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素材及寫作指導 >

議論文寫作之三大分析方法訓練

議論文寫作之三大分析方法訓練

議論文分析方法講解

議論文寫作之三大分析方法訓練

一、因果分析法

含義:就是抓住論據所述的事實,並據此推求形成原因的一種分析方法。從因果關係上把論點與論據聯繫起來。具體説,就是沿着“為什麼”這條思路,探求事例的根源,發現其本質,使內容逐步深化。 思路:為什麼——是因為

關鍵:找準因果關係,將原因與觀點對應起來。

標誌詞:“因為……所以……”“之所以……是因為……”,或者單用“因為”“所以”“因此”“為什麼”等 練習一

論點:奮鬥可以衝破被“埋沒”的壓力。

論據:愛因斯坦就曾在一個專利局中充當小職員的平凡角色,但他沒有灰心,而是抓住一切機會進行研究,終於開創了物理學的新天地。華羅庚曾在一個小店鋪裏工作,但他沒有消沉,而是在做好營業工作之後,分秒必爭,刻苦自學,潛心鑽研,終成著名的數學家。

分析:為什麼他們沒有因“埋沒”而“窒息”,並且能有建樹?因為他們不甘心忍受被“埋沒”的命運;不管在怎樣不利的情況下,他們始終沒有喪失向上的勇氣和力量;他們堅信:不失千里之志的千里馬,終有奮蹄騰飛的日子。因此,他們在“埋沒”的情況下,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努力拼搏奮鬥,終於衝破“埋沒”,脱穎而出。

練習二

論點:自立自強

論據:11歲的洪戰輝經歷重大家庭變故,稚嫩的肩膀承擔起生活的重負。從讀高中開始,他把沒有血緣關係的妹妹帶在身邊,靠做小生意和打零工來維持生活,直到揹着妹妹上大學

練習三

論點:近墨者黑

論據:孟母三遷

練習四

論點:人貴有自知之明

論據:鄒忌的妻、妾和客出於私心,異口同聲地肯定鄒忌比美麗的城北徐公更美,但鄒忌沒有被假象迷惑。

練習五

論點:相信自己,做自己命運的主宰

論據:漢末,羣雄逐鹿,豪傑四起。曹操北踞中原,虎視眈眈,修書一封與孫權曰:“與將軍會獵於吳。”吳國朝野頓時人心惶惶,有人主戰,有人主降,莫衷一是。吳主孫權主戰,然張昭等一干人竭力勸降曹。到底是何去何從,關鍵時刻孫仲謀拔下佩劍,斬釘截鐵地説:“孤意已決,再有言降者,如斯!”於是便有了赤壁一戰的輝煌,於是曹軍“牆櫓灰飛煙滅”,敗走華容。

練習六

原例一:磨難,能歷練人生。貝多芬雙耳失聰,卻能在這樣的磨難下創造出不朽的交響曲,撼人心靈;司馬遷遭受腐刑,卻能在這樣的恥辱中寫成《史記》,汗青溢光;一代體操王子李寧淚灑漢城後黯然退出體壇,卻又另闢天地,讓“李寧牌”系列運動用品風靡中國的體育用品市場。磨難,能帶領人衝破黑暗,綻放光彩。

原例二:歐立西為了發明一種新藥,堅持進行實驗,失敗了,總結教訓再幹,一直實驗了606次,才獲得了成功,製出了以實驗次數命名的新藥606。由此看來,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原例三: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古往今來,概莫能外。唐太宗視民如子,垂拱而治,那是因為_①_。嶽武穆統帥“岳家軍”,屢戰金兵,頻頻告捷,那是因為_②_。毛澤東同志率工農紅軍,以持久之戰打退日本侵略者,那是因為_③_。以往凡有所成就的人和集體,無不嚴於律法,以成文的規定來約束。因為他們知道在絕對自由之下的惰性將急劇膨脹,只有在適當的管束之下,人才能發揮出潛在的能量,做出 1

一些有益的事情。

原例四:是什麼讓魏徵剛正不阿?是什麼讓魏徵在天子面前毫不畏懼?是責任!“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魏徵深深地明白作為一名臣子,就必須承擔起為天下蒼生、國家社稷着想的責任。於是他用自己的勇敢不屈,讓世間多了一面命鏡。在這明鏡中,反射出了魏徵諫言的執着,反射出了大唐的興盛來源,也反射出了責任的重要意義。是什麼讓叢飛放棄自己的富貴而用錢捐助他人?是什麼讓叢飛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依然為貧困的孩子擔心?是責任!看着失學兒童那一雙雙充滿期待與渴望的眼神,叢飛意識到,幫助他們是自己一生的責任。於是他四處奔波,把演唱會所得的錢都捐給了貧窮孩子。他勇於承擔責任的精神,讓每個人都看到一位歌手背後的偉大人格。責任,讓他們的形象熠熠生輝,綻放出無限的光芒。責任,讓他們的名字永留汗青,讓人們看到,他們人格的偉大、崇高。

二、假設分析法

含義:引述論據後,運用假設推理對事例進行分析,並推導出與事例完全相反的結果,從而證明論點。多問幾個“如果不這樣,會怎麼樣”“為什麼”能使論證更深入。

思路: 反面假設—展示結果—點題強調

關鍵:圍繞論點假設,正反對比中強調論點。

標誌詞:“假如”、“試想”、“如果”、“倘若”等。

《六國論》

分論點二:不賂者以賂者喪。

論據:齊:與嬴而不助五國也。燕: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趙: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

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於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注意:對語段進行假設分析時,如果舉的例子是正面的,那麼就應從反面來假設分析;如果舉的例子是反面的,那麼就應從正面來假設分析。

原例一: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蛋,當你畫了一個,再去畫另一個時,形態又不同了。即使同一個蛋,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其形態也有很大的區別。只有把畫蛋的基本功練好了,才能畫出更好的畫。” 達.芬奇老師的諄諄教導,説出了一個真理:基本功訓練很重要。由於達.芬奇從師階段培養了紮實的畫畫基礎,他後來成為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卓越的畫家。

分析:這一語段陳述了達.芬奇的奮鬥結果並且作了簡單的原因分析,應該説有“敍”也有“議”。但説理是可否再深入一點,再透徹一些呢?

原例二:海爾集團始終堅持以技術作為發展的手段和依託。在十幾年的發展過程中,從引進技術到整合國內外資源、自主創新,堅持“技術創新課題來自於市場難題”和“設計創造高質量、高附加值”的研發理念,通過技術創新使集團在中國市場和國際市場上取得長期的成功,營業額年平均增長率達到78%,持續保持在家電與其它在相關領域的領先地位。

原例三:貝多芬28歲那年得了耳病,到57歲逝世,中間20多年的歲月,都是在與可怕的聾疾苦戰。但是貝多芬沒有向命運屈服,他憑着頑強的意志與病魔做鬥爭,終於在逝世前幾年寫成了一生中最著名最富有戰鬥力的作品《第九交響曲》。

練習一

論點:有志者事竟成

論據:王羲之九歲開始練字,立志要做書法家,無論嚴寒酷暑,還是颳風下雨,從不間斷。他在紹興蘭亭的一個水池邊練字,池水都被他洗筆硯染黑了,他那俊秀飄逸的字體,千百年來被人們奉為瑰寶。

練習二

論點:安於現狀

論據:漢九年級傑之一的韓信,當年戰功赫赫封為齊王。而他卻不滿足,擁兵自傲,索地覓封侯,終被降為淮陰侯,又因謀反被誅殺,族滅三族。

例文四

在論證“信念”的重要性時,引用了司馬遷的例子,説他受了腐刑之後,“但他沒有去死,是完成《史記》的信念支撐着他,使他有了繼續活下去的勇氣和決心。這個信念支撐着他,讓他最終完成了《史記》。”接着分析:“如果司馬遷沒有一定要完成《史記》的信念,那他絕沒有那麼頑強的意志活下去,那司馬遷其人也不會為後人所知,今天還會有這麼完整而珍貴的、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歷史資料《史記》嗎?正是信念,支撐着司馬遷,使之成為了一位偉大的文學家、史學家。

三:比較分析法

含義:對所述事例在某方面的相同點或不同點進行類比或對比,從而揭示出事例的意義,發揮事例的論證作用。

思路:通過比較——得出結論——揭示主題

關鍵:找準事例的相似點或不同點

標誌詞:“有……沒有…… ”;“一方面……另一方面……”

《拿來主義》

論點:對待文化遺產要用拿來主義

論據:錯誤的態度:孱頭——逃避主義、昏蛋——虛無主義、廢物——投降主義

正確的態度:拿來主義不全這樣:“他佔有、挑選”“或使用、或存放、或毀滅”

結論:沒有拿來的,人不能成為新人,沒有拿來的,文藝不能自成為新文藝。

練習一

論點:良好的品質和心理是成功的保證

論據:2000年奧運會上,44歲“高齡”的王義夫老槍新傳,一槍失準,下槍再來,最後關頭的二次舉槍顯示出過人的老練,終於用金牌洗雪了亞特蘭大奧運會的遺憾;美國射擊運動員埃蒙斯也是一流好手,在雅典和北京奧運會上,領先的大好形勢下卻痛失金牌。

練習二

論點:看待問題要全面客觀,更不可以己之長攻人之短。

論據: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哲學家乘漁夫的船過河,他嘲笑漁夫不懂數學失去三分之一的生命,不懂哲學又失去一半的生命。風浪來,船即將沉沒,漁夫説,你不會游泳,全部的生命將沒有了。

綜合練習

孫臏與龐涓二人都精於謀略,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當孫臏來到龐涓任職的魏國時,龐涓嫉妒他的才能,表面恭敬,內心狠毒,多次向魏王進讒言,以致使孫臏被挖去膝蓋骨,不得展其才智。而齊王聽説孫臏之才,不惜費盡心力,將孫臏請到齊國,委以重任。齊軍終於有了馬陵道之勝。

結合上面的事例,運用所學方法來論證“好集體懂得重用人才”這一論點。

1、假設分析法:

2、因果分析法:

3、比較分析法:

例文修改

論點:貧困也是一筆財富

“自古才子出寒門”。司馬光出身貧寒;范仲淹兩歲喪父,隨母改嫁,幼時連稠一點的粥都難以喝到;明代龍圖大學士宋濂家中一貧如洗。荷蘭畫家梵高也曾窮困潦倒,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着弟弟接濟;蘇聯偉大作家高爾基曾經是個流浪兒;居里夫人剛滿十歲就外出打工……可見貧困也是一筆財富。

課後練習一:

當代著名作家馮驥才,原來是一位職業籃球運動員,後來他發現自己頗有文學愛好,充滿自信,改作起小説來,竟而佳作迭出,一發而不可收。

用以上材料來論證“就應該?這山望着那山高?”。

課後練習二:

“百家講壇”講出了兩位轟動全國的人物——講《三國》的易中天、講《論語》的于丹。一男一女,一南一北,可謂紅遍了大江南北。

觀點一:“百家講壇”促進了國民對名著及傳統文化的關注。

觀點二:“百家講壇”受到眾人追捧,足以説明一點,讀書的習慣和風氣已經遠離我們這個時代,漸行漸遠。

任選一個觀點,寫一個議論段。

課後練習三

自己確定中心,選擇一種論證方式,將下面語段作適當改動,寫一個能恰好論證自己中心的議論文語段。

他是個長相平凡的孩子,小小的眼睛,大大的嘴巴,覺得李連杰好英武,就夢想自己也成為他那樣的人物,於是年僅八歲的他告別爹孃離開家鄉,獨自一人來到少林寺開始了六年艱苦的練武生涯。十四歲時他離開少林寺抱着成為武打明星的夢想來到京城,擠着去當羣眾演員,被人扣住手腕,從梯子上摔下去,摔得渾身都青了。沒有角色的日子裏就去建築工地打工,最痛苦的時候,他帶着滿身傷,絕望地躺在工地的房間裏,望着天花板。這個看上去普普通通的孩子,終於受到了命運的眷顧。16歲時,他被導演李揚挑中,主演獨立電影《盲井》,這部電影讓他一夜之間從武行變成金馬獎最佳新人。後來他塑造的傻根兒、許三多、順溜、董存瑞又深入到每個中國人的內心。

他就是王寶強。

立意提示:1人不能沒有夢想;2執着讓人成功;3起點不好不重要,只要努力就可以成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ucai/ql4v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