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國小教育學複習資料重點(精品多篇)

國小教育學複習資料重點(精品多篇)

國小教育學複習資料重點(精品多篇)

國小教育學複習資料:第五章 篇一

1、教學目的的定義:教育目的是教育主體對於其所希望達成的結果設定,具體來説就是教育活動所培養人才的總的質量標準和規格要求。

2、教學目的的功能:導向功能、調空功能、評價功能。

3、如何理解“人的全面發展”內涵:

“人的全面發展”的具體內涵是指馬克思和恩格斯對“人的全面發展”概念的具體界定。他們是在以下兩個層次上談論人的全面發展的。㈠指勞動能力的全面發展。㈡指克服人發展的一切片面性,實現人的個性的真正全面發展。

4、理解我國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徵:①我國教育目的以馬克思主義人的全面發展學説為指導思想。 ②我國教育目的有鮮明的政治方向 ③堅持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的統一。

國小教育學複習資料:第七章 篇二

1、教學的定義:所謂教學,乃是教師教,學生學的同意活動;在這個活動中,學生掌握一定的知識技能,同時,身心獲得一定的發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

2、教學的任務:①學習基礎文化科學知識 ②培養各種基本能力 ③養成和發展情感、態度、價值觀。

3、如何理解教學活動的本質:教學對學生來説是一種認識活動,教學活動服從人類認識的一般規律,也就是哲學認識所揭示的各種認識特徵,但是,教學又不是簡單地服從一般認識規律,作為人類認識活動的一種,教學活動是一種特殊的認識活動,具有自己的特殊性。①教學認識是學生的認識 ②教學認識是間接的認識 ③教學的認識是有領導的認識 ④教學認識是教育性的認識。

4、理解每一教學原則的定義及應用

⑴直觀性教學原則:指根據教學活動的需要,讓學生直接感知學習對象。

運用:①恰當地選擇直觀手段 ②直觀是手段不是目的 ③在直觀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認識

⑵啟發性原則:指在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自覺積極性,使得學生能夠主動地學習,以達到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運用:①確立學生的積極思維 ②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③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

⑶系統性原則:指教學活動應該持續、連貫、系統地進行。

運用:①按照教學大綱的順序教學 ②教學必須由近及遠、由淺入深、由簡到繁③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節

⑷鞏固性原則:指在教學中要不斷地安排和進行專門的複習,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牢固地掌握和保存。

運用:①在理解的基礎上鞏固 ②保證鞏固的科學性 ③鞏固的具體方式要多樣化 ④保證學生的身心健康

⑸量力性原則:指教學活動要適合學生的發展水平。

運用:①重視兒童的年齡特徵 ②瞭解學生髮展的具體特點 ③恰當地把握教學難度

⑹思想性與科學性統一的原則:指教學要在科學的方法論的指導下進行。

運用:①堅持正確的方向 ②嚴格遵守職業道德 ③實事求是 ④講究教學藝術。

⑺理論聯繫實際原則:指教學活動要把理論知識與生活和社會實踐結合起來。

運用:①重視理論知識的教學 ②注重在聯繫實際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能力

③聯繫實際應當從多方面入手 ④幫助學生總結收穫

⑻因材施教原則: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當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

運用:①充分了解學生 ②尊重學生的差異 ③面向每一個學生

5、班級授課的主要特徵包括三個方面:班、課、時。

6、班級授課制的評價:

㈠班級授課制的優越性。

①班級授課制使教學獲得了較高的效率,一位教師同時向幾十個學生教學,使得教育的普及成為可能。②有利於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便於有計劃地、循序漸進地開展教學。③由於學生市按照年齡和程度編成班級,水平接近,有利於彼此間的相互交流和啟發。

㈡班級授課制的侷限性。

①不利於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學生比較多的是接近接受教師所傳授的現成知識。

②為學生提供的實踐性、探索性學習的機會比較缺乏,不利於學生的多方面發展。

③不能很好地適應教學內容和方法等方面的多樣化,形式比較固定化,缺少靈活性。

④強調統一性,難以適應學生的的個別差異,不利於因材施教。

⑤每個學生實際上分別地對教師負責,彼此間缺乏分工與合作,因此學生相互交流和啟發難以保證。

7、各教學方法的定義、形式、評價、運用。

⑴講授法:講授法是教師運用口頭語言系統地想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

基本形式:教師講,學生聽,具體地説,又可以分為講述、講讀、講解三種方式。

評價:優點在於,可以使學生在比較短的時間內獲得大量的、系統的知識,有利於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有利於教學活動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缺點在於,容易束縛學生,不利於學生主動、自覺地學習,而且對教師個人的語言素養依賴較大。

運用:①保證講授內容的科學性和思想性

②講授要做到條理清楚、重點分明

③講究語言藝術

④注意與其他教學方法配合使用

⑵談話法:談話法是教師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藉助啟發性問題,通過口頭問答的方式,引導學生通過比較、分析、判斷等思維活動獲取知識的教學方法。

形式: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獨立思考進行學習。

評價:談話法的優點在於能夠比較充分地激發學生的主動思維,促進學生的獨立思考,對於學生智力發展有積極作用,同時,也有助於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鍛鍊和提高。缺點在於與講授法相比,完成同樣的教學任務,它需要較多的時間。此外,當學生認輸較多時,很難照顧到每一個學生。

運用:①做好充分的準備 ②談話法要面向全體學生 ③在談話法結束時進行總結。

⑶討論法:討論法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圍繞某個問題發表和交換意見,通過相互之

間的啟發、討論、商量獲取知識的教學方法。

形式:學生在老師的指引下藉助獨立思考和交流學習。

評價:討論法的優點在於年齡和發展水平相近的學生共同討論,容易激發興趣、活躍思維,有助於他們聽取、比較、思考不同的意見,在此基礎上進行獨立思考,促進思維能力發展,此外,討論法能夠普遍而充分地給予每一個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意見的機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並且有效地促進學生口頭語言的能力發展;缺點在於:受到學生知識經驗水平和能力發展的限制,容易出現討論流於形式或脱離主題的情況,對國小生更是如此,這需要老師加以注意。

運用:①選好討論內容 ②肯定學生各種意見的價值 ③善於引導

⑷實驗法:實驗法是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運用一定的儀器設備進行獨立操作、觀察和研究這種操作引起的現象和過程,以獲取知識的教學方法。

形式: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獨立自主地學習。

評價:實驗法的優點在於學生是通過親身活動從感性知識過渡到理性知識,認識過程比較完整。

運用:①準備工作充分 ②及時、具體的指導 ③幫助學生總結

⑸實習作業法:是學生根據老師佈置的任務,在課內或課外進行實際操作,將已學知識運用於實踐的教學方法。

形式: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運用書本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評價:實習作業法的優點在於通過將書本知識運用到實際,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並且在這樣的過程中有效提高各種能力。

運用:①提出明確的要求 ②選擇恰當的方式 ③作好事後的檢查

⑹練習法:是指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各種練習,從而鞏固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學方法。

形式:都是指導下的一種實踐性學習。

評價:練習法的優點在於,可以有效的發展學生的各種技能技巧,任何技能技巧都是通過練習形成、鞏固和提高的,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各種及時、集中的練習,能夠在這方面取得比較迅速的效果。

運用:①明確練習的目的和要求。 ②指導正確的練習方法。 ③合理安排練習步驟。

④科學掌握練習量。 ⑤及時機遇學生反饋。 ⑥練習的方式要多樣化。

⑺參觀法:是教師根據教學目的,組織學生到校外觀察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從而獲取新知識或驗證已經學習過的知識的教學方法。

形式:準備性參觀、並行參觀、總結性參觀

評價:參觀法的優點在於,能夠有效地把書本知識與實際緊密結合起來,幫助學生深入地理解和領會所學習的理論知識;開闊學生的眼界,叢中受到多 方面的教育。

運用:①做好參觀的準備 ②指導參觀的進行 ③總結參觀的收穫

8、教學手段的含義:教學手段就是教學活動中師生相互傳遞信息的工具、媒體或設備。

計算機輔助教學的意義:

①計算機輔助教學將使得學生自主性學習成為可能。

②個別化教學將普遍實現

③教師角色將實現重要轉變

9、教學工作實施的一般過程:

①備課 ②上課 ③作業佈置和批改 ④課外輔導

10、如何備課:①鑽研教材 ②瞭解學生 ③設計教學過程

11、上好一節課的標準是:①教學目的明確 ②教學內容正確 ③教學方法適當④教學過程緊湊 ⑤學生主體性充分發揮

國小教育學複習資料:第三章 篇三

1、兒童發展觀主要包括以下幾點:㈠兒童的發展是以個體的生物遺傳素質為基礎的。

㈡兒童的發展藴含於兒童主體的活動之中

㈢實現發展是兒童的權利

㈣把握兒童發展需要澄清的幾個問題。

①兒童發展不是簡單的“變化”兩個字可以概括得了。②兒童的發展是其生理成熟與生活的社會環境條件相互作用的過程。 ③兒童的發展也不等同於兒童的學習和接受教育的過程。

2、兒童發展的特點:順序性、不平衡性、階段性、個別差異性、分化與互補協調性。

3、教育過程中尊重發揮兒童的主體性必須遵循的原則:

①要尊重兒童的感受 ②要尊重兒童的選擇 ③要尊重兒童的創造

國小教育學複習資料:第六章 篇四

1、德育的定義: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組織適合受教育者品德成長的價值環境,促進他們在思想、道德、政治等方面不斷建構和提高的教育活動。

2、德育的功能:①德育的社會功能 ②德育的個體功能 ③德育的教育功能

3、德育的主要內容:①基本道德和行為規範的教育

②公民道德與政治品質的教育

③世界觀、人生觀和理想的基礎教育

4、國小德育實施的途徑:①思想品德課 ②其他各科教學 ③校會、班會和少先隊活動

國小德育的事實施方法:①説服教育 ②情感陶冶 ③榜樣示範 ④實際鍛鍊 ⑤獎勵與懲罰

5、智育的主要任務和內容是傳播知識、發展技能、培養自主性和創造性。

6、體育的定義:體育是指以增強體質、發展體能、鍛鍊體魄為目標的教育。

廣義的體育是指所有能夠增進人的身體素質及活動技能的活動。

7、體育的任務:①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其身體的正常發育 ②提高運動素養,傳授必要的知識技能 ③培養體育興趣,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質。

8、國小生衞生保健的主要內容:教學衞生保健、個人衞生保健、環境衞生、合理的作息制度。

9、美育的定義:美育是培養學生感受、表現、鑑賞、創造美的能力,從而促使學生追求人生的情趣與理想境界等為目標的教育。

國小教育學複習資料:第四章 篇五

1、教師的社會作用:①通過教育活動選擇、傳播、提升和創造人類文化。

②通過向受教育者傳授文化知識以培養人。

③通過傳遞文化和培養人全面推動人類社會發展。

2、教師的勞動特點:複雜性、創造性、示範性、長期性。

3、教師素質:文化素質(①必須具有語文、數學兩門主學科和其他一門學科的全面紮實的知識和技能。②必須具有藝、勞等課程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教育素質(①教育理論知識。②教育實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教學實踐能力、教育和組織管理能力。③運用教育機智處理突發問題的能力。④教育科研能力)、職業道德素質(①愛崗敬業。②熱愛學生。③嚴謹治學。④團結協作。⑤為人師表。)

4、我國社會主義學校師生關係基本要求:民主平等、尊師愛生、心理相容、教學相長。

5、怎樣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①樹立正確的師生觀,把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能動性結合起來。 ②加強教師與學生的交往,是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的基礎。 ③在平等的基礎上樹立教師的威信,為教育教學工作順利開展創造條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pmq7e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