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讀哲學的貧困讀後感參考(精品多篇)

讀哲學的貧困讀後感參考(精品多篇)

讀哲學的貧困讀後感參考(精品多篇)

讀哲學的貧困讀後感 篇一

這部書是用“答蒲魯東先生的„貧困的哲學‟”而揭開究竟是“貧困的哲學”而導致蒲魯東先生在經濟學觀點產生的片見呢,還是由於德國“哲學的貧困”而導致蒲魯東先生的經濟學觀點不反映現實而是反真空而造成的。這才是這部重要著作的理論前提。

因此,現在用我們找到馬克思重新創立認知時空範圍的真實思想,是與現實中存在的現實性而相符、是與歷史發展過程的真實性而一致的現實的形式,所理解的現實的內容的這一認知前提,這才真正地讀懂這部重要著作思想的事實是在説明是“貧困的哲學”造成蒲先生的經濟學“貧困”呢,還是由於德國是“哲學的貧困”而造成的後果。這就是我們按照馬克思哲學的真實思路而讀出《哲學的貧困》思想的事實。然而,馬克思的《哲學的貧困》的認知前提,是從現實世界的現實性的真相來證明:蒲魯東先生在經濟學所闡述的觀點的虛假性,那是由於是德國哲學的“貧困”而造成的現狀。然而,《哲學的貧困》是馬克思在決定與恩格斯共同合作鑽研的見解的一部《神聖家族》之後,而在1847年第一次以單行本刊行於巴黎和布魯塞爾的著作。我們看到了:雖然這部書的標題是針對蒲魯東先生要去補救“貧困的哲學”,而不是認為德國哲學是到了“貧困”的極限。因此,馬克思是用這部著作來揭開蒲魯東先生的經濟學觀點,是由於德國哲學的“貧困”而造成脱的,這就是我們從這部書看到的事實。下面請看作者在這部書的“序言”表明的思想:“在法國,人家認為他理應是一個拙劣的經濟學家,因為他在那裏以卓越的德國哲學家著稱。在德國,人家卻認為他

理應是一個拙劣的哲學家,因為他在那裏以最傑出的法國經濟學家著稱。我們是德國人同時又是經濟學家,我們要反對這一雙錯誤。 讀者將會明白,為什麼我們在做這件不討好的工作時常常不得不放下對蒲魯東先生的批判,而去批判德國的哲學,同時還要對政治經濟學作某些評論。我們從這部書的“序言”的簡要説明可以看出,馬克思是以揭開“德國的哲學”是到了“貧困”的極限,才導致了蒲先生的認知前提而體現在經濟學思想的虛假性。才是馬克思揭露出來的導致蒲魯東先生的“這一雙重錯誤。” 在事實上,任何經濟學家的思想觀點,那是從哲學確立的認知前提而產生和展開的。因此,馬克思將批判蒲魯東的經濟學的思想觀點,是要從認知上是由於《哲學的貧困》的這個重要前提來揭露,這就是馬克思哲學的基本特徵。

換言之,馬克思哲學的歷史任務是要開闢出確立符合認知現實而通向歷史去實現理性確定的任務的思想前提的方向和途徑。因為《哲學的貧困》是認知的思想所確立的認知前提是虛假的,既是脱離現實、也是脱離歷史的抽象的形式,那麼從這種認知前提所理解的經濟學必然也是脱離現實的,是虛假的。所以,馬克思要從《哲學的貧困》的前提來揭開蒲魯東論述的經濟學觀點也是脱離現實的、是虛假的。馬克思是從現實世界的現實性的真相和歷史發展過程的真實性的事實,從而揭開了蒲魯東的經濟學觀點的實質。下面從這個前提來讀這部書的第一章“科學的發現”:“第一節 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的對立”第77頁,第4卷)用事實來揭開蒲魯東將兩者設置為“對立”的形式,而看看馬克思是怎樣地將其錯誤給披露出來的。下面是馬克思摘錄蒲魯東的“貧困的哲學”的“第一卷第二章”一段論述:“一切自然產品或工業產品所具有的那種維持人類生存的性能,有一個專門名稱,叫使用價值。這些產品具有的互相交換的性能,則稱為交換價值---使用價值怎樣變成交換價值的呢?---經濟學家們並沒有很仔細地闡明(交換—這是馬克思加進去的)價值觀念的起源;因此我們必須對這一點加以論述。” 下面是馬克思將對蒲魯東的這段論述使用價值與交換價值的對立,是從什麼樣的認知前提來揭開來的:“蒲魯東先生打算給我們説明價值的二重性,„價值內部的區別‟,使用價值變成交換價值的過程。我們必須和蒲魯東先生一起來談談這種神祕的變化。” 請讀者注意馬克思在運用着《黑格爾法哲學批判》揭開“神祕主義”的認知前提,在這部書的結合蒲魯東的經濟學而揭開:“價值內部的區別”為認知前提來確定“使用價值變成交換價值的過程。現在我們來看一下,根據我們作者的間見,這種變化是怎樣發生的。”下面才是馬克思的“科學的發現”的認知前提而展開的科學分析:“絕大多數的產品不是自然界供給的,而是工業生產出來的。如果產品的需要量超過自然界所提供的數量,人們就得求助於工業生產。”

這就是馬克思哲學的認知前提與蒲魯東哲學的認知前提的根本區別,所以也就在理解其“使用價值”轉換成“交換價值”的過程,也就產生出兩種顯然不同的看法。 然而,蒲魯東認為是“貧困的哲學”而導致了“經濟學家們並沒有很仔細地闡明價值觀念的起源;”而馬克思認為“哲學的貧困”是導致所有德國的經濟學們(包括蒲魯東在內)理解的是概念的範疇經濟學,而不是理解現實世界的現實性的真相和歷史發展過程的真實性的事實而存在的經濟活動。這就是馬克思哲學的特徵而表述的思想觀點。

蒲魯東認為“貧困的哲學”的認知前提,沒有將產品去當做是“一切自然產品或工業產品所具有的那種維持人類生存的性能”。而馬克思認為是“哲學的貧困”的認知前提,是脱離了現實世界的現實性的真相:“絕大多數的產品不是自然界供給的,而是工業生產出來的。”因此,馬克思哲學的思想觀點也就認為:“在蒲魯東先生的想像中,這種工業是什麼呢?它的起源怎樣呢?”

由此可見,就是蒲魯東看到德國的“貧困的哲學”又將會怎麼樣呢?而蒲魯東卻仍舊立足在脱離現實世界的現實性的真相的立足地,仍然採用抽象分割思維(使用價值)與存在(交換價值)的對立形式,去尋找“使用價值怎樣變成交換價值”的“起源”,這能找得到真實存在現實、真實存在歷史過程之中的事實來嗎?以下是馬克思哲學轉而向現實本身去尋求思想的闡述:“要生產多種多樣的東西,就已經決定參加這項生產的不止一個人。既然認為從事生產的不止一個人,那末這就完全決定了生產是建立在分工之上的。因而蒲魯東先生所假定的那種需要有交換存在,因此也就有交換價值。這樣看來,本來一開頭就可以假定有交換價值存在。 然而蒲魯東先生喜歡繞圈子。我們就跟他一起轉吧,轉來轉去總是回到他原來的出發點去。”由此可見,蒲魯東是從“貧困的哲學”中找到了從“起源”論來理解、來尋找“使用價值怎樣變成交換價值”的;而馬克思是從“哲學的貧困”中找到了德國哲學是從認知前提上脱離的現實世界的現實性的真相,以及脱離了歷史

發展過程的真實性的事實,而從現實性的真相而“科學的發現”:使用價值變成交換價值的過程——那是“建立在分工之上”而產生的。那麼,究竟是哪種認知前提才是理解、才是尋找使用價值變成交換價值的轉變過程是真實的呢?當然是馬克思哲學的認知前提才是真實的。 因此,馬克思在《哲學的貧困》這部書而“科學的發現”了、而且也在用“總括起來就是:我有許多建立在分工和交換基礎上的需要。蒲魯東先生既然假定有這些需要,因而也就是假定有交換和交換價值存在,而交換價值的„起源‟正是他想„比其他的經濟學家更仔細地闡明‟的。”這才是從馬克思哲學確立的認知途徑,來理解、來尋求馬克思的真實思想的基本前提。從現實世界的現實性的真相來理解使用價值變成交換價值的真實過程,馬克思認為:“要説明交換價值就要有交換。要説明交換就要有分工。要説明分工就必須使用權分工成為必要的種種需要。要説明這種需要,就必須„假定‟有這種需要,但是並不是否定這種需要,這和蒲魯東先生前言中的第一個定理:„假定上帝就是否定上帝‟(前言第1頁)正好相反。”

這就是這部書在運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所創立“相反”的認知前提,從而揭開了蒲魯東的“貧困的哲學”仍舊還是從“哲學的貧困”的形式和內容產生的又一個“科學的發現”。事實上,是前蘇聯建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原理》所確立的認知前提,在遮蔽了我們的眼睛看不到馬克思哲學的思想是在重新創立認知前提,才能真實地理解、才能真實地尋找馬克思思想的真實性。

讀哲學的貧困讀後感 篇二

《哲學的貧困》是馬克思批評蒲魯東觀點的一本著作。馬克思在《神聖家族》中曾提到,蒲魯東的著作被科學地越過了,這篇文章就展示了這個越過過程。值得一提的是,被馬克思在這裏越過了的蒲魯東的觀點,在現代一些西方馬克思主義者和西方經濟學家那裏仍然有着大量的體現。它在説明如今西方學者的渺小的同時,也説明了蒲魯東的確是個天才,而馬克思則更加的偉大。

在這裏,馬克思提到了交換的歷史,並隱含地認為不同時期的交換,交換價值的確定有所不同,這對於我們進一步研究交換價值是非常重要的。這些不同的時期包括,“曾經有這樣一個時期,例如在中世紀,當時交換的只是剩餘品,即生產超過消費的過剩品。也曾經有這樣一個時期,當時不僅剩餘品,而且一切產品,整個工業活動都處在商業範圍之內,當時一切生產完全取決於交換。……最後到了這樣一個時期,人們一向認為不能出讓的一切東西,這時都成了交換和買賣的對象,都能出讓了。”

在這裏,我們注意到,蒲魯東的許多觀點在今天的西方經濟學中也有體現,可以説蒲魯東比當代所有的西方經濟學家都偉大。而馬克思對於蒲魯東的批評,實際上也適用於今天的西方經濟學。例一:在蒲魯東那裏,交換價值和稀少成了同義的術語;而在西方經濟學中,稀缺與經濟物品也成了同義的術語。例二:在蒲魯東那裏,一方面是效用(使用價值,供給),另一方面是意見(交換價值,需求);而在西方經濟學中這個問題也是同樣的。例三:蒲魯東“使抽象達到極端,把一切生產者化為一個唯一的生產者,把一切消費者化為一個唯一的消費者”;而在西方經濟學中我們也能看到這樣的代表性企業和代表性消費者。例四:“大家都知道,當供求互相均衡的時候,任何產品的相對價值都恰好由包含在產品中的勞動量來確定,……蒲魯東先生把實際情況弄顛倒了。他説:只要先開始用產品中所包含的勞動量來衡量產品的相對價值,那末供求就必然會達到平衡。”西方經濟學同樣認為,按照均衡價格確定市場價格,供求也就必然會達到均衡。例五:蒲魯東認為,“如果工資普遍提高,一切物品的價格就會上升。”西方經濟學稱其為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但是,“如果除去某些波動情況,普遍提高工資的結果就不是蒲魯東先生所説的價格普遍上漲,而是價格的局部下跌,主要是用機器製造的商品的市場價格的下跌。”例六:“蒲魯東先生認為,任何經濟範疇都有好壞兩個方面。……應當作的是:保存好的方面,消除壞的方面。”吳敬璉也認為,存在“好”的市場經濟和“壞”的市場經濟。但是,“兩個矛盾方面的共存、鬥爭以及融合成一個新範疇,就是辯證運動的實質。誰要給自己提出消除壞的方面的任務,就是立即使辯證運動終結。”例七:科學在蒲魯東的觀念裏“已成為某種微不足道的科學公式了;他無休止地追逐公式。……以為有了神祕的公式就用不着深入純經濟的細節”。現代西方經濟學家同樣是無休止地追逐數學模型和公式,但是,“在歷史科學中,專靠一些公式是辦不了什麼事的。”而政治經濟學恰恰是一門歷史科學。例八:“蒲魯東先生認為,肯定就是證明”,而在薩繆爾森等編的經濟學教科書這種肯定比比皆是。例九:蒲魯東先生“承認自己在瞭解地租和所有權產生的經濟原因上是無能的。他承認這種無能使他不得不求助於心理上和道德上的考慮”。同樣地,凱恩斯也是從心理上來理解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的。

馬克思指出,“需求同時又是供給,而供給同時又是需求。……生產者所供給的不僅是有效用的物品,而且主要是某種交換價值。至於需求,它只有在掌握交換手段的條件下才有效。而這些交換手段本身也是產品,也是交換價值。”這是我們認識供求關係的一個指南。在這裏,馬克思還指出,消費者並不是自由的。“他的意見是以他的資金和他的需要為基礎的。這兩者都由他的社會地位來決定,而社會地位卻又取決於整個社會組織。”而馬克思關於“世界貿易幾乎完全不是由個人消費的需要所決定,而是由生產的需要所決定”的觀點揭示了當前外向型經濟的特點和在全球性經濟危機下所處的困境。

馬克思引用李嘉圖的話説,“當我們談到商品、商品的交換價值和調節商品的相對價格的原則時,我們總是隻指那些人的勞動可以增加其數量,競爭可以刺激它們的生產而且不會碰到任何障礙的商品。”牢記這一點可以讓我們從容應對那些拿任何勞動都不能增加它們的數量的東西的高價來質疑勞動價值理論的人。馬克思還引用李嘉圖的話來説明為什麼價格取決於生產費用而不是供求關係:“個人或公司所壟斷的產品的價值,是按照羅德戴爾勛爵確定的規律變化的:產品的價值隨供應量的增加而下降,隨購買者需求的擴大而上升。產品的價格和它的自然價值並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繫。至於在出賣者中間引起競爭而且數量可以適當增加的那些物品,它們的價格歸根到底也不是取決於供求關係,而是取決於生產費用的增減。”

一些看過《資本論》的人常常質疑複雜勞動是如何轉化為簡單勞動的,有一個什麼樣的公式沒有。而馬克思在這裏指出:“據一個美國經濟學家的意見,競爭決定着一個複雜勞動日中包含多少簡單勞動日。把複雜勞動日化為簡單勞動日,這是不是假定把簡單勞動當做價值尺度呢?如果只把勞動量當做價值尺度而不問它的質量如何,那也就是假定簡單勞動已經成為生產活動的樞紐。這就是假定:由於人隸屬於機器或由於極端的分工,各種不同的勞動逐漸趨於一致;勞動把人置於次要地位;……時間就是一切,人不算什麼;人至多不過是時間的體現。……這不過是現代工業的一個事實。……如果説工人的勞動中有質的差別,那末這至多也不過是一種決不能作為特點的無足輕重的質。總之這就是現代工業的情況。”

馬克思指出,“社會關係和生產力密切相聯。隨着新生產力的獲得,人們改變自己的生產方式,隨着生產方式即保證自己生活的方式的改變,人們也就會改變自己的一切社會關係。手工磨產生的是封建主為首的社會,蒸汽磨產生的是工業資本家為首的社會。”這或許可以看成是生產力決定生產方式、生產方式決定(社會)生產關係的一個説明以及生產方式的一個定義。

馬克思指出,“資產階級運動在其中進行的那些生產關係的性質絕不是一致的單純的,而是兩重的;在產生財富的那些關係中也產生貧困;在發展生產力的那些關係中也發展一種產生壓迫的力量;只有在不斷消滅資產階級個別成員的財富和形成不斷壯大的無產階級的條件下,這些關係才能產生資產者的財富,即資產階級的財富”。今天中國也在強調發展生產力,那麼這種運動是否也是兩重的,會不會也因為發展一種產生壓迫的力量?如果會,怎麼克服這種壓迫?如果不會,那麼導致這種不會的原因是什麼?

馬克思指出,“歷史的進程並不象範疇那樣死板絕對。……即使只拿分工的這一方面來説,情況也各不相同;這裏是古代的共和國,那裏則是基督教的封建制度;這裏是古老的英國和它的貴族,那裏則是現代的英國和它的棉紗大王。”顯然,我們也不能死板地看待歷史的進程,強調什麼中國必須補資本主義的課。中國完全可以發展有自己特色的社會主義,甚至共產主義。

馬克思引用斯密的話指出,“個人之間天賦才能的差異,實際上遠沒有我們所設想的那麼大;這些十分不同的、看來是使從事各種職業的成年人彼此有所區別的才賦,與其説是分工的原因,不如説是分工的結果。”因而,隨着分工的消滅,人們完全可以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去完成各種各樣的工作,從而使重建個人所有制成為可能。

馬克思指出壟斷和競爭的辯證關係:“壟斷產生着競爭,競爭產生着壟斷。壟斷資本家彼此競爭着,競爭者逐漸變成壟斷資本家。如果壟斷資本家用局部的聯合來限制彼此間的競爭,工人之間的競爭就要加劇;對某個國家的壟斷資本家來説,無產者羣眾愈增加,各國壟斷資本家間的競爭就愈瘋狂。合題就是:壟斷只有不斷投入競爭的鬥爭才能維持自己。”

在談到所有權時,馬克思指出,“要想把所有權作為一種獨立的關係、一種特殊的範疇、一種抽象的和永恆的觀念來下定義,這隻能是形而上學或法學的幻想。”實際上,“給資產階級的所有權下定義不外是把資產階級生產的全部社會關係描述一番。”因此,那些認為,馬克思沒有產權理論的人實際上不懂得馬克思已經通過描述資產階級生產的全部社會關係早就給出了所有權或產權理論。

在這裏,馬克思還提到了他在《資本論》第三卷中的地租理論。值得注意的是,馬克思指出,“只有在城市工業的發展和由此產生的社會組織迫使土地所有者只去追求商業利潤,只去追求農產品給他帶來的貨幣收入,教他把自己的土地所有權看成僅僅是一架為他鑄造貨幣的機器以後,才可能有地租。”他反對李嘉圖把地租概念“用於一切時代和一切國家的土地所有權”,並認為,“這就是把資產階級的生產關係當作永恆範疇的一切經濟學家的通病。”從而,中國歷史上封建社會中的地租甚至近現代史中出現的一些地租也與馬克思的地租理論中的地租不是一回事。這是我們在研究地租時需要加以注意的。

在談到罷工和工聯時,馬克思指出,“使英國經濟學家異常吃驚的是,工人們獻出相當大一部分工資支援經濟學家認為是單隻為了工資而建立的聯盟。”而今天的西方經濟學家在分析工會問題時,仍然只是從經濟角度加以考慮。

資本對現代人類的統治,是不可能在不消除抽象勞動的社會權力的情況下被克服掉的,這也就是説,資本是無法通過工資的平等化---即把抽象勞動的權力平均分配到每個社會成員身上---而被消滅的。事實上,只要勞動的抽象化及其積累作為一種脱離個人的一般社會力量繼續存在,價值規律就必定發生作用,並且,正是從價值規律的作用中,必然形成使剩餘價值規律得以發生作用的客觀條件,即不斷產生出積累起來的抽象勞動對於具體活勞動的統治權。所以,蒲魯東的“社會主義”實際上是幻想一個沒有資本家階級的資本社會。

馬克思在1846年年底讀到蒲魯東的《哲學的貧困》時,即決定對該書進行批判。當時他給俄國的帕。瓦。安年科夫寫了一封長信,信中闡述了對蒲魯東展開批判的要點,成為後來寫作《哲學的貧困》的基礎。

馬克思在該信中指出:“經濟範疇只是這些現實關係的抽象,它們僅僅在這些關係存在的時候才是真實的。蒲魯東先生不把政治經濟學範疇看做實在的、暫時的、歷史的社會關係的抽象,而神祕地點到黑白,把實在的關係只看作這些抽象的體現。這些抽象本身竟是從世界開始存在時起就安睡在天父心懷中的公式。”

這段話表明,馬克思對蒲魯東的批判的根本之點,是抓住他的黑格爾主義出發點。馬克思在《哲學的貧困》第二章一開始就這樣寫道“蒲魯東先生把我們轉移到我們親愛的祖國,使我們不由得又變成了德國人。如果説有一個英國人把人變成帽子,那麼,有一個德國人就把帽子變成了觀念。這個英國人就是李嘉圖。這個德國人就是黑格爾”。這就是説,英國經濟學使人成為經濟範疇,而德國哲學則把經濟範疇追溯到它們在神祕的絕對觀念的自我運動中的起源。這個幽默的比喻,直截要領地揭示了英國古典經濟學與德國古典哲學的共同前提,即以範疇的邏輯先在性遮蔽處在歷史運動的現實個人之創生和改變其原初的社會關係(即生產關係)的感性交往(即生產力)。

與黑格爾主義相反,歷史唯物主義的出發點正是在於取出這種對於人們的實踐生活的思辨遮蔽。馬克思在《哲學的貧困》中寫道:“經濟學家們都把分工、信用、貨幣等資產階級生產關係説成是固定的、不變的、永恆的範疇。經濟學家們想我們揭示了生產怎樣在上述關係下進行,但是沒有説明這些關係是怎樣產生的,也就是説,沒有説明產生這些關係的歷史運動。

經濟學家蒲魯東先生非常明白,人們是在一定的生產關係中製造呢絨、麻布和絲織品的。但是他不明白,這些一定的社會關係同麻布、亞麻等一樣,而是人們生產出來的。這些關係和生產力密切相聯。”

只有清除掉傳統哲學對現實個人之生產社會關係的歷史實踐所形成的思辨的遮蔽,才能從根本上確認歷史唯物主義所要導向的“歷史科學”的對象與任務。“歷史科學”與理智主義的經濟學不同,它不是從範疇層面上描述給定的生產關係,而是要描述產生生產關係的歷史運動,即,描述那些確實在客觀上限定着現實個人的生產關係本身,如何從現實個人的感性交往中必然地產生出來。馬克思説得很分明:“人們的社會歷史始終只是他們的個體發展的歷史,而不管他們是否意識到這一點。他們的物質關係形成他們的一切關係的基礎。而這種物質關係不過是他們的物質的和個體的活動所藉以實現的必然形式罷了。”懂得這一點,即懂得歷史唯物主義。因此,《哲學的貧困》揭示了歷史唯物主義與近代依賴的諸種理智主義的社會科學之間的對立。歷史唯物主義所要指出的歷史必然性,不是關於各種範疇之間的關係的邏輯必然性,而是從現實個人的活動的歷史性質中產生出來的必然性。由此才能理解歷史唯物主義的當代意義。如果説今天的各種社會科學仍然主要地還是在對現存的事實世界進行範疇的把握中存在和發展的話,那麼,這些科學在其根基除就隱藏着危機,而這種危機,只有通過它們從根本上承認和理解自身前提的歷史性質,才能被克服掉。當然,對克服這種危機的普遍需要本身,還有待於歷史運動將其產生出來,但是,按照歷史唯物主義的原理,歷史的演進必將帶來這一切。當歷史的條件成熟之時,真正的“歷史科學”就能夠生長出來。用馬克思在《哲學的貧困》中的化來説就是,這時候人們“就不再需要在自己的頭腦裏找尋科學了;他們只要注意眼前發生的事情,並且把這些事情表達出來就行了。一旦看到這一面,這個歷史運動產生並且充分自覺地參與歷史運動的科學就不再是空論,而是革命的科學了。”

讀哲學的貧困讀後感 篇三

《哲學的貧困》是馬克思針對蒲魯東的《貧困的哲學》一書而寫成的一部論論戰性著作,以法文寫成於1847年上半年,並於同年7月在布魯塞爾和巴黎出版。‍

在此之前,即1845年秋至1846年5月左右,馬克思和恩格斯合寫了《德意志意識形態》,在該著中,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全面闡述他們的新世界觀及其與德國哲學傳統的劃界,但當時出於種種原因未能發表。馬克思為批判蒲魯東而發表《哲學的貧困》,它提供了一個機會,使馬克思主義學説以精練的表述首次問世。

如果説《德意志意識形態》着力於批判整個德國思想的思辨傳統、並深入思考馬克思、恩格斯自己的新世界觀即歷史唯物主義的本體論境域,那麼,在《哲學的貧困》一書中,馬克思的重點就是,用已經形成的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原理闡明資本主義的本質來歷,以及社會主義運動的現實歷史根據和正確方向。該書的敍述固然始終針對着蒲魯東原書的一系列説法而展開,但是,由於蒲魯東所依賴的哲學基礎是黑格爾式的形而上學,這就使得馬克思在這部著作中必須以針對黑格爾主義的具有原則高度的批判來闡發歷史唯物主義境域。因此,該著在馬克思主義學説史上具有經典的重要性。

該著分為兩個部分,即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章的討論針對蒲魯東為“工資平等”的社會主義所作的經濟學論證,揭示這種論證尚未達到李嘉圖經濟學理論的水準。第二章批判蒲魯東經濟學理論的哲學基礎,在展開這一批判的同時,精闢地闡發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以及研究人類經濟想象的歷史科學方向。

由於第二章中最重要的思想內容表述在該章的第1、2節中, 我們在此就選錄這兩節。

蒲魯東以實現“工資平等”為核心的社會主義方案,是從西方近代哲學的抽象理智主義中產生的。他用對經濟範疇的邏輯聯繫的説明來代替對形成資本的歷史運動的把握,其結果是企圖通過“經濟學理性”來消除資本運動的壞的方面、保留其好的一面,以實現全體社會成員的勞動平等和工資平等,而這就是他所主張的社會主義。《哲學的貧困》就是對這種社會主義進行最徹底的哲學批判。

在馬克思看來,蒲魯東的錯誤根源於:(1)不理解資本關係起源於勞動力轉變為可用貨幣購得的商品這一在生活世界中的歷史運動,以及由於這一運動所必然導致的貨幣的資本化,(2)不理解貨幣資本化本身即是一種以“資本主義”來命名的現代人類的生存條件,這種生存條件的本質是抽象勞動對具體的感性活勞動的統治;通過這種統治,人類感性力量和感性財富的發展以勞動抽象化的方式來實現,因此,它並不是一個可以用經濟學理性所設計的方案來加以克服的偶然錯誤。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k373y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