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學設計 >

《山前洪的積扇形成》説課稿

《山前洪的積扇形成》説課稿

《山前洪的積扇形成》説課稿

《山前洪的積扇形成》説課稿

各位評委老師好!

我是來自xx,今天我説課的課題是地理實驗——山前洪積扇的形成。對於本實驗,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實驗目的,實驗器材,實驗原理,實驗的教學過程,實驗的改進和實驗效果評價進行本次的説課。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主要從實驗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高中地理課程標準的要求兩個方面來説。先看一下本實驗的地位和作用:本實驗為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態的塑造”中第三節“河流地貌的發育”一課的內容,是在學習河流堆積地貌時所做的山前洪積扇形成實驗。河流的堆積地貌是本節的重點內容,是流水對地表形態塑造的一種體現,不僅對前面水循環不斷塑造地表形態是一個很好的闡釋,也為後續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的學習奠定了基礎。而通過對山前洪積扇形成過程的模擬,可加深學生對河流堆積地貌的理解。河流地貌的發育,本課的課標要求:結合實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態變化的內外力因素。而本實驗也很好的印證了流水這個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的影響。

二、學情分析

學情分析可從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和學生現有的認知能力來分析。先看一下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學生通過前面水循環及內外力共同作用知識的學習,對侵蝕,搬運,堆積,三角洲等概念念並不陌生,但是許多學生對河流地貌的認識僅停留在知道的水平。學生現有的認知能力:由於河流地貌的發育,其抽象程度較高,讓他們僅憑教師呈現的一幅幅地貌圖片去想象河流地貌的發育是很難的,本實驗通過模擬山前洪積扇給學生一定的視覺衝擊,可強化學生的感性認識。

三、實驗目的

通過模擬山前洪積扇動態過程,幫助學生了解洪積扇的形成,認識洪積扇的形態,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教師做完演示實驗後,設置學生們的分小組實驗,鍛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實驗現象,探究地理原理規律,培養學生“地理實踐力”,“綜合思維”兩方面的地理核心素養。

四、實驗器材

一個塑料土簸箕,一個水管,10斤潮濕的沙土(備用),一個計時器和一塊乾燥的毛巾。

五、實驗原理

在山區,由於地勢陡峭,洪水期水流速度快,攜帶了大量泥沙。當水流流出山口時,由於地勢突然趨於平緩,河道變得開闊,水流速度減慢,河流搬運的物質逐漸在山麓地帶沉積下來,形成扇狀堆積地貌,成為洪積扇或沖積扇。

六、實驗的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出示山前洪積扇的圖片,提問大家這屬於什麼地貌景觀,成因是什麼。學生一般都會回答山前洪積扇,成因是河流堆積。緊接着問:你親眼目睹過山前洪積扇的形成嗎?因為山前洪積扇的形成需要特定的地點和特定的條件,生活在華北平原的我們多數不曾見過,這是學生的反應一般是搖頭或沉思,這時我們可以在學生對山前洪積扇形成的想象中開始本次實驗。對實驗步驟進行講授。

2.講授新課

出示本實驗需要探究的四個主要問題(讓學生帶着問題去觀察):

(1)觀察山前洪積扇的形態?

(2)觀察山前洪積扇的泥沙來源?

(3)觀察坡地上地表形態的變化?

(4)簡述山前洪積扇的形成過程。

接着將實驗步驟:

第一步:將土簸箕平放在桌面上,開口正對着學生

第二步:將潮濕的沙土堆積在土簸箕中,如圖示成斜坡狀,不要讓土壤溢出(在這裏需引導學生思考斜坡狀的沙土在自然界充當什麼,斜坡下的平坦桌面在自然界充當什麼)。

第三步:調試水流速度,大致實驗室的水龍頭旋轉至15度即可(在這裏需引導學生思考這裏的水流充當自然界中的什麼)。

第四步:將水管出水處放在坡頂處一分鐘,水管要固定,給學生一分鐘記錄實驗現象,探究最初的4個主要問題。

七、實驗的改進要點

課本上的實驗是用小米或細沙自書中的縫緩緩傾倒,搬運物質的作用力是重力,與實際流水搬運物質的情況有很大差異,不夠貼合實際,給學生的觀察思考也帶來一定的困難。本實驗用真正的流水沖刷坡地,更加客觀直接。

八、實驗效果評價

優點:本實驗貼合實際,符合學生的認知需求,簡單易做,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探究欲,學生不再只是看到靜態的河流地貌,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動態感知山前洪積扇的形成。

缺點:本實驗整體來説不夠嚴謹,水流的速度沒有明確數值,水管也未放到坡頂處,而是距坡頂2釐米左右,實際上除教師設計的探究外,還有很多問題值得探究,由於時間關係不能一一呈現。

結語:我的説課到此結束,懇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板書設計:

山前洪積扇的形成

一、實驗目的

二、實驗器材

三、實驗原理

四、實驗教學過程

五、實驗改進要點

六、實驗效果評價

標籤: 説課稿 積扇 山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xuesheji/drdej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