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放射管理制度【精品多篇】

放射管理制度【精品多篇】

放射管理制度【精品多篇】

放射管理制度 篇一

一、放射科成立以科主任為組長的醫療質量管理小組,在院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領導下開展工作,並對其負責。

二、落實醫院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建立的操作規程,醫療質量標準及措施。

三、建立健全本科室醫療工作制度,制定切實可行的'科室醫療質量管理目標和工作計劃並組織實施。

四、定期開展活動,每月對本科室醫療質量進行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並將檢查結果通報全科及上報醫院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

五、對職能部門反饋的質量問題及時進行落實整改。

六、負責落實本科室醫、護人員的再教育,不斷提高醫護人員的職業素質和業務水平。

七、負責制定本科室防止醫療差錯事故的措施、質量與安全管理工作方案。

放射科管理制度 篇二

放射科管理制度

一、放射科工作制度

1、嚴格執行醫院制定的各項規章制度。

2、衣帽整潔,掛牌服務,遵守勞動紀律,以病人為中心,做好優質服務。

3、各項影像檢查須由臨牀醫生詳細填寫申請單,急診病員隨到隨檢,老弱病殘患者優

先。各種特殊影像檢查和造影檢查應事先預約。

4、各崗位人員均要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和技術操作常規,詳細閲讀申請單,瞭解病史、體徵、檢查目的,必要時親自詢問和檢查。

5、重要的攝片由放射科診斷醫師和技術人員共同確定,攝影完後,待觀察影像合格後方囑病人離去。

6、危重病員的檢查,必要時應由臨牀醫師攜帶急救藥品陪同檢查,大出血、血壓過低、休克等危重病員須經臨牀處理待病人穩定後再做檢查。

7、在規定的時限,由執業醫師密切結合臨牀病史、體徵,按規範書寫診斷報告,並實

行雙籤審核制度。進修和實習醫師在上級醫師指導下進行工作。

8、堅持每日集體讀片,評定影像和診斷質量,科內定期組織專業知識學習和討論,不斷提高檢查和診斷水平。

9、影像資料由專人管理、歸檔、借閲。

10、重視安全工作,嚴禁在科內使用電爐,燃油(氣)具,嚴禁在工作場所吸煙。

11、做好病人、家屬和工作人員的輻射防護工作,保護好患者的隱私。

12、愛護設備,定期保養,出現故障立刻彙報,並與設備科聯繫,及時解決。

13、X線攝影T提供24小時×7的急診檢查服務。

二、放射科質量安全管理制度

1、建立科室質量與安全管理小組,科主任任組長。下設診斷質量控制、技術質量控制

兩個二級管理小組,質量控制管理小組負責質量檢查、督促。

2、建立投照質量控制標準和診斷報告質量控制標準。

3、嚴格執行投照質量控制標準和診斷報告質量控制標準,減少醫療缺陷、差錯,杜絕責任事故。

4、診斷質量控制小組負責診斷質量日常檢查,定期進行質量情況彙總、分析和報告,開展質量管理討論。

5、技術質量控制小組負責投照質量日常檢查,定期進行質量情況彙總、分析和報告,開展質量管理討論。

6、建立質量管理資料檔案。

7、建立質量缺陷控制檢查與改進措施記錄本。

8、嚴格執行集體閲片制度和疑難病討論、會診制度、業務學習制度及重點病例隨訪與反饋制度。

9、對影響較大、造成後果的診斷、投照質量問題應及時報告醫務科,不得隱瞞、拖延。

三、投照質量控制制度及標準

1、投照人員上班時應對X線機、電源、激光相機等設備、器材例行檢查和維護,保持設備、器材的完備、正常、清潔。

2、查對病人姓名、性別、年齡、診斷、投照目的和部位,合理設計膠片規格、數量。

3、投照檢查及病人信息登記做好“三查三對”,病人、投照部位、登記薄、會診單、膠片編號三統一。

4、嚴格執行放射質量控制的放射檢查設計原則和檢查的位置標準、暗室技術質量標準、規範操作程序。

5、規範各部位投照方法,嚴格影像質量控制。

6、X線照片綜合評價標準:甲片:≥90%;廢片:低於2%。

四、放射科影像診斷報告書寫與審核制度

1、放射科影像診斷報告由執業醫師資質的醫學影像診斷專業醫師出具。

2、報告醫師應認真核對申請單、病人信息(姓名、性別、年齡、科別、住院號、病室、病牀、門診號、影像號、檢查日期等)

3、影像報告必須按照報告書寫規範完成。

4、平診報告在2小時以內發出,急診30分鐘發出,造影和疑難病例可於24小時內發出。

5、影像報告須由主治醫師及其上級醫師審核(同級醫生可相互審核)登記後發出。

6、審核醫師認真核對所寫影像診斷報告的病人信息是否與申請單、照片上的信息相符合。

7、審核醫師認真審核影像診斷報告的格式、內容是否規範化,描述是否合理。

8、對錯誤的診斷報告如已發出要及時收回,發給正確更正報告,並要記錄時間,報告人,有無不良後果等情況。

9、診斷組組長每週對全科醫師的報告進行抽查,每月統計審閲結果,發現問題,及時通報,並提出改進措施。

五、放射科診斷閲片制度

1、科室實行集體閲片會診制,每週工作日早晨準時閲片,除值班人員外全部參加。

2、閲片由頭天報告醫生主持,要提前做好準備,選出疑難病例和典型病例或罕見病例進行討論和示教。

3、上級醫師在讀片過程中,要採取提問方式、啟發式等方法,提高住院醫生獨立思考能力。

4、讀片應密切結合病史、體格檢查及其他必要的檢查資料進行充分討論,遇有疑難問題時,可協同各有關科室會診解決。

5、讀片後上級醫師要進行小結。

六、放射科圖像質量評片制度

1、目的是運用質量監測手段,對差片和廢片形成原因進行分析,加強診斷質量控制不斷改進技術工作,提高優質片率,減少廢片,降低患者X線輻射劑量,方便病人。

2、每週應在技術組組長主持下評片,各級技術人員參加對圖像質量中的問題進行分析討論,對評片結果進行登記,並對差片提出改進意見。

3、每月統計評片質量結果,對優質片率高者給予表揚和獎勵,對廢片率高者令其採取措施,加以改進。

七、疑難病例、誤、漏診病例討論制度

1、科主任負責疑難病例、誤診、漏診病例討論的組織工作。

2、疑難病例由專人收集必要的臨牀資料,主持討論。如意見分歧,應及時請專家會診,必要時可與臨牀醫師共同討論。按時出具診斷報告,追蹤X線診斷與臨牀的符合情況。

3、誤診、漏診病例,應及時分析,究其原因,提出補救措施,重寫診斷報告,並由上級醫師簽名後及時發出。杜絕醫療事故發生。

4、設專用登記簿,詳細記錄討論意見和處理方法,以及實施結果。

八、放射科重點病例隨訪反饋制度

1、凡在放射診斷過程中發現疑難特殊病例或有科研價值的病例,必須進行登記。

隨訪要求記錄全面,影像及臨牀詳細資料手術記錄、病理或細胞學檢查。

2、對於漏診、誤診的病例要組織全科進行病例討論,由不同專業組醫師深入分析,總結經驗、吸取教訓。

3、明確分工,專人負責登記疑難病例,定期安排醫師進行手術或臨牀隨訪,定期統計影像診斷的正確率。隨訪做為住院醫師年底考核內容之一。

4、每月(最後週四)對隨訪的病例進行綜合分析。診斷符合率要求達到90%以上。

5、對隨訪中有價值病例刻盤或硬盤中集中歸類,做好資料積累並保存。

九、設備管理制度

影像設備均為價格昂貴、高精尖大型設備,是進行醫療檢查和穩定影像質量的基本條件,為此,設備的安全管理尤顯重要。

1、確保機房環境條件(温度、濕度)達標,符合機器要求,清潔防塵措施落實。嚴禁在機房內存放無關物品。

2、非技術人員非本科人員及嚴禁操作各型機器。

3、實行專機專人負責制和機房崗位責任制,責任者負有維護保養機器之責任,並做好記錄。

4、嚴格遵守機器操作規程,定期檢查,並有檢查運行情況記錄,使用中遇有異常應立即切斷電源,切忌“帶病工作”,並立即向科主任彙報。

5、機器操作應按規定程序進行,嚴禁違規操作,嚴禁敲打機器按健。

6、使用完畢後應歸位,並切斷電源,定期檢查機器接地的可靠性雷電季節應注意防雷擊,嚴禁在打雷時使用機器。

7、凡新安裝或經大修後的機器設備應按確定的技術參數標準進行驗收,合格後方可使用。在使用中的機器應定時作性能的狀態檢測。

8、因設備老化、維修成本過高、更新換代等原因不能修復的,應及時上報,按有關規定處理。

十、影像設備定期維護與設備場所定期檢測制度

1、科室所有影像設備必需進行日常保養和維護:普通X線檢查設備,每日開機後先檢查機器是否正常,有無提示錯誤等,如有必須先排除。對於X線機使用前必先預熱球管後才能工作。

2、科室所有影像設備必需進行定期維護:設備機械性能維護,各機械限位裝置有效性檢查,各種運動運轉檢查,操作完整性檢查。設備電氣性能維護,各種應急開關有效性檢查,曝光參數檢查。

3、影像設備的定期檢測,由具備相關資質的機構進行檢測。

4、醫學影像科機房設計合理,面積應滿足輻射防護的要求,牆壁、門窗等設施安裝後經檢測合格後,方可正式投入使用。在日常工作中應定期由有資質的衞生監督部門進行放射工作場所檢測,並滿足輻射防護的相關要求。

5、機房外的防輻射警示標誌及工作燈應定期進行檢查,保證其處於正常狀態。

十一、放射科醫生防護制度

1、所有從事放射工作的人員都必須進行相關法規及放射防護知識培訓,經考試合格後方可上崗工作。並建立培訓考核檔案

2、從事放射線工作人員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必須進行職業健康體檢,身體合格方能從事放射線工作。並建立個人職業健康檔案。

3、本科人員在工作中必須攜帶個人x線計量測試儀,並每季度送專業部門(省疾控中心)進行檢測,對檢測報告所指出的問題,按要求採取相應的措施,並建立個人劑量檔案。

4、放射科診療場所必須配備防護用品,如鉛衣、鉛圍裙、鉛帽、鉛眼鏡等,工作人員工作時必須穿戴,不用時妥善保管,發現破損及時更換。

5、安排人員按規定休放射假。

6、嚴格按操作程序操作。

十二、受檢者防護制度

1、醫師應對X線檢查的適應症與合理性進行評估,確定適當的檢查方法,在獲得相同診斷效果的前提下,儘量避免放射性診斷檢查技術。

2、技術人員應熟練掌握檢查操作技術,並根據被檢查者具體情況制定照射條件,儘可能採用高電壓、低電流,提高射線質量,減少被檢查受照劑量。

3、放射科必須建立、健全X線檢查資料的登記、保存,提取和借閲制度;不得因資料管理及病人轉診等原因使受檢者接受不必要的重複照射。

4、嚴格控制各種健康體檢中的常規胸部X線檢查;控制各種X線檢查的間隔時間。

5、臨牀醫生和放射科醫生儘量以X線攝影代替透視進行診斷,特別是嬰幼兒、少年兒童;不得使用有防護缺陷的X射線機進行X線檢查。

6、對育齡婦女的腹部及嬰幼兒的X射線檢查,應嚴格掌握適應症;對孕婦,特別是受孕後8-10周,非特殊需要,不得進行下腹部的X射線檢查。確有必要的應做好周密的防護措施並行知情告知(告知內容見受檢者輻射危害告知制度)

7、科室必須配備受檢者防護用品,如防護三角褲等。放射科醫技師必須注意採取適當的措施,減少受檢者受照劑量。

8、候診者和陪護人員(病人必須被攙扶才能進行檢查者除外)不得在無屏蔽防護的情況下在機房內停留。因患者病情需要其他人員陪檢時,應當對陪檢者採取防護措施。

十三、受檢者輻射危害告知制度

放射工作人員對受檢者進行醫療照射前應事先向受檢者告知輻射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受檢者應須知:

1、人體受到放射線照射後,可能產生潛在的危害。產生有效的軀體效應和遺傳效應,其中最敏感器官或組織為:淋巴組織、胸腺、骨髓和胚胎組織。但是,只要增加防護意識,採取適當防護,可減少這種危害,不會產生不良後果。

2、攝片中患者要積極配合,儘量一次成功,避免重複照射。

3、正確合理使用X線照射有利於疾病的診斷,過量不必要照射有害健康,為了您的健康,請不要隨意向醫生提出X線檢查的要求。

4、孕婦原則上禁止X線檢查,如果您是孕婦或準備受孕的婦女,在X射線檢查前,請告知工作人員。

5、嬰幼兒、少年兒童儘量以X線攝影代替透視檢查。

6、要權衡利弊,在沒有其他更好的檢查方法時,才用放射線檢查。

7、機房外面工作指示燈亮,説明X射線機正在工作,請勿隨意開門進去,應遠離機房。

8、除受檢人員外,其他人員一律不得在機房內停留。檢查前,要求工作人員對非檢查部位的敏感器官或組織部位進行屏蔽防護。若病情需要,其他人員陪檢時,應當對陪檢者進行屏蔽防護措施。

十四、放射科危急值報告制度

一、“危急值”的概念

“危急值”(CriticalValues)是指某項或某類檢查異常結果出現時,表明患者可能正處於有生命危險的邊緣狀態,需要臨牀醫生及時、迅速給予有效干預措施或治療。否則,可能失去最佳搶救機會。

二、“危急值”報告制度的目的

(一)“危急值”信息,可供臨牀醫生對生命處於危險邊緣狀態的患者採取及時、有效的治療,避免病人意外發生,出現嚴重後果。

(二)“危急值”報告制度的制定與實施,能有效增強醫技工作人員的主動性和責任心,提高醫技工作人員的理論水平,增強醫技人員主動參與臨牀診斷的服務意識,促進臨牀、醫技科室之間的有效溝通與合作。

(三)醫技科室及時準確的檢查、報告可為臨牀醫生的診斷和治療提供可靠依據,能更好地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及時的診療服務。

三、“危急值”項目及報告範圍

1、中樞神經系統:

①嚴重的顱內血腫、腦挫裂傷、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急性期 ②腦疝

③顱腦CT或MRI掃描診斷為顱內急性大面積腦梗死,範圍達到一個腦葉或全腦幹範圍或以上

④腦出血或腦梗塞複查CT或MRI出血或梗塞程度加重,與近期片對比超過15%以上

2、循環系統:急性主動脈夾層或動脈瘤

3、消化系統①消化道穿孔、急性腸梗阻②腹腔臟器大出血

四、“危急值”報告程序

(一)門、急診病人“危急值”報告程序

醫技科室工作人員發現門、急診患者檢查(驗)出現“危急值”情況,應及時通知門、急診醫生,由門、急診醫生及時通知病人或家屬取報告並及時就診;一時無法通知病人時,應及時向門診部、醫務科報告,值班期間應向總值班報告,做好相應記錄。

(二)住院病人“危急值”報告程序

醫技人員發現“危急值”情況時,立即電話通知病區醫護人員“危急值”結果,並做好“危急值”詳細登記。

五、登記制度

“危急值”的報告與接收均遵循“誰報告(接收),誰記錄”原則。各臨牀科室、醫技科室應分別建立檢查(驗)“危急值”報告登記本,對“危急值”處理的過程和相關信息做詳細記錄,六、質控與考核

(一)醫技科室要認真組織學習“危急值”報告制度,人人掌握“危急值”報告項目與“危急值”範圍和報告程序。科室有專人負責本科室“危急值”報告制度實施情況的督察,確保制度落實到位。

(二)文件下發之日起,“危急值”報告制度的落實執行情況,將納入科室一級質量考核內容。接受督察室、醫務科、護理部等職能部門和各臨牀醫技科室(如:急診科、重症監護病房、手術室等危重病人集中科室)“危急值”報告制度的執行情況檢查,及時總結經驗,提出“危急值”報告制度持續改進的具體措施。

七、注意事項

(一)在確認檢查出現“危急值”後,應立即報告患者所在臨牀科室、接診開單醫生,不得瞞報、漏報或延遲報告,需詳細做好相關記錄。口頭告知患者及家屬病情和嚴重程度。

(二)檢查醫生髮現病情達到“危機值”,按操作常規完成掃描後,應立即通知科內危重病人搶救小組成員,力爭確保病人安全離開放射科。

(三)“危急值”報告重點對象是急診科、手術室、各類重症監護病房等有關科室和部門的急危重症患者,臨牀科室需將接電話人員的姓名告知報告人員。

(四)“危機值”的界定根據醫院實際情況和患者病情,與臨牀溝通機制,調整“危機值”。

(五)病人離開後,詳細記錄檢查及通知過程。

放射科規章制度 篇三

1、按照臨牀醫生填寫的要求透視檢查項目進行透視,遇到可疑病例應建議攝片檢查。

2、根據臨牀醫生填寫的要求攝片檢查部位決定攝片規格,並登記編號,認真、及時做好攝片和報告工作。

3、各種造影必須預約登記,發放《病人術前注意事項單》,寫好攝片檢查報告。

4、精神病人檢查時,必須由家屬或工作人員陪同,以防意外,不合作病人應經臨牀醫生初步治療,安靜合作下檢查。

5、建立各種位置投照條件,保證片子質量。

6、在科主任領導下讀片,報告描述客觀,字跡清楚,填寫完整。結合臨牀定期檢查影像與診斷報告質量。

7、遇到疑難病例請臨牀醫生參與討論,或送外院會診。做好信息反饋工作。

8、圖像資料統一保管,專人負責。借片需辦理借片手續。

9、暗室保持整潔乾燥不漏光。

10、裝卸片子與沖洗均按暗室操作順序進行。

11、保持片子不過期,不受潮,暗盒不污染,不發黴,及時更換藥液。

12、發現差錯事故及時討論找出原因,並作好登記,提出改正措施。認真開展室間與室內質控工作。

13、下班前關閉所有機器,搞好機房、辦公室衞生及環境衞生等。

14、未經科主任或院領導批准,不得擅自為外來人員免費進行各種檢查。

放射科管理制度 篇四

1、放射科成立以科主任為組長的醫療質量管理小組,在院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領導下開展工作,並對其負責。

2、落實醫院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建立的操作規程,醫療質量標準及措施。

3、建立健全本科室醫療工作制度,制定切實可行的科室醫療質量管理目標和工作計劃並組織實施。

4、定期開展活動,每月對本科室醫療質量進行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並將檢查結果通報全科及上報醫院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

5、對職能部門反饋的質量問題及時進行落實整改。

6、負責落實本科室醫、護人員的再教育,不斷提高醫護人員的職業素質和業務水平。

7、負責制定本科室防止醫療差錯事故的措施。

放射管理制度 篇五

1、目的

為了按照公司的要求,加強本部門對使用、存儲放射源的安全管理,確保工作人員的安全與健康,特制定本管理規定。

2、範圍

本規定適用於本部門放射源(放射性同位素)的存儲、使用、轉移、運輸。

3、人員要求

3.1全體人員必須充分重視並貫徹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指導思想。

3.2所有進行與放射源工作有關的操作人員都必須經過健康檢查、放射防護專業知識和相關法規知識培訓,合格後獲得“放射衞生防護知識培訓證”,並持有“放射工作人員證”方可上崗。

3.3工作人員要預先正確戴好個人劑量計和個人劑量報警儀,提前做好實驗的全部準備工作。

4、總則

4.1本部門涉及放射源的實驗在使用放射源前需按照公司的《操作輻射源放射防護一般準則》制定詳細的本部門“放射源安全管理規定”,並報放射防護安全管理小組審批備案。

5、放射源的存儲

5.1放射源存儲室指定專人負責管理,實行雙人雙鎖制度,一人負責門禁卡和密碼,一人負責鑰匙,不得將其隨意更換或交與他人保管,必須由兩位管理員同時開門方能進入源室。

5.2放射源存儲室和各放射源罐要有明顯的放射性標誌牌,以及核素名稱、編號、活度等資料。

5.3除了放射源室管理員和放射源領用人員,其它無關人員嚴禁進入源室。

5.4放射源必須存放在屏蔽罐中,確保其開關(鉛罐蓋)處於閉合狀態;並將鉛罐保存在源室內的保險櫃中,而且要分類、分項存放,不得隨意挪動保險櫃的位置。

5.5放射源室內不能存放非放射性物品,嚴禁易燃、易爆、劇毒、腐蝕性物品存放在其附近。

5.6放射源的資料健全,認真填寫《放射源管理記錄本》,內容包括、核素名稱、編號、活度、生產(刻度)時間、生產單位、鉛罐口的劑量率等,《放射源管理記錄本》不允許撕毀和缺頁。

5.7放射源使用者領用放射源前,需按照規定填寫《放射源使用申領審批單》,申領者及其部門放射安全負責人、放射源室放射安全負責人簽字後才能生效,放射源管理員不得將放射源隨意交予他人使用。

5.8放射源進出源室,管理員和領用者都必須在交接前嚴格檢查放射源是否完好無損,並用環境劑量率儀測量鉛罐口的劑量率,與原始記錄進行對比,確認無誤後雙方簽字認可。

5.9放射源室管理員必須督促放射源領用者按時歸還領用的放射源。

5.10日常管理

1)國家法定節假日以及重大活動前,必須及時進行全面的檢查,並提交自查結果(按照放射防護安全管理小組的通知執行)。

2)源室管理員每週自查一次,並認真填寫《放射源安全檢查記錄》。

3)源室內要保持衞生清潔。

4)嚴禁在源室內飲食、吸煙。

5)放射源出入室後要清理工作現場,消除事故隱患。

6)設置錄象監控員,保證其電視監控設備的正常運轉,每週自查一次,查看錄象監控記錄是否有異常狀況。

7)定期檢查滅火器、紅外防盜報警器、電視監控系統、個人劑量報警儀、環境劑量率儀的工況,確保這些設備能夠正常工作。

8)每次進出源室前後,仔細檢查源室門和保險櫃是否處於鎖好狀態。

9)每天下班前應檢查放射源是否都已入庫,並且按照要求存放。

10)定期進行源室內及其周圍的劑量監測工作。

6、放射源的使用

6.1放射源使用者首先要做好實驗的準備工作,放置好防護用品。

6.2放射源使用者需預先按照規定填寫《放射源使用申領審批單》,其本人及部門放射安全負責人、放射源所屬部門放射安全負責人、放射源室放射安全負責人四方簽字後才能生效,憑《放射源使用申領審批單》到放射源存儲室辦理領用手續。

6.3放射源在領用和回交的過程中,領用人員和放射源管理員要檢查放射源是否有破損,用劑量率儀測量鉛罐口劑量率,並與原始記錄進行對比,確認無誤後雙方簽字確定。

6.4放射源在到達實驗工作場所前,操作人員不得打開鉛罐蓋,保證放射源始終密封在鉛罐中。

6.5操作人員在打開鉛罐取出放射源之前,必須事先設立輻射防護安全控制區(邊界劑量按小於1usv/h控制),並懸掛明顯的警示標誌牌,防止其他人員誤入;必要時,設專人警戒。

6.6使用放射源時,需用專用的鑷子夾取,不得用手直接接觸放射源,輕取輕放,保證源的完整性;並且儘可能減少與源接觸的時間,每完成一次實驗應將放射源放回鉛罐中或關好屏蔽罐的防護門。

6.7放射源領用者必須負責放射源領出源室到還回源室前的所有安全管理工作,嚴禁杜絕放射源處於失控的狀態。如果實驗中途不再使用時,領用者要負責照看,實驗結束應立即歸還源庫,不得以任何理由私設“小倉庫”。

6.8實驗結束後,應對放射源得工作場所進行環境劑量監測,確保沒有將放射源遺漏在工作場所。

6.9操作人員完成工作後應立即洗手,身體其它裸露部位如果接觸到放射源、鉛罐、鉛磚等物品也應立即清洗。

7、放射源的運輸轉移

7.1放射源離開或進入密雲基地必須上報放射防護安全管理小組審批備案,並需要制定詳細周密的《放射源運輸轉移方案》。

7.2嚴禁隨身攜帶放射源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進入公共場所。需用公司車輛運輸放射源時,必須向行政部説明運輸的內容,並報放射管理小組審批備案。

7.3放射源在運輸過程中,必須擺放牢固、穩妥;運輸車輛中途停車時,要有專人看守;除司機、押運員外,不允許搭乘其它人員。

7.4運輸前必須經輻射防護部檢測其劑量水平,各類人員座位處的輻射水平不超過0.02msv/h。

7.5其他詳細事宜按照gb11806-20xx《放射性物質安全運輸規程》執行。

8、應急措施

8.1發生放射安全異常情況(包括人員誤照射,放射源損壞、脱落等),必須立即向本部門放射安全負責人和放射安全管理小組報告,採取妥善措施,撤離人員、保護現場,減少和控制事故的危害和影響。

8.2發生放射源丟失、被盜事故時,必須立即報告本部門放射安全負責人和放射安全管理小組,並且保護好現場,密切配合公安、衞生、環保部門工作,以便迅速查找、偵破。

8.3發生火災時,火勢較小時,應立即用乾粉滅火器撲滅火源;如火勢較大無法撲滅時,應迅速撥打119報警。同時報告本部門放射安全負責人和放射安全管理小組,以便及時處理滅火後的具有放射源的現場。

8.4實施細則按照《放射事故及意外事件應急處置預案》(ntrpd/m-05001)執行。

9、相關記錄

9.1《放射源管理記錄本》

9.2《放射源使用申領審批單》

放射管理制度 篇六

一、認真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職業病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放射防護條例》和《放射工作衞生防護管理辦法》,主動接受並積極配合監督部門開展工作。

二、建立放射防護管理機構,設置專(兼)職放射防護管理人員,並有效地開展工作。

三、放射工作場所配備必要的防護用品和監測儀器;健全的操作規程、崗位職責、輻射防護措施和輻射事故應急措施。

四、對新建、改建、擴建放射工作場所,及時辦理預防性審批和驗收手續。

五、放射工作人員按時接受個人劑量監測和放射防護知識培訓,並做好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健康體檢工作;放射工作人員必須持《放射工作人員證》上崗。

六、放射工作場所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設置明顯的放射性標誌,其他入口處按照國家有關安全和防護標準的要求,設置安全和防護設施以及必要的防護安全聯鎖、報警裝置或者工作信號。

七、射線裝置的生產調試和使用場所,配備具有防止誤操作,防止工作人員和公眾受到意外照射的安全措施。

八、當發生輻射事故時,立即保護好現場,及時向衞生行政部門、公安機關、環保部門報告;防護負責人,主管人員,防護人員應迅速提出全面處理事故控制和救治方案,認真配合做好事故的調查、並協助組織實施;將可能受到輻射傷害的人員送至當地衞生主管部門指定的醫院或者有條件救治輻射損傷病人的`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或者請求醫院立即派人趕赴事故現場,採取救治措施。

放射管理制度 篇七

1.目的和範圍

為控制輻射源的運輸、儲存和使用,並以安全方式將電離輻射對人體的傷害降至最低,使員工意識到發現天然放射物的存在時應對人員和環境進行保護,特制訂本標準。

本標準適用於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所轄範圍內涉及海上放射性作業的管理。

2.術語和定義

2.1放射性:原子核自發地發生轉換,並隨之引起其自身物理和化學性質改變的現象。

3.職責

3.1健康安全環保部

負責制定《放射性物質處理安全管理》,並監督檢查各所屬單位的執行情況。

3.3 各所屬單位

3.3.1負責對選擇的作業單位的放射性物質處理安全管理進行審批和管理。

3.3.2負責對作業人員進行培訓。

3.3作業單位

依據《海洋石油安全管理細則》(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25號)制定放射性生產測試作業的方案,包括放射性物質的運輸、使用和保管、健康安全環境管理措施和應急措施,並做到分工明確、責任落實到人。

4.管理要求

4.1放射性物質的作業要求

4.1.1嚴格按作業規程執行。

4.1.2進行測試作業的區域應有明顯的警示標誌。

4.1.3操作、安裝放射源以及這些放射源出入設備時,除放射工作人員外,其他人員不得圍觀,不得在設備附近停留。

4.1.4放射性物質的領、用、存、取都應有嚴格的登記交接記錄。

4.1.5從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員應配備相應的個人防護設施。

4.2作業前準備

4.2.1作業前,作業負責人應向健康安全環保部門提交放射源作業方案,並對作業人員進行放射源作業方案及其健康安全環保措施交底。

4.2.2作業前,作業方負責人還應組織對放射源的使用工具和設備進行檢查,並將檢查結果向作業監督報告,經其許可後方可作業。

4.2.3 基層單位負責人對使用放射源進行健康安全環保管理,組織落實各種防範措施,指揮現場放射源作業。

4.2.4 作業前,作業負責人應提交“放射性物品進場申請單”,經基層單位負責人認可後,隨放射源帶到作業現場,現場安全負責人保存該申請單。

4.2.5 作業前,作業負責人向現場負責人提交放射源作業方案,對作業人員進行放射源作業方案及其健康安全環境控制措施交底。作業負責人應組織對放射源的使用工具和設備進行檢查,並將情況向現場負責人報告,經其許可後方可進行作業。

4.2.6 作業前,現場負責人應將作業時間、作業區域以及防護措施等情況通知現場總監,現場負責人確認並通知現場所有人員後方可進行作業。

4.2.7 作業前,現場負責人還要將msds相關資料提供給現場人員。使其瞭解msds相關內容後,方可進行作業。

4.3 運輸與存放

4.3.1 作業方應嚴格遵守《海洋石油安全管理細則》(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25號)中關於運輸與存放的要求。

4.3.2 作業方陸地運輸放射源時應有當地交通部門的運輸許可證,往平台上運輸放射源時,應申報並辦理相應手續,指派專人押運,裝運箱和源罐上應注有標誌,如:危險物質、吊點、運輸要求等。吊裝時,繩套應牢固,操作應平穩,做到慢起、慢放。

4.3.3 作業現場不準長期存放放射源,如生產需要臨時存放,則應經現場作業負責人同意。

4.3.4 放射源在作業現場存放應有專用的存放裝置,放射源存放應遠離生活區,且不能與爆炸性物質和具有腐蝕的物質同室存放,裝置上應有危險性標識。

4.4 廢棄處理

對失效的放射性物質或放射源外殼應送到國家指定的廢棄機構和地點進行處理。

4.5 應急處理

4.5.1 凡放射性物質丟失或發生事故後,作業監督應立即組織保護現場,採取一切必要的防護措施,控制事故的影響,並採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

4.5.2 發生放射源事故或丟失後,作業監督與作業負責人應立即向基層單位負責人彙報,並必須逐級向上彙報。

4.6使用後管理

作業負責人提出退場申請,填寫“放射性物品退場審核單”並經作業監督和現場總監簽字確認後隨放射源帶回陸地。審核單到達陸地後經基層單位負責人簽字確認並留存。

5.相關文件和資料

5.1《危險化學品處理安全管理》(hse-w-318)

5.2《海洋石油安全管理細則》(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25號)

5.3《放射工作人員健康標準》(gbz98-20xx)

6.相關記錄

放射管理制度 篇八

一、操作員必須經過嚴格培訓,能熟練掌握機器的操作規程,非機器操作員,嚴禁上機操作,防上事故發生。

二、開機後應觀察機器是否工作正常,若有疑點必須及時排除。使用中遇到異常情況應立即切斷電源,請專業人員維修。

三、定期對安全裝置、各種應急開關的有效進行檢查現。

四、按標準設置安全裝置和個人防護用品。

五、在放射診療工作場所的入口處,在控制區進出口及其它位置設置電離輻射警告標志和工作指示燈。

六、定期對放射診療工作場所和防護設施進行放射防護監測,保證輻射水平符合規定和標準。

七、放射診療工作人員按規定配戴個人計,建立個人劑量和健康管理檔案。

八、不將x線胸部檢查列入嬰幼及兒童體檢的常規檢查項目;對受孕後8-15周的育齡婦女,不得進行下腹部放射影像檢查;應儘量以胸部x射線攝影代替胸部透視檢查。

九、檢查時,禁止非受檢者進入操作現場;病情需要陪檢時,對陪檢人員採取防護措施。

放射科規章制度 篇九

1、建立疑難及誤診病例隨訪制度,指定臨牀科室住院醫師成立隨訪小組,對有手術病理結果病例進行定期隨訪並對照、分析、統計。

2、對有手術病理結果的病例,以月為單位進行統計,並計算出每月的放射手術病理符合率。

3、以影像診斷和病理診斷對照,用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作為統計結果。最後以符合病例數加基本符合病例數比總隨訪病例數,計算出手術病理符合率。

4、利用以上隨訪病例進行回顧性讀片。讀片一般一月一次,讀片由指定隨訪的'住院醫師主讀,科主任主持讀片,科室全體診斷醫生、進修醫生、實習醫生參加。

5、讀片內容:進一步回顧原影像片,公佈手術病理結果,分析誤診原因,提出今後閲片注意點。

6、讀片內容、主讀醫生、讀片時間及參加人員均需做書面記錄及簽名。

放射科管理制度 篇十

放射科管理制度

1、在院長領導下,實行放射科主任對放射科各個部門(包括普通X線診斷、CT、MRI、介入治療等)的統一領導和管理。

2、核對病人姓名,性別,年齡,科室,牀號,住院號,攝片部位及核實收費,編寫號碼並登記或將所有資料輸入電腦。

3、影像檢查等資料要有專門儲藏場地,專人負責,保證資料完整,不得遺失破損。每天整理,彙總,歸類,按順序排放,以利於方便查找。

4、遇有借閲,及時查找,要辦好借閲手續。急診借片:根據病情需要,急診病人拍片後可先借片,後出報告。平診普通X片:需由借片醫生開具借片條後到登記室借取。借片定期催還,如遇遺失及時落實責任,作好記錄。

5、機房內保持清潔整齊、嚴禁會客。非本科人員不得擅自動用機器。進修實習人員經考核證明其已瞭解機器操作規程後方可參與操作。嚴格遵守投照技術操作規程,使用中要密切注意儀表指示和機械功能狀態,遇有異常時立即停機並報告機修人員。使用者應參與檢修,只有在機修人員認可已恢復正常時才能投入使用。

6、在使用碘對比劑時,工作結束後再觀察 15分鐘,及時發現遲發反應。

7、堅守崗位,主動、熱情、耐心接待前來檢查的患者,有問必答,樹立放射科良好窗口形象。

8、每天整理當天的影像檢查申請單、報告單等資料,並存放保管。

9、每日對機器使用及工作狀態,使用者等項目進行質控記錄,使用後及時關機。下班時關閉電源。

10、每週五維修、保養機器並記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pmolv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