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兵車行》課堂教學實錄多篇

《兵車行》課堂教學實錄多篇

《兵車行》課堂教學實錄多篇

兵車行教案 篇一

一、導入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的詩句至今還依然索繞在我們的腦海中,這是杜甫在安史之亂後寫的《三吏》中的一篇。杜甫一生寫過不少以戰爭為題材的詩。今天,我們來讀他在天寶年間目睹統治者窮兵黯武,大肆徵兵,造成“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聲震野”的悽慘景象而寫的。為人民呼喊的傑作《兵車行》。

二、簡介背景

出示杜甫在長安十年所寫的反映人民疾苦的有關詩句,使學生更準確地理解這首詩。

三、誦讀

1.教師範讀(也可聽藝術家朗誦錄音)。

2.學生試讀、齊讀,在此基礎上練習背誦,有表情地誦讀。

3.誦讀點撥

(1)把握基調:這是一首歌行體詩,旨在揭露當時的最高統治者連年發動“開邊”戰爭,而使人民深受其害。詩人的情緒是怨憤的,這是全詩的基調。

(2)誦讀指導:第一段寫親人送別出征的戰士,朗讀時聲音應沉重些。段尾,詩人的怨憤之情初現,應用升調讀。第一段,“點行頻”三字為下文敍事的總綱,須重讀。以下皆用“行人”的口氣讀,要注意區分敍事句和抒情句的語氣。第三段先寫秦兵家庭的困難,朗讀時速度不宜快。“長者”句用較柔和的聲調,“且如”句要作低迴之勢,至“租税”句稍稍振起。後半段令人悲痛欲絕,聲調悽楚。結尾四句是全詩的高潮。“君不見”應重讀,“古來”句道盡戰場慘景,集中表達“行人”和“詩 人”的怨憤,要緩緩讀出,“無人收”三字乃血淚鑄成,尤應重讀。

四、鑑賞

方法:在誦讀的基礎上,組織學生研討這首詩的章法,找出詩中的警策句,賞析名句,品味語言表達的特點。落實課後練習二、三的要求。

明確:

1.章法嚴密。形式上採用古稱“一頭兩腳體”的結構方式。從整體看,節奏整齊又略有變化;各段皆自有起結,析之則三,合則為一。內容上,一是前後呼應,二是層層遞進。

2.深刻的思想性和強烈的感染力通過高度的藝術性表現出來。

①重墨鋪染。大氛圍的粗略勾勒和具體動作的細緻刻畫相結合,描繪了一個悲愴而震撼人心的出征場面。詩的開篇展現出一幅出征圖.既有聽覺形象又有視覺形象,可以想見出征士兵之多,只待一聲令下就要出發。接着展現出震人心絃的送別圖。征夫的爺孃妻子亂紛紛地在隊伍中尋找、呼喊自己的親人,扯着親人的衣衫,捶胸頓足,邊叮嚀邊呼號。車馬揚起的灰塵,遮天蔽日,連咸陽西北的渭水大橋都被遮沒了。千萬人的哭聲匯成震天的巨響在雲際迴盪。“耶孃妻子走相送”,一個“走”字刻畫出眷屬們在親人出征時追來呼號和那一剎那的生離死別的情景。“牽衣頓足攔道哭”,連續四個動作,把進行者那種眷戀、悲愴、憤恨、絕望的動作神態,表現得細膩入微,令人觸目驚心。詩人的重墨鋪染,給讀者視覺聽覺以強烈感受,淋漓盡致地表現出千萬家庭因征戰而妻離子散的悲劇。

②巧妙構思。詩人通過設問的方法,引出征夫的滿腔悲切和哀怨的傾訴。前文的悽慘場面是詩人親眼所見,下面的悲切自訴是詩人親耳所聞,增強了詩的真實感。“點行頻”是全詩的“詩眼”,點出了造成百姓妻離子散、征夫犧牲、土地荒蕪的根源。接着,由征夫之口,從三個方面控訴了戰爭造成的巨大災難。最後,又以哀怨的語調,描述了古戰場上的悲慘現實。其情其景與開頭悲愴場面相呼應,詩人那飽滿酣暢的激情得到盡情抒發,唐王朝勞窮兵黷武的罪惡得以淋漓盡致的揭露。

③善用口語。這首詩反映的是人民的生活,因而也選用了樂府體裁,運用了俗語口語,加上民歌中常見的頂針修辭格,讀來清新自然,明白如話,造成迴腸蕩氣的藝術效果。

探究活動

從《兵車行》看歌行體語言的音樂性

(1)從押韻上研究:《兵車行》共用八韻,四平四仄,互相調換。一押蕭韻,二押真韻,三押紙韻,四押齊韻,五押問韻,六押質韻,七押皓韻,八押尤韻。轉韻時,每逢第一句多半押韻。

(2)從聲調上研究:摹聲疊詞和頂真手法。

(3)從句式上研究:開頭三字句、七字句,音調鏗鏘,錯落有致;第三段五字句,申訴轉為憤恨。句式由短變長,表現語言急促。

牪味潦檳浚

(1)《唐詩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2)《詩韻新編》,上海古籍出版社。

(3)《怎樣合轍押韻》,北京出版社。

《兵車行》教學設計 篇二

誦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也是傳統語文教學中常使用的一種教學手段。但是長期以來,由於誦讀教學的作用未得到充分發揮,大多數學生習慣了默讀等閲讀方式。為激起學生的閲讀熱情和學習語文的興趣,我試着用誦讀貫穿整節課堂。對於我自己來説,這是一種新的嘗試。

我在導入部分簡述了杜甫在長安十年的生活概況,以及詩歌創作的背景,用時約三分鐘。現在覺得,這樣安排雖然可以讓學生了解杜甫因政治失意、生活窮困在詩歌風格上引起的顯著變化,但卻剝奪了學生首讀本詩的時間。

接下來安排的是誦讀環節,在誦讀中理解作品內涵、體會作者藴含於其中的感情。具體有以下幾個小環節:

1、教師範讀。(我對於這個環節的處理是比較滿意的。教師聲情並茂的誦讀能給學生一種強烈的美感享受,能幫助學生直觀地感知課文,使學生融入詩歌的情境中,並激發學生的誦讀慾望。)

2、學生結合課下注釋,自由誦讀本詩,體會作者在詩作中表達的感情,我投影顯示文中的重點字詞。(投影顯示重點字詞時,我只挑選了課本上沒有註釋的一些字詞。現在覺得,即使是課下注釋中出現的字詞,也應該把它再列到投影中,以便讓學生加深印象,重點記憶)

3、賞析詩歌。讓學生通過誦讀,想象詩歌中描繪的是什麼樣的場面,體會出徵的人和送行的人的心情,然後再請學生有感情地誦讀詩歌,教師根據學生誦讀的效果作出適當的指導,使學生在提高朗讀水平的基礎上體會作品的內涵。

除了整段的誦讀外,我特意挑選了某些句子來讓學生體味誦讀,比如:“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幹雲霄”,“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縣官急索租,租税從何出?”“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在誦讀過程中,有幾位學生能夠飽含感情地誦讀。對於學生讀得不夠味的地方,我及時加以指點,使學生很快得到了提高。但在這個環節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在我要求學生個別誦讀的過程中,有幾個學生在笑。出現這樣問題的原因,我認為有幾個:(1)長期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式,使學生覺得誦讀是一種累贅與負擔,在壓抑自己誦讀熱情的同時又嘲笑着他人的誦讀。(2)可能因為有聽課老師的存在,原本活潑的課堂顯得比平時要呆板些。在這樣的課堂氛圍中,不利於激活學生的思維,展開想象的翅膀。(3)對詩歌語言的品味不夠細緻,使學生無法準確地把握詩作中所藴含的感情。)

最後部分我原本安排的是五分鐘左右的學生自由誦讀時間,力爭當堂成誦,體會作品的內涵。但由於前面環節安排的不盡合理,使得本環節只能一帶而過,錯失了我的本意。

總的來説,通過對這次彙報課的反思,我認為在以後的課堂教學中自己有以下幾個方面需要注意:

1、作品的情感是以語言為依託的,離開語言去分析情感如同隔靴搔癢。

2、師生之間的交流不夠,課堂語言過於書面化,與學生的交流有隔膜。

3、雖然本節課是以誦讀為綱,但我仍感覺教學設計上,安排學生讀的時間太少。

如果我再上《兵車行》這節課,我想做這樣的改進:

一、教學上仍以指導學生誦讀為主,但要以理解、投入感情為基礎。

比如首段中所寫的“車轔轔,馬蕭蕭”,讓學生體會詩歌中疊音詞運用的妙處,在表達效果上有什麼不同。一個“走”字刻畫出眷屬們在親人出征時追來呼號和那一剎那的生離死別的情景。“牽衣”“頓足”“攔道”“哭”這連續四個動作藴含了怎樣複雜的情感。“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戊邊”,體味“頭白”與“還”中所藴含的蒼涼、悲憤。

二、加強指導學生對重點詞語的理解,讓學生主動思考發言

應該加強學生對詞語的理解,如“縣官”一詞,正確的解釋應是“官府”;“防河”是指在黃河西面駐防;“營田”即屯田,利用士兵和農民墾荒以取得軍隊的給養或税糧。

文中有些地方應讓學生主動思考發言,不能由教師代為講解,比如:“況復秦兵耐苦戰,被驅不異犬與雞”,“長者雖有問,役夫敢伸恨?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縣官急索租,租税從何出?”

詩中末句“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原是由我啟發學生想象那幅悲慘的畫面,現在我覺得這點應該由學生主動思考,並品味凝鍊的文字中濃縮的情感。

兵車行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領會詩歌中語句的含義,背誦詩歌。

2、理清課文思路,理解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

3、體會杜甫詩歌章法嚴密、整齊之又有變化的特點。

【教學重點】

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研究杜甫詩歌章法嚴密、整齊之又有變化的特點。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的詩句至今還依然索繞在我們的腦海中,這是杜甫在安史之亂後寫的《三吏》中的一篇。杜甫一生寫過不少以戰爭為題材的詩。今天,我們來讀他在天寶年間目睹統治者窮兵黯武,大肆徵兵,造成“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聲震野”的悽慘景象而寫的為人民呼喊的傑作《兵車行》。

二、作者生平和本詩的創作背景

1、關於作者簡介

杜甫,字子美,曾居長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出生於鞏縣,唐代現實主義詩人。曾漫遊各地,寓居長安十年,“安史之亂”被俘,逃出後任左拾遺,後棄官移家成都,築草堂於浣花溪畔,世稱浣花草堂。其作品顯示了唐由盛轉的歷史過程,風格沉鬱頓挫,被稱為“詩史”,有《杜工部詩集》。代表作《自京赴奉先縣詠五百字》、組詩“三吏”、“三別”。

2、作者生平

(1)讀書遊歷時期(712-746)35歲以前,讀書和壯遊時期,代表作《望嶽》

(2)困守長安時期(746-755)35-44歲,代表作《兵車行》、《麗人行》等,十年困守的結果,使他變成了憂國憂民的詩人,文風走向現實主義。

杜甫稱做官為他們家族的“素業”——世代相襲的職業,他的各種文化教養都是與這一點相聯繫的。三十五歲左右,杜甫來到長安求取官職。開始,他滿懷信心,“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並相信自己能“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但滯留十年卻一再碰壁。

杜甫到長安的第二年,恰值唐玄宗下詔,命有一藝之長的人到京參加考試,而實際主持這次考試的李林甫卻玩弄手段,下令不錄一人,而後上表祝賀皇帝,説是“野無遺賢”。杜甫參加了這次欺騙性的考試,結果大失所望。天寶十載(751)正月,唐玄宗接連舉行三個盛典,杜甫藉機寫了三篇《大禮賦》獻給玄宗,玄宗十分讚賞,讓他待制集賢院,命宰相考試他的文章,但由於李林甫從中作梗,考後卻永無下文。此後他又以詩干謁一些權要,如京兆尹鮮于仲通、來京朝謁的哥舒翰、左丞相韋見素等人,希望他們援引,然而並不見效。大約在杜甫到長安不久,父親就去世了,他的生活因此變得艱困起來,為了生存,為了求官做,杜甫不得不奔走於權貴門下,作詩投贈,希望得到他們的引薦。種種努力的結果,是到天寶十四載才獲得右衞率府胄曹參軍這樣一個卑微的官職,而這已是安史之亂的前夕。

(3)陷賊與為官時期(756-759)45-48歲,代表作《春望》、《月夜》、《悲陳陶》、《北征》《羌村》、和“三吏”、“三別”等,創作達到了現實主義高峯。

安史之亂爆發後,杜甫一度被困於叛軍佔據下的長安。後來隻身逃出,投奔駐在鳳翔的唐肅宗,被任為左拾遺。這是一個從八品的諫官,地位雖不高,卻是杜甫僅有的一次在中央任職的經歷。但不久就因上疏申救房琯的罷相而觸怒肅宗,後於乾元初被貶斥為華州司功參軍。由於戰亂和饑荒,杜甫無法養活他的家庭,加之對仕途的失望,他在乾元二年(759)丟棄了官職,進入在當時尚為安定富足的蜀中。從安史之亂爆發到杜甫入川的四年,整個國家處在劇烈的震盪中,王朝傾危,人民大量死亡,杜甫本人的生活也充滿危險和艱難。而他的詩歌創作,因了血與淚的滋養,達到了顛峯狀態。

《兵車行》教學設計 篇四

[導學新概念]

杜甫的一生,大部分是在憂傷和痛苦中度過的。唐玄宗 天寶五載(746年)來到京城長安後,政治上屢屢受挫,經濟條件也日益惡化。這使得杜甫對 現實黑暗的認識一天天加深,思想感情一天天地接近人民,詩風也跟着發生了顯著的變化。 這 期間,他寫了很多以戰爭為題材的詩。《兵車行》是第一篇為人民呼喊的傑作,它記錄了統 治者的“開邊”政策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

學習《兵車行》,要在反覆吟誦的基礎上,把重點放在研究杜甫詩歌章法嚴密、整齊之中 又有變化的特點上,以利於學生今後自讀杜詩。

[資料顯示屏]

杜甫是我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政治詩人。關心社會時事,關心國家大計,在詩人 説來是一種不可阻止的、自覺的要求。詩,在杜甫的手裏,不僅是抒發感情、摹寫物象的工具,而且也是干預時事、指責國政乃至評論軍事策略的手段。(《中國文學史》,中 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中國文學史編寫組,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版,403頁)

以時事入詩,自杜少陵始。(明·胡震亨《唐音癸籤 》)

即事名篇,無復倚傍。(元稹)

天寶十載四月,劍南節度使鮮于仲通討南詔蠻,大敗於瀘南。時仲通將兵八萬, ……軍大敗,士卒死者六萬人,仲通僅以身免。楊國忠掩其敗狀,仍敍其戰功。……制大募 兩京及河南北兵以擊南詔。人聞雲南多瘴癘,未戰,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應募。楊國忠遣 御史分道捕人,連枷送詣軍所。……於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聲振野。(《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六)

歌行,古代詩歌的一體。漢魏以下的樂府詩,題名為“歌”和“行”的頗多,二 者雖名稱不同,其實並無嚴格的區別。後遂有“歌行”一體。其音節、格律,一般比較自由 ,形式採用五言、七言、雜言的古體,富於變化。“行”是樂曲 的意思,見《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司馬貞《索隱》。(錄自《唐詩鑑賞辭典·詩體詩律詞語簡釋》,上海辭 書出版社1519頁)

[教學設計ABC]

設計A

導語 設計:“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的詩句至今還依然索繞在我們的腦海中 ,這是杜甫在安史之亂後寫的《三吏》中的一篇。杜甫一生寫過不少以戰爭為題材的詩。今 天,我們來讀他在天寶年間目睹統治者窮兵黷武,大肆徵兵,造成“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 之,所在哭聲震野”的悽慘景象而寫的為人民呼喊的傑作《兵車行》。

教學設計

一、導入  (見導語 設計)

二、簡介背景,出示杜甫在長安十年所寫的反映人民疾苦的有關詩句,使學生更準確地理 解這首詩。

三、誦讀

1教師範讀(也可聽藝術家朗誦錄音)。

2學生試讀、齊讀,在此基礎上練習背誦,有表情地誦讀。

3誦讀點撥

(1)把握基調:這是一首歌行體詩,旨在揭露當時的最高統治者連年發動“開邊”戰爭, 而使人民深受其害。詩人的情緒是怨憤的,這是全詩的基調。

(2)誦讀指導:第一段寫親人送別出征的戰士,朗讀時聲音應沉重些。段尾,詩人的怨憤 之情初現,應用升調讀。第二段,“點行頻”三字為下文敍事的總綱,須重讀。以下皆用“ 行人”的口氣讀,要注意區分敍事句和抒情句的語氣。第三段先寫秦兵家庭的困難,朗讀時 速度不宜快。“長者”句用較柔和的聲調,“且如”句要作低迴之勢,至“租税”句稍稍振 起。後半段令人悲痛欲絕,聲調悽楚。結尾四句是全詩的高潮。“君不見”應重讀,“古來 ”句道盡戰場慘景,集中表達“行人”和“詩人”的怨憤,要緩緩讀出,“無人收”三字乃 血淚鑄成,尤應重讀。

四、鑑賞

方法:在誦讀的基礎上,組織學生研討這首詩的章法,找出詩中的警策句,賞析 名句,品味語言表達的特點。落實課後練習二、三的要求。

明確:1章法嚴密。形式上採用古稱“一頭兩腳體”的結構方式。從整體看,節奏整齊 又略有變化;各段皆自有起結,析之則三,合則為一。內容上,一是前後呼應,二是層層遞 進。

2深刻的思想性和強烈的感染力通過高度的藝術性表現出來。

①重墨鋪染。大氛圍的粗略勾勒和具體動作的細緻刻畫相結合,描繪了一個悲愴而震撼人 心的出征場面。詩的開篇展現出一幅出征圖,既有聽覺形象又有視覺形象,可以想見出征士 兵之多,只待一聲令下就要出發。接着展現出震人心絃的送別圖。征夫的爺孃妻子亂紛紛地 在隊伍中尋找、呼喊自己的親人,扯着親人的衣衫,捶胸頓足,邊叮嚀邊呼號。車馬揚起的 灰 塵,遮天蔽日,連咸陽西北的渭水大橋都被遮沒了。千萬人的哭聲匯成震天的巨響在雲際回 蕩。“耶孃妻子走相送”,一個“走”字刻畫出眷屬們在親人出征時追奔呼號和那一剎 那的生離死別的情景。“牽衣頓足攔道哭”,連續四個動作,把送行者那種眷戀、悲愴、憤 恨、絕望的動作神態,表現得細膩入微,令人觸目驚心。江淹《別賦》説:“黯然傷魂者, 唯別而已矣。”詩人的重墨鋪染,給讀者視覺聽覺以強烈感受,淋漓盡致地表現出千萬家庭 因征戰而妻離子散的悲劇。

②巧妙構思。詩人通過設問的方法,引出征夫的滿腔悲切和哀怨的傾訴。前文的悽慘場面 是詩人親眼所見,下面的悲切自訴是詩人親耳所聞,增強了詩的真實感。“點行頻”是全詩 的“詩眼”,點出了造成百姓妻離子散、征夫犧牲、土地荒蕪的根源。接着,由征夫之口, 從三個方面控訴了戰爭造成的巨大災難。最後,又以哀怨的語調,描述了古戰場上的悲慘現 實。其情其景與開頭悲愴場面相呼應,詩人那飽滿酣暢的激情得到盡情抒發,唐王朝窮兵黷 武的罪惡得以淋漓盡致的揭露。

③善用口語。這首詩反映的是人民的生活,因而也選用了樂府體裁,運用了俗語口語,加 上民歌中常見的頂針修辭格,讀來清新自然,明白如話,造成迴腸蕩氣的藝術效果。

設計B

比較閲讀

比較《兵車行》和李白《古風·其十九》兩首詩在藝術風格上有什麼不同。

研究性閲讀

杜甫在長安十年,由於政治失意和生活窮困,使他的創作視野從個人轉向了全社 會,現實主義的創作風格日益鮮明。

結合《兵車行》的學習,研讀杜甫同時期寫的《前出塞》《麗人行》和《自京赴奉先縣詠 懷五百字》等詩,體會杜詩現實主義的創作風格。

提示:《前出塞》寫天寶末年歌舒翰征伐吐蕃的時事,意在諷刺唐玄宗 的開邊黷武。《麗 人行》作於天寶十二載春,諷刺了楊家兄妹驕縱荒淫的生活,曲折地反映了君王的昏庸和時 政的腐敗。《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是杜甫五言詩的代表作。杜甫自京赴奉先縣,是在天寶十四載十月、十一月間。這年十月, 唐玄宗攜楊貴妃往驪山華清宮避寒,十一月,安祿山即舉兵造反。杜甫途經驪山時,唐玄宗 與楊貴妃正遊玩,而安祿山叛軍已鬧得不可開交。其時,安史之亂的消息還沒傳到長安,然 而詩人途中的見聞和感受,已顯示出社會**的端倪。詩中“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 一傳誦千古的名句,揭露了貧富的懸殊。

設計C

閲讀訓練

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幾個問題。

古風·其三十四 李白

羽檄如流星,虎符合專城。

喧呼救邊急,羣鳥皆夜鳴。

白日曜紫微,三公運權衡。

天地皆合一,澹然四海清。

借問此何為,答言楚徵兵。

渡瀘及五日,將赴雲南徵。

怯卒非戰士,炎方難遠行。

長號別嚴親,日月慘光晶。

泣盡繼以血,心摧兩無聲。

困獸當猛虎,窮魚餌奔鯨。

千去不一回,投軀豈全生。

如何舞干鏚,一使有苗平。

1給這首詩劃分層次並寫出各層大意。

2詩中有三幅色調不同的畫面,説説它們各自渲染了怎樣的氣氛,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 想感情。

3這首詩跟杜甫的《兵車行》反映的是同一歷史事件,也表達了詩人同情人民疾苦、反 對不義戰爭的願望,但這兩首詩的內容和風格卻有顯著的不同,試就下面兩個方面將 二者作一點比較。

(1)揭露現實的廣度和深度:

(2)表現技巧:

[參考答案]

1第一層(開頭四句)邊城軍情緊急,派人飛馬傳遞文書,要求增兵。第二層(“ 白日”以下四句)京城裏卻是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第三層(“借問”至“豈全生”)先寫徵兵緣由,次敍應徵戰士告別親人時的慘狀 ,後寫出徵雲南無異送死。第四層(最後兩句)詩人提出“修文德”以消滅戰爭的主張。

説明:如將第一、二層合併或將第三層再分為三小層,也可以。

2三幅畫面是:①羽檄飛馳,喧呼救邊;②京城安定,四海清平;③戰士出征,親人送 行,日月無光。詩人藉此諷刺了當權者只顧自己享樂、不顧人民死活的做法,表達了同情人 民疾苦、反對開邊戰爭的立場。

3(1)杜甫的詩通過徵失的訴説,揭露了開邊戰爭給農村生產帶來了極大的破壞,並控訴 了 統治者殘酷剝削人民的罪行,這些都是李白詩中所沒有的,可見杜詩內容的深度和廣度都超 過了李詩。

(2)李白善於運用誇張和想象,其中明顯地表現了他的個性色彩,例如以羣鳥夜鳴來 烘托人們因救邊而發出的喧聲;用天象來比喻京城裏歌舞昇平的景象;而杜甫 十分看重現 實生活中的細節,他寫人民的疾苦都很具體。

中國基礎教育21世紀

[1]

《兵車行》教學設計 篇五

一、學法指導

《兵車行》屬於歌行體,歌行體長於敍事,且多含感歎之意。本詩敍述了唐玄宗天寶年間,朝廷對西南少數民族頻繁進攻失敗後,為補充兵力而進行徵兵的場面,旨在揭露當時的最高統治集團連年發動“開邊”戰爭而使人民深受其害的現實,這是全詩的基調。學習《兵車行》,必須把握住這個基調,在反覆吟誦的基礎上,重點體會詩人反對“開邊”戰爭的立場和“窮年歎黎元”的赤誠情懷。

二、閲讀導航

(一)整體感知

1、“君不聞”以下四句的基本內容是什麼?跟上文有什麼聯繫?

明確:詩人用“君不聞”三字領起,把視線從邊庭轉移到廣闊的內地,千村萬落,沃野千里,變成田園荒蕪,滿目凋敝。詩人馳騁想象,從眼前的見聞,聯想到全國的景象,由一點推及到普遍,既擴大了詩的容量,又加深了表現的廣度。

2、結尾寫古戰場有什麼含義?

明確:這裏淒涼低沉的色調和開頭那種人聲鼎沸的氣氛,悲慘哀怨的鬼泣和開頭那種驚天動地的人哭,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有天怒人怨之意。“君不聞”與“君不見”相照應,這些都是“開邊意未已”所導致的惡果。至此,詩人那飽滿酣暢的激情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唐王朝窮兵黷武的罪惡也揭露得淋漓盡致。

3、詩中幾個數詞有何作用?

明確:詩是形象思維的產物,數詞卻是事物量的抽象,二者好像很難結合。可是《兵車行》中的幾個數字用得非常自然貼切,融入了詩的意境。例如“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十五”“四十”,這裏準確地反映了當兵者的年齡,具體陳述“點行頻”,以示情況的真實可靠。又如“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這句話裏的數詞並非實指,是略數,寫出了“點行頻”對生產所造成的破壞以及田園荒蕪的景象。

(二)疑點探究

1、試分析“走”“牽”“頓”“攔”“哭”這些動詞中所藴涵的感情

明確:一個家庭的支柱被抓走了,這不啻一個家庭的塌天大禍,剩下的老弱幼婦怎不奔走相送呢?親人突然被抓兵,又急促出征,眷屬們奔走呼號去作一剎那的生離死別,何等倉促悲憤。這幾個動作把送行者那種眷戀、悲愴、憤恨、絕望的心態表現得細緻入微,給讀者以觸目驚心的感覺。

2、前人説:“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依你看本詩的警策句是哪句?

明確:“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兩句,既揭露了戰爭給人民帶來的巨大苦難,又指出了苦難的根源,可以概括本詩的主旨;且鋒芒直指最高統治者,顯示了人民的勇氣,應視為詩中警策。

3、杜甫為什麼讓役夫講出“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這樣的話呢?

明確:如果説在封建社會重男輕女的觀念屬於“正常”,那麼重女輕男則是“反常”。這種反常觀念是戰禍未已、徵兵不斷、“邊庭流血成海水”所造成的,是異常的苦難造成了“正常”觀念的被扭曲,是不是真的生女兒好呢?詩人沒有説,也不必説。因為如果都是生女兒的話,縱然“猶得嫁比鄰”,可是“比鄰之男何處尋”呢?由此可見,生男生女都無法擺脱悲慘的命運。詩人這種翻案之筆,反常之語,正最大限度地道出了役夫們心靈受傷之深,同時也有力地表達了對統治階級窮兵黷武政策的憤激和控訴。

三、能力生成

1、下列加點詞語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

a、兵車行(xíng)  聲啾(jiū)啾  邊庭(tíng)

b、車轔(lín)轔  生荊杞(qǐ)  戍(shù)邊

c、幹(gān)雲霄  生男惡(wù)  村落(luò)

d、馬蕭(xiāo)蕭  急索(suǒ)租  隴(lǒng)畝

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與現代漢語相同的一句是(  )

a、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

b、耶孃妻子走相送

c、塵埃不見咸陽橋

d、縣官急索租,租税從何出

3、對下列詩句用修辭手法解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行人弓箭各在腰──“弓箭”不專指弓箭,這裏用了借代的修辭手法,代武器。

b、塵埃不見咸陽橋──車馬揚起的灰塵,連咸陽西北橫跨渭水的大橋都被遮沒了,用了誇張的手法。

c、武皇開邊意未已──“武皇”原指漢武帝,這裏借指唐玄宗。

d、被驅不異犬與雞──“犬與雞”用了借代的修辭手法,代役夫。

4、對下列詩句的解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行人但云行頻”,“點行頻”,意思是頻繁地徵兵,是全篇的“詩眼”,它一針見血地點出了造成百姓妻離子散,萬民無辜犧牲,全國田畝荒蕪的根源。

b、“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句中,“漢家”是影射唐朝,“山東”即現在的山東省。

c、“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這句是説壯丁們無限期地超期服役。

d、“縣官急索租,租税從何出”這句是説人民連生計都無法維持,而朝廷依舊逼索租税。

四、拓展練習

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問題。

古風•其三十四

李白

羽檄如流星,虎符合專城。

喧呼救邊急,羣鳥皆夜鳴。

白日曜紫微,三公運權衡。

天地皆得一,澹然四海清。

借問此何為,答言楚徵兵。

渡瀘及五月,將赴雲南徵。

怯卒非戰士,炎方難遠行。

長號別嚴親,日月慘光晶。

泣盡繼以血,心摧兩無聲。

困獸當猛虎,窮魚餌奔鯨。

千去不一回,投軀豈全生!

如何舞干鏚,一使有苗平!

這首詩跟杜甫的《兵車行》反映的是同一歷史事件,也表達了詩人同情人民疾苦、反對不義戰爭的願望,但這兩首詩的內容和風格卻有顯著的不同,試就揭露現實的廣度深度和表現技巧兩個方面將二者作一下比較。

參考答案

能力生成:1、b2、c3、d4、b

拓展練習:(1)杜甫的詩通過征夫的訴説,揭露了開邊戰爭給農村生產帶來了極大的破壞,並控訴了統治者殘酷剝削人民的罪行,這些都是李白詩中所沒有的,可見杜詩內容的深度和廣度都超過了李詩。

(2)李白善於運用誇張和想象,其中明顯地表現了他的個性色彩,例如以羣鳥夜鳴來烘托人們因救邊而發出的喧聲;用天象來比喻京城裏歌舞昇平的景象;而杜甫十分看重現實生活中的細節,他寫人民的疾苦都很具體。

《兵車行》教學設計 篇六

導學新概念]

杜甫的一生,大部分是在憂傷和痛苦中度過的。唐玄宗 天寶五載(746年)來到京城長安後,政治上屢屢受挫,經濟條件也日益惡化。這使得杜甫對現實黑暗的認識一天天加深,思想感情一天天地接近人民,詩風也跟着發生了顯著的變化。這期間,他寫了很多以戰爭為題材的詩。《兵車行》是第一篇為人民呼喊的傑作,它記錄了統治者的"開邊"政策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

學習《兵車行》,要在反覆吟誦的基礎上,把重點放在研究杜甫詩歌章法嚴密、整齊之中又有變化的特點上,以利於學生今後自讀杜詩。

[資料顯示屏]

杜甫是我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政治詩人。關心社會時事,關心國家大計,在詩人説來是一種不可阻止的、自覺的要求。詩,在杜甫的手裏,不僅是抒發感情、摹寫物象的工具,而且也是干預時事、指責國政乃至評論軍事策略的手段。(《中國文學史》,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中國文學史編寫組,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版,403頁)

以時事入詩,自杜少陵始。(明·胡震亨《唐音癸籤 》)

即事名篇,無復倚傍。(元稹)

天寶十載四月,劍南節度使鮮于仲通討南詔蠻,大敗於瀘南。時仲通將兵八萬, ……軍大敗,士卒死者六萬人,仲通僅以身免。楊國忠掩其敗狀,仍敍其戰功。……制大募兩京及河南北兵以擊南詔。人聞雲南多瘴癘,未戰,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應募。楊國忠遣御史分道捕人,連枷送詣軍所。……於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聲振野。(《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六)

歌行,古代詩歌的一體。漢魏以下的樂府詩,題名為"歌"和"行"的頗多,二者雖名稱不同,其實並無嚴格的區別。後遂有"歌行"一體。其音節、格律,一般比較自由,形式採用五言、七言、雜言的古體,富於變化。"行"是樂曲的意思,見《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司馬貞《索隱》。(錄自《唐詩鑑賞辭典·詩體詩律詞語簡釋》,上海辭書出版社1519頁)

[教學設計ABC]

設計A

導語 設計:"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的詩句至今還依然索繞在我們的腦海中 ,這是杜甫在安史之亂後寫的《三吏》中的一篇。杜甫一生寫過不少以戰爭為題材的詩。今天,我們來讀他在天寶年間目睹統治者窮兵黷武,大肆徵兵,造成"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聲震野"的悽慘景象而寫的為人民呼喊的傑作《兵車行》。

教學設計

一、導入  (見導語 設計)

二、簡介背景,出示杜甫在長安十年所寫的反映人民疾苦的有關詩句,使學生更準確地理解這首詩。

三、誦讀

教師範讀(也可聽藝術家朗誦錄音)。

學生試讀、齊讀,在此基礎上練習背誦,有表情地誦讀。

誦讀點撥

(1)把握基調:這是一首歌行體詩,旨在揭露當時的最高統治者連年發動"開邊"戰爭, 而使人民深受其害。詩人的情緒是怨憤的,這是全詩的基調。

(2)誦讀指導:第一段寫親人送別出征的戰士,朗讀時聲音應沉重些。段尾,詩人的怨憤之情初現,應用升調讀。第二段,"點行頻"三字為下文敍事的總綱,須重讀。以下皆用" 行人"的口氣讀,要注意區分敍事句和抒情句的語氣。第三段先寫秦兵家庭的困難,朗讀時 速度不宜快。"長者"句用較柔和的聲調,"且如"句要作低迴之勢,至"租税"句稍稍振起。後半段令人悲痛欲絕,聲調悽楚。結尾四句是全詩的高潮。"君不見"應重讀,"古來 "句道盡戰場慘景,集中表達"行人"和"詩人"的怨憤,要緩緩讀出,"無人收"三字乃血淚鑄成,尤應重讀。

四、鑑賞

方法:在誦讀的基礎上,組織學生研討這首詩的章法,找出詩中的警策句,賞析名句,品味語言表達的特點。落實課後練習二、三的要求。

明確:章法嚴密。形式上採用古稱"一頭兩腳體"的結構方式。從整體看,節奏整齊又略有變化;各段皆自有起結,析之則三,合則為一。內容上,一是前後呼應,二是層層遞進。深刻的思想性和強烈的感染力通過高度的藝術性表現出來。

①重墨鋪染。大氛圍的粗略勾勒和具體動作的細緻刻畫相結合,描繪了一個悲愴而震撼人心的出征場面。詩的開篇展現出一幅出征圖,既有聽覺形象又有視覺形象,可以想見出征士兵之多,只待一聲令下就要出發。接着展現出震人心絃的送別圖。征夫的爺孃妻子亂紛紛地在隊伍中尋找、呼喊自己的親人,扯着親人的衣衫,捶胸頓足,邊叮嚀邊呼號。車馬揚起的灰塵,遮天蔽日,連咸陽西北的渭水大橋都被遮沒了。千萬人的哭聲匯成震天的巨響在雲際迴盪。"耶孃妻子走相送",一個"走"字刻畫出眷屬們在親人出征時追奔呼號和那一剎那的生離死別的情景。"牽衣頓足攔道哭",連續四個動作,把送行者那種眷戀、悲愴、憤恨、絕望的動作神態,表現得細膩入微,令人觸目驚心。江淹《別賦》説:"黯然傷魂者,唯別而已矣。"詩人的重墨鋪染,給讀者視覺聽覺以強烈感受,淋漓盡致地表現出千萬家庭因征戰而妻離子散的悲劇。

②巧妙構思。詩人通過設問的方法,引出征夫的滿腔悲切和哀怨的傾訴。前文的悽慘場面是詩人親眼所見,下面的悲切自訴是詩人親耳所聞,增強了詩的真實感。"點行頻"是全詩的"詩眼",點出了造成百姓妻離子散、征夫犧牲、土地荒蕪的根源。接着,由征夫之口,從三個方面控訴了戰爭造成的巨大災難。最後,又以哀怨的語調,描述了古戰場上的悲慘現實。其情其景與開頭悲愴場面相呼應,詩人那飽滿酣暢的激情得到盡情抒發,唐王朝窮兵黷武的罪惡得以淋漓盡致的揭露。

③善用口語。這首詩反映的是人民的生活,因而也選用了樂府體裁,運用了俗語口語,加上民歌中常見的頂針修辭格,讀來清新自然,明白如話,造成迴腸蕩氣的藝術效果。

設計B

比較閲讀

比較《兵車行》和李白《古風·其十九》兩首詩在藝術風格上有什麼不同。

研究性閲讀

杜甫在長安十年,由於政治失意和生活窮困,使他的創作視野從個人轉向了全社會,現實主義的創作風格日益鮮明。

結合《兵車行》的學習,研讀杜甫同時期寫的《前出塞》《麗人行》和《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等詩,體會杜詩現實主義的創作風格。

提示:《前出塞》寫天寶末年歌舒翰征伐吐蕃的時事,意在諷刺唐玄宗的開邊黷武。《麗人行》作於天寶十二載春,諷刺了楊家兄妹驕縱荒淫的生活,曲折地反映了君王的昏庸和時政的腐敗。《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是杜甫五言詩的代表作。杜甫自京赴奉先縣,是在天寶十四載十月、十一月間。這年十月,唐玄宗攜楊貴妃往驪山華清宮避寒,十一月,安祿山即舉兵造反。杜甫途經驪山時,唐玄宗與楊貴妃正遊玩,而安祿山叛軍已鬧得不可開交。其時,安史之亂的消息還沒傳到長安,然而詩人途中的見聞和感受,已顯示出社會**的端倪。詩中"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一傳誦千古的名句,揭露了貧富的懸殊。

設計C

閲讀訓練

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幾個問題。

古風·其三十四 李白

羽檄如流星,虎符合專城。

喧呼救邊急,羣鳥皆夜鳴。

白日曜紫微,三公運權衡。

天地皆合一,澹然四海清。

借問此何為,答言楚徵兵。

渡瀘及五日,將赴雲南徵。

怯卒非戰士,炎方難遠行。

長號別嚴親,日月慘光晶。

泣盡繼以血,心摧兩無聲。

困獸當猛虎,窮魚餌奔鯨。

千去不一回,投軀豈全生。

如何舞干鏚,一使有苗平。

給這首詩劃分層次並寫出各層大意。

詩中有三幅色調不同的畫面,説説它們各自渲染了怎樣的氣氛,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這首詩跟杜甫的《兵車行》反映的是同一歷史事件,也表達了詩人同情人民疾苦、反對不義戰爭的願望,但這兩首詩的內容和風格卻有顯著的不同,試就下面兩個方面將二者作一點比較。

(1)揭露現實的廣度和深度:

(2)表現技巧:

[參考答案]

第一層(開頭四句)邊城軍情緊急,派人飛馬傳遞文書,要求增兵。第二層(" 白日"以下四句)京城裏卻是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第三層("借問"至"豈全生")先寫徵兵緣由,次敍應徵戰士告別親人時的慘狀,後寫出徵雲南無異送死。第四層(最後兩句)詩人提出"修文德"以消滅戰爭的主張。

説明:如將第一、二層合併或將第三層再分為三小層,也可以。

三幅畫面是:①羽檄飛馳,喧呼救邊;②京城安定,四海清平;③戰士出征,親人送 行,日月無光。詩人藉此諷刺了當權者只顧自己享樂、不顧人民死活的做法,表達了同情人民疾苦、反對開邊戰爭的立場。

(1)杜甫的詩通過徵失的訴説,揭露了開邊戰爭給農村生產帶來了極大的破壞,並控訴了 統治者殘酷剝削人民的罪行,這些都是李白詩中所沒有的,可見杜詩內容的深度和廣度都超過了李詩。

(2)李白善於運用誇張和想象,其中明顯地表現了他的個性色彩,例如以羣鳥夜鳴來烘托人們因救邊而發出的喧聲;用天象來比喻京城裏歌舞昇平的景象;而杜甫十分看重現實生活中的細節,他寫人民的疾苦都很具體。

《兵車行》教案2

一、課文悟讀

一切優秀詩篇的意境,莫不是客觀生活實踐在詩人頭腦中反映的產物。杜甫的《兵車行》雖然寫於唐天寶中後期,但那慘別的圖景,悲憤的訴説,至今仍然觸動着我們的審美體驗。從課文的註釋看,詩人的描述是有事實基礎的,但詩人的反映又不侷限於幾件歷史事實,而是以一定的事實為基礎,概括地反映了更多更深的東西。詩中借役夫之口道出"點行頻",也就是説不是一時一地或一人一次所經歷的事,否則,"二百州千村萬落邊庭流血成海水"的廣闊圖景就反映不出來。連年戰爭、連年徵兵,用兵時間之長,服役地域之廣,盡由"行人"口中道出,這便是詩人的藝術概括。惟其如此,才能把唐玄宗窮兵黷武,開邊不已的擴張戰爭,給國家、人民(包括少數民族)造成的巨大災難,強烈地集中地反映出來,這是其一。其二,在藝術概括的反映中,詩人並非冷眼旁觀,純客觀地轉述見聞。詩人對所述事件的態度、感情也不是通過他直接出面議論或抒情來表現的,而是通過下列幾種方式表現出來的:一是表現在對事件、人物和場景的選擇和描述上,如詩的開頭不是歡樂的出征,而是悽慘的訣別;二是在此基礎上對人物的肯定或否定:役夫由"吞"而"吐",不敢"吐"而不得不"吐",語語辛酸,字字血淚,作者是同情役夫的;三是在結構安排及句式節奏的處理上,強調突出某些內容,使之自然而然地流露出詩人的感情。如詩中有些內容的前後呼應,五言七言的交錯運用,都是為渲染戰爭造成的災難,強調突出役夫們的怨恨激憤。所以説詩人飽含深情地敍事,字字句句都流露出詩人的深情,鮮明而強烈地顯示了詩人對窮兵黷武政策的譴責和抨擊,表現了對人民羣眾的深深同情和關切。

二、亮點探究

1."耶孃妻子走相送"(《兵車行》),"卻看妻子愁何在"(《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同為杜甫的詩,同有"妻子"之語,意思是否一樣呢?

探究學習:在古漢語中,"妻子"是兩個單音節詞,指老婆和兒女,"子"讀重音;現代漢語中,"妻子"專指配偶,"子"讀輕聲。在《兵車行》中,確實可解釋為老婆和兒女;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裏,"妻子"應理解為偏義複詞,即單取"妻"之義,因杜甫的"子"其時年紀尚小,尚不知"愁"。這首詩寫於唐代宗廣德元年(763)正月,杜甫五十一歲,可是他的兒子年齡卻小。上元二年(761)《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寫的"嬌兒惡卧踏裏裂",亦可知他的孩子較小。由此可知,循文探意,具備古今語言文字知識是必要的,但按照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也是必不可少的。

2.第一段"慘別"撼人心魄,詩人是如何描寫的?

探究學習:詩一開頭,一個"走"字寫出了"行人"被驅趕着上路,更寫出了家人老小不忍親人離去,而又不得不讓親人離去,又惟恐這一離去竟成永別的心情。多少人被徵發,多少人追趕送別,詩人只寫了一句"塵埃不見咸陽橋",多麼具體而又形象。這個"不見",更"見"得"行人"之眾多,送行者之眾多了。更妙的是,接下去詩人從視覺轉而寫到聽覺,巧妙地運用了動詞:牽(衣)、頓(足)、攔(道)、哭,勾勒了,一幅撕心裂肺的畫面。藝術地概括了不義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痛苦,形成了一個強烈的懸念,抓住瀆者的心理,自然地引出下文。

3.詩中幾個數詞有何作用?

探究學習:詩是形象思維的產物,數詞卻是事物量的抽象,二者好像很難結合。可是《兵車行》中的幾個數字用得非常自然貼切,融入了詩的意境。例如"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十五四十",這裏準確地反映了當兵者的年齡,具體陳述"點行頻",以示情況的真實可靠。又如"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這句話裏的數詞並非實指,是略數,寫出了"點行頻"對生產所造成的破壞以及田園荒蕪的景象。詩人馳聘想像,從眼前聯想到全國,從一點推及到普遍,兩相輝映。這不僅擴大了詩的表現容量,而且加深了詩的表現深度。

4.《兵車行》在句式上有什麼新的特點?

探究學習:先説一下"行"。"行"是古代詩歌中的一種文體。樂府詩中詩題稱"歌"或"行"的很多。這種詩體,音節、格律比較自由,形式多用五言、七言或雜言的古體,富於變化。古代有"從軍行"的樂府舊題,但杜甫卻自擬樂府新題創作《兵車行》,繼承並革新了樂府民歌體。為了表達感情的需要,杜甫不採用絕句、律詩那種格律嚴整的形式,而選用了靈活多變的句式,或三言,或五言,或七言,節奏疾徐頓挫,極富表現力。如開頭兩個三字句,急促短迫,扣人心絃。後來在大段的七字句中,忽然穿插上八個五字句,表現了"行人"那種壓抑不住的憤怒哀怨的激情,格外傳神。此外,詩人還採用了民歌接字法,如"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幹雲霄道旁過者問行人,行人但云點行頻"等,這樣蟬聯而下,累累如貫珠。朗讀起來,鏗鏘和諧,優美動聽。詩的最後還採用通俗口語,如"耶孃妻子牽衣頓足"等,清新自然,明白如話,給詩增添了感染力。

5.《兵車行》一詩最大的藝術特點是什麼?

探究學習:《兵車行》具有深刻的思想內容,在藝術表現上也很突出。首先是寓情於事之中。這首敍事詩,無論是第1段的描寫敍述,還是後一段的代人敍言,詩人的激切、深沉的思想感情,都自然地融會在全詩之中。其次在敍述次序上參差錯落前後呼應,變化開閩,井然有序。第1段的描寫為第2段的傾訴作了渲染鋪墊;第2段的長篇敍言又進一步地深化了前面場面描寫的思想內容,前後相互補充,相互輝映。再次,敍事、抒情和議論緊緊結合,水乳交融。如描述了"千村萬落生荊杞"的荒涼景象後,就憤慨地責問"租税從何出";在痛訴種種不幸之後,詩人又發出了生男不如生女的感歎,其中不知含有多少激憤之情。這樣敍議結合,既使主題突出,又使感情迴環往復,極具感染力。

6.杜甫為什麼讓役夫講出"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這樣的話呢?是不是重男輕女的觀念真正變了呢?

探究學習:如果説在封建社會重男輕女的觀念屬於"正常",那麼重女輕男則是"反常"。這種反常觀念是戰禍未已,徵兵不斷,"邊庭流血成海水"所造成的,是異常的苦難造成了"正常"觀念的被扭曲,而不是封建意識的真正改變。詩人這種翻案之筆,反常之語,正最大限度地道出了役夫們內心的憤激和控訴。

是不是真的生女兒好呢?詩人沒有説,也不必説。因為如果都是生女兒的話,無可嫁之"比鄰";退而言之,縱然"生女猶得嫁比鄰",可是比鄰之男何處尋呢?由此可見,生男生女都無法擺脱悲慘的命運。詩人留給讀者的思考是多麼深刻啊!

三、選題設計

1.讀《兵車行》,深刻思考:杜甫為什麼被後人尊為"詩聖"?

研究方法:

(1)讀史瞭解杜甫其人:早年就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抱負。到京就選,"舉進士不第,困於長安"。求官失敗,父親又死,家庭困難到"衣不蓋體,嘗寄食於人"的境地。

(2)讀史瞭解時代背景:天寶年間,大唐帝國日趨衰落,可是統治者仍舊不斷對外侵略;天寶十年,楊國忠派御史到處抓人,送到軍中;軍隊由長安渭水咸陽橋開出,出現一幅慘絕人寰的畫面。

(3)杜甫思想心態分析:覺醒:由個人趨向社會,由浪漫趨向現實;目標:暴露社會罪惡,反映民生疾苦;價值:是信史,是實錄,標誌着杜詩"光芒萬丈"的現實主義起點。

參讀書目:

(1)《唐詩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2)語錄摘編:《説文解字》:"史,記事者也;從手,持中;中,正也。"可見"史"是一種執筆記事而中正不阿的人。

2.從《兵車行》看歌行體語言的音樂性。

研究方法:

(1)從押韻上研究:《兵車行》共用八韻,四平四仄,互相調換。一押蕭韻,二押真韻,三押紙韻,四押齊韻,五押問韻,六押質韻,七押皓韻,八押尤韻。轉韻時,每逢第一句多半押韻。

(2)從聲調上研究:摹聲疊詞和頂真手法。

(3)從句式上研究:開頭三字句、七字句,音調鏗鏘,錯落有致;第三段五字句,申訴轉為憤恨。句式由短變長,表現語言急促。

參讀書目:

(1)《唐詩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2)《詩韻新編》,上海古籍出版社。

(3)《怎樣合轍押韻》,北京出版社。

《杜甫詩五首》教案1

一、課文悟讀

《客至》

《客至》之所以寫得這麼歡快無比,是因為"喜崔明府相過"。所以詩一開始就描寫了浣花溪畔春意盎然的景象以及可愛的白鷗天天飛來的歡樂氛圍。但也可以這樣理解:平日無客,少有人跡,屋舍南北都是春水,所以整日所見只有白鷗。於是頷聯順理成章地寫到了花徑不掃,蓬門未開。頸聯不寫賓主之間的寒暄與敍舊,可見兩人關係的親密。寫自己餐桌上的接待物,實話實説,沒有虛文俗套,可見賓主之隨和。尾聯卻忽轉別意,寫自己想邀鄰翁過來喝酒。前借白鷗引客,後讓鄰翁陪客,構思可謂絕妙;不寫餐桌上暢飲的熱烈情景,而留着讓讀者去想像,去補充,去回味。

《旅夜書懷》

《旅夜書懷》寫於作者顛沛流離的途中,且是夜裏,心情可想而知是孤獨傷感的。本詩的景物描寫與個人情感的抒發特別融和。首聯中的"細微"等字,與"官應老病休"中作者的孤單身影相應。"危獨"二字暗示了自己在亂世中的淒涼孤獨,與"飄飄天地一沙鷗"相呼應,情景交融,渾然一體。同時,"星垂平野闊",不僅展現了星空低垂下大自然的廣闊浩渺,還讓人聯想到星空低垂下被壓得喘不過氣來正為生活而奔波的作者的孤單身影;"月湧大江流",不僅展現了長江奔騰雄渾的氣勢,還讓人聯想到作者身影的渺小。

《詠懷古蹟(其三)》

《詠懷古蹟(其三)》題為詠懷,可裏面似乎只寫了王昭君的怨恨,並無作者個人的詠懷。但聯繫寫作背景就可以知道,作者曾在十年前因上疏救宰相房珀觸怒唐肅宗而受排擠,被貶為華州司功。所以作者在詠歎王昭君不幸的同時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達王昭君千載之怨的同時也在暗中表達自己的深沉怨恨。

《閣夜》

《閣夜》作於一個大雪初霽的寒夜。旅居在夔州西閣的詩人,寒宵輾轉,從霜雪之夜的所見所聞,聯想到了國家的**、百姓的痛苦,以及自己的貧病飄零,於是寫下了此詩。詩中星河的搖動暗寓着社會的動盪。在這動盪不安的環境中,詩人回家無期,鄉書不至,不勝"催短景"之悲,於是聊作寬解之詞。這種看似輕鬆的自慰其實藴涵着深深的悲痛與憂憤。

《登岳陽樓》

《登岳陽樓》寫於杜甫生命的最後幾年。登上岳陽樓,是他年輕時就有的夢想,今天終於如願了。可這次卻不是專為遊玩而來,而是漂泊到此,流浪經過;詩人已經不是年輕小夥子了,而是拖着貧病衰老的殘軀--"今"非"昔"比啊!想到這裏,我們就能體會到"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用語的巧妙。洞庭湖愈壯闊明朗,詩人的心情就愈黯淡淒涼,因為登樓遠眺的他似乎已經看到了北方的戰事,已經想起了自己的落魄潦倒,於是,憂國傷時之感與身世淒涼之情一齊襲上心頭,使得他老淚縱橫,久久低迴。詩人憑軒遠望的形象是衰弱的,卻也是高大的。他那愛國憂民的高尚情操深深感動着我們。別林斯基説:"任何偉大的詩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的痛苦和幸福植根於社會和歷史的土壤裏。"

二、亮點探究

1.《客至》尾聯忽轉別意,寫自己想邀鄰翁過來喝酒,突然撇開客人不提,"顧左右而言他",這樣寫是不是離題了?

探究學習:表面上看是把客人撇開了,可仔細一想,卻發現這是在進一步寫客人,是想用這種民間常見的方式表示自己難得的興奮:我家來尊貴客人了,你也過來喝幾杯,好好地幫我陪陪客人,喝個痛快,玩個盡興!這種寫法既巧妙,又充滿濃厚的生活氣息,讓人回味不盡。所以這種忽轉別意不是離題,倒是別開生面,別有情趣。

2.《詠懷古蹟(其三)》題為詠懷,可裏面只寫了王昭君的怨恨,並無作者個人情懷的抒發,這是不是與標題"詠懷"二字不符?

探究學習:王昭君有傾城傾國之貌卻無人省識,漢元帝不辨美醜,竟要靠"畫圖省識";自己一片赤誠,盡忠進諫,皇帝卻不分忠佞,無辜貶斥自己。而這些都不能明説,所以只能借寫王昭君的不幸暗寓自己的不幸。古人對此有多家點評。黃叔燦《唐詩箴注》雲:"此詠明妃以自悲。"郭曾祈《讀杜札記》雲:,"琵琶胡語,怨恨誰論?亦隱寓知音寥落之感。"佚名《杜詩言志》雲:"此第三首,則專詠明妃之事,無一字及於己懷,乃吾正謂此為少陵自詠己懷,非詠明妃。……夫明妃抱此怨恨,不可明言,只以託之千載琵琶;而少陵之怨恨,不可明言,又以託之明妃。通篇只重寫怨恨二字,乃所以寫明妃,即所以寫己懷也。"

3.同樣是詠歎王昭君,杜甫寫了《詠懷古蹟(其三)》,李白則寫了《王昭君》,試作比較閲讀,説説杜詩在風格上與李白有怎樣的不同。

王昭君(二首選一)

漢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關道,天涯去不歸。漢月還從東海出,明妃西嫁無來日。燕支長塞雪作花,蛾眉憔悴沒胡沙。生乏黃金枉畫圖,死留青冢使人嗟。

探究學習:同樣以王昭君的不幸遭遇為題材,李白和杜甫這兩首詩各有特色,基本上能體現兩人不同的藝術風格:李詩飄逸,杜詩沉鬱。兩人都對王昭君的不幸遭遇充滿了同情,但杜詩不只停留在同情惋惜這一步,還表達了沉鬱怨憤之情。詩一開始,就似有千鈞之力,有千巖競秀、萬壑爭流之勢,以致古人説:"昔人評羣山萬壑句,頗似生長英雄,不似生長美人。"李詩第二聯是"一上玉關道,天涯去不歸",而杜詩則更沉鬱"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一個"一"字,一個"獨"字,將王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後的孤寂,寫得入骨三分。最後兩聯,兩詩都寫出了悽婉的氛圍,而杜詩中因為用了"空歸月夜魂千載分明"等語,就顯得更加的孤憤悲壯。因此弘曆在《唐宋詩醇》中忍不住讚歎:"破空而來,文勢如天驥下坡,明珠走盤,詠明妃者此為第一。"

4.對於《閣夜》中的抒情,喻守真編注的《唐詩三百首詳析》(中華書局20世紀40年代出版)説:"杜老之詩,隨處關係國事民生,雖,在極小的題目,也能發出極大的感慨來,詩人多感,杜老尤甚。讀了此等詩,覺得無病的呻吟,未免多費筆墨啊!"對這個評價你如何認識?談談你的理解。

探究學習:這樣的評價雖然新穎,但有失偏頗。只要瞭解了詩人的寫作背景,理解了作者此時此刻的思想和情感,就會明白,這是歷經磨難的作者在特定的流浪背景下發出的感慨,決不是"少年不知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説愁"。

5.對於《登岳陽樓》中頷聯的景物描寫,喻守真在其編注的《唐詩三百首詳析》中這樣評論:"詩人寫景狀物,往往喜歡誇大形容,因此就不免有牽強失真的地方。本詩頷聯就犯此病。照地理上講,洞庭湖四周均為楚地,那(哪)能説是與吳分界之處。乾坤日夜浮,倘用來詠大海,那還相當,若詠洞庭,未免不稱。後人雖加以曲解,究與事理未當。"你怎樣看待他的評價?説説你的理解。

探究學習:這種評價未免太"現實主義"了,若都要與事理相當,那麼文學作品就不能有誇張,就不能有李白的"白髮三千丈"等極富渲染力的詩句了。事實上,凡是能表達作者鮮明的感情色彩,能渲染氣氛、增強感染力,能突出事物特徵、引發讀者豐富的聯想與想像的,就應該是好的誇張。同時,從閲讀時間上説,經得起讀者的推敲和時間的考驗的,能流傳到今天並且仍然膾炙人口的,就證明它是名句,説明它的誇張是用得成功的。

6.以往人們常把杜甫《旅夜書懷》中的"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與李白《渡荊門送別》中的"山隨平野盡,江人大荒流"進行比較,明代胡應鱗認為杜甫的骨力超過李白,於龍友則認為"李是晝景,杜是夜景;李是行舟暫視,杜是停舟細觀,未可概論"。那麼你的看法呢?還有人將王維《漢江臨泛》中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拿來和他們兩人比,你的看法又怎樣呢?請就這兩個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探究學習:杜甫的"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與李白的"山隨平野盡,江人大荒流"都是千古流傳的名句,各有特色,不能簡單地以孰優孰劣來評判。杜詩用字凝練,注重推敲;李詩流轉自然,不事雕飾。杜詩沉鬱,給人更多的是力度感;李詩飄逸,給人更多的是動態感。杜詩此聯與整首詩頓挫蒼雄的風格一致;而李詩此聯也與整首詩的明快清雄一致。應該説兩人各有特色,各盡其妙。所以宋人嚴羽在《滄浪詩話》中説:"李杜二公,正不當優劣。太白有一二妙處,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二妙處,太白不能作。子美不能為太白之飄逸,太白不能為子美之沉鬱。"

王維的詩則又是一種截然不同的風格。由於他精通美術和音樂,又信仰佛教,所以他的詩充滿了朦朧含蓄之美,充滿了嫻靜、恬淡之情,充滿了詩情畫意,清新秀美,讓人遐思不盡。與杜甫的沉鬱蒼雄、李白的飄逸豪放又不一樣。他們各顯其美,在唐詩這個絢麗多彩的百花園中各以自己的獨特風格爭奇鬥豔,煥發着自己獨有的生命活力。

三、選題設計

1.杜甫與李白藝術風格的比較研究。

研究方法:

通過廣泛閲讀杜甫和李白兩人的作品來比較他們的不同詩風,同時通過閲讀歷代評論家對他們兩人不同詩風的評價,增進或調整自己的認識。

參讀書目:

(1)《杜甫全集》。

(2)《李白全集》。

(3)秦似《杜甫詩歌賞析》,廣西人民出版社。

(4)毛水清《李白詩歌賞析》,廣西人民出版社。

(5)燕白《簡論李白和杜甫》,四川人民出版社。

(6)宋代魏慶之編《詩人玉屑》,上海古籍出版社。

(7)裴斐主編《李白詩歌賞析集》,巴蜀書社。

(8)《杜甫詩選》,人民文學出版社。

(9)《李白詩選》,人民文學出版社。

(10)《唐詩選注》,北京出版社。

(11)喻守真編注《唐詩三百首詳析》,中華書局。

(12)《唐詩鑑賞集》,人民文學出版社。

(13)日本前野直彬、石川忠久編《中國古詩名篇鑑賞辭典》,江蘇古藉出版社。

(14)清代洪邁《容齋隨筆》,中國世界語出版社。

2.杜甫與李白的交往研究。

研究方法:

通過閲讀兩人寫給對方或懷念對方的詩歌以及後人的評論史料,具體瞭解兩位唐代詩壇泰斗的深厚情誼。

參讀書目:

杜甫談及李白詩篇共有15首,主要有:《贈李白(二首)》《與李十二白同尋範十隱居》《冬日懷李白》《春日憶李白》《送孔巢父謝病歸遊江東兼呈李白》《飲中八仙歌》《夢李白(二首)》《蘇端薛復筵簡薛華醉歌》等。

李白言及杜甫的詩有4首,但可信的有二:《沙丘城下寄杜甫》《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

其他:

(1)秦似《杜甫詩歌賞析》,廣西人民出版社。

(2)毛水清《李白詩歌賞析》,廣西人民出版社。

(3)《杜甫詩選》,人民文學出版社。

(4)《李白詩選》,人民文學出版社。

(5)宋代魏慶之編《詩人玉屑》,上海古籍出版社。

3.杜甫流浪蹤跡研究。

研究方法:

通過閲讀杜甫本人的詩歌以及後人的研究史料,具體瞭解杜甫始於安史之亂的離亂不安而後一路流浪直至病死在漂泊途中的船上的苦難歷程。

4.王昭君出塞原因探究。

研究方法:

通過閲讀不同的史書及文學作品,瞭解王昭君出塞的不同説法,並作出自己較合理的判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z4mw6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