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學設計 >

《月光曲》精品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月光曲》精品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月光曲》精品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月光曲》優秀教學設計 篇一

教學目的

1、瞭解貝多芬創作《月光曲》的經過,體會音樂的魅力,感受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懷。

2、分辨課文中哪些是實在的事物,哪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聯想,體會兩者結合的'作用。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九自然段。

教學重點

使學生了解貝多芬是怎樣創作出《月光曲》的,以及在創作過程中思想感情的變化。

教學難點

貝多芬的感情變化的原因。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兩百多年前,德國有個音樂家叫貝多芬,他譜寫了許多著名的樂曲,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鋼琴曲叫《月光曲》,傳説是這樣譜成的。下面就讓我們聽一聽那美麗的傳説吧!我找九名同學分自然段配樂讀課文。

二、聽完這個傳説你有什麼感覺

三、可能同學們都有很多感受,下面把你感受最深的一段寫寫批註吧

四、彙報第九自然段

1、默讀第九自然段,畫出實實在在的事物和事物引起的聯想。

2、請看屏幕指名讀屏幕上的內容。其它同學思考這幾句話描寫了幾個畫面?

(三個。)

3、哪幾句話是寫第一個畫面?出示課件,指名讀,誰能説他讀得怎麼樣?(應該柔和些、語氣舒緩些)皮鞋匠為什麼會有聯想到這樣的畫面呢?誰能再讀一讀這句?

4、哪幾句是寫第二個畫面?指名讀,皮鞋匠想到了這樣的畫面,那貝多芬彈的旋律又是怎樣的?讀此句時比上兩句讀得要強。

5、哪幾句是寫第三個畫面?一個一個朝着岸邊湧來,誰能用聲音描述一下。此時貝多芬談的樂曲的旋律會是什麼樣?(高昂激盪)所以讀這句比第二句還要強。看來,這三個畫面的句子,一個比一個強,女生讀第一個畫面的句子,男生讀第二個畫面的句子,全體讀第三個畫面的句子。

6、你們想不想看看這個畫面?想不想聽聽這個音樂?出示課件。之後交流看後的感受。

7、音樂不僅給人以美的享受,還可以陶冶人的性情。讓我們美美地讀這一段吧!齊讀之後再背。

8、請同學們看字幕,上面一段和下面一段比較哪一個好?即刪掉聯想部分和沒有刪掉的區別?

(加上聯想會使內容更充實,更深刻。)

五、誰還能接着彙報

1、妹妹真的是隨便説一説嗎?為什麼要安慰哥哥呢?怎樣讀?

2、哥哥愛妹妹,妹妹體諒哥哥,兄妹倆相互體貼、相互關心、相依為命,手足之情另人感動。下面請同桌之間分角色深情地讀讀兄妹倆的對話吧!

六、總結

看來美好樂曲不僅要依靠豐富的想象力,更要依靠高尚而真摯的情感。同學們,《月光曲》這篇課文我們研讀完了,我喜歡這篇文章,因為這篇文章具有人性美、藝術美、語言美、景色美。讓我們把這種美帶給人世間吧!好,下課。

《月光曲》優秀教學設計 篇二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及相關新詞,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句。

2、培養學生的語言感悟力、想象力及音樂的鑑賞力。

3、通過理解課文,瞭解貝多芬所具有的卓越才華和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心。

4、學習貝多芬同情勞動人民的善良、美好的心靈;並通過欣賞《月光曲》,讓學生感受音樂之美,陶冶愛美的情趣。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貝多芬創作《月光曲》的經過及感情變化。

教學準備

電腦課件。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

一、音樂導入

1、播放鋼琴曲《月光曲》。

2、讓學生自由暢談聽後感受。

3、簡介《月光曲》:

剛才我們聽的這首曲子名叫《月光曲》,是首鋼琴曲,它是由德國著名音樂家貝多芬譜寫的。那麼它描繪的到底是怎樣的景象呢?它是怎樣譜成的呢?今天,我們就來探究這個問題。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出不理解的詞句。

2、彙報初讀收穫:

⑴字、詞的掌握情況:

①認讀生字、生詞。

②説説自己理解了哪些詞語。

⑵朗讀自己最喜歡的段落。

⑶交流初讀感受:

①貝多芬為貧窮的盲姑娘彈曲子,説明他有同情心。

②貝多芬為盲姑娘彈奏的第二首曲子就是《月光曲》,是他即興創作的。

⑷質疑問難:

貝多芬在給盲姑娘彈奏一曲後,為什麼還要彈第二首?第二曲子是在怎樣的情境下創作出來的?皮鞋匠聽着琴聲,好象看到了什麼?為什麼好像會看到這樣的景象?盲姑娘“彷彿也看到了”月光照耀下大海的變化,這説明了什麼?

三、佈置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二、探究課文

1、自瀆,圍繞重點段、重點詞句進行感悟,將感悟結果以批註的形式寫在書上。

2、小組內進行交流,教師巡視時加以引導或點撥。

3、班上彙報:

針對“貝多芬走進茅屋,為什麼彈完一曲,又彈一曲?”這一問題進行交流。

⑴貝多芬在各地巡迴演出的空閒散步時,無意中聽到一所茅屋裏傳出鋼琴聲,走近時又聽到屋內窮兄妹倆的對話,貝多芬被感動,於是推門進屋,談奏了剛才姑娘彈的那首曲子。

引導:

貝多分作為大音樂家,到各地演出還到小鎮上演出,並且無償為盲姑娘彈奏,這一切説明什麼?

(説明貝多芬沒有架子,生活在人民之中,同情、熱愛勞動人民,心地善良。)

⑵貝多芬彈完一曲,盲姑娘説:“談得多純熟呀!感情多深哪!”這説明盲姑娘愛音樂,懂音樂,很有音樂素養。貝多芬為在這兒遇到了知音而激動,因此用“我再給你彈一首”來回答盲姑娘。

引導:盲姑娘因為什麼斷定給他彈琴的人是貝多芬。

①貝多芬正在小鎮上演出;

②彈得如此純熟,對樂曲的感情體會的這麼深刻,只有曲子的創作者──貝多芬本人才能做到。

練習朗讀,把握窮兄妹倆對話中的互相體貼及盲姑娘聽完一曲後的激動的評價。

關於“第二首曲子(即《月光曲》)是在怎樣的情境下創作出來的?”這一問題,應引導學生弄清以下內容:

A、貝多芬心情激動。

B、當時“風吹滅了蠟燭”,屋裏灑滿銀光,“茅屋裏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銀紗”,這景色很美,這美蓋過茅屋裏的貧困和淒涼,這美感染了貝多芬,誘發了他的創作靈感,懷着對窮兄妹倆的同情,決定把美好的音樂奉獻給貧窮而愛好音樂的人。於是貝多芬借景抒情彈奏出了《月光曲》。

引導:皮鞋匠聽着琴聲,好象看到了什麼?為什麼好像會看到這樣的景象?

(他好像看到了波濤洶湧的大海,月亮正從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來。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時間灑遍了銀光。月亮越升越高,穿過一縷一縷輕紗似的微雲。忽然,海面上颳起了大風,捲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個連一個朝着岸邊湧過來……因為貝多芬彈得非常好,加上皮鞋匠懂音樂,他聽到貝多芬彈奏的美妙的鋼琴聲就聯想到了這些景物。)

引導:

盲姑娘“彷彿也看到了”月光照耀下大海的變化,這説明了什麼?

(這説明貝多芬的這首曲子彈得非常好,能讓人產生共鳴,引起人無限的聯想;也説明了盲姑娘懂音樂,能理解、感受貝多芬彈奏的內容,她聽得入神了。)

⑶再放鋼琴曲《月光曲》,讓學生感受旋律的進展,並想象樂曲的意境變化。

⑷有感情地朗讀8、9兩自然段,感受貝多芬創作《月光曲》的過程正是他當時激動心情的真實抒發。

三、總結擴展

1、感情朗讀全文。

2、再聽貝多芬的《月光曲》。

3、説説學文後或聽樂曲後的感受。

四、佈置作業

1、摘抄文中像“幽靜的小路”“斷斷續續的鋼琴聲”這樣的詞語。

2、選一首自己喜歡的曲子,聽後把想到的景象寫下。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最後三個自然段。

《月光曲》優秀教學設計 篇三

教學目標:

1、正確讀寫並理解“蠟燭、茅屋、清幽、盲姑娘、琴鍵”等詞語

2、瞭解貝多芬創作《月光曲》的經過,在質疑理解、感情朗讀、想像寫話的語言實踐過程中體會貝多芬在創作過程中思想感情的變化及瞭解產生這種變化的原因

3、感受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懷,體會音樂藝術的魅力

教學過程:

預習(課前)

1、自學生字新詞,爭取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初步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第一課時

一、聽寫詞語,自由説話,引出問題

1、學生聽寫詞語:蠟燭、茅屋等

2、學生自由説話:選用剛才聽寫的詞語根據課文內容説一段話,教師隨機點評

3、教師引出問題:究竟是什麼打動了貝多芬的心,讓他創作出不朽名曲《月光曲》?

二、進入問題,自主感悟,感情誦讀

語段一:貝多芬走近茅屋,琴聲突然停了……姑娘説∶“哥哥,你別難過,我不過

隨便説説罷了”

1、貝多芬聽到哪一句話起就心動了?(感情朗讀)

2、貝多芬從這一句話中聽出了什麼?

(1)盲姑娘家境貧窮(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盲姑娘家境貧窮?)

(2)盲姑娘熱愛音樂(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盲姑娘熱愛音樂?)

(3)師:姑娘雖然雙目失明,但她依然熱愛着生活,姑娘雖然家境貧困,但是她並不放棄

對藝術的嚮往與追求貝多芬的心被觸動了

3、貝多芬從兄妹倆的整段對話中還聽出了什麼?

(1)妹妹的懂事、兄妹倆之間的相互關懷與體諒等(感情朗讀)

(2)師:盲姑娘這麼貧窮,但是這麼熱愛音樂,又這麼懂事,他的心被深深感動了,所以走進茅屋

語段二:貝多芬坐在鋼琴前面,彈起盲姑娘剛才彈的那首曲子來……貝多芬沒有回答,他問盲姑娘∶“您愛聽嗎?我再給您彈一首吧”

1、學生質疑

預設問題一:盲姑娘什麼也看不見,為什麼知道她是貝多芬?

預設問題二:貝多芬為什麼不回答?

預設問題三:貝多芬彈一首曲子已經滿足了盲姑娘的心願,他為什麼還要再彈一首曲子?

預設問題四:貝多芬為什麼稱盲姑娘為“您”?

2、梳理問題

3、解決問題(感情朗讀)

三、入情入景,想象寫話,欣賞音樂

1、師生共讀“觸景生情、情景交融”段落,感悟交流

語段:一陣風把蠟燭吹滅了……按起了琴鍵

2、重新回到問題:貝多芬此時此刻會想些什麼?

3、進一步瞭解貝多芬,聯繫上文,想像寫話,體會貝多芬內心情感

課外資源:我為什麼要作曲,因為我有很多想法要釋放出來——貝多芬

4、欣賞《月光曲》片段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xuesheji/86oe4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