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工作總結精選 >

九年級下冊歷史知識點歸納總結(新版多篇)

九年級下冊歷史知識點歸納總結(新版多篇)

九年級下冊歷史知識點歸納總結(新版多篇)

九年級下冊歷史知識點歸納總結 篇一

第一單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與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

第1課殖民地人民的反抗鬥爭

一、拉美獨立運動

1、拉丁美洲的地理概念:美國以南的美洲地區。

主要殖民者:西班牙、葡萄牙(巴西)

2、背景:美國獨立戰爭、法國*的影響

3、傑出代表:玻利瓦爾、聖馬丁被譽為南美的“解放者”

4、成就: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厄瓜多爾等(哥與委合為大哥倫比亞共和國)。為紀念玻利瓦爾,一個新成立的國家被命名為“玻利維亞”。

二、印度民族反英起義(1857—1859)

1、背景:

英國完成工業革命後,加緊對印度的經濟剝削和政治壓迫,激起了印度人的反抗。

向印度傾銷紡織成品,導致手工業者破產;

兼併王公領地;

取消對印度土兵的優厚待遇,不尊重宗教信仰。

2、導火線(直接原因):塗油子彈事件

3、領導力量:封建王公。主力:印度土兵

4、傑出代表:章西女王(印度民族女英雄)

5、意義:沉重打擊了英國殖民統治,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識的覺醒。是19世紀亞洲民族解放運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第2課俄國的改革

一、彼得一世改革

1、俄國統一:15世紀晚期,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稱“沙皇”。

2、彼得一世改革

(1)目的:向西方學習,實現富國強兵

(2)內容:

政治:加強中央集權,設參政院。

經濟:興辦手工工場,重商主義,允許工場主購買整個村莊的農奴。引進西方先進技術。

軍事:義務兵役制,建立新式常備軍。貴族必須到軍隊或行政機構任職,按功勞提拔。

文化:派留學生,開辦學校、創辦科學院,辦報紙,改革習俗(提倡西方禮節和生活方式)。

(3)作用:

積極:俄國的經濟、軍事實力増強,成為歐洲軍事強國,為對外擴張準備了條件。開啟了俄國近代化的進程。

侷限:農奴制進一步加強,成為日後俄國社會發展的障礙。

二、農奴制改革(亞歷山大二世改革)

1、背景:

a俄國農奴制嚴重阻礙了俄國經濟的發展(根本原因)

b克里米亞戰爭慘敗,激化了社會矛盾(直接原因)

2、目的:鞏固統治、緩和階級矛盾、避免革命

3、性質: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改革

4、內容:

(1)農奴獲得人身自由,可以改變身份,自由轉換職業。

(2)農奴獲得“解放”時,可通過贖買方式獲得一塊份地

5、意義:

(1)進步性:是俄國近代歷史的轉折點,廢除了農奴制,促進社會各個方面出現了新的氣象,推動了俄國走上資本主義發展道路

(2)侷限性:但農奴制的參與仍然存在,影響俄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農民為獲得人身自由和土地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第3課美國內戰

——南北戰爭(1861-1865)

一、南北矛盾的加劇

1、經濟概況:北方(資本主義經濟)南方(奴隸制種植園經濟)

2、雙方矛盾:關税(北方希望提高);新增土地的制度(北方自由州,南方蓄奴州);奴隸制(南方保留)

二、內戰爆發

1、原因

(1)根本原因:南北兩種經濟制度的矛盾(焦點是奴隸制度的廢存問題)

(2)直接原因(導火線):林肯當選總統。

2、開始:1861年2月成立“南部同盟”,1861年4月南方挑起內戰

三、北方的勝利轉折

1、扭轉戰局:

(1)1862年《宅地法》,鼓勵農民到西部耕種。

《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從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亂地區的奴隸永遠獲得自由

(2)作用:調動農民、黑人積極性,踴躍參軍,扭轉北方不利局面

2、勝利:1865年南北戰爭以北方勝利而告終。林肯遇刺。

3、影響:是美國曆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維護了國家統一,廢除了奴隸制度;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為以後經濟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

第4課日本明治維新(1868年)

一、德川幕府的統治

1、原因:

(1)根本原因:幕府的封建專制統治(閉關鎖國)阻礙日本資本主義發展。

(2)直接原因(外因):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入侵(黑船事件),加深了日本的民族危機,激化了國內矛盾。

2、倒幕運動

王政復古政變。主力:中下級武士發起了倒幕運動。

二、明治維新

1、內容:

(1)政治上: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取消武士特權。

(2)經濟上:推行地税改革,“殖產興業”,大力發展近代經濟。

(3)軍事上:徵兵制,建立新式軍隊,提倡“武士道”精神。

(3)社會生活:提倡“文明開化”,向西方學習,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2、影響

(1)積極性:是日本歷史的重大轉折點,日本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道路,實現了富國強兵。

(2)侷限性:保留大量封建殘餘,軍國主義色彩濃厚,很快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

第二單元第二次工業革命和近代科技文化

第5課第二次工業革命

一、電的應用

1、時間:19世紀六七十年代

2、標誌:電力的廣泛使用(“電氣時代”)

3、特點:科學研究與工業生產緊密結合

二、主要成果:

馮如“中國航空之父”

三、化學工業和新材料

1、(瑞典)諾貝爾:現代炸藥、無煙炸藥。

2、(美)海厄特:賽璐珞(現代塑料工業誕生)。

3、(法)夏爾多內:人造纖維

四、影響

1、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改普了人們的生活,使歐美資本主義國家取得了跨越式的發展,成為工業化強國。

2、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了壟斷組織,自由資本主義向壟斷資本主義過渡。

3、資本主義對外擴張増強,對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

第6課工業化國家的社會變化

一、人口增長和大眾教育

1、人口

(1)工業革命推動生產力發展,人口迅速增長

(2)勞動力結構發生變化,從事工商業的人口增多。婦女走出家庭成為勞動者

2、大眾教育

(1)背景:適應工業化發展需要

(2)國家:英、法對兒童實行免費義務教育。德國建立初等、中等、大學組成的系統教育體系

二、城市化

1、背景

工業革命後,工商業發展,大量人口湧入城市,但城市缺乏統一規劃

2、城市化的措施

19世紀中期,衞生條件改善。排水設施、街頭照明、有軌電車等公共交通設施

3、影響:生活方式發生着變化

三、社會問題

1、社會矛盾激化

資本家獲得極大的財富,工人高強度勞動卻難以生存。工人反抗鬥爭日趨激烈。(破壞機器的盧德運動)

2、環境污染:廢氣、廢水污染大氣、河流

第7課近代科學與文化

一、科學家

1、牛頓(英)

(1)地位:近代自然科學的奠基人之一。

(2)成就:發現萬有引力定律、光學分析、微積分學。《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使物理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

2、達爾文(英)

《物種起源》提出“進化論”觀點,*了神創論。生物科學的一次偉*。

3、巴爾扎克(法)

《人間喜劇》(法國社會的百科全書),其中有《高老頭》、《歐也妮•葛朗台》。展現了法國社會變遷史。

4、列夫•托爾斯泰(俄)

《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揭露俄專制主義和地主對農民的壓榨,又否定暴力革命)

列寧稱他為“俄國革命的鏡子”

5、貝多芬:第三交響曲《英雄交響曲》(標誌着貝多芬在思想性和藝術性的成熟)

6、梵高:《向日葵》、《夜間的咖啡館》

第8課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7-1918.11)

一、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

1、背景:工業革命推動下,歐洲成為世界經濟中心,為爭奪市場、原料、投資場所而瓜分世界,相互之間的競爭也醖釀着戰爭

2、三國同盟與三國協約

(1)“三國同盟”:德、意、奧(德為核心)

(2)“三國協約”:英、法、俄(英國為核心)

結盟目的:爭奪世界霸權和瓜分世界領土。

3、兩大集團形成的根本原因:帝國主義國家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後果)。

二、大戰的爆發

1、導火線(直接原因):薩拉熱窩事件(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夫婦遇刺)

2、開戰:1914年7月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

三、大戰進程和結果

1、交戰雙方:同盟國集團和協約國集團(意大利戰時加入協約國集團)

2、重大戰役:凡爾登戰役,被稱為“凡爾登絞肉機”。

3、1917年美國加入協約國參戰;俄國爆發十月革命,退出一戰。

4、結束:1918年11月德國宣佈無條件投降,一戰以同盟國的失敗而告終。

5、戰爭性質:第一次世界大戰是西方列強重新瓜分世界、爭奪世界霸權而發動的一場帝國主義戰爭。

6、影響:

(1)削弱了歐洲的力量,從根本上動搖了歐洲的世界優勢地位。

(2)美國參戰、俄國十月革命,成為兩個大國開始崛起的標誌。

(3)削弱了殖民力量,促進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民族覺醒。

第9課列寧與十月革命

一、十月革命前的俄國

1、背景:一戰激化了俄國的社會矛盾。

2、二月革命(1917年3月)

(1)性質: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2)結果:*了沙皇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

(3)措施:未滿足人民對土地、麪包、和平的需求。而是繼續作戰。

二、十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裝起義)

1、背景:

(1)一戰激化俄國社會矛盾

(2)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未解決俄國社會矛盾

2、時間:1917年11月

3、:列寧

4、結果:*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建立蘇維埃政府

5、性質: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

三、開闢新時代

1、政治:廢除舊的國家機器,建立新政權機關

2、經濟:大工業、鐵路、銀行收歸國有,實行社會主義公有制;廢除土地私有制,沒收地主和寺院土地,將土地分給農民耕種

3、軍事:廢除舊常備軍,組建紅軍

4、外交:廢除沙皇政府簽訂的不平等條約,退出一戰。頒佈《和平法令》。

四、歷史意義

1、人類歷第一次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建立了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

2、推動了國際無產階級革命運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鬥爭

第10課《凡爾賽條約》和《九國公約》

一、《凡爾賽條約》

1、巴黎和會

(1)時間:1919年1月—6月

(2)實質:一戰戰勝國召開的分贓會議。

(3)中心問題:如何處置戰敗國,尤其是德國。

(4)會議特點:大國強權,犧牲弱小國家和民族利益

2、操縱國:英、法、美(三巨頭:法國總理克里孟梭、英國首相勞合•喬治、美國總統威爾遜)

3、內容

(1)領土方面:法國收回阿爾薩斯和洛林,薩爾煤礦歸法國,萊茵河東岸50千米以內不得設防。承認奧地利、波蘭獨立。

(2)經濟方面:德國還向協約國支付鉅額戰爭賠款;(賠款委員會)

(3)軍事方面:廢除德國的普遍義務兵役制;不得擁有空軍;陸軍不超10萬人

(4)殖民地方面:德國的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國以“委任統治”的名義瓜分(最能説明巴黎和會的性質是瓜分世界領土和稱霸世界)

4、凡爾賽體系

對德國的和約與奧地利、保加利亞、匈牙利、土耳其的條約共同構成凡爾賽體系。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非洲的國際“新秩序”。建立國際聯盟。

二、《九國公約》

1、華盛頓會議(9個參會國)

背景:為調整英美日在東亞、太平洋地區的矛盾,由美國主導召開會議。

2、《九國公約》

(1)內容:

尊重中國的主權、獨立與領土完整。建立和維護各國在華商務實業機會均等原則。(“門户開放,機會均等”)

(2)實質:

使“門户開放”最終實現,阻止了日本獨霸中國的企圖,維持了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中國的局面。

三、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巴黎和會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非洲的統治新秩序;華盛頓會議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東亞、太平洋地區的統治新秩序。戰後國際新秩序得以重建。

第11課蘇聯的社會主義道路建設

一、新經濟政策(1921年)

1、背景

隨着國內戰爭的結束,戰時共產主義政策阻礙社會發展和生產恢復

2、主要內容

(1)徵收糧食税代替餘糧收集制

(2)允許使用僱傭勞力,允許出租土地,實行自由貿易

(3)中小企業允許國內外資本家經營

(4)按勞取酬工資制

戰時共產主義政策:餘糧收集制,實物配給制,勞動義務制,取消自由貿易,全部工業國有化。

3、作用

從國情出發,調動了生產者的積極性,迅速緩解危機,鞏固了工農聯盟,促使國民經濟穩步發展。

二、蘇聯的工業化

1、蘇聯的成立:1922年,俄、白俄、烏和南高加索聯邦成立了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蘇聯)

2、社會主義工業化:

(1)重點:優先發展重工業

(2)措施:兩個五年計劃(1928——1937)

(3)成果:落後農業國強大工業國

(4)作用:短期內,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實現工業化。排斥市場和商品經濟的模式固化,使蘇聯經濟僵化。

三、農業集體化

1、背景:1927到1928年蘇聯發生嚴重糧食危機

2、目的:解決糧食問題,適應工業化需要。

3、方法:消滅富農,支持建設集體農莊,組建拖拉機站。

四、蘇聯模式(又稱“斯大林模式”)

1、形成標誌:1936年蘇聯新憲法的制定(確立社會主義制度,剷除了人剝削人的現象)

2、特徵: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高度集權的政治體制

3、影響(評價斯大林模式):

(1)積極作用:短時間內實現工業化,為後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奠定了物質基礎。顯示出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贏得巨大國際聲譽。

(2)消極作用:

弊端也令蘇聯付出沉重代價。黨政不分,民主與法制匱乏,個人崇拜和家長制作風盛行;排斥市場調節和價值規律,造成經濟部門發展的嚴重失調和農業長期停滯不前等問題。

第12課亞洲殖民地人民的抗爭

一、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1、背景:一戰期間,印度提供了人力、軍費、物資。因饑荒大量死人。導致英印矛盾激發。

2、領導人:甘地。時間:1920年

3、內容:抵制在殖民政府和法院工作,拒絕在英國學校讀書,提倡手工紡織以抵制英國商品,拒絕納税等。

4、文明不服從運動(1930年)

主要方式:採取不服從方式。

內容:要求降低田賦、釋放政治犯、廢除食鹽專賣

5、影響:動員了廣大羣眾,打擊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增強了印度民眾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控制羣眾鬥爭方式,防止了暴力革命,保證了資產階級對運動的領導權。

二、土耳其凱末爾革命

1、背景:一戰後,土耳其素丹政府接受《色佛爾條約》,損失大量領土,經濟瀕於崩潰

2、戰爭概況(1921——1923年):領導人:凱末爾。

結果:與協約國簽訂了《洛桑條約》,廢除《色》的一些不平等條款,保持了土耳其領土完整和國家主權。

3、共和國建立(1923年):1923年,凱末爾當選總統

措施:廢除政教合一的封建制度,政教分離,國民議會有立法權;廢除男女不平等,提高婦女地位;實施五年計劃;擴大世俗教育,教授西方科技;拉丁字母代替阿拉伯字母。

4、影響:一戰後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民族民主革命的一次勝利。鞏固了國家獨立,結束封建統治,使土耳其走上了民族復興之路。

學習歷史學科的意義 篇二

對於非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的學生來講,學生會考分數低,除去五十分的會考體育分數,學生的基礎可想而知;與之相同步的是學習習慣、學習態度都較差,認識不到位。因此,作為一名高中歷史教師,面對踏進我校的高一新生,第一堂歷史課有必要給他們講清學習歷史學科的意義,使學生從本身來講體會學習歷史的意義,從心靈深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與興趣。

那麼,學習歷史學科,究竟有何意義呢?

唐太宗説:“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作為高中學生學習歷史,並不是簡單的死記硬背歷史史實、歷史現象、參加考試,應從得失、興替中把握歷史發展的規律,指導人們現實的活動。

歷史是現實的前身,現實是歷史的延伸。現實生活和過去有着不可分割的聯繫,正如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歷史不外是各個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遺留下來的材料、資金和生產力;由於這個緣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變了的環境下繼續從事所繼承的活動,另一方便又通過完全改變了的活動來變更舊的環境。”簡單説來,後輩既不可能離開先輩留下來的歷史遺產而在一片空白的土地上開始生活和創造,先輩也不可能不給後輩留下一定的遺產以供後輩生存和發展的“啟動基金”。正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正是由於人們普遍需要“史鑑”和“史師”,從歷史中吸取智慧,人類才需要學習歷史。

追尋“史鑑”和“史師”,決定了歷史學科具有其他任何學科不可替代的社會價值。

九年級下冊歷史知識點歸納總結 篇三

★第1課俄十月革命

一、二月革命

1.時間:1917年3月

2.結果:*了沙皇專制統治。

3.性質: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4.革命後形勢: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蘇維埃兩個政權並存。

二、十月革命(1917年11月)

1.背景:臨時政府對內鎮壓革命,對外繼續進行一戰。

2.領導人及地點:列寧,彼得格勒。

3.經過:彼得格勒起義勝利,建立工人士兵蘇維埃政府——人民委員會。蘇維埃政權在全國範圍內建立起來。

4.性質:人類歷第一次獲得勝利的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

5.政權鞏固:粉碎了外國武裝干涉、國內*叛亂,取得了國內戰爭的勝利。

6.意義:

是人類歷第一次獲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由此誕生。

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統治。

推動了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鬥爭。

7.鞏固政權:經過三年國內戰爭,1920年蘇俄粉碎了外國的武裝干涉和國內的*叛亂,取得了國內戰爭的勝利,鞏固了世界上第一個獲勝的無產階級政權。此後,蘇俄進入和平建設時期。

8.對中國的影響:十月革命後,中國的新文化運動開始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促進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礎。

★第2課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一、新經濟政策

1.背景:

國內戰爭結束,蘇維埃政權面臨的首要任務是恢復經濟。

農民對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強烈不滿。

2.時間:1921年

3.領導人:列寧

4.內容:允許多種經濟並存,大力發展商品經濟。

5.作用:促進了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鞏固了政權。

6.評價:是列寧從俄國實際出發,創造性地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典範。

二、蘇聯成立

1.時間:1922年底

2.全稱: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

3.最初的四個加盟共和國:俄羅斯聯邦、外高加索聯邦、烏克蘭和白俄羅斯。

4.擴大:後來擴大到15個加盟共和國。

5.解體:1991年底。

三、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

1.領導人:斯大林

2.1928-1937年實施兩個五年計劃,使蘇聯由傳統的農業國變成強盛的工業國,國防力量也大為加強。

3.社會主義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的基本實現。

4.斯大林模式(又叫蘇聯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

(1)形成標誌:1936年蘇聯新憲法頒佈(蘇聯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的標誌)

(2)評價:在一定歷史階段裏發揮過積極作用,但具有嚴重弊端,對蘇聯及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第3課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一、巴黎和會

1.時間:1919年1月到6月

2.目的:締結和約,建立戰後世界新秩序。

3.操縱會議的三巨頭:法國總理克里孟梭、英國首相勞合•喬治、美國總統威爾遜。

4.結果:簽訂《凡爾賽和約》(對德條約)

時間:191☆☆9年6月

內容:對德國的領土、軍事、政治、賠款、殖民地等問題做出了規定。

5.意義:《凡爾賽和約》與對奧、匈、土、保和約一起構成凡爾賽體系,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非洲統治的新秩序。

6.實質:帝國主義國家的分贓會議(或戰勝的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會議)。

二、華盛頓會議

1.時間:1921--1922年

2.背景:巴黎和會暫時調整了帝國主義國家在西方的關係,他們在東亞、太平洋地區的矛盾依然尖鋭,日美矛盾尤為激烈。

3.主導國:美、英、日

4.簽訂的主要條約——《九國公約》

時間:1922年

內容:宣稱尊重中國的主權、獨立與領土的完整,遵守各國在中國的“門户開放”、“機會均等”的原則。

(3)影響:為美國在中國的擴張提供了條件。使中國重新回覆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三、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1.形成:通過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建立

2.實質:一戰後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體系

3.評價:凡爾賽體系,確立了帝國主義國家在歐洲、西亞和非洲統治的新秩序;華盛頓體系,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東亞、太平洋地區的統治秩序。它暫時緩和了帝國主義國家間的矛盾,但不可能消除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長期維持下去。

★第4課經濟大危機

一、經濟大危機爆發

1.相對穩定時期:1924—1929年。

2.根本原因:資本主義社會固有的基本矛盾。

3.時間:1929--1933年。

4.開始國:美國

5.特點:涉及範圍廣;持續時間長;破壞性大。

6.影響:

生產受到嚴重破壞。社會矛盾加深。

經濟危機引起了政治危機,資本主義各國社會矛盾尖鋭,政局動盪。

二、羅斯福新政

1.原因:1929-1933年嚴重的經濟危機,美國社會矛盾尖鋭,政局動盪。

2.目的:是在資本主義制度內部進行調整,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以消除經濟危機。(根本目的:鞏固維護資本主義制度)

3.特點: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

4.時間:1933年(羅斯福就任總統)

5.中心措施:調整工業,通過《國家工業復興法》,加強政府對資本主義生產的調控。

6.評價:

(1)取得了顯著成效,美國經濟恢復,人民生活改善。資本主義制度得到調整、鞏固與發展。

(2)資本主義國家對經濟的宏觀控制與管理得到加強;美國聯邦政府的權力明顯增強。新政在美國和世界資本主義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3)新政不可能從根本上消除經濟危機。

7.啟示:羅斯福新政為資本主義國家干預經濟生活提供了先例,成為今天許多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制定政策法規的依據,説明現代資本主義制度具有自我調節和改良的功能。

★第5課法西斯勢力的猖獗

一、德國法西斯政權建立

1.背景:

(1)1929-1933年經濟危機激化了德國社會階級矛盾。

(2)以希特勒為首的納粹黨展開欺騙宣傳活動,贏得了中下層人民的信任和統治階級及大壟斷資本家的大力支持。

2.標誌:1933年,希特勒上台,集總理和總統大權於一身。

3.影響:標誌着世界大戰在歐洲策源地形成。

4.內外政策:對內:實行專制、*統治;對外:進行侵略擴張。

二、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的暴行

1.意大利建立法西斯專政

(1)時間:1922年

(2)頭目:墨索里尼

(3)標誌:向羅馬進軍

2.日本法西斯專政建立

(1)時間:1936年2月

(2)標誌:日本軍部的少壯派軍官發動兵變,主張擴張的一派控制了政府

(3)影響:標誌着世界大戰的亞洲策源地形成

★第6課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一、慕尼黑陰謀

1.內容:簽訂《慕尼黑協定》(1938年9月)

2.目的:禍水東引,把德國侵略矛頭引向蘇聯

3.實質:縱容侵略,以犧牲弱小國家的利益來安撫侵略者。

4.影響:把綏靖政策推向頂峯,使法西斯國家得寸進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脹,也極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加速了二戰的全面爆發。

5.啟示:對待法西斯國家的侵略行為不能姑息養*,要堅決鬥爭。反對綏靖政策,制止爭霸的局部侵略戰爭,是清除大戰隱患的重要舉措。

二、第二次世界大戰

1.全面爆發標誌:1939年9月1日,德國突襲波蘭,英法被迫對德宣戰。

2.規模擴大的標誌:1941年6月德國進攻蘇聯,蘇德戰爭爆發。

3.進一步擴大的標誌: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

★第7課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一、國際反法西斯聯盟建立

1.標誌:1942年1月,《聯合國家宣言》簽署。

2.意義: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3.啟示:不同意識形態的國家為了共同的利益可以走向聯合。

二、雅爾塔會議

1.召開時間:1945年2月

2.目的:為了協調行動,儘快打敗法西斯。

3.與會首腦:美國羅斯福、英國丘吉爾、蘇聯斯大林。

4.內容:

(1)打敗德國後,對德國實行軍事佔領,徹底消滅德國的法西斯主義。

(2)決定成立聯合國

(3)蘇聯在德國投降後三個月內對日作戰。

5.影響:為二戰後兩極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三、二戰的轉折——斯大林格勒戰役

四、二戰的勝利

1.歐洲第二戰場開闢:諾曼底登陸(1944年6月6日),使法西斯德國東西兩面受敵。

2.德國正式簽署投降書:1945年5月8日,標誌二戰在歐洲結束。

3.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簽署投降書,標誌二戰結束。

4.勝利的原因:國際反法西斯聯盟形成,全世界人民協同作戰,相互支持,共同對付法西斯。

5.二戰性質: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

五、二戰的影響

1.根本原因:帝國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

2.影響:

(1)它是人類歷一場空前的浩劫,幾千萬人失去了生命,無數的財產被毀。

(2)徹底改變了世界面貌,影響了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

六、二戰的啟迪

1.和平來之不易,悲劇不能重演。

2.人民是戰勝法西斯的決定力量,是推動歷史前進的真正動力.

3.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不同的國家在平等的基礎上能夠聯合起來,共同迎接人類面臨的各種挑戰,國與國之間應該和平共處;人類命運休慼相關,要加強國際合作,求得共同發展。

★第8課美國經濟的發展

一、發展概況

二、啟示:

1.二戰後美國經濟的發展,是資本主義自我調節與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是美國在國際事務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根本原因。

2.“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經濟實力對於一個國家的生存發展至關重要,我國的經濟建設在產業結構上應該注意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的合理配置;在空間佈局上要加大對中西部地區開發的力度。

★第9課西歐和日本經濟的發展

一、歐洲的聯合

1.戰後經濟發展(50-70年代)

(1)原因:

外因:美國大力援助。

內因:發揮高素質的勞動力優勢,採用最先進科技成果和制定恰當的經濟政策。

(2)表現:持續繁榮。

2.歐共體的成立

(1)時間:20世紀60年代

(2)作用:對成員國經濟發展和國際地位提高發揮了重要作用

3.歐盟的成立

(1)時間:1993年

(2)單一貨幣——歐元

(3)性質:區域性的經濟政治組織。

(4)地位:是世界上的經濟體。(至2007年,已有27個成員國)

(5)影響:各成員國之間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有利於歐洲經濟發展。對美國的霸權主義起到一定的制約作用。

二、日本的崛起

1.原因:

(1)美國進行社會改革,推行非軍事化政策;

(2)美國扶持日本;

(3)制定了適當的經濟政策;

(4)引進最新的科學技術成就,發展教育和科學技術。

2.表現:經濟持續高速發展,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號資本主義經濟大國。

3.影響:隨着經濟發展,國際地位加強,日本謀求政治大國的慾望也開始膨脹。

4.1974-1975年的世界經濟危機使日本經濟發展速度一度減緩。

5.80年代中期以後促進日本經濟發展原因:實行“科技立國”的政策

★第10課蘇聯的改革與解體

一、赫魯曉夫改革

1.時間:1953--1964年。

2.內容:針對斯大林時期存在的弊端,進行政治、經濟改革。

3.評價:一定程度上衝擊了斯大林模式,未從根本上改變蘇聯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

二、戈爾巴喬夫改革

1.時間:1985年

2.前期重點:經濟改革,沒取得成效。

3.後期重點:政治改革。

4.影響:蘇聯政治體制發生急劇變化,一黨制變為多黨制,國家權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國脱離蘇聯的趨勢隨之加強,最終導致蘇聯解體。

三、蘇聯解體(1991年底)

1.原因:

(1)根本原因:長期以來極端僵化的政治、經濟體制(即斯大林模式)

(2)直接原因:戈爾巴喬夫政治改革

(3)外部原因:西方國家的和平演變

(4)其它原因:反馬克思主義思潮氾濫;社會矛盾、民族矛盾激化等。

2.催化劑:八一九事件(加速了蘇聯解體)

3.認識:社會主義發展不是一帆風順的。要汲取蘇聯的經驗教訓,堅定不移地堅持和探索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高中歷史知識點總結 篇四

1、公元前509年羅馬廢除了“王政”,改行共和,開始了近500年共和國時期。

2、羅馬從建國初期開始平民一直為爭取充分的政治權利與氏族貴族進行長期鬥爭。結果,平民相繼獲得了擔任各種公職的權利,羅馬共和國的社會基礎逐漸擴大;貴族特權逐步被廢止,貴族寡頭政治走向衰落。

3、公元前27年,屋大維被元老院授予“奧古斯都”稱號,羅馬歷史進入帝國時代。

4、公元2世紀羅馬成為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環地中海大帝國。

5、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兩大部分:君士坦丁堡為都城的“東羅馬帝國”和以羅馬為都城的“西羅馬帝國”。

6、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標誌着歐洲古代歷史終結。

古代中國的科技成就

1、古代中國重大科技成就

四大發明——古代科技的里程碑

造紙術

①紙出現以前的書寫材料——甲骨、青銅、竹木簡、帛

②西漢發明植物纖維紙,不適於書寫

③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製成能書寫的纖維紙,人稱“蔡侯紙”

④是書寫材料的一次偉大革命,為人類文化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印刷術

①雕版印刷術——發明於隋唐

②活字印刷術——北宋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

③有利於文化的傳播和發展,大大推動了文藝復興運動和宗教改革,促進了歐洲社會的進步和世界文化的發展

火藥

①唐代發明,唐末用於戰爭

②14世紀初,火藥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對歐洲資產階級戰勝封建貴族起了一定作用

指南針

①戰國時發明司南

②北宋時發明指南針,並用於航海。

③13世紀傳入西歐,促進了遠洋航行,在地理大發現中起了重要作用

天文學:

①戰國時期的《甘石星經》是我國最早的天文學著作,書中的《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石申在世界上最早用赤道座標表示恆星位置)

②唐代僧一行主持實測了子午線的長度,這是世界上的第一次

③元代郭守敬製成的觀測天體座標的工具“簡儀”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天文觀測工具;他編定的《授時歷》是我國古代最精密的一部曆法

數學

①春秋戰國——出現籌算計算法

②東漢——數學著作《九章算術》標誌着我國古代以解決實際問題為主要內容、以算籌為計算工具、以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十進制記數系統來計算的古代數學體系的形成。

③西漢——《周髀算經》在世界上最先提出了“勾三股四弦五”這一勾股定理的特例

④魏晉時期——數學家劉徽提出割圓術,圓周率為3.1416;南朝祖沖之精確到小數點後第七位,領先世界1000年

高中歷史知識點總結 篇五

先秦

1、西周的興衰。

2、分封制的內容、實質。

3、全面理解和説明春秋到戰國時期我國社會由奴隸社會瓦解到封建制度確立,分裂割據走向統一集權,民族融合局面出現的歷史發展趨勢在政治、經濟、文化上的表現。

4、正確評價春秋戰國期間的兼併戰爭。

5、商鞅變法的背景,內容,作用和實質(是在經濟,政治上確立了封建制度。是怎樣體現和完成春秋戰國以來的歷史發展趨勢)。

6、戰國時封建經濟發展的具體成就(鐵器、牛耕、水利、手工業和商業)。

7、百家爭鳴局面出現的原因,流派,內容,結局。注意儒家,道家和法家。

8、天文、醫學和詩經。

9、孔子(重點)、荀子,孟子,韓非和屈原。

説明:先秦時期多年未出大題,一定要注意複習到位,特別是百家爭鳴,春秋戰國的社會發展趨勢。此階段也可以和秦漢或者明清時期結合起來考察。

秦漢

秦漢——多民族大一統的封建社會的形成、鞏固、問題和演變成分裂

1、秦統一天下的必然性和條件。

2、秦始皇建立和鞏固統一和中央集權的措施。

3、從正反面分析秦亡漢興的原因。

5、秦皇、漢武多方面的活動。

6、理解和評價焚書坑儒、獨尊儒術。董仲舒的思想背景,內容,作用。

7、自春秋、戰國經秦到西漢治國思想的變動和影響。

8、秦漢與匈奴,西域,越族的關係。

9、張騫和班超的貢獻:絲綢之路。

10、造紙術,地動儀,張衡,華佗,王充,司馬遷和《史記》,數學和封建教育。

11、秦漢出現的封建社會的社會問題及表現。(土地兼併、暴政、思想專制)

12、秦漢是對後世具有開創性的朝代,秦漢奠定了我國後來2000年封建社會的基本格局,基本特點。如何理解?有那些史實?(統一的國家格局;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政治格局;多種土地制度基礎上的的封建小農經濟格局;以漢族為主體的民族融合的多民族格局;對外交流的開放格局;以儒家為主體重倫理的思想格局;以應用技術為主的領先世界的傳統科技與文化格局。)

歷史知識點 篇六

1、民主制的確立:梭倫改革,將國家引上民主的軌道;克里斯提尼改革——最終確立(陶片放逐法)

2、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點:人民主權、輪番而治、法律至上、直接民主

3、體現:(雅典民主政治機構的組成)

①公民大會:最高權力機關,負責審議並決定一切國家大事;最重要的程序――就某項事務展開辯論。

②五百人議事會:公民大會的附屬機構,負責為大會準備提案;兩次公民大會閉會期間,議事會是最高權力的代表,負責監督行政官員落實大會決議。

③民眾法庭:日常司法機關。最大限度保持公正,避免行賄舞弊現象的發生。

4、雅典民主制的意義:

(1)雅典民主為人類提供了一種集體管理的新形式,創造出法制基礎上的差額選舉制、任期制、議會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運作方式,這一偉大創舉為後世民主政治發展積累了寶貴經驗。

(2)政治決策通過多數人的認真討論,會使問題考慮得更全面。

(3)公職人員由多數人選舉產生,使公職人員對社會負責,處於羣眾的監督之下,減少了以權謀私的可能性。

(4)推動思想文化的發展。它重視公民的個體自由和責任感,鑄就了希臘人渴求知識、樂於探究的民族性格,使古代希臘在眾多文化領域取得輝煌成就,產生了一大批文化巨匠。

國中歷史知識點總結 篇七

一:從東漢末年起,匈奴,鮮卑,氐,羯,羌等少數民族內遷,其中,鮮卑族的拓拔部的影響最大。

二:我國民族分佈形成了“漢族”主要居住在中原地區,少數民族居住在邊地的格局。

三:鮮卑族建立了北魏政權,439年北魏統一了北方,標誌北朝開始。拓拔宏是鮮卑族的傑出政治家。

四: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內容,意義?

背景:北魏統一北方後,各族人民交往增多,民族融合的趨勢明顯增強。鮮卑貴族用落後的方式統治各族人民,激化了社會矛盾。北魏政權面臨着危機,孝文帝拓拔宏決定改變這種狀況。

內容:1,借鑑漢族的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實施一系列新的制度,加強對經濟和官吏的管理。

2,把都城從平城遷到洛陽。

3,大力推行學習漢族先進經濟文化政策,提倡和鼓勵鮮卑人改穿漢服,與漢族通婚,學説漢語,還完善了學校教育制度。

影響:1,促進了鮮卑族的進步和發展。

2、加速了北方民族大融和的進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gongzuojingxuan/pd1w5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