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查報告 >

學生畢業就業難調查報告多篇

學生畢業就業難調查報告多篇

學生畢業就業難調查報告多篇

學生畢業就業難調查報告篇1

就業是民生之本,大學生就業是我國就業問題中帶有戰略性的核心問題。然而大學生“畢業就失業”,早已不是危言聳聽,大學生就業難已成為當前我國一系列就業問題中一道特殊的難題。這個寒假,我採訪了一位已經踏上工作崗位的學姐,瞭解到了當前就業的前景和存在困難,並通過調查以及查詢資料,以找到問題並求得解決方案。

一、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分析

1、大學畢業生與社會所需人員產生“脱軌”現象。當前,市場需要的大多是有一定實際工作經驗的人員,而大學校園培養的大學生剛畢業,基本沒有工作經驗,畢業生不符合企業的這種需要。

2、大學畢業生對自己的期望值往往過高。在大學畢業後,一般來説,大學生對自己的期望值較高,認為自己上了大學、有了文憑,就應該有個體面的工作。其實這種想法本無可厚非,然而一些畢業生不願參加或從事比較普通的工作,一心想要找到高薪的工作。但是高薪工作往往要求很高,應屆畢業生暫時還沒有那個能力。

3、一些學校的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尚不夠到位。學校對學生進行的就業指導、學生挫折教育以及技能培訓等,都還未達到相應的要求。

4、其他影響大學畢業生就業的因素。一是專業問題。有的專業設置不合理,或熱門過熱,如目前法學畢業生六成難就業;二是能力問題。社會單位最看重學生的實際能力、適應能力,市場需要的又是新型複合型人才,而現實卻無法提供這類人才,造成大學生就業困難;三是區域問題。東部地區就業好於西部。

二、企業對大學生的要求

面對現在的社會,面對大學生越來越普遍的現象,面對下崗工人的事實。企業對我們大學生的要求也是特別的挑剔。優中選優,而相對的那些不為所知的個人素質也進入了選擇之列。

1、部分企業最看重畢業生紮實的專業知識

從下面的圖表中我們可以發現,企業最需要大學生所具有的能力是紮實的專業知識,其次是外語水平、組織協調能力,分別佔35.56%和34.66%,由此可見,在大學校園裏,最主要的還是學習這一塊,這也同時解決了大學生到底應以學習為主還是以工作為主的困惑。

隨着經濟的發展,社會分工也日趨細緻,所有對專業人才的需求也一直是呈上升的趨勢。在招聘中企業也越發的重視員工的專業技能,因而在缺乏一個統一的客觀的專業技能評價標準的情況下,企業選擇了首先了解畢業生的專業知識,是一個必然的選擇。

我們還應該看到一個這樣的趨勢:企業所需要的人才也在日益向“專業化複合型”轉變,在要求員工具有出色的專業技能的同時也要求員工具備較高的心理素質、組織協調能力、管理能力等。

2、大多企業認為大學生綜合能力最重要

大多數企業很是看重應聘者的社會實踐能力,相對於成績與學歷,社會應該更看重員工未來的發展潛力,這個方向是正確的,也會是當今學生注重培養的能力。

3、企業對畢業生的思想道德的要求比較高

現階段企業對畢業生的思想道德的要求是比較高的(61.90%的企業將思想道德列為對畢業生的特別要求),這主要是由於企業為了應對目前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缺乏誠信的表現以及逃避人力資源風險而採用的措施。

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企業的用人標準也日趨務實,在招聘中學歷、學校名氣等因素所佔比重都日趨合理,企業的評價標準更加合理。

但是,還存在不少影響大學生就業的不合理限制因素,比如,家庭背景、性別等,企業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以免造成就業歧視,影響企業形象。

三、當代大學生所缺乏的素質和能力

1、當代大學生所缺乏的素質

作為當代大學生,首先要學會做人,並且要具有敬業精神,敬業精神是許多用人單位最看重的品質之一。所謂有敬業精神的人就是有成就感,有一定責任心的人,以圓滿完成工作來衡量自己,而不用升遷和報酬來衡量自己。當代大學生所缺乏的素質,應該體現在以下4方面的素質:較高的思想道德素質;良好的業務素質;較高的文化素質;良好的心理素質。

2、當代大學生所缺乏的能力

1)對社會認識能力:對社會認識能力的不足是由於校園環境和社會環境的巨大不同和大學生總體上缺乏社會鍛鍊而造成的。

2)對自身認識能力:對自身的認識能力是由於對社會認識能力的不足而導致對自身素質和能力的錯誤判斷(通常是高估)。

因此,後者是前者的必然結果。用辨證的方法將兩句話連在一起,就具有着十分現實的指導意義的:首先,要做事,先做人。作為一個人,只有具備一定必要的綜合素質和全面素質,尤其是成功必備的為人處世準則,才能在做事中正確思考、正確決斷,最終取得成功。其中最起碼、最重要的素質就是堅守信用,行事專一。俗話説,“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由此可見,信用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不僅關係到他的人生成敗,也與事業的成敗息息相關。做人行事專一,持之以恆,認準目標,決不放棄,才能感天動地,化作精神,永世長存。另一方面,學會做事才能更好的做人。做人是做事的基礎,將事情做好,做出成績,是我們努力前進的目標,同時又對做人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創業有成並惠及他人,是最好的做人方式,是將做人與做事有機結合的重要手段。只有一個德才兼備的人,才能依靠他的能力和修養去贏得別人的尊重與支持。

四、結論及建議:

1、學校要切實做好學生的就業工作,儘快完善就業指導體系

就業指導和就業服務的工作同等重要。就業指導和就業服務屬於就業匹配的促進措施。其核心在解決用人單位和畢業生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通過向大學生提供就業信息並根據這些信息接受職業指導,幫助他們進行有效的職業決策。在借鑑國外經驗的基礎上,高等院校應通過改革傳統的管理體制,逐步形成和建立一支高素質和職業化的就業指導隊伍,為畢業生提供就業信息服務和就業幫助。具體措施包括建立大學生就業信息系統,並與全國勞動力市場信息系統聯網,形成一個完整的信息系統;建立職業指導機構,指導學生進行自我評估、職業開發以及制定工作尋找戰略,為學生提供充分的信息與指導服務;建立職業指導課程,列入學校教育課程內容和教學計劃,實施在校學生的就業指導與實習政策等等。

2、大學生要轉變就業觀念

首先大學畢業生要認清就業形勢,轉變就業觀念。當前全社會就業形勢比較嚴峻,除了表現在就業需求與勞動力供給的矛盾外,城鎮和農村就業問題同時出現,新生勞動力就業和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相互交織,這為大學生就業增加了困難。因此大學生要消除“眼高手低、有業不就”的思想,要樹立科學的人才觀和正確的就業觀。調整自己過高的、不切實際的想法,到基層去謀求發展,到艱苦的地方去創業。其次轉變到靈活就業,先就業、後擇業的動態就業上來,轉變到行行出狀元,“幹一行、愛一行、幹好一行”的敬業觀念上來。最後認清自身的素質和條件,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不盲目攀比,尋找與自身條件相適應的、適合於自己的用人單位。畢業生應當給自己做出一個正確的評價,自我評價要全面、客觀,既要看到長處的一面,又要看到短處的一面,既要對某一方面的特殊素質進行具體的評價,又要對其他各方面進行綜合評價,既要考慮全面的整體因素,又要考慮到其中占主導地位的重點因素。

3、大學生要提高自身的能力,在校期間也可以多參加一些社會活動,如學校安排的社會實踐,社團的下鄉活動、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招聘會,也可以在不影響自己學業的前提下去找一份兼職,提前適應社會生活,瞭解現在社會需要什麼樣的人才,積累一些社會經驗,豐富自己的閲歷。這些都是將來找工作的資本。

學生畢業就業難調查報告篇2

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不斷進行改革,高校大學生數量迅速增加,大學生就業問題日益凸現,就業形勢日益嚴重。同時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經濟發展滯緩,企業用人需求下降, 社會可提供的就業崗位增長緩慢,因而造成就業矛盾十分嚴峻。並且,畢業生滯後的就業觀和用人單位的需求之間的衝突也十分突出,這些都給大學畢業生就業帶來巨大壓力。鑑於此,我們組就大學生的就業情況進行了一次深入調查,具體情況如下:

一、調查目的:

瞭解在校大學生就業期望和對就業形勢的看法,旨在幫助大學生建立正確的就業觀;通過對影響大學生就業因素的調查,更好地調節用人單位與畢業生之間的供需關係,幫助大學生提高改善就業狀況;發現就業當中存在的問題,幫助大學生儘快認清就業現狀,為同學們在今後的求職就業過程中提供參考。

二、調查對象

三、調查時間:

四、調查方式:

本次調查採取的是隨機問卷調查。發放問卷是在濰坊學院志遠樓隨機選擇經管學生

髮捲填寫,並當場收回的形式,本次活動共發放問卷40份,共收回28份(其他12份問卷視為無效問卷),問卷共向學生提問了12個問題。 (見附件一)

五、調查結果及分析

1.就業形勢調查結果如下:

問卷反饋的數據可發現:52.45%的同學認為形勢嚴峻、26.08%的同學認為就業形勢正常、10.23%的同學對就業持樂觀態度,而還有11.24%的同學不清楚。我們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學對就業持困難的心理,而同時也有小部分同學對就業形勢認識不清或關注度不夠。

2.就業準備情況的調查

1)大學生求職準備情況(最具競爭力的方面):

3)當前最欠缺的素質:

通過對以上圖表數據可以發現,很大比例同學比較重視專業證書、協調能力對於求職的重要性,這也是當下同學們忙碌於學生會、職業證書考試的反映,同時一些同學對於我們學校的學歷水平對於以後就業的幫助表示擔憂,還有我們可以發現學校就業指導方面做的不足,而在大學生最欠缺的素質方面,同學們溝通協調能力成為同學們最擔憂的能力。鑑於此,可以發現存在學校就業信息指導方面工作不到位,同學之間溝通協調、團結合作意識欠缺,學生求職技巧匱乏等方面問題。

3.大學生就業時的行業、薪酬、地區的選擇及原因的調查:

1)行業選擇:

2)薪酬選擇:

3)地區選擇:

通過以上圖標數據信息,我們可以發現大學生就業地區選擇多集中於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同時由於受固有的鄉土觀念影響,回鄉也是一種選擇,而地區選擇出發點多集中於生活環境好、未來發展前景、家人安排等原因,而處於興趣考慮而做出行業選擇的比例很少;對於就業初期的薪金,同學們表現多集中在2000元左右,4000元以上的比例也很少,我們可以發現大學生對於就業初期薪酬要求比較低,多由於工作經驗少或能力較低造成;而就業行業多集中在收入穩定、待遇有保障的政府部門和國有企業,外資企業也是廣大學生的選擇,同時一小部分同學選擇科研部門,同時通過行業選擇的原因分佈,可以發現收入因素、工作環境、自身興趣等成為同學們選擇政府部門、國有企業的主要因素。通過以上數據,我們可以發現,收入、好的待遇和發展前景是大學生所追求的主要方向。

4.大學生就業信息的獲得渠道:

從表格中,我們可以發現大學生獲得就業信息的渠道狹窄,人才招聘會、周圍人羣介紹等成為大部分學生就業信息獲得的渠道,學校應重視就業信息的宣傳介紹工作,利用好校友資源。

5大學生就業時最希望得到什麼?

從圖表中可以發現,大學生就業初期的主要着眼點是關注自己人際關係的建立和良好的薪酬待遇,而對於從業經驗、穩定的工作崗位、前沿的知識信息關注度比較不是很高。

6.大學生畢業後的前途選擇

從上表中可以發現,大部分學生的選擇是先就業再擇業,主要是通過先就業獲得經驗,選擇繼續深造主要是對我們學校學歷對工作幫助的擔憂,同時也是就業嚴峻形勢的反映;自主創業的比例也比較大,主要得益於學生意識觀念的轉變和院系一些有關創業講座和座談會的進行,反映了同學們的濃厚的創業興趣。

六、調查體會

1.大學生存在的一些不足或錯誤觀念。

1) 準備不足,生涯模糊

大學生就業不是到了大四才開始準備,而應在讀大學的第一天就有思想基礎。一年級瞭解自我,二年級鎖定感興趣的職業,三年級有目的提升職業修養,四年級初步完成學生到職業者的角色轉換。我們在調查後的分析中發現,學生上了大學就不再認真學習了,對市場變化、社會變化關心度較低,注意力和精力都應付考試了。多數學生對職業目標相對模糊,沒有把興趣、愛好與自己所學專業很好結合。每天都在為了考試不掛科而學習,同時對自己定位不清,職業規劃不足。

2)就業期望值較高,追求高薪。

通過調查中我們發現,大部分同學就業傾向集中於高薪、穩定、好的福利待遇,同時地區選擇上多集中於東南沿海等經濟發達地區,不關注自己的專業技能或者是對自己估計過高,眼高手低,而不是清醒的從自己的專業技能方面客觀分析自己的職業定位和地區選擇。

3)社會實踐經歷缺乏,社會經驗不足。

調查中我們發現:存在一部分同學總是停留在校園當中,不出去參加志願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兼職(服務員、促銷員、家教、校園代理等),社會經驗少,這也是一些用人單位所關注的,我們瞭解到,同等學歷的應聘生,由工作經歷和社會經驗強的同學會被用人單位優先錄取。

4)專業技能不過硬。

通過和一些被調查同學溝通交流,我們發現,大多數同學關注所學知識都是為了應試,而考試之後再詢問有關知識時就會一問三不知,對知識掌握相當不牢,這也是同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同時,到了學期後期,老師由於趕進度,講課時也會按考點講解,一定程度上造成同學知識面掌握較窄。

2.為應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對高校、同學的一些建議。

同學:

1)轉變就業觀念,客觀評價自己。

大學生應該轉變職業觀念,腳踏實地,客觀評價自己的能力和不足,從基層做起,把握就業機會,改變那種以高薪作為求職選擇唯一標準的觀念。

2)提高綜合素質,提高就業機會。

首先,重點關注專業課的學習,藉此提高就業時的專業技能,這是就業的基礎。

同時,在有精力的同時通過參加一些職業證書的考試證,提高自己就業時的競爭力。再者,注重參加各類社會實踐活動,藉此提高自己的溝通協調能力、理論聯繫實踐的能力,增強社會自己的社會經驗,這樣,就業時就會更有自信。

3)極早規劃,早做行動。

無論是以後打算直接就業還是繼續深造,都應該極早打算規劃,樹立最終目標和分目標,這樣,有計劃有目標的生活,大學生活才有意義和規律,同時也有利於以後自己的發展。

4)努力拓寬獲取就業信息的渠道。

大學生應多關注就業信息和就業渠道,瞭解廠商的人才需求,有目標的準備着,不能不學習,也不能像以前那樣“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要時刻關注社會需求,相應的提高自己的能力。

高校:加強改革教育力度,提高辦學水平。校應該努力提高辦學水平,把教學改革與社會發展、國家建設緊密結合。不斷進行教育改革,以市場為導向,緊密聯繫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專業設置、課程結構要滿足市場所需,加快調整高校專業結構,合理配置教育資源,以培養適銷對路的人才。

學生畢業就業難調查報告篇3

一、概要

隨着計算機的逐步普及與泛化,網絡遊戲已經成為了男在校大學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本文依據147份“關於男在校大學生打遊戲情況的調查”有效問卷所得到的數據,客觀分析了網絡遊戲對男在校大學生日常生活與學習的影響,同時也提出了我們的一些建議,希望能夠讓廣大在校生了解網絡遊戲的利弊,避免沉迷。

二、正文

⑴調研目的

為了瞭解網絡遊戲對男在校大學生的影響,幫助大學生正確看待網絡遊戲分清利弊,我們小組做了關於男在校大學生玩遊戲的調查報告,希望通過此次調查,幫助大學生客觀認識網絡遊戲和學習之間的關係,並且針對一些沉迷於網絡遊戲荒廢學業的大學生提出可行的教育政策。

⑵調研方式及時間

在4.23~4.25進行了為期三天的隨機抽樣調查,調研方式為網絡問卷(問卷星)

⑶調查對象

理工大學在校男大學生(主體為大一大二)

⑷調查結果與分析 1.男大學生玩網絡遊戲的頻率。

1.在147份有效問卷中,近半數的同學偶爾玩網絡遊戲,27.21%的同學經常玩,14.97%的同學幾乎天天玩,而不玩遊戲的學生僅佔8.16%,可見遊戲已經成為大部分男在校大學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是一些大學生每天必做的事情。

2.在關於大學生喜愛的網絡遊戲的種類的調查中,我們瞭解到像cf,lol等網絡對戰類遊戲是男生的最愛,有74.15%的男大學生選擇了喜歡這類遊戲,下棋,三國殺等休閒類網絡遊戲位居第二,有21.09%的男大學生選擇此類遊戲,而像角色扮演和其他類的遊戲,受歡迎程度較低。普遍男大學生偏愛競技對戰這些激烈的可能影響到他們生活學習情緒的遊戲。

3.在對網遊年齡的調查中,數據顯示玩遊戲一年以內的男大學生佔22.45%,31.29%的男大學生網遊年齡超過了五年,半數的男大學生網友年齡在2~5年之間,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大部分男大學生從高中就開始接觸網絡遊戲,而且接觸時間較長,而少部分男生是在進入大學自由時間很多的情況下開始玩遊戲!

4.當遇到學習或感情上的挫折和煩惱時,是否會選擇到遊戲中去發泄。 數據顯示,9.52

%的同學經常通過打遊戲來發泄,36.05%的同學有時會如此,超過半數的同學很少有過這樣的行為。説明遊戲已經成為一部分同學發泄自己負面情緒的一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大學生調節自己的心情。

5.關於男大學生是否因為打遊戲而翹過課這個問題,63.95%的男大學生回答“從未有過”,説明網絡遊戲還沒有影響他們的學習。30.61%的男大學生回答“偶爾”,説明這部分人曾經有沉溺於網絡遊戲的傾向,而5.44%的男大學生回答“經常”説明網絡遊戲已經嚴重影響了他們的學習生活,網絡遊戲成為少部分自制力差的同學荒廢學業接連掛科的影響因素。

6.是否因為打遊戲而通宵過。 調查結果顯示44.9%的同學並沒有因此通宵,51.2%的同學偶爾因此通宵,而剩下的4.08%的同學經常通宵打遊戲。所以大部分的男在校大學生在打遊戲方面還是有一定的自控能力,並未過度沉迷,但是少部分同學的通宵仍會對白天的學習和正常的課餘生活產生影響。

7.在對“你經常要比預計的玩更長時間的遊戲嗎?”這個問題的調查中,僅有19.05%的男大學生選擇了“幾乎不”這一選項,超過半數的同學選擇了“偶爾”,更有23.13%的男大學生選擇了“經常”這一選項,説明大多數的同學自控能力較差,不能控制玩遊戲的時間,花費到電腦屏上的時間越來越多。

8.關於玩遊戲的原因(此題為多選題)。

因為沒有無女友,無聊打發時間而玩遊戲成為最主要的原因,另外對於天性喜歡競爭的男同學想玩遊戲來競技也是玩遊戲的原因,還有一部分男同學是通過玩遊戲來發泄情緒,緩解壓力,也有的同學是為了跟朋友交流感情,結交新朋友,

剩下的少部分人選擇了其他理由。由此可見,大學生之所以不能擺脱網絡遊戲束縛的原因多種多樣,並且對於男生來説對於他們發泄情緒和結交朋友方面有很多有益的幫助,但是49.66%的數據也讓我們看到了一些沒有目標的大學生採取了浪費時間的遊戲虛度光陰。

9.大學生是否會因為遊戲中競技失敗或者苦苦不過關而心煩氣躁甚至發脾氣:

學生畢業就業難調查報告篇4

對於今天的大學生,人們已經不太愛用“天之驕子”來稱呼他們,轉軌時期形成的就業壓力更讓大學生還沒來得及體會到考學成功的快樂,就投身到另外一種更猛烈的競爭中。對未來的就業意向來説,哪一類企業最受大學生的青睞?

北京世紀藍圖市場調查公司最近針對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六所大學的313位學生,做了一次關於他們對外企的看法的抽樣調查。調查結果顯示,63.9%的調查對象在畢業後有進外企的意向,也許最終只有很少的人能夠如願以償,但這絲毫不影響同學的熱情。可見,對外企,大多數同學心嚮往之。

為進外企,包裝自己

畢業後有進外企意向的同學,為了實現目標,自己會做一些什麼樣的準備呢?調查結果顯示,他們最着意準備的是外語(94.0%)、電腦知識(80.0%);其次是自己的處事能力(79.5%),再其次是瞭解外企公司內部情況(49.5%)以及國外的文化、風情(39.5%)。值得注意的是,“更加註重學習成績”是選擇最少的。研究人員認為,這至少説明現在的大學教育離實際工作的需要有較大差別。

進外企意味着什麼?

大多數大學生心嚮往之的外企,在他們心目中的印象是怎樣的呢?調查結果顯示,對外企高效率,高薪水,管理規範,個性和創意能夠更好的發揮但是工作壓力也大的認同感較高,中選率都在70%以上。而對外企中存在的中外員工工作待遇差異、文化差異、人際關係簡單、提升機會多等觀點的認同感比較低。大學生對外企的最認同的主要是工作環境和工作待遇。

哪些國家地區的企業管理風格最獲認同?

外企是一個廣泛的概念,各個國家和地區在中國的投資、經營方式也不盡相同,各個國家的企業管理風格差異很大。調查發現:大學生對不同國家地區的企業管理風格的認同感存在着顯著差異,對美國公司的管理風格認同度最高。而且與其它國家地區的認同程度差距較大。以下其次為日本、德國、香港、英國、法國,排在最後的是韓國、中國台灣。

研究人員認為,大學生對港資、台資、韓資企業的管理風格認同度較低,説明在企業如何管理方面,華人企業仍需要向西方企業學習。對於有長遠眼光的外企來説,投資中國,不僅是看中了這塊龐大的產品市場,也是看中了儲備豐厚的人才市場,如微軟公司投資80億設立中國研究院。現在不少中國企業在給予人才的待遇、發展機會方面已不弱與人,為什麼引不來、留不住“金鳳凰”,這裏面是否有不少管理因素呢?

大學生心目中最知名的外企?

調查結果表明,在大學生心目中最知名的企業有幾個突出的特點美國公司很受青睞,知名度排在前五名的都是美國公司;it企業風彩奪人,前15位中,it企業佔11席;排在前面的都是巨型跨國公司,他們對中國經濟、乃至人才的影響可見一斑。

學生畢業就業難調查報告篇5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 是雄雌”在現代社會男女已經基本實現了社會地位上 的平等,但是男女真的在任何方面都平等麼?也不盡然,不少用人單位在招聘時明確提出不招女性員工, 這便體現了男女就業的不平等,為此,我們進行了一 系列的調查。

調查題目: 《關於大學生對男女就業公平度的調查報告》

調查目的:瞭解大學生對男女就業的看法,分析調查結果, 針對調查中出現的問題得出結論,找出解決辦法

調查對象:18—25 歲的大學生,以女生為主

調查方式:分發問卷給在校大學生,答題完畢回收問卷,網上調查

調查內容:主要調查大學生對就業公平度認知的調查

調查問卷如下:

1、您的年齡( )

a.18—20 b.21—23 c.24—26

2、您的性別( )

a.男 b.女

3、你認為現在社會男女就業公平嗎( )

a.不公平b.公平c.沒發覺不瞭解

4、你認為在以後的求職中是否可能遇到不公平待遇( )

a.可能 b.不可能 c.不清楚

5、你認為這種不公平可能體現在什麼方面( )

a.職位的可選擇性 b.其他

6、你認為下列哪些職位可能男女受到的不公平待遇明顯( )

a.服務行業 b.公職人員 c.普通工人

7、你認為為什麼會產生這種不公平現象( )

a.傳統觀念 b.法律政策不完善 c.自然現象 d.其他

8、你認為這種不公平待遇會對你的成長成才有影響嗎( )

a.很有影響 b.有影響但是不大 c.沒影響

9、你覺得有可能改變不公平狀況嗎( )

a.不可能 b.有可能 c.不清楚 b.薪酬待遇 c.勝利條件 d.福利保障

10、你是否覺得國家應該對此制定政策( )

a.應該制定保護權益 b.沒必要,非法律所能改變 c.無所謂

調查問卷結果分析:根據調查,有52%的學生認為現在社會的男女就業處於不公平的狀況, 大部分人表示女生在高 層就業機會少,男生則認為服務行業男生不佔優勢,其中包括就 業條件上的硬性條件,如工資待遇,以及外貌特徵等,對於女生 而言比較嚴苛,對於這個問題,很多人表示無法改變,因為它屬 於社會價值觀的體現,並非法律能夠制止的,改變這種狀況需要 走很長的一段路。從調查結果看,許多學生對此懷有不滿,但是 也接受這樣的現實,認為社會已至此,憑一己之力也無法改變。

調查分析及感悟:

一、調查結果

(一)男女在應聘時會遭到區分對待,但這種現象不是普遍的,而 是分行業和分部門的 有的被調查者表示:一般男生比女生比較好找 工作,不過是分行業的,比如計算機應用方面,男生比女生肯定更有 優勢,機會更多。有的認為男女應聘時的差異性對待是有的,但是主 要還是要看個人的能力,可是政府部門最歧視女性。有的表示性別歧 視問題在某些部門確實存在,但並不嚴重,某些部門的區別對待主要

還是因為工作性質決定的。所有被訪者都接受這種現象的存在,認為 也是出於企業利益的考慮和工作性質的原因,所以可以理解的。

(二)女性高層就業機會較少 被調查者表示:女性大部分都是做 基層工作的,有點專業特長和人脈關係,找工作不困難,但是要做到 管理層不容易。

二、原因分析

第一,從生理角度看:經期、生育期、更年期是女性所特有的生理特點。

醫學資料表明,女性在不同的生理期,身心都會有一定的 反應,這些反應直接影響其情緒,精力和體力。女性精力和體力較同 齡的男性存在一定的差距,這在一 定程度上影響了女性實現其自身 價值的程度,自然使得女性與男性在社會地位及競爭能力上拉開距 離,處於競爭的弱勢地位。

第二,從心理角度看:社會心理學認為社會期望值越高,個人的成就動機水平就越高。

一直以來, 社會對女性的家庭角色期望較高, 對女性的職業角色期望相對較低, 極大地影響了人們的就業和擇業心 理。因此,即便女性具備豐富的知識與較高的技能而形成較高的職業 追求,但由於社會對女性 就業及成就的低期待已是普遍事實,無論 女性是否認同這一期待都會受到影響,並在“社會事實”的制約下降 低了自我的就業期待。

第三,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女性面臨着文化困境,其主要原因是 文化的客觀化過程和男性有着必然的聯繫,即在以下兩個方面: (1) 客觀性文化幾乎全部是男性活動的產品,它代表了男性精神的客觀 化。

(2)勞動分工使客觀化和男性之間存在密切聯繫,因為男性性格 的本質特徵使得男性比女性更適應勞動分工帶來的專業化,簡言之, 現代社會所認可的是客觀性文化, 而這種文化是適合男性的文化。

(3) 社會所承認的價值觀都是以男性的優點為基礎的價值觀, 例如女性比 男性敏感、感性,而社會價值觀普便所認可的是理性,這就自然而然 的使女性陷入了被動的地位。

(4) 女性高層就業情況不樂觀的原 因是:男性處於社 會的優勢地位,掌握着社會的控制權,無論是從 意識形態還是社會資源的分配上,都會採取有利於男性利益的措施。 如果太多女性進入精英階層,勢必對男性地位產生一定的威脅,所以 只有少部分女性能在高層就業。美國社會學家坎特提出"玻璃天花板" 理論認為,女性雖然受教育程度提高,有部分女性進入男性獨佔的精 英專業領域, 也有些女性在工作場所的等級分層中處於較高的職位層 次,但她們始終是少數,她們在職業與工作場所性別隔離的等級分層 中只是被來裝點門面的。 一方面她們要作為少數具有象徵意義的成功 女性與其他女性分開; 另一方面她們要保持這種象徵地位就要付出雙 倍的同等職位男性的努力,承受緊張、壓力與孤獨。在我國,高層就 業的女性,在家庭,情感生活方面很難獲得幸福,這又從很多方面迫 使女性不敢,不願意成為“女強人” 。

綜上所述,由於男女生理天然差異無可改變,我們必須客觀地承 認,完全的平等是無法達到的,因為男女確實不一樣,後天人力可為 的應在於打破傳統社會性別的僵化定義, 調整性別偏向嚴重的社會分 工和就業結構,提升女性自信力和就業期待,充分發揮女性在社會公 共勞動中積極性和創造性。

要通過各種方式逐步打破傳統僵化的社會 性別分工,消除就業的性別歧視,不再根據刻板印象將男性或女性固 定於某些社會角色、社會職業上,而是在承認男女自然差別(如 體 力、生理期等)的基礎上,給予兩性平等的選擇機會,促進形成以個人興趣與能力為分工標準,靈活、公平、合理的社會分工機制。這不 僅有利於賦予女性更多的擇業就業的自由, 大大拓展女性的職業發展 空間。同時,也為男性擺脱傳統社會性別分工的束縛,從而獲得更多 就業的可能性開闢了絕佳的道路, 是真正促進男女兩性在就業方面自 由平等的途徑。

政府制定並實施扶助女性的教育政策,加強對女性再 就業的培訓,同時加強對女性性別認識與成就動機的教育。女性自身素質的提升和覺悟的提高是解決就業性別歧視的根本途徑之一。當然,這也必然是一項艱苦卓絕的、歷時彌久的重任,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才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cha/mwjmw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