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查報告 >

醫院的調查研究報告多篇

醫院的調查研究報告多篇

醫院的調查研究報告多篇

【第1篇】關於現代學校制度建設的調查研究報告

長期以來,地方政府與公辦學校關係沒完全理順、將學校視為教育行政部門的一個機構,從對校長、教師的選聘到考核進行較多的行政干預,校長一言堂、內部管理同質化、民主監督機制失靈和社區與家長沒有真正參與學校管理等。不僅降低了教師隊伍的職業化和專業化水平,而且也制約了現代學校制度的建設。現代學校制度建設迫切需要通過排除他律性因素干擾即去行政化來理順外部制度環境,通過加強學校內部治理結構探索建立符合學校特點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以及通過促進學校管理民主化進程來保障教育的公共性。

對此,我們採用調查研究的方法,就如何落實學校依法辦學自主權、落實自主管理和民主監督辦學、促進社會參與學校教育機制的建立等問題進行問卷和訪談,並就促進中國小現代學校制度建設等提出對策建議。

一、基本情況

公共教育管理領域內的政府和學校之間的關係主要體現為教育行政與學校管理之間的關係。教育行政與學校管理之間一般有三種管理水平:一是法制管理水平,二是制度管理水平,三是兩者在教育管理運行機制上的自覺的意識管理水平。長期以來,“我國的教育行政和學校管理之間關係的根本特徵不是制度性的,而是以行政性(上下級的)、管理型(管與被管)、習慣性(隨意地、人際的)為根本特徵。”這一教育行政管理特徵儘管具有的精確、快速、效率、成本低等優點,成為實現政府職能專門化的普遍做法。但這種管理模式暴露的問題也愈來愈突出,集中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刻育行政機關成了“大校長”。公辦學學校類似於國家教育行政機關的附屬機構、分支機構,學校的主體地位不明,在人、財、物、課程及其它教學業務方面政府對學校統得過死,校本管理遠未形成,依法自主管理難以實現。

學習評價評價搞成“一刀切”。現行學校評價制度評價主體是教育行政機關及其指定的機構,功利化取向十分明顯,評價指標體系“一刀切”,統得過死,沒有顧及學校的差異和特色,對學校多元化、差異化發展,有一定負面引導作用,導致了現代教育觀念難以貫穿和指導教育教學全過程,素質教育難以全面實施,學生的充分、全面、多元、終身發展和允許有差異地發展的目標難以全面實現。

人財物上學校成了“肌無力”。在先行管理制度下,表面看起來學校很風光,滿身肌肉,實際上是“肌無力”。一些公辦學校應獲得的公共教育經費難以落實,在人力資源管理、經費的籌集及管理、生源等方面,出現了制度層面的一些亟需研究的問題。如需要的教師進不來,“富裕’的教師出不去,經費籌集渠道單一,開支管得過死,經費常常是捉襟見肘,學校招生權受到限制。制度因素導致部分學校的資源未能充分、有效地發揮作用。

學校管理搞成了“家長制”。首先是學校決策機制存在問題。一是決策權力過分集中於主要負責人,部分學校校長缺乏民主意識,養成“個人説了算”家長制作風,教職工難以有效地介入學校管理工作。二是決策過程簡單化、經驗化,決策預案不充分,決策程序不民主,決策結果不透明。決策和執行分離,決策的有效性不高、指導力不強。決策責任追究制度不健全,重大決策失誤得不到及時的糾正和處理。管理方式陳舊。學校管理仍沿用傳統的金字塔式(層層垂直命令式)管理方式,這種管理方式組織上過分龐雜、管理結構上多層次、管理職能上多重疊、管理手段上高集權,因而,在現代組織管理中已經逐步被淘汰。現代管理模式強調實行扁平式管理,儘可能減少中間環節,直接面對政策對象,解釋政策初衷,增強政策認同,保障信息暢通,從而使管理更加有效。

學校管理相對封閉——搞成了“孤島”。制度的分割作用,導致部分學校不能與社區、家庭溝通。這一切,都與學校制度的相對落後、現代學校制度尚未系統建立有一定的關係。制度障礙已經成為我國基礎刻育階段現代學校建設與發展的較大的障礙之一。

隨着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傳統的科層制管理難以應對後工業時代出現的種種社會問題,公共管理服務領域在公平、質量、效益等各個方面遭到質疑。教育內外部環境日益複雜化,教育活動的不確定性、不可預測性不斷提高,這些變化對學校尤其是校長在處理複雜事態方面的綜合能力要求越來越高,傳統的教育行政管理體制已經不適應當前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實際需要,無論是政府教育管理職能的轉變,還是現代學校制度的建設,在當前都無法迴避“去行政化”這一改革命題。為此,我們接受了中國教育學會整體改革委員會課題《現代學校依法辦學自主管理制度體系建構研究》,假定在管辦評體檢成熟的情況下,學校應該如何建構內部管理體系,同時回答建構依法辦學內部管理體制需要哪些外部條件。

二、目的和意義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這是毛澤東同志的經驗總結。《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建設現代學校制度,構建政校分開、管辦分離的新型政府與學校之間的關係,探索建立符合學校特點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逐步取消實際存在的行政級別和行政化管理模式。可以説,今天我國的教育改革已進入深水區,改革的焦點主要集中在制度變革上,而制度變革的核心是如何對政府與學校之間的權利、責任和義務進行重新調整和分配。

學校現代教育制度建設的前提是實現教育“管辦評”分離、學校“去行政化”它涉及到的核心問題是對公共教育領域裏長期存在的政府對學校管理和教育實踐活動干預過多,以及服務單一化、僵硬化等弊端而提出的改革問題,目的在於削弱教育行政過程中的權力性、強制性等要素,突出教育行政部門對學校的專業技術指導能力。為此,我們必須認真而客觀地瞭解社會各階層的對此反應,以中國小教師人事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現象及去行政化實踐探索作為問題焦點,重點分析和探討去行政化對推動現代學校制度建設的重要性。目的是為了提高我們研究的實效性和科學性,為學校現代制度建設研究提供基礎。

三、調查內容、對象與方法

為此,上半年,我們以“轉變政府教育管理職能”、“建設現代學校制度”、“中國小教師人事管理改革”等內容為主題,分別對校級領導、中層幹部、教師、社區及家長代表。採用隨機抽樣調查,共發放調查表300份,回首250份,回收率80%。同時我們組織訪談5次。然後採用統計分析,形成報告。

四、調查情況分析

調查結果表明,當前我國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從對校長、教師的選聘到學校用人制度均有較多的行政干預,不僅降低了師資專業化水平,也制約着現代學校制度建設的實際進程。因此,去行政化不僅侷限於高校內,基礎刻育領域內同樣迫切需要去行政化。

當前學校管理中突出的問題有:

(一)教學行政部門對學校管過多。簡政放權,進一步擴大學校辦學自主權,這是伴隨政府職能轉變、構建現代學校制度而提出的教育改革方向。根據我國現行法律法規的規定,教育行政部門事先具備了有關對學校人、財、物的管理權利;而學校作為法人單位,必然希望能夠自主、自律地按照各校的辦學傳統和理念進行改革,然而卻因各個學校基本上不具備有關作為組織條件的人、財、物等方面的決定權,而必須依賴教育行政部門的管理和指導,這就構成了現實中教育行政和學校管理之間既限制又依賴的矛盾關係,這一矛盾關係也成為制約現代學校制度建設的主要因素之一。

多年來,我國形成了公辦學校政府辦,公辦,一直沒有很好解決政府怎麼管學校的問題,長期以來政府習慣於一手包攬,從校長任命到教師選聘,從學校制度建設(怎麼辦學)到學校評價都是政府説了算,結果學校千人一面,同質化想想十分突出,不能滿足社會對公辦學校的多元化需求。對此被調查者頗有微詞,

絕大多數人認為“當下的學校管理制度存在的問題”主要問題是“主管部門管得太多,學校自主權有限” “校長任命制,專家辦學特色不明,校長過分依賴主管部門”,學校“管”得太死,制度沒有激活教師積極性。教師對於“論資排輩”,績效分配“大鍋飯”現象很是不滿。部分家長和社區代表也覺得管理主體單一,缺乏建構社區和家庭參與學校管理的機制。

(二)任命制不利於校長職業專門化。教育人事管理行政化的特色就是實行校長任命製為主,學校校長是靠教育行政部門發現、培養,形成近親繁殖和裙帶繁衍,這無疑把有些具有現代校長素質、辦學理想和創新型人才排除在外,有些人當了校長以後,把校長當官做,眼睛向上,只對主管部門負責,缺乏眼睛向下服務於教師和學生的精神,對學校發展、對教師發展和學生髮展負責的意識淡薄。

在《關於深化中國小人事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中明確提出:“改進和完善中國小校長選拔任用制度,積極推行中國小校長聘任制。中國小校長的選拔任用要擴大民主,引入競爭機制。”調查表明,在被調查的80%人擁護“自薦竟聘”和“民主推薦”。絕大多是人認為學校去行政化,校長應該實行職級制,走專家化發展道路,一邊校長全心全意辦好學校。在訪談中大家認為,校長任命制是比較典型的行政化管理模式,這種選拔方法一方面不能保證具有相應資格的人當選校長,使得選拔校長的過程成為一般行政幹部交流的過程,不利於校長職業的專門化;另一方面地方教育行政部門人權與事權相脱離,教育局一些業務科室與基層學校在行政級別上出現“倒掛”現象,加大了教育行政和業務部門對學校進行有效管理的難度。

(三)協調選聘不利於教師隊伍建設。建設一支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是學校管理的永恆主題,然而在高度行政化的管理模式下,由多部門協調選聘教師的行政化管理模式降低了教師職業的專業性。這一辦法是一把具有“雙刃劍”:一方面由多部門協調選聘起到了權力的相互制約和平衡作用,以防權力過於集中到某一部門;而另一方面,教師職業是“以作為教育者的使命感和深厚的教育熱情為基礎的,而且具有廣泛的教育涵養,能夠深入理解學習能力、教育理念和方法以及人的成長和發育規律,具有出色的教育藝術等綜合素質和能力,具有高度專業化的職業。”

面對這樣一個既要求具有較高專業水準,又要求具有較高責任感的專業羣體,有必要由專門的機構對教師進行認證、選聘和考核。採取多個部門選聘教師的做法,難免運用一般行政原理,加大了橫向行政部門干預教育的隨意性,從而降低了教師這一職業的專業性,這必然很難從入口處把好教師隊伍素質關。

調查和訪談表明,在被調查中80%的人希望,專門機構(第三方)選聘,學校使用,主管部門備案,也有部分贊同學校選用,但擔心學校領導暗箱操作。

(四)職稱評聘分離可謂一把雙刃劍。教師職稱和職務不搞一刀切和終身制,去年全國人代會上,就有代表提出,目前實行的績效工資的高低,一個重要的參評依據就是職稱的高低,職稱“終身制”使得一些學校的部分教師只要評上高級職稱就認為萬事大吉,在之後的工作中不再“賣力”。建議取消教師職稱“終身制”。解決教師不思進取、高原現象問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學校採用評聘分離,地址高評和高職低聘,行政部門搭建促進教師校際交流的平台,促進教師良性流動。

在絕大多數受訪對於“教師學校使用教師時,不搞終身制,根據學校編制的職稱職數,實行“高職低聘、低職高聘”,有利於調動中青年教師的積極性;有利於促進教師專業技術終身發展;有利於教師隊伍的正向交流和合理流動;有利於學校對教師的動態管理。但也有人認為這是一把雙刃劍,學校領導必須制定公正公平的制度,將過程公開化、透明化,否則會造成人心惶惶,不利於學校的安定團結。

(五)現代學校制度建設的要素欠缺。“管、辦、評”分離後,學小現代教育管理制度,依法辦學,民主管理,一方面學校必須成立學校民主管理機構,引進現代企業管理你年和模式,實行校長負責制下的“扁平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另一方面要求擴大學校管理主體的內涵,引進社區、家長參與學校管理,教育主管部門將引進第三方機構對學校辦學質量進行專業評估。而這一切目前都不夠成熟。

大家認為,依法成立由校長、學校行政、教代會代表、骨幹教師、社區代表和家長代表的學校“校務管理委員會”,實行民主管理。能充分調動廣大教職工作為學校管理的主體的積極性,增加學校的向心力,有利於學校校長“依法辦學,民主治校”的各項制度的貫徹和執行,有利於暢通教師的各項訴求渠道,保證學校管理的公正、公開和透明,有利於減輕校長日常事務管理,專心思考學校發展,體現專家辦學的優勢。

絕大多數人支持引進“第三方”評估學校,因為專業機構的評估一般尊重教育規律和學校特色,既體現科學性和有效性,有體現了客觀、公正、科學的。但也有人對此持懷疑態度:因為專業機構是由教育主管部門指定的,換湯不換藥;目前專業機構很不成熟,難免出現偏差。

對當前的“社區”和“家委會”參與學校辦學的普遍看法是很不成熟,社區辦學還停留在形式上,.與世界上其他國家不一樣,目前社區辦學積極性不高,很難從實質上參與學校辦學。目前家委會大多屬於幫、為學校解決具體問題的機構,還沒有真正參與到辦學過程中。家委會顯得比較鬆散,成員的素質和積極性參差不齊,很難形成一股參與辦學力量。

(五)現代學校制度要求高素質校長。建立現代學校制度是依法治校、民主管理的要求,也是校園文化建設和校園政治文明建設的組成部分。校長作為學校發展和學校管理的首要負責人,應該關注現代學校制度建設,並在校內製度建設中發揮主導作用,成為推進和建構現代學校制度的靈魂人物。因此校長必須具有現代眼光和博大情懷,先進的教育理念和不斷創新的精神,民主的智慧和深厚的情感凝聚力是校長必備的素質,所以説“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

“好校長應該具備哪些素質呢?”大家不約而同的認為:好校長應該具有:對我國教育現狀保持清醒的頭腦,是教育的思考者和實踐者,具有教育家辦教育的戰略思考;要有法制意識,發揚民主,依法治校,滿懷激情引領教職工辦好學校;要有教育理想和教育激情,主動地為師生服務,具有管理即服務的理念;要有科研思維,沉下身子回到課堂,與老師們一起研究和解決課程設置、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是課堂的領導者和管理者;要有學習和創新精神,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辦出學校自己的風格和特色。

(六)現代學校制度建設的一些想法。大家對現代學校的一攬子制度的看法有:一是看好現代學校制度,認為着一攬子制度很系統,如果能變成自覺行為,管理成本會很小,機制的效益會很高;制度很科學,廣大教職工通過校務委員訴求和討論,將自己的意志轉化為自覺行為,充分體現民主治校的思想。但也有一部分人不看好,認為制度很繁瑣,關鍵是很難變成自覺行為,管理成本會很高,執行力度很大。這不是制度本身的問題,二是不合符當前實際,因為教師已經適應了為管理而管理的制度。

校長所擔心的是現代教育制度將人事權下放、經費包乾給學校意味着對校長髮出了挑戰:.挑戰校長的法律意識,校長是否有依法辦學,接受民主監督的意識;挑戰校長的民主意識,校長能否實行民主管理,依靠廣大教職工辦好學校;挑戰校長的責任意識,校長是否有向政府負責,向社會負責的意識;挑戰校長的辦學智慧,校長是否具有辦學能力,能把一所學校辦成好學校;挑戰校長的創新意識,校長能否運用教育智慧,以創新思維推動學校特色發展。一句話,校長愈來愈不好當了。

當然要推行現代學校制度路還很長,不可能一蹴而就,它的前提是政府鬆手,簡政放權,去行政化,實現“管、辦、評”分離,而實行“管辦評“分離的關鍵是“政府放權”,否則一切免談。

四、思考建議

調查結果表明,當前我國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從對校長、教師的選聘到學校用人制度的行政干預過多,不僅降低了師資專業化水平,也制約着現代學校制度建設的推進。因此,在基礎刻育領域內去行政化,建設依法辦學的現代學校管理體系,對於深化教育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此我們特提出以下思考建議:

(一)改革校長選拔制度,實行中國小校長專業職級制。一直以來,我國將學校視為教育行政的一個機構,中國小校長也具有行政級別。具有行政級別的校長忙於行政事務,無法將主要精力放在學校教育教學改革上來,也無法關注教師專業化發展的訴求,容易忽視教師的主觀能動性,造成教師從事教育改革的職業權利與職業能力嚴重缺乏,“教師的不支持與不適應使教育改革只能得到有限的、支離破碎的執行,使教育改革形式上變化較多,實際進步很小。”

人事部提出對事業單位人事實行“脱鈎、分類、放權、搞活”的總體思路,為此,近年來,在上海、中山、濰坊等地區試點運行了中國小校長職級制改革。實踐表明,中國小校長職級制改革是教育體制改革的一個方向,把校長職位與其原來的行政級別脱離,通過選聘、考核建立起新的一套校長職級系列,目的在於減少學校教育中不必要的行政干預,培養教育家辦學的氛圍,這項改革可以視為是當前我國教育去行政化一次試水。

濰坊市在推進素質教育改革的過程中認識到教育家辦學的重要性。從起就推行校長職級制改革,從最初取消校長的行政級別到實行校長職級制、任期制,確保讓懂教育的人來辦教育,基本上阻斷了傳統的行政官員擔任中國小校長的路徑。,該市成為國家試點的校長職級制改革單位。目前,該市正通過採取後備人才制、校長遴選制、校長職級制、校長薪酬制、校長任期制、校長與教育主管部門交流任職制、縣市區教育局長任職資格制等一系列配套改革措施繼續完善該項改革。

與傳統的校長任命制相比,實行校長職級制管理具有以下幾方面優勢:一是校長的選拔、考核以及調配歸口於教育行政部門管理,減少了橫向部門之間的行政干預,實行公開遴選制,為教育家辦學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減少了校長過於繁瑣的行政事務,增加了投入於教育教學活動的時間和精力,有助於校長職業化,為培養教育家辦學創設了平台;三是增強了學校辦學活力和創新意識,有助於創新型人才的培養。

不過,在現階段中國小校長職級制改革進展並不順利。主要原因:一是校長任命權不在地方教育局,即使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有實施職級制改革的主觀願望,但很難付諸實施。二是實施校長職級制,必須要有比行政級別更具吸引力的改革條件。濰坊實施職級制改革,是採取與校長職級制改革相適應的薪酬制和任期制等配套改革環節予以保障的,這需要政府統籌支持,單靠教育行政部門是不能夠實現的。

(二)建設現代學校制度,實施依法辦學民主管理制度。從現代學校制度建設的國際經驗來看,構建現代學校制度主要受制於三方面要素:一是學校自主性的外部保障機制——教育行政機關向學校下放包括人事、預算和“學校管理規則”在內的管理權限;二是學校辦學自主權的內部保障機制——學校內部組織的重建和學校管理者能力的提升;三是保障教育的公共性——實行社會參與,促進教育管理民主化。建議今後主要通過以下三方面推進現代學校制度建設。

1.政府實行簡政放權,進一步擴大學校辦學自主權。首先,要解放思想,推廣校長職級制改革,保障校長職業的專業化水平。校長職級制,對於加快實現中國小等事業單位與機關行政級別脱鈎,建立校長職級制,不僅可以保障教育主管部門的事權與人權的相對統一,也是教育行政機關向學校“放權”的重要探索,有利於教育家的培養。實踐表明,通過取消校長行政級別的改革舉措不但沒有影響教育質量,反而喚起了校長和教師的改革主動性和積極性,一些年輕的教育家型的校長正在實踐中脱穎而出。

其次,簡政放權,進一步擴大學校辦學自主權。構建服務型政府的前提是要實行簡政放權,也就是教育行政機關向學校教育機關放權。以教師編制為例,目前,結構性缺編問題比較突出,解決好這個問題,就有必要重新研究和制訂中國小教師編制標準,適當增設一定的彈性編制給地方,因地制宜地解決結構性缺編的問題。有了一定的彈性編制,既可保障每校每年都有一定比例教師能夠脱崗培訓,又能保障教師有效流動,同時也有效解決代課教師的問題。實踐表明,目前一些地方已經具備解決教師結構性缺編問題的主動性和相應能力。如山東省壽光市通過“政府出資,教育局招聘,學校用人”的靈活機制,採取了“動態編制”辦法有效解決了高中教師缺編的問題。實行由教育行政機關向學校教育機關下放權限。在管理學中,自主權包括財權、人權、物權和事權,在確保讓懂教育的人來辦教育的基礎上,將適當的人事權、公用經費使用權轉交給學校。

第三,處理好政府與學校的關係,不能取消對教育必要的行政干預。教育行政與學校管理之間的關係是相互聯繫、密不可分的。首先,教育行政組織與學校教育組織之間的一般關係應是宏觀指導與微觀實施的關係、一般指導與具體執行的關係。教育行政機關制定的方針政策,歸根結底要通過學校教育過程來體現和檢驗,而學校行政管理過程也不能遊離於政府之外成為“孤島”。實行由教育行政機關向學校教育機關下放權限也必須具備相應的前提條件,如校長可以有權聘用教師,但必須要事先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申報,得到正式的審批認可才能聘用。同理,學校預算以及經費的使用等都必須事先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門進行申報。

2. 強化學校內部治理,依法建構現代教育管理制度。目前,我市多數學校面臨缺乏自身戰略發展規劃能力、學校領導力欠缺等實際問題。針對上述問題,首先,需要政府層面從教師職業化和專業化建設的重要性出發,重新明確中國小教師尤其是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的身份和地位,通過加強教師資格、校長資格的認定,逐步減少教師選聘過程中不必要的行政干預,真正實現從源頭上把關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

其次,加強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改進和完善學校中層管理組織,進一步加強學校自身發展規劃和內部治理能力。

第三,加強學校管理領導力專題培訓以及內部組織建設,增強校長以及學校中層管理的組織協調能力。只有學校有了自律性、自主性改革的意識和相應的能力水平,才能推進現代學校制度,才能真正落實教育的公平和質量提升。

3.社會參與學校管理,保障教育的民主化和公共性。政府、學校、家庭、社會是教育的核心利益相關者,從教育的公共性考慮,教育利益者彼此間需要平等對話,但在行政垂直管理體制下,學校只對上負責,忽視了家長、社會對學校教育的知情權、參與權和決策權。在教育需求多元、民主理念日益深入的今天,社會對教育的關注度越來越高,這也正集中體現了教育相關者的利益訴求。面對來自社會的壓力,一方面需要對教育行政過程實行問責制,實行信息公開,以取得社會對教育的信賴;另一方面需要加強管理的民主化進程,鼓勵家長、社會以及社區居民參與學校管理過程。而且社會參與不能僅停留於重大教育改革決策過程中,而是從制度建設的視野加以推進。

仍以教師人事管理為例,教師評價由第三方專業評估機構、家長和學生共同參與,既可以發揮社會、家長的民主監督作用,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校長負責制的不足,避免校長的專權,可形成校長負責制與民主參與制度之間相互制約、相互協作的良性機制。

目前,我國一些地區已先行在社會參與學校管理制度建設方面進行了有效的實踐探索,如南京市的校務委員會制度、我市青羊區的中國小民主管理委員會制度、寧波海曙區的教育議事會制度等等,這些地區的改革經驗為促進學校管理民主化進程提供了很好的經驗。不過,社會參與學校管理是需要一定的必要條件的,如合理的民主參與制度、參與者的民主議事水平以及學校管理者的辦學理念等。這裏特別要指出的是,在缺乏明確理念的前提下提倡社會參與,不但容易帶來妨礙正常教育教學活動的嫌疑,而且也關係到公共教育質量的問題。因此,在實行社會參與的過程中,一定要考慮到教育的公共性與私有性之間的關係,採取虧慎態度推進學校管理的民主化進程。

【第2篇】地税部門辦税服務廳管理的調查研究報告

辦税服務廳是地税機關為納税人辦理日常地方税務事宜和提供地税服務的場所,是地方税收徵管的前沿,是納税人檢驗地税機關工作質量和效率的窗口,也是徵納雙方直接溝通的重要樞紐。它對於增強税法意識、改善徵納關係、規範税收管理、規範地方税務執法行為以及在公眾中樹立良好的地税形象,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隨着國家税務總局《納税服務工作規範》的出台,進一步加強辦税服務廳建設已成為當前各級地税機關一項迫切的工作任務和亟待解決的課題。

一、地方税務機關辦税服務廳工作的重要性

(一)服務性。地方税務機關辦税服務廳的作用是為納税人服務,營造依法納税、誠信納税的税收環境;誠實公正地履行地税機關的法定職責,維護公平的税收秩序;為納税人提供熱情、周到、規範的納税服務;以高效率、低成本的方式徵收税款;培訓地税幹部具備應有的知識、技能和禮儀風範。

(二)集中性。地税辦税服務廳是為實現 “以申報納税和優化服務為基礎,以計算機網絡為依託,集中徵收,重點稽查,強化管理。”的税收徵管模式應運而生的,體現了徵收、管理、稽查分離,集中徵收税款的原則,也是地税部門為實現“科技加管理”的徵管理念,推進税收信息化進程,推行多元化的納税申報方式,推陳出新,不斷延伸服務在辦税服務廳的集中體現。

(三)前沿性。地税辦税服務廳工作是地方税收徵管最前沿性的工作,直接面對納税人,始終處在徵納關係之中。作為納税服務窗口,辦税服務廳工作人員代表着地税形象。

(四)繁雜性。辦税服務廳除擔負集中徵收地方税收的任務外,還擔負着發票的開具、申請印製、保管、領購,納税人徵管資料的接收、傳遞、整理、歸檔及資料錄入工作,辦理税務登記,違章處罰等等,“一窗式”辦税服務推行後,還有許多徵管事項的受理要前移到辦税服務廳。因此,辦税服務廳往往是“一人多崗”、“一崗多能”。

(五)監督性。辦税服務廳作為地方税收徵管查中的徵收環節,必須嚴格執行税收法律法規,落實各項税收徵管辦法,把好“徵收關”,對逾期申報納税、辦理税務登記、發票違章等行為按規定進行處罰、加收滯納金。隨着税收徵管受理事項的不斷前移,税收徵管工作的質量都將在辦税服務工作中以各種指標得到反映和監督。

二、來賓市地方税務系統加強辦税服務廳管理工作的主要做法、成效

(一)主要做法

近年來,特別是在開展的轉變幹部作風加強機關行政效能建設活動中,來賓市地方税務系統各辦税服務廳深化納税服務內涵,積極推進辦税服務廳的效能建設,取得了明顯效果。

1.以解決納税人排長隊繳税難為突破口,大力優化納税環境,作風效能大為改觀。

在作風效能建設活動查擺問題階段中,來賓市地税局領導班子和有關人員深入基層單位進行調研,進一步瞭解地税作風效能存在的問題,發現排長隊繳税是羣眾對地税機關效能意見的焦點和熱點。排長隊的具體原因:承辦納税業務的窗口太少,税務工作人員辦結每一單業務時間過長,個別人員有態度“冷、硬、橫”現象,對納税人不懂的問題回答過於簡單或不耐煩,納税人等候辦理時設施又欠缺,如無導税員、無領導值班解決問題等。此外,經費投入不足,硬件較差,辦税服務廳條件不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等等。“癥結”找到後,該局迅速制定整改方案。

一是科學合理設置窗口,提高辦税效率。按照崗責體系的要求,在服務大廳統一設置票證管理、申報徵收、綜合受理、諮詢服務四類窗口,及税務登記管理崗、發票管理崗、申報徵收崗、減免退税受理崗、其他涉税受理崗、諮詢服務崗等多個崗位,為納税人提供了透明、規範、全面、快的服務。

二是合理制定崗位職責,明確了責任。按照《廣西地税系統辦服務廳崗位職責及工作規程》的要求,結合工作實際,科學合理地對崗位具體負責或需辦理的工作事項進行詳細分工,使各崗位的工作人員能夠清晰、明確瞭解自己的工作職責,提高工作責任心和工作效率。

三是在納税高峯期,要求每個大廳工作人員熟練操作各個崗位的業務。

四是實行簡易申報,簡併徵期,減少了排隊。對實行雙定徵收的個體工商户實行簡易申報、簡併徵期的申報納税方式,按季、半年、年徵收税款。

五是開展預約服務,避免了擁擠。對有特殊情況不能按約定期限辦理申報納税的納税人,採取預約申報及上門服務等方式,更好地為納税人服務。

六是加強導税服務,方便了納税人。在辦税廳設導税員或諮詢員,由導税員或諮詢員做好辦税諮詢和涉税業務解答工作,開展預約服務,引導納税人合理利用納税期繳税,幫助納税人儘快辦理完結有關業務工作,大大緩解了申報高峯期排隊現象。

七是加大硬件的投入,完善了設施。*年以來,來賓市地税局投入辦税大廳建設經費30多萬元,對來賓市地税系統所有辦税服務廳進行設備更新和環境美化。增加計算機和打印機100多台,基本實現全系統每人一台計算機,並對市局中心機房的設備進行了優化。同時,在各辦税大廳配備沙發、桌椅、飲水機以及筆墨紙張等,為納税人建立了一個高效、便捷、舒心的辦税條件和辦税環境。

八是重組辦税窗口和辦税人員。全市各級辦税服務廳都把熟悉税收業務和計算機操作的人員以及本單位最先進的計算機設備安排在辦税服務廳的前台服務窗口,同時要求辦税服務大廳崗位一律不得留有空缺,如有工作人員因特殊情況不在崗位的,要從其他股室抽調人員及時補上,確保從時間上、人力上提高工作效率。

2.大力推行限時辦結制,縮短税務行政審批辦結時限。

全系統10個服務辦理項目,在法定時間內,有三分之二的項目減少了三分之一的時間,有三分之一的項目減少了一半的時間。如在辦理税務登記證方面,國家法定辦理期限30日,區局要求在20日內辦結,來賓市局根據實際情況,在納税人各項資料手續齊全審核無誤的情況下,要求儘快在最短時間辦結。

3.切實減輕納税人負擔,不許無端浪費納税人的時間。

在納税人來辦税時,來賓市局要求地税人員必須放下手中的事情,優先為納税人服務。同時,儘量減少納税人動筆填表的次數,屬於納税人填的表格,納税人可填寫或可不填寫的地方,就不讓納税人填寫,屬於地税人員填寫的表格,能夠事後填寫的,就不要在辦理的過程中填寫。

4.加強領導對辦税服務廳的監督管理。

一是實行“局長值班制”,在每個納税期內,各單位領導班子成員輪流在大廳值班,負責處理大廳工作期間出現的難點和熱點問題。同時將值班表在公告欄中張貼;

二是實行“局長接待日”制度,在每月的中旬,部分單位的領導班子成員在辦税服務廳開展一次“局長接待日”活動,集中接待納税人諮詢和反應問題。

5.完善管理制度,強調“微笑”服務。

一是各辦税服務廳根據具體情況建立健全了各自的《辦税廳標準化管理辦法》、《首問責任制》、《限時辦結制》、《一次性告知制》、《文明辦公制度》、《文明用語規範》、《預約服務制度》、《文明辦税“八公開”制度》等辦税服務廳管理制度,進一步規範了幹部的言行舉止,強化了幹部職工的文明執法和優質服務意識,全市地税系統服務質量實現“零投訴”。

二是在服務態度上,來賓市局提出了“10個一點”要求,即微笑多一點、儀表美一點、嘴巴甜一點、説話輕一點、行動快一點、做事勤一點、度量大一點、服務好一點、辦事活一點、效率高一點。

6.積極開展崗位大練兵活動。該局積極開展崗位大練兵活動,以大練兵為契機,努力提升業務素質,尤其要提升微機操作、申報受理、發票審核、代x發票等實際操作能力,提升工作中遇到問題時的分析與解決能力,提高為納税人服務的本領。

7.樹立一切為了納税人、為了納税人一切的思想。辦税服務廳是地税機關向納税人提供納税服務的窗口,讓納税人滿意是辦税廳的工作首選目標。為了讓納税人在納税過程中,一看就清楚,一問就明白,一聽就舒服,一辦就滿意, 來賓市地税局各辦税服務廳在工作中一切從納税人利益出發,急納税人之所急,想納税人之所想,文明服務,依法辦税,做到以下優質服務。

一是統一服務內容。明確辦税服務廳受理或辦理的主要服務內容,統一為税務登記、納税申報、税款徵收,發票發售、繳銷、税收諮詢、辦税輔導、税收資料發放等內容。

二是統一公開內容。通過宣傳欄、公示牌、電子顯示屏、觸摸屏等形式,公示税負、税款核定、政策公告、辦税流程、違章處罰標準及案件、欠税公告、納税人權利和義務、收費標準及依據、辦税承諾、監督舉報電話等。

三是在辦税服務廳顯著位置標明工作時間,工作時間牌根據當地政*規定的時間及時更替;在納税人自助辦税區提供必要的辦公用品(桌、椅、筆、印台、複寫紙等)、税收宣傳資料、公用電話、意見箱、意見簿等;大部分辦税服務廳已配備供納税人使用的觸摸屏、電腦等電子設備;推行“一窗式”管理模式,納税人只需在一個窗口就可以將原來需要分別在多個窗口辦理的業務一次辦完。

四是抓好各辦税服務廳“季度服務明星”的評選活動,各辦税服務廳通過發放測評表、設置測評器等方式讓納税人選出“季度服務明星”,達到樹立先進激勵後進的目的。

五是抓好辦税流程工作,製作辦税指南,使各崗位的職責更加清晰,避免納税人多頭跑、重複跑。

六是抓好税法宣傳工作,收集、整理現行税收政策,及時向辦税人員宣傳和講解,幫助企業糾正在税款計算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錯誤,提高企業依法納税能力。七是對外公佈納税服務、舉報電話,切實為羣眾排憂解難。

八是加強窗口工作人員業務素質和服務禮儀培訓。

九是優化納税人交納税款方式,即納税人交納税款時,在每個申報窗口都可以使用銀行卡和現金兩種方式交納,對於用大額現金交税的,地税部門開好完税證後派專人專車送納税人到銀行辦理存款。同時,加大對外宣傳力度,讓納税人瞭解用卡交税的好處,使其自願開卡交税。

十是創新辦税服務廳工作考勤機制,按“只要還有納税人交税,就有税務人辦税”的要求,規定辦税廳在最後一名納税人沒有辦完納税事項以前不能關門,對延時工作的同志,要做好考勤,記錄好加班時間,累計加班時間達到一個工作日時,給予補休。

十一是實行首問責任制。納税人需要辦什麼事項,第一個接待的工作人員需全程辦理,不得以各種藉口推諉,對納税人提出的疑難問題有問必答,耐心講解,全程指引,直到納税人滿意為止。納税人諮詢有關税務事項,需要到有關股、室辦理的,引領其到相應的股室;繳納税款的納税人不會填寫申報表,不會計算税額,工作人員熱情地加以指導,詳細地告訴他們計算方法,幫助他們完成納税申報;納税人在辦事時把憑證、報表、鑰匙、手機等遺忘在櫃枱上的,工作人員細心地保管好,想方設法通知納税人。

(二)取得的成效

自轉變幹部作風加強機關行政效能建設活動集中整改階段工作開展以來,來賓市地方税務局各級地税部門採取多種形式認真貫徹“三項制度”,不斷建立健全以制度管事管人的長效機制,努力提升辦税服務廳水平,強化責任意識,竭誠為納税人提供優質服務,有力地推動了行政效能建設工作的開展,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績,得到了廣大納税人和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1.統一了思想,提高了認識。通過加強辦税服務廳建設和開展其他項目的效能建設活動,來賓市地税系統廣大幹部職工對開展作風效能建設活動有了更深的認識,認清了形勢,確保各級黨委、政*的決策得到有效的貫徹落實。地税幹部職工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服務意識、責任意識都得到了進一步的增強,組織紀律觀念普遍得到提升。

2.機關工作效率明顯提高。針對在工作作風、效能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全市各級地税機關採取有效措施進行整改,從方便納税人入手,規範税務人員辦税服務行為,增設方便納税人設施,推行辦税服務新辦法,清理過時制度和積壓事項、案件等措施,切實提高審批效率,提高了廣大納税人對地税機關工作的滿意度,也得到了各級黨委、政*的充分肯定。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目前全區地税部門的多個地級市局所屬的辦税服務廳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下主要問題:

(一)窗口税務人員忙閒不均。納税高峯期,窗口工作人員忙滿負荷工作,經常還要加班加點。但每月中下旬時期窗口工作人員基本又無多少事可做。

(二)徵收、管理之間有時脱節。辦税服務廳人員有時發現的徵管問題無法及時反饋到管理部門,不利於提高工作效率的納税服務質量。

(三)辦税服務廳工作人員壓力大。由於辦税服務廳的工作,單位和上級檢查多、考核多、要求高,辦税服務廳工作人員壓力很大,思想政治工作難做。

(四)大廳人員學習水平有待提高。由於每天忙於應付日常工作,個別大廳人員沒時間也不願意學習一些的新政策、新業務、新軟件,業務水平始終保持原有水平,與形勢發展不太相符。

(五)考核方法有待完善。大廳工作繁雜,各崗位工作量、工作難度不盡相同,雖然制定了考核辦法,但考核無法深入到每個人每個崗位的全過程,沒有真正起到獎勤罰懶,促進工作的目的。

四、進一步做好辦税服務廳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為給納税人營造一個“文明、優質、高效、滿意”的辦税服務廳,使其真正成為連接徵納關係的橋樑和紐帶,加強辦税服務廳管理,就成為當前亟待研究解決的關鍵所在。針對上述問題,我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加以改進。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辦税服務廳是地税機關為納税人辦理日常税務事宜和提供税務服務的場所,是納税人檢驗税務機關服務質量和工作效率的窗口,也是徵納雙方直接溝通的重要樞紐。因此,各級地税機關務必從這一高度出發加以認識,並以此統一全體幹部尤其是大廳人員的思想,強化服務意識,做好服務工作。此外,各級地税機關要切實加強和高度重視辦税服務廳的建設和管理工作,主要領導要親自抓,分管領導要具體抓,做到有方案、有措施、有檢查、有聲有色,以推動辦税服務廳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合理安排辦税服務廳人員。

在積極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穩定辦税服務廳人員隊伍的同時,實行辦税服務廳人員定期交流換崗制度,最大限度的調動辦税服務廳人員工作積極性,讓年輕的、有知識的、素質高的税務人員基本上都要到辦税服務廳工作一定時間。這樣做有利於他們熟悉税收業務流程,體會納税人和税務人員的辛苦,更好地為納税人服務,不斷提高工作效率。

(三)完善激勵機制,激發長效活力。

一是認真落實辦税廳工作人員的各項待遇,並根據工作壓力情況酌情提高員工的補助和崗位津貼,充分調動員工積極性;

二是認真兑現延時服務、節假日值班的加班工資、值班補助,並儘量彌補休息時間,多方位地關心和解決職員工作、生活上的困難,體現組織温暖;

三是定期評選崗位業務能手和辦税服務明星,並適當給予精神和物質獎勵;四是在辦税廳長期開展“青年文明號”、“文明單位”和“最佳辦税服務廳(人員)”的創建活動,通過文明創建對內營造積極蓬勃的工作活力,對外樹立良好的地税窗口形象。

(四)規範服務行為,提高服務質量。

一是堅持着裝上崗,實行掛牌服務,做到税容整潔、舉止端莊。

二是為納税人服務時要做到態度熱情,講文明,有禮貌;要在規定時間內優質高效完成任務。

三是敬業愛崗,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熟練掌握税收業務知識、計算計操作本領和與不同納税人溝通的能力,堅持依法治税、依率計徵。

四是建立回訪制度。要高度重視納税人提出的每一個問題和意見,認真研究,加以解決,不能立即解決的要作出説明,體現真誠接受社會監督的態度;

五是推行納税提醒服務,辦税大廳對納税人容易出現的錯誤通過公示、電子顯示屏提醒納税人。同時,還要推行假日預約服務、延時服務。

六是簡化辦税手續,削減納税人重複填寫的項目,減輕納税人申報工作量,降低納税申報成本。

七是建立定期税法公告制度,在辦税服務廳常備各種納税指南和宣傳手冊,及時向納税人提供現行有效的税法資料和納税實務知識簡介。

八是實行首問責任制。凡納税人進廳辦税,第一個接洽的地税人員必須負責為納税人答疑或指引,不得以任何藉口推諉。

九是公佈辦税流程,陳設各種表格的填寫式樣,設置必要的服務設施和辦公用品,方便納税人辦税。

十是推行 “一窗式”服務,對納税人需要辦理的各類涉税事宜如税務登記、發票管理、納税申報、税款徵收、税務諮詢、涉税文書等,儘量在一個工作窗口完成,減少中轉環節。

(五)合理設置辦税服務場所,實行相對集中徵收。

一是在城市和縣城以及其他交通便利、納税人較為集中的地方,應當本着相對集中、方便納税的原則合理設置辦税服務場所。

二是辦税服務廳作為一個場所,要因地制宜,因陋就簡,允許規模不同,形式各異,不求豪華,但求實用。

三是為了方便納税人申報納税,國家税務機關、地方税務機關應當積極創造條件聯合設置或合用辦税服務場所。

(六)建立崗位責任制度。

按照辦税服務廳的職責及崗位職能,將職工崗位的職責、任務、目標要求等內容具體化,進一步明確各個崗位的責、權、利,並將每個崗位責任人要將履行崗位責任的情況納入個人年度工作考核。凡因工作失誤,未按法律和規定進行審批的或監管不力的,給國家、納税人造成重大負面影響,都將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部門制度、紀律進行處理。

(七)建立羣眾監督員制度。

從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納税人中聘請羣眾監督員,對辦税服務廳工作人員的工作作風、涉税廉潔等情況進行監督,形成監督合力。

(八)開展崗位培訓,提高人員素質。

一是加強辦税廳工作人員思想文化教育,增強幹部職工文化素養和納税服務意識。

二是加強辦税廳員工業務培訓,提高其税收業務技能和計算機操作水平,以勝任綜合辦税工作。

【第3篇】關注身邊殘疾兒童問題的調查研究報告

指導老師: 趙立軍 作者 : 羅莎

單位 : 教育科學學院11級2班

實踐單位: 山東聊城市東昌府區特殊兒童教育中心

實踐時間: XX年8月25號下午四點

一· 調查報告概述

隨着我國經濟的發展,教育也隨之有了很大的發展。近些年,國家教育部頒佈了許多關於教育的法令法規,尤其是兒童教育備受關注 。但是兒童受教育的問題還存在一些問題,尤其是特殊兒童,他們不能接受正常教育機構的教育,而是通過在特殊教育中心接受教育,所以國家在特殊教育學校的建構,師資等方面並不是很完善,所以周邊仍然存在適齡兒童未能接受正當教育,特殊兒童應該更加受到全社會的關注。為此,教科院11級2班團支部於月25號下午4點來到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的特殊教育中心,通過與特殊兒童溝通交流,互動,及其老師們的交流,去了解目前這所學校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並在端午節來臨之際,送上我們的祝福和一些小禮物,活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達到了活動預期的目的,每一位同學都感受其中。

首先,2班團部的同學於25號下午4點到達了聊城市東昌府區的特殊教育兒童中心,等待孩子們的放學。因為教育的特殊性,孩子們是寄宿制學校,孩子們在校內受着很嚴格的管理。我們嚴格遵守學校的規則,等待孩子們放學。其次,接待我們的是這所學校的校長,剛開始校長就語重心長的告訴我們:“這些孩子是很聰明的,只不過是有先天的缺陷,讓他們不能和正常孩子一樣接受正常的教育。”接着校長向我們介紹了一下學校的情況。學校共分為聾班,啞班,和智障班。孩子們的年齡,最小可達8歲,最大可達20歲,每個年齡段參差不齊。我們剛一進校門,就被一個8歲的小女孩拉着,親切的喊着我們:哥哥姐姐好。這個小孩由於眼睛不是很好,只能通過眯着小縫看我們,從他們的眼神中,我們讀到了一種對自由,對求知的渴望。再次,我們分為了兩部分,一部分同學去盲班,與盲班同學們一起互動。另一部分同學去聾啞班,和孩子們和互動交流。我們剛一進入盲班,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因為每一個孩子看不着,僅能夠憑藉着他們靈敏的聽覺來與我們親近。最讓我們感動的一幕:許多孩子們在教室學習盲文,一般人很難理解盲人是怎樣學習的,他們僅是用手觸摸着盲文上每一個刻錄的文字。通過與一個19歲的孩子交流,他告訴我們:“剛開始我們也不會,只能靠手摸,時間長了就都會了,我現在學習的是七年級政治,我一遍看不會,就多看幾遍,這樣我就能夠牢記於心了。”雖然他們有着先天的缺陷,可是他們對學習的認真與努力,不比任何一個正常孩子少,甚至更加努力。另一小組則與孩子們互動做遊戲,共同動手做一些手工製作。因為他們全是聾啞人,所以與他們交流,我們只能靠寫,讓他們明白我們的意思。首先由我團支部李偉同學為孩子們帶來了一支舞蹈,並帶動了孩子們的興趣。之後我們由於孩子們一起着一些星星,輪船,孩子們的動手能力一點都不差,他們個個心靈手巧。最後,由我團支部康凱月與趙學同學帶領孩子們一起唱並做起“感恩的心”的手語,温暖的氣氛融入其中,每一個人都備受感動着。“感恩的心,感謝有你,花開花落,我依然珍惜你,告訴命運,我不認輸。。。。”。活動也伴隨着這首歌接近尾聲了,最後我們向孩子們贈送了小禮物,並與他們揮手告別了。活動不但取得了預期的效果,也更加的讓我們明白;孩子們需要社會的温暖,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關注與關心。

二.調查目的

教育在近幾年雖有很大的發展,但仍然避免不了有些問題。之所以實行此次活動,一方面,通過與孩子們的互動交流,來了解特殊兒童們的學習,生活情況,通過此能讓我們切身的瞭解兒童的身心發展並給與他們更多地關心與關注。再一方面,因為我們學的是國小教育專業,能夠與自己專業相結合,真正明白孩子們需要什麼,怎樣的教育教學方法適合國小兒童,尤其是這種特殊教育中心,他們更加需要老師的責任和耐心,所以此次活動,也讓我們明確了未來的大學生活,我們要更加紮實的學習專業知識,能夠以後為社會,為孩子們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最後,也是我們最大的初衷,就是希望我們此次活動,能夠喚起身邊人,喚起社會,來更加的關注特殊兒童,關注他們的身心成長問題,家庭温暖的失去,卻不能讓孩子們也失去社會温暖。先天的缺陷是每個人都無法選擇的,每個孩子都是無辜的,他們需要每個人的關注,他們需要我們的關心,温暖。

希望社會更加關注特殊兒童,能夠給與他們更多的温暖。

三.調查方法

1.調查方法:通過上網查一些相關資料,瞭解我國近幾年關於教育頒佈的法規令,並結合周邊實際的教育情況,發現一些教育中仍然存在的問題,尤其是

特殊兒童的教育問題備受關注。其次,是通過對周邊的特殊教育中心的實地調查,通過與學生老師的溝通交流,親身體會並且去關注特殊兒童的教育問題

最後,同學們之間,相互交流感受,使此次活動真正能夠深入人心,能夠讓每一個人感同身受。

2.調查主題:“關注身邊殘疾兒童”

3.調查結果:活動前期的充分準備,活動中與孩子們溝通交流,並一起做遊戲,互動等都很好地與孩子們融合到一起。取得了活動預期的效果,讓我們對身邊特殊兒童的教育問題也有了深刻的瞭解。但是,也發現了不少問題,有待於將來去解決,相信這次活動,也更加的增強了班級凝聚力,向心力,有利與構建班級團結。

4.調查對象: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特殊教育中心的孩子們和老師們。

四. 調查分析

(一)基本情況:這次調查主要是圍繞聊城市東昌府區特殊教育中心展開的,參與調查的人員為11級2班團支部的部分同學。被調查的對象分別為特殊教育中心的老師和同學們。參與調查的人員共有15名,共發放出20份調查問卷,有效問卷為20份,以下是對發放出的問卷調查的分析與總結。

以下是對問卷調查結果的分析與總結:

從調查的問題來看,被調查的對象分為青少年,中年和老年人,其中大部分人羣對我國的殘疾人保障法知之甚少,甚至不知。問題還涉及到是否參與志願者活動,以及如何看待身邊的殘疾人等問題。從調查的問題可以反映出,我國公民在殘疾人保障法上有所欠缺,沒有很積極的參與關注上身邊的殘疾兒童。

從調查的結果看,被調查的大部分人對殘疾人保障法知之甚少,並且公民意識淡薄,不能夠主動參與一些志願者的活動。另外,他們對身邊的殘疾人的關注很少,尤其是殘疾兒童,甚至有時還會看不起那些先天有障礙的孩子。在一方面,也反映出社會對“關注身邊殘疾人”的宣傳也不夠到位,其保障殘疾人的公共設施也不夠完備。

(二)存在問題

由於社會對殘疾人關愛的程度不夠,以及國家對:“關注身邊殘疾兒童”宣傳力度不夠,更主要是公民對身邊殘疾兒童給與的關愛甚少等等問題,也凸顯出了國家今後對殘疾兒童要更加的關注。

1、公民對殘疾人保障法知之甚少。通過調查問卷,我們可以看出:大部分人對“世界殘疾人日”並不知曉。並且對國家出台的相關關注身邊殘疾人的調理條規也知之甚少甚至不知道。

2、社會對殘疾兒童的關注度甚低。有小部分人儘管知道身邊有殘疾兒童,但是他們也並沒有給與他們更多的關愛,甚至有時候抱着冷漠,譏諷的態度。大家對身邊,對社會的殘疾兒童關注度非常低,甚至覺得他們殘疾,關自己什麼事,這都體現了社會對殘疾兒童的關注度不夠。

3、國家政策未能完善,保障殘疾兒童一系列問題。迄今為止,雖然國家出台了相關政策,條例,來保障殘疾人的生活。但是,一方面法規的實施力度不夠大,另一方面,條例法規本身存在這許多不足,有待於進一步完善,去更新增加相關條款。

(三)問題形成原因

1、個人因素

通過調查問卷,我們可以看出:首先,個人對國家出台的相關法令,條規知之甚少甚至不知。其次,個人對自己身邊的殘疾人關注度很低,沒有什麼熱情去幫助關心別人,缺乏愛心,公德心。

2、社會因素

一方面,國家出台的政策不夠全面,完善,應該將更加能夠保障殘疾人生活保障的條款增加其中。另一方面,國家對政策法規的宣傳,實施力度不夠。以至於現在的公民對殘疾人並保障法並不知道多少,其次,公民也沒有更多的熱情和愛心去參與一些志願者活動。這一系列原因,更加導致了社會缺乏對殘疾人,尤其是殘疾兒童的關心。

(四)調查結論及相關對策

(1)政府方面:a、首先,加強對殘疾人保障法的宣傳,讓公民對一些法律更瞭解。

b、其次,更要出台一些更能保障殘疾人生活的保障條例,並增加實施的力度,完善一些保障殘疾人活動的公共設施等。

(2)個人方面:a、加強自身對法律的瞭解,尤其是對保障殘疾人的法律。

b、增加自己的公德心,愛心,能夠更加關注身邊的殘疾兒童,並能積極的給與一些關愛。除此之外,能夠參加一些志願者的活動。

關鍵詞:殘疾兒童 社會關注 愛心

附錄*:

(一)關於調查關注身邊的殘疾人的問卷調查

1.性別*

a男 b女

2.年齡*

a 20歲以下 b 20歲~40歲 c 40歲~60歲 d 60歲以上

3.世界殘疾人日為每年的*

a 7月16日 b 11月26日 c 12月3日 d 不清楚

4.根據XX年第二次全國殘疾人人口普查,我國殘疾人員大約有多少*

a 約1000萬 b 約3000萬 c 約9000萬 d 不清楚

5.您平時是否關注殘疾人的新聞和消息*

a非常關注 b 關注過,但不經常 c沒有關注過

6.您參加過志願者助殘活動嗎*

a經常參加 b偶爾 c想參加但是沒有機會 d沒聽説過

7.社會上有人把殘疾人習慣地稱為“聾子”、“啞巴”、“瞎子”、“瘸子”、“傻子”等,您對此的看法是*

a 不應該 b 不知道如何稱謂 c 無所謂

8.您對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瞭解多少*

a有深入瞭解 b有一定了解 c不瞭解

9.您認為我國目前殘疾人專用設施建設情況如何*

a 非常充足 b 比較好 c 一般 d 很差

10.您認為我國目前殘疾人專用設施被普通人佔用的現象如何*

a 非常嚴重 b 嚴重 c 較輕 d 不存在

11.在您接觸過的殘疾人中,留給您的第一印象是*(請選擇您認為最主要的兩項)

a憐憫同情 b感歎命運不公 c想幫助他們 d認為很平常

12.您認為殘疾人受到漠視或歧視的社會現象嚴重嗎*

a 非常嚴重 b 嚴重 c 較輕 d 不存在

13.您認為殘疾人受到漠視或歧視的社會現象產生的原因是什麼*(請選擇您認為最主要的兩項)

a 政府正面宣傳不夠 b 公眾人文關懷理念較差

c 殘疾人創造的社會價值較低 d 我國相關法律不完善

14.您認為殘疾人就業狀況如何*

a 非常好 b比較好 c 一般 d 很差

15.在殘疾人接受教育和就業等方面,經常聽到有人説,連健全人都安排不過來,哪能顧得上殘疾人?您的觀點是*

a 同意,符合實際情況 b 不同意,應該一視同仁

c 殘疾人有特殊困難,應特別扶持 d社會資源有限,應優先考慮健全人

16.您覺得殘疾人需要得到的是*(請選擇您認為最主要的兩項)

a有最起碼的生活保障 b被人理解不受歧視 c接受教育有份工作

d參與社會生活和公眾文化活動 e健全維護殘疾人權益的法律、法規

(二)問卷調查結果餅狀圖

圖表 1、對殘疾人保障法的瞭解度的數據顯示

圖表 2、關於對身邊殘疾兒童關注度的數據顯示

(三)參考網站

【第4篇】關於村莊發展的調查研究報告

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張泉村黨支部結合本村的工作特點和具體情況,從實際出發,確定了“堅持科學發展,保護原生態,發展天然果品,建設休閒之村”為主題的學習實踐活動,併成立了以支部書記為組長的專題調研工作組,深入到各村民小組,通過走訪瞭解,召開座談會、現場辦公會議等形式,廣泛徵求各方面意見,查找問題,求策於民,經過認真梳理彙總後,形成調研報告。

一、基本情況

張泉村位於大城子鎮北,地處深山區,下轄四個自然村(東溝、東張泉、西張泉、段窪寺),現有77户,201人。2010年人均純收入8134元,以核桃、板栗、蘋果、杏等林果種植為主要經濟來源。

近年來,我村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深入發動社會力量,參加新農村建設,倡導社會新風尚,努力促進社會和諧。現有黨小組3個,黨員15名。

自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以來,我村黨支部認真貫徹落實鎮黨委的要求和精神,廣泛開展幹部大下訪活動,以做好農村管理、服務工作、保持社會穩定為目標,加強兩委班子建設,提高黨員隊伍素質為重點,狠抓村集體經濟建設,黨組織的戰鬥力和凝聚力得到明顯增強,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得到較好發揮。

二、存在問題

1、黨員管理教育工作不能適應新形勢的需要。由於農村黨員年齡偏大,文化水平偏低,加之有少部分黨員出外工作,使教育管理工作難度更大,影響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建設。

2、村工作人員服務意識和“以人為本”的思想體會還未學深透,忽視了知識能力的培養再造,對很多新事物、新知識學習掌握得不夠深,學習的內容不繫統,現代化知識、技能有所欠缺,今後需加強建設新農村方面知識的學習。

3、農村基層工作日益繁重,開展工作的人力、物力、財力、場所等缺乏。主要表現在:一是村委會工作任務越來越重,村委會承擔鎮屬各單位交辦工作越來越多,而且工作環節要求細而廣。這種“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的狀況令村委會工作人員身兼數職,推進新農村建設有所影響;二是村的辦公條件及村民文體活動設施有待於進一步改善,上級對農村要求越來越規範,相應各類型的建設要求增加,使原有辦公場所遠遠不能滿足。

4、天然果品基地建設成效不夠突出。幾年來,村在市、縣、鎮有關部門的支持下,投入大量資金搞公路、水利等基礎建設,初步形成有機果品基地。經過村兩委不斷努力,大多數果農都非常支持和配合有機果品生產工作。但有少部分農户短視,在生產過程中仍然使用化肥、農藥。

產生上述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根本上説,是農村工作機制還不健全,從而影響新農村建設步伐的推進,制約了農村管理水平。

三、下一步打算(對策或建議)

1、加強農村黨員的管理和教育。開展以下幾項工作:一是對轄區黨員進行詳細資料整理,根據黨員的年齡、行業、文化等特點進行分類指導;二是實施黨小組長職務補助,調動積極性,同時制定相應崗位責任制,增強工作責任感;三是對農村黨員要以建立健全黨員目標管理為載體,嚴格組織生活制度,開展民主評議活動和“創先爭優”活動,提高黨員素質;四是倡議各小組黨員在本人自願的前提下,自覺參與村政村務;五是充分利用農村黨員幹部遠程教育網絡,做好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的宣傳,並做好農業技術的培訓。

2、切實加強農村工作者隊伍的建設。加強村“兩委班子”建設,黨支部要對村委會工作人員、村民小組長、村民代表要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教育,定期參加組織學習或者到附近先進鎮村學習取經,使他們開闊眼界,更新概念、增長知識、提高工作人員的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建立健全各項工作運行機制,提高新農村建設水平。一是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合理調配工作,暫時可解決人員不足問題,在集體經濟許可情況下適當增加人手。二是加強對村民的教育宣傳,保護環境發展休閒旅遊;三是爭取各級政府的支持,儘快成立村果品農民專業合作社,註冊自己的商標,實現規模化品牌經營。

4、鞏固天然果品生產基地建設,保護原生態發展休閒旅遊。一是投入資金完成西張泉到段窪寺道路硬化,並爭取資金支持完成山坡果園水井的建造;二是加快小流域治理工作,清理河道,保護原生態環境;三是繼續對原有天然果品基地的設施維護,計劃村委會用反承包方式向生產隊承包土地以便基地日後統一管理;四是發揮西張泉招商樑進度假村有關商户作用解決農產品銷售問題,定期開展果樹技術培訓班提高種植水平;五是利用網絡媒體大力宣傳張泉有機果品,打響品牌;六是積極聯繫食品、藥品企業,探討加深加工問題。

村支部為了加快解決在調研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制定了相應的對策及提出建議,支部書記切實履行第一責任人的職責,投入足夠精力抓落實,班子其他成員要認真抓好分管工作,把調研工作、解決問題與自身實際緊密結合起來,通過調研活動促進單位作風的轉變,促進各項制度的建立和落實,推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取得羣眾滿意的實際效果。

【第5篇】寒假社會實踐調查報告:關於中國傳統文化春節的調查研究

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人們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瞭解和認識也在不斷的發生着變化。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傳統文化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在繼承中不斷創新,才能使傳統文化煥發出自己的光彩。所以,在寒假期間開展了對中國傳統文化春節的調查,加強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和了解,以便更好的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1 關於春節的介紹

1.1春節的起源

春節指華夏傳統曆法夏曆的元旦(與中國現行的公曆元旦不同),農曆正月七年級,又稱農曆新年、大年、歲首、正旦、正月朔日,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度歲、慶新歲。據記載,中國人民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關於春節的起源有很多説法,但其中為公眾普遍接受的説法是,春節由虞舜興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着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春節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在中國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七年級為高潮。

1.2春節的習俗

掃塵

按民間的説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家家户户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

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户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着他們對未來的希望。

守歲

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閒聊,等着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説。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户户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

拜年

新年的七年級,人們都早早起來,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1.3春節食俗

蒸年糕

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着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着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包餃子

因為和麪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徵團聚合歡;又取更歲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餃子,話新春,其樂融融。

2 關於大學生對春節的認識瞭解調查

為了弘揚傳統文化,增強同學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在寒假期間,對在校大學生,通過問卷的方式進行調查,以瞭解他們對春節的認識和了解,從而更好的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

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10份,收回86份,有效問卷86份,問卷回收率為78.2%,問卷所反映出的問題具體如下:

2.1中國傳統春節跟西方聖誕節相比,您更喜歡哪一個?

a春節 b聖誕節

由圖表可知,94%的同學更喜歡春節,這説明在文化開放交融的今天,當代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可程度還是比較高的,這一點是值得肯定的。

2.2您瞭解春節的習俗嗎?

a非常瞭解 b瞭解部分 c不太瞭解

由圖表可知,86%的同學對於春節的習俗只是瞭解部分,並不十分清楚春節的具體習俗。隨着社會的發展,人們對傳統文化的瞭解卻越來越少,必須通過一系列的活動,來提高同學們對傳統文化的瞭解程度。

2.3您知道春節的來歷嗎?

a非常清楚 b不太清楚 c不知道

由圖表可知,僅有34%的同學非常瞭解春節的來歷,而11%的同學不知道春節的來歷,這反映出,當今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關注程度太少,缺乏對傳統文化深入瞭解,不能很好的繼承和發揚中國的傳統文化。

2.4您年三十的晚上你都幹什麼?(單選)

a看春晚,吃年夜飯 b上網通宵(玩遊戲、聊天)

c出去玩(放鞭炮、煙花)等 d其他

由圖表可知,71%的同學在年三十晚上還是會進行守歲、吃年夜飯的活動,10%的同學喜歡出門放鞭炮、煙花等,這説明,對於春節中一些常規性的活動,同學們還是比較能傳承的。但是,在當今社會,這些習俗的味道卻越來越淡,所以還需要多一些關注。

2.5您給親朋好友拜年的主要方式?(多選)

a手機短信 b打電話 c上網發賀卡以及qq拜年

d去家裏問候 e不拜年

由圖表可知,42%的同學選擇打電話拜年,18%的同學選擇通過網絡拜年,15%的同學選擇電話拜年,僅有24%的同學選擇去家裏問候拜年。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的交流日益便捷,手機短信,網絡聊天。這些技術在方便我們生活的同時也使得人與人之間的會面越來越少。與以前挨家挨户拜年相比,現在的拜年大部分只是走一種形式而已,缺少了年文化的味道,這值得我們去反思。

3 存在問題

3.1西方文化的影響

隨着現代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增大,青年們或多或少的會感覺身心疲憊,因而需要機會放鬆。此外,高新技術的發展,各國文化之間相互交融也十分明顯。中國的傳統節日注重的是一種習俗和紀念,比如清明節、端午節、勞動節、國慶節等,而西方的節日更多的是一種心靈的放鬆和情感的表達。受西方文化的影響,青年人逐漸熱衷於西方節日,聖誕節、情人節、感恩節、父親節、母親節、萬聖節,這些節日為廣大青年提供了一個放鬆自己、張揚個性、表達情感的平台,同時商家也迎合了這股潮流,捕捉、甚至製造消費熱點。從以前的不為人知,到現在的眾人皆知,商家的炒作和新聞媒體的宣傳都起到了推動的作用。從這方面來説,青年們更加追求一種享受,而逐漸淡化中國的傳統節日。從調查結果來看,雖然大部分同學還是比較喜歡春節的,但春節作為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傳統節日,更多的是出於一種對中國傳統的崇敬之情。

西方文化節日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不容小覷,我們必須正視各種文化,繼承和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

3.2缺乏對傳統文化的深入瞭解

隨着社會的發展,中年人們的工作壓力越來越大,也很少關注傳統文化方面的信息。對於青少年來説,更加註重生活的享受,對傳統文化的起源等便很少了解。總之,現代社會的人們可能只是瞭解有哪些傳統節日,而真正瞭解節日起源,深入體會傳統文化的人卻越來越少。人們對傳統文化的關注程度逐漸淡化,很多傳統工藝也因此失傳,對於傳統文化的弘揚和發展來説,無形是一重大損失。

3.3對傳統文化的實踐不充分

以前,人們對待傳統節日都很期盼,而現在,更多的是一種形式。拿春節來説,以前的人們總是提前幾周開始準備年貨,做新衣服,收拾屋子,做各種春節食物,而現在,由於工作繁忙,人們很少去在意這些事情,多數到了春節前幾天才開始準備。現在的春節,少了很多過年的味道。對於春節的各種習俗,以前人們總是習慣自己寫對聯以表示對新春的祝福,而現在,大街上各種對聯花樣十足,雖是好看,但卻少了好多意義。

高新技術的發展,給人們帶來方便快捷的同時,也使得人與人之間生疏了不少。拿拜年來説,以前人們總會挨家挨户的拜年,以表新年的祝福,而現在,人們更多的是通過短信、網絡等進行祝福。人與人之間面對面溝通的機會逐漸減少。人們對於傳統文化的親身實踐越來越少,不利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

4 建議與對策

4.1政府部門

政府部門應該加大對傳統節日的關注程度,合理的調整各種傳統節日的休假實踐。一方面,可以讓人們得到身心的放鬆,從而有更多的時間去體味中國的傳統文化。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人們對傳統文化的重視程度。

政府應該加大對傳統文化藝術的保護程度,對於那些即將失傳的傳統藝術,應該給予相應的財政支持,保護中國的傳統文化,才能使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政府可以建設相應的組織,以督促傳統文化的弘揚和發展,為文化的繁榮發展提供更多可行的途徑。

4.2學校及各工作單位

學校可以多組織與傳統文化有關的活動,以提高同學們參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情,增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瞭解。比如,可以利用寒暑假組織學生進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實踐活動,組織各種文藝演出,優秀文章徵稿以及春節對聯等活動。這樣,學生們可以從中收穫很多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知識,從而更好的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此外,學校還要加強教育力度,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要多關注、多實踐,在創新中繼承和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

4.3媒體部門

媒體可以加大宣傳的力度,增加各種途徑,拓寬人們對傳統文化的瞭解。比如一年一度的春晚,媒體方面應該迎合廣大人們的需求,投其所好,才能達到更好的宣傳效果。此外還可以增加一些與中國傳統文化有關的公益廣告,加強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認識。

4.4個人

正確對待西方節日和中國的傳統節日,從自身做起,多關注中國的傳統文化。利用空閒時間,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多瞭解、多思考、多實踐,不斷加深對傳統文化的瞭解。要具有責任意識,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從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做起,比如:自己寫一幅對聯,做一個油燈等等。用實際行動弘揚傳統文化,在實踐中體味傳統文化的內涵。

同時,我們也應該做好宣傳工作,讓更多的人去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更好的關注中國的傳統文化。

5參考資料

《春節的起源》

《春節的各種習俗》

【第6篇】養殖業的調查研究報告

摘 要: 龍鬚菜與牡蠣混養及蝦蟹混養是南澳盛行的養殖模式模式,為南澳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並且進行龍鬚菜和太平洋牡蠣混養後當地就沒發生過嚴重赤潮。我們小組對此展開實地調研,採訪養殖户並拍錄了龍鬚菜與牡蠣混養養殖工作流程,使我們真正的學到了養殖知識。這兩種模式對當地以及其他地區的養殖户都有很大的借鑑意義。本文綜述了這兩種模式的養殖方法,對其對生態平衡的作用進行了探討。調研發現推廣這種模式,不管是從經濟效益上,還是海洋生態保護上,都有着它無可取代的價值。

關鍵詞 混養 效益 生態平衡

1. 調研背景介紹

汕頭南澳縣是廣東省唯一的海島縣,位於廣東省東端、南海與台灣海峽交界的海域上,共有35個島嶼,總面積108.57平方公里,其中主島南澳島面積106.14平方公里,海岸線76.77公里,人口7.2萬,目前仍以海洋漁業為主要產業。該縣擁有海域4,600平方公里,海洋捕撈業發達,為全國水產百強縣。島上養殖業也很繁盛,主要養殖蝦、蟹、鮑魚等海鮮。在調研過程中,我們驚喜地發現,原來龍鬚菜與牡蠣混養、蝦蟹混養等模式在當地很是盛行,而且據養殖户反映,收效甚好。因此,我們對此重點展開了討論和調研。

龍鬚菜原產於我國山東省沿和日本沖繩島。既是提取瓊膠的優質原料,又是人類的綠色保健食品珍稀的海洋蔬菜,還是養殖鮑魚等海洋動物的優良飼料;栽培龍鬚菜還以其特有功能,淨化海區環境,減赤潮的發生,因而具有較高的食用、藥用和經濟價值,產生良好的生態效。1999年至xx年,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廣東省海洋資源研究發展中心和南澳縣科技興海辦公室合作,開展了“江蘺屬海藻龍鬚菜移植粵東南澳海區研究”項目,取得了豐碩成果,至今已達規模化生產水平。

太平洋牡蠣原產於日本、澳大利亞,是一種營養豐富、肉質肥美的名優經濟貝類,素有“海洋牛奶精品”美稱。南澳天然條件優越,發展太平洋牡蠣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早在一九八四年,南澳就引進太平洋牡蠣進行吊養試驗,一舉獲得成功,並一直作為常規品種推廣養殖。

據介紹,在南澳島,當地漁民嘗試對龍鬚菜和太平洋牡蠣進行“間插式”混養,既為漁民增加創收機會,又相當於在大海中建一個巨型的污水處理廠,有效淨化海水污染。汕頭1998年曾發生一次赤潮,但自1999年引進龍鬚菜之後附近海域就沒有出現過赤潮。

蝦蟹混養是近幾年海島漁民捉摸出來的一套養殖方式,適用於很多地區套用,由於成效明顯,現已經推廣,幾乎每家養殖户都採用這種模式。現在在全國各地已經有出現龍蝦與螃蟹混養的模式,據説,這樣養殖的龍蝦產量要比單獨養殖的龍蝦產量要高出十個百分點,而且龍蝦相對的個頭比較大,健康狀況良好。而螃蟹相對而言個頭也比較大,成熟的時間也會提早一兩個星期。也有出現魚蝦混養的模式,這種模式效益很明顯,在長江中下游特別盛行。它的好處就是魚能以蝦的排泄物為食,這不僅減少飼料,同時能保持池塘水質較好,有益於蝦的養殖,因為蝦的生長過程中對水質的要求要遠遠高於飼料的要求。另外,還有出現魚、鴨、水稻並存的養殖方式,不過只侷限於南方水分充足的地方,魚、鴨的糞便不僅是水稻最好的養料,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病蟲害的發生,形成了一個局部的生態平衡模式。

2. 調研活動概況

調研組員:華南師範大學化學與環境學院赴汕頭南澳島三下鄉社會實踐服務隊

調研時間:7月15日至7月22日

調研地點:後宅鎮西山村路段、後宅鎮羊嶼村各養殖場、羊嶼村近海養殖海域

3. 調研方法介紹

我們調研組採用走訪的形式,通過實地考察,採訪養殖户,瞭解目前南澳養殖業的發展狀況。

這次的採訪,我們調研組特別注重細節的問題,特別是在採訪過程中,注意與養殖户的交流和互動方式。還有,就是特別注意養殖户提到的一些特別細微的養殖經驗,這些經驗很多都是他們能獲得成功的祕訣。

採訪過程中,我們通過照相及錄像來記錄我們的調研過程,這增加了我們調研結果的可信度和説服力。特別是很感謝那位近海養殖的養殖户,專門開船載我們出海拍攝他的牡蠣養殖方式和過程。

儘管調研過程中遇到過重重問題,比如,天氣炎熱、有的養殖地段人煙稀少、養殖户拒絕接受採訪……但每次我們的調研組員卻都能堅持下來,而且能及時調整調研方法,結合當地的具體情況制定一套與之相適應的調研計劃。我們調研組組長還會定期開討論會、及時總結當天的調研結果。

4 .調研結果

4.1 龍鬚菜與牡蠣的混養模式

4.1.1 龍鬚菜的栽培模式

筏式單養龍鬚菜。這是主要的栽培形式,其中大多數是在秋、冬、春三季連續栽培龍鬚菜3茬,少數是全年筏架不上岸,連續栽培4茬。

龍鬚菜與海帶筏式輪養。9月--12月栽培龍鬚菜,12月--翌年4月栽培海帶,4月--7月栽培龍鬚菜;少數是7月--9月也栽培龍鬚菜。

龍鬚菜與牡蠣筏式輪養。在夏、秋、冬三季吊養褶牡蠣,在冬、春季牡蠣收穫後栽培龍鬚菜1茬--2茬。

4.1.2 龍鬚菜的栽培技術

海區選擇。①底質:除了凹凸不平的巖礁底質外均可。②水深:冬季大幹潮線下2.0m以上水深。③風浪與水流:目前,由於養殖器材堅固,抗風浪能力強,可以到潮流較急的海區養殖,風浪較小的海區要求潮流暢通。④水質:南方海區水質一般較肥沃,只要養殖季節海區海水比重在1.018以上、沒有工業廢水嚴重污染均可。

海區佈局。要求呈“品”字形排列。

筏架設置

(1)定位打樁。由於龍鬚菜在南方生產要避開高温季節的颱風期,因此,考慮筏向的主要因素是潮流,筏向要儘可能做到順流。筏子的位置方向確定後,要確定筏長和樁間距離。筏身長度為50m--65m,錨纜繩的純長度為滿潮時水深的2倍--3倍。一台筏子的兩個樁間的水平距離為筏身長度加上錨纜繩與水深構成的直角三角形的另一邊長度的2倍。兩筏之間的距離就是相鄰樁間的樁距,不同的養殖模式則不一樣,有的2.5m--3.0m,有的4.5m--5.5m,這樣即可確定樁位。

樁基材料視海區底質不同而異。沙泥質底的海區應選用大約直徑 13cm、長2m的松木為樁;泥沙底的海區選用大約直徑16cm、長3m以上毛竹為樁;軟泥質底的海區應拋50kg--100kg的鐵錨。注意毛竹末端要打通竹節,長度約佔全長的1/3。除鐵錨外,各樁均要在頂端鑽孔以便系樁繩。

(2)下筏。下筏前,錨纜繩要與樁繩連接好,浮綆繩上還需每隔50cm--60cm處綁好吊繩和相應的浮子後下海,每小區台架的兩側還需加固橫繩,浮綆繩、橫繩與錨纜繩連接好,再將鬆緊不齊的筏子整理好,使間距一致,即構成單式筏架。筏架的鬆緊度要以最高潮也保持鬆馳為最適宜。

(3)每小區(約3畝)的用料。除了樁基外,還有2160絲--2800絲的聚乙烯浮綆繩、橫繩、180絲的聚乙烯吊繩和2800絲--3600絲的聚乙烯樁繩、錨纜繩以及浮子等。

取苗、夾苗、掛苗

(1)時間。在水温下降至27℃時,約在每年的9月下旬至10月上旬。

(2)苗繩。180絲--360絲聚乙烯繩,有3股3花、3股6花兩種形式,苗繩的捻度必須適宜,太鬆易掉苗,太緊易傷苗。分苗前幾天要把苗繩處理一下,即新苗繩用水浸泡1天,舊苗繩用200ppm漂白粉消毒、洗淨。

(3)取苗。由於龍鬚菜基部生長速度慢於頂端,因此,除了要選擇生長良好、顏色紫紅、雜藻較少的龍鬚菜外,還要儘可能不用基部藻體為種苗。運苗期間要防止藻體乾燥和温度超過30℃。

(4)夾苗。應採用簇夾法。夾苗量以每米苗繩用50g龍鬚菜,把剔除雜藻(滸苔等)後當種苗的龍鬚菜按5g左右為一小簇穿過苗繩,每隔5cm--10cm左右夾一簇苗,應夾在苗中部,兩端露出5cm--6cm。夾苗時,防止陽光曝曬和藻體乾燥,以防藻體脱水和超過温度上限。

(5)掛苗。把夾好的苗繩兩端和浮埂上的吊繩連結好。

栽培管理

(1)水層調節。栽培水層的調節,實際上是調節龍鬚菜的受光。龍鬚菜是好光性海藻,過弱的光照生長慢,但過強的光照對生長有抑制作用,甚至色素被陽光分解而褪色變黃,如不及時調整會變白脱落。

(2)調整筏架。除適當增減浮力外,應及時補上被弄斷的繩子;要經常注意檢查筏架的牢固程度,每台筏子的鬆緊要一致,要求齊正劃一,以保證生產安全,龍鬚菜受光均勻。

(3)施肥。南方海區水質肥沃,一般不施肥;但在個別季節,局部海區營養鹽不足時應考慮掛袋施肥。

收穫曬乾

經過 2個月--3個月的生長,龍鬚菜增重高達100多倍,這時藻體較粗,顏色紫黑,當每米苗繩達到3kg時即可收穫。除非病蟲害嚴重而搶收,否則不宜過早收穫,因為過早收穫的龍鬚菜含膠量較低。收穫應連苗繩一起上岸,不宜採取割收法而留住基部。要選擇晴天早晨進行,以確保龍鬚菜能及時曝曬而不變質。如果第一天沒曬乾,翌日一定要曬乾,以便裝袋保存。

4.1.3 太平洋牡蠣的養殖方法

太平洋牡蠣是廣鹽性、廣温的內灣貝類,具有個體大、生長快,產量高、適應性強的特點。它的軟體部豐滿細嫩,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南澳特別適合養殖太平洋牡蠣,據不完全統計,幾乎所有養殖户都是養殖太平洋牡蠣。其養殖方法有延繩式、極架式及立柱式等。

以海區延繩式養殖為主,其主要養殖措施有:

(1)海區選擇:根據太平洋牡蠣體型大、固着點小、抗風浪能力差的特點,應選擇風浪小、潮流暢通、無污染、有淡水注入、餌料生物豐富的海區。

(2)設台及放養密度:順流設台,每台(俗稱每拖)浮梗長50-60米,台間距5米,30-50台連為一區,樁梗長度視海區水深而定,一般樁梗長度是大潮幹潮時水深的2倍以上。採用廢舊泡沫塑料作浮子,浮梗上每隔0.4-0.5米間距吊一串貝苗。每根苗繩串扇貝殼10片,每片附苗10粒左右。

(3)日常管理:一是前期保苗,購買苗種後,最好在當地海水池塘中進行暫養,暫養的苗種殼長達1釐米左右,吊養到海區中,在暫養中要及時洗刷污泥以免悶死幼苗。二是要及時清除附着物和洗刷污泥。隨着水温的升高,牡蠣上附着物較多,妨礙牡蠣的濾食,影響生長,在清塗洗刷時,要輕拿輕放,以防牡蠣脱落。三要防止串之間吊繩纏繞和掉串。在台風多發季節裏,做好筏架加固防颱工作。

4.1.4龍鬚菜與牡蠣的混養模式好處[3]

南澳地區太平洋牡蠣的養殖規模很大,但由於海水鹽度較高,加上技術水平不夠,育苗方面較差,一般苗一般從育苗技術高的福建省進口。太平洋牡蠣的養殖密度如果過大,產率會下降,養殖牡蠣後其排泄物會引起海水富營養化,與龍鬚菜混養則其排泄物可被龍鬚菜吸收起到淨化作用,龍鬚菜吐出的氧供牡蠣用,同時龍鬚菜能被牡蠣供養。

在我們採訪過程中,有陸上的養殖户提出了他們的擔憂,説近海大量養殖牡蠣會不會造成他們內陸養殖水源受污染。事實上,據我們調研所得,這是不可能的。因為,自從牡蠣與龍鬚菜混養之後水質不但不受污染,反而陸上排除的養殖廢水也能被其淨化。因此他們的擔憂是不存在的。

4.2 蝦蟹混養技術

南澳養殖户養殖的蝦主要以白蝦、草蝦為主,蟹主要以大青蟹為主。

4.2.1水草管理

蝦蟹混養池塘中種植水草可以起到遮擋陽光、降低水温的作用,同時水草可提供大量的維生素及其它營養成份,足蝦蟹維持健康生長的重要餌料之一。而水草的大量生長還可作為蝦蟹蜕殼時的隱蔽物,有利於減少白相殘殺,提高成活率。除此之外,水草的生長可以吸收水中的氮、磷、鉀等營養元素,有利於降低氨氮和亞硝酸鹽等有害成分的含量,使池塘的養殖生態得到改良。但日前的水草品種以發芽早、生長快、營養好、但不耐高温的伊樂藻為主,該草在夏天高温季節特別容易腐爛,而腐爛的水草將引起水質惡化和細菌大量繁殖,由此引發的蟹病將會造成重大的損失,因此必須採取措施加以預防。

當水草生長過於茂盛時,應及時割去表層20~30釐米處的水草,或採取打格通風等措施,以降低水草的生物量。此法可有效解決夏季水草的腐爛問題。當水草發生大面積腐爛時,可割除表層的爛草,並潑灑生物有機肥,使水草儘快恢復生長。對於水草數量較少的池塘,可補放一些漂浮植物如水花生、水葫蘆和浮萍等,也可以補種一些優質水草如輪葉黑藻或伊樂藻,以改善池塘的生態條件。 4.2.2水質管理 [4]

良好的水環境是蝦蟹混養取得高產、高效的重要保證。在高温季節中,池塘的水温偏高,水質變化快,水質惡化時常引起蝦蟹大批死亡,因此蝦蟹混養池應多換水,並採取相應的水質改良措施。

經常注水或換水可促進水體交換,達到刺激蝦蟹蜕殼生長的目的。當水源水質較差時,注水後一定要對池塘水體進行消毒防病處理。消毒劑可選用二溴海因、溴氯海因、富溴、強氯精、漂白粉、二氧化氯、聚維酮碘和雙氧離子季胺鹽絡合碘等,使用濃度均為0.1~0.3克/立方米。池塘注水時間以10∶00至15∶00為宜,不應在下午17∶00後加水或換水,這樣會使表層水中的氧氣因水體對流而被提前消耗掉,晚上則必定會出現缺氧浮頭現象。

水草較少的池塘常會滋生出大量藍藻,此時僅靠換水不但難以改良水質,而且會促使藍藻的暴發,可採取隔天潑灑兩次0.4克/立方米濃度的強氯精或二氧化氯來加以控制。若池中已發現有藍藻大量分解死亡時,應儘可能提前將蝦蟹起捕上市,以減少損失。若水源水質較好,則可採取徹底換水的方式加以解決。

對於底質發生惡化的池塘,可採取多次潑灑底質改良劑和生物製劑來調節,以確保蝦蟹正常生長。

4.2.3增氧

蝦蟹混養池必須配備增氧機或水泵,當天氣十分悶熱時,應在中午時分開啟增氧機,使底層耗氧的有機質得到充分的氧化,以改善晚間的溶氧狀況。若午夜後開機增氧,則必須持續開機至白天方可關機,如遇陰雨天,則必須全天連續增氧,以防止蝦蟹缺氧死亡。除此之外,在蝦蟹養藴過程中還應配備適量的化學增氧劑,以防止意外缺氧事故的發生。

4.2.4 投餌管理 [5]

過量投餌常造成飼料在池底大量沉積,並引起底質和水域生態的惡化。而投餵動物性飼料比投喂植物性飼料更易污染水質,因此蝦蟹混養池塘的投餌應注意如下事項:①以優質的顆粒飼料為主,搭配投喂植物性飼料;②8月底至9月初可增加動物性餌料的供應,但應注意對餌料進行消毒處理,通常可用20毫克/升的高錳酸鉀浸泡10分鐘,以殺滅病菌;③定期潑灑生物製劑或生物有機肥改良池水生態,防止病害的發生;④在悶熱的雷雨天或蝦蟹大批蜕殼時應減少飼料的投喂量,以防止剩餘飼料污染池水和池底後引起蝦蟹發病;⑤在飼料中添加1%~2%的大蒜素或加拌1%~5%的生物製劑等無公害藥物進行防病,若已有病害發生,可用1%。氟苯尼考拌餌進行治療,但在起捕上市前1個月應停止用藥,以防藥物殘留。⑥為減少殘餌對池塘生態的破壞,可在飼料中加拌誘食劑,以提高飼料的利用率。

4.2.5當地養殖户的養殖經驗

經驗一:西南風適合養殖,温度高能使蝦蟹長得快,25-30攝氏度最合適,但温度高容易使海水變質,要經常換水。

經驗二:一天投料2-3次。用工具試探飼料是否適合,可以防止飼料的浪費。

工具:把飼料放到一個圓盤狀的有網眼的工具。放進水中。2-3個鐘頭後看飼料還有沒有剩下,來判斷飼料是否合適,一方面可以保證蝦蟹吃得飽,一方面可以保證飼料不浪費,防止多餘的飼料造成海水富營養化,污染海水。

經驗三:當赤潮發生導致不能換水時,只能加消毒藥,消毒藥為“降解靈”,其主要作用為殺菌,調節ph值,具體成分見照片。用ph試紙測ph值,下雨後偏酸性可用藥水或石灰調節ph值,中性最佳。

經驗四:冬天不太適合養殖,要放幹水曬池底,可以消毒殺菌。春天有霧氣時易缺氧需要打氧。早上3、4點氣壓低,需打氧。

經驗五:一般以小魚配加飼料,當然小魚較好。

5. 調研總結和建議

經過了此次調研,我們發現南澳島上的養殖業已經日趨成熟。無論是從內陸養殖或是近海養殖來講,養殖户都已經掌握了一定的養殖技術,且具有較豐富的養殖經驗。據他們反映,近幾年雖然受全球的影響水質變差,但是相對於其他地區,南澳島近海的海域上的水質還是很好的,特別能説明情況的就是近十幾年幾乎沒有爆發大面積的赤潮現象,養殖狀態趨於良好。養殖户近幾年的養殖收益情況趨於平穩,養殖户的養殖信心也是與日俱增的。

建議:

①政府可成立養殖基金會,用於幫助在特殊情況下,比如颱風或其它地質災害引發養殖户的欠收問題。

②養殖户可自行組織養殖聯合會,提供一個交流的平台供養殖户門定期交流經驗。

6 致謝

此次調研活動受到南澳當地養殖户的支持,非常感謝他們的積極配合,使得我們餓調研活動得以順利開展。還非常感謝當地有關部門為我們提供當地的一些養殖資料,使得我們的調研更加的有目的和針對性。在此對所有支持和協助此次調研的單位和個人表示感謝!

7 參考工具

許國. 南澳成為廣東最大的太平洋牡蠣養殖基地[j]. 水產科技情報, xx,(06)

孟偉, 宋建忠, 曲紅霞, 王得志, 張東傑. 淺海養殖新模式——太平洋牡蠣易地育肥[j]. 中國水產, xx,(02)

[3] 李靜, 高偉明, 楊會利. 海水池塘養殖對濱海生態環境的影響——以河北省為例[j]. 海洋開發與管理, ,(02)

[4]黎中寶,吳仲慶.幾種優良養殖對蝦雜合性的比較研究.海洋科學,xx(02)

[5]王立功,應用生態學原理綜合統治蝦病(上)[j].科學養魚,xx,(01)

【第7篇】幼兒教師挫折心理的調查研究報告

1、前言

如今,人們生活在一個資訊發達、變革急劇的時代,社會競爭加劇,生活壓力加大,對人才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再加上我國的獨生子女的政策和早期教育思想的深入人心,家長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的思想直接表現為精挑細選幼兒園,幫助孩子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幼兒園教師所面臨的壓力和挑戰也因此而增加,她們能否接受挑戰、戰勝挫折,不僅影響到其自身的身心健康,也會影響幼兒的發展和成長。因此,瞭解幼兒教師對不同挫折事件的挫折感受和應對情況,提高其耐挫力,培養其合理應對方式,就成為我們值得研究的課題。為此,我們對300名在職幼兒園教師作了問卷調查,瞭解教師受挫折的程度及其原因,藉以找出規律,提出一些合理性的建議和措施,幫助教師更好地提高抗挫折力。

2、研究方法

2.1研究的對象

整個廣州市省級園和未達標園的比例很少,而市級園佔的比例最大,我們按這樣的比例對省級園54人、市級園218人、未達標園33人,共315名教師進行了問卷調查,收回有效問卷300份,回收率95.2%。

2.2研究的方法和過程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為主要方法、輔以訪談法收集資料,數據採用spss統計軟件包進行統計處理,主要的統計手段有描述統計、交互分析、c2檢驗和單因素方差分析。

2.3研究的工具

研究工具為自編問卷,問卷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1)教師的挫折感受,10個項目;(2)教師的積極心態,10個項目;(3)挫折產生的主要原因;(4)瞭解挫折的可能來源——健康、工作、生活、學習四個方面的情況,2個項目。

3、結果與分析

3.1幼兒園教師構成分析

從教師結構基本情況一覽表(略)可以得知,幼兒園教師隊伍具有年青化、高學歷化的特點,幼兒園教師的氣質多為膽汁質和多血質外向型68%,活潑開朗、急躁、直率、熱情、反應迅速、喜歡與別人交往,這同幼兒教育工作特點是一致的。接受調查的幼兒教師都具有中專以上學歷,其中大專學歷佔43.0%,本科以上的學歷有3.3%。這説明幼兒園教師的文化水平有明顯提高的趨勢,也體現了大教育觀和繼續教育所發揮的作用。

3.2幼兒園教師挫折感受大小程度及其差異分析

97%的幼兒園教師曾經感受過不同程度的挫折,只有3%的教師從來沒有感受過挫折。曾經感受過非常大的、較大的、大的程度挫折的教師有48.7%,幾乎佔了一半人。這説明教師的挫折感受程度普遍較高,應當引起社會、幼兒園管理者、教師本人的高度關注和重視。因為較深的挫折體驗,會帶來消極的情緒反應。如忿怒、焦慮等。當然適度的焦慮可以增進工作和思考的效率,但若焦慮水平過高,會使工作效率降低。此外,人們應對挫折的行為方式也可能是不適當的,如:攻擊、幼稚不成熟的行為、刻板性的反應、用非現實的幻想方式應付挫折、情緒性的壓抑等,這些行為,對個體的內心容易產生嚴重傷害,久而久之形成不正常的心理適應。

將教師挫折感受的程度與教師的年齡、職務、政治面貌、單位級別和文化程度進行交互分析,並對交互分析的結果進行卡方檢驗,結果表明差異都不顯著,但從交互分析的結果可得到如下趨勢:教師的年齡越小,挫折感受相對越大,隨着年齡的增長挫折感受的程度有遞減的趨勢;普通教師比園長挫折感受強烈,班主任比副班主任挫折感受強烈;團員比園長、羣眾挫折感受強烈;省級園的教師比市級園和未達標園的教師挫折感受強烈。

3.3幼兒園教師十年來所受挫折量的變化及其差異分析

教師比十年前所受的挫折多許多、多一些、一樣多,三者合計佔了70%,反映了近十年來幼兒園教師所受挫折處於增長趨勢。這可能與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幼兒園教師的工作要求越來越高,工作壓力越來越大的客觀現實有關。

與十年前比,不同年齡的教師,所受挫折量的變化差異顯著;不同政治面貌和單位級別的教師,所受挫折量的變化差異非常顯著。具體地説,有更多的年輕教師(18~30歲)認為自己比十年前所受的挫折多(51%),其他年齡段趨於相同;與黨員和羣眾相比,更多的團員教師認為自己所受的挫折多了(53.8%);單位級別越高,感受到挫折增多的教師越多(省級園教師比例為49%)。

幼兒園教師挫折產生的主要原因在教師的年齡、職務、政治面貌、單位級別及文化程度上都沒有顯著的差異,但可以看到大部分教師認為挫折產生的主要原因是內在因素和社會環境因素。有43.3%的教師認為主要是個人內在因素造成挫折,即由於自身的能力不足及其他條件的限制無法順利達到目標。這體現了教師的思想境界,當遇到挫折的時候,能從自身找差距、找原因。另有32.7%的教師認為主要是社會環境因素導致挫折的發生,即由於社會或文化環境中的某些風俗習慣、法律、宗教、政治、道德觀念、人際關係等因素,使自己的行為有所約束和抑制,使自己不能如其所願而造成挫折。對個別教師的訪談表明,內在因素造成的挫折,主要是指自己制定的目標,由於自身能力的問題而不能達到造成了挫折;社會環境因素造成的挫折,主要是指挫折不是自己造成的,而是外界給予的。來自於健康、工作、生活和學習四個方面的挫折,由多到少依次是:工作、生活、學習、健康;由大到小依次是:工作、健康、生活、學習。可見,工作方面的挫折已成為教師挫折的主要來源,也是最大的挫折,生活方面的挫折排第二多,但對個體影響第二大的是來自健康方面的挫折。

根據卡方檢驗,幼兒園教師挫折來源的排列不存在政治面貌、單位級別和職務上的顯著差異,但在年齡和文化程度上差異顯著,其中,認為來自工作方面的挫折最多的年輕和年老教師明顯多於31~40歲的教師;反映其在工作方面所受到的挫折較大和較多的中專學歷的教師明顯多於大專學歷的教師。

被調查的幼兒園教師中,有96.7%的人積極心態得分在25-39分之間,屬於中等水平。進一步的單因素方差分析發現,教師積極心態得分在年齡、職務、政治面貌、單位級別和文化程度上都沒有顯著差異。這説明教師的積極心態普遍較好,這可能與教師職業的特徵有關,即工作壓力雖然大,但相對比較穩定,下崗和失業的機率較低。

但還可以看出,教師積極心態的高低與教師類別仍然有一定的關係:職務高的教師比職務低的教師積極心態要高一點;單位級別高的教師比單位級別相對低的教師積極心態要高一些;中共黨員教師的積極心態要比其他人高,這體現了中共黨員的先進性;但團員的積極水平低於羣眾,提醒管理者要重視發揮團組織的作用,調動團員的積極性,提高年輕團員積極心態水平和追求理想的願望。

4、結論與建議措施

4.1、結論

由以上統計分析,得出如下結論:

4.1.1幼兒園教師的挫折感受普遍較高,普通教師比園長挫折感受強烈,班主任比副班主任挫折感受強烈;團員比園長、羣眾挫折感受強烈;省級園的教師比市級園和未達標園的教師挫折感受強烈。

4.1.2幼兒園教師挫折產生的主要原因是個體內在因素和社會環境因素,與教師的年齡、職務、政治面貌、單位級別及文化程度上都沒有顯著的差異;

4.1.3工作方面的挫折已成為教師挫折的主要來源,也是最大的挫折,生活方面的挫折排第二多,但對個體影響第二大的是來自健康方面的挫折。調查結果表明:工作方面的挫折最多的年輕和年老教師明顯多於31~40歲的教師;反映其在工作方面所受到的挫折較大和較多的中專學歷的教師明顯多於大專學歷的教師。

4.14幼兒園教師的積極心態整體上處於中等水平,並且不存在年齡、職務、政治面貌、單位級別和文化程度的差異。

4.2、建議和措施

4.2.1建議

幼兒園教師挫折心理調查結果表明:首先要關注年輕教師的挫折心理,年輕教師在生活、工作、學習中容易受到挫折,受到挫折後,應讓他們吸取錯誤和挫折的教訓,使年輕人變得聰敏起來,不氣餒,不消沉,不逃避,注意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有效地進行自我調節,堅定信心,克服障礙,沿着既定的目標前進。其次:工作方面的挫折成為幼兒園教師最多和最大的,所以要加以關注,尤其是幼兒園的管理者,要為教師創造良好的心理環境,同時教師應該掌握調適和緩解壓力的有效方法。其三:幼兒園教師的積極心態處於中等水平,要提高教師的積極心態水平,就要通過樹立教師正確的“挫折”認識和“積極”的心態,不斷提高幼兒園教師的抗挫折能力和不斷完善人格。現提出以下幾點具體的措施:

合理應對挫折的措施:1、正確認識“挫折”,是抗挫折的基礎2、掌握“調適方法”,是抗挫折有效的途徑。3、懂得緩解壓力的方法,是抗挫折的關鍵4、樹立積極的“心態”,是抗挫折的動力。5、做好防範挫折的措施,是抗挫折的橋樑。

通過調查發現,園長比老師所受的挫折相對少,即職務高所受的挫折向職務低呈遞減的趨勢。而且幼兒園年輕教師在健康、工作、生活、學習這四者當中,工作方面所受的挫折是最大和最多的,這必須引起管理者們的高度重視,對年輕教師做好以下防範的措施:

1)防範挫折——在管理上防止不當、不公平、不適當,在管理上下工夫,為教師創造良好的心理環境和物質環境。

2)對受挫折的教師採取寬容態度——一項措施、制度的落實,要多方面考慮可能會出現的問題,而且要有所準備,對受挫折的老師要寬容、要理解、還要多關心;

3)提高教師承受挫折的容忍力——首先在認知成分方面,既對現實有正確的認識,對失敗、挫折、困難與逆境持辨證的看法。其次在情緒與情感因素方面,注意培養樂觀主義的態度;其三在意志成分方面,要加強自覺性、堅韌性、堅定性、頑強性、自制性等良好意志品質的培養。這些都是提高教師承受挫折和戰勝挫折的有效方法。

4)改變引起挫折的環境——當教師在某一種環境中受非常大的挫折時,可以考慮適當調換環境,消除並放下包袱。

失敗是對事物的批判,是人生的一個階段,不是對人格的宣判,不是永恆的狀況,不是致命的錯誤,是一種強有力的成長。因此,日常生活中的挫折既是難免,只有“有心”去經營自己的生命,面對自己生命中的難題,才能創造成功、創造佳績。讓我們敢於面對挫折、敢於正視困難,勇於挑戰自己、戰勝困難,成為生活中的強者吧

【第8篇】促進煙汽應用計算機信息技術加強企業管理的調查研究報告

促進煙汽應用計算機信息技術加強企業管理的調查研究報告

企業管理是一個老話題,但管理如何細化,制度如何硬化,手段如何強化,長期以來卻沒有解決好。煙台汽車製造廠幾年來通過運用計算機網絡和統一的財務軟件,積極探索企業內部資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一體化管理,活化了資金,加強了監控,促進了企業管理的深化、細化和硬化,其經驗值得借鑑。

一、一個困難的企業為什麼花錢運用計算機信息技術來加強管理。

煙台汽車製造廠是一個擁有2600名職工、3.2億元資產的中型企業,主要生產輕型汽車、農用運輸車和拖拉機。1993年以來,該廠產品銷售收入雖然逐年增加,但經濟效益卻大幅下滑,生產經營日趨困難。面對日益激烈競爭的市場環境,企業感到原有經驗式的管理模式、落後的管理手段和不透明的信息反饋機制已非常不適應新的形勢,迫切需要應用現代計算機網絡和統一的財務軟件進行管理創新。

一是成本的核算與控制迫切要求企業利用計算機進行管理。由於汽車產品結構複雜、零部件繁多,在產品開發過程中,以往靠會計人員手工勞動,連續幾天幾夜工作也只能算出大概的綜合成本,難以及時準確地制定出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價格。企業曾多次出現新產品投產後,才發現新產品的設計成本過高,價格無法為市場接受而被迫停產的情況。

二是資金的核算與管理迫切要求企業利用計算機進行控制。該廠銷售環節佔用的資金餘額上億元,大多以發出商品的形態存放在全國各地的430多個經銷商處,企業難以及時、準確掌握各銷售點上的存貨變動情況,賬物不符、賬賬不符的問題時有發生,應收賬款居高不下,壞賬風險難以防範。1995年該廠曾組織十多名會計人員歷時一年,與各經銷商核對發出商品和應收賬款,發現企業本身的賬簿記錄差錯1100多筆,僅發出商品的潛虧損失即達數百萬元之多。在儲備資金的管理中,傳統的手工操作只能提供庫存材料、備件的賬面價值總量,但具體材料、備件的存放時間、庫存數量卻不掌握,致使存貨超儲、積壓、損壞等情況非常嚴重。企業盤點時曾發現倉庫中的三角帶可滿足企業10餘年的生產需要。

三是薄弱的基礎管理迫切要求企業利用計算機技術來強化。從企業內部看,基礎數據缺乏,材料消耗定額、工時消耗定額不準,談不上實施精細生產,挖潛降耗,也無法對生產車間、銷售部門、採購部門和倉儲部門實施科學的考核。特別是財務信息滯後於物流信息和市場變化信息,再加上數據常常失真,決策者難以及時瞭解掌握企業財務狀況的變動情況和內部各種資源的配置情況迅速對市場變化做出反應。

四是企業各項規章制度迫切需要利用計算機手段進行硬化。過去規章制度只是掛在牆上,寫在本中,缺乏強有力的手段來保證制度的有效執行,有章不循、有章難循的弊端難以克服,道德風險無法控制,科學規範的管理程序難以硬化。

二、如何運用計算機網絡和軟件對企業管理進行深化、細化

1996年以來,該廠針對採購、倉儲、生產、銷售等環節信息不明、賬目不清等突出問題,以財務管理為中心,以成本控制為重點,聯合山東浪潮國強軟件公司,本着先易後難的原則,先後投資兩百餘萬元開發了煙台汽車製造廠現代企業管理信息系統。該系統基於一台主服務器,在各個車間、倉庫及生產、供應、銷售、財務等各有關處室設立了46個工作站,將各子系統通過財務管理子系統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做到了信息集成、過程集成、功能集成,實現了財務系統與銷售、供應、生產等系統的數據共享,為企業提高財務資金管理水平提供了強有力的手段。財務管理子系統建立了統一的計算機平台,變多級核算為一級核算,一張原始憑證(銷貨發票、購貨發票、入庫單、領料單等)一次錄入,倉庫、車間、厂部的業務核算、統計核算、會計核算、憑證的製作、打印、各明細賬、總賬的登記全部由計算機一次自動完成,可以靈活地查詢、統計和打印賬表。

銷售管理子系統與金税系統連接,利用金税系統錄入和打印銷售發票後,自動轉入銷售管理子系統,自動編制銷售憑證,自動登記財務的產品銷售、發出商品、應收賬款、應交税金等賬簿。同時可進行賬齡分析和壞賬估計,實現了銷售業務管理與核算一體化。

採購管理子系統對採購訂單、採購到貨以及入庫狀況進行全過程管理,為採購部門和財務部門提供準確及時的信息;自動完成對各種應付賬款的登記、沖銷以及應付賬款動態變化狀況。另外,該子系統還可以進行材料採購成本的考核與監督,非合同供應商、超過合同的採購價,軟件系統可以自動警告,要求審核。

倉儲管理子系統通過對各種存貨的收、發、存業務進行核算,及時準確地掌握每件存貨的耗用情況,把各類存貨成本歸集到各成本項目和成本對象上,為企業的成本核算提供基礎數據,並動態反映存貨資金的增減變動情況。

生產計劃子系統根據生產計劃和上月末實際庫存情況,軟件系統能按照裝配物料清單計算物料的毛需求和淨需求,自動運算出零部件採購計劃、自制件的生產計劃,將設計、工藝、生產製造並行交叉進行管理,實現了各種物流、業務流自始至終連貫起來的全過程管理。

成本核算子系統能夠完成產品或零部件標準成本的制定,計算入庫產成品或自制半成品的標準成本和標準成本差異,能夠從價格成本差異和用量成本差異方面進行控制,為企業分析生產成本變動的原因提供了詳細資料,為實施標準成本法和責任成本法提供了可能。

基礎數據子系統可為生產計劃系統提供工藝過程信息、產品結構信息,為成本控制提供工時定額和材料消耗定額標準信息,並能夠通過裝配物料清單自動讀取採購發票的最新單價,瞬間計算出產品的材料成本,為產品投產決策提供第一手數據資料。產品開發人員能夠隨時計算出新產品的設計成本,為企業開發適銷對路的產品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手段。

三、取得的成效

1.提高了對薄弱環節的監控管理能力

從採購環節看,現在能夠準確地掌握某一時段的採購品種、總量、該品種的上年採購單價、採購成本、當期採購單價等,從而能及時準確地計算出採購成本的降低額和降低率,計算出各部門的材料採購節約情況,並依此進行獎懲。這就使採購管理得到強化,僅1999年就節約採購成本900多萬元。

從倉儲環節看,系統可對各種庫存零部件進行層層分解,一個汽車總成所包含的零部件可分解到7級直至螺釘。材料的編碼、型號、規格、名稱也都能在系統中得到明細的反映,不但可以從總額上反映儲備資金佔用情況,而且可以分品種統計每一種物料的超儲備佔用時間和超儲備佔用金額,並對原材料超儲備佔用實行自動報警,從而為控制存貨成本、提高存貨週轉率、減少不合理的資金佔用提供了可能。從銷售環節看,通過該系統可隨時查詢存於各經銷商處發出商品的型號、數量、時間、去向等詳細資料,避免了發出商品長期被人佔用或存放帶來的損失。還可準確反映應收賬款的賬齡結構,有效地控制了應收賬款的規模,減少了呆壞賬損失。同時,通過計算機直接處理原始憑證,使應收賬款的錯賬率幾乎為零,解決了長期以來令財務人員頭痛的往來賬串户錯賬問題。

從成本控制環節看,系統方便快捷地提供了產品成本構成的詳細數據,將標準成本控制與責任成本考核相結合,用標準成本與實際成本差異進行比較,作為對車間考核的依據,把成本控制真正落實到車間、班組和個人,使經濟責任制考核有所依據,實現了由成本核算向成本控制的轉變。

2.減少了資金佔用

3.提高了財務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水平

通過使用財務與業務一體化的管理軟件,從根本上解決了長期困擾企業的部門與財務、倉庫與財務、倉庫與車間、車間與財務信息溝通不暢、賬賬不符、賬證不符、賬物不符的信息孤島問題,架起了財務信息與物流信息的橋樑。現在上至廠長、下至一般管理人員都可在自己的辦公室內,根據自己的權限隨時調閲所需的'信息,以往的重要信息集中於少數關鍵崗位與個人的信息不對稱問題也隨之迎刃而解。計算機管理軟件的應用,不僅大大提高了會計工作的效率,而且延伸了會計工作的領域,使核算會計向管理會計邁出了一大步。

4.促進了管理制度的硬化

通過使用統一的軟件,將企業的各項規章制度硬化到計算機程序中,使生產經營行為得到了規範。現在不按制度規定的程序辦,計算機就無法運行,即便是企業領導人,也必須在自己的權限之內嚴格遵守法定程序,組織生產經營活動。以往那種有章不循的情況在計算機鐵面無私的程序前基本得到杜絕,大大減少了人為因素的干擾。

四、幾點啟示

1.企業管理細化、深化要有新手段

企業管理工作做深、做細,必須有大量的基礎數據作支撐。成本核算不準、消耗定額不清,規章制度就難落實,考核就無依據。但靠手工來加工、整理、傳遞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各種信息,不僅速度慢、效率低,而且也不準確。因此,要解決管理上手短的問題,只有藉助於計算機手段,從根本上改變傳統、落後的管理方式,才能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組織社會化大生產的客觀要求。隨着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成熟、微機的普及、操作技能的簡單化以及企業管理人員觀念的轉變,企業運用計算機網絡和統一的財務軟件全面加強和改善管理的時機已經成熟。

2.管理的創新與提高決不僅僅是買新的計算機與軟件

引入計算機技術改善企業管理,不僅僅是買幾台新的計算機、聯上網、裝上新的軟件,而是企業管理理念、內部財務管理體制、資金運作方式、生產組織形式等諸多方面的重大變革。因此,上到企業領導班子、下到全體員工都要更新觀念,提高素質,勇於接受、採用新的管理手段,才能充分發揮計算機和管理軟件的作用,實現管理創新。

3.通過應用計算機程序可以提高資金監管的規範化水平

目前企業現有的各項管理和監督制度不可謂不全,規章條例也不少,但在實際執行中往往打了不少折扣。煙台汽車廠的做法表明,運用計算機網絡和財務軟件,可從兩方面提高監管水平。一是把企業的各種規章制度儘量變成計算機的應用管理程序,從而把規章制度硬化。二是適時掌握企業經營中的資金與物流信息,從而可把事後的監管變為事中的監管。

4.加強企業管理要以財務管理為主線

財務信息是企業各類信息的交匯點,也是支撐經營決策的基礎。企業運用計算機網絡和管理軟件要遵循企業信息化發展的一般規律。從國內許多企業的經驗看,以財務管理為主線,從財務管理、物流管理、生產管理由低到高的次序逐步推進計算機和軟件的應用是可行的途徑。企業要從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入手,以財務信息為主線,按照總體規劃、分步實施、突出重點、先易後難的原則,實現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集成,逐步建立起以財務成本管理為核心的內部信息管理系統,為企業全面的科學管理打下基礎。

【第9篇】關於家鄉三農問題的調查研究報告

今年暑假期間,我在家鄉(四川省榮縣留佳)做了一個關於家鄉三農的調查報告,通過調查研究,我對家鄉三農所存在的問題有了初步的瞭解,這為更好的把握當前的三農問題,深化自己對這一問題的瞭解,加強理解中央的這一系列的政策提供了客觀的依據。

總所周知,在21世紀裏,農業,農村,農民三農問題同樣存在,並將在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新的歷史征程中處於極其重要的位置,發揮不可或缺的基礎和保障作用。從這個意義上來説,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成功與否取決於農業、農村、農村問題的解決與否,解決“三農”問題是中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工作任務。黨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中央新的領導集體對“三農”問題。只有解決好“三農”問題,才能使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繼續深 化下去,才能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對於這個問題,我走訪了家鄉的一些村落,同一些村民、村幹進行了交談,真真實實的瞭解到了,三農問題不僅是國家當前的一大核心問題,而且也對我縣有着很大的影響,對每一個農民有着密切的聯繫。我縣是一個農業大縣,廣大人民羣眾的生活開資均來自農業上的收入,而我們卻在農業生產上有着極多的缺陷,從而導致了農民的生活水平得不到改善,並且還引發了一系列的共存問題。以下,我就我家鄉的一些實際問題,來談談我對三農問題的認識。

首先,三農問題是三個共存性的問題,它們互相牽連,互相制約;其次,三農問題會引發其它的問題,這就更加阻礙了國民經濟的發展;再者,三農問題是一個普遍性的,歷史性的問題,對於解決三農問題,就有着歷史的艱鉅性。

三農問題是有着很大的關聯的,它們是並存的。農業得不到發展,就使農民的生活水平得不到提升,農民的生活水平總是處於低迷狀態,那麼農村也無法得到發展。這樣一來,城鄉之間的經濟發展、文化水平的差距就會進一步拉大。農村的種植方式,民房,都還處於十分低下的狀態,基礎設施非常缺乏,受天氣的影響極大,尤其是今年,我目睹了家鄉水稻無法正常收割的情況,令人堪憂。三農問題,就是一個如同惡性循環一樣的並存問題,所以必須要有所改善才能改變農民生活水平低下的狀態 。家鄉的三農問題尤為顯著,家鄉的生產發展都是靠農業農業,所以有的地方栽種花生,有的種西瓜,有的種柑橘,雖然説已經有了一定的規模性,但是卻是採用的小户自家種植,,這樣的種植方式是有着很大的侷限性的。首先,小户種植,沒有采用現代化的科技種植方法,產量就會得不到提升,其次,小户種植太過隨意,對於作物的出售渠道就會有所限制。這樣,農民的所收穫的產物就沒有得到很好的收入,農民的經濟水平也就得不到很好的改善,農村的道路就依舊還是不通暢。基礎設施差,農產品無法得到及時的運輸,影響了農民的收入,這樣周而復始的循環,三農問題就依然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

三農問題的存在,會引發一系列的並存問題。第一,農業一直得不到發展,家鄉年輕一代的羣眾就選擇了外出謀生。很多人都覺得在家務農不如出去闖蕩,我小時候的朋友,有好幾個都是留守兒童,這樣一來,在農業生產上就只能靠所謂的老弱殘兵了,農業發展的前景就更加 堪憂了。並且,留守兒童的問題也就跟着同時產生了。據調查顯示,家鄉的留守兒童佔了兒童的57%。兒童是國家的希望,但是卻沒有得到父母應有的關心和懷抱,那麼就在學校形成了許多的不良習慣,最終父母是失去的遠比得到的多。在我下鄉走訪的過程中,還發現了一個問題,那麼這其次就是,房屋荒廢,田地荒蕪。一個村,就有三四家的房屋無人居住,甚至是雜草重生,這並不是家道中落,而是全部都選擇了外出謀生,那麼這些田地也無人看管,落得個荒涼。其實,人們選擇外出打工並不是一個錯誤,三農問題嚴重,人們在家入不敷出,這個選擇或許也是出於無奈,這是一個並存性問題,關鍵還是在於三農問題。如果農民有了足夠的收入,那也就沒有人想外出了。

三農問題是一個歷史性問題,從古至今,農民都是一個核心問題。長久以來,農民的生產生活對經濟的發展都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我縣的經濟發展離不開農業,所以要必須解決這個問題,雖然不能靠一朝一夕來完成,但是要從基礎做起,一步一步,紮實穩固,歷史性的問題就要通過長期的檢驗來完成。只有慢慢的讓農民富裕起來,才能讓整個國家更加強壯起來。

三農問題是一個核心問題,它影響了一個國家。我縣的經濟也是要依靠農業的發展的。國家要“以民為本”,而這個民則是農民佔了多數,只有農業發展了,農民增收這個重中之重的問題解決了,農村興旺了,農民的生活才有可能提升,那麼農村的教育問題,城鄉之間的差距,才能得到一一的解決。

作為一個大學生,我覺得我們有必要來了解一下當前的三農問題,當前的農村是處於一種低下的狀態,雖説比起50年前有了很大的進步 ,但是問題依然存在,而且嚴重,農民 依然屬於弱勢羣體,城鄉之間的差距越拉越大,所以我們就應該關注國家,關注“三農”,國家的興旺發達就源於此。

【第10篇】農業“入世”問題的調查研究報告

農業“入世”問題的調查研究報告

農業入世後,農產品供求關係將發生根本變化,農業面臨新的衝擊和考驗,在新的形勢下,農業要想實現新跨越,必須要有新的發展思路。就商城縣而言,優美的生態環境,豐富的動植物資 源是我們應對“入世”挑戰的最大優勢,我們應按照“糧油優質化,產業區域特色化,茶葉、果蔬有機化,畜禽、水產綠色化”的發展新思路,面向市場,搶抓機遇,真抓 實幹,確保農業發展、農民增收、農村穩定。

一、轉變觀念,確立結構調整的總體工作思路。

實現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目標,首先要在思想觀念、工作思路、工作方法上實現根本改變,用改革創新精神,組織 指導農業結構調整。一是要從依靠行政手段、指令性計劃模式中解脱出來,瞄準國內國際市場,通過科學規劃、培植典型、建立基地、開發市場、強化執法等市場經濟手段 和方法,指導農業結構調整。二是要從佈局欠優、規模零散模式中解脱出來,把農業結構調整與全縣經濟結構調整相結合,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培植具有區域特色的支柱 產業和主導產業,形成農產品規模經濟優勢。三是要從家庭小生產、簡單再生產模式中解脱出來,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扶持發展各類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共同抵禦市場風險。四是要從粗放經營、經驗種植的模式中解脱出來,加快品種、技術和知識更新,加速農產品更新換代,促進農業增長方式轉變。五是要從自 給自足、封閉經營的模式中解脱出來,根據國際、國內農產品市場需求和變化趨勢,開發生產、加工、運輸、保鮮、包裝等技術,提高農產品質量標準,擴大農產品出口。

二、科學規劃,構建具有區域特色的產業佈局。

圍繞國際、國內兩大市場,依託山、水、田、林和勞力資源,調整種養結構,不斷把品種調優、規模調大、效益調 高,向幾鄉一業,幾鄉一品發展,形成新的產業帶和基地羣,繼續按照“公司+基地+農户”的開發模式及“縣抓龍頭,鄉抓產業,村抓基地,農户建園”的成功做法,充分發揮區域比較優勢,在“調”字上狠下功夫,在規模上大做文章,重點抓好“三帶六區”,即:南信葉路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生態特色經濟開發帶,灌河灘塗樹草牧防風 固沙速生楊防護林帶,淺山丘陵畜禽(山羊、淮南豬、土雞)養殖帶;深山區生態茶葉、高山蔬菜主產區,南部鄉鎮慄、茶、藥、杉主產區,中北部優質糧油主產區,鮎魚 山、鐵佛寺、大石橋庫區水產品主產區,城鎮周圍瓜果、蔬菜主產區,沿河庫塘堰淮南麻鴨主產區。

三、提高質量,加快推進農業產品標準化。

農業標準化是農業加入wto的新要求,隨着國際市場全面開放,國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建設 十分緊迫。今後幾年,我縣推進農業標準化,要着力抓好六大體系建設:一是質量標準體系建設,創建優質農產品品牌。按照國際標準、國家標準,確定農產品生產執行標 準。對標準化生產的農產品,創立品牌,註冊商標。2—3年內,在叫響其鵬牌天然有機 茶、長元野生茶油的同時,力爭使板栗、高山四季豆、麻鴨、山羊、淮南豬、花白鰱、河蟹等產品獲得註冊商標和品牌。二是生產示範體系建設,建立無公害產品基地。重點抓好28萬畝板栗、10萬畝茶葉、15萬畝油茶、2萬畝銀杏、6萬畝雜 果、6萬畝中藥材(含國槐)、15萬畝紫雲英、8萬畝瓜果菜、2萬畝高山蔬菜、50萬頭淮南豬、30萬隻山羊、6萬畝水產品等基地建設。三是技術標準體系建設, 推行生產過程標準化。根據部頒標準,制訂完善主要產品的無公害栽培養殖技術規程,示範基地生產嚴格按照技術規程操作。四是加工流通體系建設,實行加工 產品無害化。着力提高企業的標準化加工水平,嚴格控制冷凍、保鮮、脱水、鹽漬等加工過程中的污染,實現加工無公害。健全無公害產品 銷售網絡,縣城和主要交通要道,鄉鎮農產品市場設立無公害產品專銷區,並逐步在大中城市設立商城無公害農產品銷售窗口,憑證銷售。五是檢測監控體系建設,保證農 產品達標上市。縣建立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按照產業佈局,建立環境監測和產品質量檢驗網點,實行產地環境和產品質量跟蹤管理。

四、搞活流通,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

引導和鼓勵多種經濟成分、多種經營形式參與產業化經營。努力達到四個一批:一是興辦一批龍頭加工企業。支持現有的龍 頭企業掛靠集團,資產重組。引進新技術、新設備,開發蔬菜保鮮加工,興辦綠色食品、保健食品企業。二是組建一批合作經濟組織。農業發展要解決千家萬户小生產與千 變萬化大市場之間的對接,就必須大力發展各類合作經濟組織,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通過龍頭企業與農民、專業大户與農民、市場與農民、科研單位與農民的 聯合,組成合作經濟組織。通過資金、技術、人才、信息聯合,結成利益共同體。組建各類專業研究會、協會、合作社,做到每一個產業都有合作經濟組織,承擔產前、產 中、產後服務。今後十年,力爭培植100個年營業額超百萬元的合作經濟組織。三是培養一批農民經紀人。放手支持他們從事購銷、傳遞信息、發展儲運,發揮他們搞活 生產流通的主力軍作用。到“十五”期末農民經紀人達到5萬人以上。四是建設一批農產品市場。縣一級要建設3—5個年購銷超億元的農產品專業市場,地處交通幹道的 集鎮,都要辦1—2個農產品市場,同時每個鎮都要在大中城市開設銷售窗口,實現產銷直掛、產銷代理,擴大農產品銷售。

五、眼光向外,加快發展躋身國際市場的.外向農業。

抓住“入世”機遇,面向國際市場,發展創匯農業。在鞏固擴大豬鬃、山貨等產品出口的同時,不斷拓展茶 葉、油料(茶油、菜油、香油)、肉類、水產品、果蔬、中藥材、食用菌等產品,擴大生產能力,拓寬出口渠道。農副產品及其加工品出***貨額佔全市出口總額比重達 30%以上。開發新的出口創匯農產品,尋求外銷合作。大力引進外資、民資、工商資本進軍農業,尋求合資合作,開發新興農業項目。扶持一批外向型龍頭企業,參與國 際市場競爭。加大農業招商引資力度,對能夠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產品,實行網上招商,創建一批能打入國際市場的品牌。建設和提升一批出口農產品基地。參與國際學術交流,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智力。引進外資,興辦一批外向農業示範園區、觀光農業示範園區和旅遊農業示範園區。運用優質高效農業開發的先進典型帶動全縣農業產業結 構調整,不斷提升農業品位,真正把商城農業推出國門。

六、科技創新,拓展農業優新發展空間。

實施品種、技術、知識更新三大工程,發展優勢、特色產業,加快農業產業升級,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性措施。 一是開發新興產業,引進推廣農業優新技術。適應國際市場需求,應用生物快繁技術,實行工廠化育苗。發展名貴花卉、盆景、苗木,形成產業化生產。開發無土栽培新項 目,引進擴繁名特優稀品種,推廣應用農業科技新成果。二是改造傳統產業,促進糧油生產向優質化方向發展。糧食適應人們注重保健、生活層次提高的要求,加快品種更 新。在繼續堅持壓糧擴經,壓麥擴油的前提下,大力發展優質粳米、“雙低”油菜等高效農作物和經濟作物。三是發展主導產業,培植新的發展優勢。重點培植髮展林果、兩茶(茶葉、茶油)、蠶桑、畜禽、水產、油料、山貨、中藥材、高山蔬菜等,使之形成規模和知名度。四是培植農業科技型企業,建設農業科技示範園區。通過轉租、返 租、承租等形式,集中一定的土地,建設農業科技示範園區,逐步把縣農場、白塔集農科隊、王樓林場、河鳳橋園藝場、上石橋雙河灘塗林果間作生態示範區等創辦成農業 科技型企業,使之成為農業科技創新的主體。

七、信息引導,提高農業組織化水平。

一要搞好政策引導和規劃指導。根據新一輪農業結構調整的更高要求,合理制定農業發展和結構調整規劃,抓好一批優勢產業和特色產品,形成規模。二要抓好信息 和產業政策發佈。農業信息網絡向市場、加工企業、合作經濟組織和農民經紀人 延伸,及時發佈農產品產銷和價格信息,為調整結構提供可靠依據。三要建立多渠道投入機制。通過信息引導,國家投資、集體投入、吸納民資、引進外資並舉,共同投資 改善農業基礎條件,提高農業裝備水平。

八、資源重組,加速農村勞動力流動和轉移。

我縣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最大的難題是農業資源少,農民太多。龐大的農村人口基數,降低了人均農業資源佔有量。 即使農業產生很高的回報率,但由於規模上不去,農民收入也難 以有較大增加。從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縣農村的實踐看,農民增加的收入中很大一塊是轉向經營非農產 業得到的。而農村人口減少,從而增加農業人口資源佔有量,並通過非農產業對農業的反哺,可以使經營農業的人口收入增多。因此,增加農民收入必須做好增加非農收入 和減少農業人口這兩篇文章。一方面,要繼續大力發展鄉鎮企業和民營企業,特別是發展以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為主的鄉鎮企業,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為農村勞動力創造新 的就業機會。另一方面,加快小城鎮建設,促進鄉鎮企業相對集中,帶動農村第三產業發展,引導農民向小城鎮第三產業和非公有制經濟轉移,逐步減少農業人口。這兩篇 文章做好了,不僅農民收入可以大幅度增加,農民生產質量也可以不斷提高,農村社會面貌必將大大改觀。

【第11篇】關於三門峽環境問題的調查研究報告

一、任務、目的和編制依據

(一)任務和目的

黃河治理開發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是1984年國家計委批覆的《修定黃河治理開發規劃任務書》的一項重要內容。同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及《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辦法》的規定,江河治理開發工程應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或報告表。

黃河治理開發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任務和目的是,分析總結30多年來黃河治理開發建設所帶來的環境變化,針對修訂規劃方案實施後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產生的影響進行預測和評價,使有利影響得到合理利用,不利影響得到減免或改善,為規劃方案論證和領導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二)編制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

2、《建設項目環境管理辦法》

3、《修訂黃河治理開發規劃任務書》

4、《修訂黃河治理開發規劃》(包括黃河下游防洪、減淤,黃河干流工程佈局、主要支流開發治理、黃河水資源利用、保護及南水北調中線、西線等規劃報告或規劃意見)。

5、國家和流域內各省(區)、市環境保護法規、標準及文件等。

二、規劃簡況

1954年,在中央和國務院的關懷下,編制了《黃河綜合利用規劃技術經濟報告》,1955年全國人大一屆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根治黃河水害和開發黃河水利的綜合規劃的決議》。三十多年來,在這一規劃的指導下,以及實踐中的不斷修正,黃河的治理與開發有了很大的發展,取得了很大成績。

在下游防洪問題上,三次加高加固了堤防和險工,進行了河道整治,開闢了北金堤和東平湖滯洪區,修建了三門峽、陸渾等干支流水庫,初步形成了上攔下排,兩岸分滯的防洪工程體系;在幹流除按原規劃建成了劉家峽、青銅峽、三盛公和三門峽四座水利樞紐外,還增建了鹽鍋峽、八盤峽、天橋三座電站;龍羊峽水庫正在建設中,並於1987年10月開始蓄水發電。此外,還建成141座大中型支流水庫,一大批供水和灌溉工程。黃河水資源的利用率已達到46.7%。現在全河灌溉面積已由1949年的1200萬畝,擴大到8000萬畝,並五次向天津送水19億立方米。在黃土高原區廣泛開展了水土保持工作,初步治理面積10萬平方公里,不少地區已經初步解決了温飽問題,入黃泥沙也有所減少。

但是,限於當時的實踐和認識水平,1955年的治黃規劃也有重大失誤。主要是,對水土保持的治理速度,特別是對減沙效果估計過於樂觀;用淹沒大量河川耕地換取庫容和水利建設中的只求速度,不考慮水資源條件,不重視工程配套、管理等所帶來的大量環境問題。為此,國家計委於1984年4月下達了《修訂黃河治理開發規劃任務書》。

根據任務書的要求,修訂規劃成果如下:

(一)在防洪問題上,推薦的方案為:以綜合解決近期的洪水泥沙並綜合開發黃河水資源為目的,2000年前修建小浪底水庫,與三門峽、陸渾、故縣等水庫聯合運用,在下游發生百年一遇洪水時,不使用東平湖分洪;在千年一遇洪水時,不使用北金堤滯洪區;小浪底水庫有攔沙庫容76億立方米(近100億噸),可使下游20年不淤積抬高,而且還可以用其有效庫容調水調沙,發揮長期的減淤作用。另外,供水、灌溉、發電等經濟效益也是優越的。小浪底水庫建成後,為保證下游50年內外不淤積抬高,繼續修建磧口水庫。磧口水庫位於北幹流中段,壩高140米,庫容124.8億立方米,攔沙庫容97.8億立米(即144億噸),不但可使下游20年不淤積抬高,還對三門峽庫區的減淤作用很顯著,其發電效益也很大。

(二)1955年規劃在龍羊峽以下幹流共佈置46個梯級,本次根據目前的治理經驗和各地的自然條件、水利、水電開發需要,改為29級。調整後的工程庫容為965億立方米,比原計劃少33億立方米;利用水頭1835米,比原計劃少77米。裝機容量2187萬kw,比原規劃增加29萬kw,淹沒耕地168萬畝,比原規劃少178萬畝。

在新的工程佈局中,龍羊峽、劉家峽、大柳樹、磧口、龍門、三門峽和小浪底等七座為控制性骨幹工程,其餘22座均為徑流電站或壅水樞紐。規劃擬定2000年前建成小浪底;2010年前建成磧口和大柳樹水庫,依次再建龍門水庫。為了加快水電建設,除國家已批准建設的李家峽和大峽兩電站外,再修萬家寨、拉西瓦和公伯峽等水電站。

(三)在水資源比較豐沛,但尚未很好利用的支流,規劃修建工程為缺水地區或向外流域供水。如洮河修建九甸峽水庫為下游乾旱地區供水;在涇河上修建六盤山引涇河水解決清水河缺水問題,引大汶河東部水量為西部補水等。

在水資源短缺,供需矛盾大的支流及幹流河套灌區,規劃以改善現有灌區,加強工程配套提高水量利用係數為主,並儘可能開發本流域或區域的水資源和引黃接濟。如在湟水修建黑泉水庫為西寧市工農業供水;渭河修建黑河水庫,涇河修建亭口水庫分別為西安市和長彬煤田供水;興建太裏灣抽黃工程灌渭北高原;山西擬建北趙抽黃工程解決臨漪、萬榮、聞喜等縣的旱塬用水等。

在水少沙多,嚴重乾旱缺水,且水土流失嚴重的支流修建一大批大、中、小水庫並加強水土保持工作。如河龍區間的16條支流,擬建五圪堵大型水庫和47座中小型水庫。並採取坡地改梯田;塬面修條田、埝地;荒地;荒坡溝谷植樹種草,溝頭塬邊修防護工程;溝壑修谷坊,打壩淤地,封山育林育草,退耕還林還草等水土保持措施。

三、流域環境本底與影響現狀調查

全面調查流域內的自然環境、生態系統、社會經濟等基本情況。重點是已建的大中型水利工程周圍和寧夏、內蒙河套地區,甘肅中部及寧夏沿黃高地,湟水、汾河、渭河、大汶河、伊洛沁河河川盆地等區域的灌排工程體系對環境的影響,在建、待建大型工程區域的環境本底情況。

(一)氣候

流域的主要氣候特徵:濕度、温度、霜凍、風速風向等要素的多年統計資料及極值分佈。重點是災害性氣候(旱、洪、澇等)和已建大型水庫和灌區周圍的氣候變化。

(二)水文

流域內徑流、泥沙,水温水位,冰情等多年統計資料,年實際變化與年內分配,級值分佈;徑流及洪水成因與特性;泥沙顆粒組成,礦物成分等。重點調查龍羊峽,劉家峽,三門峽和支流已建大型水庫,下游主要控制斷面洪水,冰情,水温,徑流分配,泥沙衝淤等的變化情況。

水文地質資料,重點是主要灌區及水庫周圍,温泉、礦泉水等區域的地下水位變化情況。

(三)水質和污染源

蒐集流域內水質監測歷年統計資料,廢水廢渣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佈特徵、排放規律等。重點調查已建、在建和近期即將開工的大型水庫,引、提水工程取水口上游的水質和污染源現狀,發展趨勢,以及污水灌區的地下水水質變化情況,主要城鎮區域的水質污染現狀和發展趨勢。

(四)地質

蒐集現有資料加以綜合。重點調查已建大型水庫建設前後的地震變化規律和待建大型水庫周圍的地震背景情況。

(五)土壤

流域內土壤類型分佈,理化指標和有機質含量,水土流失現狀,土壤侵蝕模數等。

重點調查大型水庫庫區的土壤類型,農藥殘毒及易釋放的且對水化學指標影響大的元素含量;庫區周圍土壤沼澤化,鹽鹼化,潛育化程度;主要灌區土壤鹽鹼化的面積、程度和年際變化。污廢水灌區土壤污染的面積、程度和歷史。

(六)陸生生物

流域內野生動植物區系,種類及分佈規律,珍稀動植物的種類、數量,分佈範圍,生態條件,歷史變化及其原因,經濟、學術價值,保護級別等。調查的重點是流域主要野生動植物分佈密集的地區、自然保護區,大型水庫庫區及周圍地區的動植物情況,水土流失嚴重地區的植被情況,污水灌區的農作物污染情況。

(七)流域內魚類區系組成、優勢種類、分佈、生活習性,年產量,餌料來源,產卵場位置以及生態條件,年齡及性別構成等。對珍稀水生生物,洄游及經濟漁種,還需瞭解經濟學術價值,保護級別等。

調查的重點區域是幹流劉家峽庫區段,寧夏、內蒙河套平原段,龍門至三門峽及小浪底至入海口河段,渤海黃河口區域。支流湟水、汾河、渭河、伊洛沁河,大汶河等河流的平原區段,及大型水庫庫區、湖區段。(八)社會經濟

1、流域人口分佈、密度、結構、增長速度;

2、流域城鎮,工礦企業,農林牧漁業的佈局,結構、現狀、經濟狀況及其遠近期規劃;

3、交通、航運、電網現狀及發展規劃

(九)人羣、健康

流域內地方病和自然疫源疾病的種類,成因、主要傳染途徑以及在地區和時間上的分佈。

調查的重點區域是乾旱缺水的黃土高原區,大型水庫庫區、湖區及周圍地區,主要灌區等。

(十)景觀與文物

1、自然景觀:山景、溶洞、泉、島、天象,自然保護區等的位置和數量。

2、文物古蹟:歷史文物、名勝古蹟,古建築、碑刻、歷史事件舊址等的位置,保存現狀及影響其變化的主要因素等。

3、其它:如水庫大壩,水上運動場、風景遊覽區、療養區等。

流域環境本底與影響現狀調查以蒐集整理現有長期觀察資料、國家與地方各部門的工作、科研成果為主,組織專家對重點地區進行野外查勘,並進行少量的臨時監測與試驗。調查工作完成後,應對調查的資料進行分析整理與評價,編寫文字説明,並附以必要的圖表,建立文件庫與數據庫,寫出調查報告。

四、治理、開發規劃影響評價

在環境本底和影響現狀調查的基礎上,分三個層次進行規劃的評價工作。第一是對流域內主要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和防洪工程體系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第二是對工程佈局密集的區域及相互制約的工程羣系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第三是在上述工作的基礎上,結合其它工程的佈局和聯繫情況,對黃河治理開發規劃的總體進行評價。

(一)單項工程評價

除幹流上的特大型工程外,原則上可僅對2000年前上馬的工程項目進行評價。已有評價成果的項目,一般均應直接引用。1、蓄水工程:幹流的龍羊峽、大柳樹、磧口、龍門、小浪底等在建和待建水庫;支流湟水的黑泉,洮河的九甸峽,無定河的五圪堵,涇河的亭口;沁河的張峯、河口村;伊洛河的故縣等大型水庫,應編寫環境影響報告書.幹流上的一些非控制性水庫工程和支流上的一些中型水庫應填寫環境影響報告表。

已建大型水庫如三門峽、陸渾和汾河等應編寫環境影響回顧評價報告書。

2、灌溉工程:新建、改建、擴建和已有的30萬畝以上灌區編寫環境影響報告書;10-30萬畝的灌區填寫環境影響報告表。

3、調水工程:流域內的“引大(通河)入秦(王川)”、引涇(河)濟青(水河)”和大汶河的“東水西調”應編寫環境影響報告書;跨流域的西線南水北調,從宏觀上粗略分析評價不同調水線路和方案對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的影響;下游的引黃入澱,入黃濟津、引黃濟青等調水工程重點評價下游水量減少產生的一系列環境問題。

4、防洪滯洪工程:專門用於防洪的使用機遇較大的(百年一遇以上)干支流大型防洪滯洪工程體系,編寫環境影響報告書;使用機遇較小的填寫環境影響報告表,提出減免不利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二)工程羣評價

1、梯級開發及蓄水工程羣

(1)龍羊峽--大柳樹河段,河長744km,規劃佈設有龍羊峽、拉西瓦、李家峽、公伯峽、積石峽、寺溝峽、劉家峽、鹽鍋峽、八盤峽、小峽、大峽、烏金峽、大柳樹等13座梯級開發工程。其中龍羊峽、劉家峽、大柳樹為控制性大型水庫,其餘10座為徑流電站。重點預測評價這些工程設施不同組合存在和運用對區域環境地質、環境生態和經濟社會的影響,龍劉兩庫聯合調度和大柳樹水庫的反調節作用對整個黃河干流及下游區域的影響。

(2)萬家寨--龍門河段:河長619km,規劃佈設有萬家寨、龍口、天橋、磧口,軍渡、三交、龍門等7座梯級工程。其中,磧口和龍門為控制性大型水庫。預測評價的重點是,工程設施不同組合存在和運用對區域環境地質、環境生態和經濟社會的影響;磧口、龍門攔沙及運用對龍潼河段和三門峽庫區及下游防洪減淤的影響。

(3)三門峽--花園口區間:該區間目前及規劃有幹流三門峽、小浪底,支流陸渾、故縣、河口村等大型水庫。這幾個大型水庫的蓄水運用和調度對下游水害防治、生態環境建設具有重要作用。評價重點除應分析預測工程設施對區域環境地質、環境生態和經濟社會的影響外,還應結合下游的防洪工程、滯洪工程和灌溉工程,提出不同組合存在和運用對下游“黃泛區”“黃灌區”等區域的影響。

2、大片並聯灌區羣

黃河灌區主要分佈在八個區域:(1)湟水河谷地區,大小灌區已聯成片,灌溉面積已達到141萬畝。2000年計劃配套改善灌溉面積70萬畝,新增灌溉面積35萬畝;(2)甘肅中部及寧夏沿黃高地。主要以提水工程灌溉為主,灌溉面積已達198萬畝。計劃2000年配套改善60萬畝,新建130萬畝,達到316萬畝;(3)寧夏平原灌區,灌溉面積已達403萬畝,計劃2000年新增42萬畝,配套改善100多萬畝;(4)內蒙古平原灌區。灌溉面積約1000多萬畝,計劃2000年配套改善300多萬畝,新增擴灌80萬畝;(5)陝西關中地區,灌溉面積1420萬畝,計劃2000年配套改善85萬畝,新增185萬畝;(6)山西汾涑河地區。灌溉面積1010萬畝,計劃2000年配套改善620萬畝,新增131萬畝;(7)河南引黃灌區,現有引黃涵閘、虹吸、提灌站54處,灌區28片,設計灌溉面積1010萬畝,計劃2000年配套改善372萬畝,新增431萬畝;(8)山東引黃灌區,現有引黃工程68處,設計引水能力1783立米/秒;設計灌溉面積2136萬畝,計劃2000年發展到2200萬畝。

做好上述八片灌溉規劃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對充分發揮黃河水資源利用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評價的重點是,總結不同灌溉時期的生態環境演化規律,針對一些灌區生態效益差、水資源浪費嚴重及鹽鹼漬害等問題,提出減免生態環境負效益和增加正效應的對策和措施。

3、下游引、調水工程羣

目前下游有涵閘、虹吸、提灌等引水工程120多處,規劃2000年還將建成引黃濟青,引黃入澱等大型調水工程和一些引黃灌溉工程。這些引水調水工程大量引用黃河水資源,使有限的黃河水資源在下游十分短缺,甚至長期斷流。評價的重點是,向外流域引水調水對黃河下游水生生態和渤海漁業生產的影響,以及下游河道長期斷流或近於斷流帶來的環境問題。

(三)流域規劃總體評價

流域治理開發規劃總體評價的範圍,原則上是全黃河流域及下游防洪、水資源利用所涉及的區域,重點是龍羊峽水庫以下的工程項目集中的區域。評價的階段分為現狀、2000年、2030年和規劃工程項目全部實施後等四個階段。評價按環境要素設置下列專題:

1、水文、氣象現狀調查和影響評價

2、水質及污染源現狀調查和影響評價

3、土壤環境現狀調查和影響評價

4、陸生動物現狀調查和影響評價

5、陸生植物現狀調查和影響評價

6、水生生物現狀調查和影響評價

7、環境醫學現狀調查和影響評價

8、環境地質學現狀調查和影響評價

9、社會經濟現狀調查和影響評價

10、景觀與文物現狀調查和影響評價

此外,根據黃河治理開發規劃各專題對流域生態建設和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對幹流梯級開發方案,水資源綜合利用方案,中游區水土保持和生態建設方案,也應設置專題,分析評價不同方案對環境的影響情況,使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得到統一和協調。

在單項工程,工程羣和各項專題評價工作的基礎上,對流域治理開發規劃的不同組合總體方案進行綜合評價,編寫黃河治理開發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綜合評價應選擇可行的科學方法,對規劃方案的環境影響進行全面分析,從總體上評價各規劃方案實施後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改變狀況,為比較方案提供科學依據。

五、評價的方法和步驟

(一)環境影響識別

環境影響識別是在環境本底和環境現狀調查的基礎上,結合工程、工程羣的特性和區域環境特點,初選環境因子。根據有關專家經驗,可從下列環境因子中初選一部或大部進行環境影響評價。

1、自然環境

(1)區域氣候:氣温、降水、蒸發、温度、風、霧等;

(2)水文:水位、水深、流量、流速、水面面積、含沙量等;

(3)泥沙:淤積、沖刷等;

(4)水温:水温結構、下泄水温等;

(5)水質:有機質、有毒有害物質、營養物質等;

(6)環境地質:誘發地震、岸邊穩定、滲漏等;

(7)土壤環境:土壤肥力、土壤侵蝕、土壤鹽漬化等;

(8)陸生植物:森林、經濟林、草場、珍稀植物等;

(9)陸生動物:野生動物、珍稀動物等;

(10)水生生物:魚類、珍稀水生生物等。

2、社會環境

(1)人羣健康:自然疫源性疾病、蟲媒傳染病、介水傳染病、地方性疾病等;

(2)社會經濟:工業、農業、交通運輸、礦藏開發、移民安置、土地利用、人口分佈、生產力佈局、城鎮建設等;

(3)景觀與文物:風景名勝、文物古蹟、自然保護區、療養區、旅遊區等。

黃河流域治理開發規劃影響評價工作量大,人力、物力和財力有限,認真細緻地做好環境影響識別工作,可以抓住工作重點,減少不必要的工作量,做到事半功倍。

(二)環境影響預測

環境影響預測的方法,可以根據影響識別選出的各環境因子特性,採用定性或定量兩種方法進行。對難以用度量來表示的環境因子,可用類比分析或機理分析方法進行定性預測估算,對於能用量度表示的環境因子,應建立數學模型或物理模型進行定量計算。具體預測時可參考《水利水電工程環境影響評價規範》附錄五“環境影響預測方法”等資料,結合預測工程項目及區域的特性進行。

(三)環境影響評價

根據環境影響預測結果,對比無工程時或前一階段時的環境狀況,結合國家和地方頒發的各項環境質量標準進行環境影響評價。並擬定減免或改善不利影響的對策和措施,推薦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統一、協調的規劃方案和對策措施。

工程或工程羣的綜合評價方法有矩陣分析法、影響分級權重法、環境質量指標法等。這些方法是在吸收、消化國外綜合評價方法及國內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國的評價水平提出的。黃河流域規劃的綜合評價方法,可在這些方法的基礎上,結合東江流域規劃環評的經驗和本流域的特性,在實踐中總結提高。

【第12篇】農村青年創業基地建立的調查研究報告

為整合青年創業資源,健全青年創業體系,解決青年創業融資難。共青團在全國範圍內廣泛建立農村青年創業基地,通過提供就業導航、信息服務、技能培訓、資金支持等,扶持農村青年創業發展。那麼,這種集信息平台、項目平台、培訓平台、資金平台為一體的成長平台,是否能有效解決青年創業難題,成為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的新興力量。

一、農村青年創業基地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及重要性

創業就業是民生之本,廣大青年是創業就業的主體力量,推動青年創業就業是青年最具體、最緊迫的現實問題,也是共青團組織團結凝聚青年、引導青年有效的載體和途徑。農村青年創業基地的建立,不僅為青年創業提供融資、培訓、項目等,更重要的還是為青年創業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發展環境。

目前,農村青年創業基地在各級政府部門及企業界人士的關心支持下,得到了全面發展,它的積極作用毋庸置疑,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搭建創建平台,引導自主就業。農村青年創業基地的建設,最為核心的理念一是教育青年人自食其力,針對不同羣體定製不同的培訓內容,引導青年樹立自主擇業、靈活就業、自主創業;二是有利於創業人才和項目庫的建設,為創業工作搭建一個豐富的資源平台,基地能把具有創意的項目和掌握一定創業技能的人納入到這兩個資源庫中,爭取造就一批符合地方產業模式的新項目。

2、爭取財政支持,解決融資難題。創業能帶來更多的就業崗位,這是解決就業的重要渠道之一,也是現階段國務院高度關注的民生問題。農村青年創業基地的建立,能為創業青年提供有效支持,這其中包括政府撥款、税收減免、siyb創業培訓。特別是青年融資難問題越來越受到政府關注,建立基地有利於金融機構全面系統的瞭解轄內青年創業情況和資信等級,針對性地做好創業貸款的發放工作。

3、實現優勢互補,獲得資源共享。農村青年創業基地以鄉鎮為單位籌建,實現轄內不同行業集中管理,使青年創業者共同擁有一個創業致富平台。該種模式的運用,最大限度的實現資源和信息的共享,一方面有利於創業青年分享經驗、汲取教訓,實現取長補短、優勢互補;另一方面也有利於創業青年及時獲得市場信息,提供一個信息交流平台,從而實現轄內青年自主創業、以老帶新,做好傳、幫、帶,引領地方百姓共同致富。

二、制約農村青年創業基地可持續發展的因素

農村青年創業基地作為解決農民勞動力就業的重要成果,在其發展過程中,既存在着諸多優勢和機遇,也必須遭遇各種條件的制約。

1、管理成本較高,經營存在風險。儘管有不少部門表示,他們會響應團組織號召,積極支持農村青年創業,籌建農村青年創業基地。但是企業在重視社會效應同時,也時刻關注着成本支出。由於農村地域廣闊,有創業需求的青年較為分散,要將他們實現集中管理,必須要有一個固定的經營場所,這期間涉及水費、電費、場地租賃、辦公經費等各項費用支出,這些費用由誰來承擔,以及今後維繫基地正常運轉的資金由誰提供,這都是事先必須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2、融資渠道單一,授信額度偏低。金融機構出於風險考慮,發放貸款往往要求提供住房等抵押物,農村青年雖有創業熱情,但處於起步階段,沒有財富積累,加上部分青年家庭實力有限,又難以提供有效擔保。雖然在信貸支農過程中,農村信用社因地制宜推出了農村青年創業貸款這一專項金融產品,但是授信額度相對偏低,5萬元信貸資金雖能解決簡單種養業需求,倘若遇到科技創新型項目,則也只能杯水車薪。

3、存在懼貸心理,影響基地建設。銀行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信貸資金投放以風險可控為前提,但是一些基層信貸人員指出,在農村青年創業基地建設過程中,大學生創業貸款項目的風險程度是最高的,一缺有效抵押物,二缺實踐能力,一旦產生風險,吃虧的肯定是銀行。另外,大多數信貸人員又實行的是模擬利潤考核,對小額農業貸款實行包收、包放、包管理,績效薪酬直接與資產質量掛鈎,這也使得他們存在懼貸心理,從而影響基地建設。

4、政策支持不足,制約規模擴張。農村就業問題是國務院重點關注的民生問題,如何發揮基地作用,凝聚團員青年力量,引領新時代農民致富、奔小康這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因此,扶持農村青年創業基地建設,這不僅僅是團組織和金融部門的工作任務,它的成長更離不開政府及各級部門的關心支持。目前,基地部分產業項目雖獲不少優惠政策,但是多數以部門為單位針對項目設定,缺少對整個創業基地的專項扶持政策。這些原因直接導致優秀青年創業項目難以落户,基地抗風險能力不足。

5、人才難以引進,缺少科技支撐。農村青年創業基地作為一種新型的創業模式,不僅需要在摸索中發展完善,更需要有專業技能的優秀人才參與。但是多數基地地處農村偏遠地區,交通不便,信息不暢,且創業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風險。如何能夠引入優秀產業項目,留住那些具有專業技能和執業經驗的人才,也是關係基地建設成敗的一項因素。

三、促進農村青年創業基地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農村青年創業基地建設成敗事關農村青年就業、創業,對於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具有積極作用。但不可忽視的是,在發展初期也同樣面臨着各種不利因素的制約,那麼如何實現在農村的可持續發展呢?

1、統一思想認識,落實籌建資金。創業就業是民生問題,農村青年創業基地的建設對於引導青年自主就業,實現農業產業現代化發展具有積極作用。為此,政府各級部門應從構築和諧社會,促進農村經濟健康、穩定發展的角度出發,來正確對待基地建設。關於基地資金的籌集,筆者認為有以下三種途徑:一是企業冠名。邀請縣域優質企業出資冠名,由其承擔基地首期資金投入,配合鄉鎮團組織做好基地籌建,或能引進項目、解決銷售。二是政府出資。由地方政府部門或所在行政村在轉讓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同時,對部分資金予以留成,用於維繫基地正常運作。三是青年繳納。基地對青年創業者的作用顯而易見,作為基地創業主體的青年理應分攤一部分基地費用,確保其有序運作。

2、創新擔保模式,解決融資難題。創業難,難點更在融資。農村青年創業者由於缺少財富積累,初期階段大多缺少資金,又無有效抵押物,借貸肯定碰壁。因此,如何解決貸款擔保難問題是基地創建成敗的關鍵,筆者認為可從以下三方面予以解決:

(1)設立農村青年創業擔保基金。基金資金來源主要由四部分組成,政府財政撥款、企業或成功人士出資冠名贊助、縣農業擔保中心劃出專項資金、農村創業青年共同籌集。擔保基金可按1∶5比例承擔風險責任,由縣農業擔保中心負責具體事項運作,但考慮農村青年經濟承受能力,建議擔保中心免費為農村青年創業提供擔保。

(2)建立農村青年創業聯保貸款。青年創業聯保貸款可由5名以內員工組成,採用集中授信、隨用隨貸原則,由鄉鎮團組織根據基地青年資信等級情況推薦,並完成初評估。由於創業項目在基地內實行集中管理,轄內創業者的生產經營情況相互瞭解,採用互保模式,大大增強了風險可控性。同時,不同行業聯合重組,允許種植户、販銷户和養殖户相互擔保,也降低了因季節性因素而導致的經營風險,增強了風險抵禦能力。

(3)推進豐收小額貸款卡業務。農村信用社是農村金融主力軍,在支持農村青年創業基地建設過程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筆者認為,作為地方性金融機構的信用社必須創新流程、簡化手續,特別是對10萬元以下的支農項目,可以通過發行豐收小額貸款卡等形式,實行“額度一次核定,擔保、抵押一次落實,貸款分次發放使用”,真正做到隨用隨貸,週轉使用,主動為青年創業者提供資金服務。

3、實現支農傾斜,支持基地發展。農村青年創業基地建設事關農民增收、農村長效發展,對解決農村青年就業創業具有重要意義。為此,農村信用社應從構築和諧社會,促進農村經濟健康穩定發展的角度出發,來認識農農村青年創業基地的重要意義。關於基地青年貸款擔保方式可以通過上述基金或聯保等方式予以解決,在客户經理的薪酬考核中要視同抵押貸款,促使客户經理轉變經營理念,加大扶持力度。同時,農村信用社還不應過份強調商業銀行利潤最大化,而應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反哺農村發展,主動下調基地創業貸款利率,以吸引更多優秀青年入駐創業。

4、加強政策引導,做好典型推進。農村青年創業是一項全方位的系統工程,只有將金融保障和多方綜合服務結合起來,才能真正有效地解決農村青年創業中遇到的各項困難和問題。因此,農村青年創業基地建設應當受到政府部門關注,農口等政府職能部門應為基地引進專家、學者做好技術指導、技能培訓等;人行、信用社應在提供資金支持同時,通過基地全程瞭解農村青年的生產經營情況,根據資信評估數據建立對農村青年的信用檔案;各級團組織應積極爭取政府支持,建立基地專項扶持政策,包括税收減免、財政支持、工商登記等,引導農村青年落户創業。

5、加強自身建設,做好對外宣傳。各級團組織應利用各種媒體和平台向公眾宣傳設立農村青年創業基地的意義和目的,介紹基地開展的相關業務,正面引導公眾充分了解並認可農村青年創業基地。在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同時,以現代化手段和優質服務吸引優秀人才加盟,以帶動青年創業致富。

【第13篇】現代學校制度建設的調查研究報告

長期以來,地方政府與公辦學校關係沒完全理順、將學校視為教育行政部門的一個機構,從對校長、教師的選聘到考核進行較多的行政干預,校長一言堂、內部管理同質化、民主監督機制失靈和社區與家長沒有真正參與學校管理等。不僅降低了教師隊伍的職業化和專業化水平,而且也制約了現代學校制度的建設。現代學校制度建設迫切需要通過排除他律性因素干擾即去行政化來理順外部制度環境,通過加強學校內部治理結構探索建立符合學校特點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以及通過促進學校管理民主化進程來保障教育的公共性。

對此,我們採用調查研究的方法,就如何落實學校依法辦學自主權、落實自主管理和民主監督辦學、促進社會參與學校教育機制的建立等問題進行問卷和訪談,並就促進中國小現代學校制度建設等提出對策建議。

一、基本情況

公共教育管理領域內的政府和學校之間的關係主要體現為教育行政與學校管理之間的關係。教育行政與學校管理之間一般有三種管理水平:一是法制管理水平,二是制度管理水平,三是兩者在教育管理運行機制上的自覺的意識管理水平。長期以來,“我國的教育行政和學校管理之間關係的根本特徵不是制度性的,而是以行政性(上下級的)、管理型(管與被管)、習慣性(隨意地、人際的)為根本特徵。”這一教育行政管理特徵儘管具有的精確、快速、效率、成本低等優點,成為實現政府職能專門化的普遍做法。但這種管理模式暴露的問題也愈來愈突出,集中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教育行政機關成了“大校長”。公辦學學校類似於國家教育行政機關的附屬機構、分支機構,學校的主體地位不明,在人、財、物、課程及其它教學業務方面政府對學校統得過死,校本管理遠未形成,依法自主管理難以實現。

學習評價評價搞成“一刀切”。現行學校評價制度評價主體是教育行政機關及其指定的機構,功利化取向十分明顯,評價指標體系“一刀切”,統得過死,沒有顧及學校的差異和特色,對學校多元化、差異化發展,有一定負面引導作用,導致了現代教育觀念難以貫穿和指導教育教學全過程,素質教育難以全面實施,學生的充分、全面、多元、終身發展和允許有差異地發展的目標難以全面實現。

人財物上學校成了“肌無力”。在先行管理制度下,表面看起來學校很風光,滿身肌肉,實際上是“肌無力”。一些公辦學校應獲得的公共教育經費難以落實,在人力資源管理、經費的籌集及管理、生源等方面,出現了制度層面的一些亟需研究的問題。如需要的教師進不來,“富裕’的教師出不去,經費籌集渠道單一,開支管得過死,經費常常是捉襟見肘,學校招生權受到限制。制度因素導致部分學校的資源未能充分、有效地發揮作用。

學校管理搞成了“家長制”。首先是學校決策機制存在問題。一是決策權力過分集中於主要負責人,部分學校校長缺乏民主意識,養成“個人説了算”家長制作風,教職工難以有效地介入學校管理工作。二是決策過程簡單化、經驗化,決策預案不充分,決策程序不民主,決策結果不透明。決策和執行分離,決策的有效性不高、指導力不強。決策責任追究制度不健全,重大決策失誤得不到及時的糾正和處理。管理方式陳舊。學校管理仍沿用傳統的金字塔式(層層垂直命令式)管理方式,這種管理方式組織上過分龐雜、管理結構上多層次、管理職能上多重疊、管理手段上高集權,因而,在現代組織管理中已經逐步被淘汰。現代管理模式強調實行扁平式管理,儘可能減少中間環節,直接面對政策對象,解釋政策初衷,增強政策認同,保障信息暢通,從而使管理更加有效。

學校管理相對封閉——搞成了“孤島”。制度的分割作用,導致部分學校不能與社區、家庭溝通。這一切,都與學校制度的相對落後、現代學校制度尚未系統建立有一定的關係。制度障礙已經成為我國基礎教育階段現代學校建設與發展的較大的障礙之一。

隨着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傳統的科層制管理難以應對後工業時代出現的種種社會問題,公共管理服務領域在公平、質量、效益等各個方面遭到質疑。教育內外部環境日益複雜化,教育活動的不確定性、不可預測性不斷提高,這些變化對學校尤其是校長在處理複雜事態方面的綜合能力要求越來越高,傳統的教育行政管理體制已經不適應當前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實際需要,無論是政府教育管理職能的轉變,還是現代學校制度的建設,在當前都無法迴避“去行政化”這一改革命題。為此,我們接受了中國教育學會整體改革委員會課題《現代學校依法辦學自主管理制度體系建構研究》,假定在管辦評體檢成熟的情況下,學校應該如何建構內部管理體系,同時回答建構依法辦學內部管理體制需要哪些外部條件。

二、目的和意義

“沒有調查就沒有有發言權”,這是毛澤東同志的經驗總結。《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建設現代學校制度,構建政校分開、管辦分離的新型政府與學校之間的關係,探索建立符合學校特點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逐步取消實際存在的行政級別和行政化管理模式。可以説,今天我國的教育改革已進入深水區,改革的焦點主要集中在制度變革上,而制度變革的核心是如何對政府與學校之間的權利、責任和義務進行重新調整和分配。

學校現代教育制度建設的前提是實現教育“管辦評”分離、學校“去行政化”它涉及到的核心問題是對公共教育領域裏長期存在的政府對學校管理和教育實踐活動干預過多,以及服務單一化、僵硬化等弊端而提出的改革問題,目的在於削弱教育行政過程中的權力性、強制性等要素,突出教育行政部門對學校的專業技術指導能力。為此,我們必須認真而客觀地瞭解社會各階層的對此反應,以中國小教師人事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現象及去行政化實踐探索作為問題焦點,重點分析和探討去行政化對推動現代學校制度建設的重要性。目的是為了提高我們研究的實效性和科學性,為學校現代制度建設研究提供基礎。

三、調查內容、對象與方法

為此,上半年,我們以“轉變政府教育管理職能”、“建設現代學校制度”、“中國小教師人事管理改革”等內容為主題,分別對校級領導、中層幹部、教師、社區及家長代表。採用隨機抽樣調查,共發放調查表300份,回首250份,回收率80%。同時我們組織訪談5次。然後採用統計分析,形成報告。

四、調查情況分析

調查結果表明,當前我國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從對校長、教師的選聘到學校用人制度均有較多的行政干預,不僅降低了師資專業化水平,也制約着現代學校制度建設的實際進程。因此,去行政化不僅侷限於高校內,基礎教育領域內同樣迫切需要去行政化。

當前學校管理中突出的問題有:

(一)教學行政部門對學校管過多。簡政放權,進一步擴大學校辦學自主權,這是伴隨政府職能轉變、構建現代學校制度而提出的教育改革方向。根據我國現行法律法規的規定,教育行政部門事先具備了有關對學校人、財、物的管理權利;而學校作為法人單位,必然希望能夠自主、自律地按照各校的辦學傳統和理念進行改革,然而卻因各個學校基本上不具備有關作為組織條件的人、財、物等方面的決定權,而必須依賴教育行政部門的管理和指導,這就構成了現實中教育行政和學校管理之間既限制又依賴的矛盾關係,這一矛盾關係也成為制約現代學校制度建設的主要因素之一。

多年來,我國形成了公辦學校政府辦,公辦,一直沒有很好解決政府怎麼管學校的問題,長期以來政府習慣於一手包攬,從校長任命到教師選聘,從學校制度建設(怎麼辦學)到學校評價都是政府説了算,結果學校千人一面,同質化想想十分突出,不能滿足社會對公辦學校的多元化需求。對此被調查者頗有微詞,

絕大多數人認為“當下的學校管理制度存在的問題”主要問題是“主管部門管得太多,學校自主權有限” “校長任命制,專家辦學特色不明,校長過分依賴主管部門”,學校“管”得太死,制度沒有激活教師積極性。教師對於“論資排輩”,績效分配“大鍋飯”現象很是不滿。部分家長和社區代表也覺得管理主體單一,缺乏建構社區和家庭參與學校管理的機制。

(二)任命制不利於校長職業專門化。教育人事管理行政化的特色就是實行校長任命製為主,學校校長是靠教育行政部門發現、培養,形成近親繁殖和裙帶繁衍,這無疑把有些具有現代校長素質、辦學理想和創新型人才排除在外,有些人當了校長以後,把校長當官做,眼睛向上,只對主管部門負責,缺乏眼睛向下服務於教師和學生的精神,對學校發展、對教師發展和學生髮展負責的意識淡薄。

在《關於深化中國小人事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中明確提出:“改進和完善中國小校長選拔任用制度,積極推行中國小校長聘任制。中國小校長的選拔任用要擴大民主,引入競爭機制。”調查表明,在被調查的80%人擁護“自薦竟聘”和“民主推薦”。絕大多是人認為學校去行政化,校長應該實行職級制,走專家化發展道路,一邊校長全心全意辦好學校。在訪談中大家認為,校長任命制是比較典型的行政化管理模式,這種選拔方法一方面不能保證具有相應資格的人當選校長,使得選拔校長的過程成為一般行政幹部交流的過程,不利於校長職業的專門化;另一方面地方教育行政部門人權與事權相脱離,教育局一些業務科室與基層學校在行政級別上出現“倒掛”現象,加大了教育行政和業務部門對學校進行有效管理的難度。

(三)協調選聘不利於教師隊伍建設。建設一支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是學校管理的永恆主題,然而在高度行政化的管理模式下,由多部門協調選聘教師的行政化管理模式降低了教師職業的專業性。這一辦法是一把具有“雙刃劍”:一方面由多部門協調選聘起到了權力的相互制約和平衡作用,以防權力過於集中到某一部門;而另一方面,教師職業是“以作為教育者的使命感和深厚的教育熱情為基礎的,而且具有廣泛的教育涵養,能夠深入理解學習能力、教育理念和方法以及人的成長和發育規律,具有出色的教育藝術等綜合素質和能力,具有高度專業化的職業。”

面對這樣一個既要求具有較高專業水準,又要求具有較高責任感的專業羣體,有必要由專門的機構對教師進行認證、選聘和考核。採取多個部門選聘教師的做法,難免運用一般行政原理,加大了橫向行政部門干預教育的隨意性,從而降低了教師這一職業的專業性,這必然很難從入口處把好教師隊伍素質關。

調查和訪談表明,在被調查中80%的人希望,專門機構(第三方)選聘,學校使用,主管部門備案,也有部分贊同學校選用,但擔心學校領導暗箱操作。

(四)職稱評聘分離可謂一把雙刃劍。教師職稱和職務不搞一刀切和終身制,去年全國人代會上,就有代表提出,目前實行的績效工資的高低,一個重要的參評依據就是職稱的高低,職稱“終身制”使得一些學校的部分教師只要評上高級職稱就認為萬事大吉,在之後的工作中不再“賣力”。建議取消教師職稱“終身制”。解決教師不思進取、高原現象問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學校採用評聘分離,地址高評和高職低聘,行政部門搭建促進教師校際交流的平台,促進教師良性流動。

在絕大多數受訪對於“教師學校使用教師時,不搞終身制,根據學校編制的職稱職數,實行“高職低聘、低職高聘”,有利於調動中青年教師的積極性;有利於促進教師專業技術終身發展;有利於教師隊伍的正向交流和合理流動;有利於學校對教師的動態管理。但也有人認為這是一把雙刃劍,學校領導必須制定公正公平的制度,將過程公開化、透明化,否則會造成人心惶惶,不利於學校的安定團結。

(五)現代學校制度建設的要素欠缺。“管、辦、評”分離後,學小現代教育管理制度,依法辦學,民主管理,一方面學校必須成立學校民主管理機構,引進現代企業管理你年和模式,實行校長負責制下的“扁平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另一方面要求擴大學校管理主體的內涵,引進社區、家長參與學校管理,教育主管部門將引進第三方機構對學校辦學質量進行專業評估。而這一切目前都不夠成熟。

大家認為,依法成立由校長、學校行政、教代會代表、骨幹教師、社區代表和家長代表的學校“校務管理委員會”,實行民主管理。能充分調動廣大教職工作為學校管理的主體的積極性,增加學校的向心力,有利於學校校長“依法辦學,民主治校”的各項制度的貫徹和執行,有利於暢通教師的各項訴求渠道,保證學校管理的公正、公開和透明,有利於減輕校長日常事務管理,專心思考學校發展,體現專家辦學的優勢。

絕大多數人支持引進“第三方”評估學校,因為專業機構的評估一般尊重教育規律和學校特色,既體現科學性和有效性,有體現了客觀、公正、科學的。但也有人對此持懷疑態度:因為專業機構是由教育主管部門指定的,換湯不換藥;目前專業機構很不成熟,難免出現偏差。

對當前的“社區”和“家委會”參與學校辦學的普遍看法是很不成熟,社區辦學還停留在形式上,.與世界上其他國家不一樣,目前社區辦學積極性不高,很難從實質上參與學校辦學。目前家委會大多屬於幫、為學校解決具體問題的機構,還沒有真正參與到辦學過程中。家委會顯得比較鬆散,成員的素質和積極性參差不齊,很難形成一股參與辦學力量。

(五)現代學校制度要求高素質校長。建立現代學校制度是依法治校、民主管理的要求,也是校園文化建設和校園政治文明建設的組成部分。校長作為學校發展和學校管理的首要負責人,應該關注現代學校制度建設,並在校內製度建設中發揮主導作用,成為推進和建構現代學校制度的靈魂人物。因此校長必須具有現代眼光和博大情懷,先進的教育理念和不斷創新的精神,民主的智慧和深厚的情感凝聚力是校長必備的素質,所以説“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

“好校長應該具備哪些素質呢?”大家不約而同的認為:好校長應該具有:對我國教育現狀保持清醒的頭腦,是教育的思考者和實踐者,具有教育家辦教育的戰略思考;要有法制意識,發揚民主,依法治校,滿懷激情引領教職工辦好學校;要有教育理想和教育激情,主動地為師生服務,具有管理即服務的理念;要有科研思維,沉下身子回到課堂,與老師們一起研究和解決課程設置、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是課堂的和管理者;要有學習和創新精神,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辦出學校自己的風格和特色。

(六)現代學校制度建設的一些想法。大家對現代學校的一攬子制度的看法有:一是看好現代學校制度,認為着一攬子制度很系統,如果能變成自覺行為,管理成本會很小,機制的效益會很高;制度很科學,廣大教職工通過校務委員訴求和討論,將自己的意志轉化為自覺行為,充分體現民主治校的思想。但也有一部分人不看好,認為制度很繁瑣,關鍵是很難變成自覺行為,管理成本會很高,執行力度很大。這不是制度本身的問題,二是不合符當前實際,因為教師已經適應了為管理而管理的制度。

校長所擔心的是現代教育制度將人事權下放、經費包乾給學校意味着對校長髮出了挑戰:.挑戰校長的法律意識,校長是否有依法辦學,接受民主監督的意識;挑戰校長的民主意識,校長能否實行民主管理,依靠廣大教職工辦好學校;挑戰校長的責任意識,校長是否有向政府負責,向社會負責的意識;挑戰校長的辦學智慧,校長是否具有辦學能力,能把一所學校辦成好學校;挑戰校長的創新意識,校長能否運用教育智慧,以創新思維推動學校特色發展。一句話,校長愈來愈不好當了。

當然要推行現代學校制度路還很長,不可能一蹴而就,它的前提是政府鬆手,簡政放權,去行政化,實現“管、辦、評”分離,而實行“管辦評“分離的關鍵是“政府放權”,否則一切免談。

四、思考建議

調查結果表明,當前我國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從對校長、教師的選聘到學校用人制度的行政干預過多,不僅降低了師資專業化水平,也制約着現代學校制度建設的推進。因此,在基礎教育領域內去行政化,建設依法辦學的現代學校管理體系,對於深化教育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此我們特提出以下思考建議:

(一)改革校長選拔制度,實行中國小校長專業職級制。一直以來,我國將學校視為教育行政的一個機構,中國小校長也具有行政級別。具有行政級別的校長忙於行政事務,無法將主要精力放在學校教育教學改革上來,也無法關注教師專業化發展的訴求,容易忽視教師的主觀能動性,造成教師從事教育改革的職業權利與職業能力嚴重缺乏,“教師的不支持與不適應使教育改革只能得到有限的、支離破碎的執行,使教育改革形式上變化較多,實際進步很小。”

人事部提出對事業單位人事實行“脱鈎、分類、放權、搞活”的總體思路,為此,近年來,在上海、中山、濰坊等地區試點運行了中國小校長職級制改革。實踐表明,中國小校長職級制改革是教育體制改革的一個方向,把校長職位與其原來的行政級別脱離,通過選聘、考核建立起新的一套校長職級系列,目的在於減少學校教育中不必要的行政干預,培養教育家辦學的氛圍,這項改革可以視為是當前我國教育去行政化一次試水。

濰坊市在推進素質教育改革的過程中認識到教育家辦學的重要性。從起就推行校長職級制改革,從最初取消校長的行政級別到實行校長職級制、任期制,確保讓懂教育的人來辦教育,基本上阻斷了傳統的行政官員擔任中國小校長的路徑。,該市成為國家試點的校長職級制改革單位。目前,該市正通過採取後備人才制、校長遴選制、校長職級制、校長薪酬制、校長任期制、校長與教育主管部門交流任職制、縣市區教育局長任職資格制等一系列配套改革措施繼續完善該項改革。

與傳統的校長任命制相比,實行校長職級制管理具有以下幾方面優勢:一是校長的選拔、考核以及調配歸口於教育行政部門管理,減少了橫向部門之間的行政干預,實行公開遴選制,為教育家辦學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減少了校長過於繁瑣的行政事務,增加了投入於教育教學活動的時間和精力,有助於校長職業化,為培養教育家辦學創設了平台;三是增強了學校辦學活力和創新意識,有助於創新型人才的培養。

不過,在現階段中國小校長職級制改革進展並不順利。主要原因:一是校長任命權不在地方教育局,即使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有實施職級制改革的主觀願望,但很難付諸實施。二是實施校長職級制,必須要有比行政級別更具吸引力的改革條件。濰坊實施職級制改革,是採取與校長職級制改革相適應的薪酬制和任期制等配套改革環節予以保障的,這需要政府統籌支持,單靠教育行政部門是不能夠實現的。

(二)建設現代學校制度,實施依法辦學民主管理制度。從現代學校制度建設的國際經驗來看,構建現代學校制度主要受制於三方面要素:一是學校自主性的外部保障機制——教育行政機關向學校下放包括人事、預算和“學校管理規則”在內的管理權限;二是學校辦學自主權的內部保障機制——學校內部組織的重建和學校管理者能力的提升;三是保障教育的公共性——實行社會參與,促進教育管理民主化。建議今後主要通過以下三方面推進現代學校制度建設。

1.政府實行簡政放權,進一步擴大學校辦學自主權。首先,要解放思想,推廣校長職級制改革,保障校長職業的專業化水平。校長職級制,對於加快實現中國小等事業單位與機關行政級別脱鈎,建立校長職級制,不僅可以保障教育主管部門的事權與人權的相對統一,也是教育行政機關向學校“放權”的重要探索,有利於教育家的培養。實踐表明,通過取消校長行政級別的改革舉措不但沒有影響教育質量,反而喚起了校長和教師的改革主動性和積極性,一些年輕的教育家型的校長正在實踐中脱穎而出。

其次,簡政放權,進一步擴大學校辦學自主權。構建服務型政府的前提是要實行簡政放權,也就是教育行政機關向學校教育機關放權。以教師編制為例,目前,結構性缺編問題比較突出,解決好這個問題,就有必要重新研究和制訂中國小教師編制標準,適當增設一定的彈性編制給地方,因地制宜地解決結構性缺編的問題。有了一定的彈性編制,既可保障每校每年都有一定比例教師能夠脱崗培訓,又能保障教師有效流動,同時也有效解決代課教師的問題。實踐表明,目前一些地方已經具備解決教師結構性缺編問題的主動性和相應能力。如山東省壽光市通過“政府出資,教育局招聘,學校用人”的靈活機制,採取了“動態編制”辦法有效解決了高中教師缺編的問題。實行由教育行政機關向學校教育機關下放權限。在管理學中,自主權包括財權、人權、物權和事權,在確保讓懂教育的人來辦教育的基礎上,將適當的人事權、公用經費使用權轉交給學校。

第三,處理好政府與學校的關係,不能取消對教育必要的行政干預。教育行政與學校管理之間的關係是相互聯繫、密不可分的。首先,教育行政組織與學校教育組織之間的一般關係應是宏觀指導與微觀實施的關係、一般指導與具體執行的關係。教育行政機關制定的方針政策,歸根結底要通過學校教育過程來體現和檢驗,而學校行政管理過程也不能遊離於政府之外成為“孤島”。實行由教育行政機關向學校教育機關下放權限也必須具備相應的前提條件,如校長可以有權聘用教師,但必須要事先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申報,得到正式的審批認可才能聘用。同理,學校預算以及經費的使用等都必須事先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門進行申報。

2. 強化學校內部治理,依法建構現代教育管理制度。目前,我市多數學校面臨缺乏自身戰略發展規劃能力、學校領導力欠缺等實際問題。針對上述問題,首先,需要政府層面從教師職業化和專業化建設的重要性出發,重新明確中國小教師尤其是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的身份和地位,通過加強教師資格、校長資格的認定,逐步減少教師選聘過程中不必要的行政干預,真正實現從源頭上把關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

其次,加強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改進和完善學校中層管理組織,進一步加強學校自身發展規劃和內部治理能力。

第三,加強學校管理領導力專題培訓以及內部組織建設,增強校長以及學校中層管理的組織協調能力。只有學校有了自律性、自主性改革的意識和相應的能力水平,才能推進現代學校制度,才能真正落實教育的公平和質量提升。

3.社會參與學校管理,保障教育的民主化和公共性。政府、學校、家庭、社會是教育的核心利益相關者,從教育的公共性考慮,教育利益者彼此間需要平等對話,但在行政垂直管理體制下,學校只對上負責,忽視了家長、社會對學校教育的知情權、參與權和決策權。在教育需求多元、民主理念日益深入的今天,社會對教育的關注度越來越高,這也正集中體現了教育相關者的利益訴求。面對來自社會的壓力,一方面需要對教育行政過程實行問責制,實行信息公開,以取得社會對教育的信賴;另一方面需要加強管理的民主化進程,鼓勵家長、社會以及社區居民參與學校管理過程。而且社會參與不能僅停留於重大教育改革決策過程中,而是從制度建設的視野加以推進。

仍以教師人事管理為例,教師評價由第三方專業評估機構、家長和學生共同參與,既可以發揮社會、家長的民主監督作用,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校長負責制的不足,避免校長的專權,可形成校長負責制與民主參與制度之間相互制約、相互協作的良性機制。

目前,我國一些地區已先行在社會參與學校管理制度建設方面進行了有效的實踐探索,如南京市的校務委員會制度、我市青羊區的中國小民主管理委員會制度、寧波海曙區的教育議事會制度等等,這些地區的改革經驗為促進學校管理民主化進程提供了很好的經驗。不過,社會參與學校管理是需要一定的必要條件的,如合理的民主參與制度、參與者的民主議事水平以及學校管理者的辦學理念等。這裏特別要指出的是,在缺乏明確理念的前提下提倡社會參與,不但容易帶來妨礙正常教育教學活動的嫌疑,而且也關係到公共教育質量的問題。因此,在實行社會參與的過程中,一定要考慮到教育的公共性與私有性之間的關係,採取謹慎態度推進學校管理的民主化進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cha/qv6gd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