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研報告 >

合作醫療工作調研報告多篇

合作醫療工作調研報告多篇

合作醫療工作調研報告多篇

【第1篇】關於思想大解放的調研報告——如何在新形勢下做好新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的對策與建議

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政府組織引導,農民自願參加,大病統籌為主”的醫療互助共濟制度,是新形勢下提高農民羣眾健康水平,防止農民因貧返貧、因病致貧的一種好形式,體現了國家對農村衞生事業和提高農民健康水平的高度重視。從運行的基本情況看,通過合作醫療使醫療機構增添了活力,農民減輕了負擔,得到了實惠,體現了互助共濟的優越性,較好地解決了農民羣眾因貧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受到了廣大人民羣眾的歡迎。實踐證明,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是一項“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一、我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由於我縣是新增的新農合實施縣,還處於摸索前進階段,通過試點和調查,我們發現,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運行中,還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亟待解決。

一是基金管理問題。按現在運行體制,基金安全還存在着很大的隱患,各鄉鎮合管辦財務人員可直接支現,管理上稍有疏怱就可導致基金流失。因此對於療基金的安全問題,不能不擔心。

二是人員合理配置問題。現鄉鎮合管辦人員,均為兼職,新農合工作繁多,現在管理體制,工作人員只忙於應付報銷日常工作,參合羣眾的花名冊錄入大部分鄉鎮未完成檔案無法建立,管理混亂,按現行管理體制,有很多制度執行起來難度較大。

三是對定點醫療機構監管問題。定點醫療機構的管理是新農合工作的一個大難點,醫院不合理檢查,超範圍用藥現一直無法監控,造成患者負擔加重。有的醫務人員不執行告知制度,

四是農民住院發票管理問題。由於我縣新農合剛實施不久,農民對票保管意識差,經常有發票丟失,無法獲得補償現象,怨言很大。由於新農合無專用管理軟件,縣合管辦對各鄉鎮補償情況無法查閲,不能確定農民發票丟失後如果給予報銷會不會出現重複報銷的現象。

五是信息軟件管理問題。我縣合管辦一直無軟件管理系統,目前還處於純手工操作,故報銷補償材料審核審批工作效率不高,不能給予參合農民一次辦結報銷手續。當前的手工操作存在有以下種種問題:

(1)農民補償手續繁瑣:因採用手工計算、手工報銷,農民看病後先付全款,然後到相應審核部門審核,有時需幾個部門審核才能領取到補償金,手續繁瑣。有時報銷數額不大的補償,農民不願去審核補償基金,影響參加農村合作醫療的積極性。

(2)機構需要人員多:為推廣農村合作醫療結算做到準確無誤,至少需要成立鎮級合管辦和縣級合管辦,及其相應配套部門設置,每部門必須設置2人以上,因為每合管辦負責審核、核發基金,經常為核發一筆數目較小的補償金而查閲、審核許多資料,勞動強度比較大,同時容易出錯。

(3)準確性差:由於農民每張票據、住院治療、用藥的所有清單都需要人為審核、無論涉及費用多少、人員多少,都要手工計算,不可避免有資金核算出現問題和農民排長隊問題現象。

(4)監督難到位:監督部門需要審查原始記錄,堆積如山的票據需要人力、物力、財力,走訪農民時,農民對自己的交費票據保存差,農民也很難提出具體實質性問題,使監督機制完善無法到位。

(5)影響繼續參加合作醫療積極性:如果補償不及時、不到位,對農民來説也是無濟於事的,如果前期醫療費用不能自己承擔,就談不上補償了。

二、對策與建議

為了確保農村合作醫療健康持久的發展,更好地發揮合作醫療在農村中的重要作用,我們認為,應當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改變基金運行體制。

目前,我縣統籌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每年籌資金額較大,並且呈現規模擴大之勢。因此,防範基金風險、實現基金安全運作,已成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中的核心環節問題。建議鄉鎮合管辦進行垂直管理,專人專職獨立辦公。具體措施

1、撤消鄉鎮合管辦基金支出專用帳户。縣新農合基金由縣合管辦進行統一管理,鄉鎮合管辦不再設立基金支出專用帳户,撤消鄉鎮合管辦基金支出專用帳户。參合農民在本縣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出院時,經新農合辦審核員對材料審核並辦理補償手續後,由定點醫療機構先墊付補償給參合農民,使參合農民在出院時立即得到醫療補償。在縣外定點醫療機構住院的由縣合管辦審核材料並進行補償。這樣不但對基金管理安全,還能提高鄉鎮合管辦工作人員的辦事效率,減少羣眾的對報銷手續煩瑣的抱怨。

2、實行每月與定點醫療機構定時結算。每月5日前各鄉鎮合管辦、縣直醫療機構將上月所報銷的名冊和有關報銷材料(報銷審批單、有效發票、住院證明、住院費用清單、自費藥清單、轉診證明等)送到縣合辦核對。縣合管辦核實有關材料,對符合報銷規定的,按核實後數額,在每月10日前將上月補償金轉到各鄉鎮衞生院、縣直各醫療機構專用帳户。

3、落實審核材料和報帳運作人員。要確保每月的定時結算,需要鄉鎮合管辦設在各鄉鎮衞生院,並需落實2名經辦人員(其中:1名審核員、1名信息員),9個鄉鎮共18人。

(二)加強對定點醫療機構監管。

1、要求定點醫療機構要成立新農合管理機構,落實人員,對醫療機構進行內部監督管理;制定相關的管理規章制度,特別是定期對參合農民住院費用、處方等進行自查的制度,加強對參合農民住院的管理,防止出現大處方、超範圍用藥等坑農、害農現象;定期在電視等媒體上公佈參合農民在各定點醫院使用的住院費用,由社會對定點醫療機構進行監督。

2、要求鄉、縣兩級醫療機構使用《廣西新農合基本用藥目錄》要達到98%、95%以上,使參合農民診治藥物基本納入補償範圍。

3、要有便民措施,方便參合農民就診;定點醫療機構要根據自身條件,制定惠民措施,使參合農民得到實惠。

力爭通過以上措施,加強對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管理,從源頭上減少或杜絕亂檢查、多檢查、亂用藥、多用藥的情況出現。

(三)加強新農合報銷規定和報銷制度的宣傳教育。

定期或不定期通過電視媒體向廣大農民反覆宣傳報銷手續、報銷規定和報銷制度,對農民進行報銷事項和報銷制度的教育宣傳,以提高廣大農民對報銷憑證、票據保管的重要性的認識,提高農民對票據和報銷憑證的管理意識,減少和避免參合農民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四)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系統軟件管理勢在必行。

為進一步提高新農合工作的效率和質量,使全縣所有參合患者的醫療信息、合作醫療基金補償情況都將通過網絡及時傳送至縣合管辦,實現網上審核、網上結算、網上監督等,我縣新農合辦急需配置新農合系統軟件,實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系統軟件管理,這對進一步方便羣眾報銷,規範行業行為,提高工作效率,加強定點醫院的管理監督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因此,希望政府能夠大力支持該工作,撥款投資新農合軟件管理系統,提高我縣農合辦工作效率,減少不必要的報銷程序和手續,提高參合農民的參合報銷積極性,使我縣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更好地為廣大農民服務,使這項“民心工程”、“德政工程”發揮更大的作用。中國教育資源+網↙

【第2篇】關於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開展情況的調研報告

關於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開展情況的調研報告

關於****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

開展情況的調研報告

——****政協活動小組 ***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是國家在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礎上,為加快建立農村醫療保障制度,提高農民健康水平,更好地促進城鄉社會經濟統籌協調發展而開展的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為確保此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在旗委旗政府的統一領導部署下,精心組織,狠抓落實,廣大農村羣眾積極參與,我鎮初步確立了大病統籌、醫療救助和農村醫療衞生服務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體系。為切實鞏固這一制度,進一步探索建立健康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政協小組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開展情況和運行情況進行調研活動。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現狀與成效

****是20xx年鄉鎮機構改革後,由原****三鎮合一的大鎮,共有村(居)委會**個,常住人口**人。其中農業户數**户,人口**人,農民人均純收入**元,鄉鎮衞生院3個,村衞生室**個,鄉村醫生74人。截止今年4月底,全鎮共完成參合人口**人,參合率達82.1%。

主要工作成效:

(一)、加強領導。鎮黨委政府從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統籌城鄉發展重大戰略出發,根據旗政府指導意見,結合本地實際,制定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施方案及相關制度,成立了以鎮長為組長,主管鎮長為副組長,相關部門負責人蔘加的領導小組,各村(居)也相應成立了領導小組。為確保工作順利開展,鎮政府把實施進度和成效列入各村(居)目標管理責任制中,年終兑現獎懲。

(二)、精心實施。20xx年2月23日,鎮政府召開了全鎮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動員大會,廣泛宣傳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優越性,積極引導和動員廣大農村羣眾參加。鎮裏又抽調58名幹部深入到29個村中,會同村幹部逐家逐户進行宣傳動員。通過張貼標語,發放宣傳手冊等宣傳形式,極大的調動農民參合積極性,確保籌資工作圓滿完成和制度的順利實施。

(三)、規範管理。為配合旗合算辦工作,鎮政府也相應成立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辦公室,各村(居)委員設立了聯絡員,為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規範管理提供了組織保證。不斷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規章制度,規範鎮定點醫院的管理,簡化結報審核手續,實施服務承諾制,努力為羣眾提供優質服務。同時加強基金管理,在財政所設立收支專門帳户,嚴格審核,杜絕不合理和不合法的補償支出,定期通報並接受上級財政、審計部門和羣眾的監督。

(四)、新型合作醫療主要變化。從調查情況看:一是減輕了農民看病就醫負擔,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農民因病返貧,因病致貧的問題。截止20xx年6月末,****共為位患病農民補償醫療費用元,其中門診補人,兑付元;住院補人,兑付元;有人獲得4千元以上補償,最高的一位是**村***,醫療費用元,補償了元。二是提高了農村產婦入院分娩率,據調查,目前以上的產婦都到醫療分娩,確保了母子平安;三是增強了農民自我保健意識。過去不少農民因家境困難,往往“大病拖、小病挨、到死才往醫院抬”,看一次病往往萬不得已。四是促進了農村醫療機構服務水平的提高。目前,****的三個定點醫院都能夠積極改善軟硬件環境,強化制度建設,公開藥品價格,加強醫療管理,千方百計提高醫院接診水平和能力。通過改善服務、降低成本,門診人次和住院人次都有大幅度上升,醫院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有了新的提高。

二、新型合作醫療面臨的新問題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是一項長期的艱鉅的社會保障工程,實施之初,還存在許多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六個方面:

(一)宣傳引導工作不夠深入,農民參保積極性有待提高。由於在推行過程中,一方面由於時間緊、任務重,政策宣傳和引導工作尚不夠深入,另一方面農民對大病統籌為主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缺乏經驗體會,與老的制度相模糊,對長期實施信心不足,導致部分農民參保積極性不高,主動自願參加的不多。

(二)審核結算流程仍顯複雜,便民服務尚需進一步優化。由於部分農民離定點醫療點偏遠,少來少去的醫療費用,加上來回車費農民認為得不償失。

(三)政策和制度中尚有一些不夠科學和合理的地方。主要表現在報銷的門檻高,報銷的比例低,報銷的藥品面窄,限制過多。

(四)對定點醫院缺乏監管力度。鄉鎮政府對醫院的管理難度大,只能依靠藥監部門監管,政府處境尷尬。一方面政府積極做羣眾工作,提高參保率;另一方面醫院藥品價格虛高不下,農民與藥店買藥相差甚多,影響農民參保的積極性。

(五)鄉鎮醫療機構設施陳舊。由於近幾年鄉鎮醫院不景氣,國家對醫院的投入又嚴重不足,致使設備較陳舊,醫護人才嚴重缺乏,很多疾病沒有治療技術手段。農民反映,真正看病還得找縣市以上醫院治療。

(六)農民的期望值太高。農民認為只有拿着《合作醫療證》,進哪一級醫院就診應該是自己做主,不願受到約束 ,特別是住院後一看花的錢多,報銷的又少,就有怨言。

三、新型合作醫療工作的幾點建議

1、進一步加強領導,提高認識。領導重視是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關鍵之一。各級政府和村組幹部都要切實負起責任,加大領導力度,努力研究新的辦法,探索新的途徑,科學引導農民羣眾主動自願地繳費。

2、進一步加強宣傳,提高農村羣眾參保積極性。一是強化政府幹部和村組幹部開展學習活動,通過學習把政策瞭然於心,才能做好宣傳工作;二是開展耐心細緻宣傳教育活動,讓廣大農民把參保辦法、參保人員權利和義務以及審核結算流程等真正瞭解和熟悉;三是針對性開展具體、形象、生動的典型事例宣傳,現身説法,使羣眾切實感受到制度的意義和好外,增強制度的吸引力,進一步提高自覺參保意識。

3、總結經驗,科學測算,充分論證,增強制度的合理性和科學 性。為切實鞏固已取得的成果,保持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情,在上半年工作的基礎上,旗有關部門應進行科學測算,充分論證,合理確定基金收支方案,最大限度地讓農民羣眾得到實惠。

4、充分利用村級衞生室在全作醫療制度中的作用。村級衞生是農村羣眾服務的最基層衞生單位,具有便捷、高效等特點,有利於農民羣眾就醫結報,減少中間環節和降低非醫費用。但發揮作用不應僅在常規病方百,在慢性病方面也應該發揮更大的作用。

5、健全管理監督機制,真正做到取信於民。一是要求合管辦確實履行好自己的職責;二是定期對基金的運行情況進行審計,確保其運行規範、透明,保證制度的公平公正;三是加強醫療服務,規範定點醫院管理,合理診治,有效控制醫療費用和非有效醫療費用比,減少不合理的醫療支出。

6、加大對醫院的投入力度。一是改善醫院環境條件,完善管理制度,改善服務質量和技術;二是爭取國家的支持,更新設備;三是大力引進醫護人才。只有這樣吸引病人,留住病人,從而形成良性循環,醫院經濟和社會效益才會雙豐收。

【第3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調研報告

一、全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的總體情況

肥西縣是安徽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第一批試點縣之一,自11月1日正式實施,已運行近五年時間。經過幾年的探索,我縣初步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補償政策逐步完善,補償水平逐步提高,報銷程序逐步簡化,監管能力逐步加強,資金使用合理安全,農民信任度明顯提高,農民參合積極性不斷提高。全縣新農合參合率由的81%上升至的95%。-,全縣新農合資金支出9751萬元,其中統籌資金支出9029萬元,補償186818人次。統籌資金支出包括住院補償7836萬元,住院分娩補償551萬元,慢性病補償154萬元,村衞生站觀察治療(門診統籌)補償488萬元。統籌資金使用率平均為90%,受益率平均為7%,補償比平均為30%。我縣共有690257位農民參加新農合,1-6月,新農合資金支出2605萬元,其中統籌資金支出2364萬元,補償35400人次,家庭賬户支出241萬元。新農合的實施,有效地減輕了農民的醫療費用負擔,緩解了廣大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為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發揮了積極作用。我縣榮獲“全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先進縣”稱號。

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主要做法

(一)加強領導,保障新農合順利推進。建立和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關係全縣70多萬農民羣眾健康權益和長遠利益的一件大事。縣委、縣政府對此十分重視,把新農合工作列入政府年度目標管理考核重要內容。縣分別成立了合作醫療管理委員會和監督委員會,委員會主任由縣黨政主要領導親自擔任。縣成立合作醫療管理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衞生局,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負責全縣新農合日常管理工作。各鄉鎮相應成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領導組及其辦公室,合管辦設在鄉鎮衞生院,辦公室主任由衞生院長兼任,每鄉鎮安排1名專職經辦人員和1名兼職財會人員負責新農合的審核、報批、兑現、記賬等工作。試點過程中,我縣經辦機構不斷加強自身建設,經辦人員業務素質和工作水平不斷提高,能夠滿足新農合工作需要。

(二)封閉運行,確保資金安全使用。我縣對新農合資金的籌集、管理和使用各個環節嚴格把關,堅持資金封閉運行,保證了資金使用的安全、合理。強化資金籌集。我縣農民入保金的籌集由各鄉鎮人民政府負責,衞生部門配合,收繳入保金時,由鄉鎮合管辦開出專用收款收據,登記發放《合作醫療證》,填寫參合農民登記表。各鄉鎮合管辦在本鄉鎮金融機構設立新農合專用賬户,收取的入保金及時存入專用賬户,在籌資結束後全部匯入縣新農合資金財政專户,與縣合管辦辦理結算手續。今年3月底,我縣順利完成二次籌資工作,新農合籌資總額提高到每人100元。嚴格資金管理。我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實行以縣為單位統一管理,設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財政專户,由縣財政局管理,新農合基金專户存儲,專款專用。基金支出需縣衞生局和縣財政局共同審批方可撥付,縣合管辦將每批補償人數及金額製成報表,報衞生局和財政局審批,審批後,資金由收入户轉入支出户,縣合管辦將資金從支出户撥付給各鄉鎮合管辦或定點醫療機構,做到收支分離、管用分開,保證了資金的封閉安全運行。

(三)適時調整政策,逐步完善新農合制度。我縣在新農合制度的推進過程中,針對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適時對相關政策進行調整完善。,將農村部分常見慢性病、村衞生站觀察治療費用納入新農合補償範圍;,將起報線由300元降至200元、封頂線由1萬元提高至3萬元。,實行縣內定點醫療機構直接結算,全面提高報銷比例;,籌資標準由原來的50元提高到100元,我縣新農合政策作了較大調整,取消家庭賬户,提高報銷比例,擴大慢病病種,將新農合基金劃分為住院統籌基金和門診統籌基金兩部分,分別為人均80元和人均20元,推行門診統籌。參合農民年最高補償封頂線提高到5萬元。通過不斷調整,新農合政策逐步完善,資金效用得到充分發揮,參合農民受益面逐步擴大。

(四)優化辦理程序,方便參合農民就醫補償。在方便羣眾就診方面,參合農民小病可以就近在村衞生站治療,並可以獲得一定補償,做到小病不出村;在縣內就診不受級別限制,參合農民可以任意選擇一家定點醫療機構就診,無須辦理轉診手續;到縣外就診只需在鄉鎮合管辦辦理登記手續即可,辦理轉診手續時,鄉鎮合管辦以一封信的形式書面告知患者注意事項。在費用報銷方面,在縣外醫療機構就診的,參合農民出院後將報銷材料交到鄉鎮合管辦,由鄉鎮合管辦直接給予補償。參合農民在本縣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住院費用,出院時與定點醫療機構直接結算補償費用,當場審核並兑現補償金,實現了零距離、零時限補償。

(五)推行門診統籌,擴大參合農民受益面。從開始,我縣充分發揮鄉村衞生服務管理一體化的作用,實行鄉村一體化與新農合工作有機結合,將村衞生站作為鄉鎮定點醫療機構的派出機構,參合農民患病在村衞生站觀察治療可以獲得20%的補償。5月起,我縣全面推行門診統籌,即按照人均20元標準從新農合基金中提取門診統籌基金,用於補償門診費用,單次門診費用補償封頂額為10元,門診統籌基金支付實行“預算包乾、超支不補、結餘滾存使用”的辦法,以控制醫療費用,保證門診統籌基金安全。

(六)實行全程監管,嚴格控制醫療費用。在新農合運行過程中,在着力做好服務的同時,加強對各個環節的監管。一是實行身份核實,防止冒名住院。參合農民住院治療時,需攜帶《醫療證》、《身份證》,由經治醫生和合作醫療經辦人員共同查驗,防止發生冒名頂替。二是現場核查,加強日常監管。由縣合管辦每月安排一定時間抽取部分報銷材料與醫療機構原始材料進行核對,並通過電話和明查暗訪等形式,對報銷情況進行調查。三是提高管理手段,防範虛假票據。,全縣各定點醫療機構全部安裝醫院管理信息系統,所有醫療收費全部實行微機化管理,有效地堵塞了因票據而出現的弄虛作假漏洞。四是實行三級公示、加強事後監督。每批新農合補償情況都在縣鄉村三級進行公示,社會各方可以通過公示來監督補償情況。五是建章立制,明確處理辦法。制定《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違規行為處理暫行辦法》,對相關人員和單位違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政策行為作出了明確具體的處理規定。六是定期考核,明確獎懲。制定了定點醫療機構考核標準,每季度考核1次,將考核結果與10%管理保證金掛鈎。七是多管齊下,控制醫療費用。包括推行單病種限額收費,限定藥品目錄和診療項目,核定住院次均費用和住院人次,建立病歷和處方評審制度的,通過多種措施,嚴格控制醫療費用的不合理增長。

三、取得的成效和經驗

幾年來的工作表明,我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運行較為平穩,取得了明顯成效。主要表現為:一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基本建立。通過對參保農民直接補償,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保護了農村勞動力,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二是新農合政策逐步深入人心。通過廣泛深入的宣傳,以及隨着越來越多的參保農民得到實惠,新農合工作得到農民的信任和支持,參合積極性明顯提高。三是各項政策得到進一步完善,基本建立了一套成熟的補償機制和運行機制。四是新農合管理體制基本確立。新農合經辦機構管理水平和辦事能力得到加強,能夠適應新農合工作需要。通過我縣幾年來的實施,我們體會到:一是黨委政府的重視和多部門配合是做好新農合工作的基礎。二是廣大農民的積極參與是做好新農合工作的關鍵。三是健全的醫療衞生服務體系是做好新農合工作的保障,新農合工作須與農村衞生體制改革共同推進。

四、存在問題

我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雖取得一定成績,但也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還未建立有效、便捷、穩定的籌資機制。雖然籌資難度大大減小,但籌資工作量仍然較大,籌資成本高。二是縣級以上醫療機構難以監管。我縣新農合基金支出近一半用於補償在縣外醫療機構發生的費用,但受隸屬關係的制約,我縣對縣級以上醫療機構不能實施有效監管。三是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手段和工作效率有待提高。

五、建議

(一)探索符合政策和農村實際的農民參合籌資機制。加強相關政策調研,在堅持農民自願的基礎上,多途徑探索符合國家政策、符合農民意願、符合農村實際、簡便易行的參合農民個人籌資機制。如試行參合農民委託農村金融機構或村民委員會代繳,也可以由政府委託村委會代辦、由參合農民自己主動繳納,或是一次籌資,多年使用等。

(二)加強對定點醫療機構的監管。加強對各級定點醫療機構監管,加大醫療費用控制力度,完善單病種限額收費管理,從嚴核定各定點醫療機構的住院人次和次均住院費用,嚴格控制醫藥費用,降低農民負擔,減少新農合基金不必要支出,提高基金使用效率。另外,要完善病歷與處方評價制度,定期抽取定點醫療機構病歷和處方,由新農合專家委員會集中對其評價,進一步規範醫療服務行為。

(三)適應職業化、專業化要求,加強管辦體系建設。按照職業化、專業化的要求,繼續加強各級管辦隊伍的能力培訓,着力提高管辦人員的整體素質。加快新農合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設,在現有的基礎上,開發新農合管理軟件,並與醫院管理系統對接,改善管理手段,提高工作效率。

(四)提高農村基層衞生機構服務能力。加強農村衞生機構建設,對於引導農民在基層就近就醫、促進新農合制度的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進一步加大政府投入,繼續加強鄉鎮衞生院的配套建設和合格衞生站的建設,重點培訓好鄉、村兩級衞生人員,提升農村衞生服務的整體能力和水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yan/g4pn3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