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查報告 >

對某縣城鄉檔案一體化工作的思考(精選多篇)

對某縣城鄉檔案一體化工作的思考(精選多篇)

第一篇:對我縣城鄉檔案一體化工作的思考

對某縣城鄉檔案一體化工作的思考(精選多篇)

檔案是歷史最真實的記錄,是歷史對我們人類行為,最公正的裁決。檔案是傳承文明,全面反映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創新與進步的真實記錄,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對於各項經濟和社會事業的發展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而城鄉檔案一體化,則是實現檔案功效的重要途徑,是實現城鄉一體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加快推進我縣城鄉檔案一體化進程,實現城市文明通過檔案工作逐步向農村擴散普及,使農村居民享受到城市的現代文明和檔案的優質服務,是檔案部門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做好新時期的檔案工作必須思考的首要問題。

通過調查和思考,我們認為,檔案工作應始終融入於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當中,不僅要認真做好縣級機關、企事業單位檔案工作,更要加大對各鎮特別是“三農”檔案和社區檔案工作的力度。通過努力,力爭早日使我縣形成“以縣檔案館為龍頭,縣級各機關各鎮檔案館(室)為基礎,村級、社區檔案為補充”三級檔案工作網絡體系的新格局,為城鄉檔案一體化創造條件。

一、全縣城鄉檔案的基本情況

郫縣檔案館系縣級綜合檔案館,於1959年11月21日成立,分別於1963年3月和1983年5月兩次修建檔案館,總建築面積為792平方米,庫內安裝有防火防盜自動報警裝置。館內配備有除濕機、空調機、電子計算機、複印機和照相設備。截至xx年止,郫縣檔案館館藏全宗共128個,59424卷(冊、盒),始於清同治8年(1869年),止於xx年,歷時133年,館藏資料7662冊,始於清乾隆16年(1751年),止於xx年,歷時251年。為滿足利用者需要,現已向社會開放了形成期滿30年的全部檔案54008卷。

全縣各部門、各鎮、各村、各社區均建立了檔案,確定了分管領導,配備了專兼檔案人員和一定的軟硬件設施。有兩個鎮的檔案室達到了省級一級、三級標準,35個縣級部門和科技事業單位檔案室達到省一、二、三級標準。

近兩年來,全縣檔案工作緊緊圍繞中心開展工作,切實加強城鄉檔案一體化工作,社區檔案、舊城改造檔案、“雙重活動”採集、企業科技事業單位檔案、重點工程項目檔案等進一步加強;突出開發利用,檔案工作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推行新規則和規範化管理,全縣檔案館室工作上了新台階;加強信息化建設,檔案工作現代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堅持依法行政,保障檔案事業健康發展。多次榮獲省、市檔案主管部門的表彰。

二、推進城鄉檔案一體化的措施

(一)努力實現“三個走向”

一是必須從封閉走向開放。檔案工作要根據形勢發展的要求,不斷提高開放程度,加強與外界的交流和溝通,充分發揮各種檔案資源的作用,在開放中增強活力、提升層次。二是必須從重保管走向重服務。在加強對檔案資源的保護和管理的同時更應該注重對現有館(室)藏的整理、研究和開發。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搞好超前服務,努力做到“經濟發展到哪裏,檔案就延伸到那裏”。三是必須從為少數人服務走向為社會大眾服務。要進一步增強為羣眾服務的意識,不斷拓展服務的廣度和深度,滿足社會公眾對檔案信息的利用需求。要大力推進村級和社區檔案、經濟管理部門信用檔案、企業檔案和家庭建檔工作,實現檔案服務社會化。

(二)努力實現“三個轉變”

一是從單純收藏向藏用並重轉變。要突出重點抓檔案,根據形勢的發展變化,及時調整檔案資源收集、服務的重點和領域,檔案工作要更多地向經濟建設一線延伸,更多地向非公有制經濟領域延伸,更多地向社會基層和廣大社區延伸。二是從傳統的關門收藏向開門徵集轉變。以前我們徵集藏品大多依靠單位、個人移交、捐贈為主,今後要着眼社會需求,拓展收集視野,更多地嘗試市場化採集方式,運用經濟激勵手段,開展重要檔案資料的徵集工作,以進一步完善優化館(室)藏檔案資源結構。三是從分散零星查詢向集中平台建設轉變。要抓緊建設檔案目錄數據庫、重要檔案全文數據庫和館藏多媒體數據庫,加快檔案信息化建設步伐,逐步實現現行文件網上查閲,實現檔案信息資源共享,進一步密切檔案與人民羣眾的聯繫。

(三)努力實現“三個加大”

一要加大檔案硬件基礎設施建設。各級、各部門要根據本單位工作實際和發展要求,按照檔案標準化、規範化建設新要求,依法保證對檔案事業的投入,做到與經濟發展同步。特別是要加強以檔案館(室)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把“新建郫縣檔案館”作為“重大項目和與工程”列入我縣“十一五規劃”,各部門、各鎮、各單位也要把檔案館(室)建設列入本部門、本地區和本單位重要建設項目,抓好建好。二要加大檔案資源建設。各鎮、街道、村級和社區,部門和單位要高度重視檔案資源建設,嚴格文件材料歸檔制度,健全檢查監督機制,確保檔案資料收集齊全、保管完好,任何人不得把職務範圍內形成的檔案資料據為己有。三要加大基層檔案信息化建設。檔案信息化是全縣信息化建設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全縣城鄉檔案一體化的重要環節,各級、各部門一定要重視和加強檔案信息化建設,將檔案信息化建設作為檔案基礎業務建設的重中之重,抓緊抓好。同時要做好電子文件的保真、保密和歸檔保存工作,配備一定的歸檔管理軟件,切實加強對電子文件的歸檔管理。

(四)努力強化“三個力度”

一是要強化領導力度。要明確領導責任,擺上議事日程。加強領導首先要解決誰來管的問題。各級、各部門單位要在班子中落實專人分管,要爭取主要領導對檔案工作的重視和支持,根據中心工作對檔案管理和利用提要求、出主意、給任務、壓擔子,經常聽取檔案工作彙報,切實解決檔案事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和具體困難。二是要強化關懷力度。要改善工作條件,創造良好氛圍。各級黨委、政府及各相關部門要積極協調,創造必要的工作條件,保證檔案工作正常運轉。要切實幫助解決檔案館(室)建設。在檔案保管保護的必要設施設備方面、在檔案搶救經費方面,或者是在必要的交通工具和日常業務經費等,都應依法給予保證。縣檔案局要協助鎮黨委、政府以及縣級各部門配齊配強專兼職檔案工作人員,抓好隊伍,搞好建設,為全縣檔案事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證。三是要強化執法力度。要加強檔案行政執法,提高檔案法制意識。要嚴格貫徹執行《檔案法》,加強依法治檔的力度和深度。縣檔案局要充分發揮行政職能作用,加強對全縣各鎮、村、社區和各機關、企事業單位檔案工作進行監督指導,定期和不定期開展行政執法檢查。對由於不重視檔案工作而造成損失的單位和個人,應通報批評,情節特別嚴重的要追究法律責任;對在檔案工作方面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要大力表彰,為全面推進我縣檔案事業創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

第二篇:淺議城鄉一體化進程中檔案工作的思考

淺議城鄉一體化進程中檔案工作的思考

蔣正軍

昌寧縣檔案局保山678100電話號碼:0875-7130163

摘要:文章對城鄉一體化進程中的檔案工作做了簡要的介紹,並結合近年來的實際發展建設,針對建設過程中採取的政策,結合實例作了簡要的論述;同時介紹了在建設中的具體實施辦法。

關鍵詞:城鄉一體化檔案工作思考

早在一百年前馬克思就指出:“城市的建築是一大進步。”列寧也曾説過:“城市是經濟、政治和人民精神生活的中心,是前進的主要動力。”城市的發展水平,標誌着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經濟社會的發育程度。按照中央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全省“十一五”期間村鎮建設的基本工作思路是:按照點面結合的方式推進小城鎮和村莊建設與發展。點上的工作主要是:抓重點,試點,示範村鎮;面上的工作是強化小城鎮規劃管理,加強小城鎮基礎設施和村鎮住宅建設的指導。加強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建設,要突出抓好旅遊小鎮公用基礎配套設施建設,重點抓好鎮區道路網絡、供排水網絡、電力、通訊、污水及垃圾處理和各類市場、生活文化等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提高配套程度和綜合服務功能,夯實發展基礎 [1]。

城鄉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對檔案部門如何開展農村檔案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 1 -

一、城鄉一體化進程給農村檔案工作增添了新的內容

1、新農村建設及其基礎設施規劃建設所形成的文件材料。城鄉一體化要求將農村“城中村”、農民新村建設和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以及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納入城市(城鎮)總體規劃,由城鎮人民政府統一組織,按程序報建,由此產生的大量基本建設文件材料。

2、農村宅基地和房屋產權辦理、管理過程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城鄉一體化要求建立一套科學、系統、嚴密的新型農村宅基地管理和房屋產權管理制度,由此產生的大量農村宅基地和房產的文件材料。

3、農村村民向城鎮居民轉化過程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如土地徵用、農户拆遷補償安置、農轉非等形成的文件材料。

4、鄉鎮自身所形成的文件材料。如建立社區自我服務,自我管理制度中形成的文件材料;農村社區集體經濟處置以及配套完善公共基礎設施等形成的文件材料。

5、民生檔案。如農村再就業、最低生活保障、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保險、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移民安置等制度建立和推行過程中形成的各種文件材料。

6、鄉鎮、村、社撤併過程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如有關撤併的文件材料,行政區劃變更、撤併中資產清理的有關資料等。

7、土地流轉過程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如“土地向大户集中”產生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所形成的合同、協議等。

8、農村產業專業化所形成的各種材料。以茶葉產業化為例,昌寧縣温泉鄉是全縣茶葉產業的主產鄉鎮,“十一五”提出把茶葉打造成全鄉第一支柱產業的戰略構想,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以科技為動力,按照“一鄉一葉、一村一品、一組一特色”的規模化- 2 -

專業化發展要求,先後建成了“尼諾千畝連片高優密植茶園”和“觀光園林化生態茶園”,成功打造了“尼諾”、“樹根地”、“ 瑞虎”等知名品牌,農業產業化的實施,使得農民科技素質提高,同時,在產業化過程中的發展需要和經濟條件大幅提高的條件下,以新農村建設為標準,温泉鄉光山村一個村投入97萬元的彈石路建設已基本完成,投資近50萬元的光山村完小教學樓拆除重建工程已投入使用,新建鋼混、磚混結構房4棟700多平方米,磚木結構房6棟900多平方米,全面實現路、院硬化和人畜分院的建設目標。[2]

在城鄉一體化的進程中形成的上述各種文件材料,突破了農村原有的檔案門類和歸檔範圍,成為農村檔案工作的新的內容。檔案部門要深入實際,調查研究,針對問題拿出對策,使檔案工作緊隨城鄉一體化的進程開拓前進。

二、切實做好城鄉一體化中的檔案工作

1、加強檔案宣傳工作,不斷提高全民的檔案意識和檔案法制意識。檔案部門要加強城市化進程中的檔案宣傳工作,尤其要加大對農村和農民的宣傳力度,用具體鮮活的和發生在他們身邊的事例影響和感染羣眾, 結合《檔案法》、《行政許可法》的宣傳貫徹,增強農民羣眾的檔案意識,為檔案工作更好地服務於村務公開、民主管理以及農民合法權益的保護,化解矛盾,促進農村穩定創造良好的氛圍。

2、保持鄉鎮和村級檔案機構的基本穩定,充分發揮基層檔案工作在城鄉一體化中的作用。在城鄉一體化進程中,應注意保持基層檔案機構的穩定,切實維護基層檔案工作網絡,抓好新形勢下的檔案人 - 3 -

員培訓和檔案工作制度的建立,增強基層檔案工作人員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不斷改善檔案管理條件,充分發揮基層檔案工作在城鄉一體化中的作用。

3、緊貼城鄉一體化進程搞好檔案跟蹤服務。檔案部門要結合各地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各階段的工作,把握重點,遵循檔案工作規律,確定工作目標、任務和方法,制定相應規範措施,因地制宜指導當地城鄉一體化過程中檔案工作的開展。加強調研,不斷提高檔案工作的前瞻性和預見性。

4、搞好城鄉一體化進程中的檔案信息服務。直接參與城鄉一體化工作的各職能部門的檔案機構可以結合各自工作,及時開放有關文件資料,搞好檔案信息服務。與此同時,縣檔案館可以利用館藏信息資源,與相關部門協作,圍繞中心工作舉辦主題展覽,如城鄉一體化規劃展、成就展等,以直觀的形式發揮檔案信息在推進城鄉一體化中的作用。

三、密切配合相關部門,共同促進城鄉一體化進程

城鄉一體化是一項上下聯動、多部門合作的系統工程,需要各級各部門通力協調配合,形成合力。檔案部門置身其中,一定要善於協調各方面的關係,爭取相關部門的支持,共同推動工作的開展。

1、要為農業農村工作服務。要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切實做好“三農”檔案工作。要進一步探索符合農村實際,符合農民需要的農業農村檔案工作機制和服務方式,加強鄉鎮機關綜合檔案室建設,建立覆蓋農業農村建設各個方面的檔案資源體系;幫助農- 4 -

村各新型社會組織和新的工作領域建立健全檔案工作;抓好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檔案工作,確保林改核權發證結束,林權檔案及時移交進縣檔案館;結合新農村建設試點工作,繼續推進農户家庭建檔。為農業發展、農村穩定、農民增收服務。

2、推進城鄉一體化要求把新農村建設以及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納入城市(城鎮)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建立起科學、系統、嚴密、高效的新型農村管理制度和服務體系,這就需要檔案行政管理部門主動加強與建設規劃、民政、公安、國土、勞動保障、衞生等部門聯繫,處理好與各專業或部門檔案館(室)在檔案業務上的協作關係,搞好分工與協調,處理好各類檔案的歸屬與流向,確保檔案工作的正常開展和各門類檔案的齊全完整。

3、在發揮檔案的信息服務功能方面,也需要協調與民政、農業、林業、文化、教育、衞生、科技等部門之間的關係,積極牽頭整合檔案信息資源,通過建立城鄉一體化的檔案信息服務平台,實現檔案信息資源共享,由此才能更好地為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保護農民利益提供優質服務。

總之,城鄉一體化是一項重大的社會變革,需要各部門緊密配合做好推動工作,檔案部門應立足部門實際,做好城鄉一體化過程中的檔案工作,記載變革歷程,更好地服務城鄉一體化工作。

- 5 -

[1] 雲南省建設事業“十一五”規劃

[2] 昌寧縣社會主義新農村試點建設經驗材料彙編

作者簡介:

- 6 -蔣正軍(1973.6——),男,保山市人,公務員,從事機關檔案工作。

第三篇:關於縣城鄉公交一體化思考

城鄉公交一體化,就是要將城市公交與農村客運形成統一管理、統一營運模式、統一車型、統一車 身顏色、統一票價等多種形式統一的客運交通,以形成“大交通、大公交“發展格局,切實改變過去城 市公交與農民客運“二元分割“的局面,彌補原有農村客運市場“散、小、弱、差“的不足,實現城鄉 公交相互銜接、資源共享、效益最大化。為積極推進城鄉公交一體化

,我縣交通部門按照縣委、縣政府 的統一部署,會同相關部門和鄉鎮,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成立了城鄉公交一體化領導小組,整合了原 有運輸公司,開展了廣泛的社會調查與摸底,制定了初步建設方案,完成了31個農村客運招呼站建設。 並按照分步實施、提供樣榜、積累經驗、全面推廣的工作要求和設想,於8月2日-9月1日在城關-廣發-金 雞嶺、城關-石橋-周家2條線路進行了試運行,制定落實了一系列優惠政策。此項惠民舉措的實施,受到 了沿線羣眾的熱烈歡迎和擁護,但同時也凸顯出一些矛盾和問題。一、試運行過程中凸顯出來的問題1、優惠面太大,財政補貼壓力大。按照試運行期間制定的優惠政策,我縣對65歲以上老年人、四級 以上殘疾人、傷殘軍人、老複員軍人、現役軍人、五保老人實行憑證免費乘車,學生憑證半價乘車。據 調查摸底數據顯示,我縣約有127120人可享受此優惠政策,佔全縣總人口的33.45%,佔常住人口的近50% ,其中65週歲以上老年人44450人,殘疾人26000人,退伍殘疾軍人159人,老複員軍人459人,本縣在校 學生53914人。按試運行線路經營者提供的乘車數據計算,縣財政約需平均補貼6000元/月(不包含學生 優惠,因試運行期間是暑假,乘車學生較少),由此推算,如全面推行城鄉公交一體化,按80台客運車 輛計算,則縣財政每年需投入補貼資金576萬元,相當於年財政工資的 %,這對於吃緊的財政現狀而 言,無異於一座“大山“。2、客源激增,不安全隱患增加。一系列優惠措施的出台,激發了受優惠人羣的“出行欲“,不少不 用乘車或很少乘車的人羣也加入了乘車行列,甚至出現了“從鄉下乘車到縣城超市吹空調“和“從城區 乘車回鄉下種小菜“的現象。客流量的激增,造成了車位嚴重不足,超載現象嚴重,給羣眾的出行安全 埋下了重大隱患。同時,部分乘車羣眾對城鄉公交一體化的相關政策一知半解,在要求享受優惠上往往 與政策有出入、與車主有分歧、與售票人員有爭論,導致了運輸秩序的混亂和氣氛的不和諧。3、運營成本提高,企業車主積極性不高。實載率提高,客運車輛的磨損、維修、燃油等運營成本相 對提升。同時,由於老年、殘疾等羣體乘坐率的提增,發生意外事故的風險也大為增加。而與此相對應 的卻是車主收入的鋭減,鮮明的對比使車主對城鄉公交一體化心存顧忌,支持參與的積極性嚴重受挫。 另一方面,作為城鄉公交一體化具體實施營運的湘運公司,也同樣面臨着經營風險加大的經濟和社會“ 雙重“壓力,站在企業經營的角度來看,是“得不償失“的一塊“硬骨頭“。因此,支持和參與城鄉一 體化的積極性也不高。4、採取試運行模式,社會輿論壓力大。試運行只開通了縣城-廣發、縣城-石橋兩條線路,兩個鄉鎮 的受優惠人羣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但卻造成了其它鄉鎮部分羣眾的不理解,認為有失公平。因拒購 車票而與車主發生口角、產生矛盾的現象在其他線路也時有發生。同時,城區公交也沒有實行免費的優 惠政策,這又使縣城羣眾存在看法,認為既然城鄉公交一體化到農村乘車都可免費,城區免費就更加理 所當然。5、部門欠協調,工作合力未形成。城鄉公交一體化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交通、財政、建設、公安 、税務、工商、安監、物價、審計、信訪、宣傳、民政、老齡、殘聯、教育、公路、運管、郴汽集團 分公司以及各鄉鎮等部門和單位。其順利實施,離不開各部門和單位的通力合作,協調配合。然而從試 運行的前期準備工作情況來看,各部門實施力量過於薄弱,基本上沒有配備專門力量專抓這項工作,協 調配合不多,工作合力還沒有形成。以致城鄉公交一體化建設工作方案遲遲未能出台,補貼標準至今未 能確定,城鄉公交一體化工作進展緩慢。二、試運行反映出來的幾種思想誤區任何現象都有其本質。城鄉公交一體化所面臨的困境,也有其思想根源和認識誤區。1、“小我“思想。主要表現為企業和車主對實施城鄉公交一體化的重要意義和最終目的認識不足, 大局意識不強、奉獻意識不濃、社會責任感缺乏,回報社會、服務社會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不夠。2、“利我“思想。部分車主沒能跳出“利我“思想的禁錮,發揚奉獻精神,大力支持公交一體這項 惠民、利民、便民政策的落實,反而把城鄉公交一體化作為一種向政府要價的資本,存在着“轉移成本 “和“轉嫁風險“的傾向,把實施城鄉公交一體化之前就存在的經營成本和風險也轉移給政府“埋單“ 。3、“唯我“思想。目前,我縣的客運市場基本處於“一枝獨秀“的狀態,沒有引入競爭機制。這就 嚴重製約了企

業積極性和主動性的發揮,致使企業動腦筋、出點子、想辦法、做工作的熱情大大減退。 同時,車主也由於缺乏競爭機制,淡化了服務意識,服務態度有待改善,服務方式有待改進。4、“攀比“思想。主要表現在部分羣眾把政府的優惠政策當“令箭“,在不完全符合優惠條件的情 況下,也要求享受同等的減免政策,致使不和諧因素、不安全隱患大大增加。5、“懶散“

思想。主要表現在部門對於這項關係人民羣眾切身利益的重大工作,認識還不到位,參 與度還不高,配合還不夠默契,政府執行力和決策落實力有待進一步提高。三、推進我縣城鄉公交一體化的對策與建議紮實推進城鄉公交一體化,“力爭2年內1000人以上自然村全部通公交車“是縣委、縣政府對全縣人 民作出的莊嚴承諾,必須堅定不移地完成任務。針對目前我縣城鄉公交一體化存在的問題和思想誤區, 特提出以下對策和建議。1、加強領導,加快形成工作合力。城鄉公交一體化涉及面廣、工作任務重、面對壓力大、突出問題 多,需要建立一個強有力的領導機構和工作班子,需要全縣各相關部門和鄉鎮積極配合,協調推進。建 議縣委、縣政府成立縣城鄉公交一體化建設工作班子,確定一名領導專門抓、具體抓,各相關部門必 須確定專人負責城鄉公交一體化工作。同時,要積極爭取上級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加大對我縣的支持 與指導力度,以使我縣城鄉公交一體化順利實施,真正把這件好事辦好、實事辦實。2、強化宣教,積極構建和諧交通。交通、宣傳等部門以及各鄉鎮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宣傳車、 宣傳資料、車身廣告等形式或通過走村入户等途徑,切實加大宣傳教育力度。要重點宣傳相關政策,使 我縣實施城鄉公交一體化的相關政策,特別是羣眾關注度高的優惠政策深入人心、家喻户曉,儘可能減 少不和諧因素的發生。要突出宣傳交通法規和交通安全知識,大力提升人民羣眾的安全出行意識,着力 提高羣眾維護交通運輸秩序的自覺性,積極構建和諧、暢通的客運環境。要注重社會責任感的宣傳和培 育,引導企業和車主樹立社會責任意識,增強大局觀念,把回報社會、回饋羣眾作為自己的一份責任和 義務來擔當,作為企業長遠發展的一種動力來實施。3、調整方案,增強工作可操作性。要調整縮小優惠範圍,緩解財政補貼壓力。將原方案確定的“65 歲以上老年人、四級以上殘疾人、傷殘軍人、老複員軍人、現役軍人、五保老人實行憑證免費乘車,學 生憑證半價乘車“調整為“65-69週歲老年人乘車1元,70週歲以上老年人、四級以上殘疾人、傷殘軍人 、現役軍人、五保老人憑證免費乘車,學生憑證半價乘車“。可有效縮減享受優惠人羣,大大減小財政 補貼壓力。要合理確定發車班次,力爭實現效益最大化。縣交通部門要綜合考慮各條線路的路程長短、 客流量大小、羣眾出行規律等因素,指導車主合理確定發車時間、間隔時間,合理安排各條線路的車輛 數量,在此基礎上對全縣農村客運車輛進行調劑,力求使各條客運路線成本降到最低、方便羣眾達到最 理想、效益實現最大化。要準確核定運營成本,科學確定補償標準。要把經營者原有的運營成本作為政 府確定補償標準的重要依據,努力在政府和車主之間找到“雙贏“的最佳結合點,實現政府用(更多請你搜索)最少的錢 辦最好的事,車主樂得其所的良好局面。根據試運行線路的具體情況和綜合成本,建議縣財政每月每台 補償-2500元,則縣財政每年約需投入城鄉公交一體化補貼資金192-240萬。4、引入競爭機制,激發企業內生動力。要積極引入競爭機制,改變目前“一枝獨秀“的客運市場現 狀,把市場的事交由市場機制來解決。大力吸引新的企業進入,在我縣客運行業真正形成“鮎魚效應“ 。通過企業間的良性競爭,切實降低政府投入和管理成本,促使服務水平得到質的提升。5、加強監管,着力提升服務質量。要繼續加大投入,加快公交停車場、站牌侯車廳等公交設施的建 設,着力加強監管,消除安全隱患,為羣眾提供安全、整潔、方便的乘車環境。同時,要建立健全各項 管理制度,加強對公交從業人員的職業培訓,嚴格票價管理和落實各項優惠措施,使公共交通成為展示 我縣風采的一張“名片“。

第四篇:關於城鄉一體化的思考

關於城鄉一體化的思考

姓名:xxx

班級:xxxxxx

學號:xxxxxxxxxxxxxx

摘要:城鄉一體化是我國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的一項重要措施。加快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是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對新形勢下推動農村改革發展提出的根本要求,是具有重大創新價值的發展戰略。但城鄉一體化規劃還面臨許多問題和困難。本文將就這些問題提出一些解決的途徑。

關鍵詞:城鄉一體化;問題;途徑

一、引言

城鄉一體化就是要把工業與農業、城市與鄉村、城鎮居民與農村居民作為一個整體,統籌謀劃、綜合研究,通過體制改革和政策調整,促進城鄉在規劃建設、產業發展、市場信息、政策措施、生態環境保護、社會事業發展的一體化,改變長期形成的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實現城鄉在政策上的平等、產業發展上的互補、國民待遇上的一致,讓農民享受到與城鎮居民同樣的文明和實惠,使整個城鄉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城鄉一體化旨在加強統籌城鄉管理,打破城鄉分割的管理體制,協調城鄉空間佈局,逐步消除城鄉矛盾,縮小城鄉差別。但城鄉一體化規劃還面臨許多問題和困難

二、當前城鄉規劃一體化中存在的問題

從宏觀的角度看:(1)城鄉一體化過程中產業發展不平衡。政府更注重城市的產業調整、投資環境的改善和基礎設施的建設,而忽視了鄉鎮的同步推進,以至於城鄉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結構出

現失衡。(2)城鄉規劃不科學,佈局不合理。城鄉規劃受短期利益的驅動,缺乏長遠發展計劃。空間佈局過於分散,“中心地”功能偏弱,工業的空間、產業和人口等集聚度很低。(3) 條塊分割,整體協調不足。城鄉一體化的建設包含着城鄉社會經濟發展的方方面面並且需要有機組合協調發展,但行業之間,部門之間和地區之間發展相當不平衡,發展水平、速度和拓展面的落差都比較大。(4)生產要素的區域可流動性仍太低。上至城區之間,下至村與村之間,都在不同程度上形成自我封閉的區域單元,併力求自我發展和自我完善。它不僅使佈局過於分散的產業和人口難以集聚和優化組合,而且不利於擴大經營規模,對城鄉的總體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建設構成重要制約因素。(5)城鄉管理體制不健全。

此外,還存在土地開發徵用問題、勞動力就業問題、基礎設施建設問題、教育、醫療衞生、文化問題和環境問題等一系列的問題。

三、解決城鄉規劃一體化問題的途徑

如何遏制城鄉發展的失衡現象,加快解決二元結構的突出矛盾?這不僅要靠中央政府的政策向“三農”傾斜,而且要靠工農、城鄉的直接互動,逐步實現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戰略轉變。所以要從體制上下工夫,打破城鄉分割的管理體制,建立城鄉統籌的管理體制。

1、構建城鄉一體的規劃體制。將城鄉分立、多頭分設的規劃部門統一於一個統籌城鄉規劃的部門之中,對城鄉建設中涉及

的土地利用、工業園區建設、城鎮建設、城鄉住宅建設、城鄉道路建設、水面和綠地分佈、生態環境等進行統一規劃和空間佈局。

2、構建城鄉一體的行政管理體制。把市政府有關部門的經濟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由只管城市或城鄉分割管理一律向農村延伸,實行統一管理,創造城鄉一體的行政管理模式。

3、構建城鄉一體的土地制度。依法保障農民對土地承包的各項權利。鼓勵和支持農民按照“依法、自願、有償”原則,採取出租、入股、質押、臵換等各種方式,流轉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改革徵地制度,完善徵地程序,及時給予農民合理補償。實行多種補償安臵辦法,切實解決好土地被徵佔農民的社會保障和就業問題。城市要構建完善的土地開發制度。土地開發要適度。

4、構建城鄉一體的勞動力市場體制。深化就業制度改革,實行統一的勞動力市場和平等就業,加快清理和取消對農民進城就業的歧視性政策、不合理限制和亂收費行為。促進農村富餘勞動力的轉移。健全農民進城就業的服務體系,建立適合進城就業農民的社會保險體系,加強對進城就業農民享有平等合法權益的保護。

5、構建城鄉基礎設施一體體制。①加快城鄉公路建設,構建城鄉一體的公路交通體系。②深化水利體制改革,建立城鄉一體的水資源管理體系;健全供水、防洪和水生態環境保障體系。重點抓好江河防洪安全工程、微水節灌工程和人畜飲水工程建設。③加

快城鄉電網改造和建設,建立城鄉一體的電網輸送體系。

6、構建城鄉一體的社會保障體制。建立以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最低生活保障為主要內容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並與城市社會保障制度逐步接軌。

此外,還要加快構建城鄉一體的户籍體制、城鄉一體的生態環境體制、城鄉一體的財政和税收體制、城鄉一體的產業佈局體制等的改革。

當前我國城鄉一體化規劃發展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還很多。但是機遇與挑戰並存,在未來的進程中,要堅持城市反哺農村,工業支持農業,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城鄉統籌規劃發展。走可持續發展的城鄉規劃一體化的道路。

第五篇:關於城鄉一體化問題的思考

關於城鄉一體化問題的思考

原因---解決---結果---系統分析方法

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並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了包括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加快完善現代市場體系、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財税體制改革、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等經濟方面的改革方向,同時也包括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國防和軍隊等方面的重大政策方向。下面我將就城鄉發展一體化中出現的問題這一方面發表一下自己的觀點。 全會提出,城鄉二元結構是制約城鄉發展一體化的主要障礙。必須健全體制機制,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要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鎮化健康發展體制機制。

我們都知道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有9億,佔全國人口70%;農業人口達7億人,佔產業總人口的50.1%。而農民目前只有宅基地和承包地,醫療、養老、教育和城市相比是嚴重不足的。“農村、農民、農業”問題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重大問題。提高農民收入是當今的首要問題。而我國農民人均佔有資源太少是制約農民收入增長的根本原因,因此要增加農民的收入就要在推進工業化的過程中穩步推進城市化,通過農民進城來減少農民數量,增加農民人均佔有資源量,這是增加農民收入的根本出路。我們的城鄉一體化是以中小城鎮為基礎的城鎮化,大型城市已經接近飽和,在中小城鎮進行城市化收益更大,效益更為明顯。

從系統的觀點來看,城市和鄉村應當是一個整體,其間人流、物流、信息流自由合理地流動;城鄉經濟、社會、文化相互滲透、相互融合、互相依賴,城鄉差別很小,使各種時空資源得到高效利用。在這樣一個系統中,城鄉地位是相同的,只是城市和鄉村在系統中所承擔的功能各所不同。然而,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實踐中,卻形成了城市經濟社會系統與農村經濟社會系統,在這兩個系統中顯然城市經濟社會系統的地位要高於農村經濟社會系統。兩個系統在政治、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差異明顯,背離了國家經濟、社會的長遠發展目標。因此,針對這種情況提出的城鄉一體化的要求。

城鄉一體化是是隨着生產力的發展而促進城鄉居民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變化的過程,使城鄉人口、技術、資本、資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為資源,互為市場,互相服務,逐步達到城鄉之間在經濟、社會、文化、生態上協調發展的過程。城鄉一體化是一項龐大而複雜的社會系統工程,涉及到城鄉發展規劃、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和社會事業、勞動力就業與社會保障、城鄉社會管理等方方面面。

城鄉一體化的目的是要轉移大量的農村勞動力從事非農產業,增加當地經濟總量,維護生態平衡,提升本地區人民生活質量。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絕不是一蹴而就的結果。然而,在推進城鄉一體化過程中可能比較激進,出現了許許多多的問題。

近來,南京兩個年幼的孩子被餓死的事件令人震驚,並引發社會熱議。據報道,遭遇不幸的兩個孩子的父親原是農民,拆遷後分到兩套房子,他將其中一套賣掉,房款全用於吸毒。現代快報記者調查發現,南京城郊接合部許多農民因為拆遷,被安置補償了好幾套房。僅房租收入就很可觀。一夜暴富後,他們中的一

些人不願上班,無所事事,整天泡在棋牌室打發日子;有的染上毒品,沉湎賭博,變賣房產,成了社區重點幫扶對象。南京某基層檢察院的檢察官曾在所在區做過調研,賭博和吸毒在拆遷人員犯罪中,佔到了半壁江山。隨着城鎮化進程加快,越來越多的農民加入到徵地拆遷行列,從一夜暴富到一貧如洗,他們對錢的觀念發生巨大變化,經濟狀況的改變也引起精神層面的變化。如何引導他們儘快適應並正確應對變化,調節好身心,融入到城市新生活,已成為重要的社會問題。

從農民轉化為市民更是一項複雜的社會系統工程,它不僅僅是農民社會身份和職業的一種轉變,也不僅僅是農民居住空間的地域轉移,而是一系列角色意識、思想觀念、社會權利、行為模式和生產生活方式的變遷,是農民角色羣體向市民角色羣體的整體轉型過程,轉型成功後,農民將不再是農民,而是從事非農業工作的城市居民。

在這轉化過程中會出項許許多多的問題,為了加快推進城市化的步伐,我們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各級政府部門應高度重視農民市民化這一重大問題,推動農民的觀念轉化。農民從思想上認識到自身身份的改變這是推進農民市民化的重要前提。政府有關部門可以通過多種形式對進城農民進行現代觀念、文明準則和城市意識的教育,引導農民破除小富即安的小農經濟思想,樹立進城幹大事業、求大發展的創業精神;破除封閉保守、急功近利、隨心所欲、自由散漫的思想,樹立體現城市文明的規則意識、衞生意識、生態意識以及城市人際關係意識、城市公共生活意識、城市文化意識等等,使其思想跟上城市發展的步伐。

第二,以提高農民素質和技能為重點,加快勞動就業制度的改革創新,擴大郊區徵地農民的就業。順利實現就業是解決失地農民生活來源、加快其生產生活方式轉變和市民化進程的重要保證。應按照市場化原則,制定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就業政策,建立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就業市場。為此,一定要引導和教育郊區徵地農民轉變觀念,確立沒有技能、不提高技能就不可能穩定就業的新觀念,確立自謀職業、競爭就業的新意識。要加快經濟發展,多渠道、多形式擴大就業需求,為進城農民多謀與其相適應的各種崗位。建設以市、區勞動力市場為中心,以街道、鄉鎮勞動力管理服務站為網點的就業服務網絡,打破城鄉界限,取消對土地被徵用勞動力在城市就業的種種不合理限制,平等就業。還有就是加強教育培訓,提高勞動力素質,使更多的農民更快的的適應新的工作崗位,並穩定的發展下去。

第三,加快城鎮農民社會保障制度的轉變,促進農民養老方式的社會化和市民化。郊區徵地農民實際上已經是法律意義上的城市居民,理應享受城市居民同等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障待遇。但馬上為他們建立完全與城市居民相同的社會保障制度,還有一定的難度。現實的做法是,設計一個與城市居民相對接近、便於今後與城鎮社保體系相銜接的操作方案,因地制宜、循序漸進,不斷地改善進城農民的社會保障,使他們生活放心,工作安心。

第四,建立專門的領導機構直接負責和統一協調處理農民市民化過程中的各種矛盾和問題,促進農村社會變遷和農民角色轉型。徵地農民雖然失去了土地依附,進入城市成為城市居民,實現了身份和職業上的轉變,但要真正完成市民化的過程,卻還有相當一段路程要走,當他們遇到問題時需要有專門的負責人員為其解決,要讓他們有人可找,有人可依。因此,建立專門的領導機構直接負責和統一協調處理農民市民化過程中的各種矛盾和問題尤為重要。

第五,改革傳統的城鄉二元治理體制,不斷優化農村勞動力轉移和農民市民化的環境。應將城鄉發展協調起來,取長補短,各取所需。比如,以中小城鎮為

基地,發展勞動密集產業,使工業化、城市化與農民市民化相互促進,共同推進。然而,儘管農民市民化的呼聲愈演愈烈,但失地農民卻仍然處在社會的“邊緣狀態”,尤其在就業、教育、居住等方面常常受到歧視。因此,必須改革傳統的城鄉二元治理體制,在法律諮詢、就業服務、醫療保障、居住條件、子女教育等方面為農民市民化提供有力的幫助,建立有利於農民市民化的新體制,從根本上保障農民市民化後利益不受侵害。

第六,加快城市化發展。我們必須要把失地或剩餘農村勞動力妥善轉移到城市和非農產業中去,因此必須加快城市的發展,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加快農民的轉型。

總之,從農民到市民不僅僅是其職業身份的轉變和居住空間的轉移,更是農村社會系統與城市社會系統的相互融合,從而形成整個融洽的社會系統。户籍轉變、地域轉移、職業轉換隻是城鄉一體化進程的“外部特性”,而更為重要的是 農村社會系統的真正轉型。根除城鄉差別的標誌不僅表現在物質形態上,更體現在作為羣體的人身上。要充分做到以人為本,使未來的農民儘管與市民的職業分工存在不同,但在社會地位、權益保障、思想觀念、行為方式、生活質量、社會參與等方面沒有本質性的差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cha/7m5k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