻相類,父友杜易簡常稱之曰:此王氏三株樹也。”楊炯《王勃集序》上也説:“九歲讀顏氏漢書,撰指瑕十卷。十歲包綜六經,成乎期月,懸然天得,自符音訓。時師百年之學,旬日兼之,昔人千載之機,立談可見。”麟德元年(664年),王勃上書右相劉祥道曰:“所以慷慨於君侯者,有氣存乎心耳”。劉祥道贊其為神童,向朝廷表薦,對策高第,授朝散郎。乾封元年(666年)為沛王李賢徵為王府侍讀,兩年後,因戲為《檄英王雞》文,被高宗怒逐出府,隨即出遊巴蜀。咸亨三年(672年),補虢州參軍,因擅殺官奴當誅,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貶為交趾令。

上元二年(675年)或三年(676年),王勃南下探親,渡海溺水驚悸而亡,時年27歲,一説,26歲。關於王勃的生卒年,有不同的説法。一種説法根據楊炯的《王勃集序》。上面説他於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卒,年二十八歲。據此推斷,王勃生於唐太宗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另一種説法根據王勃自己寫的《春思賦》:“咸亨二年,餘春秋二十有二。”咸亨二年即671年。據此,則當生於高宗永徽元年(650年)。現在大多數學者多以後一種説法為準,認為王勃生於永徽元年(650年),卒於上元三年(676年),時年27歲。後世的人們只知《滕王閣序》文采的不朽,卻不知當時王勃對旅途上萍水相逢的知己的懷念。

王勃的文學主張崇尚實用。當時文壇盛行以上官儀為代表的詩風,“爭構纖微,競為雕刻”,“骨氣都盡,剛健不聞”。王勃“思革其弊,用光志業”(楊炯《王勃集序》)。

創作“壯而不虛,剛而能潤,雕而不碎,按而彌堅”的詩文,對轉變風氣起了很大作用。 王勃的詩今存80多首,賦和序、表、碑、頌等文,今存90多篇。王勃的文集,較早的有20卷、30卷、27卷三種本子,皆不傳。現有明崇禎中張燮搜輯彙編的《王子安集》16卷;清同治甲戌蔣清翊著《王子安集箋註》,分為20卷。此外,楊守敬《日本訪書志》著錄卷子本古鈔《王子安文》1卷,並抄錄其中逸文13篇(實為12篇,其中6篇殘缺)。羅振玉《永豐鄉人雜著續編》又輯有《王子安集佚文》 1冊,共24篇,即增楊氏所無者12篇,且補足楊氏所錄 6篇殘缺之文。按日本京都帝國大學部影印唐鈔本第 1集有《王勃集殘》2卷,注云“存第二十九至三十”,當即富岡所藏本。清宣統三年(1911年),刊姚大榮《惜道味齋集》有《王子安年譜》。代表作《檄英王雞》,《滕王閣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詞句註釋 篇八

⑴少府:官名。之:到、往。蜀州:今四川崇州。

⑵城闕(què)輔三秦:城闕,即城樓,指唐代京師長安城。輔,護衞。三秦,指長安城附近的關中之地,即今陝西省潼關以西一帶。秦朝末年,項羽破秦,把關中分為三區,分別封給三個秦國的降將,所以稱三秦。這句是倒裝句,意思是京師長安三秦作保護。五津:指岷江的五個渡口白華津、萬里津、江首津、涉頭津、江南津。這裏泛指蜀川。輔三秦:一作“俯西秦”。

⑶風煙望五津:“風煙”兩字名詞用作狀語,表示行為的處所。全句意為江邊因遠望而顯得迷茫如啼眼,是説在風煙迷茫之中,遙望蜀州。

⑷君:對人的尊稱,相當於“您”。

⑸同:一作“俱”。宦(huàn)遊:出外做官。

⑹海內:四海之內,即全國各地。古代人認為我國疆土四周環海,所以稱天下為四海之內。

⑺天涯:天邊,這裏比喻極遠的地方。比鄰:並鄰,近鄰。

⑻無為:無須、不必。歧(qí)路:岔路。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處告別。

⑼沾巾:淚水沾濕衣服和腰帶。意思是揮淚告別。

原文 篇九

(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寫送別的地點和友人要去的地方的詩句:

(2)詩中勸慰友人不要哀傷,表達出詩人豁達、爽朗的胸懷的詩句:

(3)詩中把對朋友的真摯感情昇華為哲理,寫出四海之內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還是近鄰一樣的親近,説明知心朋友聲息相通的兩句詩:

(4)唐朝陸龜蒙《別離》詩中有“丈夫非無淚,不灑離別間”的詩句,由此可聯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兩句詩是:

(5)高適《別董大》中“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與意境相似。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朗讀節奏劃分: 篇十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 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e14dy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