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企業文化 >施工方案 >

頂管施工方案(新版多篇)

頂管施工方案(新版多篇)

頂管施工方案(新版多篇)

頂管施工方案 篇一

過河堤路熱力管道頂管施工工程,共有工作坑1座,接收井1座,頂管長度L:28米單管頂進。頂管管材採用¢1500混凝土管。

方案根據管道所處土層性質、管徑、地下水位、附近地上與地下建築物、構築物和各種設施等因素,經技術經濟比較後確定。在片巖和巖石混合土層,且在道路東面有地下水影響時,宜採用手掘式頂管法。

開挖作業坑所產生的土方外運至甲方指定地點。

手掘式施工方案

一、工藝流程:頂管施工準備→頂力計算→測量放樣→基槽開挖→降水→底板澆築→頂管後靠背設置→導軌鋪設?→頂管動力設置、調試→頂進開始試階段以及糾偏方法→出土→安放中繼管。

(一)、頂管前的準備工作

頂管施工前所有設備三天前全部到場,包括:鈎機、空壓機、油壓泵、水泵等,動力和照明電纜線要全部按要求鋪設到位,所有頂管施工人員要全部到場。

(二)、頂力計算

1、推力的理論計算:(Φ1500計算)

F=F1十F2

其中F—總推力

Fl一迎面阻力F2—頂進阻力

F1=S*P(S—管道頂進受力面積p—控制土壓力)

P=Ko*γ*Ho

式中Ko—靜止土壓力系數,一般取0.55

Ho—地面至掘進機中心的厚度,取最大值5.5m

γ—片巖量,取2.1t/m3

P=0.55*2.1*5.5=6.35/m2

F1=3.14*1.8*0.15*6.35=5.38t

F2=πD*f*L

式中f一管外表面平均(根據頂進以片巖和巖石混合為計算基準)綜合摩阻力,取2.3t/m2

D—管外徑1.8m

L—頂距

F2=3.14*1.8*26*2.3=337.99t。

因此,單管總推力F=5.38+337.99=343.37t;。根據總推力、工作井所能承受的最大頂力及管材軸向允許推力比較後,取最小值作為油缸的總推力。工作井(Φ1500mm頂管)設計允許承受的最大頂力為800t,管材軸向允許推力600t,主頂油缸選用2台320t級。滿足26米頂管所需推力。

(三)、測量放樣

頂管管線放線是保證頂管軸線正確的關鍵。放線準確就能保證頂管機按設計要求順利進洞,滿足施工質量要求;反之,就可能造成頂管軸線偏差,影響工程進度和工程質量,同時也會造成頂進時設備損壞,使頂管停頓。頂管管線放線,就是將工作井出洞口和接收入井進洞口的點正確引入工作井內,指導頂管頂進的方向和距離。從理論上講,工作井和接收入井的座標和標高在沉井下沉時都已明確,通過計算很容易確定。然而由於沉井下沉時的誤差,這樣從理論上計算放出的線就不一定符合。目前,頂管管線放線常常是根據工作井和接收井的實際位置,按設計要求,通過測量實際放出管線位置。具體如下:

1、管線標高的測量,使用水準儀結合現場實際要求確定作業坑底標高及管道標高。

2、軸線測量的方法

(1)、通視條件下的測量使用引線法引工作井及接收井預留洞口中心至工作井的井壁。置經緯儀於接收井中心A點,把花杆放在工作井預留洞中心井上口B點,作AB直線的延長線,並在工作井後部定出一點C。保證C、A、B在一條軸線上,工作上B點、C點用鉛絲將管線軸線拉出來,上吊兩個垂球將管線軸線引至坑底B/、C/點用以確定管線頂進軸線。C/點架設激光經緯儀,對準B/點,確定頂管頂軸線。

(2)、在軸線定好後即可安裝導軌以及後頂,()先根據導軌本身的尺寸計算出導軌頂面至軸線的高差h,至水平儀於井下,在井四周做出4~6個臨水點,保證軸線標高,安放導軌時可用線繩在相對的兩個臨水點拉出一條直線,使導軌頂輕觸於線繩既可,然後根據軸線調整導軌軸線在豎直方向上於已知軸線的豎直投影線重合,導軌軸線方向調整好後再精調導軌的高程,最後支撐導軌至井壁上。

3、糾偏方法與措施

(1)有嚴格的放樣複核制度,並做好原始記錄。頂進前必須遵守嚴格的放樣複測制度,堅持三級複測:施工組測量員→項目管理部→監理工程師,確保測量萬無一失。

(2)佈設在工作井後方的儀座必須避免頂進時移位和變形,必須定時複測並及時調整。

(3)頂進糾偏必須勤測量、多微調,糾偏角度應保持在10’~20’不得大於0.5°。並設置偏差警戒線。

(4)初始推進階段,方向主要是主頂油缸控制,因此,一方面要減慢主頂推進速度,另一方面要不斷調整油缸編組和機頭糾偏。

(5)開始頂進前必須制定坡度計劃,對每一米、每節管的位置、標高需事先計算,確保頂進時正確,以最終符合設計坡度要求和質量標準為原則。

(6)、平面糾偏,採用經緯儀測量檢查,高程偏差採用水準儀測量。測量的頻率一般每天四次,出洞前更要勤測量。

(四)、導軌鋪設:

基坑導軌是安裝在工作井內為管子出洞提供一個基準的設備。導軌要求具備堅固、挺直,管子壓上去不變形等特徵。由於頂管重量重,為此我們採用了複合型基坑導軌。

基坑導軌鋪設應注意管線軸線、導軌標高和導軌支撐穩定性幾個方面的問題。

1、管線軸線:根據管線軸線測量結果,鋪設軌道時,將軌道中線與管線軸線重合。

2、管線標高:由於採用的是複合型軌道,因此鋪設軌道時必須瞭解軌道的基本結構。

(五)、頂管後靠背

工作井的頂管,由於作業坑地處片巖等巖石地層,無法做釘樁靠背。現採#字形200*240雙層道木和緊密排列單層50Kg鐵道鋼以及一塊50厚鋼板和及長*寬*高=4米*0.5米*2米C30砼塊,原有土層(作業坑牆壁)與靠背之間間隙採用C20混凝土澆築密實,一同作為後背牆。頂管機與後做牆之間一塊50厚鋼板作為靠背與頂缸之間緩衝。待其混凝土達到75%以上強度後方可進行頂管的頂進工作,否則就可能造成頂管過程出現各種意想不到的事故,影響頂管頂進。對於後座牆附加層的做法,採用以下方法

1、後背牆附加層工作面必須與頂管管線垂直。

2、後背牆附加層的寬度應滿足主頂油缸發射長度,厚度根據工作井的直徑和後靠背頂鐵的寬度而定。

3、後背牆附加層做法採用鋼筋混凝土,場外預製。

4、後背牆附加層採用道木,因木材具有伸縮性,頂管頂進時,為防止主頂油缸反覆作用會造成木材反覆受力,形成疲勞破壞,影響頂進質量,同時也會造成頂進設備損壞在道木前端加設20mm後鋼板用以保證靠背穩定性。

5、作業坑護壁,由於作業坑所處位置地質主要為片巖層。頂管過程中,在作業坑受力時作業坑四周碎巖石掉落,為保證作業坑內作業人員安全,需對作業坑四周牆壁做鋼筋網混凝土護壁,鋼筋採用Φ8圓鋼間距200mm#型單層佈置,混凝土採用C20細石砂漿100mm厚做護壁。

(六)、頂管動力、照明

動力電纜設置:管內設置一路電纜,按其配套動力負載功率,選擇電纜規格,供電採用發電機發電,移動電纜裝接,設置移動電箱。井下施工的所有移動電機具和設備,必須有嚴格的接地措施。井下、管道內的照明燈具必須用36V安全電壓。

(七)、洞口止水

1、頂管工程中,為使管子能順利從工作井內出洞,一般採取工作井預留洞口比管節外徑略大些(一般為100mm)的方式,頂進時此間隙需採取有效措施進行封閉,否則地下水和泥砂就會從該間隙流到工作井內,會造成洞口上部地表的塌陷,甚至會造成事故,殃及周圍的建築物和地下管線的安全。因此,頂管過程中洞口止水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環節,必須認真、仔細地做好此項工作。

2、我們採用的洞口止水方法是在工作井製作時,預先採用模板及鋼管護臂形成整體護壁,待頂管開始後在管道頂進位置人工開孔以便管道順利頂入及防治地下水及流沙進入作業坑內。

(八)、頂進開始調試階段以及糾偏方法

1、頂管下井前應作一次安裝調試,油管安裝先應清洗,防止灰塵等污物進入油管,電路系統應保持乾燥,機頭運轉調試各部分動作正常,液壓系統無泄漏。

2、糾偏方法與措施

(1)、有嚴格的放樣複核制度,並做好原始記錄。頂進前必須遵守嚴格的放樣複測制度,堅持三級複測:施工組測量員→項目管理部→監理工程師,確保測量萬無一失。

(2)、佈設在工作井後方的儀座必須避免頂進時移位和變形,必須定時複測並及時調整。

(3)、頂進糾偏必須勤測量、多微調,糾偏角度應保持在10/~20/不得大於0.5°。並設置偏差警戒線。

(4)、初始推進階段,方向主要是主頂油缸控制,因此,一方面要減慢主頂推進速度,另一方面要不斷調整油缸編組和機頭糾偏。

(5)、開始頂進前必須制定坡度計劃,對每一米、每節管的位置、標高需事先計算,確保頂進時正確,以最終符合設計坡度要求和質量標準為原則。

(6)、平面糾偏,採用經緯儀測量檢查,高程偏差採用水準測量。測量的頻率一般每天四次,出洞前更要勤測量。

(九)、出土方案

由於本工程頂管管上為原來老土層,所在頂管作業中必須嚴格遵循“先頂後挖”原則,嚴禁超挖。

人工掏土必須先上部後下部,挖土坡度不得大於60°。為防止事故。掏土深度每次為300mm。製作專用運土斗車,每道管二台交替使用。斗車行進由捲揚機拉動。斗車裝土運到工作坑內後由12t吊車吊到自然地面,再用8m?自卸翻鬥運到甲方指定場地。

(九)、降水

在頂管末端即河堤路東面處於東洲範圍內。在施工後期需在該處設置降水井降水用以保證頂管施工安全順利進行。

1、作業坑降水,在接受坑四周設置DN300混凝土護壁管井降水點,降水井9米深,設置4座。

2、水泵採用立式直桶泵,排水管採用聚乙烯半軟塑料管,型號出水口DN75、功率5.5KW、380V、揚程25米、流量25m?/h。

3、為防止頂管過程中,管道內的水迴流到作業坑內對作業坑施工造成安全隱患和施工不便。在作業坑內設置400*400*1200集水坑一座,內設清水泵出水口DN50,一台以便於及時排除頂管內部迴流的`水。

二、雨季施工措施

施工過程中應隨時掌握天氣的變化情況,合理地組織進行施工,做好施工現場的防護工作,如遇大風、暴雨,應做好防颱、防汛工作。施工時採取如下幾方面的措施,確保工程和財產不受到損失。

1、做好工作井和接收井內排水設施,工作井和接收井內四周均設置排水溝。

2、雨季對施工用的各種材料妥善保存,避免遭受雨淋。當施工中遇雨時立即停止施工,雨季施工時運輸車輛及現場配有防雨設施,以保護各種集料避免受到雨淋:同時切實做好井四周排水工作,雨停迅速排除表面積水,恢復施工。

3、施工要做好防雨工作。

(1)掌握氣象信息並安排好值班人員;

(2)必須瞭解工程周圍情況,對施工需要重點保護的部位,事先應採取防護措施;

(3)住地及施工場地周圍的排水設施,應完整通暢,保證積水能及時排幹;

(4)材料堆放應分類堆放整齊,保證材料清潔和減少浪費;

(5)雨季施工一定要充分做好防雨措施,確保雨季施工的工程質量,備足彩條布等防雨材料。

(6)固定電箱必須離地1.2米,並要有接地裝置,流動電箱必須使用標準安全電箱,保護裝置必須有效、可靠,並在每天使用前檢查電源和電器設備是否符合安全要求,並要有記錄;

(7)過路電線必須架空或埋入地面下30cm,不能有接頭。

(8)事先備好檢修用設備,並做好防污排澇工作。

頂管在糾偏過程中,應勤測量,多微調,每項糾偏角度應保持10~20,不得大於1°

2、控制路面下沉措施

(1)、在正常頂進時,管下部135o範圍內不得超挖;管頂以上(超挖量不得大於1.5cm),採用手掘式施工頂進,嚴格控制喇叭口開口、出土量以及頂進速度。

四、文明施工措施

1、掛牌施工,接受羣眾監督。

2、建立建全文明管理制度,並定期召開文明施工大會,對成績突出者予以獎勵,對屢教不改者予以重罰。

3、工地材料及機械應堆放整齊,既有利於施工取用,又可保證周邊環境衞生的清潔。

4、健全安全文明施工保證體系,落實各項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5、充分發揮現場黨員、團員的作用,積極做好廣大參建員工的政治思想工作,激發廣大職工的勞動熱情。

6、加強民工管理,加強“七不規範”和文明意識教育,提高民工的整體素質,促進工程施工順利進行。

7、施工區域通道要指派專人清掃養護,確保道路平整、通暢、無積水。

8、在施工中做好排水工作,在雨期加強值班巡邏。

9、加強施工現場管理,每次做到工完場清,各施工段的落手清工作。

10、建立衞生管理組織,施工現場的衞生管理由項目經理負總責,分管專職人員具體負責日常管理工作。

11、、工地辦公室做到整潔有序,窗明地淨,桌椅擺放整齊,無積灰,圖紙文具整齊劃一,進入室內使人感到莊重大方、井井有條。

12、遵守法律,服從政府的一切法令及法規,及時與當地政府有關部門訂立治安協議,在政府部門的指導和支持下,共同搞好治安保衞工作

13、管道內出土,要隨出隨運,路面要有專人打掃。

五、安全施工保證措施及急救方案

(一)、安全施工保證措施

1、井下施工的所有移動電機具和設備,必須有嚴格的接地措施。井下、管道內的照明必須用12V安全電壓。

2、往井內運砼管等材料時,採用機械吊運時,吊斗下方嚴禁站人。吊運應有專人指揮,並嚴格遵守起重機械的安全技術操作規程。上下操作人員應相互配合。嚴禁將各種砌築材料向井內拋扔。

3、每個班次用專用儀器檢測管內有毒及易燃氣體的濃度,並在管內配備防毒面具,預防不測。

4、由於本區間管道頂進正處於汛期及颱風季節,要專人接聽天氣預報,做到早了解早防範,要汛期及颱風來臨前,做好在工作井內佈置一台渣漿泵、四台潛水泵及草包等,在工作井四周砌30cm踢腳。在暴雨及颱風時處理可能發生的事情,吊車吊運管材下井,要注意防風。

5、在施工平面總體規劃上,工作井、接收井內的積水,用水泵及時排除。“兩及時”,即遇雨要及時檢查,發現井內積水儘快排除。

6、土要做到隨挖隨運,防止土積多造成塌陷。

7、開展安全檢查活動,對查出的安全隱患,必須定人定時定措施整改,使安全工作橫向到邊,縱向到底。

8、加強電器安全檢查,現場電氣設備嚴格實行接地和三相四線制,電動機械及電動工具設置漏電開關。

9、施工現場實行全封閉隔離,井邊上設置安全護欄,上下扶梯必須設置扶手,嚴禁井上下拋物品。

10、夜間施工增加照明,安放紅燈示警。

(二)、急救方案

1、如發生氣體中毒事件,情況不明不能冒然下井,所有救援人員要在自身安全情況下才能救人,下井施救人員必須要配有防毒面具和氧氣,並立刻拔打119、120急救電話,把吸入毒氣人員放在安全通風的地方,等待醫務人員急救。

2、在發生頂進時,如發現土質有變化,立即停止頂進,把頂頭前封門關死,通知業務代表和總監,等業主代表和總監確認沒有問題和沒安全隱患的情況下才能頂進。在頂管頂進中如發生穿孔現象,在有條件情況下關閉機頭封門,管內人員要有順迅速離開,撤到安全地方,在這方面,我們項目部在頂管頂進之前,要進行培訓和演練,並及時作出總結,對存有的問題在日後的工作中加以提高。

頂管施工方案 篇二

一、工程概況:

本工程為內蒙古鑫旺再生資源有限公司赤泥輸送管線工程的穿越沿黃公路頂管工程,工程內容:在沿黃公路110公里處和110+20m公里處頂管φ1200加重鋼筋砼管兩根,頂進長度為沿黃公路34米,穿越位於公路路面4.0m以下。施工地點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沿黃公路110公路處。

二、頂管工藝簡介及平面圖:

頂管施工作業在工作坑內進行,操作坑內頂進後背採用鋼樑、枕木結合的方式,油壓千斤頂產生動力,後背提供反作用力,推動砼管向土體切入,管內的土由小車運至工作坑處提升至地面,邊出土邊頂進,頂入土內不大於1/2根時接另一根,直至頂入長度過到設計要求。

三、頂管的施工方法:

(一)頂進方法與作業坑的尺寸:

1、頂進方法採用油壓千斤頂對砼管進行吃土頂進。

2、作業坑的尺寸:

a、作業坑的長度

砼管長+千斤頂+後背、橫樑

A=3+0.8+0.6+0.6=5.0米

b、作業坑的寬度為6米。

c、作業坑的深度為5米。

工作坑位置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選定,採用直槽式開挖,從坑底上返1.2米以內不放坡,超過1.2米的部分按1:0.75放坡。

3、後背的設計:

⑴後背最大頂力的計算:

根據橋涵工程處施工手冊測試計算,頂進的最大頂力,是構件的重量乘以摩擦係數2.5—3為最大頂力;

Nmax(φ1000)=2.14T/根×15×(2.5—3)=80.25T—96.3T

⑵後背寬度為3.0米

⑶後背高度為2.0米

(二)後背、滑道、基礎及支撐的施工方法

1、後背的施工方法:

頂力中心在砼管管徑的2/3處,後背採用枕木鋼軌結合方法,枕木橫放緊貼土層,鋼軌緊挨枕木後背。

2、滑道作法:

滑道的寬度以計算尺寸而定,滑道枕木距砼管下皮為30毫米,滑道作法採用2根5米導軌鋪設,為防砼管傾斜,做3-4個定位鋼卡。

3、基礎的施工方法:

本工程地質為粉砂層,略含土。工作坑底部可採用自然土鋪墊在工作坑底部即可。

(三)頂進與放管:

1、砼管的頂進採用320噸千斤頂一台套。

2、砼管接口:採用平口管鋼漲圈連接法。

3、放管採用25T汽吊,為防止放管時管口損壞,放管時用橡膠墊保護。為防止頂進過程中砼管損壞,兩根砼管應放平對齊。

四、施工技術與安全質量措施:

(一)施工技術措施:

施工中採取24小時不間斷作業,中間停頓時間不得大於6小時,如因設備發生問題,即時彙報,並更換備用設備,否則,因停鎬時間過長,頂進將不能啟動。頂進距離較長時,採用砼管外壁塗蠟,以降低頂進時阻力。

(二)作業方式和挖掘距離:

施工中將24小時連續作業,採用人工挖土,先挖掘小於砼管外徑的洞體,測量軸線找點修整,而後進行高程測量,符合設計要求時,再進行頂進工作。修整時,下方135°內不得超挖、空挖,上方超挖不得大於20毫米。

為保證軸線的準確,地面軸線引入作業坑內,並不少於2次的複測,無誤後,引入作業坑內測量,測量所用線墜的兩側取平均值記入測量記錄,測量記錄每次開鎬前進行,每鎬完成後進行復測,但每米頂進不得少於一次。交接班時,施工記錄和頂進記錄,必須互相進行口頭、文字、簽字交接,兩班班長互相驗收,並傳達到每個作業者,作到心中有數,共同把關。在當班的挖掘距離,不得大於一次鎬的行程,挖掘一段頂進一段。高程和軸線的正負偏差不得大於50毫米。

如果頂進中發生偏差,應在10毫米以內進行糾偏。測量人員讀儀器必須準確不得誤讀和誤判。每鎬完成後及時填寫當班記錄表。

(三)下管和頂進:

該工程中的砼管由吊車下管,下管時砼管下及工作坑內不得站人。操作人員站在泵站操作杆處,詳細觀察泵站的表壓,發現問題,及時停鎬彙報。現場工作人員必須配戴安全帽。不戴安全帽的人員,不得進入施工現場。

(四)質量保證措施:

1、施工人員進行質量教育,使大家認識到本工程難度和高精度要求,提高質量意識。

2、做好技術交底,使操作者做到心中有數,防患於未然,領導和技術人員親臨現場,隨時處理一些技術問題。

3、做好油壓、頂進等施工記錄,注意積累資料,對原材料做好進場檢驗,檢驗合格方可使用。

4、保護好原始定位樁,每頂入1米至少測量1次軸線、高程、水平

尺寸,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五)安全技術措施:

1、上崗前進行安全技術教育,嚴明勞動紀律,執行甲方提出的安全要求;

2、建立安全領導小組,全面負責施工安全;

3、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及安全制度;

4、堅持班前教育,強化安全意識;

5、設備吊裝搬遷必須有專人負責;

6、各崗位協調一致,互相監督,共同搞好安全工作。

五、計劃工期:8天

注:

1、遇有不可抗力的地下因素,如遇流沙、巨石、地下不明建築基體等。

2、在開挖工作坑過程中,遇有地下水或下雨,可採用盲溝、集水坑排水。

以上兩種情況之一如有發生,工期順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qiyewenhua/shigong/o7joq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