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教育孩子隨筆(精選12篇)

教育孩子隨筆(精選12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12篇《教育孩子隨筆》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教育孩子隨筆》相關的範文。

教育孩子隨筆(精選12篇)

篇1:教育孩子隨筆

青春期的孩子到底怎麼教育?孩子不愛理家長怎麼辦?如何安撫“處處跟我對着幹”的叛逆子女?家長怎麼看待學校、怎麼看待孩子的喜好和興趣?

千萬別小看這些問題,處理不好,孩子成長中的關鍵節點可能就要錯過,甚至給孩子一輩子的幸福埋下隱患。

下面針對孩子叛逆期的一些問題,看看怎麼處理這些問題吧!

一、孩子青春期不愛理你,你要學會寬容對待。

孩子處於青春期,這個階段充滿刺激和喜樂,也充滿憂慮、惶惑和煩惱,學生最需要扶植,家長的角色非常重要。叛逆期不僅是學生的煩惱,也是家長的困擾。如何安撫“處處跟我對着幹”的叛逆子女?家長要多做飯,少説話。

這個時候你要回避和他直接的衝撞,有什麼問題可以求助於老師和他的同伴,不要試圖改變他。你就記住,多做飯,把飯做好一點,少説話,就這兩句祕訣,你們母子或母女關係很快就會得到改善。孩子喜歡吃什麼你肯定知道,你應該做他喜歡吃的,做好了叫他來吃飯。孩子不愛理你,你要學會寬容等待,過了這個階段就什麼困擾都沒了,和他説話的日子還長着呢!

適當地讓孩子做家務,收拾一下自己的屋子,不要在乎那一點點時間。如果周邊有一些特別優秀而且比他稍微大幾歲的孩子,適當地讓他們交流,有時候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人家的話他就聽,你的話就不聽,借別人的嘴説出你想跟他説出的話,這是一個間接教育的方法。

二、學校是教育孩子最好的地方,家長信任學校,但也要及時觀察自己的孩子。

一個孩子的成長,教育的環境,基本上這麼幾個,通俗來講:家庭、社會、學校。所以家校之間的合作,非常非常重要。我自己曾經也是家長,作為家長我覺得第一點要對學校充分信任。學校是一個專門的教育機構,專業的教育機構,老師是專職的教育者,他們對教育的理解比較準確,所以作為家長來講首先從心理上應該非常的相信學校,相信老師。

當然不能因為相信學校了就不管孩子了,我們也得及時得觀察自己的孩子,畢竟學校是一個以班級為基本單位的組織,無法保證能兼顧到每一個孩子。

雖然我們一直説因材施教,但是也不能每個人都能單獨去輔導。那家長要注意觀察,及時發現,及時跟學校溝通,跟老師建立聯繫,瞭解分析自己的孩子的情況。如果孩子一切很正常,家長覺得他很陽光,很快樂,學習也很自覺,這個時候就不用管,但如果他不是太自覺,有時候回來以後你感到情緒不太對,這個時候要及時跟老師溝通。

三、如何放手,幫助孩子安全度過青春期?也是最難的一點,很多家長不知道如何來把握放手的程度,甚至是如何放手?做好一下三點最重要。

(1)喚醒孩子自主學習的意識。父母都希望孩子能積極主動地求知,而不是在督促下學習,但是很多孩子都缺乏自主學習的意識,只是在老師和父母的督促下被動地學習,這就需要父母放棄監督,喚醒他們自主學習的意識。父母要重視培養孩子的主動性、自信心、自律性和責任感,這是自主學習能力所必需的。所以要學會讓孩子懂得怎樣自主支配自己的學習時間,自主完成預習、聽課、作業、複習這四個完整的學習步驟。

(2)用賞識促進孩子主動學習。孩子學會自主學習,既能使孩子走上成才的道路,又能減輕父母的負擔,這是兩全其美的事情。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成功的體驗極其重要。孩子有了成功的體驗,會把尋求這種愉悦感內化為自己的習慣,所以父母要創造機會給予孩子鼓勵和肯定,讓孩子體會到自主學習的樂趣。比如可以在孩子自主學習之後及時給予誇獎和鼓勵,賞識孩子的每一點進步。

(3)不要讓孩子滋生依賴心理。有些父母坐在孩子身邊,看到孩子有不會做的題時急着把答案告訴他,這種做法是極其錯誤的,這樣會使孩子養成不獨立思考的壞毛病。在以後的日子裏,當他一碰到稍微難點的題目時,就會不動腦子坐在那裏等待着旁邊的人給他幫助。這其實就是依賴心理的產生。

總之,家長在孩子的學習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家長“不管”並不是一味地讓孩子放任自由,相反,摒棄一切事無鉅細的“管”,有目的、有成效地“管”,才是父母們科學的教育方式。

篇2:教育孩子隨筆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最大的心願。為把孩子培養成對社會有用的人我們是想盡了各種方法。

教育是一門藝術,家庭教育更是一門不可忽視的大工程。自己積累了一點教育孩子的經驗,與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不要溺愛孩子,孩子最嚮往的是母愛而不是溺愛,不能打罵孩子,給孩子講道理,威脅和打罵孩子是家長教育孩子最無能的表現。一定要讓孩子從心裏明白他的對與錯,教孩子分清善惡,明辨是非,什麼是應該做的,什麼是不應該做的,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例如:小孩犯錯的時候不要打罵,要試着和她們溝通,告訴她們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交流的時候要放低心態,要把自己想象成小孩,這樣和她交流的時候,你們之間就沒有代溝,溝通起來就很好,你説的話她也會很容易理解,能明白自己錯在哪裏,下次就不會犯錯了。

第二,家長要有正確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不是過家家,更不是兒戲,對孩子的教育是不能做試驗的,只能成功不能失敗,光憑善良的心願和熱情是不夠的,培養孩子最重要的要讓孩子自由的發展,自由的成長。小孩子貪玩是難免的,不要一味的剋制他們,不讓他們玩,這是不好的。玩是天性使然,不要壓抑,要教會他們安排好時間,比如可以告訴他們,你們做完作業再玩啊,這樣他們就會很高興的,因為做完就有的玩了。做起作業也賣力很多的。

第三,要賞識你的孩子,堅信自己的孩子能行,信任是一劑良藥,關心的過分就變成傷害,要及時表揚鼓勵孩子,儘可能為他創造經歷成功的喜悦和體驗,相信他會做得更好,孩子有了自信,等於給了他一把成功的鑰匙,哪怕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也要眼含熱淚欣賞他,讚美他,鼓勵他。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不停的為他鼓掌歡呼,為他加油,給他自信,這就是打開孩子潛能之門的金鑰匙。

第四,培養孩子良好的品質,孩子的品質和智力是密切相關的,人類最能震撼心靈的是感情,家長都注視孩子智商的發展,卻忽略了孩子情商的培養,這一點是對孩子全面發展最重要的,生活中要教育孩子樂於助人,尊老愛幼,家長要以身示範,給孩子做一個榜樣,在家長的影響下,孩子就會變得活潑有愛心,也懂得怎樣去關愛別人。

第五,父母要起孩子榜樣的作用,作為父母不能只是説教,自己的一言一行對孩子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孩子是父母的折光鏡,在孩子身上可以折射出父母為人處世的哲學和做人準則,儘管我們不能做到盡善盡美,但我們要在一點一滴的小事上,給孩子以有益的影響,把積級,光明,美好的東西教給孩子,從而培養孩子誠實,善良,友愛,進取的美德。

除此之外,還要培養孩子的興趣。小孩子在小的時候,學習深奧的知識不是重點,最重要的是要開拓小孩的智力,培養她們的想象力、觀察力、記憶力以及口語表達能力,這些都是為以後的學習做鋪墊的。我們要從培養小孩的興趣愛好着手,這個時間不能急,要一步步的慢慢來。

篇3:教育孩子隨筆

在教育孩子任重而道遠的艱辛歷程中,我們要賦予孩子更多的關愛與微笑。孩子是每個家庭的希望,家庭又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搖籃,教育子女是每個做父母的天職。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天長地久的。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是每個父母的心願。要實現這一心願關鍵在於教育。要教育好一個孩子光靠幼兒園、學校是遠遠不夠的,家庭教育尤為重要。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每一位家長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下面我就孩子教育方面談談一些心得體會與天下父母分享。

其實在此方面除了要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和良好性格的形成和發展,以身作則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強打根基,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最重要的是要用用愛心和微笑。

用愛心和微笑加強與孩子的溝通和交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孩子進入七年級後,可能是青春期的緣故,越來越覺得與父母有牴觸情緒,也不願意多講學校裏發生的事,學習好壞更是不願講。怎麼回事呢?是不是我們經常以家長的身份與他説話讓他反感?於是我放下家長的架子,對孩子報以愛心的微笑,經常有意無意地講一些自己單位的事及自己在工作上碰到的困難給他聽,並讓他出謀劃策。漸漸地孩子也對我講一些學校裏和學習上的事。對於他學習上的失誤我從不直接批評,而是以鼓勵和提出希望為主。

愛心和微笑的力量是無窮的,孩子求知的慾望是由父母激發出來的。假如父母是和善、循循善誘的,不用粗魯的方法去使孩子疏遠他們,而用仁慈的感情與言語去吸引孩子,就容易得到孩子的好感,孩子就整天開心快樂並願意與你溝通交流。每天給孩子燦爛的微笑會讓孩子身心感到愉快,智能得到發展。我是一個喜歡笑的人,我很慶幸在我的家庭教育中擁有一種特殊的教育手段�D�D微笑。在孩子取得成功時,我會用微笑送去欣賞;在孩子感到失落時,我會用微笑送去鼓勵;在孩子犯錯誤時,我會用微笑送去寬容。我用微笑贏得了孩子的尊重和愛戴,微笑是一把閃閃發光的金鑰匙,能開啟教育成功的大門,幫助孩子茁壯成長。

篇4:教育孩子隨筆

在我們平時的認知中,教育孩子意味着接受教育的主體是孩子。孩子有問題需要被修正,孩子犯錯誤需要被懲罰,孩子的壞習慣需要被禁止。很多家長在來訪時,會不斷地傾訴自己的“遭遇”,孩子如何不聽話、叛逆、氣人,彷彿他們是親子衝突中的“受害者”。然而,我們都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在我們與他人,如:與配偶、同事、老闆的關係中,我們常常需要調整自己來保持健康和諧的關係、避免衝突,通過改變自己對他人的態度和看法從而接受他人。同樣,在親子關係中,父母也需要調整自己、改變自己來加強親子關係、避免和孩子之間的衝突。

你能很好地接受自己嗎?

父母需要向自己提出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對自己的接受程度如何?

研究顯示,在人們對他人的接受程度與對自己的接受程度之間有着直接的聯繫。一個接受自己本身的人更有可能容易接受其他人。而連自己都無法忍受的人通常會難以容忍其他人。

如果你的答案是“不能”,那麼你需要重新檢視自己的生活,找出一些方法來接納自己。現在有的父母屬於“間接自我接受者”,也就是説,他們需要他的孩子表現出某些特定的行為方式,一旦孩子背離了他們的意願,他們就有可能無法接受他們。這些父母“需要”為自己的孩子感到驕傲,需要孩子以特定的行為方式使他們成為其他人眼中的“好家長”。在某種意義上,這些父母是在利用他們的孩子為他們帶來自我價值感。

他們是誰的孩子?

很多父母試圖把孩子塑造成某種預先設定的模式時為自己尋找理由,我們經常會聽到有些父母説:“我們難道不為我們的孩子着想嗎?我們難道沒有權利影響自己的孩子嗎?”感到孩子歸屬於自己,並因此感到自己有權利用特定的形式塑造孩子的父母更容易對孩子的行為感到不可接受,尤其是當孩子的行為背離了父母預先的設定時。很多父母把孩子視為“自己的延伸”,這常常導致父母非常努力的對孩子施加影響,使其成為父母所定義的好孩子,或者實現父母未完成的夢想。但在健康的人際關係中,每個人都應允許對方與自己“分離”,這種分離的態度越強烈,這個人就不需要改變另一個人,不會無法容忍他的獨特性,也不會無法接受他行為的特殊性。

紀伯倫的一首詩,很好的闡述了這一觀點:

你們的孩子並不是你們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對自身的渴求的孩子。

他們借你們而來,卻不是因你們而來。

儘管他們在你們身邊,卻不屬於你們。

你們可以把你們的愛給予他們,卻不能給予思想,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們可努力仿效他們,卻不可企圖讓他們像你。

因為生命不會倒行,也不會滯留於往昔。

父母必須深刻的認識到孩子不是自己的延伸,而是獨立、獨特的個體。

你真的喜歡孩子,還是隻喜歡某種類型的孩子?

有一些父母嘴上説喜歡自己的孩子,但他們的言行卻反映出他們只喜歡某種類型的孩子。喜歡音樂的父母會對一個沒有音樂細胞的孩子感到失望;注重學習成績的父母會對一個學業平平的孩子表現出不滿。如果父母能認識到出生在這個世界上的孩子有着無窮盡的差異,未來的生活也是各不相同的,他們就不會對孩子那麼多的行為感到不可接受。我常常告訴家長們:“不要希望你的孩子成為某種特定的人,只要希望他有所成長就行了。”

改變自己的態度、思維和看法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成的。但你若想成為一個好的父母,就必須認真思考以上三個問題,並把你的反思、感悟運用到你和你孩子的關係中去。經驗告訴我們,在教育孩子方面父母是需要花費一番努力的,不過試想一下,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都需要付出努力,何況是教育自己的孩子呢?

篇5:教育孩子隨筆

在圖書區裏,幼兒正在翻閲圖書,一本本書掉到地上,他們卻漠不關心。任它們一本本躺在地上,我撿起來拿在手中,問這幾位“視而不撿”的幼兒:“你們為什麼不把圖書撿起來?”他們理直氣壯的告訴我:“圖書不是我扔的”“圖書不是我弄下來的”。我聯想到班裏的一幕幕情景:玩具用完沒人收拾,小椅子倒了沒人扶……活動結束後,我都會提醒幼兒把圖書、玩具沒收拾的整理好,他們的理由就是:這不是我看的書,這不是我玩的玩具。

他們的一言一行不得不引起我的深思:現在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只知道別人來幫助自己,而極少去主動幫助別人,太自私、太沒互助意識了。

根據這一現象,我把一些樂於互助人的故事講給孩子們聽。在講述故事時,我發現那幾位幼兒難為情地低下了頭。是啊,通過故事的形式來教育孩子,不但沒傷害孩子的自尊,而且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自此以後,我們班的幼兒在活動後幾乎都能把圖書、玩具等物品擺放整齊,再也沒有掉在地上沒人撿的圖書了。

篇6:教育孩子隨筆

家庭和學校之間要經常保持聯繫,保持一致,家長應當主動到學校去拜訪老師,向老師反映孩子在家的學習情況和思想態度,詢問孩子在校的學習態度,聽課是否認真、發言是否積極等情況,如果孩子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回家後就能夠有針對性地教育孩子。這方面我們一直做得不太好,有些事情幸虧老師及時與我們聯繫,才避免了在教育孩子方面走彎路及孩子一些不好習慣的養成。

家庭教育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我家對孩子的教育還做得很不夠,而且一些方法還在不斷地摸索,我們將不斷地努力,汲取別人家庭教育方面的成功經驗,與老師、家長們共同探討,使孩子們能夠全面發展,成為一個“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將來能為祖國效力,為人民大眾服務,做一個有智慧、有德行、有覺悟的人,擁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為人父母者,欲子孫賢者,不染惡習。要教育孩子做到勤奮刻苦努力的學習,將來能成為我們國家的棟樑之材。為民造福;首先要做到對孩子進行道德的教育,知道理,明德行,教育孩子能成為一個正心、誠意的人。

貪婪痴慢,人心墮落要因。一切時,一切事要正確引導,養成孩子明理重德的習慣,培養孩子要一切為公着想,要使其作到斷除一切自私自利的念頭。要求孩子要有愛心,要愛國家,愛父母,愛社會,要做到愛一切的人事物,更要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努力學習,不可懈怠。爭取成為德智體皆優的學生。將來踏進社會,不為自己,為民造福。

教育孩子要立大志。人無志向就不能成大器。志向是一個人的奮鬥目標。所以我們家庭是經常督促孩子要明確自己的奮鬥目標。要求孩子要立大志。明確方向,努力學習。精進不退,在家中,要求孩子作到“父母呼,應句瑗;父母命,行勿懶。”在學校要求孩子做到“尊敬老師,聽從老師的教誨。”上課時要做到認真聽課,要按時完成老師所佈置的一切作業,團結同學,要做到取長補短;在學校要爭取多做對大眾有益的事情。嚴格遵守校規,教育孩子力爭做到成為一個“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將來能為祖國效力,為人民大眾服務,做一個有智慧、有德行、有覺悟的人,這就是我們家庭對孩子的期望和教育的綱領。

篇7:教育孩子隨筆

很多時候,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喜歡為孩子鋪好路,希望孩子可以一帆風順,沒有任何挫折的長大。但其實,有些時候,這樣做反而更不利於孩子的成長。我們班的孩子非常喜歡做手工,每次手工課時,我都會先講解一遍在示範給孩子看,讓孩子按照我的方法來做。

一天課間,我看見小凡和幾個好朋友在一起聚精會神的剪着東西,每個小朋友剪好一樣作品後,都會非常興奮,自己欣賞完後都會激動的拿給同伴欣賞,從而體驗到了成功的樂趣。好的作品同伴們還會搶着來欣賞。這一幕給了我啟示,何不發揮孩子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給孩子們自由發揮的空間,讓孩子們自己去想自己去做呢?一種強烈的好奇心促使我,“試一試”也許孩子能行!

第二天的手工課上,我引導孩子們觀察討論交流後,便放手讓孩子們看着圖片做,沒想到孩子們在近20分鐘的製作中,都保持着濃厚的興趣與專注這是我們想到的效果,孩子們在自己做完後,不像以前完成任務似的交給我:“老師,我做好了”。現在,他們拿着自己製作的作品到處向同伴展示、介紹,神態、眼神和語氣中流露出自信和自豪!

看來,老師要抓住時機嘗試放手!

篇8:教育孩子隨筆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批評之中,他就學會了譴責;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敵意之中,他就學會了爭鬥,……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友愛之中,他就學會了這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 ――多蒙茜洛諾爾特

該怎樣教育孩子呢?問一千人,恐怕就會有一千個回答。這個問題或許會有許多答案,每個人都有着自己的看法。但是我卻認為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環境。只有一個好的環境,才能培養出一名優秀的孩子。

那什麼環境是好,什麼環境是壞呢?我個人的看法是一個好的環境應該具有:温馨、合作與積極向上的特點,同樣友誼也是不可或缺的。什麼樣的環境培養出什麼樣的人,雖然有些人在一般的環境下也成功了。但那畢竟是少數人,是個例。部分的人都是在好的環境下成長的,正如古代的世家名門,當時的官員基本都是出自於其中。這説明一個好的環境是很重要的。

如果環境不重要,那為何人生下來都是一樣的,但投身於世家名門便變成了一方權貴,投身於平民之家卻變成了碌碌無為。

環境這麼重要,那要怎麼去創造這樣一個環境呢?首先要塑造出精神,一種獨一無二的精神。在一個班級剛剛成立時,就應該進行對這種精神的培養。讓每個人都認可這個集體,認可這個集體中的每一份子。徹底融入這個集體之中。其次,還要營造出一種氣氛,一種積極的氣氛。讓孩子們在積極向上的氣氛中學習,成長。

但光有一個好的環境是不夠的,那麼還需要什麼呢?還需要一位老師,一位懂得啟發孩子興趣,引導孩子學習的優秀老師。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的學習,註定是枯燥無味的。也是最沒有效率,孩子們最討厭的學習方式。用這種方式讓孩子學習,只能讓孩子越來越不喜歡學習,越來越討厭學習。從而產生厭學情緒。

教育孩子不能總是牽着他的手走,而還是要讓他獨立行走,使他對自己負責,形成自己的生活態度。因為即使是孩子也總會有長大的那天,到了那時,他就是大人。再也不是孩子了,他長大了,再也沒有老師細心的引導與教育。到了那時,他必須要自己一個人去成長,因為這是一段不可避免的人生旅程。老師不能陪孩子一輩子。所以,老師教育孩子不是把答案直接告訴孩子,而是應該去和孩子一起去探索,一起去尋找。

愛孩子這是動物也會做的事。可是,要怎麼教育他們,這就是艱難的一件大事了,這需要持之以恆的耐心和淵博的知識。那麼該怎麼教育呢?所謂教育,就是孩子忘卻了在校學得的全部內容之後所掌握的本領。老師應該做的是培養出孩子的興趣和喚起孩子對學習的熱愛。剩下的就看孩子的了。同樣沒有疑問就等於沒有學問。如果孩子是十萬個為什麼,那麼老師就應該是百科全書。不會觸類旁通的老師,是教不好孩子的。

到底如何教育孩子,我認為環境,老師都是首位的。正所謂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篇9:教育孩子隨筆

幼兒期是人生重要的奠基時期,所以孩子一些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在幼兒期顯得尤為重要。但由於孩子們缺乏必要的知識經驗,自控能力差,儘管我們做老師的每天講得口乾舌燥,往往收效甚微。

一天,在自由活動時,我們班的惠惠隨手就把一張廢紙扔到了地上,我讓她撿起來放到垃圾箱裏,只見惠惠拾起紙來,一臉的不情願,走起路來磨磨蹭蹭,好像將廢紙扔進垃圾箱不是她應做的事情。這時我看見熊貓造型的垃圾箱,馬上有了個新想法,何不換一種方式來培養孩子的衞生習慣呢?我指着不遠出的垃圾箱説:“惠惠你看熊貓垃圾箱肚子是不是餓了,要不然嘴巴怎麼張的那麼大,你把廢紙喂到熊貓的嘴裏好嗎?”惠惠聽了這話,拿着廢紙快步走到垃圾箱旁邊,高高興興得把廢紙扔到了垃圾箱裏,快樂並洋溢在她的臉上。

還有一次美術課後,我發現孩子們多多少少畫在了桌子上。通過上次得到的經驗,這次同樣我改變了以往的説話方法,而是對孩子們説:“今天小桌子向老師告狀了,説小朋友都把自己的臉洗的乾乾淨淨的,而把它的臉弄髒了,它感覺一點也不舒服,我們現在一起給小桌子洗洗臉吧。”於是我每人給了孩子們一塊小抹布,孩子們欣然接受了我的安排,並小心的擦起了小桌子,那樣子像在擦自己的臉。

受以上事情啟發,我以後在日常活動中會經常用擬人的化方式,來培養孩子的各種好習慣。這些做法也使我感到,只要我們做老師的能夠稍微用心,就會收穫不少,同一件事情,不同的話語、不同的方式,取得的效果也截然不同。孩子們由原來的被動,變成主動,孩子們能快樂接受,我的心中也充滿了喜悦。

篇10:教育孩子隨筆

“教育孩子為了別人”,這也許是我們原來沒有仔細想過的一個問題。以前,我們也教育孩子要助人為樂,要有同情心,要學會分享,但是,這一切的教育好像都只是建立在助人者自願的基礎上的。再確切地説,如果,我不去幫助別人,不同情別人也是沒有罪的,也不會受到別人的指責的。因為這不是非做不可的。

但是當教育的理念提到,做人做事就是為了別人,或者説,你生來就是為了別人或者的,那樣,你不去做一些利於他人的事情的時候,你會怎麼樣呢?也許會被認為你或者根本就是沒有意義的。

“教育孩子為了別人”,這其實是外國的一個培養富二代的學校的教育理念。這是我在一本《讀者》的雜誌上看到的一篇文章。

雖然看《讀者》上的文章都比較有感觸,但當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還是被深深地震撼了一下,以至於過去幾天了,對這篇文章還記憶猶新。

我覺得這樣的教育理念是一個很新的教育理念。現在的富二代他們不再缺乏金錢,他們不用為生機而操心,也許在這樣的境況下,他們不再有生活的壓力,同時也缺失了上進的動力。一個人如果缺失了上進的動力,不可以想像他會做出一些什麼事情來。所以,現在一些富二代的子女在社會上有一些不好的印象,他們甚至做了一些實在不該做的事情。探究深層次的原因,也許就是不明白生活的真正意義,那麼提出這樣的觀點,在滿足了自己的生活需要的時候,那就有更多的有意義的事情可以做,那樣你的金錢也就不會在浪費在無謂的地方,不會因為你的錢多而做出一個反面的事情來。

當然對於我們錢不多的人來説,他其實也是一個很好的觀念,有了這種觀念,人或在世上的意義就會不同,做出來的行為也會有所不同,當然產生的社會意義自然也就不同。讓我們去試一試吧!

篇11:教育孩子隨筆

教育孩子,並不一定要在多麼嚴肅的環境下,遇到了的時候,説兩句,讓孩子們在遊戲中的到教育會更好。在一次遊戲課上,我讓小朋友模仿開汽車,拉着水果送給小班的小朋友。忽然,我發現婷婷小朋友情緒變化很大,不高興的放下了雙手,還對我瞪着眼睛。我走到她身邊,輕輕地問:你的車怎麼不開了?她噘着小嘴説:我的車掉井坑裏了,開不動了。

孩子的純真和想象是我驚訝不已,汽車開到坑裏去了,這是在追求遊戲的變化和情節的發展,表現了她的主動性,創造性,我摸摸她的臉蛋説:不要着急,老師幫你想辦法!轉身就對小朋友們説:婷婷不小心把車開到坑裏了,怎麼辦呢?孩子們異口同聲的回答:我們幫他弄出來。就這樣我組織小朋友有的推,有的拉,在有節奏的口號聲中把車弄出了坑,婷婷得到了滿足,全班小朋友也愉快極了。

孩子在做遊戲時,教師要注意觀察,並善於抓住教育的契機,因勢利導。

車子弄上來後,我問婷婷:小朋友們幫你弄上車來,你應該説什麼?謝謝大家,婷婷的話得到了小朋友們的掌聲,這次活動,孩子們的情緒很高,而且課堂氣氛很融洽,一個小插曲,竟收到了這麼好的效果。

篇12:教育孩子隨筆

今天遊戲結束的時候,突然有孩子想我報告説:“鋭鋭和明宇在打架。”我趕忙過去一看,鋭鋭正拿着積木打李明宇。我馬上制止了,並問怎麼回事,明宇生氣的告訴我:“鋭鋭拿積木扔他,所以才和他打架。”大家也你一句我一句的説:“鋭鋭不乖。”“鋭鋭總是打人的。”“昨天他搶我的玩具。”站在一旁的劉明鋭,急得説話都打結了:“老師,他們也打我了!”

以前鋭鋭總是打人,可這學期他已經很少打人了。但最近不知怎麼他打人的行為有出現並越演越烈。也許是前端時間我們老師和家長對他這方面的教育放鬆了,所以他也有點放鬆,玩的時候就開始沒有分寸。同時在小時候他的爸爸媽媽就教育他,不能吃虧,別人打你就要打回去。久而久之就養成了不吃虧精神,別人如果打他,他就必須打還。最過分的是在他打人後還不知道自己錯,只是認為對方怎麼樣了,他才打的。在與他爸爸媽媽溝通中,他媽媽也一直幫他找打人的藉口。這就越來越助漲了他打人的意識。

所以在家中一定不要這樣教育孩子,一定要讓孩子知道自己錯在哪裏,這樣他才會改正,而不是表面叫他不要打人,實質一直幫他找打人的藉口。這樣的教育不僅對孩子沒有任何教育作用,甚至會給孩子暗示自己打人沒有錯。

標籤: 隨筆 精選 教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e16k7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