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素材及寫作指導 >

高中語文 新材料作文寫法

高中語文 新材料作文寫法

新材料作文審題、立意

高中語文 新材料作文寫法

一、概念理解

新材料作文顧名思義是在材料作文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作文樣式,這種命題形式從本質上講,是材料作文,但又不限制文體,保持了話題作文的開放性"三自",這就是稱之為新材料作文的原因。它不同於話題作文的地方是:它給定材料,但不給定話題,話題作文的材料是為了引出"話題",作文圍繞"話題"範圍展開,材料可用可不用;新材料作文則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既是説要從材料中提煉觀點而不是話題,有的學生誤解為話題,如廣一模的材料作文,有學生從材料中引出話題"環境",文章談環境污染問題,那就是離題作文了。

新材料作文的審題要"三性四清"。"三性"為審題的原則,"四清"為審題的要點。

(一)三性 1.整體性原則:新出來作文的審題要有全局意識,要從材料的整體着眼,不能糾纏局部的細節,否則很有可能出現偏題走題現象。 2.多向性原則:一般來説,新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藴涵的觀點並不是唯一的,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結論,因此,要學會多角度審視材料。 3.篩選性原則:因為我們從材料中獲得的觀點具有多樣性,因此,在進入寫作時對所得到的觀點還要進行適當的篩選。

篩選的原則: ①服從材料的整體;②觀點可能比較新穎;③自己有話可説。

(二)四清 1.理清對象:有些材料可能會涉及到兩個甚至兩個以上對象,這幾個對象之間並無明顯的主次之分,而是平行並列的關係。所以,從理論上來説,每一個對象都可以提煉出至少一個觀點。 2.分清主次:有些材料可能會涉及幾個對象,但這幾個對象並不是並列的關係,其中有主次之分,那麼,我們在審題時就應該分清主次,從主要對象入手進行分析,而不能是次要對象,否則有可能出現偏題現象。 3.辨清關係:有些材料可能會涉及幾個對象,而且這幾個對象之間存在着一定的內在聯繫,審題時一定要辨析清楚這幾個對象間的可能存在的關係。 4.析清含義:有些材料藴涵比喻或哲理,審題時我們首先應該認真分析,仔細揣摩,從而揭示出材料所藴涵的意義或道理,並以此作為立論的根據。

二、材料作文審題的具體方法

1、找關鍵詞句法

洛倫茲是一位著名的物理學家,相對論的核心之一?--洛倫茲變換方程便是他的傑作。然而,當發現這與牛頓的絕對時空觀相矛盾時,他茫然了,因為那是經典,不容置疑。一年之後,愛因斯坦走到這裏時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所不同的是,愛因斯坦毫無顧忌地衝破了牛頓力學的束縛,賦予洛倫茲變換方程以全新的物理涵義,從而導致相對論的誕生。關鍵詞句:"經典,不容置疑""毫無顧忌地衝破了牛頓力學的束縛"

洛倫茲:迷信權威,可能與成功擦肩而過 ;愛因斯坦:適當的懷疑是智者的火炬

2、以果溯因法

螃蟹在樹林裏迷了路。遇到青蛙,問道:"青蛙哥哥,到河邊去,怎麼走?"青蛙指着前面説:"你一直往前走,一會兒就會到達河邊。" 螃蟹走了老半天,還是沒走到河邊,後來,螃蟹遇見了青蛙,指責到:"你害得我好苦,走了老半天還是沒有見到河的影子。"青蛙説:"我沒有騙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卻橫着爬,當然到不了河邊。"

果:螃蟹走了老半天,還是沒走到河邊 。因:青蛙指着前面説:"你一直往前走。"螃蟹橫着爬。 對別人的意見不要盲從 螃蟹接受別人好的意見的同時也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青蛙 幫助別人要多站在別人的角度想問題綜合 誤會源於錯誤的溝通

3、提煉本質法

這種方法就是抓住材料所反映的本質性的問題去立意。這種方法適用於平實的敍述性材料。這類材料沒有明顯的是非曲直,所表達的中心也不含蓄,就靠我們提煉出一個帶哲理性的觀點。 1987年,75位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在巴黎集會。有人問一位諾貝爾獲獎者:您在哪所學校,哪個實驗室學到了您認為最有價值的東西?出人意料,這位學者説,是在幼兒園。" 1

在幼兒園學到什麼呢?"學者答:"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做錯了事要表示歉意;吃飯前要洗手;午飯後要休息;要仔細觀察大自然。從根本上我學到的東西就是這些。"這位學者的話代表了科學家的普遍看法。 【從小養成良好的品質和習慣,使人終生受益】 觀點: 做學問與做人

4、道理昇華法

這種方法適用於比較含蓄的隱喻型材料,寓言,帶有哲理性的自然現象。1990年大學聯考作文材料提供的是法國寓言《小姑娘與玫瑰園》,2003年的《智子疑鄰》都屬於這一類型,分析這類材料,就要揭示藴涵在材料中的那個"理",然後再將這個道理的適用範圍擴大化。漫畫中,在那麼一種簡單、劃一、削足適履的教育方法之下,老師不必運用自己的智慧,學生也只有成為千孔一面的泥塑木偶的份!你看,那兩個拇指輕輕一按,學生就只有就範,就只有成為"統一面"似的"合格產品"了。 【評議千篇一律的讓我們反感的教育】

觀點: 憧憬讓我們張揚個性、自由飛翔的理想的教育

5、同異互求法

這種方法就是把幾個不同材料的某一共同點提出來,加以概括提煉,作為文章的論點。這種方法首先適用於相似排列的多元式材料。

(一)結合下面三個材料,進行審題立意 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 3、一傅眾咻(一人教導,眾人吵鬧,難以學好)

立意:客觀環境條件影響着事物的發展

(二)篩選以下材料,聯繫實際立論作文,並自擬標題。

1、戰國時期趙王實行胡服騎射政策。 2、秦始皇大興土木,修築阿房宮,築萬里長城。

3、漢代王昭君出塞,為帝業實施和親政策。 4、魯迅就如何對待外國文化問題,寫了《拿來主義》。 5、我國當前實行的改革開放政策。 6、清代搞閉關鎖國行不通後又搞求榮賣國。提示: 該題重在訓練從多種材料中找到內在聯繫緊密的東西,並結合實際生活選好議論角度,確立議論的論點。

就材料而言,1、3、4都有聯繫,均表現出要勇於向外部世界(外國和外族)學習。5 説的是當今所面臨的問題,是我國現行的根本國策,與1、3、4 也有聯繫,而2 與其它各項聯繫不大。6 説的是閉關鎖國政策與改革開放向國外友人學習的問題。從反面意義上看,6 與1、3、4、5均有關係。搞清這些關係有助於把握整體材料的精神,為立論説理打下基礎。文章標題可《今天還要"拿來"》《從胡服騎射説起》。

立意:封閉與開放、封閉與交流,以開放心態對待外部事物,外部文化等

6、反彈琵琶法

"反彈琵琶"指逆向思維在寫作中的運用。所謂逆向思維,就是為了實現某項目標,以背逆常規現象或常規方法為前提,通過反向思考來發現或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或方法。"反彈"就是從某論點的對立角度去確立新觀點,去闡發新見解。

有個魯國人,擅長織麻鞋,他的妻子擅長織白絹。他們想到越國去居住,於是有人對他們説:"你們將會貧窮不堪了。"這個魯國人問他是何道理,那人説:"麻鞋是穿在腳上的,而越國人是赤腳走路的,白絹是做帽子的,而越國人是披髮的,你們夫妻的特長,在越國是無用武之地的,怎麼能不窮呢?"

我們可以把材料中的問題倒過來思考和分析,從相反的角度對原材料提出質疑:魯人到

越國去一定會貧窮嗎?也可能正因為越國人赤腳、披髮,鞋帽才有大市場,從而可以得出魯國人未必會窮的結論。這種立意是一種逆向思維,這類辯證置疑的文章,如果角度新穎,立意深刻,有思辯色彩,能很好地抓住閲卷老師的眼球。

7、辨明關係法

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任何事物是相互聯繫的。閲讀材料時,如果善於分析材料中諸事物的關係,即可找到立意的依據。事物的關係主要有依存關係(如學與問)、主次關係(如奉獻與索取)、取捨關係(如自卑與自強)和條件關係(如繼承與創新)。辨明這些關係,有利於立意構思作文。

有人做了這樣一個試驗:用鐵鏈拴住一隻狗,不一會兒,狗掙斷鐵鏈跑了。原來鐵鏈上的100個環扣中,99個都完好,只有1個鏽壞了,結果整條鐵鏈連狗都拴不住。1個環扣和其他99個環扣之間,是依存關係

小小的過錯或疏忽往往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因為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8、把握情感傾向法

有的材料在敍述、説明或評論某個事物時,明顯地流露出情感傾向,此時,可從材料的情感傾向入手來審題立意。

當斷臂的維納斯展示在人們面前時,吸引了無數好事之徒趨之若鶩。它們提出種種接上斷臂的奇思妙想。維納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個充滿誘惑力的圈套。但迄今為止仍未有任何設計能取得普遍的讚賞。

材料中的情感傾向十分明顯。"好事之徒"、"趨之若鶩"等詞貶斥之情溢於言表。對想接上斷臂在做法持否定態度,對斷臂維納斯持讚賞態度。據此可立意為:應順其自然,不能把自己的觀點強加於人。如果不注意分析情感傾向,立意為:堅持就是勝利或攻書莫畏難。就明顯偏離題意。

三、練習

A、巴西足球名將貝利在足壇上初露鋒芒時,一個記者問他:"你哪一個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説:"下一個!"而當他在足壇嶄露頭角,已成為世界著名球王,並踢進一千多個球后,記者又問道:"你哪一個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個!"

審題方法:找關鍵詞法。抓住最關鍵的句子"下一個!"思考,初露鋒芒説"下一個",表現了他的不滿現狀;而第二次是在踢進了一千多個球,成為舉世聞名的球王之後説的,這就更表現了他的永遠進取,奮鬥拼搏的精神。

B、野兔是一種十分狡猾的動物,缺乏經驗的獵手很難捕獲到它們。但是一到下雪天,野兔的末日就到了。因為野兔從來不敢走沒有自己腳印的路,當它從窩中出來覓食時,它總是小心翼翼的,一有風吹草動就會逃之夭夭。但走過一段路後,如果是安全的,它返回時也會按照原路。獵人就是根據野兔的這一特性,只要找到野兔在雪地上留下的腳印,然後設一個機關,第二天早上就可以收穫獵物了。 兔子的致命缺點就是太相信自己走過的路了。審題方法:找關鍵詞法。關鍵句"兔子的致命缺點就是太相信自己走過的路"。

立意:走熟悉的路也會摔倒,不能用一成不變的眼光去看待不斷變化的世界"別摔在熟悉

的路上"

野兔謹小慎微,不敢走新路,不敢創新 不要謹小慎微、敢於走新路、敢於創新

C、某省一扶貧工作團,做了件扶貧實事,向某個貧困山區贈送了一批優良種羊。幾個月後去瞭解情況,村民們説,羊肉的味道很好,請再送些來。

審題方法:以果溯因法。 扶貧 結果送了優良種羊 村民説羊肉好吃再送些來原因 村民觀念落後,素質不高 扶貧工作治標不治本

立意: "人的素質是第一位的","標本兼治,雙管齊下"等。

D、梟逢鳩。鳩曰:"子將安之?"梟曰:"我將東徙。"鳩曰:"何故?"梟曰:"鄉人皆惡我鳴,以故東徙。"鳩曰:"子能更鳴可矣,不能更鳴,東徙猶惡子之聲。"

【譯文】:貓頭鷹遇見了斑鳩,斑鳩問它:"你要到哪兒去呀?" 貓頭鷹説:"我準備搬到東邊去。" 斑鳩問:"為什麼呢?" 貓頭鷹説:"村裏人都討厭我的叫聲,因此我想搬到東邊去。" 斑鳩説:"你改變叫聲,就可以了。要是不能改變叫聲,即使搬到東邊去,東邊村裏人照樣討厭你。"【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脱離原材料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襲。

審題方法:以果溯因法。 結果 梟搬到東邊村裏人照樣討厭 原因 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立意1與其改變環境,不如改變自己 治標不如治本 2 認識到自己的不足,還要找到完善自我的恰當的方法3贏得社會認同,在於完善自己

E、1814年,英國人斯蒂芬遜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輛蒸汽機車,當時有人駕着一輛馬車和它賽跑,新生的火車醜陋笨重,走得很慢,漂亮的馬車驕傲地跑在前面。而且火車由於沒有裝彈簧,把路基都震壞了。但是斯蒂芬遜並沒有因比賽失敗而灰心,堅信機車具有馬車無法媲美的優越性,他不斷實驗不斷改進,近200年過去了,馬車仍按原來的速度轉動着輪子,而火車卻在飛速發展,高速火車的時速卻已超過了300千米,試驗性火車速度更加驚人。方法:以果溯因法果:火車戰勝了馬車因:斯蒂芬遜在比賽失敗後沒有灰心喪氣,而是充滿了信心。 斯蒂芬遜失敗後進行冷靜思考分析,從而獲得了新的認識,使火車得以不斷改進。火車本身是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新生事物,開始時雖不完善,但是它扔有巨大的發展前途。

F、深秋,黃葉紛紛從枝頭上落下來。有位哲人看到了説:"落葉並非殞落,是勝利凱旋!立意:奉獻,永恆的美德(道理昇華法)

"落葉"是值得讚美的(把握情感傾向法)

G有一隻螞蟻爬牆,六次失敗了,可是它還是延原路向上爬,一人説:"多可敬的小螞蟻。"第二人説:"多麼愚蠢的螞蟻。"第三人説:"多麼可悲的小螞蟻。"你怎麼認為?

無情感傾向,找關鍵詞句,可寫"持之以恆",可寫"變一條路",但是寫"變通與堅持"更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ucai/399n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