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莊子秋水》讀後感(精選多篇)

《莊子秋水》讀後感(精選多篇)

目錄

《莊子秋水》讀後感(精選多篇)
第一篇:莊子秋水讀後感第二篇:莊子秋水讀後感第三篇:秋水莊子的讀後感第四篇:讀莊子秋水有感第五篇:讀莊子秋水有感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莊子秋水讀後感

莊子秋水讀後感

《莊子秋水》中,秋水時至,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盡在己”。順流東行,遇北海若,河伯望洋興歎“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自身的渺小也暴露無遺。

滿招損,謙受益。勿以己之長而比人之短,勿以己之短而妒人之能。須知五嶽之外,別有他山之尊,我們應該保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的學習態度,只有這樣,人生之旅才能受益無窮。

滿招損,驕傲的人是永遠不能成功的。河伯在有限的環境裏,以為“天下之美盡在己”。主觀片面的認識,使河伯過於自負,這是一種見識的淺陋。如果河伯沒有改掉自己驕傲的心態,那麼他將永遠看不到大海,永遠不知道自己的渺小,那將是多麼悲哀啊。在我們的學習中,我們不能為自己取得的一點點小成績而驕傲自滿。我們要跳出自身主觀的狹隘圈子,開闊視野,只有不斷地學好專業課程,多看一些有意義的好書,多參加一些社會活動,才能認識到自己的不足。

河伯至於北海,感歎自己的渺小。人,有自知之明,才能清醒地學習和工作。人生,要經常反省自己,不能囿於自己有限的見識而自滿自足。在知識的海洋中,我們應當時刻有“三人行,必有我師”,請保留此標記的學習態度。追求真知,追求一種更積極向上的人生,讓人生變得更加有意義。

謙受益,謙虛使人進步。“舟車之所通,穀食之所生,人處一焉。”相對於宇宙萬物,人是很微小的。世界之大,個人所作所為,都是渺小的。人生有涯而學海無涯,一個人不管知識多麼淵博,也不過是滄海一粟。我們只有保持謙虛的學習態度,保持“三人行,必有吾師”的求學人生,才能實現人生理想。

富蘭克林曾説:缺少謙虛就是缺少見識。牛頓説過,“我不知道人家怎樣看我,但是在我自己看來,我就像一個在海灘上的小孩子,偶爾拾到較為光滑的圓石,而真理的大海我並未發現。”這種謙虛的胸懷,不正是牛頓取得不朽成就的基礎嗎?

在今天這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年代,認識自身的有限,更加謙虛、勤奮地學習,尤為重要。進入了大學,並不代表有一個美好的未來。人才造就未來,社會需要人才,但不需要庸才。做社會有用之才,需要每日的堅持,每日的進步,用知識豐富自己,提高個人修養。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一個自滿的人,是不會知禮,知義的。懂的自謙,才會明白禮義廉恥。

第二篇:莊子秋水讀後感

莊子秋水讀後感

【譯文】

《莊子秋水》中,秋水時至,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盡在己”。順流東行,遇北海若,河伯望洋興歎“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自身的渺小也暴露無遺。滿招損,謙受益。勿以己之長而比人之短,勿以己之短而妒人之能。須知五嶽之外,別有他山之尊,我們應該保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的學習態度,只有這樣,人生之旅才能受益無窮。滿招損,驕傲的人是永遠不能成功的。河伯在有限的環境裏,以為“天下之美盡在己”。

主觀片面的認識,使河伯過於自負,這是一種見識的淺陋。如果河伯沒有改掉自己驕傲的心態,那麼他將永遠看不到大海,永遠不知道自己的渺小,那將是多麼悲哀啊。在我們的學習中,我們不能為自己取得的一點點小成績而驕傲自滿。我們要跳出自身主觀的狹隘圈子,開闊視野,只有不斷地學好專業課程,多看一些有意義的好書,多參加一些社會活動,才能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河伯至於北海,感歎自己的渺小。人,有自知之明,才能清醒地學習和工作。人生,要經常反省自己,不能囿於自己有限的見識而自滿自足。在知識的海洋中,我們應當時刻有“三人行,必有我師”的學習態度。追求真知,追求一種更積極向上的人生,讓人生變得更加有意義。

謙受益,謙虛使人進步。“舟車之所通,穀食之所生,人處一焉。”相對於宇宙萬物,人是很微小的。世界之大,個人所作所為,都是渺小的。人生有涯而學海無涯,一個人不管知識多麼淵博,也不過是滄海一粟。我們只有保持謙虛的學習態度,保持“三人行,必有吾師”的求學人生,才能實現人生理想。富蘭克林曾説:缺少謙虛就是缺少見識。

牛頓説過,“我不知道人家怎樣看我,但是在我自己看來,我就像一個在海灘上的小孩子,偶爾拾到較為光滑的圓石,而真理的大海我並未發現。”這種謙虛的胸懷,不正是牛頓取得不朽成就的基礎嗎?在今天這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年代,認識自身的有限,更加謙虛、勤奮地學習,尤為重要。進入了大學,並不代表有一個美好的未來。人才造就未來,社會需要人才,但不需要庸才。做社會有用之才,需要每日的堅持,每日的進步,用知識豐富自己,提高個人修養。禮義廉恥,國之四維。一個自滿的人,是不會知禮,知義的。懂的自謙,才會明白禮義廉恥。滿招損,謙受益。

天下之水,莫大於海,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尾閭泄之,不知何時止而不虛。春秋不變,水旱不知”。大海是天下萬水之源,之歸宿,雖然萬川歸之,並不見海水溢出,雖然尾閭不斷傾瀉,也不見海水乾涸,四季或旱澇的變化也對大海沒有影響,為什麼如此?很簡單,因為海的容量太巨大了。各位看到這裏也許要問:剛説了河伯自滿,海神怎麼又重蹈覆轍,在這裏自吹自擂?借用包老三之言曰:非也非也。因為這幾句話只是一個引子,後面緊跟着的一句話表明海神有對自己有着清醒的自我認識“而吾未嘗以此自多也”,我從來就沒有覺得自己這樣有多麼了不起,因為我深深知道“我在天地之間,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四海之在天地之間,不似罍空之在大澤乎?中國之在四海,不似稊米之在大倉乎?”“罍空”,小酒杯那麼大一點空,一小汪汪水而已。我,大海在天地之間簡直太渺小了。 大海如此謙虛,我們更不可驕傲。現代科學所認識的東西和茫茫的宇宙相比,也只是滄海一粟而已,我們對宇宙的認識只能稱為管窺蠡測。

可見,<秋水篇>沿着河→海→天地最後一直到達道的境界的思路將我們引入一個越來越廣闊、越來越美妙的境界之中,讀此妙文,悟此妙道,千載之下,吾心通於莊子之心,乃至通於無量眾生之心,通於宇宙萬事萬物,可得大自在矣。

第三篇:秋水莊子的讀後感

秋水莊子的讀後感

秋水讀後感

河伯望洋興歎曰:“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貽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河伯滿載秋水,至於東海,看見那浩瀚的大海,始旋其面目,後悔的發出這樣一席話,雖有些晚,但卻飽含了河伯的自卑感。這也告訴我們要:學會自卑,認清自己。

貝多芬在給兄弟的一封信中寫道:“當站在我身旁的人聽到遠處傳來的笛聲,而我卻聽不到,這對於有如此敏感軀體的我,是莫大的羞辱啊!”從此,貝多芬開始過離羣索居的日子。但貝多芬並沒有從自卑中倒下去,他從自卑中,依靠自卑的力量站了起來,充分發揮自己的音樂天賦,因而創造出自己新的藝術風格,完成了傳世佳作——《第三交響曲》也就是《英雄交響曲》。

這裏的自卑並不是普遍理解的自棄,而是換了形式的自信,是從壓抑的心裏中,爆發出的一種力求上進的力量。學會自卑,才能使這種力量得到有效的利用。貝多芬就是一位勇於自卑的舵手。也許你和我也可以成為優秀的舵手,但我們現在可能還是“少年不識自卑味”。看,學會自卑是多麼重要呀!

竹子是一種堅韌的植物。當大風降臨時,他們並不是逆風而站,而是彎下身軀,隨風而擺。因為他們知道自己與風之間的力量懸殊,所以他們學會自卑,彎下身軀。但他們並不是俯首任風搖,他們從自卑中發掘出自己的堅韌性,用隨風搖擺來保護自己,從而用堅韌性去搏擊風的洗禮。

植物尚懂得自卑的重要性,何況有靈性的人呢?

學會自卑,是一種很難的事。它需要勇氣,需要放棄世俗偏見,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這樣。《師説》中,士大夫之族恥學於師,因為他們怕世俗的目光;巫師樂師百工之人卻不恥相師,最終巫、樂、百賢於士大夫。從中可以看出,學會自卑對於人的發展是重要的。更體現出,其實自卑也不是一件很難的事。學會自卑,是一種以守為攻,以退為進的策略。只要你正確對待,你就是一位優秀的舵手。

因此,如果一個人想要顯明於世,必須要先學會自卑,認清自我,切不要如河伯般,臨東海,才悔矣,晚也。

學會自卑,就是“於無聲處聽驚雷”。

2

秋水讀後感莊子是道家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文章寫得出色,善於用寓言來説明一個道理,《莊子》是莊子及其後學所著,我讀了《莊子·外篇》中的《秋水》,深有感觸。

故事的內容是這樣的:秋雨應時而來,百川流入黃河,黃河主流加寬,兩岸和河中沙洲之間,辨不清對岸是牛是馬,於是河伯欣然自喜,認為天下之壯美盡在於此了。河伯順流東行,到達北海,向東望去,看不見水的盡頭。於是河伯改變了沾沾自喜的面容,對海神感歎道:“俗語有這樣的説法,‘聽到過上百種道理,便以為沒有人比得上自己’的話,説的正是我啊。而且我曾聽説有人認為孔子學問少,還看輕伯夷的義行,起初我不信,如今我目睹了這無邊無際的大海,我若不來,那可就危險了,我將貽笑大方啊。”

河伯少見多怪,知識淺薄。後來,看到了煙波浩淼,水天相接的大海,才自知不足,認識到自己的渺小、知識淺陋。

河伯是仙,都會因為小有成就而沾沾自喜,何況我們是普普通通的人呢?宇宙無窮,而我們只懂得了很少的知識,知道了極其有限的道理,所以我們應該更加努力去探索,去發現,去了解。世界如此之大,我們卻如此渺小。因此,我們不能坐井觀天,不能因其環境所困,不能因其所受教育束縛。河伯從河岸邊出來,看到了海,才望洋興歎,而我們則要向遠處看,走更長的路,長更多的見識,千萬不可以滿足於現狀。

可是,許多人因不明白這個道理而因小失大。

比如説明末的李自成起義,起義軍殺敵勇猛,於公元1644年農曆三月十八日攻進北京城。明朝滅亡了,但是李自成和起義軍被這勝利衝昏了頭腦,將士們不再像以前那麼守紀了,整天吃喝玩樂,聽歌賞舞,他們好像忘記了他們的對手—— 一直想打進山海關的清軍。後來,吳三桂聯合清軍向起義軍發起進攻,竟沒有一位將士肯應戰,李自成只好親自出馬,倉促應戰,最終以失敗告終。前前後後,李自成只在北京住了四十二天。短短的時間內,就使這支強大的隊伍失去了戰鬥力,原因在於起義軍和李自成自以為已經勝利,有了榮華富貴,不用再擔心什麼,只管享樂,放鬆了警惕,最終敗在清軍手裏。

從古至今,驕傲的人是永遠不能成功的,這是真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所以,我們在做成功一件事後,應該記住如何成功的經驗,不可以輕視比你差的人,也許有一天他會跟上你,甚至超過你。還要向比你更優秀的人學習,在他們眼中,你的成功只是九牛一毛,所以我們要學無止境。做到了這些,那麼你才會取得豐碩的成果,才能成為一個知識淵博、懂得大道理的人。

第四篇:讀莊子秋水有感

莊子,戰國中期宋國人,是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爭鳴中繼老子之後的道家學派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莊子的文章,大量使用寓言,寓言這種文體的創立,使莊子成為我國浪漫主義文學的鼻祖。並且富有豐富的想象力,文筆變化多端,富有強烈的浪漫主義色彩,語言豐富生動,並富有幽默諷刺的意味對後世的文學語言影響很大。

在古代漢語課上,我們學習了《莊子?外篇》中的《秋水》,以河伯的自以為多和海若的未嘗自多,形成鮮明對比,構成全篇的主要部分。

“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使河伯望洋興歎“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這段話敍述了河伯的自以為多,河伯在有限的世界裏,以為“天下之美盡在己”。主觀片面的認識,使河伯過於自負,如果河伯沒有看到大海,他將永遠不知道自己的渺小,如果河伯在看到大海之後還是沒有改掉自己驕傲的心態,那麼他必將貽笑大方。

所以,做人要“一日三省吾身”,時刻反省自己的行為是否正確。“勿以己之長而比人之短,勿以己之短而妒人之能”,人,要有自知之明,才能清醒地學習和工作。人生有涯,學海無涯。在知識的海洋中,我們應當時刻有“三人行,必有我師”的學習態度。不能滿足於自己現有的知識和狀況,要有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追求真知,追求一種更積極向上的人生,以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為目標學習,讓人生變得更加有意義。

“井龜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語於冰,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因為生活環境的侷限而束縛了自己對世界的認識,這是愚昧者自大的藉口。海神説:“吾未嘗以此自多者”,這正是智者所具有的謙虛態度。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相對於宇宙萬物,人類只是“浮游”。世界之大,個人的所作所為,不過是滄海一粟。當自己清楚地意識到這點時,我們才能找到自己的準確定位,並且更有目標的去認識、瞭解社會的全貌。才能更坦然的面對“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挫敗感。但是這份坦然並不意味着消極,而是讓我們擁有一份良好的心態,畢竟人無完人。

縱觀本文,其中心思想是在論説判斷、認識的相對性,認識事物的大小、多少、虛盈、始終、貴賤以及生死等都是相對的,其變化是不定的。

所以我們應該記住的是:滿招損,謙受益?不是的。

有個成語叫“邯鄲學步”,它的由來正是《莊子?外篇》中的《秋水》。

説的是在兩千年前,燕國壽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論長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經常無緣無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飯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見什麼學什麼,學一樣丟一樣,雖然花樣翻新,卻始終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該是什麼模樣。家裏的人勸他改一改這個毛病,他認為是家裏人管得太多。日久天長,他竟懷疑自己該不該這樣走路,越看越覺得自己走路的姿勢太笨、太醜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幾個人説説笑笑,只聽得有人説邯鄲人走路姿勢很美。他一聽,急忙走上前去,想打聽個明白。不料想,那幾個人看見他,一陣大笑之後揚長而去。邯鄲人走路的姿勢究竟怎樣美呢?他怎麼也想象不出來,這成了他的心病。終於有一天,他瞞着家人,跑到遙遠的邯鄲學走路去了。

一到邯鄲,他感到處處新鮮,簡直令人眼花繚亂。看到小孩走路,他覺得活潑,學;看見老人走路,他覺得穩重,學;看到婦女走路,搖擺多姿,學。就這樣,不過半月光景,他連走路也不會了,路費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了。

有關這個成語的故事諷刺了那些只會生搬硬套,機械地模仿別人的人,他們不但學不到別人的長處,反而會把自己的優點和本領也丟掉。就是在説做人不能一味的妄自菲薄,那不是謙遜,是虛偽。所以我們應該記住的是:過滿則招損,過謙不受益。

第五篇:讀莊子秋水有感

讀《莊子·秋水》有感

2014080142婁曉亮

魯迅先生説過:“其文汪洋闢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我讀了莊子這篇文章之後,深刻體會到了魯迅先生所説的汪洋闢闔,儀態萬方。

文章開篇即是“秋水時至,百川灌河。”給人感覺像是站在東海的河口下方,看着千萬裏的江河匯聚到了一處,然後傾盆而下。飛湍擊石揚起的水汽便蒙然了眼睛。

然而在河伯欣然自喜的時候,他看見了海神。就像是攀登高峯的人,在翻越了他眼裏的最高峯後,俯視腳下螻蟻般的城鎮車流後,回頭卻看見另一座高峯直插雲霄,雲霧環繞,幾隻蒼鷹尖利的鳴叫着嘲笑他。

境界決定一個人的眼光。文章中曾説“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意思是和井中的青蛙不能談論大海,是因為青蛙拘泥於空間的大小;和夏天的小蟲不能談論冬天的冰雪,是因為受制於時間季節的變換;和鄉村士紳不能談論大道,是因為他們受困與教化的深淺。俗話説站的高才能看得遠。站在鄉下的縣城,我們羨慕市裏的繁華;在都市的繁華里,我們又嚮往省會的現代化;在省會的現代化裏,我們依然會神往首都的國際化。這也可以説明,人的慾望是沒有止境的。

但是從大的方面來看,莊子又藉着海神的口説:五代帝王所延續的,三位君主所爭奪的,仁慈的人所憂慮的,賢能的人為之操勞的,僅僅是如同馬匹身上毫末般的天下。這是何等的氣概,視天下萬物如浮雲淺土。但是莊子他卻又同自身的大氣磅礴之語相悖。“伯夷辭之以為名,仲尼語之以為博。此其自多也······”伯夷因為名譽辭讓天下,仲尼談論天下來顯示自己的博學,這是他們所自傲的地方······一股子文士相鄙的氣息悠然而起。蔑視天下的莊子,又何必着眼於這在他眼中如同毫末中得毫末的二人呢?

接下來,便是一番相對論的論述。大於小、善與惡、博與狹、生與死都是相對而言。做任何事情都出於無為忘我的角度。我認為,從辯證的角度來看大小高低盈虛,這樣的大局觀是值得稱讚的(當然是我這是事後諸葛亮)。“不出乎害人,不多仁恩;動不為利,不賤門隸;貨財弗爭,不多辭讓;事焉不借人,不多食乎力,不賤貪污;行殊乎俗,不多闢異;為在從眾,不賤佞諂;世之爵祿不足以為勸,戮恥不足以為辱;知是非之不可為分,細大之不可為倪。”這些話語在現代來看,大多是誑語。莊子只主張修自身。他反對從本心出發,去分辨善惡好壞,他只是秉承着中庸的道路,不顧旁人的眼光,將自身與整個社會割裂開來。彷彿像是上帝一樣俯視着這個世界。世俗的勛爵俸祿打動不了他,戮親之仇不足以羞辱他。大小不去分辨,是非不去明瞭。我想如今的社會,大多都大小不分,是非不明吧···更有甚者達到了“戮恥不足以為辱”。但是“世之爵祿不足以為勸”這條,能達到的人卻少之又少。

莊子主張用辯證的眼光去看待問題。“知堯、桀之自然而相非,則趣操睹矣。昔者堯、舜讓而帝,之、噲讓而絕;湯、武爭而王,白公爭而滅。由此觀之,爭讓之禮,堯、桀之行,貴賤有時,未可以為常也。······帝王殊禪,三代殊繼。差其時,逆其俗者,謂之篡夫;當其時,順其俗者,謂之義之徒。”時代的變化(請繼續 關注本站)會改變人們的眼光,過去的道德準則不能應運到新的社會環境之下。人的價值判斷不應該與社會環境相割離,就如同不能分割陰陽、天地一樣。

他還主張順應天命,其實就是道家的“無為”。我想他應當認為,天道自有定數,人的命運,才能,智慧,思想都已經被制訂好了線路。明白天命的人,不會受到災難的侵襲,因為他知道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人為的力量改變不了天地的規律。人們應該明確自身的才能和天賦,就像是單腳的夔不應羨慕有萬足的蚿一樣。

從全文來看,莊子是一個十分傲慢的人。他不屑於當楚國的宰相,更不屑於與惠子爭

位。他認為自己的大道才能不足的人無法學會,如果學了的話就像邯鄲學步一樣,忘記自己原本的本領。他就像是一個洞悉了萬物的傲慢隱士。在先秦諸子百家並起的時候,駕着青雲,騎着老牛而過。話語裏都打着機鋒,透露着些許大智慧。飄然而來飄然而去,他並不想去改變什麼,只是在閒暇之餘,透露些人生的祕密。

“往矣!吾將曳尾於塗中。”這大概是他對自己人生的寫照吧。

歡迎閲讀其他文章:

秋水—莊子 [節選]

秋水的讀後感

秋水讀後感

秋水讀後感

《莊子》讀後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ngpe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