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成本管理制度【新版多篇】

成本管理制度【新版多篇】

成本管理制度【新版多篇】

精細化管理如何控制成本 篇一

1 營造細化管理環境

精細化管理內容不但是一種先進的管理理念,更是一種精益求精的文化。可見,精細化管理已經成為與企業文化密切相關的重要文化內容,將該項內容與精細化管理手段進行結合,在企業內部營造精細化的文化氛圍,培養企業內部人員具備精細化的思維習慣。企業可充分利用會議、講座、網站宣傳以及自動化等各項載體,宣傳精細化管理的重要作用。做到員工真正掌握精細化管理的本質因素,將精細管理的核心、內涵以及靈魂等各要素充分融合,形成良好的精細化管理氛圍,為全面推廣精細化管理奠定基礎。精細化管理環境的營造,符合現代市場經濟發展對企業自身的要求。同時,也能夠為企業提供良好的精細化管理環境,將該管理思想融入到企業各項生產環節中,在內部構建精細化管理環境。

2 改善內部管理模式

改善內部管理模式,是當前企業面臨轉型升級的必然要求。更新傳統的內部管理模式,有利於新模式在企業內部逐漸適應企業發展環境,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善:首先,優化內部管理流程。基於客觀角度分析企業發展現狀,對內部管理當中的各項弊端採取有針對性與強制性的措施,將眼光放在內部精細化系統的建設與完善,對系統的運行效率提出具體要求,整合並提煉其中藴含的各項基本因素,為企業高效精細化管理制度的建立奠定基礎;其次,減少管理層次。基於當前各個部門對於自身職責的確定,將內部的組合模式進行優化,重視高效率,高精幹的原則體系確立,實現企業內部人力資源合理化配置。根據不同崗位的要求,將涉及企業發展各個環節中的點進行有效融合,建立切實可行的評價體系與考核機制;最後,詳細劃分責任成本管理單元。企業確定年度成本精細化管理目標,將責任明確落實到各個生產部門中,實現各個層級部門的協調發展,保證權責劃分明確。只有這樣,才能夠保障各項體系在形成過程中將企業精細化管理進行落實,為健全成本管理責任體系奠定基礎。

3 制定目標預算體系

企業預算編制的過程中,需要重視對分塊分解。在進行單位考核的過程中,按照預算資金塊確定預算目標,在未超過預算標準方面,可充分獲取相應的資金運用狀況。通過制定目標預算體系的建立,對全面化預算管理進行控制,做到預算指標落實到個人。在企業內部形成自上而下、上下協調的預算編制機制。對細化管理因素進行劃分,分解為“全面、全員、全額與全過程”細化管理項目,將預算管理機制因素貫穿於整個生產經營活動中,為企業生產經營精細化事前控制奠定基礎,營造良好的生產環境。成本精細化管理,能夠將各項預算指標內容進行有效整合,對各項成本信息全面考察,為編制工作開展制訂詳細工作計劃,建立全面預算目標體系。

4 成本費用控制途徑

拓展成本費用管理範疇

現代市場競爭環境的逐漸惡化,企業想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存活,需要充分拓展成本費用管理的範疇,實現事前、事中、事後的全過程管理範疇。這一方面的內容,不僅僅影響着產品生產成本因素,在信息成本與基礎成本方面均需要有所涵蓋。成本費用管理不但需要對生產中涉及的成本因素進行控制,還需要對項目完成後產生的各項維修費用進行管理。在當前數字化信息時代下,成本費用控制內涵當中依舊包含了多項需要控制內容,對企業發展中隱性信息成本進行控制。現代化發展,雖然增加了各項隱性成本費用,使得費用控制難度增加。但信息化技術手段也為成本費用控制的關聯範疇提供新的發展方向,拓展信息化成本費用管理途徑,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

強化成本費用預算與核算管理

根據企業成本控制的根本要求,組織各部門編製成本費用預算管理指標。根據在企業方面的運用,按照“零基預算”的根本原則,不考慮企業內部產生的歷史與現實的費用水平,從零開始,對企業獨立支出項目進行協調與控制,分析支出必要性因素。避免在不合理的狀況下,影響預算的可行性與真實性。企業成本費用預算指標,需要與成本實際費用保持一致,以便於審核與執行狀況的考察。同時,在核算方面,可運用成本核算新型的核算方法,逐步推行作業成本法,將該成本法的核算原理應用在成本費用發生的各個層面中,基於生產工藝當中的各個環節對成本費用進行核算,實現與預算、核算為管理體系的綜合性管理指標。

健全成本費用控制體系

成本費用控制體系的建立,其中包含多項內容。各項內容的相互作用,構成了健全與完善的成本控制體系。首先,建立成本費用控制體系。在企業內部設立成本控制小組,組員由各級領導以及基層單位的負責人組成,該小組掛靠財務部門,但具備單獨的執行職能,為內部成本費用控制提供保障;其次,建立成本費用控制制度。基於會計法的基礎之上,結合企業自身的發展狀況,制定並控制適合自身發展的成本費用控制制度。其中包括預測、分析、考核、審計以及戰略管理等各個方面的內容;再次,建立核算制度。基於生產特點以及自身經營目標,制定成本核算制度。該項制度建立後,實現成本費用歸集處理;最後,建立責任制度與考核制度。成本費用責任制度,主要是指將細化的指標內容進行層層分解,將指標因素具體劃分到單位。考核制度是對內部完成成本費用控制狀況進行集中分析,對責任中心進行評價與審核。

成本管理制度 篇二

一、成本管理的基本任務

認真執行財經紀律,嚴格控制成本開支範圍和開支標準;通過預測、控制、分析和考核,挖掘降低成本潛力,提高經濟效益。

二、成本管理應實行歸口管理責任制

1、生產部門:負責制定備品備件定額,運行材料消耗定額,檢修材料消耗定額。努力提高設備健康水平,挖掘設備潛力,提出年度、季度的運行、檢修、設備大中小修費用計劃。

2、安保部門:負責安全保衞及消防設施和器材管理,提出年度、季度消防、警衞、民兵訓練等費用計劃。

3、人勞部門:負責制定勞動定額,控制工資總額和勞動保護用品的發放範圍及標準。根據屬地原則,制定社會保障措施,控制社會保障支出,提出年度、季度工資及勞保費用計劃。

4、物供部門:負責制定工器具消耗定額,做好節約代用、修舊利廢工作。

5、辦公室:負責低值易耗品、電話電信的管理工作。提出年度、季度低值易耗品購置計劃及電信電話費用計劃。

6、總務部門:負責房屋、建築物和福利設施等管理工作,提出所管轄資產的年度、季度修理費用計劃。

7、財務部門:是成本管理的綜合部門,彙總編製成本計劃;掌握成本開支範圍和標準,控制成本;參與制定有關成本的各項定額;如實核算成本,並進行綜合分析。

三、成本的開支範圍及標準

1、工資:生產管理人員及由本單位組織安排工作並支付工資的臨時工等的工資及津貼、補貼;按國家規定的各種假期工資;按規定發給的超產獎、安全獎。

2、職工福利費:按工資總額範圍和提取比例提取的費用。

3、折舊費:按應計提固定資產原值,採用平均年限法及規定的提存率提取的費用。計提折舊的依據為月初應計提固定資產原值,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月不計提折舊,當月減少的固定資產照提折舊。

4、税金:按規定支付的房產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

5、保險費:參加投保的財產物資的保險費用。

6、失業保險:按在職職工工資總額和當地的保險率繳交。

7、養老保險:按在職職工工資總額和當地的保險率繳交。

8、住房公積金:按在職職工工資總額和當地的費率繳交。

9、勞動保險費:六個月以上病假人員的工資及職工死亡喪葬補助費、撫卹金等。

10、水資源費及水文測報費:按發電量和當地規定的費率繳交的費用。

11、工會經費:按工資總額範圍和提取比例提取的費用。

12、教育經費:按工資總額範圍和提取比例提取的費用。

13、土地使用費:使用土地而支付的費用。

14、物料消耗:生產運行、維護、檢修、事故檢修用各種材料、備品備件;不構成固定資產的小型技術革新用料;車間通風、照明及消防、衞生用料;生產及管理運輸車輛耗用的燃材料;生產和管理部門的房屋、建築物、設備、儀器、儀表等維修用料。

15、修理費:固定資產發生的大、中、小修理及生產、管理用器具、非機動車輛的修理費。

16、辦公費:生產及各管理部門用的文具、紙張、印刷品、清潔衞生用品、報刊雜誌及電信電話費用。

17、水電費:生產及管理部門和公共場所的水電費用。

18、差旅費:職工因公出差的差旅費、市內交通費及住勤補貼和誤餐費;職工探親及上下班交通補貼。差旅費補貼應按當地財政規定標準。

19、低值易耗品攤銷:生產及管理部門用的家器具、辦公桌椅及不構成固定資產的儀器、儀表等。

20、勞動保護費:按規定發給職工的勞保服裝用品、安全防護用品、防暑降温用品及值班被褥。

21、運輸費用:生產及管理部門發生的物品搬運費;租用汽車、吊車租賃費;運輸用機動車輛養路費、過橋過路費、年檢費、交管費及委託外單位的小修、保養等。

22、租賃費:生產和管理部門由於生產經營需要從外單位臨時租入的各種固定資產(除汽車)及工具而支付的租金。

23、業務招待費:根據經營業務的合理需要,按規定的標準據實列支的費用。

24、其他費用:不屬於以上各項範圍應計入成本的費用。如:諮詢費、訴訟費、民兵訓練、警衞消防、綠化環境衞生、會議費、團體會費、獨生子女保健費、黨團活動費、試驗檢驗費等。

四、合理劃分生產成本、費用和管理費用的界限

為規範管理,使單位與單位之間有可比性,下列各項在生產成本中列支

1、直接生產人員的工資(指工資總額)及按規定提取的福利費。

2、直接生產人員的勞動保護、防護用品及防暑降温費、值班被褥。

3、直接為生產耗用的各種材料、備品備件和低值易耗品等。

4、生產用房屋、建築物及生產設備的修理費用。

5、固定資產折舊費。

6、因生產需要從外單位租入固定資產的租金。

7、水資源費及水文測報費。

除以上各項費用外,其餘都在管理費用中列支。

五、嚴格劃分開支界限,下列支出不得列入成本

1、購置和建造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資產的支出。

2、設備技術改造支出。

3、對外投資的支出。

4、被罰沒的財物、支付的滯納金、罰款、違約金、賠償金以及贊助、捐贈、聯合辦學等費用。

5、國家規定以外的社會保險,如簡易人身保險。

6、法律法規規定不得列入成本的各種費用。

六、成本計劃的編制

1、編製成本計劃必需以公司下達的生產計劃及費用開支標準等為依據,在單位經理的領導下,財務部門負責組織,各歸口管理部門必需通力協作,保證成本計劃指標的先進性和可行性。

2、成本計劃除列示數字外,還應附文字説明,主要內容是:對預計完成情況的分析,保證完成計劃主要措施方案,計劃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見。

3、成本計劃的編制程序:年度開始前一個月,由歸口管理部門按年分季編制本部門的用款計劃,有定額標準的,按定額標準,沒有定額標準的,按生產經營管理工作的實際需要,本着節約的精神編制;而後由財務部門綜合彙總後提交經理,經理組織有關人員根據年度生產計劃進行成本預測,後於次月上報成本計劃建議數(本計劃不含大修理費用,大修理費用應專題上報)。

七、成本計劃的控制

各單位接到公司下達的正式成本計劃後,應將其費用按其性質分解落實到歸口管理部門或個人,由其負責控制。各部門應抓好成本費用的日常控制,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如電話費、低值易耗品管理辦法等。

成本中的可控費用與非可控費用不可互相挪用,可控費用各項目之間可以互相調劑使用。

八、成本分析與考核

1、成本的分析應按年度和季度進行,內容包括計劃、實際差異和差異原因分析,對成本升降原因作詳細説明,以便修正計劃或提出改進管理措施。

2、對不按成本開支範圍,將福利性支出或資本性支出計入成本,以及對突破計劃不分析、不追加計劃的盲目開支或虛列成本的,視其性質和情節輕重扣減該單位的工資。

九、本辦法適用於xx公司直屬單位、控股公司、委託經營管理單位。

參股公司及聯營企業參照執行。

成本管理制度 篇三

1、水廠成本應帳目清晰,各項成本納入微機管理,嚴格控制成本的支出。

2、成本的支出如:電費,材料費、燃料費、修理費、水資源費、物業費、取暖費、差旅費等費用需由水廠各職能人員核對準確後,經主管領導簽字方可支出。

3、水廠對水源站不予報銷非生產費用。生產所需材料,必須由水廠材料員統一進行購買。

4、水費的收繳經核對無誤後,方可上交公司財務,並記好憑證,發生問題的,追究有關人員責任。

5、工資、加班的發放嚴格執行考勤制度。

6、根據公司的要求,水廠結合二次分配方案,研究後進行發放效益獎及誤餐費用,。

7、差旅費的核銷:

1)、過橋、過路費均按公司審批後的長途路單進行核算。

2)、車公里補助費按實際發生給予補助,但不能超出全年承包指標。

3)、通勤車票:水源站崗位人員均坐班車,不予報銷車票,如遇沒有班車時職工自行上站的,班長進行統計後給予報銷;機關跑通勤人員每月核銷4個往返車票;機關人員因公事發生的車票費用實報實銷(不包含出租車)。

4)、經廠領導同意後,外出學習、調研療養人員發生的差旅費用,均按公司有關規定執行。

上述費用每季度核銷一次。

8、保健費用按月考勤進行核准後,按季度進行發放。

9、通訊費用嚴格按照定額執行,超出部分在季度獎金中扣除。

10、宣傳報道工作根據實際完成情況,年終水廠統一進行嘉獎。

11、水廠組織參加局、公司各項活動的參賽人員,年終水廠統一進行嘉獎。

12、年終公司對水廠的各項考核中取得優異成績的,水廠根據實際情況對該項工作負責人員進行嘉獎。

成本管理制度 篇四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公司成本費用管理,降低成本費用水平,提高經濟效益,促進公司管理水平不斷提高,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等有關規定,結合公司的實際情況及管理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本制度所稱“成本”是指可歸屬於產品成本、勞務成本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費用。

本制度所稱“費用”是指公司在日常活動中發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除成本之外的其他經濟利益的總流出。

公司應當合理劃分期間費用和成本的界限。期間費用應當直接計入當期損益;成本應當計入所生產產品、提供勞務的成本。

第三條、本制度適用於公司各相關單位。

第二章、成本費用控制的目標和原則

第四條、根據成本費用的特點和經濟管理對成本費用的要求,成本費用的控制應達到以下目標:

(一)保證成本費用業務會計核算資料準確可靠;

(二)保證成本費用業務合規合法;

(三)保證生產費用計價、產品成本計算準確;

(四)保證在產品安全、完整。

第五條、成本費用控制應遵循的原則

(一)全面控制的原則。全面控制原則要求對以下三個方面實施控制。

1、全過程原則,指成本的內部控制貫穿成本形成的全過程,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

2、全方位原則,指在實施內部成本控制的過程中,一方面要精打細算、節約開支;另一方面要按照成本效益原則實現相對的成本節約。

3、全員原則,指充分調動公司各部門和全體員工控制成本、關心成本的積極性,加強員工的成本意識,建立成本否決制。

(二)經濟效益原則,指因推行成本內部控制而發生的成本不應超過缺少

控制而喪失的收益。

(三)責權利相結合原則,指實施成本內部控制必須首先落實經濟責任,賦予相關人員與其責任大小、控制範圍一致的權利,同時在定期考核成本績效的基礎上實行獎懲制度。

(四)目標管理原則,指按目標管理要求把公司的目標成本層層分解,落實到各成本責任中心,分級歸口管理。

(五)例外管理原則,指在日常實施內部控制的同時,有選擇地分配人力、財力、物力,抓住那些重要的、不正確的、不符合常規的關鍵性成本差異。

第三章、分工與授權

第六條、公司成本費用內部控制中的不相容職務應當分離,具體包括:

(一)成本費用定額、預算的編制與審批;

(二)成本費用支出與審批;

(三)成本費用支出與相關會計記錄。

第七條、公司相關業務部門設置如下崗位:

(一)價格管理人員,負責公司產品標準成本、結算價格的制度和維護;提高產品標準成本制定的及時性、準確性和結算價格的合理性;確保成本核算和成本考核的準確性和科學性。

(二)成本費用管理人員,負責各責任中心成本費用支出的申請和分析,確保按預算控制成本費用。

(三)責任中心負責人,負責按授權對責任中心的成本費用支出進行審批,不得超越審批權限;負責組織責任中心成本費用控制工作,有效降低成本費用。

(四)會計核算人員,負責各責任中心成本費用核算和預算控制。

(五)財務管理人員,負責組織編制和審核各責任中心成本費用年度預算;負責辦理責任中心成本費用預算調整和追加手續;負責提供責任中心實際成本費用績效指標和預算控制分析。

第八條、公司應當指定合格人員辦理成本費用核算業務。辦理成本費用核算業務的人員應當具備良好的業務知識和職業道德,遵紀守法、客觀公正。公司要定期通過培訓提高員工的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水準。

第四章、實施與執行

第九條、公司各事業部應根據有關成本費用資料、料工費價格變動趨勢、人力、物力資源狀況,以及產品銷售情況等,對事業部的成本費用水平及其發展趨勢進行科學預測,考慮各種成本降低方案,從中選擇最優成本費用方案。

第十條、公司各事業部對成本費用預測方案進行決策,針對產品設計、生產工藝、生產組織、零部件自制或外購等環節,運用價值分析、生產工序、生產批量等方法,尋找降低成本費用的有效措施。

第十一條、公司各事業部應當根據成本費用決策形成的目標建立成本費用預算制度。根據公司預算編制原則和相關管理規定及歷史成本費用數據編製成本費用預算、定額和支出標準,將成本費用的指標合理分解落實至各班各組或個人,保證成本費用預算得到有效實施。

第十二條、公司各事業部成本費用預算編制程序、審批權限等按照《預算管理制度》的有關規定執行。公司各事業部應嚴格執行製造費用支出標準,採用彈性預算等方法加強對製造費用的控制。

第十三條、公司各事業部應結合實際情況制定事業部成本費用業務的授權批准制度,明確審批人對成本費用業務的授權批准方式、權限、程序、責任和相關控制措施,規定經辦人辦理成本費用業務的職責範圍和工作要求。

第十四條、公司成本費用的列支必須取得合法、完整的原始憑據,避免發生“白條”入賬的現象。財務部在辦理成本費用支出業務時,應當根據經批准的成本費用支出申請,對發票、結算憑證等相關憑據的真實性、完整性、合法性及合規性進行嚴格審核。

對不符合要求的發票或憑據,財務部不得受理。對各種違反國家財經法規和公司財務制度或有不真實跡象的成本費用,要堅決拒絕辦理報賬業務,發現問題應及時向有關領導彙報。

第十五條、公司會計機構負責人負責組織成本費用核算工作,定期總結成本費用開支情況,及時向公司提供成本費用分析報告。

第十六條、公司財務部組織進行成本費用的目標分解,並記錄差異,及時反饋有關信息。對未列入預算的成本費用項目,如確需支出,應當按照規定程序申請追加預算。

第十七條、公司財務部要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財經法規和公司財務制度的規

定,正確核算公司成本費用,登記有關成本費用的會計賬簿,編制有關成本費用的會計報表。

第十八條、公司成本費用核算應遵循權責發生制原則,不應以估計成本、計劃成本、定額成本代替實際成本。公司按標準成本進行核算的,應按月調整為實際成本。不得虛列、多列、不列或者少列成本費用。具體成本費用的歸集、分配應當遵循下列要求:

(一)成本的確認和計量應當符合國家統一的會計準則的規定;

(二)成本費用核算應當與客觀經濟事項一致,以實際發生的金額計價,不得人為降低或提高成本;

(三)成本費用核算應當為公司未來決策提供有用信息;

(四)成本費用應當分期核算;

(五)成本費用與相應的收入應當配比;

(六)成本費用的核算方法應當前後一致;

(七)成本費用的歸集、分配、核算應當考慮重要性原則。

第十九條、公司財務部對公司的成本費用開支情況定期進行分析,對出現的差異或異常情況要儘快查明原因、明確責任,及時向有關領導報告,以便採取有效措施制止和糾正。

第二十條、公司應當建立成本費用考核制度,對相應的成本中心進行考核和獎懲。通過成本費用考核促進各成本中心合理控制生產成本及各種耗費。

第五章、監督與檢查

第二十一條、由審計部門行使對成本費用內部控制的監督檢查權。

第二十二條、成本費用開支監督檢測的主要內容包括如下:

(一)成本費用業務相關崗位及人員的設置情況;

(二)成本費用授權批准制度的執行情況;

(三)成本費用管理制度的執行情況;

(四)成本費用核算制度的執行情況;

(五)標準成本定額管理制度的執行情況;

(六)價格管理制度的執行情況;

(七)預算管理制度的執行情況。

第二十三條、完善檢查監督過程中發現的成本費用內部控制的薄弱環節,發現重大問題應寫出書面檢查報告,向有關領導和部門彙報,以便及時採取措施加以糾正。

第六章、附則

第二十四條、本制度未盡事宜或與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及《公司章程》的相關規定相牴觸的,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及《公司章程》的相關規定執行。

第二十五條、本制度由公司董事會負責解釋。

第二十六條、本制度自頒佈之日起施行。

成本管理制度 篇五

隨着房地產市場競爭的加劇,為提高產品及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房地產企業的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愈來愈顯著。在開發建設的整個過程中(立項、規劃設計、建設、結算、銷售)每一個環節的成本都要進行嚴格的和科學的控制和管理,尤其是在立項和規劃設計階段,所以,房地產的成本管理應該是全過程的成本管理,並且不僅僅要關注財務成本,而且要關注質量、工期等隱性成本,還要考慮消費者的消費成本。

(一)立項環節的成本控制

1、新項目立項時必須提交詳細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可行性研究報告》除應具備地塊基礎資料、周邊環境及其發展趨勢、合作方背景、合作方式及條件、初步規劃設計方案、開發節奏及市場定位等基礎內容外,還須包括以下內容(《可行性研究報告》詳細內容詳見《可行性研究報告指引》):

1、成本費用估算和控制目標及措施;

2、投資及效益測算、利潤體現安排;

3、税務環境及其影響;

4、資金計劃;

5、《競投方案》(僅限招標、拍賣項目);

6、投資風險評估及相應的對策;

7、項目綜合評價意見;

(二)規劃設計環節的成本控制

1、規劃設計單位的選擇應遵循以下原則:

1)能由公司內部完成的規劃設計工作,應由公司內部自行完成;

2)需委託設計院進行的規劃設計工作,應採取招標方式,擇優確定。

2、總體規劃設計方案(必須包括建造成本控制總體目標,即目標成本:詳見附錄1-目標成本的編制與審核),應首先上報由公司領導牽頭組織的“規劃設計方案聽證會”審查,獲通過後方可進入下一設計階段(如單體設計、擴初設計、施工圖設計)。每一階段都必須要求設計單位出具《設計概(預)算》,並在與上一階段的概(預)算進行認真分析、比較的基礎上,編制我方的《建造成本概(預)算》,確定各成本單項的控制目標,並以此控制下一階段的設計。

3、施工圖設計合同應具備有關鋼筋、混凝土等建材用量要求的條款,並載明:設計單位的《施工圖預算》原則上不得突破我方編制的《建造成本預算》。

4、設計、工程、預算人員應會同監理人員、物業管理人員組成聯合小組,對施工圖的技術性、安全性、周密性、經濟性(包括建成後的物業管理成本、用户使用成本)等進行會審,提出明確的書面審查意見,並督促設計單位進行修正,避免或減少設計不合理甚至失誤所造成的投資損失、浪費。

5、材料設備之品牌/標準、參數的選用應與工程項目的品質、技術要求相匹配,在滿足功能的前提下,杜絕質量超標。

6、對工程之做法應當結合工程項目的實際情況,對規範、圖集的做法進行適當調整,使之更加經濟、合理。在設計規劃階段,使這種調整反映到圖紙中去。

(三)招標環節的成本控制

1、除壟斷性質的工程項目外,其它工程的施工或作業單位,不得指定。

2、主體施工單位的選擇,必須採取公開或邀請招標方式進行。

3、應對投標單位進行資格預審,審查單位包括工程、預算、財務、設計四大專業人員。

4、應組織設計、工程、預算、財務四大專業人員聯合組成招標工作小組,就招標範圍、招標內容、招標條件等進行詳細、具體的策劃,擬訂標書,開展招標活動;對投標單位應就其資質、經濟實力、技術力量、以往施工項目和施工管理水平等進行現場考察,提出書面考察意見;對投標情況進行評估,提出書面評估意見。

5、同等條件下,應儘量選擇企業類別或工程類別高而取費較低的單位。

6、凡一次採購量高於人民幣三萬元(含三萬元)的材料設備、工程造價高於十萬元(含十萬元)的工程施工必須採用招投標方式。

7、零星工程應當在兩個以上的施工單位中,綜合考察其技術力量、報價等進行選擇。

8、壟斷性質的工程項目(如水、電、氣等)應盡力進行公關協調,最大程度降低造價。

9、施工合同談判人員至少應包括工程、預算兩方面的專業人員,合同條件必須符合招標條件,合同條款及內容概念應清晰,不得因工程緊而不籤合同就開工。

10、開標後,對回標單位進行至少兩輪閉門談判,每次談判的回覆文件必須密封送達(按投標程序處理)。

11、合同簽訂必須按規定程序進行,詳見附錄2:合同審批與簽訂規定。

12、應建立健全施工隊伍檔案,跟蹤評估其資信、技術力量等。

13、對投標人的設備報價不能指定唯一品牌,只能約定為“某某品牌或同等品牌”。也不能指定設備配件或元件,也只能約定為“某某品牌或同等品牌”。

14、出包工程應嚴禁擅自轉包。

(四)施工過程的成本控制

現場簽證(洽商及設計變更)

1、現場簽證範圍項目施工過程中凡是由乙方提出須經甲方現場籤認的、引起工程造價變化又不屬於包乾合同範圍的事項及合同明確需現場簽證的內容均屬於現場簽證範圍的,可以辦理現場簽證,包括:工程量增減、材料設備價格變化等。現場簽證要反覆對照合同及有關文件規定慎重處理。

2、現場簽證審批權限

一般簽證2萬元以下(含2萬元)項目公司工程部、預算部2—5萬元(含5萬元)除以上人員簽字外,報項目經理或主管副總批准重大簽證5—20萬元(含20萬元)公司分管副總審批20萬元以上公司總經理審批

2.1上述金額範圍是指單筆單項變更籤證的總金額,不得分筆分項拆分變更籤證金額,並報公司審計以備抽審。

2.2同一單體建築物每個專業現場簽證次數超過10次的,要由提案人寫分析報告,報告應至少包含原因、責任人、後續是否還有簽證以及減少費用的應對方案,並報公司批准。

2.3為提高效率,預算部經理、項目經理、公司領導可根據項目具體情況進行授權。

3、現場簽證辦理

3.1對現場發生需簽證的工程內容,要求提案人詳細列明事發原因、簽證理由及合同依據。在所需簽證工程內容發生前五天內(特殊情況可在事先徵得項目經理同意且在所需簽證工程內容發生後的當天)一式五份(加蓋單位印章)及時上報。

3.2對涉及隱蔽工程或其它事後無法再現的簽證,提案人應及時通知監理工程師、業主工程部專業工程師和造價人員共同到現場勘查、核定。

3.3對重大的簽證,要求提案人應於施工前7天上報,項目部和監理工程師在接獲承包人的申請後三天內就該簽證的必要性、可行性、經濟性進行審核,並將審核意見上報公司。

3.4每月10日前,對於截止上月末已完工程但尚未確定最終審定價的簽證費用預算,甲、乙雙方應進行綜合性核對和價格商談,並形成核對與商談記錄清單。

4、現場簽證的審批

4.1項目工程部在接到經監理工程師簽署處理意見的簽證單後,一般工程簽證必須有監理公司、項目部現場工程師、預算部經理、工程部經理簽字審核、然後報項目經理籤批後方可生效。對重大的簽證須上報公司主管部門,並經得分管副總經理或公司總經理批准。具體按第2條審批權限執行。

4.2承包人意見必須由現場專業工程師和項目經理簽署;監理公司意見必須由現場專業監理工程師和總監簽署。

4.3原則上現場簽證按量價分離要求進行,即工程量由工程部負責,價款由預算部負責。但如發現量價有重大偏離時,發現方須立即向上一級書包範文領導報告,上一級領導作出審查意見。

4.4項目部在接獲承包人呈交的經監理工程師簽署意見的簽證單後,一般在5天內(重大簽證為10天內)予以批覆,並反饋予承包人。

4.5現場簽證沒有實施或未全部實施,監理工程師、工程部現場代表應及時註銷或按實重新核定該項簽證單,並及時通知造價人員。

4.6辦理現場簽證要填寫現場簽證審批單,詳見附錄3:現場簽證審批單。

5、附則監理工程師及項目職能部門相關人員應認真、仔細、準確、合理地對簽證簽署意見。尤其是要注意對於承包單位為減項的現場簽證要及時辦理。如項目部職能部門相關人員發生瀆職行為將給予內部處分和相應的罰款,直至追究法律責任。

工程質量與監理

1、項目開工前,原則上應通過招標方式擇優選擇具有合法資格與有效資質等級的監理單位。監理單位應與所監理工程的施工單位和供貨商無利益關係。

2、工程質量監控人員應要求監理單位密切配合,嚴格把關。一旦發現質量事故,必須組織有關部門詳細調查、分析事故原因,提交事故情況報告及防患措施,明確事故責任並督促責任單位,按照質檢部門認可的書面處理方案予以落實。事故報告與處理方案應一併存檔備案。

3、應特別重視隱蔽工程的監理和驗收。隱蔽工程的驗收,必須由工程、預算人員聯合施工單位、質檢部門共同參加並辦理書面手續。凡未經驗收簽證的,應要求施工單位不得隱蔽和進入下道工序施工。隱蔽工程驗收記錄按順序進行整理,存入工程技術檔案。未經預算人員參與驗收的隱蔽工程,在結算時不予計價。

工程進度款

1、原則上不向施工單位支付備料款。確需支付者,應不超過工程造價的15%,並在工程進度款支付到工程造價50%時開始抵扣預付備料款。

2、工程進度款的撥付應當按下列程序辦理:

1)施工單位按月報送施工進度計劃和工程進度完成月報表,見附件4:工程驗工計價審批表;

2)工程、預算部門會同監理人員,對照施工合同及進度計劃,審核工程進度內容和完工部位(主體結構及隱蔽工程部分須提供照片)、工程質量證明等資料;

3)預算部門整理複核工程價值量;

4)經財務部門審核後按有關批准程序付款並登記付款台帳。

3、應要求施工單位在我方開户銀行開具結算帳户,以便為我方融洽銀企關係和監督工程款項的使用提供便利。

4、工程進度款支付達到工程造價80%時,原則上應停止付款,預留至少15%工程尾款和5%保修款,以便掌握最終結算主動權。

(五)工程材料及設備管理

1、項目開工前,設計或工程管理部門應及時列出所需材料及設備清單,一般按照下列原則決定甲供、甲定乙供和乙供,並在工程施工承包合同中加以明確:

2、甲方能找到一級建材市場的、有進口免税計劃指標的、有特殊質量要求和價格浮動幅度較大的材料和設備,應實行甲供或甲定乙供,其餘實行乙供;

3、實行甲供或甲定乙供的材料和設備應儘量不支付採購保管費。

4、應按工程實際進度合理安排採購數量和具體進貨時間,防止積壓或造成窩工現象。

5、甲供材料、設備的採購必須進行廣泛詢價,貨比三家,也可在主要設備和大宗建材採購上採用招標方式。在質量、價格、供貨時間均能滿足要求的前提下,應比照下列條件擇優確定供貨單位:

1)能夠實行賒銷或定金較低的供貨商;

2)願意以房屋抵材料款,且接受正常樓價的供貨商;

3)能夠到現場安裝,接受驗收合格後再付款的供貨商;

4)售後服務和信譽良好的供貨商。

5)工程管理部門對到貨的甲供材料和設備的數量、質量及規格,要當場檢查驗收並出具檢驗報告,辦理驗收手續,妥善保管。對不符合要求的,應及時退貨並通知財務部拒絕付款。

6)《採購合同》中必須載明:因供貨商供貨不及時或質量、數量等問題對工程進度、工程質量造成影響和損失的,供貨商必須承擔索賠責任。

7)必須建立健全材料的詢價、定價、簽約、進貨和驗收保管相分離的內部牽制制度,不得促成由一人完成材料採購全過程的行為。

8)對於乙供材料和設備,我方必須按認定的質量及選型,在預算人員控制的價格上限範圍內抽取樣板,進行封樣,並儘量採取我方限價的措施。同時在材料和設備進場時應要求出具檢驗合格證。

9)材料的代用應由工程管理部門書面提出,設計單位和監理單位通過,審算部門同意,領導批准。

10)甲供材料、設備的結算必須憑供貨合同、供貨廠家或商檢部門的檢驗合格證和我方工程管理部門的驗收檢驗證明以及結算清單,經審算、財務部門審核無誤後,方能辦理結算。

(六)竣工交付環節的成本控制

1、單項工程和項目竣工應經過自檢、複查、驗收三個環節才能移交。

2、設計、工程、審計、預算、銷售和物業管理部門必須參加工程結構驗收、裝修驗收及總體驗收等,“移交證明書”應由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和物業公司同時簽署。

3、凡有影響使用功能和安全及不合設計要求的結構部位、安裝部位、裝飾部位和設備、設施,均應限期整改直到複驗合格。因施工單位原因延誤工程移交,給我方造成經濟損失的,要按合同追究其責任。

成本管理制度 篇六

目前各級政府、部門都在提倡建設節約型施工企業,樹立節約型行業形象,針對我們民營企業來講應該抓在前面,這是直接影響到我們每個員工的切身利益。遵照胡錦濤“四實”要求,即“抓實事、講實話、出實招、見實效”,我們現所訂製度就是出實招見實效,使之成為“看得見、摸得着、能實施”。

一、施工準備階段:

1、臨時設施、文明工地:

臨時設施及文明工地的搭設由項目部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工程的週期、總工程量總人數)綜合考慮,畫出平面佈置圖並做合理的經濟分析後交總師室、工程部審批簽字後再予搭設,不得隨意搭建。隨意變更審批方案(無變更審批手續)搭設的按平方面積造價,對項目部進行處罰。

2、技術方案

施工技術方案由項目工程師根據圖紙設計及施工驗收規範要求及項目特點進行編制。編制時對施工方法、施工工序、機械設備的選型及佈置認真分析,進行優化,在準備階段就把好成本的第一道關,力求做到經濟合理、操作性強、必須通過總師室、及有關部門審核後方可施工。對特殊專項的工程應有詳細專項的施工審批方案。凡不按方案施工或無變更審批手續擅自施工的,對有關主要負責人每人處500~5000元罰款。

二、施工階段

1、工程進度

工程進度與成本之間有着必然的同步關係,不僅是投資者的效益,也是施工企業的直接經濟效益(管理人員、機械設備、週轉材料的租賃、損耗等)一律按所簽訂(甲、乙雙方確認)合同工期執行。如因項目管理問題造成工期拖延所產生的費用,項目部主要負責人(項目經理、項目副經理、生產經理)在工期延誤期間的工資不予計算。

2、人工核定

為了更科學合理地安排人工,各項目一律按勞動定額用工執行,杜絕不合理的非定額用工,由於氣候影響發生的定額外用工必須與書面或電傳到預算科認可。為配合房產銷售所用人工每月必須由甲方簽證,再予考勤。對於因工程銜接不上,項目部為穩定工人超出定額用工(補貼人工)等,必須提前打報告到公司再作決定,否則由項目部自行消化。

三、材料領用

木材、夾板:

1、木材、夾板按預算員審核項目經理簽字控制進貨入庫,憑木工翻樣(施工員兼)對各班組逐階段的用量數據發料(領料單必須由生產經理或預算員簽字)。

2、倉庫必須把各班組所領用的數量簽單,在分項工程結束前彙總後交預算員,待班組結帳時按核定的損耗率結算,按制度獎罰。

鋼筋:

1、按施工翻樣,預算員審核,項目經理簽字的申購單進貨。按項目部劃分的幢號、區域,以班組為單位分類堆放(班組協助收貨,廢鋼筋各班組單獨堆放)。

2、倉庫必須把按批所進場的規格、數量辦好領料單,領料單必須由班組長、項目經理簽字,交預算員,待班組結帳時按核定的損耗率結算,結算數量由公司鋼筋翻樣審核,按制度獎罰。

低值易耗品:

1、除20xx年7月份公司管理制度上所規定外,對項目在施工中實際所發生的如:燈泡、太陽燈管由值班電工、煤鍬、泥桶、掃帚憑自己所在班組長領條,生產經理簽字,領用時一律以舊換新。

2、對於勞動車內、外胎、漏電器及小型工具等由機修工、值班電工領用,領用單由項目經理簽字。一律以舊換新,倉庫集中堆放、項目倉庫保管員階段性報基地核實報損,否則公司不予報損。

四、材料耗用

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做到物盡其用,增資節源,對所有主材,根據項目結構類型的不同(木材、鋼筋、鋼管、扣件、小型卡)按公司與項目部簽訂的工程承包責任書的損耗率進行指標總量控制。

五、地方材料耗用控制

1、三大主材(木材、夾板、鋼筋)按施工翻樣控制。對各項目所用的地方材料(黃砂、石子、磚、商品砼)四大類按定額耗用逐階段控制,如發現超出預算數量的,馬上追朔其原因,追究責任(如供應商問題,按合同約定條款執行,是項目收料問題,由收料員負責,是操作原因,由施工班組負責索賠)。

2、水泥、乾粉砂漿、界面劑、粘結劑一律採取領用制,由班組申請,生產經理審核,向倉庫領用。

3、對於項目所用的一般裝飾材料一律按預算耗用量控制結算,在班組合同簽訂時作為約束條款。如大理石、踏步磚、地磚、牆面磚、馬賽克、花崗石一律由供應商現場翻樣送貨,按實結算。

精細化管理如何控制成本 篇七

整體規劃,成本先行

整體規劃指企業整體的信息系統規劃(即IT規劃)。如財務需要總賬系統和成本系統,銷售需要售樓系統,工程需要項目管理系統,高層需要智能分析系統,公司整體需要一個OA系統……這樣的信息時代,房地產企業有着多方面的信息化建設需求。那這麼多的信息化需求,上哪些?誰先上?花多少錢合適?選擇什麼樣的合作伙伴?……只有把這些問題先考慮清楚了,才不會出現信息化進程與企業發展脱節或者信息孤島林立的狀況。

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設計IT規劃系統藍圖,根據需要可以先推行成本信息化。

明確方向,把握需求

在這裏,我們可以分別從行業宏觀和企業微觀兩個方面來探討房地產行業成本管理的需求和方向。* 行業宏觀方面:明晰行業成本管理模式

我們知道,房地產行業的`特性源自於不動產的特性,產品完全個體化,並且建設週期長、投資大,因此決定了其成本管理模式也不同於一般的消費品行業。房地產行業的成本管理特點決定了其採用以“目標成本+動態成本+責任成本”為核心的成本管理模式。這種模式的好處在於它能夠很好地將事前、事中、事後三者結合起來。其中“目標成本”和“責任成本”在各行業中都有應用,這裏面最具有房地產行業特點就是“動態成本”,即是用來在過程中時刻反映總成本的變化。

這種概念已經突破了財務傳統的成本概念,大家從動態成本的公式中也可以發現:動態成本=已結算合同+未結算合同+非合同性成本+待發生費用。

這裏面是個大雜繪,“已結算合同”和“未結算合同”體現了權責發生制原則,“非合同性成本”又是收付實現制,“待發生費用”還未發生,其實根本都不能算是成本。因此,這種管理模式不是從財務會計角度出發的,而是為了滿足管理的需要而生,但是這又要與財務發生密切關聯。因此也使得通用的成本管理軟件根本處理不了這種特別的需要,得有專門的軟件來支持。

* 企業微觀方面:鎖定成本信息化具體需求

相對於土地開發成本,房產開發成本更復雜、更具代表性,下面我們就以房地產開發成本為切入點進行闡述。

(1)“目標成本”的建立

目標成本是企業預先確定的、在一定時期內和經過努力所要實現的成本目標,是開發成本的控制線。

目標成本的建立是整個成本控制體系的基礎,也是在信息系統幫助下,實現管理精細化的第一步。整個目標成本體系是動態成本的基礎,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內容:一是房產開發成本的結構;二是成本分類,三是目標成本的形成。

A、成本結構:房地產開發過程中會發生很多費用,就其用途來説,一般可分為以下幾個大部分:

* 土地費用

* 前期費用

* 建安成本

* 配套費用

* 籌資成本

* 管理費用

* 銷售費用

其中,後三者——籌資成本、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從財務的角度,是期間費用的性質,也可稱之為開發間接費,一般不納入成本管理的範疇。前四者,都屬房產開發成本,其中,在房產開發階段,土地費用已是一個歷史沉沒成本,已經沒有控制的意義;而前期費用、建安成本、配套費用這三部分費用金額大、結構複雜,是房地產企業開發成本的主要管理對象。

B、信息系統要提供靈活的房產開發成本分類:

精細化的成本管理需要精細化的成本分類,成本分類是後續成本管理模式及報表體系規劃的基礎,也是成本管理信息系統應用的基礎,因此對於企業非常重要。在房地產行業,成本分類一般以成本樹的方式來展現。

對於成本分類的方法和明細程度,應當視不同企業的需要而定。在表1中,我們主要將其劃分為三級。當然,如果需要也可以再繼續進行細分,如表1中的“前期費用——顧問費用”可繼續往下細分為:機電顧問、幕牆顧問、景觀顧問等。從成本精細化的角度來説,當然是劃分得越細越好,但企業還是要兼具可操作性和成本效率原則,因此在細分之前,最好做一次評估。此外,成本樹的設計還要遵循穩定性與靈活性相結合的原則,如上述成本樹設三級,第一、二級保持穩定,第三級可根據實際情況增加明細。

C、信息系統要支持目標成本的形成,常用的有兩種方式,由下而上和由上而下:

由下而上:有關部門根據房地產項目的類別、定位、市場競爭等情況,分階段逐步完善,最後在施工圖階段形成目標成本,由於這個過程非常複雜,需要相當的專業積累,可以利用外部專業公司資源協助完成。如圖1所示:

由上而下:決策層根據市場價格和心理預期收益,倒推出一個總目標成本,然後在此基本上再按成本分類樹逐級細分。由於操作簡單,這種方式在實際中運用比較多,缺點就是準確度不足,並不能做到成本最優。

(2)實現“動態成本”,對開發成本進行實時控制

“動態成本”是項目實施過程中,各個時期體現的預期成本結果,它能夠實時反映預計總成本以及預計總成本與目標成本的差異。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回答:

* 系統如何實時反映項目估算、項目概算、合同管理、付款管理各階段的實際成本,體現項目建設的全過程管理?

* 系統如何進行開發項目合同管理?如合同的分類管理,多層級的合同審批流管理,合同變更提出方和合同變更原因的基礎信息管理,合同變更審批流管理和嚴格的權限控制。

* 系統如何與其他子系統緊密集成?包括與財務、BI、租售等系統的集成,實現財務業務一體化。

(3)滿足“責任成本”的評估需要

“責任成本”是一種以成本控制為導向的績效體系,通過確定責任主體和評價部門,通過技術經濟指標的目標設定、執行和考核,來保證整體成本的合理性和先進性,令全員實施自覺的成本管理行為。責任成本管理體系包括如下要素:責任範圍、責任人、評價標準、評價。

(4)提供經營分析,支持各層管理人員決策

(注:有關經營分析的內容,《AMT前沿論叢》後續會通過專題的形式為大家詳細呈現)。

尋找夥伴,謹慎選型

有了明確的房地產企業成本管理方向和需求定位,我們就需要選擇合適的軟件產品來滿足企業需求。現在市場上有很多廠商均聲稱可以提供房地產企業成本解決方案,國內的有金蝶K3、EAS,用友,明源,天諾等;國外的有JDE,SAP,Oracle等。

這麼多軟件,究竟哪家功能最合適,誰的性價比最高,最好的辦法就是拉出來同場競技,也就是根據之前明確的企業關鍵需求,進行選型競標。

房地產企業信息化潮流不可逆,我們只有順應這種趨勢,審時度勢,知難而進,方能引領市場羣雄,笑傲江湖。

確立方案,分步實施

“可以説,在我們這個傳統的房地產企業進行這樣的信息化建設就像是進行一場革命”,在我們為某公司進行諮詢時,客户如是説。我們可以由此體會到信息化對企業所帶來的衝擊力是多麼地強大。而這也同時意味着企業在信息化面前阻力重重,除了軟件、資金等方面的問題外,最大的阻力來源於企業內部對於信息化的認可程度。這是由於:

* 信息化把以前許多黑箱工作透明化、規範化,直接影響了很多人的經濟利益;

* 信息化改變了很多人的工作習慣,特別是在試運行期間,手工和系統的並行使工作量大增,勢必引起人們的不滿;

* 信息化是一個長期的建設過程,效果不會那麼快的立竿見影,領導的熱情與推進力不能持續;

因此,為了克服這些阻力,保證系統的順利推行,在實施前,需要進行多方面的準備和鋪墊:

* 思想上:由決策層指揮,項目組造勢,讓員工意識到信息化很重要,而且別無選擇。

* 技術上:選擇一種合適的系統應用模式,儘量減少實施過程中員工的工作壓力。一般常用的有兩種系統應用模式:集中式和分佈式。

成本管理制度 篇八

1、增強成本觀念,貫徹全員成本管理:企業的一切成本管理活動應以成本效益理念作為指導思想,要認識到成本優勢的取得絕對不限於產品質量的本身,應從管理的高度去挖掘降低成本和獲取效益的潛力。要及時、全面向全體人員提供組成成本的信息,藉以提高員工對成本管理的認識,增強成本觀念。通過成本分析,評價中層管理人員的業績,促進管理人員採取改善措施。

2、加強成本控管與成本核算兩個基礎工作:一是加強成本管控的基礎工作:合理制定原物材料、輔助材料、能源等物資費用的定額;嚴格健全計量、檢驗和物資收發領退制度;健全產品、產量、品種、質量、原材料消耗、工時利用率和設備利用率等原始記錄;建立企業內部的結算價格體系,對內部各部門(包括行政)使用的材料、產品和相互提供的勞務等都按合理的計劃價格結算。二是要加強成本核算的基礎工作。如制定嚴格的成本開支範圍和標準;正確劃分各種費用界限。採用企業適切的成本計算方法等。

3、完善成本管理機構的經濟責任制:

(1)建立科學、合理的成本信息管理系統。建構包括經營、財會、供應、銷售、生產、技術等部門負責人蔘加的矩陣式成本管理小組;要對成本管理人員經常進行專業培訓、思維與知識更新再教育,藉以提高成本管理方面的專業知識,開闢降低成本的廣闊途徑。

(2)完善成本管理的經濟責任制。一是制訂成本管理規章制度,如各項基礎管理、成本約束制度等;二是明確各項成本的經濟責任,將責任落實到部門、單位或個人,將市場利潤管理細化、落實到員工個人;三是實行獎懲兑現,落實成本管理與個人績效掛鈎機制。

4、採用現代科學的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

(1)採用現代的成本管理方法和計算機管理。改變傳統的成本管理那種被動地計劃、記賬、算賬。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成本管理不能侷限於產品的生產過程,而應將視野向前延伸到產品的設計以及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向後延伸到顧客的使用、維修及處置。按照成本全程管理的要求,會涉及到產品的信息來源成本、技術成本、行政成本、生產成本、庫存成本、銷售成本,以及對顧客的維修成本、處置成本等成本範疇。

(2)要抓好企業成本管理幾個環節的工作。事前要抓好成本預測、決策和成本計劃工作;事中要抓好成本控制和核算工作;事後要抓好成本的考核和分析工作。

(3)抓好降低產品成本的重點工作,如對主要原材料、物資採購實行比價採購制度,以降低採購成本。

(4)抓好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生產不合格的產品時最大的浪費。

(5)提高資金運作水平。一要加大應收賬款的催收力度,降低應付款比例,加速貨款回籠;降低存貨比例,加強存貨管理。通過以上措施減少資金佔用,優化資金結構,合理分配資金,加速資金週轉,降低籌資成本。二要對資金實施跟蹤管理,加強資金調度與使用。

5、加強戰略成本觀念:現代成本管理的目的應該是以儘可能少的成本支出,獲得儘可能多的使用價值,從而為賺取利潤提供儘可能好的基礎,從而提高成本效益。在經濟環境發生劇變、市場競爭變得異常激烈的情況下,成本優勢的取得對於一個企業的生存是至關重要的。應密切關注整個市場和競爭對手的動向來發現問題,調整和改變自己的戰略戰術。從加強戰略成本管理出發,企業在產品開發、設計階段要加大科技含量投入,通過重組生產流程來避免不必要的生產環節,對產品全生命週期成本進行管理,實現成本的持續性降低,達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6、進行工作流程的整合與改善:企業在分析自身的競爭優勢、確定企業的目標和任務後,應合理組織生產要素,撤銷與此不相關的環節,減少不必要的分工與無法增值的流程(或動作)。減少不必要的層次,使其在達到必要的環節的同時減少不必要的停滯,保證必要環節運作的暢通和有效,徹底消除現場(包括生產車間與辦公室的作業)資源的浪費。

7、降低庫存與資源取得成本:盡最大管理技能實施符合企業自身的“精益生產”制度,強化企業產銷協調機能,提高企業價值鏈流速。

8、採取有效措施,確保成本信息的有效性:對所有這些成本內容都應運用嚴格、細緻的科學手段進行管理。隨着企業經營管理的複雜化,對信息處理的準確性、時效性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利用計算機網絡來進行成本管理的優越性也顯而易見。

高層管理人員要按照上述的成本管理方法,注重發生成本的前期預測和其中控制,減少成本發生後的處罰。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k3p4p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