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小班户外遊戲觀察記錄分析與措施多篇

小班户外遊戲觀察記錄分析與措施多篇

小班户外遊戲觀察記錄分析與措施多篇

小班個案分析 篇一

一、個案研究前

我在一幼兒園小班實習了一個多月,在此期間,發現我班有一四歲幼兒XX行為與其他幼兒有所不同,他沒有朋友,常常脱離班級一個人活動。最明顯的是他極其好動,上課從不會集中精神,最多兩三分鐘注意力就會轉移,容易受身邊的事物所影響,窗外的腳步聲就能轉移他的注意力,而且好奇心強,自控能力差,並常伴有某種習慣性小動作,如咬指甲、吸手指、摳鼻子等,做什麼事大都半途而廢,有頭無尾。而且他從來沒有守紀律的概念。還有點口吃,與老師小朋友語言交流有障礙。

我向原任老師詢問過他家庭的情況,他爸爸與媽媽是不同省份的結合,爸爸是來自外省,現任中學語文教師,媽媽是本省,現做美容推銷工作,平時工作忙,對兒子的教育很少。

二、個案觀察記錄

發現該幼兒行為有異常以後,我懷疑他是否有多動症,為了證實我的想法,我開始對他的行為進行觀察。在兩週的觀察後,我發現有如下一些明顯性的行為:

1、上課

在上分享閲讀課時,小朋友都積極舉手回答問題,而他則從不舉手,並且老是站起來,咬着手指頭,一下又望望黑板,一下又望望其他小朋友,或是望着地板,神情遊離不定,又像關注某個東西,又似在沉思,但他什麼也沒做,也不説一句話。其他小朋友在朗讀時他並沒有讀,而且常常被外面其他事物所吸引,動作很不優雅,喜歡把一隻腿搭在旁邊小朋友的椅子上,一下又去與旁邊的小朋友嬉戲,或是下位打擾其他小朋友,當老師指了一下他的頭以後他才停止嬉戲,但眼神還是沒有關注老師和黑板。他上課時的常見動作是用兩隻手撐着腿往前看。

2、課間操

做操時手腳都在不停的動,但沒有按照課間操的要求做,完全是他自己在自由的手舞足蹈,想怎麼做就怎麼做,而且他總是顯得走不穩站不穩,搖搖晃晃的,也容易被其他東西吸引,天上飛來幾架飛機,他就一直望着飛機,不再做操,老師提醒他也完全沒有反應。其他小朋友雖然也被飛機吸引但是很明顯的可以看出沒有他那樣分散精力。

課間操做完,他總是顯得格格不入,不合羣,其他小朋友都回活動室去了,他還痴痴的站在那裏,我提醒他也不走,後來還是我拉回去的。

3、就餐

吃飯比較快,但是喜歡做些小動作,例如用勺子靠近右邊小女孩的頭髮,習慣性地到處望來望去,飯粒經常掉到桌子上、衣服上、地上,想喝水了就叫着要喝水,沒有得到水就自己跑開了去倒了一杯水。

4、遊戲

他還是和其他小朋友一樣做遊戲,但是常常注意力不集中,一下就到處望望,打擾其他的小朋友。在玩玩具時,他總是喜歡一個人在窗前把玩具擺上去,這是不允許的,其他小朋友都是安靜的靠牆坐着玩。每次收玩具時他從不會主動交過來,而且老師叫了很多次他就是不肯交,後來不想玩了他就隨便亂放個地方跑了。

5、睡覺

他睡覺有個習慣,每次都要脱掉襪子,還喜歡玩襪子,老師怎麼一再強調想糾正都沒有辦法,最後也就不管他了。他每次開始睡覺的時候都睡不着,老是在牀上翻來覆去,亂踢亂動,老師怎麼説都沒用。要起牀的時候他總是起不來,躺在牀上誰都叫不動。午睡起來別的小朋友都去吃點心了他還在牀上,大多時候他都是最後一個吃點心,而且總是懶洋洋的。

6、一次逃跑行動

有天下午,我們進行了幾個活動後,老師突然發現XX不見了,這時老師們都急了,都到處去找,找了很久,最後在活動場的存放玩具的小房子裏找到了,原來他一個人在那裏玩玩具。後來我們才知道,午睡他是最後一個起牀的,等我們都不在意的時候,他點心也沒有吃就一個人跑下去了。那次把老師們都急壞了,我們找他説的時候,他好象也是那種無所謂的樣子,根本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三、研究與分析

(一)判定分析

通過這些觀察記錄,我們能否判定XX就是有多動症呢?這對我們來説實在是很難確定,因為這還需要通過心理測試、醫院診斷等,而因為我們受到多方面條件的限制就只通過查資料瞭解多動症的基本症狀及從單方面的觀察來判斷。

通過查找相關資料,我瞭解到兒童多動症是指兒童注意障礙和注意障礙伴有多動的一種病態行為。又稱為輕度腦功能失調(簡稱mbd)、注意缺損(簡稱add)、兒童行為問題等。對於多動症的界定範圍是指大腦無明顯病變,智能正常,但有自控力差、多動、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的兒童。一般説來,孩子喜愛活動是生理上的特點,他們進行或參與的活動總是有動機、有目的的,因而是可以自我剋制的。“多動症”患者不但多動,而且他們的“動”往往是在注意力分散的情況下出現的,很難自我剋制,這就超出了正常的生理範圍,成為一種病態了。1991年美國報道患多動症兒童佔學齡兒童的3%一一5%,我國約佔3%,男孩和女孩的比例是5:1。如果對這些兒童沒有及時的治療還會影響到他們的學業、心理健康和品行等一系列問題。

從以上觀察我們可以發現該幼兒具有以下特點:

1、注意力不集中,分心。對任何事物都有注意力集中的困難,即使是對最感興趣的事。不僅上課不能注意聽講,做小動作,擾亂別人,即使是在看比較喜歡的動畫片時也不能聚精會神。所以有一定程度的注意障礙,這是多動症的主要表現之一。

2、小動作多,為手腳不停,讓其安靜下來難度較大。在多動症兒童中其中95%的就有此類表現。

3、情緒不穩定,自我控制能力差。舉止行為缺乏思考和判斷。意識不到到處亂跑的危險性。

4、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學習困難,還有語言障礙—-口吃,講話少。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基本可以斷定該幼兒患有多動症。

(二)原因分析

1、家庭原因

通過和原任老師交流和直接與其家長交流以及在平時的觀察中,我發現該幼兒的父母非常喜歡他的孩子,甚至有點溺愛的程度,每次來學校孩子都很高興,一下就爬到媽媽身上,一個勁的在媽媽臉上親,媽媽也顯得異常

高興,“乖兒子”的親熱的叫着。XX是全託,每週才能回家一次,因此這也使他回到家就成了寶,一週難得見到爸爸媽媽,見到了肯定又是一陣親熱。平時在家裏爸爸媽媽都很忙,與孩子交流的時間很少,而且由於來自不同的省,普通話都講的不好,溝通時更少,也導致了該幼兒的語言障礙。由於爸爸媽媽教育不當,當孩子想表達又由於能力水平有限而表達不清時,家長並沒有正確的鼓勵,而是説“不準口吃!”這樣不僅傷了孩子的自尊心,而且還形成了心理暗示,使孩子養成了口吃的毛病。工作忙,平時就想着多關心一下兒子的生活、學習,而忽略了兒子其他各方面的發展,兒子不喜歡説,但喜歡動,注意力分散,家長不知道怎麼教育,而只是一味的責罵,不會分析原因採取有效的措施。

2、教師原因

一個班的孩子太多,教師往往很難照顧到所有的孩子,而對於這個特別的孩子教師雖然意識到了他存在的問題,但是經過幾次教育以後發現要解決很棘手,最後還是放棄了這個艱鉅的任務。該幼兒來園已經半年多,雖然注意力不集中,孤僻,不合羣,不與人交流,學習不認真,但至少沒有很明顯的攻擊行為,不像班上其他幾個攻擊性行為很嚴重的幼兒那樣經常弄出些讓老師頭痛的事來,平時老師都把心思放在了那些幼兒身上,對於該幼兒的教育就忽視了。

(三)教育方法

1、對父母的指導方案

孩子多動不是有意的頑皮,而是對自己的行為難以控制。因此要對孩子有耐心。對缺點要反覆幫助改正,對優點要及時表揚鞏固。不管工作多忙都不能忽略對孩子的教育,平時不僅要關心孩子的生活學習,也要關心孩子其他各方面的教育,尤其是個性發展、心理健康方面。要營造一種温馨、祥和的家庭氛圍,讓孩子的心理產生安全感。及時的與老師聯繫,多瞭解孩子的在校情況,聽取老師的意見。

2、對教師的指導方案

教師不能忽略多動症孩子的行為,應瞭解多動症孩子注意力集中困難的特點。老師的教育最好是以表揚和鼓勵為主,仔細耐心的幫助他,對他微小的進步要加以肯定,不時的鼓勵會讓他對自己充滿自信,也會漸漸感受到老師的關心與愛心,這樣會讓他慢慢與老師和小朋友接觸,也會逐漸知道做任何事都要顧及到周圍人,而不會孤僻行事,任自己亂**跑,最後在老師的監督下能約束自己的行為。在教育時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多創造與其他小朋友交流合作的機會,多鼓勵他去自由的交談,這樣他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會得到提高。

四、我的教育

在實習末期,我對該幼兒採取了特別教育,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教育:

(一)用愛心交換信任

陶行知先生曾説過:“誰不愛學生,誰就不能教育好學生。”愛是教育的前提,信任是教育的開始。我關注着XX的一言一行,常常主動與他交流,後來我發現他其實是很喜歡老師的,和他交流得多了他也會主動與我講話了,慢慢我發現他有時也能講出幾

句完整流利的話,這是我成功的第一步。後來當我在開展活動時發現他開小差亂動時,只要走到他身旁,或是微笑的與他講,他還是能夠尊重我,馬上不亂動了。

(二)用細心發現亮點

其實這樣的多動症兒童並不是一切都差,也有好的方面和“閃光點”等積極因素。在後來的觀察與交流中,我發現XX是個很有禮貌的孩子,每次他需要什麼東西時總是親熱的叫:“老師,我想......”而我們班其他的小朋友幾乎都沒有叫“老師”的習慣,而且每次我給他發水果他都要回答一聲“謝謝!”而其他大多數孩子都做不到這一點,每當這時我總是很感動,我也會利用這個教育機智,表揚他同時教育其他孩子要懂禮貌,經過多次以後我發現我們班的孩子越來越有禮貌了。

(三)用耐心期待蜕變

多動症孩子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自控能力差,缺乏毅力,不能持之以恆,經常會出現反覆動搖現象,因此多動症兒童的轉化工作不是一次教育或輔導就能奏效的,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採取了以下一些措施:

1、與家長加強交流,我把XX的表現及時反饋給家長,多溝通,通過家園雙向對他進行教育。

2、教育目標要切合實際,適度。對多動孩子不應苛求過分安靜,不要制定過多的清規戒律,而是由易到難,由小到大,由少到多。

3、加強自制力的訓練。在一日活動中,我利用一切機會訓練其自制力。XX經常把書本和玩具亂丟,不懂得歸位放好,我就帶他撿起來並整理好。經過一段時間的引導,他扔東西的毛病也改善了很多。

4、加強注意力的訓練。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不時影響其他同學的正常活動,因此我把他的座位安排在老師容易顧及的地方,在各項活動中培養他的注意力,特別是在操作活動如捲袖子、繫鞋帶等手工活動中,督促他集中精力完成任務。逐步培養其耐心、專注的習慣。

五、個案轉化效果

通過一個月的家園配合訓練,XX各方面都有了一些進步:開始知道去習慣集體生活,上課坐姿有所改善,動作協調性有了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有所提高。當然對一般幼兒來説,這些幾乎是微不足道的,但對他來説已經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了。

由於多動症幼兒的改變是需要一個很長時期的,短短一個月是不夠的,但是我的實習期已滿,我能做的也只有這些,後面對XX的教育還需要原任老師來完成。我想,只要家園繼續配合,針對情況適時調整教育目標,相信XX會成為一個聰明、懂事的孩子。

小班户外遊戲觀察記錄分析與措施 篇二

時間:20xx年3月24日

地點:户外操場

被觀察者:王博俊

觀察內容:我和鴨子做遊戲

觀察記錄:

俊俊帶着鴨子,在安吉梯上走過,突然看到前方有人搭好的蹺蹺板,於是帶着鴨子來到了蹺蹺板上,當他把鴨子放在蹺蹺板,準備一起玩耍時發現,鴨子一放好,他用腳一翹,鴨子馬上滑落下來,試了三次仍然失敗,於是我説:是否可以給鴨子找個座位呢?

於是他發現用輪胎代替座位,在讓鴨子坐上去前,俊俊放穩輪胎後,在蹺蹺板的一端顛了幾下,發現輪胎掉不下來了以後,把鴨子放了上去,玩了一會兒,他也想給自己找個座位,於是,也找來了一個輪胎,自己坐了進去,翹了幾下以後,他想讓鴨子坐的再高一些,於是又開始重複第一次的嘗試,但自己不再坐進輪胎中,站在蹺蹺板的一端和鴨子玩耍。

分析與建議:俊俊是個小班的孩子,在遊戲中,他把鴨子作為自己的一個好夥伴,從安居梯到蹺蹺板,時刻把它比做成一個有生命的個體。

在玩蹺蹺板的時候,因為他對平衡的概念是不知道的,所以哪怕鴨子一直從蹺蹺板上滑落,他也要多次嘗試不放棄,後來在老師的引導他,會立刻篩選出適合給鴨子的座位“輪胎”進行代替,在和鴨子玩耍之前,他還站在蹺蹺板的一端顛一下,發現穩固不滑落後再把鴨子放上去,可見他是一個多細心的孩子,隨着他自身的生活經驗的遷移,他發現自己也需要一個座位,因為蹺蹺板是有兩個座位的,於是他再次找一個輪胎過來自己坐了進去,玩了一會後,他發現又想給鴨子的座位增高了,他會根據自己的遊戲進程進行一些調整。

遊戲中作為蹺蹺板的“板”有些窄,可提供一些寬一點的,蹺蹺板的下方,輪胎放置兩個就能更好的體驗蹺蹺板的樂趣。

小班個案分析 篇三

陽恆是我們班的開心果,活潑開朗的一個小男孩。陽恆在家裏吃飯從來不自己動手,就是等着爸爸媽媽來喂他,不喂他他就寧願餓肚子。於是我就想了個辦法改變鍾陽恆的這一行為。今天我看見他旁邊的小朋友在大口大口地吃飯,可是鍾陽恆就看着這份飯菜一動不動,突然我看到了眼前的糖果 (陽恆非常喜歡的零食),於是我就跟他説:“你今天自己吃飯我就獎給你糖果。”他猶豫了一下,點了點頭。

分析:

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大部分孩子在家都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剛離開家人的照顧,很多幼兒還不是很適應。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正確理解幼兒的行為,然後根據問題的情節嚴重給孩子一個慢慢糾正的過程,千萬不能批評。給幼兒自己體會自己吃完飯的成就感。事後也要和家長多交流、溝通,以便家園一致,促進孩子的進步。

反思:

現在的幼兒都在優越的條件中長大,這些行為習慣的養成不得不讓人感慨。我們要與家長多交流,告訴家長几個有效的方法,如:學小兔、大嘴寶寶等,讓家長也鼓勵孩子自己吃飯的習慣;告訴家長孩子自己吃完飯時,要及時給他表揚,如小紅花等。希望在家長和老師的一起努力下,讓孩子慢慢養成自己吃飯的良好習慣,也適當改變幼兒的挑食習慣。

小班個案分析 篇四

觀察記錄:

“老師,老師,幫我提一下褲子吧!”我停下手中正在填寫的常規記錄表,抬頭一看,原來是韓詩彤上廁所出來我給她提褲子。(這個孩子是剛來的,在我們班年齡是最小的)見此情形我説:“老師教你提褲子吧,你都3歲多了,可以學着自己做了。”哪知我的話音剛落,詩彤立刻就拒絕了,連連擺手,嘴裏喊道:“老師,我不會,我不會!我媽媽説了,自己提不上就找老師“。不會老師可以教你啊,只要學會正確的方法,多練幾次,自然就學會了。讓媽媽也看一看我們詩彤寶寶是很能幹的,自己學會提褲子”,詩彤聽了後,低着頭一言不發,而且站在那兒一動也不動,看來,我的鼓勵並沒有激發起詩彤學着自己整理的興趣,我只好先幫她整理了。

午餐時,為了配合鍛鍊詩彤的獨立能力,我把以前老師分小碗、勺子,改成了讓幾個能力強的小朋友來分,當然也叫到了韓詩彤,當我叫到她的名字時,詩彤坐在椅子上猶豫着,我便便鼓勵她説:“詩彤好棒啊!會幫老師分餐具!”詩彤從小椅子上站了起來伸手去拿碗,可能是有點緊張,也有可能是獨立活動的能力有點弱,只聽見“咣”的一聲,詩彤把碗掉在了地上,我沒有責怪他,並叮囑她小心一點,把碗拿好後慢慢地走,並告訴她沒關係的,剛剛只是個小意外,詩彤聽了一個勁的點頭。

令人驚訝的是,接下來的幾天,詩彤竟然自己主動學着提褲子了,有時見她沒整理好,我就幫着整理一下,詩彤竟然還不讓老師幫忙,自己有模有樣的整理,實在是太棒了。

分析措施:

其實韓詩彤是一個非常聰明、利落的孩子,動手能力也不錯,也喜歡動手。可見孩子自立願望還是很強烈的,很多事還是想自己去幹,我和詩彤的媽媽進行了溝通交流,可能是在家鍛鍊的機會少,家長怕孩子遭受委屈而過度的呵護,所以,一切都有父母包辦,久而久之使孩子養成了依賴他人的習慣。我和詩彤的媽媽進行了溝通交流,而作為教師,我們既是孩子的教育者、引導者、援助者,應該給孩子創造環境、創造條件,指導她們去克服困難,只要是在孩子能力之內的事情,我們都要鼓勵她們自己去嘗試 ,並從中汲取經驗教訓,鍛鍊孩子的能力,久而久之讓孩子擺脱成人的照顧,一點一點向獨立自主邁進。

小班户外遊戲觀察記錄分析與措施 篇五

觀察時間:20xx年xx月xx日(15:3115:3415:36—15:3915:42—15:45)

觀察地點:內操場西

觀察對象:xx、xx

觀察教師:xx

觀察目的:觀察幼兒在户外活動中同伴之間的相處情景和平衡本事的發展。

觀察實錄:

午時户外活動時,孩子們在內操場進行攀爬遊戲。這時,xx輕輕拉起xx的手,帶xx慢慢走,走了一會兒抬頭髮現爬的高高的張雨欣在喊她,她伸手和雨欣打招呼,還提醒xx和張雨欣打招呼。xx在凹凸不平的路上有些站不住,沒發立即伸手和雨欣搖一搖。過了一會兒xx繼續拉茜茜繞着攀爬梯走,像小姐姐一樣照顧着走的有些慢的茜茜。

xx拉着xx走了一會兒,就帶xx去攀爬梯裏面。剛進去的時候,她發現自我走得不太穩,鑽進去又鑽出來,猶豫了一會兒,還是決定拉着茜茜去裏面玩玩,還細心的叮囑有些膽小的茜茜注意安全,慢慢的。兩個小朋友在裏面抬頭看看其他小朋友,主動和她們打招呼。

在攀爬梯裏面走了一會兒,xx已經逐漸掌握了一些堅持平衡的'小技巧,茜茜還有一些站不住,在這個過程中,xx依舊用小姐姐的姿態保護着xx,不着急,慢慢等着xx走過來。

觀察分析:

xx是一個懂事,有耐心且有自我主見的孩子,她願意主動幫忙別人,主動和別人成為好朋友,在和xx玩耍的過程中,她不急不燥,一向在耐心等待着xx慢慢走過來,不細心摔倒,她站起來給自我彈彈灰還不忘給茜茜也彈一彈。

xx是一個害羞膽小的小姑娘,在和家長交流的過程中,我們發現茜茜的平衡感發育有些緩慢,走路有時容易不注意就摔倒,所以,在以後的一齊生活中要多關注她,對她進行平衡本事的訓練和指導。

支持策略:

1、在遊戲中培養孩子平衡本事的發展。由於小班幼兒年齡較小,所以我們在活動的同時要注意活動的資料是否貼合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儘可能創設一些趣味的情境,如繞叢林,過小橋,鑽山洞等遊戲活動。

2、利用家園合作,助力幼兒平衡本事發展。在幼兒園,幼兒教師會創設多種環境,幫忙幼兒發展,在家也能夠練習,比如鼓勵幼兒自我上下樓梯,和家長比賽快走等等。

小班個案分析 篇六

觀察時間:20xx、6

材料投放:可樂瓶製成的各種動物

觀察記錄:

為了讓幼兒瞭解動物的生活習性,學會關心愛護小動物。我悄悄將材料放入了活動區。早餐過後,幼兒在音樂伴隨下進入了活動區。貝貝和天天一同來到小貓、小狗、小兔前,拿起來看了看,貝貝把小貓、小狗、小兔看了一遍就又到其他材料籃裏東翻翻西瞧瞧去了。天天拿起小狗後,將小狗轉了一圈,突然發現旁邊有食物,他拿起一個蘿蔔就往小狗嘴裏放,嘴裏自言自語的説:“我給你吃東西。”接着又從籃裏順手拿起一塊骨頭,放入小狗嘴裏。當他拿起第三個食物蘿蔔時,他停下了手看了看,開始翻食物的籃子一邊翻一邊説:“蘿蔔 、骨頭、小魚。”於是他換了一塊骨頭放入小狗的嘴裏。玩了一會,他又拿起小貓來喂,這時他發現了勺子,他試着拿勺子喂小魚。貝貝在活動區裏轉了一圈後,見天天在喂小貓,就走到天天旁看天天餵食,覺得挺好玩也抱起一隻小貓來喂。他找了找沒見有勺子,就一把搶過天天的勺,天天大叫:“老師,他搶我的勺子。”我馬上走過去,只聽貝貝嘟喃着“我沒有勺子喂小貓了。”我忙對他説:“那我們來找找還有什麼工具可以用來喂小貓?”貝貝看了看籃子,搖了搖頭“沒有了”我拿起一個鑷子説:“試試看,鑷子行不行?”貝貝拿着鑷子慢慢地夾起了一條魚,放入了小貓的嘴裏。“老師,我喂小貓吃魚了。”貝貝高興的叫了起來。天天看到後,也跟着換了鑷子夾魚。

分析:

區域活動

內容、材料豐富,有利於幼兒按照自己的興趣選擇活動,並適於幼兒個別溝通的優勢,尊重了幼兒的個體差異。同時使教師能在幼兒自主遊戲中解放出來,集中精力觀察幼兒,及時滿足個體的不同需要。

貝貝對遊戲材料進行無意識地罷弄,較長時間東看看,西瞧瞧,我認為作為教師應不急於引導,而給予他們充分探索的時間,讓他們按自己的意願選擇活動的材料,以培養幼兒的自主選擇能力。

小班幼兒年齡小,常以滿足自己的需要為準,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而發生爭搶,教師適時介入引導,即化解了矛盾又保證了遊戲的正常進行。

小班個案分析 篇七

小班個案分析——不良就餐習慣

基本情況:姓名:菲菲 性別:女 年齡:3歲

前提:

1、這個年齡段的幼兒自理能力較差,特別是就餐,在家幾乎都是父母餵飯。不喜歡自己吃,愛偏食,就餐習慣不是很好。

2、為了讓小朋友們養成良好的就餐習慣。不偏食、班級就平時小朋友們的就餐表現對於特別就餐困難的幼兒進行了指導。

一、觀察現象

小朋友們們的就餐大都表現為使用餐具不正確、坐姿不正確。對於不喜歡的食物不吃或挑出。就餐時掉飯粒的現象突出,就餐不安靜。注意力不集中,就餐的時間偏長。菲菲小朋友遇到自己喜歡吃的東西時,就會吃的很快也很乾淨。遇到不喜歡吃的東西時,她就會一直坐着,不動一口。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吃飯的時候不專心,很容易被別的事情所吸引,注意力不集中。

就餐習慣很不穩定。

二、分析原因

菲菲小朋友的個子長得很大,所以她的飲食一直是她父母所擔心的事情。記得剛來班級的時候,她的媽媽就説“不擔心別的事情就擔心她吃飯,在家時都是父母一口一口地喂才能吃得進去。所以挑食的她,媽媽總是做她喜歡吃的食物來吃。可是在幼兒園,食物是經過營養搭配來制定食譜的。所以難免會有她不愛吃的東西。她的個子長得快,這樣偏食一定會對她的身體有一定影響的。這正是她的媽媽所擔心的事情,每天問她的就餐情況比問別的事情都要多。我們也在積極的想辦法幫助菲菲渡過這個難關。

三、對策、措施

針對該名幼兒的實際情況,我首先給所有小朋友講了一個故事《淘氣的大公雞》説的是一個小弟弟因為就餐習慣不好,被一隻大公雞啄得到處跑的故事。讓小朋友們懂得就餐要有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不能像小弟弟那樣。又通過繪畫講小苗生長的過程,通過二組圖片形象地演示空氣、陽光、水什麼都不少的小苗就會長得很高很快。而缺少這些東西的小苗就長得不高也不壯。讓小朋友們懂得必要的飲食營養是不可缺少的。每當菲菲自己獨力地吃完一頓飯的時候,我都會讓小朋友們給她鼓掌併發給她一朵小紅花。並讓她去當小班長看看誰沒有把飯吃完和把飯粒掉在了桌子上。有的時候我發現是她不愛吃的食物時,就讓她為老師做一些事情來吸引她的注意力,比如:給小朋友們發書或玩具。前提是要把這些飯菜吃完,這樣她就會很自願地吃完這些飯菜,並高興地為老師做事。

四、效果與反思

經過幾個月的努力,該名幼兒有了很大的進步。吃飯的時候偏食的現象幾乎沒有了,也不往地上或桌上掉飯粒了。每次吃完還會大聲地告訴老師:“我今天都吃沒了”,很自豪地樣子。從這個案例中我領悟到,小朋友們的實際情況不同,一定要因地制宜地採取措施,從正面來調動小朋友們的積極性。如果單一地批評他們只會引起他們的反感,效果則相反。讓他們在自已成功的喜悦中來把不足和毛病改掉。這樣的方法則會更加符合幼兒的心理和他們的發展需要。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 篇八

小班幼兒日常活動中的觀察筆記

————記小沈的普通話進步

觀察對象:小班幼兒小沈

觀察時間:

小沈平時一直由媽媽給他接送,因此每天來園較早。今天他又早早的第一個到校,媽媽一個勁地跟他説:“快叫老師早呀!”小沈沒有反應,低着頭繼續往前走。於是我蹲下身子跟他説:“小沈早上要跟老師怎麼説呀?”他還是低着頭不看老師,我跟他説:“那你就看一眼老師吧,”他還是不肯看,更不用説説老師早。他媽媽歎口氣説:“咳,這孩子真是的就是這樣不肯叫人,總在背後説,在家裏也一樣。在活動中我們也發現他在跟小朋友一起説話時聲音很響亮,可一到集體面前説話時,他就不敢大聲説,剛開始甚至還不敢上台。

觀察時間:

在與小沈的接觸中我還發現他的普通話語音非常不正確。有一次,他在唱歌曲:“小金魚”。“一條魚,水裏遊,都都單單在發愁。”於是我走到他前面跟他説:“你唱得真好聽,如果你把都都單單唱成孤孤單單肯定還要好聽。你説説看:“孤孤單單。”並教給他發“孤”的方法,舌頭縮起來,不要碰祝讓氣從嘴裏發出來。孩子很樂意學,我讓他慢慢説。由於他一直習慣了説都都單單,所以一下子糾正有點難。小小班的孩子好模仿,因此我説一遍,他也跟着説一遍。由於我是準備着而行的所以手裏還拿着小金魚的圖片。我拿着兩條小金魚的圖片,問他:“現在這條小金魚還孤單嗎?”他説:“不孤單了”“到底孤單嗎?”“不孤單。”“那我讓這條魚離開他會孤單嗎?”“你有姑媽嗎?”“有幾個姑媽?”我變着方法試着跟他談話,其實是想讓他練習發“孤”的發音。通過反覆的練習,小沈對孤的發音有了進步,有幾遍已經能發對了。

觀察分析:

在觀察中發現小沈對g和d的發音區分的不是很好。小沈普通話不正確的原因主要是受家庭因素和他自身因素的影響。他從小是由奶奶領的,所以平時普通話説得較少,普通話的詞彙也不多,總是根據自己的想象來説。比如:有一次他吃完飯就説我要:“卡嘴巴”。這是他自己創造出來的詞。另一方面他比較害羞,説話時不敢看人家的眼睛,這樣他光靠耳朵聽而沒有看別人的嘴形發音。長此以往從而導致他發音的不正確。

措施:

1、家園共育

與家長溝通孩子的普通話發展情況,讓家長平時也注意傾聽孩子的普通話,如有不正確的,及時給予糾正,並讓家長平時也能堅持用普通話與孩子交流。在班級網頁與家園欄裏共同宣傳有關普通話的知識。

2、給孩子提供在集體面前説話的機會

觀察小沈的行為,每次讓他到上面來唱歌或念兒歌,他都很不自在,小手要麼拉衣服,要麼撥指甲。我沒有及時的批評他而是先告訴幼兒到上面表演人先要站好,然後再表演。於是我就選擇他感興趣的活動,他很喜歡唱歌,所以我就選擇他很喜歡唱的歌曲讓他到上面來唱,以減少他的窘迫感。這樣多叫他,他在集體面前説話更加自如了。早上不肯叫老師早,我一開始先應用小紅花來刺激他,這種方法雖然不是那麼妥當,但對低幼兒童來説還是有一定效果的。當我在發小紅花時我就跟他説:“小沈,如果你叫了,那老師就把小紅花發給你,這招還蠻有用的。所以有時如果他不肯叫人我就用小紅花來刺激他,於是他就叫了。並在平時的孝敬教育時也引導孩子要主動跟別人打招呼,跟別人説話時眼睛要看着別人,這樣才是一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3、與孩子個別交談

小沈平時來園較早所以我經常利用早上的時間與孩子交談。在第二次的觀察中我就引導孩子如何來正確的發音,及時糾正孩子錯誤的發音。託班的孩子好模仿因此我利用孩子模仿的特點讓孩子學説正確的發音,但過於反覆的練習,又會使孩子的學習顯得過於枯燥,所以我及時的應用方法,通過相關這方面的談話活動來練習幼兒的發音。比如我在讓幼兒學念“孤”時就尋找與“孤”相應的字詞來讓幼兒練習。所以我就問幼兒有沒有姑媽這事。平時還可以利用給孩子穿脱-衣服、放學後等一些時間與孩子個別談話。傾聽孩子的發音並及時地給予糾正,讓孩子的錯誤發音糾正在萌芽狀態。

取得的成效:

經過一段時間的堅持,孩子的普通話發音有了明顯的進步,在集體面前説話更加大膽了,現在他也能主動舉手了。早上來也能跟老師説老師早,晚上走了也能主動説老師再見,但有時還會不肯説或者只跟一個老師説,不過比以前已經有了明顯的進步。

小班個案分析 篇九

個案背景:

嬌嬌上幼兒園每天哭鬧致使她順理成章地成了幼兒園的“新聞人物”,相對於同齡兒童來説他確有不少特別之處,如:到幼兒園可以哭鬧一整天,在園一天可以一天不吃東西,一提到午睡或是寫字就大哭大鬧着要回家……儘管班級老師、其他老師、阿姨和他的家人怎麼勸慰都無濟於事。開學都快一個月了,嬌嬌的情緒還是那麼不穩定。連續哭鬧、絕食在持續了兩個星期之後終於結束了,但是接下來又出現了新的問題——由學習障礙、逆反心理引起了“破壞性行為”。

嬌嬌從來都沒上過幼兒園,對於幼兒園的學習、生活是陌生的,但是班上和她情況相同的孩子很多,可她卻在學習方面存在着比任何人都強的膽怯心理。一開始一提到要寫數字就是哭,後來在老師的幫助下,她願意拿筆了。可是要是老師不把着她的手,她又開始挺下來,或是把之前寫的全都擦了。等到上其他的課,她就和邊上的小朋友一刻不停地説話,沒人理她時,她便開始很起勁地自言自語。有時還特意搞寫小破壞,真讓讓人哭笑不得!

教育對策:

(一)家園教育的一致:隨時與家長取得聯繫,及時交流孩子在家以及在園的情況,進行分析,嘗試商討着逐一解決出現的問題,逐步達到家園教育的一致性;

(二)教師的引導和支持:教師給予更多的關愛和幫助,和她多説説話,讓她瞭解自己的家庭情況,更懂事些。等她的情緒完全穩定下來後逐步建立起對學習的興趣以及嘗試遵守課堂常規。及時杜絕她的不良的需要,逐步減弱她的逆反心理。及時調查瞭解她出現“破壞性行為”的根本原因,正確對待她的特殊行為,滿足她適當的要求,並提供及時的幫助。平時積極鼓勵她主動與教師交流,告訴她有什麼需要可以求助老師或同伴。

(三)發揮同伴的作用:請周圍的孩子多和她玩玩,讓她體驗到幼兒園的樂趣,讓同伴多給她幫助和鼓勵。(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發現葛榮琦特別關心她,而鄰組的王雨特別喜歡鼓勵她,就把王雨調到他們組,希望能夠激發她對學習的興趣。)利用每週評選“小組長”及“閃亮之星”等機會,對她的表現及時進行表揚和鼓勵,幫助她逐步建立起自信。

觀察情況(一):

那天中午快午睡了,其他孩子都紛紛進了午睡室,可她就是不肯進,我便知道她的情緒又有所反覆了。於是我便輕輕地走過去,笑着説:“嬌嬌,我們該睡覺啦!”“我的褲子濕掉了。”她邊説邊抓住了褲襠。於是我伸手一摸,“咦,沒有濕啊!”“一點點,褲子濕了,我要回家換了!”聽了這話我才反應過來,想想她腦子還是挺靈的。為了取消她這個念頭,於是我説:“你的褲子沒有濕,就算濕了可以叫爸爸幫你送來啊!”雖然有些不情願,但是還是被我半哄半騙地上牀睡覺了。

午睡結束了,在老師的催促聲中,孩子們一個個地起牀了。等當我給其他孩子扎辮子時,嬌嬌開始哭着喊:“老師,我的褲子拉濕了……”我的天,居然是站在位置上拉出來的,我有些惱火,但還是努力控制住了。於是我忙走過去説:“濕了沒關係,等下老師幫你換,你先別哭,等下被別的小朋友知道就難為情啦!”可沒想到,她卻不領情,繼續哭着喊:“褲子濕了,我要回家去換,我要回家……”我察覺她又要開始鬧了,於是將她叫到了午睡室。為了徹底斷絕她這種念頭,我便把她捂在被窩裏,將她的長褲放在空調底下吹,短褲由陳老師洗了之後也晾起來。她哭了一陣後,見我不去理她,就知趣地停下了。

分 析:

1.嬌嬌是我遇到過的一個非常特殊的孩子,哪怕以前在託班都沒遇上過能連續哭鬧這麼久,並且還絕食的小朋友。她的哭鬧是由於沒有上過幼兒園,過了兩星期後,基本上能夠穩定下來,但遇上不順心的事,或碰到困難就要反覆。

2.她的絕食在很大程度上和她的家庭教育是相關聯的。由於家庭情況特殊,她從小是在她舅媽家長大的,在家吃飯也是憑心情而定,有時她弟弟在,還有點督促作用,可是一旦到了家裏,就又都由着她了,想不吃就不吃,而且一般都是媽媽喂的。

3.在學習方面,一方面是因為她從未上過幼兒園,確實不具備某些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家裏都對她百依百順,她不想做的事情就不讓她學了,故特別容易受挫。另外,她的情緒剛剛穩定下來,讓她坐下來學東西或許是有一定的難度,需要一定過程的鞏固,再另作要求。

4.“找回家的藉口來尿褲子”足以説明她的思維還是挺敏鋭的。可是她沒有將它用在適當之處。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不想喝牛奶就把它打翻、不想吃飯就往碗裏吐口水等等。可以看出,她是個聰明的孩子,能夠想辦法去解決問題,只是方法不夠恰當而已。只要教師給予適當的引導,日後能在學習方面激發她的發散性思維。

觀察情況(二):

一次美術活動中,我請孩子們畫蛋糕。等我一步步仔細地講解示範後,就開始請幼兒作畫了。孩子們拿到畫紙後都紛紛畫了起來。照例,我還是先走到嬌嬌那兒。我見她在開始動手畫了,便有有些欣喜。(平時她一拿到畫紙不是發愣就是説“我不會畫”)可我一看畫面太小了些,於是我裝作很興奮的表情説:“呀,嬌嬌畫的蛋糕可真好看,要是畫得再大些,祖國媽媽一定會更喜歡的!”聽了我的鼓勵後,嬌嬌反了個面又開始重新作畫。於是我放心地離開了。等我轉了一圈後,卻發現有部分孩子畫的蛋糕沒有突出層次,看了感覺像畫高樓一樣,於是我請他們停下來將這一問題提了一下。之後我便説:“如果有這種情況的。,就在反面重新畫一個。”

這時,有些孩子已經畫好了。於是我開始批閲他們的作品。快批完時,王雨拿着一張畫交到了我手上,説:“王老師,這是嬌嬌畫的。”我一看,楞了,咦,怎麼好好的畫上面多了一些亂七八糟的線條,紙還是被揉皺過的。我有些不解,跑過去問她,怎麼會這樣。可是她就是不説話。只聽王雨説她不要這畫兒了。分 析:

1.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與指導,嬌嬌的情緒已經基本穩定了,學習障礙以及逆反心理也有所克服。但在遇到某些情況的時候,她還是不肯説出口。

2.嬌嬌在班上是個特殊的孩子,特別希望受到關注和幫助。及時的鼓勵對她來説也迫切需要。從她舅媽平日的交談中,也能看出家人對她的態度肯定的居多。凡事就是哄和騙,一味討好。因此,在家中很少受挫。但在以上案例中,她之前雖然受到過肯定,但一遇上困難就不知如何去解決了。

3.教師在這一過程中也有一定的疏忽,對她的持續關注還不夠。因為她後來畫的

蛋糕就像我提到的高樓式的。我説請這樣的小朋友反個面再畫,可她已經兩面都畫過了。也許她只是試圖破壞這張畫想要重新畫過,可惜教師只是忙於其他,沒有關注到她的需要。

觀察情況(三):

那天下午是區域活動,嬌嬌選擇了彩繪紡。真沒想到,嬌嬌的進步那麼大,不但平日的繪畫活動她能夠大膽地參與了,而且,在彩繪紡裏,她表現得特別認真。只見她左手小心翼翼地扶着貝殼,右手稍稍顫抖地拿着毛筆,認真地描繪起了小女孩在草地山玩耍的情景。我輕輕地走過去,不禁讚歎道:“呀,今天嬌嬌畫的又好又仔細,真棒!”聽了我的表揚,嬌嬌更高興了,更加認真地畫了起來。”儘管手上沾滿了顏料,她還是忙得不亦樂乎。我暗自決定,等下評選閃亮之星的時候記得評選她。

很快,區域活動結束了,伴隨着個別孩子一猶未盡的歎息聲,各個區域開始忙着收拾了。我正在收拾彩繪紡裏的顏料,可衞生間裏傳來了一個孩子的告狀聲:“老師,俞嬌嬌把手上的顏料擦到我的小毛巾上了。”我一看,傻了,一塊白白的小毛巾,變成五彩印花布了。情急之下,忍不住大呵一聲:“嬌嬌,幹嗎把顏料擦到王雨的毛巾上去啦?”她只是咬咬嘴脣,什麼也不説。我更生氣了,不由分説地把她拉到了水池邊,“來,你把她的毛巾洗白來!”。她還是不説話,只是站在那邊。

到了快放學時,我請孩子們過來塞褲子。嬌嬌故意沒排在我這邊,於是我把她叫了過來。我邊給她塞褲子,邊和她閒扯,説她頭上的頭花漂亮啦,説她長得漂亮了啦,她也漸漸地高興起來。於是我用平和地口吻問起了剛才的事,她朝我看了一眼,小心翼翼地説:“我不想擦她的毛巾的,我找不到自己的毛巾就擦了她的。”我這才恍然大悟,然後追問:“是自己的名字不認識,是嗎?”她點點頭。“等下老師帶你去認一下,但是你以後碰到這樣的事情可以來問老師,千萬不能把別人的毛巾弄髒啊!你去跟她道個歉,好嗎?”她點頭答應了。

分 析:

1.嬌嬌有以上的表現,説明她對老師還沒有建立足夠的信任,當然,我也有操之過急的嫌疑,不給她多一點的時間去解釋。

2.雖然她這次的“破壞性行為”事出有因,但她最後的處事方式還是説明了她以自我為中心的傾向。只要自己的小手乾淨,就不惜弄髒他人的毛巾。

3. 事情發生後,她選擇的方法是逃避,所以塞褲子時沒有排在我這隊。通過詢問後她才説出事實真相,看來她與他人主動交往的能力還需要加強。

基本成效:

通過一學期的跟蹤觀察、對策實施後,嬌嬌小朋友變了。他能夠很好地()適應並且喜歡上幼兒園的學習和生活。在各個方面都有了一定的進步——在生活方面,自理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能夠自己穿脱衣褲,天冷時節能嘗試學習整理自己的褲子。吃飯時,雖然飯量不多,還存在着較為嚴重的挑食現象,但是當她遇上自己不喜歡吃的東西時,會及時告訴小組長或老師;吃飯吃不下時,也不會出現以前的故意吐在碗裏的現象。

教學活動中,特別美術活動中,她能夠發揮她的發散性思維,想出與眾不同的畫面。音樂活動中,她也能大膽地上台表現。有時當她對教學內容不感興趣時,會找人説話,但只要給予眼神的暗示,她便能儘量控制住自己的行為,看得出來,她還是比較有上進心的,同時也同樣喜歡被讚揚的感覺。藉助教師及同伴的肯定,她也逐步建立起了自信,在以後的評選小組長及閃亮之星時,能夠大膽地推薦自己。

在遊戲及日常活動中,能和小朋友和睦相處,有時也主動地將自己家中的一些事情告訴老師。和老師、同伴建立了良好的關係。

此外,先揚後抑在她身上也有一定的奏效。每當給她提出要求或是要詢問一些她不太願意説的事情時,先對她表揚有一番,然後再提出要求,這樣,她就能很快地接受了。

像嬌嬌這樣特殊的孩子,也許我們在整個教育生涯中遇上的不會很多。但是一個足以讓我們“頭疼”了好一陣子。對嬌嬌跟蹤觀察、悉心指導的這一過程,讓我體會到了作為一名教師,“愛心、耐心、細心”是種多麼不可或缺的品質。也讓我聯想到了“剪冬青的聯想”——每個孩子都是與眾不同的冬青,需要教師因材施教!

小班個案分析 篇十

觀察時間:20xx年12月3——4日

觀察對象:劉璦寧

觀察內容:

寧寧有段時間沒上幼兒園了,與她的媽媽通話中瞭解到是因為要去繼續對牙齒進行治療。即使寧寧上幼兒園也是經常的遲到。自從幼兒園制定了新的方案,要求孩子在8:30之前都要到幼兒園,班上很多經常遲到的孩子也都能夠抓緊時間,早晨起牀不再磨磨蹭蹭,而是聽到媽媽的召喚,馬上穿衣服、刷牙、洗臉、吃飯。

週三的早晨,我去香坊區政府幼兒園參加教研活動,回到班裏,聽説寧寧早晨又遲到了。這次我好好地思考了一下,採取什麼方法才能使總是遲到的寧寧不再遲到呢?這樣她自己也是耽誤了很多學習內容的啊?下午起牀後,孩子們都選擇自己喜歡的區域去遊戲,寧寧也不例外,她在操作區《布口袋連起來》這裏停下來,插好進區卡,開始投入地探索。看到她這樣喜歡這個區域,我想:如果寧寧上幼兒園不遲到,可以讓她擔任操作區的管理員,那何嘗不是一個好辦法呢?晚上離園前,我就對寧寧説:“寧寧,如果過明天上幼兒園你不遲到,老師就讓你做操作區的管理員,好嗎?”寧寧聽後開心地點點頭。

今天早晨,還不到8點就看到寧寧站在班級的門口向我問好。看來我的辦法很見效。寧寧説:“老師,今天上幼兒園我沒遲到!”説完很自豪地走進操作區做起她的管理員。

觀察反思:

看來我的這個辦法很見效,自從實行遲到管理制度後,很多班級基本上已經沒有遲到的孩子了。希望自己班的小朋友也都能夠早早的來幼兒園。上幼兒園多好,吃完早餐就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活動區去遊戲了。區域活動深深地吸引着每一個孩子,希望寧寧這個小管理員能夠把她所負責的區域管理好,上幼兒園再也不遲到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lvnll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