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心得多篇

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心得多篇

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心得多篇由本站會員“LEYARD”投稿推薦,但願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心得多篇

圍繞講好“黃河故事”,展現中原兒女在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過程中的精彩故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心得範文十篇,以供大家參考借鑑!

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心得範文一

“黃河流域必須下大氣力進行大保護、大治理,走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路子。”1月3日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財經委員會主任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研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問題,並發表重要講話。

“水”的安全關係國家長治久安。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一盤大棋,下穩、下好這盤保護黃河生態環境的大棋,可以造福祖國的千秋萬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黃河作為我們的母親河,不僅是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們內心深處的深厚歷史情感,更是關係着中華民族的生死存亡,必須不遺餘力重視起來、治理起來。黃河母親哺育着中華民族,孕育了中華文明,流經我國9個省區,實現整個流域的高質量發展勢在必行。

高質量發展的前提在於保護。不遺餘力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一場關係全國整體生態環境佈局的深刻變革。從黃河流域目前實際情況來看,生態保護工作中尚存一些短板和弱項,尤其是在貫徹落實大保護、大治理的具體措施方面與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還有差距。面對新形勢,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髮展的輻射區域已經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而且思想觀念已然脱離以前的老套路老辦法,充分結合新科技、新技術,在“保護”上下大功夫。古人云,善治國者,必重水利。進入2020年,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將會形成帶動效應,在踐行新時期中央水利工作方針的前提下,為脱貧攻堅戰的勝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終實現提供堅實保障。

重點圍繞着“水”做足文章。水,是河流、湖泊的本體,水的質量決定着整個流域的生態環境質量,奔騰不息的黃河之水,同時也藴含着源遠流長的黃河文化。當下,黃河流域的生態環境保護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與相關人民羣眾的生活息息相關。近些年由於一些不尊重自然規律的肆意妄為開發動作,使得母親河生態受到了破壞,要實現人水和諧相處的目標,必須狠抓主要矛盾,從“水”着手,聯合各個相關部門,在中國特色現代化治水道路中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學檢測防治制度,合力持續進行水生態的維護。

在科學落實中保障黃河生態保護工作的行穩致遠。黃河流域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一直以來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來隨着水生態文明建設的不斷有效推進,我國在圍繞黃河生態環境治理工作中,從被動治理,改為實行主動調控,實事求是搞治理,通過自流引水、提水灌溉等科學論證後,完善技術方法,堅持以人為本,不斷提高黃河灌溉面積,同時在進行水土流失綜合防治工作中有序開發黃河電力資源,重大水利工程加快推進速度,不斷提升黃河涵養能力,政策的切實有效貫徹落實給予了黃河流域健康、持續發展的有效保障。

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心得範文二

2019年9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指出,“黃河寧,天下平”,體現出黨和國家對治理開發黃河工作的重視。

《漢書》中説:“中國川源以百數,莫著於四瀆,而河為宗。”自古以來,黃河被中華兒女譽為“母親河”,黃河流域是中華文明最主要的發源地,她代表着中華民族團結奮進,一往無前,自強不息的堅強意志和不畏艱險的奮鬥精神,她滋潤着大地,哺育着億萬中華兒女,是無數文人騷客讚譽的對象。同時,黃河穿越崇山峻嶺,千折萬轉。“九曲黃河萬里沙”“黃河西來決崑崙,咆哮萬里觸龍門”,水流之湍急可見一斑。因此,黃河流域水土流失嚴重,水患頻繁,嚴重影響了流域地區的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從大禹治水至今,治河工作一刻未曾停止,雖然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水沙治理取得顯著成效,黃河已連續20年不斷流。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着眼於生態文明建設全局,明確了“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黃河流域經濟社會發展和百姓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是黃河離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依然有不小差距,黃河治理仍需繼續,其中,最重要的一項措施應是以黃河文化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發揮文化的力量和作用。

對一個國家而言,文化可以創造生產力,提高競爭力,增強吸引力,形成凝聚力,事關立國之本、治國之道、興國之路。文化具有導向作用,它能引導人們傾向積極的行動,而黃河文化在黃河治理工作中的作用也至關重要。首先,要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藴含的時代價值,黃河是華夏文明的搖籃,它吸納、融合了各地區的文明精華,歷史上形成了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馬家窯文化等代表性文化。其次,要堅定文化自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黃河文化是廣大治河工作者在黃河治理開發保護和管理實踐過程中形成的基本精神和價值觀念,黃河文化是人們在長期的黃河治理開發保護與管理實踐中創造的財富,反過來也必將促進黃河的治理開發保護。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提高人們保護生態、涵養水源的意識。

“黃河寧,天下平”,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發揮文化的導向作用,轉變發展理念和經濟發展方式,加強黃河治理保護,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心得範文三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黃河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華夏文明的搖籃。黃河從青海源頭,向東流經四川、甘肅、寧夏、丙蒙古、陝西、山西、河南等省區,

流域面積75.24萬平方千米。

在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黃河流域是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黃河流域是我國開發最早的地區之一,在世界各地大都還處在蒙味狀態的時候,我們勤勞勇敢的祖先就在這塊廣闊的土地上斬荊棘、闢蒿萊,勞動生息,創造了燦爛奪目的古代文化。

歷史上,黃河決口1590次,改道26次,泥沙淤積,洪災不斷,傷痕累累的母親河需要子孫的關注,由於黃土高原的面積太大,要解決水土流失問題,最為實際也最為關鍵就是種草植樹來改善環境。

1952年1月,毛主席第一次出京考察的地方就是黃河,他不無憂慮地問:“黃河漲上天怎麼辦。”他敬畏黃河,審慎思考着黃河的開發和治理,他沒有留下“根治”之類的豪言壯語,在視察期間只是殷殷囑咐有關同志:“你們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

9月18日上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鄭州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座談會前,習近平在17日下午在鄭州黃河國家地質公園,沿黃河岸邊步行察看周邊環境,瞭解到沿黃地區生態保護、水資源利用、堤防建設和防洪形勢等情況。他強調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科學發展,綠色發展,以水為定,量水而行。

習近平指出“黃河清,天下寧”,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和同黃河災害作鬥爭。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對黃河問題高度重視,沿岸軍民對黃河進行了大規模治理,取得了矚目的成就。水沙治理取得了顯著的成效,防洪減災體系基本建成,實現了“人進沙退”的治沙奇蹟,生物多樣性明顯增加。習近平強調治理黃河重在保護,系統治理,源頭治理,統籌各項工作,加強協調管理,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

習主席指出推動黃河流域發展要有耐心和定力,要圖謀長遠,才能治理好黃河,才能讓黃河造福人民。黃河清,天下寧。

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心得範文四

9月1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18日上午在鄭州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類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統籌謀劃,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着力加強生態保護治理、保障黃河長治久安、促進全流域高質量發展、改善人民羣眾生活、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千百年來,黃河孕育了古老而偉大的中華文明,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黃河是流域經濟、社會發展的生命線。現在,她仍在供養着1.4億人口、160萬公頃耕地、50多座大中城市。近年來,黃河斷流問題正日益引起我國政策的高度重視。保護母親河,保護生態環境,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具體舉措,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作為一個炎黃子孫我們更應該保護我們的母親河應在全社會提倡倡導、樹立綠色文明意識和可持續發展意識,社會各界的人士廣泛認同和大力支持保護母親河的行動。一方面我們要植樹種草,綠化大地,改善局部氣候,擴大植被覆蓋率,發展生態經濟,資源開發與水土保持相結合,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局部氣候,減少洪水危害,增加土壤肥力,增加地下徑流。另一方面提高人口素質,促使公民自覺地保護環境與水資源,合理用水,節約用水。

滔滔黃河,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九曲迴盪,奔騰不息,滋潤着良田萬物,保衞黃河,從我做起,從此刻做起。

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心得範文五

習近平在河南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時強調,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

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再到今年來在上海等城市如火如荼開展的垃圾分類,國人的環保意識在不斷增強。

水是生命之源,一切生命皆是水成就的鮮活精靈,沒有水生命將不復存在,含水量愈高生命愈顯水靈,幼兒粉嫩老人乾癟,皆是因為水的緣故。水資源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條件。

較快的發展,也給我國帶來了一些水資源危機。水資源危機是人類意識到制定科學的用水戰略,合理分配合理用水資源,是社會持續發展的基礎條件。為此,人們採取多種措施,力圖從開源節流兩方面促進水資源的持續利用。

保護水資源不外乎“開源”和“節流”。例如水以其巨大的勢能,發展起無污染的水力水電能源,為現代社會帶來光明無限,灌溉滋養了萬頃良田,換來人間歲歲收穫的歡顏、豐衣足食的甘甜,以及工農業與城鄉豐美的淡水資源。再有合理開發提取地下水;修築水庫,把大氣降水以及洪水期多餘的河水蓄積起來;開渠引水,把水資源相對豐富的地區的水調入水資源相對貧乏的地區等等。節流的措施包括: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公民節水意識;重視改進農業灌溉技術;提高工業用水的重複利用率等等。總體而言,保護水資源全體國民都不可缺席。

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心得範文六

9月18日上午,習總書記在鄭州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治理黃河,重在保護,要在治理。要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統籌推進各項工作,加強協同配合,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始終在同黃河水旱災害作鬥爭。新中國成立後,黨和國家對治理開發黃河極為重視,黃河治理保護工作,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黃河流域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和重要的經濟地帶,是打贏脱貧攻堅戰的重要區域,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的千秋大計。加強黃河治理保護,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我們要做到以下幾個堅持:

一是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類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統籌謀劃,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着力加強生態保護治理、保障黃河長治久安、促進全流域高質量發展、改善人民羣眾生活、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二是要堅持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幹大事的優越性,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尊重規律,更加註重保護和治理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抓緊開展頂層設計,加強重大問題研究,着力創新體制機制,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邁出新的更大步伐。

三是要堅持推進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要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把水資源作為最大的剛性約束,合理規劃人口、城市和產業發展,堅決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大力發展節水產業和技術,大力推進農業節水,實施全社會節水行動,推動用水方式由粗放向節約集約轉變。

四是要堅持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要推進黃河文化遺產的系統保護,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藴含的時代價值,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

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非一日之功。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堅持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齊心協力開創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心得範文七

習近平總書記在鄭州主持召開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要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促進全流域高質量發展、改善人民羣眾生活、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中華文明的發源地,治理和保護好黃河流域的生態環境,是每個中華兒女使命。黃河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自治區);黃河中上游以山地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為主,而河流中段流經黃土高原地區,因此夾帶了大量的泥沙,因此,治理黃河要因地制宜、精準施策。

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領導人民治黃治沙,使得黃河70年歲歲安瀾。近幾年來,治理黃河的重點在生態環境恢復上,對於身處黃河岸畔、壺口瀑布旁的我們,有深刻體會。

一是貫徹落實河長巡河制度。推動市、縣、鎮、村四級河長巡河制度常態化。並通過技術創新,利用人工監測與無人機監測相結合的方式,全面摸清黃河流域內的各種污染問題,強化河流污染排查整治。

二是修建完善城鎮排污管網。在各級地區建設先進污水處理廠,更新或新建地下排污網絡。使各地儘快實現污水應收盡收,重複利用。並加快研究關於雨污分流的方式方法,全力提升污水處理效率,使得水資源可以無限循環利用。

三是增強提升羣眾環保意識。一方面通過加強宣傳力度,在電視、廣播、網絡及微信公眾號等媒體平台持續加大對保護環境和保護水源的宣傳力度,提高羣眾普遍認識,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另一方面在學校課程中增加保護環境與保護水源的課程,讓孩子從小就養成保護生態環境的良好習慣。同時,各級政府及各大企業可以積極開展各種活動,讓廣大羣眾參與進來,儘快形成全社會共治共享的生態環境保護格局。

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心得範文八

9月18日上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鄭州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強調,治理黃河,重在保護,要在治理。要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統籌推進各項工作,加強協同配合,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中華文明的搖籃。自古以來,黃河就有善淤、善決、善徙的特點,而黃河流域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歷任黨和國家領導人都非常重視黃河的治理保護工作。新中國成立之初,毛澤東同志發出“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到地方考察期間,多次調研黃河流域治理和生態保護,並對黃河治理保護工作提出重要指示要求。“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必須打好黃河治理保護工作的“組合拳”,多措並舉、多管齊下。

系統加強生態空間保護。推進黃河流域的治理保護工作,要從整體上進行系統考慮,特別是針對黃河沿線的生態環境保護,要充分尊重和科學論證黃河流域上中下游的生態環境差異。黃河上游主要是水源涵養區,要通過實施一批重大生態保護修復和建設工程,有效提升水源涵養能力;黃河中游多經高山峽谷,水流迅急,坡降大,流經黃土高原地區,需要在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方面加大工作力度;黃河下游多“地上懸河”,濱海地帶泥沙淤積,形成黃河三角洲,要求我們必須在促進河流生態系統健康,提高生物多樣性上做文章、下功夫。

重點推進水沙關係治理。治黃百難,唯沙為首。黃河區別於其他江河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水少沙多。漫長的治黃曆史中,人們在探索黃河運行規律的基礎上,總結了“害在下游、病在中游、根在泥沙”的問題,處理水沙關係,長期以來都是治黃工作的“老大難”,這也是黃河複雜難治的癥結所在。早在2002年,依靠現代化的視角和手段,我國建立了“三條黃河”的調水調沙體系。當前,我們還要進一步完善水沙調控機制,堅持問題導向,實施有效治理,確保沿岸安全。

剛性約束水資源利用。眾所周知,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流經西北、黃土高原、華北等地,主要位於季風氣候區,氣候以温帶季風氣候為主,從整體來講,黃河流域的水資源相對是比較匱乏的。正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綿延5400多公里的黃河,不僅是沿線百姓生產生活的重要水源地,兩岸經濟社會的發展也離不開黃河的水資源供給。發揮有限水資源的無限潛力,前提是要把水資源作為最大的剛性約束,必須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的基本原則,在進行人口、城市、產業規劃的過程中,要堅決抑制不合理的用水需求,與此同時,還應大力發展節水產業和技術,大力推進農業節水,實施全社會節水行動。

因地制宜謀劃區域發展。黃河自西向東,流經9個省(自治區),途經山地、高原、丘陵、平原等多種地形地貌,沿線有重要的生態功能區、糧食主產區、區域中心城市以及條件落後的貧苦地區。針對黃河流域的自然特徵和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堅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宜水則水、宜山則山,宜糧則糧、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商則商,積極探索一條符合實際情況、發揮區域優勢、凸顯地方特色、契合時代趨勢、滿足百姓需求的高質量發展路子。創造更多生態產品、發展現代農業、提高經濟和人口承載能力、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深化改革開放的大潮中,推動黃河流域的發展再上新台階。

精心打造文化特色品牌。黃河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藴藏着中華民族的根與魂。一方面,我們既要積極推進黃河文化遺產的系統保護,留存歷史文脈,增強文化記憶;另一方面,我們也要深入挖掘所藴含的時代價值,講好“黃河故事”,築牢文化自信。黃河文化的構成要素是多種多樣的,從地形特徵到氣候特點,從古代文化沉澱到當代文化發展,這些都是黃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需要系統整合、精心謀劃,讓黃河文化的品牌價值在新時代到進一步優化和提升。

“黃河西來決崑崙,咆哮萬里觸龍門”。從古老的歷史走來,黃河為全人類譜寫了一段蕩氣迴腸的詩篇,走向生態保護、高質量發展的未來,我們需要保持歷史耐心和戰略定力,立足當下,謀劃長遠,久久為功,讓黃河造福人民。

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心得範文九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我國豐富水資源的最主要發源地。黃河全長約5464公里,流域面積約752443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大長河,中國第二長河。

從古至今,描寫黃河的詩詞佳句多如繁星。有王之渙的“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有張養浩的“峯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裏潼關路”,有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

日圓”,更有李白的“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無數文人墨客都對黃河這條母親河有着深厚的感情,更是不吝筆墨讚頌黃河。可以説,黃河在中華兒女的心目中地位是相當高的。

然而,隨着近幾十年的無度開墾和不加保護的粗放型工業發展,亂排亂放烏煙瘴氣已經造成了環境污染,嚴重損害了黃河這條中華最古老的龍的血脈。

黨和國家領導人在河南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時強調: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類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統籌謀劃,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着力加強生態保護治理、保障黃河長治久安、促進全流域高質量發展、改善人民羣眾生活、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黃河流域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和重要的經濟地帶,對阻止自然生態環境惡化有着力挽狂瀾的作用,在黃河流域的經濟發展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的千秋大計。加強黃河治理保護,解決好流域人民羣眾特別是少數民族羣眾關心的防洪安全、飲水安全、生態安全等問題,對維護社會穩定、促進民族團結具有重要意義。

作為黨員幹部,就要着重從黃河流域生態修復、水土保持、污染防治幾個方面着手。

要建立健全監管機制,對不經處理將污染物直排入河的企業進行嚴抓重懲,發動羣眾對這類行為進行廣泛監督,形成長效機制,對屢教不改的企業進行重罰。對附近企業設備進行更新換代,採用環保設備,降低污染物的產生,並增加污染物處理變廢為寶循環使用的設備的生產和投放。

加大對黃河清淤工作的力度,對水土流失地段增加涵養水源防沙固土的林木的種植和培育,順應黃河本該有的發展模式。從實際出發,宜水則水、宜山則山,宜糧則糧、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商則商,積極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廣泛推進黃河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要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把水資源作為最大的剛性約束,合理規劃人口、城市和產業發展,堅決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大力發展節水產業和技術,大力推進農業節水,實施全社會節水行動,推動用水方式由粗放向節約集約轉變。

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心得範文十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18日上午在鄭州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類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統籌謀劃,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着力加強生態保護治理、保障黃河長治久安、促進全流域高質量發展、改善人民羣眾生活、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一曲震撼人心的《黃河大合唱》把我們帶到了黃河邊上,看那奔騰的河水。似乎,此刻我們能夠透過黃河的水去見證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光榮歷史和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鬥爭精神,黃河塑造起的是中華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在氣勢磅礴的歌聲裏,我們的內心備受振奮,我們感受到的是民族的最強音。保護黃河我們才能夠更好地唱響黃河,保護黃河就是保護我們的國家精神,而保護黃河,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宣傳者、踐行者和監督者。

當好保護黃河的宣傳者。曾幾何時,黃河由於自然災害頻發,特別是水害嚴重,“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給沿岸百姓帶來深重災難。新時代,黃河是我們重要的生態屏障、經濟發展地帶,保護黃河我們一刻也不能鬆懈,這就需要在黃河的保護上當好“防護員”,積極宣傳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讓更多的人蔘與到黃河的保護中來。

當好保護黃河的踐行者。黃河,素有“銅頭鐵尾豆腐腰”之説。顯然,“腰”是黃河治理的難點,要解決好這個難題,就需要深入到黃河的“腰”去具體瞭解情況,摸清問題,針對問題精準施策,這一場與大自然鬥爭的黃河保衞戰,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參與其中,以實際的行動去打造更好的生態環境,營造好生態,自然能夠讓黃河的環境也得到改善。

當好保護黃河的監督者。在黃河的保護過程中,要對那些人為破壞者堅決地説不,更應該看到黃河流域的水土環境並非與我們無關,相反,與我們是息息相關的,這就需要在保護黃河的過程中,能夠通過監督,讓那些破壞黃河生態環境的人受到該有的懲罰,才能夠震懾更多的人,起到警示作用,讓大家都能夠自覺地保護黃河。

保護黃河,守護我們的母親河,我們都是參與者,保護黃河就是保護我們的“母親”,保護我們的精神財富,因此,我們當責無旁貸地擔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擔當起我們的歷史使命,為“黃河大合唱”聚力。

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心得範文十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k77r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