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研報告 >

關於扶持壯大民營經濟推進縣域經濟民營化的調研報告

關於扶持壯大民營經濟推進縣域經濟民營化的調研報告

目錄

關於扶持壯大民營經濟推進縣域經濟民營化的調研報告
第一篇:關於扶持壯大民營經濟推進縣域經濟民營化的調研報告第二篇:關於扶持壯大民營經濟推進縣域經濟民營化的調研報告第三篇:關於扶持壯大民營經濟推進縣域經濟民營化的調研報告第四篇:深入推進“旗域經濟民營化”戰略問題調研報告第五篇:深入推進“旗域經濟民營化”戰略問題調研報告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關於扶持壯大民營經濟推進縣域經濟民營化的調研報告

隨着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經濟結構的不斷調整,國有經濟逐步淡出縣域經濟的舞台,與此同時,民營經濟的發展日益加快,成為全縣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一、民營經濟在全縣國民經濟中佔據主體地位

(一)民營經濟在縣域內規模擴張

近些年來,我縣大力推進“一主三化”進程,實施“民營富縣”戰略,結合企業改革和三峽庫區企業結構調整

,積極推進縣域經濟民營化進程,實現了民營企業和經營户從户數、從業人數到運行質量、技術含量的逐步增加和提高。2014年底,民營企業户數達到15374户,其中民營企業法人201家,從業人數達到63836人,實現營業收入113801萬元,佔全縣生產總值的61,連續三年均增長14.48,累計完成增加值38693萬元,實繳税金4005萬元,佔全縣財政總收入的30.7。

(二)重組國有存量資產,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

全縣通過結構調整,資產重組,新組建民營企業48家,安置下崗職工再就業5980人,盤活資產32873萬元,化解債務23531萬元,實現了資源的優化配置。在工業產值中,民營工業企業佔47.16。在全縣規模工業企業中,有7家屬民營性質,其中有5家是通過資產重組,重新登記註冊的民營企業,如金字山水泥、朝陽水泥、三峽酒業、麂子巖煤礦和義和工業硅都是在包袱十分沉重、資產幾乎全部閒置的基礎上組建起來的民營企業。

(三)實施技術改造,產品科技含量顯著提高

由於企業產權性質和管理體制的變化,實現了所有者與經營者利益的有機整合。民營企業主將促進企業技術進步,提高產品科技含量作為企業發展和擴張的重要手段,積極進行技術改造和產品結構調整,提高企業產品的競爭能力,擴大企業生存空間。全縣規模以上民營企業共投資6598.5萬元,實施技改項目7個,開發出部分具有較高科技含量的產品。如朝陽水泥有限公司為抓住清江水布埡水利樞紐工程、滬蓉西高速公路、宜萬鐵路等國家重點工程機遇,分別與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高校聯合,開發出適應工程需要的道路水泥和灌漿水泥,達到全省領先水平,填補了我省道路和灌漿等特種水泥的空白。該公司還投入480萬元,用於生產技術改造,年新增生產能力10萬噸;投資400萬元,進行防止粉塵和煙氣污染的技術改造,使企業的粉塵和煙氣排放達到國家規定標準。

二、優化發展環境,促進民營經濟快速發展

政策優惠、環境優化是民營經濟發展的前提條件。近幾年來,我縣充分利用庫區企業結構調整和改革的機遇,積極營造發展環境,制定切實可行的優惠政策,放開生產經營領域,大力開展招商引資,促進了民營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一)為實現民營經濟快速、健康、持續發展提供政策依據

2014年,縣委、縣政府以巴發[2014]2號文件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民營經濟發展的決定》。該文件具有很高的“含金量”和很強的操作性,成為全縣民營經濟發展的“助推器”。這些政策主要包括:1、完善激勵機制。對在創辦民營企業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績和有突出貢獻的人員,縣委、縣政府給予精神和物質獎勵。2、提高民營業主的政治待遇。人大、政協安排一定的名額,依法選舉民營企業主為人大代表,協商推薦並安排民營企業主為政協委員。3、強化輿論導向。各部門及新聞媒體大張旗鼓地宣傳、表彰優秀民營企業主,在全縣形成了發展民營企業的良好氛圍。4、用足用活國家税收優惠政策。5、減免行政事業性規費和經營服務性收費。

(二)健全民營經濟工作機構,着力營造發展軟環境

1、建立政府行政代理服務中心。由縣政府分管民營經濟工作的領導任中心主任。政府行政代理服務中心負責項目儲備,發佈項目信息,公開辦事程序和收費標準;為民營企業協調用地、用水、用電,調處矛盾糾紛,代辦一切行政審批手續和代收代繳規費,實行“一站式”服務。2014年,政府行政代理服務中心共接待各種諮詢80多人次,辦理登記項目12個,先後為26家民營企業調處各種矛盾糾紛28次,減免民營企業和個體私營企業註冊登記費27.4萬元。

2、建立企業發展環境投訴中心,由縣紀委書記任中心主任。負責受理和處理民營企業的投訴,查處破壞企業發展環境、侵犯企業合法權益的案件,維護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秩序。2014年,投訴中心為民營企業挽回經濟損失60餘萬元。

3、實施幫扶民營企業“四個一”工程。“四個一”工程是指一名縣領導、一個縣直部門、一家金融機構幫扶一家民營企業。

4、切實保護民營企業、業主及其從業人員的人身安全,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嚴厲打擊各種欺行霸市、強買強賣、敲詐勒索、製假售假等違法犯罪行為,為民營企業保駕護航。

(三)層層落實責任制,確保民營經濟健康發展

縣委、縣政府根據州民營經濟工作局下達給我縣的民營

經濟預期目標,將產值營業額、增加值、實交税金三個指標進行目標分解,與各鄉鎮簽訂責任狀,作為考核各鄉鎮黨委、政府和縣直有關部門領導班子工作實績的重要內容。各鄉鎮相應成立民營經濟發展專班,將簽訂的民營經濟發展指標分解下達到村組和鄉鎮職能部門,做到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

三、制約全縣民營經濟發展的五大因素 

(一)

發展環境依然欠優

一是由於思想解放程度不夠,受長期計劃經濟的束縛。在政策制定和發展領域方面都存在等待觀望的現象,不敢大膽探索和突破,從而制約了民營經濟的全方位發展。二是在全社會尚未完全形成全面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氛圍,少數地方和少數職能部門把民營企業當“唐僧肉”,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吃、拿、卡、要”,且有新的表現。少數社會成員“仇富”心理比較嚴重。三是辦事難、效率低。行政代理服務中心所作的實行零環節辦證制度、限時辦結制度和服務“一條龍”的承諾沒有完全落實。

(二)融資渠道不暢

**轄區內現有金融機構八家(含郵政儲蓄),其中商業性金融機構5家。二00三年,全縣金融機構總存款達159185萬元,而各項貸款總額僅76969萬元,存貸比為2.1:1。從貸款增量來看,到二00三年末,全縣商業性金融機構共新增貸款1204萬元,而主要是農業貸款。從銀行資金供給能力看,近幾年存款增長較快,轄內商業銀行資金供給能力顯著提高。幾年來,商業銀行信貸業務的相對萎縮與眾多中小企業的強烈資金需求形成尖鋭矛盾,銀行作為企業資金供應的主渠道已呈現梗阻,嚴重製約了全縣民營中小企業的正常經營和發展。

導致民營中小企業貸款難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七個方面:

一是貸款擔保落實難。按新的貸款辦法,為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基層金融機構只能發放擔保貸款。但民營中小企業又難以找到合適的擔保人。我縣雖已成立了擔保組織,但因其籌資渠道狹窄,資金來源不足,根本無法滿足中小企業發展的需求。二是銀行授權授信集中,基層銀行功能退化。近年來,各銀行加大了對基層行的控制,上收了大額貸款的審批權,實行集中管理。不僅影響了貸款發放的靈活性,同時,也延長了貸款的審批時間,影響企業貸款需求的時效。三是惜貸現象嚴重。近幾年來,商業銀行過分強調貸款的安全性,實行貸款第一責任人風險管理,並將收貸收息與職工工資、獎金等掛鈎,甚至推行“貸款終身追究制”,使一些信貸員產生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惜貸心理。四是抵押貸款手續複雜,費用高。目前,銀行對企業主要發放風險較小的抵押、擔保貸款,但企業一般僅有房屋、設備等作為抵押品,不僅需要對抵押品進行評估、公證、登記等,手續極為複雜,且收費高,而且在企業真正不能歸還貸款時,銀行也很難進行處理。五是企業誠信度不高,中小企業普遍存在信用缺失現象,如信用觀念淡薄、虛假財務信息和逃廢銀行債務等,從而形成銀行“懼貸”。六是法院執法力度不夠,金融債權保全難以落實。七是企業科技含量低,對銀行缺乏吸引力。

(三)協調機制不夠健全

民營經濟的健康發展,必須要有健全的協調機制作保證。這其中包括社會的總體協調、所有制類型間的協調和行業協調等方面。我縣民營經濟雖然發展較快,但起步較晚,協調機制的建立可以説尚未起步。一是民間協會普遍沒有建立。民營經濟來自民間,民間協會作用十分重要。據資料統計,全縣90以上的鄉鎮和行業,沒有建立民間的行業協會或行業公會,企業與企業之間、行業與行業之間、不同體制經濟間不能有效協調。二是個體私營經濟協會陷於迷惘。成立於80年代的個體私營經濟協會,面對迅猛發展的民營經濟,顯得無所適從,根本不能起到協調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作用。

(四)企業家隊伍建設有待加強

抽樣調查表明,我縣民營企業家隊伍建設還任重道遠。在調查的20人中,第一學歷為大專的僅1人,第二學歷達到大專的也只有6人;在這20人中,沒有1人受過系統的法律、經濟管理等方面的教育;在這20人中,近5年來只有8人蔘加過有關部門組織的專業培訓。企業管理者素質普遍偏低,缺乏經營管理知識,尤其是對公司制度的運作機制比較陌生。

四、推進縣域經濟民營化的對策

(一)進一步改善政府服務

一是認真貫徹《行政許可法》和縣委、縣政府《關於進一步改善和優化軟環境 加快民營經濟發展步伐的決定》,強化政府行政代理服務中心和經濟發展環境投訴中心的職責,在引導、協調、服務上加大力度,促進我縣民營經濟健康、持續、快速發展。二是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按照縣委“八破除”、“八強化”的思路,把解放思想、更新觀念作為全縣民營經濟發展的首要任務,狠抓落實。三是繼續實施一個縣領導、一個縣直部門、一家金融機構幫扶一家民營企業的“四個一”工程。四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始終將招商引資工作作為“一號工程”、“一把手工程”來抓,努力形成人人都是招商主體,個個營造投資環境的良好氛圍。在招商引資過程中,做到四個結合:即與工業結構調整結合起來,不斷盤活存量、擴大增量,改革老企業,培育新企業,大力發展工業企業;與基礎設施相結合,加快交通、能源、電力、城市建設和城市化進程發展步伐;與實施農業產業化建設相結合,加快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步伐,促進縣域經濟發展;與發展服務貿易相結合,激活市場,刺激需求,大力發展商貿經濟。五是抓住國家解決三峽庫區產業“空心化”的機遇,充分利用本地資源,爭取在農副產品加工和關鍵作用資源開發方面上一批新項目,創一至二個名優品牌,發揮名優品牌效應。

(二)努力打破中小企業貸款難瓶頸

1、轉變觀念,充分認識民營中小企業在整個縣域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商業銀行要支持和培育一批產品競爭力強,科技含量高的中小企業。把支持中小企業作為基層行發展的新的增長點,積極主動,對那些誠實守信、經營規範、效益好的企業以及產品有銷路、有效益的中小企業給予票據承兑、貼現及貸款支持,不斷提高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增量。

2、適當放寬貸款條件、減少貸款審批環節,提高效率。一是對實力較強、效益較好、講信用的中小企業可實行授信額度管理,在額度內隨要隨貸。二是適當延長貸款期限,要與企業生產週期相適應。三是適當下放貸款審批權限,給基層行一定的貸款自主權。同時,對大額貸款的審批,不能人為地規定在一定期限內只研究幾次,要及時給予答覆,以縮短貸款審批時間,以免影響企業生產和貽誤商機。

3、各商業銀行要完善信貸業務責、權、利相結合的機制,充分調動基層金融機構信貸人員的積極性。要改變過去只罰不獎的做法,對信貸業務的責任人根據其當年的業務發生額,對能及時還本付息的,應給予不同的獎勵,鼓勵信貸人員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多放貸、放好貸。

4、儘快完善中小企業貸款擔保機構,為中小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經營環境。充實中小企業貸款擔保基金,由政府牽頭,財政、企業出資,組成聯合擔保共同體,為中小企業提供貸款擔保。這要作為今後扶持壯大民營經濟的重大舉措來抓。

5、改善外部環境,為中小企業營造一個良好的融資氛圍。一是地方政府應立足當地整體經濟發展,全力支持銀行維權,同時,司法部門要加大案件執結力度,增強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的安全感。二是認真搞好信用環境專項整治工作,嚴厲打擊企業逃廢銀行債務行為,維護良好的社會信用秩序,創造良好的社會信用環境。三是規範各管理部門的收費行為,以減輕銀行在維權等方面的負擔。四是規範企業改制行為,企業不論採取何種方式改制,都要依法處理好債權債務,保護銀行的合法權益,嚴防借改制之名,逃廢銀行債務,切實落實銀行債權。

6、中小企業要及時調整產品結構和生產結構,選擇科技含量高、市場競爭力強的項目,避免低水平的重複建設。同時,要加強自身建設,提高管理水平,規範財務行為,從而提高自身的信用等級,用好的項目和較高的管理水平,贏得銀行的信貸支持。

7、各級政府要為銀企共同發展搭建平台。既要鼓勵、支持銀行積極放貸,又要對企業不良信用行為嚴加撻伐,既要選擇一批效益好的優秀項目向銀行推介,又要為企業的信用保證創造必要的環境和條件,切實發揮政府的組織、協調、服務功能。

(三)建立自己的特色經濟體系

抓住國家解決三峽庫區產業“空心化”的歷史機遇,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優化財政收入結構。發展我縣民營經濟必須從長遠着眼,從近期着手,把握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要機遇。

1、近期和短期內應當以盤活現有資產存量、優化資產重組為重點,充分調動全方位的積極性,發揮好現有資產的效益。

2、農業產業化必須同農產品加工同步發展。從目前的國家財税政策來看,農業產業化只能解決農民增收而不能解決財政增收的問題,要兼顧富縣裕民,只能通過精加工形成高附加值的工業產品,才能發揮其綜合效益。

3、招商引資的重點應當以充分發揮我縣的資源優勢為重點。一是發揮我縣農業大縣的優勢,以發展農產品精加工和輕工產品、特別食品和藥材加工為重點,在綠色食品加工業方面大力發展優勢農產品的加工、貯鮮和出口,提高農產品加工轉化增值率,在藥業方面發展中藥飲片和醫藥中間體加工,引進和扶持藥材加工、銷售企業,推動藥材產業化發展;二是發揮我縣地下資源優勢,走採掘業集約化經營的道路,主要是煤炭和礦產採掘;三是大力發展我縣電力產業。到2014年底,我縣裝機總容量達31.47萬千瓦,年將形成14.25萬千瓦時的電力產品生產規模(不包括水布埡)。

4、進一步加強我縣的資源普查和勘查,實行有組織有計劃可持續地開發和利用。從局部利益的角度考慮,貧窮的經濟起步,只能通過資源的開發利用,才能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而我縣的資源的普查和勘查工作還處於相對滯後狀態。

5、繼續加強項目庫的編制工作。一要長短兼顧,擴大可供選擇的餘地;二要充分利用周邊資源與我縣區位優勢,拓寬發展民營經濟的思路;三要完善具體項目的配套政策,吸引客商的投入。

6、要突破性發展民營工業。要大力引進、培植民營工業企業,建立信用擔保體系,從資金融通、土地使用、資質評定、人才引進和進出口經營權的取得等方面落實具體的扶持措施。

(四)建立健全民營企業的協調機制

一是要普遍建立工商聯基層分會。工商聯基層分會是組織會員、宣傳會員、服務會員的載體。有條件的街道、鄉鎮要以多種形式加快基層商會的組建工作。二是組建同業公會或行業商會。組建同業公或行業商會是培育和發展社會中介組織的有效組織形式。要支持在民營經濟發展較為集中的行業,組建和發展同業公會和行業商會。要發揮同業公會和行業商會等組織在規範行業行為,維護市場經濟秩序,開展公平競爭,保護會員合法權益,反映會員意見,協調企業之間、企業與政府之間的關係,提供諮詢服務等方面的作用。

(五)建設高素質的企業家隊伍和民營企業人才隊伍

建設一支高素質的企業家隊伍,是民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一是要儘快啟動全縣“民營企業家素質教育工程”,加強對民營企業家的培養、培訓;經常組織民營企業家到外地參觀、考察,拓寬視野,解放思想,提升素質。二是應圍繞人才的吸引、培養、使用和人才服務四個環節,抓好用人機制的改革和創新。政府要進一步制定吸引人才的優惠政策,並切實落到實處。要以各種方式,廣泛宣傳並認真落實縣委、縣政府有關鼓勵專業人才到民營企業服務的各項優惠政策。同時要鼓勵民營企業自身在縣人才政策指導下,結合實際制定吸引人才的優惠政策。加大人才培養力度,發揮企業、社會、政府三方面在人才培養上的作用。立足民營企業現有實際,努力造就一批懂經營、會管理、有頭腦、瞭解市場和有關政策法規的具備良好綜合素質的民營企業家和高水準的專業技術隊伍。加大人才使用力度,按照實現人才分佈高密度、人才素質高水準、人才結構高對應、人才流動高活力、人才產出高效率的要求,充分利用優秀人才資源,優化用人機制,積極培育民營企業的發展原動力。加大投入力度,建設高標準、規範的人才市場,確保人才信息渠道暢通,為民營企業人才交流提供必要的保障。

第二篇:關於扶持壯大民營經濟推進縣域經濟民營化的調研報告

隨着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經濟結構的不斷調整,國有經濟逐步淡出縣域經濟的舞台,與此同時,民營經濟的發展日益加快,成為全縣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

一、民營經濟在全縣國民經濟中佔據主體地位

(一)民營經濟在縣域內規模擴張

近些年來,我縣大力推進“一主三化”進程,實施“民營富縣”戰略,結合企業改革和三峽庫區企業結構調整,積極推進縣域經濟民營化進程,實現了民營企業和經營户從户數、從業人數到運行質量、技術含量的逐步增加和提高。2014年底,民營企業户數達到15374户,其中民營企業法人201家,從業人數達到63836人,實現營業收入113801萬元,佔全縣生產總值的61%,連續三年均增長14.48%,累計完成增加值38693萬元,實繳税金4005萬元,佔全縣財政總收入的30.7%。

(二)重組國有存量資產,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

全縣通過結構調整,資產重組,新組建民營企業48家,安置下崗職工再就業5980人,盤活資產32873萬元,化解債務23531萬元,實現了資源的優化配置。在工業產值中,民營工業企業佔47.16%。在全縣規模工業企業中,有7家屬民營性質,其中有5家是通過資產重組,重新登記註冊的民營企業,如金字山水泥、朝陽水泥、三峽酒業、麂子巖煤礦和義和工業硅都是在包袱十分沉重、資產幾乎全部閒置的基礎上組建起來的民營企業。

(三)實施技術改造,產品科技含量顯著提高

由於企業產權性質和管理體制的變化,實現了所有者與經營者利益的有機整合。民營企業主將促進企業技術進步,提高產品科技含量作為企業發展和擴張的重要手段,積極進行技術改造和產品結構調整,提高企業產品的競爭能力,擴大企業生存空間。全縣規模以上民營企業共投資6598.5萬元,實施技改項目7個,開發出部分具有較高科技含量的產品。如朝陽水泥有限公司為抓住清江水布埡水利樞紐工程、滬蓉西高速公路、宜萬鐵路等國家重點工程機遇,分別與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高校聯合,開發出適應工程需要的道路水泥和灌漿水泥,達到全省領先水平,填補了我省道路和灌漿等特種水泥的空白。該公司還投入480萬元,用於生產技術改造,年新增生產能力10萬噸;投資400萬元,進行防止粉塵和煙氣污染的技術改造,使企業的粉塵和煙氣排放達到國家規定標準。

二、優化發展環境,促進民營經濟快速發展

政策優惠、環境優化是民營經濟發展的前提條件。近幾年來,我縣充分利用庫區企業結構調整和改革的機遇,積極營造發展環境,制定切實可行的優惠政策,放開生產經營領域,大力開展招商引資,促進了民營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一)為實現民營經濟快速、健康、持續發展提供政策依據

2014年,縣委、縣政府以巴發[2014]2號文件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民營經濟發展的決定》。該文件具有很高的“含金量”和很強的操作性,成為全縣民營經濟發展的“助推器”。這些政策主要包括:1、完善激勵機制。對在創辦民營企業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績和有突出貢獻的人員,縣委、縣政府給予精神和物質獎勵。2、提高民營業主的政治待遇。人大、政協安排一定的名額,依法選舉民營企業主為人大代表,協商推薦並安排民營企業主為政協委員。3、強化輿論導向。各部門及新聞媒體大張旗鼓地宣傳、表彰優秀民營企業主,在全縣形成了發展民營企業的良好氛圍。4、用足用活國家税收優惠政策。5、減免行政事業性規費和經營服務性收費。

(二)健全民營經濟工作機構,着力營造發展軟環境

1、建立政府行政代理服務中心。由縣政府分管民營經濟工作的領導任中心主任。政府行政代理服務中心負責項目儲備,發佈項目信息,公開辦事程序和收費標準;為民營企業協調用地、用水、用電,調處矛盾糾紛,代辦一切行政審批手續和代收代繳規費,實行“一站式”服務。2014年,政府行政代理服務中心共接待各種諮詢80多人次,辦理登記項目12個,先後為26家民營企業調處各種矛盾糾紛28次,減免民營企業和個體私營企業註冊登記費27.4萬元。

2、建立企業發展環境投訴中心,由縣紀委書記任中心主任。負責受理和處理民營企業的投訴,查處破壞企業發展環境、侵犯企業合法權益的案件,維護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秩序。2014年,投訴中心為民營企業挽回經濟損失60餘萬元。

3、實施幫扶民營企業“四個一”工程。“四個一”工程是指一名縣領導、一個縣直部門、一家金融機構幫扶一家民營企業。

4、切實保護民營企業、業主及其從業人員的人身安全,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嚴厲打擊各種欺行霸市、強買強賣、敲詐勒索、製假售假等違法犯罪行為,為民營企業保駕護航。

(三)層層落實責任制,確保民營經濟健康發展

縣委、縣政府根據州民營經濟工作局下達給我縣的民營經濟預期目標,將產值營業額、增加值、實交税金三個指標進行目標分解,與各鄉鎮簽訂責任狀,作為考核各鄉鎮黨委、政府和縣直有關部門領導班子工作實績的重要內容。各鄉鎮相應成立民營經濟發展專班,將簽訂的民營經濟發展指標分解下達到村組和鄉鎮職能部門,做到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

三、制約全縣民營經濟發展的五大因素 

(一)發展環境依然欠優

一是由於思想解放程度不夠,受長期計劃經濟的束縛。在政策制定和發展領域方面都存在等待觀望的現象,不敢大膽探索和突破,從而制約了民營經濟的全方位發展。二是在全社會尚未完全形成全面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氛圍,少數地方和少數職能部門把民營企業當“唐僧肉”,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吃、拿、卡、要”,且有新的表現。少數社會成員“仇富”心理比較嚴重。三是辦事難、效率低。行政代理服務中心所作的實行零環節辦證制度、限時辦結制度和服務“一條龍”的承諾沒有完全落實。

(二)融資渠道不暢

**轄區內現有金融機構八家(含郵政儲蓄),其中商業性金融機構5家。二00三年,全縣金融機構總存款達159185萬元,而各項貸款總額僅76969萬元,存貸比為2.1:1。從貸款增量來看,到二00三年末,全縣商業性金融機構共新增貸款1204萬元,而主要是農業貸款。從銀行資金供給能力看,近幾年存款增長較快,轄內商業銀行資金供給能力顯著提高。幾年來,商業銀行信貸業務的相對萎縮與眾多中小企業的強烈資金需求形成尖鋭矛盾,銀行作為企業資金供應的主渠道已呈現梗阻,嚴重製約了全縣民營中小企業的正常經營和發展。

導致民營中小企業貸款難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七個方面:

一是貸款擔保落實難。按新的貸款辦法,為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基層金融機構只能發放擔保貸款。但民營中小企業又難以找到合適的擔保人。我縣雖已成立了擔保組織,但因其籌資渠道狹窄,資金來源不足,根本無法滿足中小企業發展的需求。二是銀行授權授信集中,基層銀行功能退化。近年來,各銀行加大了對基層行的控制,上收了大額貸款的審批權,實行集中管理。不僅影響了貸款發放的靈活性,同時,也延長了貸款的審批時間,影響企業貸款需求的時效。三是惜貸現象嚴重。近幾年來,商業銀行過分強調貸款的安全性,實行貸款第一責任人風險管理,並將收貸收息與職工工資、獎金等掛鈎,甚至推行“貸款終身追究制”,使一些信貸員產生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惜貸心理。四是抵押貸款手續複雜,費用高。目前,銀行對企業主要發放風險較小的抵押、擔保貸款,但企業一般僅有房屋、設備等作為抵押品,不僅需要對抵押品進行評估、公證、登記等,手續極為複雜,且收費高,而且在企業真正不能歸還貸款時,銀行也很難進行處理。五是企業誠信度不高,中小企業普遍存在信用缺失現象,如信用觀念淡薄、虛假財務信息和逃廢銀行債務等,從而形成銀行“懼貸”。六是法院執法力度不夠,金融債權保全難以落實。七是企業科技含量低,對銀行缺乏吸引力。

(三)協調機制不夠健全

民營經濟的健康發展,必須要有健全的協調機制作保證。這其中包括社會的總體協調、所有制類型間的協調和行業協調等方面。我縣民營經濟雖然發展較快,但起步較晚,協調機制的建立可以説尚未起步。一是民間協會普遍沒有建立。民營經濟來自民間,民間協會作用十分重要。據資料統計,全縣90%以上的鄉鎮和行業,沒有建立民間的行業協會或行業公會,企業與企業之間、行業與行業之間、不同體制經濟間不能有效協調。二是個體私營經濟協會陷於迷惘。成立於80年代的個體私營經濟協會,面對迅猛發展的民營經濟,顯得無所適從,根本不能起到協調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作用。

(四)企業家隊伍建設有待加強

抽樣調查表明,我縣民營企業家隊伍建設還任重道遠。在調查的20人中,第一學歷為大專的僅1人,第二學歷達到大專的也只有6人;在這20人中,沒有1人受過系統的法律、經濟管理等方面的教育;在這20人中,近5年來只有8人蔘加過有關部門組織的專業培訓。企業管理者素質普遍偏低,缺乏經營管理知識,尤其是對公司制度的運作機制比較陌生。

四、推進縣域經濟民營化的對策

(一)進一步改善政府服務

一是認真貫徹《行政許可法》和縣委、縣政府《關於進一步改善和優化軟環境 加快民營經濟發展步伐的決定》,強化政府行政代理服務中心和經濟發展環境投訴中心的職責,在引導、協調、服務上加大力度,促進我縣民營經濟健康、持續、快速發展。二是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按照縣委“八破除”、“八強化”的思路,把解放思想、更新觀念作為全縣民營經濟發展的首要任務,狠抓落實。三是繼續實施一個縣領導、一個縣直部門、一家金融機構幫扶一家民營企業的“四個一”工程。四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始終將招商引資工作作為“一號工程”、“一把手工程”來抓,努力形成人人都是招商主體,個個營造投資環境的良好氛圍。在招商引資過程中,做到四個結合:即與工業結構調整結合起來,不斷盤活存量、擴大增量,改革老企業,培育新企業,大力發展工業企業;與基礎設施相結合,加快交通、能源、電力、城市建設和城市化進程發展步伐;與實施農業產業化建設相結合,加快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步伐,促進縣域經濟發展;與發展服務貿易相結合,激活市場,刺激需求,大力發展商貿經濟。五是抓住國家解決三峽庫區產業“空心化”的機遇,充分利用本地資源,爭取在農副產品加工和關鍵作用資源開發方面上一批新項目,創一至二個名優品牌,發揮名優品牌效應。

二)努力打破中小企業貸款難瓶頸

1、轉變觀念,充分認識民營中小企業在整個縣域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商業銀行要支持和培育一批產品競爭力強,科技含量高的中小企業。把支持中小企業作為基層行發展的新的增長點,積極主動,對那些誠實守信、經營規範、效益好的企業以及產品有銷路、有效益的中小企業給予票據承兑、貼現及貸款支持,不斷提高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增量。

2、適當放寬貸款條件、減少貸款審批環節,提高效率。一是對實力較強、效益較好、講信用的中小企業可實行授信額度管理,在額度內隨要隨貸。二是適當延長貸款期限,要與企業生產週期相適應。三是適當下放貸款審批權限,給基層行一定的貸款自主權。同時,對大額貸款的審批,不能人為地規定在一定期限內只研究幾次,要及時給予答覆,以縮短貸款審批時間,以免影響企業生產和貽誤商機。

3、各商業銀行要完善信貸業務責、權、利相結合的機制,充分調動基層金融機構信貸人員的積極性。要改變過去只罰不獎的做法,對信貸業務的責任人根據其當年的業務發生額,對能及時還本付息的,應給予不同的獎勵,鼓勵信貸人員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多放貸、放好貸。

4、儘快完善中小企業貸款擔保機構,為中小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經營環境。充實中小企業貸款擔保基金,由政府牽頭,財政、企業出資,組成聯合擔保共同體,為中小企業提供貸款擔保。這要作為今後扶持壯大民營經濟的重大舉措來抓。

5、 改善外部環境,為中小企業營造一個良好的融資氛圍。一是地方政府應立足當地整體經濟發展,全力支持銀行維權,同時,司法部門要加大案件執結力度,增強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的安全感。二是認真搞好信用環境專項整治工作,嚴厲打擊企業逃廢銀行債務行為,維護良好的社會信用秩序,創造良好的社會信用環境。三是規範各管理部門的收費行為,以減輕銀行在維權等方面的負擔。四是規範企業改制行為,企業不論採取何種方式改制,都要依法處理好債權債務,保護銀行的合法權益,嚴防借改制之名,逃廢銀行債務,切實落實銀行債權。

6、中小企業要及時調整產品結構和生產結構,選擇科技含量高、市場競爭力強的項目,避免低水平的重複建設。同時,要加強自身建設,提高管理水平,規範財務行為,從而提高自身的信用等級,用好的項目和較高的管理水平,贏得銀行的信貸支持。

7、各級政府要為銀企共同發展搭建平台。既要鼓勵、支持銀行積極放貸,又要對企業不良信用行為嚴加撻伐,既要選擇一批效益好的優秀項目向銀行推介,又要為企業的信用保證創造必要的環境和條件,切實發揮政府的組織、協調、服務功能。

(三)建立自己的特色經濟體系

抓住國家解決三峽庫區產業“空心化”的歷史機遇,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優化財政收入結構。發展我縣民營經濟必須從長遠着眼,從近期着手,把握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要機遇。

1、近期和短期內應當以盤活現有資產存量、優化資產重組為重點,充分調動全方位的積極性,發揮好現有資產的效益。

2、農業產業化必須同農產品加工同步發展。從目前的國家財税政策來看,農業產業化只能解決農民增收而不能解決財政增收的問題,要兼顧富縣裕民,只能通過精加工形成高附加值的工業產品,才能發揮其綜合效益。

3、招商引資的重點應當以充分發揮我縣的資源優勢為重點。一是發揮我縣農業大縣的優勢,以發展農產品精加工和輕工產品、特別食品和藥材加工為重點,在綠色食品加工業方面大力發展優勢農產品的加工、貯鮮和出口,提高農產品加工轉化增值率,在藥業方面發展中藥飲片和醫藥中間體加工,引進和扶持藥材加工、銷售企業,推動藥材產業化發展;二是發揮我縣地下資源優勢,走採掘業集約化經營的道路,主要是煤炭和礦產採掘;三是大力發展我縣電力產業。到2014年底,我縣裝機總容量達31.47萬千瓦,年將形成14.25萬千瓦時的電力產品生產規模(不包括水布埡)。

4、進一步加強我縣的資源普查和勘查,實行有組織有計劃可持續地開發和利用。從局部利益的角度考慮,貧窮的經濟起步,只能通過資源的開發利用,才能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而我縣的資源的普查和勘查工作還處於相對滯後狀態。

5、繼續加強項目庫的編制工作。一要長短兼顧,擴大可供選擇的餘地;二要充分利用周邊資源與我縣區位優勢,拓寬發展民營經濟的思路;三要完善具體項目的配套政策,吸引客商的投入。

6、要突破性發展民營工業。要大力引進、培植民營工業企業,建立信用擔保體系,從資金融通、土地使用、資質評定、人才引進和進出口經營權的取得等方面落實具體的扶持措施。

(四)建立健全民營企業的協調機制

一是要普遍建立工商聯基層分會。工商聯基層分會是組織會員、宣傳會員、服務會員的載體。有條件的街道、鄉鎮要以多種形式加快基層商會的組建工作。二是組建同業公會或行業商會。組建同業公或行業商會是培育和發展社會中介組織的有效組織形式。要支持在民營經濟發展較為集中的行業,組建和發展同業公會和行業商會。要發揮同業公會和行業商會等組織在規範行業行為,維護市場經濟秩序,開展公平競爭,保護會員合法權益,反映

第三篇:關於扶持壯大民營經濟推進縣域經濟民營化的調研報告

隨着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經濟結構的不斷調整,國有經濟逐步淡出縣域經濟的舞台,與此同時,民營經濟的發展日益加快,成為全縣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

一、民營經濟在全縣國民經濟中佔據主體地位

(一)民營經濟在縣域內規模擴張

近些年來,我縣大力推進“一主三化”進程,實施“民營富縣”戰略,結合企業改革和三峽庫區企業結構調整,積極推進縣域經濟民營化進程,實現了民營企業和經營户從户數、從業人數到運行質量、技術含量的逐步增加和提高。2014年底,民營企業户數達到15374户,其中民營企業法人201家,從業人數達到63836人,實現營業收入113801萬元,佔全縣生產總值的61%,連續三年均增長14.48%,累計完成增加值38693萬元,實繳税金4005萬元,佔全縣財政總收入的30.7%。

(二)重組國有存量資產,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

全縣通過結構調整,資產重組,新組建民營企業48家,安置下崗職工再就業5980人,盤活資產32873萬元,化解債務23531萬元,實現了資源的優化配置。在工業產值中,民營工業企業佔47.16%。在全縣規模工業企業中,有7家屬民營性質,其中有5家是通過資產重組,重新登記註冊的民營企業,如金字山水泥、朝陽水泥、三峽酒業、麂子巖煤礦和義和工業硅都是在包袱十分沉重、資產幾乎全部閒置的基礎上組建起來的民營企業。

(三)實施技術改造,產品科技含量顯著提高

由於企業產權性質和管理體制的變化,實現了所有者與經營者利益的有機整合。民營企業主將促進企業技術進步,提高產品科技含量作為企業發展和擴張的重要手段,積極進行技術改造和產品結構調整,提高企業產品的競爭能力,擴大企業生存空間。全縣規模以上民營企業共投資6598.5萬元,實施技改項目7個,開發出部分具有較高科技含量的產品。如朝陽水泥有限公司為抓住清江水布埡水利樞紐工程、滬蓉西高速公路、宜萬鐵路等國家重點工程機遇,分別與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高校聯合,開發出適應工程需要的道路水泥和灌漿水泥,達到全省領先水平,填補了我省道路和灌漿等特種水泥的空白。該公司還投入480萬元,用於生產技術改造,年新增生產能力10萬噸;投資400萬元,進行防止粉塵和煙氣污染的技術改造,使企業的粉塵和煙氣排放達到國家規定標準。

二、優化發展環境,促進民營經濟快速發展

政策優惠、環境優化是民營經濟發展的前提條件。近幾年來,我縣充分利用庫區企業結構調整和改革的機遇,積極營造發展環境,制定切實可行的優惠政策,放開生產經營領域,大力開展招商引資,促進了民營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一)為實現民營經濟快速、健康、持續發展提供政策依據

2014年,縣委、縣政府以巴發[2014]2號文件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民營經濟發展的決定》。該文件具有很高的“含金量”和很強的操作性,成為全縣民營經濟發展的“助推器”。這些政策主要包括:1、完善激勵機制。對在創辦民營企業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績和有突出貢獻的人員,縣委、縣政府給予精神和物質獎勵。2、提高民營業主的政治待遇。人大、政協安排一定的名額,依法選舉民營企業主為人大代表,協商推薦並安排民營企業主為政協委員。3、強化輿論導向。各部門及新聞媒體大張旗鼓地宣傳、表彰優秀民營企業主,在全縣形成了發展民營企業的良好氛圍。4、用足用活國家税收優惠政策。5、減免行政事業性規費和經營服務性收費。

(二)健全民營經濟工作機構,着力營造發展軟環境

1、建立政府行政代理服務中心。由縣政府分管民營經濟工作的領導任中心主任。政府行政代理服務中心負責項目儲備,發佈項目信息,公開辦事程序和收費標準;為民營企業協調用地、用水、用電,調處矛盾糾紛,代辦一切行政審批手續和代收代繳規費,實行“一站式”服務。2014年,政府行政代理服務中心共接待各種諮詢80多人次,辦理登記項目12個,先後為26家民營企業調處各種矛盾糾紛28次,減免民營企業和個體私營企業註冊登記費27.4萬元。

2、建立企業發展環境投訴中心,由縣紀委書記任中心主任。負責受理和處理民營企業的投訴,查處破壞企業發展環境、侵犯企業合法權益的案件,維護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秩序。2014年,投訴中心為民營企業挽回經濟損失60餘萬元。

3、實施幫扶民營企業“四個一”工程。“四個一”工程是指一名縣領導、一個縣直部門、一家金融機構幫扶一家民營企業。

4、切實保護民營企業、業主及其從業人員的人身安全,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嚴厲打擊各種欺行霸市、強買強賣、敲詐勒索、製假售假等違法犯罪行為,為民營企業保駕護航。

(三)層層落實責任制,確保民營經濟健康發展

縣委、縣政府根據州民營經濟工作局下達給我縣的民營經濟預期目標,將產值營業額、增加值、實交税金三個指標進行目標分解,與各鄉鎮簽訂責任狀,作為考核各鄉鎮黨委、政府和縣直有關部門領導班子工作實績的重要內容。各鄉鎮相應成立民營經濟發展專班,將簽訂的民營經濟發展指標分解下達到村組和鄉鎮職能部門,做到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

三、制約全縣民營經濟發展的五大因素 

(一)發展環境依然欠優

一是由於思想解放程度不夠,受長期計劃經濟的束縛。在政策制定和發展領域方面都存在等待觀望的現象,不敢大膽探索和突破,從而制約了民營經濟的全方位發展。二是在全社會尚未完全形成全面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氛圍,少數地方和少數職能部門把民營企業當“唐僧肉”,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吃、拿、卡、要”,且有新的表現。少數社會成員“仇富”心理比較嚴重。三是辦事難、效率低。行政代理服務中心所作的實行零環節辦證制度、限時辦結制度和服務“一條龍”的承諾沒有完全落實。

(二)融資渠道不暢

**轄區內現有金融機構八家(含郵政儲蓄),其中商業性金融機構5家。二00三年,全縣金融機構總存款達159185萬元,而各項貸款總額僅76969萬元,存貸比為2.1:1。從貸款增量來看,到二00三年末,全縣商業性金融機構共新增貸款1204萬(轉載請註明來源:)元,而主要是農業貸款。從銀行資金供給能力看,近幾年存款增長較快,轄內商業銀行資金供給能力顯著提高。幾年來,商業銀行信貸業務的相對萎縮與眾多中小企業的強烈資金需求形成尖鋭矛盾,銀行作為企業資金供應的主渠道已呈現梗阻,嚴重製約了全縣民營中小企業的正常經營和發展。

導致民營中小企業貸款難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七個方面:

一是貸款擔保落實難。按新的貸款辦法,為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基層金融機構只能發放擔保貸款。但民營中小企業又難以找到合適的擔保人。我縣雖已成立了擔保組織,但因其籌資渠道狹窄,資金來源不足,根本無法滿足中小企業發展的需求。二是銀行授權授信集中,基層銀行功能退化。近年來,各銀行加大了對基層行的控制,上收了大額貸款的審批權,實行集中管理。不僅影響了貸款發放的靈活性,同時,也延長了貸款的審批時間,影響企業貸款需求的時效。三是惜貸現象嚴重。近幾年來,商業銀行過分強調貸款的安全性,實行貸款第一責任人風險管理,並將收貸收息與職工工資、獎金等掛鈎,甚至推行“貸款終身追究制”,使一些信貸員產生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惜貸心理。四是抵押貸款手續複雜,費用高。目前,銀行對企業主要發放風險較小的抵押、擔保貸款,但企業一般僅有房屋、設備等作為抵押品,不僅需要對抵押品進行評估、公證、登記等,手續極為複雜,且收費高,而且在企業真正不能歸還貸款時,銀行也很難進行處理。五是企業誠信度不高,中小企業普遍存在信用缺失現象,如信用觀念淡薄、虛假財務信息和逃廢銀行債務等,從而形成銀行“懼貸”。六是法院執法力度不夠,金融債權保全難以落實。七是企業科技含量低,對銀行缺乏吸引力。

(三)協調機制不夠健全

民營經濟的健康發展,必須要有健全的協調機制作保證。這其中包括社會的總體協調、所有制類型間的協調和行業協調等方面。我縣民營經濟雖然發展較快,但起步較晚,協調機制的建立可以説尚未起步。一是民間協會普遍沒有建立。民營經濟來自民間,民間協會作用十分重要。據資料統計,全縣90%以上的鄉鎮和行業,沒有建立民間的行業協會或行業公會,企業與企業之間、行業與行業之間、不同體制經濟間不能有效協調。二是個體私營經濟協會陷於迷惘。成立於80年代的個體私營經濟協會,面對迅猛發展的民營經濟,顯得無所適從,根本不能起到協調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作用。

(四)企業家隊伍建設有待加強

抽樣調查表明,我縣民營企業家隊伍建設還任重道遠。在調查的20人中,第一學歷為大專的僅1人,第二學歷達到大專的也只有6人;在這20人中,沒有1人受過系統的法律、經濟管理等方面的教育;在這20人中,近5年來只有8人蔘加過有關部門組織的專業培訓。企業管理者素質普遍偏低,缺乏經營管理知識,尤其是對公司制度的運作機制比較陌生。

四、推進縣域經濟民營化的對策

(一)進一步改善政府服務

一是認真貫徹《行政許可法》和縣委、縣政府《關於進一步改善和優化軟環境 加快民營經濟發展步伐的決定》,強化政府行政代理服務中心和經濟發展環境投訴中心的職責,在引導、協調、服務上加大力度,促進我縣民營經濟健康、持續、快速發展。二是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按照縣委“八破除”、“八強化”的思路,把解放思想、更新觀念作為全縣民營經濟發展的首要任務,狠抓落實。三是繼續實施一個縣領導、一個縣直部門、一家金融機構幫扶一家民營企業的“四個一”工程。四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始終將招商引資工作作為“一號工程”、“一把手工程”來抓,努力形成人人都是招商主體,個個營造投資環境的良好氛圍。在招商引資過程中,做到四個結合:即與工業結構調整結合起來,不斷盤活存量、擴大增量,改革老企業,培育新企業,大力發展工業企業;與基礎設施相結合,加快交通、能源、電力、城市建設和城市化進程發展步伐;與實施農業產業化建設相結合,加快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步伐,促進縣域經濟發展;與發展服務貿易相結合,激活市場,刺激需求,大力發展商貿經濟。五是抓住國家解決三峽庫區產業“空心化”的機遇,充分利用本地資源,爭取在農副產品加工和關鍵作用資源開發方面上一批新項目,創一至二個名優品牌,發揮名優品牌效應。

(二)努力打破中小企業貸款難瓶頸

1、轉變觀念,充分認識民營中小企業在整個縣域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商業銀行要支持和培育一批產品競爭力強,科技含量高的中小企業。把支持中小企業作為基層行發展的新的增長點,積極主動,對那些誠實守信、經營規範、效益好的企業以及產品有銷路、有效益的中小企業給予票據承兑、貼現及貸款支持,不斷提高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增量。

2、適當放寬貸款條件、減少貸款審批環節,提高效率。一是對實力較強、效益較好、講信用的中小企業可實行授信額度管理,在額度內隨要隨貸。二是適當延長貸款期限,要與企業生產週期相適應。三是適當下放貸款審批權限,給基層行一定的貸款自主權。同時,對大額貸款的審批,不能人為地規定在一定期限內只研究幾次,要及時給予答覆,以縮短貸款審批時間,以免影響企業生產和貽誤商機。

3、各商業銀行要完善信貸業務責、權、利相結合的機制,充分調動基層金融機構信貸人員的積極性。要改變過去只罰不獎的做法,對信貸業務的責任人根據其當年的業務發生額,對能及時還本付息的,應給予不同的獎勵,鼓勵信貸人員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多放貸、放好貸。

4、儘快完善中小企業貸款擔保機構,為中小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經營環境。充實中小企業貸款擔保基金,由政府牽頭,財政、企業出資,組成聯合擔保共同體,為中小企業提供貸款擔保。這要作為今後扶持壯大民營經濟的重大舉措來抓。

5、 改善外部環境,為中小企業營造一個良好的融資氛圍。一是地方政府應立足當地整體經濟發展,全力支持銀行維權,同時,司法部門要加大案件執結力度,增強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的安全感。二是認真搞好信用環境專項整治工作,嚴厲打擊企業逃廢銀行債務行為,維護良好的社會信用秩序,創造良好的社會信用環境。三是規範各管理部門的收費行為,以減輕銀行在維權等方面的負擔。四是規範企業改制行為,企業不論採取何種方式改制,都要依法處理好債權債務,保護銀行的合法權益,嚴防借改制之名,逃廢銀行債務,切實落實銀行債權。

6、中小企業要及時調整產品結構和生產結構,選擇科技含量高、市場競爭力強的項目,避免低水平的重複建設。同時,要加強自身建設,提高管理水平,規範財務行為,從而提高自身的信用等級,用好的項目和較高的管理水平,贏得銀行的信貸支持。

7、各級政府要為銀企共同發展搭建平台。既要鼓勵、支持銀行積極放貸,又要對企業不良信用行為嚴加撻伐,既要選擇一批效益好的優秀項目向銀行推介,又要為企業的信用保證創造必要的環境和條件,切實發揮政府的組織、協調、服務功能。

(三)建立自己的特色經濟體系

抓住國家解決三峽庫區產業“空心化”的歷史機遇,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優化財政收入結構。發展我縣民營經濟必須從長遠着眼,從近期着手,把握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要機遇。

1、近期和短期內應當以盤活現有資產存量、優化資產重組為重點,充分調動全方位的積極性,發揮好現有資產的效益。

2、農業產業化必須同農產品加工同步發展。從目前的國家財税政策來看,農業產業化只能解決農民增收而不能解決財政增收的問題,要兼顧富縣裕民,只能通過精加工形成高附加值的工業產品,才能發揮其綜合效益。

3、招商引資的重點應當以充分發揮我縣的資源優勢為重點。一是發揮我縣農業大縣的優勢,以發展農產品精加工和輕工產品、特別食品和藥材加工為重點,在綠色食品加工業方面大力發展優勢農產品的加工、貯鮮和出口,提高農產品加工轉化增值率,在藥業方面發展中藥飲片和醫藥中間體加工,引進和扶持藥材加工、銷售企業,推動藥材產業化發展;二是發揮我縣地下資源優勢,走採掘業集約化經營的道路,主要是煤炭和礦產採掘;三是大力發展我縣電力產業。到2014年底,我縣裝機總容量達31.47萬千瓦,年將形成14.25萬千瓦時的電力產品生產規模(不包括水布埡)。

4、進一步加強我縣的資源普查和勘查,實行有組織有計劃可持續地開發和利用。從局部利益的角度考慮,貧窮的經濟起步,只能通過資源的開發利用,才能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而我縣的資源的普查和勘查工作還處於相對滯後狀態。

5、繼續加強項目庫的編制工作。一要長短兼顧,擴大可供選擇的餘地;二要充分利用周邊資源與我縣區位優勢,拓寬發展民營經濟的思路;三要完善具體項目的配套政策,吸引客商的投入。

6、要突破性發展民營工業。要大力引進、培植民營工業企業,建立信用擔保體系,從資金融通、土地使用、資質評定、人才引進和進出口經營權的取得等方面落實具體的扶持措施。

(四)建立健全民營企業的協調機制

一是要普遍建立工商聯基層分會。工商聯基層分會是組織會員、宣傳會員、服務會員的載體。有條件的街道、鄉鎮要以多種形式加快基層商會的組建工作。二是組建同業公會或行業商會。組建同業公或行業商會是培育和發展社會中介組織的有效組織形式。要支持在民營經濟發展較為集中的行業,組建和發展同業公會和行業商會。要發揮同業公會和行業商會等組織在規範行業行為,維護市場經濟秩序,開展公平競爭,保護會員合法權益,反映會員意見,協調企業之間、企業與政府之間的關係,提供諮詢服務等方面的作用。

(五)建設高素質的企業家隊伍和民營企業人才隊伍

建設一支高素質的企業家隊伍,是民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一是要儘快啟動全縣“民營企業家素質教育工程”,加強對民營企業家的培養、培訓;經常組織民營企業家到外地參觀、考察,拓寬視野,解放思想,提升素質。二是應圍繞人才的吸引、培養、使用和人才服務四個環節,抓好用人機制的改革和創新。政府要進一步制定吸引人才的優惠政策,並切實落到實處。要以各種方式,廣泛宣傳並認真落實縣委、縣政府有關鼓勵專業人才到民營企業服務的各項優惠政策。同時要鼓勵民營企業自身在縣人才政策指導下,結合實際制定吸引人才的優惠政策。加大人才培養力度,發揮企業、社會、政府三方面在人才培養上的作用。立足民營企業現有實際,努力造就一批懂經營、會管理、有頭腦、瞭解市場和有關政策法規的具備良好綜合素質的民營企業家和高水準的專業技術隊伍。加大人才使用力度,按照實現人才分佈高密度、人才素質高水準、人才結構高對應、人才流動高活力、人才產出高效率的要求,充分利用優秀人才資源,優化用人機制,積極培育民營企業的發展原動力。加大投入力度,建設高標準、規範的人才市場,確保人才信息渠道暢通,為民營企業人才交流提供必要的保障。

第四篇:深入推進“旗域經濟民營化”戰略問題調研報告

深入推進“旗域經濟民營化”戰略問題調研報告

旗域經濟民營化戰略實施一年多來,烏敦套海鎮黨委、政府牢固樹立發展是第一要務的理念,把做大做強民營經濟做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投資環境、發展理念、運行機制、政策規定等方面都做出改革和調整,使紅山民營經濟步入了健康發展的快車道。

一、全鎮民營經濟發展狀況

從2014年起,鎮黨委制定完善並落實了一系列民營經濟發展優惠政策,從資金、政策、服務等多方面扶持民營經濟發展。鎮政府設立了民營經濟、招商引資、產業化、信息服務四個辦公室,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多角度、全方位、高質量服務;對新開辦企業和重點企業,實行科級領導聯繫包扶制度,現場辦公,定期走訪,為企業發展排憂解難;通過連續三年的小城鎮建設,鎮區面貌發生了質的改變,紅山民營經濟發展的軟硬環境都得以改善,紅山更具投資吸引力。在此基礎上,全鎮民營經濟異軍突起,從2014年初的172家發展到現在的346家,其中年產值10萬元以上有71家,這些民營企業種類齊全,分佈均衡,結構合理。種植業主要有規模種籽繁育、藥材、有機食品、牧草、經濟林、用材林等,養殖業主要有雞、羊、牛、獺兔、貉子等,生產加工業主要有木材傢俱、農機具生產與維修、脱水蔬菜、醬油、糧食加工、造紙、印刷、地毯、塑料編織、柳編、生物製劑、食用菌載培等,日常生活服務類,主要有影樓彩擴、電腦打字、交通運輸、賓館酒店、燃料燃汽供應等,營銷中介服務涉及居民生活各個方面,遍佈全鎮每個角落,現在的民營企業,在投資規模、開發領域、融資渠道、科技含量、競爭能力、經濟效益等諸多方面都有歷史新性突破。如今,民營企業從業人員達到3160人,民營企業年淨利潤達到1800萬元,成為紅山經濟的主體。同時幹部羣眾的經營理念發生了根本轉變,民營經濟在全鎮變地開花,並且具有良好的發展勢頭。

二、幹部從事民營經濟情況

農村税費改革,解決了長期困擾全鎮幹部的老大難問題,理順了分配收入關係,但機構臃腫,人浮於事,財政壓力巨大,又是我們亟需解決的重大現實問題。2014年,烏敦套海鎮税收242.6萬元,其中70萬元來自民營經濟,佔全鎮税收的29%。隨着農業税的逐步減免,民營經濟勢必成為財政增收的最大增長點,儘快發展壯大民營經濟成為鎮黨委工作的重心。發展是黨員幹部的第一要務,黨員幹部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理應成為民營經濟的示範者、引路人,他們在民營經濟發展中身肩不可推卸的重任。同時,幹部從事民營經濟,具有諸多潛在的優勢,一是受教育程度較高,全鎮幹部70%受過中等教育,20%受過高等教育,也就是先天的良好素質和後天的教育程度、實踐鍛鍊決定了幹部相對於一般羣眾綜合素質較高,從業適應能力強;二是政策法律意識相對較高;三是社會的誠信度較高;四是具有市場意識,超前意識,幹部想問題的全面性,看問題的準確性,應對市場風險的防範性,捕捉信息的及時性高於常人;五是資金實力相對而言較強,收入水平高於一般羣眾平均水平;六是輻射帶動能力強,羣眾都在關注幹部做什麼,怎麼做,做的效果如何,因此幹部在民營經濟領域的引導作用非常突出。為此鎮黨委遵循漸進性、專業性、實效性原則,放開搞活,將幹部推向民營經濟主戰場,幹部在完成本職業務工作的前提下,不承擔鎮內中心工作,發放60——80%工資,發揮各自優勢,融入市場,自主經營。鎮黨委在將幹部推向市場的過程中,首先給幹部以動力,讓他們自覺自願地從事民營經濟,與幹部共同謀劃,幫助幹部解決初涉市場的一些具體問題。隨後給幹部以壓力,讓他們必須把民營經濟做出成果,制定獎懲機制,去除等、靠的觀望思想,意無反顧地把智慧和才幹用於發展民營經濟。鎮黨委改進考評機制,實行完成業務工作和發展民營經濟雙百分責任制,將發展民營經濟做為評價、任用幹部的重要指標,幹部招商和從事民營經濟效果與第十三個月獎金掛鈎,與年終評優及各種獎勵掛鈎,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實行職稱評聘兩條線,不從事民營經濟的不聘職稱,機構改革時不予聘用。

通過二年多的探索和實踐,烏敦套海鎮的“幹部經濟”已初步形成格局,全鎮138名在職幹部中,已有91名在從事各具特色的經營活動,佔幹部總數的65%。其中副科級以上幹部兼職從事民營經濟11人,股站級幹部兼職從事民營經濟19人,一般幹部專職從事民營經濟26人,兼職從事民營經濟35人,另有47名幹部也正積極籌劃,探索市場,準備適時參與民營經濟活動。從事民營經濟的幹部,廣泛分佈於特色種養、勞務經濟、中介服務、生態經濟、個體經營等領域,種草養羊養牛的40多人,牛羊存欄大都在50——100只左右,年純收入1萬元以上,從事玉米制種的近20人,年純收入均在2萬元以上,最多的可突破10萬元,外出從事打工經營活動的4人(深圳、北京、西安、赤峯各1人),從事中介及營銷活動的30多人。

通過幹部從事民營經濟活動,全鎮事業站所實行企業化管理取得了初步成效,幹部轉變了工作職能,社會化服務效果顯著,有償服務與無償服務得以有機結合,增強了服務的生命力。同時,推進了產業化,全鎮已形成了以種草養羊、玉米制種,勞務經濟、中介信息為主的四大產業,有效地促進了招商引資工作。幹部走向市場,追求效益最大化,實行服務規範化,在全鎮營造了強有力的民營經濟發展氛圍,促進了羣眾生產經營方式的轉變,形成了全鎮優勢主導產業。同時,為事業站所改革積累了成功的經驗,,鎮財政每年節省人員經費30萬元。

三、民營經濟黨建工作開展情況

在烏敦套海鎮民營企業中,有6個適合組建黨組織,其中5個已及時組建了黨支部,每個黨支部均由鎮黨委成員負責聯繫。紅山微生物製劑廠由於黨員人數不夠,現尚未組建黨組織,但鎮黨委下派了黨建工作指導員,在該企業有計劃按步驟開展黨建工作,加大力度選拔培養入黨積極分子,擬在2014年在該企業組建黨支部。

民營經濟黨建工作,是鎮黨委一直深入探討的新課題。鎮黨委根據民營企業自身的特點,把黨建工作的重點放到如何發展壯大企業上來,由支部牽頭,黨員實施,職工參與,開展各具特色的主題活動,把支部建設與企業的興衰緊密地聯繫到一起。如農具廠支部,由黨員組成攻關小組,帶領各車間職工進行設備改造和技術革新,以黨員為紐帶,把各個車間各個工種連結在一起,互能有無,團結協作,重新振興了紅山農具廠,使其以整體設備齊全、技術過硬、誠信度好,成為翁旗東部地區農機制造維修中心;紅山供銷社黨支部,企業破產,支部不散,黨支部把原單位職工組織起來,認真總結每個職工的特長與不足,共同找方法,謀出路,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有招的出招,使14名下崗職工二次就業,都有了適合自身發展的企業。職工們欣喜地説:供銷社不再是主渠道,但黨支部永遠是我們的主心骨。

在民營經濟黨建工作中,任何時候都不能出現重經濟效益輕黨建工作思想,要把二者結合起來,互相促進,才能使黨建工作更具有吸引力、號召力和生命力。才能取得民營經濟與黨建工作的雙贏。烏敦套海鎮黨委高度重視民營經濟黨建工作,不斷創新機制,探索民營經濟黨建工作新思路,注重在民營企業從業人員中發現、培養優秀分子,不斷擴大黨建工作覆蓋面。對民營經濟黨支部,注重強化班子建設,尤其是選好配強黨支部書記,並給他們壓擔子、分任務,在日常和年終做好督察和考核。

四、幹部從事民營經濟工作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在幹部從事民營經濟工作開展過程中,不同程度地出現了一些現實問題。部分幹部顧慮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對將來的機構改革感到迷茫;部分幹部從前未從事過經營活動,一時找不準切入點,怕應對不了,缺乏創業的膽略和信心;部分幹部由於資金不足,有看好的項目,但無實施的能力;還有的幹部認為單位沒多少自己的業務,走向市場彷彿失去了自己引以為榮的幹部身份,有失落感,一時放不下架子。

五、進一步推進旗域經濟民營化發展戰略的幾點建議

一是要進一步放寬政策,為民營經濟發展創造寬鬆和諧的環境,執法執紀部門要服從和服務於長遠與大局,犧牲部門利益,真正把管理轉化為服務。二是加強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為民營經濟發展及招商引資創造條件,民營經濟不借助外力,不融合外資,單靠自身造血很難短時間內做大做強。而基礎設施的落後,會讓人感到發展前景暗淡,資源優勢難以轉化為經濟優勢。三是進一步加大民營經濟資金投入,有的民營經濟開工時就資金不足,有的民營經濟把利潤用於擴大生產規模,資金週轉一直困擾着企業,而銀行貸款額度小,週期短,民間資金又多以高利或股金形式出現,從這個意義上説,資金短缺是制約民營經濟發展的一大因素。四是在把民營經濟做成百姓經濟的過程中,要謹防一哄而上,搞專項推進,搞強迫命令,要注重示範引導,在保證規模優勢的同時,做到百花齊放。五是要重點扶持一批起點高、規模大、市場前景廣闊的民營企業,創造品牌,拉動地區經濟。

第五篇:深入推進“旗域經濟民營化”戰略問題調研報告

深入推進“旗域經濟民營化”戰略問題調研報告

旗域經濟民營化戰略實施一年多來,烏敦套海鎮黨委、政府牢固樹立發展是第一要務的理念,把做大做強民營經濟做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投資環境、發展理念、運行機制、政策規定等方面都做出改革和調整,使紅山民營經濟步入了健康發展的快車道。一、全鎮民營經濟發展狀況

從2014年起,鎮

黨委制定完善並落實了一系列民營經濟發展優惠政策,從資金、政策、服務等多方面扶持民營經濟發展。鎮政府設立了民營經濟、招商引資、產業化、信息服務四個辦公室,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多角度、全方位、高質量服務;對新開辦企業和重點企業,實行科級領導聯繫包扶制度,現場辦公,定期走訪,為企業發展排憂解難;通過連續三年的小城鎮建設,鎮區面貌發生了質的改變,紅山民營經濟發展的軟硬環境都得以改善,紅山更具投資吸引力。在此基礎上,全鎮民營經濟異軍突起,從2014年初的172家發展到現在的346家,其中年產值10萬元以上有71家,這些民營企業種類齊全,分佈均衡,結構合理。種植業主要有規模種籽繁育、藥材、有機食品、牧草、經濟林、用材林等,養殖業主要有雞、羊、牛、獺兔、貉子等,生產加工業主要有木材傢俱、農機具生產與維修、脱水蔬菜、醬油、糧食加工、造紙、印刷、地毯、塑料編織、柳編、生物製劑、食用菌載培等,日常生活服務類,主要有影樓彩擴、電腦打字、交通運輸、賓館酒店、燃料燃汽供應等,營銷中介服務涉及居民生活各個方面,遍佈全鎮每個角落,現在的民營企業,在投資規模、開發領域、融資渠道、科技含量、競爭能力、經濟效益等諸多方面都有歷史新性突破。如今,民營企業從業人員達到3160人,民營企業年淨利潤達到1800萬元,成為紅山經濟的主體。同時幹部羣眾的經營理念發生了根本轉變,民營經濟在全鎮變地開花,並且具有良好的發展勢頭。

二、幹部從事民營經濟情況

農村税費改革,解決了長期困擾全鎮幹部的老大難問題,理順了分配收入關係,但機構臃腫,人浮於事,財政壓力巨大,又是我們亟需解決的重大現實問題。2014年,烏敦套海鎮税收242.6萬元,其中70萬元來自民營經濟,佔全鎮税收的29。隨着農業税的逐步減免,民營經濟勢必成為財政增收的最大增長點,儘快發展壯大民營經濟成為鎮黨委工作的重心。發展是黨員幹部的第一要務,黨員幹部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理應成為民營經濟的示範者、引路人,他們在民營經濟發展中身肩不可推卸的重任。同時,幹部從事民營經濟,具有諸多潛在的優勢,一是受教育程度較高,全鎮幹部70受過中等教育,20受過高等教育,也就是先天的良好素質和後天的教育程度、實踐鍛鍊決定了幹部相對於一般羣眾綜合素質較高,從業適應能力強;二是政策法律意識相對較高;三是社會的誠信度較高;四是具有市場意識,超前意識,幹部想問題的全面性,看問題的準確性,應對市場風險的防範性,捕捉信息的及時性高於常人;五是資金實力相對而言較強,收入水平高於一般羣眾平均水平;六是輻射帶動能力強,羣眾都在關注幹部做什麼,怎麼做,做的效果如何,因此幹部在民營經濟領域的引導作用非常突出。為此鎮黨委遵循漸進性、專業性、實效性原則,放開搞活,將幹部推向民營經濟主戰場,幹部在完成本職業務工作的前提下,不承擔鎮內中心工作,發放60——80工資,發揮各自優勢,融入市場,自主經營。鎮黨委在將幹部推向市場的過程中,首先給幹部以動力,讓他們自覺自願地從事民營經濟,與幹部共同謀劃,幫助幹部解決初涉市場的一些具體問題。隨後給幹部以壓力,讓他們必須把民營經濟做出成果,制定獎懲機制,去除等、靠的觀望思想,意無反顧地把智慧和才幹用於發展民營經濟。鎮黨委改進考評機制,實行完成業務工作和發展民營經濟雙百分責任制,將發展民營經濟做為評價、任用幹部的重要指標,幹部招商和從事民營經濟效果與第十三個月獎金掛鈎,與年終評優及各種獎勵掛鈎,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實行職稱評聘兩條線,不從事民營經濟的不聘職稱,機構改革時不予聘用。

通過二年多的探索和實踐,烏敦套海鎮的“幹部經濟”已初步形成格局,全鎮138名在職幹部中,已有91名在從事各具特色的經營活動,佔幹部總數的65。其中副科級以上幹部兼職從事民營經濟11人,股站級幹部兼職從事民營經濟19人,一般幹部專職從事民營經濟26人,兼職從事民營經濟35人,另有47名幹部也正積極籌劃,探索市場,準備適時參與民營經濟活動。從事民營經濟的幹部,廣泛分佈於特色種養、勞務經濟、中介服務、生態經濟、個體經營等領域,種草養羊養牛的40多人,牛羊存欄大都在50——100只左右,年純收入1萬元以上,從事玉米制種的近20人,年純收入均在2萬元以上,最多的可突破10萬元,外出從事打工經營活動的4人(深圳、北京、西安、赤峯各1人),從事中介及營銷活動的30多人。

通過幹部從事民營經濟活動,全鎮事業站所實

我們向您推薦更多精彩內容:

深入推進“旗域經濟民營化”戰略問題調研報告

關於開展全民創業,加速推進縣域經濟民營化的調查與思考

民營-壯大全省民營經濟的建議

市民營經濟調研報告

把握三個堅持 壯大縣域經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yan/g98lq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