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學設計 >

《質量守恆定律》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質量守恆定律》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質量守恆定律》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質量守恆定律》教學設計 篇一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內容:

《質量守恆定律》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9年級上冊第五章課題1的內容。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是從化學變化中生成了什麼物質向生成了多少物質的過渡,是後面學習化學方程式書寫和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重要基礎。同時,質量守恆定律是中學化學中的一個重要定律,對今後學習化學起到關鍵作用。

3、教學目的:

(1)通過讓學生提出假設、對化學反應中反應物與生成物質量的測定、交流合作、得出結論的科學探究方法,使學生理解質量守恆定律以及在化學反應中, 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於反應後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的原因。

(2)通過直觀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從而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和抽象思維。通過指導學生觀察,培養學生的定量研究和分析推理能力。

4、重點和難點:質量守恆定律含義及其理解、應用

5、課時安排:2課時

6、實驗準備:(實驗通知單)主要有托盤天平、燒杯、錐形瓶、玻璃管、酒精燈、氣球、鑷子、石棉網等。白磷、CuSO4溶液、鐵釘、鎂帶、碳酸鈉、稀鹽酸。

二、教法與學法:

1、教育對象是九年級5、6班學生,接觸化學這門課後,已知道在化學反應中能生成其他物質。但本堂課的實驗是學生接觸的第一個定量化學實驗,在教學中,我運用多媒體教學,通過利用電腦動畫模擬化學變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 原子再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的運動, 從而幫助學生把抽象的理論知識直觀化,讓學生更容易接受。同時,通過讓學生劃讀、熟讀課文相關內容,增強理解和記憶。

2、難點突破

本課中,質量守恆定律的含義通過2個演示實驗方案,學生是很容易理解。但為什麼質量會守恆呢?由於這個問題需要用微觀粒子運動的理論去解釋,比較抽象,學生理解就會有困難。因此,藉助課件,主要作用就是把在化學變化中,原來的分子被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或直接構成物質這一運動過程用動畫模擬出來。

例如,(電腦展示)電解水:

水在通電的條件下,可分解成氫氣和氧氣,其中正極產生的是 ?(學生回答:氧氣)負極產生的是 ?(學生回答:氫氣)

水 通電 氫氣+氧氣

我們用大藍圓圈表示氧原子,用小紅圓圈表示氫原子。每個水分子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每個氧分子是由兩個氧原子構成,每個氫分子是由兩個氫原子構成,相應的表示方法我們媒體顯示出來。

氧原子 氫原子 水分子 氧分子 氫分子

我們在水中通電:

通電 →→→ +

2個水分子 2個氧原子 4個氫原子 1個氧分子 2個氫分子

説明:

1、水分子首先被分解成氧原子和氫原子

2、每兩個氧原子組合成1個氧分子,每兩個氫原子組合成1個氫分子。

3、氧分子在正極聚集成氧氣,氫分子在負極聚集成氫氣。

啟發學生思考,在整個化學變化中,原子的種類有沒有發生變化?因為用了固定的顏色和大小來表示同種原子,所以學生容易發現反應前後只有H、O原子,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

再問:“在化學變化中,你們有沒有看到有些原子逃跑了?或者突然多了一些出來呢?”學生會回答:“沒有。”於是,學生就可以十分直觀的瞭解到:在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後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原子的數目沒有增減,因此,原子的質量也沒有變化,質量守恆。同時加大點難度,讓學生根據媒體的顯示,寫出符號表達式,其實就是下節課要書寫的化學方程式:2H2O通電 2H2↑ + O2 ↑。

三、教學過程

1、複習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區別,引導學生思考,化學變化是生成了新物質,物質的種類改變了,那麼物質的質量有沒有變化呢?

2、通過課本兩個演示實驗方案:白磷燃燒及鐵和硫酸銅的反應,注意稱量記錄反應前的總質量是多少克,反應後的總質量是多少克。結果是反應前後稱取物質的總質量都不得沒有改變,引出質量守恆定律。

3、為什麼質量守恆呢?用電腦動畫模擬電解水,在化學變化中,水分子被分解成H、O原子,H、O原子再重新組合成氫分子和氧分子。使學生看到,整個過程中原子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原子的種類也沒有改變。因此,原子的質量也沒有變化,十分直觀地引出質量守恆的原因是什麼。

4、再演示碳酸鈉和稀鹽酸反應、鎂與氧氣反應的實驗,通過觀察天平指針的變化引出前後總質量不同,從而引導學生探究不守恆的原因。

前一反應生成的CO2擴散到空氣中去了,質量減少,後一反應增加了氧氣的量,質量當然增加。不過要用規範的語言描述:鎂在空氣中燃燒,是鎂和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鎂,根據質量守恆定律,參加化學反應的鎂和氧氣質量總和等於生成的氧化鎂的質量,所以氧化鎂的質量比鎂帶質量大。

這種解釋實際生活中現象要注意強調答題的格式,先説化學反應變化,再聯繫質量守恆定律,如果有氣體,要加(減)氣體,最後得出結論。同時仍然是符合質量守恆定律的。

5、課堂練習

精選2道習題練習,講評。完成書上P96 4題

6、小結:化學變化中,物質的質雖然發生了變化,但量卻沒有改變。

7、作業:P95 1題和2題(做在書上) 3題(做在作業本上)

板書設計:

第五單元 課題1 質量守恆定律

一、質量守恆定律:

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於反應後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磷 + 氧氣 點燃 五氧化二磷 鐵 + 硫酸銅---銅 + 硫酸亞鐵

二、質量守恆的原因:2H2O通電 2H2↑ + O2 ↑

化學反應前後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原子的數目沒有改變,原子的質量也沒有變化。所以,化學反應前後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相等。

化學反應前後變化情況:

宏觀:元素種類不變、物質的總質量不變、物質種類改變。

微觀:原子的種類不變、原子的數目不變、原子質量不變。

分子種類要變,分子個數可能要變

三、質量守恆定律的運用

鎂 + 氧氣 點燃 氧化鎂 碳酸鈉 + 鹽酸---氯化鈉 + 水 + 二氧化碳

堂上練習

1、在A+B--C+D反應中, 5克A和4克B完全反應生成3克的C和 克D

2、某物質在空氣中燃燒後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則它肯定含有那些元素?

A. H

B. O

C. H O

D. C O

《質量守恆定律》教學設計 篇二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通過實驗探究認識質量守恆定律,瞭解常見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係。

(2)從微觀角度認識在一切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後原子的種類和原子沒有增減。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簡單的探究活動體會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

(2)初步學會運用觀察、試驗等方法獲取信息。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善於合作、勤于思考、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

二、教學重點

對質量守恆定律含義的理解

三、教學難點

從微觀角度認識質量守恆定律

四、教學用具

實驗儀器、化學反應模板、教科書

五、教學流程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通過實驗探究認識質量守恆定律,瞭解常見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係。

(2)從微觀角度認識在一切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後原子的種類和原子沒有增減。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簡單的探究活動體會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

(2)初步學會運用觀察、試驗等方法獲取信息。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善於合作、勤于思考、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

二、教學重點

對質量守恆定律含義的理解

三、教學難點

從微觀角度認識質量守恆定律

四、教學用具

實驗儀器、化學反應模板、教科書

五、教學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視頻】《元芳的蠟燭》

【提問】蠟燭燃燒、鐵劍生鏽都是化學變化,那究竟化學變化後物質的質量會如何變化呢?這節課我們就來探究這個問題。

學生認真觀看視頻、討論並回答

從視頻入手,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為探究的問題做鋪墊。

二、探究一紅磷燃燒

【提問】首先我們對紅磷燃燒,鐵定與硫酸銅溶液反應,這兩個化學反應進行探究。

【展示】我們知道,進行探究都需要用到的儀器是天平。

【提問】我們先探究紅磷燃燒,用的是這套裝置。可以看到,錐形瓶底部有細砂,套有玻璃管和氣球。這三者有什麼作用

【展示】細砂、玻璃管、氣球的作用。

思考,回答問題

(大部分學生能回答出細沙作用,但不知道玻璃管有何作用)

引導學生思考問題。

【實驗】

1、先稱取反應前的物質質量,為xxg,記錄在書本表格上(投影)。

2、現在我準備引燃紅磷,同學們的任務是觀察紅磷燃燒的現象,還有氣球的變化。

3、引燃紅磷。我們可以看到紅磷燃燒。

4、把實驗現象記錄在書本表格上,生成的白煙是五氧化二磷固體。

5、再次稱取反應後的物質質量,我們發現質量沒有變化。

6、我們可以發現物質發生化學反應後,質量並沒有發生變化。我們把反應前的物質稱為反應物,反應生成的物質叫做生成物。(配合黑板板書),由此可知

記錄數據。

觀察反應。

產生大量白煙,過一會熄滅。氣球膨脹然後變得乾癟。

記錄現象,並在此讀數。

反應物總質量=生成物總質量

引導、過渡紅磷燃燒的裝置;

先清楚燃燒注意的事項,並明白各樣儀器的作用,增強學生實驗理論知識。

逐步引導學生自主完成課堂筆記。

懂得歸納。

硫酸銅與鐵

【過渡】可能由紅磷反應前後質量相等只是巧合。所以我們需要繼續探究。

【實驗】

1、實驗

2、可以觀察到鐵釘表面有紅色物質(展示給前排同學看),也即已經發生化學反應。

3、再次稱量發現質量,沒有變化。也就是這個反應也是反應前後物質質量沒有變化。

4、取出鐵釘投影,並與未反應的鐵釘作對比。(書寫符號表達式)

觀察現象,並記錄現象以及天平讀書

培養學生實驗探究精神。

加強學生對現象的描述能力。

先讓部分學生證實已經反應,使得實驗更加有説服力。

對比明顯,學生思路更清晰。

【小結】通過這兩個化學反應,我們發現,化學反應前後,物質的質量是不會變化的。我們把這樣的規律稱為質量守恆定律。

【練習】強調我們所説的質量守恆只是用於化學變化。

觀察、思考,小結。

瞭解自來水廠生產流程。體會生活中的化學,深刻認識化學在生活中的作用。

三、探究二

【過渡】我們發現這兩個裝置它都是密閉的。是不是所有的化學反應都符合質量守恆定律呢?我們繼續進行探究。

【實驗a】

1、碳酸鈉與鹽酸。

2、觀察現象。

3、質量變輕了,為什麼,有什麼補救方法。

4、仍然符合質量守恆定律嗎?

【實驗b】

1、鎂條燃燒。(坩堝鉗前後對比)

2、現象,質量。

3、是不是不符合質量守恆定律。

都有錐形瓶,密封

產生大量氣泡,氣泡跑走了,質量就變輕,使裝置密閉,或者把跑走的氣體手機回來,天平就平衡了。

發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體,大量白煙。遵守,損失大量氧化鎂。

使學生想到前兩個裝置的共性

引導學生髮現此實驗也遵循質量守恆定律。

再次鞏固質量守恆定律。

【微觀解釋】

1、用氧氣與氫氣燃燒生成水的模板解釋化學反應的本質。

2、此過程中原子質量、數目、種類不變,所以物質質量也不變化。

分子的分裂和原子的重新組合。

不變。

培養積極思維能力。

板書設計:

質量守恆定律

1、化學變化

反應物總質量=生成物總質量

2、微觀本質:原子數目 原子種類 原子質量→不變→物質質量不變

《質量守恆定律》教學設計 篇三

一、教學設計

【學情分析】

學習該課題之前,學生已知道許多化學反應,能用微粒的觀點從質變的角度分析一些化學變化的實質,但對於化學反應中物質的質量是否改變還缺乏認識。從量的角度認識化學反應的觀念有待建立。

學生在討論、探究的學習方式中,小組合作已經比較默契,學習資源能夠共享,熟悉一些基本實驗操作,初步具有實驗探究的能力。但在“作出假設”“實驗方案的設計”“概括推理能力”等方面仍需提高。

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學生學習動態。一方面經過第四單元的學習,學生初步形成從宏觀與微觀兩方面認識物質的基本思路,並且對化學用語有大致的瞭解,這些是進行化學思維分析的基礎,在本單元學習中需要進一步發展。另一方面,經過一段時期的抽象思維相對集中的學習過程,有必要通過能夠讓學生參與的實驗來調動和發展學習興趣,從而在新的認知框架上形成學習化學的方法和發展態勢。

【設計思路】

所有的化學變化都無一例外的遵循質量守恆定律,當面對這一統轄所有化學變化的定律時,難道我們對此不感到驚奇嗎?如果通過本課題的學習,學生能夠產生如上一些體驗,那是我們所盼望的。我們渴望本課題的教學能從單純的知識和技能傳授發展到樹立觀念,產生體驗的水平。如何才能產生體驗?

一是讓學生親自動手發現質量守恆定律,將驗證性實驗改為自主探究性的實驗,讓學生親自設計試驗、完成實驗,體驗自己生產“質量守恆”這一知識結論的快樂。

二是通過化學史的學習,讓學生了解質量守恆定律的產生過程。重温歷史,讓同學們回到了2百多年前,與拉瓦錫一同思考,一同實驗,感受拉瓦錫的所思所想,感受建立量的觀點的重要性,認識質量守恆定律的發現是一個在新觀念支配下經過大量一絲不苟的定量實驗的探究過程。

三是創設學生的認知衝突。當多數同學從“化學反應是一個原子重新組合的過程”而同意“反應前後質量相等”的觀點時,通過蠟燭燃燒實驗,學生會驚奇地發現指針向砝碼一端偏移,從而很自然的迸發出尋求原因的慾望和動力。當學生用自己預設的實驗方案成功的實現了他們的設想時,同學們在分享喜悦的同時會認識到實驗方案的設計對獲取正確結論的重要性,體驗到認識的發展是理論和實踐不斷交鋒和不斷融合的過程。

四是用通俗易懂的生活實例(如螺栓螺母的不同組合,總質量不變)作為質量守恆的類比模型,讓學生產生豐富的聯想,實現形象到抽象的跨越,由此能更容易的理解質量守恆的原因。

五是將更多地説話機會留給學生,讓學生充分表達他們的意見,使課堂始終充滿自主、合作、開放、互動的氣氛,針對不同的意見讓學生充分討論,在質疑、爭論、思想火花的碰撞中,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將得到更好的發展

和提高。這種自主的學習過程,是一個知識和技能建構的過程,也是一個最容易產生體驗的過程。

在教學設計中,我們追求“預設和生成”的統一,貫徹以學生的問題為線索來推動課堂的原則。備課中時時考慮學生會怎麼想,多多做出針對學生各種反應的預設,上課時要隨時抓住學生即時提出的問題,從學生的問題出發組織教學,堅持將學習的第一機會和權力交給學生,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比如,讓學生換個角度,從量的方面對學過的反應提出問題,從學生提出的問題中提煉出本節課的主題和教學的線索。不再由教師領着學生亦步亦趨,而是教師建立橋樁,讓學生自己搭橋實現跨越。

本節將科學探究作為教學的突破口,力求將傳統教學的“以知識為本”轉移到以“學生的發展為本”,體現“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課程目標融為一體的化學教學價值觀。通過實驗探究不但使學生能夠較為深刻的理解質量守恆定律而且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以及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開拓創新的精神。追求在學習的成功體驗中,享受學習,享受科學。

教學準備

1.教學方法:實驗探究、類比

2.【學生實驗】燒杯、天平、錐形瓶、小試管、帶膠頭滴管的橡皮塞、大理石、稀鹽酸、澄清石灰水、粗鐵絲、硫酸銅溶液、氫氧化鈉溶液

3.【演示實驗】天平、燒杯、表面皿、木塊、蠟燭、水、火柴

4.多媒體教學課件。

二、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國中化學學習中第一次比較系統地接觸定量化學實驗,必須重視啟蒙與提升相結合。由質量將宏觀的定性分析,向微觀的定量分析過渡,立足於定性地理解,培養定量微觀分析的意識。還要注重探究中的變量分析與控制的基礎——對比的設計與運用,激活學習思維,發展學習方法與能力。

注意科學探究教學要素中有關證據收集、結論解釋和反思與評價等學習內容與方法的滲透,重視通過知識與技能,引導認識過程與方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質量守恆定律》教學設計 篇四

教學目標:

識記並理解:質量守恆定律

教學重點:

質量守恆定律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難點:

質量守恆定律成立的原因

教學方法:

實驗引導法:設問——實驗——歸納——總結——練習

教學用具:

中的實驗儀器和藥品及多功能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請寫出下列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1、實驗室用高錳酸鉀製取氧氣的文字表達式;

2、實驗室製取氫氣的文字表達式;

3、表現氫氣的還原性的文字表達式。

實物投影:學生寫出的三個文字表達式。

思考:從三個文字表達式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定性説明化學反應)

引入:10g氯酸鉀分解後可生成多少g氧氣?若出現這樣的問題應該如何解決?

學習了本章的內容,這樣的問題就容易解決了。

投影:第四章 化學方程式

講述:為了瞭解反應物和生成物質量之間的關係,我們先來看一個演示實驗。

投影:演示 白磷的燃燒

觀察:實驗現象 比較:反應前後系統質量的變化

實驗操作:稱量反應前系統的質量;點燃白磷;稱量反應後系統的總質量

實物投影:天平指針在反應前後保持一致。

投影:實驗分析:磷(P)+氧氣(O2) 點燃 五氧化二磷(P2O5)

講述:由於錐形瓶及儀器質量不變,因此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投影:M(P)+M(O2)=M(P2O5)

學生 氫氧化鈉和硫酸銅的反應

投影:實驗步驟:

1、將氫氧化鈉和硫酸銅分別裝入燒杯和小試管中;

2、稱量反應前系統的總質量;

3、將氫氧化鈉溶液和硫酸銅溶液混合;

4、稱量反應後系統的總質量,並比較質量的變化。

學生分組實驗,教師巡迴指導。

投影:實驗分析:

硫酸銅(CuSO4)+氫氧化鈉(NaOH) 氫氧化銅(Cu(OH)2)+硫酸鈉(Na2SO4)

藍色溶液 無色透明溶液 藍色沉澱 無色透明溶液

學生思考:從上述實驗中可以得到什麼結論?

M(CuSO4)+M(NaOH)=M(Cu(OH)2)+(Na2SO4)

二、講授新課:

思考:由以上兩個實驗可知,化學反應中反應物和生成物質量之間有什麼關係?

投影:第一節質量守恆定律

一、質量守恆定律的內容:

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於反應後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ΣM(反應物)=ΣM(生成物)

過度:僅僅以兩個實驗是否可以説明這個定律呢?

思考:是否所有的化學反應都遵守質量守恆定律?

問題1:2g鎂在空氣中燃燒,生成的氧化鎂的質量為什麼不等於2g?

問題2:10g氯酸鉀加熱後,生成氧氣的質量為什麼小於10g?

學生討論並解決問題1和問題2。

投影:二、質量守恆定律的使用範圍:

質量守恆定律適用於所有的化學反應

三、質量守恆定律成立的原因:

投影:思考並討論:只守恆定律為什麼可以成立?

提示:從化學反應的實質和化學變化前後各種微粒的種類及數目的變化方面考慮。

學生討論: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討論結束後各小組代表發言,綜合討論結果。

講述:以P+O2 點燃 P2O5為例。

反應前後:改變——分子種類

不變——元素種類、原子種類、原子個數

投影: 改變 分子種類

元素種類

化學變化前後 不變 原子種類 質量守恆定律成立的原因

原子個數

三、課堂小結:

1、質量守恆定律的內容

2、質量守恆定律的適用範圍

3、質量守恆定律成立的原因

學生練習

整合集訓P41 1、2

作業:課本P70 1、2

《質量守恆定律》教學設計 篇五

一、【是真是假】

1、“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這是人們經常用來讚美蠟燭“照亮別人,毀滅自已”高貴品質的詩句。這裏所説的毀滅是指自然界的物質可以隨意的消滅,這是真的嗎?

2、廢品收購站的經營之道是:先從零散的家庭當中以較低的價格收購鋼鐵之類的金屬,然後又以較高的價格出售給廠家,從中賺取差價。但廢鐵收購站往往把收購來的廢鐵放在潮濕的環境中,待長滿鐵鏽後再出售給廠家,這樣可以提高鋼鐵的質量,從而獲得更高的利潤,這是真的嗎?

二、【合作探究】

請你根據幻燈片上的問題作出選擇,

我的觀點是。

請按照指導完成實驗並將實驗記錄填入下表中:

實驗名稱反應前的質量實驗現象反應後的質量我的結論

三、【快速搶答】

判斷正誤,並説出理由。

1、1g水完全汽化後質量仍是1g,遵循質量守恆定律。()

2、鎂燃燒之後生成氧化鎂,質量增加,不符合質量守恆定律。()

[學法指導]

①定律的適用範圍是化學變化而不是物理變化。

②運用質量守恆定律時一定要認清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種類。

③定律揭示的是質量守恆而不是其他方面的守恆。

四、【前失後鑑】

1673年,英國化學家波義耳做了這樣一個實驗,他將金屬汞放在一敞口容器裏煅燒,冷卻後進行稱量,得出的結論是固體物質的質量增加了。該實驗導致波義耳與質量守恆定律擦肩而過。

(1)是什麼原因導致波義耳未能發現質量守恆定律?

(2)説説你得到了什麼啟示?

五、【探微求知】

(1)你能用圖片展示出電解水的微觀變化過程嗎,那就試試吧!(請以兩個水分子為例)

(2)説説你在貼圖過程中的發現吧?

六、【知識運用】

1、[再回首]請你重新思考學案第一環節:“是真是假”。

2、工業上用氮氣(N2)與氫氣(H2)兩種物質反應來制氨氣(NH3)。某生產車間氨氣的日產量是340噸,消耗掉氫氣的質量為60噸,則理論上消耗掉氮氣的質量為噸。

3、植物的光合作用可用下圖表示為:水+二氧化碳→澱粉+氧氣。由此可推斷澱粉中一定含有元素。

七、【收穫共享】

〖基礎篇〗

1、化學變化的過程是重新組合的過程。在化學反應前後原子的不變;不變;不變,所以,參加反應的的質量總和等於反應後生成的。

2、比較下列物質的質量大小,用“<”、“=”、“>”填空。

(1)木材燃燒,餘下的灰燼的質量原木材的質量。

(2)銅絲在火焰上灼燒,灼燒後的“銅絲”質量原銅絲的質量。

〖拔高篇〗

3、有人説他能使水變成油(含有大量的碳、氫元素),一本萬利。現在,他要把這項發明權超低價賣給你,你會買嗎?請你用化學知識揭開騙子的可惡面紗。

八、【走進生活】

減肥是當今社會上的一個時尚話題,但有許多人走進減肥誤區,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專家指出:科學的做法是合理飲食、多運動。你能運用質量守恆定律來解釋合理減肥的原理麼?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xuesheji/q751r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