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存款保險制度出台通用多篇

存款保險制度出台通用多篇

存款保險制度出台通用多篇

存款保險制度制度影響 篇一

積極方面

世界

存款保險制度可有效提高金融體系的穩定性,有利於防範金融風險,維持正常的金融秩序。在經濟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國際金融市場動盪加劇,頻頻發生金融**。金融危機或風暴會嚴重影響發生國經濟的正常運轉和社會安定,給國際金融市場帶來巨大沖擊。發生國為解決這些金融問題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國際經驗表明,建立存款保險制度是防範金融風險的可行選擇之一。由於存款保險機構負有對有問題銀行承擔保證支付的責任,它必然會對投保銀行的日常經營活動進行一定的監督、管理,從中發現隱患所在,及時提出建議和警告,以確保各銀行都會穩健經營,這實際上增加了一道金融安全網。同時由於存款保險機構可通過對有問題銀行提供擔保、補貼或融資支持等方式對其進行挽救,或促使其被實力較強的銀行兼併,減少社會震盪,會對公眾心理產生積極作用,有效防止銀行擠兑風潮的發生和蔓延,從而促進金融體系的穩定和社會的安定。

存款保險制度有利於保護存款人的利益,總體上增強銀行信用,提高社會公眾對銀行體系的信心。銀行作為信用中介,基本特徵是高風險性和不穩定性,即銀行大部分資金是以負債的形式吸收的機構和個人存款,自有資金只佔全部資本的小部分,在經營管理不善或其他因素作用下導致不能按時清償債務時,就易引起銀行信用危機。如果建立了存款保險制度,當實行該制度的銀行不能支付存款人的存款時,投保銀行可按照保險合同條款從存款保險機構那裏獲取賠償或取得資金援助,或被接收、兼併,存款人的存款損失就會降低到儘可能小的程度,有效保護了存款人的利益。存款保險制度雖然是一種事後補救措施,但它的作用在事前也有體現。當公眾知道銀行已實行了該制度,即使銀行真的出現問題時也會得到相應的賠償,這從心理上給了他們以安全感,從而可有效降低那種極富傳染性的恐慌感,進而減少了對銀行體系的擠兑。

存款保險制度能促進銀行業適度競爭,為公眾提供質優價廉的服務。大銀行由於其規模和實力往往在吸收存款方面處於優勢,而中小銀行則處於劣勢地位,這就容易形成大銀行壟斷經營的局面。而壟斷是不利於消費者利益的,社會公眾獲得的利益就會小於完全競爭狀態下的利益。存款保險制度是保護中小銀行,促進公平競爭的有效方法之一。它可使存款者形成一種共識,將存款無論存入大銀行還是小銀行,該制度對其保護程度都是相同的',因此提供服務的優劣,將成為客户選擇存款銀行的主要因素。

中國

在中國,建立存款保險制度還有利於加強中央銀行的監管力度,減輕中央銀行的負擔。存款保險的目的要求了存款保險機構要對日常的銀行經營活動進行監督,定期對銀行的財務狀況進行檢查,審查其上報的統計報表和賬目。當銀行管理不善或經營非法、風險較大的業務時,存款保險機構可以提出警告,勒令整改,幫助銀行渡過難關,或促成其它銀行的併購,從而實現中央銀行的監管意圖。

消極影響

世界

存款保險制度其最根本的問題在於它可能誘發道德風險。一方面,存款保險制度的存在使得存款者風險意識下降,特別是在利率市場化實現後可能不顧銀行經營風險,將錢存到願意支付最高存款利息的銀行;另一方面,商業銀行的風險約束機制也會弱化,在經營活動中就可能為追求高額利潤而過度投機。

存款保險制度刺激銀行承受更多的風險,鼓勵銀行的冒險行為。特別是當一家銀行出現危機而又沒被關閉時,知道一旦遇到麻煩存款保險機構會挽救它們,所有者便用存款保險機構的錢孤注一擲,因為這時全部的風險由承保人承擔。這樣那些資金實力弱、風險程度高的金融機構會得到實際的好處,而經營穩健的銀行會在競爭中受到損害,從而給整個金融體系注入了不穩定因素並增大了銀行體系的經營風險。這與建立存款保險制度的本來目的背道而馳。

存款保險制度還產生了逆向選擇的問題。在存在存款保險制度的情形下,由於風險鎖定存款保險,存款人更敢於冒險選擇能提供非正常高回報的高風險銀行,從而損害經濟資源和市場約束的效率。在自願參加保險和存款保險費率統一的情形下,經營好的銀行將會推出存款保險體系,經營不好的銀行也要繳納更高的保險費用,從而威脅到存款保險制度的可持續性,銀行體系性風險也將擴大。

存款保險制度本身也有成本。對銀行而言,繳納保險費用將會增加其運營成本,減少利潤。對存款人而言,銀行會將存款保險的費用間接轉移到儲户身上。對存款保險機構來説,其也存在自身的運營成本,也有自己的利益,有可能將自身利益置於存款人和納税人的利益之上,這樣處理問題是就會產生利益傾向,從而出現問題。

中國

中國四大國有銀行有政府為其做後盾,無償享受政府提供的保險,為了節省運行成本會不願加入存款保險體系。如果不把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納入這一體系,那麼由於保險基金數額小、範圍狹窄,就很難保證銀行資金髮生大量損失的時候對儲户進行賠付,從而導致存款保險制度不能正常運轉。

存款保險制度發展歷史 篇二

世界發展

存款保險制度

在19世紀末,美國有14個州在1829年到1917年間就建立了存款保險制度。

20世紀30年代,美國為了挽救在經濟危機的衝擊下已瀕臨崩潰的銀行體系,其國會在1933年通過《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作為一家為銀行存款保險的政府機構於1933年成立並於1934年開始實行存款保險,以避免擠兑,保障銀行體系的穩定,開啟了世界上存款保險制度的先河和真正意義上的存款保險制度。運作歷史最長、影響最大的是1934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制度。

20世紀50年代以來,隨着經濟形勢和金融制度、金融創新等的不斷變化和發展,美國存款保險制度不斷完善,尤其是在金融監管檢查和金融風險控制和預警方面,FDIC作了大量成效顯著的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從而確立了FDIC在美國金融監管中的“三巨頭”之一的地位,存款保險制度成為美國金融體系及金融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20世紀60年代中期以來,隨着金融業日益自由化、國際化的發展,金融風險明顯上升,絕大多數西方發達國家相繼在本國金融體系中引入存款保險制度,台灣、印度、哥倫比亞等部分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也進行了這方面的有益嘗試。

2000年,全球已經有67個國家建立了存款保險制度。

截至2003年,全球共有78個經濟體建立了各種形式的存款保險制度,在法律上或者監管中對存款保護進行了明確規定的已有74個經濟體(即建立了顯性的存款保險制度)。

2004年全球共有74個經濟體建立了顯性的存款保險制度。

1974年到2003年,建立顯性存款保險制度的國家和地區數量增長了6倍多,其已成為專家們給發展中國家和地區提出的金融結構改革建議的一個主要特點,而且國家層面上的強制性保險已成為一種主流。幾乎所有的國家從一開始就建立了國家層面上的存款保險,而且無論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強制要求所有存款機構全部加入保險體系的越來越多併成為主流形式。

中國發展

2012年1月初的第四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和央行行長周小川在之後均提出,要抓緊研究完善存款保險制度方案,擇機出台並組織實施。2012年7月16日,人民銀行在其發佈的《2012年金融穩定報告》中稱,中國推出存款保險制度的時機已經基本成熟。同月,一份題為《建立存款保險制度刻不容緩》的報告提交至決策層。

2013年,央行發佈《2013年中國金融穩定報告》稱,建立存款保險制度的各方面條件已經具備,內部已達成共識,可擇機出台並組織實施。

2014年1月,央行在人民銀行工作會議上表示,存款保險制度各項準備工作基本就緒;存款保險制度作為中國已全面展開的金融改革的重要環節,在2014年擇機推出可能性很大。

新獲批的民營銀行已開始先行試水存款保險制度。2014年11月19日,上海華瑞銀行發起人協議曝光,發起人需要對50萬元以下個人存款承擔陪付責任。

存款保險制度保險特徵 篇三

1、存款保險主體之間的關係,一方面是有償的,即只有在投保銀行按規定繳納保險費後,才能得到保險人的資金援助,或倒閉時存款人才能得到賠償;另一方面又是互助的。即存款保險是眾多的投保銀行互助共濟實現的,如果只有少數銀行投保,則保險基金規模小,難以承擔銀行破產時對存款人給予賠償的責任。

2、存款保險只對在保險有效期間倒閉銀行存款給予賠償,而未參加存款保險,或已終止保險關係的銀行的存款一般不受保護。

3、存款保險是保險機構向存款人提供的一種經濟保障,一旦投保銀行倒閉,存款人要向保險人索賠,其結果可能與向該投保銀行收取的保險費差距很大。因此,存款保險公司必須通過科學的精算法則較為準確地計算出合理的保障率,使得存款保險公司有能力擔負存款賠付的責任。

4、無論是官方的、民間的,還是合辦的存款保險都不同於商業保障公司的服務,其經營的目的不在於盈利,而在於通過存款保護建立一種保障機制,提高存款人對銀行業的信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gzdly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