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研報告 >

創新農村社會治理助力脱貧攻堅調研報告

創新農村社會治理助力脱貧攻堅調研報告

農村是社會建設的基礎,加強社會治理的重點在農村。當前脱貧攻堅進入攻城拔寨的重要關口,紮實推進社會治理創新,努力營造良好社會環境,既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必然要求,更是打贏脱貧攻堅戰的重要保障。但是我們也要看到,當前既是農民羣眾得到實惠最多的時期,也是社會矛盾和問題相對較多的時期。農民增收難、農村公共事業發展滯後、農村社會治安維穩日趨複雜等問題,給農村社會治理帶來許多新的挑戰。

創新農村社會治理助力脱貧攻堅調研報告

一、我區農村社會治理現狀

(一)社會治理基層基礎不斷夯實。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平安建設工作,區委成立了以XX書記為組長的平安建設領導小組,不斷完善基層防控工作體系,加強區、鎮、村三級綜治中心建設。目前,全區鎮級綜治中心已全部建成並掛牌運行,全部村(社區)綜治中心建成並掛牌運行。通過綜治中心的建設,搭建起政法綜治工作新平台,基本形成了縱貫全區三級的綜治中心網絡體系。搭建鎮村社會管理服務平台,將社會管理服務有關內容全部納入其中,使人民羣眾能夠得到一站式服務。大力推進全區城鄉網格化管理服務,全區共劃分網格11個,配置網格員805人。其中農村網格8個,其中農村網格8個,網格員641人,城市社區網格3個,專職網格員164人。

(二)社會治安滿意度不斷提高。我區建立了維護穩定重大事項社會風險評估和預警機制、社情民意收集與研判機制、矛盾糾紛化解機制、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機制,切實加強了基層人民調解組織和新經濟新社會組織建設,紮實開展掃黑除惡、特殊人羣管理、校園周邊整治、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等各項工作,始終堅持嚴打整治不放鬆,上半年共立各類刑事案件XX起,破各類刑事案件X起,抓獲作案成員X人,抓獲各類網上在逃人員X人。深入開展打擊“盜搶騙”專項行動,成功破獲跨區域系列盜竊電纜案X餘起,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X人。立各類經濟案件X起,打擊處理X人。破獲各類涉毒案件X起,繳獲毒品X克,打擊處理吸毒人員X人。受理查處治安案件X起,打擊處理X人,其中行政拘留X人。對“黃賭毒”、“食藥環”等治安突出問題全力打擊整治,共查處涉黃涉賭案件41起,打擊處理137人。人民羣眾對社會治安的滿意度不斷提高,和諧社會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全區呈現出社會穩定、經濟快速發展、人民安居樂業的良好局面。

二、農村社會治理面臨的問題

(一)農民的法律素質有待提高。目前國家出台了種糧直補、農村危房改造、最低生活保障、精準扶貧等一系列惠民政策。然而,隨着社會的發展,羣眾對政府為民辦實事的要求和期望越來越高,自我保護意識也越來越強,盲目的曲解法律法規,導致土地流轉、土地承包、徵地拆遷等上訪問題突出。從信訪局提供的數據來看,截至目前,我區涉及農村各類上訪件X件,其中涉及宅基地糾紛X件,土地承包X件,土地流轉X件,退耕還林、林權問題X件,扶貧領域糾紛X件,農資補貼X件,水利糾紛X件,其他68件,這些都充分説明目前我區農村地區仍然是信訪的重災區,農民信“訪”不信“法”的現象仍然存在。

(二)基層治理力量薄弱。基層一線警力不足,從政法部門提供的數據來看,全區各基層派出所平均只有5個正式幹警,像X、X、X派出所正式民警才只有3個、各鎮、街道司法所都是1個人,不利於執法辦案,也對執法司法規範化建設帶來嚴峻考驗。

(三)特殊人羣管理難度較大。來X打工的外來人員,有少部分人收入不穩定、生活不安定、居所不固定,管理起來難度較大。我區目前有X名嚴重精神障礙患者,雖然都落實了監護人責任,但是個別農村的精神障礙患者由於家庭困難得不到有效治療,流散在社會給社會治安帶來隱患。

(四)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存在薄弱環節。農村地區相比較城區,在社會治安防控網絡的人力、財力、物力上投入較少,視頻探頭少、投入警力少,再加上“空巢”老人、留守婦女及兒童自我防範能力較弱,財產和人身安全易受侵害。從公安系統掌握的情況來看,截止9月底,我區城區治安案件發案X起,鄉鎮發案X起。其中侵犯人身、財產權利案件城區X件,鄉鎮X件;妨害公共安全案件城區X件,鄉鎮X件;妨害社會管理秩序案件城區X件,鄉鎮X件;擾亂公共秩序案件城區X件,鄉鎮X件。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鄉鎮相對於城區治安案件發案率較高,這和城鄉視頻探頭數量、治安巡防力量強弱也存在着一定的關係。

(五)農民參與社會治理的意願和能力還不夠高。我區農村大量年輕人外出打工, 特別是很多年輕有文化的人才流失更大,留守農村的大部分是老人、婦女、兒童以及其他弱勢羣體,這些人蔘與村級社會事務管理、社會公共服務以及維護村集體利益的意願相對淡漠 ,常常抱有“各自打掃門前雪”“事不關己”的心態,主要精力基本上放在自己的小家庭上,對村集體這個大家庭事務關注度不高, 社會治理主體相對弱化。

三、意見建議

黨的十九大指出要“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當前,基層社會治理越來越成為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各界關注的問題。在現代社會治理中,農村的作用是個變數,既可能是穩定的根源,也可能是不穩定的根源。因此,必須加強和創新農村社會治理。

(一)深化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基層社會治理的推進和創新,離不開基層黨組織的領導。基層社會治理能不能辦好,最關鍵的是方向是不是正確、政治保證是不是堅強有力。所以必須首先把在基層堅持黨的領導作為頭等大事來抓,放在首要的核心位置。基礎環節就是要切實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農村基層社會治理是一項系統工程,工作成果的取得和整個農村面貌的改善,都要靠基層黨組織來領導。農村社會治理成效明顯與否,取決於當地黨組織尤其是書記的綜合素質和影響力。一名優秀的村書記,可以帶動一個高效的基層黨組織,進而引領整個村級自治工作走向良性運行。所以,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是一個關鍵,而關鍵中的關鍵又是村書記的作用。無論是從當地推選任命還是上級組織下派,前提都是要能夠找到一個切實為村民着想為村民辦事有凝聚力和號召力的人來擔任村書記。還要培養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內生動力,為農村未來的發展儲備中堅力量,通過有計劃的培養和引導,讓更多年輕人尤其是青年人加入黨組織。

(二)提高農民法治意識。提高農民法治意識,是我國建設法治社會的基本內容之一,也是農村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環節。農村社會的法治氛圍較城市有很大差距,羣眾沒有形成遇到問題首先想到用法治方式解決的思維習慣,甚至一些幹部也沒有以法治思維開展工作的自覺,再加上農民的文化水平普遍相對較低。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提高農民法治意識,採取什麼樣的最貼近農村現實的宣傳教育方式就特別重要。可以引導村幹部有側重地利用農村文化廣場等平台,適當加入一些以法治宣傳為主要內容的節目類型,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和故事情節,向羣眾進行法治宣傳教育,這樣既是羣眾喜聞樂見的,又可以在輕鬆活潑的氣氛中逐步讓法治思維深入人心,從而使羣眾逐步形成遇事找法的行為習慣。

(三)扶貧堅持“志智雙扶”。貧困人口大部分在農村,如何打贏脱貧攻堅戰,是基層社會治理必須面對的問題。到了脱貧攻堅的最後階段,我們要解決的重點問題,已經不再是物質層面的問題,而是十九大報告中説的“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問題,在脱貧攻堅階段,怎樣在思想上改變貧困狀態是一個難題。所以必須把思想引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治貧先治懶,扶貧先扶志。要努力讓貧困羣眾思想認識到位、心態積極、主動作為,從貧困走向富裕,不僅僅是物質上,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實現自立、自強。必須要引導農民樹立自立自強意識,尤其要克服“等靠要”思想,摒除陳規陋習,讓積極向上的內在精神力量成為貧困羣眾脱貧致富的良藥,這樣的農村也才能有更長久的發展動力。

(四)加強農村公共服務供給。健全農村社區服務設施和服務體系,整合利用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文化室、衞生室、計劃生育服務室等現有場地、設施和資源,推進農村基層綜合性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提升農村基層公共服務信息化水平。

(五)着力打造農村治理網格化信息平台。一是實現社會治理四級聯動,在城區所有社區和有條件的村全面推行網格化建設,充分運用和發揮綜合治理信息平台的作用,逐步實現服務管理農民羣眾事項達到“小組—社區 (村) —鎮(街道) —區級”四級互動響應。二是強化網格員責任意識。以“動態採集信息、主動發現問題、及時報告問題、協助解決問題”為基本原則,健全完善網格員職責、考評辦法、業務技能培訓等體制機制,避免網格工作“一張皮”現象,確保網格工作規範高效。三是在整合資源上下功夫。將公安、消防、信訪、衞生、計生和水、電、氣等與農民羣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系統、行業工作力量進行有效整合,以網格為基本單元,所有工作自覺進網格,所有服務管理居民羣眾事項“一盤棋”。逐步實現“精細化管理、人性化服務、多元化參與、信息化支撐”的良好格局。

(六)提高農民參與社會治理的積極性。一是定期或不定期號召村組熱心公益活動的人員,組建治安巡防隊伍、政策法規宣傳隊伍、“紅袖章”志願隊伍等,最大限度凝聚和發揮農民羣眾力量,使其積極有序地參與農村社會治理。二是積極拓展農民利益表達渠道。隨着農民利益日益多元化,要充分構建多層面的農民與政府的溝通渠道,有效解決農民羣眾的正當訴求,化解農村基層社會矛盾,促進農村社會治理良性發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yan/nd7o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