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論文模板 >

國中語文課堂導入環節

國中語文課堂導入環節

俄國大作家托爾斯泰曾説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我國大教育家孔子也説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興趣是學生學習的主動力。那麼,如何在一堂語文課上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呢?關鍵點在於利用好課堂導入這一環節。

國中語文課堂導入環節

現代教學論認為:一一個完整的課堂導入環節對學生有集中注意,引起興趣,激發思維,明確目的,進入學習課題的作用。語文特級教師於漪也提到:“在課堂教學中,要培養激發學生的興趣,首先要抓住導入課文的環節,一開課就能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課的開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調,第一個音定準了,就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礎。上課也是如此,第一錘應敲在學生心靈上,象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

由此可見,一個成功的課堂導入環節,能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學習熱情。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導入環節無疑可為整堂語文課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基於對課堂導入的上述認識,我在自己國中語文課堂的教學實踐中進行了以下一些嘗試。

一一、從學生自身寫作和經歷導入,激發他們對課文的興趣和理解。

從學生的自身寫作導入。

“武松打虎”的故事在中國可謂家喻户曉,學生在連環畫、動畫、電視劇等多種藝術形式中對此故事已有所瞭解。然而,如何讓學生從語言角度體會《武松打虎》的精彩之處呢?這也是本篇課文最主要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在課堂導入中我先讓學生嘗試着寫出自己印象當中武松打虎的場景。

從學生五分鐘左右的當堂寫作情況來看,有的學生只用了一-句話:“武松上前一拳就打死了老虎。”學生認為這樣寫直截了當,最能體現武松的勇猛和力氣;有的學生則用了較多的動詞,如“抓”、“打”、“踢”等來描寫。

於是,再讓學生閲讀原文中作者的描繪,通過和自己寫法的對比,學生深切地體會到:課文中在武松打虎之前先有對老虎的一段描寫一一這是側面描寫,把老虎寫得越猛就越能體現後來武松打虎的勇猛,這是其一其二,課文的描寫中有一個“被動”的“閃”字,可見武松打虎時並不全是“抓”、“打”、“踢”,一味向猛虎“主動進攻”,這表明武松既有勇猛的一面還有機智靈活的一面,再反觀“武松上前一拳就打死了老虎”,看似勇猛卻不符合常理。還有,文章中寫武松打虎過程中也是一波三折,比如武松打虎-開始卻是“斷了哨棒”,增加了“打虎”的難度,扣人心絃,也將故事逐漸推向高潮。

總之,在課堂導入中,對於熟悉的題材可以先讓學生自己動手寫-寫,通過自己的親身實踐來體會課文的精彩之處,這正是體現了王榮生教授所説的以學生“學的活動”為主體的課堂教學。

2、從學生的自身經歷導入。

孔子云:“名不正則言不順。”中國人對“名”的重視,也表現在給人取名字上。我在給學生上《孔乙已》一課的課堂導入中,便先讓學生談談自己名字的由來。學生的發言中有的説自己的名字是父母對自己的祝福:有的説自己的名字是父母對自己的一種期望:還有的説自己的名字和出生的季節、節日以及家裏的情況有關。顯然,學生的名字裏面大都包含有一定的寓意,即父母長輩對自己美好的祝福。

繼而,談到魯迅這篇小説的題目一一“孔乙已”名字的由來:關於“孔乙己”名字的由來,是“因為他姓孔,別人便從描紅紙上的↓上大人孔乙己’這半懂不懂的話裏,替他取下-個綽號,叫孔乙己”。那麼,“孔乙己”這個綽號有又有何種寓意呢?

我隨後讓學生看一看“孔乙己”這個人物的名字由來,學生找到原文後馬上就能理解到:第一,他的名字和自己相比,是“別人”取的,不是父母所給,當然也無所謂父母對他的祝福和希望:第二,從課文中“他對人説話,總是滿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和“接連便是難懂的話,什麼“君子固窮’,什麼‘者乎’之類,引起眾人都鬨笑起來”等句來看,別人給他取的這個“半懂不懂”的名字,實際上也寓意了眾人對他的嘲笑。

其實,魯迅文章中出現的人名大多具有這樣的特點。比如《阿Q正傳》中,阿Q本來姓趙,可趙太爺不讓他姓趙,就把他的姓氏隨隨便便給剝奪了,體現出阿Q地位的低下:另外一方面,“Q”又是那個時代腦後拖着條長鞭子的中國人而目的一副畫像,愚味、落後,具有強烈的象徵意味。又如《藥》裏面,“夏瑜”的原型是“秋瑾”,這點也可以從名字中體現出來。

這樣,從學生再熟悉不過的“名字”入手,進而討論到魯迅筆下“孔乙己”的命名,學生不僅覺得新鮮好奇,而且對理解課文的立意也會更為深刻。另外,對他們今後閲讀魯迅和其他在作家的文章也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二、從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導入,激發他們“温故知新”的學習興趣。

1、從不同作家的相同題材作品導入。

季羨林先生的《清塘荷韻》是二期課改以後才進入教材的。因為自古以來,寫“荷”的名句很多,學生對此已有了一定的積累。在課堂上,我首先讓學生回憶了自己積累的古詩文中詠荷的名句。比如宋代詩人楊萬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充滿了生活的情趣:他的另外兩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用“碧”和“紅”兩種色彩突出了蓮葉和荷花給人的視覺帶來的強烈的衝擊力:下面碧綠的蓮葉與天宇相接,上面有陽光的照射,上下輝映突出荷花的“別樣”之“紅”。再有周敦頤《愛蓮説》“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則是作者個人對蓮花的評價和自況。

此下便引出《清塘荷韻》一文:“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在前人如此多的膾炙人口的詠荷作品之後,季先生又能如何寫出了自己的特色,表達他個人怎樣與眾不同的獨特感受呢?

讓學生帶着這個問題對文章進行解讀,他們的確讀到了季先生詠荷的與眾不同之處:第一,作者是因為樓前“空空蕩蕩的池塘"不符合自己的“審美觀念”而有意要種荷花。種花養花來頤養性情的人眾多,種荷花者至今卻很少見,因為這不是一個花盆、一杯黃土就可以滋養的。也因了這樣的機會,作者在文中詳細地寫出了荷花在池塘中從無到有,從稀疏到茂密的過程。這個過程中,作者有些灰心,卻又充滿期待,在一連三年的期待之後,到第四年終於等來了“奇蹟”,這不禁讓作者“狂喜”。這樣來寫非常真實的體現出荷花“極其驚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極其驚人的擴展蔓延的力量”。

第二,一般的作者寫荷、贊荷、賞荷,僅僅限於對水面之上的荷葉或荷花的描摹和讚歎。但值得注意的是季先生的文章裏卻對水面之下荷花有獨特的關照。如寫到蓮子,他説“據説,如果埋在淤泥中,能夠千年不爛”;當作者看到滿塘的荷葉時,説“我無法知道,荷花是怎樣在深水的淤泥裏走動”;當天氣突然轉寒,荷花凋零的時候,作者又滿心祝福“荷花大概會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夢”。這些,表現出作者對荷潛在的生命力量的讚美。

第三,在夏月塘荷盛開時,作者每天數次徜徉於湖畔,默坐靜觀。當“風乍起,一片蓮瓣墮入水中”時,作者沒有表現出如《紅樓夢》林黛玉《葬花吟》中對生命將逝的哀惋,望着墜落的蓮瓣,作者想到的是“小船似地漂在那裏”,是“池花對影落”的靜謐氣氛,是“心中反而更添一份寧靜”。

如果説對荷花從無到有的描繪和水下荷花悸動的關注,是為了張揚荷花生命力頑強的話,那麼,作者面對一池殘荷的心境則最終體現出的應當是作者對人的整個生命過程的一種徹悟的理解。這點,大概和季先生研究的印度佛教的學間不無關係。季先生會梵文、巴利文,研究中印文化史,尤其是佛教史,雖然他本人不信佛,但對於生命的理解當得益於此。2、從相同作家的不同題材作品導入。

在上初唐詩人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詩時,我和學生一-起回憶了學過或補充過的他的其他類型的兩首詩。

一首是他的邊塞詩一《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還有一首是閨怨詩一《閨怨》:“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粧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候。”

而這首《芙蓉樓送辛漸》正是王昌齡最有名的三大題材邊塞詩、閨怨詩和送別詩中的一一種“送別詩”。至此,學生不僅對王昌齡本人的創作題材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推而廣之,對整個唐代的主要的詩歌題材也就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

總之,從不同作家的相同題材導入和從相同作家的不同題材作品導入,引導學生自己營造一個形成比較的空間,不僅使得學生鞏固了以前所學的知識,也使得他們在比較的過程中進一步積累了新的知識。

三、從反常態的或-些特殊的現象導入,激發學生對課文內容一探究竟的興趣。1、從反常態的生活現象導入。

按照學生的實際生活,考試考得出色帶給自己和全家人的當然是歡樂,尤其是關鍵性的考試,如會考和大學聯考考得好,父母還會宴請親朋好友一起分享歡樂,這是學生日常生活中常常碰到的。但是,“大學聯考”中了舉人的范進隨後的舉動卻似乎有背於這樣的日常生活常態。所以在上《范進中舉》這堂課時,我設計了這樣的導入語:“中國古人講,人生四大快事:‘久旱逢甘露,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然而,范進在金榜題名後卻瘋了,這是什麼原因呢?”

學生覺得這樣的事情太反常,就仔細地研讀了課文,認為致使范進瘋了的原因不應該僅僅歸結為中舉後“喜極而瘋”,而是在當時金榜題名對於一個讀書人在社會上下一包括家庭、親戚朋友、街坊鄰居乃至社會各個階層中間具有重大的意義以及壓力,使一般讀書人難以承受。這一點從周圍人對范進中舉前後的態度以及他本人年紀一-大把卻仍對科舉考試念念不忘可以洞見。這個結論正是學生考察范進中舉前後,他的老丈人胡屠户、他的鄰居、甚至張鄉紳對他的態度的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一這個過程中發現的。由此可見,作者描寫范進中舉後瘋了的用意在於揭露科舉制度所毒害的不僅僅是范進-一個人,而是整個病態的社會。

2、從一些特殊的寫作現象導入。

在寫作指導中,我們常常提倡學生不要憑空捏造,要寫自己親眼所見的人,親身經歷的事。但《岳陽樓記》作為一篇廣為流傳的名家名作,事實上范仲淹本人在寫此文之前並沒有親臨岳陽樓,而是僅憑友人的一幅描繪岳陽樓的圖畫寫就了這一名篇佳作。當我把這樣的事實告訴學生時,他們是懷着巨大的疑惑和好奇心來讀此文的。

經過學生的反覆閲讀,他們體會到文章題目雖然看似遊記,但事實上,文章着意之處並不在於此。范仲淹特別選取“岳陽樓”一喜一悲兩種對比強烈的景物來描寫的目的不在於岳陽樓風景如何如何,而是要告慰與己一同被貶官的友人滕子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更是要藉此抒發自己“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情懷。這就使學生充分體會出這篇看似“遊記”體散文的特殊性。

再如,劉禹錫的《陋室銘》創作過程也很特殊,這篇家喻户曉的“名文”,其實卻是被人“氣”出來的。劉禹錫因參加過當時政治革新運動而得罪了當朝權貴,被貶到安徽和州當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規定,通判在縣衙裏應住三間三廂的房子。可和州知縣看人下菜碟,見劉禹錫是被上面貶下來的軟柿子,就故意刁難。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劉禹錫不但無怨言,反而顯得很高興,還寫下兩句對聯貼在門上:“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知縣知道後很生氣,吩咐衙裏差役把劉禹錫的住處從縣城南門遷到縣城北門,住宅也由原來的三間減少到一間半。新居位於德勝河邊,附近垂柳依依,環境也還可心,劉禹錫觸景生情,又在門上寫了兩句話:“垂柳青青江水邊,人在歷陽心在京。”那位知縣見其仍然悠閒自樂,滿不在乎,於是再次派人把他安排在縣城中部,而且只給一一間僅能容下一一牀、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時間,知縣強迫劉禹錫搬了三次家,面積一次比一次小,最後僅剩下一間斗室。想想這位勢利眼的狗官實在欺人太甚,劉禹錫遂憤然提筆寫下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銘》,並請人刻上石碑,立在門前。

在我的這樣介紹之下,學生更產生了探知其內容的興趣,並且對於文章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理解更加深刻:這句話不僅僅是自我品行的一種標榜和表白,也是對和州知縣這樣一類“小人”的一種嘲諷和反抗,使得學生對這篇文章的理解又向前推進了一步,深入了-一層。

通過“披露”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違背的一些現象,使課堂的導入環節更能增強對學生的吸引力,從而激發學生對課文內容探究竟的興趣,達到理解文章表達主旨的效果。清代戲劇家李漁在《閒情偶寄》中提到寫好文章開頭的方法時説:“開卷之初,當以奇句奪目,使之一見而驚,不敢棄去,此一法也。”如果我們把一堂課比作一篇好的作品,那麼一個成功的課程導入環節無疑會令學生產生好奇心,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所謂“一見而驚,不敢棄去”,從而達到使學生更有效地掌握知識的目的。

不過,課堂導入也不能一-味追新出奇,它還必須要遵循以下三個原則:

1.雙重針對性。

所謂針對性是指“導入”的內容要針對教學內容,教師設計的導語與教學內容構成有機的內在聯繫,切不可遊離於教學內容之外:針對性還包括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狀況、知識儲備、能力水平以及興趣差異等實際情況設計導語。

2.簡明性和啟發性。

導語要儘量以生動、具體的事例為基礎,引入新知識:同時要講究事例的簡明性和啟發性,要讓學生從淺顯簡明的事例中迅速發現問題,從問題着手引發學生的“認知衝突”,進而激發他們積極的思維,產生尋求解決問題的強烈願望。

3.邏輯性和遞進性。

課堂導入要以舊知識為前提,以舊拓新,温故知新,使導語的內容與課文的重點緊密結合,層層遞進,揭示出新舊知識之間內在的邏輯關聯,把舊知識通過新授加以擴展和深化。總上所述,新課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尤其需要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根據這個要求,在課程導入這一關鍵環節,教師要有意識地設置一些既體現教學重點又饒有趣味的問題,誘發學生學習的慾望,創設合情合理,逐疑探祕的情境,激發學生求知的興趣和熱情,貫徹好新課標教學的思路和實現新課改的教學目標。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jiaoxue/w8vny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