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研報告 >

省高校調研報告多篇

省高校調研報告多篇

省高校調研報告多篇

省高校調研報告篇1

一.校內宣傳

1.方式渠道

a.一般會採取海報、傳單、廣播、條幅等常規方式;其次,各校會充分利用校內有限資源進行宣傳。擁有電視台的學校用電視作宣傳陣地;校園網發達的學校則用網站特別是作為宣傳平台;還有電子屏幕等多種資源利用。各級都認為海報這種宣傳方式最為有效。

b.各校不斷創新,挖掘新的宣傳渠道,值得借鑑:

1)北大、北廣對海報的藝術化製作。針對性強:針對不同的製作目的,從而選擇不同的表現形式,版面的大小不一,形式多樣,字體、圖片的繪製多變:藝術性強:海報的構圖、文字、排版等工序皆由頗具專業水準的同學設計完成,極具視覺衝擊力。成本高:海報皆由優質的紙張,電腦打印而成,製作精美考究,對專業的要求高。綜上可得,海報的藝術製作能給人以更強的震撼力,宣傳效果好。但製作耗資大,專業技術要求高,難以大範圍推廣。

2)立體式宣傳。所謂立體式宣傳便是宣傳的幾個方式同時進行,或緊湊的鋪開,產生“聚集效應”。這對普遍資源緊缺的校會而言,投入少,效果卻事半功倍。例如,人大的五.四遊園晚會的宣傳,一開始張貼海報,給同學一個印象。而後馬上掛起巨型條幅,同時往各個宿舍發送傳單,在校園各處擺放海報,校內的各種刊物、廣播、網絡三管下,使得一時間“五.四遊園”成為人大同學議論的焦點。當是時,課堂內外,茶餘飯後,無人不提“五.四”,無人不曉“遊園會”。在這種短時間內,多層次,多側面,高強度,全方位宣傳模式能造成一個強大的宣傳攻勢,受到顯著的效果。

c.常規的工作完善其細節,同樣也可以“小投入,大收穫”。

1)海報的擺放要充分考慮人流量及時間的問題。擺放的位置要有重點、有突出。

2)宿舍樓的宣傳板形狀要多樣,顏色要鮮豔,內容要靈活。如北科大也有類似我校“熱賣站”的宣傳小板,每幢宿舍樓皆有,為一座小房的形狀。他們還儘量減少大段枯燥的文字通知,而採用彩繪、彩噴的方式,語言也儘可能的幽默,此舉得到了同學們的喜愛。

3)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採用廣播進行宣傳,早6:30-8:00,中午9:50-10:10。午飯晚飯期間插播,特別是有重大活動時,則隨時進行跟蹤報道。

4)誇張式宣傳。突出某一個宣傳環節,使它特別的顯眼能吸引人。例如中央財大在“聚焦時代,關注網絡”活動中耗資3000多元做了一個巨型展板,雖其後再也沒有作其他的大型宣傳,但這個活動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5)強強聯合式宣傳:通過聯繫其他多所高校(特別是著名高校)聯合舉辦活動,擴大影響力,擴展其活動規模。幾所高校同時進行高強度的宣傳,造成巨大影響,更多師生也能知道該活動的信息,效果十分顯著。例如北大今年的女生節,今年北大着力與其周圍諸如清華、北師大等高校聯合,北大的女生節擴大規模,舉辦成首都女生文化節。宣傳在各學校同時展開,極具社會影響力,表現出對該女生節的濃厚興趣。女生節善未開幕卻已是春風一到花滿樓了。

6)以情感人式宣傳:大學生是一個極富朝氣極有同情心的羣體,他們對社會上的一切事物皆表示好奇,對醜惡的憎惡,對善良的贊同,對/:請記住我站域名/無助的同情,對落後的痛心抓住他們內心的感性一面,便能抓住他們的心.感人式宣傳便是如此.例如農大的“扶貧接力”的宣傳。首先,播放大學支教團在西部拍攝的實況錄象——“呼喚”,以及西部兒童圖片展。而後,緊接者又在人流量較大的第一、第二食堂大力宣傳。活動期間還邀請到西部的貧苦學生做代表參加其活動。整個過程真實感人,極富感染力與號召力。這類宣傳更針對活動而言,一般類似募捐、義務性獻血等公益活動較為適合。

7)名人效應。活動前期或過程中邀請名人加盟,或名人前來簽名售書等等。藉助名人名氣的各種方式為活動造勢,吸引同學。這種宣傳難度較大,一是要邀請這些名人嘉賓需專人邀請接送,而且額外也需資金投入。二是要根據活動的大小及學校影響力的情況來決定。突發狀況還要有提前的準備。

8)製作宣傳媒體。製作文化衫、小彩旗、小招牌等形式多樣,能起到良好的宣傳效果。例如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宣傳部自己設計夏季文化衫,以低廉的價格出售給同學,一來可以宣傳校會及本部門。同時也可以募集一些經費。以此我們可以得到啟發,在針對大型活動時,我們可以設計文化衫或者其他形式的小物品,出售或者贈送,讓一個個穿上它的同學做一個移動的宣傳欄。

d.調查總結

除了常規的前期宣傳工作,有更多的學校已經開始注意到前期的調查工作與事後的總結報告了,一般的,他們會在活動前作一個問卷調查,通過調查同學們的看法建議反饋給了活動的組織者。組織者參考這些建議,使得計劃得更為周全,活動也舉辦的更盡善盡美。而北大則是將活動的後期總結形成書面材料,面向校內師生及校外媒體。這樣做,首先可以再次起到宣傳的作用,一前一後的雙重宣傳為活動圓滿畫上了一個句號;再次,各方通過這份總結報告,可間接監督校會活動的組織狀況,提出建文祕站:議及批評。

二宣傳內容

a,校會內各種講座或節目的宣傳。

b,特殊時段或節目。比如説北交在剛開學的一期《迎新專刊》,着力對新生介紹學校機構設置、教學狀況、住宿常識,同時附校平面圖,附近商場地圖等。圖文並茂地展現在新生面前,同時也方便了新同學的生活。

c,生活、商業資訊。如北航有一份報《方便坊》,其中介紹商家的促銷活動,降價商品,價格合理的小精品,以及音樂會、話劇的門票購買信息。一方面可方便同學購物。同時也可為商家作有償宣傳。

d,要聞動態、多方資訊。北航的宣傳工具中有一本名為《校園新幹線》的小冊,每週一期傳播校園動態,重大節假日及重要事件更是出號外刊。家事、國事、天下事,皆由該小冊子向全校師生宣而傳之。這對於信息較為閉塞的學校更有借鑑意義。、

e,就業勤工儉學資訊。四處收集招工信息,為同學介紹兼職或工作。也可與公司合作,為公司製作展板,即可幫助同學瞭解公司,爭取就業機會,也可為公司作宣傳,獲得贊助。

省高校調研報告篇2

隨着我國經濟的發展,國家對審計人才的培養越來越重視,審計在經濟監督,維護國家的經濟穩定,保護國有資產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於我國審計人才的培養起步晚,高校在承擔審計人才培養與發展方面存在粗放式、理論與實際嚴重脱軌、師資不強等一序列問題。筆者對此進行分析,並提出一些對策進行探討。

(一)審計人才培養教學目標不明確、內容單一化。

目前我國高校盲目擴招,高校教學質量出現滑坡,以只求數量不求質量的追求下,教學目標不明確,界限不明晰,內容不豐富,僅限於傳授財務會計知識,學生缺乏應該具備的會計、審計、管理、金融、法律、風險控制、經濟、信息技術等方面的知識與能力,同時缺少擁有工作必須具備的職業道德,發展所需要的創新能力的複合型高級專門人才。很多高校對於教學人才的陪養定位不準確,導致專業特色不突出,缺乏競爭優勢。

(二)師資隊伍實踐能力不足,對審計實務、政策把握不準。

當前,我國高校師資人才的培養模式僅限於從學校到學校的一貫式的培養方式,缺乏社會閲歷以及豐富的審計實踐經驗,甚至有部分審計專業教師在大學或研究生階段並非審計專業畢業,未全面系統學習過審計專業,對審計實務和審計政策缺乏實踐經驗,使審計實踐性教學難以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學生上崗時對審計實踐,從新開始。

(三)理論與實踐嚴重脱節,忽視社會需求。

目前,我國高校的人才培養模式僅停留於課堂上的教學,僅限學習書本上有限制知識,沒有大膽地走出教室,到實踐當中去教學,審計是一門專業性極強的專業,職業性要求高,只有讓學生參與到實踐當中,感受審計實務,才能更好地促進理論教學的發展。關注社會需求才能更好的實現理論聯繫實際,促進專業可持續發展,實現學生能力的全面提升。

(四)教學方法授課方式枯燥單?

目前,我國高校的教學方式只是老師的照本宣科,學生只是一味的傾聽,老師沒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學生進行教學互動,使得一部分學生對自己的專業失去興趣,專業不精,甚至不通。

(一) 明確教學目標,豐富審計教學內容

有目標才能有方向,高校人才培養也是如此。我國財經高校對於審計人才培養上應當制定中期人才培養計劃,把人才培養劃分為應用型、研究性分階段,有計劃的培養具有特色的高素質審計人才。同時學校還應當豐富教學內容,積極引導和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觀。為未來走向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加強審計師資隊伍的建設,強化審計實務

高校是培養人才的主陣地,在教師引進方面要打破傳統模式,具要有學歷又要有豐富的雙人才教師隊伍。聘請具有豐富審計實踐的人才作為學校教學顧問,鼓勵教師開展審計實踐交流活動,培養教學的創新思維。鼓勵支持教師繼續深造,支持教師參加社會審計實踐,適當給予教師資金支持。

(三)重視社會需求,促進審計理論與實踐相融合

理論只有與實踐相結合才能發揮其生命力。審計專業不同於其他專業,具有專業性和實踐性強。高校要做好社會調研工作,深入審計機關、事務所、企業認真瞭解情況。在有條件的地方為學生設立審計實習基地,鼓勵學生到審計機關、事務所、企業進行實習。同時聘請審計機構、事務所、企業等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人才開展審計講座,加深學生對審計的認識。培養學生對審計的興趣,嚴謹的工作態度。

(四)創新教學模式,打造精品審計課程

高校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培養高素質人才,就應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積極調動學生課堂的積極性,加強對學生的互動,擯棄“填鴨式”的課堂教學。在審計課程方面要注重自身特色,打造一批品牌課程,培養一批能夠適應政府審計、社會審計、內部審計的人才隊伍,積極開拓適應社會發展的多領域審計課程,努力走在審計發展前沿。

省高校調研報告篇3

勞動合同法生效以後,國家法律和地方性行政法規都加大了對勞動者合法權益的保護。勞動者的法律維權意識也隨着普法宣傳的深入開展而日益增強。高校後勤職工人數眾多,面臨的用工風險日益加大,亟需採取新的應對舉措以妥善規避風險。

一、當前高校後勤用工面臨的主要風險

(一)缺乏獨立承擔用工風險的能力。當前,只有為數不多的高校後勤實體註冊成為了獨立法人。絕大數高校後勤都未能從學校行政管理體系中規範分離出來。它們仍然作為學校的一個部門按照高校的行政管理模式運行。法律主體地位上的從屬性既使高校後勤缺乏獨立承擔用工風險的能力,也使高校承擔着極大的連帶責任。一旦後勤用工出現法律風險,高校將不可避免的要承擔全部法律責任。而後勤作為用工單位,因主體地位缺失,也無法有效地去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二)工資支付不合法法律要求。

(1)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發放工資。我國於20__年3月1日起施行最低工資標準制度。根據《最低工資規定》,在勞動者提供正常勞動的情況下,用人單位支付給勞動者的工資應當在剔除延長工作時間工資、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環境、條件下的津貼以及法律、法規和國家規定的勞動者福利待遇等以後,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因此,加班費、津貼、福利待遇等都不能作為最低工資的組成部分。然而,調研發現,一些高校後勤並沒有按照此要求發放工資。在扣除應當支付給勞動者的加班費、津貼等費用之後,實際支付給勞動者的工資已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2)加班費發放標準不符合法律規定。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20__年1月3日發佈的《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勞動者日工資為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小時工資為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而月計薪天數為21。75天。根據此規定,若職工月工資為900元,則日工資為900÷21。75=41。4元,小時工資為:41。4÷8=5。2元,工作日加班費為每小時5。2×1。5=7。8元,休息日加班費為每小時5。2×2=10。4元,法定節假日加班費為每小時5。2×3=15。6元。如果保潔員每天工作按8小時計算,休息日加班費應為10。4×8=83。2元,法定節假日加班費為15。6×8=124。8元。然而,實際情況是,無論是休息日加班還是法定節假日加班,很多高校後勤都沒有按照這一標準支付加班費,而是與法律規定的標準相差較遠。一旦出現糾紛,用人單位必然會面臨敗訴的法律風險。

(三)規章制度不健全,導致日常管理無章可循。規章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法律價值。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用人單位通過民主程序制定的規章制度,不違反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及政策規定,並已向勞動者公示的,可以作為人民法院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的依據。此外,根據勞動合同法第39條規定,勞動者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且不需要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但是,適用這些條款的前提必須為該規章制度是經過合法程序制定,已向勞動者公示或者告知,是合法、有效,並對勞動者具有約束力的。然而,實際情況是,我國很多高校後勤部門,都未能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制定較為完善的規章制度。

(四)聘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職工,工傷風險大。職工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以後,根據勞動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他們在法律上已不具備勞動者的法律資格,出現用工糾紛後,他們不能依據勞動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對於高校後勤來説,大量聘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職工,從法律角度來説,用工風險大大降低。但是,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職工,年齡較大,勞動能力已十分有限,在工作中很容易發生工傷事故。由於無法為他們繳納工傷保險,導致工傷風險無法部分轉移,高校後勤作為用工部門必須承擔所有風險和責任。一旦發生工傷事故或遭受意外傷害,按照法律規定,高校後勤將不得不承擔高額民事賠償費用。即使繳納了意外傷害保險,一旦出現疾病所致傷害,如腦溢血發作不省人事等,也無法獲得意外傷害保險賠付,疾病所致傷害風險仍然無法轉移。

二、規避當前用工風險的對策

(一)高校後勤註冊成立獨立法人單位,與學校實現規範分離。各高校後勤可以最低註冊資本,成立獨立法人單位,對後勤各部門用工實行統一管理。具備獨立法人資格以後,高校將不必再承擔連帶責任風險,而高校後勤的自主性和主動性將會大大增強。一旦出現用工風險,高校後勤就可以主動出擊,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二)可通過調整工作時間、實行物業外包、綜合工時用工等措施,降低加班費發放風險。根據勞動法第36條“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平均每週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的工時制度”,勞動法第39條“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週至少休息1日”,《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第三條“職工每日工作8小時,每週工作40小時”以及勞動法第44條第2款“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的規定,只要保證勞動者每天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每週工作時間不超過40小時,並且每週至少休息1日或者安排補休(法定節假日除外),就不需要支付加班費。

根據勞動法律法規的規定,高校後勤可將一些保潔員等常規工種的工作時間調整為早上7:00—11:00,下午13:30—16:00,每週工作6天,休息1天,或者是每週工作7天,寒、暑假安排補休(即發基本工資,安排休息)。

對於因工作性質特殊,需連續作業的工種,高校後勤可以獨立法人名義申請實行綜合工時用工。實行綜合工時用工後,由於工作日加班和休息日加班均不算加班費,這將會節省一大筆加班費。

對於一些夜班傳達員等崗位,可實行物業外包,由資質較高的物業公司負責管理。這樣就可以規避夜班傳達員因工作時間較長而出現的用工風險。

(三)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職工,應在上崗前進行體檢,上崗後給予繳納意外傷害保險。條件允許情況下,應儘量避免僱傭該類職工。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職工,身體素質較差,工作中很容易遭受意外傷害,或突發疾病。意外傷害風險可通過繳納意外傷害保險予以轉移。經諮詢幾家保險公司後得知,若給退休職工每人每年繳納一定金額保險費,一定數額以下醫療費免賠,一定數額內的醫療費100%賠付,醫療費根據保險費繳費金額設有賠付上限。以某保險公司為例,一年繳納100元保險費,賠付上限是5000元,若因意外傷害身故或全殘的,另外賠付5萬元,未全殘的,根據傷殘等級比例賠付。但是對於突發疾病所致傷害的風險,保險公司均不予以賠付。由於沒有相應的保險可予以轉移,風險很大。故條件允許情況下,應儘量避免使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職工,尤其是達到法定退休年齡5年以上的職工。

(四)加強規章制度建設。高校後勤可以以註冊成立的獨立法人單位作為用人單位制定規章制度,然後召開全體職工代表大會,對制定的規章予以討論通過。規章制度討論通過後,通過員工手冊等形式向勞動者進行公示及告知。規章制度內容應規範、全面、合理、合法,確保其能最大程度發揮降低用工風險的作用。

三、結語

風險與機遇並存。高校後勤在面臨用工風險加大的同時,也為自身深化用工管理體制改革、加強規章制度建設和法律風險防範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只要我們正確運用法律武器,勞動法律法規同樣也會成為我們高校後勤的`保護傘,保障後勤與學校的正當合法權益。

省高校調研報告篇4

引言:

隨着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近年來,多媒體技術在高校教學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多媒體教學成為高校教師課堂教學的主要模式。高等學校教育規模化的發展趨勢,藉助高科技實施多媒體教學不僅是解決教學資源緊張的辦法,而且是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因此我選擇《調查城鎮學校計算機多媒體教學現狀》作為調研科目,對我家鄉扶溝縣城鎮學校進行了調查,調查情況如下:

調研內容 城鎮學校多媒體教學現狀

調研方法 實地考察 查閲資料 詢問師生

調研對象 本縣部分中、國小

調研時間 20xx年9月10日--9月30日

一、計算機和信息技術在我縣中國小中應用的現狀

1、中國小幹部、教師對應用計算機和信息技術有了初步的認識

部分學校的領導和教師開始重視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看到了計算機和信息技術在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益方面所產生的重要作用。

2、學校信息化建設有了一定的基?

在多媒體配置上,在我所調查的兩所縣高中中有計算機機房2個,兩所國中機房1個,一所實驗國小機房1個。沒有達到普及多媒體教室,高中教室內配有電視,多媒體教室較中國小多。在教室人員上,高中一共有專業計算機教師以及相關的維修人員十餘名,國中國小較少。一名專業老師可對40名學生,其餘老師也會定期給學生在多媒體教室上優質課。在教學上,只有九年級以及高三沒有開設計算機課程,開課的年級一週平均有兩節的計算機課。在教學內容上,教授一些基本簡單的計算機知識及計算機操作。

3、開展了應用計算機和信息技術的研究與實踐

近年來,我縣中國小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改進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益的研究與實踐不斷深入,一些基礎較好的學校在現代教育技術理論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導下,探討學生自主學習的網絡教學模式,製作了一些課件和學件,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效益。

二、多媒體教學的優點

1、方便、快捷、高效

多媒體教學通過演示課件,使授課方式變得方便、快捷,節省了教師上課時的板書時間,提高了教學效率。多媒體教學中通過計算機的使用能將聲、視頻、圖片結合起來給學生全面的教學感受,能把各種抽象的圖形,生活中難以看到的各種資料,科學實驗的真實進程清晰地呈現在學生面前,能多層次地表現將要學習的內容,深化教學內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利用互聯網實現資源共享,在校園網或是教育網,甚至整個互聯網上實現教師、學生、學校、家庭和社會之間的交流。

2、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長期以來教課書在學生看來都是無趣的代名詞,在他們看來教科書中的內容都是很沒吸引力的。多媒體教學改變了傳統教學中粉筆加黑板的單一、呆板的表現形式,在教學中引入各種學生的喜歡的資料,彌補教科書在學生眼中枯燥無味的短處,譬如在介紹古詩是配以這首詩的動畫演示則很容易讓學生理解詩中的各種意境,將抽象、生澀、陌生的知識直觀化、形象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調動其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3、增大信息量,有效擴展課時容量,提高教學效率

多媒體教學是應用使得小城鎮的學校能通過遠程教育模式實現與名校同步上課,分享優秀教學資源。在小城鎮學校一般是無法見到名校教師的風采的,為此學校每年都會花錢請到一些名校教師到自己學校進

行客座,舉行各種形式的講座,但這時間必定是有限的,無論如何優秀的教師都無法在很短的時間內很好地對學生的進步起很大的作用。更多情況是學生對今天一個明天另一個的教師感覺像走馬觀花,只有新鮮感,沒有太多的啟發。而通過多媒體教學的應用學生教師只要願意可知直接從名校課堂上進行直播,而且可以有選擇地進行聽課,更可以連續地聽喜歡的教師的課,能真正獲得名校的輻射,提高學校教育質量。

三、學校多媒體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講授技巧欠缺

多媒體教學使用電子課件,理論上是教案的另一種表現形式,但部分教師把所有信息全部錄入課件中,使得文字信息過多,一是學生分不出重點與非重點;二是信息過多,教師在電腦前坐着忙於展示課件上的內容,與學生的距離較遠,也拉開了與學生的心理距離。教法上,部分教師授課呆板有餘,靈活不足。他們完全拋開傳統的“黑板加粉筆”模式,坐在電腦前完全依靠屏幕的演示和麪無表情的講述,缺少教師應有的良好體態語言,更沒有提問與討論等課堂互動,教師忙於放映,學生忙於觀看,連筆記都來不及做,課堂氣氛沉悶。由於完全依賴於電子課件,教師的思維也受到束縛,除了“照屏宣科”的講述,缺少思維的拓展,更不能根據課堂的實際做出靈活的調整,缺少教學中的發揮的神來之處。

2、教育技術裝備資金嚴重不足

在硬件方面,要增加服務器等設施設備;在教學資源方面,目前只有vcm主題資源,還需要增加一些已開發成熟的教學資源。在基教網的日常維護方面,也需要一定的資金。充實和維護基教網,預計還需投入很多資金。農村中國小計算機配備嚴重不足,是阻礙我縣農村信息化發展的最主要原因。硬件不足,導致信息技術開課率無法得到保障,造成城鄉教育發展的不均衡。據部分老師介紹,目前全縣50多所農村國小隻有50%多所建有計算機室。有相當部分的農村國中學校的計算機已購置了4-5年了,已到了更新期了,需要一大筆資金。少數農村學校即使已經配備了計算機,但由於辦學經費不足,沒錢交電費,而不敢開機使用,造成設施設備閒置。

3、設備管理不規範

調查中發現各學校的多媒體教學教室都是公共教室,幾乎處於無人管理狀態,只要拿到鑰匙就行,設備沒專人負責維護,多媒體教室大多是用完就走,大家都認為這不是自己的,使用中不愛惜教學設施,教室衞生狀況較差,例如在多媒體教室的桌面大部分都被學生塗鴉,每次上過課後學生離開時地面就會留下不少垃圾,而衞生狀況很大程度決定了電子設備的使用壽命以及性能的發揮。

4、教育資源有待整合和充實

目前網絡教學資源的使用現狀是學校各自為政,校園網內存放大量本校教師自己製作或蒐集的教學資源,但地區與地區、學校與學校之間存在“封鎖”現象,開放共享性差,造成大量的重複建設,既加重了教師的負擔,又浪費了人力物力,而且由於地區、校際間資源交流較少,導致信息更新慢,可選擇資源不多,不利於互相促進,取長補短。

四、對學校多媒體教學現狀的相關建議

在多媒體教學中,傳統教學中的師生關係沒有改變,教師必須始終認識清楚電腦的輔助地位、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多媒體教學不等於電腦教學,多媒體只是一種教學的手段,它是基於傳統教學手段的發展,但不能取代教師而成為教學的中心。教師始終是教學的主導,他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表現力強、效率高等特點,結合自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經驗,為自己的教學服務。教師有針對性地設計課堂教學活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能體現多媒體教學的效果。學生始終是學習的主體,而不是一個觀眾或被動接受灌輸的容器。多媒體教學要靠學生的主動參與,要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積極主動開展課堂互動,培養和激發學生多種思維能力。在教育制度上,雖然計算機基礎課是大綱所要求的,但是考試考核力度不夠,重視不強,導致計算機教學存在諸多問題。教育部門不重視,學校就不重點教學。

1、明確電腦的輔助作用,教師的主導作用 ,強化學生的主體作用,家長也不會努力引導,從而不利於中國小生的健康發展。

2、狠抓質量工程,提高課件水平

對於多媒體教學的態度要克服兩種傾向,一是過於重視多媒體,一是過於輕視多媒體,這兩種態度都不利於提高課件水平和多媒體教學的效果。多媒體課件要源於教材,且高於教材。源於教材是指課件內容以教材為依據進行設計,能按照教學大綱來組織教學,而不是信馬由韁地隨意組合。高於教材是指教師在設計課件時,不是對教材內容的簡單拷貝或展示,而是充分利用多媒體所提供的技術功能,利用圖像、聲音、視頻等,多角度展示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多媒體課件要做到“三性”,一是科學性,課件的內容必須準確無誤,表達嚴謹,資料引用正確;二是連貫性,不僅章節連貫,教案內容前後順序連貫,而且課件內容與課本內容連貫;三是適量性,課件內容適量,注意處理好課件與教材的關係。

3、加強師資培訓

多媒體教學的普及使得多媒體教學平台培訓具有必要性。不但年老教師對多媒體技術不熟悉,甚至年輕教師也只是略通一二。多媒體技術培訓應包括硬件培訓和課件培訓。多媒體硬件培訓要使教師掌握各種儀器設備的使用和維護,避免錯誤操作,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多媒體課件技術的培訓是重點,教師要掌握基本的製作方法和軟件使用,把自己的教學思想和方法融入課件中,實現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結合。

4、教育部門合理分配教育資金

針對公立中學的情況,教育部門應予以解決,多媒體教學設備的配置不能依靠沒有收入來源的學校解決,這些學校資金全部是上級部門播發,在小城鎮裏學校資金緊張,沒有能力享受到多媒體教學的益處。因此當地有關教育部門應當加大對農村鄉鎮學校的扶植力度,減小城鎮學校之間的差距。

五、結語

多媒體教學的發展是社會進步的結果,它的出現不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否定而應是揚棄。多媒體教學效果的好壞在於教師課件設計是否合理,教學方法是否得當。教師在實踐中積極總結並探索多媒體教學經驗,必將極大地發揮好多媒體在教學實踐中的作用。教育部門對多媒體教學發展的重視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更應該重視多媒體教學,充分利用優秀的教學手段,提高自己的學習水平,這才是計算機多媒體教學的最終目的。

省高校調研報告篇5

一、高校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高校財務制度在實施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國高校的進一步發展。做好高校財務管理工作,可以提高高校資金使用效率,緩解高校資金壓力,優化配置高校資源,促進高校良性發展,營造和諧健康的校園環境。我國高校財務中存在以下問題:

(一)高校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制度缺陷

目前,高校財務制度中最大的缺陷是所有者缺位。國家是高等教育的投資者,高校資金的所有者是國家,國家為高校提供大量資金供其發展,但並沒有要求其償還,也沒有要求高校以營利為目的,在國家宏觀調控的指導下,這些國有資產交給高校進行自行管理和調控。國家為高校投資,但並沒有對高校資金的使用和投入實行嚴格的規劃控制,致使資金所有者缺位:高等學校行使法人權力,但其並不承擔相關的委託責任。因此,對高校資產的管理和監督有所缺失,高校不以盈利為目的,不核算盈利、虧損和相關成本支出,具有較大的財務彈性,沒有發揮高校的財務管理功能。

(二)高等學校財務管理缺乏系統的評價指標

我國高校的教育資源、辦學規模、師資力量隨着高等教育的發展而不斷壯大。市場經濟蓬勃發展,社會主義體制不斷完善,加快了高校融入市場的進程。然而,高校經濟活動形式內容多種多樣,日益豐富,與此同時,也加大了高校財務風險,對高校財務體制提出了挑戰。因此,高校財務對管理會計和財務分析內容越來越重視。雖然高校財務設置了統一的指標,對發生的經濟業務進行財務分析,但這些指標尚未將高校發展的規模、效益、速度等方面的內容包括在內,還不能滿足高校的發展要求;就高校財務現狀來看,財務分析在高校財務工作中並未引起足夠重視,高校並未對財務數據的內在聯繫進行研究,也未對其進行分析,無法通過財務分析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高校的財務管理缺乏合理性和規範性,尚未形成統一的評價指標和標準,不健全的體系制度忽視了財務管理在高校的作用,缺少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影響了高校財務管理作用的發揮。

(三)高等學校財務運行機制不健全

高校財務管理體制遵循“統一領導,集中管理”的原則,即高校校長直接領導財務管理工作,財務部門直接對高層領導負責,而不是對高校的實際情況負責,這種方式必然會造成財權分配的矛盾。目前,高校財務統一領導的狀況有兩方面不足,一是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二是追求個人利益和小團體利益。我國學校普遍是校長負責制,在這種制度下,高校財政分配權在校長和中層領導手中,這樣儘管加強了財政調配權力,但沒有形成相應的經濟責任制,或者雖然建立了相關責任制度,但並不具有實際意義,不發揮應有作用,在使用審批支出權力的同時,沒有將支出後果、學校收入等因素考慮在內,這就與高校的實際經濟活動相背離,沒有很好地保障高校良好發展,不利於高校財務運行機制的健全和完善。

二、管理會計應用於高校財務管理的必要性

當今企業的財務部門,有三分之二的時間用於財務業務的核算,三分之一的時間用於財務管理。高校過去採用的傳統會計核算形式已經不能滿足當前日益發展的市場經濟環境的需求,應以改革促進高校財務體制的發展。管理會計在高校財務管理中的運用還不夠成熟,處於初級階段,應將管理會計引入高校,從而對高校資源進行優化配置,提高資金使用效率,規範會計核算程序和財務管理。將管理會計引入高校,可以發揮以下作用:

(一)有利於完善高校的會計管理,增強核心競爭力

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是不可分離、相輔相成的,將二者有效結合可以提高高校經營管理水平。財務會計是對外報告會計,主要向企業外部利益相關者提供信息;管理會計是對內報告會計,主要為企業內部各管理層提供相關信息,為其作出有效經營決策提供依據。對高校來説,管理會計對評價高校內部管理和提供外部信息都是非常重要的。高校在會計核算完成之後,可以運用管理會計提供的相關指標衡量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實現程度,可以為管理者作出決策提供有效的財務信息,實現高校的財務管理和控制規劃。管理會計可以幫助高校合理引進各種教學設備,更新、興建固定資產,調動師生的積極性,提高學校的科研水平,保障學生的就業率,進而提高學校的知名度,吸引優質生源,形成良性循環。

(二)有利於高校的管理和決策

隨着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高等教育的競爭越來越激烈,高校亟需改革,走轉型發展道路。高校的財務人員不僅要對經濟業務進行會計核算,還應對未來發展提供準確的預算和有效的經濟規劃。管理會計結合之前的計劃成本資料和實際成本資料,運用科學的管理會計方法,分析教育成本和學生人數之間的關係,將成本細化,為編制預算提供科學的依據,以提高高校辦學質量,加速高校的發展。另外,管理會計在引進科研技術、利用外資、更新或購置教學和實驗設備等方面也可以進行有效的經濟評價,推動高校健康快速發展。

(三)管理會計為高校財務保駕護航

管理會計在企業運營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做好財務會計可以節約企業財務成本,為企業開拓市場等提供很好的資金支持。高校是一種特殊的企業,同樣需要資金,需要適當擴大規模,隨着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高校的辦學形式多樣化、籌資渠道多元化,學校與其他學校、與企業之間在研究項目、科研成本、管理費用等方面均有競爭。因此,有必要在高校推廣管理會計,幫助高校節約成本、避免財務風險,為高校的發展保駕護航。

(四)有利於學校領導對下屬的考核

管理會計可以對整個學校的經營環節進行監控,同時將高校管理的預算、成本進行比較、分析、評價,建立起完善的控制系統,監控財務核算和分析的全過程。因此,管理會計可以對整個教學過程和收入、支出、成本、利潤等各方面進行分析、考核、評價,為學校管理層決策提供有效信息,加強學校管理層對各部門的監督和控制。

三、管理會計在高校財務管理中的具體應用

(一)管理會計在高校投資決策中的應用

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的高等教育已處於加速發展時期,很多高校正在努力擴大辦學規模,因此對投資有較大需求。高校財務管理的核心內容是提高資金使用率,規避投資風險,降低投資成本。投資決策中包含兩個重要因素,一是貨幣的時間價值,二是投資的風險價值。資金具有時間價值,同樣的資金在不同的時點上具有不同的價值。因此,計算資金價值時,應將貨幣時間因素考慮在內,將不同時間的資金按照統一時間進行折算,這樣比較才更科學。高校可以將貨幣時間價值和投資的風險價值運用到管理會計中,以便更好地進行決策分析,同時充分考慮風險和報酬,運用概率分析權衡二者關係。以淨現金流量、投資回收期、內含報酬率等為評價指標評價投資項目和經營業績,採用多元化投資策略,合理配置資金資源,優化投資組合,達到分散投資風險、提高投資效益的目的。一般來説投資項目的風險大、週期長、環節多,涉及多方面的因素,一旦決策失誤,就會嚴重影響高校的財務狀況和現金流量。因此,項目投資應該在調查研究後,按照管理會計中的科學投資決策程序進行分析以確保決策的科學有效。具體來説:高校投資項目的提出是根據其長遠發展戰略和投資環境的變化,在把握良好的投資機會的情況下提出的,可以由高校的高層管理人員結合本校的長遠戰略提出,也可以由相關部門領導根據學校的現狀提出戰術性的投資;投資項目的評價主要由高校相關部門和財務部門協同完成;投資項目的決策則由學校高層領導或是相關部門領導制定;項目投資經商討同意實行後,財務部門應積極籌集資金開始實施,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要嚴格考核控制工程進度、施工成本、工程質量等,使投資按預算保質保量完成;投資項目實施過程中一方面要遵循既定的方針、程序,另一方面應對原來的投資決策和實施計劃進行評價,並且根據變化的情況作出合理、適當的更改,保證投資項目完整有序進行。

(二)管理會計在高校預算管理中的應用

目前我國高校預算管理存在以下一些問題:第一,沒有樹立預算管理意識,國家財政撥款是我國高等學校資金的主要來源,學校獲得財政支持後無償使用這些資金。這樣導致部分高校使用資金時不能將資金合理有效地統籌安排,缺乏成本管理意識,資金的使用效率不高,預算管理及監督機制還不健全,高校預算管理的作用不能有效發揮。第二,預算編制方法不科學,預算編制的內容不全面,編制程序缺乏科學性、客觀性,對優化預算起不到應有的作用。第三,沒有強有力的預算執行約束力,很多高校缺乏預算激勵機制,使用過程中節約預算經費的沒有得到獎勵,預算經費不足的又給予其追加,預算執行過程中隨意性較大,對資金的使用缺乏有效的約束力。第四,沒有健全、完善的預算績效評價體系,很多高校的預算將關注點放在資金的投入上,沒有重視資金的使用效率,也未對資金的使用結果進行後續評價,沒有建立對資金投入的投資狀況和使用績效的監督和考核機制。高校財務預算由收入預算和支出預算兩部分組成。收入預算是指年度內高校在教學、科研及其他活動中通過各種形式和渠道取得的非償還性資金的計劃,具體包括財政補助收入、教育事業收入、經營收入;支出預算是指年度內高校在教學、科研及其他活動中支出資金的計劃,具體包括經營支出、基本建設支出、事業支出和對附屬單位補助支出預算。這就要求我們加強高校的預算控制與管理,合理籌集、分配和使用資金,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因此,我們應運用管理會計相關知識、指標和方法對高校預算進行管理,促進高校教育事業健康穩定向前發展。市場經濟日益發展,高校教育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管理會計要求全面預算的編制和實施更加科學規範。預算管理需要通過科學的編制方法來實現,編制預算時應以年度計劃、學校的整體發展規劃為內容,結合相關的預算編制原則,採用零基預算和績效預算兩種預算編制方法。無論採用哪種方法,都必須建立在認真仔細分析上年度收入預算和支出預算的完成情況之上,通過分析預算和實際的數據資料,總結經驗,找出差距,為下一年度財務預算打下可靠的基礎。做預算時應及時將學校的收入和支出項目納入預算中,以學校的實際發展情況為依據,對各院系和部門的資金分配、資源配置、重點建設項目投資、成本費用支出的標準和相關規定等,要利用科學的方法對其加以論證,力爭做到公平、公正、客觀、透明,科學合理分配資金,避免資金浪費。建立清晰明瞭的預算機制,規範資金收入和支出,使預算更加準確。總之,要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執行預算時要嚴格,而且應將執行過程中可能遇到的變化因素考慮到,留有使用資金的空間,避免資金週轉困難。預算管理具有前瞻性和系統性,做好預算管理不是學校財務處一個部門可以做到的,而是需要全校各個部門和院系相互協調、共同參與、通力配合,將資源優化配置。

(三)本量利的分析應用

運用本量利分析方法是管理會計中很重要的基本分析方法,可以幫助高校確定年度利潤、確定招生保本點、預測各種相關費用,進而指導學校的工作。具體做法如下:

1.收集、整理和分析相關數據資料

根據年度招生規模,分析年初制定的招生計劃資料,按照學生人數收集預算出的學生學費和住宿費水平、計劃投入教學和科研的成本等資料。另外,進行本量利分析,應以一個基本假定為前提,即成本性態為標準,將高校支出劃分為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其中:變動成本指直接費用中隨學生人數變動而變動的部分,例如各學院、系等部門所使用的電話費,雜誌報刊、材料費,低值易耗品等;固定成本指直接費用中不隨學生人數變動而變動的費用,例如各學院、系等部門支付的教職工的基本工資、保險費、教工福利費、獎金績效等費用;將間接費用列入固定成本,高校的間接費用主要包括高校行政管理部門發生的費用,如計提的壞賬準備和無形資產攤銷、教育科研費、借款的利息支出、銀行手續費。另外,對於財政專項支出,我們對其進行專項反映,不進行成本性態模型分析。

2.確定高校本量利分析的基本數學模型

利潤=收入總額-成本總額=收入總額-(變動成本總額+固定成本總額)=業務量×單價-業務量×單位變動成本-固定成本總額,即:l=px-bx-a,其中:l為利潤(事業結餘),b為單位變動成本(人均教育事業支出),a為固定成本總額,x為業務量(招生人數),p為單價(人均教育事業收入)。資料1:假設某高校經營辦學,20xx年人均教育事業收入為p元,人均教育事業支出(變動成本)為b元,應分攤的固定成本為a元,則:該校事業結餘l=(單位教育事業收入-單位教育事業支出)×招生人數-固定成本=(p-b)x-a

3.確定高校招生保本點

學生人數達到某一點時,可以使其業務收入正好等於業務成本,這時高校經營不盈不虧,這一點即保本點。若要盈利,必須擴大業務量,超過保本點。高校辦學業務保本點一般利用邊際貢獻法來確定。假設某高校經營辦學,20xx年有關單位人均教育事業收入、單位人均教育事業支出應分攤的固定成本數據同資料1。據此計算如下:(1)單位邊際貢獻(y單)=單位教育事業收入-單位教育事業支出=p-b(2)單位邊際貢獻率(z)=單位邊際貢獻/單位教育事業收入×100%=(p-b)/p×100%(3)保本業務量(x)=固定成本總額/單位邊際貢獻=a(/p-b)(4)保本業務收入(w)=固定成本總額/單位邊際貢獻率=a[/(p-b)/p×100%]通過以上計算結果可以得出結論:該高校的保本業務量(在校生規模)為x名,業務收入保本額為w元,超過保本點才可獲得收益;在保本點上,只能獲得邊際貢獻總額y總元,等於固定成本總額,盈虧平衡。

4.預測學校計劃年度的目標利潤(事業結餘)

資料2:某高校20xx年預計招生人數x名,業務收入(教育事業總收入)為y元,其中,財政人均撥款、學費收入等人均教育事業收入為(y/x)元,教學成本等變動成本(人均教育事業支出)為z元,安全邊際為(x-保本點x)。經過計算得出:(1)邊際貢獻=業務收入-變動成本=y/x-z(2)邊際貢獻率=(邊際貢獻/業務收入)×100%=(y/x-z)/y×100%(3)安全邊際率=(安全邊際/業務收入)×100%=(x-x)/y×100%(4)事業利潤率=安全邊際率×邊際貢獻率(5)目標利潤=預計招生數額×邊際貢獻率-固定成本5.已知目標利潤計算相關的指標(1)目標利潤下的招生人數=(固定成本總額+目標利潤總額)/單位邊際貢獻(2)目標利潤下的人均教育支出=人均教育事業收入-(固定成本總額+目標利潤總額)/招生人數(3)目標利潤下的固定成本總額=預計招生數×(人均教育事業收入-預計人均教育事業支出)-目標利潤

(四)戰略管理會計在高校的應用

戰略管理會計是將管理會計與戰略管理相結合應運而生的,它擴展了管理會計核算運用的範圍,注重市場競爭,用戰略性眼光看待市場、產品信息、企業內部信息,分析企業行業狀況,是為企業戰略管理服務的會計。如果將戰略管理會計應用於高校將會給現有的高校財務管理帶來很多新鮮血液:第一,能突破單一會計主體的限制,注重高校外部環境和競爭對手。戰略管理會計站在企業整體的高度審視企業外部環境,關注外部情況,為高校提供超越自身財務會計內容的信息,這些信息更為廣泛,對高校制定財務方針、優化資金配置具有重要意義。第二,能提高會計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和相關性,為高校提供更多有助於高校積極正確經營的非財務信息,使管理會計真正從財務會計中分離出來。在如今激烈競爭的環境下,許多非財務信息對高校的長遠發展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如就業率、用人單位對本校畢業生的滿意度、用人單位對學生的要求等,都會影響學校的生源質量,而生源質量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高校的未來發展是否順利。第三,更加註重人力資源的應用。傳統財務會計的主要研究對象是各種實物,如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的計價,對於管理事物的主體“人”卻很少涉及。而這一點在高校的教師管理中尤為重要,比如如何培養優秀教師、如何留住內部優秀教師、如何吸引外部優秀的教師以及管理人員加入學校的教職工隊伍,這些對高校發展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戰略管理會計在管理會計人員的職能範圍內增加了新的內容,在財務會計和戰略管理領域發揮了更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接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戰。

四、在高校推廣應用管理會計的途徑

(一)在高校財務管理部門設立管理會計信息系統,為管理會計在高校中的應用奠定技術基?

管理會計的產生為企業經營管理者提供了有價值的決策信息,滿足了企業內部經營者的需求,促進了企業發展。管理會計以相關的數學分析方法為基礎,藉助數學模型和相關公式,對財務信息進行規劃、預測、決策、控制和評價,這是通過以前的手工計算難以實現的。因此,高校應加強會計信息化業務知識學習,將信息化引入管理會計,建立高校管理會計信息系統,提高高校會計業務核算質量和管理水平。

(二)轉變高校領導觀念,提高會計人員素質,建立專業的管理會計人員隊伍

我國高校目前普遍存在一些不良現象,使管理會計在高校中的推廣應用受阻,如領導者理念觀念落後,管理會計人員業務水平較低、專業知識不紮實等。改變這種狀態,首先,高校領導學習先進理念,轉變財務管理模式,使用正確管理方法,加強會計專業學習,樹立創新意識,帶領財務人員積極投身於財務決策中。其次,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鼓勵創新,塑造一支業務紮實、靈活性強、觀念新的高校財務管理隊伍,促進高校財務管理事業的發展。再次,財務人員的主要職責是對發生的經濟業務進行會計處理,屬於“報賬型”會計,今後應站在整體的高度,重視對事前的預測決策進行分析,向“管理型”會計轉變,將管理會計的相關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優化資金配置,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提高業務水平和管理水平。同時,管理會計人員在工作時,應堅持客觀公正、廉潔自律、提高技能、保守祕密四項基本職業道德標準。

(三)完善管理會計理論,使其適用於我國高校管理會計的實踐

我國管理會計現存理論體系形成於20世紀中期,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管理會計不斷在實踐中加以運用,但其先進性和實踐性方面明顯不足。要使管理會計更好地應用於高校,應從高校的實際情況出發,注重其理論的科學性和可行性,對現有的管理會計理論進行必要的補充和修訂,完善現有管理會計理論,並深入研究高校管理會計相關理論,形成一套具有高校特點的、適合高校發展的管理會計理論。同時,提高廣大教職工的積極性,使其投身到管理會計的實踐之中,推進管理會計在高校的深入發展。

(四)協調好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關係,及時總結應用經驗,使之與高校的會計實踐相適應

管理會計的許多信息來自財務會計的有關報告,可以説是財務會計的再加工。因此,在高校財務管理過程中要將二者兼顧,逐步加強管理會計的運用,而不應只注重財務會計。同時,高校應將經過實踐檢驗的成功經驗進行歸納總結,在財務部門及相關部門的指導推動下,發揮管理會計在高校中的財務管理作用。我國管理會計理論最早來源於西方,借鑑西方先進思想的同時應結合我國國情和高校財務管理的實際情況,形成一套與高校發展相適應的管理會計理論。因此,要通過對具體案例進行分析增加實踐經驗,使管理會計理論在高校的實踐中不斷髮展和完善,推廣和應用高效、實用的方法,提高辦事效率。

五、結論

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是會計領域中兩個重要分支,它們既相對獨立相互區別,也相互聯繫。財務會計在高校的應用時間較長,已經形成了一套較科學完整的適合高校會計核算的方法體系,而與其密切相關的是管理會計,目前高校財務業務中管理會計體系還不夠成熟,在很多方面還存在問題,例如,財務人員在管理會計方面理論薄弱,即缺少專業的管理會計人員、理論與實踐聯繫脱節等。因此,努力使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有機結合,運用管理會計相關理論和標準衡量和考核會計業務,對高校財務管理水平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推廣應用管理會計的過程中,我們廣泛運用全面預算管理、投資決策、本量利分析方法等傳統的管理會計理論,同時還要將戰略管理會計等前沿理論的實踐積極推進,使管理會計在高校廣泛應用並不斷髮展。我國高校財務會計理論與實務工作者應共同努力,促進管理會計在高校不斷完善。建立滿足中國高等教育需要的會計核算方法體系,需要我們根據現狀和變化的環境研究管理會計並將其理論在實踐中不斷豐富。目前,管理會計受到內部、外部多種因素制約,在高校尚未廣泛推廣和應用,社會各界人士應齊心協力、共同努力,加強管理會計理論研究,並在實踐中廣泛應用,建立適合於高校發展的財務管理體制,提高財務管理水平,促進高校全面發展。

省高校調研報告篇6

摘要: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也給傳統教育領域帶來了全新的機會與挑戰。作為教育工作者更應該看清時代潮流發展的風向,找到屬於新時代的高校財務會計教學方法,對傳統教學進行重新優化與變革,推動高校財務會計教學理念革新。本文在對高校財務會計教學現狀分析的基礎上,對目前互聯網時代給高校財務會計教學帶來的困難進行了分析,同時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希望能夠助力高校財務會計教學得到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

互聯網時代;財務會計;教學改革

三五”發展期間提出了“互聯網+”行動計劃,對互聯網領域發展進行了重新的規劃與設計。互聯網將在未來融入人民生活的各個領域當中。從目前來説,互聯網的出現給傳統財務會計教學領域所帶來的衝擊已經開始顯現,高校對於傳統財務會計教學的改革也迫在眉睫。高校財務會計教學就是教師通過對學生傳授會計理論與技能,使學生能夠擁有一定會計思維,掌握基本的會計道德,能夠從事對應的會計工作。在互聯網的大環境背景下,未來會計教學領域必然與其互相碰撞與交融,未來的會計教學會朝着信息化和自動化逐漸發展。因此,現代高校財務會計教學更需要把握時代的發展方向,培養出一批能夠適應新時代環境背景的優質人才,以此推動中國現代化管理進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一、互聯網對高校財務會計教學的衝擊

(一)加速了高校會計基礎理論的拓展和深化。傳統會計核算是指針對特定主題進行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的單一核算,在內容上是對特定主題的相關經濟活動做出確認、計量、報告。隨着互聯網時代的發展,傳統的實體交易形式得到了更加現代化的拓展,在基於自主核算的前提下,企業會對各類價值鏈環節信息流的虛擬形式產生依賴,傳統的會計領域也得到了相應的拓展。首先,是會計對象的變化。相較於傳統財務會計領域的會計對象來説,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會計對象不單單是對特定主體價值的運動,還囊括了價值鏈環節上各類主題相關的信息,如供應商、客户等,同時又重新強調了會計核算的重要性。其次,是會計基礎的變化。互聯網時代傳統會計基礎的組織形式產生了變化,傳統企業有了更加多的虛擬存在形式,這也衍生出了一批以虛擬公司為會計主體的全新會計主體。所以,需要將傳統會計主體進行絕對假設與相對假設的變換。與傳統持續經營假設不同的是現代互聯網虛擬企業有不少是短期內實現目標即解散的,這類虛擬企業重新改變了傳統持續經營的內涵。除此之外,在不確定的企業期限與會計信息化的基礎上,虛擬企業可能會產生出相應的實時財務數據流,直接導致了傳統會計分期編制報表轉變為實時與持續的財務分析。同時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貨幣再也不是一個統一且重要的計量單位,因為它無法展現一些如市場佔有率、創新水平、產品滿意度等重要的非貨幣信息,其所展現出的價值信息遠沒有以往重要,企業的發展潛力也是無法在財務報表上用貨幣來顯示的。最後,是會計職能的變化。相較於以往的事後核算與監督,現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的會計核算擁有了更加多的職責與內容,其重心也由傳統的“事後”更加傾向於“事中”的監督控制。(二)促進了我國大數據會計實務流程的重造。隨着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傳統會計領域與現代互聯網信息領域產生了全新的碰撞與融合,如大數據與會計領域,就使得傳統快捷又有更多海量的數據信息內容,不論是從數據的廣度還是深度上都相較於以往有一個質的提升。不同於傳統結構化數據的會計時代,現階段的大數據會計事務擁有更多來自不同組織的半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內容。這就對傳統結構化數據為核心的企業產生了巨大沖擊,在互聯網大數據發展的背景下,傳統會計的流程產生了全新的轉變。大數據會計技術的發展,也使得傳統會計流程將會變為大數據會計流程中的一個部分,而大數據會計流程也會對半結構化與非結構化數據的處理更加重視,以此來達成企業內部的戰略管理和組織決策需求。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也讓會計數據的採集不再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尤其是在半結構化數據和非結構化數據領域,所有信息鏈上的貨幣與非貨幣信息都會被納入數據的採集流程。相較於傳統會計數據處理來説,現代會計數據處理更加複雜困難,需要依靠各種互聯網信息技術,如大數據、雲計算等,在巨量的數據庫中進行有效數據的甄選,從中分析出有價值的內容。同時在會計數據輸出的形式方面也有着十分多樣的變化,如會計報告、業績評價報告、預測報告、財務分析報告等,不同的數據輸出形式也能夠滿足公司不同的戰略管理需求。除此之外,大數據也使得傳統會計書面憑證轉變為電子憑證,使得會計數據處理更加集中化和動態化。

二、互聯網時代高校財務會計教學的現狀

(一)教學目標不夠明確。現階段有不少高校會計專業都設立了財務會計課程,但許多非會計專業也建立了相應的課程,這就模糊了會計專業與非會計專業的培養界限,丟失了不同人才培養的目標,使得會計專業人才培養不再具有獨特優勢。有不少高校的財務會計課程都是由會計專業老師來進行講授的,有關財務會計課程當中有不少複雜的會計實務與賬户關係內容,會對這些非會計專業學生帶來一定的困難,因此有不少教師都將這部分內容進行了簡化甚至是刪減。而這些老師也會在教授會計專業學生的時候沿用這種非專業化培養的教學思路,最終也使得本該是不同培養目標的學生學習這一套課程內容,極大地影響了專業化人才培養教學。由於會計專業與非會計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有着較大的區別,因此教學內容也應該做出相應的轉變。財務會計課程與其他課程不同的是,財務會計對於實務操作性擁有很高的要求,需要培養會計專業在工作崗位上的能力,這樣會計專業學生才能夠勝任相應的會計工作崗位。所以,高校財務會計課程應該注重會計實務操作能力的培養。而對於非會計專業學生的培養來説由於其未來發展方向與會計專業學生髮展方向不同,他們往往只需要根據會計知識來對信息內容進行決策,不需要擁有會計實務處理的能力。基於此在財務會計教學的過程當中應該突出重點,強調對會計專業學生實務操作能力的培養。(二)信息化課程設置不夠全面。互聯網擁有更加開放的生態,基於此所產生的教育教學也應該有更加全新的教育理念,傳統的實體教育教學模式或被現在互聯網教學所取代。隨着手機等移動終端的普及和發展,線上教學已開始逐漸走入人們的視野當中。傳統會計人才培養就是為了使受教育者能夠擁有紮實的會計理論知識與創新能力,成為優質的複合型人才。而在互聯網教育模式下能夠讓學生隨時隨地的參與學習,同時還能根據自身的需求個性化定製學習方向與內容,一定程度上加強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更能夠幫助實現會計人才培養目標。儘管現階段有不少高校教育的組織者已經開始對互聯網教育模式加以重視,但在一定程度上仍有欠缺。互聯網時代的會計教育不單是通過幾門網絡課程的開設來體現,更多的是需要培養學生的互聯網創新思維與理念,利用互聯網信息平台來幫助拉近自己與行業頂尖水平的距離,實現創新和突破性發展,這些才是現代高校所需要重點培養的內容。現在高校所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將會計教學與信息化內容進行有效的融合予以突破,絕大多數高手還沒有真正地將這點落實到位,沒有設置一個全面的信息化課程內容。在互聯網時代發展的背景下,電子貨幣結算、遠程會計核算、會計在線財務管理等不少電算化平台都是在學生對於信息化知識理解和運用的基礎上所衍生出來的,因此一旦高校在信息化課程方面有所欠缺,那麼勢必會影響互聯網環境下的會計教學,導致無法從根本意義上對傳統會計教學進行革新。(三)會計教學內容陳舊無法適應時代發展需求。隨着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會計知識的傳播與更新只會越來越快,傳統的實體課堂教學與實體賬目操作已經無法滿足當前市場急速變化的情況。會計人才培養急切需要一個能夠適應社會發展的全新理念和目標,儘可能地消除社會變化帶來人才培養的滯後性,建立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新時代會計人才。傳統高校一般將財務會計分為初級財務會計、中級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三門課程,這三門課程不僅內容上存在交叉重複,同時也沒有一個統一的認識。一些基礎的理論在三門課程當中都佔了不小的篇幅,內容上也沒有較為明顯的差異。除此之外教材內容方面也沒有與時俱進,不少現在常見業務仍舊歸納為中級與高級財務會計內容當中。同時絕大部分財務會計課程內容都是根據會計要素進行相應的分類與設置的。但是結合實際的生產生活來看,一筆經濟業務往往不可能是單一的會計要素確認和計量,這就使得一樣的經濟業務會出現在不同的章節體系當中,造成教材與課程內容的宂餘。這些重複課程內容不斷地在課堂上出現不僅浪費了教師寶貴的教學時間,而且也會導致學生出現牴觸和反感。除此之外,還有不少內容是基於整體對會計業務的總體描述,本該不進行內容上的拆分,但教材的設計上生硬地將這部分內容切割開,沒有很好地遵循教育教學規律。

三、互聯網時代下高校財務會計教學對策

(一)加強對互聯網的重視,設計全新的教學模式。互聯網是現在優秀人才培養的推進器。在基於傳統課堂教學的模式上,應重新對互聯網教育進行考量和設計,建立出一個更加符合當代會計人才培養需求的培養體系,從網絡基礎、管理系統、課程與教學三個方面全方位地開展互聯網信息建設,打造出一個更加符合當代學生髮展需求的會計人才培養模式。橙色至上要融入全新的互聯網教育理念,通過將傳統實體課程與網絡課程互相結合,進一步改善目前的教學教育環境,重構課程質量管理體系,將信息化教務系統融入專業建設當中。同時依託網絡支持與服務平台,進行師生互動、教學、評價、考核。以科學的會計人才培養目標,對會計教學進行重新的規劃與完善。

(二)完善互聯網高校財務會計教育管理與師資隊伍建設。在互聯網時代發展的背景下,傳統的教育管理理念需要得到突破和創新,然後在僅有的教育資源環境下通過互聯網進行相應的拓展教學,增強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同時,做到資源最大化利用。教育教學活動要側重網絡化、信息化、智能化,結合時代發展與人才需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進一步增強網絡化管理的意識,提高高校教師助理信息化內容的技術水平,加強對網絡資源的利用和篩選。在師資團隊建設方面,要堅持打造一批高素質高水平的新時代教師隊伍,通過各種手段來提高會計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與團隊修養,確保能夠做到課程教學上敢為人先、與時俱進、求實創新。作為互聯網時代的會計教師,首先要擁有動態創新的能力,能夠對傳統會計理論進行相應的拓展與演進,積極參與教育教學模式的變革,在互聯網視角下準確地掌握互聯網對當前會計行業所產生的影響和衝擊,積極探索創新並深入挖掘會計全員信息資訊同時將這些內容很好地傳達給學生。其次,教師要擁有良好的合作精神與開闊的視野。互聯網環境下的高校財務會計教學已經轉變為更加複雜全面的交叉性學科內容,需要不同學科的教師一起羣策羣力培養出符合新時代現代化管理建設的優質會計人才。現代財務會計不僅涉及了傳統領域的會計學,同時也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計算機、信息處理、網絡科學等內容,這就要求不同學科的教師能夠針對會計人才培養方向進行有效的知識融合與探討,幫助學生開拓視野,瞭解國內外先進的會計理念資訊的同時對會計行業在互聯網環境下的發展方向能夠清楚地認知。

(三)推進互聯網教育模式與傳統教育教學的融合。時至今日,社會對高層次會計人才的需求不斷變化,為了滿足當前網絡環境下會計人才培養和高等教育發展的需要,高校必須進行相應的教學改革,以保證互聯網與會計教育的有機結合。加強對學生計算機應用基礎能力的培養,幫助提高學生會計信息化方面的分析及處理能力。不同於會計電算化,會計信息化要求會計人才能夠在網絡信息實時性和集成性的基礎上,利用信息來提升決策的效率。未來複合型人才將會成為計行業重點需求對象,掌握傳統的專業知識基礎已經不是合格人才的全部標準。高校應更加側重於會計人才計算機基礎應用能力的培養,學會如何操作財務信息系統,擁有一定的網絡信息分析能力,最終實現人才綜合性培養。完善和優化會計課程體系,應對傳統教材內容和教學組織方式進行重新的設計,改變傳統考核方式。互聯網時代使得會計教育內容不斷趨向複雜化和專業化,教育方式也變得更加多元化,這些都給傳統高校財務會計教學帶來了巨大的衝擊和挑戰。教師要將傳統灌輸式的教學轉變為以學生為主要地位的課堂教學,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在課程上,也要設置更多具有開放性和創新性的課程內容,幫助拓展學生綜合素質。結合國內外會計理論的新出動態,結合互聯網環境背景,儘量採用一些案例分析與實務模擬的方法來幫助學生自主探討會計發展的主要方向,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

綜上,在互聯網時代下,高校財務會計教學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學校上下乃至社會整體的共同努力。基於互聯網信息技術上,學生擁有了更多的可能性,教師也要基於這些可能以學生教育和成長為導向幫助引導學生實現自我理想和追求,最終實現高校會計專業教育教學的內涵式發展。

省高校調研報告篇7

彙報內容概覽:

一、調研背景

二、調研內容與分析

三、調研總結

一、調研背景:

本課題調研以北京地區高校公共設施為中心,調研領域成輻射狀分佈。以北京為城市目標樣本,在全國範圍內,自南向北選擇廣州、上海、蘇州、天津、哈爾濱等樣本城市的公共設施進行調研分析。

省高校調研報告篇8

76.15%的畢業生選擇區內就業

近日,由內蒙古自治區自治區教育廳編撰的《20xx年內蒙古自治區自治區高校本科、專科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出爐,對內蒙古自治區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情況進行了調查、統計、分析。

20xx年內蒙古自治區共有高校畢業生109474人,其中,博士畢業生115人,佔畢業生數的0.11%;碩士畢業生5095人,佔畢業生數的4.65%;本科畢業生54104人,佔畢業生數的49.42%;專科畢業生50160人,佔畢業生數的45.82%。

從就業情況看,截至20xx年9月1日,博士畢業生就業率63.48%,碩士畢業生就業率54.05%,本科畢業生就業率86.54%,專科畢業生就業率89.75%。

在20xx年的畢業生中,女生佔畢業生總人數的55.17%,男生佔44.83%。

從就業情況看,男生的總體就業率85.41%,女生的總體就業率87.34%,女生總就業率高於男生。

20xx年內蒙古自治區畢業生就業分佈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從畢業生就業地選擇上看,多選擇北方省市,並主要以區內就業為主,區內就業畢業生數72085人,佔就業數的76.15%。區內就業主要集中在呼包鄂地區,佔區內就業數的58.27%,呼包鄂經濟帶對畢業生的吸納作用巨大。區外就業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魯地區,佔區外就業數的51.16%,北京市是畢業生出區就業的首選,而選擇到經濟發達的東南沿海省市就業的畢業生數較少。

在國家大力提倡“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背景下,內蒙古自治區20xx年畢業生中,選擇自主創業方式就業的研究生比例為零,本科生、專科生自主創業比例分別是0.17%、0.09%。與20xx年畢業生創業比例相比有所增加。説明內蒙古自治區畢業生自主創業意識在增強,但整體創業意識仍偏低,應繼續鼓勵畢業生創業,完善優惠政策和社會創業環境,同時繼續加強高校的創業教育。

20xx年,內蒙古自治區本、專科哪些專業的畢業生最搶手?本科就業率最高的是國小教育,專科就業率最高的是工商企業管理(企業財務方向)、汽車運用與維修,就業率均超過了92%。

哪些專業的畢業生最好就業呢?根據報告,本科的教育技術學、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音樂表演(空中乘務)、環境科學、動畫5個專業,專科的會計與統計核算、酒店管理、物流管理、電子商務、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軟件技術、食品加工技術、焊接技術及自動化、廣告設計與製作、數控技術等12個專業最好就業,就業率均超過95%。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yan/r39dk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