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研報告 >

關於醫療衞生工作調研報告

關於醫療衞生工作調研報告

關於醫療衞生工作調研報告

關於醫療衞生工作調研報告篇1

一、我縣衞生資源現狀

醫療衞生機構狀況:全縣現有公立縣直醫療機構3個,公共衞生服務機構3個,鄉鎮衞生院9個,社區衞生服務中心1個,村衞生所(室)199個,個體診所22個。全縣醫療衞生機構人員編制845人,縣直單位622人,鄉鎮衞生院179人,熊山社區衞生服務中心30人。

縣鄉兩級醫療衞生機構擁有醫療設備總價值4615萬元,其中核磁共振、ct、彩超、全自動生化血球分析儀等3000元以上的醫療設備由 2015 年的312台(件)增加到 2015年的 527台(件)。

住院牀位由 2015 年的475張增加到 2015年的700 張,其中縣級485張,鄉鎮215張,平均每千人擁有病牀4.16 張,全縣醫療用房總面積76080平方米。

衞生服務狀況: 2015年全縣門急診總數86.59萬人次(其中縣級醫院58.32萬人次,鄉鎮衞生院28.27萬人次) 同比2015年增加6.78 萬人次,增長了9%。全縣住院病人總數33526人次(其中縣直醫院22502人次)。縣級機構病牀使用率93%,鄉級機構病牀使用率95%。

兩個費用控制:2015年縣醫院每門診人次收費水平88.37元(市控指標88.41),平均住院費用3272.98(市控指標3273.88); 縣中醫院每門診人次收費水平77.6元(市控指標77.86),平均住院費用2661.66(市控指標2667.73)。2015年全縣累計報告甲乙類傳染病 828例,漏報率0;全縣常規免疫規劃接種達99.6%;全縣孕產婦系統管理率88.88%,嬰兒死亡率5.42‰,孕產婦死亡率0/10萬。

居民健康狀況:2015年全縣人口平均壽命76歲,全縣人口出生率14.45‰,死亡率7.37‰,自然增長率7.08‰,嬰兒死亡率5.42‰。

二、我縣衞生事業發展取得成效

(一)認真落實醫改政策、城鄉一體化服務穩步推進

1、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進一步完善。2015年參合農民17.70萬人,參合率99.80%,基本實現全民醫保。其中2015年全年統籌資金 6799.67萬元(本年度基金6081.79萬元、上年度結轉717.88萬元),支出5727.30萬元,全年新農合住院病人25937人(次),住院率15.82%,同比去年下降1.53%。2015年住院病人最高補償限額達10萬元(城鎮居民6萬元),住院病人實際補償比47%,參合農民大病保障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2、縣鄉村三級醫療衞生服務體系全面加強。一是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加強,綜合服務能力有效提升。近四年來,全縣累計投入建設資金達9200多萬元(其中爭取中央和省級資金4290萬元),新改擴建項目有縣醫院病房大樓、縣醫院醫技綜合大樓、縣中醫院門診綜合大樓、縣醫院和中醫院兒科、產科病房標準化建設、各鄉鎮衞生院和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綜合大樓及環境污水改造項目、村衞生所規範化建設等。通過項目實施,新擴建醫療業務用房面積達34591平米,改造醫療用房 2150平米,全縣醫療用房總面積76080平方米,80%的村衞生所完成規範化建設。二是縣鄉兩級醫療機構設備配備逐步完善,臨牀檢驗能力得到提升。四年來,全縣投入設備更新資金達2800多萬元,其中爭取省級項目資金2100萬元,自籌投入700多萬元,為縣鄉衞生機構配備生化、彩超、放射及救護車等檢驗及院前搶救設備,加強完善了醫療單位急診室、手術室和村衞生所設備配套建設。三是加強人才培養,醫療技術服務水平提升。四年來,共選送縣級醫院專業人員到省市進修培訓60多人,基層單位57人蔘加全科培訓,其中6人蔘加全省骨幹全科醫生培訓,完成了308名鄉村醫生規範化培訓工作任務;努力培養和充實衞生人才隊伍,2015年以來共招聘大中專畢業生70人,充實各醫療機構,2015年崗位招聘17人面試合格將進入體檢程序;招聘培養臨牀醫學專業“專升本”畢業生4名,委託定向培養本科生10名,大專生5名,中專鄉村醫生10名。

關於縣醫療衞生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關於縣醫療衞生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3、國家基本藥物制度順利實施。從2015年3月1日開始,全縣鄉鎮衞生院和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全面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目前,全縣10個基層醫療機構和 5個村衞生所實行了“基本藥物零差率銷售”,基本藥物平均達286種,基藥收入佔藥品收入達83%;2015年全縣公立醫療機構醫療用藥全部實行網上採購,基層醫療機構累計銷售藥品1128.95萬元,讓利羣眾168.34萬元。

4、基本公共衞生服務均等化紮實推進。免費為城鄉居民提供12項基本公共衞生服務,管理和服務基本到位。截止2015年4月底,全縣共建立電子檔案 16.44萬份,達95%;0-6歲兒童規範管理20900人,孕產婦管理988人,65歲老人規範健康管理1.88萬人,達91.59%,高血壓 1.67萬,糖尿病人3783人,重性精神病533人,發放健康教育宣傳材料11萬餘份。

(二)、公共衞生體系建設日臻完善

1、強化疾病預防控制工作。認真落實艾滋病、結核病、職業病等重大疾病防治和國家免疫規劃項目,做好甲型h7n9、手足口病、登革熱等重點傳染病防控工作。狠抓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管理。2015年全縣累計報告甲乙類傳染病828例,比上年同期上升7.25%。全縣艾滋病、結核病、h7n9、霍亂、手足口病等重大傳染病均得到有效控制,肺結核系統管理率達100%。

2、推進婦幼衞生體系建設。一是認真完成婦幼保健惠民任務,從2015年開始,每年免費農村婦女宮頸癌普查2000例、免費農村孕婦和低保孕婦產前篩查 800例、免費葉酸增補1300例,以及每兩年一輪的城鄉已婚低保婦女免費常見婦女病檢查項目完成1700人,完成率100%;認真做好欲婚青年免費婚檢,三年來共完成6119對婚檢任務,婚檢率100%;二是強化產科質量管理。2015年七歲以下兒童系統保健管理率達98.59%,產婦住院分娩率 100%,孕產婦系統管理率98.2%,孕產婦死亡率為0,2015年全縣接產總數3505人次。三是積極組織實施“母嬰平安120”項目。項目自實施以來累計為農村婦女,兒童發放救助資金達212萬元,發放實用物資價值500萬元。

3、積極落實重大公共衞生項目。三年來共為全縣適齡兒童麻疹疫苗加強免疫6657人次,免費治療結核病塗陽病人115人次,為貧困白內障患者進行免費復明手術350人次,完成農村家庭衞生改廁3650户。

4、加強衞生執法監督工作。強化食品安全宣傳。牽頭開展食品放心工程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活動。加強對全縣餐飲服務經營户的監督管理。加強職業病監管力度。嚴格整頓和規範醫療服務市場。建立完善鄉村衞生監督協管機制。

三、衞生事業發展存在主要困難與問題

(一)衞技人才形勢嚴峻。

我縣醫療衞生技術力量薄弱,突出在三方面。一是人員緊缺。縣直醫療衞生單位人員編制636人,其中在編人員346人,人事代理198人,其他臨聘人員64 人。鄉鎮衞生院人員編制179人,其中在編人員89人,人事代理38人,一體化人員14人,其他臨時聘用人員88人。二是高端人才缺。高職稱、高學歷人員少,關鍵崗位缺人,缺乏學科帶頭人。縣直醫療衞生單位正高職稱10人、副高職稱52人、中級職稱140人、初級職稱275人;本科學歷107人,大專學歷 216人,中專學歷259人。鄉鎮衞生院高級職稱2人,中級職稱20人,初級職稱83人,無職稱72人;而且鄉鎮衞生院外科、婦產科、兒科、放射科、檢驗科等科室普遍缺人,導致多數鄉鎮未開展相關診療工作,如東平院嶄新的彩超機、_光機閣置,沒人會使用。三是進人難,留人更難。近二十年,我縣沒招到福建醫科大學畢業生,政和籍的臨牀醫學本專科畢業生不願意回政和工作。原因在於我縣醫療機構待遇偏低、無法直接入編。基層衞生院更是人才短缺,編制179名,在編僅89人,大量使用臨時人員,如楊源衞生院編制16人,目前在編僅2人,只有院長具有執業資格。另外,我縣石屯省級工業經濟開發區是我縣發展工業經濟的重大產業平台基地。入園企業54家,已投產8家,年內將新增用工4600人,預計未來人口將達5萬人,對公共醫療衞生的需求將大幅增加,現有的石屯衞生院牀位僅21張,在編醫務人員僅14人,遠不能滿足開發區未來發展的醫療需求。

(二)政府投入不足。

近年來國家醫改政策的實施,中央加大了對衞生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但由於我縣財力有限,一些配套資金沒能到位,造成醫療機構負債經營。如縣醫院新病房大樓建設資金缺口達一千萬元,更造成設備更新與添置困難。特別是鄉鎮衞生院,人員經費拔付不足,衞技人員待遇偏低。縣財政未按核定編制數拔付人員工資,如楊源衞生院編制16人,縣財政僅按在編2人拔付人員經費,(今年財政給鄉鎮衞生院每個臨時聘用人員增拔3000元),因人員短缺,大量聘用臨時人員,他們工作辛苦,月薪僅1600元,待遇太低,辭職頻繁。尤其是2015年鄉鎮衞生院實施基本藥物(藥品零差率)制度後,鄉鎮衞生院人員工資、績效考評獎金、社保醫保及退休人員雙基調節費等經費與事業發展資金顯而不足,目前佔鄉鎮衞生院三分之二人數的一體化人員和臨聘人員的工資始終未能提高,同工不同酬,極大地影響員工積極性。

(三)基層衞生服務能力有限。

特色學科不突顯,中醫院沒有特色學科,縣直醫院基礎科室也薄弱,且高素質人才難以引進,新技術項目缺乏帶頭人。縣級醫院綜合服務水平低,公立醫院改革推進緩慢,羣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仍較突出。由於財政投入有限,基層醫療衞生基礎薄弱,衞生設施條件不夠齊全,衞生技術人才匱乏,鄉村兩級公共衞生、醫療服務和衞生信息化水平還不高,應急處置能力不足,如高山區、半高山區的鎮前、澄源、楊源、外屯衞生院急救及重點專科建設極為薄弱,產科建設問題更為突出,由於沒有婦產科醫生,婦幼保健工作無法開展,如遇產科急診,尤其是邊遠的澄源鄉轉送病人需較長時間,極易出現醫療糾紛問題。鄉鎮衞生院由於缺人嚴重,安排不出人員到上級進修,致使業務能力無法提高。

(四) 公共衞生服務任務繁重,能力亟待提升。

公共衞生服務是面向大眾的,也是當前衞生工作的重點,而我縣婦幼保健、疾病防控、衞生監督等公共衞生服務機構存在人員編制緊張、基礎設施滯後、經費投入不足等問題,影響衞生服務有效開展。羣眾重看病輕防範意識一時難以改變,對免費享受基本公共衞生服務的知曉率和參與度不高。

四、整改意見與建議

衞生事業是民生大事,事關全體人民羣眾的生命與健康,黨和政府必須高度的關注,尤其各級政府應加大對衞生事業發展的投入力度,以推進我縣衞生事業健康和諧發展。為此,調研組提出以下幾點整改建議:

一是制定我縣衞生事業發展中長期規劃。

對接“十三五”發展規劃,根據我縣衞生事業特點,應從政策、資金、人才、職稱及激勵機制上,科學有效地制定我縣衞生事業發展中長期規劃,政府和衞生部門運轉方有預期目標。以進一步推進全縣衞生事業快速而持續發展,為全縣人民身體健康提供良好優質的衞生醫療條件。

二是深化改革健全機制。

衞生事業要發展必須深化改革,建立健全科學有效的內部管理機制,讓制度管人、讓機制激勵人,發揮廣大醫務工作者的積極性與創造性,鼓勵他們刻苦鑽研醫術,提升技術,精益求精,為患者提供優質服務。縣醫院為求更好的發展平台,從七月一日起已由__市第一醫院託管,他們派領導與優秀的骨幹醫生座診,支持縣醫院的發展。廣大醫務工作者要弘揚白求恩精神,正醫風講醫德,落實國家衞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制定的《加強醫療衞生行風建設“九不準”》規定,杜絕“拿紅包、開大方”等不正之風,共創和諧醫患關係。

三是政府應加大對衞生事業發展投入。

由於衞生體制的滯後與歷史原因,缺乏自身發展動力,加上設備不足、陳舊、老化,還有人員工資支付壓力大,近年來負債沉重,影響了正常運轉。各級政府應扶持衞生事業的發展,加大對衞生事業的投入力度。一方面,隨着事業發展與人們羣眾的健康需求,縣直各醫院與衞生院基礎設施的改善,牀位大幅度增加了,縣財政應給予增加牀位數的補貼,以緩解醫院資金困難。另一方面,鄉鎮衞生院實行藥品零差價三年來,衞生院資金更困難,人員待遇低,影響工作積極性。我縣醫療機構要提升診療水平,也應添置一些必要急需的先進醫療設備,各級政府應大力扶持,給予一定的財政補貼,促其更好地發展。

四是建立人才激勵機制。

衞生事業要發展關鍵在人才,根據我縣實際情況,人才奇缺又青黃不接,應大力而有效鼓勵和激勵人才留得住,幹得好。所以應建立工資、職稱、進修、住房等一套科學有效的激勵機制。針對我縣衞生人才奇缺突出問題,要建立更優惠的政策把人才留下來,讓他們幹得好,有成就感。一方面,對現有的人才,尤其是中青年醫務人才每年要選送上級醫學院進修、培訓,提高他們的醫術水平。另一方面,有計劃、有重點地引進奇缺急需人才,對奇缺科室人才要以特殊優惠政策引入,如符合條件者,願意來我縣醫院工作的可先入編,同時提高他們的經濟待遇等,讓他們幹好工作,為我縣衞生事業發展服務。同時,還要邀請一些名醫、專家來我縣開展學術講座。為推進我縣衞生事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有必要建立“衞生人才發展基金”,鼓勵創業的醫技人員。並適時開展“__縣名醫”評選工作,增強他們榮譽感,提高他們知名度。同時,要穩妥統籌解決好鄉村醫生老齡化與養老問題,穩定隊伍,發揮他們的作用。

關於醫療衞生工作調研報告篇2

(一)機構和人員情況

我縣共有5個縣直醫療單位(縣人民醫院、縣第二人民醫院、縣中醫院、縣婦幼保健院、縣衞生防疫站),9個鄉鎮衞生院和中心衞生院,下設村衞生室個,其它醫療機構個。衞生系統共有幹部職工人,其中在職人,離退休人;在職職工中共有衞生技術人員人,其中高級職稱人,佔,中級職稱人,佔,初級職稱人,佔,無職稱人,佔;按學歷結構分,本科人,佔,專科人,佔,中專人,佔,國中人,佔。全縣共有鄉村醫生人。

(二)資產情況

全縣醫療衞生單位共有資產萬元,其中流動資產萬元,佔;土地及房屋價值萬元,佔;醫療儀器設備價值萬元,佔。佔地面積萬平方米,建築面積萬平方米,共負債萬元,人平負債達萬元,固定資產負債率為。

(三)經費收支情況

2004年全縣各醫療衞生單位收入共計萬元,其中縣財政預算撥款萬,;醫療收入萬元,佔;藥品收入萬元,佔;其他收入萬元,佔。人平創收萬元(剔除財政撥款部分)。支出共計萬元,其中人員工資萬元,佔,人均工資為元;藥品購置萬元,佔;其他支出萬元,佔;設備購置萬元,佔。人平支出萬元。

(四)主要衞生工作情況

近三年來,我縣衞生行政管理部門對各醫療衞生單位堅持實行統一領導管理,全縣醫療衞生事業得到了發展。主要表現在:一是加快了衞生基礎設施建設。累計籌措建設資金近萬元,改建擴建房屋萬平方米,添置大型醫療設備多台件。目前全縣共開設病張。二是加強了農村衞生工作。杜絕了霍亂的傳入和控制了大宗食物中毒事件的發生;傳染病總髮病率控制在/10萬左右,實現了大災之年無大疫;孕產婦和嬰幼兒死亡率分別控制在/10萬和‰以內,均達到自治區下達的控制指標。我縣提前年達到了全球婦女兒童兩個發展《綱要》的中期目標,提前年實現了國家第一個《十年初級衞生保健規劃》目標。三是加速提高了醫療技術。全縣的鄉鎮衞生院達到了一無三配套(無危房,房屋、設備、技術配套)標準,的醫院達到了“一甲醫院”標準,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達到了“二甲醫院”標準。四是加大了精神文明建設力度。全縣各醫療單位都建立了“一把手”任組長的精神文明建設領導小組,制定了文明醫院建設標準和考評細則,持續開展行風評議。近年來我縣先後獲得全區“《廣西母嬰安全工程》先進單位”和“自治區對口支援鄉鎮衞生院工作先進單位”等稱號。

二、醫療衞生體制改革進展態勢

近年來,衞生部門認真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和自治區政府關於衞生改革與發展的決定,配合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改革,對全縣醫療衞生體制改革進行了積極的探索,並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實行了醫院業務收入“總量控制,結構調整”,醫藥費用不合理增長現象得到初步遏制。從年起,我縣在鄉鎮衞生院和縣直醫療衞生單位實行了醫院業務收入“總量控制,結構調整”的管理辦法,每年初由縣衞生局根據近幾年醫療醫藥費用的收入情況,給每個醫院下達業務收入和藥品收入控制指標,如超過控制指標比例,則對醫院採取一定的懲處措施。據縣衞生部門檢查統計,通過採取這一管理辦法,近3年全縣醫院業務收入增長幅度下降了個百分點,藥品收入佔業務總收入的比例下降了個百分點,醫藥費用不合理增長的情況得到初步遏制。

(二)開展了醫療機構藥品集中採購,規範了醫療機構購藥行為。我縣從年啟動醫療藥品集中採購以來,取得了明顯成效,達到了保證藥品質量、降低藥品採購成本、遏制醫藥購銷不正之風的目的,受到了醫療機構和藥品供應企業的肯定和歡迎。

(三)推進了醫療機構人事分配製度改革,增強了醫療機構的活力。根據中組部、人事部、衞生部《關於深化衞生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我縣一些醫療衞生單位推行以“定崗定責、競爭上崗、優化組合、減員增效”為主要內容的人事制度改革,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強了醫療機構的活力。

(四)推行了醫療機構收費項目公開查詢業務,增加了醫藥收費的透明度。從年起,縣衞生局規定醫療單位都要公開醫療收費標準,縣級一些醫療衞生單位創造條件開展收費電腦查詢,隨時接受病人的監督。

(五)配合城鎮醫療衞生體制改革,狠抓了衞生行業行風建設。縣衞生局針對羣眾反映比較強烈的看病費用貴、藥品回扣等熱點問題,下達了有關禁令,即:醫療機構嚴禁各類開單提成、嚴禁收受藥品回扣和藥品促銷提成、嚴禁參加藥品生產經營企業安排的促銷旅遊活動、嚴禁醫療機構向科室不切實際的指令性經濟收入指標、嚴禁推諉危重病人。對違反上 [] 述“五條禁令”的單位,追究單位負責人的領導責任;對醫務人員違禁者,給予行政處分、經濟處罰,直至取消或降低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

三、醫療衞生體制改革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多年積澱下來的體制性、結構性矛盾日益突出。一是我縣現行的醫療衞生體制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很不適應。國家明確醫療衞生單位是帶有一定福利性質的公益性事業單位,要求醫療單位優質低價搞好醫療服務,努力滿足廣大人民羣眾的基本醫療服務需求,使醫療衞生單位的醫療技術勞務價格長期低於成本,而政府的財政補助水平又相對不足,不能保證“福利”給醫療衞生單位造成的成本虧損。另一方面,醫療衞生單位生存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之中,又必須按照市場經濟規律運行,它的各種生產要素(如藥品、醫療用品以及後勤服務等)無不取決於市場。縱然不以贏利為目的,為維持醫療衞生單位正常的運轉,也必須傾向於至少保本經營。而要按市場經濟規律保本經營或保證醫療衞生單位的正常運轉,就必然與國家賦予醫療衞生單位“帶有一定福利性質的公益性事業單位”的定性有矛盾。二是衞生資源配置和結構不合理。城鎮衞生資源相對過剩,重複建設,浪費較嚴重,效率不高。衞生資源集中在縣城的醫院,城鎮醫療服務供過於求。三是醫療機構的補償結構不合理。醫療機構的經濟補償主要來源於藥品收支盈餘。這種“以藥養醫”的補償模式,誘使醫療機構擴大藥品銷售,促使醫生開大處方、用進口藥,也誘使藥品生產經營企業“虛高”定價和回扣促銷,造成了醫療藥品費用的不合理過快增長,加重了財政、企業和病人的負擔。四是醫療機構的運行機制和內部管理缺乏活力。醫療機構之間和醫務人員之間缺乏競爭,這種“吃大鍋飯”、“捧鐵飯碗”的體制,導致了醫療衞生機構不斷膨脹,人滿為患,效率下降。少數醫療衞生機構管理鬆弛,服務質量、技術水平和職業道德滑坡,醫療差錯事故時有發生,羣眾意見大。五是醫療市場是一個新興的、尚未成熟的市場,也是一個沒有完全放開、帶有一定壟斷性質的市場。其市場行為還沒有規範,市場需求缺乏彈性,對醫療市場更缺乏有效的監督和管理。六是醫療衞生機構部分人員思想觀念陳舊。過去在計劃經濟時代,醫療衞生單位有一種“救世主”的高姿態,居高臨下面對患者,醫生説一不二,患者完全聽命於醫生的擺佈。醫療衞生體制改革“讓病人選擇醫院”、“讓病人選擇醫生”,這種改革使醫患關係發生了根本的變化。病人來醫院,不單純是為了接受治療,而是通過貨幣的變換來享受醫療服務,他需要得到“放心、及時、方便、有效”的優質服務。這些,需要醫療衞生單位改變舊有的觀念,正視社會已進入了一個人民走向富裕、服務要走向市場的新時代,改變舊的服務模式,變“救世主”為人民的公僕。

(二)投入少,醫療衞生機構生存困難。2002—2004年,全縣財政投入的衞生經費佔財政支出的比重分別為、和,分別占人員工資的、和。

(三)醫療供需脱節,農民的醫療需求得不到保障。全縣共有各類醫療機構(包括縣直醫療單位、鄉鎮衞生院、村衞生室和個體診所)個,有醫療衞生從業人員人,平均每千人口擁有醫療衞生從業人員人,是國家規定標準的倍。相當一部分村衞生室因長期得不到集體經濟的支持,完全處於“自流”狀態,與個體藥鋪、診所沒有什麼區別,有的鄉鎮村衞生室全部變成了個體診所,不願無償承擔預防保健和公共衞生任務,致使預防接種、婦幼保健工作很難完全落實到位,農民的預防、保健得不到完全保障。

(四)公共衞生體系不健全,重大疾病預防控制任務艱鉅。目前,我縣設立了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但人員欠缺。特別是基層機構人員素質不高,缺乏高水平的人才;設備不齊全,缺乏必要的檢測檢驗設施;鄉村兩級缺乏穩定的疾病預防控制專業人員;經費保障機制不完善。這種狀況難以有效控制重大疾病的流行,結核病、肝炎等傳統型傳染病仍在威脅人民的健康。

(五)、應對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的機制不夠完善。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的發生,除了重大傳染病傳播蔓延以外,還有突發自然災害、重大生產安全事故如火災、車禍、礦難,以及重大刑事案件、重大食物中毒、職業中毒等帶來的人員傷害。這些都需要我們建立健全突發公共衞生事件處置機制,提高應對公共安全危機的能力,盡最大可能減少突發事件發生時的人員傷亡損失。有效應對更大範圍的突發事件,還需要不斷完善。因此,建立健全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應急機制,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的基本職責,也是我們的一項長期任務。

四、加快我縣醫療衞生體制改革的對策與建議

(一)認真貫徹《決定》精神,進一步加強農村衞生工作

1、改革農村衞生管理體制,健全農村衞生服務網絡。一是提高認識,切實加強領導。我縣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農村衞生工作作為實踐“”和貫徹落實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衞生工作的決定》精神的大事來抓,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列入領導幹部任期目標責任制和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計劃、財政、税務、物價、衞生、人事、編制、宣傳等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積極參與和支持衞生事業,努力為衞生改革與發展創造必要的條件。二是搞好區域衞生規劃。要根據重點建好鄉鎮中心衞生院、管好一般衞生院的原則,對區域內全部衞生資源重新進行結構調整、資源重組和優化配置,搞好醫療衞生機構和網點佈局,認真制定好區域衞生規劃。三是改革鄉鎮衞生院的管理體制。四是健全農村衞生服務網絡。要加強村衞生室建設。合理設置村衞生室,原則上一村一室。村衞生室由縣級衞生行政主管部門統一審批發證,主要承擔村級公共衞生和預防保健任務,經批准可開展一般常見病的診治服務。

2、深化鄉鎮衞生院內部運行體制改革。一是確定好鄉鎮衞生院院長。選好院長是搞好衞生院的關鍵。院長人選可採取民主推薦、公開競爭的形式產生;也可以由縣級衞生行政部門按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在全縣或更大範圍內,公開招考或招聘等多種形式產生。要真正選拔作風好、懂技術、善管理的人擔任鄉鎮衞生院院長。二是搞好人事制度改革。打破舊的用人觀念和制度,實行全員聘用和聘任制,同時,根據用人數量確定各類人員比例,實行全員競聘上崗,真正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三是搞好分配製度改革。要建立健全競爭機制和激勵機制,嚴格內部考核制度,實行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的分配辦法,使人員收入與技術水平、服務態度、勞動貢獻等掛鈎,調動職工積極性。對鄉鎮衞生院院長和大學本科以上醫學專業畢業生以及業務技術骨幹,要適當提高待遇。

3、進一步完善鄉村衞生服務一體化管理。一是搞好鄉鎮衞生院對轄區村醫療機構、個體醫療點的“五統一”管理。第一,統一組織領導。成立鄉村衞生服務一體化管理領導小組,由鄉鎮黨委、政府及醫院領導組成,具體指導和督促一體化管理的各項工作。第二,統一人員管理。轄區內所有鄉村衞生機構人員,要根據轄區醫療佈局、人口、醫療任務等因素由一體化管理領導小組統一調配。要建立健全鄉村醫師檔案,實行鄉村醫生執業考試。第三,統一業務指導。由衞生院負責轄區內醫療機構的業務技術指導,縣衞生局制定鄉村衞生機構業務考試、考核辦法,負責培訓和考核,指導鄉村醫生向執業助理醫生轉化。第四,統一購進藥品。轄區內所有鄉村衞生機構用藥都由當地鄉村衞生服務一體化管理辦公室統一到市藥品集中採購中心代購,確保進藥渠道正規,保證醫療用藥安全。第五,統一財務管理。轄區內所有鄉村醫療機構必須建立財會帳目,特別是必須建立藥品購進、銷售明細帳。嚴格執行國家規定的物價政策,加強財務監督規範管理。二是加快鄉村衞生服務一體化管理的推進步伐。我縣今年內要辦好2-3個鄉鎮的試點,爭取在年全縣鄉村醫療衞生機構全面推行一體化管理。

4、落實農村衞生各項經費政策。一是要增加對農村衞生事業的投入。爭取縣財政逐年增加衞生投入,增加幅度不低於同期財政經常性支出的增長幅度。縣政府要按照國辦廳〔2001〕39號文件規定,將衞生經費列入預算,並儘量落實到位。同時,要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對衞生事業的投入要按照上級政策要求全額補足,且補助的重點應放在農村中心衞生院,對鄉鎮衞生院及其分支機構也要適當給予補助。二是縣級財政對政府舉辦的鄉鎮衞生院給予定額和定項補助。定額補助主要包括計劃免疫、婦幼保健、傳染病與地方病控制、健康教育與貧困地區基本醫療服務等。對其基本建設及大型設備的購置、維修經費,政府也應給予適當安排。對人員經費,政府要根據醫療機構的不同情況及其承擔的任務,給予一定比例的補助。三是農村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的醫療服務價格執行政府指導價,營利性醫療機構的醫療價格放開。對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疾病控制與婦幼保健等衞生機構的收入,免徵地方性政府基金,其税收按財政部、國家税務總局的有關規定執行,禁止在國家規定之外向農村醫療衞生機構徵收任何税費。

5、抓好農村衞生技術人員隊伍建設。一是縣衞生行政部門要制定培訓計劃,加強對我縣在職衞技人員的教育培訓,改善我縣衞生隊伍結構。到2010年,全縣縣級醫療衞生機構醫生類人員要以大學本科生為主體,鄉鎮中心衞生院以專科生為主體,一般鄉鎮衞生院要全部達到中專以上水平。至年底全縣鄉村醫生都必須具有執業助理醫師以上資格。今後,新進村衞生室的人員必須具備執業助理醫師資格或護士執業資格。二是要繼續貫徹城鎮醫務人員到農村服務的政策,恢復和執行城市醫生在晉升主治醫師和副主任醫師專業技術職務之前到農村衞生機構服務一年的制度。

6、着力規範整頓農村醫療市場秩序。縣衞生監督所成立後,要切實加大對醫療市場秩序的整治力度,打擊非法行醫,淨化醫療市場,搞好醫療市場的管理。

(二)敢於打破壟斷,積極引入競爭機制。

“打破壟斷,引入競爭機制”是我縣醫療衞生體制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過去,衞生部門在醫療衞生服務工作中存在7個方面的壟斷:即醫療衞生單位政事不分、定點醫療、國家辦醫、藥房經營、人事任免、自辦後勤和購藥行為。醫療衞生單位的這種壟斷性經營,束縛了醫療衞生單位的手腳,出現了穩端“鐵飯碗”的現象,不思改革和進取,缺乏服務思想,以致影響了醫療衞生部門的羣體形象。

關於醫療衞生工作調研報告篇3

一、基本現狀

(一)人員基本情況。__縣衞生局有下屬縣直醫療衞生單位7個,鄉鎮衞生院14個(包括兩個社區衞生服務中心)。衞生系統共有在編職工858人(鄉鎮衞生院281人),其中黨員 247人;副主任醫師以上職稱45人;主治醫師職稱143人;初級衞生技術人員383人。縣衞生局機關現有在編職工13人。

(二)人才需求情況。缺乏公共衞生、臨牀醫學骨幹,臨牀醫學中普遍缺乏內科、婦科、外科、兒科醫師,部分單位缺乏護士、檢驗師、影像師、中西藥師、麻醉師等。

二、存在問題

(一)人才隊伍結構、分佈不合理。

1、年齡結構不合理:退休人員比例太高(部分單位已超過50%);在職衞生技術人員45歲以上比例偏高,35歲以下衞生技術人員比例較低,部分醫療機構僅佔10%左右;衞生系統大部分機構人才引進工作進展緩慢。

2、素質結構不合理:包括科班人才缺乏,所調查的專業技術人才中,通過系統學習、正規院校畢業的人才缺乏,有相當部分是吸納以前本地鄉村醫生或本單位職工子女,其知識結構單一、理論水平和整體素質不高;中堅技術骨幹缺乏,中高級專業技術人才僅佔41.37%,而初級甚至無專業技術職稱的人員達58.63%;高學歷人才缺乏,本科生才佔11.4%,且其中大部分是通過在職教育取得文祕雜燴網學歷。而那些中專及中專以下的人員,佔53.03%,甚至有無學歷人員49人(部隊轉業、職工家屬、後勤),他們大多為90年代引進,知識結構老化,又缺乏進取精神;

3、專業結構不合理:兩站普遍缺乏公衞醫師及相關專業技術人員,兩院及鄉鎮衞生院突出表現為缺乏臨牀、影像醫師及護士。

(二)對人才培養缺乏足夠的思想認識。人才隊伍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短期內難以出效益、出政績,以至過去一些基層單位對人才培養缺乏足夠的認識,在人才培養方面投入不足,更缺乏人才培養的長效機制。諸如:部分單位雖然每年選送了一部分人員進修,但因系統性、針對性不強,進修回來後開展不了工作;人員的內部培訓學習也因缺乏系統性、長期性、針對性而效果不明顯。

(三)政府投入不足,難以保障人才隊伍建設。醫療衞生事業本質是公益性事業,但政府每年有限的下撥經費尚不能保證現有人員的工資和機構運行的需要,更談不止人才的引進和培養。

(四)人才引進環境不優越。由於大專院校畢業生實施自主擇業後,編制、工資、福利待遇等問題制約了人才引進,即使進來了也留不住,造成部分人才流失。有很多人才僅僅把醫院當成了他們在取得“資格證”前的一個實習基地,或者説邁向一個更高平台的跳板。

(五)人才激勵競爭機制不健全。由於醫療衞生體制的原因,醫療衞生機構缺乏激發員工積極性和創造性的制度和措施,分配機制上,仍停留在平均主義――做好做壞一個樣;職稱方面,論資排輩、按部就班、重資質輕能力和業績。

(六)人才分流導致儲備不足。人才分流主要表現在,一部分經驗豐富的名老醫師退休;二醫療衞生行業是一個知識密集型行業,部分年輕的優秀人才被其它部門挖走;三醫療衞生行業是專業性強的行業,部分具有闖勁的人才外出高就或自主創業,而導致醫療衞生機構現有人才不足。

三、思考與對策

(一)創新人才培養機制,提高人才隊伍素質。根據現有人才隊伍情況和醫療衞生事業發展的方向制定人才培養計劃及具體實施方案,有目的、有計劃培養人才,培育衞生專業技術人才梯隊,保障衞生事業可持 續發展的人才後勁。針對結構不合理和人才斷層等問題,經過3~5年,完成現有人員的調整,通過對年輕人才的培養和外引優秀人才努力,解決人才斷層問題。具體模式可採取“外培內訓”的方式,一方面選派職業道德優秀、技術素質良好的人員參加醫科大學舉辦學習培訓班或送往上級醫院進修學習,爭取上級對口單位的技術指導(如來院講學,坐診,指導業務開展等)。另一方面,以醫學會為龍頭,各醫療機構為載體,定期自行組織業務學習,制定詳細、周密的培訓計劃,全面加強醫務人員的“三基”訓練(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以及專業知識的培訓。同時,制定可行性政策(即適當報銷部分學費及特許安排學習時間)鼓勵衞生技人才加強在職學歷教育,鼓勵醫務人員通過各種學歷教育方式提高學歷層次,以逐步提高醫療衞技人員的整體素質。

(二)創新人才引進機制,優化人才隊伍結構。一是要加強對高層次人才的創新引進工作如技術骨幹或學科帶頭人的引進,協調人事、編辦、財政、衞生等相關部門共同研究制定解決優秀人才引進所涉及到的編制、待遇等方面的相關政策,每年可以考慮打破編制、身分的束縛,面向社會公開招聘部分有專業技術特長的急需專業骨幹,充實到縣直兩院工作。二是要逐年分批引進一批大專以上院校的優秀畢業生到我衞生系統工作,並制定切實可行的政策確保優秀畢業生願意到我縣工作,對自願到鄉鎮衞生院工作的醫學大專畢業生,解決編制問題,工資待遇從優;三是從民營醫療機構、企屬醫療衞生機構,甚至村衞生室引進具有資質的優秀專業技術人才以充實鄉鎮衞生院隊伍。

(三)優化人才使用環境,營造“拴心留人”氛圍。人才的流動往往受利益機制的驅動和工作、生活環境的影響,所以我們要盡力創造“拴心留人”的環境,採取措施改善現有衞生人才的工作和生活條件,落實好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資福利待遇,儘可能地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傾注個人情感、提供發展平台,真正做到用事業留人、用感情留人、用適當待遇留人,使其感到優越,看到希望,有所留戀,避免本區現有優秀衞生人才的外流。傾注情感,返聘離退休人才,對於那些確有專長和較高資質且身體健康的退休老同志我們可以把他們留下或者聘請進來繼續工作。另外對長期在鄉鎮工作的衞生專業技術人員,享受衞生一線科技人員的工資待遇,進行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時,在堅持以業績、能力為主的評價原則下適當給予傾斜,以穩定鄉鎮衞生院隊伍。

(四)創新人才使用機制,提高人才整體效能。既要努力擴大衞生人才的擁有量,也要注重發揮人才的作用。引進競爭機制和聘用機制,對於表現突出的後備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要堅決打破論資排輩,做到評聘分開。以工作能力、業績及專業技術水平為主要依據對專業技術人員實行公開競聘上崗,使專業技術人員能上能下,易崗易薪,薪隨崗走。同時加強配套制度建設,做好落聘人員的培訓、轉崗等後續社會保障工作。在兩院之間、鄉鎮衞生院之間打破編制、身分的限制實施“橫向交流,競聘上崗”加大人才內部交流使用力度。

(五)設立人才獎勵基金,全面激勵人才。建議縣政府層面設立由政府、社會等各方面注資而形成的人才獎勵基金,專門用於對有特殊貢獻的專業技術人才的獎勵,提高專業技術人才的工作積極性、創造性,使專業技術人才的作用得以充分發揮;嘗試在縣直醫療衞生單位每年安排一定的經費,用於建立人才培養和獎勵的院(所)長人才獎勵基金,每年提取一定基金對重點專業、專門人員進行重點培養,如對重點專科在經費上予以傾斜,對專門人才的學術交流報銷差旅費用,對科研課題給予專項補貼,對在職學歷教育予以補助,對突出貢獻的人才、自學成才的人才、發表的學術論文第一作者予以獎勵等。

(六)建立人才庫,組織儲備人才。在摸清現有人才和急需人才的底數的基礎上,建立衞生系統人才庫,制定詳盡的人才管理辦法(包括人才的選拔、培養、使用),使人才隊伍管理工作走上科學化、規範化的道路,使衞生系統專業人才隊伍的全面建設和不斷髮展形成長效機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yan/q73mg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