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古代絲綢之路的影響及歷史價值精品多篇

古代絲綢之路的影響及歷史價值精品多篇

古代絲綢之路的影響及歷史價值精品多篇

絲綢之路的影響 篇一

1、絲綢之路在古代的影響

絲綢之路的開闢,有力地促進了中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對促成漢朝的興盛產生了積極的作用。

2、絲綢之路在現代的影響

絲綢之路在古代是一條橫貫亞洲、連接歐亞大陸的著名陸上商貿通道。絲綢之路一般是指陸上絲綢之路。

陸上絲綢之路起源於西漢(前202年—8年)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以首都長安(今西安)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連接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東漢時期絲綢之路的起點在洛陽。

它的最初作用是運輸中國古代出產的絲綢,在明朝時期成為綜合貿易之路。1877年,德國地質地理學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國》一書中,把“從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間,中國與中亞、中國與印度間以絲綢貿易為媒介的這條西域交通道路”命名為“絲綢之路”,這一名詞很快被學術界和大眾所接受,並正式運用。

“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貿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該路主要以南海為中心,所以又稱南海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形成於秦漢時期,發展於三國至隋朝時期,繁榮於唐、宋、元、明時期,是已知的最為古老的海上航線。

古代絲綢之路歷史意義 篇二

1、古代絲綢之路開創性地打通東西方大通道,首次構建起世界交通線路大網絡。

2、古代絲綢之路極大地促進了商品大流通,率先實現了東西方商貿互通和經濟往來。

3、古代絲綢之路推動了科學技術的交互傳播,廣泛而又深刻地推動了沿線國家生產進步乃至社會變革。4、是東西方不同國家、不同文明相互浸染、相互包容的重要紐帶。

絲綢之路簡介 篇三

亞非歐商業往來(2世紀初)絲綢之路簡介,在新疆按其路線分為南、中、北三道。絲綢之路(Silk Road)古代貫通中西方的商路。1877年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F. von Richthofen)命名。不過他所指的是“從公元前114年到公元127年,中國於河間地區以及中國與印度之間,以絲綢貿易為媒介的這條西域交通路線”。所謂西域則泛指古玉門關和古陽關以西至地中海沿岸的廣大地區。

後來,史學家把溝通中西方的商路統稱絲綢之路。因其上下跨越歷史2000多年,涉及陸路與海路,所以按歷史劃分為先秦、漢唐、宋元、明清4個時期,按線路有陸上絲路與海上絲路之別。陸上絲路因地理走向不一,又分為“北方絲路”與“南方絲路”。陸上絲路所經地區的地理景觀差異很大,人們又把它細分為“草原森林絲路”、“高山峽谷絲路”和“沙漠綠洲絲路”。

絲綢之路絲綢是古代中國沿商路輸出的代表性商品,而作為交換的主要回頭商品,也被用作絲路的別稱,如“皮毛之路”、“玉石之路”、“珠寶之路”和“香料之路”。隋唐年代(589年~896年)絲路空前繁榮,胡商雲集京師長安,定居者數以萬計。唐中葉戰亂非常頻繁,絲路被阻,規模遠不如前,海上絲路逐漸取而代之。

北方陸上絲路指由黃河中下游通達西域的商路,包括草原森林絲路、沙漠綠洲絲路。前者存在於先秦時期,後者繁榮於漢唐。沙漠綠洲絲路延續千餘年,沿線文物遺存多,是絲路的主幹道。草原森林絲路從黃河中游北上,穿蒙古高原,越西伯利亞平原南部至中亞分兩支,一支西南行達波斯轉西行,另一支西行翻拉爾山越伏爾加河抵黑海濱。兩路在西亞輻合抵地中海沿岸國家。沙漠綠洲絲路是北方絲路的主幹道,全長7000多公里,分東、中、西3段。東段自長安至敦煌,較之中西段相對穩定,但洛陽、長安以西又分3線:

①北線由長安(東漢時【】往東延伸至洛陽)、沿渭河至虢縣(今寶雞),過汧縣(今隴縣),越六盤山固原和海原,沿祖厲河,在靖遠渡黃河至姑臧(今武威),路程較短,沿途供給條件差,是早期的路線。

②南線由長安(東漢時由洛陽)沿渭河過隴關、上邽(今天水)、狄道(今臨洮)、枹罕(今河州),由永靖渡黃河,穿西寧,越大斗拔谷(今偏都口)至張掖。

③中線與南線在上邽分道,過隴山,至金城郡(今蘭州),渡黃河,溯莊浪河,翻烏鞘嶺至姑臧。南線補給條件雖好,但繞道較長,因此中線後來成為主要幹線。

南北中三線會合後,由張掖經酒泉、瓜州至敦煌。中段。敦煌至葱嶺(今帕米爾高原)或怛羅斯(今哈薩克斯坦的江布爾城)。

絲綢之路自玉門關、陽關出西域有兩道:從鄯善,傍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車為南道,南道西逾葱嶺則出大月氏、安息。自車師前王庭(今吐魯番),隨北山,波河西行至疏勒(今喀什)為北道。北道西逾葱嶺則出大宛、康居、奄蔡(黑海、鹹海間)。北道上有兩條重要岔道:一是由焉耆西南行,穿塔克拉瑪干沙漠至南道的於 闐;一是從龜茲(今庫車)西行過姑墨(阿克蘇)、温宿(烏什),翻拔達嶺(別壘裏山口),經赤谷城(烏孫首府),西行至怛羅斯。由於南北兩道穿行在白龍堆、哈拉順和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條件惡劣,道路艱難。東漢時在北道之北另開一道,隋唐時成為一條重要通道,稱新北道。原來的漢北道改稱中道。新北道由敦煌西北行,經伊吾(哈密)、蒲類海(今巴里坤湖)、北庭(吉木薩爾)、輪台(半泉)、弓月城(霍城)、砕葉(托克瑪克)至怛羅斯。西段。葱嶺(或怛羅斯)至羅馬。絲路西段涉及範圍較廣,包括中亞、南亞、西亞和歐洲,歷史上的國家眾多,民族關係複雜,因而路線常有變化,大體可分為南、中、北3道:

①南道由葱嶺西行,越興都庫什山至阿富汗喀布爾後分兩路,一西行至赫拉特,與經蘭氏城而來的中道相會,再西行穿巴格達、大馬士革,抵地中海東岸西頓或貝魯特,由海路轉至羅馬;另一線從白沙瓦南下抵南亞。

②中道(漢北道)越葱嶺至蘭氏城西北行,一條與南道會,一條過德黑蘭與南道會。

③北新道也分兩支,一經鈸汗(今費爾干納)、康(今撒馬爾罕)、安(今布哈拉)至木鹿與中道會西行;一經怛羅斯,沿錫爾河西北行,繞過鹹海絲綢之路、裏海北岸,至亞速海東岸的塔那,由水路轉刻赤,抵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爾)。

絲綢之路的現實意義 篇四

在古代,絲綢之路是橫跨亞洲、連接歐亞大陸的著名陸路貿易通道。它是東西方經濟文化的重要橋樑。它連接了中國古代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古希臘文化和羅馬文化,對促進東西方文明交流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當今世界各國為了謀求自身的經濟發展,積極參與區域經濟和交通運輸合作。因此,絲綢之路被賦予了更加豐富的內涵。已成為以現代交通設施和服務為基礎,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亞歐陸地經濟紐帶,對促進沿線國家經貿合作、經濟發展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義。

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價值 篇五

古代絲綢之路跨越埃及文明、巴比倫文明、印度文明、中華文明的發祥地,跨越不同國度和膚色人民的聚居地。不同文明求同存異、開放包容,共同繪就了人類文明繁榮的壯麗篇章。古代絲綢之路成為人類歷史上文明交流、互鑑、共存的典範,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一、古代絲綢之路開創性地打通東西方大通道,首次構建起世界交通線路大網絡。

古代絲綢之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堪稱世界道路交通史上的奇蹟。大大小小、難以勝數的中外交通線路,構成古代絲綢之路的“血脈經絡”,構築了古代絲綢之路的基本格局,建構了古代東西方世界相互連通的交通網絡,成為亞歐大陸之間最為便捷的通道。

公元前6世紀中葉,波斯(古代伊朗)崛起,成為橫跨亞歐非的龐大帝國,為三大洲道路連接提供了條件。公元前4世紀,隨着亞歷山大東征,貫穿東西的交通線得以連通,由歐洲、中亞進入我國中原的交通線也暢通起來。公元前138年,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正式貫通了中原至西域的通道。公元73年,班超前往西域,之後甘英奉命出使大秦(羅馬帝國),由此打通了由西域至條支(在今伊朗一帶)和安息(西亞古國,領有伊朗高原及兩河流域),並抵達波斯灣沿岸的道路。與此同時,海上絲綢之路也開始出現。西漢中葉,漢武帝遣使遠航,到達錫蘭(今斯里蘭卡),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發端。

有人把古代陸上絲綢之路的主線劃分為西北絲綢之路、北方草原絲綢之路、南方絲綢之路和東北亞絲綢之路,把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主線劃分為東洋航線、南洋航線和西洋航線,但事實上,古代陸地和海上通道遠比這些要多。眾多的通道使得人暢其行、物暢其流,東西方使節、商隊、僧侶、學者、工匠川流不息、絡繹不絕,沿線國家商貿與人文交流的半徑由此被大大擴展,貿易市場半徑由此被大大拓寬。唐朝宰相賈耽記載了唐與大食(阿拉伯帝國)之間的“安西入西域道”和“廣州通海夷道”,同一時期的阿拉伯地理名著《道里邦國志》記載了連接阿拉伯世界與我國的“呼羅珊大道”。中外文獻對絲綢之路相向而行的記載彼此呼應,表明絲綢之路不僅通衢廣陌,並且是最具活力的國際貿易走廊。道路的互聯互通,既是古代絲綢之路持續發展最基本的前提,也是古代絲綢之路最突出的標誌。

二、古代絲綢之路極大地促進了商品大流通,率先實現了東西方商貿互通和經濟往來。

絲綢之路是古代東西方商貿往來的生命線,通過絲綢之路,我國的絲綢、茶葉、瓷器、漆器等商品源源不斷輸出到沿線國家;來自中亞、西亞以及歐洲的珠寶、藥材、香料以及葡萄、胡麻、胡桃、胡蘿蔔、胡瓜等各類農作物絡繹不絕進入我國。

絲綢是沿線國家商品交易中最主要的高檔貨物。原產於我國的絲綢,在古代西方國家十分名貴。在古希臘購絲綢、穿絲綢成為富有和地位的象徵,甚至公元前5世紀希臘帕特農神廟的“命運女神”和埃裏契西翁的加里亞狄像等身上都穿着透明的中國絲織長袍。安敦尼執政時期,中國絲綢幾經轉手到了羅馬,已是貴若黃金。在阿赫門王朝時期,絲綢產品和生絲是波斯與中國商人交易的大宗商品,波斯人採用薩珊傳統紡織方式進行再加工,賦予中國絲綢新的活力。在中亞,索格底亞那(今塔吉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的商人精通絲綢貿易,公元4世紀時,我國長安等地集聚着不少以經營絲綢為主的索格底亞那商人。為了爭奪對中國絲綢貿易之利,公元571年拜占庭聯合突厥與波斯發生了一場長達20年之久的“絲綢之戰”。

公元5世紀前後,我國茶葉通過陸地和海上絲綢之路陸續傳入南亞、中亞、西亞,15世紀一經傳入即迅速風靡整個歐洲。茶葉貿易使沿線國家的貿易收入大幅增加,帶動了沿線經濟的繁榮及相關行業的突飛猛進,轉口貿易也隨之長足發展。茶葉改變了中世紀歐洲人的生活方式,茶葉貿易影響了中世紀歐洲的資本和經濟體系。17世紀以前,中亞和歐洲人日常使用的器皿主要是陶器、木器和金銀器。隨着中國瓷器的大量輸入,西方不僅激起了一股“中國熱”,而且掀起了一場日用品革命,歐洲制瓷業興起,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隨之發生重大變革。

三、古代絲綢之路推動了科學技術的交互傳播,廣泛而又深刻地推動了沿線國家生產進步乃至社會變革。

絲綢之路是我國與沿線各國科學技術交流的重要平台。在歐洲近代工業革命之前,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以及鍊鐵術等技術,通過絲綢之路相繼傳入西方,成為推動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變革的重要因素。

我國古代造紙術大約從公元4世紀起傳入朝鮮和日本,公元8世紀傳入中亞、北非和歐洲。公元751年,怛邏斯戰役中被大食俘虜的唐朝士兵不少擅長造紙,大食依靠他們在撒馬爾罕開辦了造紙廠,“撒馬爾罕紙”以其精美適用而聞名遐邇。8世紀末,阿拔斯王朝先後在巴格達、大馬士革開辦造紙廠,大馬士革一度成為歐洲用紙的主產地,造紙技術又傳到埃及、摩洛哥。隨着12世紀西班牙、法國出現造紙作坊,中國造紙術席捲意大利、德國、英國。

我國古代印刷術是沿絲綢之路西傳的又一重要技術。早在公元7世紀我國就發明雕版印刷,在吐魯番、敦煌等地發現了用於雕版印刷的木刻板和部分紙製品。北宋時期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不久,即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傳播到朝鮮、日本、越南等國。至13世紀,沿絲綢之路來到中國的歐洲人將這一技術帶回歐洲。15世紀時,歐洲人谷登堡利用印刷術印出了一部《聖經》。1466年歐洲第一家印刷廠在意大利設立,印刷技術迅速傳遍整個歐洲。

英國學者弗朗西斯·培根盛讚中國火藥、指南針、印刷術,他説:這三種發明已經在世界範圍內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況都改變了。(弗朗西斯·培根:《新工具》,許寶騤譯,商務印書館1984年,第103頁)馬克思指出:火藥、指南針、印刷術——這是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三大發明變成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對精神發展創造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槓桿。事實上,我國四大發明的西傳,為歐洲文藝復興和資本主義的產生提供了重要條件。

四、古代絲綢之路助推了多樣性文化交流,是東西方不同國家、不同種族、不同文明相互浸染、相互包容的重要紐帶。

古代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是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彼此融合的文明之路,絲綢之路橫跨亞歐非數十國,把中華、印度、埃及、波斯、阿拉伯及希臘、羅馬等各古老文明聯結了起來、交融了起來。

東西方文化交流遍及音樂歌舞、天文歷算、文學語言、服裝服飾、生活習俗等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古代絲綢之路沿線各國的民樂相互傳播、相互影響、相互借鑑,通過與當地音樂形式、演奏技巧的有機融合,不僅成為沿線國家民族化、地域化的代表和標誌,而且深深地鐫刻在了沿線各國各民族文學、戲曲、歌舞伴奏、民間生活等各個方面。被稱為“民樂之王”的琵琶,在南北朝時通過絲綢之路從波斯經由西域傳入我國,不僅在隋唐成為九部、十部樂中的主要樂器,而且造就了無錫派、平湖派、浦東派、崇明派等多個琵琶流派,以及《塞上曲》、《夕陽簫鼓》、《十面埋伏》等傳世名曲,白居易、元稹、蘇軾等文人墨客都留下了詠歎琵琶的流芳千古的詩詞歌賦。在唐代,琵琶從我國傳入朝鮮、日本、越南。從我國傳入日本的螺鈿紫檀五絃琵琶,至今收藏於日本奈良東大寺,堪稱世界藝術寶庫中的稀世珍品。

曾經活躍在絲路之上的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們,歷史無法一一記錄他們的名字,但仍然有不少文化使者名垂千古。公元627年,玄奘歷時17年西行5萬里,遊歷110餘國,帶回657部佛經,翻譯經論75部,堪稱繼承印度正統佛教學説的集大成者。公元753年,六次東渡終獲成功的鑑真,在日本弘傳佛法,開創門派,被日本人民譽為“文化之父”、“律宗之祖”、“天平之甍”。13世紀意大利旅行家和商人馬可·波羅經中東遠道而來,歷時4年多,於1275年到達元大都。他在我國遊歷17年後寫下《馬可·波羅遊記》,激發了歐洲人對古老中國的熱烈嚮往。14世紀初,阿拉伯偉大的旅行家伊本·白圖泰從非洲之角摩洛哥來到我國,書寫了中阿文化交流新篇章。1405年至1433年,鄭和七下西洋,揚帆9萬里,足跡遍及西太平洋和印度洋30多個國家和地區,使中華文明遠播四海。

早在公元1世紀初,儒學已傳入朝鮮,《詩經》和《春秋》等儒家典籍成為朝鮮人的經典讀物。5世紀以前,儒學經朝鮮傳入日本,據《古事記》所載,百濟的阿直岐、王仁是最早到日本的儒家學者。隋唐時期,日本派遣遣隋使、遣唐使和留學生、留學僧學習中國文化,回國後他們借用漢字的偏旁部首和草書,創造了日文的片假名和平假名,而儒家文化隨之普及到日本社會各個階層。

文化的交流、交融和互動,與古代絲綢之路的發展相伴始終,絲綢之路在把多種文化、多種文明緊緊連接起來的同時,形成了別具一格的絲路文化和文明,對世界文明的發展和人類的進步作出了不朽貢獻。

絲綢之路的作用 篇六

絲綢之路的開闢,有力地促進了東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對促成漢朝的興盛產生了積極的作用。這條絲綢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條重要通路。在工業化到來的時刻,完成了它的使命。它已被東起連雲港,西至荷蘭鹿特丹的10900公里長的新亞歐大陸橋所取代。但是,它仍有可開發的新價值。

● 絲綢之路的歷史意義

首先,絲路上的商隊從西方運來稀有動物、植物、皮貨、藥材、香料、珠寶首飾,再從中國運出絲綢、茶葉、瓷器等貨物,這些商品豐富了各國人們的日常生活。

其次,絲綢之路開通後,中原的鑄鐵冶煉,鑿井等技術傳入西域,促進了西域社會生產水平的提高,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中國的四大發明、絲織技術、漆器工藝等也經由絲綢之路傳向世界各地, 促進了世界文明進程。

其三,絲綢之路開通後,西域各國各派使節來中原朝見,密切了中原王朝與西域的政治聯繫;同時波斯、羅馬等帝國也遣使來中國,促進了中西文化交流。

其四,佛 教、拜火教、摩尼教和景教也隨着絲綢之路來到中國,成為很多人的信仰, 並沿着絲綢之路 的分支,傳播到朝鮮半島、日本與其他亞洲國家。另外,絲綢之路在促進民族交融、藝術文化交流等方面也有重大意義。

絲綢之路的歷史意義 篇七

張騫(約前164年-前114年) ,字子文,漢中郡城固(今陝西省漢中市城固縣)人,中國漢代傑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險家,絲綢之路的開拓者。故里在陝西省漢中市城固縣城南2千米處漢江之濱的博望村。

張騫富有開拓和冒險精神。西漢建元二年(前139年),奉漢武帝之命,由大漢帝都長安出發,甘父做嚮導,率領一百多人出使西域,打通了漢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赫赫有名的“絲綢之路”,漢武帝以軍功封其為博望侯。

司馬遷稱讚張騫出使西域為“鑿空”,意思是“開通大道”。張騫先後兩次出使西域,打開了中國與中亞、西亞、南亞以至通往歐洲的陸路交通,從此中國人通過這條通道向西域和中亞等國出售絲綢、茶葉、漆器和其他產品,同時從歐洲、西亞和中亞引進寶石、玻璃器等產品 。張騫被譽為“絲綢之路的開拓者”、“第一個睜開眼睛看世界的中國人”。

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張騫病逝於長安,歸葬漢中故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41oz95.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