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研報告 >

農村農業情況調研報告精品多篇

農村農業情況調研報告精品多篇

農村農業情況調研報告精品多篇

農業農村調查報告 篇一

xxxx年7月23日至25日,我有幸參加了xxxx市xxxx年農業農村工作大檢查活動。在三天的活動中,我們觀摩了17個鄉場鎮的44個示範點。通過觀摩活動,使我對我市當前農業農村發展的形勢有了更為全面和清晰的認識。

目前,xxxx市運用高效節水技術的耕地面積達到19.2萬畝,到年底規模化整理土地將達到20—30萬畝,保持着倍數增長速度。在今年的農業農村工作大檢查活動中,西大溝東戈壁村2千畝番茄標準化生產示範區、四棵樹鎮查乾布勒村5000畝機採番茄標準化生產示範園區、石橋鄉河灣村1.1萬畝機採棉花高產創建示範區、皇宮鎮林家莊子村萬畝棉花標準化示範園區等幾個精心打造的高標準示範園區,這些分佈於xxxx各個農業片區的典型示範點,在土地整合規模上達到了千畝甚至萬畝,而且在生產管理上都在運用高效節水技術的基礎上實行了“五統一”,實現了“擴量、降本、增效”的預期目標,很好地發揮了引領示範作用。得到的啟示:高效節水技術的廣泛推廣,不僅打破了“水”這一制約綠洲農業發展的瓶頸,而且也打破了改革開放初期以來形成的以埂為界的“井田”式生產方式,輔以市場競爭機制的拉動,最終形成一股強大的革新力量,推動傳統種植業向科學化、規模化的現代農業轉變。

在今年的農業農村工作大檢查活動中,我市湧現出許多特色種植的亮點,八十四户鄉蔬菜標準化示範園區、九間樓鄉邢家莊子村地膜紅薯、夾河子鄉的鄧家湖村千畝特色種植示範區,頭台鄉汪家莊子村設施林果業,四棵樹鎮哈達生布勒格村水稻標準化生產示範園區,吉爾格勒特鄉庫魯木村特早熟西甜瓜示範點等。其中八十四户鄉的“巴海”牌蔬菜,九間樓鄉的“九鄉”牌紅薯,四棵樹鎮“如山”大米等最為典型。這些典型示範點都突出與眾不同的特色種植,以特色化、品牌化抓住了市場的牛鼻子,實現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得到的啟示:在市場需求的變化引導下,特色種植成為現代農業的主要標誌之一。隨着種植技術及品種的更新發展,特色種植的多元化、品牌化成為農村現代種植業發展的又一主要趨勢。

在全市大力發展現代畜牧業的戰略要求下,為更好地實現畜牧業的“三個轉變”,我市強力推進現代畜牧業進程,特別是加快農區畜牧業的發展。在今年的農業農村工作大檢查活動中,重點推出的八十四户鄉琦豐養殖有限公司、古爾圖鎮新興牛羊養殖合作社、白泉鎮託古裏克莫墩村養殖小區、車排子鎮三道橋村墮胎肉羊養殖小區甘家湖牧場鐵架子牧民新村錦祥多胎肉羊養殖合作社、皇宮鎮沙棗林村多胎肉羊養殖小區、九間樓鄉黃渠村養殖小區、夾河子鄉家河子村河東多胎肉羊養殖示範小區等一批新興的農區畜牧業示範點,在此次檢查活動的觀摩示範點數量中佔有較為突出的份額。這些示範點的共同特點是以養殖園區建設為載體,以專業化組織為抓手,以規範管理為保障,很好地調節了農民的生產結構,拓展了增收渠道。

得到的啟示: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在市場供求關係的作用下,畜牧業在大農業發展中的增效作用日趨顯現。因此,科學轉化生態、社會資源,實現最大增效的現代畜牧業蓬勃發展。特別是在xxxx的有百萬畝耕地、十幾萬人口的廣大農區,以農區畜牧業為重點的現代畜牧業的發展形勢逼人,意義重大。

從此次農業農村工作大檢查活動中我們瞭解到,xxxx市到目前為止已發展到290個,而且還在以近30%的速度增加,涉及土地整合、農機服務、農資服務、畜牧養殖等農業生產的各個領域。古爾圖鎮新興牛羊養殖育肥合作社、四棵樹鎮惠豐農民土地專業合作社、寶軒農機、土地整合專業合作社等一批發展較為專業和成熟的農村展業合作組織,引領了當前農村生產組織方式的潮流。

得到的啟示:現代農業的規模化、集約化的發展形勢,對農業生產的組織化、專業化的要求不斷提高,使農民生產合作的自覺意識和願望日益強烈。各種類型的經濟專業合作社,在農村如雨後春竹,迅猛發展起來。合作社的發展正逐步改變着自改革開放以來農村以家庭聯產承包製為主的生產組織方式,推動着現代農業大踏步的前進。

在今年的農業農村工作大檢查活動中,塔布勒合特鄉民民新村定居點配套完善建設、古爾圖鎮、西湖鎮、八十四户鄉、四棵樹鎮哈圖布呼鎮的農牧民小區建設,都體現了標準化、樓房化、宜居化的高標準。有效聚居了周邊人口,實現了有限公共服務的最大化,同時推進了村鎮

二、三產業的發展,很好地調整了村鎮的產業結構。

得到的啟示:隨着新農村建設和城鎮化步伐的加快,農村面貌正發生着巨大的變化,農村生活的城市化成為一種潮流。

總之,隨着農業科技的日新月異,國際、國內統一大市場的日趨完善,國家的農業現代化戰略的深入實施,一場革命性的農村生產技術和方式的改革正在xxxx廣大農村強勢展開。我們要緊緊抓住這一輪農業大革新的重大機遇期,用工業的思維研判和謀劃我市農業農村的發展。大幅度提高服務農村發展的能力,特別是市場資源整合和市場信息服務的能力。圍繞增加農民收入這一戰略主題,強力推進我市現代農業發展進程,以工業與農業的良性協調發展為基礎,真正實現我市農業優勢資源的最大轉化。

農業發展調研報告 篇二

發展現代農業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是以科學發展觀統領農村工作的必然要求。推進現代農業建設,是促進農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徑,是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重要舉措,是新農村建設的產業基礎。為進一步瞭解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情況,客觀分析建設現代農業所面臨的問題,以“農業發展”為調研課題,經過深入基層、深入羣眾、深入農村開展了詳細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現狀

近年來,賈沙鄉按照上級黨委、政府的安排部署,緊緊圍繞“三三一”發展思路及新農村建設二十字方針,狠抓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和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目前,賈沙鄉共有11個村委會,全鄉總人口21358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17385人,佔全鄉總人口的81.4%。十一五期間,鄉政府繼續加大對農業的投入和扶持,加快產業結構的調整,走優質、高產、高效的農業發展路子,農業生產以種養殖業為主,二三產業發展較慢。全鄉耕地面積27111畝,農作物播種面積66465畝。推廣種植雜交水稻6395畝,雜交包穀15468畝。糧食總產量11526噸。全鄉有經濟林果16271.9畝,完成荒山造林18430.3畝;生豬存欄23649頭,出欄27686頭;羊存欄3926頭,出欄2966頭;牛存欄8825頭,出欄1224頭;家禽存欄25493只,出欄34667只。肉類總產量2864噸。

(一)優化產業結構,特色產業發展呈現新亮點。

按照高效農業的發展目標,以典型示範引領結構調整,以政策措施推動新農村建設,初步形成了以“煙葉”為主導產業,其他產業並存的農業發展格局。20xx全年,賈沙共有7個村委會,30個村民組種植烤煙,種煙户數402户,栽種煙葉3000畝,計劃交售煙葉9260擔,實際交售煙葉10267.2擔,比計劃數超1007.2擔,完成任務數的110.8%,煙農總收入715.4萬元,實現税收160餘萬元。

(二)加大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得到新提高緊緊抓住國家把基礎設施建設轉向農村的機遇,認真貫徹落實支農惠農政策,大力實施農水改造、把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為保證全鄉農田用水,每年投入溝渠修復資金對農田水溝進行修復,確保了6946畝農田用水,做到滿栽滿播,為農民增收打下了基礎。解決了陸車衝、五台坡、波羅克、白路腳、茂株柏、丫灑底等多個自然村的自來水,改善了飲水條件,解決農村飲水困難5000餘人。其次,加強煙區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按期完成了普灑河5840米的煙區配套改造工程。投資1.5萬元,修復民雲、丫灑底煙區管網3000餘米。大力實施鄉村道路通達工程,實現了行政村村村通公路、通電話的目標。

(三)大力發展以勞務為主的二三產業,農民收入有了新提高。以“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程”為載體,加強農民培訓和農村勞動力轉移輸出工作,大力開展“技能型、職業型、創業型”培訓,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和就業、創業的技能,每年培訓農村勞動力600餘人次,轉移農村勞動力500餘人次,提高了農民的轉移性收入。

二、現代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隨着新農村建設的逐步推進,賈沙鄉現代農業取得了長足發展,但同周邊鄉鎮相比還有着較大的差距,發展現代農業還面臨着許多困難和問題。

(一)農村經濟基礎較差,農民收入水平很低。

賈沙鄉早在1995年被雲南省政府列為506個扶貧攻堅鄉之一,農村經濟基礎相對較差,各村發展水平也很不平衡。尤其是農民發展農業生產缺乏資金保障,新農村建設的主體作用難以發揮,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任務還很艱鉅。

(二)農業產業結構單一,產業化程度不高。

目前賈沙鄉農業產業結構主要以種植業為主,二三產業比重相對較小,且缺乏大型農業龍頭企業的支撐,農業的工業化程度很低。種植業中以煙葉為主,佔農業生產總值的75%以上。但由於主客觀因素的制約,發展相對緩慢,現有的核桃、洋芋等比較有特色的種植業,經營管理粗放,優勢不明顯,缺乏規模效應,產業化經營程度不高,難以形成“產、加、銷”一條龍的市場優勢和產業化鏈條,特色產業尚未形成規模,農業產業化的道路還很漫長。

(三)農技推廣力量薄弱,農民文化程度很低。

農業科技力量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業技術的推廣和應用。農民科技文化程度很低,農村初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人數不足50%,部分農民受小農意識影響,習慣於舊的生產方式,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有限,經營粗放,科技含量不高,外出務工也只能賣苦力,制約了農民收入的快速增長。

三、加快現代農業發展的建議

農業豐則基礎強,農村穩則社會安。加強“三農”工作,積極發展現代農業,就是要緊緊圍繞“狠抓交通、水利、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種養殖、礦產、旅遊業發展,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發展思路,以產業結構調整為主線,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切實轉變農民觀念,提高農民自主創新能力,促進現代農業持續、健康、穩定的發展,紮實推進賈沙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一)進一步轉變觀念,形成明晰的現代農業發展思路。現代農業要求用嶄新的現代發展理論、先進的管理理論指導農業。特別是要超越農業和農村工作層面,跳出農業抓農業,充分發揮賈沙鄉礦產資源豐富的優勢,強化工業對農業的支持作用,建立以工補農的新機制。將先進工業發展理念、資金裝備於農業,從而推進農業的發展。

(二)優化農業結構,大力推廣煙葉種植技術。

產業化是發展現代農業的根本途徑和主要標誌。一個地區農業產業化水平越高,其現代農業發展水平就越高。因此,要按照優質、高效的要求,突出抓好煙葉產業化建設。

1、堅持控制總量。堅持“控制總量、適度從緊”的方針不動搖,科學安排生產量,做到既完成計劃任務,又優化結構,煙葉種植不失控。

2、堅持需求導向。根據工業需求,圍繞知名品牌發展需要,適當擴大生產量,實現總量供給與需求平衡,確保結構總體平衡,提高煙葉配置效率。

3、堅持服務煙農。將“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煙農利益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充分尊重煙農意願,算清煙葉種植成本和收益,合理補貼,充分調動煙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4、堅持合理留葉。圍繞“調結構、提質量、增效益”目標,大力推行煙葉標準化生產,待條件成熟時,可進行招商引資,建立煙葉復烤廠,逐步讓煙葉產業規模化和工業化,最終形成煙葉商品化。同時,合理確定留葉數,針對不同品種、不同氣候,遵循煙株生長髮育規律,細化封頂留葉技術措施,在合理留葉基礎上,在不影響正常生長髮育前提下,統一清除不適用兩片腳葉和一片頂葉,優化結構,提高質量和可用性。

5、堅持統一組織。以村組或田塊為單位,統一時間、統一地點、統一方法、統一流程、統一標準、適度集中、定點處理,確保不適用煙葉“變廢為寶”,確保不造成環境污染,積極探索田間消化鮮煙葉綜合利用。

(三)加大資金投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切實改善農業生產條件。

農業生產條件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基礎,是提高農民生活水平的有力保障。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要加強以水利為重點的農田基本建設,加強主幹排水溝道的綜合治理,重點抓好水渠節水改造工程,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繼續加快農村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實現組組通公路的目標,不斷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

(四)推進農業產業化,打造農業品牌,實現規模化、標準化生產。

龍頭企業是農業產業化和外向化的重要支撐。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重點建設一批玉米等農產品加工和深加工企業。按照“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原則,對現有酒廠進行重組改造,重點扶持、提升產品質量和增強產品市場競爭力。嚴格按照商品質量標準生產、分級包裝上市,創出自己的品牌,提高農產品規模化、集約化和標準化水平,加快農業產業化經營步伐,促進農民增收。

(五)依託温泉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旅遊。

充分發揮温泉地熱資源優勢,進一步完善旅遊業發展規劃,整合旅遊資源,挖掘整理民間文化,開發特色旅遊產品,鼓勵民間資本踴躍參與旅遊開發,形成開放性、多元化的旅遊發展新格局。

農業工作總結報告 篇三

__年,__鎮農村、農業工作在縣委、縣政府正確領導下,在縣直涉農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按照上級有關要求,以增加農民收入、提高生態建設水平、推動__鎮經濟社會發展為目標,全力加快生態建設及現代農業發展,圓滿完成了既定的目標任務,並取得了一定成效。現將一年來生態建設及農村農業發展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積極發展現代農業

(一)紮實推進土地流轉

__年,我們按照鞏固主導產業,培育新生產業的思路,運用“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户”的模式,大力推廣土地流轉,主要搞好了三大高效農業示範區建設。一是秦家溝—夏灣桑蠶示範基地。以豐達公司為依託,集中連片流轉土地500畝,高標準栽植優質桑園800畝。同時按照現代農業的標準,配套了排水渠和除草設施,達到旱可澆、澇可排。新建標準化養蠶大棚6000餘㎡,年帶動800餘農户養蠶2400餘張,產鮮繭20餘萬斤,產業產值500餘萬元,實現了桑蠶規模化養殖新突破。二是引進深藥集團,成立博豐農民專業合作社,在丹江沿線的前營村集中流轉土地1000畝,建設丹蔘生產基地,現水、電、路、井等已全部配套,育苗基地已建成,今冬明春可全部完成栽植任務。與此同時,該公司積極帶動沿河村羣眾進一步擴大規模,計劃流轉土地__畝,建成標準化中藥材生產基地。三是引進臻瑞林業公司投資80萬元,在老莊、元嶺懷等村連片發展油牡丹450畝,在上街村發展油牡丹100餘畝。下步將進一步擴大規模,使基地達3000畝,可帶動農户600餘户參與發展,全鎮已形成多元化農業產業發展格局,在保護生態、提高羣眾收入等方面發揮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二)致力搞好合作社建設

我們按照規範組建、合理運營、發揮作用的思路,大力支持服務於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今年共成立合作社11家,博豐、濤旭、惠豐、安峯桑蠶、六合核桃、秦家溝桑蠶服務合作社、大華山桑蠶服務合作社、上街油牡丹合作社、石從強苗木合作社、尚超二花合作、六合核桃合作社,惠豐農民合作社等,均已通過註冊,有完善的合作社章程,帶動廣大農户積極投身於生態農業發展。其中惠豐合作社通過縣級農民專業合作社驗收,並積極參加市、縣組織的各種農產品交易會、招商會,大大地擴大了桑葉茶綠色保健食品的知名度。夏灣桑蠶合作社與寶綠源實業公司簽訂了500畝桑園基地建設合同,新發展桑園800畝。同時,我們高度重視合作社的規範化管理,集中組織培訓2次,分散培訓4次,合作社培訓農户10餘次,帶動產業發展户達1000餘户。這些合作社建設較好地帶動了全鎮桑蠶、核桃、苗圃、油牡丹等產業發展,其中種植桑園5畝以上有22家,油牡丹3畝以上13家,培育苗圃10畝以上2家,共帶動農户發展1600餘户,户均增收達2萬餘元。

(三)積極擴大畜牧養殖規模

__年在上街村新建養殖小區1個,按照養殖小區標準,合理規劃佈局,嚴格防疫條件,防疫密度達100%現小區內擁有4家規模化養殖場,張旭東豬場年可養豬__餘頭,石建義、張志鋒、孫老三養雞場,年可養雞達12萬隻以上,畜禽產品出欄銷售通過嚴格程序,達到無任何疫情發生。

二、認真進行生態建設

(一)積極搞好植樹造林

__年我鎮共完成綠化造林2.25萬畝,其中荒山造林1.7萬畝,四旁造林__畝,公路沿線補植補造500畝,封山育林1萬畝,中幼林撫育8000畝,較好地完成了各項造林任務,且成活率均達85%以上。

同時根據縣產業造林規劃,我鎮在高灣、下街、上街等丹淇河沿線村栽植竹子2300畝,營造橡籽1000畝,完成側柏造林6000畝,成活率達到90%以上。__年榮獲了省級綠化模範鄉鎮。

在搞好造林的同時,不斷加強林業資源管護,構建了鎮區村三位一體的護林防火管護機制,並實行護林員定點包片的辦法,加強日常管護巡查,確保已建成的林區不受任何破壞。__年全鎮範圍內沒有發生任何盜伐、盜運林木案事件,沒有發生一起重大火災。

(二)沼氣建設完成情況

全年新建沼氣62座,超額完成了縣農業局下達任務。上街、孫家台、夏灣三個村被評為沼氣建設示範村,沼氣普及率達60%以上。同時我們以縣農業局下派技術員為基礎,新培訓農村沼氣技術服務人員29人,達到村村都有一名沼氣服務人員,公佈沼氣服務站電話,加強户用沼氣服務,對接到的報修電話,24小時內解決到位。

(三)水利工程建設情況

__年主要搞好了四大水利工程建設:一是孫家鋪、鵓鴿峪、賈溝等3個村臨時應急護岸壩工程。二是孫家台水庫除險工程和下水道工程。三是積極協調水利部門落實__年“7.24”災毀護岸壩修復工程,現已完成前期規劃,預計在明年初可動工。四是完成了9個深山區村安全飲水工程勘測,設計上報工作,即將動工。在具體的水利工程建設上,我鎮不論是對外地施工還是本地施工都一視同仁,積極為施工單位提供優良的施工環境,沒有出現任何阻工事件。同時我們依據本地河道戰線長,落差大的優勢,成功引進清涼寺水電站項目,現已基本完成1.2億元的投資建設任務,年內可進行蓄水試運營。在防汛抗旱工作上,我們堅持四個到位,即:領導責任到位、物資儲備到位、人員隊伍到位,值班防守到位,全力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嚴格落實領導值班責任。特別在汛期,堅持24小時不間斷值守制度,確保在任何突發汛情中,能夠積極應對,及時處置,科學救災,有力地保障了廣大羣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三、奮力推進新型社區建設

今年以來,我們以“加大投入、完善基礎、加快房屋建設進度”為目標,以前營、夏灣兩個中心社區為重點,不斷推進社區擴容建設。

一是夏灣社區。該社區是以桑蠶產業為主導的產業依託型社區,__年共投入基礎建設資金__餘萬元,平整土地40餘畝,修排洪渠800米,建自來水廠一座,安裝垃圾桶50餘個,栽植綠化苗木__餘株,建村民理辦中心、老年公寓、超市和娛樂中心各一座,使社區功能進一步完善,達到了資源共享、集約利用、全面覆蓋的效果。二是前營社區。共投入基礎建設資金300餘萬元,硬化社區入户道路__米,開挖下水道6000米,建自來水廠一座,公廁3個,新建800平方米集村部、衞生站、娛樂室、圖書室為一體的黨羣服務中心一座,擴建文化廣場1000餘平方米,建噴泉一個,栽植綠化苗木__餘株,社區品位大幅提升。同時引進博豐公司,推廣土地流轉,發展丹蔘產業__畝,為社區下步發展和羣眾增收奠定了堅實的產業基礎。

農業工作總結報告 篇四

20__年我市農業和畜牧業局農業產業化工作在省農委、白山市農委和我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全局領導和同志們的關心和支持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農業和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把加強龍頭企業建設作為帶動農業產業化和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關鍵措施來抓,不斷強化服務“三農”意識,努力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堅持用工業化思維謀劃農村經濟發展,大力實施農業產業化發展戰略,發展特色農業,推進新農村建設,促進了農民收入持續快速增長,各項工作均取得一定成效。

一、20__年農業產業化重點工作完成情況

(一)着力調整優化農業結構。依託資源優勢,我市大力發展生態效益型特色農業。圍繞“參、蛙、菌、藥、菜、牧、果、遊”八大產業板塊,突出打造蔬菜、瓜果產業帶;菌食、林蛙、綠色食品產業帶;人蔘、中藥材、特色養殖產業帶和休閒農業產業帶等4個特色產業帶。白山市給我市下達的指標為新增特色種植面積1.06萬畝,我市已落實14641畝(其中,調減籽粒玉米0.93萬畝),其中,農田地栽參3894畝、中藥材2423畝、蒲公英1522畝、藍莓1398畝、其它5404畝。重點打造一個特色產業園區我市通林菌業有限公司。

(二)着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20__年新申報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1户,白山市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3户。重點抓了2個項目,其中,葵花葯業集團(吉林)臨江有限公司新建年產一億支刺烏養心口服液(一期)項目和我市長興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子公司我市佛庫倫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長興)年產21萬噸天然飲用水。

(三)着力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更好地發揮我市休閒旅遊農業優勢資源,特聘請中科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對我市農業產業及旅遊資源進行調研,對全市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進行總體規劃,規劃正在編制中。同時,積極發展星級休閒旅遊農業企業帶動作用,新申報國家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國家級1家,省級休閒旅遊示範企業2家。

二、20__年重點工作安排

20__年我市按照省、白山市的總體部署和要求,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為主題,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圍繞“四條特色產業帶”的總體佈局,加強產業整合、資源整合和空間整合,深入推進區域、產業、產品的結構調整,促進農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步伐。加大食用菌產業推進力度。依託通林菌業,引導70個行政村大力發展以木耳為主的食用菌,每村發展10萬袋以上。加大農田地栽參推進力度。重點建設了兩個農田地栽參示範基地,計劃發展農田地栽參20__畝以上。加大棚膜經濟推進力度,年發展棚膜300畝以上。加大地方名優特產的推進力度,建設15畝樺樹晚李標準化示範園。

二是推進品牌建設。以“推動臨江產品向臨江品牌轉變”為方向,遵循市場為主、政府推動、各方參與的原則,按照“定位、塑造、宣傳、監管、保護”的思路,重點培育大米、人蔘、梅花鹿、中藥材、果蔬等品牌,引導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積極開展商標註冊與品牌創建。對榮獲國家、省級名牌及其它名牌產品的企業予以一定數額的一次性獎勵,並將此項列入市財政預算。同時,利用媒體廣告以及博覽會、招商會、網絡營銷、專題報道、展銷會和公共關係等多種促銷手段,進行品牌的整合宣傳。

農業農村調查報告 篇五

近年來,xxxx黨委、政府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人大的監督和支持下,深入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精神,全面落實省、市、縣關於“三農”工作的部署,經濟社會平穩健康運行。現將“打好種業翻身仗”和“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工作實施情況及存在問題、建議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xxxx位於xxxx城以東15公里處,轄區總面積279.6平方公里,202國道、沈吉鐵路、沈吉高速東西並行從鎮中穿過,交通極為便利。全鎮下轄13個行政村(76個村民組)、1個社區,總人口16828人,其中農業人口12273人。耕地確權面積為75875.8畝,林地面積23.38萬畝,森林覆蓋率62.5%,境內水資源豐富,是清河的發源地。中藥材種植歷史悠久,享有“東北藥材生產第一鎮”和“龍膽之鄉”的美譽。是一個以道地中藥材種植為主導的農業鄉鎮。

在全鎮現有耕地中玉米種植26000畝,水稻5000畝、大豆2500畝、中藥材種植40000畝、綠化苗木1000畝。畜禽養殖86.8萬隻(頭),其中養豬9500頭,養牛3850頭,養羊5100只,養雞85萬隻。

xxxx種植中藥材有四十多年的歷史,目前藥材產業已成為我鎮的主導產業。全鎮13個村村村發展了中藥材,有藥材專業村6個,從事中藥材生產的農户有3120户,有6120人以種植中藥材為主業,全鎮有中藥材專業合作社28家,有規模藥材加工企業9家,其中2020年新建1家,有家庭農場25家,農村經紀人55人,這些對當地的農產品流通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尤其是藥材的加工企業對穩定藥材市場的價格發揮了決定性作用。

二、工作完成情況及成效

(一)抓好基層農技推廣工作,保障農業生產安全。

按照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的要求,我鎮在打好種業翻身仗工作中,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在種植業方面,重點推廣玉米抗旱和抗倒品種,鑑於近幾年自然災害頻發,特別是2018年、2019年、2020年風災、旱災、春季凍害對我鎮大田作物、中藥材造成嚴重影響,我鎮玉米受災面積達到5000畝,減產糧食1500噸,經濟損失300萬元,中藥材受災2000餘畝,經濟損失3000餘萬元。因此我們農業部門在全鎮推廣玉米抗旱、抗倒伏品種,如108、先鋒系列品種,根系發達,抗旱性強,以確保玉米的穩產。在水稻生產上推廣優質水稻,全鎮5000畝水稻,主要推廣品種如稻花香這個品種既優質產量也較高,適合本地生產。中藥材種植方面積極引導藥農增加覆蓋物等措施,抵禦春季凍害保證藥農增產增收。

二是在畜禽良種繁育方面,主要推廣改良黃牛,推廣品種,引進西門達爾牛品種,生長快,抗病強,全鎮2020年改良達1000頭,增加產值1000萬元,農民收益顯著增加。

三是種子經營方面,全鎮有5家農資商店,銷售各種糧食作物種子,農民購種的主渠道仍然在縣城的種子商店購買,在xxxx商店購種的都是種地小户。種子經銷商服務意識非常強,在孤山子村建設300畝的玉米品種示範田一處,引導農民種植優質品種。

四是在種子質量監管方面,鎮農業站積極協助縣執法大隊,嚴格市場準入,嚴厲打擊製假販假行為,對全鎮種子銷售點採取日常檢查與突擊檢查相結合,突出重點季節、重點品種,抓源頭,把質量,做好良種示範基地檢查和市場監督檢查,通過共同努力,我鎮的種子市場得到進一步規範,種子質量得到較大提高,近幾年沒有假種、假肥、假藥情況發生。

(二)推進農業綠色發展,中藥材產業再上新台階

1、積極推進有機綠色農業產業發展。2014年2015年連續兩年推進有機中藥材產業發展,全鎮發展有機中藥材種植2萬多畝;因為藥材產業是高效產業,刺激農户大量施用農家肥,改善了土壤結構,提高了地力。

2、秸杆綜合利用方面,全鎮每年新播藥材8000畝,投入到藥材覆蓋的稻草為3200噸還田。近兩年新建村集體養殖場三家,一些玉米秸杆轉化為飼料。

3、藥材生產把殘留在地裏的地膜揀出,地膜使用量大大減少,近幾年我鎮很抓藥材生產,龍膽草、蒼朮等藥材根鬚在起挖的時候把殘留在地裏的地膜全部揀出,淨化了土地。

4、農藥使用通過近幾年的宣傳,中高毒農藥在農作物生產上使用的逐年減少。

5、畜禽糞便得到有效治理,農田地力得到有效改善。為更好的推進農業綠色發展,有效加強畜禽糞便和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加大肉牛養殖產業的示範作用,帶動全民發展現代農業。例如:新民屯村,現存欄肉牛90頭,新建蔬菜大棚10座,牛糞經生物發酵後還田,全部用於有機蔬菜生產,2020年新民屯村村集體分紅收益達17.5萬元,真正做到了村集體自力更生、自己自足。孤山子村、幸福村、長春屯村大力發展肉牛產業,每年除消化處理養牛場所產畜禽糞便外,還可消化處理周邊地區秸杆1000餘噸,有效改善和保護英額河上游水源地水質及防止農民焚燒秸杆污染空氣,真正實現了養、排、加工和銷售一體化的產業鏈,帶動全鎮養殖業蓬勃發展。

(三)取得成效。

1、全鎮推廣保護性耕作模式,我鎮農業站在2009年開始連續三年試驗了玉米秸杆覆蓋種植技術試驗,在丁家街、大石溝、英額門等村,採用免耕高留茬栽培的玉米每年在5000畝左右,試驗表明秸杆覆蓋在沙性地、乾旱地塊增產明顯,得到農户的認可。2021年落實重型農機免耕播種2060畝,採取保護性耕作模式,既起到培肥地力,保護土壤又能使玉米根系牢固,抗風抗倒。

2、鎮政府通過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整理、生態農業、千億斤糧食等項目,紮實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全鎮高標準農田規模不斷擴大,為推進現代化農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投入提供了基礎性保障。完成了xx和xx兩個村農業綜合開發治理項目;完成xxx8個村的千億斤糧食項目。共治理河道修河堤13公里,砌防護牆8000延長米,修田間作業路20公里,修防滲渠5000延長米,改良土壤1萬畝,配套各種噴灌200多台套,打抗旱井14眼。項目建成後,項目區內玉米產量每畝從750公斤提高到850公斤、龍膽草每畝產量從300公斤提高350公斤,農民人均增收500元以上,項目的實施,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目前,全鎮有大型農機具120台套,中藥材生產幾乎實現了全程機械化,農業機械化程度處較高水平。

3、引導農户科學合理使用化肥農藥。農業站技術推廣員多次深入到各村,向農户講解如何科學合理使用化肥和農藥。主要講解施肥的時間、方式,農藥的配比、噴施方式等等,哪些是禁用農藥,以及農藥瓶使用後要及時回收處理不準隨意扔掉造成二次污染。從每一個環節入手改變農民的一些不良習慣要相信科學,從而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量,確保我們的產品讓人吃的放心。

4、爭取農業產業強鎮項目建設,進一步夯實中藥材產業發展

為做大中藥材產業,2020年我鎮積極申報國家農業產業強鎮項目,由於準備的不充分,沒有申報成功。2021年我們又進行了申報,到目前為止,通過了省專家組的評審,獲得省政府的推薦,申報材料已報國家農業農村部。4月2日在國家農業產業融合發展項目創建名單公示公告,經審批後可獲得國家補貼資金1000萬元補貼。

強鎮項目主要圍繞擴大基地規模,建設道地藥材集散中心和中藥材深加工三個方面,具體提出了五個項目。分別是優質中藥材種苗繁育基地建設、椽子溝流域萬畝藥材景觀帶建設、千畝龍膽草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東北道地小藥材集散中心(即中藥材市場)、中藥材切片廠(原產地趁鮮切片)建設項目。項目建設總投資xxxx萬元,近期基地建設項目正在落實。

三、存在問題

1、藥材種源複雜,急需審定提純。目前全鎮有20多個藥材種植品種,主栽龍膽草已嚴重退化,從91年種植到現在已經30年了,近幾年越冬凍害經常性發生,從而導致藥材減產、甚至絕收。

2、關於龍膽草藥材秧子焚燒的問題。我鎮是藥材產業特色鄉鎮,種植龍膽草近1.5萬畝,其秸稈處理普遍性採取焚燒處理,優點是可以有效殺死各種越冬病蟲害、補充土壤的微量元素和礦物質,確保藥材更好的生長。處理秸稈的最佳時間在4月8日到12日之間,氣温高的年份可能提前或延後,但此時正值防火戒嚴期,與上級要求的禁止一切野外用火相沖突。

3、因沒有回收機制,農藥瓶袋隨意丟棄現像仍十分普遍,易引發水源污染。

4、保護性耕作工作難度較大。我鎮主導產業是中藥材,種植面積大,一些好的地塊、大塊地多是種植藥材,玉米種植多是零散地塊,現在上級要求大力推廣黑土地保護性耕作工作,實行重型免耕播種機播種,全鎮任務數為2060畝。此項工作難度較大,一是村幹部村民對此耕作方式不認可。二是土地零散機械播種難度較大。我鎮保護性耕作是從2009年開始按照上級政策進行試驗,當時採用玉米高留茬免耕技術,採用點播鎬進行播種,大約做了3年,1萬畝左右,試驗表明秸杆覆蓋在沙性地、乾旱地塊有所增產,一些低窪陰涼地塊不適合免耕技術推廣。

四、意見和建議

針對上述問題,鎮黨委、政府將高度重視,結合我鎮實際,重點研究,確保農業綠色發展持續、有效推行。

1、加強農村機耕路的維修、維護工作。農村機耕路建設主要是通過一事一議、高標準農田、鎮村自行實施等方式進行,高標準農田建設相對比標準能高些,效果好些,但數量較少。因機耕路多是在溝溝岔岔,建設時因資金不足,建設標準不高且沒有邊溝等,一到雨季,一場山水就把路沖毀。在維護方面,每年鎮村都要投入資金對破損地段進行維修,以保證農業生產正常進行。

2、抓好基地建設,加快中藥材生產基地規模化、標準化發展。一是抓住製藥廠和中藥飲片廠“溯源”機遇,引進藥企自建基地。實施封閉式、規範化管理,安排技術人員到現場指導,把基地建成優質無公害中藥材種植基地。二是實施企業帶動農户。由藥企或者藥商按照市場要求向藥農提供種子種苗、栽培技術和銷路,與農民簽訂種植合同,確定中藥材保護價,統一組織藥材生產,降低藥農的種植風險,激發農民生產積極性。三是合作社聯農户。利用已有的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組織農民參加,負責技術培訓、現場指導和提供市場信息,做好產前、產中、產後服務。農户採取土地流轉或者入股的方式,提倡集中連片搞標準示範園建設,便於集中管理,進一步起到引領和推廣示範作用。

3、弘揚健康養生新理念,促進產業融合發展。中藥材產業的發展不能僅侷限於供貨於市場,要做好上游下游產品開發。要發揮中醫藥在大健康產業發展中的獨特優勢,適應大健康產業發展的需要,促進一二三產的融合發展,重點是加快與中醫藥健康旅遊產業的融合。要推廣中藥材養生理念,將藥膳、藥浴、藥薰等現代休閒方式引進中藥材種植基地,重點發展藥食同源品種。鼓勵專業合作社開發藥食同源產品,在玉竹煎餅、紫蘇油、黃精切片等傳統產品的基礎上,開發藥膳、藥浴、藥薰等產品,延伸產品鏈條。同時,重點打造農家遊系列項目,將中藥材景觀帶與果蔬採摘、滿族人文景觀、自然風光、休閒農莊等有機結合起來,打造原生態觀光旅遊、中藥健康體驗的風景區和綠色旅遊景觀帶。

農業工作總結報告彙報 篇六

一年來,農辦在鎮黨委、鎮府的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區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為做好農業工作,更好地服務“三農”,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改善生產及生態環境,提高農民收入,增加農民幸福感,農辦認真開展農業農村工作,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經過一年來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現將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領導高度重視,科學部署農業農村工作

鎮黨委、鎮府高度重視農業工作,把我鎮的農業農村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今年春由於天旱少雨,農作物無法正常耕種,鎮黨委、鎮府高度重視,鎮府領導親臨抗旱現場,組織羣眾抗旱抽水,使我鎮按時完成春耕生產。

二、順利完成全年農業生產工作

為做好農業生產工作,鎮農辦人員到各村組織抽水,指導春耕生產工作,在新崗、張新、光輝三個村規劃水稻創高產示範片,併為2700多畝示範片提供了高產、高抗、優質優良的水稻種子2.3萬多斤和秧盤12萬個(兩造);在光輝村召開了水稻機械化插秧現場會。通過組織羣眾抗旱保耕,指導羣眾科學種植,我鎮按時順利完成了全年農業生產任務。

三、完成了農田高標準建設

為做好我鎮農田高標準建設,鎮農辦人員分為10個組到各村全力做好此項工作,通過做好羣眾協調工作,保障工程順利施工,使我鎮依時完成了新崗、張新、鵲地、新圩、光輝、鶴湖、、紅光、房坑9個村和示範場共21500畝農田高標準建設,並完成了70多公里三面光和10多公里機耕路建設,總投資3225萬元。

四、世行貸款廣東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項目工作

今年世行項目在我鎮15個村和15個農民專業合作社實施,參加項目總面積2。55萬畝。為做好該項工作,鎮農辦指導員通過多種方式在全鎮範圍內宣傳項目意義。認真核對農户信息,確保信息的真實無誤,並按項目要求對農户進行培訓,累計培訓32場,2300多人次,對農户進行現場技術指導,使農户按世行規程進行生產,減少了污染源,有效保護了生態環境。在今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兩次省、市、區組織的考核中,我鎮農辦均被世行項目辦評為“優秀單位”。

五、農業技術推廣補助項目及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工作

為做好農技推廣補助項目工作,我鎮今年農業技術指導員增加到16名,每人指導示範户10户,每人每週至少安排一天時間進村入户指導農業生產,推廣高產、高抗、優質優良水稻玉米品種,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户科學生產。

在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方面,根據區農科中心發佈的病蟲害測報和作物生長實際情況,及時發佈除蟲滅病通知,指導農户科學使用農藥,引導農户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生物農藥,減少環境污染,節約生產成本。

六、種糧補貼及農機補貼工作

完成了種糧補貼面積核查工作,根據區農業局要求,今年時間緊、任務重,在規定的時間內,我農辦組織人員分組、分片進村,逐户進行測量、核實、彙總並及公示。我鎮今年水稻種植農户2933户,種植面積共12279.6畝;甜玉米種植農户370户,種植面積共9768.5畝。通過細緻核查確保無虛報、漏報、錯報。

農機補貼方面,根據省、市、區相關政策,為鼓勵農業生產向機械化生產發展,購買農機有補貼,使用燃油有補貼。今年向全鎮55户(包括企業)發放了燃油補貼,2户農户享受到了購機補貼。

七、防汛及重點縣農田水利設施建設

為做好防汛工作,農辦人員及水管所人員經常到山塘、水庫和堤圍巡邏,做好了衝鋒舟駕駛及防汛知識培訓,準備好了防汛物資並加強了三防值班。

水利設施建設及修復工作方面,鎮水管所在汛前和汛期不定期對鎮轄區水利工程進行安全檢查,針對安全隱患,採取必要措施,杜絕隱患,保障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在農辦和水管所人員的努力下,完成了紅光、光輝、陽光、房坑、田埔、江南六個村重點縣農田水利建設,共完成了3個電灌站、3個陂頭、3個山塘及18公里三面光渠道建設,該項目工程總投資700多萬元。此外,水管所還對重點水利工程進行了修復和清淤作業,完成了陽光村水毀渠道修復工程、紅光村水毀渠道修復工程、鶴湖村農田水利修復工程、光石圍光明村堤段除險加固工程、房坑村排渠疏浚清淤工程、新崗村排渠疏浚清淤工程、樑化河改造工程、獨石排澇站大小閘門重做工程、川龍渠道清淤工程和皇爺背陂頭工程等10個重點工程。

八、農業安全生產及紅火蟻監測防治工作

為做好農作物安全生產工作,我農辦人員經常到田間地頭、或利用相關培訓的機會向農户宣傳安全生產的相關知識和法律法規,指導農户科學用肥、用藥。今年10月1日,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正式實施,對農業生產過程中農藥使用方面做出了非常嚴格的規定,嚴禁高毒、高殘留的農藥在農作物上使用。通過我們的宣傳和指導,廣大農户基本認識到農產品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同時認真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測工作,為做好該項工作,我辦檢測人員認真學習檢測技術,不斷提高專業技能。在今年__市農業局、總工會、人社局聯合舉辦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能大賽中獲得全市速測“一等獎”,“__市技術能手”等光榮稱號,為集體爭得了榮譽。同時每天按規定到田間地頭、蔬菜生產基地、種植散户進行抽樣、檢測,今年累計檢測樣品1600多個。在抽樣、巡查過程中積極宣傳安全生產知識,確保蔬菜生產安全。

沼氣安全使用方面,我們定期安排專人進村入户檢查設施使用情況,向沼氣池業主和用户宣傳安全使用知識,確保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

農機安全使用方面,督促農機手經常對農機進行安全檢查,必須專人負責、持證上崗。

紅火蟻防治工作。在區農科中心植保站的部署和指導下,按計劃對我鎮紅火蟻分佈及發展情況進行監測和防治。通過發放宣傳彩頁、張貼宣傳海報、在人流密集區擺攤設點等多種方式,向羣眾宣傳紅火蟻的危害及防治方法,使羣眾不受紅火蟻危害。今年累計發放紅火蟻藥劑85箱,有效控制了紅火蟻疫情的蔓延。

九、林業工作

為做好造林綠化工作,我鎮完成了上級造林綠化任務,在紅光村完成了人工造林800畝。同時加強我鎮森林資源保護工作,林業站護林人員不定時巡山並積極宣傳防火護林重要性,防止山火發生,對發生的山火及時通報並組織滅火作業,使我鎮森林資源得到有效保護。

十、明年工作計劃

1、做好農業生產工作,確保糧食安全;

2、做好世行項目工作,切實做好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減少排放,保護好環境;

3、指導農户進行科學種田,增加農民收入;

4、認真做好種糧補貼面積核查工作,確保種糧面積真實準確,做到精準補貼;

5、認真做好巡山護林工作,切實保護森林資源;

6、認真做好農產品檢測工作,確保農業食品安全,使羣眾吃上放心菜。

農業的調查報告 篇七

一、農業農村概況

全市農村有75個鎮1262個村。2001年末,全市鄉鎮人口304.7萬,其中農業人口259萬,佔全市總人口37.86%;耕地面積122704公頃,平均每個農業人口擁有耕地0.05公頃,林地和水域約佔全市總面積的一半。

通過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和現代化,農業逐步從傳統城郊型農業向現代都市型農業轉變。2002年,全市農業總產值176億元,增加值102億元,農民純收入6840元,同比增長9.2%,8.9%,6.1%。農產品種植結構逐步向優質高效和生態農業發展。全年花卉種植產值達8.39億元,增長9.6%,目前花卉苗木已成為農業的新增長點。全年蔬菜總產量34.2萬噸,增長4.1%;水果總產量43.1萬噸,增長23.3%。生豬出欄量196.5萬頭,,增長1.8%;牛奶總產量4.74萬噸,增長14.3%,水產品總產量34.6萬噸,增長3.1%。

二、外向型農業發展現狀和特點

據不完全統計,我市現有外向型農業企業286家,其中,外資出口企業(包括“三資”企業)226家,內資出口企業60家。經營範圍涵蓋種植、畜牧、水產、加工各個行業。企業大致分為“種養出口”和“加工出口”兩種類型。與傳統農業企業相比較,這些出口企業的顯著特點是:具有較廣泛的信息渠道和銷售網絡,經營方式靈活,生產管理規範,引進的技術和經營的品種新穎獨特,是當地農業的亮點。部分企業規模較大、產業化程度較高、輻射面廣,代表了我市農業的發展方向和現代化生產管理水平。這些龍頭企業在拓展自營業務的同時,還充分利用自身實力和國內外各種銷售渠道,為農户提供優良種苗、種畜,技術指導,開展產品加工、銷售,有效地帶動了當地農業生產,緩解了個體農户產品銷路不暢和效益低下的問題。對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2001年,全市20家大型出口企業帶動的農户達132800户,帶動農户增收額為77282萬元。平均每家企業帶動農户6640户,平均每户增收5819元。而非出口型龍頭企業平均每家企業帶動農户5600户,平均每户增收849元。相比之下,外向型農業明顯優於非外向型農業。平均每家多帶動農户1040户,多增收4970元。農產品出口已成為拉動我市農業發展的重要因素,農業龍頭企業已成為農產品出口的生力軍。

在政府扶持下和龍頭企業的帶動下,農副產品出口呈逐年穩步攀升趨勢。2000年全市農副產品出口總值為80386萬美元,比改革開放初期的79年增長16倍,佔全市農業產值的1/3。排除突發性因素造成的影響,我市農副產品出口年均遞增率為19.5%。2001年,按照國家海關總署和農業部的要求,農產品出口開始採用WTO統計口徑+水海產品。按新口徑統計我市農產品出口為4.33億美元。

目前農業出口仍以傳統初級產品為主,加工產品為輔。2001年,種養業產品出口佔全市農產品出口總值的60.75%其中,園藝產品佔26.35%;禽畜類產品佔20.64%;水海產品佔13.77%;深加工農產品佔出口總值的39.25%。產品出口到129個國家和地區。從出口市場份額看,亞洲地區佔76.4%;美洲9.52%。歐洲7.93%,非洲4.61%;大洋洲僅為2.04%。繼日本之後,美國已躍升為我市農產品出口貿易的第二大夥伴,僅次於香港。

為適應我國加入世貿後的新形勢,外向型農業企業正加入主動調整的行列。企業對國際標準由過去的“懼怕—彷徨”轉向“主動研究—科技應對”,朝着農業國際化的目標邁進。在出口門檻不斷提高的情況下,企業環保意識不斷增強,努力改進傳統生產工藝,提高產品質量,順應國際市場需求。99年,歐盟大幅度提高花卉檢疫標準,要求每100克介質不能超過20條有害線蟲,使我市盆景出口受到嚴重打擊,花都金星園藝公司一度中斷了歐洲的盆景出口業務。現在,該企業已找到應對措施,通過高温滅菌法對泥土消毒,並用藥物噴灑植株,有效解決了線蟲問題,恢復了盆景出口。xx菜場也從肥、土、水、病蟲害控制等方面入手,用生物技術開路,解決農藥殘留和重金屬超標問題,使蔬菜通過歐盟、美國,尤其是日本的苛刻檢查,產品遠銷歐美、亞洲和大洋洲。荔枝出口過去一直受保鮮條件制約,令果農望洋興歎,現在通過與科研機構合作,引進加工設備,採用定温殺蟲,低温處理,恆温儲運技術,使我市5%的鮮荔枝出口到日本、澳大利亞、美國、和歐洲各國。對於今年即將放開的港澳冰鮮家禽市場,我市一些大型家禽出口企業也提前作好了準備。由於冰鮮市場的放開會影響毛雞的出口數量,江村、火村等大型家禽出口企業正在向屠宰、分割加工、冷凍、熟食方向發展。

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中,企業品牌意識也在不斷增強。95年,我市農產品註冊商標可謂鳳毛麟角,種植業僅有“花都菜”一家註冊了商標,近兩年,各地農產品註冊商標如雨後春筍,不斷湧現。據不完全統計,我市名優農產品商標已達102個,還有大批企業正在籌劃註冊具有本企業特徵和產品特色的商標。

三、主要做法及經驗

在利用外資發展外向型農業,帶動地區經濟增長方面,我們主要抓了以下幾項工作:

第一,抓好農業龍頭企業的發展。98年開始,市委市政府作出扶持20個龍頭企業和興辦10個現代化農業示範區,加快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決定。對農業龍頭企業的扶持,不分所有制,只要有實力、有帶動能力,經考評合格,就給予一定的資金、政策扶持。各區、縣級市也採取了相應的配套扶持政策。資金投入按三個1:1配套,即:市政府投入,地方政府投入,企業投入,充分調動各方的積極性。僅99-2000年兩年,全市各級投入扶持龍頭企業和現代化建設的資金達5.2億元。加入世貿後,按照WTO的有關文件要求,調整了相應的扶持政策,將資金主要投向基礎設施、環保配套、科研開發、市場信息等方面。目前我市重點扶持的20家農業龍頭企業當中,有13家是農業出口創匯企業,其中4家是外資企業。龍頭企業的快速發展不僅帶動了當地農民增收,而且有效地提高了農户的養殖技術和產品檔次,使農產品出口品種、數量、質量不斷提高。

第二,調整優化農業區域佈局與產業結構。根據市場需求調節生產,同時根據實際,因地制宜建設了一批區域化佈局、專業化生產、集約化經營的農業商品基地,促進了區域佈局的優化。在產業結構上,重點發展優質谷、蔬菜業、林果業、花卉園藝業、畜牧業、水產業、種子種苗業和觀光休閒農業等七大主導產業,着力優化農產品品質結構,大力培育和樹創農業品牌,建立了一批無公害、綠色食品基地,發展了一批具有特色的觀光休閒農業。在農業結構調整中,適度調減糧食、糖蔗種植面積,擴大花卉、蔬菜和水產等經濟作物的生產規模,使全市農業的種植業產值佔農業總產值比重下降到50%,畜牧水產業產值比重上升到49%。

第三,依靠科技進步推進農業現代化。重點抓三方面的工作:一是種子、種苗工程建設,積極引進優新品種,加快優良種苗的繁育,從源頭上控制和提高產品質量,增強市場競爭力。79年至今,我市從國外引進了大量的優良品種,其中花卉2500種,蔬菜2000多種,水果300多種,禽畜品種30多種,食用水產品種58種,林木35種,其他農作物180種。優良種苗的引進有效地提高了農產品品質,增加了適銷對路品種。二是促進科研成果產業化,把科研體制改革與推廣農業科技緊密結合起來,使新品種、新技術得到迅速推廣;農户的種養技術水平明顯提高。三是加快農業信息網絡建設,從99年開始,市政府投入2000萬元建成了廣州農業信息網,為農户和企業提供農業信息,極大地增強了政府的協調服務功能。農業信息網開通運行至今,已發佈農業政策法規、農產品供求、價格、科技、市場研究分析等信息近40萬條;2001年底開通運行廣州農業電子商務網後,更進一步拓展了農產品交易渠道。近期舉辦的“第二屆網上荔枝節”,開發了荔枝生產、購銷、消費的綜合信息平台,直接為荔枝銷售尋求國內外市場,有效地解決了荔枝豐收後可能出現的“果賤傷農”問題。科技進步對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第四,加強農產品質量監測體系建設。95年,我市就成立了無公害蔬菜監測中心,建立了6個市級檢測站,形成了全市無公害蔬菜監測網絡,實行生產環節到流通環節全過程的檢測監控,並逐步建立了蔬菜殘留農藥抽檢制度,每年抽檢蔬菜樣品5萬多個。98年又成立了市農業標準化監測中心,市財政投入上千萬元,配置了先進的檢測設備,並完善機構充實人員,對全市菜、畜、禽、果、魚、奶、食用菌七大類上市農產品開展安全衞生質量普查。到目前為止,我市已先後建立了種子種苗、蔬菜、花卉、飼料、肉類、農業生產資料和農業環境等各類監測機構。同時建立健全了市動物檢疫監督所,進一步完善了動植物檢疫監測網絡。由於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關係到人民羣眾的身體健康,也關係到我國加入WTO後,農產品走向世界的前景,市政府已將標準化工作納入我市農業發展“十五”計劃的重要議事日程,成立了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在今後工作中,農業標準化和農產品質量監測工作仍將是我市農業發展的重點工作之一。

第五,實施名牌戰略,提高產品競爭優勢。在不斷提高產品質量的基礎上,我市農業企業積極參加全國性農業博覽會、商品交易會,參加省市、全國性的評比、評獎活動,爭取無公害產品和綠色食品認證,努力創造名牌產品。同時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報紙、廣播、電視宣傳我市農副產品,樹立品牌形象。創造品牌效應。迄今為止,已先後有60多種農產品獲國家、農業部、省市級名優產品稱號,41家企業獲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證書,11個農產品獲綠色食品合格證書。還有102種名優產品註冊了商標。名牌產品的示範效應和知名度有效地帶動了地方經濟貿易的繁榮。

第六,擴大對外宣傳,加強招商引資。省市政府近年來多次舉辦農業招商會、項目洽談會和各種形式的展銷會、博覽會;各級地方政府也利用地理資源優勢適時舉辦具有地方特色的豐收喜慶活動,擴大農業對外影響,促進農業經濟的快速增長。2000年我市農業對外招商局洽談會吸引了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海外客商前來洽談。簽約27項,合同利用外資8550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4000多萬美元。

截至2001年,全市農業利用外資項目累計達253個,合同利用外資4.21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3.88億美元。來我市投資農業的國家、地區和國際金融組織已擴大到21個。

在招商方式上,我市主要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多層次、多渠道、全方位開放吸引外資。具體做法是:

1、政府搭台,企業唱戲;

2、加強對外聯絡,為基層穿針引線;

3、以友薦商,以商引商;

4、發揮宣傳媒體作用。利用報紙、廣播、電視做專題和專版報導,宣傳投資政策、投資環境;

5、製作農業VCD光碟,投資指南和招商項目冊;

6、在網上發佈招商洽談信息,吸引海內外客商前來參觀、洽談。通過廣泛招商引資,有效地解決了農業發展的資金缺口問題,對開發當地資源,調整產業結構,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和擴大農產品對外貿易起到了有力的推動作用。

四、存在問題

我市外向型農業近年來發展較快,但亦存在着不足和問題。隨着我國加入WTO,國際農產品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這些問題將更加尖鋭地表現出來,如不能得到及時解決,將導致我市農產品出口下滑的趨勢。目前我市外向型農業面臨着以下困難:

1、出口產品價值偏低,深加工產品開發力度不足。出口主要是鮮活、初級產品,產值相對較低。加上全球氣候偏暖,產量上升,競爭加大,價格持續走低,影響了創匯收入。今年荔枝獲得大豐收,總產量超歷史最高水平,但價格卻大幅下跌,優質荔枝糯米餈、桂味下降至3元/公斤左右;蔬菜批發價約1元/公斤,比去年同期下降18.6%,社會零售價約2.35元/公斤,比去年同期下降12%;瘦肉型肉豬7.2元/公斤,同比下降8.6%;白雞均價6.45元/公斤,同比下降5.14%。牛奶價格也有所下降。上半年,農產品價格整體下降,使農民種養收入減少,出現增產不增收的現象。此外,加工產品出口比重偏低,附加值低,也是出口增長緩慢的原因之一。

2、技術壁壘越來越高。近年來,發達國家不斷修改農產品准入標準,提高技術壁壘,使我市大宗出口產品禽畜、蔬菜、花卉盆景等受到嚴峻挑戰。自從歐洲提高盆景檢疫標準後,我市盆景出口大幅下滑;禽畜出口因海外媒體大幅渲染禽畜疾病,造成消費者恐慌,出口數量減少。水產品出口香港,過去憑收貨人認可書放行,但2001年5月1日起,香港採用歐盟水產品進口標準,大幅提升技術檢測指標,僅抗生素、細菌檢測兩項,就有95%的產品不合格。最近,蜂蜜產品也因歐盟10倍提升藥物殘留檢測指標而遭遇出口困難的尷尬局面。由於提高農產品准入條件符合消費者願望,又能有效限制進口,因此,發達國家和地區紛紛求助於技術壁壘,在本國農產品豐盛時,提高檢測指標,遇到農產品短缺時,才對檢測指標採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政策。據增城漢華菜場反映,蔬菜出口日本,要通過的檢測指標多達43項。這種情況表明:改善生產環境,嚴格控制種子、土壤、水肥、藥物殘留等,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已成為當務之急。

3、保鮮儲運技術有待提高。目前我市農產品出口主要依賴亞洲市場,拓展遠洋市場的障礙之一是保鮮、包裝、儲運不過關。據瞭解,蔬菜出口到歐美等國家,因腐爛造成成本上升的情況較為常見,而且損失比例由收貨方自報,增加了出口的難度;荔枝保鮮技術雖有突破,但成本較高,35天的保鮮期對遠洋運輸仍顯倉促,不能解決大批量出口問題。只有進一步降低成本、延長保鮮期,解決保鮮儲運和農藥殘留問題,才能使我市拳頭產品有更大的出口創匯空間。

4、出口主體實力不強。農業“三資企業”和私企出口在廣東是異軍突起,佔農產品出口的52.16%,而在廣州僅佔30.7%,總體實力相對較弱。大多數民營企業不能自己出口的原因是:缺資金、缺外貿人才、缺市場、缺信息,出口量小,沒有形成規模,無法“走出去”競爭,因此,只能較多地依賴外貿公司代理出口。

五、設想與建議

我國加入世貿後,一方面,按照市場互換原理,近160個國家和地區的市場將對我國農產品提供市場和准入機會;另一方面,主要發達國家憑藉自身的經濟技術優勢,制定苛刻的技術標準來限制發展中國家的農產品出口,能否抓住這個機會,趨利避害,提高國際市場份額,主要取決於我們的農產品競爭力、企業競爭力和信息渠道的暢通。為此,提出以下建議:

1、優化品種、品質結構,從源頭上控制和確保農產品質量。以國際市場為導向,在穩定和扶持傳統出口產品發展的同時,加快調整出口產品結構。積極引進國外新品種、新技術,加快優良種苗的繁育、開發工作,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和產品質量,增強市場競爭力;因地制宜地發展具地方特色的優、稀、特、品種,適應不同國家、不同層次的消費者需求。

2、加強農產品出口基地標準化建設。農產品出口主要實行產地檢驗與口岸查驗相結合的檢疫制度,因此,生產基地環保和標準化建設就成為提高產品質量的關鍵。沒有一定的生產規模,相對完善的基礎設施,較強的資金和技術實力,出口質量就沒有保證。個體農户因資金技術有限,很難對種養產品實行嚴格的技術監控和生產設備更新;一些龍頭企業的生產基地也未達到環保和標準化建設要求,這是造成農產品出口質量極不穩定的重要原因。政府有必要安排基地標準化建設專項扶持資金,支持企業配備完善農產品檢驗檢測設備,加強基地標準化建設,通過增強企業競爭力來提高產品競爭力;以基地示範效應帶動農户朝標準化、產業化方向發展。

3、儘快建立完善標準化體系。農產品出口屢遭國際市場“紅牌”的事實表明,在衞生安全技術方面,我們有不少標準還沒有建立起來,已有的標準與國際標準差距較大,不適應國際市場的新形勢。當務之急是建立一套完整的標準化體系,制定各行業農產品品質標準,加強對生產過程各項指標的監控,尤其是產品上市質量監控,以國際化標準來規範出口企業的生產行為。鼓勵企業和農户採用中草藥、生物技術防治病蟲害,減少農藥殘留,實現綠色環保和無公害生產,提高我市農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5、政策資金適當向出口企業傾斜。出口企業一般具有較強的生產能力、國際銷售網絡和產品競爭優勢,代表了我市農業的發展方向和現代化管理水平;在國內農產品市場飽和的情況下,出口是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外向帶動是農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戰略,對提高農業綜合能力和國際競爭力有着相當重要的作用;在政策資金上適當向出口企業傾斜,是政府對農業發展的導向性指引,它肯定和鼓勵農業朝國際化標準邁進,參與國際競爭,同時也為廣大分散的個體農户樹立了一批以質量效益取勝的先進典型。因此,政府應加大對農業出口企業的扶持力度,設立出口基地專項資金,對出口創匯在200萬美元以上的農業企業,在基地環保衞生設施建設、出口技術環節攻關、出口市場開拓、外貿人才培訓等方面給予適當扶持。重點扶持有自營進出口權的龍頭企業,增強企業的競爭實力,同時加強對中小企業的培育,形成梯隊出口的強大後勁。利用外向型農業企業的市場效應、科技效應和管理示範效應帶動我市農業跨上新台階。

6、加強對農產品深加工的扶持,提高產品附加值。對有潛力走向國際市場的名優特新農產品加強保鮮加工處理,解決大批產品短期集中上市問題。大力發展冷凍加工、脱水處理、生物發酵和真空包裝技術,集中力量進行難點技術攻關,改善加工儲運條件滯後的局面。把水海產品深加工項目列入“十五”開發計劃,增加創匯品種和創匯值。

7、發揮企業、農業信息網和行業協會的市場開拓功能。政府應支持龍頭企業在本市、國內和境外建立直銷連鎖分店和銷售網絡,拓寬銷售渠道。同時,利用信息網絡四通八達、方便快捷的優勢,及時向生產出口企業和農户發佈國際農產品市場供求信息、農產品進出口政策信息;此外,行業協會自行解決行業問題和開拓市場的功能不可忽視。行業協會可直接向各級政府部門反映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引起有關方面的重視;可對外抗議某些國家和地區的貿易壁壘,傳播企業的呼聲。政府有必要引導和發展行業協會,利用協會縱橫溝通的業務網和行業信息去拓展海外市場,緩解企業自身實力不足的矛盾。

8、建立激勵機制。對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在招商引資和農產品出口方面成績突出的農業企業和個人經營者給予政策扶持,在財政、貸款、技術諮詢和服務方面給予一定的政策優惠;對在農產品出口創匯中做出突出貢獻的集體與個人給予表彰獎勵。

9、加強農業外經協調和服務工作。要從提高農產品檔次,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大局出發,安排一定的專項工作經費投入農業外經貿工作,以便農業外經部門能夠及時收集企業利用外資和外貿出口情況,會同市外經貿局、工商局、海關、動物檢驗檢疫部門,做出恰當的情況分析預測,協調解決有關問題;同時方便聯絡各國商會,開展貿易交流合作,協調指導全市農業外經貿工作的開展。

在為企業服務方面,農業外經部門應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對企業諮詢的外經貿業務,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明確的口頭和書面答覆;

2、在農業信息網、《農村》上公佈申辦自營進出口權、多次往返證和歐盟認證的有關條件、程序,協助企業獲得出口資格;

3、與農業信息中心合作,定期從互聯網上摘錄國際市場信息、科技動態信息,彙集到廣州農業信息網上公佈,並做好我市外向型農業龍頭企業的網站彙集鏈接工作;

4、研究和逐步建立農產品進出口預警體系,重點對我市農產品進出口情況進行跟蹤分析,對出口質量進行跟蹤評價。加強對農產品出口國家和農業大國農業生產、農產品貿易政策、市場供求情況、檢疫制度變化的跟蹤研究,預測對我市農產品生產貿易的遠近影響,及時提出建設性意見和建議;

5、組織向型農業龍頭企業參加國內外招商會博覽會,推介農業,增加合作和貿易機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yan/7yqln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