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論文模板 >

高中語文教學論文

高中語文教學論文

目錄

高中語文教學論文
第一篇:高中語文教學論文第二篇:高中語文教學論文第三篇:高中語文教學論文第四篇:高中語文教學論文 語文研究性學習初探第五篇:高中語文教學論文 生活處處有語文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高中語文教學論文

高中語文教學論文

[摘要]:語文閲讀教學對於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具有獨特的優勢,文章試從創設形象、領略內涵、彰顯個性化解讀等方面,對培養學生的想像力進行一些探討。

[關鍵詞]:創新思維;語文閲讀;想像力

“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終目標。”《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要求語文教學“應在繼續提高學生觀察、感受、分析、判斷能力的同時,重點關注學生思考問題的深度和廣度”,培養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的重要性已被提到了從未有過的高度。想像是創新思維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美國的學者s·阿瑞提在《創造的祕密》一書中説言:“想像力是心靈的一種能力”,愛因斯坦認為:“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動着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正是有了想像,人類才能夠超越常規思維的約束,衝破現有知識經驗的侷限,以大膽、奇特的方式對所要解決的問題進行創造性的探索,找出解決問題的途徑。所以説,想像構成了創新的基礎,是一種極其可貴的思維品質。

閲讀教學中,筆者嘗試從下面三個方面來培養學生的想像力。

一、激活文字,創設形象

語文教材出現在學生眼前的僅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開想像,不懂得進行再創造,那麼出現在頭腦中的可能只是詞語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無表象組成的生動畫面。這樣,就不可能進入作者所創設的意境之中,不僅無欣賞樂趣可言,而且難以理解作品的意藴。科林伍德在《藝術原理》中指出:“真正藝術的作品不是看見的,也不是聽到的,而是想像中的某種東西”。閲讀教學中,教師的任務之一就是引導學生馳騁想像,透過文字看到圖畫,透過語言看到生活,置身於作品之中,獲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如閲讀郁達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國的槐樹,也是一種能使人聯想起秋來的點綴。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到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怎樣激活這段文字呢?我設置了幾個問題:為什麼會有“腳踏上去”的動作?作者為什麼不説“沒有聲音,沒有氣味”,卻説“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加了個“也”字,似乎在與另一種情景相比較,而這種情景則是大家所熟悉的,那是一種什麼情景?於是學生展開聯想與想像,調動以往的生活體驗,回答説:“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後觀景”。儘管多數學生並不認識槐樹,更沒見過秋天槐樹落蕊的情景,但通過想像,卻似乎看到了這樣一幅畫面:秋天的清晨,作者起來打開房門,驚喜地看到院子裏槐樹的落蕊鋪了一地,於是就像早上醒來才發覺夜裏靜悄悄地下了一場大雪那樣,懷着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去踏上幾腳,卻發現“聲音也沒有”,不像踏雪那樣會發出“吱嘎,吱嘎”的聲響,然後掬起一把,聞一聞,“氣味也沒有”,同雪一樣清爽;一陣掃後,只留下“一條條掃帚的絲紋”,槐花就這麼靜悄悄地走了,“一葉落而知天下秋”,一種悲涼彌散開來。通過這種想像,學生走近了作者,走進了作者筆下悽美的意境之中,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靜、悲涼的韻味。

又如欣賞朱自清《荷塘月色》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我請學生根據畫中的荷葉或生活中所見,把荷葉與芭蕾舞女組合起來,想像朱自清筆下的荷塘:滿眼繁茂的荷葉,荷葉片片相連;因為出水很高,才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像優美典雅的芭蕾舞中的舞女的裙——於是,靜靜的荷塘幻化為動態的舞台,舞女們穿着綠色的裙子,翩翩起舞,輕盈的旋轉。隨着想像的馳騁,學生們進入到月光籠罩下的荷塘美景中,死的文字變成了活的形象,作品在想像中得到了復活。

二、架設橋樑,領略內涵

文本的作者與學生,他們的人生閲歷、文化底藴、思考背景,語言修養都不可能在一個層面上,這中間的距離有時簡直難以逾越。教學中,需要運用想像在這中間架設心靈的橋樑,

讓學生走近作者,與文本對話,從而達到心靈上(轉載自中國教育文摘http://,請保留此標記。)的溝通內涵上的感悟。

《項脊軒志》後記部分:“餘既為此志,後五年,吾妻來歸,時至軒中,從餘問古事,或憑几學書。吾妻歸寧,述諸小妹語曰:“聞姊家有閣子,且何謂閣子也?”這些文字乍看並不像正文那樣富有詩意、充溢着情思,似乎平淡無味。只有激活想像,架設橋樑,才會感到這是作者在用最經濟的筆墨傳達最豐富的內涵。我問學生:作者為什麼要寫小妹們的話,這背後有什麼故事?有的説是為扣題,有的説寫出了夫妻情深。學生回答的是而又不完全是。“時至軒中,從餘問古事,或憑几學書”,妻子從作者口中聽到了不少精彩的歷史典故,從南閣子的書籍中看到了大千世界,她的視野為之開闊,她的精神生活變得豐富充實,所以回到孃家,她充滿自豪而又饒有興味地向小妹們講述閣子中的生活,引得小妹們油然而生歆羨之情,神往閣中的讀書生活,這樣便有了小妹們的問語:“且何謂閣子也?”不僅如此,作者的功名情結深深地影響着妻子,妻子親手栽種的枇杷樹,便是為作者植下的祈盼與祝福。因此,對於妻子之死,作者悲痛至極。“吾妻死室壞不修”,有同學用他爺爺奶奶恩愛情深的事來形象地闡釋此中深情,説他奶奶死後,爺爺不改奶奶生前喜歡的家中陳設。歸有光的筆法不能不令人想到海明威的冰山原則,如果不激發學生的想像,不在中間作適當的點撥,那水下的八分之七的精彩就難以發現。

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第二段:“南村羣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那些村童居然對着面帶愠怒的老頭公然作賊,抱起稻草,嘻嘻哈哈,大搖大擺地走入竹林。讀到這裏,如果不細想,不想像,就會感到杜甫真會幽默,描寫出這麼好笑有趣的場面。若發問一句:“一根稻草都要,而且是‘羣童’,這説明什麼?”學生馬上想到“貧困”,再一點撥,想到安史之亂後民不聊生、天下貧困的整個局面。這些羣童正是因為家境貧困,才會“當面為盜賊”,抱走那些今天視作垃圾的茅草。學生因此而悟到這些正是結尾的伏筆,進而深刻理解作者就是通過描寫他本身的痛苦來表達“天下寒士”的痛苦,表現社會的苦難、時代的苦難,最終為杜甫這種熾熱的憂國憂民的情懷所感動。

三、放飛思緒,彰顯個性

“學校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培養鸚鵡學舌的模仿者,而是培養能夠自己獨立思考的創新者。”語文教材固然是經過精心篩選的名家名篇,但這些名篇所昭示的相對於整個浩瀚而複雜的宇宙來説只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見。教育的重任就在於讓更多的學生去超越前人。“長江後浪推前浪,當悟新人換舊人”。所以,教學過程中,應儘可能地讓學生放飛思緒,各抒己見,暢談真正個人的創造性的解讀。

在教《石鐘山記》一文中,有學生就對蘇軾的“而笑李渤之陋也”提出反駁意見。根據教材提供的註釋和所附錄的俞樾《春在堂筆記》,經過想像推測,這位學生認為:因為石鐘山形如“倒扣的鐘”,內中空穴很大,所以在崖壁上敲打,南邊那座山巖壁厚就發出“函胡”之聲,北邊那座山巖壁薄就發出“清越”之聲,而其他地方的山石敲打,並非“所在皆是也”,李渤的説法未必錯,只是説得不夠全面罷了。

在教《咬文嚼字》一文時,學生們根據賈島的詩作《題李凝幽居》,經過想像推理,對朱光潛“推敲之説”的質疑聲更是“沸反盈天”。有的認為用無聲的“推”動作怎麼能知道“鳥宿池遍樹”,原詩中的“門”該是李凝家門,而不是寺院院門;有的認為“敲”不會打破“岑寂”,反能襯托幽靜;還有的認為“推”的動作有些粗魯,不該發生在講究禮節的文人雅士身上——顯然,第一位學生通過想像把賈島的《題李凝幽居》還原成生活畫面,由生活畫面先聽到“敲”門聲,然後看到樹上驚起的宿鳥,從而推斷出朱光潛所説的意境不合原詩。第三位學生由詩作聯想到古人的禮節,並由此推論出“敲”字比較符合當時意境。只要有適宜的情境,學生所爆發出的想像力、創造力是教師始料不及的。

“夕陽枯草尋常物,解讀都為絕紗詞。”什麼叫“解讀”?“解讀”就是放飛思緒,“解

讀”就是展開聯想與想像的雙翼,“解讀”就是迸發創新思維火花。何時能讓學生思維達到“雜花生樹,羣鶯亂飛”的境界,那便是語文教學成功之日。

本文《高中語文教學論文》來自中國教育文摘,查看更多與相關文章請到http://。

第二篇:高中語文教學論文

高中語文教學論文|如何讓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五味俱全”

如何才能讓語文課堂充滿激情,綻放出生命的光彩,迸發出智慧的火花,使課堂成為學生嚮往的樂園呢?筆者認為,語文教學應添點“油”,加點“醋”,讓其“五味俱全”。這樣,語文課堂才會獨具魅力,充滿生命活力。

一、融入“人文味”,讓語文教學“鑄魂”

人文教育就是將人類優秀的思想文化成果等通過知識傳播和環境薰陶,使之內化為人的品格、氣質、修養,併成為人相對穩定的內在品質。一位科學家曾説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沒有優秀的人文文化,就會不打自垮。”如今,人類的生存環境、理想信念、價值觀念等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而許多學生卻缺少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患上了“精神軟骨病”。

語文學科是滋養人文精神的沃野。語文教學要充分挖掘人文資源,既要注重知識的傳播,更要注重人文精神的陶冶。具體地講,就是語文教學要堅持用課文中飽含的真善美,幫助學生提高人生境界,豐富美好心靈,塑造健全人格。為此,語文課堂上,教師要不斷融入人文精神,使學生擁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展現“仰天大笑出門去”的豪情,樹立“咬定青山不放鬆,任爾東西南北風”的信念,獲得“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的感悟,確立“吾不能變心以從俗兮,固愁苦而終窮”的高尚人格……在語文課堂中融入“人文味”,讓語文教學成為鑄造學生靈魂的主要手段。

二、注入“人情味”,讓語文教學“育情”

記得有位前輩曾説過:“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識的種子就播種在這塊土壤上。”語文課堂教學過程是師生情感交流與互動的過程,而教材(課文)也“不是無情物”----是承載和傳播情感的載體。教學中,只要教師能引導學生付出真情,使學生的情與文章的情融為一體,語文教學就會達到“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的“育情”境界。

語文課堂上,教師注入“人情味”,引導學生與優秀的文化接觸,與古今中外的高貴靈魂對話,充分挖掘和發掘教材(課文)的情愫,讓學生始終湧動情感的生命源泉,培育熱愛祖國、關愛社會、眷念故土、珍愛青春、感恩親情和悲天憫人的情感,不僅可以實現語文教學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目的,還可以實現教育的育人目標。例如,教師可以引領學生從《背影》中感受父子深情,從《我與地壇》中體會母子情深,從《邊城》中認識祖孫、兄弟之情,從《我願意是急流》中領悟無私戀情,從《雨霖鈴》中體悟“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的離情別緒,從《京口北固亭懷古》中感悟拳拳赤子之情……的確,語文教學確實是情意綿綿,

怎一個情字了得!

三、植入“文學味”,讓語文教學“詩化”

目前,在大學聯考指揮棒的引導下,語文課堂成了無硝煙的另類戰場。課堂上到處是“拉網式”的知識點專項練習或“查漏補缺式”的專題技巧訓練,教材中那些充滿詩意,閃耀着作者思想與人格光輝的文本也被大多數教師異化成了傳授閲讀技巧和答題技巧的例子。據統計,現行各種版本的語文教材中,文學類作品所佔的比例都在60%以上。由此可見,給語文課堂植入“文學味”,讓語文教學實現“詩化”,對於中學語文教學是多麼重要。

給語文課堂植入“文學味”,引領學生品味或幽雅或豪邁、或沉鬱或飄逸、或諷刺或幽默的優秀文學作品,可以淨化學生的心靈,陶冶他們的性情,豐富他們的詩化語言;給語文課堂植入“文學味”,引領學生欣賞文學作品中呈現出的情景交融的意境美,可以讓學生在審美鑑賞活動中主動提高審美能力;給語文課堂植入“文學味”,引領學生走進文學王國,閲讀經典,豐富人生,可以讓學生的生命在閲讀中展現更多的精彩。

四、引入“生活味”,讓語文教學“生活化”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説過:“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的確如此,生活確實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只有依靠生活才能產生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

生活猶如潮水,每時每刻都激盪着我們的情感,刷新着我們的知識。教師只要能在課堂上及時抓住學生心中的每一次感動,引導學生反覆咀嚼,仔細玩味,語文課堂就必然會充滿激情,綻放出美麗的光彩。

要想給語文課堂引入“生活味”,教師必須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的實際生活和既有經驗為基礎,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創設各種學生能夠自主探究的學習情境,通過內引、外聯、對比等方法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會等資源,讓學生在動手做、動腦想等實踐活動中,把抽象的知識轉化為具體而充滿生命活力的能力。

五、導入“新聞味”,讓語文教學“導航”

任何學科的教學都應抓住時代脈搏,體現時代特徵,將社會與人生緊密聯繫在一起。語文課堂上,教師恰當地導入具有時代特徵的新聞類知識,可以創設新穎獨特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參與探究學習的激情,陶冶他們的情操,激活他們的思維。因此,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心民生,鼓勵學生辯證地看問題,培養學生認識世界的能力和批判精神,讓課堂這一小天地,成為學生的人生導航標。例如,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開展“課前五分鐘新聞發佈會”活動,充分利用電視、網絡、報刊等媒介,大量蒐集

新聞信息,有針對性地進行發佈。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熱點,瞭解國內外發生的大事,讓學生從各類新聞中瞭解眾生百態、人情冷暖、世間萬象----這些對整天呆在教室讀書的學生來説,無疑既是一頓豐富的營養大餐,又是一份高品質的精神大餐。

第三篇:高中語文教學論文

高中生語文閲讀能力的培養

古浪縣職教中心王滿槐內容摘要:

《新課程標準》對中學生的閲讀能力提出了高的要求,為此,教師的教學方法與學生的學法也應作相應的改變。藉助研究性學習,可以讓學生從收集、“編碼”中培養分析綜合能力,讓學生對文本沿波計源、披文入情,培養鑑賞能力;求同求異,培養遷移能力;讓學生大膽質疑,挑戰權威,從而培養創新能力。關鍵詞:新課程標準 ;分析綜合能力 ; 鑑賞能力 ; 遷移能力 ; 創新能力

眾所周知,我們以往的語文閲讀教學有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一些語文教師由於缺乏先進理念的引領,囿於傳統的閲讀教學模式,漠視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直接影響了學生閲讀的興趣以及能力的培養。高中語文“新課標”強調學生的語文素養除了具備聽、説、讀、寫等能力外,還應通過教學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語言運用能力和一定的審美能力、探究能力。培根説過:“關於方法的知識,是世界上最寶貴的知識。”因此要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就必須引導學生在學習方式上有一個根本性的變化。

研究性閲讀教學的優勢在於提高閲讀鑑賞力、閲讀遷移力和閲讀創造力這些高層次的閲讀能力,它能使教學中固有的師生

“傳承”教學模式得以根本性的改造,讓學生從令人幾近窒息的接受性學習中解放出來,時刻保持較好的學習動機,讓學生在閲讀中充分融入自我、張揚個性、讀活作品、品出境界。

一.大量收集、縝慎“編碼”——培養分析綜合能力

從認知心理學、信息加工理論的角度看,學生開展學習的過程,實質上就是信息收集、加工、處理的過程。研究性閲讀把閲讀材料看成一個信息集,通過識碼、解碼、編碼達到對它的有效理解與把握。因此,要求學生圍繞閲讀目的和提出的問題,獨立自主地對相關信息進行收集、篩選、分析、綜合、提煉和重組,衍生出新的信息。

以《失街亭》為例,馬謖自以為是、紙上談兵,導致街亭失守,可謂是“街亭失,大勢去。”那麼造成這個結局的原因何在呢?學生通過對文本的研讀,就可找到以下信息:馬謖據守街亭、王平相助,高翔屯兵街亭東北,魏延屯兵街亭之右,趙雲、鄧芝布疑兵,諸葛亮自出斜谷。馬謖違令,山上紮寨,受圍;馬謖奪荒而逃,王平增援受阻;魏延及時增援,遭魏方重兵埋伏;王平引兵援延,王平魏延與高翔夜襲魏營,又遭埋伏;列柳城失陷,退守陽平關。在理出這些信息後,學生對這些信息加以分析後,就可以得到“戰前部署可謂步步步為營,而戰爭過程卻處處被動”這個結論,繼而在此基礎上再分析失街亭究竟是誰之過。這樣學生對“失街亭,孰之過”這個話題的分析就會有理有據,而不至於泛泛而談。網絡交互性為閲讀者提供了更為開放的互動對話,

並尊重每一個獨立個體的發言權。這樣,整個學習過程突破了狹小的教室空間與短暫的課堂時間侷限,開拓了學生的視野。教師不僅要設法讓學生儘可能多地收集與自己課題有關的各種信息,更要指導學生對信息分步進行篩選與價值判斷。引導學生對信息的價值大小和取捨做出果斷判斷,培養學生的信息價值感。根據自己課題要解決的核心問題,區分各種信息對研究的價值的大小,找出研究目標和已擁有信息的差距,決定下一步尋找信息的方向和重點。

二。沿波討源、披文入情——培養鑑賞能力

鑑賞能力實際上也就是審美能力。美的事物需要人去感知,學生審美的關鍵在於培養他們鑑賞美的能力。劉勰在《文心雕龍?知音》篇中説:“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討源,雖幽必顯。”因此,鑑賞文學作品,必須要從作品本身出發,通過與作家、作品“對話”,碰撞出激越的思維火花。充分運用自己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去解讀課文或閲讀材料,不斷培養個性才華,用自己的經驗、情感、生活理念去尋求對文學作品的解讀,一切都產生於自己對文學作品的感悟。

中篇小説《邊城》自問世以來,就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有人認為這是“一顆千古不磨的珠玉”“田園詩的傑作”。學生初讀沈從文的《邊城》後,可能對小説的“田園詩”的特點只能有一個朦朧的感覺,但是通過研究性閲讀,通過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與探討,通過對沈從文小説的拓展性延伸性閲讀,就可

以對小説中刻畫的獨特而美麗的景色有一個感性的認識和美感享受,能體會到小説中所流露出的一種順乎自然的人生,感悟到閃爍着的正直樸素的人性美,體會到一種深藏在湘西邊遠山鄉底層人們之中的良知和明慧。研究性學習正是打開傳統閲讀教學的桎梏、開展個性化學習的最好的途徑。

三。求同求異、以點帶面——培養遷移能力

“比較”閲讀是培養學生遷移能力的方法之一。在新教材的教法研討中,比較閲讀是經常被提及的一種教法。文本解讀中要學會用比較的方法來分析作品、作家的“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確定了事物間的異同,還要深入地解釋這種異與同。只有抓住這一點才能使比較不流於膚淺、達到對作品深入理解的目的。

當代作家史鐵生的《我與地壇》與茨威格的《世間最美的墳墓》,是同樣以生命為主題的兩篇散文。史鐵生對生死的豁達是基於“生和死是不可抗逆的自然規律”的觀念,顯然是受到了道家生死觀的影響,托爾斯泰受基督教文化的影響,他渴望過的是苦行僧般樸素的生活,死能和土地結合,在自然中尋求靈魂的安寧。通過對這兩篇文章圍繞生命主題的比較閲讀,不僅可以使學生髮現生之可貴、生之美麗,加深對生命的感悟,而且可以使學生了解中西生命文化的不同,瞭解漢民族和俄羅斯民族的精華。

通過研究性學習,用“以點帶面”的方法,用所學的一個閲讀材料去輻射更多的閲讀材料,從而讓學生掌握一類文章,讓學生提高篩選信息的能力,提高歸類能力,也培養學生遷移能力。

例如,學了柳永的《雨霖鈴》,學生對詞中的“離愁別緒”有了很深的體會。這時,就可以通過研究性學習,讓學生以點帶面,以柳永的《雨霖鈴》去輻射另外的大量的以“離愁別緒”為意象的詩詞。如蘇軾的《水調歌頭》、李煜的《相見歡》、歐陽修《訴衷情》、周紫芝的《踏莎行》《鷓鴣天》、杜牧《贈別》、羅鄴《蠟燭》、晏殊的《清平樂》等等,無論是妻離子散的淒涼,情人相思的煎熬,抑或友人分手的不捨,都為多愁善感的詞人所捕捉,他們用多情之筆流瀉下了當時的感動。學生通過大量閲讀,融入詞的意境,觸摸到作者靈魂深處的思想情感,感受到詞的美,還提高了對詩詞的賞析能力。

四。大膽質疑、挑戰權威——培養創新能力

質疑,就是提出問題。宋濂就強調自己除了“遍觀羣書”,就是向名師“援疑質理”。我們要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在閲讀中發現問題,善於質疑,進而釋疑,達到領悟問題的目的。作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設計了讓學生提問這一程序,這只是教法,而鼓勵學生質疑,指導學生如何質疑,大膽地支持學生提出問題,肯定學生的不同見解,則是突出了學法的指導。

愛因斯坦説過:“提出一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問題更重要。”教師要指導學生在質疑的基礎上善於創新。例如閲讀《失街亭》,傳統的觀點是馬謖的自以為是、不聽諸葛亮的再三告誡,不聽王平的勸説,一意孤行,導致戰爭的失利。面對這個傳統的、正統的觀點,教師應鼓勵學生通過多方查尋資料,在充分了解歷史事

件、大量佔有相關資料的前提下,獨立思考,仔細分析,提出自己的見解。不要以為權威是不可侵犯的,不要人云亦云。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們為什麼要求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呢?為什麼學生對於課文內容、主題的理解就不能自成一説呢?我們要讓學生有敢於挑戰權威的勇氣,有“創造主未完成之工作,讓我們接過來,繼續創造”(陶行知語)的信念和決心。

總之,如果能培養學生的個性、鼓勵學生創新,我們的教學就能從單一的掌握知識進入培養創造力的階段。在語文閲讀教學中,我們強調以學生為主體,激發學生的多向思維,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從而培養具有創造力的學生。因此,在新課程背景下,用什麼樣的學習方法去指導學生閲讀,就成了問題的關鍵。研究性學習正是培養個性才華、展現個性才華的最佳舞台,是提高學生閲讀能力的有效載體,也是我們教學實踐中實施創新教育的新途徑,它能使創新之樹常青,創新之花常開。事在人為,只要我們善於思考,勇於探索,路就在我們腳下。

第四篇:高中語文教學論文 語文研究性學習初探

語文研究性學習初探

研究性學習是在教學過程中創設一種類似於科學研究的情境和途徑,讓學生通過主動探索、發現和體驗,學會對大量的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斷,從而增進學生思考力和創造力的方式。它既是一種學習方式,也是教師的一種教學方式。它與傳統的教學方式有着本質的區別。傳統的教學方式是根據課本去教學,根據課本去學習,一切以本為本。因此,可以説傳統的教學方式以積累文化知識為核心,培養學生掌握知識、運用知識的能力。高中三年中,一千多個日日夜夜,幾乎沒有離開過課本;學生所學到的知識,不能跳出課本範圍,即使學生能力得到提高,也只能是解題能力而已,而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就很難得到培養。相反,研究性學習的全過程都是立足於對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研究性學習主要是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讓學生跳一跳摸得着。如果我們長期地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學生掌握了學習方法,學生的期末考試成績和大學聯考的成績不但不會下降,而且會有很大的提高。不少學校的實踐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語文研究性學習的類型多種多樣。就其特點來説,可以分兩大類:其一是專題性研究。其二是非專題性研究;就其內容來説,也可以分為兩大類:其一是關於語言的研究,其二是關於文學的研究。下面就專題性研究和非專題性研究談談我個人的有關體會。

一、非專題性研究

這裏所説的非專題性研究是指課堂教學過程中的非系統性地研究學習。它結合課本內容,體現教材的知識點,貼近大學聯考指揮棒,所以,我認為,在課堂教學中做到既體現課本中"傳其道,解其惑"的要求,又能貫徹研究性學習的精神,這樣,才能使學生在學習課本內容的過程中,得到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1、本體性研究。即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設計有研究意義的深層次的問題供學生研究學習。⑴ 設計研究性問題這類問題最好是具有較大的開放性的,不過也可以是對課文的理解有較大價值的。如《為了忘卻的紀念》一文是魯迅先生在五位革命作家遇難兩週年時寫的紀念文章。經過分析,此文只要解決三個問題就可以透徹的理解全文的主旨,即: ① "為了忘卻的紀念"這個題目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② 作者為什麼要記敍和五位烈士交往的經過; ③ "慣於長夜過春時"一首詩在全文中的作用。在預習時,先把作者的生平簡歷,寫作的時代背景,有關的參考資料介紹給學生,然後再把這三個問題佈置給學生,鼓勵學生結合教材,獨立研究,在課堂上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學生的研究結論未必正確,但只要能有理有據,自圓其説,言之成文,暢所欲言,就達到了目的。當然,最終還必須在教師的引導之下,在大家的充分討論的基礎上統一到正確的軌道上來。

(2)組織專題探討教師課前佈置任務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外積極準備,然後在課堂上暢談自己的看法,教師組織學生以討論和辨論的形式來探討問題。如教蘇洵的《六國論》時,課前可以佈置下列任務給學生: ① 六國破滅之我見; ② 談蘇洵的《六國論》和蘇轍的《六國論》。課堂上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準備情況,各自發表自己的見解。學生的觀點有時存在着較大的分歧,這種情況是良好的,不必苛求統一答案,只要學生言之成理就行。因為研究性學習是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而創新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主行為,是對學習過的知識的再思考、再認識,從而摒棄傳統的觀點,人云亦云的説法,創造出自己的新感覺、新認識。但是要驗證這種新認識是否能得到大家的認可,是否有幾分道理,就必須把自己思考的結果展現在大家面前,接受大家的質疑,充實自己的論據,駁斥對方的觀點。在交*辯論的過程中,不僅驗證了自己觀點的正確與否,更重要的是這個討論過程鼓勵了學生積 1

極參與的主動性,培養了學生深入思考,隨機應變的能力,使研究性學習的意義向更深的方向發展。例如《米洛斯的維納斯》一文 中,研究的問題是你同意"為了如此秀麗迷人,維納斯必須失去雙臂"這種説法嗎?維納斯是愛與美的女神,關於她斷臂的故事,大家已經不陌生,但是如何去鑑賞她殘缺之美卻無從得知,通過學習課文,通過大家的討論辯論,同學們的認識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學目的得以實現。

(3)撰寫研究性小論文撰寫論文是指學生在討論之後把自己最終的見解或者心得形成文字,撰寫成一篇有理有據的文章。一年以來的實踐證明,學生有能力寫出一定質量的小論文。這些論文論點鮮明,論據充分,説理透徹,並且在表達上也有提高,有的也很有文采。因此,在研究性學習的整個過程中,學生既消化理解了課文內容和知識點,鍛鍊了口頭表達能力和論辯能力,又提高了寫作水平的目的。

2、延續性研究。根據課文內容,派生出有延續性意義的問題繼續研究,主要在課外時間裏完成。

在課堂上不可能把所以的問題都一一解決,學生也可能有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需要解決,這就有必要把這些問題延續到課後。有的問題學生可以自己擬定,有的問題由教師來擬定,例如,《滕王閣序》的問題是“有人評論王勃的《滕王閣序》具有‘四美’,談談你的看法”;《諫太宗十思疏》一文中闡述的問題有什麼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石鐘山記》的問題是"如何認識蘇軾關於石鐘山得名原因的考察經過和結論的偏頗" 等等。不要求學生課課都寫,可以在一學期中佈置的十幾個題中選擇一兩個來研究。學生可以自己寫,也可以幾個同學合作來寫。研究過程由確定研究專題――調查研究並收集資料――撰寫彙報論文等步驟組成。延續性研究的內容緊緊扣住課文的要求和知識點,是課文內容的延續和深化 。

二、專題性研究

所謂專題性研究是指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就某一社會現象,某一學術課題,某一文學現象,某一發現構想等進行探討研究,從而得出某種結論,形成一系列的研究成果。當然這種結論或者成果或許是幼稚的,甚至是可笑的,錯誤的。但是,就學生而言,我們重視的是過程而不是結論。這個過程是學生增長知識的過程,是培養能力的過程,更重要的是,這個過程是學生在老師指導之下的自主學習,它會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的,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充分展示自己才華的舞台。教師要為學生確定一些研究的專題供學生選擇研究。如《唐詩的繁榮和唐代社會的發展》、《〈紅樓夢〉中詩詞的特色和作用》《〈三國演義〉中戰略和戰術的研究》、《魯迅小説的藝術特色》等專題。學生在選取《唐詩的繁榮和唐代社會的發展》這個專題時,研究了與唐詩有關的許多問題,諸如唐代詩歌百花齊放的局面、唐代湧現出的偉大詩人和膾炙人口的詩作、唐代社會為什麼會出現詩歌的繁榮鼎盛、唐代詩歌和唐代社會發展等問題。

這種類型的研究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 、確定研究方向教師根據學生的年齡結構,知識層次,興趣愛好等方面的因素,擬定一些具有探討性和可行性的專題供學生研究學習。如:《**玉海樓文化的探索研究》、《温州鼓詞的淵源和發展狀況》、《温州方言的特點和歷史沿革》、《高則誠的生平和創作》、《中國楹聯文化的淵源發展與繼承》、《甌劇的特點和發展狀況》、《東西方影視文化的異同初探》、《金庸古龍梁羽生武俠小説的差異》等。

2 、指導研究方法在向學生布置專題時,必須對每一個專題作一説明,使學生選擇專題時能夠做到心中有數,目的明確。這種説明,實際上就是解題釋疑,也即説明某一專題研究的內容、目的、價值、研究過程中需要運用的知識、查找的資料。同時要指導學生如何去索取資料,如何調查研究,如何撰寫論文。例如,《**玉海樓文化的探索研究》這一專

題的研究,需指導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⑴**玉海樓文化是怎樣形成的;⑵孫怡讓先生的教育思想;⑶玉海樓文化的底藴;⑷玉海樓文化在**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

3、定期檢查並指導定期檢查是指經常過問學生研究的情況,幫助解決遇到的新問題。學生的專題研究不可能是一朝一夕就會出成果,它將是一個較長時間的研究過程,會出現許多新問題,諸如研究興趣的減弱、中止、放棄;研究專題出現難題而手足無措;專題研究和課堂學習出現了時間、場地、複習考試等矛盾。在這些時候,指導教師應適時過問,給予指導,給予鼓勵,給予幫助。這樣,就會使學生"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堅持繼續研究下去。

4、總結匯報成果 彙報成果是研究性學習中很重要的一環。對學生來説,經過了辛辛苦苦的努力,經過了方方面面的研究,終於有了結果,有了結論,不管這個結果或結論是否正確,是否成熟,學生都有一種衝動,都迫切期望能夠展示自己的成果,在這種時候,教師就應該為他們搭就一個舞台,提供一個機會,使他們能夠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華,完成自己的研究課題。對教師來説,這也是關注學生研究情況的一個方面,是檢查學生研究結果的重要環節,是全面瞭解學生知識層面,解決問題能力的很好的形式。因此,教師必須認真組織好學生的彙報。彙報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宣讀論文,可以是論文答辯,可以是多媒體演示,可以是著書立説,可以是舉辦各種活動等等。 總之,研究性學習的類型和方法多種多樣,這裏僅就某一方面談談自己粗略的見解,以便拋磚引玉,以期更多的語文同仁與我共同來深入探討。

第五篇:高中語文教學論文 生活處處有語文

生活處處有語文

【內容提要】“語文學習的外延跟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中處處有語文。生活中的語文資源如何變為語文學習的資源?本文從語言交際、課外讀寫、各學科、影視、網絡、班級學校的各種活動、各種社會文化等七個方面闡述作者的一些嘗試性的做法和思考。

【關 鍵 詞】語文學習生活嘗試

新課標指出:“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新的語文教學要求我們除了在語文課堂上和課本中學習語文外,還要從生活中學語文,從生活中吸取語文知識。學校生活、社會生活、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可開發利用的。生活有多寬,語文就有多廣。現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就非常重視學生與生活的關係,他説“生活即教學”、“社會即學校”。在新課標理念的指導下,我在教學實踐中有意識地讓學生接觸豐富的語文學習資源,重視各種語文學習的實踐機會,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學會觀察生活、記錄生活、思考生活,嘗試在生活中學語文,在生活中用語文,進而改變生活、創造生活。

指導學生充分利用生活中學語文的種種渠道和資源,我主要嘗試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在語言交際中學習語文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點組成部分”,這就註定了語文與社會生活的密切關聯。新課標提出了人與人之間交流時情感態度方面的要求:“與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對方”;“在交際中注意語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語言。根據這個要求,實踐中我鼓勵學生在與進行語言交流時注意正確使用文明語言,並留心傾聽別人的語言,對其好的、美的語言加以吸收,對其不好的、粗俗的語言予以捨棄。比如社會上一些文明禮貌用語、校園裏一些洋溢師生親情和同學情誼的話語,都提醒學生記載下來,揣摩品味,以提高自己的語言成熟度,增加自己的語言美感,努力達到新課標口語交際的總體要求“能注意對象和場合,學習文明得體地進行交流”。

二、在課外讀寫中學習語文

在新課標環境下老師不再是“教課本”,而是“用課本教”,也就是説師生的閲讀視野要有大的拓展,在課外讀寫的廣闊天地中有所作為。

1.開展好讀書讀報活動。開學初,我即根據新課標的推薦書目和語文教材的指定閲讀書籍,要求學生或買或借,在每週的語文閲讀課上循序漸進地進行閲讀。還推薦學生訂閲了《中學生報》、《語文報》,我自己也將平時讀書讀報時發現的好文章好語句摘抄給學生共享,千方百計提高學生的閲讀量,同時要求學生閲讀要與積累相結合。 “國中生必背古詩文”一定要做到能脱口而出、隨手寫出,此外還要背一些自選的“古代經典名句”(如七年級上冊有關月亮的古詩詞名句)。這樣,學生高中畢業時,肚子裏就裝了200多篇古詩文和200多則中外經典名句,使學生的語文功底不斷加厚,語文能力逐步加強。

2.課前幾分鐘進行的短小語文活動。如讀一首小詩,講一個小故事,唱一支好歌,抄一條名言,記幾個條成語,發佈一條新聞(包括學校新聞和班級新聞),發表一篇一分鐘講演,通過這些活動,激發學生課外閲讀的興趣。

3.讀寫中既重視文內功,又重視文外功。文內功指的是寫作的方法技巧,文外功主要是思想感情、生活積累和知識積累。豐富學生的文外功,一是千方百計豐富學生的學校

用心愛心專心 1

生活、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使之具有説、寫的素材和內趨力;二是千方百計擴大學生的閲讀量和知識面,豐富他們的知識積累。知識的積累是有用的經典性、哲理性的文化精華。積累,一是記在本子上,二是記在腦子裏。為此,(轉載請註明來源)我要求學生每人要有一個課外筆記本,記下自己的生活素材和知識素材。同時也重視訓練學生的“背功”,以做到“下筆如有神”。這樣做,使學生的思想和感情比較豐富了,説、寫的內容也比較豐富充實。

4.既重視寫的訓練,又重視説的訓練。在教學中注重為學生創設各種説的機會,如討論、辯論、講演等,以提高他們的口才。

5.既重視寫,又重視改。這裏的改,指的是學生的自改。自改的方法有:集體批改示範,四人小組批改,二人互改,小組評改競賽等。自改與互改的過程中,學生可以“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分享感受,溝通見解,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

6.作文與練筆的命題,儘量聯繫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或社會生活,讓他們有事可寫,有話可説。

三、在各學科中學習語文

語文學科是一門基礎學科,對於學生學好其他學科,具有重要的意義。而學好其他學科又可以反過來促進語文學習,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比如數學、物理、化學等科教材措辭的嚴謹、內容的條理,都是大可值得學習借鑑的,幾何證明題的邏輯性對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很有幫助。像英語中與漢語的不同構成方式、語法習慣,都對開拓學生視野大有裨益。

四、在影視中學習語文

影視是學生喜愛且經常接觸的。電視新聞的規範語言,電影、電視劇的劇情結構、語言風格、背景材料,等等,引導得法,都可以變為學生學習語文的極好教材。我就要求學生在收(觀)看影視之後的觀後感中不但要記故事梗概,還要記好的台詞語言,並儘量用自己的風格語言來進行評述。

五、在網絡中學習語文

經調查,我班學生都有上網的經歷,我提醒學生根據學習的要求適時上網查找有關資料,並與學生家長取得聯繫,請他們幫助進行監督,還要求學生將查找的資料打印出來,以與大家共享。如“探索航天飛機”和“追尋人類起源”兩次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都要求學生從網絡中查找並下載資料,再將這些資料編輯整理,與大家交流。

六、在班級、學校的各項活動、會議中學習語文

學生更多的時間是在學校,在班級,學校的一切活動都少不了學生的參加。學生參加這些活動,當然都有所見、有所聞、有所感、這都可以作為語文學習的機會。如學校組織的“藝術節”和“運動會”,我班學生都積極參與活動,動手製作生物標本、繪製科學漫畫、寫作科幻故事、撰寫消息報道,在相當大程度上進行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實踐。

七、在各種社會文化活動中學習語文

“學以致用”。生活中有許多地方需要用到語文:一個招牌、一條標語、一則廣告??小到請假條,大到法律文件,語文幾乎無處不在。要讓語文恰如其分地發揮作用,前提就是要學好語文。在 “漫遊語文世界”綜合性學習實踐中,我組織學生走上街頭,去搜集廣告語、公司匾額、產品説明書、對聯、報刊病句、熒屏錯別字等,然後加 以篩選、梳理,整理成各種門類的小冊子,還組織了一次活動彙報會,同學們生動、風趣的演講,讓大家都感受到語文實踐的無限樂趣,學生自然也不再覺得學習語文是枯燥的了。

“語文學習的外延跟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中處處有語文。語文學習的領域拓寬之後,語文學習的資源更豐富了,我和我的學生們也深深感到語文課有了旺盛的生命力。

用心愛心專心 2

本網推薦訪問其他精彩內容:

高中語文教學論文 淺談語文教學中的教與學

高中語文教學論文 讀出風采

2014年高中語文教學論文 説“各行其道”

高中語文教學論文:中學語文教材對原作的一些改動

高中語文教學論文:高中語文必修一教學目標及建議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jiaoxue/kopk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