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方案 >

語文六年級上冊全冊教案【精品多篇】

語文六年級上冊全冊教案【精品多篇】

語文六年級上冊全冊教案【精品多篇】

.《少年旅行隊》教學反思 篇一

——《。種一片太陽花》教學反思

通過前幾篇的長文短教的訓練,不僅老師有收益,學生也有所收穫,今天所上的這篇課文,我輕而易舉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雖然課文沒有前幾篇課文那麼長,但要想用一課時完成教學任務也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我抱着試試看的心裏開課了。之前,我讓學生回顧整體,讀課文後,説説課文主要講了什麼,學生概括完後進入順勢進入第二部分內容的學習,默讀課文後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説出太陽花從種子落地到一齊開放的過程。  緊接着教師用課文中的句子:“連那些最不愛花的人,也經不住誘-惑,一得空暇,就圍在花圃跟前,欣賞着。”過渡,這些人在欣賞什麼呢,到課文中去找找看。沒過幾分鐘,同學們陸陸續續舉手了,我點了孟婧怡同學,她説:“他們是在欣賞太陽花從初夏到深秋,花兒一直經久不衰”,我及時鼓勵她,再順藤摸瓜地説,它這種經久不衰的原因是什麼呢?學生很不錯,很快就把課文中的幾個句子都找出來,如“起初,我們認為,……它開得愈加熱情,愈加興盛。”“也許正是因為這一點,太陽花開放的時侯,……前赴後繼,經久不衰。”“在完成開花之後,它們騰出空隙,……把生命延續給未來。”等等。找出來侯還能運用我們平時的閲讀方法——抓關鍵詞等進行交流。他們説得有條有理,有板有眼讓人感覺到他們對文章的內容瞭解得如此透徹。讓我對他們有點刮目相看了。課進行到一半,之前那種試試看的心裏蕩然無存了。

這種收穫完全歸功與平時的訓練,很大程度上也改變了我幾十年的毛病——沒有時間觀念,經常不能按時完成教學任務的壞習慣。所以説,長文短教,不僅學生有收穫,更大程度上是教師的受益。

國小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二

知識和技能:學習並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積累文中的好詞佳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紅軍戰士頑強的意志、堅韌不拔的毅力以及英勇無畏的革命精神;學習作者利用環境描寫側面表現人物精神面貌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小組合作探究;抓關鍵詞句進行品讀,讀中感悟促思。

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學生對紅軍戰士的敬佩和讚歎之情;學習紅軍戰士頑強的意志、堅韌不拔的毅力、英勇無畏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體會紅軍戰士的精神,學習作者用環境描寫側面表現人物精神面貌的方法。

教學準備

教師:蒐集紅軍翻越大雪山的圖片或影像資料。

學生:蒐集紅軍翻越大雪山的相關資料。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入新課,揭示課題1 《七律·長征》這首壯麗的詩篇講述了一段震驚中外的歷程。長征途中,紅軍將士面對的是一條條波濤洶湧的大河,一座座巍然聳立的雪山,一片片茫無涯際的草地……面對種。種艱難困苦,面對地方軍閥、國民黨的圍追堵截,這支由年輕人組成的紅色大軍在極其險峻的地帶迂迴穿插,最終完成了舉世矚目的二萬五千里長徵。今天,就讓我們穿過時空的隧道,走進大雪山,感受當年紅軍翻越大雪山的艱難。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

1、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師生共同評議。

2、聽寫文中帶生字的詞語,小組內評改,糾錯。重點:

戳:讀音chuō,注意“羽”字頭的變化。

踉蹌:讀音liànɡ qiànɡ。

3、學生相互交流對詞語的理解,師生共同解決難度較大的詞語。

4、全班齊讀課文。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2想想課文的主要內容,並在自己感受深的地方作上批註。

3檢查自學效果,指名説感受。

四、齊讀全文,小結。

同學們,我們這節課掌握了本課的生字新詞,還對課文的內容有了初步的瞭解,那麼紅軍長征圖中的雪山到底給那些戰士們帶來了那些問題呢?我們下節課接着學習。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1、出示生字詞卡片,指名認讀。

2、指名有感情朗讀課文。

二、學習1-4自然段,感受雪山環境的險惡

(一)學習課文第1、2段。

1讀課文第1、2段,勾畫出寫雪山特點的語句。

2引導學生概括大雪山的特點。(海拔高,氣温低,空氣稀薄,天氣變幻莫測)抓住“白雪皚皚”、“終年不化”體會氣候的寒冷,抓住“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體會天氣的變幻莫測。引導學生思考這段環境描寫的作用。

3、指導朗讀。

(二)學習課文第3、4段。

1紅軍從江西出發,已經整整八個月了,他們現在又是怎樣的情況呢?自由讀課文第3段,勾畫出相關的語句。 2彙報勾畫的內容。

3這樣的隊伍翻越這樣的雪山,可能會出現哪些情況?

4面對險惡的環境,面對重重困難,紅軍將士的態度是——齊讀第4段。你從感歎號中悟出了什麼?(態度堅決、毫不猶豫)該怎樣讀?引導學生讀3、4段。

三、學習5-6自然段,感受紅軍的無畏精神

(一)學習第5段。

1、紅軍在翻越大雪山過程中首先遇到了什麼困難?他們是怎樣克服的?默讀課文第5段,在相應的句子下作上記號。

2、彙報交流。引導學生抓住環境描寫的句子“一到山腳……到處都是雪,雪,雪。”“這裏的地形……摔下雪壁。”體會環境的險惡。

作者不惜筆墨着力進行環境描寫用意何在?面對險惡的環境,紅軍戰士怎麼做的?

這些險惡的環境與“被救出來的人,拍拍身上的雪塊,繫好鞋帶,又歸隊繼續前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從中你感受到了什麼?

3、引導朗讀,讀出自己的體會。

(二)學習第6段

1、紅軍戰士越往上爬面臨的困難越大,“大家都拼盡全身力氣”,艱難地前進,“拼盡”可換成哪些詞?為何用“拼盡”?默讀第6段,並在相應的詞句下作上記號。

2、全班交流。

從“像被無數把尖刀割着”、“渾身哆嗦”、“牙齒打顫”體會天氣冷到極點;從“頭暈腦漲,呼吸困難”、“要是……就……”這些句子中體會紅軍將士邁步前進極端困難,並且隨時都有生命危險,所以大家都“拼盡”全身力氣,挑戰極限,翻越雪山。

3、引導朗讀,並通過引讀、結合插圖或浮現畫面的方法引導學生背誦本段。

四、學習7-12自然段,感受紅軍的革命情深

過渡:雪山無情,人有情;氣候惡劣,但“人定勝天”!看吧,我們的紅軍戰士是怎樣用頑強的意志,人間的真情去戰勝那堅實的冰山的!

1、讀7-12段,在你深受感動的地方作上批註。

2、小組交流閲讀感受。

3、全班交流。

從“一摸他的身子,已經冰涼了”可看出,戰士江良蘭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是忍受着怎樣的痛苦折磨在風雪裏前進。

從“指導員望着……心想……也要挪過山去。”可看出他們患難與共,脣齒相依;他們不是親人,勝似親人;他們之間的情誼比山高,比海深。

4、第11段中的省略號,省略了什麼內容?展開想象的翅膀,把省略的內容補充完整。

5、讀12段中寫景的句子,與前面寫景的句子作比較,看看有什麼不同,你從中體會到什麼?(感情色彩不同,烘托出紅軍戰士戰勝自然,越過雪山的喜悦心情。)

五、感受勝利的喜悦

紅軍勝利會師,想象戰士們會説些什麼,做些什麼?學生小組互談感受,指名反饋。

六、作業練習

1、結合課文內容,説説你在寫作方法上有何收穫

2、把你認為寫得好的詞句摘抄下來。

板書設計:

14、翻越大雪山

無畏的精神

雪山環境險惡走向勝利

崇高的革命精神

國小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積累】正確讀記“惡作劇、不拘一格、年過花甲”等詞語。

【方法與能力】領悟作者抓住景物特點,先概括表述再具體描寫的表達方法;體會作者通過想象和聯想來表達對索溪峪美的獨特感受。

【情感與思想】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索溪峪風景區天然野性的自然風光,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拓展與延伸】找一些描寫山川景物的文章讀一讀,體會景色的特點。

【重、難點突破】感受索溪峪獨特的美,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在這秋高氣爽的季節,是我們最佳的出遊時光。今天,我就帶領大家到到湖南的張家界,領略一下索溪峪的獨特風光。

板書課題:索溪峪的野

釋題:索溪峪是地名,從“峪”字可以看出這是一條山谷。而“野”又是什麼意思呢?索溪峪的“野”體現在哪兒,是按什麼順序寫的?為什麼説索溪峪是“野”的?我們帶着三個問題來自由地瀏覽“索溪峪”?

二、自由讀課文

圍繞一個“野”字思考、討論:“野”是什麼意思?索溪峪的“野”體現在哪兒,是按什麼順序寫的?為什麼説索溪峪是“野”的?三個問題。

提示:

1、“野”的理解:“野”,其實作者體會到的是索溪峪“野性的美”,是沒有經過人工修飾的天然的美。

2、索溪峪的“野”體現在:作者由遠及近,由山水到物到人地寫了“山野,水野,動物野,遊人野”四個方面。

3、為什麼説索溪峪是“野”的?

逐段朗讀,抓住關鍵的語句加以理解。

第一自然段:概括寫對索溪峪的獨特感受——“野”

①走進張家界的索溪峪,腦子裏只剩下了一個字:野。

這是開篇的第一句話,寫作者遊覽索溪峪,總的感受是一個字——“野”。其實作者體會到的是索溪峪“野性的美”,是沒有經過人工修飾的天然的美。扣住這個“野”字,能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到索溪峪的美景和作者的匠心獨具。

這句話起到點題的作用,同時,又統領全文,文章的第二、三、四、五自然段都圍繞這句話展開。

第二自然段:山野——驚險、磅礴、隨心所欲

②旁逸斜出,崛起巍巍“斜山”;相對相依,宛如“熱戀情人”;婷婷玉立,則好似“窈窕淑女”。

這句話採用聯想的方法,描寫出山具有“隨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特點。那裏有“斜山”,那山峯似從山的一邊飄逸而出。“旁逸”寫出了山峯斜出的是那麼隨意。“巍巍”則寫出了山峯的高。作者還由山形相對、山勢相依的山,聯想到“熱戀情人”,他們似在凝望,似在細語,別具一格。由山體不高、山形奇特的山聯想到少女,她們婷婷玉立,姿態萬千。

第三自然段:水野——充滿孩子的靈性

③索溪像一個從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會兒繞着山奔跑,一會兒撅着屁股,賭着氣又自個兒鬧去了。

“蹦跳而出的野孩子”給人活潑、靈動之感,把索溪想象成“野孩子”,十分傳神地寫出了索溪的“野”。它或“奔跑”,或“撅着屁股,賭着氣又自個兒鬧”,十分調皮、可愛。從側面表達出了行走在曲折起伏的索溪邊的遊人們輕鬆愉快的心情。

第四自然段:動物野——猴子親熱、調皮、野性十足

啟發:兒子如此“放肆”,作者寫它們,是不是表達了作者對它們的厭惡之情呢?為什麼?

第五自然段:人野

默讀課文思考:遊人野表現在哪些地方?為什麼他們也會變得如此得野?

④人們,在這山水中返璞歸真了。

“返璞歸真”的意思是去掉外在的裝飾,恢復原來的質樸狀態。索溪峪的山是野的,水是野的,所以“這山水”是充滿野性的。在這樣的山水中暢遊,人們接受了大自然的洗禮,不經意間,一舉手、一投足,都顯得非常純真、質樸,作者為大家呈現出了一幅人景合一的美麗和諧的畫面。這句話在課文中起到點明中心的作用。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體會索溪峪的“野”的同時,體會作者流露其間的思想感情和所運用的寫作方法。小組討論交流,然後回答。

提示:要求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具體加以説明。

思想感情:作者身處美麗的索溪峪,感受到的是一個字——“野”:山野,水野,動物野,遊人野。作者選取獨特的視角,描繪了張家界索溪峪獨特的美景,表達了暢遊於大自然時愉快的心情。

寫作方法:文章在表達上有兩個特點:一是充分運用聯想和想象來表達獨特的感受;二是在謀篇佈局時,採用先概括後具體描寫的方法,在概括地介紹索溪峪“野”的特點後,分山、水、動物、遊人四個方面進行具體描寫。每一方面的描寫也採用同樣的方法。如,寫索溪峪的山,先概括地指出山有野性的美,接着從山具有“驚險的美”“磅礴的美”“隨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三方面來具體描寫;寫遊人,先概括地指出遊人漸漸地變“野”了,然後通過寫姑娘大嚼玉米棒,老人蹦跳於石塊間,許多遊人光着腳踏水三方面具體寫出了遊人的特點。

四、把你最喜歡的段落朗讀給大家一般欣賞。

板書設計:

索溪峪的“野”:山野、水野、動物野、遊人野

天然的美 野性的美

暢遊其間 無比愉快

概括寫對索溪峪的獨特感受——“野”

山野——驚險、磅礴、隨心所欲 天然的美 野性的美

索溪峪的“野”水野——充滿孩子的靈性

動物野——猴子親熱、調皮、野性十足 暢遊其間 無比愉快

人野——大嚼、蹦來跳去、手提皮鞋絲襪

蹚過去、嘻嘻哈哈

《童年的發現》教學反思 篇四

《童年的發現》一課的教學,我還是試着用一節課完成的,我運用一線串珠的方法,以“發現”為線索,引導的着眼點是放在發現的過程上,着重抓的句子是1.“我在9歲的時候就發現了達爾文有關胚胎髮育的規律,這完全是我獨立思考的結果”2.“老師誤解了我的笑聲,以為我是的笑不壞好意。”3.“我明白了——世界上所有的發明與發現,都不是那麼順利的”。我主抓這三個句子,一是句子的意思學生理解有一定的難度,二是貫穿了全文的意思,體現了“發現”的起因,經過和特別是第三句,既説出了科學事業發展過程中的真實情況,也是“我”用幽默與自嘲的方式,表達了對此事的看法,意思是説,世界上的大科學家尚且如此,“我”的發展被轟出教室又算得了什麼呢?句子的理解和方法上的融合貫通,節省了時間,提高了效率。

一節課下來,也有不到之處,比如課堂上給學生讀的時間不充裕,總在走過程,為了完成任務而上課,語文課中的語文味不濃。學生的參與面不大。總而言之,一節課想面面俱到確實有難度,這就得看老師的側重點與處理的角度了。

詩詞誦讀《暮江吟》教學反思 篇五

《暮江吟》是白居易“雜律詩”中的一首。主要是通過對兩組景物的吟詠,率真自然地表現內心深處的情思,從側面反映出詩人離開朝廷後的輕鬆愉快的心情。詩句前兩行描寫的是夕陽照耀下的江水的景色。後兩句寫新月初升的夜景詩人流連忘返,直到新月升起,晾露下降的時候,眼前呈現出一片更為美好的境界。無論是江面景色,還是深秋夜晚的美景,都很貼近學生生活,通過老師的點撥就懂,所以,整節課氣氛濃烈,學生參與面高,情緒高漲,教學效果很好。

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六

教材分析:

《最後一頭戰象》是一篇悲壯感人,發人深省的動物小説。作者以時間為序,扣住“英雄垂暮”“披掛象鞍”“重回戰場”“莊嚴歸去”四個感人的片斷,用生動優美的語言記敍了嘎羧生命歷程當中最後的輝煌和莊嚴,以充滿深情的筆觸歌頌了嘎羧的高尚情懷。

根據單元訓練目標和課文篇幅較長的特點,指導學生用較快的速度閲讀課文。在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的基礎上,針對學生閲讀中提出的問題,重點抓住描寫嘎羧動作、神態的詞語和有感情的朗讀來品讀課文中的重點段落,引導學生走進嘎羧的內心世界,體會嘎羧豐富的情感,並感悟嘎羧高尚的情懷。揣摩作者是怎樣把動物的情感寫真實、寫具體的表達方法。

教學目標:

1、學習用較快的速度讀課文,瞭解課文主要內容。

2、引導學生質疑,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活動中,通過品讀重點詞句、感情朗讀、想象説寫話等語言實踐活動,體會嘎羧崇高的情感,感受它高尚的情懷。

3、體會作者具體、細緻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難點:

通過品讀課文中描寫嘎羧動作、神態的語句,引導學生走進嘎羧的內心世界,體會嘎羧豐富的情感,並感悟嘎羧高尚的情懷。

教學準備:

相關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揭示課題。(背景課件)

1、激情導入。(播放視頻)

2、嘎羧是這場戰鬥中唯一倖存的戰象,也是最後一頭戰象。(板書課題)

3、這也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第23課的課題,齊讀。P121

二、速讀課文,瞭解主要內容

1、這篇課文很長,有20xx來字,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嘎羧臨死之前做了哪些事?

2、討論交流,嘎羧在生命的最後歷程當中做了哪幾件事?

相機板書:披掛象鞍

重回戰場

挖掘墓坑

3、引導學生用“先……然後……最後……”這一句式將嘎羧臨死之前做的三件事連起來説清楚。

4、小結:我們在學習篇幅較長的文章時,可以採用抓主要事件的辦法,很快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板書:抓事件)

三、引導質疑

1、課文主要寫了最後一頭戰象嘎羧之死,同時在課文的11自然段也介紹了一般大象的死,請你再次默讀課文11自然段,比較一下嘎羧之死和一般大象的死有什麼不一樣?

2、引導學生交流自己的看法,抓住主要的區別。

3、瞭解了一般大象死時的特點。我們再來看看嘎羧臨死之前做的這些不同尋常的事情,你的心中有怎樣的疑問?

4、引導學生質疑,梳理問題,明確學習方向。

四、品讀感悟,體會情感

(一)引導學生研讀第十四自然段,探討嘎羧為什麼要重回戰場。

1、找出描寫嘎羧重回戰場的句段讀一讀,用“—”標出描寫嘎羧神態動作的語句,體會它內心的想法,並寫在旁邊。

2、學生自讀體會,劃記詞句,做批註。

3、討論交流,重點引導學生抓住“凝望”“親了又親”“吼叫”等描寫動作、神態的詞語想象,體會嘎羧的內心,並指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感受嘎羧的高尚情懷。

4、小結:在剛才的學習中,我們先找出記敍這個事例的相關句段,然後劃記描寫嘎羧動作神態的詞語,並抓住這些詞語細細品味,體會嘎羧內心的想法,從而感悟到它真摯的情感,解決了我們心中的疑問。

(二)分組自學“披掛象鞍”和“挖掘墓坑”部分。

1、分組,交待自學要求。

2、學生自學。

3、小組交流,共同研討

(三)討論交流“披掛象鞍”部分的讀書感受。

1、引導學生重點品讀:

(1)沒想到,嘎羧見了,一下子安靜下來,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塵,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suō)着,眼睛裏淚光閃閃,像是見到久別重逢的老朋友。

引導學生抓住“摩挲”“淚光閃閃”等詞語體會嘎羧內心的情感。

(2)二十六個春秋過去,象鞍已經破舊了,仍顯出凝重華貴;嘎羧披掛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邁的氣概。

引導學生感受嘎羧“英武豪邁”的形象,理解嘎羧臨死之前披掛象鞍的原因。

2、深入探究:從你們的朗讀中,我知道你們走進了嘎羧的心,它臨死前要披掛上象鞍是因為什麼?

3、小結:同學們,文中的嘎羧不會説話,作者通過描寫它的動作神態來表現它內心的情感。我們如果能抓住這些事例,品味當中的細節描寫,並及時地把自己的想法在書中寫一寫,就能體會到它內心的情感,讀懂它的心。

(四)討論交流“挖掘墓坑”部分讀書感受,理解嘎羧為什麼要在百象冢挖掘墓坑,埋葬自己。

1、學生交流讀書感受,重點品讀:

(1)它已經好幾天沒吃東西了,又經過長途跋涉,體力不濟濟,挖一陣就喘息一陣。

從“挖一陣就喘息一陣”,引導學生感受嘎羧挖坑的艱難。並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體會嘎羧內心的情感。

(2)我們躲在遠處,看着它的身體一寸一寸地往下沉。

重點引導學生探究“沉”字的深層含義,體會嘎羧奮力挖掘墓坑的內心,感悟它的英雄形象。

2、想象説話,走進嘎羧。

26年前,它曾經和戰友們在這裏,26年後,它仍舊要和戰友們。

3、引導學生探究嘎羧的內心:這是一顆怎樣的心啊?你們讀懂了嗎?

4、讀描寫嘎羧死後形象的句子。抓住“凝望”一詞,引導學生體會它內心的想法,並進行寫話訓練。

5、交流寫話內容,適時引導學生朗讀感悟。

五、總結延伸

1、總結全課,明確下節課學習任務。

嘎羧是一頭戰象,我們卻從這些感人的事例當中,從這些生動細緻的描寫當中,體會到它像人一樣豐富的情感,感受到它英雄的形象。動物小説大王──沈石溪,也就是本文作者在他的創作體會裏寫道:動物小説寫的是動物,折射的卻是人類豐富的情感,想引發人類更多的思考。那麼嘎羧還具有怎樣豐富的情感?作者又想引發我們怎樣的思考呢?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2、佈置課外閲讀沈石溪的其它動物小説。

板書設計

23、最後一頭戰象

抓事例品細節悟情感

披掛象鞍神態壯士

重回戰場動作英雄

挖掘墓坑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指導書寫11個生字,理解並積累詞語。

2、繼續學習課文,感受村民與嘎羧之間的真摯情感。

3、學習作者具體細緻的表達方法,指導學生練筆。

4、指導學生用簡潔的語言複述故事內容。

教學重難點:

通過朗讀感悟,感受作者的表達方法,領會作者的創作意圖。

教學準備:

閲讀沈石溪的動物小説系列作品,瞭解沈石溪。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複習鞏固。

二、指導複述課文內容,要求學生抓住重點,有詳有略地講述。

三、品讀相關句段,感受嘎羧和村民之間的真摯情感,領會作者的創作意圖。

四、學習抓住神態動作進行具體描寫的方法,寫一個小片段。

五、指導寫字,積累詞語。

國小六年級上冊教學設計與反思 篇七

六年級數學上冊小數、分數化成百分數 教學設計 教學反思 教學目標 1.依據小數、分數和百分數的意義,引導學生開展自主探索,理解和掌握將分數、小數化成百分數的方法。

2、會解決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問題。在求命中率的基礎上,理解更多生活中的百分率的實際含義,感受百分率在生活中應用的廣泛性。

3、進一步明確百分率與分數的聯繫和區別,培養學生比較分析、歸納概括的思維能力。

重點:掌握小數、分數化成百分數的方法。

難點:理解生活中百分率的實際含義。

教學過程 課件出示教材第84頁主題圖。

師:王濤和李強是各自籃球隊的主要得分手。在一場比賽後,他們之間有這樣一段對話,從圖中你能獲得哪些信息? 生:王濤是5投3中,李強是6投4中。

師:根據這兩條信息,老師想知道誰的投籃更準,該怎麼比較呢? 學生計算,指名回答。

生1:3÷5=0.6,4÷6≈0.67,因為0.6<0.67,所以李強的投籃更準。

生2:3÷5=,4÷6=,因為<,所以李強的投籃更準。

教師:這兩種算法有什麼相同的地方?(算式相同)都是求什麼?(命中率,即投中的次數佔投籃總次數的幾分之幾)有什麼不同呢?(一個是用小數表示結果,一個是用分數表示結果。) 1.揭示命中率。

師:這種計算的方法,與籃球比賽技術統計中的投籃命中率類似。請從百分數的意義出發進行思考,什麼叫“投籃命中率”?(投籃命中率表示投中次數佔投籃總次數的百分之幾。) 師:該如何計算呢?(投籃命中率=。) 師:這個題目的問題是“他們兩人的命中率分別是多少?誰的命中率高?”。

2、小數、分數化成百分數。

師:投籃命中率是一個什麼數?(百分數)你能把剛才的兩種運算結果轉化成百分數嗎? (學生練習,指名回答。) 生1:3÷5=0.6==60%。

師:你是怎麼做的?(把小數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數,再化成百分數。) 生2:3÷5====60%。

師:4÷6除不盡,怎麼辦?(除不盡時,通常保留三位小數。) 生:4÷6≈0.667==66.7%或4÷6=≈0.667=66.7%。

師:你能解釋這裏的“≈”和“=”符號的用法嗎?(4÷6除不盡,保留三位小數約等於0.667。然後把0.667這個小數轉化為分母是1000的分數。) 師:這樣我們已經分別計算出了兩個人的命中率,誰更高些?(李強。) 3.引導歸納,得出方法。

課件出示0.667=66.7%。

師:你能理解這樣的表示方法嗎?(把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再加上百分號。) 師:把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意味着什麼?(把這個數擴大了100倍。) 師:加上百分號意味着什麼?(把這個數縮小了100倍。) 師:我們一起來歸納將小數、分數化成百分數的方法。

引導式總結:把小數、分數化成百分數,可以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數,(不能轉化的保留三位小數)再化成百分數;

也可以先將分數化成小數,(除不盡的保留三位小數)再將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加上百分號。

師:剛才我們計算的投籃命中率,表示投中次數是投籃總次數的百分之幾。可以表示成投籃命中率=×100%的形式。為什麼要“×100%”呢? 預設:因為求的是百分率,要用百分數的形式表示。在後面添上“×100%”確保結果是百分數的形式。

師:在實際生活中,像上面這樣常用的百分率還有許多。如學生的出勤率、綠豆的發芽率、產品的合格率、小麥的出粉率、樹木的成活率等。你能表示出求這些百分率的式子嗎?(學生練習,指名回答。) 小結:百分率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它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

1、生物小組進行玉米種子發芽試驗,每次試驗結果如下:

試驗次數 試驗種子數 發芽種子數/粒 發芽率 1 300 285 2 300 282 2 300 294 4 300 291 師:從結果中我們可以直接看出哪一次實驗的發芽率最高?哪一次最低?(讓學生感受百分率的實際作用。) 2.把下面的小數和分數改寫成百分數。

1.9910.025 3.你能聯繫實際説一説哪些百分率不可能達到100%,哪些可能達到100%,哪些可能超過100%嗎?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説説你有什麼收穫?還有什麼疑問? 教學反思 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小數、分數化成百分數的方法。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利用教師的合理揭示、適時點撥、引導歸納,使學生的探究活動呈現出較強的層次性。這樣的過程既符合學生的思維特徵,又有利於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通過分析各種百分率所表示的意義,不僅使學生體會到這一知識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也對求百分率的方法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

.《鬆坊溪的冬天》教學反思 篇八

  《鬆坊溪的冬天》這篇課文在選擇材料和材料安排上很有特點,他選取了鬆坊溪的三個畫面,營造了空靈雅緻的意境。

教學時,我結合本單元的作文訓練項目,沒有過多的去分析課文內容,只是在寫作特點上做了一些安排,從而使學生在今後的作文中有所啟發。提醒學生值得注意的第一點是:作者截取了鬆坊溪初冬、雪景、雪後鬆坊溪的美景以及溪中彩魚兒遊得歡的情景。作者截取這三個畫面,顯然是作者在選擇材料上做了精心的處理的,因為對於我們的學生來説,他們只會直奔“冬天”這一方面寫作,這樣的審題面很窄,説不出什麼精彩的內容來。第二點是在材料安排上也是作者的匠心獨運。比如作者在描寫“初冬”這一畫面時,着重抓“色彩”,突出初冬時“色彩絢麗”的特點;在描寫“雪景”這一畫面時,着重抓“形狀”,是分雪飄落時的形態和飄落下來後溪石被覆蓋後的形狀來突出雪景的“形狀絢麗”的特點;在描寫“雪後鬆坊溪的美景以及溪中彩魚兒遊得歡的情景”這一畫面時,作者運用了“對比”,用地面雪景與溪中彩魚進行對比,這一靜一動的對比,顯得非常生動,突出了這幅畫面“對比生動”的特點,這樣選擇和安排材料,顯得文章結構分明,條理清晰,值得我們借鑑。

當然,對於課文內容的學習也不是忽略不計,而是對重點段進行了探究。比如,在學習第二幅畫面時對“那溪石上都覆蓋着白雪了:好像有一羣白色的小牛,……好像溪中生出好多白色的大蘑菇了。”讓學生談談這樣寫的好處,突出文章重點段的學習。

我認為,這樣既可以瞭解課文內容,又學到了寫作方法。真是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

15.《壺口瀑布》教學反思

這是第五單元的最後一篇文章,第五單元的話題是,“自然景觀”,教學這一課,我採用兩條線索,一是“壺口瀑布的壯觀景色”,另一條是作者看後引發的思考。因為作者的思考涉及面較廣,內容深刻,所以我還是運用兩課時上完課文。

在學生整體瞭解課文內容後,直接引導學生找到直接寫壺口瀑布的段落,採用我們平時閲讀的方法讀懂課文內容,並指導他們讀出“先聲奪人”、讀懂跌落的“滾滾黃水”如何如雲似煙,如何聲如洪鐘、震動山谷,氣吞山河,在讀中體會這便是壺口瀑布。學生對這部分內容有了深刻的印象,對下文的學解輕了難度。第二部分的學生方法同上。總的來説,學生的學生興致很濃,我想效果應該還不錯。但有一點值得我深思:學得課文結束部分,對“灌醉”“陶醉”兩個詞語中“醉”字的理解,有部分同學有些模糊,這是不應該的,因為對課文前面的內容瞭解還不錯,按理就不會出現這個問題了。在今後的教學中還得引起重視。

語文課堂中的收與放

……《想象》教學反思

  第六單元的話題是“科學想象”,於是,教學本單元的課文我緊緊圍繞這個話題進行。《想象》是一首現代詩歌,作者通過豐富而大膽的想象,為我們描述了天地間萬事萬物和-諧相處的美好畫卷。因為作者想象豐富而大膽,所以所想象的內容跳躍性較強,教學時我就抓這點先讓學生自由讀書,然後帶着問題“你能讀出詩人哪些奇特的想象?”讀書,讀完後學生圈畫詩句,還可以下位和你的好朋友交流各自的觀點,給足他們的學習時間。然後在全班交流,交流的過程中顯現出來的是孩子們那天真無邪的個性,獨到的見解和那一雙雙閃爍着智慧的眼睛裏所傳遞的信息想得到認可的表情。我見放的環節時機已成熟,得把他們收回來。於是我説“作者如此大膽而豐富的想象目的是為了什麼?”學生説作者這些想象都是表達天地間萬事萬物都需要和-諧相處的美好願望。用這一問題把學生收了回來,迴歸到整體,達到我的教學目的。此時,老師接着説,剛才同學們都把作者大膽而奇特的想象交流得很透徹,你是否也能跟作者一樣試着想象出一節詩句來呢?讓學生練筆,又一次給了他們展示自己空間的平台。

課堂上有鬆有馳,收放自如,不但能給他們一個展示自己的平台,在無拘無束中、輕鬆自如中學習,還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增強他們的膽量,老師也能在輕鬆愉悦的環境中教學。

17.《太陽請假的時候》教學反思

《太陽請假的時候》是一篇童話故事,課文篇幅很長,我原打算在學校組織的賽課時上這課的,也就是想體驗體驗長文短教滋味,後來考慮到文章涉及的知識面很廣,有物理、有天文方面等,加上篇幅又長,所以課堂上不能面面俱到,也就怕上不出語文課的味來。就這樣另選了課堂。昨天我上了這課,感到我之前的`這些顧慮是多餘的,昨天不但一節課上完了,而且效果還不錯,甚至比我上的《梅花魂》的還要好。

因為我試講了一次,就知道在那些地方做時間上的取捨了。太陽請假的原因我採用了考察學生的聽力的形式出現,我把這部分的內容濃縮成一段話,很流利的説給他們聽,完後要他們用自己的語言説出請假的原因。緊接着讓學生瀏覽課文5——20自然段,説出太陽請假後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那些後果,在學生交流的同時我用線條試出現在大屏幕上,讓他們心中有了整體的概念,接着按線條的內容一一的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重點抓氣象學家和天文學家所説的話,弄明白華中的含義,體會太陽請假後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困難,儘管人們做了最大的努力,仍然還是解決不了問題,最終發出內心的吶喊,吶喊聲中感動了太陽,所以太陽復工了人們又可以享受陽光的快樂了。最後一部分的學習,主要是採取引導的方式進行的,讀出人們誠心,讀出太陽的喜悦和寬容。教學過程思路清晰,課文內容通俗易懂,貼近生活,學生興趣很濃,所以課堂氣氛特別活躍,學生參與面廣。僅用了一節課的時間出色地完成了本課的教學任務。落實了長文短教的方法,也改變了我平時教學中的陋習——沒有時間觀念,腳踩西瓜皮,滑到哪走到哪。

18.《生態金字塔》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科普説明文,內容新穎,筆調流暢,融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於一體,向學生介紹了生物之間的關係,旨在提醒人們熱愛自然,保護環境。

科普性的文章,一般來説,孩子們都是很感興趣的,帶着興趣他們都能讀懂課文內容,因此,教學這篇課文,我只注重了兩點,一是在當學生學習的小助手,幫助他們弄清楚生態金字塔的構造以及它與人類生存的密切關係,弄清楚生態金字塔沒一個營養級序列中的關係。二是弄清楚作者為了把生態金字塔説清楚,運用了許多説明方法:如“列數字”“作比較”“舉例子”等,讓他們在文中找到相對應的句子,理解運用這種方法可以使語言生動,增加閲讀興趣的好處。告訴學生在今後的作文中也可以運用這種方法。使你的文章更出彩。

19.《匆匆》教學反思

《匆匆》是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緊緊圍繞“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説實話這篇課文我教過很多遍,之前我總是從第一自然段所提的問題入手,進而往下學習,感覺也就一般般。這次我打破以往的教學方法,以總——分——總的方法開展教學。

開課後,由於課文篇幅不長,所以我在課堂上給足學生讀書的時間,讓學生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麼?當學生回答完後,再次讓學生帶着問題:“課文哪些自然段寫了時間匆匆流逝,哪些是寫作者的感悟的?”讀書,並畫出有關句子,寫寫批註,然後再交流。(學生交流的內容就不筆寫出來了)讓我感動的是學生對“時間流逝”這一無色無味的東西居然理解的如此透徹,要知道他們畢竟是小孩呀,怎麼感受就那麼深呢?那種爭先恐後搶着回答的課堂氣氛也是我沒有預料到的,你可不能小看他們。在他們談完自己的感受之後我的話鋒轉念到我們再來看看作者的感受是怎樣的呢?最後再回歸到整體,總結課文,學生談學完課文後的感受。

意外的驚喜會給你帶來好的心情,希望今後常常擁有這種好的心情。

國小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九

教學要求:

1.學會認識不同的風的等級,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

2.通過誦讀,學習欣賞,讓學生形成豐富的語言積累。

教學重點:通過誦讀,學習欣賞,讓學生形成豐富的語言積累。

教學難點:學會認識不同的風的等級,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蘇教版國小語文六年級上冊練習5教案教學設計精品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一題(語文與生活)

1.教學第一部分。創設情景:

學生讀這 段文字。思考:為什麼都向一個方向傾斜?

學生幫小芳回答這個問題。

2.教學第二部分學生讀這些詞語,思考他們的區別。

學生讀句子試填適當的風。

給出恰當的答案,讓學生説出理由。

3.教學第三部分。學生誦讀風速歌。

教師引導學生根據生活實際直觀地認識、瞭解風速。

拓展:要求學生在日常生活裏用這種方法來推測風速,並跟氣象報告做比較,看是否接近。

二.教學第二題(誦讀與欣賞)

1.誦讀

討論:同學們現在已經是秋天了,你們能用最簡潔 的語言來描述一下秋天嗎?學生回答

出示《秋》,學生自由朗讀,要求讀準子音,讀準節奏。

指名讀,教師指導。

學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學生練習朗讀,在熟讀的基礎上練習背誦。

2.欣賞

指名説小詩寫的是什麼欣賞。

學生談談讀後的感想。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寫好鋼筆字,注意整體佈局。

2.學習寫毛筆字。

教學重難點:

寫好鋼筆、毛筆字,注意整體佈局。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三題

1.指導

讓學生讀這兩段話,指出選自哪裏?

引導學生讀帖。通過觀察讓學生説出書寫的格式。通過觀察,讓學生説出書寫的格式,/article/字與字之間,字與標點之間的距離以及每個字在一行中的位置,那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寫整齊,寫成一樣大小。

2.練習

(1)學生練習描紅,教師巡視指導

(2)教師及時小結,再讓學生仿寫

3.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字,並請學生説説好在哪裏。糾正寫得不夠好的字。

(2)教師範寫。

(3)學生再次描紅臨寫。

二.教學第五題。學寫毛筆字

.《夏午》教學反思 篇十

由於課文所寫的是作者童年時候逃避午睡,在後花園享受自然世界的精彩,以至成年以後仍然逃避午睡,牽掛自然的景色,給作者童年的生活帶來了無窮的樂趣,也表達了作者對自然世界的無限熱愛,實例貼近生活,感受深同,學生們很快就與作者的心融為一體,減輕了對課文理解的難度。所以我在教學時,找到文章的精妙之處,從“夏午”這樣一個角度將“我”的童年、成年的經歷串接,用潛在的因果聯繫將文章組織起來,文章先是説“我”從不午睡,,然後説出在午睡時間做什麼,最後點出不午睡的原因——享受生命。這一精妙貫穿全文,並抓文章的比喻、擬人的句子,如:在“這些花在微風中搖動着,帶着孩子似的嬌羞”“可愛的大南瓜,笑呵呵地躺在地上,享受着園中這一片的寧靜”等等來體會、理解。學生不難理解到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的熱愛,。整個課堂井然有條,教學效果較理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fangan/gwj3p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