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查報告 >

談如何創新城建檔案編研工作(精選多篇)

談如何創新城建檔案編研工作(精選多篇)

第一篇:談如何創新城建檔案編研工作

談如何創新城建檔案編研工作(精選多篇)

在當今的信息時代,人們對城建檔案信息的需求量大,覆蓋面廣,針對性強,並且要求信息集中,傳播便捷,有更強的適用性。因此,城建檔案編研工作和編研產品已成為實現人們對檔案信息資源需求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城建檔案編研工作現狀遠遠滿足不了用户的要求。一些單位和部門對城建檔案編研工作的重要性,在思想上缺乏認識,認為可有可無,沒有長遠規劃,缺少資金投入;在開發研究深度上留於表面,不重視理論研究,編研成果形式單一,含金量少;在組織管理上不到位,有的沒有編研機構,或者有機構也沒有投入技術骨幹參加等等。如何突破現狀,適應新形勢的發展,實現城建檔案編研工作的創新是當務之急。

一、思想觀念求創新

創造的前提是思想觀念的更新,思想觀點的不斷吐故納新、推陳出新,是一切事物發展變化的動力,城建檔案編研工作的創新,首先是要實現服務觀念和工作思路的同步轉變。目前,應樹立“四個意識”和處理好“三個關係”。

樹立四個意識:一是產業意識。檔案工作屬於新興信息產業的一部分,要充分認識檔案資源,特別是和科技檔案信息資源在信息產業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提高產業意識。城建檔案新資源開發就是一種信息產業,應詳細分割、提高層次,挖掘城檔信息資源為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服務,最大限度地發揮信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二是服務意識。編研工作不是停留檔案的憑證和依據層面上,而是以用户需求為宗旨。全方位、大信息量的經過編研的成果在更高層次上進行服務。因此,要從xx大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這一全局出發,及時進入市場需求調研,分析把握用户需求,牢牢抓住重點,增強編研工作的主動性;三是精品意識。有特色才有形象,有精品才有影響。城建檔案工作要進一步提高社會地位和影響,需要城建檔案編研成果具有較高水平的文化產品。要把“編”和“研”相結合,使編研成果“現狀”與“實踐”融合在一起,提高成果質量;四是經濟意識。城建檔案編研工作在注重實效的同時,要更注重市場需求,以市場為導向,找準服務對象,使編研開發有針對性、目的性,形成以編研促利用,以利用檢驗編研的良性循環。

處理好三個關係:一是專業化與社會化的關係。長期以來,城市建設檔案編研工作囿於和科技檔案的特徵,多建設施工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服務範疇較窄,雖取得一定成效,但影響面不大,城檔不為社會所知。要擺脱為少數城建專業服務的局面,將城檔信息資源融入信息社會,擴大服務範圍,讓更多人瞭解城檔,利用城檔,最大限度地發揮其社會價值。要走專業化和社會化結合的路子,既要有適合專業人員利用的成果,也要有將專業性、創造性、可讀性結合的成果;二是城建檔案與“大城建”概念的關係。要擺脱城建檔案是單份文件、單個建設工程項目的概念束縛。要從城建檔案歷史價值和現實價值尋覓城市的歷史變遷、建設發展軌跡、建築風格的形式等等,以大城建、大市政的眼光和思維角度把零散的建築工程串接起來,構成一條城市發展的線索,這也為城建檔案編研工作開拓了廣泛領域。那看似孤立的一段段防汛牆、一幢幢舊屋新宅、一條條馬路、一座座橋樑,只要賦予“大城建”這一概念和主線,就能形成一部最真實、生動的城市發展史解讀本;三是後台與前台的關係。編研工作是一項潛心勵志、埋頭苦幹的工作,一直以默默無聞而著稱。但時代在發展,檔案工作所處的環境、條件、技術需求等都在發生重大變化。檔案信息資源要融入信息社會、檔案管理工作機制要適應市場經濟、檔案利用服務要最大化滿足需求,就需要檔案工作者從後台走向前台,傳統的默默無聞精神要弘揚,服務的理念和方式要轉變。要加大宣傳力度,推出特色產品,服務從被動變為主動。編研工作也以不在是劃地為牢,編研資源要整合、編研力量要聯動、編研內容要貼近市場、編研成果要宣傳推廣,編研工作與檔案工作要從默默無聞到默默有聞、有聲有色,讓全社會都瞭解檔案工作、熟悉檔案工作、熱愛檔案工作、支持檔案工作。

二、內容形式求創新

現在,不少城建檔案館的編研內容僅限於大事記、工作或館藏指南、效益彙編、資料彙編等等。深入的城建檔案編研工作很少,遠遠不能滿足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的需求。馬克思講“需求是一切動力中最大的動力”。編研工作要緊緊抓住用户需求,從編研內容的選擇到編研成果形式,都需要有一個改變和創新。根據城市檔案“是城市規劃、建設及其管理工作真實記錄”的特性,在編研選題上要做到三點:其一,圍繞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這應始終是編研選題的重點。如我市在新一輪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中,結合實際,深入開展了專題資料彙編工作,為規劃、建設、環保和管理部門以及有關領導、專業技術人員提供了極具價值的參考資料。其二,體現專業特點和地方特色。城建檔案含有豐厚的文化底藴,反映着不同時期的施工技術、基礎結構、建築風格等,對現代設計業、建造業具有極

高的借鑑參考價值。城建檔案的編研要充分利用這些資源,打造體現專業特點和地方特色的產品。其三,突出服務重點和館藏優勢。常言道“有為才有位”。檔案工作的“有為”要靠服務來創造,檔案工作的“有位”也要靠服務來提升。選擇編研內容要明確服務對象,為領導決策服務,為經濟發展服務,為城市建設服務,為社會各界服務。應研究不同利用者的不同需求,有針對性地選擇主題。同時,儘可能地凸現人無我有的館藏優勢,逐步探索一套將城建檔案內建築文化、歷史文化、科技文化相結合,將城建檔案內地域、名人、名宅、歷史事件、活動足跡相貫穿,將館藏檔案與收集徵集來的資料相融合的編研方法,走出一條具有地域特色、館藏特色、專業特色編新研路子。

在編研成果形式上,因進入信息時代,紙質檔案“一統天下”正逐步被紙質檔案、聲橡檔案、電子檔案等多種載體並存的局面所替代。因此,傳統的編研形式也必須進行轉換和創新。一是利用航拍、攝影、攝錄像等現代化的裝備和技術記錄城市的發展,並將其製成專題片、畫冊、明信片等,這種生動、直觀、説服力強的編研成果更能適應快節奏的社會,為處於“讀圖時代”的廣大羣眾所接受;二是利用計算機網絡、多媒體技術,將館藏內容、城建信息、編研成果等製成網頁,向社會提供信息資源,擴大服務領域;三是在保持傳統的出版書刊編研形式基礎上,進一步拓寬思路,嘗試以郵票、紀念品的形式形成編研成果。隨着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又為編研工作提供了新契機和提出了新要求,網絡編研工作已被列入日程,編研成果形式註定要向多載體、全方位、深層次的方向轉變。

三、組織管理求創新

加強對編研工作的組織管理是加大編研服務力度的保證。目前,受檔案部門內部管理體制、機構設置及重視程度等不同因素的影響,城建編研工作組織不健全,管理力度不夠,編研成果不理想。筆者認為,編研工作是城建檔案工作這一系統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為利用者提供的是一種“再創性”知識產品,有着原始檔案所不能替代的信息集中、系統、深入等優勢。因此,有必要加強對編研工作的組織管理,做到機構到位、人員到位、工作到位。首先,要把編研工作納入到本單位業務建設規劃中,納入業務建設的日常管理。對編研工作既要有短期計劃、單項任務計劃,更要考慮涉及長遠規劃,這也有助於編研項目系統性、編研成果系列化。其次,要建立專門機構,加大人員投入,實現組織保障。編研人員的水平,直接關係到編研成果的質量。編研工作能否深入開展並不斷提高,説到底,取決於編研人員能否勝任工作和信息資源是否豐富。因此,應把專業水平高、研究能力強、文字功底好的人員選派和充實到編研工作崗位上。第三,要建立橫向聯繫,藉助外界力量,實現聯動發展。多年來,城建檔案編研工作基本處於各自為政,依據自身的編研力量和館藏資源進行開發編研。雖有成效,但侷限性也是明顯的,難上一個更高的水平。要想有新的突破,可以在館內編研力量相對薄弱的情況下,藉助院校和社會力量,走協作開發或聯合編研的路子,從而深入挖掘城建檔案的內在價值,提高編研成果的科技含量。第四,要精心策劃和組織,大力營造良好的氛圍。加強對編研成果的社會宣傳,適時組織成果發佈會,利用報刊、媒體等,對編研成果廣泛宣傳,避免編研成果“躲在深閨人不知”的現象,從而促進全社會的檔案意識和檔案界的社會意識。

四、基礎建設求創新

開發檔案信息資源,全方位的提供利用服務是城市檔案工作永恆的主題。編研工作作為提供利用的有效途徑,也是一項長期和根本性的工作,必須從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角度出發,抓好四個方面的基礎建設:第一,機制建設。建立城建檔案信息需求和利用效果反饋機制,通過對城建檔案利用的類別、頻率、效益等統計分析,研究潛在的利用需求,預計市場所需的內容和趨勢,抓住重點、熱點,編研適銷對路的產品,從而加強城建檔案資源開發及編研選題的針對性、目的性、時效性,充分發揮館藏資源優勢及信息服務功能。第二,資源建設。即大力加強城建檔案的接受徵集工作,豐富館藏。因為,豐富的館藏是提供利用的不解源泉,也是開展編研工作最重要的物質基礎。城建檔案工作最大的競爭優勢依賴於城建檔案。而要保持城建檔案工作的生機和活力,在於最大限度地開發利用這些檔案提供服務。採取多渠道、多方式努力豐富館藏至關重要。第三,系統建設。要加強信息化、網絡化的系統建設,充分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光盤技術、數碼影像技術及電子通訊等現代技術進行城建檔案的編研,加快編研速度和成果的多樣化,使檔案編研信息電子化,從而有利於利用、傳播和反饋。進而使檔案編研信息更趨社會化、更具時代感。第四,人才建設。創新並建立專家型編研人才隊伍。還要注重培養和儲備能適應網絡時代的編研人才。可採取選派人員進修、委託培訓和在職深造等方法培養高層次的人才。也可以用優厚的待遇直接引進高層次人才。同時,做好在職人員的培訓和繼續教育工作,提高全員的整體業務水平,為新型人才的脱穎而出創造條件。除此之外,編研崗位上的研究人員應相對固定。這有利於熟悉館藏、積累知識、深入研究,打造編研精品。

總之,城建檔案的編研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工作。要以館藏檔案資料為基礎,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創新發展為動力,以利用服務為目的,努力開拓工作思路,不斷深化和推進編研工作的開展,並以此促進城建檔案工作水平的提高和擴大城建檔案工作的社會影響。

第二篇:加強城建檔案編研工作創新思考

在當今的信息時代,人們對城建檔案信息的需求量大、覆蓋面廣、針對性強並且要求信息集中、傳播便捷,有更強的適用性。因此,編研工作和編研產品已成為實現人們對檔案信息資源需求的重要手段。但就目前城建檔案編研工作現狀遠遠滿足不了用户的需求。一些單位和部門對編研工作重要性在思想上缺乏認識,認為可有可無,沒有長遠規劃、缺少資金投入;在開發

研究的深度上只限於層面,不重視理論研究,編研成果形式單一,含金量少;在組織管理上不到位、有的沒有編研機構,或者有機構也沒有投入技術骨幹參加等等。如何突破現狀,適應形勢發展,實現編研工作的創新是當務之急。

一、思想觀念創新

創新的前提是思想觀念的更新,思想觀念的不斷吐故納新,是一切事物發展變化的動力。城建檔案編研工作的創新首先要實現服務理念和工作思路的轉變,應樹立"四個意識"和處理好"三個關係"。"四個意識"即:①產業意識。檔案工作屬於新興信息產業的一部分,要充分認識檔案信息資源特別是科技檔案信息資源在信息產業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提高產業意識,城建檔案信息資源開發就是一種信息產業,應深層次挖掘城建信息資源為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服務,和最大限度的發揮信息的社會效益及經濟效益。②服務意識。編研工作不是停留在檔案利用的"憑證和依據"層面上,而是以用户需求為宗旨,全方位、大信息量的經過編研的成果在更高層次上進行服務。因此,要從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這一全局出發,及時進行市場需求調研,分析和把握用户需求,牢牢抓住服務重點,增強編研服務工作的主動性。③精品意識。有特色才有形象,有精品才有影響。城建檔案工作要進一步提高社會地位和影響,需要城建檔案編研成果具有較高水平的文化產品。要把"編"與"研"相結合,使編研成果"理論"和"實踐"融合在一起,提高編研成果質量,在講求編研成果內在知識含量和科技含量的同時,也應注意外包裝。④經濟意識。城建檔案編研工作在注重社會效益的同時,更要注重市場需求。從編研選題開始就應以市場為導向,找準服務對象,使編研開發具有針對性、目的性,形成以編研促利用,以利用檢驗編研的良性循環。"三個關係"即:①專業化與社會化的關係。長期以來,城建檔案編研工作囿於科技檔案的特性,多圍繞建築設計、施工等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服務範疇較窄,雖取得一定成效,但影響面不大,城建檔案不為社會所知。要擺脱只為少數城建專業服務局面,將城建檔案信息資源融入信息社會,擴大服務範圍,讓更多的人瞭解城建檔案,利用城建檔案以期最大限度地發揮城建檔案社會價值。編研工作要走專業化與社會化結合的路子,既要有適合專業人員利用的成果,也要有將專業性、通俗性、可讀性結合的成果。如紹興城建檔案館編寫的《紹興古橋》、《紹興老屋》,我館拍攝的**近代優秀建築專題系列片等,都是上述結合的有益實踐,深為社會各界人士所喜愛。②城建檔案與"大城建"概念的關係。要擺脱城建檔案是單份文件、單個建設工程項目的概念束縛,要從城建檔案歷史價值和現實價值尋覓城市的歷史變遷、建設發展的軌跡、建築風格的形成等等,以大城建、大市政的眼光和思維角度把零散的建設工程串接起來,構成一條城市發展的線索,這也為城建檔案編研工作開拓了廣泛領域。那看似孤立的一段段防汛牆、一幢幢舊屋新宅、一條條馬路、一座座橋樑,只要賦予"大城建"這一概念和主線,就能形成一部最真實、生動的城市發展史解讀本。③後台與前台的關係。編研工作是一項潛心礪志、埋頭苦幹的工作,一直以默默無聞而著稱。但時代在發展,檔案工作所處的環境、條件、技術、需求等都在發生重大變化。檔案信息資源要融入信息社會、檔案工作管理機制要適應市場經濟、檔案利用服務要最大化滿足需求,就需要檔案工作者從後台走向前台,傳統的默默無聞精神要宏揚,但服務的理念和方式要轉變,要加大宣傳力度,推出特色產品,服務從被動變為主動。編研工作也已不再是畫地為牢,編研資源要整合、編研力量要聯動、編研內容要貼近市場、編研成果要宣傳推廣,編研工作與檔案工作要從默默無聞到默默有聞、有聲有色,讓全社會都瞭解檔案工作、熟悉檔案工作、熱愛檔案工作、支持檔案工作。

二、內容形式創新

以往,不少城建檔案館的編研內容侷限於大事記、工作或館藏指南、效益彙編、資料彙編等,對深入城建檔案的編研工作很少,遠遠不能滿足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的需求。馬克思講"需求是一切動力中最大的動力"。編研工作要緊緊抓住用户需求,從編研內容的選擇到編研成果形式,都需要有一個改變和創新。根據城建檔案"是城市規劃、建設及其管理工作的真實記錄"特性,在編研選題上做到:其一,圍繞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這應始終是編研選題的重點。如我館在**新一輪城市建設中,開展了專題資料彙編工作,選後彙編出版了蘇州河治理工程、黃浦江沿岸綜合改造工程、軌道交通建設、環保綠化等專輯,為規劃、建設和管理部門以及

有關領導、專業技術人員提供了極具價值的參考資料,受到歡迎。結合蘇州河整治和開發,利用館藏資源,還啟動了"蘇州河畔老工廠"的編研項目,使編研工作緊扣時代主題,緊跟城市化進程。其二,體現專業特點和地方特色。城建檔案含有豐厚的文化底藴,反映着不同時期的施工技術、基礎結構、建築風格等,對現代設計業、建造業有極高的參考借鑑價值。例如,我館歷

史檔案中,藏有舊**著名的公和洋行、馬海洋行等設計洋行的大量作品,若仔細梳理,各個設計單位、設計師及設計技術、手法可一覽無餘,將給設計者受益非淺。城建檔案的編研要充分利用這些資源,打造體現專業特點和地方特色的產品。其三,突出服務重點和館藏優勢。常言道"有為才有位",檔案工作的"有為"要靠服務來創造,而檔案工作的"有位"要靠服務來提升。選擇編研內容要明確服務對象,為領導決策服務,為經濟建設服務,為建設單位服務,為社會各界服務。應研究不同利用者的不同需求,有針對性地選擇主題,同時,儘可能地凸現人無我有的館藏優勢,逐步探索一套將城建檔案內建築文化、歷史文化、科技文化相結合,將城建檔案內地域、名人、名宅、歷史事件、活動足跡相貫穿,將館藏檔案與徵集收集來的資料相融匯的編研方法,走出一條具有地域特色、館藏特色、專業特色的編研路子。在編研成果形式上,因進入信息社會,紙質檔案的"一統天下"正逐步被紙質檔案、聲像檔案、電子檔案等多種載體並存的格局所替代,因此,傳統的編研形式也必須進行轉換和創新。以我館編研工作為例:一是利用航拍、攝影、攝錄像等多種形式和載體記錄城市發展,並將其編製成專題片、畫冊、明信片等,這種生動、直觀、説服力強的編研成果更能適應快節奏的社會,為處於"讀圖時代"的廣大羣眾所接受。二是利用計算機網絡、多媒體技術,將館藏內容、城建信息、編研成果等製成網頁,向社會提供利用,擴大服務領域。三是在保持傳統的出版書刊編研形式基礎上,進一步拓寬思路,嘗試以郵票、紀念品的形式形成編研成果。隨着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又為編研工作提供了新契機和提出新要求,網絡編研工作已被提到議事日程,編研成果形式註定要向多載體、全方位、深層次的方向轉變。

三、組織管理創新

加強對編研工作的組織管理是加大編研服務力度的保證。目前,因受檔案部門內部管理體制、機構設置及重視程度等不同因素的影響,城建檔案編研工作組織不健全,管理力度不夠,編研成效不理想。筆者認為,編研工作是城建檔案工作這一系統工程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為利用者提供的是一種"再創性"知識產品,有着原始檔案所不能替代的信息量集中、系統、深入等優勢,因此,有必要加強對編研工作的組織管理,做到機構到位、人員到位、工作到位。首先,要把編研工作納入本單位業務建設規劃中,納入業務建設的日常管理。對編研工作既要有短期計劃,單項任務計劃,更要考慮和設計長遠規劃,這也有助於編研項目系統性,編研成果系列化。其次,要建立專門機構,加大人員投入,實現組織保障。編研人員的水平,直接關係到編研成果的質量。編研工作能否深入開展和有所創新,説到底,取決於編研人員能否勝任和檔案信息資源是否豐富。因此,應把專業水平高、研究能力強、文字功底好的人員選派和充實到編研工作崗位上。第三,要建立橫向聯繫,藉助外界力量,實行聯動效應。多年來,城建檔案編研工作基本處於各自為政,依據自身的編研力量和館藏資源進行開發編研,雖有成效,但侷限性也是明顯的,難上一個更高的水平。要想有新的突破,可以在館內編研力量相對薄弱的情況下,藉助院校或社會力量,走協作開發以及合作編研的路子,從而深入挖掘城建檔案的內在價值,提高編研成果的科技含量。第四,要精心策劃和組織,加強對編研成果的社會宣傳,適時組織成果發佈會,利用報刊、媒體等,對編研成果廣為宣傳。避免編研成果"躲在深閨無人識"現象,從而促進全社會的檔案意識和檔案界的社會意識。如,我館將航拍的**城市建設景觀,以空中看**的角度製作成明信片投放市場,受到廣大市民們的喜愛,該成果還成為**市第十二屆人大發給與會代表們的紀念品。再如,**市檔案局去年舉辦的"黃浦江--**的母親河"大型展覽,通過新聞發佈會、巡展等多種途徑,取得良好的社會宣傳效應,值得借鑑。

四、編研工作發展建設的思考

開發檔案信息資源,全方位的提供利用服務是城建檔案工作永恆的主題。編研工作作為提供利用的有效途徑,也是一項長期和根本性的工作,必須從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角度抓好四個方面的建設。第一,機制建設。建立城建檔案信息需求和利用效果反饋機制,通過對城建檔案利用的類別、頻率、效益等統計分析,研究潛在的利用需求,預測市場所需的內容和趨勢,抓住重點、熱點編研適銷對路的產品,從而加強城建檔案資源開發及編研選題的針對性、目的性、時效性,充分發揮館藏資源優勢及信息服務功能。第二,資源建設。即大力加強城建檔案的接收徵集工作,豐富館藏,因為豐富的館藏是提供利用的不竭源泉,也是開展編研工作最重要的物資基礎。城建檔案工作最大的競爭優勢依賴於城建檔案,而要保持城建檔案工作的生機和活力,在於最大限度地開發利用這些檔案提供服務。採取多渠道、多方式努力豐富館藏。今年來,我館通過設置徵集機構、發揮組織協調作用,在全市範圍開展城市建設照片檔案徵集活動便是一個重要舉措。第三,系統建設。要加強信息化、網絡化的系統建設,充分運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光盤技術、數碼影像技術及電子通訊等現代技術來進行城建檔案的編研,加快編研速度和成果的多樣化,使檔案編研信息電子化,從而有利於利用、傳播和反饋。使城建檔案編研信息更趨社會化、更具時代感。第四,人才建設。創新和建立專家型編研人才隊伍,還要注意培養和儲備能適應網絡時代的編研人才。可採取選派人員進修、委培和深造等方法培養高層次的研究人才,也可直接引進高層次人才。同時,積極做好在職人員的繼續教育,提高全員的整體業務水平,為新的人才勝出創造條件。此外,編研崗位上的研究人員應相對固定,有利於熟悉館藏、積累知識、深入研究,打造編研品牌。

總之,城建檔案的編研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工作,要以庫藏檔案資料為基礎,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創新發展為動力,以利用服務為目的,努力開拓工作思路,不斷推進深化編研工作的開展,並以此促進城建檔案工作水平的提高和擴大城建檔案工作的社會影響。

第三篇:城建檔案的鑑定與編研

城建檔案的鑑定與編研

四川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祕書檔案學系

史 江博 士

第一講城建檔案的鑑定工作

?一、城建檔案鑑定工作的重要性

?二、開展城建檔案鑑定工作的制約因素

?三、城建檔案鑑定的原則與標準

?四、幾種城建檔案保管期限的劃分

?五、城建檔案鑑定組織與程序

?六、城建檔案鑑定工作中的注意事項

?七、檔案鑑定理論在城建檔案鑑定工作中的應用 ?八、電子環境下,城建檔案鑑定面臨的新問題

一、城建檔案鑑定工作的重要性

?城建檔案館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各項業務工作已步入正軌,館藏檔案門類日漸完善,檔案數量急劇增長,利用需求呈現多層次、多元化,使得館藏檔案數量和質量的矛盾日益突出,檔案的鑑定已迫在眉睫,開展館藏檔案鑑定工作已成為許多城建檔案館面臨的新課題。

?城建檔案館作為城市重要城建檔案資料儲存、交流和服務中心,是保管具有永久和長期保存價值的城建檔案的基地,對所保存的城建檔案進行價值鑑定,是進行科學保管的客觀需要,是城建檔案館的一項重要工作。

二、開展城建檔案鑑定工作的制約因素

?保管條件相對優越,得過且過心理。

?存檔護檔意識強。

?對豐富館藏的“矯枉過正”。

?缺乏成本與效益意識。

?“財富説”與“潛在説”的影響。

?鑑定本身的難度與理論、政策指導不夠。?現有體制的影響。

三、城建檔案鑑定的原則與標準

?基本原則:凡是在工作查考、科學研究、技術交流等工作中形成的具有長遠利用價值的城建檔案,都應永久保存;在一定時期內具有保

?存和利用價值的城建檔案,為定期保存;介於兩種保管期限內的城建檔案,其保管期限一律從長。 ?鑑定標準:一般來説,應以全面的、歷史的、發展的觀點,從城建檔案的內容、時間、來源和外形等方面來分析其科學的、歷史的和現實的價值,從而劃分不同的保管期限。

四、幾種城建檔案保管期限的劃分

?(一)城市建設竣工檔案

?具有政治意義、紀念意義的工程以及重點保護工程和古建築。-------永久保存?國家和城市的重要工程。-------長期保存-重要部分

?其他工程。-------長期保存

?臨時性的工程和有限期的工程。-------短期保存

?(二)城市建設設計檔案

?從各個歷史階段觀察,具有先進技術的工程設計,或典型性,或具一定代表性的工程設計,以及歷年的標準通用設計等。永久保存,並應向城建檔案館移交。

?重要工程和大型工程的設計。長期保存-重要部分。

?一般工程和小型工程設計。根據現實的需要劃為長期保存和短期保存。

?(三)城市建設施工檔案

?在各個歷史時期,採用各種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施工的技術檔案,應選其典型的劃為永久保存。

?施工的常用技術和一般新技術、新材料和新工藝檔案,可以劃為長期保存,也可根據其重要程度,分為“重要”、“一般”兩種。

?根據施工責任,確定一般施工檔案的保管期限,合同有效期滿,即可進行處理。除特殊工程外,一般劃為短期保存。

?(四)城市建設管理檔案

?城市建設規劃管理檔案:一般應劃為永久保存。但城市規劃類檔案,因具有變化性,也可以劃為長期保存。

?房地產管理檔案:

?外籍產檔案,一般應劃為永久保存;

?私產檔案,應儘量保存較長的時間,有的可永久保存;

?公產和集體產的檔案,後者應長於前者,一般來説,需要使用多長時間就保存多長時間。

?(五)城市規劃檔案

?城市基礎材料檔案:

?(1)按重要歷史階段劃分。在重要歷史時期產生的各種狀況的材料檔案,反映比較全面、系統的,都應永久保存;

?(2)根據材料的系統性、全面性劃分。接近重要歷史階段的較完整的檔案,可以作為重要歷史階段檔案的補充,有的也要劃為永久保存;

?(3)歷史較長的檔案要特別重視,一般也劃為永久保存;

?(4)其他零散材料,根據具體情況,劃為長期或短期保存。

?城市規劃和國土規劃檔案:

?(1)各個歷史時期的代表方案,包括批准與未批准的,都應劃為永久保存;

?(2)局部重要地區的方案,也可劃為永久保存;

?(3)其他一般的和局部的規劃方面的檔案,可劃為長期或短期。 ?城市規劃和國土規劃檔案,是反映城市方向性、戰略性的“藍圖”,其保管期限應儘量從長。

五、城建檔案鑑定組織與程序

?檔案鑑定的組織。檔案的鑑定採用集中鑑定,即間隔一定的時間集中鑑定。時間間隔不宜過密,一般5年至10年一次。

?每次鑑定都應成立由館長或副館長任組長的鑑定小組,抽調相關部門人員組成,做到館領導、技術人員和城建檔案工作人員三結合,具體組織實施本次鑑定工作。

?鑑定工作程序:

?⑴制定鑑定大綱,包括檔案鑑定的目的、範圍、具體要求;

?⑵根據鑑定大綱,擬定工作計劃

?⑶按鑑定大綱的要求實施初步鑑定,提出具體鑑定意見,列出擬保留、移出、銷燬檔案的清單;

?⑷鑑定小組對擬保留、移出、銷燬檔案的清單,進行審定,並簽字;

?⑸編造保留、移出、銷燬檔案清冊,報館長批准,蓋單位

?公章,並報檔案主管部門備案;

?⑹按清冊,實施檔案的保留、移出、銷燬。

?檔案的移出、銷燬:

?(1)根據批准的檔案移出、銷燬清冊,逐一排序。

?(2)對移出、銷燬的檔案進行第二次清點、校對,並簽字核准。

?(3)按檔案鑑定的結論和銷燬要求,實施檔案的移出和銷燬。其中:對移出的檔案要求記錄移出的去向,接收方簽字。對銷燬的檔案應暫存半年,以免有誤。

?(4)銷燬時必須有二人監銷,送指定單位處理。材料銷燬完畢,監銷人須在銷燬報告或銷燬登記表上簽字。 ?(5)要注意保密與安全,在執行銷燬過程中,均不得讓無關人員參與。

六、城建檔案鑑定工作中的注意事項

? 歸檔時的鑑定是城建檔案價值鑑定工作中的重要環節

?靈活運用城建檔案保管期限表

?現場核對鑑定法是城建檔案價值鑑定工作中的一個重要方法

?城建檔案價值鑑定中,要正確理解其成套性

?城建檔案價值鑑定須有有關專業的工程技術人員參加

七、檔案鑑定理論在城建檔案鑑定工作中的應用

?(一)年齡——檔案價值的主要標誌

?受每個城市的歷史長短的影響。

?.受檔案館自身情況和條件的影響

?城建檔案的門類對“高齡”的影響。

?檔案載體的影響

?(二)來源原則不僅是檔案分類、整理的依據,也是檔案鑑定的標準

?不能脱離具體工程去分別評判單份文件的價值。

?應重視以前忽略了的項目來源、人物來源和歷史來源,把檔案鑑定從“實體鑑定轉向形成和來源歷史背景分析”,客觀地確定其價值。

?重大工程,特別是城市基礎設施、公用設施檔案的價值大於一般工程如住宅檔案的價值;高層建築檔案的價值大於一般多層建築檔案的價值;知名的設計、施工單位及個人產生的文件高於一般單位或個人形成文件的價值;在短缺竣工檔案的情況下,施工檔案的價值高於設計檔案的價值。

?(三)杜會分析與職能鑑定方法擴展了城建檔案價值鑑定的視野

?鑑定中應留心關注檔案形成者在當時歷史條件下的職能(務)、社會活動地位以及對後世的影響等因素,並對這些因素進行加權,提高其價值比重。

?在對大量相似性檔案的進行鑑定和優化時,應靈活運用職能鑑定中典型全宗原則。

?(四)在重視檔案第一價值的同時,發掘檔案的第二價值

?美國學者謝倫伯格提出“文件雙重價值論”,認為公共文件具有兩種價值:一是對原始機關的原始價值,即第一價值,二是對其他機關與私人利用者的從屬價值,即第二價值,包括證據價值和情報價值(研究價值)。這一理論對於(更多請搜索)城建檔案價值鑑定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

?第一價值鑑定標準,便於我們從現實考慮和判斷,因此,在鑑定城建檔案時首先考慮檔案的第一價值,同時也應把鑑定的着眼點放在第二價值的發掘上,以便正確評價,特別是從學術研究的角度出發鑑定城建檔案的情報(研究)價值、潛在歷史價值和地理環境情報價值。

八、電子環境下,城建檔案鑑定面臨的新問題

?應用cad技術形成的圖紙和模型是否具有藝術價值

?如何處理紙質文件與電子文件共存的局面

第二講 城建檔案的編研工作

?一、城建檔案編研工作的定義

?二、城建檔案編研工作的作用

?三、城建檔案編研成果類型及具體種類

?四、城建檔案編研工作的步驟

?五、城建檔案編研工作的組織形式 ?六、新時期城建檔案編研工作的創新

一、城建檔案編研工作的定義

?城建檔案編研工作就是根據一定的需要,通過對城建檔案內容的分析研究和一定的調查研究,從而依據調研材料編寫出城建檔案參考資料的工作。

二、城建檔案編研工作的作用

?城建檔案編研工作的主要作用,是為了解決城市規劃、設計、施工、管理及其科學研究的需要與科學的提供利用之間的矛盾,最大限度地發揮城建檔案在城市建設、生產技術、科學研究工作中的應有作用。

三、城建檔案編研成果類型及具體種類

?(一)彙編型編研成果 。可分為綜合性彙編和專題性彙編,常見的彙編有:規章制度彙編、城市現狀基本數據彙編、定額指標彙編、重要文獻彙編等。

?(二)文摘型編研成果。文摘型城建檔案編研成果形式多樣,可以是單一的(文字、圖形或數據),也可以是複合的(文字附圖表、或圖表加文字説明等)。

?(三)編撰型編研成果。包括城建年鑑、大事記、城建志書、史料、手冊和專題著述、設想建議、宣傳、報道等。

四、城建檔案編研工作的步驟

?第一步選題

?選題應圍繞城市建設和經濟建設

?選題應先易後難,由小到大

?選題應具有科學性和系統性

?第二步選材

?選材範圍?選材要求

五、城建檔案編研工作的組織形式

?一是城建檔案館自編;

?二是館內外合作,進行編研;

?三是聘請有關人員參與編研。

六、新時期城建檔案編研工作的創新

?(一)如何實現編研工作的創新

?(二)如何提高城建檔案編研成果的質量

?(三)如何建設城建檔案編研工作

?(四)如何讓城建檔案編研工作兼具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一)如何實現編研工作的創新

?思想觀念創新。應樹立“四個意識”和處理好“三個關係”。

“四個意識”即:

?①產業意識。

?②服務意識。

?③精品意識。

?④經濟意識。

?“三個關係”即:

?①專業化與社會化的關係。

?②城建檔案與“大城建”概念的關係。

?③後台與前台的關係。

?內容的創新

?其一,圍繞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

?其二,體現專業特點和地方特色。

?其三,突出服務重點和館藏優勢。

?技術的創新

?一是編研工作手段的更新。

?二是城建檔案編研產品形式的多樣性。

?組織管理創新

?一要把編研工作納入本單位業務建設規劃中,納入業務建設的日常管理。?二要建立專門機構,加大人員投入,實現組織保障。?三要建立橫向聯繫,藉助外界力量,實行聯動效應。?四要精心策劃和組織,加強對編研成果的社會宣傳,適時組織成果發佈會,利用報刊、媒體等,對編研成果廣為宣傳。

(二)如何提高城建檔案編研成果的質量

?影響編研成果質量的原因

?其一,編研人員缺乏專業技術知識,沒有研究專業技術的能力。

?其二,編者的文字表述不當。

?措施:

?一是選擇好編研人員。

?二要注意信息加工的技術方法。

?三是通過編研人員的創造來提高城建檔案信息的含量。

?四是可選錄一些與城建檔案內容相關的城建檔案資料一起進行加工。

(三)如何建設城建檔案編研工作

?第一,機制建設。

?第二,資源建設。

?第三,系統建設。

?第四,人才建設。

(四)如何讓城建檔案編研工作兼具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選題要市場化

?構思要新穎

第四篇:“五項創新”促撫順檔案編研工作上新台階

“五項創新”促撫順檔案編研工作上新台階

一、 圍繞主旋律推精品,實現編研工作的教育功能創新。

檔案文化是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檔案編研是將檔案文化成果化的重要渠道。今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也是建黨九十週年,撫順市檔案局館深入挖掘館藏檔案資料,向中國共產黨90週年華誕獻了幾份厚禮。一是《中國共產黨撫順市歷次代表大會概覽》,它收錄了自1956年中國共產黨撫順市首屆代表大會到2014年第十一次代表大會的會議概況,主要內容包括會議出席情況、會議選舉情況和市委工作報告。該書是瞭解撫順市50多年來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發展變化的重要史料,也是學習和研究撫順市黨建、黨史的生動教材。二是電視片《星火燎原撫順城》,它是在充分發掘館藏黨史檔案資料,撰寫上萬字劇本的基礎上,在電視台的大力支持下,製作完成的我市第一部反映黨史題材的電視專題片,節目播出後引起社會積極反響。三是《中國共產黨撫順歷史簡明讀本》,它是市檔案局館與市委宣傳部、市社科院合作完成的一部反映撫順黨史的力作,也是加強撫順黨史教育的生動教材。四是《偉大旗幟 光輝歷程主題展》,市檔案局館作為市委舉辦的這一大型展覽的主辦單位之一,按照展覽大綱要求,精心挑選展現我市在黨的領導下取得光輝成就的檔案資料,共提供檔案資料掃描件、圖片、照片及實物1500餘件,其中一部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老照片為首次向社會公佈。該展覽接待參觀者10萬餘人,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五是助建“愛國擁軍好媽媽胡玉萍”展室。今年5月,市檔案局館向山東沂南縣委提供了大量“愛國擁軍好媽媽胡玉萍”的檔案資料,使這些珍貴的弘揚愛國擁軍精神的檔案資料成為中國紅嫂

革命紀念館胡玉萍展室的核心內容,日前它已被列為山東省黨員幹部黨性教育基地,接待黨員幹部羣眾學習參觀近20萬人次。

二、創辦《檔案信息摘報》,實現編研工作的載體創新。

年初,市檔案局館創辦了專門的編研刊物——《檔案信息摘報》,立足於館藏檔案信息的開發利用,使編研工作有了一個新的合適的載體。截至目前,已編髮信息摘報11期,一批有價值的重要檔案浮出水面。如:清朝乾隆27年房契,距今已有249年曆史,是迄今為止撫順市檔案館保存的時代最早的文書檔案;從民國撫順縣公署檔案中發掘出“民國時期植樹節的由來”、“民國時期的公務員制度”、“民國時期的《禁止未成年者吸煙飲酒規則》”等信息;1962年10月23日由共青團撫順市委印發的《關於組織全市廣大青少年參觀雷鋒烈士展覽室,開展好階級教育的重要通知》,是全國第一份地方組織號召學習雷鋒的正式文件;市檔案館館藏20號全宗第97號案卷中記載着建國後我市第一次大規模愛國衞生運動的情況;在市檔案館館藏黨史資料中,記載了撫順地區最早的黨組織——中共撫順特支的建立過程。市委領導對我局館編髮的信息摘報非常重視,也非常認可。經與市委辦公廳協調,從今年下半年開始,市委機關刊物《撫順工作》開闢了“史海鈎沉”專欄,專門刊發我局館編撰的信息摘報內容,目前已編髮4期。另外,第10期檔案信息摘報《市檔案館發現1930年反映撫順黨史情況的重要檔案》,市委常委、祕書長李剛做出重要批示:請黨史辦牽頭,檔案局和相關單位參加,組織開展研究論證。

三、探索照片檔案聲像化,實現編研成果形式創新。

年初以來,市檔案局館對“文化大革命”時期的照片檔案進行搶救發掘及開發利用,從照片修復、整理、登記、造冊、歸檔的基礎性

工作,到開展照片數字化、錄入檔案管理軟件的現代化管理,進而精選照片,輔之以照片詳細説明和文革時期歌曲,製作成《撫順市文革時期照片vcd》,創作出一個具有鮮明時代特點、一定觀賞和研究價值的檔案聲像作品,完成了市檔案局館在照片檔案開發方面的一次新突破。這次發掘的文革照片總計兩千餘張,內容涉及撫順市革命委員會成立及慶祝活動、第四次黨代會、重大外事活動、先進集體和典型人物、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戰備時期民兵軍事訓練等方面。經過我館系統整理,共形成文革照片檔案34冊1632張,並建立了文革照片檔案數據庫。在製作的照片vcd中,包括13類360張精選文革照片,其中包括毛主席、周總理逝世撫順市追悼大會現場照片,撫順革委會成立大會上陳錫聯、毛遠新、武峯光等省市領導照片,革命大批判中的紅衞兵小將照片,“撫聯、紅工聯”遊行示威照片、柬埔寨元首西哈努克訪撫等照片。

四、館藏發掘、資料徵集、建立檔案、開發利用一條龍,實現檔案編研工作思路創新。

今年5月,我們在查閲檔案時發現了館藏民國檔案第5542卷“北京高等師範學校函為撫順縣公署撫順籍學生王卓然赴國內外修學旅行費用由”後,與遼寧省檔案館、北師大檔案館、東北大學檔案館、哈爾濱檔案館、撫順卓然圖書館、王卓然的後人和部分專家學者進行了密切聯繫,徵集到了生前是張學良重要幕僚、“九三學社”的創始人之

一、原國務院參事的撫順歷史名人——王卓然先生的大量檔案資料2014餘件。同時,着手建立了王卓然、王福時名人檔案,目前已整理檔案資料近千件,數字化500餘件,為王卓然後人提供複製檔案資料近200件。在收集資料並建立王卓然名人檔案的同時,我們加強編研

開發工作,編髮了第8期信息摘報《著名愛國民主人士——撫順名人王卓然》,與民國春秋網開展合作並建立了網上“王卓然紀念館”,8月末在撫順平頂山紀念館舉辦了《王卓然生平事蹟展覽》,與有關方面合作出版了《矢志興中華——王卓然傳》一書,市委書記劉強還為此書作了序。王卓然檔案的徵集開發,是撫順市檔案局館在民國檔案開發利用方面一次新的突破,為撫順市檔案館在發掘館藏檔案、徵集並建立名人檔案、深度開發利用檔案等方面提供了寶貴經驗。在這項工作中,我們溝通協調30餘家單位(個人),從網絡上下載相關文章(網頁)近百篇,與有關方面起草合作協議4份,往來電子郵件40餘封,起草各類文字材料共計5萬餘字。

五、藉助網絡,建立微博,實現檔案編研工作模式創新。

在致力於開發民國檔案的過程中,我們加強學習、認真研究、大膽開拓,將編研工作延伸至互聯網,讓編研工作的成果在網絡上充分體現。今年6月份,我們在新浪微博上建立了題為“民國撫順檔案”的微博,通過上傳館藏民國檔案的編研信息,宣傳了撫順檔案工作,引起了網絡的關注。到目前,關注微博的人數超過1100餘人,其中檔案界和歷史愛好者有300餘人,這些博友轉載、評論和信件往來200餘條,像關於張學良和王卓然在西安事變前後的有關史料上傳後,受到10多條評論和20餘次轉發。我們還與在一史館、二史館、廣州檔案館、深圳檔案館、海南檔案館、蕪湖檔案館工作的博友建立了聯繫。另外,關於王卓然內容的微博還受到國內知名歷史門户網站——民國春秋網的高度關注,他們主動提出在其網站上開闢“王卓然紀念館”,此網頁已登載相關文章和圖片70餘篇(張),對宣傳我局館的工作、宣傳撫順名人王卓然的事蹟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此欄目已吸引關注者

500餘人。鑑於“民國撫順檔案微博”已開闢檔案編研工作的一個新領域,檔案館際交流的一個新渠道,檔案工作者相互溝通信息、相互學習、交朋識友的一個新平台,我局館決定進一步加大微博上傳數量,爭取打造具有相當影響力和知名度的官方微博。

第五篇:電子雜誌技術在城建聲像檔案編研與宣傳中的運用

電子雜誌技術在城建聲像檔案編研與宣傳工作的運用

福建省泉州市城市建設檔案館林志瓊

摘要:城建聲像檔案電子宣傳雜誌是借鑑電子雜誌的技術以電子媒體形式產生的,在互聯網上發佈彙編成果,體現了檔案編研的時效性和新聞性的特徵,實現了城建聲像檔案編研成果社會化與大眾傳媒化。加強城建檔案編研人才隊伍建設,依託新時期檔案工作為構建和諧社會服務。

關鍵詞:城建聲像檔案;電子雜誌技術;檔案編研;人才建設

城市建設的聲像檔案是在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過程中,利用聲像技術和設備,對城市建設過程進行的錄像、拍照、錄音等形式的記錄,它真實地記錄了一個城市的建設和發展的歷史。聲像檔案是城建檔案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紙質載體的城建檔案緊密聯繫、相互補充,構成了完整的城市建設檔案體系,在城市建設發展過程中發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城建聲像檔案經過加工彙編組成各種專題,通過舉辦展覽、檔案發布、報刊宣傳等渠道,讓人們跨越歷史時空,感受城市經濟社會發展過程和歷史文化風貌。隨着計算機技術的進步,城建聲像檔案的宣傳、發佈由表示媒體(如語言、文字)、逐步發展到以聲音、圖像和視頻等各種感覺媒體的集成的多媒體技術。

一、城建聲像檔案電子宣傳雜誌呈現的優勢

多媒體信息的呈現的優勢具有必然性。首先,多媒體能最有效地反映現實信息世界。現實信息世界本來就是圖文聲像並茂的多媒體的世界,利用視聽方式獲取、存儲、傳遞和表達信息,當然最簡單、直接、生動、高效,效果也最好。其次,多媒體信息對現實社會具有越來越強的影響力。多媒體信息可以藉助多媒體技術高效率的處理和渲染,又可藉助日益普及的電視和網絡技術,在任何時候傳遞給任何需要者。因此,它對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和現代人類的各項活動所產生的影響是及其深刻和深遠的。第三,多媒體是人類獲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人類接受信息可依靠聽覺、視覺、嗅覺、味覺、觸覺。據科學調查表明,人類90%的信息來自聽覺和視覺,也就是聲音和圖像媒體。多媒體信息是對現實世界的直接映射和複製,自然能比文字更直觀、更真切、更準確地反映和還原特定的歷史場景和社會生活,並給人留下更加鮮明的情景印象和想像空間,所以它理應具有更強的原始性。城建聲像檔案電子宣傳 1

雜誌是借鑑電子雜誌的技術以電子多媒體形式產生的。它集合了聲音、圖像、動畫、視頻等元素綜合而形成的數字雜誌,它具有可視性、交互性、多樣性、娛樂性、傳播速度快等特點。城建聲像檔案電子宣傳雜誌的產生,從本質上就是為了追求檔案與社會的零距離,與公眾的親和力,追求檔案服務與社會的無障礙,與公眾的無縫隙,更能滿足人民大眾日益增長的文化、教育、娛樂、休閒、懷舊等需求,使檔案利用更加親民、便民、利民,從而為民生檔案工作開闢新的領域。

二、城建聲像檔案電子宣傳雜誌的特點

1.先進性。城建電子聲像檔案宣傳雜誌是一種web2.0的模式。具有時代的先進性,它給檔案利用者增加了一種新的閲讀方式。城建聲像檔案電子雜誌是集合了網絡和平面設計優勢的一個優生品,兼具了兩種媒體的長處。另外,它是機讀的電子聲像檔案編研成果,它可以藉助計算機驚人的運算速度和海量存儲,極大地提高了信息的發佈量。

2.實用性。城建聲像檔案電子雜誌具有多媒體動能,在內容的表現形式上聲、圖、像並茂。人們不僅可以看到文字、圖片, 還可以聽到各種音效,看到活動的圖像,是吸引眼球的多媒體檔案資源的一個組成部分,能夠極大地提高測覽者的興趣。

3.製作及閲讀容易。用户可以快捷方便地在互聯網上閲讀自己喜歡的城建聲像檔案電子雜誌,並在其中找到自己喜歡的內容以及有用的資料。而且電子雜誌製作的聲像檔案形式多樣,可以滿足不同用户羣的需求。

4.用於檔案宣傳,信息表現能力強。城建聲像檔案電子雜誌擁有傳播簡單,傳播速度快的優勢,再加上它漂亮的畫面,準確反映主題的照片和文字,可以讓讀者在第一時間擁有第一手資訊,掌握第一手的資料和知識。對圖形、圖像、視頻、聲音、動畫等形式的信息進行編輯,大大增加了信息的表現能力,能夠充分發揮城建聲像檔案的特色作用,緊緊圍繞城市建設信息中心工作,不斷豐富城建聲像信息資源庫,為政府決策、城市建設與管理髮揮積極的作用。

三、城建聲像檔案電子宣傳雜誌軟件設計原則

1.實用性原則。實用就是務實不務虛,就是注重解決實際問題,做精、做細核心功能,兼顧常用的輔助功能,實現快捷製作、方便使用和信息發佈。

2.易用性原則。城建聲像檔案電子雜誌界面友好,結構清晰,流程合理,功能一目瞭然,菜單操作充分滿足用户的視覺流程和使用習慣。易理解、易學習、易使用、易維護、易升級,實現”傻瓜相機”式的操作,用户只要經過短期的培訓,就能掌握城建聲像檔案電子宣傳雜誌的製作技巧。

3.先進性原則。採用先進的技術架構和設計方法.融合先進的管理思想,結構化程度高。其靈活性、擴展性、兼容性、升級性好,速度快,符合技術發展趨勢,適應用户的需求。

4.穩定性原則。系統從底層數據庫到功能層面經過嚴格測試,數據庫穩定,功能順暢,沒有堵塞、丟失數據的現象。

5.拓展性原則。城建聲像檔案電子雜誌的整體規劃及框架設計具有可擴充性.網絡版其前台頁面的設計能保證網站在增加欄目後,不會破壞網站系統的整體結構。後台數據庫設計有高度的擴充性,用户能夠根據需要對欄目、類別進行增、刪、改。它不但像電腦上的一本雜誌一樣,集眾傳媒之所長,可用於城市建設檔案、城市建設形象宣傳等各種文獻彙編。

四、城建聲像檔案電子宣傳雜誌的編研

(一)在互聯網上發佈的彙編成果應具有新聞傳播的真實性要求。

一是城建聲像檔案的宣傳功能必須符合新聞傳播的真實性要求。從事城建聲像檔案工作的管理者,要真實的反映城市的發展、變遷,既有漫長的歷史畫卷,也有短短的變化瞬間;既要宣傳先進的典型事蹟,也要總結經驗教訓。要求做到實事求是,事實真實。事實可以是豐富多彩、多種多樣的,但它們都是客觀存在的,都是人們可以感知的人與事。

二是城建聲像檔案的宣傳功能必須符合新聞傳播的全面性要求。新聞傳播確保全面,是社會與民眾對新聞傳播的重要要求,新聞傳播力爭全面,才能保證新聞傳播的宏觀真實與客觀公正;有助於受眾瞭解全局,認識事物整體,知曉事件全過程,從而從根本上實現新聞傳播的最終目的。以工程建設為例,特別是重點工程與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比如道路、橋樑、景區,標誌性建築等,從它的原貌就開始跟蹤拍攝,記錄原貌、體現建設速度快的聲像記錄,讓人們感覺到城市發展的日新月異。

(二)實現城建聲像檔案編研成果社會化與大眾傳媒化。

城建聲像檔案編研工作作為城建檔案業務建設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工作的重要

性、艱鉅性和研究性,已為廣大檔案工作者所認識,並在城建檔案服務於社會的工作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然而隨着社會各項事業對檔案信息資源的需求日益增大,檔案工作從傳統的檔案實體管理方式向全面的檔案信息管理和檔案信息服務方向轉變,已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城建聲像檔案編研的工作從開拓思路下手,從加強力度着手,不斷提高編研工作水準,在為社會各項事業服務的同時也為檔案事業自身發展打下紮實的基礎。

首先,編研工作從單一型的低層次開發逐步向多元化的高水平發展。在改善編研工作的條件基礎上,敢於運用計算機等現代化設備和先進手段,及時、有效地實施信息開發,縮短信息加工時間與傳遞時差,提高利用的時效性。同時運用現代化通訊技術加強館(室)之間編研信息的交流,建立法規、城市規劃、地下管線、重點工程介紹等大容量專題目錄的數據庫和聲像數據庫,改變“關門編研”的現狀,走出一條檔案信息資源共享,開拓編研工作的新局面。如:《城市建設法規》專題,通過圖文並茂的形式,彙編了歷年來國家、省、市政府發佈的法規性文件和本地執法檢查的典型案例,《重點工程介紹》通過文字材料與聲像檔案,形象體現了重點工程從“三通一平”到竣工投產的全過程。其次,編研工作的對象進一步擴展,改變以往“閉館自守”的工作方式,面向社會各個領域,依靠檔案館(室)網絡,豐富編研工作的選題擇材,使之編有素材,研有對象。如《泉州建設服務大全》,就是立足開發與利用服務資源的大型工具用書,通過政府服務、社會服務、特色展示,給市民生活提供方便,也給來海峽西岸歷史名城泉州投資、旅遊觀光的人士提供瞭解泉州的窗口。

作為大眾傳媒介質的電子雜誌為城建聲像檔案編研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前景,利用大眾傳媒服務經濟建設,成為新時期檔案工作的“活信息”,在努力提高檔案編研水平的同時,大眾傳媒為檔案編研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前景,隨着檔案編研大眾傳媒化程度的不斷加強,我們的檔案事業也會更加獲得社會認同和重視的程度、檔案部門的社會地位也必然相應得以提高。

(三)加強城建檔案編研人才隊伍建設。

現在,不少城建檔案館的編研內容僅限於大事記、工作日記或館藏指南、效益彙編、資料彙編等等,深入的城建檔案編研工作很少,遠遠不能滿足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的需求。在編研成果發佈形式上,因社會進入信息時代,紙質檔案“一統天下”正逐步被紙質檔案、聲

橡檔案、電子檔案等多種載體並存的局面所替代。特別是運用多媒體的電子雜誌技術對城建聲像檔案進行編研,對檔案編研人員的素質有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有文學功底,而且必須具備在一個編研專題中,把聲音、照片、錄像、文字等有機地進行完美組合的技能,以豐富的內容和視覺上的美感為閲讀提供信息資源服務。編研工作是城建檔案工作這一系統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為利用者提供的是一種“再創性”知識產品,有着原始檔案所不能替代的信息集中、系統、深入等優勢。因此,有必要加強對編研工作的組織管理,做到機構到位、人員到位、工作到位。城建檔案人員在編研工作中應具備以下能力。

一是檔案信息的獲取能力。長期以來,檔案部門主要依靠歸檔制度來保證檔案實體的收集,始終未能擺脱“重藏輕用”的局面。而信息時代,社會將更多地從信息服務的功能上去要求和評價檔案部門。因此,檔案工作者必須具備較強的信息獲取能力,不僅要熟練、快速地獲取本館(室)所藏的檔案信息提供給利用者,而且要充分利用網絡的便利和優勢,熟悉政務公開以來,網上有利民生的各類信息資源,引導利用者獲得更多的檔案信息。

二是檔案信息的加工、提煉能力。信息社會,利用者需求的是“精練”信息,提供“原件”已遠遠無法滿足利用者各類複雜的需求。這就要求檔案工作者提高對檔案信息的加工、提煉能力。許多檔案信息具有多重價值,從不同角度進行加工,剔除其中的無用成分,重新組合,將產生出新的檔案編研二、三次深加工成果,從而實現檔案編研的滲透增值力,達到高效利用的目的。

三是檔案信息的交流、傳播能力。檔案人員必須注重自我完善,掌握計算機理論知識和運用技能,使自己能熟練使用各種現代信息工具。檔案工作者的編研能力不僅包括傳統的文字和口頭表達能力,還需具備在互聯網上進行交流的各種能力,以及應用各種相關的現代技術信息的能力等,如掌握電子雜誌製作環節和檔案網站建立、信息交流、網站維護等技術, 為更快、更好地開發檔案信息打下牢固的技術基礎。

總之,檔案編研的社會化和運用多媒體技術還剛剛起步,我們要依託社會化和大眾傳媒化為實現未來檔案事業的的電子化和網絡化發展鋪平道路。

作者單位:福建省泉州市城市建設檔案館

作者姓名:林志瓊

聯繫電話:0595-22860195

電子郵件:

聯繫地址:福建省泉州市豐澤街泉州建設大廈七樓

泉州市建設局辦公室林志瓊收

郵政編碼:362014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cha/d34p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