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方案 >

品德與社會教案多篇

品德與社會教案多篇

品德與社會教案多篇

《品德與社會》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和查找資料,瞭解曾經發生在我國以及世界上的重大自然災害,認識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

2、瞭解人類為應對自然災害所做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取得的經驗和成績、採取的預防和預報措施。

3、體會人們在危難中團結互助、英勇抗災的可貴品質,學習在自然災害面前自救互救的方法。

教學時間:4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教學

同學們,如果我們關注新聞報道,就會發現,地球上每年都會發生各種各樣的自然災害,地震、洪水、颱風、瘟疫……它們像兇殘的魔鬼,肆虐地摧毀人類的家園,甚至會奔走人們寶貴的生命。那麼當災害降臨的時候,我們應該如何做呢?

二、教學活動

活動準備:將學生分成小組,每組圍繞一種自然災害展開專題研究。

活動一:地震災害

1、讓學生用文字描述或圖片展覽的方式介紹地震發生時會出現的情況。

2、地震大事記及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1)先讓學生藉助資料,用列表的方式編寫地震大事記,然後用表格或圖片等方式對資料進行歸納和數字統計。

(2)讓學生通過閲讀相關事例、親歷者筆記等,感受地震災害給人們帶來的創傷。

3、指導學生閲讀《地震帶分佈圖》,看看哪些地區易發生地震、自己的家鄉是否位於地震帶上。

活動二:洪水災害

1、引導學生閲讀《河流分佈圖》,讓學生通過地圖認識到我國是一個河流眾多的國家,也是一個有重大洪災隱患的國家。

2、教師可參與“資料庫”,或收集有關資料,展示近年來我國發生的重大洪水災害,讓學生認識到我國是一個洪水頻發的國家,以及洪水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的巨大損失。

3、在認識洪災危害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和分析造成洪水氾濫的原因。使學生認識到除客觀原因外,人為對植被、河道的破壞是重要原因。使學生認識到大自然不可抗拒的一面,產生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4、除此這外,學生還可以説説其他常見的自然災害。老師可展示課本P39圖片,讓學生對教材中提到的自然災害及其危害有一個初步認識。

活動三:調查家鄉的自然災害

1、讓學生説一説本地存在哪些自然災害,其中頻繁發生或造成嚴重損失的自然災害有哪些。教師確定幾種自然災害作為學生調查的問題。

2、指導學生分成小組,每組選擇一名成員擔任組長。根據課本P40的調查提綱,指導學生開展調查活動。

(1)確定調查內容。調查哪種自然災害?災害發生的時間、表現和危害有哪些?本地採取了哪些防災和抗災的措施?

(2)確定調查方法和組內的分工合作。誰負責訪問?誰負責查找圖片和文字資料?誰負責到實地進行考察?

(3)對調查得來的資料進行和分析,寫出調查報告或填寫調查表。

品德與生活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通過這個年齡段同學之間經常發生的各種活生生的事例,體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發展理解、體諒他人的社會認知能力和情感傾向。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舉一個同學間發生矛盾沒有很好解決的事例。

師述:同學之間免不了要發生一些矛盾,那麼該如何處理是最恰當的呢?

今天,我們來學習《同學之間》共同討論一下;我們該怎麼做?

二、美好回憶。

1、師述:升入三年級了,同學們已經在班級裏度過了兩年的美好時光。請你給大家講一兩件印象深刻的同學之間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事情。

2、學生先討論,再指名講。(對存在偏差的幫助、關心,如幫人打架、做作業、抄襲等要正確引導。)

三、設身處地。

1、師述:在與同學相處中經常會發生一些愉快或不愉快的事,如果這些事情發生在你的身上,你會怎麼想?請看下面的兩個事例。

2、指名讀第一個王楠楠的事例。

你能想象到楠楠當時的心情嗎?你幫助過人嗎?還記得當時的感受嗎?

(幫助體驗互相幫助和分享的快樂)

3、指名讀第二個朱靈的事例。

你知道尹瑜是怎樣説服她的小組同學的嗎?你能體會到朱靈當時的感受嗎?

(幫助學生懂得不能因為別人的有某方面的缺點就排斥他人。)

4、指名讀第三個喬典事例。

你被人冤枉過嗎?當時的心情如何?你能為喬典出出主意,幫他解除煩惱嗎?

(幫助學生體會被人冤枉的感受,理解同學間要互相信任。)

5、指名讀第四個王輝的事例。

如果你是王輝,你會有什麼樣的感受?

(幫助學生體會到與他人相處中要理解與尊重他人。)

6、指名讀第五個周青的事例。

你能體會周青的感受嗎?

(幫助學生懂得不能起侮辱性綽號)

7、如果你們班裏也有這種情況,你會去勸阻嗎?

寫一寫再説一説:不會勸阻的原因。

勸阻的原因。

8、你們班上也發生過這類事嗎?

四、送他一縷陽光。

假如你的同學有這樣一些內心的陰影,你能不能做個“陽光使者”,送給他一縷陽光,幫他驅散心中的陰影,打開心扉?

1、分別指名朗讀和討論三個事例。

(1)告訴學生不能嫉妒,要互相鼓勵,共同進步。

(2)告訴學生同學間交往要尊重有各種困難的同學。

(3)幫助學生懂得要幫助和尊重學習上有困難的同學。

2、舉班上的一些事例來討論。

五、黃金法則。

師述:人與人相處有一條黃金法則,那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什麼意思呢?

1、讀書,瞭解意思。(你希望別人怎樣對待你,你應該怎樣對待別人。)

2、填一填,並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加以説明。

你想要別人關心你,別人也想要你他。

你想要別人尊重你,別人也想要你他。

3、相反,如果你對別人不好的話,那你也就很難讓別人對你好。

聽故事《蝸牛和蝴蝶》

六、總結。

讀讀名言結束課文。

品德與社會的教學設計 篇三

教學目標:

1、瞭解誠信知易行難。

2、懂得誠信應該從自身做起。

3、懂得誠信應當是不計較個人得失的高尚行為。

教學準備:

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蒐集身邊的表示誠信的事例,假如能夠例舉學生的行為更好。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有沒有聽説過遇到假鈔的事情你們聽到的情況中,人們是怎樣處置的

2、請學生説説,教師提醒:不必提當事人是誰,只講他是怎麼説,怎麼做的。

二,閲讀與討論

1、請學生閲讀教科書第2頁的課文,再展開議論

2、教師總結:那個買雞的人很可能是故意使用假鈔,甚至可能與製造,銷售假鈔有關,假如這樣,那是非常嚴重的犯罪行為,遲早會受到法律的制裁。大多數人遇到假鈔,都像這位賣雞的大嬸一樣,是碰上的,並不是故意的。但是,在如何對待手中的假鈔這一問題上,人們往往會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像這位大嬸那樣做。

三、小組討論

1、請學生分成小組,閲讀討論教科書第3頁《一顆棋子》的故事。

2、教師提問:大家怎樣看呂元膺的做法這個故事説明了什麼

3、小組討論,並且準備向全班同學介紹自身小組的看法。

4、教師巡視,並且注意學生討論的內容。

四、全班交流

每個小組派代表發表看法。

五、教師總結

誠信是人立身之本,中華民族歷來注重這一品質。孔子就説過:”人無信不立。”講究誠信,應當是無條件的。無論大事小事,不應當計較個人得失,因為這是一條重要的品質,反映着每個人的人格。講究誠信道理好講,但有時候做到很難。大多數人知道應當講誠信,但遇到具體的事情,觸和到自身的利益的時候往往會動搖。因此,那位買雞的大嬸是令人敬佩的,她雖然損失了金錢,但維護了自身的人格。呂元膺的對手雖然只是挪動了一顆小小的棋子,但是卻失去了”誠信”這個最重要的做人之本。

同學們要珍惜自身的人格,事事處處,時時刻刻講誠信。

《品德與社會》教案 篇四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家鄉的方言》,它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品德與社會》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6課。説到家鄉,家鄉的方言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它與人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因此讓學生充分了解方言是十分重要的。本課就是從家鄉的方言入手,瞭解方言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認識方言與家鄉人生活的關係,同時通過與普通話的對比,瞭解方言的利與弊,正確認識方言,學會正確應用普通話。

二、學情分析

學生雖然嘴上經常説方言,但卻不知什麼是方言,尤其對方言在人們生活中的利與弊他們幾乎不懂。老師平時強調説好普通話,可一部分學生根本不懂為什麼要説普通話。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通過將方言與普通話的對比,瞭解説方言的利與弊,正確認識方言,學會正確應用普通話。

2.過程與方法

能夠自覺參與學習活動,在活動中,在活動中掌握方言在人們生活中的應用。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活動,使學生了解方言在人們生活中的應用,體味家鄉人對方言的情感,明確方言與家鄉人生活的關係。

四、教學重、難點:

1.通過學習活動,正確認識方言,瞭解方言在人們生活中的應用。

2.瞭解説方言的利與弊,正確應用普通話。

五、教學準備:

1.師生共同進行各地方言的瞭解調查活動,收集相關的方言資料。

2.學生收集家鄉方言土語詞彙,記錄下來,課堂進行討論。

3.多媒體,《貓和老鼠》陝西方言版的視頻資料。

六、教學方法:

講授法,引導學習、合作交流學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動畫激趣:同學們,你們看過《貓和老鼠》這部動畫片嗎?今天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了《貓和老鼠》的精彩片段,看看今天老師播放的動畫片和我們平時看到的有什麼不同之處呢?

2、引出課題:這部動畫片用陝西方言進行了配音。陝西方言,也可以説是我們的鄉音。説到家鄉,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家長的方言了,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聊一聊家長的方言吧。(板書課題)

二、説家鄉的方言,感受不同地域的方言。

1、談話交流:同學們,你們的家鄉都在哪裏呢?你們會説家鄉的方言嗎?請同學們説一説自己家鄉的方言。(陝西,河南,山西,上海,青海等)

2、總結: 來自不同地方的人,他們的方言也會各不相同。(板書)

三、引導學生髮現生活中的方言,感受方言在生活中的`地位。

同學們,方言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那你們想一想,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都能在哪裏聽到家鄉的方言呢?同桌之間討論一下。

(家鄉人在一起説方言;地方戲用方言演唱;地方電視台有用方言播出的欄目)

總結:

方言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

四、引導學生體會方言的利弊。

1. 體會方言對人們生活的有利之處:

(1)同學們,方言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根植於家鄉人的生活,那大家想一想,方言對我們的生活有哪些有利的地方呢?

(啟發引導: 你們想一想,如果你們在外地遇到老鄉,你們説方言的時候心裏會有什麼感覺呢?再比如剛才觀看方言視頻的時候,你們心裏又有什麼感覺呢?)

(提問並作相應的評價)

(2)總結:

方言的好處: 方言與人們的生活緊密相連,根植於家鄉人的生活,它帶來家鄉人一起交流時的親切感和歸屬感。當我們看方言欄目時的認同感和興奮感。

2. 體會方言在人們生活中的不方便之處。

(1)方言對我們的確有好處,那你們再想一想,我們在任何時候都可以説方言嗎?

(啟發引導: 大家想一想,如果你們去外地旅遊,還能説方言嗎?如果你們在公共場合與他人交流,這時候還方便説方言嗎?)

(2)總結:

所以説,方言不利於廣泛的交流。有時候説方言會造成不必要的誤會,甚至還會耽誤事情。這是方言的弊端。

結論:

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方言與人們的生活緊密相連,方言對我們有好處也有不方便之處,所以呢,為了更好地與他人交流,我們應該學好普通話。

《品德與社會》教案 篇五

《我學會了》教案

教學目標:

1.通過自我展示,瞭解自己的特點,看到自己的進步,增強自信心。體味學習給自己帶來的樂趣,為自己的進步感到高興。

2.感受學習有苦也有樂。沒有最初的失敗就沒有後來的成功。在交流自己的學習經驗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並願意嘗試新的學習。

教學重點:

讓學生懂得學習有苦也有樂,為自己的成功而感到自豪。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成功了不要驕傲,失敗了不要放棄的良好的心理品質。

教學關鍵:

培養學生不怕困難,堅持不懈的精神。

教學準備:

每個同學找出這兩年做過的手工或畫的圖畫;這兩年獲得的獎狀或獎品,佈置成長回顧展。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我發現我們班的同學非常聰明能幹。那麼,這兩年多的學習中,大家學會了些什麼呢?

二、學文明理

1.請同學説説自己學會了什麼。 (板書課題:我學會了 )

(1)看課文P26-27插圖,學生説説是怎樣做的(重點請同學説説做涼拌菜的過程。表演一下買文具。)

(2)為了能更好地表現同學們的聰明才智,我們進行“成語接龍”比賽,看誰接得最快?

(3)太精彩太緊張了,我們唱一首歌來輕鬆一下。

(4)教師小結:我們學到的東西真不少。知識增多了,本領增長了,比過去更懂事了。

2.看課文P28-29的插圖,學生介紹:

(1)在學習這些技能的過程中你遇到哪些挫折?

(2)你是怎樣堅持學會的?

(3)你認為是什麼使你成功的?把你學習成功的經驗介紹給我們,讓我們學習學習。(板書:不怕困難,堅持不懈)

(4)成功後你的心情是怎樣的?

(5)成功的快樂只有誰才能得到?

(6)教師小結:學習有成功,也會有失敗,有苦也有樂。只有不怕失敗,堅持不懈,才能成功。

三、教學延伸

1.我們來看王楠、馬琳、李菊、白楊等等乒乓球名將登台領獎的圖片。

2.討論一下:誰能説説這些名將為什麼能奪冠?(勤奮、不怕艱苦、不怕失敗等)

3.大家談談:他們是怎樣使五星紅旗高高飄揚在全世界的面前的?(不怕困難,不怕失敗,堅持不懈等)

四、深化導行

1.學習中,遇到了困難,我們該怎麼辦?

2.交流交流自己在學習中得到的樂趣。

3.教師深化教育:學習有苦也有樂。成功只屬於不怕困難,熱愛學習的人。

五、課堂小結

學了這篇課文,你學會了什麼?

六、佈置作業

把你第一次做成功的一件事的過程寫下來,讓同學們學習。

板書設計:

1、我學會了

學習中有苦也有樂

成功

不怕困難、堅持不懈

品德與社會教案 篇六

教學目標

1、瞭解地球,知道人類認識地球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

2、體會人類為揭開地球奧妙,不畏艱險、勇於探索的精神。

3、激發同學探索地球的願望。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地球是我們的家園,我們都是地球的居民,對於我們生存的地球,你瞭解多少呢?

2、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蔚藍色的地球》,板書課題。

二、學習“從太空看地球”

1、我們知道,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假如你乘座宇宙飛船漫遊太空,看到的地球是什麼樣的呢?欣賞書中人造衞星拍攝的地球全景照片。

2、指名説説你看到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

3、請同學們讀一讀書中描寫的'語句。

4、你知道人類歷史上第一位從太空中觀察地球全貌的人是誰嗎?最早測算地球大小的人又是誰呢?讀一讀文中有關介紹。

5、你知道了什麼?

6、地球周長約4萬千米,那究竟是多大呢?學習小夥伴告訴了我們。

7、你還能用其他的事例來具體説明地球的大嗎?

三、學習“人類對地球的探索”

現在我們都知道地球是一個球體,可是你知道嗎?人類認識地球卻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

1、人類最早將天想象成一個半圓的蓋子,高高在上,無所不包。大地如一個方方正正的棋盤,被天所覆蓋,人們是怎麼證明地球是圓的呢?在很早以前,麥哲倫做了一次環球探航。

2、請同學們閲讀瞭望台中《麥哲倫環球航行》一文

(1)麥哲倫和船員們遇到了哪些困難?

(2)麥哲倫率領的5艘大船,200多名水手,歷時3年返回西班牙時,還剩多少隻船、多少隊員?

(3)從這一個個困難,一組組數據中,你感受到了什麼?

3、全班交流

4、歷時3年的麥哲倫環球航行第一次通過實踐,向世人證明了地球是圓的。引導同學探究麥哲倫環球航行地圖。

5、地球是目前所知的宇宙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因此它是我們人類的家園。千百年來,人類一代代不懈地探索着,用自身的智慧一次次揭開了地球的奧妙。

(1)數百萬年前的三葉蟲化石

(2)中國北極黃河站建成

6、你還知道哪些人類探索地球的人和事?向大家介紹介紹。

四、總結

人類為了揭示地的奧妙,在浩瀚的宇宙中,不時探索進取,充沛顯示出人類無窮的智慧,驚人的毅力和不畏艱險、勇於探索的精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fangan/r35po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