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新版商務的禮儀【精品多篇】

新版商務的禮儀【精品多篇】

新版商務的禮儀【精品多篇】

國際商務禮儀 篇一

一、儀表禮儀

a.選擇適當的化粧品和與自己氣質、臉型、年齡等特點相符的化粧方法,選擇適當的髮型來增添自己的魅力。

b.服飾及其禮節,要注意時代的特點,體現時代精神;

c.要注意個人性格特點;

d.應符合自己的體形。

二、舉止禮儀

(1)要塑造良好的交際形象,必須講究禮貌禮節,為此,就必須注意你的行為舉止。舉止禮儀是自我心誠的表現,一個人的外在舉止行動可直接表明他的態度。做到彬彬有禮,落落大方,遵守一般的進退禮節,儘量避免各種不禮貌、不文明習慣。

(2)到顧客辦公室或家中訪問,進門之前先按門鈴或輕輕敲門,然後站在門口等候。按門鈴或敲門的時間不要過長,無人或未經主人允許,不要擅自進入室內。

(3)在顧客面前的行為舉止

☆當看見顧客時,應該點頭微笑致禮,如無事先預約應先向顧客表示歉意,然後再説明來意。同時要主動向在場人都表示問候或點頭示意。

☆在顧客家中,未經邀請,不能參觀住房,即使較為熟悉的,也不要任意撫摸劃玩弄顧客桌上的東西,更不能玩顧客名片,不要觸動室內的書籍、花草及其它陳設物品。

☆在別人(主人)未坐定之前,不易先坐下,坐姿要端正,身體微往前傾。☆要用積極的態度和温和的語氣與顧客談話,顧客談話時,要認真聽,回答時,以“是”為先。眼睛看着對方,不斷注意對方的神情。

☆站立時,上身要穩定,雙手安放兩側。

三、談吐禮儀

(一)交際用語初次見面應説:幸會看望別人應説:拜訪等候別人應説:恭候請人勿送應用:留步對方來信應稱:惠書麻煩別人應説:打擾請人幫忙應説:煩請求給方便應説:借光託人辦事應説:拜託請人指教應説:請教他人指點應稱:賜教請人解答應用:請問贊人見解應用:高見歸還原物應説:奉還求人原諒應説:包涵歡迎顧客應叫:光顧老人年齡應叫:高壽好久不見應説:久違客人來到應用:光臨中途先走應説:失陪與人分別應説:告辭贈送作用應用:雅正。

(二)推銷的語言

1、推銷語言的基本原則

⑴以顧客為中心原則;

⑵ “説三分,聽七分”的原則;

⑶避免使用導致商談失敗語言的原則;

⑷ “低褒感微”原則;

⑸通俗易懂,不犯禁忌原則。

2、推銷語言的主要形式

⑴敍述性語言①語言要準確易懂; ②提出的數字要確切,③強調要點。

⑵發問式語言(或提問式) ①一般性提問。 ②直接性提問。 ③誘導性提問,④選擇性提問。 ⑤徵詢式提問法。 ⑥啟發式提問。

⑶勸説式語言(或説服式)打動顧客的四條原則。 ①人們從他們所信賴的推銷員那裏購買; ②人們從他們所敬重的推銷員那裏購買; ③人們希望由自己來做決定; ④人們從理解他們需求及問題的推銷員那裏購買。

3、推銷語言的表示技巧

⑴敍述性語言的表示技巧

⑵發問式語言的表示技巧提出問題發現顧客需要,是誘導顧客購買的重要手段,有人説,推銷是一門正確提問的藝術,頗有道理。

技巧:A根據談話目的選擇提問形式。B巧用選擇性問句,可增加銷售量。C用肯定性誘導發問法,會使對方易於接受。D運用假設問句,會使推銷效果倍增。

⑶勸説式語言的表示技巧

a.運用以顧客為中心的句式、詞彙。

b.用假設句式會產生較強的説服效果。

c.強調顧客可以獲得的利益比強調價格更重要。

d.面對顧客拒絕,不要氣餒。面對拒絕,有經驗的推銷員往往分析拒絕的原因,揣摩顧客的心理,然後針對性地進行説服。

⑷推銷語言的運用藝術

①推銷語言藝術的運用,必須以滿足推銷對象的需求為前提

②推銷語言藝術的運用必須能準確傳遞推銷信息

③推銷語言藝術的運用必須能引起推銷對象的興趣

(三)肢體語藝術。

在人際交往中,語言是一種交流方式,大量的卻是非語言,即體語。

2、在交際活動中,懇切、坦然、友好、堅定、寬容的眼神,會給人親近、信任、受尊敬的感覺,而輕佻、遊離、茫然、陰沉、輕蔑的眼神會使人感到失望,有不受重視的感覺。

3、在交際中善於運用空間距離。人們所在空間分為4個層次:

①親密空間15-46cm,這是最親的人,如父母、戀人、愛人;

②個人空間460cm-1.2m,一般親朋好友之間,促膝談心,拉家常;

③社交空間1.2m-3.6m,社交場合與人接觸,上下級之間保持距離,保持距離,會產生威嚴感,莊重感;

④公眾空間>3.6m,社交場合與人接觸,上下級之間保持距離。

4、交際中自我表現與分寸把握

5、交談中不善於打開話題,怎麼辦找話題的方法是:

①中心開花法;

②即興引入法;

③投石問路法;

④循趣入題法。

6、交際中不善於提問怎麼辦怎樣做到“善問”呢?

①由此及彼地問;

②因人而異地問;

③胸有成竹地問;

④適可而止的問;

⑤彬彬有禮的問。

四、介紹的禮儀

1、當主人向自己介紹別人;

2、自我介紹態度;

3、為他人作介紹。

五、稱呼禮儀

1、正確、適當的稱呼。它不僅反映着自身的教養、對對方尊重的程度,甚至還體現着雙方關係達到的程度和社會風尚。務必注意:一是要合乎常規,二是要入鄉隨俗這兩點。

另外,還應對生活中的稱呼、工作中的稱呼、外交中的稱呼、稱呼的禁忌細心掌握,認真區別。生活中的稱呼應當親切、自然、準確、合理。在工作崗位上,人們彼此之間的稱呼是有特殊性的,要求莊重、正式、規範。以交往對象的職務、職稱相稱,這是一種最常見的稱呼方法。比如張經理、李局長。國際交往中,因為國情、民族、宗教、文化背景的不同,稱呼就顯得千差萬別。一是要掌握一般性規律,二是要注意國別差異。在政務交往中,常見的稱呼除“先生”、“小姐”、“女士”外,還有兩種方法,一是稱呼職務(對軍界人士,可以以軍銜相稱),二是對地位較高的稱呼“閣下”。教授、法官、律師、醫生、博士,因為他們在社會中很受尊重,可以直接作為稱呼。在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講英語的國家裏,姓名一般有兩個部分構成,通常名字在前,姓氏在後。對於關係密切的,不論輩份可以直呼其名而不稱姓。比如:俄羅斯人的姓名有本名,父名和姓氏三個部分。婦女的姓名婚前使用父姓,婚後用夫姓,本名和父名通常不變。日本人的姓名排列和我們一樣,不同的是姓名字數較多。日本婦女婚前使用父姓,婚後使用夫姓,本名不變。

2、稱呼的五個禁忌

我們在使用稱呼時,一定要避免下面幾種失敬的做法。

(1)錯誤的稱呼

常見的錯誤稱呼無非就是誤讀或是誤會。

誤讀也就是念錯姓名。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對於不認識的字,事先要有所準備;如果是臨時遇到,就要謙虛請教。誤會,主要是對被稱呼的年紀、輩份、婚否以及與其他人的關係作出了錯誤判斷。比如,將未婚婦女稱為“夫人”,就屬於誤會。相對年輕的女性,都可以稱為“小姐”,這樣對方也樂意聽。

(2)使用不通行的稱呼

有些稱呼,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比如山東人喜歡稱呼“夥計”,但南方人聽來“夥計”肯定是“打工仔”。中國人把配偶經常稱為“愛人”,在外國人的意識裏,“愛人”是“第三者”的意思。

(3)使用不當的稱呼

工人可以稱呼為“師傅”,道士、和尚、尼姑可以稱為“出家人”。但如果用這些來稱呼其他人,沒準還會讓對方產生自己被貶低的感覺。

(4)使用庸俗的稱呼

有些稱呼在正式場合不適合使用。例如,“兄弟”、“哥們兒”等一類的稱呼,雖然聽起來親切,但顯得檔次不高。

(5)稱呼外號

對於關係一般的,不要自作主張給對方起外號,更不能用道聽途説來的外號去稱呼對方。也不能隨便拿別人的姓名亂開玩笑。

六、握手禮儀

(一)握手的順序:

主人、長輩、上司、女士主動伸出手,客人、晚輩、下屬、男士再相迎握手。

(二)握手的方法:

1、一定要用右手握手。

2、要緊握雙方的手,時間一般以1~3秒為宜。當然,過緊地握手,或是隻用手指部分漫不經心地接觸對方的手都是不禮貌的。

3、被介紹之後,最好不要立即主動伸手。年輕者、職務低者被介紹給年長者、職務高者時,應根據年長者、職務高者的反應行事,即當年長者、職務高者用點頭致意代替握手時,年輕者、職務低者也應隨之點頭致意。和年輕女性或異國女性握手,一般男士不要先伸手。

4、握手時,年輕者對年長者、職務低者對職務高者都應稍稍欠身相握。有時為表示特別尊敬,可用雙手迎握。男士與女士握手時,一般只宜輕輕握女士手指部位。男士握手時應脱帽,切忌戴手套握手。

5、握手時雙目應注視對方,微笑致意或問好,多人同時握手時應順序進行,切忌交叉握手。

6、在任何情況拒絕對方主動要求握手的舉動都是無禮的,但手上有水或不乾淨時,應謝絕握手,同時必須解釋並致歉。

7、握手時首先應注意伸手的次序。在和女士握手時,男士要等女士先伸手之後再握,如女士不伸手,或無握手之意,男士則點頭鞠躬致意即可,而不可主動去握住女士的手;在和長輩握手時,年輕者一般要等年長者先伸出手再握;在和上級握手時,下級要等上級先伸出手再趨前握手。另外,接待來訪客人時,主人有向客人先伸手的義務,以示歡迎;送別客人時,主人也應主動握手錶示歡迎再次光臨。

8、握手時一定要用右手,這是約定俗成的禮貌。在一些東南亞國家,如印度、印尼等,人們不用左手與他人接觸,因為他們認為左手是用來洗澡和上衞生間的。如果是雙手握手,應等雙方右手握住後,再將左手搭在對方的右手上,這也是經常用的握手禮節,以表示更加親切,更加尊重對方。

9、在握手的同時要注視對方,態度真摯親切,切不可東張西望,漫不經心。如果是一般關係、一般場合,雙方握手時稍用力握一下即可放開,時間一般為2至5秒。如果關係親密、場合隆重,雙方的手握住後應上下微搖幾下,以體現出熱情。如果男士同女士握手,一般只輕握女方的手指部分,不宜握得太緊太久。

10、如果是戴着手套,握手前要先脱下手套。若實在來不及脱掉,應向對方説明原因並表示歉意。不過在隆重的晚會上,女士如果是穿着晚禮服並戴着通花的長手套則可不必脱下。

雖然握手是一件再簡單不過的動作,但它貫穿於各國人們交往、應酬的各個環節,因此我們決不能忽視以上所説的握手禮節。

七、通信禮儀

1、書寫規範、整潔;

2、態度要誠怒熱情;

3、文字要簡煉、得體;

4、內容要真實、確切。

八、電話禮儀

1、電話預約基本要領。

①力求談話簡潔,抓住要點;

②考慮到交談對方的立場;

③使對方感到有被尊重的感覺;

④沒有強迫對方的意思。

九、赴宴禮儀

接到對方請柬

1、嚴守時間;

2、致祝酒辭,一般是主人和主賓先碰杯。;

3、進餐,

4、喝酒;

5、喝茶或咖啡;

6、散席。

各國商務禮儀常識

國際商務禮儀應該根據不同國家的特點來進行,下面就來介紹英國、法國、德國、中東地區的商務禮儀常識。

英國:如果公司與英國有工作往來,從事商務活動要避開7、8兩月,因為這時很多商務人士都在休假。此外,也要避開聖誕節、復活節等傳統節日。與中國不同,英國很少有禮尚往來一説,所以就算送禮也不能送重禮,以免讓人感覺有賄賂之嫌。英國自稱“紳士之國”,所以與英國工商界人士打交道一定要注意禮儀。

法國:眾所周知,法國是一個浪漫國度,法國人不是那麼嚴謹與刻板,所以與法國工商界人士打交道不用很正式,輕鬆隨意一點更好。另外,法國人熱衷於度假,他們不會為了工作而推遲度假時間,因而在工作往來中要避開那些節假日,還要避開那些休假的時間。

德國:大家對於德國人的印象就是嚴謹與刻板,做事猶如機械一般有條不紊、井井有條。所以,如果要與德國工商界人士打交道,穿着要正式,不能遲到早退,交談時不要過分吹噓。

中東地區:這一地區的人很保守,且性格固執脾氣倔強,有着很濃的家族觀念,不會輕易相信外人。所以,與中東地區的工商界人士打交道,穿着要非常正式,且不能一上來就直切主題,而是應該先建立一個朋友關係,要融入他們的話題。

國際商務禮儀注意要點

1、交流方式要注意。在國外幾乎所有的會談都是英語,如果語言上有障疑,可隨團帶備或在當地聘請一位翻譯。此外,在多數會談中,開場白都非常簡短,交流也都很快進入正題;切忌在會議中斜靠在椅子上,或把手放在頭後面,或二、三人竊竊私語,或閉目小睡,或無精打采等,這些都是對交談雙方的不尊重並會引致反感。

2、見面進要有禮有節。一般在做自我介紹時要先講自己的身份,然後請教對方。此外,國際上往往在互相介紹時有互相交換名片的習慣。

3、參加商務活動要守時,因為出席商務活動抵達時間的遲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對訪問國主人的尊重程度。

4、參加宴請活動要有禮節。出席宴會應正點或提前二、三分鐘抵達,告辭時要等主賓退席後才能退席。確實有事需提早退席,應向訪問國主人道歉後悄悄離去。

5、選擇適當之稱呼方式。在國際交流中,一般在招呼上均稱先生、女士和小姐。但要注意在招呼地位高的官方人士時,要選用“閣下”或稱呼其“職銜”方式。

6、帶備適當之禮品。在國外,大多數商業機構有鼓勵或禁止送禮,有時贈送禮品會使訪問國主人處於一種在道德上進退兩難的境地。但適當之友誼禮品,如國產的一些很有特色且花銷不大的紀念品或帶有公司標誌的意義和獨到的作用。

7、穿着服飾要合適。參加商務活動或宴請,正統的西服和領帶是必要的,對女士來説一般也應着禮服或西服。

8、要了解和尊重各國的特殊習俗。出國前最好是多查閲些有關訪問國資料,瞭解其特殊的風俗習慣和禮節;否則會使訪問國的主人誤以為對他們不尊重,以致整個商務訪問活動賓主雙方的不愉快,甚而轍底失敗。

基本商務禮儀 篇二

在商務交往過程中,相互拜訪是經常的事,如果懂得商務拜訪禮儀,無疑會為拜訪活動增添色彩。

商務拜訪禮儀

拜訪前的準備

有句古話説得好:不打無準備之仗。商務拜訪前同樣需要做好充分準備。

預約不能少

拜訪之前必須提前預約,這是最基本的禮儀。一般情況下,應提前三天給拜訪者打電話,簡單説明拜訪的原因和目的,確定拜訪時間,經過對方同意以後才能前往。

明確目的

拜訪必須明確目的,出發前對此次拜訪要解決的問題應做到心中有數。例如,你需要對方為你解決什麼,你對對方提出什麼要求,最終你要得到什麼樣的結果等,這些問題的相關資料都要準備好,以防萬一。

禮物不可少

無論是初次拜訪還是再次拜訪,禮物都不能少。禮物可以起到聯絡雙方感情,緩和緊張氣氛的作用。所以,在禮物的選擇上還要下一番苦功夫。既然要送禮就要送到對方的心坎裏,瞭解對方的興趣、愛好及品位,有針對性地選擇禮物,儘量讓對方感到滿意。

自身儀表不可忽視

骯髒、邋遢、不得體的儀表,是對被拜訪者的輕視。被拜訪者會認為你不把他放在眼裏,對拜訪效果有直接影響。一般情況下,登門拜訪時,女士應着深色套裙、中跟淺口深色皮鞋配肉色絲襪;男士最好選擇深色西裝配素雅的領帶,外加黑色皮鞋、深色襪子。

拜訪過程

商務拜訪過程中的禮儀眾多,歸納為以下幾點供人們參考

較強的時間觀念

拜訪他人可以早到卻不能遲到,這是一般的常識,也是拜訪活動中最基本的禮儀之一。早些到可以借富裕的時間整理拜訪時需要用到的資料,並正點出現在約定好的地點。而遲到則是失禮的表現,不但是對被拜訪者的不敬,也是對工作不負責任的表現,被拜訪者會對你產生看法。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因故不能如期赴約,必須提前通知對方,以便被拜訪者重新安排工作。通知時一定要説明失約的原因,態度誠懇地請對方原諒,必要時還需約定下次拜訪的日期、時間。

先通報後進入

到達約會地點後,如果沒有直接見到被拜訪對象,拜訪者不得擅自闖入,必須經過通報後再進入。一般情況下,前往大型企業拜訪,首先要向負責接待人員交代自己的基本情況,待對方安排好以後,再與被拜訪者見面。當然,生活中不免存在這樣的情況,被拜訪者身處某一賓館,如果拜訪者已經抵達賓館,切勿魯莽直奔被拜訪者所在房間,而應該由賓館前台接待打電話通知被拜訪者,經同意以後再進入。

舉止大方,温文爾雅

見面後,打招呼是必不可少的。如果雙方是初次見面,拜訪者必須主動向對方致意,簡單地做自我介紹,然後熱情大方地與被拜訪者行握手之禮。如果雙方已經不是初次見面了,主動問好致意也是必須的,這樣可顯示出你的誠意。説到握手不得不強調一點,如果對方是長者、高職或女性,自己絕對不能先將手伸出去,這樣有抬高自己之嫌,同樣可視為對他人的不敬。

見面禮行過以後,在主人的引導之下,進入指定房間,待主人落座以後,自己再坐在指定的座位上。

開門見山,切忌囉嗦

談話切忌囉嗦,簡單的寒暄是必要的,但時間不宜過長。因為,被拜訪者可能有很多重要的工作等待處理,沒有很多時間接見來訪者,這就要求,談話要開門見山,簡單的寒暄後直接進入正題。

當對方發表自己自己的意見時,打斷對方講話是不禮貌的行為。應該仔細傾聽,將不清楚的問題記錄下來,待對方講完以後再請求就不清楚問題給予解釋。如果雙方意見產生分歧,一定不能急躁,要時刻保持沉着冷靜,避免破壞拜訪氣氛,影響拜訪效果。

把握拜訪時間

在商務拜訪過程中,時間為第一要素,拜訪時間不宜拖得太長,否則會影響對方其他工作的安排。如果雙方在拜訪前已經設定了拜訪時間,則必須把握好已規定的時間,如果沒有對時間問題做具體要求,那麼就要在最短的時間裏講清所有問題,然後起身離開,以免耽誤被拜訪者處理其他事務。

拜訪結束

拜訪結束時,如果談話時間已過長。起身告辭時,要向主人表示"打擾"歉意。出門後,回身主動與主人握別,説"請留步"。待主人留步後,走幾步再回首揮手致意"再見"。

商務拜訪是當今最流行的一種辦公形式,也是對禮儀要求最多的活動之一。掌握好上述禮儀要領,將有助於你的商務工作順利進行。

基本商務禮儀 篇三

1、穿着大方格子的西裝。

這種款式的西裝給人的感覺不夠正式,穿起來會有農民企業家的感覺或者別人以為你在度假。

2、穿着緊身牛仔褲。

這樣的衣着很危險,雖然緊身牛仔褲可以很好的勾勒出臀部曲線,但是身材比較“苗條”的男士還是不要做這樣的大膽嘗試。

3、穿着有字的短褲。

通常白領男士不會穿短褲出入辦公場合。除非你認為短褲上的字非常有意義,否則還是別穿為妙。

4、穿着有細條紋的內衣。

職場男士的需要不是性感,透視裝要堅決摒棄。如果讓人透過雪白的襯衣看到黑而帶有細條紋的汗衫,可就有傷大雅了。

5、豎起外套領子。

看起來非常有型,但是現實往往美中不足,衣服的面料、場合都會限制到,效果大打折扣不説還會給人做作的感覺。

男士商務禮儀着裝,要穿出男士成功的一面就要有時尚的眼光,但是不要太出格,畢竟你的形象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的事業發展前景。

基本商務禮儀 篇四

(1)、做好打電話前的準備:做好思想準備、精神飽滿;要考慮好通話的大致內容,如怕打電話時遺漏,那麼記下主要內容以備忘;在電話機旁要有記錄的筆和紙。

(2)、電話撥通後,應先説“您好”,問對方:是某單位和個人。得到明確答覆後,再自報家門,報單位和你個人的名字。

(3)、如對方幫你去找人聽電話,此時,打電話的人應拿住話筒,不能放下話筒幹別的事。

(4)、告知“某不在”時,你不可“喀嚓”就掛斷,而應説“謝謝,我過會兒再打”或“如方便,麻煩您轉告”或“請告訴他回來後給我回個電話,我的電話號碼是……”

(5)、電話撥錯了,應向對方表示歉意,“對不起,我打錯了”,切不可無禮的就關斷電話。

(6)、如要求對方對你的電話有所記錄,應有耐心,別催問:“好了嗎?”、“怎麼這麼慢!”

(7)、打電話時,要口對話筒,説話聲音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説話要富於節奏,表達要清楚,簡明扼要,吐字清晰,切忌説話矯揉造作,嗲聲嗲氣。

(8)、給單位打電話時,應避開剛上班或快下班時間,因為接聽電話的人不耐煩。居家打電話宜在中飯或晚飯或晚上的時間,但太晚或午睡的時間不宜。

(9)、通話應簡單明瞭,對重要內容可以扼要地向對方再敍述一遍,以求確認。

(10)、不佔用公司電話談個人私事,更不允許在工作時間用電話與親朋好友聊天。

(11)、通話完畢,應友善地感謝對方:“打攪你了,對不起,謝謝您在百忙中接聽我的電話”,或者“和您通話感到很高興,謝謝您,再見”。

商務禮儀 篇五

握手的標準方式:

行至距握手對象1米處,雙腿立正,上身略向前傾,伸出右手,四指併攏,拇指張開與對方相握,握手時用力適度,上下稍晃動3、4次,隨即鬆開手,恢復原狀。與人握手,神態要專注、熱情、友好、自然,面含笑容,目視對方雙眼,同時向對方問候。

握手的先後順序:

男女之間握手,男方要等女方先伸手後才能握手,如女方不伸手,無握手之意,方可用點頭或鞠躬致意;賓主之間,主人應向客人先伸手,以示歡迎;長幼之間,年幼的要等年長的先伸手;上下級之間,下級要等上級先伸手,以示尊重。多人同時握手切忌交叉,要等別人握完後再伸手。握手時精神要集中,雙目注視對方,微笑致意,握手時不要看着第三者,更不能東張西望,這都是不尊重對方的表現。軍人戴軍帽與對方握手時,應先行舉手禮,然後再握手。

握手的力度:

握手時為了表示熱情友好,應當稍許用力,但以不握痛對方的手為限度。在一般情況下,握手不必用力,握一下即可。男子與女子握手不能握得太緊,西方人往往只握一下婦女的手指部分,但老朋友可以例外。

握手時間的長短:

握手時間的長短可根據握手雙方親密程度靈活掌握。初次見面者,一般應控制在3秒鐘以內,切忌握住異性的手久久不鬆開。即使握同性的手,時間也不宜過長,以免對方欲罷不能。但時間過短,會被人認為傲慢冷淡,敷衍了事。

握手的禁忌:

不要在握手時戴着手套或戴着墨鏡,另一隻手也不能放在口袋裏。只有女士在社交場合可以戴着薄紗手套與人握手。握手時不宜髮長篇大論,點頭哈腰,過分客套,這隻會讓對方不自在,不舒服。與基督教徒交往時,要避免交叉握手。這種形狀類似十字架,在基督教信徒眼中,被視為不吉利。與阿拉伯人、印度人打交道,切忌用左手與他人握手,因為他們認為左手是不潔的。除長者或女士,坐着與人握手是不禮貌的,只要有可能,都要起身站立。

握手還含有感謝、慰問、祝賀或相互鼓勵的表示。

商務的禮儀 篇六

1、着裝佩證

1.1工作時間按要求着工作服。工作服乾淨挺括、無破損、無污跡、無折皺,衣釦要完好、齊全。

1.2着黑色皮(布)鞋,鞋面清潔、不破損。女士忌穿鏤空或彩色襪,着裙裝時應配肉色長筒絲襪,不挑絲、破損;男士穿黑、深藍或深灰色襪子。

1.3工牌(證)佩戴在左前胸,工牌(證)無污漬破損。

2、髮飾粧容

2.1頭髮乾淨,髮型、髮飾端莊大方,髮色以黑色為基準,不得染奇異髮色。

2.2女士劉海不可過眼,長髮應盤於腦後;男士不留長髮。

2.3女士應淡粧上崗,面部清新自然;男士忌留鬍鬚。

2.4勤剪指甲,不塗深色指甲油。

1、基本站姿

1.1腳跟靠攏,腳尖分開一拳,兩腿兩膝併攏。

1.2雙臂自然下垂貼於體側,身體直立,頭頸正直。

1.3下頜微收,雙目平視,雙肩打開;收腹挺胸;嘴脣微閉,面帶微笑。

2、迎送賓站姿

2.1基本站姿基礎上,右手疊放於左手於小腹前。

2.2迎賓時,身體前傾30度,目光落於對方腳尖處,停一秒後起身。(送賓時行45度鞠躬禮)。

2.3男士左手握拳,右手自然握在左手腕部,置於小腹前,雙腿略分開站立。

3、服務站姿

3.1保持基本或迎賓站姿,雙手可疊放於小腹前或自然下垂。

3.2腳步隨顧客移動,保持優雅姿態,不得手扶貨架、單腿抖動或靠倚櫃枱等

4、待客站姿

4.1雙手輕扶開票台,上身保持挺直站立,兩腿輪流放鬆休息。

4.2如有顧客,應立即恢復服務站姿。

5、標準蹲姿

5.1兩腿併攏,左腳向後平移一個腳長的距離;右腳全腳着地,左腳腳跟提起,上身直立,緩慢下蹲;下蹲後左膝低於右膝,左膝貼於右小腿內側;上身不要過於彎曲,避免腰部暴露在外。

6、標準行姿

6.1抬頭挺胸,小腹與下頜微收。

6.2行走時手臂自然擺動,肩部不左右搖晃,速度適中,不急不徐。

7、標準指引

7.1行進指引手臂自然前伸,掌心略傾斜向上,五指併攏,指尖指向行進方向。

7.2固定指引手臂自然前伸,與身體成45度角;掌心略傾斜向上,五指併攏,指尖指向所指示物品。

8、標準遞送

8.1物品正面朝上,或尖鋭的一頭朝向自己。雙臂自體前抬起,物品高度與胸部平齊。

8.2雙手拇指在上四指在下,為顧客留出便於接取物品空間。

8.3遞送小票或名片,文字正向顧客,名片接收後應仔細看或輕聲閲讀對方名字。

9、標準表情

9.1面部肌肉放鬆,嘴脣自然張開,嘴角微微上翹,露出上面的6—8顆牙齒。

9.2遵循“三米微笑”原則:即看見顧客、客户或員工,三米內微笑相迎。

10、標準坐姿

10.1身體端正,頭部挺直,坐時佔椅面2/3左右,勿倚靠座椅背部。

10.2手臂自然彎曲,自然搭放於座椅扶手之上,或雙手自然疊放置於腿上。

10.3雙腿併攏垂直於地面,或雙腿併攏同時向左(或右)側傾斜,也可雙膝併攏兩腳交叉。

10.4男士雙腿可併攏,也可分開,但分開的距離不得超過肩寬。

1、接聽電話禮儀

1.1電話鈴聲響起,三聲內接起電話。

1.2接聽電話首先使用“您好,這裏是xx部門,請問…”等文明用語。

1.3接電話時應充分了解對方來電目的,認真傾聽、積極解答,必要時做好文字記錄。

1.4電話溝通過程中要做到語調熱情、文明禮貌、表達清楚、簡明扼要。

1.5通話結束,應確認對方已結束通話,在對方掛機後再掛斷電話;

2、撥打電話禮儀

2.1電話接通時首先向對方問好:“您好,我是xx單位(部門)的xxx,我想找xxx” 。

2.2提倡“三分種原則”,儘可能限制通話時間長度,節省雙方時間。

2.3通話需結束時,向對方明確告知,彼此道別,説 “再見”,再掛電話。

1、握手禮

1.1商務場合,職務、身份高的人先伸手;社交場合,女士為尊,當尊者沒有主動伸手時,另一方點致意即可。

1.2距對方約一步時站定,上身稍前傾並微笑注視對方,伸出右手握住對方整個手掌,握三至五秒。

2、點頭禮

2.1面帶微笑,頭部輕輕向下點,同時配以“您好”“早上好”等問候用語;

2.2遇到熟人、在不宜交談的地方或同一場合多次見面、遇上多人而又無法逐一問候時、上班首次遇到同事、在營業現場迎面遇到顧客等場合。

3、鞠躬禮(適用於迎送賓時)

一般行30度~45度鞠躬禮;以前搭手站姿為基礎(男士右手握住左手),身體前傾時以腰為軸,保持頭、頸、背成一條直線,目光落於對方腳尖處,停一秒鐘後起身。

4、謙讓禮

4.1行進在較窄或擁堵的通道,對面遇到客人時,應向右後方退一步,身體側向客人,給客人留出行走空間;目視顧客,當目光與顧客相遇,向顧客微笑點頭,,也可配合問候,如“您好”或“您先請”等;

4.3乘電梯或使用洗手間時,應請客人先行,使用標準指引手勢,並配合用語:您先請;

4.4進入直行電梯,如方便應主動詢問並幫助客人按下樓層按鈕;

4.5出直行電梯門時,用手擋住電梯門,用標準指引手勢請客人先出,配合用語;您先請;

4.6乘扶手電梯時,應始終靠右側站立,留出左側快速通道,以方便有急事的人先行。

4.7進出門時,遇到顧客應讓顧客先行;在推開門或簾子時,要注意後面是否有人,若有人應提醒後面的人扶好再撒手,忌猛的撒手碰到後面的人;如遇行動不便或年長者,可為其拉門請他人先行。

商務的禮儀 篇七

商務接待成功的祕訣在於細心,照顧到每一個客人的喜好,他們會高興你的細心的。瞭解客人,對新老朋友都熱情相待。在行政接待中提高公司形象,強調公司的任務,但要做得圓滑而漂亮。

五指併攏,手心向上,指向被介紹人。

先介紹位卑者給位尊者。先將男士介紹給女士;年輕的給年長的;自己公司的同事給別家公司的同事;先將職位稍低者介紹給職位高者;公司同事給客户;非官方人事給官方人士;本國同事給外國同事;如果身邊各有一人,先介紹右邊的,再介紹左邊的。

握手時,距對方約一步遠,上身稍向前傾,兩足立正,伸出右手,四指併攏,虎口相交,拇指張開下滑,向受禮者握手。

掌心向裏握手顯示出一個人的謙卑和畢恭畢敬。平等而自然的握手姿態是兩手的手掌都處於垂直狀態。這是一種最普通也最穩妥的握手方式。

握手時要講究先後次序,由尊而卑,即先年長者後年幼者,先長輩再晚輩,先老師後學生,先女士後男士,先已婚者後未婚者,先上級後下級。

在接待來訪者時,這一問題變得特殊一些:當客人抵達時,應由主人首先伸出手來與客人相握。而在客人告辭時,就應由客人首先伸出手來與主人相握。前者是表示“歡迎”,後者就表示“再見”。

當你在握手時,不妨説一些問候的話,可以握緊對方的手,語氣應直接而且肯定,並在加強重要字眼時,緊握着對方的手,來加強對方對你的印象。

不要用左手相握,尤其是和阿拉伯人、印度人打交道時要牢記,因為在他們看來左手是不潔的;

在和信徒交往時,要避免兩人握手時與另外兩人相握的手形成交叉狀,這種形狀類似十字架,在他們眼裏這是很不吉利的;

不要在握手時戴着手套或墨鏡,只有女士在社交場合戴着薄紗手套握手,才是被允許的;

不要在握手時另外一隻手插在衣袋裏或拿着東西;

不要在握手時面無表情、不置一詞或長篇大論、點頭哈腰,過份客套;

不要在握手時僅僅握住對方的手指尖,好像有意與對方保持距離。

不要在握手時把對方的手拉過來、推過去,或者上下左右抖個沒完;

不要拒絕和別人握手,即使有手疾或汗濕、弄髒了,也要和對方説一下“對不起,我的手現在不方便”。

如果是坐着,儘可能起身接受對方遞來的名片;輩份較低者,率先以右手遞出個人的名片;到別處拜訪時,經上司介紹後,再遞出名片;接受名片時,應以雙手去接,並確定其姓名和職務;接受名片後,不宜隨手置於桌上;經常檢查皮夾,不可遞出污舊或皺摺的名片;名片夾或皮夾置於西裝內袋,避免由褲子後方的口袋掏出;儘量避免在對方的名片上書寫不相關的東西;不要無意識地玩弄對方的名片;上司在時不要先遞交名片,要等上司遞上名片後才能遞上自己的名片。

接待人員帶領客人到達目的地,應該有正確的引導方法和引導姿勢。

1、在走廊的引導方法。接待人員在客人二三步之前,配合步調,讓客人走在內側。

2、在樓梯的引導方法。當引導客人上樓時,應該讓客人走在前面,接待人員走在後面,若是下樓時,應該由接待人員走在前面,客人在後面,上下樓梯時,接待人員應該注意客人的安全。

3、在電梯的引導方法。引導客人乘坐電梯時,接待人員先進入電梯,等客人進入後關閉電梯門,到達時,接待人員按“開”的鈕,讓客人先走出電梯。

4、客廳裏的引導方法。當客人走入客廳,接待人員用手指示,請客人坐下,看到客人坐下後,才能行點頭禮後離開。如客人錯坐下座,應請客人改坐上座(一般靠近門的一方為下座)。

(一)小轎車

1、小轎車的座位,如有司機駕駛時,以後排右側為首位,左側次之,中間座位再次之,前坐右側殿後,前排中間為末席。

2、如果由主人親自駕駛,以駕駛座右側為首位,後排右側次之,左側再次之,而後排中間座為末席,前排中間座則不宜再安排客人。

3、主人夫婦駕車時,則主人夫婦坐前座,客人夫婦坐後座,男士要服務於自己的夫人,宜開車門讓夫人先上車,然後自己再上車。

4、如果主人夫婦搭載友人夫婦的車,則應邀友人坐前座,友人之婦坐後座,或讓友人夫婦都坐前座。

5、主人親自駕車,坐客只有一人,應坐在主人旁邊。若同坐多人,中途坐前座的客人下車後,在後面坐的客人應改坐前座,此項禮節最易疏忽。

6、女士登車不要一隻先踏入車內,也不要爬進車裏。需先站在座位邊上,把身體降低,讓臀部坐到位子上,再將雙腿一起收進車裏,雙膝一定保持合併的姿勢。

(二)吉普車

吉普車無論是主人駕駛還是司機駕駛,都應以前排右坐為尊,後排右側次之,後排左側為末席。上車時,後排位低者先上車,前排尊者後上。下車時前排客人先下,後排客人再下車。

(三)旅行車

我們在接待團體客人時,多采用旅行車接送客人。旅行車以司機座後第一排即前排為尊,後排依次為小。其座位的尊卑,依每排右側往左側遞減。

國際商務禮儀 篇八

因工作需要,有些人要經常與外國商界打交道。商業界的社交與普通社交的區別在於,有嚴格的等級關係和正規聚會及活動方式。在這其中,有關人士必須注意自己行為的禮儀。

“如果一個人天性乖僻和喜歡爭論,又不能明辨是非,那對他是沒有什麼幫助的。所以説,一個舉止完美的商人的品質,應該是懂得別人的需要和狀況,懂得怎樣對上級的指示和下級的埋怨或異議。”(〔英〕埃.伯.唐納德:《現代西方禮儀》第十二章)

商業界的人士十分講究行為舉止和心理承受能力,一個成功的商人總是形象高雅又善解人意的;從形象上説,同外國商界人士交往,衣着必須得體。男士的袖子捲起但不要起過肘部,初次與人交往時,要在衣着上給人以莊重、嚴肅感。女士的形象,按西方正統的商業禮議,則不能穿露胸、透明的罩衫及超短裙、開衩或佩戴撞擊有聲的飾物。

與西方商界人士面談時,不要過於追問對方的經歷。與一位西方女士見面,一定要請女士先坐,然後自已方可就座;與女士乘車或電梯,一定要讓女士先行。

與日本商人交往,一般要先弄清交往的直接對象,送上名片,然後再找機會會談一次,不要奢望一見面就會討論業務之事。在商業界,年長者比年輕者地位高,買方比賣方地位高;假如同日本人互相致意,最好採取互相鞠躬的形式。一定要留心,鞠躬的深度是互敬深淺的代號。

與日本商人交往,當他們説“是”時,決不意味着是“同意了”,而是指聽懂了你的話,日本人拒絕他人,常用“我得想一想”來代替“不”字。在西方,終止商業交往用一封斷絕關係信是一種禮貌的行為。不過,信必須從紙到寫都十分講究。因為在西方人眼中,廉價的信箋是不會迎得對方信任的。使用商業信箋,應印上自己的名字、地址、電話號碼等。

同國外商人洽談業務,必須提前相約,不可貿然而去;在西方人的禮儀中,不經相約就去拜訪別人是失禮的;一般説,欲去訪問一個大公司或商人,應提前幾天通知對方,屆時應提前5一10分鐘到達。當訪問結束時,常由地位較高之人提出結束建議。如果是接待外賓,一定要在結束後送出辦公室門口,以示敬意。此外,還可以讓祕書帶路送出。

商業界人士的人部分時間都花在開董事會和部門會上了。與外商合資,一定要盡力參加所有的人型會議,且在會上要聽從主席的安排。如果持有不同意見,可以在輪流發言時闡明,切忌亂説亂動。

與外國商人、由其是重要商人交往,洽談重要業務,千萬要注意新聞報道的情況。在沒有談出結果時,最好不要向記者發表談話,否則會造成嚴重後果。聰明的商界人士,對待新聞界的態度最好一笑了之,少説為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e8mew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