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研報告 >

醫藥行業的發展情況調研報告(多篇)

醫藥行業的發展情況調研報告(多篇)

醫藥行業的發展情況調研報告(多篇)

醫藥行業的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篇一

一、我國醫藥產業的發展現狀

醫藥行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傳統產業和現代產業相結合,一、二、三產業為一體的產業。其主要門類包括:化學原料藥及製劑、中藥材、中藥飲片、中成藥、抗生素、生物製品、生化藥品、放射性藥品、醫療器械、衞生材料、製藥機械、藥用包裝材料及醫藥商業。醫藥行業對於保護和增進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質量,為計劃生育、救災防疫、軍需戰備以及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20多年,我國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備的醫藥工業體系和醫藥流通網絡,發展成為世界製藥大國。據統計口徑:我國現有醫藥工業企業3613家,可以生產化學原料藥近1500種,總產量43萬噸,位居世界第二。

改革開放以來,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對醫療保健需求的不斷增長,醫藥工業一直保持着較快的發展速度,1978年至2000年,醫藥工業產值年均遞增16.6%,成為國民經濟中發展最快的行業之一。

二、我國醫藥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

自1997年以來,醫藥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穩步提高,主要經濟指標占全部工業總額的比重,呈現穩步增長態勢。醫藥行業在國民經濟中所佔比重不大,以資產為主的規模比重僅為2%-3%,效益指標相對高一些也僅為3%-4%,是我國實現經濟效益的穩定來源產業之一,但並未進入支柱產業之列。醫藥行業與人民羣眾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是為人民防病治病、康復保健、提高民族素質的特殊產業。在保證國民經濟健康、持續發展中,起到了積極的、不可替代的“保駕護航”作用。

三、藥品質量管理的三個重要標準

質量是藥品的生命,質量無法保證的藥品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説是,不但不能治療人體疾病,反而貽誤治病時機,危及患者生命。要想做好藥店裏的質量管理工作需要不斷地查遺補缺,必須掌握三個標準。這三個標準是其他工作的基礎,基礎性工作如果做不好,就很難保證藥品質量,也就難以達到方便顧客,保證人民用藥安全有效的根本目的。

1.購進驗收標準。連鎖藥店的門店沒有購進環節,只是接受總部的配送,按照來貨跟蹤單和零售撥貨單驗收即可。而單體藥店在購進藥品時,應注意對供貨單位和從業人員的資質進行審核,索取相關資料,包括供貨單位的藥品經營許可證複印件、營業執照複印件、gsp或gmp證書複印件,以上均須蓋有供貨單位的公章;對供貨單位銷售人員應索取身份證複印件、畢業證複印件、授權委託書原件;另外還有雙方簽訂的質量保證協議。以上資料齊全,才可簽訂合同,實施採購行為。從資質審查上把好關,不能完全提供以上資料的單位一般資信較差,門店不應與這樣的單位發生業務。

驗收藥品時,須逐批對照實貨進行外觀性狀檢查,對品名、規格、批號、數量、生產日期、有效期、生產廠家、批准文號等內容進行檢查,發現外觀異常者,不能驗收入店。

2.在店養護標準。出廠的藥品經檢測合格後即可進入流通領域,在流通環節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養護,若不注意養護,合格的藥品可能就會變成不合格藥品。如部分藥品需儲存在4~6℃,若温度過高或過低都會造成藥物物理或化學成分的改變,造成藥品失去治療作用,成為不合格品;部分藥品需要遮光密閉保存;有些需要常温狀態下保存,温度過高就會發生危險,高濃度的雙氧水溶液在強光照射下,會發生快速分解,造成爆炸。因此,做好藥品養護,不只是能夠避免不合格藥品出現,也是保證營業安全的實際需要。

要做好定期養護工作,質管人員應對每一種藥品的儲存條件心中有數,嚴格按照儲存要求將藥品放在相應區域儲存或陳列,店內相對濕度應保持在45%~75%之間,過高過低都要採取措施。若温度過高,一些栓劑就容易溶化,温度過低,一些液體就可能凍結或破裂;濕度過大,易吸濕藥品就會吸水分解;濕度過低,過於乾燥,藥品包裝如鋁塑包裝就容易乾裂起邊,鋁塑與pvc板之間就會出現分離,片劑和膠囊就會直接暴露在空氣中,容易受污染變質。因此養護工作必須做好,否則質量合格的藥品就會因養護不當變成不合格藥品,對患者造成傷害,也必然影響門店的信譽,帶來商譽和經濟的雙重損失。

3.分類陳列、售後服務標準。藥品陳列除了要美觀、便利,還要符合質量管理的要求。店內的商品應按以下層次分開陳列。首先,藥品非藥品要分開,非藥品一般包括:食品、化粧品、醫療器械、衞生材料等。藥品中中藥飲片應單獨裝鬥,其他藥品(處方藥和非處方藥)再行分類。處方藥和非處方藥各按照內服和外用再分開陳列。外用藥又分為易串味和非易串味分開陳列。而危險品(受光、熱、空氣、水分、撞擊等外界因素的影響而引起燃燒、爆炸或具有腐蝕性、刺激性和劇毒性的藥品。如:硝酸甘油、松節油、硫磺、樟腦、高錳酸鉀、敵百蟲、甲醛溶液等)不能陳列,只能展示其空包裝。

處方藥應該憑處方銷售,藥師必須對處方進行審核,遇有配伍禁忌和處方量不符合要求的情況應拒絕調配,必要時要由原處方醫生更改並簽名或重新開方後才可銷售。銷售otc藥品時,營業員應對顧客做好用藥指導,交待注意事項,使顧客合理使用藥品。

四、中國醫藥行業樹立民族品牌的競爭戰略

中國醫藥行業的國際化是本土企業適應國際規範和市場規則的過程。適者生存,優勝劣汰。在經濟全球化的競爭環境中,處於醫藥行業價值鏈各個環節中的本土企業,要想在世界中樹立自己的民族品牌,需要進行以下幾個方面的戰略調整:

1.認真分析中國消費者醫藥消費需求特徵,從中找出既符合企業發展目標,又能適應中國消費者尚未被滿足的需求的市場機會。中國醫藥市場雖然潛力巨大,但是,如果不進行有效的細分,不能識別出能夠滿足的需求,市場機會只能屬於善於識別消費者的競爭者。

2.中國醫藥企業需要樹立“基業長青”的長遠發展目標。在wto背景下,中國本土企業面對歷史悠久、經驗豐富的跨國公司,需要思考企業的長遠發展問題,競爭要從策略層面上升到戰略層面。最突出的問題是解決在新的格局中如何定位問題,例如,製藥企業是否需要前向或後向一體化?是否充當“加工廠”的角色,充分發揮自己的技術開發、生產製造優勢?醫藥中間商是否需要探索新的經營模式?是自營終端,還是通過資本運營實現對終端的有效控制?對這些問題的回答直接影響企業在新的市場格局中的地位。

3.中國醫藥企業特別需要跨國醫藥品牌的經營模式和營銷手段。中國醫藥行業重新進行戰略規劃調整與跨國醫藥公司的競爭壓力直接相關。只有積極主動參與這一變革過程,才能佔據有利的競爭地位。從目前情況看,跨國醫藥公司在中國就如其它行業一樣,佔據了高端市場,獲取高額利潤。跨國醫藥公司佔據的生物製藥行業財務指標好於中成藥行業,而倍受跨國公司覬覦的醫藥商業也是如此。研究和掌握跨國醫藥公司的'戰略及其變化將有助於中國本土醫藥企業確定自己的戰略方向。

4.中國醫藥企業必須不斷適應並採用國際通行的行業認證標準。適合行業認證規範是中國醫藥企業獲得部分話語權的唯一途徑。醫藥行業的特殊性,決定了消費者對醫藥產品的選擇不能依靠經驗或偏好,依靠的是理性判別標準。多年來,各個行業的跨國公司早已開始對中國消費者購買決策的教育,中國消費者開始習慣於藉助各類標準,特別是國際標準進行購買決策。因此,學習、適應和採納國際通用的行業認證標準是中國本土醫藥行為各類企業的必然選擇。總之,在中國加入wto後,中國醫藥行業正在展開一場重新“洗牌”的變革。其動因有些是內在的,有些是外在的。醫藥行業價值鏈各個環節有些是主動參與,有些被動參與。有資本擴張的要求,也有全球化競爭的壓力;有中國市場潛力巨大的吸引,也有政府行業認證標準管理規範的推動。中國醫藥行業中的本土企業需要把握潛在的尚未滿足的市場需求機會,深入瞭解跨國競爭對手,接受並適應國際認證規範和標準,才能在新的市場格局中佔據有利地位。

五、我國醫藥產業存在的問題

1.醫藥企業多、小、散、亂的問題突出,缺乏大型龍頭企業。

全國醫藥工業企業3613家,其中大型企業423家,只佔總數的11.7%。多數企業專業化程度不高,缺乏自身的品牌和特色品種。大多數企業不僅規模小、生產條件差、工藝落後、裝備陳舊、管理水平低,而且佈局分散,企業的生產集中度遠遠低於先進國家的水平。2000年,我國醫藥工業銷售額最大的60家企業的生產集中度是35.7%,而世界前20家制藥企業的銷售額佔全世界藥品市場份額的60%左右。

2.以企業為中心的技術創新體系尚未形成。

新藥創新基礎薄弱,醫藥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迅速產業化的機制尚未完全形成,醫藥科技投入不足,缺少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新產品,產品更新慢,重複嚴重。化學原料藥中97%的品種是“仿製”產品。老產品多、新產品少;低檔次與低附加值產品多、高技術含量與高附加值產品少;重複生產品種多、獨家品牌少。有些產品如慶大黴素、撲熱息痛、維生素b1、甲硝唑等製劑有幾十家甚至上百家企業生產。即便是新產品,重複生產現象也很嚴重,如二類新藥左旋氧氟沙星製劑就有34個企業生產、克拉黴素製劑有35個企業生產。應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步伐較慢。多數老產品技術經濟指標不高,工藝落後,成本高,缺乏國際競爭能力。

3.醫藥流通體系尚不健全。

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三級批發格局基本打破以後,新的有效的醫藥流通體系尚未完全形成,非法藥品集貿市場屢禁不止。加上生產領域多年來的低水平重複建設,致使多數品種嚴重供大於求,流通秩序混亂,治理任務艱鉅。

4.醫療器械產品質量性能較差。

我國自己能生產的醫療器械產品大多數是附加值較低的常規中低檔產品,而臨牀上所需的高、精、尖醫療器械與新型實用醫療設備多數需進口。常規醫療器械產品的更新換代慢、科技含量低,產品質量不能滿足醫療衞生高質量的要求,產品返修率與停機率高於國外同類產品,產品的可靠性不穩定。

5.製劑品種與原料藥品種不相匹配。

我國已是國際上原料藥生產大國,但對藥物製劑技術開發研究不夠,製劑水平低,大多數製劑產品質量不高,難以進入國際市場;我國平均一種原料藥只能做成三種製劑,而國外一種原料藥能做成十幾種甚至幾十種製劑;製劑技術落後,製劑產品質量穩定性不高。

6.醫藥產品進出口結構不合理。

我國仍然沒有擺脱傳統的出口附加值較低、污染較重的化學原料藥及常規手術器械、衞生材料、中藥材,而進口價格昂貴的製劑及大型、高檔醫療設備的進出口模式,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比重較低。國際市場開發力度不夠,信息渠道不暢,對國際市場信息反應遲緩。特別是缺乏聯合開拓國際市場的意識與機制。

六、醫藥行業發展趨勢

醫藥對人類生活的巨大影響使得其行業的高增長和高收益特性非常突出,中國的製藥工業起步於20世紀初,經歷了從無到有、從使用傳統工藝到大規模運用現代技術的發展歷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醫藥工業的發展駛入快車道,整個製藥行業生產年均增長17.7%,高於同期全國工業年均增長速度,同時也高於世界發達國家中主要製藥國近30年來的平均發展速度,成為當今世界上發展最快的醫藥國之一。

我國醫藥行業規模效益逐漸顯現,具有潛力巨大、健康、快速發展的特性。傳統化學制藥增長速度將逐步放慢,天然(中藥)和生物藥品將成為行業主要增長點。化學藥物、天然(中藥)和生物藥品將三分天下,形成新世紀藥業的三大新興市場,這是我國未來醫藥行業最重要的特點。

1.化學藥物方面

我國的化學藥物飛速發展是在20世紀70~80年代,在此期間,發現及發明了現在仍在使用的一些最重要的藥物。有機化合物仍然是合成藥物最重要的來源,高級計算機儀器的發明,分離、分析手段的不斷提高,特別是分析方法進一步的微量化等將使化學合成藥物的質量更加提高。化學合成藥物向更加具有專一性的方向發展,使其不但具有更好的藥效,毒副作用也會更加減少。酶、受體、蛋白的三維空間結構會一個一個地被闡明的,這給利用已闡明這些生物靶點進行合理藥物設計,從而開發出新的化學合成藥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化學合成藥物仍然是最有效、最常用、最大量及最重要的治療藥物。用一些如“迴歸自然”、“綠色消費”等動聽的名詞來貶低化學合成藥物的重要性和實用性,這是不全面的。

2.中藥(天然藥物)方面

中藥是我們祖國瑰寶,有着悠久的歷史,特別在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十分重視中藥的發展,最近在全國範圍開展了中藥與天然藥物資源大規模普查,發現可供藥用的植物、動物、礦物藥已達萬種,是世界上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許多重要藥材如蛔蒿、水飛薊、安息香,西洋參、丁香等引種成功。目前我國開展了瀕臨滅絕的藥用動物代用品的研究,如人工麝香、人工牛黃等已研究成功。到目前為止,已對200多種中藥與天然藥進行了系統的化學研究,其中包括常用的中藥,如人蔘、三七、大黃、黃連等。我國藥學工作者已從中藥與天然藥物中開發的單體化合物達32種之多,如利血平、紫杉醇、青蒿素等。近年來,中藥與天然藥物的複方新藥增長迅猛。

3.生物製藥方面

生物技術是全球發展最快的高技術之一。目前,各種新興的生物技術已被廣泛地應用於醫療、農業、生物加工、資源開發利用、環境保護,並對製藥等產業的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目前我們常談起的是指現代生物技術,它包括基因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其中基因工程為核心技術。由於生物技術將會為解決人類面臨的重大問題如糧食、健康、環境、能源等開闢廣闊的前景,它與計算機微電子技術、新材料、新能源、航天技術等被列為高科技,被認為是21世紀科學技術的核心。目前生物技術最活躍的應用領域是生物醫藥行業,生物製藥(常指基因重組藥物)被投資者看作為成長性最高的產業之一。開發生物藥品,展開了面向21世紀的空前激烈競爭。

我國基因工程製藥產業始於20世紀80年代末,隨着中國第一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基因重組藥物干擾素α-1b1990年在深圳科技園實施產業化,拉開了國內基因藥物產業化的大發展序幕。我國基因藥物的發展大致經歷了兩個發展階段:第1期,主要表現為以國家生物技術開發中心,國家科委以及六大國家級的生物製品研究所領頭的企事業單位,項目集中在肝炎、疫苗類產品;第2期,企事業齊頭並進大發展階段。這個時期,涉入的單位眾多,國家宏觀調控不利,生物項目重複狀況嚴重,同時國外擁有的主要生物基因藥物我國已能生產。據不完全統計,世界上最為暢銷的十幾種基因藥物在我國都能生產,如干擾素(ifn)、重組人生長激素(rhgh)、集落刺激因子(csf)等。2000年6月,隨着人類基因組草圖的公佈,各國政府紛紛投巨資從事基因序列和基因功能的研究,中國和發達的國家一樣將迎來生物基因藥物飛越發展的時期。

七、國際醫藥發展趨勢

1.醫療費用大

人口數量增加、人口老齡化以及人們對於健康的更高要求,各國的醫療費用的支出佔gdp都非常可觀,尤其是發達國家,如美國13.6%,英國6.8%,日本7.2%,德國10.7%,中國為2%。

2.新藥開發難度高

醫藥產業是一個高技術產業,它具有高投入、週期長、高風險、高收益的特徵,並且這種特徵表現得比其他產業更加明顯。從新藥的臨牀前實驗到fda批准,平均每個品種要花12年;從費用上看,一般在2.5億~3.5億美元之間,如此巨大的投資需要數年才有回報。研究中的化學藥品能夠進入市場的成功率卻非常低,平均概率為1/10000~1/5000。且上市新藥的平均有效專利期5~7年,若不能在專利期滿以前收回所有投資,等專利期滿後,新藥就會由於其他公司的合法仿製而迅速失去市場。因此,新藥開發的風險在增加。

3.天然藥物市場好

由於人們對化學藥品的毒副反應早已心存疑慮,而化學合成藥物在對付一些世界疑難病症上又顯得無能為力,世界各製藥公司開始轉向天然植物,期望在植物中提取合成新的藥物品種,而且開發費用也比純化學合成藥物少得多。美國的天然藥物市場以每年高於20%的速度增長,日本的漢方製劑也以15%的速度增長。目前,研究材料已經從動物、植物發展到昆蟲和微生物。

4.藥品知識產權保護趨於全球化

加強藥品的知識產權保護是創新藥物最終市場利益的關鍵措施和手段。因此,各大製藥企業非常重視對自己開發品種的知識產權保護,藥品的保護不僅限於國內,而且將向世界範圍內進行申請,以期望產品上市後佔領國際市場。無論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在加緊對自身產品開展知識產權保護工作。

5.醫藥全球經營特點日趨明顯

(1)醫藥企業不斷兼併和戰略聯盟

與以往企業兼併不同的是,現在的醫藥企業的合併均發生在都具備較強實力的大公司之間。如瑞典的pharmacia製藥公司與美國upjohn公司以對等條件合併,如美國輝瑞/華納蘭伯特以及法瑪西亞普強/孟山都,在2000年初英國製藥業兩大鉅子葛蘭素威廉公司和史克必成公司宣佈合併,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醫藥集團,它將控制全球市場7.5%左右。據有關報道,美國強生公司計劃120億美元收購阿爾扎公司。強強聯手是現在醫藥公司實現競爭的一大戰略。

(2)新的合作局面正在形成

目前世界大的製藥公司通過各種途徑,擴大合作範圍,使自己的產品能夠更穩固地佔領市場。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同發展中國家進行合作,利用其藥物資源豐富、勞動力價格便宜的優勢,結合自身的研究開發優勢,直接在發展中國家辦廠,這樣不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可以佔領發展中國家的市場。這種合作關係的形成,將不僅有利於發達國家的製藥公司保持與擴大市場份額,而且有利於發展中國家發展自己的民族醫藥工業。

6.高新技術廣泛應用

隨着科學技術的不斷創新,一些高新技術在藥物創新過程中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高通量快速篩選技術、現代生物技術都將得到普遍的應用。人類基因組計劃、功能基因的發現和生物信息學的發展為製藥工業尋找新藥帶來了巨大的開發潛力。一批生物製藥公司的迅速成長,已成為世界製藥工業的一支重要力量。

醫藥行業調研報告 篇二

隨着國內藥品零售連鎖巨頭的快速擴張,國外藥品零售大亨的搶灘及以GSP強制認證在即。近來藥品零售業競爭表現為日趨加劇之勢,全國各地陸續出現一些藥店關門倒閉的現象,藥品零售業洗牌重組已成必然。面對來勢兇猛的市場競爭,如何儘快提高競爭能力,在狼煙四起的藥品零售市場競爭中謀求生存和發展?作為一個必定要直面的問題,已經放在形態各異的每個零售藥店面前。

1、這是商業企業永恆的主題。

價格競爭和服務競爭是競爭主要形式。目前,市場幼稚度不足的情況下,雙刃兩損“價格競爭仍然是藥品零售商家參與競爭的主要手段,但其結果往往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兩敗俱傷,對藥品零售業的健康、有序發展危害極大。而服務競爭作為較高層次的競爭形式,因其後勁持續、影響深遠,已日漸引起眾多商家的重視。筆者認為,零售藥店應根據市場變化,以向顧客提供更為完善摘自《售前、售中、售後服務為支撐網站、,競爭。家園點,調整競爭戰略,更新服務理念,創建自己的服務品牌,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從而獲得更為廣闊的生存、發展空間。

2、調整服務模式

國藥品零售業還處於生長期,目前。由於受激進經營模式的影響,仍然沒有解脱“等客上門“坐商經營格局。因此,零售藥店應針對消費市場需求,及時調整經營思路,開闢形式多樣藥品銷售服務,方便了農村遙遠地區羣眾購藥。某省第一醫藥商店設置的OTC自動售藥機,以及某省、某省等一些地區推出的==小時藥房”服務,都給老百姓的購藥帶來了便當。再如,國外比較幼稚的經營方法——市藥店,典型的做法是採用開架方式讓消費者自選購藥,這種服務方式有效地增加了藥店的親和力和與消費者間互動性,使消費者獲得自主購藥的便當服務。

3、豐富服務內涵

藥品零售企業提升服務品位和檔次的重要前提。零售藥店應建立以人為本、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和以提高藥師素質、管理質量、服務質量為核心的服務體系,擴充服務內涵。提升服務層次,用細節來體現服務質量,用行動來強化服務營銷,打造零售藥店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服務品牌。一是加強從業人員的業務訓練,提高專業素質和服務技能,使其能夠用自己的知識和技能去協助消費者,為消費者提供選藥、導購、用藥的諮詢和指導服務,協助消費者建立平安合理用藥的意識。

二是與消費者建立穩定關係,經常堅持聯繫,通過對消費者進行跟蹤服務,形成消費者用藥檔案,從而建立了企業穩定的消費羣體。例如某省等沿海地區的一些藥品零售商家借鑑現代商業營銷模式,推出的優惠卡、會員卡、貴賓卡等營銷服務,既留住了老顧客,又發展潛在消費人羣,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三是做好藥品零售的事前、事中、事後服務。根據來店消費者的病情和需求,向其準確介紹相關藥品的療效、價格、不良反應等信息,並真誠地提出推薦建議,使之想買;消費者選定所需藥品後,能給予其正確的用藥指導,使之會用;同時做好對消費者用藥情況的及時隨訪,為消費者用藥提供真誠細緻的全程服務。

4、擴展服務範圍

擴展服務範圍,零售藥店應科學地分析當前疾病譜的變化趨勢和消費者的消費需求特點。因地制宜,以專取勝,開發多元化的服務項目,及時推出專業藥店、坐堂藥店、便利藥店、諮詢藥店等特色藥店,以滿足各種消費層次的消費需求。例如,某省連鎖公司根據糖尿病發病率高、患者羣體較大等市場信息,首開先河,設置了糖尿病專業藥店,專門闢出降糖藥品、降糖保健食品、降糖儀器等專櫃,向消費者提供與防治糖尿病相關的藥品、食品、醫療器械、書籍報刊等周到服務,開業伊始便門庭若市。廣州某腫瘤醫院附近呈現的抗腫瘤藥品專業藥店也是一個很好的範例。某省一家高血壓諮詢特色藥店,聘請退休的醫學專家免費為來店的消費者丈量血壓,指導病人的日常保健和用藥。一家醫藥服務兼具型藥店,為來店購藥的病人免費建立健康、用藥檔案,定期電話瞭解病人病情、推薦知名專家、介紹醫藥動態,從而贏得了羣眾的信賴,充分體現了零售服務的真誠性、細緻性。這些應對我有所啟示。

醫藥行業的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篇三

一、現狀

(一)農村市場藥品供銷渠道混亂。

目前農村醫藥行業主要集中在鎮、鄉兩級的集鎮上。由於農村面積廣闊,村落分散,網點稀少,客觀上造成了農民買藥的困難。需求客觀的存在,供貨相對的脱節,由此也造成了農村無證經營現象十分嚴重。一方面在供應商而言,無證藥販活動猖獗。一些鄉鎮衞生院、個體診所、藥店、村衞生室受利益的驅動,在採購藥品時只問價格不看質量,從而使一些販賣偽劣藥品的遊醫藥販有空子可鑽。農村成了過期失效藥品、假冒偽劣藥品的集散之地。另一方面在銷售商而言,保健品商店、小型超市等農村零售商業超範圍經營藥品。不少保健品商店、小型超市以經營保健品、食品為名,暗地裏經營醫藥商品和醫療器械。藥品購銷無記錄,藥品來源和去向均無法查核,供應、銷售的渠道十分混亂。

(二)農村市場藥品質量低劣。

近幾年,藥品監督管理體制實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城市藥品監管力度明顯加強,市場規範化經營明顯好轉。一些無證藥販在城市無法經營,只能把目標轉向農村。他們以種種手段搶佔農村醫藥市場。憑藉多年經營的經濟實力和經驗,憑藉各種社會關係網,將過期失效、假冒偽劣藥品、未通過GMP認證企業生產的大輸液和不合格的醫療器械如一次性輸液器等,銷往農村地區。造成廣大農村地區藥品質量嚴重下跌,不合格藥品隨處可見。據有些地區對農村基 層藥店、診所、衞生室抽檢,藥品不合格率竟高達70%,而那些無證經營的超市、保健品店、診所還不包括在內。歸納起來,主要問題就是過期失效、黴變蟲蛀、淘汰假冒、未加工炮製的原藥上市等幾個方面。

(三)農村市場藥品價格混亂。

農村醫藥市場由於價格信息閉塞,價格方面又無實質性的管理機制,市場價格十分混亂。藥品價格靠高不靠低、看漲不看降。加上進貨渠道的不同,往往同一生產廠家所生產的同一品種、同一規格的藥品在同一鄉鎮藥品零售店之間、村與村衞生室之間、鎮衞生院和零售藥店之間價格往往都不一致。消費者往往因此而無所適從。特別是一些抗生素藥,價格出現成倍的差別。

(四)農村市場藥品管理鬆弛。

由於農村市場面積寬廣,村落分散,經濟構成零碎而複雜以及自上而下的醫藥監管體制剛剛涉及縣級,造成目前農村許多地區藥品經營基本處於無機制管理狀態。在農村的偏遠地區藥品監管幾乎成為空白。縣級藥品監督管理機構許多地市尚未建立,剛建立的地市,縣級執法力量也十分薄弱。人員少、素質差、經費缺、交通工具無等問題嚴重影響藥品監管部門的監管。由於農村市場的客觀因素,大幅度增加監管力量,又會成為地方財政的很大負擔。

農村醫藥市場的現狀確實讓人擔心,它影響了醫藥行業在農村中的聲譽,造成了農民羣眾購藥的困惑和困難,同時農民羣眾在用藥的安全問題上也存在較大的風險。農村村落的分散和網點的稀少,進一步增加了農民買藥的困難。

二、癥結

農村醫藥市場的實際狀況我們分析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造成。

第一、農村醫藥銷售市場藥品供應問題,建國以來主要靠國營醫藥批發機構下伸農村和委託代批來解決。改革開放以來,由於經濟體制等因素分割了農村醫藥市場,造成了原有的農村醫藥批發機構不適應多種經濟渠道、多種經濟成份、多種消費層次的農村醫藥市場現狀。

舊的渠道不適應,新的能夠擔當此任務的渠道卻至今沒有建立起來。村鎮小店、醫務所和行政村的衞生室藥品進貨渠道處於秋黃不接的狀況,農村分散在最基層的銷售網點藥品供應基本處於無秩序狀態。

第二、隨着經濟利益的驅動,經濟發達、人口稠密的地區或地段,競爭過度,競銷過熱;經濟相對貧困,人口相對稀少的地區,特別是廣大的農村地區,眾多的村落、村鎮藥品的銷售網絡基本處於空白狀態。就是人口相對集中的市鎮,醫藥品種明顯不足,根本滿足不了農民消費的需要。有的同志認為現在農村市鎮藥店已經很多,有的已經虧本。殊不知解放前許多鎮上有近十家藥店,現在人口增了三倍,集鎮的規模也成倍地擴展,藥店不是多了而是規模、機制不對頭。更何況眾多的村落、村鎮也是農村人口重要的集散地,網點空白,這給農民帶來了很大的不便。

第三、各種經濟成份自成體系,各類經濟成份連鎖網絡中心按照自已所在城市經營的習慣遙控指揮身處農村鄉鎮的銷售網點。購銷脱節,造成了農村醫藥商品不能適銷對路。一些企業還片面地追求高差價、高價格、高利潤藥品的銷售,造成了農村醫藥商品的雷同化。而農民真正需要的醫藥商品、醫療器械、售後服務、特別是傳統的服務項目卻很難購到和滿足。

第四、經濟實力雄厚,品種齊備的醫藥集團企業熱衷於在城市拼搏,無暇顧及如何佔領農村醫藥市場,造成農村醫藥市場銷售力量的單一和薄弱。市場藥品種類不全,低價、低利潤的商品無人經營,傳統的繁瑣薄利的藥店售後服務也基本不見。

第五、在農村許多地區,由於鄉鎮衞生院固定資產投入等超常規發展,造成單位經濟負擔過重,影響了業務的正常開展。為了提高經濟效益,許多衞生院抓住了行政村衞生室的藥品採購工作。出於自身利益的需要,多數供應給衞生室的藥價往往高於市場上一般零售店的進價。管理嚴格的鄉鎮,有些村級衞生員出於經濟利益的驅動作用,對上實行明頂暗抗,偷偷摸摸在無證藥販處購藥。他們甚至八小時在衞生室上班,業餘時間在家裏行醫,成了一證多攤。管理鬆一些的鄉鎮,由於經營的分散性,村級衞生員採購藥品基本處於監督管理的空白狀態。

我們認為這許多因素歸結起來,基本上可分解為兩個方面。農村醫藥市場監管工作非常需要加強和規範;農村醫藥市場藥品流通渠道非常需要疏理。藥品監管工作好,藥品流通渠道就通暢。只有藥品流通渠道通暢,農村醫藥消費才能正常發展。

三、初探

農村醫藥市場要加強監管力度,已經引起許多領導的重視。縣級藥品監管機構和隊伍的建設工作也正在建立和強化,這是一個十分可喜的現象。但是農村醫藥市場的特殊性和因此而形成的難度我們更應該認真研究和探討。

一、建國初期,由於農村醫療水平的落後和醫藥商品的缺乏,農村急切的是要解決藥品的供給問題。國營醫藥批發機構下伸農村,解決了農村醫藥市場的根本問題。由於藥品掌握在國營經濟手中,在國營商業系統從上到下的統一管理下,農村醫藥市場發展比較平穩。隨着農村的合作化運動,農村集鎮上的個體診所聯合起來,組成聯合診所。個體零售藥店聯合起來,組成合作藥店。有一定規模的醫藥商店實行了公私合營。由於聯合診所、合作藥店、公私合營藥店都在掌握住醫藥物資的國營經濟統一管理下,農村醫藥市場還是發展平穩。隨着國民經濟建設的發展,農村中心集鎮由國營經濟直接組建地區性人民醫院,聯合診所也接受衞生局的領導和管理。農村醫藥商業由於受計劃經濟的規範管理曾多次因條條、塊塊的管理模式而條塊變動。但在國營經濟的統一領導下,農村醫藥市場的發展也是比較平穩的。隨着改革開放的進行,由於多種經濟成份的加入,多種商品流通渠道的展開,徹底打破了農村醫藥市場幾十年平穩發展的境況。特別是農村經濟建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村醫藥市場也就跟着出現了巨大的變革。簡單的歷史回顧,面對農村的實際情況∶農村發達、人口分散、村落眾多、網點稀少,形成了農村醫藥市場寬廣、多層次的消費結構,網點設置分散和監督管理困難等特點。

一、應該積極鼓勵和支持坐鎮在城市中的大型醫藥集團企業深入農村,通過收購、兼併,合股、控大股、直接建網點等多種形式,切實佔領農村醫藥市場。農村行政機構的改革,特別是以經濟自然流向為指導,實行撤小鄉並大鎮,撤小村並大村,精簡行政機構,精簡行政人員,提高社會經濟效率的變革。這為大型醫藥集團企業佔領農村醫藥市場帶來很大的方便和效益。建國幾十年中,農村醫藥市場的平穩發展,一個主要的因素就是因為農村醫藥市場長期有一個主體力量統管。大型醫藥集團牌子硬、信譽好、實力強、品種齊、價格廉、質量有保證。支持他們佔領農村醫藥市場這從根本上解除農村醫藥市場出現的一系列問題。

我們向那些大集團企業提議,深入農村應該深入到在農村機構改革後的大村所在地組建連鎖網點,因為這裏是農村經濟最基層的中心地,也是各農村村落人流的中心,也是目前我國農村醫藥網點的空白處。

二、建國幾十年中城市國營醫藥批發企業下伸農村中心集鎮組建批發部門,我們認為這個經驗實得大型醫藥集團佔領農村醫藥市場的借鑑。大型醫藥集團企業應該在農村中心集鎮組建批零兼營的藥品配供中心。全面開花,做到每個網點品種齊備,這是得不償失的。一方面每個網點品種齊,勢必庫存大,藥品賣不掉,週轉失靈,既造成經濟損失又造成資源浪費,另一方面若品種少、規模小又滿足不了消費多層次的現代農民醫藥保健的正常需要。這正是一些以單一經濟成份組織的連鎖網店存在的而且很難解決的問題。而在中心集鎮建立配供中心,則有利於商品資金、人員規模的節約。農村中心集鎮人口多、經濟繁華、商品輻射能力強。配供中心由於實行批(配供)零結合,身在農村瞭解農村市場的需要,多備品種能夠適應農村醫藥市場多層次的消費新需求,又可以“以一供十”,即用較少的資金滿足周圍鄉鎮、村鎮(含改制後的大村)連鎖網點的需要。同時農民有個土種土生藥材的收購問題,。近年來土生藥材由於無人收購,浪費現象十分嚴重。浪費了社會資源,減少了農民收入。配供中心身在農村,瞭解藥源,又可根據組織的指令,輔導種植和收購藥材。確實這是為農民做的一件大好事。

隨着農村醫藥市場的不斷髮展和完善,我們相信只要加強藥品監管力度,疏通商品流通渠道,農村醫藥市場一定能適應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為農民身體健康和農村經濟的發展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醫藥行業的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篇四

醫藥行業被認為是資本雄厚的行業,但也是競爭極其激烈的行業。對外,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承諾下,跨國製藥公司虎視眈眈,包括世界前20家跨國製藥公司,紛紛在中國設立了自己的網站。在內部,重組和gmp認證讓目前的製藥企業忙得不可開交。如何在內外夾擊的環境中佔據優勢,已經成為製藥企業的一個至關重要的障礙。然而,只有成功的製藥企業才能通過改善管理和服務手段,通過信息手段降低成本來取勝。

醫藥行業信息化現狀

醫藥企業一般包括藥品、醫療器械、化學制劑、玻璃儀器四大類。醫藥企業作為典型的連續製造型醫藥企業,由於生產藥品、化學試劑等特殊商品,有其獨特的行業特點:比如藥品種類多;編碼不規範,有效期必須嚴格控制;對專利(配方)依賴性強;銷售範圍廣,各個銷售區域和品種的銷售情況整體不易把握;影響藥品定價的因素多而複雜,銷售終端資源(醫院、藥店)難以控制;藥物更新快,但新產品研發週期長。

此外,以醫藥分開、連鎖經營、gsp達標為標誌,封閉了近50年的醫藥產品流通四級批發體系徹底被打破。在沉重的市場壓力下,如何銷售藥品成為每個企業的核心。因此,機制創新、流程優化、管理強化成為各大製藥企業的亮點。面對全新的市場競爭環境,有必要採用新的營銷模式。因此,迫切需要從根本上改革管理手段,經營管理必須依靠一套完善的信息系統。

醫療信息化涉及什麼軟件?從藥品流通來看,目前有幾個環節。首先是廠商的內部管理,主要涉及erp系統;從製造商到批發企業、分銷企業和醫院的過程涉及物流系統、在線交易系統和客户關係管理系統。醫院裏有他的系統,就是醫院信息管理系統。

據報道,約有20%的大中型醫藥公司完成了erp的實施,主要集中在導入、銷售、倉儲、財務等模塊;大約50%的製藥公司正在推進和實施企業資源規劃,基本上集中在供應鏈、分銷和資金管理領域。從一些製藥企業實施erp可以看出,幾乎所有的企業都是從營銷開始的。

醫藥信息化的六大弊端

隨着醫療流通體制、醫療衞生體制和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深入發展,處方藥和非處方藥分類管理的全面實施和定點藥店的實施,醫療領域的信息化開始大發展,但呈現出很大的不平衡性。比如醫院的信息化有了很大的進步,而醫藥企業和醫藥零售企業的信息化與醫院相比差距很大。目前,醫藥行業信息化仍存在以下不足。

一是信息管理機制過時。有必要建立一個標準化的信息系統來管理數據,從而解決企業信息化機制的問題。

二是配送中心和計算機系統不完善。現代製藥企業普遍形成了集藥品R&D、生產、銷售為一體的生態鏈模式,包括藥品零售商、醫院等。一些醫藥公司也有專門的醫藥零售連鎖終端,因此連鎖對中國醫藥公司來説是一個非常新的課題,不完善的分銷模式與信息系統結合起來無法很好地整合。

第三,在擴大規模的時候,忽略了信息化的能力。在國家公佈的支持建立百強醫藥企業和50強銷售終端的政策下,出現了盲目擴張,但管理體制沒有跟上。

第四,信息專業人才匱乏。

第五,連鎖企業缺乏有效的連鎖經營管理體系。尤其是缺乏供應鏈管理系統和配送物流系統。第六,醫藥企業在選擇系統時,更注重表面而不是內核,更注重產品而不是實施,更注重產品的初期運營而不是維護和服務。

醫藥信息化的九大要求

東軟金算盤營銷副總經理楊認為,企業需要的管理軟件有九種,中國製藥企業最需要的是物流管理,這是中國企業的第一步。物流管理軟件可以使企業決策者非常清楚原材料、零部件和成品的採購成本、運輸成本、銷售毛利和週轉使用情況。物流管理也可以延伸到企業管理,是連鎖藥店。

建立物流管理後,第二步是生產管理,必須在解決物流管理的基礎上進行。

三是人力資源管理。企業在解決了物流管理和生產管理的問題後,需要對員工在生產和流通中的參與時間、實施成本、人員素質、技能要求和所需的培訓項目進行管理。

第四是產品設計管理。當一個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的時候,從創意到產品研究、產品設計、產品設置、產品技術,使用計算機管理產品是非常必要的。

第五是財務成本核算。管理會計是企業最需要的。只有物流成本管理清晰,人工成本分析清晰,才能出現財務成本核算。產品設計管理軟件也要在財務成本核算軟件之前實施,這樣企業的每一筆投資都可以非常準確地計量。財務成本核算不僅要求對特定的商品、生產和人員進行管理,還要求對市場調研、市場開發、資本成本、固定資產管理等企業相關成本進行管理。

第六是財務報告。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對財務報告的需求很大,因為不同國家的會計制度完全不同,同一張票的財務屬性在不同國家可能完全不同。香港現在有這樣一個企業,要花幾百萬港幣才能在香港重新創建代金券,因為內地的情況根本不符合香港金融體系的要求。

第七,財務報告分析。通過財務報告分析軟件,企業領導對企業的經營狀況以及客户、供應商、合作伙伴等單位的財務狀況有了更深入的瞭解。

第八是企業決策分析。企業領導需要經常對業務運營進行決策分析,決策分析的數據必須及時準確,分析方法需要不斷創新。

第九是企業資源管理軟件,即erp,然後進行電子商務建設,建立完善的醫療生態鏈信息系統,這是系統建設的最後一步。

醫藥行業調研報告 篇五

醫藥行業在投資界擁有“永不衰落的朝陽產業”的美譽,XX年英國《金融時報》500強企業所屬行業中,製藥業是僅次於銀行業的全球最有投資價值的行業。醫藥行業分為醫藥工業和醫藥商業兩大組成部分,其中醫藥工業包括化學制藥工業(包括化學原料藥業和化學制劑業)、中成藥工業、中藥飲片工業、生物製藥工業、醫療器械工業、製藥機械工業、醫用材料及醫療用品製造工業、其他工業八個子行業。

一、我國醫藥行業發展現狀

(一)醫藥行業的特點

1、高技術醫藥製造業是一個多學科先進技術和手段高度融合的高科技產業羣體。20世紀70年代以來,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擴大了疑難病症的研究領域,為尋找醫治危及人類疾病的藥物和手段發揮了重要作用,使醫藥產業發生了革命性變化。

2、高投入醫藥產品的早期研究和生產過程(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改造,以及最終產品上市的市場開發,都需要資本的高投入。尤其是新藥研究開發過程,耗資大、耗時長、難度不斷加大。目前世界上每種藥物從開發到上市平均需要花費15年的時間,耗費8-10億美元左右。美國製藥界在過去的20年間,每隔5年研究開發費用就增加1倍。XX年,世界製藥業的“三巨頭”——美國輝瑞公司、葛蘭素史克公司和諾華製藥公司的研究開發費用分別達71億美元、46億美元和35.5億美元,研究開發費用佔全年銷售額的比例均在15~16%之間。

3、高風險從實驗室研究到新藥上市是一個漫長的歷程,要經過合成提取、生物篩選、藥理、毒理等臨牀前試驗、製劑處方及穩定性試驗、生物利用度測試和放大試驗等一系列過程,還需要經歷人體臨牀試驗、註冊上市和售後監督等諸多複雜環節,且各環節都有很大風險。一個大型製藥公司每年會合成上萬種化合物,其中只有十幾、二十種化合物通過實驗室測試,而最終也可能只有一種候選開發品能夠通過無數次嚴格的檢測和試驗而成為真正的可用於臨牀的新藥。目前,新藥研究開發的成功率還比較低,美國為1/5000,日本為1/4000。即使新藥研發成功、註冊上市後,在臨牀應用過程中,一旦被檢測到有不良反應,或發現其他國家同類產品不良反應的報告,也可能隨時被中止應用。

4、高附加值藥品實行專利保護,藥品研究開發企業在專利期內享有市場獨佔權。由於藥品研究開發的高額投入,製藥公司一旦獲得新藥上市批准,其新產品的高昂售價將為其獲得高額利潤回報。生物工程藥物的利潤回報率也非常高,尤其是擁有新產品、專利產品的企業,一旦開發成功便會形成技術壟斷優勢,回報利潤能達十倍以上。

5、相對壟斷醫藥製造業從根本上説,是被以研究開發為基礎的大製藥公司所壟斷,並且這種壟斷有進一步加強的趨勢。XX年,世界前10家跨國製藥公司佔全球藥品市場的份額為43%,前20家佔有率已經達到60%以上。我國製藥業長期以來以仿製藥物為主,自主研發實力不強,投入較少,利潤回報、風險性等產業特徵也相應表現得不如世界發達國家製藥業那樣突出。但隨着醫藥產業國際化進程加快,我國醫藥製造業在自主開發、知識產權保護的發展道路上,對產業特性的感受將會越來越強烈。

醫藥行業調研報告 篇六

近年來,我國的醫藥工業持續快速發展,醫藥流通企業也逐步向大型化、實力化、網絡化方向發展,不少企業紛紛將大力發展醫藥物流網絡作為面對未來市場競爭的戰略。另一方面,為了解決我國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真正降低藥品價格,近幾年來政府開展了醫療體制改革,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比如掛網招標、二票制、醫藥分家、GMP及GSP認證、流通體制改革、藥限價、零價差等等,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規範了行業的發展,但同時也加劇了醫藥企業間的競爭,企業利潤率不斷走低,企業生存環境日益嚴峻。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醫藥物流逐漸升温,並在實踐中獲得了較好發展。然而由於種種原因,目前我國醫藥物流的發展仍然存在一系列突出的問題,亟待解決。本文結合實際,調查醫藥物流公司內部成本基本情況、和探索該醫藥物流公司長期存在的問題,同時,以客觀科學的態度分析提出解決建議。

一、對醫藥物流公司內部成本基本情況與存在的問題

在醫藥行業流通的實際操作中,由於同類型企業太多,規模不一,所以整體來説我國醫藥企業採用的基本上都是分散的物流體系,在運作上主要依靠人力,與國際醫藥同業相比差距很大。醫藥物流公司的內部成本基本情況是是如此。在現階段,醫藥物流公共的物流作業基本上是以人工作業為主,因此,完善、高效的信息系統可以有效去除物流作業流程中的宂餘環節,提高作業效率,降低差錯和人力浪費。而在醫藥物流公司的物流系統中,信息系統軟件上不能支持對藥品的“批次管理”,不能支持對藥品存儲的“整零分開”,無法支持貨位管理,導致差錯較高;另外,庫區佈局的不合理、流程設計的落後也導致物流成本高:該醫藥物流公司的配送倉庫分佈在多個樓層,其出庫單傳遞流程採取“接龍”模式,導致單據丟失、低效等諸多問題。醫藥物流公司的職工的工資支出方面,包括維持自身運轉中合理支出,包括辦公室採購、貨物運輸費用、員工和臨時搬運工的保險費等這些都是合理損耗成本上做的比較好。而醫藥物流公司在營銷過程中產生的費用,包括製作和播出的廣告費、參加大型展會的費用、獲得各種營銷渠道的信息費方面,重視度不夠。

二、針對醫藥物流公司產生長期存在問題的分析

1、競爭性因素

在中國藥物物流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對於這類醫藥物流公司,規模化的物流管理的難點和重點就在於以合理的物流成本使用最少的倉儲面積存儲最多的藥品,為醫藥門店提供最佳的`藥品配送服務。而現階段醫藥物流公司由於發展規模不夠大,物流管理更不上層次,競爭力不夠強大,導致物流成本增加。

2、時間、空間因素:

空間因素是商業物流中心,製造業相對於目標市場或倉庫或供應商的位置關係體系比較偏遠。所以此類企業在購買物品的方向、目標市場定位應該有一個清楚的物流成本的核算概念。對物流成本的影響因素還有時間。物流流通速度更快,更快的流動。一方面必然減少,如縮短另一方面通過減少資本積壓,提高訂單週期,庫存,運輸路線設計合理,營業額可以降低物流成本,降低了庫存成本和運輸成本:從物流系統理論的角度來看,時間空間的合理配置間接降低了成本。而醫藥物流公司在這方面做的還不夠完善。

3、資金成本因素:

醫藥物流企業向各個醫院銷售藥品,醫院會有1-5個月的帳期,所以就會造成物流企業的資金回籠緩慢,有些甚至會造成年終呆賬現象,所以資金成本的管理很重要。

其他因素除上述因素外,影響成本的因素還包括醫藥物流公司的資金利用率、貨物的保管制度、物流管理合理化程度、企業外部市場環境的變化等方面的因素。這些因素之間相互制約、相互影響,單純地加強某種因素的影響,必然產生對另一種因素的制約。所以説,物流成本的控制並不僅僅是各個因素簡單地相加,而是一個複雜的平衡、協調過程。

三、提出解決建議

針對目前醫藥物流公司存在的問題以及現狀,我們該從哪些方面入手,才能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經營效益呢?我的建議如下:

首先,宏觀上合理規劃企業物流配送模式,微觀上合理規劃物流配送路線。企業一定要制訂嚴格的、科學的費用預算制度,並將其作為控制日常管理費用的標準,當運輸費用出現異常或者與企業的實際經營出現差異時,及時給予關注,從制度上來約束運輸費用的不合理。在制定費用預算制度的同時,應合理規劃企業的配送模式,如按地理區域與不同的物流公司簽訂運輸代理協議,按照客户羣描繪配送曲線,不允許擅自更改區域配送路線,不允許業務人員私自簽訂運輸協議或與沒有資質的運輸公司合作等。

同時,整合行業內外部資源,最大程度地少物流成本。另外,就是要應用先進的科技設備、流通技術,使設備科學化、組織規模化、經營行為科學化。從行業發展的趨勢來看,應用發展現代醫藥物流技術、合理運用科技化是未來醫藥流通領域的發展潮流。一些中小型醫藥商業公司將在未來激烈的競爭中慘遭淘汰,從國家的政策上也能看到這一點。

四、總結體會

調查報告中,我們得出結論,醫藥物流公司在建立現代物流配送體系不能盲目。建立現代物流配送體系存在利潤低、回報期長、投資不一定能獲得合理回報、受國家和當地政府政策影響大等因素,醫藥物流公司在決策前一定要核算項目的利弊得失,同時還要考慮國內物流基礎設施能否和行業發展配套、若干年後能否跟上行業潮流、項目實施後能否持續實現創新經營、管理成本能否控制好、標準化程度高和現有企業經營質量低的衝突能否妥善解決等問題,這是一個系統的、全面控制的過程。

要不斷調整和改革現有配送網絡,創新配送模式。管理需要細化,更需要創新。在日常管理中,大部分公司對運輸管理沒有細化,把運輸理解成“配送”,其實“配”和“送”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其產生的成本也是不一樣的。筆者提倡“配”和“送”相結合,“送”即完全由上游企業給下游客户送貨到門,由於上游企業承擔一切費用,因此對時效性和績效性要求都比較強烈,一旦出現問題,上游企業負全責;而“配”的操作方式有很多,如客户上門提貨、第三方物流代理配送、易貨等,一旦合同成立,風險基本轉移,甚至不發生費用。

醫藥行業的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篇七

一、公司簡介。

九州通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藥品、醫療器械、生物製品、保健品等產品批發、零售連鎖、藥品生產與研發及有關增值服務為核心業務的大型企業集團,是中國醫藥商業領域具有全國性網絡的少數幾家企業之一。已連續多年位列中國醫藥商業企業前列,中國民營醫藥商業企業第1位,入圍中國企業500強。並於2010年11月2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二、公司發展歷程。

九州通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軔於改革開放之初的1985年。

2000年1月,九州通醫藥集團第一家經營性子公司——湖北九州通醫藥有限公司正式創立。

2003年底,九州通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開始建立規範的法人治理結構和完善的組織結構,其戰略定位:以醫藥分銷(批發)為主業,以醫藥物流、電子商務、零售連鎖為主要經營模式,併為上下游客户提供差異化服務。

2007年8月,成功引進外資6000萬美金,成為中外合資企業。

2008年11月28日,九州通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改為九州通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10年11月2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九州通醫藥集團擁有完善的品種結構和豐富的客户資源,經營品規達14000多個,上游供貨商近5600餘家,下游客户70900餘家,取得了國內240多種藥品的全國或區域總經銷、總代理資格。至今為止,九州通醫藥集團已在全國21個省會城市設立了21家省級子公司(大型醫藥物流中心)、在27個地級市設立了27家地級公司(地區醫藥物流配送中心)及近400個終端配送點,形成了覆蓋全國大部分縣級行政區域的物流配送網絡。

目前,九州通是國內唯一具備獨立整合物流規劃、物流實施、系統集成能力的醫藥物流企業,物流、信息技術處於國內一流、國際領先的地位,是國內醫藥行業唯一獲得“中國物流改革開放30年旗幟企業”稱號的企業。

三、實習內容。

我們在應城培訓了一個月,在那裏學到了很多東西。有企業願景:做醫藥健康企業最佳服務商。企業使命:為醫藥健康企業提供高性價比服務。核心價值觀:責任心、危機感、執行力、融合度。標識整體以阿拉伯數字“9”為記憶點,標識以代表理智、沉穩。科技、創新、效率的藍色的藍色為主色,彰顯九州通通過不斷進取,提升企業執行力的決心和信心。

20xx年xx月xx日來到分到江蘇九州通工作。從事藥品倉庫整件撿貨崗位。整件撿貨崗的職責是服從上級安排、負責每天藥品的出庫任務,幫正藥品正確無誤的出庫。保證庫房的整潔、堆垛牢固、文明操作、對因保管不善而造成的藥品變質的事故福具體責任。

倉庫上班的時間是早上十點到晚上的十點,每天必須完成當天的出庫任務才能下班。雖然每天的上班的時間比較長,每天的任務量也很重,但是我並沒有想過退縮更沒有想過放棄。我覺得這是一次很好的鍛鍊機會,我告訴自己這是一種激勵和一種感悟。是一種堅持不懈和對積極生活的追求。在倉庫的這段時間,我學會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細心”,因為倉庫的每一種藥品都有很多廠家、規格、批號,最為揀貨員要嚴格按照出庫任務單發貨,看清楚規格、批號否則很容易出現錯誤。

三月份我通過公司選拔考試轉崗到公司配送部工作,每天的職責就是將自己線路的客户訂購的藥品在第一時間安全、完好的送到客户手中,將每天收到的貨款及時上交公司財務部。對每天的配送異常情況進行登記處理。

通過對九州通醫藥的實習參觀,主要是對其立體化倉庫和相關物流環節的基本瞭解。首先參觀的是其自動化立體倉庫,在這裏,我第一次看到了高層貨架,第一次看到了巷道堆垛機,對其運作也有了一些基本的瞭解,如下是我對其所見所聞所感,在建設初期,最重要的是地基,這是整個配套設施的基礎,所以在建設時,一定要結合當前和可以預期的未來的業務量再在一個彈性的範圍計算沉重力,使得完工後的地基既可以保證整個立體化倉庫在未來可以安全運轉,又可以在建設期不至於投入過多的建設資金,其中最困難的在我看來莫過於對未來業務量的預測,這不僅要考慮到當前的業務量,還要考慮到未來幾年的發展狀況,這個狀況受整個經濟週期與國民經濟的影響,只有對宏觀經濟有個清楚的瞭解,才可以做出較為準確的預測,這樣才可以對地基的建設提供準確的依據,其次其運轉過程中我還了解到為了防止巷道堆垛機因為偶發因素不能正常工作,他們把同一品種的貨物放到不同的貨架上,這樣不至於因為一個巷道堆垛機壞了就影響了出貨,而且可以看到,在貨架上,好多貨位都沒有放滿,這是因為所剩空間不足以容納一個單位的物品,這就顯示出當初的數據統計出了一些差錯,導致在計算貨位高低的時候沒有做到精確,以至於做成的貨位到不到理想的飽和度,造成了空間的利用率不高,即使出貨速度和準確率得到了提高,但並不是每個企業都是適合建這個,因為沒有充足的業務量做保證,在高昂的建設費面前,等於説是浪費,而且這個經常需要保養和維護,花費都不少,對於一般的倉儲企業,這個其實是沒有必要的。

醫藥健康行業調研報告 篇八

一、發展現狀

廣州現有藏中醫療機構5所,其中州藏醫院為二級甲等醫院,縣中醫院、縣、縣、縣藏醫院為二級乙等醫院,正在新建民營性質的縣級藏醫院1所(貴德縣藏醫院)。全州40所鄉鎮衞生院中85%的鄉鎮衞生院開展藏中醫藥服務,420所村衞生室中85.7%的村衞生室開展藏中醫藥服務。州、縣、鄉鎮醫療機構共有藏中醫藥專業技術人員140名,其中藏醫133名,中醫7名,高級職稱19名,中級職稱34名,初級職稱87名。村衞生室有藏中醫生371名。年全州各級藏醫療機構門診100021人次,門診人均費用為52.1元;住院4298人次,發生醫藥費用為1234.7萬元,人均住院費用為2872.6元。

二、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隨着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我州藏醫藥事業穩步推進,在治病救人、構建基本醫療衞生保障網絡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隨着人民羣眾醫療服務需求的日益增長,特別是民族地區由於農牧民羣眾長期形成的用藥習慣和藏醫藥在治療慢性病及康復、保健方面的特殊療效,藏醫藥事業發展與羣眾的需求還不相適應。目前我州藏中醫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項目建設、資金投入、設備配置等方面有待於進一步加強。各級藏中醫院底子薄、投入小、發展慢,基礎設施薄弱,診斷、製劑設備簡陋短缺。二是中藏醫藥的特色優勢未得到充分發揮,藏中醫藥醫療、保健、科研和產業發展的協調性不夠。三是藏中醫專業人才嚴重匱乏,數量不足、質量不高、結構失衡、人才斷層的現象沒有得到有效解決,人員編制短缺問題十分突出,現有人員普遍存在綜合素質不高、服務能力低下的問題。四是藏中醫醫療服務體系不夠健全,製劑設施落後,藏中藥使用率低,其獨特的醫療優勢沒有得到充分發揮。五是中醫醫療機構分佈不均,全州僅有綜合性中醫院1家,服務半徑有限,中醫藥普及率低。

三、發展思路

1、高度重視藏中醫藥事業發展。將藏中醫藥事業納入各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編制實施當地藏中醫藥中長期發展規劃,切實加強對藏中醫藥工作的領導,制定出台各項優惠政策和措施,不斷增加對藏中醫藥事業的專項投入,及時研究解決藏中醫藥事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2、加大藏中醫藥的政策扶持力度。通過資金、項目、科研、管理、人才等方面的有力支持,加快推進藏中藥事業發展。在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等醫療保障制度中,將符合政策規定的藏中醫藥服務技術、項目、院內製劑等納入報銷範圍,在價格制定、臨牀應用、醫保報銷比例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和支持,研究制定扶持藏中醫醫院開展院內製劑的優惠政策。採取靈活多樣的方式和管理模式,引進民間資本,享受同等待遇,加快和促進藏中醫藥事業發展。

3、加快藏中醫藥隊伍建設。制定傾斜政策,合理確定藏中醫療機構人員編制定額,通過吸收和引進相結合的辦法,解決藏中醫專業人員不足問題,鼓勵懂藏、漢雙語的專業技術人才到基層服務。把理論培訓與臨牀進修、學歷教育與繼續教育、研讀經典與跟師臨牀相結合,探索建立人才培養新機制。加大培訓工作,每年培訓100名藏中醫藥技術人才。

4、加強藏醫藥整體服務能力建設。從人力、物力、財力上加大藏藥製劑建設的投入力度,改善藏醫製劑設施,規範工藝流程,改造劑型,更新包裝,全面提高藏藥製劑的科技含量,確保人民羣眾用藥安全有效。對全州藏藥製劑進行資源重組,建立藏藥製劑中心,實行統一生產、統一價格、統一配送、統一管理,推進藏藥製劑的標準化、規範化、科學化。探索建立以州藏醫院為中心,輻射各縣藏醫院,規模適宜、協同聯合、優勢互補的藏醫藥聯合體模式,並逐步向基層普及推廣延伸。加大投入,開發藏醫服務系統應用軟件,建立藏醫藥信息化服務平台,逐步實現資源共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yan/qp5q8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