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學設計 >

教學設計的作用

教學設計的作用

目錄

教學設計的作用
第一篇:教學設計的作用第二篇:教學設計的作用第三篇:光合作用的教學設計第四篇:光合作用教學設計第五篇:意識的作用教學設計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教學設計的作用

教學設計的作用

教學設計是以促進學習者的學習為根本目的,運用系統方法,將學習理論與教學理論等原理轉換成對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教學評價等環節進行具體計劃,創設有效的教與學系統的"過程"或“程序”。它是以解決教學問題、優化學習為目的的特殊的設計活動,既具有設計學科的一半性質,又必須遵循教學的基本規律。

具有以下幾方面作用:

1、它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樑,對於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

(1)、它是教育科學體系中一門應用分支學科,起着連接學習理論、教學理論、系統科學、傳播與信息理論、管理與工程理論等多種學科的作用。

(2)、力求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優化,在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把對教與學及傳播學的研究成果和理論綜合應用與實踐活動,是連接理論與實踐的橋樑。

(3)、通過教學設計,可以把已有教學理論與研究成果運用到實際教學中,將教師的教學經驗上升為教學科學,充實和完善教學理論,溝通了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使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

2、促進青年教師的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

教學設計使理論轉化為實踐,使教師的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有經驗的教師可以憑藉自己的經驗和直覺選擇最優的教學策略,(來自好範 文網)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而青年教師的經驗卻很少,他們大多通過模仿和經驗積累方式來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但這種效果顯然很緩慢,往往只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教學系統綜合了學習理論、教學理論、系統論、傳播理論等多種理論克服了這一侷限性,將教學活動建立在系統方法的科學基礎之上,使教學手段、教學過程成為可複製、可傳授的技術和程序,青年教師通過學習可以迅速掌握教學的基本原理與方法,提高教學水平,並自實際運用中不斷熟練。還有,就是現代課堂更加關注學生主體性的發揮,關注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只靠一支粉筆、一張嘴、一本教材的課堂現象已不多見,這給教師帶來了新的挑戰,需要他們更新教育觀念,那麼通過教學系統設計可以實現新理論、新方法的有效運用。

3、有利於培養科學思維的習慣和能力,用科學的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

在對教學系統進行設計時,要求設計人員要善於發現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找尋科學解決問題的方案,這樣能夠使科學思維習慣和能力得到培養。

另一方面,在設計、試行過程中不斷反思解決方案,學會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原理和方法。

4、不斷深化現代教育應用,促進現代教育技術向更深層次發展

5、促使學生自主學習,為學生創設好的學習情境

第二篇:教學設計的作用

問題2:教學設計的作用有哪些?

答:1.有利於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的結合.

2.有利於教學工作的科學化,促進青年教師的快速成長

3.有利於科學思維習慣和能力的培養,提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有利於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的不斷深化,促進教育技術的發展

第三篇:光合作用的教學設計

課題:《光合作用》的教學設計

學科:生命科學

執教者:喬瑜

上課班級:高一(3)班

課型:基礎型

第一部分:教學設計説明

通過開放的課堂教學研究活動,藉助交互電子白板,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從而營造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課堂教學環境。

第二部分:教學設計具體要求

一、 教材依據

“光合作用”一節是生命科學教材第一冊第四章《生命的物質變化和能量轉化》的第二節,主要包括:光合作用的研究史、葉綠體及其色素、光合作用的過程、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和實驗“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探究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

其中安排了光合作用的發現過程的目的是:不僅讓學生了解這個科學發現的歷史,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認識到科學研究方法的重要性、科學研究的思維方式的重要性,體驗到科學家們智慧的力量和創造的快樂,學習科學家們“不斷挑戰權威、不斷創新”精神,提高科學素養。

二、 設計思想

這節課是光合作用的第一課時,重點是讓學生了解人類對光合作用的研究歷程,從而領悟科學探究的過程、思維和方法,該內容能為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光合作用的過程提供幫助,並且能提高學生分析實驗和設計實驗的能力,為“探究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的實驗設計作鋪墊。

這節課的大致思路安排如下:以“雜交水稻”為主題創設情境,提出太陽的能量通過光合作用進入植物體,從而引出光合作用的探究歷程,讓學生以光合作用研究史上的經典實驗為線索,遵循科學家的探究思路,教師精心設計問題,引導學生了解實驗過程,再觀察現象,最後得出結論,同時引導學生關注實驗設計的技巧,認識各實驗的認知邏輯,並能對經典實驗的設計質疑,改進,從而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實驗設計的能力。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需要重建系統的有效的知識結構,所以將教材內容調整如下:亞里士多德的經驗推測(補充)→海爾蒙特的柳樹實驗(原教材)→普里斯特利實驗(原教材內容)→薩克斯實驗(原教材)→學生設計實驗證明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補充>→得出光合作用過程的總反應式→光合作用的定義。最後留下懸念,使探究氣氛延續。

在學生學習光合作用發現的幾個著名實驗時,若能深入探討怎樣根據實驗目的設計實驗以及實驗設計時需要遵循的原則等知識,不僅滿足了學生的求知慾,還能讓學生真正學到科學研究的方法以提高科學探究能力,親自體驗科學家的思維過程以達到啟迪學生的思維、提高思維技能的目的,並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習科學家不斷探求新知識的精神,讓學生真正學有所獲,促進學生髮展。

三、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能説出光合作用的定義

2.瞭解光合作用的發現過程

3.能準確説出光合作用的總反應式及各部分的含義

2.過程與方法:

1.意識到科學研究方法的重要性以及瞭解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

2.通過閲讀教材,課外查閲資料等方式,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學習,有較強的獲取信息的能力,並能對信息進行分析、處理、得出結論

3.通過小組合作討論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

4. 學習生命科學研究中的理化測量方法,通過幾個實驗,培養學生設計單因素實驗的科學探索能力,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新意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驗科學家的科學探究精神和科學思維方法,體驗科學創意的美妙

2.認同科學家不僅要繼承前人的科研成果,而且要善於吸收不同意見中的合理成分,還要具有質疑、創新和用於實踐的科學精神與態度

3.正確認識技術的發展在科學研究中的作用

4.學生通過分組進行良好的合作、交流,培養合作精神

四、 教材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1.光合作用的發現

2.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

難點: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

五、 教學準備

學生:回顧實驗設計的原則和一般方法

教師:

1.準備拓展資料和相關問題

2.多媒體課件

六、 教學過程

6.1 導入

創設情景:看圖,讓學生辨認生物,從而聯繫到“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2014年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涉及的相關資料。學生閲讀資料。 教師提問:

1.對絕大多數生物來説,活細胞所需能量的最終源頭來自哪裏?(太

陽)

2.太陽的光能通過什麼途徑進入植物體內呢?(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被譽為地球上最偉大的化學反應,那麼光合作用是如何進行的呢?關於這個問題,科學家們進行了長達300多年的探索,與光合作用有關的研究,近100年來已經6次獲得了諾貝爾獎,但時至今日,仍有許多問題需要探究。現在我們就沿着科學家們探尋的足跡,去體驗他們是如何探究光合作用的,也希望大家通過這一節課的學習,能夠學習、模仿科學家們設計實驗的方法,爭取自己也能創造性地設計實驗來探究我們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的好奇,科學家是如何探究出來的,關於光合作用還有疑問嗎等。

6.2光合作用的探索歷程

(1)問題:植物為什麼會生長?植物生長所需的物質來自何處?

引出資料:大部分植物都植根於土中 ,一旦拔出,便會死亡。公元前3世紀,古希臘學者亞里士多德觀點——植物生長在土壤中,土壤是植物體的唯一“食物”來源。而人們也普遍認同這一觀點。

追問:植物生長需要的物質真的僅僅來自土壤嗎?

(2)對光合作用原料的探索——水

資料1:1642年,比利時醫生海爾蒙特通過種植柳樹的實驗,卻有奇特的發現。這也是第一次用實驗來回答植物營養物質來源的問題。他在100kg乾燥的細粒土壤中,種了一棵2.5kg重的柳樹,然後往盆裏澆水,但不供給其他營養物質。五年後,他發現柳樹的重量為82.5kg。土壤曬乾後的重量僅比原來少100g。因此範·海爾蒙特説,植物是從水中而不是從土壤中得到營養物質。

1.學生描述實驗過程和現象;

2.科學家為什麼用乾燥的土壤,在木桶上加桶蓋,只澆純淨的雨水?

(排除干擾因素)

3.根據亞里士多德的觀點,實驗結果應該是怎樣的?

4.學生計算土壤減少的重量和柳樹增加的重量

5.據此,科學家得出的結論是什麼?你認同他的觀點嗎?為什麼?

科學家受到當時科學技術的制約,而忽略了空氣對植物生長的影響。任何人取得的成就都離不開前人所留下的經驗教訓,因此我們要善於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來探究我們未知的知識領域 。

問題:植物生長與空氣有關係嗎?

資料:早在1637年,我國明代科學家宋應星在《論氣》一文中,已注意到空氣和植物的關係,提出“人所食物皆為氣所化,故復於氣耳”。

1727年,英國植物學家斯蒂芬·黑爾斯才提出植物生長時主要以空氣為營養的觀點。

設計意圖:從實驗預測,根據現象分析討論,引導學生如何進行實驗分析、思考,並指出存在的不合理之處,鞏固思維。

(3)對光合作用與空氣關係的探索——吸收co2,釋放o2

資料2:最先用實驗方法證明綠色植物從空氣中吸收養分的是英國著名的化學家約瑟夫·普利斯特利。1770年,一個叫普利斯特萊的英國牧師進行了一項著名的實驗,他將一隻老鼠放在一個密封的大玻璃罩中,老鼠很快耗盡了其中的氧氣窒息而死。普利斯特萊將另一隻老鼠放在另一個密封的大玻璃罩中,同時他還放入了一盆植物,這一次,老鼠在大玻璃罩中活得很自在。用一支蠟燭代替老鼠進行同樣的實驗,結果沒有植物的密封大玻璃罩中蠟燭很快耗盡了其中的氧氣熄滅了;相反,放入了植物的密封大玻璃罩中的蠟燭一直沒有熄滅。證明了植物能“淨化”因燃燒或動物呼吸而變得污濁的空氣,使空氣變好,這就是後來人們才知道的植物在光合作用中釋放出氧氣的緣故。

問題:根據實驗(一),得出結論?

教師在白板上模擬講述實驗(二)、(三),得出的結論?適當展開對照原則,單因子變量原則。

1771年,對於光合作用是極其重要的一年,我們把它稱為光合作用年。

然而由於當時化學發展水平的限制,人們還是不瞭解植物吸收和釋放的氣體究竟是什麼。直到1785年,科學家發現了空氣的組成,人們才明確綠色植物吸收的氣體是二氧化碳,而放出的氣體是氧氣。由此可見,科學技術的發展對於研究有着多麼重要的作用,而學科之間也是互相滲透的。

設計意圖:學會科學的分析實驗現象,得出結論;使學生了解實驗設計過程中的基本原則——對照原則,培養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

(4)對光合作用條件的探索——光照

資料3:隨後有人重複普利斯特利的實驗,但卻得出與他相反的結論,認為植物不僅不能把空氣變好,反而會把空氣變壞(這是由於植物同樣有呼吸作用的緣故)。這種截然不同的結論引起人們的極大關注,導致了1779年荷蘭的簡·英格豪斯進行一系列實驗,他做了500多次植物更新空氣的實驗,實驗證實了普利斯特利的實驗結果,確認植物對污濁的空氣有“解毒”能力,同時指出這種能力不是由於植物生長緩慢所致,而是太陽光照射植物的結果,從而證明綠色植物只有在光下,才能把空氣變好。同時他發現植物有很強的釋放氣體的能力(這就是後來人們知道的植物在光下進行光合作用時放出氧氣的結果),而且這種能力的活性與天氣的晴朗程度尤其與植物受光照的強度成正相關。

設計意圖:從而也使學生明白科學研究的過程中不僅要繼承前人的科研成果,而且要善於吸收不同意見中的合理成分,應具有質疑、創新能力。問題:在這一過程中,光能哪裏去了呢?

資料:1845年德國科學家梅耶(robert mayer)根據光能轉換和守恆定律指出:能量既不能產生也不能毀滅,只能是形式上的變化。並明確提出綠色植物在進行光合作用時,把光能轉換成化學能儲存起來了。問題是:光能轉換成化學能,儲存於什麼物質中呢?(即植物在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釋放氧氣的過程中,還產生了什麼物質呢?)

(5)對光合作用產物的探索——有機物(澱粉)

介紹薩克斯的實驗過程,提問:

1.為什麼進行暗處理?

2.將一張葉片的一半遮光,一半接受光照,設計的作用是什麼?為什麼選

擇同一張葉片?

3.酒精脱色的目的是什麼?

4.碘液能用來檢測什麼的存在?

5.得出的結論是什麼?光合作用的產物之一是澱粉。

6.這個試驗還能説明什麼呢?光照是植物光合作用的條件。

設計意圖:理解探究思路和方法

(6)下面我們自己設計一個實驗:

如何證明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提供材料和試劑儀器,設計實驗

設計意圖:檢測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和對實驗設計的掌握情況;小組為單位,提高合作意識,培養學生分析、歸納和表達的能力;體驗設計成功的樂趣和成就感。

6.3 總結 光合作用的基本知識,得出光合作用的概念,寫出化學方程式。

6.4結課與拓展

進一步追問: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是來自於二氧化碳還是水呢?

設計意圖:一節課不是40分鐘就結束了,應該給學生一個更大的思維空間,提倡學生課外的思考,對課堂知識進行延伸,將課堂的探究氣氛延續。

第四篇:光合作用教學設計

“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與當今世界面臨的糧食問題、環境問題等關係十分密切;光合作用總的反應方程式的確立歷經了科學家們293年的艱辛探索,滲透着科學思維和科學方法;光合作用整個生理過程複雜而抽象,它包含發生在葉綠體中的一系列的化學反應,藴含着物質轉變、能量轉化,涉及到較複雜的概念、原理、規律。因此,一般的教學媒體、方法,難以使絕大部分學生準確、全面、高效地掌握知識、發展能力和培養情感,我們藉助cai、優化教學過程(含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教學模式等要素的優化組合),充分激活學生較高層次的思維,引導學生主動地學、合作地學,以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質。

一、確定教學目標

1、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瞭解光合作用的結構和物質基礎;

2.理解光合作用的反應方程式、概念、過程、意義;

3.掌握光合作用的過程、圖解和實質及在實際中的應用。

智能目標:

1.自學研究史,瞭解科學家的科學思維和科學方法;

2.通過試驗(含設計)及相關科學方法的學習,培養初步的研究能力和運用相關學科知識解決生物學問題的能力;

3.運用原理分析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加強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

思想教育目標:

1.通過研究史的學習及實驗設計與實施,培養科學態度及創新、合作等科學精神;

2.藉助光合作用的物質和結構及動態變化全過程的分析,認識普遍聯繫、運動變化、內因與外因等辨證唯物主義觀點和結構與功能相統一的觀點;

3.藉助光合作用意義分析,滲透生物學進化觀點、生態學觀點、生命科學價值觀等的教育。

2、教學重點

(1)理解光合作用的反應式和概念

(2)掌握光合作用連續的全過程圖解和實質、構建植物代謝知識結構體系

(3)掌握生命科學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着力培養初步的研究和創造能力

(4)分析光合作用的意義和影響因素,深刻理解生命科學的價值

3、教學難點

(1)科學實驗方法的教育

(2)完整知識結構的構造

(2)光合作用在生產實際中的應用

4、教學方法

學生自主型與師生共同探究型相結合(含自學、實驗、談話、討論、講授等)

5、教學手段:

(1)cai:①臭氧層是怎樣形成的?怎樣減緩温室效應?

②設計實驗,證明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是葉綠體

③設計實驗,探索葉綠體中色素接受何種波長的光

④動畫演示光反應過程、暗反應過程

設計實驗,證明光合作用過程中產生了氧

設計實驗,證明光合作用過程中產生的氧來自於水

設計實驗,光合作用過程中需要原料二氧化碳

設計實驗,探索光合作用過程中碳的循環途徑

⑤光合作用在世紀之交的研究動向

(2)分組實驗:色素的提取和分離

6、課型:新授課

7、課時:2課時

二、教學方案與教學策略設計

明確教學目標

教學總體方案的設計

1.教學內容設計

2.教學媒體設計

3.教學方法設計

4.認知模式設計

5.智能培訓設計

依據--的實施模式(見下圖),在明確了教學目標的前提下,設計光合作用一課的教學方案。

教學最優化

教學組織、實施與管理

學習評價

1、教學內容設計

在注重學科知識完備性、整體性、動態性、多維性、開放性的前提下,將其分成:(1)進行光合作用的結構和物質基礎(葉綠體和葉綠體色素);(2)光合作用具體過程及其連續性;(3)光合作用的實質和意義;(4)與生產實際的聯繫,引入研究史,探索性實驗設計。重構教學內容,進一步體現系統性、層次性、生命性、邏輯性。

2、教學媒體的設計

光合作用一課教學媒體選擇計算機,設計一套人機交互型的cai課件,力求直觀、動態地描述微觀世界中的生化反應,輔助學生完成“模擬實驗”,且每個知識點和能力目標落實的途徑(形成性測試等)均在桌面有一個按鈕,學生可以實時與計算機互換信息,使學生主動參與性增強、興趣提高。

3、教學方法的設計

①“探索性實驗”採用發現式教學法

提出問題—à引導探究、提出假設—à分析、論證、檢驗—à總結並遷移

②“光合作用具體過程”採用自學與討論相結合的教學法

自學—à觀看cai動畫演示—à伴cai討論—à學生總結

③“光反應和暗反應的區別和聯繫”採用cai個別化教學法

4、認知模式設計

實驗/觀察(葉綠體、葉綠體色素)—àcai演示光合作用過程—à理論(概念)—à實踐(在生產實際中的應用)

宏觀(葉)—à微觀(葉綠體、光合作用)—à宏觀(應用)

5、智能培訓設計

分析温室效應,臭氧層的形成,引導學生關注社會;動手實驗,葉綠體色素的提取和分離;提出問題;設計實驗、預測結果、分析歸納??,綜合培養了觀察、實驗、思維等能力。

在此基礎上,設計課堂教學結構,完成教學流程圖的設計。

討論:①臭氧層是如何形成的②如何減緩温室效應

三、教學流程圖的設計

①地球的保護傘 ②温室效應

小結:光合作用全過程

設計實驗①光合作用過程中產生了氧

②產物氧來自於反應物水

設計實驗證明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是葉綠體

設計實驗:探索葉綠體中的色素吸收光譜

設計實驗①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②碳原子的轉移途徑

光反應過程(伴cai演示、學生分步討論)

暗反應過程(伴cai演示、學生分步討論)

結論:光合作用與人類生活關係密切

教師引導學生回憶國中階段所學的光合作用的概念

實驗: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

判斷

結果分析

判斷

小結:葉綠體、葉綠體色素

教學內容或教師活動

媒體輔助師生活動

*

説明:

討論光反應和暗反應的聯繫和區別

討論:光合作用連續過程簡圖,總結光合作用總反應式及實質

討論:光合作用對生物界、自然界等的意義

討論:影響因素、在生產實際中的措施

教師引導:光合作用在世紀之交的研究動向

師生共同進行邏輯判斷

學生活動

四、教學後記

1、“光合作用”--體現了生物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強化“提出目標—à提供可供選擇的實驗材料—à學生設計實驗—à實驗結果分析—à結論”的訓練:培養學生善於發現問題,並選擇合適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技巧;注重相關學科間的知識聯繫;親自體驗科學思維方式、態度;提高了學生的研究能力、創新能力。

2、--中“學生自學—à學生觀察cai演示的光合作用過程—à伴cai學生分步討論具體過程—à伴cai、學生對比光、暗反應的區別與聯繫—à總結”,學生在認知過程中輔之以cai宏觀地再現葉綠體的亞顯微結構,動靜結合地描述全過程,學生對知識掌握準確、記憶清晰、理解深刻、分析透徹。

3、整個教學過程實現了五個轉變:

·教師角色的轉變:講授者—à指導者

·學生地位的轉變:被動的接受者—à主動參與的學習主體

·媒體作用的轉變:演示工具—à學生的認知工具

·教學過程的轉變:設疑、分析、講授—à學生髮現、探索、構建知識、培養能力

·教學模式的轉變:教師講授式—à自主型與探究型的結合

這五大轉變努力讓學生參與概念和原理的建立過程、生物知識結構的構建過程及生物問題的解決過程,充分體現了過程性、主體性、發展性的教學思想

第五篇:意識的作用教學設計

《意識的作用》教學設計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第九中學 王業偉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識記 :

(1)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

(2)意識活動具有主動創造性和自覺選擇性

(3)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

(4)意識對人體生理活動具有調節和控制作用

理解:

(1)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和能動地改造世界

(2) 世界上只有尚未認識的事物,而沒有不可認識的事物

(3)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係

(4)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5)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應注意的問題

運用:

(1)談談人們為什麼能夠認識世界,論證世界上只有尚未認識的事物,而沒有不可認識的事物,得出世界是可以認識的結論。

(2)分析人能夠在意識的指導下,通過實踐活動改造世界。

(3)運用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結合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律,分析生活中的問題

(4)分析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途徑

2、能力目標:

(1)通過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係的學習,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

(2) 通過學習意識作用的原理,使學生對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一個正確的估計,逐步培養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3)通過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學習,使學生明確如何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通過學習,進一步增強學生對世界客觀性的認識,初步樹立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唯物主義世界觀。

(2)思考人們的各種創造活動,深刻體會意識的作用。

(3)通過學習主觀能動性和客觀規律的辨證關係,使學生明確積極、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重要性。

二、重點、難點:

1、意識活動的主動創造性和自覺選擇性

2、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

3、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課程標準基本要求:

1、辨析實例,闡述堅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意義。提示與建議——探討客觀世界,要有實事求是的態度。

2、解析客觀規律是可以認識和掌握的事例,印證人們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基礎上,能夠發揮主觀能動性,自覺地把握客觀規律。提示與建議——世界上只有尚未認識的事物,沒有不可認識的事物;討論:以“精神不是萬能的,但沒有精神是萬萬不行的”為題。包括精神狀態對學習和生活的影響,精神狀態與發揮潛能的關係,主觀努力與客觀條件、客觀規律的關係。

三、教學過程

(一)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

課堂探究:為什麼説最蹩腳的建築師也要比最靈巧的蜜蜂高明?馬克思的這段話説明了

什麼? 通過問題的瞭解,使學生明白人和動物是有區別的,人類具有主觀能動性。

1.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

出示幻燈片資料——圖片(湖泊濕地)銀川湖泊濕地的歷史和規劃資料,請學生圍繞圖片資料談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進而理解人類意識活動的目的性、計劃性和主動創造性、自覺選擇性。

(1)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

人們在反映客觀世界的時候,總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動機,在實施行動之前要預先制定藍圖、目標、行動方式和行動步驟等,這與動物純粹無目的的本能的活動是有着本質的區別的。

(2) 意識活動具有主動創造性和自覺選擇性

意識對客觀世界的反映是主動的、有選擇的,並不是客觀世界有什麼就反映什麼,只有當人們的實踐活動需要時,人們才會去主動地反映它。

人的意識不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現象,而且能夠反映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它不僅能夠“複製”當前的對象,而且能夠追溯過去、推測未來,能夠創造一個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出示幻燈片資料——“可笑的預言”,學生通過對資料的分析和思考明確世界上只有尚未認識的事物,而沒有不可認識的事物。

2.世界上只有尚未認識的事物,而沒有不可認識的事物。

對前面所學習的內容進行總結。

(二)人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

出示幻燈片資料——銀川50年代的“湖城夢”、紅旗渠桃園渡橋,請學生談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教師根據學生的活動情況加以引導和總結,使學生明確和理解意識能夠能動改造世界(不同性質的意識反作用的結果不同)。

1、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

(1) 人們通過實踐把意識中的東西變成現實的東西。

(2) 創造出沒有人的參與永遠也不可能出現的東西。

課堂探究:有人説:“精神不是萬能的,但沒有精神是萬萬不能的。”精神對人的心理和行為具有極大的影響。

探究提示:不是所有的實踐都能取得成功,所以精神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正確的意識指導的實踐,也不會取得成功,因此沒有精神又是萬萬不能的。

探究活動引導學生理解精神的作用,用既唯物又辯證的觀點和方法分析和看待精神在學習和生活、工作中的作用。

2.意識對於人體生理活動具有調節和控制作用(引導學生舉例分析理解)

意識活動依賴於人體的生理過程,又對生理過程有着積極的反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奮進;萎靡的精神,則會使人悲觀、消沉,喪失鬥志。

聯繫學習和生活中的具體事例,通過學習和分析,使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能夠樹立正確的思想觀點,能夠正確認識意識的作用,發揮意識調節和控制方面的積極作用,確立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3.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係。

(視學生的學習情況決定是否總結和拓展,如果學生已經學習了物質決定意識方面內容則進行總結和拓展,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否則就直接跳躍到下面的學習。)

出示幻燈片資料——“高原湖城”引發的爭論(支持和反對意見),或者學生列舉事例進行分析,總結出正確的工作方法——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三)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1) 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內涵。其內涵帶領學生閲讀課本之後,讓學生談理解,並且引導和點撥,使學生初步理解即可,不作深入理解。

(2) 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要求。學生對“高原湖城”引發的爭論(支持和反對意見)進行分析,理解如何才能做到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鼓勵學生聯繫本地實際,身邊的事例進行討論分析。

(3) 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地位。出示幻燈片資料——智者的愚昧、温家寶

語錄,理解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地位。

出示幻燈片資料——“因湖而興”、銀川國家級濕地公園資料,佐證銀川市“高原湖城”規劃的合理性。

本課小結:

本課講解了意識的能動作用問題。學習哲學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學會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方法,但是如果要做到正確認識世界和正確改造世界就必須堅持正確的方法,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正確認識世界和正確改造世界的基本工作方法。

《意識的作用》教學點評

武 琪

本節課是新教材《生活與哲學》第二單元第五課第二框《意識的作用》。與舊教材相比,這一知識點對學生學習的要求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新教材在知識結構方面,首先要解決認識世界的問題,其次要解決改造世界的問題,最後要明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工作方法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教師根據這一新的教學要求,設計了包括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在內的明確、恰當地教學目標,符合新課程的基本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注重教學情景的創設,注重在具體的情景中引導學生進行哲學的思考,學習哲學分析問題的方法,體現了教師努力構建學科知識與生活現象、理論邏輯與生活邏輯有機結合的新的課程理念。教學中多媒體課件的運用,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有機整合。

建議:在教學過程中,要處理好教學方法與教學實效的關係。教學方法的運用應有利於增強課堂教學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有利於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和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要努力實現對教學目標的整合,引導學生在探究中生成知識、形成能力,進而培養相應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要充分挖掘信息技術的優勢,進一步發揮信息技術在學科教學中的作用;要根據課程目標合理開發,有效利用各種課程資源,創造性地進行教學活動。

向您推薦更多精彩文章:

斜面的作用教學設計

英語教學各環節的作用與設計意圖

淺析教學設計技能的功能與作用

《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教學設計

《文化創新的源泉和作用》教學設計

標籤: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xuesheji/jvvd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