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研報告 >

教學現狀調研報告多篇

教學現狀調研報告多篇

教學現狀調研報告多篇

【第1篇】課堂教學現狀調研報告範文

最近,我們對我校的課堂教學面臨的形式、採取的或準備採取的舉措進行了梳理,旨在尋求如何在減負增效的前提下改進課堂教學現狀的有效方法。

一、我校的課堂教學面臨的形勢是什麼?

1、學校提出了主流課堂教學模式。

關注當前,放眼未來,為了踐行我校'促進每一名學生、教師主動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在深入分析學情、師情和學校歷史沿革的基礎上,經過充分醖釀、推敲、論證,今年10月,我校正式提出了'導學、自學、求學、講學、學思、學用'的課堂教學模式。學校明確了對課堂教學模式的定位,即對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實踐,是當前我校推進課程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的抓手,是我校教學管理的着力點和歸宿,也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關鍵所在。

2、學校教學面臨着減負提效的重大課題。

隨着學生減負工作的不斷深入,學生在校學習、自習的時間較之以前明顯縮短了,這也是所有國辦中學面臨的同樣問題。這種變化,使得不少教師感到教學的壓力陡增。如何在不增加教學時間、不增加學生課業負擔的前提下,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與質量,如何讓我們的每一節課學生學有所得、教師教有所成,這是當前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亟待破解的難題。

3、推進課堂教學改革進程中面臨的問題。

長期以來,我們對課改的理念、方法和策略等缺乏系統深入的研究與實踐,課堂教學中(尤其是常態課教學中)對學生主體參與、自主學習的貫徹力度遠遠不夠,常態課教學以講授為主的課還佔有一定的比例。這些成為制約我們課堂教學改革的瓶頸問題。

二、面對現實,我們做了什麼?

1、從落實教學領導力的高度,努力提升教學管理者的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水平。我們的具體做法是:

(1)管理幹部主動深入課堂。我校規定了中層以上幹部每學期的聽課數量,聽課後將於相關教師進行評課,每週行政例會的第一個環節就是幹部彙報交流本週的聽課評課情況。我們認為,課堂能反映出教與學的現狀,藴涵着豐富的信息。幹部經常進入課堂,可以深入瞭解教師的教育理念、教學行為、教研文化、經驗、困惑和困難,以及課改要求與教學現狀的差距,先進理念與傳統行為的落差,瞭解學生的學習現狀和需求,瞭解學校管理的運行現狀,有利於學校工作上下一致,形成合力。

(2)教學管理幹部積極參加中教科組織的聽評課活動,在同行交流、專家點評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管理工作的專業化、科學化的水平。

(3)教學管理幹部與我校特聘教學顧問定期舉行教學管理專題研討活動。我校的兩位特聘教學顧問陳一新局長、範廣澤科長提前佈置研討課題,每兩週進行一次面對面的深入交流,最後由兩位顧問進行點評。至今,本學期的專題教學研討活動已先後進行了三次,研討的主題包括'減負提效形式下教學管理的舉措'、'當前教學管理工作的着眼點'、'挖掘我校教學中高效的典型案例'等。通過此類活動,有效地將教學管理幹部的關注點引導到研究和破解實際問題的軌道上來。

2、以加強教師專業化建設為突破口,引領教師教育觀念的更新和教學方式的改進。我們的具體做法是:

(1)請師大專家團隊進駐學校,參與指導學科建設。我校與天津師大教師教育學院聯合,創辦了市內六區首個'教師教育教學研究實踐基地'.我們主動邀請師大的專家、教授走進校園,走進課堂,走進教學,通過定期參加學科組活動和不定期推門聽課、評課活動,幫助廣大教師更新教育觀念,改進教學策略。教師也可以藉助師大豐富的教學資源,拓展教學研究領域,不斷充實自我。

(2)在全校教師範圍內,堅持每月開展一次教學大講堂活動。我們先後邀請到了陳一新副局長、韓鋒主任、邢真研究員、王勤研究員、張明琪教授、靳瑩教授等一批教育領域的資深專家學者為老師們進行專題講座,重點圍繞當前課堂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幫助老師們解疑釋惑,進而引發廣大教師對課堂教學的更深入地思考,從而有效地引導教師聚焦課堂、研究教學。

(3)大力強化教學管理幹部對學科組建設的領導。學科組是教師從事教學研究的組織形式,也是管理幹部賴以領導教學的重要形式。在工作中我們體會到,教學管理幹部只有親自深入學科組參與活動,以自身關注學科組活動的熱情來鼓勵教師積極投入,在教研活動中充分發揮影響力,對教師起到以身示範的教育作用,這是加強教學領導力的關鍵所在。本學期,教務處在《學科組長工作手冊》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了對學科組工作的要求,設置了學科組建設專題檔案櫃,積累學科活動的過程性資料,定期進行交流、展示、點評。

3、啟動名師工程,打造一支骨幹教師隊伍,實現以點帶面。我們認為,學校的可持續發展需要有着紮實的專業理論素養和研究能力,富於創新精神的專業型的教師隊伍。基於此,今年5月份,我校啟動了首屆首席、骨幹教師評選工作,這不僅是我校教師隊伍建設的一件大事,也是六十六中發展史上的一項創舉。我校廣大教師更是投入了極大地熱情參與此次活動,全校共有57位教師報名。經過説課、做課、民主評議、教學過程考核等一系列環節的評比,最終遴選出了我校首屆首席教師8人、骨幹教師19人。首批首席、骨幹教師與學校簽訂了工作協議。他們不僅僅是享受首席、骨幹教師的待遇,同時還要履行作為一名首席、骨幹教師的相應義務,他們將在未來學校的學科建設、校本研修、乃至教師專業發展的工作中發揮應有的作用。根據我校出台的《首席骨幹教師考核實施辦法》的規定,我校的首席教師、骨幹教師不搞終身制,每屆任期兩年,兩年後自動終止資格,重新申報。任期內每年進行嚴格考核,考核合格者將繼續留任,考核不合格者將被自動終止資格。首席骨幹教師的主要職責是圍繞學校階段教學工作,發揮示範引領作用。例如,近期隨着我校'導學、自學、求學、講學、學思、學用'課堂教學模式的提出,學校要求每位首席骨幹教師率先實踐課題教學模式,每人完成一節示範課,學校組織全校範圍內的聽評課活動,同時作課教師還要進行説課,整個過程全程進行錄像。這樣,就使得每一節公開示範課成為了一次學科教學的專題研討活動,大大拓展了教學研究的空間。

三、近期,我們還準備做什麼?

1、推進導學案的運用。目前,初高中各科導學案的編寫已經形成了基本框架,正在請專家提出修改意見。下一步是將相對成熟的導學案應用於課堂教學,要把編寫導學案、使用導學案變成教師進行常態課教學的規定動作。

2、推進思維導圖的運用。思維導圖是表達發射性思維的有效的圖形思維工具,它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保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有利於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網絡,訓練學生思維,也有利於教師轉變教學觀念,轉換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在今年5月,我校組織學科組長到大港二中參觀思維導圖的運用成果展示,對思維導圖有了感性認識。今年11月,天津師大的靳瑩教授為我校全體教師進行了有關思維導圖的專題講座,從思維導圖的概念、理論基礎,到思維導圖的製作方法、使用技巧,使廣大教師對思維導圖有了初步的理性思考。下一步是在一些學科中嘗試使用思維導圖,使用過程中教務處隨時監控,根據使用效果把握推廣的進度、節奏,最大限度地發揮思維導圖對教學工作的積極作用。

【第2篇】課堂教學現狀調研報告

最近,我們對我校的課堂教學面臨的形式、採取的或準備採取的舉措進行了梳理,旨在尋求如何在減負增效的前提下改進課堂教學現狀的有效方法。

一、我校的課堂教學面臨的形勢是什麼?

1、學校提出了主流課堂教學模式。

關注當前,放眼未來,為了踐行我校'促進每一名學生、教師主動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在深入分析學情、師情和學校歷史沿革的基礎上,經過充分醖釀、推敲、論證,今年10月,我校正式提出了'導學、自學、求學、講學、學思、學用'的課堂教學模式。學校明確了對課堂教學模式的定位,即對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實踐,是當前我校推進課程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的抓手,是我校教學管理的着力點和歸宿,也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關鍵所在。

2、學校教學面臨着減負提效的重大課題。

隨着學生減負工作的不斷深入,學生在校學習、自習的時間較之以前明顯縮短了,這也是所有國辦中學面臨的同樣問題。這種變化,使得不少教師感到教學的壓力陡增。如何在不增加教學時間、不增加學生課業負擔的前提下,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與質量,如何讓我們的每一節課學生學有所得、教師教有所成,這是當前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亟待破解的難題。

3、推進課堂教學改革進程中面臨的問題。

長期以來,我們對課改的理念、方法和策略等缺乏系統深入的研究與實踐,課堂教學中(尤其是常態課教學中)對學生主體參與、自主學習的貫徹力度遠遠不夠,常態課教學以講授為主的課還佔有一定的比例。這些成為制約我們課堂教學改革的瓶頸問題。

二、面對現實,我們做了什麼?

1、從落實教學領導力的高度,努力提升教學管理者的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水平。我們的具體做法是:

(1)管理幹部主動深入課堂。我校規定了中層以上幹部每學期的聽課數量,聽課後將於相關教師進行評課,每週行政例會的第一個環節就是幹部彙報交流本週的聽課評課情況。我們認為,課堂能反映出教與學的現狀,藴涵着豐富的信息。幹部經常進入課堂,可以深入瞭解教師的教育理念、教學行為、教研文化、經驗、困惑和困難,以及課改要求與教學現狀的差距,先進理念與傳統行為的落差,瞭解學生的學習現狀和需求,瞭解學校管理的運行現狀,有利於學校工作上下一致,形成合力。

(2)教學管理幹部積極參加中教科組織的聽評課活動,在同行交流、專家點評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管理工作的專業化、科學化的水平。

(3)教學管理幹部與我校特聘教學顧問定期舉行教學管理專題研討活動。我校的兩位特聘教學顧問陳一新局長、範廣澤科長提前佈置研討課題,每兩週進行一次面對面的深入交流,最後由兩位顧問進行點評。至今,本學期的專題教學研討活動已先後進行了三次,研討的主題包括'減負提效形式下教學管理的舉措'、'當前教學管理工作的着眼點'、'挖掘我校教學中高效的典型案例'等。通過此類活動,有效地將教學管理幹部的關注點引導到研究和破解實際問題的軌道上來。

2、以加強教師專業化建設為突破口,引領教師教育觀念的更新和教學方式的改進。我們的具體做法是:

(1)請師大專家團隊進駐學校,參與指導學科建設。我校與天津師大教師教育學院聯合,創辦了市內六區首個'教師教育教學研究實踐基地'.我們主動邀請師大的專家、教授走進校園,走進課堂,走進教學,通過定期參加學科組活動和不定期推門聽課、評課活動,幫助廣大教師更新教育觀念,改進教學策略。教師也可以藉助師大豐富的教學資源,拓展教學研究領域,不斷充實自我。

(2)在全校教師範圍內,堅持每月開展一次教學大講堂活動。我們先後邀請到了陳一新副局長、韓鋒主任、邢真研究員、王敏勤研究員、張明琪教授、靳瑩教授等一批教育領域的資深專家學者為老師們進行專題講座,重點圍繞當前課堂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幫助老師們解疑釋惑,進而引發廣大教師對課堂教學的更深入地思考,從而有效地引導教師聚焦課堂、研究教學。

(3)大力強化教學管理幹部對學科組建設的領導。學科組是教師從事教學研究的組織形式,也是管理幹部賴以領導教學的重要形式。在工作中我們體會到,教學管理幹部只有親自深入學科組參與活動,以自身關注學科組活動的熱情來鼓勵教師積極投入,在教研活動中充分發揮影響力,對教師起到以身示範的教育作用,這是加強教學領導力的關鍵所在。本學期,教務處在《學科組長工作手冊》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了對學科組工作的要求,設置了學科組建設專題檔案櫃,積累學科活動的過程性資料,定期進行交流、展示、點評。

3、啟動名師工程,打造一支骨幹教師隊伍,實現以點帶面。我們認為,學校的可持續發展需要有着紮實的專業理論素養和研究能力,富於創新精神的專業型的教師隊伍。基於此,今年5月份,我校啟動了首屆首席、骨幹教師評選工作,這不僅是我校教師隊伍建設的一件大事,也是六十六中發展史上的一項創舉。我校廣大教師更是投入了極大地熱情參與此次活動,全校共有57位教師報名。經過説課、做課、民主評議、教學過程考核等一系列環節的評比,最終遴選出了我校首屆首席教師8人、骨幹教師19人。首批首席、骨幹教師與學校簽訂了工作協議。他們不僅僅是享受首席、骨幹教師的待遇,同時還要履行作為一名首席、骨幹教師的相應義務,他們將在未來學校的學科建設、校本研修、乃至教師專業發展的工作中發揮應有的作用。根據我校出台的《首席骨幹教師考核實施辦法》的規定,我校的首席教師、骨幹教師不搞終身制,每屆任期兩年,兩年後自動終止資格,重新申報。任期內每年進行嚴格考核,考核合格者將繼續留任,考核不合格者將被自動終止資格。首席骨幹教師的主要職責是圍繞學校階段教學工作,發揮示範引領作用。例如,近期隨着我校'導學、自學、求學、講學、學思、學用'課堂教學模式的提出,學校要求每位首席骨幹教師率先實踐課題教學模式,每人完成一節示範課,學校組織全校範圍內的聽評課活動,同時作課教師還要進行説課,整個過程全程進行錄像。這樣,就使得每一節公開示範課成為了一次學科教學的專題研討活動,大大拓展了教學研究的空間。

三、近期,我們還準備做什麼?

1、推進導學案的運用。目前,初高中各科導學案的編寫已經形成了基本框架,正在請專家提出修改意見。下一步是將相對成熟的導學案應用於課堂教學,要把編寫導學案、使用導學案變成教師進行常態課教學的規定動作。

2、推進思維導圖的運用。思維導圖是表達發射性思維的有效的圖形思維工具,它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保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有利於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網絡,訓練學生思維,也有利於教師轉變教學觀念,轉換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在今年5月,我校組織學科組長到大港二中參觀思維導圖的運用成果展示,對思維導圖有了感性認識。今年11月,天津師大的靳瑩教授為我校全體教師進行了有關思維導圖的專題講座,從思維導圖的概念、理論基礎,到思維導圖的製作方法、使用技巧,使廣大教師對思維導圖有了初步的理性思考。下一步是在一些學科中嘗試使用思維導圖,使用過程中教務處隨時監控,根據使用效果把握推廣的進度、節奏,最大限度地發揮思維導圖對教學工作的積極作用。

【第3篇】農村國小語文閲讀教學的現狀調研報告

農村國小語文閲讀教學的現狀調研報告

摘 要閲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半壁河山,是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手段。加強語文閲讀教學,是當前語文教學大綱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也是現實的需要與學生學習的需要。本文通過調查,發現了農村國小語文閲讀教學存在的一些誤區,並據此提出了一些相應的對策。

語文閲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是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手段。加強語文閲讀教學,是當前語文教學大綱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也是現實的需要與學生學習的需要。而當今在農村國小,語文閲讀教學如何開展?其效果怎樣呢?為此,我在平安縣平安鎮東村國小進行了實習教學,並進行了調查研究:

一、閲讀教學的現狀

(一)閲讀教學的意義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培養學生具有獨立閲讀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閲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培養廣泛的閲讀興趣,擴大閲讀面,增加閲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國小六年課外閲讀總量不少於145萬字。”

所以,閲讀教學對於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我們必須認真研究閲讀教學,並搞好閲讀教學。

【第4篇】國中語文課堂教學現狀調研報告

我縣國中語文課堂教學的現狀如何?什麼樣的語文課堂才是學生喜歡且富有實效的?帶着這些問題,本人進行了長達兩年半時間的調研,走遍了全縣23所國中學校,聽評課達250餘節,積累了一些初步的思考。現將本人對我縣國中語文課堂教學現狀的一些調查與思考報告如下:

一、可喜的成績

1、教師敬業精神明顯增強。從聽課的情況看,絕大部分教師的課堂準備比較充分,部分教師不僅能夠精心設計課時教學方案,還能根據學生學習需要和教學內容特點編制學案,沒有教案進課堂的教師極少,在所聽的250餘節課中,只有個別教師教學比較隨意,教學預設不充分;絕大部分教師都有候課的自覺意識,能提前5分鐘到達教室門前等待上課,沒有候課意識或上課遲到的教師在所聽的250餘節課中只有1人。從訪談的情況看,部分學校開始實行集體備課制,少數學校的集體備課不僅落實較好,而且抓出了一定的成效,個別學校構建了以“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為主要特徵的課堂教學模式,且落實較好;部分教師有着比較強烈的專業發展與提升的意識和願望,其中城區和城郊的語文教師在自身專業發展與提升方面顯得尤為迫切;部分教師的教學質量意識和課堂效率意識明顯增強,並能想方設法改革自己的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所任學科的教學質量。

2、教師教學觀念開始轉變。從整體上看,我縣語文課堂教學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農民穿西裝”,“滿堂灌、滿堂問”的傾向比較明顯,但在少數教師和少數課堂上仍然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一是開始倡導使用“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方式;二是開始使用學案教學;三是開始關注“方法”這一目標維度在教學過程中的滲透;四是有了初步的突顯學生主體地位的意識;五是能正確把握“工具性”這一語文學科的特點,重視基礎知識的落實和語言的積累。

3、學科教學質量顯著提高。儘管從整體上看,我縣語文學科的教學質量在全市排名還比較靠後,但進步的幅度較大:會考平均成績與市平的差距在逐漸縮小,且縮小的幅度較大;學科等級劃分的分數線在逐年提高;縣內各校的平均成績分佈逐年趨向均衡,差異係數逐年減小。尤其是2011年會考,我縣語文學科人均成績取得重大突破:在市直、五區、五市縣等11個單位中排名第七;在五市縣中排名第二,僅落後於攸縣。

4、一批青年教師脱穎而出。2011年全市國中語文教師課堂教學競賽,世紀星實驗學校青年教師曾利平獲全市第一名;2011年全市國中語文教師課堂教學素養大賽,下東中學組隊參加,獲得團體一等獎,單項一等獎2個、二等獎1個;2011年和2011年兩年會考研討會上的示範課都獲得了市教科院語文教研員的高度評價。

二、嚴峻的問題

1、教學理念整體滯後,適應不了課改要求。

傳統的教學模式仍然主宰了課堂。課堂教學“講風”太盛,教師獨霸課堂話語權,學生的閲讀、思考、交流、討論、書寫諸種權利被嚴重剝奪。學生主體地位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教師角色、學習方式、教學方式的轉變和教師課堂講授限時政策沒有從根本上落實到位,課堂教學中仍以講析繁瑣的“填鴨式”和提問瑣碎的“滿堂問”為主要教學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流於形式。自主學習時教師不給予有效指導,學生沒有任務驅動,隨意性比較大。合作討論前教師沒有給學生提供充分的閲讀思考和討論交流的時間,沒有考慮設計的問題是否有合作討論的必要和價值,沒有對學生進行明確的分組分工,沒有制定規範的合作討論規程,形式主義傾向比較明顯。探究學習時教師沒有設計具有一定深度的探究課題,沒有進行科學有效的探究方法指導,探究缺少必要的深度和廣度。

課堂教學改革推進不力。教師對新的課程理念、課堂教學改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認識不到位,擔心課堂教學改革會影響學科教學成績,存在觀望等待的思想。學校存在急功近利的教育短視行為,不重視過程管理,缺少課堂教學改革的過程監督機制和制度保障,問題意識和研究意識不強,研究氛圍不濃。

2、教材研讀與處理能力不夠,教學有效信息把握不準。

對文本的內涵與外延缺乏深度挖掘。教師對文本不作深入的研讀,沒有自己的原初理解和獨立見解,只是照搬教學參考書進行教學。關注較多的是文本內容層面的東西,而對文本形式(語言表達)層面的東西研究不透,課堂教學缺少必要的深度與寬度。如一位教師在教《袋鼠之謎》(八年級下冊)一文時,整節課只是引導學生歸納概括袋鼠的“三大奧祕”以及奧祕背後的原因,而將文章最精彩的教學內容(“卒章顯志”的寫法啟示,用記敍文的框架、對話的形式介紹科學知識的獨特表達形式,精巧的構思佈局)捨棄,這是對文本內涵缺乏深度挖掘的典型表現。

對課程標準和單元目標缺乏整體關照。教師對課程標準、單元目標缺少透徹的研究,對情感目標、能力目標、學科基本思想、學科基本方法把握不準,致使課堂教學目標意識不明、教材處理過全、重點難點不突出、教學環節與教學目標錯位等。如一位教師在教《走一步,再走一步》(七年級上冊)第二課時時提出了以下幾個供學生思考討論的問題:①本文的寫作目的是什麼;②為什麼説不要想着下面的巖石;③父親是怎樣救孩子下來的;④父親為什麼不直接把孩子抱下來;⑤如何評價其他四個孩子。而根據課程標準和單元目標,本文的教學目標應該可以確定為:①學習朗讀;②理清文章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驗思想感;③品評文中人物,多角度解讀文本;④聯繫實際,探究文題、文末經驗句的含義。對比該教師的課堂提問和教學目標,我們便可以發現,該教師的課堂提問不僅不成序列,而且絕大多數是與教學目標背離的。

對教學內容和教學資源缺乏整合利用。教師在處理教材和文本時,要麼把語文教材和語文課程等同,對文本不加取捨地全都列入教學內容;要麼把教材內容和教學內容等同,將一篇文章從頭講到尾;要麼把教材內容和考試內容等同,將閲讀教學異化為做閲讀訓練題。對教材內容沒有分析、選擇、重組和優化,更談不上對教學內容進行結構化、問題化和操作化組織;對文章插圖、研討與練習、音像資料、助讀材料、師生的原初理解等教學資源缺乏利用意識。如一位教師在教《安塞腰鼓》(七年級下冊)時,有兩個環節便沒有對教學內容和資源進行剪取和重組:一是在“觀看視頻,導入新課”這一環節中,沒有將能夠體現“安塞腰鼓”恢弘氣勢的視頻資料剪輯,從而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達不到為閲讀文章奠定感情基礎的目的;二是在“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這一環節中,由於教師沒有將用於朗讀的材料進行剪取重組,而是全文朗誦,致使“通過朗讀,感受語速、語調的變化,把握文章的層次結構”這一教學目標落空。

對文本的文體特點和能力要求缺乏研究。教師在處理教材和文本時,對文本特點及相應的文體閲讀能力訓練不作區別對待,而是按照一般文章閲讀的要求和程序來設計教學方案,實施教學,致使課堂教學或脱離文本、曲解文本,或放大人文教育、異化為非語文課。如一位教師教《錢塘湖春行》(古詩),讓學生思考的問題是:如果根據這首詩為遊人設計一個遊錢塘湖的路線,該怎樣設計?應該把哪裏作為旅遊的重點?把詩歌教學當做了寫實用文的依據。又如一位教師教《羅布泊,一個消逝的仙湖》(説明文),在指導學生理清了文章的結構層次、歸納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後,便將課堂教學的重點放在了“關於如何保護我們的生態環境”的討論上了,而對於與説明文這種文體相關的閲讀知識理解和閲讀能力訓練根本沒有涉及,將語文課異化成了環保教育課。

3、教學策劃與設計的水平不高,教學目標達成度較低。

一是課堂情境的營造與教學內容的安排不和諧。教師在進行教學策劃和設計時,不能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如文體要素、情理要素、語言要素、風格要素等)創造出與之相適應的課堂情境,教師與學生之間常常是“隔心、隔情、隔智”,課堂情境與教學內容常常矛盾。如《最後一課》,教學內容本應該是嚴肅沉鬱的,教師應該據此創造一種莊嚴肅穆的課堂情境,但一位教師在教這一課時,整個課堂情境是嬉戲吵鬧的,讓人聽後覺得像一場鬧劇。

二是課堂教學安排違背適度原則。首先是課堂教學的容量安排過度。要麼過小以致乾癟,如課文閲讀教學課;要麼過多以致臃腫,如試卷講評課和綜合複習課。如一位教師在上《會考議論文閲讀指導》(一課時)課時,共安排了“會考考點回顧、論點知識、論據知識、論證知識、詞句理解知識”等5大塊知識,還有用於專項訓練和綜合訓練的7段訓練材料。另一位教師在教《喂!出來》(一課時)一文時,共出了10個思考題讓學生思考討論。我縣教師的課堂教學容量是普遍過小,如一位教師在教《十六年前的回憶》一文時,一個課時只做了“教讀生字”一件事。其次是教學的難度、深度、起點安排過度。許多教師在教學設計時,缺乏學情分析的意識,不能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來恰當地安排教學難度、深度和起點,要麼過深、過高,學生夠不着,學習的積極性被挫傷;要麼過淺、過低,調動不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不能刺激思維神經系統的興奮。如一位教師在學生回答了“楷模”就是“榜樣、模範”的意思後,還要追問“楷模”為什麼是“榜樣、模範”的意思,難度太高。另一位教師在教《“友邦驚詫”論》時,將教學的起點定在學生自讀分析論證方法上,起點太高。再次是教學過程中,各個教學內容安排的時機不當。如有的教師的課堂教學思路通常是:①佈置學生帶着思考題看書;②指名上黑板聽寫、解釋詞語;③書看完後,組織學生講評黑板作業;④討論思考題。這樣的序列安排造成了教學思路的割裂與中斷,擾亂了學生的思維,破壞了課堂教學的整體協調。

三是教學程序的安排沒有起伏,節奏感不強。一般來説,教學程序的安排必須符合語文學科的教學規律、學生學習的認知規律和審美教育規律,要像寫文章一樣,抑揚頓挫,高潮迭起。但絕大多數教師的教學程序安排達不到這個要求。首先是教學的速度缺少快慢行止,從頭到尾一個速度,毫無起伏。其次是教學內容缺乏詳略的取捨安排,各個環節平均用力,看不出課堂教學的重點和高潮。再次是學生的思維活動沒有鮮明的節奏感,問題與思維的難度不是漸次加大,教師提供的外部刺激缺少強弱變化,學生思維訓練的形式單一枯燥。最後是教學環節的安排沒有層次性、序列性和遞進性,且目標意識不強、意圖不明顯,不能形成一種層層深入的、循序漸進的整體節奏。

四是訓練與問題的設計形式單一,效益低下。在訓練設計上,主要存在訓練意圖不明、訓練指向不清、訓練強度不宜、訓練方式單一、訓練脱離文本、訓練缺少拓展延伸等問題。在問題設計上,主要存在設計的問題思維容量小、缺乏合作探究的價值,問題之間缺少關聯、沒有形成層進的序列,問題不能牽引對文本的整體理解與品讀等問題。

4、教學實施過程中缺乏規律意識,教學操作能力較差。

教師缺乏課型意識。教師在實施課堂教學時不論何種文體,也不管教學內容的特點,統一按照相同的教學模式組織教學,模式化傾向嚴重。如試卷講評課,許多教師對“講什麼、為什麼講、怎樣講”缺少整體規劃,逐題講習的多,重點突出的少,沒有充分發揮典型試題在知識建構和能力遷移上的作用,就試卷講試卷的傾向明顯;筆練意識淡薄,學生動口的多,動筆的少,能上黑板板演的機會更少,學生規範答題的習慣較差;試卷講評中忽視“互動性”,沒有為學生充分表達思維過程提供機會,學生參與度不夠。又如綜合複習課,教師中普遍存在教學起點和標高確定不當,示例分析中缺少方法滲透,方法領悟與示例分析脱離,示例呈現缺乏層次、梯度、拓展和延伸等問題。再如作文指導課,絕大部分教師在兩個課時中僅僅是命了一個題目,沒有方法指導和作文講評,學生學習寫作的環節嚴重缺失。

教學環節不完整。首先是部分教學環節的缺失,如課堂導入、課堂小結、課堂板書、拓展訓練、作業佈置等環節經常被教師簡省;其次是環節之間缺少過渡與照應,各個環節之間沒有內在的聯繫;再次是教學的各環節之間缺少一條清晰的教學線索,教學內容散亂,邏輯性不強。這些缺點在新教師的課堂教學上體現得尤為明顯。

學生活動不充分。教師調動不夠,學生參與度較低,課堂活動成為少數優秀學生的專利。活動形式單一,個別學生活動時,其他學生因為沒有任務驅動而亂動。學習過程缺失,“結論教學”教學的傾向比較明顯,學生閲讀與寫作過程得不到保證,學生表達與交流的機會不夠充分,學生的問題意識得不到培養。活動的深度與廣度不夠,活動的效率低、價值不大,無效活動較多。討論交流的向度單一,只見師生之間的一問一答,不見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對話。

課堂點評與指導不到位。首先是課堂點評沒有原則,缺少激勵與引導作用,絕大部分教師錯誤的理解了新課程關於學生評價的理念,對學生的回答不問正確與否,不管是否合理,一律使用“好”“你真棒”“你真聰明”等語言予以評價,對學生的錯誤理解不及時矯正,尤為關鍵的是教師不能通過恰當的課堂點評,將學生的思維引向縱深,推動教學過程的有序展開。其次是課堂指導沒有到位,課堂上什麼時候講、講什麼、怎麼講、講多長時間,教師心中無數,如語文閲讀課中朗讀訓練的指導,絕大多數教師都用朗讀的數量來衡量對朗讀訓練的重視程度,至於什麼時候安排讀、讀什麼、怎麼讀、為什麼要這樣讀,教師基本上指導不力。

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運用不當。部分教師的課堂教學中雖然運用了多媒體輔助教學,且製作了精美的課件,但使用的時機、長度、效度處理不好。要麼使用時機不當,多媒體應用牽強附會,與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嚴重背離,而不是有機結合;要麼用之無度,有的教師在製作課件時,盲目地追求“高大全”,堆砌了大量的素材,把教學課件搞成多媒體成果展覽;要麼用之無效,不是把使用多媒體課件的根本目的落實到有效上,而是把它當成區別現代教學與傳統教學的唯一標誌,反而造成學生注意力分散,教學時間分配失當,教學重心偏移,教學效率降低。

三、誠懇的建議

1、強化教研意識。要充分利用集體備課這一平台,深入開展教學反思、課堂觀察與診斷、説課評課、相互聽課、集體研課等校本教研活動。應牢固樹立“教而不研則淺,研而不教則空”的意識,將教學與研究有機結合,在真實情景中研究,在研究狀態下工作,讓教學研究成為自己的一種生活常態。要儘可能利用上績效課這一契機,逐步養成研課、磨課的習慣,切實增強學情分析、教材研讀、教學設計、教學實施等方面的能力,並最終讓常態課能達到甚至超過績效課的水平。

2、提高自身素養。一要重視案例分析與研討。從調研的情況看,教師目前存在的最大問題不是教育觀念的問題,而是教學操作能力的問題,而提高教學操作能力的最有效的辦法便是案例分析與研討,如文本解讀案例分析、課型教學案例分析、教學設計案例分析、教材處理案例分析、課堂教學案例分析、課標研讀案例分析、問題設計案例分析、訓練設計案例分析等。二要狠抓業務自修與提升。一方面要強化專業發展的自覺意識,因為任何形式和層次的培訓,只有與自身的專業發展慾望相契合,才是有效的。另一方面要切實制定業務自修年度項目書,並認真落實,逐步改善自身的知識結構,豐富自身的教育教學素養。

3、改革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應緊緊圍繞“突顯學生主體地位,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方式”來構建教學模式。要依據學生的學習規律和已有學習水平來整合教學內容、安排教學程序、選用教學方法、選取教學組織形式。要堅決貫徹落實教育局提出的教師課堂講授限時制度,着力解決講與練、教與學、知識傳授與能力發展、教程推進與方法融合等關係問題,確保課堂教學的高效。要敢於突破教育教學傳統,正確處理好傳統與現代、改革與繼承之間的關係,按照“構建——實踐——反思”的思路構建自己的課型教學模式。

4、建立教學資源庫。教學資源庫的主要內容包括教學設計、學案編制、課堂實錄、訓練檢測、經典試題、教學反思、教材解讀、課標研讀、教學交流、教育理論等方面。教學資源庫中資料的來源可以是教師的原創,也可以是教育名家的資料選摘。教學資源庫的建立可以以電子郵箱、個人博客等為平台,教研室應分學科設有公共的電子郵箱和教研博客,教師個人可以以教研組為單位設立電子郵箱和教研博客。

【第5篇】農村國小語文閲讀教學的現狀調研報告範文

農村國小語文閲讀教學的現狀調研報告1

摘 要閲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半壁河山,是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手段。加強語文閲讀教學,是當前語文教學大綱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也是現實的需要與學生學習的需要。本文通過調查,發現了農村國小語文閲讀教學存在的一些誤區,並據此提出了一些相應的對策。

語文閲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是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手段。加強語文閲讀教學,是當前語文教學大綱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也是現實的需要與學生學習的需要。而當今在農村國小,語文閲讀教學如何開展?其效果怎樣呢?為此,我在平安縣平安鎮東村國小進行了實習教學,並進行了調查研究:

一、閲讀教學的現狀

(一)閲讀教學的意義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培養學生具有獨立閲讀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閲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培養廣泛的閲讀興趣,擴大閲讀面,增加閲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國小六年課外閲讀總量不少於145萬字。”

所以,閲讀教學對於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我們必須認真研究閲讀教學,並搞好閲讀教學。

(二)閲讀教學的現狀

農村國小語文閲讀教學普遍沒有很好地開展起來,這對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將造成很大的影響,在閲讀教學的認識方面也存在着一些誤區。認為閲讀教學沒什麼好的方法,帶領和要求學生讀書就是了,學生喜歡讀什麼就讀什麼,喜歡怎麼讀就怎麼讀。實際上,在讀的方法和讀的內容的選擇上,教師還是大有可為的,應對學生進行認真的指導,不然學生亂“吃”一通吃壞了肚子那就麻煩了。

我對平安縣平安鎮東村國小三至六年的學生在閲讀習慣、閲讀興趣、閲讀材料、閲讀量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調查,掌握了一些數據,也發現了一些問題。

第一,閲讀興趣不高。多數同學不喜歡看課外書,即使看的同學也相當馬虎,做摘記的同學很少。另外,從同學們的閲讀時間上反映出,同學們平時上課期間的閲讀較少。説明同學們學習負擔過重,這也應該是同學們不很喜歡的原因之一。再次,同學們交流也很少,作用不大。

第二,閲讀對象單一。學生大多喜歡故事書,對其它的書涉獵很少,如文學書籍、科技書記和生活書籍等。雖然,這不能説不好,但我想我們教師,又特別是語文教師應積極的引導,把更有利於學生成長的書籍推薦給學生,讓他們在健康書籍的海洋裏健康成長。

據瞭解,國小生大多對中外經典文學作品都不熟悉,文學積累薄弱,他們對文學作品故事的瞭解,大多都是從電視劇中得知的,如,中國的四大古典名著《西遊記》、《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等。

第三,閲讀數量不夠。從該校的情況來看,進行了課外閲讀的僅有10%左右。就其原因有二:一是學生沒有很感興趣的課外書,這與本地區的經濟環境,語文教師重視程度有很大關係。二是和現在的考試製度關係密切,個別教師一味追求考試成績,這也直接的剝奪了學生的閲讀時間,挫傷了學生的閲讀興趣,這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讓學生在書的海洋中健康成長。

第四,閲讀環境較差。學校與家庭,教師和家長共同構成了學生的閲讀環境。家長文化素養高,愛看書讀報,對學生能起到積極而良好的影響。所以,農村國小生課外閲讀的好壞與家庭環境和家長的文化素養很有關係。在家庭環境中,家庭文化氛圍濃,書籍報刊豐富,那麼學生有書可讀,其課外閲讀狀況就好,反之,則無書報可看,課外閲讀只是紙上談兵。另外學生家長有一定的文化修養,愛讀書看報,對孩子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其影響力是很大的,反之,學生家長文化素養低,愛好庸俗,不讀書不看報,沉醉與打牌酗酒,對孩子的影響也是不可低估的。

二、閲讀教學的策略及措施

(一)改變閲讀觀念

在對待閲讀的問題上,有的領導和老師認為,用大量的時間讓學生去讀書,特別是讀課外書會耽誤學生做作業的時間和影響其它學科的學習。我認為,這種觀念是不正確的。要真正搞好學生的閲讀學習和教師的閲讀教學,就必須從根本上改變學校領導和教師的閲讀觀念,努力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和新課改形勢,正確對待閲讀教學。

(二)創造閲讀條件

要搞好閲讀教學,必須具備必要的閲讀條件,根據調查的情況來看,教師要為學生創造必要的閲讀條件,如安排好閲讀所必須的時間,指導好閲讀的方法和閲讀書籍的購買等。沒有必要的閲讀時間,沒有適當的閲讀方法和必要的閲讀材料,那閲讀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了。對於閲讀材料的準備,可以讓大家捐一點組成班級圖書角,自己買一點互相交流着閲讀,去學校圖書室借書閲讀等。另外,學校應積極與家長聯手,從改善家庭環境、營造家庭文化氛圍入手,創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氣氛。作為學生的家長還應給自己的子女做好表率,帶頭進行廣泛的閲讀,以豐富自己的知識面,以便與自己的子女交流。

(三)開展閲讀活動

學校在開展閲讀學習和閲讀教學活動的同時,為了能更有效地提高閲讀學習和閲讀教學的效益,還應積極開展各種語文閲讀活動和閲讀競賽等,從而激發和提高學生的閲讀興趣與閲讀能力,如講故事、自辦手抄報、寫讀書筆記等比賽活動。除此以外,班級語文教師也應在班級內儘可能多地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閲讀學習、閲讀成果展示等閲讀活動。

(四)課內外閲讀結合

閲讀,是一個非常廣泛的範疇,它包括課內閲讀和課外閲讀,我們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活動中一定要把二者結合起來,既要搞好課內的閲讀教學,指導好學生對課內經典課文的閲讀學習,又要搞好對學生的課外閲讀指導,如書籍和學習方法的的選擇,時間的安排等。我們要充分地認識到,課外閲讀是對課內閲讀的一個有益的補充。

為了更好地搞好我們的語文閲讀學習和語文閲讀教學,更好地向學生傳授語文知識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我們語文教師應責無旁貸地擔當起搞好語文閲讀學習和語文閲讀教學工作的職責,這是語文教學大綱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我們一定要把它落到實處,收到實效。

農村國小語文閲讀教學的現狀調研報告2

課外閲讀課程的建設進程,經過五年來的努力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學生的讀書興趣得到了有效的激發,大部分學生養成了愛讀書、勤讀書、讀好書的良好習慣以及做讀書筆記和日記的習慣;課外閲讀拓寬了學生語文學習的時空,為學生的習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同學間的合作、交流意識明顯增強,學生的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良好的訓練。在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同時,促進了教師課堂教學能力和教育教學理論水平的提升,催生出一批優秀中青年教師。但在這一建設進程中,客觀上還存在不容忽視的困難和問題,尤其是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仍有許多亟待完善的地方。

長期以來,國小語文教學一直徘徊在高耗低效的誤區,語文課堂教學教師講得辛苦、學生學得淺薄。薄薄的一本語文教科書被我們的語文教師視為聖經,前後不知耕了多少遍,但學生的語文能力還是不能迅速提高。 如何提高國小語文教學質量?困擾着我們每一個語文教師。經過調查研究,我們發現,閲讀面窄、知識儲備少是影響國小生語文能力的最根本因素。

一、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調查目標

1、學生課外閲讀書籍的擁有量以及課外閲讀知識的儲備情況;

2、師生對學校開設語文課外閲讀課的認識;

3、學生課外閲讀方法的掌握情況;

4、語文課外閲讀課課堂教學實施情況;

5、語文課外閲讀課的作用。

(二)、調查方法

1、問卷調查

學生問卷,內容主要是學生的課外閲讀書籍的擁有量、學生所閲讀的課外書籍以及讀後所受到的啟發和閲讀評價等。問卷調查在吐魯番市勝金鄉中心國小進行,共發問卷170份,回收有效問卷165份,有效率達97。1%,接近理想的高效樣本數。

2、口頭詢問

整個調查共召開了三次師生座談會。座談會涉及到課外閲讀的書籍、內容,還有課外閲讀的目的、方法、作用以及教師對開展課外閲讀的態度等,座談會不僅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生動的典型材料,而且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礎。

二、調查結果分析

學生問卷調查分析,以及多次師生座談結果顯示,課外閲讀課程的建設進程,經過五年來的努力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學生的讀書興趣得到了有效的激發,大部分學生養成了愛讀書、勤讀書、讀好書的良好習慣以及做讀書筆記和日記的習慣;課外閲讀拓寬了學生語文學習的時空,為學生的習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同學間的合作、交流意識明顯增強,學生的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良好的訓練。在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同時,促進了教師課堂教學能力和教育教學理論水平的提升,催生出一批優秀中青年教師。

但在這一建設進程中,客觀上還存在不容忽視的困難和問題,尤其是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仍有許多亟待完善的地方。

(一)、農村國小課外閲讀教學的窘境

從調查中我們發現,農村教師教育教學理念普遍陳舊,受傳統應試教育影響較深,教學中題海戰役擠去了學生大量的讀書時間。學生的課外閲讀大多處於自流狀態,不少學生無書可讀,也沒有時間讀書。國小生的語文閲讀量、語文能力發展很不平衡。教師滿堂灌的課堂教學策略、課外作業的題海戰役使學生飽嘗語文學習的乏味與無趣;部分教師也認為讓學生讀大量的書既浪費時間,而且收效甚微。為應付方方面面的考試,強迫學生死記硬背,背誦大量的優秀作文。調查結果顯示,中高年級學生基本人手一冊《優秀作文選》,擁有率高達98。2%。大量機械重複的背誦任務,使國小生成為接受知識的容器,從而扼殺了他們廣博閲讀課外書籍的積極性,他們不再將讀書當作一種快樂,而是變成了一種沉重的負擔。

(二)農村國小生課外閲讀的瓶頸問題

2 、厭讀。由於農村學生受家庭影響,沒有形成一種良好的家庭讀書氛圍,好多學生看書積極性不高。不少學生家長認為讀書不如做題。雖然老師也強調要求學生多看課外書,但他們缺乏良好的閲讀習慣和方法,對有限的圖書也僅僅是囫圇吞棗,受益不深,因而感受不到課外閲讀給他們帶來的快樂。

三、對調查結果的思考

(一)家校聯手,為學生推介中外優秀兒童讀物

英國詩人柯勒律治告訴我們,閲讀者首先要選擇適合自己的讀物,這樣才能像挖寶礦的礦工,把礦渣甩在一邊,只揀純淨的寶石。

通過調查,我們瞭解到原有閲讀教學中的.諸多薄弱環節,學生的課外閲讀水平明顯不平衡。通過召開家長會,將課外閲讀書目及具體要求印發給各位家長,提醒家長為孩子購買圖書,建立家庭書櫥,督促孩子讀書,檢查讀書情況,鼓勵他們為孩子的長遠發展做智力投資,為孩子的終生髮展奠定厚實的人文基礎。

本着有益、有趣的原則,根據市教研室對課外閲讀的總要求,以《課外美文》、《閲讀大綜合》、《國小閲讀》(素質教育小叢書)、《國小語文必背及精讀古詩文選》為藍本,結合學生實際,要求低年級着重閲讀《安徒生童話》、《阿凡提的故事》、《格林童話》、《鞠萍故事系列》和科幻小故事等,側重培養想象能力;中年級着重閲讀《成語故事》、《兒童小百科》、《西遊記》等少兒故事、科技常識等,側重培養感知理解能力;高年級着重閲讀《鋼鐵是怎樣練成的》、《愛的教育》、《中華上下五千年》等比較通俗的古今中外歷史故事、名人傳記等,側重培養鑑賞評價能力。必讀書目及選讀書目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點到面,既有階段性又儘量保持連貫性,使學生獲得系統、完整的知識的同時,又能逐漸鍛鍊和養成自學的能力。

(二)明確要求,拓寬課外閲讀的時空

從嚴格意義上來講,課外閲讀應該是一種獨立的學習形式,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需要,獨立自由地確定目標、選擇讀書、制訂計劃、控制進度,但教師必須加強宏觀調控與指導。從時間上來説,每週設立一節閲讀指導課,一節課外閲讀課,基本上保證每天最少半小時閲讀。從指導內容上來説,主要有讀物的推薦選擇、月度序目指導、運用工具書指導、閲讀方法指導和閲讀筆記指導等。具體地説,第一、二學段應着重引導學生進行優美詞句的摘抄;指導學生進行朗讀練習和講故事訓練,教給學生背誦方法並幫助學生選擇材料;第三學段教給學生抓住主要內容,體會思想感情的方法;指導學生感情朗讀和講故事、寫好片斷賞析式的讀書筆記;指導學生如何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等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發表獨特見解;教給學生現場競技的技巧;指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特點的文章(或書籍),進行感情朗讀或複述;指導學生寫好讀書感。從指導方法上來説,要明確讀的目標、掌握讀的層次、指導讀的方法、抓住讀的時機、變換讀的形式和完善讀的檢測。

(三)以研促教,探索課外閲讀教學創新模式

課外閲讀不僅僅是學生獲取知識信息的過程,而且也是發展學生能力的過程。指導學生課外閲讀應特別注意教給學生思考方法,把讀的過程變成思維加工的過程。學而不思則罔,思緣於疑,要培養學生自問、自讀、自答、邊讀邊思的質疑解難能力,運用工具書的能力以及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能力。即要求學生學會提出問題,然後按問題有針對性地自讀文章的有關部分,以默讀為主,最後以口或筆自答。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灌輸者,而是平等中的首席,要能正確處理主體與主導的關係,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學習主動權還給學生,摒棄傳統語文教學的條條框框,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閲讀的實踐過程中,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閲讀樂趣,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挑戰意識(挑戰自我、挑戰同學、挑戰教師)和創新意識,帶領學生就教材的一些內容進行延伸、修改、重組、再創造,引導學生採取不同方式(上網、讀課外書、請教等)查閲資料,進行收集、加工,激發學生課前收集閲讀材料,課後依據課文內容拓展閲讀的積極性,為學生的課外閲讀鋪平道路。要重視以點輻射,把聯繫課文的課外拓展閲讀作為一個新的知識增長點、情感深化點和技能鞏固擴展點。學生的大腦、雙手、嘴巴、閲讀的時間和空間得到了解放,教師把花在多餘分析、討論、提問、機械練習上的時間省了下來,還給學生,讓學生實實在在地讀一讀、想一想,問一問,説一説,做一做,寫一寫,讓整個課堂活起來,讓全體學生動起來。教師要注意教給學生閲讀方法,努力培養學生自主閲讀的技能。如培養學生討論交流的能力、質疑問難的能力、預習的能力、自學的能力等,學生有了一定的自主閲讀技能,才能由過去傳統的接受學習變為主動學習。

(四)活化課程,充分發揮小主人作用

課堂小天地,天地大課堂。語文學習應該在課堂上,但絕對不是隻靠課堂就能學好的。所以,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不僅能激活學生的閲讀興趣,而且能夠豐富學生的閲讀積累,鍛鍊語文能力。如:課前5分鐘演講,語文開心辭典,成語典故,巧接詩詞,名著導讀,讀書心得交流,讀書筆記展評,創編童話、寓言、科幻故事等,在講述、競答、推薦、品評、交流、創編等活動中實現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通過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使學生髮現不足,尋找差距,從而促進內需,變要我讀為我要讀,切實感受到閲讀是人生一大樂事。

此外,在指導學生課外閲讀的過程中,儘量提供多種機會讓學生及時輸出信息、運用知識,通過班級牆報、學校黑板、櫥窗、紅領巾廣播站,讓學生交流從課外閲讀中獲取的最新信息;召開故事會,讓學生講自己感到最有趣、最氣憤、最精彩、最難忘的故事;舉行讀書心得交流會,讓學生聯繫實際談讀書體會,相互交流,促進知識內化;舉行賽詩會,開展古詩接龍等豐富多彩的詩歌朗誦比賽;舉辦優秀讀書筆記展覽,激發學生的讀書熱情,促進學生自主地獲取知識,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提高自己的能力。

四、幾點建議

1、要創造性的開展課外閲讀活動。教師要善於準確把握兒童的閲讀期待,激活他們的已有經驗,及時滿足他們的表現衝動,因勢利導,讓他們盡情地將自己的閲讀感受表露、溝通、碰撞,從而體驗到語言的張力、閲讀的幸福和成功的喜悦。讓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感受課外閲讀的樂趣,增長語文知識,提高語文能力,促進智力發展,全面提升語文素質。

2、對學生的課外閲讀要求要把握適度原則,謹防因為課外閲讀,人為地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尤其是讀書筆記的書寫,要輕形式,重實效。學生可寫、可摘、可畫、可剪、可貼,千萬不可因為強調寫挫傷學生的閲讀積極性;

3、教師要加強自身的學習,優化自身素質,提高指導能力。課外閲讀課程能否發揮最大成效關鍵在於教師。教師要樹立終生學習的理念,大量閲讀,廣泛涉獵,不斷提升人文素養。如此,才能充分發揮教師的引領作用,激活學生閲讀的內部動機,實現課外閲讀教學的雙贏。

總之,經過對農村國小語文課外閲讀教學現狀的調查,我發現閲讀面窄,知識儲備少是影響國小生語文能力的最根本因素。國小生的語文閲讀量、語文能力發展很不平衡。我認為課外閲讀應該是一中獨立的學習形式,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需要,獨立自由的確立目標、選擇讀書、制訂計劃、控制進度,但教師必須加強宏觀調控與指導,只有這樣才能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

【第6篇】農村國小語文閲讀教學現狀調研報告

2016年關於農村國小語文閲讀教學現狀調研報告

2016年關於農村國小語文閲讀教學現狀調研報告

語文閲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是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手段。加強語文閲讀教學,是當前語文教學大綱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也是現實的需要與學生學習的需要。而當今在農村國小,語文閲讀教學如何開展?其效果怎樣呢?為此,我在平安縣平安鎮東村國小進行了實習教學,並進行了調查研究:

一、閲讀教學的現狀

(一)閲讀教學的意義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培養學生具有獨立閲讀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閲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培養廣泛的閲讀興趣,擴大閲讀面,增加閲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國小六年課外閲讀總量不少於145萬字。”

所以,閲讀教學對於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我們必須認真研究閲讀教學,並搞好閲讀教學。

(二)閲讀教學的現狀

農村國小語文閲讀教學普遍沒有很好地開展起來,這對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將造成很大的影響,在閲讀教學的認識方面也存在着一些誤區。認為閲讀教學沒什麼好的方法,帶領和要求學生讀書就是了,學生喜歡讀什麼就讀什麼,喜歡怎麼讀就怎麼讀。實際上,在讀的方法和讀的內容的選擇上,教師還是大有可為的,應對學生進行認真的指導,不然學生亂“吃”一通吃壞了肚子那就麻煩了。

我對平安縣平安鎮東村國小三至六年的學生在閲讀習慣、閲讀興趣、閲讀材料、閲讀量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調查,掌握了一些數據,也發現了一些問題。

第一,閲讀興趣不高。多數同學不喜歡看課外書,即使看的同學也相當馬虎,做摘記的同學很少。另外,從同學們的閲讀時間上反映出,同學們平時上課期間的閲讀較少。説明同學們學習負擔過重,這也應該是同學們不很喜歡的原因之一。再次,同學們交流也很少,作用不大。

第二,閲讀對象單一。學生大多喜歡故事書,對其它的書涉獵很少,如文學書籍、科技書記和生活書籍等。雖然,這不能説不好,但我想我們教師,又特別是語文教師應積極的引導,把更有利於學生成長的書籍推薦給學生,讓他們在健康書籍的海洋裏健康成長。

據瞭解,國小生大多對中外經典文學作品都不熟悉,文學積累薄弱,他們對文學作品故事的瞭解,大多都是從電視劇中得知的,如,中國的四大古典名著《西遊記》、《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等。

第三,閲讀數量不夠。從該校的情況來看,進行了課外閲讀的`僅有10%左右。就其原因有二:一是學生沒有很感興趣的課外書,這與本地區的經濟環境,語文教師重視程度有很大關係。二是和現在的考試製度關係密切,個別教師一味追求考試成績,這也直接的剝奪了學生的閲讀時間,挫傷了學生的閲讀興趣,這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讓學生在書的海洋中健康成長。

第四,閲讀環境較差。學校與家庭,教師和家長共同構成了學生的閲讀環境。家長文化素養高,愛看書讀報,對學生能起到積極而良好的影響。所以,農村國小生課外閲讀的好壞與家庭環境和家長的文化素養很有關係。在家庭環境中,家庭文化氛圍濃,書籍報刊豐富,那麼學生有書可讀,其課外閲讀狀況就好,反之,則無書報可看,課外閲讀只是紙上談兵。另外學生家長有一定的文化修養,愛讀書看報,對孩子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其影響力是很大的,反之,學生家長文化素養低,愛好庸俗,不讀書不看報,沉醉與打牌酗酒,對孩子的影響也是不可低估的。

二、閲讀教學的策略及措施

(一)改變閲讀觀念

在對待閲讀的問題上,有的領導和老師認為,用大量的時間讓學生去讀書,特別是讀課外書會耽誤學生做作業的時間和影響其它學科的學習。我認為,這種觀念是不正確的。要真正搞好學生的閲讀學習和教師的閲讀教學,就必須從根本上改變學校領導和教師的閲讀觀念,努力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和新課改形勢,正確對待閲讀教學 。

(二)創造閲讀條件

要搞好閲讀教學,必須具備必要的閲讀條件,根據調查的情況來看,教師要為學生創造必要的閲讀條件,如安排好閲讀所必須的時間,指導好閲讀的方法和閲讀書籍的購買等。沒有必要的閲讀時間,沒有適當的閲讀方法和必要的閲讀材料,那閲讀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了。對於閲讀材料的準備,可以讓大家捐一點組成班級圖書角,自己買一點互相交流着閲讀,去學校圖書室借書閲讀等。另外,學校應積極與家長聯手,從改善家庭環境、營造家庭文化氛圍入手,創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氣氛。作為學生的家長還應給自己的子女做好表率,帶頭進行廣泛的閲讀,以豐富自己的知識面,以便與自己的子女交流。

(三)開展閲讀活動

學校在開展閲讀學習和閲讀教學活動的同時,為了能更有效地提高閲讀學習和閲讀教學的效益,還應積極開展各種語文閲讀活動和閲讀競賽等,從而激發和提高學生的閲讀興趣與閲讀能力,如講故事、自辦手抄報、寫讀書筆記等比賽活動。除此以外,班級語文教師也應在班級內儘可能多地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閲讀學習、閲讀成果展示等閲讀活動。

(四)課內外閲讀結合

閲讀,是一個非常廣泛的範疇,它包括課內閲讀和課外閲讀,我們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活動中一定要把二者結合起來,既要搞好課內的閲讀教學,指導好學生對課內經典課文的閲讀學習,又要搞好對學生的課外閲讀指導,如書籍和學習方法的的選擇,時間的安排等。我們要充分地認識到,課外閲讀是對課內閲讀的一個有益的補充。

為了更好地搞好我們的語文閲讀學習和語文閲讀教學,更好地向學生傳授語文知識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我們語文教師應責無旁貸地擔當起搞好語文閲讀學習和語文閲讀教學工作的職責,這是語文教學大綱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我們一定要把它落到實處,收到實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yan/o7nm5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