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方案 >

質量守衡定律的教案設計【精品多篇】

質量守衡定律的教案設計【精品多篇】

質量守衡定律的教案設計【精品多篇】

質量守恆定律 篇一

設計人:王彥鵬

單  位: 河南省鄭州市二七區齊禮閆鄉二中

時  間: .1

一、--思路

1、課前分析

由於在學習本節內容之前,學生已積累了一些元素化合物的知識,對化學變化中物質發生質的變化有了一定認識,而《質量守恆定律》是化學學習中學生遇到的第一個基本定律。它的得出就是科學家前赴後繼追求真理的一部探究史,因此將它濃縮到一節課中,就不僅要解決學生理解質量守恆定律和認識其微觀本質過程的問題,更要使學生在學習中運用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體驗科學家揭示自然規律的艱辛和快樂,並初步意識到“守恆”是自然界的一個普遍法則。

2、過程設計

本節課我是按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層層遞進設計的。

首先學生通過觀察三個實驗錄像,提出疑問:為何在實驗中所稱物質的質量在反應前後有的增大、有的減小、有的不變。通過教師的進一步引導和共同篩選得出探究課題:化學反應前後各物質質量總和的關係。學生做出猜想:大於、小於、等於……

此時向學生滲透“對一些科學猜想都要進行實驗驗證”的意識,並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方案的設計,在給出四組各不相同的實驗用品之後,進一步要求學生結合實際,解決實驗可能遇到的問題及應對方法,然後進行實驗驗證。在進行證據收集,初步分析出所稱各物質質量總和在反應前後保持不變結論後,進一步利用課件和通過學生討論得出結論:化學反應中,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於反應後生成的各物質質量總和。此時,教師通過對質量守恆定律的曲折發現史的深情講述,使學生產生強烈共鳴,並體驗成功的喜悦。同時教師趁勢引導學生分析質量守恆定律的微觀本質,在學生討論和觀看“化學反應中的粒子”動畫的基礎上,師生共同總結質量守恆定律的微觀本質。

最後,在總結質量守恆定律後再延伸出守恆是自然界的一個普遍規律,讓學生課後多瞭解其他學科的守恆,開闊學生眼界。

二、教案

課題

課題1 質量守恆定律

授課人

王彥鵬

學校

河南省鄭州市二七區齊禮閆鄉二中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質量守恆定律,瞭解常見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係。

2、從微觀角度認識在一切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後原子的種類和原子的數目沒有增減。

過程與方法

在探究質量守恆定律及其微觀本質的過程中瞭解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1、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

2、在知識的探究過程中,使學生體驗到探究活動的樂趣和學習成功的喜悦。

3、樹立學生的世界物質觀,物質粒子觀。

重點

1、認識質量守恆定律,瞭解常見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係。

2、從微觀角度認識在一切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後原子的種類和原子的數目沒有增減。

3、瞭解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

難點

1、從微觀角度認識在一切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後原子的種類和原子的數目沒有增減。

2、瞭解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

教學方法

科學探究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儀器、藥品

儀器:燃燒匙、廣口瓶、單孔膠塞,天平和砝碼、小錐形瓶、短玻璃導管、微型滴管、雙孔膠塞。

用品:火柴、蠟燭,礦泉水瓶、氣球、針管、青黴素小藥瓶(單孔瓶塞)

藥品:實驗室製取co2裝置、澄清石灰水、稀鹽酸、碳酸鈣粉末、稀硫酸、氯化鋇溶液。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激勵】愛因斯坦曾經説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解決一個問題需要邏輯思維能力,而提出一個問題更需要想象力和創造力,我們比一比,看哪位同學具有更強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能通過對下面幾個實驗的認真觀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躍躍欲試

鼓勵學生提出問題,知道提出問題的價值。

【投影】三個實驗錄像:

1、利用天平稱量蠟燭燃燒前後質量變化。

2、利用天平稱量硫酸銅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混合前後總質量變化。

3、利用天平稱量飲料瓶中澄清石灰水在被吹入二氧化碳前後的質量變化。

(教師及時記錄學生所提問題)

認真觀察後積極發言,提出問題:

1、為什麼在蠟燭燃燒實驗中,天平所稱物質質量逐漸減小?

2、為什麼在硫酸銅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混合後,天平所稱物質質量沒有變化?

3、為什麼在向澄清石灰水中吹入二氧化碳後,天平所稱物質質量增大?

……

培養學生認真觀察實驗現象的能力;

引出對化學反應過程中物質的量的改變的探究。

【提問】“誰能夠對這些同學所提問題作一初步解釋?”

(學生如無法回答,再採用相互討論,進而教師引導)

回答:

釋1:蠟燭燃燒生成的水蒸氣和二氧化碳都跑掉了,沒有稱出。

釋2:反應沒有外界物質參加,反應後也沒有生成氣體物質跑掉。

釋3:反應中吹入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沒有被稱量在內。

培養學生自主分析問題的能力,呵護學生的探究熱情。

【提問】“我們如果將反應前後各物質都稱量在內,應該在一個什麼樣的環境中進行反應實驗呢?”

回答:應在一個密閉的環境內進行反應。

培養學生精細思維的品質。

【深入提問】“在密閉環境中進行實驗,反應前後各物質質量總和會有什麼關係呢?哪位同學能首先做出猜想?”“這就是本節課探究課題。”

【投影】

探究課題:反應前各物質質量總和與反應後各物質質量總和的關係。

回答:

1、反應前各物質質量總和等於反應後各物質質量總和。

2、反應前各物質質量總和大於反應後各物質質量總和。

3、反應前各物質質量總和小於反應後各物質質量總和。

……

培養學生髮散思維品質,使學生能從眾多問題中篩選出有探究價值的問題。

【過渡】“大家猜想是否正確,需要用實驗加以檢驗,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因此,在實驗前我們應制定計劃,設計出實驗方案,你認為要知道反應前後各物質質量總和與反應後各物質質量總和的關係,大致需要哪些主要實驗步驟呢?

學生分組討論,相互補充得出:

主要實驗步驟:

1、調節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稱量反應前各物質質量總和;

3、使反應發生;

4、稱量反應後各物質質量總和;

5、比較反應前後各物質質量總和的關係。

使學生形成對猜想要做出證實的意識,並經歷制定科學探究活動計劃的過程。

【投影】展示各組所要做的不同的實驗

第一大組:石蠟燃燒

(儀器和用品:廣口瓶、燃燒匙、火柴、單孔膠塞,蠟燭,天平和砝碼)

第二大組:co2與澄清石灰水混合實驗(儀器和用品:裝滿co2氣體的礦泉水瓶扎入裝有澄清石灰水的針管、天平和砝碼)

第三大組:稀鹽酸與碳酸鈣粉末混合實驗

(儀器和用品:裝有碳酸鈣粉末的小錐形瓶、雙孔膠塞、裝有稀鹽酸的針管、綁有氣球的短玻璃導管、天平和砝碼)

第四大組:稀硫酸與氯化鋇溶液混合實驗

(儀器和用品:裝有氯化鋇溶液的青黴素小藥瓶、單孔瓶塞、裝有稀硫酸的微型滴管、天平和砝碼)

【提問】結合具體實驗用品,大家思考並討論一下,你可採取哪些措施能使實驗更準確快捷地完成?

第一組實驗儀器:第二組實驗儀器:

各組認真觀察所給實驗用品,認真思考、討論、總結得出:

1、應保證各實驗始終在所給密閉容器中反應。

2、為減小誤差,石蠟在瓶外點燃後應迅速深入廣口瓶,塞進膠塞。

3、為保證實驗快捷,在稱量完反應前各物質質量總和後,不必將砝碼放回、遊碼歸零,只需比較反應前後指針的偏向即可。

……

培養學生對具體探究問題做出預知和控制實驗條件的意識。

【指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開始實驗,教師巡視,指導學生要有良好實驗習慣。

學生分組,相互協作,進行實驗。

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培養相互協作意識。

【投影】出示各組實驗名稱,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總結】各組歸結實驗現象,反應前後各物質質量總和關係,投影打出。

據此引導得出初步結論。

回答:

第一大組:黃色火焰、放熱;相等

第二大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相等

第三大組:冒氣泡、氣球鼓起;相等

第四大組:出現白色沉澱;相等

初步結論:反應前後所稱量各物質質量總和相等

使學生明確實驗中所發生的反應;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鍛鍊表達能力;養成既敢於表達自己觀點,又善於傾聽別人意見的良好習慣。

【過渡】我們要有深入思考問題的習慣,為什麼反應前後所稱量各物質質量總和相等?

以蠟燭燃燒實驗為例做進一步探究。

【提問】反應前後所稱量物質分別有哪些?

【引導分析】邊投影動畫邊引導提問。

未參加反應的各物質在反應前後質量是否發生改變?

而所稱量各物質質量總和在反應前後也不變。

【提問】其他各組依次分析可得出什麼結果?

【投影】將各組結果投影打出。

【總結】無數的實驗都得出了與大家類似的結果,由此你可得出什麼結論?

第一組學生回答:

反應前稱量的有:廣口瓶、膠塞、燃燒匙、廣口瓶內參加反應的氧氣和未參加反應的其他氣體、參加反應的石蠟和未參加反應的石蠟。

反應後稱量的有:廣口瓶、膠塞、燃燒匙、未參加反應的其他氣體、未參加反應的石蠟、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

回答:不變

回答:參加反應的石蠟和氧氣的質量總和等於反應後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的質量總和。

討論回答:第二組:參加反應的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的質量總和等於反應生成的碳酸鈣和水的質量總和。

第三組:參加反應的hcl和碳酸鈣的質量總和等於反應生成的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的質量總和。

第四組:參加反應的硫酸和氯化鋇的質量總和等於反應生成的鹽酸l和硫酸鋇的質量總和。

思考回答:在化學反應中,參加反應的各物質質量總和等於反應後生成的各物質質量總和。

培養學生深入思考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表達能力,培養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

【歸總板書】質量守恆定律

【講述】質量守恆定律發現史

認真傾聽

感受科學家探索世界的艱辛,體驗探究的快樂,樹立勇攀科學高峯的信心

【轉折】可見我們每一條化學知識都是來之不易的,而現今化學研究已從原來對宏觀現象深入到微觀的本質,因此我們也來從微觀角度探究一下化學反應中質量守恆的本質。

【投影】水通電分解反應的微觀演示動畫。

【提問】化學反應的本質是什麼?為什麼參加反應的各物質質量總和等於反應後生成的各物質質量總和?

認真觀察

回答:化學反應的過程,就是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原子重新組合而生成其他物質的過程。

化學反應前後,原子的質量、種類、個數都沒有發生改變

培養學生微觀形象思維,宏觀聯繫微觀的意識,

樹立學生的世界物質觀,物質粒子觀。

【板書】化學反應中質量守恆定律的微觀本質

【小結】通過本節的信息我們瞭解了質量守恆定律和其微觀本質,更重要的是我們在提出問題、進行猜想、設計實驗、進行實驗、收集證據和解釋的過程中感受了化學知識的探究過程。

回顧本節知識

使學生明確本節所學,進一步熟練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

【評價】完成學案上的練習及評價卡。(見附表)

認真填寫學案,完成其中練習。

培養學生勇於發現自己不足,體驗到探究活動的樂趣和學習成功的喜悦

【延伸】在化學上我們發現了質量守恆定律,“守恆”是自然界中的一個普遍規律,大家還知道其他哪方面的守恆規律嗎?

相信你們在今後的學習中會有更多的機會運用質量守恆定律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回答:能量守恆定律……

使學生跳出化學學科界線,認識“守恆”是自然界的普遍規律。

【板書設計】

第五單元  課題1  質量守恆定律

一、質量守恆定律

1、化學反應中,參加反應的各物質質量總和等於反應後生成的各物質質量總和。

2、質量守恆定律的微觀本質。

化學反應前後

原子的質量:不變

原子的種類:不變

原子的數目:不變

質量守恆定律 篇二

一、--思路

《質量守恆定律》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九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第一個課題。從本課題起,學生對化學反應的學習將由生成何種物質向生成多少物質方面展開。本課題通過一系列探究活動,引導學生從量的方面研究並得出化學反應的客觀規律,它為化學方程式的學習作好理論準備,是學好化學的基礎。

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今天,如何結合課程教學開展教學探究活動,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使課程價值面向全體學生,是每個教師所關心的問題。在課程標準的指導下,我設計本課題時,做到了四個轉變:

(一)由“照方抓藥”向“實驗改進”轉變。

以往的演示實驗都是按照教材上的要求,“照方抓藥”展示給學生,今天我大膽改進了“白磷燃燒前後質量測定”的實驗裝置,如圖:

此裝置的優點有三個:1.現象明顯;2.節約時間;3.實驗過程中不需要打開橡皮塞,防止了空氣的進入和白煙的逸出,減小實驗誤差。

(二)由“驗證性實驗”向“探究性實驗”轉變。

通過實驗探究不僅能讓學生獲得知識,學到技能,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到科學方法和受到科學思維的訓練,養成科學精神和科學品德,發展學習興趣。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設計了兩次實驗探究活動,一方面加深對質量守恆定律的理解,另一方面,讓學生體驗、理解科學探究的方法和過程,豐富學生探究活動的親身經歷,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三)由“靜止對照”向“互動交流”轉變。

在實驗設計上,改變過去“你問我答”的教學方式。學生自己將觀察的現象、分析的思路及得到的結論進行相互交流討論,對產生的錯誤和偏差進行分析總結。培養學生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和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

(四)由“學科內容”向“貼近生活”轉變。

化學課程倡導從學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出發,發揮學科自身的優勢,通過化學實驗,拉近學生與化學的距離,讓學生體驗到知識的實用價值。在這節課中我讓學生“口吹石灰水”,實驗中用到雞蛋殼等日常用品,另外還提出對“水能變成油”這種言論的看法。讓學生明白科學就在身邊,要相信科學,會應用科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二、教案

課題

質量守恆定律

授課人

石敬芬

學校

河南省濟源市雙橋一中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實驗測定,使學生理解質量守恆定律的原因。

過程與方法:初步培養學生應用實驗方法來定量研究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培養學生由感性到理性,由個別到一般的認識方法。

重點

對質量守恆定律涵義的理解和運用。

難點

對質量守恆定律涵義的理解和運用。

教學方法

設疑,以實驗為導向,講練結合。

儀器、藥品

儀器:托盤天平、燒杯、廣口瓶、玻璃棒、酒精燈、氣球、吸管等。

藥品:白磷、naoh溶液、cuso4溶液、鐵釘、碎雞蛋殼、稀鹽酸、石灰水等。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問題導入

提問

演示實驗(白磷燃燒前後質量測定)如圖改進:

提出問題

化學反應中,“反應物的總質量等於生成物的總質量”的結論是否具有普遍意義呢?巡迴檢查、指導,發現問題,及時校正。

組織學生交流彙報實驗結論,給予適當的鼓勵和表揚。

組織第二次活動與探究

設置課堂練習題如下:(1)2體積的氫氣和1體積的氧氣反應,生成3體積的水。

(2)二氧化硫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1,那麼5 g硫和5 g氧氣完全反應可[]生成二氧化硫(  )克;5 g硫和8 g氧氣充分反應可生成二氧化硫(  )克。

提問:為什麼各反應物的質量總和等於各生成物的質量總和呢?

展示多媒體課件

磷、碳、硫燃燒的本質。

設置“能力拓展”習題

寫出紅磷燃燒的文字表達式。

文字表達式能告訴我們反應物、生成物的種類,但反應物的質量和生成物的質量之間存在什麼關係呢?

觀察實驗現象,總結實驗結論:反應物總質量(=)生成物總質量。

分組實驗探究

探究實驗名稱:鐵和硫酸銅溶液反應前後質量測定。

實驗步驟:1、將幾根鐵釘與燒杯中的硫酸銅溶液一起放在托盤天平上,共同稱量。2、將鐵釘放入硫酸銅溶液中(砝碼不用取下),靜置1~2分鐘,觀察天平是否平衡。

探究實驗名稱:氫氧化鈉和硫酸銅反應前後質量測定。

實驗步驟:1、將盛有少量硫酸銅溶液並帶有膠頭滴管(事先裝入少量氫氧化鈉溶液)的錐形瓶放在托盤天平上稱量。2、擠壓膠頭滴管,觀察天平是否平衡。

描述實驗現象及實驗結論。

質量守恆定律的內容:

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於反應後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活動與探究

探究實驗名稱: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氣前後質量測定。

實驗步驟:1、將盛有石灰水的小燒杯放在托盤天平上,使其平衡。2、取下燒杯,向其中吹氣,一段時間後,再放到托盤天平上,觀察。

探究實驗名稱:雞蛋殼和稀鹽酸反應前後質量測定。

實驗步驟:1、將盛有稀鹽酸的小燒杯和幾顆雞蛋殼一起放到天平上,使其平衡。2、將雞蛋殼和稀鹽酸混合,一段時間後,放回天平,觀察。

交流討論,並選出代表發言

交流、談看法。

思考。

觀看動畫演示,總結化學反應的實質。

一切化學反應遵守質量守恆定律的根本原因:化學反應前後原子的種類、數目和質量均沒有改變。

(1)蠟燭燃燒後的產物有二氧化碳和水,根據質量守恆定律可知,該物質的組成中一定含有(  )元素和(  )元素,可能有(  )元素。

(2)鎂條燃燒後,生成物的質量比原來鎂條的質量大,能否用質量守恆定律解釋?

(3)某xx大師説:“我一發功就能使水變成油(油中含有碳元素)”。這種説法科學嗎?

複習舊知

創設問題情景,激發求知慾。

學習定量研究問題的方法。

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體,在活動中學習,在體驗中成長,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科學品德。

體驗成功,學生產生成就感。

讓學生體驗、理解科學探究的方法和過程,豐富學生探究活動的親身經歷,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培養學生運用學過的知識解釋一些簡單的化學問題。使學生的認識由感性上升為理性。並且會用一般規律解決個別問題,提高學生能力。

瞭解學生對質量守恆定律的理解情況,及時更正錯誤的認識及看法。

質疑,激思。

化微觀為宏觀、化抽象為具體,激發學習興趣。

反饋診測

[板書設計]            課題1 質量守恆定律

一、內容: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於反應後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二、原因:化學反應前後原子的種類、數目和質量均沒有改變。

質量守恆定律 篇三

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引入引導學生回憶舊知識回憶,回答加深印象,為以後做鋪墊設疑從學生常見的化學反應中提出問題思考,回答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演示實驗教師演示實驗學生觀察,思考,初步得出結論給學生示範,明確目的學生分組實驗指導學生進行分組探究實驗動手實驗培養學生進行探究實驗的能力分析實驗引導學生對實驗進行分析分析實驗,初步掌握質量守恆定律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結論教師明確質量守恆定律學生理解,思考加深學生對此定律的認識昇華教師啟發,引導學生探索質量守恆定律的微觀本質學生思考,回答,得到正確結論通過教師引導,幫助學生突破本節課的難點小結教師幫助學生回顧本節課的內容學生回憶,思考加深學生對本節課知識點的理解練習播放課件,展示習題學生思考,回答鞏固知識

《加法運算定律》數學教案設計 篇四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觀察發現,掌握加法交換律的意義。

2.學會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換律,初步感知代數思想。

3.會運用加法交換律驗算加法。

過程與方法

1.經歷加法交換律的發現過程,體驗觀察比較,舉例論證,總結歸納的學習方法。

2.經歷加法交換律的應用過程,體驗數學知識間的聯繫和它的廣泛應用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感受發現知識的快樂,激發學生的興趣,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培養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並掌握加法的交換律。

教學難點:能根據實際情況,在計算式靈活應用加法運算律。

教學工具

多媒體、板書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探究新知

李叔叔準備騎車旅行一星期,他今天上午騎了40 km,下午騎了56千米,李叔叔今天一共騎了多少千米?

(1) 理解題意

求李叔叔今天一共騎了多少千米,就是求上午和下午一共騎了多少千米?

用加法:40+56或56+40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加法運算的定律。

板書:加法運算定律

(2) 解決問題

40+56=96(km)或56+40=96(km)

(3) 觀察算式,發現定律

兩道算式的得數相同,所表示的都是李叔叔今天一天騎的路程,因此兩道算式之間可用等號連接,即40+56=56+40

觀察40+56=56+40,發現,等號左、右兩邊的加數相同,只是交換了位置,但結果不變。由此可以得出結論: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

(4)驗證定律

是否所有的加法算式交換加數的位置,和都不變呢?可以舉例驗證。如:

0+200=200 ; 200+0=200 所以 0+200=200=0

11+78=89 ; 78+11=89 所以 11+78=78+11

發現:任意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這就是加法的交換律。

(5)用字母表示定律

在數學當中通常用字母表示定律,若用a,b分別代表兩個加數,則加法交換律就可以表示為a+b=b+a(a,b代表任意數)。用字母表示更加直觀、方便。

板書:加法交換律:a+b=b+a

歸納總結1:兩個加數交換位置,和不變,用字母表示為:a+b=b+a。

隨堂練習:

小紅有24支水彩筆,小剛有16支水彩筆,小紅和小剛一共有多少支水彩筆?

答案:24+16=40(支)或者16+24=40(支)

探究新知2:加法結合律

情境導入:

問李叔叔這三天一共騎了多少千米?

1. 理解題意

師:要求三天一共騎了多少千米,就是求第一天所騎的加上第二天再加上第三天所騎的所有路程是多少,列式:88+104+96

2. 解答:

方法一:按從左往右的順序:

88+104+96

= 192+96

= 288(千米)

方法二: 觀察算式中96+104正好等於200,所以可以先把後兩個數加起來,再加上他們的和。

即: 88+104+96

= 88+(104+96)

= 88+200

= 288(千米)

答:李叔叔這三天一共騎了288千米。

3. 發現規律

觀察兩種解題方法,發現:一是先把前兩個數相加,再加上第三個數,方法二是先把後兩個數相加,再和第一個數相加,他們的計算結果相同,因此,

可以寫成等式(88+104)+96=88+(96+104)

歸納總結2: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後兩個數相加,和不變,這個叫加法結合律 。

4. 用字母表示定律

如果用a,b,c表示任意三個數,那麼加法結合律可以表示為:(a+b)+c=a+(b+c)

板書:加法結合律(a+b)+c=a+(b+c)

活學活用:

有三塊布,第一塊長68米,第二塊長59米,第三塊長41米,那麼三塊布一共有多長?

68+(59+41)

= 68+100

= 168(米)

答:三塊布一共有 168米

探究新知3:加法中的簡便運算

下面是李叔叔後四天的行程

1.理解題意

師:要想求李叔叔後四天還要騎多少千米,只要把後四天所有的路程加起來就行了,列式為:115+132+118+85

2.觀察算式特點

師:同學們,仔細觀察發現,115與85能湊成整百數,132與118能湊成整數,因此用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就能把式子改寫為:

115+132+118+85

= 115+85+132+118

加法交換律 = (115+85)+(132+118)

加法結合律

= 200+250

= 450

3.解答

115+132+118+85

= 115+85+132+118

= (115+85)+(132+118)

= 200+250

= 450(千米)

歸納總結:

在加法算式中,當某些數可以湊成整十,整百數或者多個相同數時,運用加法交換率或者加法結合律改變式子的運算順序,可以使運算更方便。

活學活用:

丁傑看一本故事書,第一天看了62頁,第二天看了93頁,這時還剩下138頁沒有看,這本故事書一共有多少頁?

答案: 62+93+138

=(62+138)+93

= 200+93

= 293(頁)

答:這本故事書一共有293頁。

探究新知4:連減的簡便運算

情境導入

一本書一共有234頁,還有多少頁沒看?

1. 理解題意

師:已知總頁數是234頁,減去昨天和今天看的,就是剩下的。

2、列式子

解法一:(1)今天看的 66+34=100(頁)

(2)剩下的 234-100=134(頁)

解法二:從總頁數中減去今天看的34頁,再減去昨天看的66頁,

剩下的就234-34-66=134(頁)

3.比較發現

比較以上解法得數是一樣的,可知:從一個數中連續減去兩個數,也就相當於從被減數中減去兩個減數的和,在連減算式中任意交換減數的位置,差不變。

即:a-b-c=a-(b+c) ; a-b-c=a-c-b

活學活用:

媽媽拿100元去超市購物,買蔬菜花了26元,買水果花了24元,還剩多少錢?

答案:100-26-24=50(元)

拓展提升:

1、計算 :1+2+3+4+5......+48+49+50

師解析:

方法一:觀察這組數據發現,1+50=51,2+49=51,3+48=51….25+26=51

50個數相加,兩兩結合為25組,每組的和都為51,這樣可以算出答案:51×25=1275

方法二:如果把50個數倒過來寫,分別相加,就是50個51相加再除以2,即是答案。

即:1+2+3+4….+48+49+50

= (1+50) ×(50÷2)

=1275

歸納總結:解決問題要動腦,這樣會找到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案,解答時要選擇一個最簡便的方法。

舉一反三:

用簡便方法計算:99+19998++196+95

答案: 199999+19998+1997+196+95

= 00+20000+2000+200+100—(1+2+3+4+5)

= 222300—15

= 222285

歸納小竅門: 當算式中的數字較大時,可以利用估算的思路,把它們都看做是和它們最接近的整百、整千、整萬….的數,計算出結果後,再減去多加的部分。

課後小結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呢?

a.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加法運算律和加法結合律

用字母表示為a+b=b+a; a+b+c=a+(b+c)

b.數學運算時要選擇簡便運算方法,在加法算式中,當某些數可以湊成整十,整百數或者多個相同數時,運用加法交換率或者加法結合律改變式子的運算順序,可以使運算更方便。

課後習題

1、計算下列算式

138+227+173 69+406+94

答案:138+227+173 69+406+94

= 138+(227+173) = 69+(406+94)

=138+400 =69+500

=538 =569

2、一根鋼絲,第一次用去187米,第二次用去145米,這時還剩下113米,這根鋼絲全長多少?

答案: 187+145+113

= (187+113)+145

= 300+145

= 445(米)

答:這根鋼絲全長445米

板書

加法運算律

加法交換律 加法結合律

a+b=b+a; a+b+c=a+(b+c)

善於發現簡單法,計算準確快又好

高中化學質量守衡定律教案設計 篇五

高中化學質量守衡定律教案設計

質量守衡定律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識記:質量守衡定律

2、理解:從微觀角度認識質量守衡定律

能力目標:

1、鍛鍊動手能力、形成觀察能力以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2、瞭解研究化學問題的方法。

情感目標:

1、形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2、通過分組實驗,認識到合作與交流在科學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教學方法:猜想、分組實驗探究、討論、歸納。

教學輔助工具

多媒體課件、實驗必備的儀器和藥品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

師:我們已經知道化學反應的特徵就是生成了其他物質,例如:硫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了二氧化硫;那麼生成的二氧化硫的質量與反應物硫和氧氣的質量之和之間有無變化呢?

二、猜想與假設

學生討論:分組交流,討論。若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的質量有變化,則可能有以下三種情況:

生1: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之和大於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之。和。

生2: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之和等於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之。和。

生3: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之和小於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之。和。

師:從討論的情況來看,有三種不同的意見,那麼哪一種是正確的呢?我們不妨用實驗來驗證。

三、假設的檢驗及推理

1、制定計劃

師:把學生分成三

組:

一組:進行白磷燃燒前後的質量的'測定。

二組:進行鐵釘與硫酸銅溶液反應前後質量的測定。

三組:進行氫氧化鈉溶液與硫酸銅溶液反應前後質量的測定。

2、進行實驗。

學生:根據老師的指導,自行設計簡單的化學實驗方案,並能積極分工、協作、共同順利的完成實驗。

3、收集證據。

學生;根據現象進行討論、歸納,然後請各小組長代表本組對所做的實驗進行小結,自然的得出結論。

質量守衡定律的教案設計 篇六

質量守衡定律的教案設計

教學目的:

1、知識;通過實驗測定,使學生理解質量守恆定律的原因,化學教案- 質量守衡定律。

2、能力:初步培養學生應用實驗方法來定量研究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3、思想教育:培養學生由感性到理性,由個別到一般的認識方法。

重點難點:

對質量守恆定律涵義的理解和運用。

教學方法:

實驗探討法。

教學用具:

儀器:托盤天平、燒杯、試管、錐形瓶、玻璃棒、酒精燈等。

藥品:白磷、NaOH溶液、NaCl溶液、CuSO4 溶液、AgNO3溶液、Na2SO4溶液、BaCl2溶液、FeCl3、溶液等。

教學過程

問題引入:化學反應前、後物質的種類發生了變化,那麼,化學反應前、後物質的總質量是否發生變化?是增加?是減少?還是不變呢?下面讓我們通過實驗來研究一下

學生首先思考、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

教師演示實驗:(1)白磷燃燒前、後質量的測定。

(2)硫酸銅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前、後質量的測定

稱量記錄:

反應前的總質量(錐形瓶+空氣+白磷)是 ?克。反應後的總質量是? 克。

實驗小結:反應前物質的總質量與反應後物質的總質量的關係是相等的關係。

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記錄實驗的方法

問題討論:化學反應前、後物質的質量總和相等的結論是否具有普遍的意義?

學生思考後,師生共同歸納實驗事實,總結實驗規律,化學教案《化學教案- 質量守衡定律》。即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於反應後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知識,質量守恆定律

講授新課

板書:一、質量守恆定律

1、定義:

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於反應後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問題討論:(1)鐵生鏽後質量大於鐵的質量,能否用質量守恆定律解釋?

(2)蠟燭燃燒後總質量是否變化?是否符合質量守恆守律?

聯繫實際,討論、體會定律中關鍵字的涵義,初步學會運用定律解釋一些實際問題。

學生做課堂練習一P70頁1大題

體會質量守恆定律的涵義

初步理解定律中關鍵字的涵義後,小結:

板書:2、幾點説明:

(1)是指參加化學反應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2)生成物的總質量應包括全部生成物(沉澱或氣體)的質量。

(3)審題時要注意關鍵的字,如“充分反應”、“恰好完全反應”、“足量反應”等字所表示的意義。

問題討論:為什麼參加化學反應前各物質質量總和等於各生成物的質量總和

分析、氧化汞分解示意圖及水分解示意圖的分析,引導學生從化學反應的微觀實質認識化學反應前、後質量守恆的原因後。指導學生看書70頁,引導學生分析質量守恆的原因。

在觀察圖示的基礎上,通過看書認識化學反應前、後質量守恆的本質原因。

板書:二、化學反應前、後質量守恆的原因是:

化學反應前、後:原子的種類、數目和質量均不改變。(三個不變)

課堂練習2

1、在反應A+B==C+D中,已知A、B兩種物質各9.8克,A、B充分反應後生成16.1克C,0.2克D,B完全反應,則A、B反應時質量比為________。若已知C的式量為M,則B的式量為________。

2、在化學反應A+B==C+D中,a克A與B反應生成m克C和n克D,則參加反應的B的質量為( )

A、(m+n) 克 B、(m+n+a) 克 C、(m+n-a) 克 D、(m+n)/a克

3、在反應2A+B==C+D中,已知25克A與10克B恰好完全反應生成5克C。當反應有6克D生成時,參加反應的A是 ( )

A、10克 B、5克 C、2.5克 D、以上都不正確

小結:矯正學生練習中出現的問題,小結本節課的主要內容。

質量守恆定律 篇七

質量守恆定律是國中化學的重要定律,教材從提出在化學反應中反應物的質量同生成物的質量之間存在什麼關係入手,從觀察白磷燃燒和氫氧化鈉溶液與硫酸銅溶液反應前後物質的質量關係出發,通過思考去“發現”質量守恆定律,而不是去死記硬背規律。這樣學生容易接受。在此基礎上,提出問題“為什麼物質在發生化學反應前後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相等呢?”引導學生從化學反應的實質上去認識質量守恆定律。在化學反應中,只是原子間的重新組合,使反應物變成生成物,變化前後,原子的種類和個數並沒有變化,所以,反應前後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必然相等。同時也為化學方程式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質量守恆定律 篇八

教學目標 :

識記並理解:

教學重點:

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難點 :

成立的原因

教學方法:

實驗引導法(設問——實驗——歸納——總結——練習)

教學用具:

[實驗4—1][實驗4—2]中的實驗儀器和藥品及多功能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

一、複習引入:

請寫出下列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1.       實驗室用高錳酸鉀製取氧氣的文字表達式;

2.       實驗室製取氫氣的文字表達式;

3.       表現氫氣的還原性的文字表達式。

實物投影:學生寫出的三個文字表達式。

思考:從三個文字表達式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定性説明化學反應)

引入:10g氯酸鉀分解後可生成多少g氧氣?若出現這樣的問題應該如何解決?

學習了本章的內容,這樣的問題就容易解決了。

投影:第四章    化學方程式

講述:為了瞭解反應物和生成物質量之間的關係,我們先來看一個演示實驗。

投影:演示[實驗4—1]  白磷的燃燒

觀察:實驗現象          比較:反應前後系統質量的變化

實驗操作:稱量反應前系統的質量;點燃白磷;稱量反應後系統的總質量

實物投影:天平指針在反應前後保持一致。

投影:實驗分析:磷(P)+氧氣(O2)  點燃      五氧化二磷(P2O5)

講述:由於錐形瓶及儀器質量不變,因此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投影:M(P)+M(O2)=M(P2O5)

學生[實驗4—2]  氫氧化鈉和硫酸銅的反應

投影:實驗步驟:1.將氫氧化鈉和硫酸銅分別裝入燒杯和小試管中;

2.稱量反應前系統的總質量;

3.將氫氧化鈉溶液和硫酸銅溶液混合;

4.稱量反應後系統的總質量,並比較質量的變化。

學生分組實驗,教師巡迴指導。

投影:實驗分析:

硫酸銅(CuSO4)+氫氧化鈉(NaOH)         氫氧化銅(Cu(OH)2)+硫酸鈉(Na2SO4)

藍色溶液       無色透明溶液                  藍色沉澱          無色透明溶液

學生思考:從上述實驗中可以得到什麼結論?

M(CuSO4)+M(NaOH)=M(Cu(OH)2)+(Na2SO4)

二、講授新課:

思考:由以上兩個實驗可知,化學反應中反應物和生成物質量之間有什麼關係?

投影:第一節

一、的內容:

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於反應後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ΣM(反應物)=ΣM(生成物)

過度:僅僅以兩個實驗是否可以説明這個定律呢?

思考:是否所有的化學反應都遵守?

問題1:2g鎂在空氣中燃燒,生成的氧化鎂的質量為什麼不等於2g?

問題2:10g氯酸鉀加熱後,生成氧氣的質量為什麼小於10g?

學生討論並解決問題1和問題2。

投影:二、的使用範圍:

適用於所有的化學反應

三、成立的原因:

投影:思考並討論:只守恆定律為什麼可以成立?

提示:從化學反應的實質和化學變化前後各種微粒的種類及數目的變化方面考慮。

學生討論: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討論結束後各小組代表發言,綜合討論結果。

講述:以P+O2   點燃     P2O5為例。

反應前後:改變——分子種類

不變——元素種類、原子種類、原子個數

投影:                  改變          分子種類

元素種類

化學變化前後       不變          原子種類        成立的原因

原子個數

三、課堂小結:

1.       的內容

2.       的適用範圍

3.       成立的原因

學生練習:《整合集訓》P41   1、2

作業 :課本P70    1、2

《乘法運算定律》數學教案設計 篇九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情景創設,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充分調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知識遷移。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探究和歸納乘法交換律、結合律,理解乘法交換律、結合律的作用,瞭解運用運算定律可以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過程與方法:鼓勵學生大膽猜想,並從中感悟科學驗證的方法。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算法的意識與能力,發展思維的靈活性。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教學情景的'創設和欣賞自然景色的美,向學生滲透環保教育。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探索發現乘法交換律、結合律,懂得運用所學知識進行簡便計算。

教學難點

乘法分配律的應用。

教學工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二、學習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

1、學習例5。

(1)出示例5

(2)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解決問題。

(3)引導學生對解決的問題進行彙報。

4×25=100(人)

25×4=100(人)

兩個算式有什麼特點?

你還能舉出其他這樣的例子嗎?

教師根據學生的舉例進行板書。

你們能給乘法的這種規律起個名字嗎?

板書:交換兩個因數的位置,積不變。這叫做乘法交換律。

能試着用字母表示嗎?

學生彙報字母表示:a×b=b×a

2、學習例6。

(1)出示例6

(2)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解決問題。

教師巡視,適時指導。

(25×5)×2 25×(5×2)

=125×2 =10×25

=250(桶) =250(桶)

(3)引導學生對解決的問題進行彙報。

兩個算式有什麼特點?

你還能舉出其他這樣的例子嗎?

教師根據學生的舉例進行板書。

你們能給乘法的這種規律起個名字嗎?

板書:先把前兩個數相乘,或者先把後兩個數相乘,積不變。這叫做乘法結合律。

能試着用字母表示嗎?

學生彙報字母表示:(a×b) ×c=a× (b×c)

(4)完成例6下面做一做的第一題。

3、學習例7。

(1)出示例7。

(2)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解決問題。

教師巡視,適時指導。

(3)引導學生對解決的問題進行彙報。

兩個算式有什麼特點?

你還能舉出其他這樣的例子嗎?

教師根據學生的舉例進行板書。

你們能給乘法的這種規律起個名字嗎?

板書: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先把它們與這個數分別相乘,再相加,這叫做乘法分配律。

能試着用字母表示嗎?

學生彙報字母表示:(a+b)×c=a×c+b×c

a×(b+c)=a×b+a×c

(4)完成例7下面做一做的第一題。

3、學習例8。

(1)出示例8。

(2)收集信息,明確條件問題

(3)學生獨立思考,嘗試解決問題

(4)讀懂過程,感悟不同方法

課後小結

今天你有什麼收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fangan/j4p5k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