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學設計 >

國小音樂萬能説課稿(實用57篇)

國小音樂萬能説課稿(實用57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57篇《國小音樂萬能説課稿》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國小音樂萬能説課稿》相關的範文。

國小音樂萬能説課稿(實用57篇)

篇1:國小音樂説課稿

教學目標:

1.聽賞樂曲《森林水車》,感受樂曲主部與插部不同的音樂形象。

2.能記憶樂曲主部主題,並用自己的方式表現樂曲的結構圖式。

3.能運用不同的方式表現樂曲。

教學重、難點:

1.聆聽樂曲,用自己的方式表現樂曲的結構圖式。

2.教師啟發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現樂曲。

教學過程:

一、導入部分

1.教師以水車圖片及樂曲前奏中的水車音響引入樂曲《森林水車》。

2.如果班裏有農村的學生,可請他們介紹水車的作用。

二、聽賞樂曲主部主題A

1.播放樂曲《森林水車》主部主題A,學生感受主題音樂形象,邊聽邊看曲譜(黑板或投影上有主題曲譜)。

教師提問:

(1)主題A的節奏是舒緩的還是密集的?(比較密集)

(2)主題A是由什麼樂器主奏的?(小提琴)

2.再次播放樂曲《森林水車》主部主題A,並提問:主題A表現了什麼樣的情景?

學生根據自己的想象自由回答。

3.再次播放樂曲《森林水車》主部主題A,要求學生進一步熟悉主題旋律。

三、欣賞樂曲

1.初次完整聆聽樂曲。

完整播放《森林水車》樂曲,並提問:主題A在樂曲中出現了幾次?(三次)

樂曲《森林水車》中,主題A在樂曲中出現了三次。除主題A外,樂曲還有序奏、兩個插部(分別用B、C來表示)和一個尾聲構成。下面我們先聽序奏部分。

2.聽賞樂曲序奏。

播放樂曲《森林水車》序奏部分,學生感受音樂形象,邊聽邊看曲譜。

篇2:國小音樂説課稿

尊敬的各位專家、評委、老師們:

大家上(下)午好!我是今天的X號考生。

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法分析、教學程序等幾方面進行説課。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想對這教材內容説説自己的想法。

(本課的作用與地位、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學生的興趣點等)

本課是xx年級的________內容,它屬於_____________的範疇,為後面________知識的學習打下基礎/在此之前學員已經掌握了_____________樂理知識,會唱______節奏。學生在生活中經常接觸到______________,對某某內容並不陌生。學習這節課可以提升學生_________方面的音樂素養,為以後的生活打下基礎。

二、學情分析

模板一:根據國小生好玩、好動、好奇、好勝的特點。在學習中,我注意去引導和激勵學生通過音樂遊戲,律動,歌表演等一系列活動,使他們始終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及注意力。調動學生積極主動性,充分體現了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地位。

模板二:國小段的孩子在對音樂的感受和表現上:能對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種音響感到好奇有趣,能用自己的聲音對它們進行模仿。能聽辨不同情緒的音樂。在課堂上能夠在律動、集體舞、音樂遊戲、歌表演等活動中與他人合作。在創造方面能夠自制簡易的樂器。在評價方面能夠對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出簡單的評價。

三、教學目標

綜合教材內容及其他教學要素,我認為可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音樂新課標中明確規定了,三維目標中,音樂學科的首要目標是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知識與技能是最後,所以學員在撰寫目標的時候需要注意前後順序,以下教學目標的寫法給出了眾多參考內容,學員在撰寫時僅需選取一條即可)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豐富情感體驗,培養對生活的積極樂觀態度/2.培養音樂興趣,樹立終身學習的願望/3.提高音樂審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4、通過音樂作品中所表現的對祖國山河、人民、歷史、文化和社會發展的讚美和歌頌,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5、尊重藝術家的創造勞動,尊重藝術作品,養成良好的欣賞藝術的習慣。通過學習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時代的作品,感知音樂中的民族風格和情感,瞭解不同民族的音樂傳統,熱愛中華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音樂。

過程與方法:1、倡導完整而充分地聆聽音樂作品,學生在音樂審美過程中獲得愉悦的感受與體驗;啟發學生在積極體驗的狀態下,充分展開想像;/2、從音樂基本要素入手,通過模仿,積累感性經驗,為音樂表現和創造能力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基礎。/3、通過提供開放式和趣味性的音樂學習情景,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好奇心和探究願望,引導學生進行以即興式自由發揮為主要特點的探究與創造活動,重視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探究過程。/4、充分利用音樂藝術的集體表演形式和實踐過程,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在羣體中的協調能力。/5、將其他藝術表現形式有效地滲透和運用到音樂教學中,通過以音樂為主線的綜合藝術實踐,幫助學生更直觀地理解音樂的意義及其在人類藝術活動中的價值。

知識與技能:1、學習和了解音樂基本表現要素(如力度、速度、音色、節奏、旋律、和聲等)和音樂常見結構(曲式)以及音樂體裁形式等基礎知識,有效地促進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形成與發展。/2、培養學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學習演唱、演奏的初步技能;在音樂聽覺感知基礎上識讀樂譜,在音樂表現活動中運用樂譜。/3、以自由、即興的創作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學習淺顯的音樂創作常識和技能。通過認知作曲家生平及作品的題材、體裁、風格等,瞭解中外音樂發展的簡要歷史,初步識別不同時代、不同民族的音樂,加深對中華民族音樂的認識和理解。/4、認識音樂與姊妹藝術的聯繫,感知不同藝術門類的主要表現手段和藝術形式特徵,瞭解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的聯繫。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已學過的知識,認識音樂的社會功能,理解音樂與社會生活的關係。

(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學員任選一條即可)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把握情感目標

難點:某一音樂的表現形式

五、説教法、學法

新課標提出:音樂課應以“學生髮展為本”,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加強音樂實踐與創造。同時還強調了課堂上音樂與相關文化的相互融合與滲透。鑑於以上理念,我決定採用參與——體驗、情境——陶冶的情感教學模式,借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努力使學生在輕鬆愉悦、和諧互動的氣氛中主動參與學習,在體驗中感受和表現音樂,從而促進學生髮展。教學過程追求動靜結合、張馳有度,讓音樂真正走進孩子的心靈。再有,本課的編創等實踐活動穿插於各個教學環節中,唱中有創,動唱結合;聽中有創,邊聽邊動,自始自終都鼓勵學生的創新與實踐。

六、説教學準備

傳統的教學是以靜態形象為主,學生的學習會感到枯燥乏味,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卻能集音、形、色、動為一體,有效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興趣,這是其他手段不可比擬的。因此,本節課我準備的教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説教學設計

那麼到底要怎樣使我的音樂課堂成為學生享受音樂美的聖殿呢?我決定這樣安排教學過程:

【注意點:音樂課(學唱課)的特定模式:音樂歌曲導入——新歌學唱——歌曲處理——歌曲唱編——拓展延伸;音樂課(欣賞課)的特定模式:歌曲背景介紹——初聽歌曲感受情感——再聽歌曲感受旋律——跟唱歌曲創編延伸——介紹歌詞。但由於招聘考試一般考學唱課,我們將用學唱課為例,設定教學環節】

下面,我將分別來介紹這五個環節:

(一)律動表演,導入音樂課堂

首先,為了營造一種愉快、歡樂的氣氛,我讓學生在《 》的音樂中做律動進入教室,通過律動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吸引學生興趣。我會_________________ 作為課題導入。

當________________我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學唱歌曲

第二個環節,考慮到國小生活潑好動,注意力集中時間短的特點,在課題導入之後,我會直接講授這一知識內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學習之後,我會播放歌曲《 》兩遍,在學生學習之後,無論學生學習的結果和過程是如何,我都會給學生的行為給予肯定和簡單的點評。這個地方是我的教學難點,但並不是教學重點,因此佔用的時間並不長。

結束第二環節,開始我的第三環節,再這一環節當中,我的主要目的.是學生能夠基本會唱歌曲《 》,並且能夠有感情的演唱。由於先前已經有過兩遍的接觸了,我會告訴他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接着,再借用電子琴、音響等教具,在學生在反覆多次的音樂聲當中,對歌曲從陌生到熟悉,從而主動的把歌曲變為他們自己的東西。在這一環節,如果我發現學生有哪句不會唱,我會單獨挑出來講授一些技巧,並且讓同位兩人為一小組,互相學習演唱。

(三)歌曲處理

1、結束第三環節,我會繼續牽引學生進入第四環節,在這環節,我會直接提問學生:演唱了這麼多遍,你感覺這首歌曲是用什麼樣的心情來演唱的?

2、在學生説出是__________的心情之後,我會馬上抓住他們的思維,告訴他們,老師認為這樣唱會使音樂更好聽,那我們就帶着這種心情再把歌曲演唱一遍好不好,並且我還會採用獨唱、齊唱、對唱等多種演唱形式,讓學生有感情的表演,讓學生互相評價,。

(四)表演編創

在同學們能夠有感情、完整演唱歌曲的前提下,在通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引導,將學生的創造和表演能力發揮的本堂課的一個最高點,讓他們根據歌詞會編創一些簡單的舞蹈動作,比如:在這一環節可以分為7組分任務完成,在經過3-5分鐘的思考討論之後,然後分組表演。最後再找出7名有代表性的同學上台和着音樂共同演出,而下面的同學可以一邊手邊打拍子,邊和着音樂輕聲演唱。這也是本堂課的一個重點部分,這樣,在音樂聲當中,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畢之後,我的音樂課便輕鬆的完成了。

(五)拓展延伸

新課標要求,音樂課堂應該是綜合的課堂,“綜合”指的一是課堂上和綜合;二是課程的綜合,所以我會根據這一理念設計我的最後一個環節拓展延伸,加入到不同學科和教學元素,讓學生體驗音樂教學的延展性。

我的説課到此完畢,謝謝各位老師!

篇3:國小音樂説課稿

一、教材分析

這是一首富有田園風格的歌曲。歌曲以“晚風”為題材,生動地描繪了大自然的美麗景象。“夕陽的晚上”、“樹叢中的夜鶯在歌唱”……

抒發了孩子們對大自然的熱愛。歌曲為6/8拍,大調式,由三個樂句構成的一段體。曲調優美抒情,委婉動聽。第一樂句在弱起小節進入後以平穩的節奏展開,在第1小節和第3小節只作了上移一度的小變化,使得曲調在平穩中稍有起伏,似乎音樂一下子就把人們帶到了黃昏時刻、當晚風吹來時四周田野一片靜謐的情景之中,富有詩情畫意。第二樂句在四度跳進後,出現了全曲的最高音,旋律由上而下形成了一個較大的起伏,抒發了人們在美麗的大自然的情景之中象樹叢中的夜鶯一樣快樂的歌唱。第三樂句完全重複了第二樂句的旋律。把讚美、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得以進一步的抒發。

二、教 學 目 標

1.初步感受晚景,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

2.指導學生以輕柔的聲音演唱歌曲的第一聲部。

3.認識拍號6/8拍,懂得它的含義、強弱規律及指揮圖式。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唱會歌曲的第一聲部。

2.難點:注意每句的弱起拍,唱準歌曲的節奏。

四、教 學 準 備

電子琴、三用機、磁帶。

五、教 學 過 程

(一)組 織 教 學

1.師生問好。

2.複習歌曲《清晨》。要求隨着歌曲的錄音伴奏演唱。

(二)學習新 課

1.本課主題是朝夕,唱好了“晨”,現在唱“晚”。《晚風》是一首俄羅斯歌曲。聽聽晚上的景色美不美?——聆聽範唱。並談談聽後的感受。

2.複習已學過的三種拍號:2/4、3/4、4/4。它們的含義是什麼?強弱規律怎樣?怎麼指揮?這三種拍號的單位拍都是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晚風》的拍號是6/8拍,它的含義是什麼? 強弱規律怎樣?怎麼指揮?

3.複習已學過的三種音符:X X X.以四分音符為一拍,它們分別唱半拍、一拍、一拍半;以八分音符為一拍,它們分別唱一拍、兩拍、三拍。

4.全體跟唱第一聲部歌譜,注意每句的弱起拍,節奏要唱準。

5.大家流暢地唱好全曲。設問:哪兩句的曲調基本是相同的?

6.有感情地朗讀歌詞。

7.隨着錄音範唱輕聲地學唱。

8.再學唱一遍,請找出難唱的地方。

9.請會唱的同學或老師幫助教唱難唱之處。

10.教師指揮,隨着錄音伴奏,全體唱一遍。注意力度記號,以輕柔的聲音唱出其晚景。

(三)課 堂 評 價

請學生評價演唱的情況。

(四)課 堂 小 結

學了這課,你有哪些收穫?

(五)布 置 作 業

回去複習這節課所學的內容,預習第二聲部的演唱。

篇4:國小音樂説課稿

一、説教材

首先,我簡單説一説我對於教材的理解。《月亮》是湘教版國小音樂一年級上冊第七課的一首教唱歌曲。這是一首3/4拍,中速,情緒優美的朝鮮族童謠。學生通過學唱這首歌曲,能夠體會3/4拍的節奏特點,感受童真童趣,並與此同時加深對音樂的興趣。

二、説學情

作為一名教師不但要對教材有所瞭解,還要對學生的情況要有清晰明瞭的掌握,這樣才能在教學過程中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來我對學生的情況做一個簡單的分析。

國小一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對知識有着較強的興趣,對新事物有着較強的好奇心,但是,他們對於音階基礎知識和音樂基本技能掌握不足,並且自制力不夠,自主學習能力不是很強,所以需要在授課過程中多引導多關注。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適度的在講課過程中穿插一些律動等活動,學生能夠樂於學習,並通過對課程的學習,加深對音樂的興趣。

三、説教學目標

新課標指出,教學目標應包括“情感、態度、價值觀”、“過程與方法”以及“知識與技能”這三個方面,而這三維目標又應是緊密聯繫的一個有機整體,因此我設計的三維目標如下: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學唱歌曲《月亮》,感受歌曲優美的情緒,增加對朝鮮族兒歌的瞭解。

過程與方法:運用聆聽、表現、合作等方法,學生能夠完整地表現歌曲並提升音樂表現的能力。

知識與技能:能夠完整地邊演唱歌曲邊律動。

四、説教學重難點

基於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以及教學目標的設立,我確定本節課的重難點如下:

重點是能夠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難點是能夠唱準大跳音程並在演唱過程中配合節奏的擊打。

五、説教法、學法

為了更好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本堂課我採用的教學方法主要有:聆聽法、表現法、合作法。

六、説教學過程

接下來,我將着重介紹我對教學過程的設計。

本節課的教學過程我是這樣思考的,總的設計思路分為五個環節:情境導入——感受體驗——學唱歌曲——拓展延伸——小結作業。下面,我將分別來介紹這五個環節:

第一環節是新課導入環節

好的導入是成功的一半,為了培養學生的興趣、營造濃郁的音樂課堂氛圍。

上課伊始,我將採用情境導入法,教師創設情境,帶領學生一同演唱童謠《丟手絹》並提問學生這首歌是什麼類型的歌曲,通過學生的回答順勢引入本課課題。

這樣設計,可以激發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興趣,又將課堂思路引領到了本節課的授課內容中,從課下到課上形成了一個自然的、生動的過渡。

第二環節是感受體驗環節

感受體驗這一環節是本節課新課講授的第一個環節,我會結合學生的自身特點展開教學。

在這一環節,我會為同學們完整地播放一遍歌曲《月亮》,並提問同學們歌曲的情緒和速度是怎樣的。通過初聽,學生能夠説出大致的情緒和速度特點。隨後復聽歌曲並繼續提出問題:歌曲描述的是怎樣的畫面?在學生回答後,我會對學生進行總結並給予鼓勵性的評價,隨後簡單介紹歌曲。

通過這樣直觀感知的方式,同學能夠捕捉到最表面一層的音樂信息,充分發揮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為接下來的歌曲學唱做了良好的準備。

第三環節是學唱歌曲環節

學唱歌曲這一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點,新課標指出表現是學習音樂的基礎性內容,是培養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

這一環節,我首先設計了一個簡單的發聲練習,引導學生運用自然、圓潤的聲音進行發聲。

其次是教師範唱歌曲,學生跟琴小聲哼唱,邊唱邊感受音樂的旋律進行特點。之後,我會利用鋼琴彈伴奏的方式教會學生演唱曲譜,到旋律大跳部分我會通過柯爾文手勢配合鋼琴引導學生唱準音高,隨後帶領學生練習擊打三拍子的節奏,並引導學生嘗試將節奏擊打與曲譜的演唱配合起來。之後我會帶領學生大聲有感情地朗讀歌詞,體會歌詞中所表達的情緒。

最後我將彈琴帶領學生跟着伴奏將歌詞代入曲譜完整演唱歌曲。

通過這樣的設計,可以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學會本課的歌曲,並掌握相關知識,同時學生還可以主動地投入到教學過程中來,從而更快速地解決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

第四環節是拓展延伸環節

這一環節我將引導學生組成四人一組的小組,給同學們留5分鐘的時間,為所學的歌曲加入身體律動,之後請同學上台進行展示,對於展示成果我將首先請同學們互相給予評價,之後我會對其進行總結並給予鼓勵性評價。

這樣做同學們既能夠對新學習的音樂作品進行鞏固,也能夠加深對3/4拍節奏律動的體會。

第五環節是小結作業環節

好的結尾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在課堂總結部分我會請同學們思考並回答本節課的收穫,在作業部分我會佈置一個開放性的作業,請同學們將所學的歌曲唱給自己的家長聽,把歡樂的情緒傳播給更多的人。

篇5:國小音樂説課稿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彩雲追月》。

教材分析:

本課是面向國小四年級學生,所用教材是湘教版新編教材民樂合奏《彩雲追月》。《彩雲追月》是一首國樂精曲。整個樂曲以富於中華民族色彩的五聲性旋律,形象地描繪了浩瀚夜空的迷人景色,曲調悠揚而抒情。

根據課標的要求,結合教材確定本節課教學目標如下。

1.聽賞民樂合奏《彩雲追月》,感受樂曲所表現的意境,體會中華民族音樂的獨特意韻。

2.熟悉音樂主題並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主題的演奏活動。

本課的重點、難點是:引導和啟發學生對整首樂曲的情感體驗。有效的組織好學生參與演奏活動。

學法指導:

為了突破教學重、難點,我的教學設計是以聽為本,重情感、美感。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並自由發揮,從而使學生學得生動活潑。讓學生在音樂活動中加深對音樂的體驗。

本課的教學過程我是這樣思考的:

整堂課以“皓空美景”為情境背景展開。其環節包括“初步感受——主題欣賞——參與快樂的小樂隊——拓展欣賞”。通過一系列活動的安排,讓學生在輕鬆的氣氛中主動的學習音樂,並從中使自己的感受美的能力得到提高。

首先,初步感受。輕快的音樂,讓人輕鬆充滿遐想。巧妙利用多媒體手段,展示兩幅圖,一靜一動。教師提問;“你覺得剛才播放的音樂更適合表現哪幅圖?為什麼?”音樂是通過聽覺來感受的,教師出示課件,兩幅圖對比明顯,學生能輕易的感受出不同,為聽賞奠定一個基調。再次聆聽音樂,聽辨主奏樂器及瞭解演奏形式。培養學生聽辨出常見的中華民族樂器的音色是音樂欣賞課一個內容,而運用任務驅動式的教學方法,更能激發學生聽賞音樂的興趣。在聽辨主奏樂器後,要求學生模仿演奏。這個設計的目的,一方面提高學生的興趣,加深對樂器的瞭解;另一方面為後面的律動做好準備。最後一個環節是為音樂取名。由於前面的鋪墊,學生能把握住音樂的基本意境。同時音樂具有不確定性,每位學生都有其個性化的理解。這一環節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同時自然的引出本課的課題。總的來説,第一部分在創設的情境中,通過選圖畫、説音樂;聽辨主奏樂器及演奏形式;取名字三個環節層層推進,讓學生在設計的活動中不知不覺的加深對音樂的印象,使學生通過音樂描繪的情景展開想象和聯想,從而完成對音樂所表現的意境的理解及認識。達到這一部分的教學目的。

第二部分,主題欣賞。為了完成好教學任務我做以下設計:唱熟主題後引導學生找出旋律的特點(既民族五聲調試);找出節奏上的特點(即切分節奏)。並用這個節奏型隨音樂律動。通過前面的鋪墊,學生能輕易地並背唱音樂主題,併為後面的音樂活動做好準備。通過主題音樂的學習,讓學生進一步熟悉音樂,加深對音樂的理解及認識。

第三部分:參與快樂的小樂隊。本課的教學重點之一就是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主題的演奏活動。樂隊的組建對一般的四年級教學班來説是一個困難。本設計另闢奚境,從打擊樂入手,降低了學生演奏的難度,提高了學生的參與率。首先,教師出示打擊樂器,引導學生用打擊樂器為樂曲設計伴奏。通過這一環節,充分的發揮了學生的創造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然後,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由選擇一種節奏型練習,為樂曲伴奏。最後,演一演。老師或有器樂特長的學生演奏主旋律,其他同學節奏伴奏。這個環節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使之積極主動的投入到整個欣賞活動中去,盡情地表達對樂曲的感受。

最後一部分:拓展。欣賞多種版本的《彩雲追月》。同一個音樂素材,通過不同的修飾手法展現出了別樣風情。通過這一環節拓寬了學生的音樂視野,同時又折服於中華民族音樂悠長的歷史和深遠的影響力,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對民族音樂的興趣與自豪感。

以上是我對歌曲《彩雲追月》的教學設計和理解。肯定還有許多不足之處,敬請各位老師多提寶貴意見,謝謝大家!

篇6:國小音樂説課稿

一、説課內容

本課內容是人民音樂出版社二年級第三冊第五課《勞動歌》中的“不再麻煩好媽媽”。

二、説教材

1、教材分析

《不再麻煩好媽媽》這首兒童歌曲,採用2/4拍,六聲C宮調式,六樂句組成的一段體結構。

歌詞以第一人稱的口吻,道出了小朋友的心理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再麻煩媽媽了。歌曲按語言的節奏一氣呵成,旋律親切、流暢,歌詞真摯、感人,到出了小朋友的心理話,表達了懂事的小朋友對媽媽的愛與感激。

2、教學目標

(1)通過聆聽、律動等形式感受輕鬆的氛圍,體會勞動的快樂。

(2)聯繫實際生活,在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表現力和創造力。

(3)用聽唱法學會歌曲,在自由的歌唱中獲得愉悦的感受與體驗。

3、教學重點

體會長輩的辛勞,參與創編和表演。

三、説教法學法

教法:以審美為核心,以興趣為出發點,根據二年級的年齡特點,以學生喜歡的動畫片《白雪公主》中七個小矮人的勞動及自己在家裏的表現作為音樂素材,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並採用了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積極引導學生採取多種學習方式感受體驗歌曲,以情景教學為主線,為學生創設豐富的學習情境,為學生提供探究表現的學習空間,同時教師充分引導學生感受歌曲情感和音樂風格,發揮教師的潛移默化的作用,用教師的情感火花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更進一步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表現願望。

學法: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勞動素材和相關的音樂素材,學習、探究、表現歌曲情感內容。通過自主合作、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音樂實踐的活動中,有效地提高音樂感受力、表現力及合作創新的精神,從而得到美的薰陶。在學習歌曲的過程中,主動探究的學習歌曲,善於發現問題並能及時的解決問題,並且學會蒐集生活素材,運用已有的知識和技能,以小組合作的形式,發揮集體的智慧,為歌曲進行多種形式的創編表現,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創造思維能力及團結合作的學習精神。

四、説過程

1、課前激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生動學習和探究的精神力量,引入是教學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可以使學生注意力集中,激起學生學習興趣、慾望和情感。所以課前我安排了聽音樂進教室,之後有利用聆聽《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這個好聽又有趣的童話故事,直接引領學生進入本課的第一個環節,聆聽動畫片《白雪公主》中《勞動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課伊始,趣已生”的效果。

2、體驗模仿

首先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隨着《勞動歌》的音樂,自由的模仿七個小矮人在礦山努力勞動的各種動作,其目的:創設良好的音樂學習情境,使學生在自己創設的音樂情境中學習,感到很有情趣,同時也讓學生體會了勞動的樂趣,併為學習歌曲作好了鋪墊。2、編創活動

在21世紀的今天,人人是創造之人,時時是創造之時,處處是創造之處。教師在教育中就要充分地為學生創設環境和氛圍,使學生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想法,有可能按照自己的設想去實踐、去探索。

這個環節我從學生實際生活出發,引導學生按照一定的節奏和內容,提取自己生活中的實際歌詞,鼓勵學生的創作激情。如:一開始先讓學生説一説自己在學校和家裏都會幹什麼,然後再出示四句歌詞“自己穿衣服呀、自己穿鞋襪呀、自己疊被子呀、自己梳頭髮呀”,通過按節奏讀歌詞、聽琴模唱歌詞唱熟這四句歌詞,同時又通過找前兩句和後兩句的旋律的不同,培養了學生的聽覺能力。緊接着我又讓學生從自己的實際生活出發,引導學生按照一定的節奏和內容,提取自己生活中的實例並創作出新的歌詞,鼓勵了學生的創作熱情,也為本課歌曲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3、實踐體驗,學習歌曲。

(1)我利用談話的方法導入新課的學習:你們會做這麼多事情,你們的爸爸媽媽一定會感到非常欣慰,他門工作了一天,回到家裏,你們應該説點什麼呢?”

(2)學生們即興發言,充分表達出自己與爸爸媽媽的真摯情感。

(3)聆聽歌曲範唱。

教師用音樂激起學生內心對媽媽的愛,用環境的薰陶引導學生將內心的愛用語言表達出來,再將這些真情實感化作一首歌曲獻給媽媽。本課的引入部分一下子抓住了孩子的心,喚起學生內心的真實情感,將他們帶入了情感世界。

(4)學生認讀歌詞,明確已經學會的樂句和沒有學會的樂句。

(5)聽琴模唱學習歌詞。

在這一環節中,教師及時糾正聽唱時學生自己出現的錯誤,這樣更能讓學生加深印象。

(6)演唱創編歌詞。

(7)完整的演唱歌曲。

在這個環節中,我要求學生演唱歌曲時,先讓學生找出歌曲中的關鍵歌詞,讓學生甜甜地叫聲“媽媽”,親切地對媽媽説“您歇會兒吧”,體會自己會做好多事時的自豪感覺,疼愛地對媽媽説“不在麻煩您了,親愛地好媽媽”。教師緊緊抓住了“情”字,引導學生將這些感情帶到歌聲中,讓他們有表情、深情地演唱歌曲,表現他們內心的真情實感。

另外,我又要求學生在演唱第一段時按照書中的歌詞演唱,第二段演唱自己創編的新歌詞。讓學生對歌曲有了進一步的感受,從而達到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用親切明朗的聲音演唱歌曲,表達了對媽媽的一片深情這一教學目的。同時學生也會感到能演唱自己創編的歌詞心裏有一種自豪感,更體驗到了成功創作的樂趣。

(8)情緒處理:情感體驗。

為了進一步激起學生內心的真摯情感,我對學生説:“同學們唱的非常好聽,如果你們的爸爸媽媽聽到了一定會非常高興,可現在你們的爸爸媽媽不在這裏,那讓我來扮演你們的媽媽,好嗎?讓我來感受一下,誰唱的最動聽、最感人!”這時學生們會盡情的演唱歌曲,並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

4、小結下課。

教師聽完學生的演唱,發自內心的對學生説:“我太感動了、太幸福了,真羨慕你們的媽媽,有你們這樣懂事、可愛的孩子,老師也希望你們都能做關心別人、熱愛勞動的好孩子。在此,老師也要為世界上所有的媽媽獻上一首詩。”這時教師在《燭光裏的媽媽》的伴奏音樂下朗誦《獻給媽媽的愛》再次抒發出對媽媽的愛。

篇7:國小音樂説課稿

一、説教材。

這節課,我講的內容是人民音樂出版社五年級第九冊第二課的歌曲《蘋果豐收》。這是一首朝鮮族民歌,曲調明快活潑、熱情奔放,表現了在蘋果豐收的季節裏姑娘們喜摘蘋果時歡樂的勞動場面。

二、説教法。

這是在我校開展小班化教學以來,我首次以小班化教學模式來完成的一節公開課,整節課,我都採用了小班化的流程來進行,如,交流前置性作業,我通過蘋果梨的學習導入本課,互助探究,我通過組內對個體學習能力的分析,為自己制定學習時間,並在規定時間完成學習任務,由我來進行檢查,並指導學生在這個基礎上進行提高,達到這節課的基本學習要求。分層提高,通過學生對自己在組內的角色進行分析,選擇學習任務,完成學習任務,達到進一步發展的目標。總結歸納,通過學生對自己在本節課上的表現,為自己做一個評價,使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能力有一個綜合的評估,為自己在今後的學習過程中,制定怎樣的學習任務形成一個標準。鞏固檢測、佈置前置性作業,在本課的最後,我為學生布置了前置性作業,為下節課學習歌曲《雨花石》做準備。

三、説學法。

對於學生而言,通過分組合作的方式,通過自學來完成歌曲的學習,雖然不是很陌生,因為這樣的學習小組很早以前就存在了,但是小班化教學模式,對每一個學生在小組內的角色和對自己所要完成的學習任務提出了更明確的要求,也使學生產生一種“使命感”和“任務感”就像很多人喜歡打遊戲,急着完成任務升級過完一樣。

四、説教學過程。

首先,結合時事政治,即州慶導入本課,完成前置性作業,過渡到歌曲的教學,再通過分組合作,完成更高的學習目標,之後,引導學生為自己提出更高的學習任務,然後,再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評價,最後佈置性作業,結束本課。

篇8:國小音樂説課稿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

首先感謝三所學校的領導為我們創造了一個學習與交流的機會。通過這次活動,我在其他老師身上學到很多知識,這在我以後的教學中可以説是一份寶貴的財富。衷心希望以後有更多的機會進行交流與學習!下面是我關於這一課的説課——

一、説教材

《音樂巨人貝多芬》是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課內自讀課文。第三單元是名人故事單元,學習這類題材的課文,要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探尋人物的足跡,學習他們的精神,這樣才有利於學生的健康成長。本課敍述的是音樂巨人貝多芬,學習這篇課文,營造審美氛圍,從貝多芬的肖像入手,讓學生對貝多芬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和感受。 “相由心生”,貝多芬的外貌是他的心靈世界和獨特個性的折射,激發學生對人物做進一步的瞭解。貝多芬對待扼運的態度,與命運抗爭的崇高勇氣和在苦難中造就的偉大品格對學生能起到一定的薰陶感染作用。

二、説目標

根據課文內容與教學實際,我設計了本課的三維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學習人物的肖像描寫的技法——“形神兼備”。

2、理清文章脈絡,把握文章內容。

過程和方法:

1、學習運用勾勒外貌和語言描寫刻畫人物的寫法。

2、引導學生從感受人物的肖像描寫進而深入人物的內心世界。

情感態度價值觀:

學習貝多芬與命運抗爭的頑強的精神,培養學生堅強樂觀的人生態度。

教學重難點:

理清文章脈絡,把握文章內容,學習運用勾勒外貌和語言描寫刻畫人物的寫法。

三、説過程

1、以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激情導入,然後介紹他的生平。通過這個環節,讓學生了解貝多芬的生平、作品及影響。

2、本單元的重點就是通過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為此我設計了第二個環節——學生自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通過教師引導,學生對課文有一個整體的把握,這對精讀品析課文做了有利的鋪墊。

3、在整體閲讀基礎上,學生精讀課文品析人物形象。為此我設計了一個問題:我從 看出貝多芬是一個 的人。學生通過教師引導對課文的信息進行細緻的篩選,從而對人物形象也有了一個立體的感知。

4、人物形象的感知如此的立體,這得益於作者對人物形象的精到的描繪,特別是對人物肖像的描寫。在教師的指引下,學生再讀有關貝多芬的肖像描寫的句子,總結描寫的要點,並進行實踐環節:請學生進行人物速寫,選取同班同學,描寫外貌,三五十字即可,不提及姓名,文成朗讀大家一起猜,同時我適當點撥寫法得失。

5、語文在於積累,教師要實時指導學生知識的遷移,為此我先設計了一個問題——你還知道哪些像貝多芬一樣,身患疾病,不向命運低頭,自強不息的強者?你瞭解他們多少故事?勾起他們探求這些人偉大事蹟的渴望,並結合教學實際,我選取了《名人傳》《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的世界——無聲 無光 無語》《我的生活——海倫凱勒自傳》《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幾篇勵志書籍,讓學生課外閲讀。

四、説教法

1、根據張志公先生關於語文課“是以知識為先導,以實踐為主體,並以實踐能力的養成為依歸的課”的思想,我確定了自己閲讀教學的課型——“五步推進式”教學模式,即“資料助讀-整體感知-精讀研討-學練鞏固-積累遷移”。這種教學模式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即對閲讀材料由淺入深的理解過程。從教讀過程來看,既是傳授知識的過程,更是運用知識進行訓練的過程。教師主導、學生主體地位也都得以體現。

2、孔子説:“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興趣在教學中的積極作用。特別是導入,教師利用鮮活的導語,引起學生的興趣,自然的轉移到教學的活動中,是一堂課順利進行的前提保證。為此根據本課的特點,在課前播放貝多芬的代表作《命運》,一是激起學生對音樂的感知,二來也為學生探究本文做了心理準備。

3、以讀為本,運用各種朗讀法,欣賞品味文章。“讀書百遍,其意自見”文章的語言比較地生動傳神,也有一些含義比較深刻的話,不可能光靠着語言的傳達給學生,在這種説不出、道不明的情況下,只有通過學生多次的朗讀來引導他們自主地欣賞品味這些語言,教師靈活地運用快速閲讀、默讀、齊讀來感受文章的語言美和其中的`內涵,在讀中培養朗讀能力。

4、重視學生能力的養成,文本就是例子,教師要善於運用這些例子對學生進行寫作能力的指導,本課就利用學以致用這個環節,讓學生得到“漁”。另外,語文在於積累,教師應依據所學知識,引導學生知識遷移,轉化學生的智力和能力並進行思想教育。讓學生知道,不僅在課堂上、在教科書中學語文,還要在課堂外、在生活中學語文。

5、根據語文學科特點創設有助於師生對話、溝通的教學情境,營造民主、和諧、互動、開放的學習氛圍,激發他們的語文學習的興趣。教師採用激勵語言引導學生主動、合作學習,組織多種形式探究、討論、交流等活動,培養髮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説評價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做到賞識學生、全員參與、共同發展的目標,為此,老師就必須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運用鼓勵性的語言和手勢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提問和回答,教師始終給予積極性的評價,即使學生的答案不夠準確甚至完全錯誤,教師也會面帶微笑地鼓勵他們,點評要適宜。這樣就能全員參與積極提高。事實上我的學生也真的讓我刮目相看了。

此外,還要鼓勵學生全員參與學習活動,特別是我們班級中的學差生,讓他們在一個寬鬆和諧的氣氛下,勇敢地表現了自己。

篇9:國小音樂説課稿

一、教學目標:

1、能夠注意聆聽描寫小動物的歌曲,知道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人與動物應和諧相處。

2、能夠用親切、柔和的聲音演唱歌曲,能把握好各樂句的音準,完整演繹歌曲並能在歌聲與表演中表達出對小動物的愛護之情。

3、在聆聽過程中嘗試用動作表達自己想象中的動物形象。

教學重難點:能夠把握好兩句音準,唱好兩句“啦啦啦啦啦”,能掌握休止符的運用。

三、教學準備:

錄音機、多媒體

導入

播放《動物説話》A、你們聽到了哪些小動物在跟我們打招呼?(雞、鴨)

B、誰能來模仿它們的叫聲?

C、在我們的生活中你還能模仿其他哪些小動物的叫聲?(汪汪、喵喵、咩咩、呱呱)

小朋友的生活經驗真豐富,()下面我們來做個遊戲

遊戲“我變你也變”遊戲的玩法是要根據我的聲音力度來回答,我來問,你來答

(小雞説話嘰嘰嘰、小鴨説話嘎嘎嘎、小貓説話喵喵喵、青蛙説話呱呱呱、小羊説話咩咩咩、小狗説話汪汪汪)

新授

初聽(播放歌曲)A、老師這兒有一首非常好聽的歌,你聽誰在叫?

B、好的讓我們大家一起用好聽的聲音學着叫吧!(課件2)

教師教學一遍 ——師生合作一遍,邊叫邊用手打擊節奏××(小貓喵喵、小雞嘰嘰、小鴨嘎嘎、小豬嘟嘟)

C、學生學完叫聲,教師隨後加唱“啦啦----”,教師用手勢劃節奏線(課件3)

(聽到小朋友優美的叫聲,我都忍不住唱起來了)

D、師生合作

學生叫動物的聲音,教師唱“啦----”

你們想不想跟着琴聲學老師唱一唱

E、教師彈琴,學生跟唱前半部分

F、師生合作唱 ----男女生合作

2、復聽(錄音機)

A、小朋友唱的真好,現在讓我們完整的聽一遍錄音,仔細聽聽它們的叫聲在告訴我們什麼呢?

B、交流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課件上的歌詞(課件4、5)

C、一句一句解決念清楚,解決附點問題,逐句唸完整,

學生跟念——師前生後合作念——師後生前合作念

D、逐句跟琴唱後半部分(課件6)

E、解決難點

你最喜歡哪個叫聲後的故事?你能來唱唱嗎?

3、再聽一遍錄音 ,聽聽那部分唱了2遍(課件7)

(出示反覆記號讓學生認識,講講作用)

4、請小朋友完整的跟琴唱(課件8)

5、跟錄音唱(讓我們跟錄音裏的小朋友賽一賽看誰唱的更動聽)

6、師生合作唱——男女生合作唱

三、創編活動(課件3)

A、下面我們來模仿一下歌曲的前半部分來創編歌曲,請小朋友們四人一組,每人編一種小動物的叫聲,啦啦啦一起唱,等一下請小組來表演

B、小組表演

四、小結(課件9)

今天我們的音樂課堂帶來了那麼多的小動物叫聲,它們的叫聲是在向我們人類傳遞信息説它們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要愛護它們,瞧!它們在向我們問好呢-----

篇10:國小音樂説課稿

一、説教材

《小螺號》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第八冊第四課《水上的歌》中的歌曲。它是本課的的重點教唱歌曲。第四課共需三課時進行,下面我説的是第一課時的內容,它緊緊圍繞《小螺號》。《小螺號》是一首曲調歡快活潑的兒童歌曲。歌曲富有童趣地通過“小螺號嘀嘀嘀吹”抒發了少年兒童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等美好心情。歌曲為2/4拍、羽調式、二段體結構。

二、説教學內容

本節課具體內容包括:

1、感受、學唱歌曲。

2、處理、編詞表演歌曲。

3、拓展歌曲,延伸教育。

三、説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有三個:

1、認知目標:學習並掌握用上滑音、波音裝飾演唱《小螺號》,使歌聲更具有活力更動聽。

2、能力目標:創新發展歌曲,啟發引領學生能自己編詞演唱,大膽參與,自信表演,展現創新火花。

3、情感目標:在歌曲演唱、處理與創新中,自然滲透“愛”的教育,激發少年兒童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熱愛親人等“愛”的美好情感。

四、説教學重點

1、能運用裝飾音完整地唱好歌曲。

2、激發學生編詞創作的靈感。

3、滲透“愛”的情感教育。

五、教學難點

啟發和引領學生能自信地編詞和表演。

六、教學準備

CAI課件、多媒體教學光盤、鋼琴、一串串製作的假魚、小海螺等。

七、説教法

根據新課改理念,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要做學生的引領者、合作者、參與者和促進者。根據新的《音樂課程標準》所倡導的完整而充分地聆聽音樂作品,是學生在音樂審美過程中獲得愉悦的感受和體驗,啟發學生積極參與、展開想象,大膽創新。我採用了感受鋪墊法、啟發引領法、比較法、發現法、激趣法、討論法等各種靈活多變的方法,使學生能主動學習,積極探究,合作互動,共同發展。為激發學生的興趣,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設計製作一套課件,不用粉筆板書。歌曲曲譜、樂譜知識中的符號、歌曲動畫等全部用多媒體大屏幕展示,使學生感到形象、美觀、直觀、生動。

八、説學法

為了在學生中形成“我要學”的寬鬆、民主、和諧的氛圍,根據教師教法的確定,學生將在老師各種靈活方法引領下通過感受欣賞自然而迅速的學會歌曲唱法;通過探究、討論、發現去主動學習;通過合作、想象去創新發展歌曲,並得到愛的情感教育。

九、説教學程序

(一)、激趣活動:課堂一開始,我要利用歌曲中的主要節奏,編成律動讓學生模仿。點燃學生的興趣之火,激發學生信心,感受學習快樂。

(二)、感受、學唱《小螺號》。

1、情景小故事導入。

剛才同學們的表現相當棒,老師要給大家一個小小的獎勵。請閉上眼睛聽這是什麼聲音?(老師吹螺號)同學們聽出來的嗎?下面老師就要獎勵大家一個愛吹小螺號的小朋友的故事,想聽嗎?這位小朋友名叫濤濤,他生活在大海邊,是漁民的兒子。每天早晨阿爸迎着朝陽,出海打魚,到了傍晚,阿爸伴着夕陽,滿載而歸。一家人的生活幸福又快樂!對於濤濤來説,最大的快樂是每天晚學後,來到大海邊,欣賞着美麗的海邊風景,深情地吹起小螺號,螺號聲聲換船歸,盼望阿爸快快會!同學們聽濤濤又吹響了嘀嘀嘀的《小螺號》。(放動畫歌曲《小螺號》。)

2、反覆欣賞範唱。

根據音樂新課改的理念要引領學生完整而充分地多次聆聽音樂作品,讓學生在感受欣賞中不自覺的就能學會歌曲。原因很簡單我們學會一首歌曲大多都是聽會的,並非是先學歌譜,再學歌詞。新課程重感受默化,輕專業技能。因此我設計了三次欣賞動畫歌曲,每次欣賞之前提出設問;如1、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2、歌曲的“景色”是怎樣描繪的?3、出示歌譜。邊看邊聽,然後回答歌曲傳達了什麼情感?通過學生的回答,教師進行總結和完善以上的問題。

3、學唱歌曲。

(1)學唱歌曲第一部分。

在學習中引領學生尋找、發現上滑音出現了幾次,並通過老師運用和不運用演唱的比較,讓學生總結出運用上滑音更能表現出歌曲歡快的情緒。

(2)學唱歌曲第二部分。在學唱中引領學生尋找新的記號波音,並通過比較演唱讓學生更能感受到波音更能使歌曲表現出大海的遼闊、海灘的無際、美好的心情。

(3)老師伴奏,學生初步完整演唱歌曲。

(三)、表現歌曲。

(1)根據學生素質和表現,即興利用齊唱、對唱、領唱等等形式,進行各種歌曲演唱處理、表現。

(2)啟發學生唱好上滑音和波音,並運用正確的聲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表現出漁家兒童對幸福生活的熱愛之情。

(3)引領全體學生到前面來自由發揮進行動作表演,教師給與激勵。

(四)、拓展歌曲,創作表演。

1、引領學生想象生活中有很多聲音,如自然的風聲、雨聲、雷聲,各種動物的叫聲、火車、汽車等物體發出的聲音等。請各小組堂論、創作的新歌詞,並劃分小組引領學生展開想象,大膽創編歌詞,展現創新能力。

2、分組進行展示,其他小組同學進行評價。

3、老師出示為歌曲創作的第二段歌詞:小螺號,嘀嘀嘀吹,阿爸聽了架船歸,小螺號,嘀嘀嘀吹,阿爸聽了笑微微。小螺號,嘀嘀嘀吹,歡唱收穫多,小螺號,嘀嘀嘀吹,歡迎阿爸凱旋歸羅。甜甜的生活,暖暖的親情,見到了親人,笑開顏也。

4、師生各扮角色發唱不同的樂句,進行創新演唱歌曲。

5、創編表演親情故事。可以老師扮演阿爸、一男孩扮演濤濤,一女孩圍上圍巾扮演阿媽,即興發展表演親情故事。比如面對滿載而歸的阿爸,濤濤怎樣表現出喜悦,回到家裏阿媽做了什麼好的飯菜,備的什麼好酒,一家人和和樂樂吃完飯後,濤濤是怎樣給阿爸解乏的等等,在表演中教師要不斷的引領劇情的發展,及時引出發展的話題,使表演有看點,又能達到自己預設的教育目的。

(五)、總結評價,延伸“愛”教育。最後,老師要給與學生充滿激勵的評價,並繼續延伸“愛”的教育。可問學生,你們平日在家裏怎麼向爸爸媽媽傳達愛心的?最後老師可以有感情地教育學生説:願同學們個個都是愛心小天使,在學校、家庭、社會上處處去關愛他人,幫助他人,只要你心中有愛,你就會伸出千萬隻手去幫助別人,同時你也會得到千萬隻手對你的幫助。希望同學們的愛心象陽光一樣播撒到每一個角落,祝願同學們人人都成為有愛心的公德小模範!同學們,再見!

篇11:國小音樂説課稿

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上午好!我是一號考生。我説課的內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義務教育國小音樂教科書六年級下冊的一首歌曲——《捧一束鮮花獻給你》

根據新課標理念,音樂教學要以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因此,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以及教學過程四個方面加以説明。

一、説教材

在正式內容開始之前,我想先來談談對教材的理解。《捧一束鮮花獻給你》是人教版國小音樂六年級下冊的一首唱歌課。全曲表達了學生對老師滿滿的感激之情,是一首中速、優美、深情地兒童歌曲。

二、説學情

六年級的學生在其生活範圍和認知領域都有了進一步擴展,體會、感受和探究合作的能力也有所增強,因此,我準備以新課標中,強調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造這一理念為指導,採用多媒體教學法、討論法,引導學生不光學會唱,還能進行簡單的設計表演。

三、説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學情結合學生實際,我確立瞭如下教學目標:

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體會歌曲中表達地對老師的感激之情。

在完成過程與方法時,通過對歌曲的學唱,學生能夠自己完成演唱設計。

知識與技能方面,認識切分音節奏型,掌握切分音的強弱規律。

四、説重點難點

我的教學重點是:學生能夠完整地、有感情地、較自信地演唱歌曲。

而難點是:掌握休止符的正確演唱方法。

五、説教學方法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順利完成教學目標,我將採用音樂欣賞法、討論法和練習法相結合進行教學。

六、説教學用具

因此,我所用到的教學用具有:多媒體和鋼琴。

七、説教學過程

下面,是本次説課最重要的部分——教學過程。

六年級的學生即將面臨着畢業,和老師也有着最多的.回憶。因此我會向大家提出問題,比如説:同學們,在國小六年裏,大家和老師們都有哪些美好的回憶啊?請舉手告訴老師。由此引出今天的課題——《捧一束鮮花送給你》。

接下來,是新授環節。首先帶領大家聆聽三遍歌曲,請同學們思考,這首歌的情緒、節奏節拍及歌詞內容是怎樣的?在對旋律有了一定印象之後,請大家跟着音頻範唱,指出範唱過程中難以掌握的旋律,這也是我的教學難點。我會將這段旋律在黑板上展示出來,請同學們看着黑板和我一起解決。因為這裏出現了之前沒有學過的休止符,所以比較難唱。我會生動地告訴大家:休止符,圓圓個,它出現,就停住。接着加入節奏、旋律、歌詞分三遍進行教唱,待同學們對這段旋律有所掌握之後邀請大家和我一起完整地演唱這段旋律。這時,學生們對學唱的熱情更加強烈,所以我會馬上請同學們加入動作,完整地、有感情地跟着鋼琴演唱一遍。比如説(動作示範)

根據新課標倡導的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個性發展。我會請每一個學生髮散思維,為歌曲設計領唱與齊唱。接着,請同學們在課後自己動手,做一份小禮物送給老師們。

最後,播放歌曲,大家放聲歌唱。本堂課就會在美妙的音樂聲中愉快地結束。

篇12:國小音樂説課稿

一、説教材

1、教材:《留給我》選自義務教育人教版國小音樂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

2、教學內容:學唱歌曲《留給我》

3、教學目標:

①引導學生用自然、真摯的歌聲演唱歌曲《留給我》。

②通過演唱歌曲,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良好的審美情趣。

③教育學生保護環境,拯救地球,從我做起

4、教學重難點:

①歌曲中出現的附點音符和切分音。

②在歌曲演唱是出現的回聲應該如何處理。

二、説教法

1、緊緊圍繞教學大綱,教材內容,深入挖掘快樂的因素。

2、遊戲與音樂緊密結合。始終把音樂放在重要位置,遊戲、音樂、動作、情節都是為了加深兒童對音樂的感受與體驗。

3、創設情境。我運用多媒體課件創設了一個與歌曲相配合的情境,加深了孩子們對歌曲情境的體會。方法生動,簡潔。

4、激勵創新。在教學中,我重視學生的表現力和創造能力。鼓勵學生主動參與音樂、體驗音樂,這種學習方式不但使知識掌握得更牢固,還使他們獲得快樂,並享受了成功的歡愉。

三、説學法

根據國小低年級學生好玩、好動、好奇、好勝的特點。在學習中,我注意去引導和激勵學生通過音樂遊戲,律動,歌表演等一系列活動,使他們始終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及注意力。調動學生積極主動性,充分體現了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地位。

四、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走進音樂。(播放“鳥的天堂”音樂課件)

2、激發情感,引入音樂。

師:同學們,剛才你看見誰在向我們問好呢?

生:是小鳥在向我們問好。

師:再聽一聽,這是誰在歌唱?(播放海浪的音響)聽出來了嗎?

生:是大海在歌唱。

(播放背景音樂)師:同學們,小鳥與大海,還有一切的生靈,他們和我們人類共同生活在同一個藍色的星球上,你知道這個星球的名字叫什麼嗎?

生:叫做地球。

師:這個藍色的星球名字就叫做──地球!(播放地球課件)地球是千千萬萬的動物、植物和我們人類共同成長的搖籃,是我們共同的媽媽。地球媽媽不僅讓小鳥與大海和我們做伴,想一想,她還為我們人類提供了些什麼呢?

生:水、鮮花、資源寶藏等等。

師:地球可真是一位又漂亮又富有的媽媽呀!地球媽媽的身上不僅有青山、海洋、有草坪和森林,還有許多的寶藏呢!同學們,你們知道地球媽媽有多大年紀了嗎?猜一猜(學生回答)還是讓我來告訴你吧,地球媽媽已經有46億歲了,她早在50萬年前便生下了人類,一直無私地撫養着我們,直到現在。

師:可是最近一段時間,地球媽媽的“身體”不如從前了,她總是一個人在悄悄地哭泣,你知道是誰讓地球媽媽這麼地傷心嗎?

生:是人類。

師: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人類都對地球媽媽都做了些什麼吧!(播放地球環境污染的課件)瞧瞧小河吧,由於人們向小河內亂扔垃圾、亂排廢水,小河水已經變成了什麼顏色?(學生回答:紅色)這應該是清澈的小河水應該有的顏色嗎?看看天空吧,人們把黑煙、廢氣釋放到了空中,讓藍天整天地哭喪着臉;再看看大地吧,沙漠埋葬了綠洲,水災、旱災頻繁地襲擊着人類。同學們,大森林和大海里的小動物漸漸地減少了,你知道他們去哪兒了嗎?(學生回答)他們為尋找適合自己的生存環境而四處地奔走,甚至有的小動物已經永遠地離開了我們……同學們,世界上每過20分鐘就會增加3500個嬰兒,而在同一時間內,就會有1個或更多的動植物物種徹底滅絕,每年至少有2.7萬個物種永遠地從地球上消失了。

師:看了這些觸目驚心的畫面,此時此刻,你最想對全人類説的一句話是什麼?(學生回答)

師:老師最想説的一句話是:讓我們快快行動起來,救救地球吧!因為挽救地球就是挽救我們人類自己,讓地球的每一個角落都能夠聽到小鳥在歡快地歌唱,留下地球媽媽所給予我們的一切吧,有一首歌曲正好唱出了我們大家共同的心聲,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唱的歌曲《留給我》(播放歌曲的錄音範唱,同時播放歌曲課件)

3、審美體驗,表現音樂。

師:(播放歌曲的伴奏音樂)同學們,歌曲帶給你什麼樣的感受呢?請和你的小組同學交換意見,然後把你的感受告訴大家。

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彙報對歌曲的感受。

師:同學們,歌詞向大家展示的是地球產生的一條很大的生物鏈,讓我們一起來想象一下,如果地球上沒有了太陽還會有森林嗎?有了森林蓄水保土,才會形成許多條小河。千萬條小河可以匯聚成大海,有了大海,地球上的空氣變得更加的濕潤,土地還會出現沙漠化現象嗎?留下綠洲給草原,留下草原給牛羊,如果沒有新鮮嫩綠的小草,牛羊會怎麼樣?(學生回答)想一想,如果天空總是霧茫茫的,我們還會看到美麗的星星和晚霞嗎?如果河水被污染了還會有小魚的生存嗎?如果大自然中沒有了綠草、沒有了鮮花,我們還會聽到小鳥歡快的歌聲嗎?在地球上,人不是唯一的動物,還有許許多多別的生靈,他們和我們人類一樣,都是地球媽媽的孩子,任何一個物種的滅絕,都會影響到整個生物鏈的平衡。

師:讓我們再來完整地聆聽一遍歌曲,同時找出歌曲中出現的難點節奏。(播放錄音範唱)

師:為什麼在歌曲的結束句中要反覆地演唱“留給我”呢?(學生回答)你認為這裏的“我”指的是誰?(地球上的一切生靈)“媽媽”指的又是誰呢?(地球)那麼,你覺得“留給我”應該用什麼樣的口氣來演唱?是命令還是祈求?(學生回答)

師:我們真心地去祈求,祈求全人類善待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地球吧,我們替大地、替小動物們祈求,請留給我,留給我和媽媽吧。請同學們試着以祈求的口吻來演唱歌曲的最後一句歌詞。(教師伴奏,學生演唱)

師:接下來,就請同學們來接唱歌曲的這句歌詞,前面的歌詞請大家在心裏和我一起來演唱。(教師彈琴伴奏演唱前部分歌詞,學生接唱“留給我”。)

師:這一次,我們擴大演唱的範圍,請同學們試着接唱歌曲的後半部分。(教師彈琴伴奏,學生演唱歌曲)

師:同學們是否注意到,在歌曲中多次出現了山谷的回聲,請聽。(教師範唱:留下太陽吧,給森林,給森林……)山谷的回聲有什麼特點呢?

生:回聲比原聲的聲音弱。

師:歌曲中為什麼會出現回聲效果呢?(學生回答)

師:請大家注意看歌單,由於旋律相同,節奏相同,歌詞相同,所以產生的回聲效果。

師:下面我們來做一個傳遞歌聲的遊戲,我來當原聲,老師走到誰的面前,牽着誰的手,誰就來當我的回聲,傳遞歌聲,把我們共同的心聲傳遍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演唱時請注意這個長時值的“漠”字唱幾拍?(六拍)後半部分我們大家手拉着手,一起來演唱。(播放錄音伴奏,學生演唱歌曲)

師:老師覺得歌曲前半部分的曲譜和節奏比較簡單,所以想請同學們來視唱前半部分的曲譜,後半部分我們繼續接唱歌詞。(教師彈琴伴奏,學生演唱)

師:我們生活在地球媽媽的大家庭裏,我們為生活在這個大家庭裏而感到自豪和驕傲。請同學們帶着這份驕傲,帶着一份渴望、一份祈求,全體起立,我們一起來完整地演唱歌曲《留給我》,同時,把這首歌送給全人類。(教師彈琴伴奏,學生演唱)

師:讓我們手拉着手,共同來保護我們的地球媽媽,一起來傳遞我們共同的心聲。第一小組同學來扮演太陽,演唱第一句歌詞,將歌聲傳遞給第二小組,然後第二小組再將歌聲傳遞給第三小組,第三小組傳遞給第四小組,老師也加入到你們的傳遞行列中,我來扮演綠洲,接着四個小組繼續依次演唱,然後我們一起手拉着手,演唱歌曲的結束句。(播放錄音伴奏,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接力演唱歌曲)

師:(播放歌曲的伴奏音樂)同學們,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媽媽!讓我們拉起手,讓更多的人聽到我們的吶喊,(播放美麗風景的課件)我們要留下那茂密繁盛的叢林,珍惜那蔚藍無際的大海,保護每一寸空間,使明天的山更青、水更淨、天更藍,以使明天的地球媽媽更加美麗可愛!留住綠色,留住明天!我宣佈,五四路國小保護環境、拯救地球小分隊正式成立,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宣讀入隊誓言:保護環境,拯救地球,從我做起

篇13:國小音樂説課稿

教學內容:

1、學唱歌曲《搖啊搖》

2、歌表演《搖啊搖》

3,選用內容:學習用豎笛演奏歌曲

教學目標:

一、首先學習用聽視唱結合學習歌曲《搖啊搖》,讓學生體會歌曲抒情、活潑的音樂情緒,表達出對童年生活的回憶與熱愛。我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接着引導學生創編動作與師生互動的交流,學習以動作來表現體驗自己的情感,背唱《搖啊搖》,並進行表演。

三、然後能聽辨音的高低並進行模唱,在聽視唱中基本能唱準音。

四、最後引導學生用豎笛演奏歌曲《搖啊搖》增強學生學習音樂作品的興趣,提高學生器樂的演奏能力。

教學過程:

一、常規練習

1、隨樂曲(自選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較有規範動作要求,主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拍或節奏)。

2、複習歌曲請小朋友們説説最喜歡上學期的哪首歌曲/或彈一段前奏問學生歌名。

3、唱一唱;豎笛練習:吹一吹

二:新課學習:

1、導入:聆聽《搖啊搖搖到外婆橋》説説樂曲情緒,並用動作表演。

欣賞童謠歌舞《弄堂遊戲》並用動作表演。

小練習:隨音樂拍手:(復三拍子動作練習)歌曲《搖啊搖》旋律熟悉。

3、歌曲學習:教師出示書上插圖,讓學生嘗試怎樣讀更能表現圖上的意境,教師採用兩種方法讓學生選擇,學生邊划船邊朗讀。

1)説説用以上哪段音樂配比較合適,為什麼?

2)放《搖啊搖》錄音,學生感受歌曲情緒。

3) 放《搖啊搖》錄音,學生做划船律動,體驗6/8拍的強弱感。‘LU’哼唱。

4)教師範唱歌曲旋律,引導學生手指書視譜;

5)結合豎笛進行視奏練習。

6)學生模唱學習歌曲 (部分學生演奏樂器、部分學生模唱;輪換進行)。

4、邊唱邊自編動作表演歌曲《搖啊搖》,要求自創動作,從學生的自創動作中選編成遊戲進行表演。

5、編創與活動

1)讓學生説説三角鐵有哪兩種敲法。

2)分組嘗試選擇滾動式和按強拍打擊三角鐵如何為歌曲伴奏。

3)分組展示

4)讓學生試着敲一敲,説説有什麼特點?(在長音處用 )

5)一部分學生邊唱邊表演,一部分學生用打擊樂伴奏。

6)除選擇三角鐵伴奏外,還能用什麼打擊樂同樣渲染《搖啊搖》的意境。用三角鐵、碰鈴、沙球等為歌曲伴奏。

7)分組或集體表演。

一、根據音樂教室現有的樂器,通過音樂欣賞的形式,讓學生認識和了解各種樂器,並且讓學生參與其中親身實踐,講解各種樂器基本的演奏方法,這樣一來,學生不僅對樂器有了進一步的接觸,而且還對我國的各種音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觀念和審美情趣。

2、通過豐富多彩的音樂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愛好,活躍空氣,在緊張的文化課學習之餘可調節情緒,有利於其他課的學習。

二、用多種方法,努力提高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

針對本校特點,配合新課程改革,在學習音樂教材的同時運用鋼琴進行音樂教學,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具體為:

1、其實在音樂欣賞課上,有些樂曲可以利用學校現有的樂器,結合大綱要求,給學生示範演奏,改變以往放錄音讓學生單純欣賞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欣賞的同時,既開拓了視野,有提高審美能力。

2、在音樂理論知識的教學方面,為避免單純學理論的枯燥,利用情境聯想教學,讓學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樂知識。例如音符實值的學習,通過模仿動物叫聲的長短來辨別不同的音符,這樣一來,學生會比較容易掌握。

3、利用多媒體、電視、音響等不同教學設備,欣賞大型的交響樂和民族管絃樂作品,讓學生進一步瞭解和感受音樂。

4、課堂上,讓學生上台演唱,培養他們的參與、實踐能力,學生情緒高漲,使音樂課上得更加生動活躍。

篇14:國小音樂説課稿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你們好!我是x號,我説課的題目是《小鳥小鳥》。

下面,我將從説教材、説學情、説教法、説學法、説教學過程等方面對本節課進行闡述。

一、説教材

《小鳥,小鳥》是人民音樂出版社國小音樂第十冊第一課的教學內容。這是一首優秀的兒童歌曲,6/8拍,短小的樂句使歌曲很有生氣,它以小鳥為題,抒發了少年兒童“愛春天,愛陽光、愛樹木、愛花香”的心情。

根據新課標和我對教材的理解,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我將本課的目標定為以下三個: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學生感受歌曲中小鳥雀躍和展翅高飛的形象,激發學生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聆聽、小組合作的形式,提升音樂審美能力。

3、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生用富有彈性的、優美舒展的歌聲唱好這首歌。

根據學生特點和學生的認知程度,我認為學生學習本課的重點是學生能較熟練、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教學難點是6/8拍弱起小節的節奏練習及旋律演唱。

二、説學情

五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初步的音樂審美感知能力,對音樂的學習大多建立在興趣的基礎上。

三、説教法

在這節課中,我會運用到一些教具,有鋼琴,多媒體,以及一些裝飾教室的東西輔助教學,以便更好的達到教學效果。而我所用到的教學方主要有創設情境法、欣賞教學法、討論教學法、視聽結合法等。我使用這些教學方法,讓學生更加形象直觀地感受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儘可能使課堂更加生動有趣,讓他們自主的參與到學習中來,同時可以使教師與學生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都有好的交流。

四、説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本節課我會引導學生用“欣賞、感受、討論、表演、合作”等多種方式學習,讓學生去感知,去演唱,去表現,使他們在愛學、樂意學的基礎上獲得知識。

五、教學過程

我將本節課分為四個部分:激趣導入、新課講授、音樂活動、課堂小結。

(一)激趣導入

蘇霍姆林基説過:“兒童是用色彩、形象、聲音來思維的。”針對這一特點,我創設“大自然”這一情景,給學生提供具體生動可聯想的環境,因此,我首先在教室裏進行場景佈置,將能代表大自然的各種景觀,如樹、小草、小花等等貼在教室四周的牆面上,地面上,讓學生一走進教室就被這種氣氛所吸引,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自主參與其中,也使這個課堂的氣氛更加活躍。上課開始時,我會聲情並茂地説:“同學們,我想,大家都猜到了,今天啊,老師要帶你們去野外走走,你們看,草地多漂亮啊,朵朵鮮花也在競相開放,還有小樹,這一切是多麼美啊,但是,老師總覺得好象少了點什麼,一下子又想不出來,請同學們幫幫我好嗎?”學生互相討論,提出大自然中該有的一些東西,然後我會説:“恩,同學們説的都很好,老師終於知道了少了點什麼了,沒有小鳥的大自然,是不是好象少了點生氣呢?大家快看,他們唱着歌來了。”這樣學生幫老師解決了問題,學習的積極性肯定就更高了,在這個時候就可以自然的過度到下一個教唱環節了。

(二)新課講授

用多媒體播放《小鳥,小鳥》的課件,課件中的景色是根據歌詞來製作的,裏面包括美麗的大自然以及自由飛翔的小鳥,以動畫的形式來向學生展示,並在旁邊配上歌詞,這種視聽結合的手段,使歌曲內容更加直觀並且生動形象的展示在學生面前,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高漲,也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這時我會説,“同學們,小鳥邀請大家跟它們一起唱歌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首愉快的歌曲吧。”

根據大綱要求,5年級學生要求識譜,所以我先帶領學生一起學習歌譜,在學唱前幫助學生在譜子上標上換氣記號,在唱的時候,要求學生按照換氣記號來換氣,中間的休止符要做到“聲斷氣不斷”,這樣就可以避免學生在唱第一、三句的時候將樂句唱的支離破碎,喪失美感了,同時也解決了本節課的難點,在學會樂譜後,接着代入歌詞,要注意的是最後的“啦”字很多,很密,學生唱歌譜時,因為每個相鄰的音符是不一樣的,所以不會出先不清楚的情況,而這時就不一樣了,我會先帶領學生跟着琴把速度放慢了唱,等唱清楚後,再回到原來的速度。

在學生學會歌曲後,便讓學生自己討論,這首歌曲分幾個樂段,我們又該用什麼樣的感覺去唱,學生會説,分兩個樂段,我們該用輕快地,活潑地,愉快的,等等,讓學生自己去尋找歌曲的感覺,然後我在中間加以引導和提示,如“前面小鳥在草地上歡快的跳躍,所以我們唱的時候聲音也要富有彈性,後面的“啦”抒發了愉快的心情,所以要優美舒暢”等,幫助他們正確地分析出歌曲的感覺,充分體現新課標中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這樣也就解決了本節課的重點。接着我會説:“同學們,讓我們和小鳥一起歌唱吧。”播放多媒體課件,讓學生鞏固歌曲,並在重複中不覺得枯燥。接着,以一句話過度到下一個環節:“同學們,小鳥今天太高興了,他們不但想跟大家一起唱歌,還想邀請大家一起跳舞呢。”

(三)音樂活動

請同學們幾個人一組來創編動作,然後伴着《小鳥,小鳥》的音樂向全班同學展示,再由同學們來説説,哪組編好,為什麼好,也可以向別人提出自己的意見。這個過程可以鍛鍊學生的創新能力,表演能力,欣賞和評價的能力以及同學之間的協作能力。

(四)課堂小結

課堂的最後我會問:“同學們,我想請大家來説説,這節課我們學到了什麼?”學生各抒己見,我再加以總結,“同學們説的很好,老師還想再補充一點,小花,小草,大樹,小鳥,這一切美好的東西都是需要我們大家一起來保護的,大自然給了我們這麼美的享受,這麼愉快的心情,我們能給他們的,也就只有好好保護他們了,讓我們拿出實際行動,維護我們美好的大自然吧。請大家回去都想想,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做,下節課來和大家一起討論。”這樣做不但讓學生回憶了今天多學的內容,還強調了德育方面的內容,充分體現了新課標準中學學科整和的特點,也將內容延伸到了下節課。

我的説課到此結束,感謝各位老師。

篇15:國小音樂説課稿

説課內容:九年義務教育蘇教版國小音樂第三冊第九課《顛倒歌》

地位與作用:

同學通過一年的學習,在演唱、演奏、綜合藝術、扮演等方面得到了較好的鍛鍊與提高,在本課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同學利用已有的經驗和能力鼓勵同學主動參與形式多樣的音樂活動,進一步培養同學喜好音樂的情趣,發展其音樂感受力、鑑賞力、表示力和發明力,讓同學在充溢合作精神的羣體交往中,學會學習、學會溝通、學會互助、學會尊重、讓同學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

教材分析:

《顛倒歌》是一首深受兒童喜愛的歌曲,歌詞將自然界的現象都顛倒過來,生動有趣。歌曲大多運用了八分音符,使歌曲顯得歡快活潑,最後一句旋律的下行,形象地表示了小朋友感到滑稽、哈哈大笑的模樣。本課還佈置了一首《顛倒謠》讓同學有節奏地讀一讀、唱一唱,還有《找風箏》《到小猴家去》《青蛙合唱》等視唱練耳。

教學內容:

(1)“風箏”系列活動。

(2)《顛倒謠》

(3)歌曲《顛倒歌》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學會有節奏地朗讀《顛倒謠》,能用輕鬆、愉快的聲音演唱歌曲,學習正確的自然知識。

能力目標:在音樂活動中,培養同學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提高他們對音樂的感受力、表示力和發明力。

情感目標:通過各種有效的途徑和方式積極引導同學在身心愉悦中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尤其是運用電教手段,激勵同學主動參與音樂活動,敢於表示自我,並在活動中學會學習、學會探究、學會與他人合作、交往與協調。

教學重點:

進一步鼓勵同學主動參與各項音樂活動、不時提升參與體驗,指導同學能用輕鬆、愉快的聲音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

能唱準、唱好歌曲中的切分節奏,能體會並表示歌中力度的變化。

活動預案:

(1)風箏激趣、主動參與

(2)歌中滲趣、深化體驗

內化拓趣、扮演創編

(一)風箏激趣、主動參與

(1)“猜風箏”通過猜謎,引出風箏,激發同學主動學習的興趣。

(2)“剪風箏”同學用剪刀剪出風箏圖片,引導每一位同學主動參與活動,為他們營造一個寬鬆的氛圍,給予同學自主活動的空間,提供展示、表示的舞台。(風箏圖片有兩層,第一層正面使圖象,反面是旋律;第二層是白紙,兩層之間用透明膠粘貼起來)

(3)“放風箏”同學在認識唱名的基礎上、唱唱旋律、進行聽辨練習,把與老師相同旋律的風箏放飛到“天空”。(課前將黑板安排成森林背景,有藍天白雲、花草樹木,可愛的動物等)

(二)歌中滲趣、深化體驗

(1)找一找:

通過尋找身邊的動物圖片(《顛倒歌》中的動物和歌詞)、歌謠卡片(《顛倒謠》裏的詞),把觀察、考慮、練習、探索的空間留給同學。

(2)讀一讀:

通過小組看和讀,採用以點帶面的形式,由個人——小組——集體,在展示過程中逐一把圖片、卡片貼到黑板上,從中培養他們互相尊重、一起合作的意識,讓同學置身於“玩”中感知音樂的美。

(3)説一説:

鼓勵同學敢於表達自身的體會與想法,一起分享快樂,培養同學的語言表達能力,緊扣課題“事情全顛倒了”。→揭題:剛才大家朗讀地是《顛倒謠》,而動物們在一起唱了一首《顛倒歌》。

(4)聽一聽:

引導同學完整地聆聽歌曲,更有效地促使同學自主學唱歌曲,進一步地深化體驗,從而十分自然地過渡到下一環節——學唱歌曲。

(5)唱一唱:

採用聽唱與跟唱相結合,讓同學在聽中學、在聽中唱、在唱中唱,再用接口唱鞏固歌曲,體會歌中強弱變化,最後,師生跟着錄音富有表情地歌唱,層層深入,讓同學的情感體驗有淺入深。

(三)內化拓趣、扮演創編

(1) 選一選:

引導同學明白扮演有多種形式:如樂器伴奏、律動扮演、豐富表情、生動演唱等,同學分組商量後自身作出選擇(可以進行重組)。

(2) 動一動:

根據小組的選擇進行創編扮演,在歌聲中發展同學的感受力、表示力和發明力,而教師要成為活動的參與者、合作者或協助者。

(3) 改一改:

引導同學説説正確的自然規律,我們不能違背自然規律,分組進行改歌詞、改歌謠、並把正確的讀讀、唱唱,在活動中教師要充沛肯定同學的發明能力、尊重他們的創作效果,師生邊唱邊演,盡情享受着發明的快樂,在載歌載舞中結束本課。

總結:本課設計預案,猜、剪、看、唱、聽、創、演等活動,有機地與感受音樂相結合,在各種音樂活動中,都隨同着音樂,將音樂融入其中,充沛調動了同學學習音樂的興趣,在自主活動時,教師大膽、放手地讓學會上自身去實踐,充沛相信他們的能力,使同學在活動中切身體驗到音樂所包括的情緒、情感和情境,充沛體現同學主動參與、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促使同學會學、能學、善學、敢學,真正體現出藝術課程的人文性、綜合性、發明性和愉悦性。

篇16:國小音樂説課稿

各位領導,老師們,大家好:

今天我以湘教版國小音樂第九冊第六課《山鄉的彩雲》一課為內容為大家説課。

一、説教材:

1、教材簡析:根據湘教版國小音樂第九冊第六課的內容――《山鄉的彩雲》,對象是五年級的學生。《山鄉的彩雲》是一首民歌調式的歌曲,這是一首鄉土氣息濃郁的兒童歌曲,曲調歡快活潑,尤其是歌中模擬眾人和聲“嗦羅羅羅喂”的反覆,為歌曲增添了熱烈歡快的氣氛,歌詞以“彩雲”這一形象的比喻,描繪出改革開放後我國農村五彩繽紛的豐收景象和喜氣洋洋的幸福生活,熱情地謳歌了黨的富民政策。

2、教學目標:新課程對音樂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出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基本理念,應貫穿於音樂教學的全過程,在潛移默化中培育學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應有機地滲透在音樂藝術的審美體驗之中。音樂教學應該是師生共同體驗、發現、創造、表現和享受音樂美的過程;應該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積極、主動的體驗與感悟音樂的過程。我的教學目的是(1)能用明亮跳躍有控制的聲音演唱歌曲。(2)通過教學,使學生進一步感受我國民族音樂的特色和表現力,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情感。

3、教學重點與難點:本科是以唱歌為主的音樂課。重點是用明亮,跳躍而有控制的聲音演唱歌曲,把握節奏,表現出歌曲喜氣洋洋的生活情趣。在老師的指導下,能用規定或自創的象聲詞,表現畫面的情境。認識倚音,學會它的唱譜法。準備的教具就是鋼琴和多媒體。

二、説教學方法

托爾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不是為了教,而是幫助學生學,教學就是要教給學生藉助自己已有的知識再獲得知識。因此,在教學本課時,一是要儘可能選用趣味性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興趣;二是要創設情景,讓學生自主參與,自主探索,獨立獲取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我誘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同時充分利用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使之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中,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整個教學活動成為師生之間不斷進行思維交流與心靈溝通的過程,以達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三、説學法

��本課主以誚淌Φ鈉舴⒁�導下,調動孩子們全身的感官,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通過分組合作、質疑探究來突破難點解決問題。

四、説教法

(1) 審美體驗價值:

(2) 音樂中加強羣體意識:

(3) 變難為易的教學手段:

五、説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音樂問好

2、節奏遊戲,興趣引路:在教唱《山鄉的彩雲》一課時,在一開始先用遊戲抓住他們的興趣,讓學生參與其中,將這節課的重點提出來用玩遊戲的方式來消化它,讓它變成一個輕鬆的可以一筆帶過的東西。這首歌包含有較多的四十六的節奏型,這對於國小生來説是一個比較難的地方。我讓他們運用象聲詞的模仿,例如我説:“剪刀剪起來咔嚓”同學們就回答:“剪刀剪起來咔嚓嚓嚓咔嚓嚓嚓”。然後運用鬧鐘、鞭炮、火車等物體發出的聲音來配合節奏,並讓他們根據聲音做動作,最後還分別給這些節奏編上曲。而所有的這些只是為了《山鄉的彩雲》這首歌曲的教唱和歌曲中四十六的節奏的把握做鋪墊。通過以上的節奏練習,解決了曲譜教學中的難點,為新課的教學掃除了障礙。這種教學中創造的生動活潑的學習氣氛,可以調動學生身心各方面的能力和條件。並且讓學生明白生活本身就是音樂的源泉,音樂來源於生活,他們自己也可以創造音樂的元素。

3、視聽結合,導入新課:我根據歌詞內容繪製圖畫,讓學生觀察圖上的“雲”,從而形象而直觀地理解,這裏的“雲”,指的就是農民喜獲豐收後堆起來的谷垛。這樣做,有利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既能增強學生對音樂的親近感,又可加深學生對歌曲內容的理解。生活中有很多美的東西,我啟發學生用不同的顏色來描繪山鄉的景象,用精煉的語言刁勒出一幅美麗的山鄉彩圖,這個簡單的問題,既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又培養了語言表達能力,留給他們充分的時間,人人蔘與想象、表達。隨後在課件上展示曲譜中提到的顏色,出示曲譜中提到的農民心目中各種顏色所代表的東西,導入新課題。

4、熟悉旋律,合作學唱:通過老師範唱和教唱,讓學生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詞內容,讓他們分組唱和分男女生唱。

5、藝術處理,情感演繹:通過啟發提問:這首歌表達了農民伯伯怎樣的心情,我們又該帶着怎樣的心情來唱呢?“嗦羅羅羅喂”我們應該唱得怎樣?音高像雲一樣是往高處走的那我們音應該越唱越高還是越唱越低?歌曲為什麼要這樣處理力度呢?這樣,通過啟發性的體問,調動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到了歌曲中活潑親切的情緒。注意氣息控制,能根據譜中的力度記號MP,MF,�,�漸強漸弱等表現力度變化。“嗦羅羅羅喂”應輕聲,像一人唱眾人和的感覺。演唱的過程中注意情感的體驗,根據音樂藝術的審美表現特徵,引導學生對音樂表現形式和情感內涵的整體把握,領會音樂要素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最後按處理將歌曲完整的帶有情感的演唱一次

6、小結下課,佈置作業:讓本課在歌聲中結束。

本課的設計,力求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着眼於學生的主動發展,通過充分的音樂實踐培養學生的能力,提高音樂素養。多媒體的教學手段,為課堂帶來了活力,注入了生機,彌補了教學中單一的教學方法,給了學生以直觀的美感享受。初走上教學崗位,請各位領導和老師們提出寶貴意見,謝謝!

篇17:國小音樂説課稿

一、教材分析:

科目:音樂科

內容:花城出版社 二年級上冊 第六課 教學設計

設計者:天河區龍洞國小 唐逸

主題:要做好孩子

題目:《小朋友,愛祖國》

教材特點:按照二年級學生的心理和思考特點,貼近學生的思維模式,通過借喻的形式,將小朋友喜歡而熟悉的小動物人性化,在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更容易將學生帶入學習歌曲的狀態,讓他們在學習歌曲的同時,能通過動物的情感體現來同化孩子的心靈,從而產生共鳴,讓孩子們切實地受到感悟,明白要像那些熟悉的小動物一樣熱愛自己所生長的地方,叢中培養孩子們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恰到好處的將音樂與思想素質培養相結合,更有效地實現教學目標。

二、學生情況分析:

本校學生的情況相對其他地方的學生較為不同,主要差別在於學生環

境的差異,這裏的學生會對他們所熟悉的事物會更感興趣,歌曲中所提到

的小蜜蜂、小鳥兒、小花都是他們生活中常見的,而且他們對動畫尤為感

興趣,因此將歌詞中的小動物人性化,通過找配對的遊戲形式,讓學生通過音樂找到答案,結合多媒體設備,播放音樂動畫,能在充分發揮他們主觀能動性的同時,又能更容易地提起他們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從而更有效地組織課堂,保證教學進程的順利進行。

課題

《要做好孩子》

教學內容

教唱《小朋友,愛祖國》

課程目標

1.通過聽與教,讓學生理解歌詞內容,叢中感受歌曲意境,培養有感情地演唱《小朋友,愛祖國》。

2.通過各種不同形式的表演,讓學生切身感受祖國的美好,培養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3.培養學生做好孩子的自信心,懂得如何去做好“愛祖國、愛科學、誠實有禮的好孩子”。

教學重點

1.學好《小朋友愛祖國》

2.培養學生有感情的演唱該曲,並叢中培養學生的愛國感情。

3. 培養學生自信心,用心去做個愛祖國、愛科學、誠實有禮的好孩子。

授課方式

啟發式,對比式,參與式

教學難點

1.節奏的掌握及運用,音高要唱準。

2.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欣賞力和鑑賞力,感受中國現代社會的美好,從而培養學生的愛國熱情。

教具

錄音機,鋼琴,多媒體設備

教學過程

一. 唱着《娃哈哈》,邊唱邊跳的進入課室。

師生問好。

二. 導入。

1.學生一進課室就看到鮮明的題目《要做好孩子》,以此開門見山地切入本課的教學重點,順接讓學生談談怎樣做才算一個好孩子?(愛祖國、愛學習、誠實有禮的好孩子)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思維,以學生思考為主,將學生引入今天要學習的主題內容。

2.通過學生一系列的回答,引出本節課的題目――愛祖國。老師提問:同學們,你們喜歡哪些小動物呀?讓學生回答後,老師再説:你們又知道老師喜歡什麼小動物嗎?然後拿出歌詞中出現的三種小動物,再引申這些小動物都居住在什麼地方?知道老師為什麼喜歡他們嗎?(因為他們都珍惜和熱愛自己所居住的地方),這些問題也讓學生回答。那麼我們生長在我們偉大的祖國,我們應該怎麼做?(熱愛自己的祖國), 所以這些小動物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下面我們就通過音樂來表達我們對祖國的愛

教學過程

三、教唱:互動的方式進行課堂組織。

1.先欣賞兩次《小朋友愛祖國》,接着讓學生翻到書本P34。

2.老師彈一句讓學生跟着唱一句,分句跟琴模唱。

3.老師範唱,學生跟唱。請學生出來表演,唱得好的進行貼紙表揚。

4.以遊戲的形式進行對歌,老師唱前半句,學生接後半句,唱熟後再交換。

5,合着歌曲的節奏,邊拍手邊完整地唱,並進行舞蹈動作的學習,培養學生的音樂感。

四、學生自主發揮音樂聯想。

1. 在熟悉歌曲旋律的基礎上,教幾個舞蹈動作,後請學生出來表演,將學生分兩組,對歌曲進行動作表演,一組學生分別充當歌曲中的三種小動物,另一組學生唱歌曲中的和聲,並將兩組角色相應對換,增加學生的學生興趣和課堂氣氛。

2. 通過多輪的歌曲熟練,讓孩子們自我發揮,啟發他們引用身邊所見的小動物或植物等事物按照歌曲的特點進行歌詞創編,將合適的歌詞用在歌曲中,然後進行表演,最大限度挖掘學生的思考潛能,培養求異思維。

五、在一片《小朋友愛祖國》的歌聲中,總結本課內容。先讓學生自己總結今天學了什麼,老師最後再做總結。

教學總結

唱一首愛祖國的歌,歌中充滿着對祖國的崇敬與熱愛,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21世紀的新生代更應該通過音樂來感受生活,珍惜幸福,通過對該曲的學習,認真的思考作為一名學生應怎樣去愛祖國,報效祖國就是愛祖國的最佳體現,而要報效祖國就必須從現在起,努力學好科學文化知識,長大了以後才有能力去為祖國作貢獻。

從今天起,以一個誠實有禮,熱愛學習,愛祖國,愛科學的好孩子為準則,時刻要求自己,提醒自己,不斷的完善自我,做一個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好學生!

篇18:國小音樂説課稿

《中國小音樂學科課程標準》(實驗稿)提出:“音樂教學應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前提,以此作為學習音樂的重要保證。”在設計音樂教學活動時,如何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及“玩中學,學中樂,樂中唱”的唱遊教學模式,通過音樂作品的藝術內容和情感內涵,運用較為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主動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和參與性,培養孩子對音樂的興趣,為他們日後更進一步的音樂學習而奠定基礎,一直是我工作五年來所思考和探究的中心問題。在上海市音樂教驗員王月萍老師和徐彙區音樂教驗員黎蓓華老師的直接指導和關心下,四年來通過自身對二期課改低年級唱遊教學新教材、新理念的不斷學習和初步實施中,使我更深刻體會到以往國小低段的音樂欣賞課較為注重孩子一味地反覆聆聽,而忽略了低年級兒童固有的好奇心和多動性。所以執教者想初步嘗試通過本課來突破原有舊的欣賞教學模式,尤其是針對低年級孩子的音樂欣賞課,更應以興趣的培養為前提,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結合本單元“遊戲樂”的主題思想,培養孩子對音樂欣賞作品特有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創造力。

本課教學設計就是圍繞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前提,培養學生仔細聆聽音樂的良好習慣,進一步結合本單元“遊戲樂”的主題思想,在讓學生充分感知體驗的基礎上,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與同伴合作,使之愉悦、主動、積極地參與到實踐和創造活動中,讓學生感受音樂所帶來的無限魅力和學習音樂的樂趣所在。在此基礎上設定的教學目標:一是通過聽賞樂曲《玩具兵進行曲》和演唱歌曲《玩具進行曲》,讓學生初步感受樂曲威武、雄壯而又活潑的情緒,體驗“玩”玩具的遊玩樂趣以及嘗試扮演“玩具兵”的愉快心情。二是能用歡快、活潑的情緒演唱歌曲《玩具進行曲》,�K在教��的指��下,讓學生使用“跳音”與“連音”相結合的演唱方法演唱歌曲,唱出小朋友遊戲時的歡快情景。

俗話説得好“一個良好的開始等於成功的一半”。為此,本課的開始執教者就精心挑選了孩子們喜愛並熟悉的單元歌曲《小腳丫》為伴奏音樂,讓學生自由選擇平時喜歡的遊戲進行表演併合着歡快、優美的三拍子音樂愉快地進入教室。在這充滿快樂的音樂氛圍中繼續複習我們學過的單元主題詩“遊戲樂”,並在教��的指導下,讓學生使用“跳音”與“連音”相結合的演唱方法演唱歌曲《玩具進行曲》,唱出小朋友遊戲時的歡快情景。

本着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為重點”的二期課改精神。根據每個孩子不同的音樂個性特點,本課在設計聽賞教學環節時,也力求教師充分調動每位孩子的積極性,在以抓住遊戲為學習興趣切入口的同時,通過仔細聆聽並充分感受樂曲《玩具兵進行曲》那威武、雄壯而又活潑的情緒後,給孩子盡情發揮想象力的自由空間,讓學生自發地使用肢體語言,體驗“玩”玩具的遊玩樂趣以及嘗試扮演“玩具兵”的愉快心情,並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使他們在遊戲中充分體會到“進行曲”的風格特徵。除了體現學生對欣賞作品的一個創作過程,以次來反饋聽賞後的感受外,針對如何克服低年級孩子好動心強,持久性弱的特點,培養他們靜心聆聽音樂的好習慣,也顯得尤為重要。比如在聆聽尾奏這個環節中,我把尾奏部分的音樂單獨錄製出來,讓孩子們仔細聆聽音樂中到底起了什麼變化?最後這些有趣的小玩具都怎麼了?請你們合着音樂用動作告訴我。然後再挑選其中幾個最具代表性的小玩具,問問他們都在幹什麼?音樂中哪裏告訴了你?然後在被採訪的小玩具中就有同學這樣回答道:“最後小玩具們掉到陷阱裏去了,因為我聽到音樂不斷往下降,所以我覺得小玩具掉到陷阱裏去了!”這就充分説明了別看低年級孩子年齡小,但相信只要通過仔細聆聽,認真思考,低年級學生在他們的層面上也完全有能力感悟音樂的內涵所在。最後在孩子們充分發揮想象力後,教師再簡單地揭示本課的主題以及作者和創作背景,儘可能地為每一位學生搭建一個展現自我風采的舞台。

在感知《玩具兵進行曲》的基礎上,再以“優化學習的方式,進行教學反饋。”讓學生親自體驗創作運用多種不同的形式(如:合唱分組、舞蹈表演、樂器演奏等形式)對歌曲《玩具進行曲》進行分組表演的樂趣。在表現“玩具木偶”愉悦心情的同時,通過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略帶遊玩式的教學形式,以次來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把課堂又推向一個新的高潮。

本課的設計力求能引起學生學習音樂的願望,強化審美體驗,給學生帶來愉悦的教學方法。當然課的設計還存在着許多的不足,設計者渴望得到各位專家和老師的指點與幫助。同時希望引起對此問題的共同探究和研究,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篇19:國小音樂説課稿

蘇霍姆林斯基曾説“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在親身參與和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青少年特有的對知識興趣的重要條件”那麼怎樣給學生創設一種積極參與的情境,讓他們對所學的知識滿懷興趣呢?我收集了“一望無際的草原,奔騰的駿馬,白色的蒙古包,聖神的敖包…….”及優美的音樂《美麗的草原我的家》,緊緊抓住學生把他們帶進草原,引入蒙古盛大的節日那達慕大會,觀看騎馬,摔跤,射箭等活動。單從這兩首歌曲看,一首優美深遠。一首熱烈歡快,這一起一伏的兩種聲勢承接種種叩擊着學生的心靈,他們也很自然的投入到這場盛會中,學生觀看了圖片也明白了那達慕就是蒙古族人民舉行的 射箭,賽馬,摔跤,文藝表演等娛樂,商貿活動,再深入歌詞學生可能對“馬頭琴”“好來寶”不太理解,我出示一些圖片和文字資料,學生就很容易解決這個難題了。

如果只聽聽音樂,説説感受,唱唱歌,那只是對音樂作品作表面的,淺顯的學習。停留於淺表的層面上沒有深入挖掘音樂作品,不能充分發揮學生音樂想象力,學生迸發不出潛在的創造思維火把,本節課中,我先讓學生隨畫面初聽音樂,感知旋律,從音樂作品自身的角度設計了“筷自舞”“騎馬”等活動,“筷子舞”“騎馬”本身就是蒙古族的傳統節目,加上我 讓學生隨着《那達慕之歌》的 音樂節奏進行的 活動。學生進一步熟悉了歌曲的節奏並從中體驗了那達慕熱烈歡騰的場面。充分激發了學生的音樂理解力,想象力,表現力,再循序漸進的進入旋律的小節分析比較,我們發現第一.二.三小節是完全相同的,音樂中叫完全重複。第一樂句55 23和第二樂句11 56連續出現了三次,通過比較試唱發現他們並不對稱,但有平衡感,一系列的活動學生對這首歌曲有了直觀的主體的領悟,在學唱歌曲時學生將音樂作品表現的非常成功,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從淺表層面透入到質裏內欄,激活了學生對思維,張揚了個性,培養了學生音樂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德國音樂教育家奧爾夫的音樂教學法指出,聲勢教學是以人的身體作為樂器進行節奏訓練的一種簡單有趣的方式“筷子舞”騎馬“這兩種活動應用了拍手,拍腿,跺腳等聲勢進行引導,學生很容易就接受了。為歌曲的結束句設計力度是本節課的難點也是教學重點,我把聲勢教學法也參與到力度的設計活動中:(1)從弱到強,(2)從強到弱,採用聲勢動作引導學生聽它的情緒,感知它的速度,體驗它的兩種不同的力度所表現出來的內容是不同的。從弱到強表現出來的 是越來越近,氣氛越來越熱烈……我一組學生學越來越強的 馬蹄聲,另一組學生表現漸強的旋律試唱;從強到弱表現出馬兒越跑越遠,人羣散去,我讓一組學生表演馬兒跑遠,另一組表現漸弱的旋律。這種簡單的身體動作和音樂融為一體,學生內心產生了一種強烈的審美愉悦感,參與音樂快樂。

從不同的層次,不同的形式的學習,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讓他們積極參與主動表現學習的效果會顯著提高。

篇20:國小音樂説課稿

歌曲《恰利利恰利》是一首歡快的印度尼西亞民歌,表現了莊稼人的勞動熱情。旋律中貫穿着歡躍的舞蹈節奏,雖然連續八次出現相同的節奏型,卻毫無單調宂長之感,反而使人感到意猶未盡。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都注重了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引領他們吸收豐富的音樂營養,進行美的薰陶。

首先,律動導入,營造氣氛,通過《掀起你的蓋頭來》的音樂律動,學生消除緊張氣氛,很快融入到音樂學習中來。

第二,二聲部輪唱是這首歌曲的難點部分,所以我設計了一個情景,就是印尼小朋友歡迎中國小朋友的一個對歌視唱,這樣就把難點化簡為易,學生也樂於接受,從而很快解決了難點。

第三:學唱歌曲,邊歌邊舞啟發學生模仿莊稼人勞動的動作來體驗勞動的辛苦,感悟曲情,實踐音樂,豐富想象,鼓勵創新,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

第四:創編襯詞快樂昇華,我設計了一個為勞動人們加油的環節,可以在歌詞中加入襯詞,也可以用身體打擊樂進行打擊,還可以為他們唱歌跳舞等等,這樣學生學習興趣非常濃厚,從而使課堂氣氛達到高潮。學生也深切體會到:創作並非大家的專利,我們國小生同樣能行!至於運用新理念去實施音樂教學,就再也不是強人所難的事了。

篇21:國小音樂説課稿

教材分析:

祖國在我心中是湘版國小音樂教材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內容。有學唱歌曲《祖國印象》,欣賞歌曲《我和我的祖國》,讀譜唱歌《美妙的歌聲》以及活動。針對教師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選擇了欣賞歌曲《我和我的祖國》和學唱歌曲《祖國印象》來作為本堂課的教學內容。在欣賞以及學唱歌曲的過程中能讓學生對祖國有更深刻的瞭解,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熱情。

教學目標:

1、能學會唱歌曲《祖國印象》,用深情的歌聲表達對祖國的熱愛;

2、欣賞合唱《我和我的祖國》,感受、體驗“我”和祖國之間永不分割的真摯情感。

教學重點:

學會唱歌曲《祖國印象》,並表達對祖國的熱愛。

教學難點:

唱好歌曲《祖國印象》中的附點八分音符和附點十六分音符組成的旋律。

教學環節:

看――説――賞――唱

教學準備:

遠程教育資源,自制課件。

教學過程:

一、看:

升國旗。

教學的情感最能帶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而圖片資料能充分的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新中國的成立不容易,祖國為我們創造的環境不容易,全國人民共同面對災難不容易。我們要更愛我們偉大的祖國,讓我們説出對祖國的愛。

二、説:

在在觀看了升旗儀式後,學生有了不少對祖國的感慨,讓學生適時的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對祖國的情感。

三、賞:

聽賞合唱歌曲《我和我的祖國》

1、聽(出示課件,有歌曲的歌詞)

同學們,我們祖國名字叫――中國,祖國日日夜夜與我們在一起,就像身邊的父母陪伴我們成長,我們和父母的親情能割捨和忘記嗎?那我們和祖國的情感能割捨嗎?聽完《我和我的祖國》你就明白了。

歌曲帶給我們太多的情感的撞擊,它有着怎樣的情緒和情感呢?

歌曲的旋律優美、熱情奔放。歌詞表達了歌者熱愛祖國的熾熱情感。

觀察歌曲的拍號,是6/8和9/8拍的混合拍。三拍子的歌曲具有很強抒情性,特別是到了旋律的後半部分,對祖國的這一份情感更為濃烈。

教師:能有今天的安定、美好的生活,是靠千千萬萬的英雄先烈付出獻血甚至生命得來的。

2、跟唱

播放歌曲的第一段,學生哼唱。

四、唱

1、學習歌詞

你從那些地方認識了我們偉大的祖國?

學生交流。

教師總結:我們在國旗和黑板上認識了祖國,在歌聲裏瞭解了祖國,在課本里熟悉了祖國,這就是祖國在我們心中的印象。

請同學們跟老師一起來朗誦一首詩:《祖國印象》

(課件出示歌詞)

請欣賞歌曲《祖國印象》,帶着對祖國的那份深情和愛。

(播放課件《祖國印象》)

2、模唱歌曲

歌曲最直接的表達了祖國在我們心中的地位,請你用自己最美的聲音“嗚”來跟着音樂唱出這份情感。

(播放課件)請學生輕聲哼唱全曲。

遇到難點,由學生提出來。

教師總結學生所提出的難點處的旋律:(課件出示)

①3.432 2 . ② 6 5665 5 .4 3 ③ 3 2151 1 .

④1.451 6.165 ⑤ 66 5 33 5 1

分組選擇一條旋律進行讀譜演唱,教師再請其他組的同學一起來聽每組是否正確演唱,並給予糾正和評價。(教師伴奏)

在熟悉了這幾條旋律後,由每組加進相應的歌詞。

3、再次欣賞全曲並跟唱歌曲,找出歌曲中自己沒有解決好的地方,老師和同學們一起來幫助。

4、處理歌曲的情緒

你覺得我們在演唱歌曲的時候有的地方該怎麼處理,老師播放音樂,你可以輕聲跟唱歌曲,也可以在心裏跟唱。在歌曲的前面四句我們應該用怎麼樣的情緒,後邊又應該用怎麼樣的情緒來演唱?

學生交流。

老師總結。

前面四句用敍事性的歌詞介紹我們怎麼樣認識祖國,用親切、自然的聲音來演唱;後面幾句説出了我們和祖國相依想伴,演唱的力度要加強,情緒相對來説比前面要激動。

5、齊唱歌曲,表現歌曲

讓我們在歌唱時,前面四句用親切、自然的聲音,後面的用激動的情緒來演唱這首歌曲。

表現歌曲。老師用琴伴奏。

老師和學生共同提出,沒有演唱好的地方,為後面的跟伴奏演唱做準備。

6、再次展現歌曲的情緒,學生跟課件伴奏演唱歌曲。老師一起來參與表現。

五、擴展

祖國在我們的心裏,我們在祖國的懷抱裏,有了祖國的呵護,我們就能健康成長,我們心中也對祖國更多了一份尊敬,相信我們在行動上能夠更加熱愛我們的祖國。在升國旗,唱國歌的時候我們更應該帶着一份自豪和驕傲。

升國旗,唱國歌。(驕傲、自豪)

結束:祖國在我們心中,祖國為我們的成長保駕護航,我們也應該用優異的成績來回報我們偉大的祖國,一起建設美好的祖國。

篇22:國小音樂説課稿

老師們,大家早上好,我是**國小的音樂老師**。長久以來我一直在思考,如何使我們的課堂教學形式更多樣、內容更豐富。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我們提供了一套很好的解決方案。非常感謝各位老師能給我這個機會在這裏向大家闡述,我是如何運用現代的信息技術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參與度,充分展現信息技術與課堂整合的成果。

歌曲《勤快人和懶人》是一首朗朗上口的美國童謠,(PPT)簡單詼諧的曲調把勤快人和懶人在廚房的情景描寫地生動有趣,深得同學們的喜愛。今天我説課的內容就是三年級第三單元第六課《勤快人和懶人》。

針對這個內容,我將分成(PPT)複習表演、歌曲學唱、影視拓展、情景創編四個模塊進行教學。

第一模塊是複習。“温故而知新”,傳統的複習過程往往是老師起個頭,大家一起唱,這樣喚起大家回憶的時間比較長,效果也會不盡如人意,這裏面也不乏會有一些南郭先生,導致這些同學從一開始就失去了對這門課的興趣,也喪失學習的信心。而藉助信息技術,請大家看,(演示《森林鐵匠》)通過直觀、生動、活潑、新穎的flash動畫,把同學們帶入森林鐵匠的場景,學生通過欣賞和表演感受音樂情緒,她們的學習過程充滿了生活的氣息與活力。

複習只是一個導入新課的過程,下面我們將進入本次教學的重點模塊:歌曲《勤快人和懶人》的學唱。(教師範唱)正如各位老師所看到的,這就是傳統的聽唱教學法,這種教學方法其實就是老師辛苦地教,學生被動地學。這種大而統,填鴨式的教學方法並沒有建立在以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的基礎上來展開。作為一名音樂教學工作者,我個人認為這並沒有達到培養學生音樂興趣,提升學生音樂素養的新形式下的素質教育理念。

莫扎特曾經説過“要想真正觸摸音樂的靈魂,你就要深入到音樂的本質中去。”而歌曲的本質正是由歌譜、歌詞來組成的。因此藉助信息技術,我們將這首歌曲的學習過程細分為三個步驟:歌譜學習、歌詞演唱和歌曲表演。在系統學習歌曲之前,初步感受音樂情緒和內容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我們首先設計了歌曲的欣賞。(歌曲flash演示)精美的歌曲flash的欣賞,把同學們帶入了廚房情景,歡快活潑的歌曲情緒,充分調動了大家學習的積極性。

第一步就是歌譜的學習了,在這個環節中,同學們採用了小組合作的學習方法,大家可以看到,這就是小組學習時我所設計的一個教學軟件(學習軟件演示),同學們使用教學軟件選擇正確的旋律填入歌譜當中,(學習軟件演示)類似這樣的小練習,同學們十分喜歡,還給他起了個名字,叫“連連看”。我們的音樂課是在網絡環境下開展的,每一組完成的作品都可以通過大屏幕讓大家欣賞。通過聆聽、操作、視唱和自主學習,為即將進行的歌曲教學和歌曲表演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來到第二個步驟歌曲教學時,我們採用了學生十分感興趣的卡拉OK學習法(歌曲flash演示),使同學們準確掌握了節奏,快速熟悉了歌詞。在歡快的歌聲中,大家興致勃勃地到達了歌曲學習的第三站――歌曲表演。在熟練演唱歌曲後,我們提出了掌握歌曲意境、模擬歌曲情景的音樂表演目標。本首歌曲分別生動地表現了勤快人和懶人的生活畫面,通過flash的動畫演示,學生會很快對兩者作出對比,並且自主選擇自己喜愛的人物形象和動作隨着音樂表演。在表演的過程中感受不同的音樂情緒和節奏上的微妙變化。音樂的學習和理解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整合下,我們在更高的教學層面上快速有效地達到了歌唱目標。

完成了本次教學的重點模塊之後,我們同時也要讓孩子們在音樂的引導下開闊眼界、充實認知,獲得全面的發展。為此,我特別設計了本次教學的第三個模塊――拓展。通過讓同學們觀看類似情境的動效劇《過年我當家》(動效劇演示),使孩子們在欣賞短劇之後拓寬思路,為最後創編環節打好基礎。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創造力和想象力的培養就是要從每一節課入手。結合歌曲中的廚房場景,我設計了最後一個教學模塊就是創編表演小型動效劇《快樂的炊事員》。鼓勵同學們用身邊的生活用品製作小樂器來表現廚房裏的各種聲響。三年級國小生的獨立創編能力相對還比較薄弱,所以我仍然運用了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讓每一組的電腦中都有歌曲的伴奏(學習軟件演示),這樣孩子們就能跟着音樂,自主創編節奏和動作,組成若干個“小小廚房”進行最後的展示表演,勤快人和懶人的故事將在課堂的每個角落上演。

各位老師,本堂課強調的是(PPT)“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我們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合理、充分地應用信息技術,科學、有效地整合教學資源,使一幅幅生動的畫面直觀地展現在同學們面前,並且熟練運用各種學習軟件,讓學生們在自主學習的同時,極大地調動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提升他們的學習參與感,通過由內而外的主動學習,真正做到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的合作交流。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有機結合不僅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實效,同時也使我意識到教學探索的道路沒有止境,在本次説課的最後,請允許我用一句話表達我的感受,同時也與諸位老師共勉(PPT):“路漫漫其修遠,吾將上下而求索”!謝謝大家!

篇23:國小音樂説課稿

一、教材分析

這是一首富有田園風格的歌曲。歌曲以“晚風”為題材,生動地描繪了大自然的美麗景象。“夕陽的晚上”、“樹叢中的夜鶯在歌唱”……

抒發了孩子們對大自然的熱愛。歌曲為6/8拍,大調式,由三個樂句構成的一段體。曲調優美抒情,委婉動聽。第一樂句在弱起小節進入後以平穩的節奏展開,在第1小節和第3小節只作了上移一度的小變化,使得曲調在平穩中稍有起伏,似乎音樂一下子就把人們帶到了黃昏時刻、當晚風吹來時四周田野一片靜謐的情景之中,富有詩情畫意。第二樂句在四度跳進後,出現了全曲的最高音,旋律由上而下形成了一個較大的起伏,抒發了人們在美麗的大自然的情景之中象樹叢中的夜鶯一樣快樂的歌唱。第三樂句完全重複了第二樂句的旋律。把讚美、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得以進一步的抒發。

二、教學目標

1.初步感受晚景,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

2.指導學生以輕柔的聲音演唱歌曲的第一聲部。

3.認識拍號6/8拍,懂得它的含義、強弱規律及指揮圖式。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唱會歌曲的第一聲部。

2.難點:注意每句的弱起拍,唱準歌曲的節奏。

四、教學準備

電子琴、三用機、磁帶。

五、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複習歌曲《清晨》。要求隨着歌曲的錄音伴奏演唱。

(二)學習新課

1.本課主題是朝夕,唱好了“晨”,現在唱“晚”。《晚風》是一首俄羅斯歌曲。聽聽晚上的景色美不美?――聆聽範唱。並談談聽後的感受。

2.複習已學過的三種拍號:2/4、3/4、4/4。它們的含義是什麼?強弱規律怎樣?怎麼指揮?這三種拍號的單位拍都是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晚風》的拍號是6/8拍,它的含義是什麼?強弱規律怎樣?怎麼指揮?

3.複習已學過的三種音符:XXX.以四分音符為一拍,它們分別唱半拍、一拍、一拍半;以八分音符為一拍,它們分別唱一拍、兩拍、三拍。

4.全體跟唱第一聲部歌譜,注意每句的弱起拍,節奏要唱準。

5.大家流暢地唱好全曲。設問:哪兩句的曲調基本是相同的?

6.有感情地朗讀歌詞。

7.隨着錄音範唱輕聲地學唱。

8.再學唱一遍,請找出難唱的地方。

9.請會唱的同學或老師幫助教唱難唱之處。

10.教師指揮,隨着錄音伴奏,全體唱一遍。注意力度記號,以輕柔的聲音唱出其晚景。

(三)課堂評價

請學生評價演唱的情況。

(四)課堂小結

學了這課,你有哪些收穫?

(五)佈置作業

回去複習這節課所學的內容,預習第二聲部的演唱。

篇24:國小音樂説課稿

《可愛的家》是一年級第二學期第二單元的內容。第二單元是以“親情”為主線,讓學生在音樂中感受和諧温馨,其樂融融的感人情景。從熱鬧的動物王國,到擬人化的植物夥伴,再到身邊熟悉的幸福的小家,處處流露出熱情、友善、關愛的濃濃親情。在設計教案時我運用音樂中聽、唱、拍奏、律動、編創等方法,引導學生通過音樂活動來體會“愛”的付出與獲得同樣快樂,學生如何與大家分享喜悦,引導學生關心、幫助他人。下面談談我設計這節課的一些想法:

一、挖掘教材中的情,從情入手。

欣賞曲《可愛的家》是首讓人感到親切,温暖的歌曲,樸實無華的旋律中洋溢出對親人深深的懷念,對故鄉無盡的憂思,使人眷戀那份濃濃的、難以割捨的親情。所以我在設計教學時,充分挖掘歌曲中透露出的濃濃情意,以培養學生音樂聽覺為目標,充分運用教學中的各種環節,通過“情”來撥動學生的心絃。於是我以這首樂曲作為背景音樂圍繞“家”這一主題展開討論。學生在這首輕柔音樂的伴奏下從竹子寶寶的家談起,到個別學生通過照片介紹自己所熟悉的小家,讓全體學生引起共鳴,體會到家的温暖。當然班上也有一些特殊家庭的孩子,為了讓他們也體驗到家的感覺,我便再由“姐妹兄弟”一詞引伸到團結友愛的班級大家庭,在這個家庭裏可以得到更多地關懷。通過運用討論、談話式的教學方法,拓展了學生對“家”的認識,使他們從被家裏長輩萬分寵愛的小寶貝成長為班級中其他小夥伴的姐妹兄弟,更讓他們懂得與他人相處要和氣、友善,要學會照顧關愛他人。在隨後的欣賞過程中,學生就會將自己的感受,全身心的融入音樂作品之中,從而使其得到美的享受。

二、以情導創,以創拓情。

音樂創造是培養、發展學生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一條有效途徑,它能激發學生創作音樂的情趣和積極參加音樂創作的意願,喚起其音樂情感,啟發和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我在設計欣賞歌曲《可愛的家》時,通過各種欣賞活動,使學生產生出積極的情感反應,以情導創,以創拓情,把“情”作為一條主線。首先是以《可愛的家》作為背景音樂,通過師生間的相互交流切入本課主題,引起每一位學生心靈深處的共鳴。這是一種完全放鬆和無意識的聽賞方法,以此來渲染一種柔美、恬靜的氛圍。接着是將學生通過語言交流所體會到的對“家”的點滴感受融入到靜聽樂曲之中,隨着音樂的進行,進入回憶、聯想或想象,這是一種聯想想象式聽賞,是學生自身感受與音樂情感的交融。然後,我在交流“家”和聆聽關於“家”的音樂基礎上,和學生共同創設了一個生活化的音樂情景,通過即興創作表演,以身體動作來對音樂做出反應,稱為運動式聽賞。第一步無意聽賞是引起學生欣賞的動機和興趣,第二步靜聽是激發起學生對音樂強烈的情感反應,第三步是組織學生參與體驗、創設有關音樂中所體現的濃濃親情與温馨和諧的家庭氛圍,使他們的審美情感、道德情感、理智情感進一步昇華,最後就是將先前學生體驗到的音樂情緒,落實、內化到歌曲的演唱上,使他們在演唱中身心得以愉悦,情感得以抒發。在學生對歌曲《可愛的家》理解與創作時,我認為既要營造好他們“參與音樂活動”的氛圍,深化“進入情境”的心理誘導,也要尊重學生自己的創造,放手讓他們根據創設的情境開展想象並結合自己的內心感受,大膽地進行音樂創作的嘗試。

三、以情激趣,以趣促情。

人們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要以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與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節課中我將上學期學生非常喜愛演唱的歌曲《音樂是好朋友》作為進教室的音樂,讓他們喜愛d、re、i,喜歡音樂,踏着這首熟悉的樂曲步入音樂課堂,從而激起他們學習音樂的興趣。隨後我再讓學生用歌聲來和可愛的竹子寶寶打個招呼,他們頓時覺得很新鮮,平時都是和小夥伴,和老師打招呼,這次卻和擬人化的植物朋友問好,他們對演唱《竹子冒尖尖》這首歌曲的興趣一下子提升了很多,而且不用老師多提要求,他們也會憑自己的生活經驗以親切、活潑的歌聲和竹子寶寶對話,和大自然交朋友。設計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符合兒童的心理年齡特徵,容易產生親切感,引起他們學習的興趣,促進他們美好感情的抒發。

通過此次上課,備課,也使我深刻地領悟到:《唱遊》教學應該面向全體,服務全體,是具有普及性的音樂教育。作為音樂老師要根據學生的情況,把音樂知識與技能融於活動之中,並隱性成線,讓學生在音樂實踐中逐步獲得淺顯的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情感的激發,忽略音樂教學的基本技能、技巧,那麼培養出來的學生將永遠只是有豐富表情但無實質內涵的人,無法讓學生真正得到美的享受和薰陶。

篇25:國小音樂説課稿

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鞠躬)。我是報考國小音樂的xx號考生,我今天説課的題目是xxxxx,我將從説教材、説學情、説教法、説學法、説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六個方面進行我的説課。

一、説教材

《蘋果豐收》是人民音樂出版社國小五年級上冊一首歌曲。本節課是一節歌唱表演課,為降E大調,4/4拍。《蘋果豐收》是朝鮮影片《金剛山姑娘》中的一首插曲,歌曲為二段體結構,曲調明快活潑、熱情奔放,表現了在蘋果豐收的季節裏姑娘們喜摘蘋果時的歡樂場面。

此部分,根據不同的篇目進行總結,內容從出版社、年級、課型、調號、節拍、歌曲內容、情緒和所表達的情感幾個方面出發。

根據教材地位和作用的分析,在新課改的指導下,特制訂如下三維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學生通過對歌曲的學習,能夠感受朝鮮歌曲的風格,體會豐收的喜悦。

2、過程與方法目標:學生在聆聽和模仿的過程中,能夠學會演唱歌曲,體會歌曲的情緒;通過小組合作演唱和表演,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的能力。

3、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對歌曲的學習,學生能夠體會4/4拍的強弱,並且熟練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本着《新課標》的要求,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學生能夠熟練並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體會歌曲的情緒;而教學的難點在於體會朝鮮音樂的風格,並用和諧的聲音完成二聲部合唱。

目標中也有可以固定的內容,比如過程與方法目標,同一學段的此目標可以通用。重難點對於國小來説基本也是一樣的,重點就是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難點就是從知識中提取。

二、説學情

以上是對教材的分析,下面我將對學情進行簡單的闡述。

國小五年級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比較豐富,求知慾和好奇心有所增強,學習興趣更為廣泛。這個階段學生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準確的節奏和音調進行演唱,並且對指揮動作做出恰當的反應。但是二聲部合唱的能力有待提高,情感的表達需要加強。以上這些將是我教學中重點注意的地方。

3-6年級屬於一個學段,所以學情上也可以通用。

三、説教法

我們常説:“教學有法,但無定法。”選用什麼樣的教學方法,應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最合適的教學方法。為了講清教材的重難點,使學生能夠達到歌曲設定的教學目標,我主要採用以下三種教學方法:

1、體驗法:在導入的過程中,通過節奏模仿和體驗,激發學生學習新歌曲的興趣,並能夠培養良好的節奏感。

2、遊戲法:二聲部合唱是教學的難點,通過遊戲的方式在小組之間進行合作演唱,不僅能夠考查學生的音準和相互之間的配合,更能夠培養其小組合作的能力。

3、律動教學法:在音樂活動的過程中,學生根據朝鮮民族的風格編配舞蹈動作,更進一步的體會歌曲的風格和情感。

四、説學法

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更好的學,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此,本節課的學法確定為小組合作法和自主探究法。學生分小組進行二聲部合唱,並且以比賽的形式進行,不僅能夠提高學生歌唱的積極性,而且能夠培養學生小組合作的能力。學生自主創編舞蹈動作,並展示表演,能夠提高學生的音樂創造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下面我講詳細闡述本節課的教學過程。

教法和學法完全可以固定下來,但是要注意這裏説到的教學方法,在下面的教學過程中要用到。

五、説教學過程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好的學習新知,本節課的教學過程將從激趣導入、教授新課、音樂活動和課堂小結四個環節來展開:

(一)激趣導入

我採用的律動導入,通過表演歌曲中典型的節奏型X.X XX XX X,引起同學的興趣。指導學生參與節奏型的表演,並跟我的哼唱進行打節奏,從而引出新課《蘋果豐收》,同時也解決了本節課的重點。

導入的形式有很多,建議大家根據課程類型或者內容固定下來。

(二)教授新課

這是本節課的核心內容,因此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教學。

首先,初聽歌曲

播放歌曲《蘋果豐收》,並引導學生將剛才的節奏型帶入到歌曲中。學生有目的地聆聽歌曲,可以更深刻的理解歌曲。同時,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克服困難的能力。學生跟着歌曲打節奏型,對於五年級的學生來説,稍微有點難。通過鼓勵的方式,給予學生信心,提高學生的控制節奏的能力。

初聽環節無論在欣賞課還是唱歌課都是新授中的首要環節,所以可以把話術固定。

其次,學唱歌曲

在學唱歌曲之前,我會為學生示範演唱,讓學生初步瞭解歌曲的旋律,同時在老師演唱的時候,讓學生思考歌曲的節拍與二拍子歌曲有什麼不同。學生在仔細聽並認真看我歌唱後,能夠探究出四四拍的強弱關係跟四二拍有些不同,從而引出另一個知識點:四四拍的強弱規律是強弱次強弱。之後,學生試着拍打歌曲的節奏,並思考跟之前練習的節奏有什麼關係。學生試着拍出節奏,並發現之前練習的節奏型是這個歌曲中出現次數很多的節奏型。

五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識譜能力,因此在學唱歌譜的過程中,我採用和學生一起視唱的形式。可先放慢速度進行視唱,音高跳躍大的地方可以重點範唱,解決音準問題。之後,我唱旋律,學生試着填詞,在演唱的過程中針對學生出現的音準問題再次進行糾正。第二樂段的低聲部旋律可作為第二課時的新授。

最後,鞏固練習

為了學生能夠更好的演唱歌曲,我將採用分小組演唱、男女對唱、打節奏演唱等多種形式進行練習。讓學生分組進行練習,並且以比賽的形式展示表演,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力和團隊精神。

(三)音樂活動

朝鮮族民歌具有濃厚的朝鮮族風格,因此,音樂活動時,我將給學生展示朝鮮族舞蹈中的幾個常用動作,讓學生進行創編,並展示各組表演。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討論、自主創編的方式學習音樂、表現音樂,充分發揮小組合作精神,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另外,引導學生進行自評和互評,提高了學生的音樂鑑賞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對學生的表現給予表揚,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

音樂活動的形式也有很多種,如:創編類、表演類、遊戲類、拓展類等,建議大家固定下來一兩個通用的形式,方便備考。

(四)課堂小結

當進行課堂小結時,我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引導學生自己進行總結,談一下本節課的感受和收穫的知識。

六、説板書設計

以上是我的板書設計簡單明瞭,重點突出。

蘋果豐收

典型節奏型

2/4拍 強 弱

4/4拍 強 弱 次強 弱

我的説課完畢,感謝各位考官的細心聆聽。(鞠躬)

篇26:國小音樂説課稿

一、教材分析

欣賞歌曲《媽媽之歌》是我國民歌,她通過母子兩人的對話,表達了母親對孩子的志愛和期望以及孩子深情的回報。歌曲的歌詞樸實無華,母子之情溢於字裏行間。旋律婉轉起伏,寬廣綿長,充分表現了母子之間真摯的情誼。演唱歌曲《唱給媽媽的搖籃曲》曲調寓意深刻,它通過一個平日生活的側面,生動地描繪了孩子對媽媽的一片深情和孝順之心。這兩部作品的主題相同,是對孩子們進行“愛”的教育的好材料。

二、教學目標

綜合教材內容及其他教學要素,我認為可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通過聆聽歌曲《媽媽之愛》,瞭解女聲、童聲的演唱特點。感受音樂中母子之間真摯的情誼。

2、能基本學會唱歌曲《唱給媽媽的搖籃曲》,從中體會到孩子對媽媽的深情和孝順之心。

3、通過系列實踐活動,教會學生懂得母愛之偉大,自己應該懂得回報和付出。

其中教學重點、難點設定為:通過聆聽和學唱歌曲,瞭解女聲、童聲的演唱特點。感受音樂作品內涵,懂得母愛的偉大。

三、教學理念及教法、學法的選擇

新課標提出:音樂課應以“學生髮展為本”,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加強音樂實踐與創造。同時還強調了課堂上音樂與相關文化的相互融合與滲透。鑑於以上理念,我決定採用參與――體驗、情境――陶冶的情感教學模式,借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努力使學生在輕鬆愉悦、和諧互動的氣氛中主動參與學習,在體驗中感受和表現音樂,從而促進學生髮展。教學過程追求動靜結合、張馳有度,讓音樂真正走進孩子的心靈。再有,本課的編創等實踐活動穿插於各個教學環節中,唱中有創,動唱結合;聽中有創,邊聽邊動,自始自終都鼓勵學生的創新與實踐。

那麼到底要怎樣使我的音樂課堂成為學生享受音樂美的聖殿呢?我決定這樣安排教學過程:

四、教學流程及相關考慮:

一)組織教學

師生在《世上只有媽媽好》的音樂聲中,邊唱歌曲邊走進教室。師生問好之後,老師直接揭示本課的主題“愛”!

[音樂課堂應該有一個美的開始,在這個環節中,師生唱着《世上只有媽媽好》的歌曲進教室,就是為了能一個與本課教學主題相披襯的氛圍。使孩子一進入教室就能感受到“愛”的幸福!]

二)主題討論,欣賞《媽媽之愛》

1、老師組織學生圍繞着“愛”,説説身邊愛自己的人!鼓勵學生用具體的事例來説一説。

2、老師引出《媽媽之歌》,隨機運用課件介紹族民族的風土人情及特色音樂。

3、出示歌詞,誦讀歌詞,組織學生討論歌曲所反映的內容是什麼?學會區分哪段是媽媽唱的?哪段是孩子唱的。

4、初聽音樂,感受音樂旋律的美感以及音樂中母子之情的深厚。

5、再聽歌曲,感受女聲、童聲的音色的基本特徵。

6、再次復聽,請學生跟着輕輕哼唱,深深體驗母子的深情。

[讓孩子有所感悟,不是單靠學生一味地聽音樂。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有發自內心的感受,因此在這個環節中,我設計了較長時間的“説説愛自己的人”。有了親身的體驗,感受歌曲的內涵自然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另外,我還運用課件,向孩子們展現了民族的風土人情,更有效拓展了學生文化的視野!]

三)初學《唱給媽媽的搖籃曲》

1、師生談話,引導孩子去思考媽媽的愛。回憶學過的搖籃曲,唱一唱,再次感受“母愛之偉大”。

2、從“報恩”引出歌曲《唱給媽媽的搖籃曲》,學習歌詞內容,説説自己感受到了什麼?

3、請學生用自己的方式深情地誦讀歌詞。

4、初聽歌曲:請孩子們積極展開想象,説一説你彷彿聽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

5、再聽範唱,請學生邊做推搖籃動作邊輕聲哼唱。

[這一個環節由於時間的關係,所以只是處理成“初學”狀態。通過學生展開積極的討論,深情地誦讀歌詞,聽音樂想象音樂的意境,邊動作邊哼唱等學習方式,使學生能多方位、多感官地感受到“愛”的內涵,逐步提高學生音樂鑑賞能力、表現能力、想象力。]

四)主題延伸

1、老師引導學生去想想,自己是不是也該為媽媽做點什麼?

2、以“我為媽媽做什麼”自由選擇

A為媽媽唱一首歌

B為媽媽背一首詩

C對媽媽説一句話

D為媽媽做一件事

E其它

[在這個環節中,我特意設計了“我為媽媽做什麼”的自由選擇習題,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展現個性的舞台,還能使學生感受到豐富多彩的藝術形式,拓展了學生思維。另外,這一環節的設計,也能促使學生去關注自己身邊的“愛”,從而更深刻地體會到本課的主題“愛”]

五)組織下課

師生互道再見。在《唱給媽媽的搖籃曲》的歌聲中,離開教室。

(音樂教學的功能決不僅僅體現在一堂課上,讓孩子們在充滿着愛的旋律聲中離開教室,就是希望能使學生把課堂上所感悟到的,帶到教室外,帶進自己的生活,使音樂教學真正為學生的全面發展而服務!)

當然,以上所述只是我對本課的一種設想,若是要投入到真正的課堂教學中去,我想還應該考慮孩子們的學情,學習的習慣、愛好等方面的因素。但不管怎樣,我認為,一堂音樂課只要能成為了孩子們享受音樂美的聖殿,就是我們教師應該追求的境界!

篇27:國小音樂説課稿

一、説教材:

(一)教材分析:

《採菱》是蘇少版國小音樂教材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甜甜江南”中的一首歌曲。歌曲由五個樂句組成,前兩句方整對稱,第三句活潑、生動,第四句模擬划船動作,最後抒發情感。

這首歌曲是對學生進行愛家鄉教育的一首非常貼切的歌曲。

(二)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用優美、親切的歌聲表達熱愛家鄉的真摯感情。

2、簡單瞭解江南的相關文化。

(三)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學唱歌曲《採菱》

(四)教學難點:

高音的演唱及切分節奏的把握

(五)教學準備:

鋼琴、多媒體課件等

(六)課時安排:

1課時

二、説學生:

本學期,雖然我不任教四年級,但是根據曾經教過多屆四年級音樂的經驗,這首歌曲對於學生來説,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尤其是高音部分,教師要給予適當的引導,避免讓學生出現嘶喊的現象。另外,切分節奏也是學習中的一個難點。教師要通過各種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聲情並茂地表現歌曲。

三、説教法

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我綜合運用談話法、示範法、等誘發學生學習歌曲的興趣。同時充分利用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令整個教學活動成為師生之間不斷進行思想交流與心靈溝通的過程,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四、説教學過程:

一、導入:

首先我播放一首林俊杰的歌曲讓學生聆聽,不用説,孩子一定能猜出歌名《江南》,繼而讓學生簡單瞭解何謂江南?再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一些江南的畫面,讓學生有感官上的認識。接下來,再出示一幅畫面,讓學生猜測畫面中的人物在做什麼?答案為(採菱),同時,教師引出本課所學歌曲為《採菱》。

二、學唱歌曲:《採菱》

1、學生熟悉歌詞

2、教師範唱,請同學跟着小聲哼唱,注意切分節奏處的演唱一定要準確。

將切分節奏處找出,依次練唱。(這是這首歌曲的一個難點)

3、教師彈琴,學生跟琴學唱,教師給予點評,並糾正錯誤的地方。

4、多種方法練習(接龍唱、小組唱、男生、女生分別唱等等)

5、處理歌曲:

師生共同討論,《採菱》這首歌曲,應該用什麼樣的音色、速度和情緒來演唱更能表達對家鄉的熱愛之情。(用自然優美的音色,連貫流暢的氣息,唱出水鄉的孩子對家鄉、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6、全體學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採菱》。

7、分小組進行創編表演,並分組上台展示,選出最好的小組。

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以平等、尊重、理解、關心、賞識的態度去對待每一位學生。在這一環節中我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給學生留下了自主活動和自主創編的時間和空間,師生互動,共同學習。讓孩子們在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中學會歌曲,突破重難點。

8、拓展:利用多媒體課件欣賞部分江南的著名景點。

最後,教師對本節課進行總結。

五、説教學預想

希望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發揮學生主體作用,使整個教學在愉快合作、多彩、友愛、融洽的氣氛中進行。從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出發,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從對立變為和諧,變被動為主動,努力做到既能促進學生能力最大限度地發展,又不加重學生負擔,特別是在情感上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激發,讓每個學生享受到成功的歡樂。

篇28:國小音樂説課稿

《小牧笛》是國小音樂教材第六冊的內容。

這是一首以民歌音調為素材的創作歌曲。歌中充滿了濃郁的民族風格和農村生活氣息。

根據教材內容,體會歌中充滿生氣,洋溢着歡悦、真切的動人情感。以課堂練習為鋪墊,指導學生用歡快活潑的情緒演唱歌曲,抒發熱愛勞動的真摯感情。

教學重點:學唱歌曲,感受民歌風格和農村孩子開朗活潑,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的美好品質。初聽京劇選段,培養戲曲音樂興趣。

教學難點:掌握不同拍子的變換;突破唱名音高、音準難點。

教學方法:視唱、聽唱法

教學用具:琴、錄音機、多媒體課件

教學內容:

第一課時:發聲訓練、課堂練習、歌曲教學

第二課時:兩聲部發聲訓練、節奏填空、欣賞

教學思路與步驟:

課題《小牧笛》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隨着悠揚的笛聲,我們彷彿來到了田園山莊。一幅牧童放牧的美麗畫卷展現在我們的面前。今天我們學習第七課《小牧笛》

二、教學目的和要求:

1.指導用純樸、明亮的聲音表現歌曲的民歌風味,抒發熱愛勞動的真摯感情。

2.通過節奏練習,掌握變拍子節奏;聽唱大跳音程,解決唱名音高、音準的難點。

3.初聽京劇選段,培養戲曲音樂的興趣,增強聽辯對比性旋律的能力。

三、發聲訓練:注意附點音符、八分休止符的節奏準確,聲音豎起來唱“嗒”

四、課堂練習:

1.節奏練習:用“da”拍讀節奏並注意節奏、節拍的變化。

2.唱名發聲練習:唱準re sol la re1的音高。

3.重、難點樂句練唱:讀節奏、按節奏拍讀歌詞、注意下滑音的唱法,用讚美的情緒來唱。

五、歌曲教學:

1.釋題:本課是一首採用民歌音調為素材的創作歌曲。

2.分析:拍號採用2/4 、3/4拍交替變換,是一段體結構,三個樂句構成的歌曲。

3.學唱歌譜:聽錄音、拍讀節奏、視唱、聽唱旋律;強調變拍子節奏、下滑音、休止符唱法。

4.學唱歌曲:聽錄音、拍讀歌詞、填唱歌詞、注意重、難點樂句節拍的變化。

5.歌曲處理:用活潑輕快、舒展連貫的聲音演唱歌曲。

六、課後作業:

1.簡介:京劇是流行於全國的戲曲劇種,有近兩百年的歷史。具有完整的藝術風格和表演體系。

2.釋題:《都有一顆紅亮的心》是現代京劇《紅燈記》選段;《京調》是用傳統京劇的唱腔音調為素材寫成的器樂曲。

3.初聽:《都有一顆紅亮的心》《京調》

4.小結:欣賞《都有一顆紅亮的心》感受既有優美流暢的歌唱特點,又有京劇音樂獨特風格的《紅燈記》選段;《京調》全曲構思別具一格,情緒活潑新穎。充分表現出戲曲音樂的誘人魅力,給人以美的享受。

5.作業:請學生在網上或音樂磁帶中找出有關資料聽賞和預習。

備註:

一、本課的設計以音樂審美為核心,注重了音樂課堂教學的過程和方法;豐富多彩的多媒體課件,激發了學生主動探究學習知識的興趣。

二、創設情境,通過課堂練習及課後作業的設計,引導學生髮展個性,動手、動腦自主學習,積極參與音樂實踐活動。

三、以新課程標準為契機,多媒體教學為動力;創造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發展學生感受音樂、表現音樂、創新音樂的能力。

篇29:國小音樂説課稿

尊敬的評委老師:

大家上午(下午)好!(鞠躬)我是XX號考生,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我們多麼幸福》,接下來我將從説教材、説學情、説教學目標、説教學重難點、説教學方法、説教學過程、説板書設計這幾個方面,簡單闡述我的教學思路。

一、説教材

首先,談談我對教材的理解,作為一名老師,我認為對於教材的瞭解是必不可少的。

《我們多麼幸福》是花城版國小音樂五年級上冊第七課的一節唱歌課。作品為降B大調,3/4拍,情緒活潑,旋律優美,描繪了少年兒童幸福的童年生活,表達了他們為美好生活、為祖國的繁榮發展而努力學習的遠大理想。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可以學會3/4拍節奏的強弱規律,感受作品表達的熱愛生活的情感,從而獲得審美體驗,提升音樂欣賞及演唱技能。

二、説學情

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不但要對教材有所瞭解,還要對學生的情況有清晰明瞭的掌握,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這樣才能瞭解學生真正的學習需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3~6年級的學生隨着生活範圍和認知領域進一步擴展,學生的體驗感受與探索創造的活動能力增強。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對音樂的整體感受,豐富教學曲目的體裁、形式,增加合唱、樂器演奏及音樂創造活動的分量,以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和藝術魅力吸引學生。本學段5~6年級部分學生進入變聲期,應滲透變聲期嗓音保護知識。

三、説教學目標

通過對教材的分析以及學情的瞭解,我設計的三維目標如下: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學習作品《我們多麼幸福》,感受歌曲傳達的內涵,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過程與方法:通過對《我們多麼幸福》的演唱,並配以討論、分析等活動或方法,學生能夠提高音樂欣賞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

知識與技能:掌握3/4拍的強弱節奏,並能夠完整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四、説教學重難點

基於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以及教學目標的設立,我確定本節課的重難點:

重點是能夠完整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難點是掌握3/4拍的強弱節奏。

五、説教法、學法

為了更好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本堂課我主要採用的教學方法分以下兩點。

教法:講授法、直觀演示法。

學法:模唱法、小組合作探究法。

六、説教學過程

接下來説説我的教學過程,也是本次説課的中心部分。這一部分主要分成五個環節,分別是新課導入、初步感知、學唱歌曲、鞏固提高、小結作業。下面,我將分別來介紹這五個環節:

第一環節是新課導入環節

好的導入是成功的一半,為了培養學生的興趣、營造濃郁的音樂課堂氛圍,上課伊始,我會用展示圖片的方式進行導入,展示人們幸福生活的圖片,並提問:同學們你們每天都開心嗎?學生自由回答後教師進行總結。生活中有很多開心快樂的事,這就是幸福,幸福其實就藏在我們身邊,由此順勢引入本課課題《我們多麼幸福》。

這樣設計,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學生能夠更好的參與到課堂活動中。

第二環節是初步感知環節

感知音樂是課堂展開的基礎,為了對作品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在新課的第一環節,我會先用多媒體播放歌曲《我們多麼幸福》,並提問歌曲的旋律是怎樣的,歌曲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學生自由回答後教師進行總結:歌曲旋律較為歡快活潑,描繪了少年兒童幸福的生活場面。其次,我會再次播放歌曲,並提問歌曲的速度是怎樣的?學生會回答歌曲的速度是稍快。最後教師進行總結。

通過這樣直觀感知的方式,同學能夠捕捉到最表面一層的音樂信息,充分發揮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為接下來的學唱歌曲做了良好的準備。

第三環節是學唱歌曲環節

細緻、精準對於作品的分析及學習,是學生了解作品特點的主要途徑,為了引導學生了解重點,突破難點,循序漸進的瞭解作品,在這一環節,我會先進行發聲練習;其次,我會播放音頻,學生進行跟唱,感受歌曲的旋律變化;然後,我會為學生講解三拍子的強弱規律;在學生對旋律有一定了解之後,我會引導學生有有感情的朗誦歌詞,並請學生思考:歌詞表達了怎樣的內容?學生小組討論後教師總結並講解:歌詞描述了少年兒童幸福的童年生活,表達了他們為美好生活、為祖國繁榮發展而努力學習的遠大理想;最後,我會引導學生完整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通過這樣的設計,學生可以更加清晰地理清學習思路,更全面地掌握新知,同時學生還可以主動地投入到教學過程中來,從而能夠更快速地學唱歌曲。

第四環節是鞏固提高環節

為了更好地鞏固已經掌握的新知,對音樂作品有更全面的把握和體會,我會將學生分小組用編創舞蹈的方式表現作品。學生進行展示,並互相評價推選出最受歡迎的小組。

這樣做既能夠對新學習的音樂作品進行鞏固,同時學生又可以充分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對音樂的體驗與感受有所加深,也提高了音樂欣賞、表現、創造以及藝術審美的能力。

第五環節是小結作業環節

好的結尾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在課堂小結時我會和同學們一同探討本節課有哪些收穫,總結音樂作品所傳達的精神內涵。

為了更好的結束課堂,並在課下引發學生的思考,對於作業的設計,我會請學生蒐集其他描寫美好生活的歌曲,課後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

這樣既可以重新為學生總結本節課所學,起到加深記憶的作用,同時又可以將課堂延伸到課下,充分發揮音樂的作用。

七、説板書設計

最後,是我的板書設計環節,着重的體現了本節課的重難點,情緒、情感等內容,學生可以通過板書直觀的瞭解本節課的核心內容。

以上是我今天的説課內容,感謝各位老師的耐心聆聽,請老師們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篇30:國小音樂説課稿

各位老師你們好!

我是xx音樂教師xx。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一堂豐富多彩的音樂課。

教學方法:

在教學中我主要採用情景教學法,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利用其視聽結合,聲像一體,形象性強,信息量大等優點,為同學創設一個春的環境。在這種環境中,讓同學感受自然的美、音樂的美。針對兒童愛玩、好動的年齡特點,我還採用了遊戲法,實施了寓教於樂的教學戰略

學法指導:

音樂課應重視對同學的音樂實踐,所以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同學,讓同學主動參與學習並且自由發揮。採用人機交互的手段,讓同學點擊鼠標自由選擇畫面上的對象,組成春天的圖畫。同學分組進行活動,在交流和協作中,加深對音樂的體驗。

現代音樂課程規範力求體現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基本精神,體現以音樂審美體驗為核心。所以,我為這節課擬定的題目為《春天的旋律》。它所藴涵的內容自身很美,給同學提供了一個音樂藝術想象的空間。在這個空間裏,我把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基本理念貫穿始終。把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有機地滲透在音樂藝術的審美體驗之中。在教學中我打破保守、單一的音樂教學模式,把音樂和多媒體相結合,利用多媒體技術所提供的形象、生動的畫面,為同學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從而協助同學更好地聆聽音樂、理解音樂,為音樂所表達的境界所吸引、所陶醉,與之發生強烈的情感共鳴,萌發對音樂的興趣和喜好,從而激發同學去表示音樂、發明音樂。

本課的教學過程我是這樣考慮的:它由複習歌曲,感受春天,遊戲活動這三局部組成。其中“感受春天”又包括了:看春天、説春天、贊春天三環節。通過這樣的佈置,使同學的欣賞美、感受美、表達美、歌唱美、發明美這一系列的審美能力得到提高。

首先我採用提問的方式開課:“同學們,請看窗外,現在是什麼季節呀?”問題和同學的生活經驗相結合,同學很快就進入了實際的情景裏。接着我告訴同學,“讓我們一起來唱首春天的歌吧”,這時候,同學就可以看着電腦屏幕上出現的歌單,拍着手在音樂的伴奏聲中唱起了歌曲。我又採用聽練結合的方法,讓同學聽辨自身和老師模仿小黃鸝唱歌的不同,突出強弱關係,解決歌曲中的難點,使演唱更加完整悦耳。

接着進入第二個環節:看春天。我利用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手段能有效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這一特點,讓同學看關於春的錄像,美麗的畫面和動聽的鋼琴旋律,讓同學從視覺上,聽覺上都得到藝術的感染,審美情趣,審美能力得到培養。接着我又引導同學在音樂聲中把所看到的,所想到的春景用語言來描述,並進行模仿。也許有的小朋友會説太陽,有的學小鳥,有的用身體表示柔柔的柳條,還有的渴望在草地上放風箏。

你一言,我一語,我再讓他們用自身的小手在電腦上,選擇出喜歡的春景,用電腦拼圖的方法自由組成春天的圖畫,這時候,我們的眼前就會出現一幅幅美麗的春天美景。通過這一局部的佈置,在教學內容上,就把語言、律動、音樂、美術、多媒體技術有機的結合在了一起,使新課標中提倡學科綜合的精神得以體現。這樣的教學,既能面向全體同學,又能讓同學在主動參與中展現他們的個性和發明才幹。同學積累了許多描寫春天的語言,也為後面的創編歌詞打下基礎。接下去,我又讓小朋友們用優美的旋律去歌唱春天。在教學方法上,我以培養同學的想象力、發明力為主,尊重個體的不同體驗,讓同學在鍵盤上敲出自身所喜歡的速度,感受同一旋律採用不同速度時所發生的不同情緒。歡快的音樂像小朋友在做遊戲,舒緩温柔的音樂像春姑娘在翩翩起舞。這些充溢童趣的語言,讓他們在感受音樂中豐富了想象,在想象中又進行了樂感的培養。

接着,我讓同學分小組為這段旋律填寫春天的歌詞,這喚起並促進兒童潛在的音樂天性。讓小朋友們感受到音樂是自已生活中的需要。同學在一起進行創作,發揮集體協作精神,我再讓小組展示自身的創作,並進行互評。這樣的創作活動無論是過程還是結果,小朋友們在心理上都得到滿足、肯定、愉悦。

最後,我採用情景陶冶法,用多媒體技術把教室創設成一個美麗的大草地,在春天圖案的背景下,在優美的樂曲聲中,同學分組進行遊戲活動。在輕鬆快樂自由的氛圍中同學知道了春天到底藏在哪裏?它,在温暖的陽光裏,在嫩綠的枝頭上,在大家的歌聲裏,在老師的笑臉上,在我們的心裏,在美好的生活裏。小朋友們感受到了春天的無處不在,從而更加熱愛大自然。珍惜幸福生活。

法國著名藝術家羅丹曾説過:“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我想,通過這樣的設計,讓同學在音樂中認識美,在生活中尋找美,在未來裏發明美,讓美融入每一個小朋友的心裏。

以上設計肯定還有一些缺乏之處,敬請各位專家老師提出珍貴意見。

謝謝大家!

篇31:國小音樂説課稿

一、説教材

1、《蒼山歌聲永不落》是國小音樂第8冊中的欣賞部份位於第9課,前是欣賞《喜慶進行曲》,後是表演《丁香花》。這是雲南本土題材的欣賞課程,本節課的目的就是:①通過聆聽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讓學生在具體的音響感知中,培養學生的音樂感受力、音樂鑑賞力,激發學生熱愛雲南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感受白族音樂的風格特點。②瞭解三種裝飾音的用途。③嘗試為旋律填詞,通過不同途徑培養學生“音樂的耳朵”及動手動腦的能力。

2、教學重點:聆聽、瞭解、感受白族音樂的風格特點。

教學難點:①裝飾音的作用②嘗試為旋律填歌詞③旋律中頻繁的音程跳進。

二、説教法

教學有法,但法無定法,我在這一堂課中將“雙基”教學和音樂形象的教育結合在一起,採用了講述法、演示法、聽賞法等教學方法,使用多種直觀教具,如各種樂器、電化教學手段等來進行教學。

講述法,就是深入淺出的講解,在演示法中充分使用笛子、口琴等教具,在聽賞教學中大膽地創設意境,自制教學光碟,克服環境進行教學。為什麼這樣教呢?因為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三、説學法

方法比知識重要,學法更是多種多樣。在這一節課中,我使用了提問法、表演法、聽視欣賞法、競賽法等,提問法有利於集中學生注意力,表演法有利於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能力,聽視法能使學生更直觀地理解感受《蒼山歌場永不落》的藝術風格,集中學生注意力,充分調動視覺、聽覺,瞭解感知大理的風土人情。競賽法能夠鼓勵、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

在這一個過程中,教師要做到精講少講、多聽,語言要力求簡明、準確,富於啟發性,不搞枯燥乏味的技能技巧訓練。

四、説程序

本課的教學程度設計為:

1、組織教學(使用別開生面的自編《拍手歌》)。

2、綜合訓練(使用口琴伴奏,培養學生動手、動腦、動口的能力)

3、導入新課(聽視導入,使入自制教學光盤)

4、a聆聽樂曲1(整體感知音樂形象,把握藝術風格)

b聆聽樂曲2(提出具體的要求)

c填詞練習及教學難點解説(使用笛子教學)

5、旁徵博引,欣賞白族民歌《蝴蝶泉邊》

(聽視結合,交錯與漸離)

6、音樂遊戲(葫蘆絲、巴烏的使用)

7、小結課時

篇32:國小音樂説課稿

一、對教材的把握

這是一首曲調歡快活潑、歌詞簡練、富有童趣的`美國兒童歌曲,歌曲生動地表達了孩子們一個美好的願望和共同的心聲“我是小音樂家”。歌曲為2/4拍,一段體結構,弱起節拍貫穿全曲。第一樂句從弱句開始,四度跳進旋律上行,進而下行,曲調流暢,情緒歡愉,即刻點名了主題“我是小音樂家”。第二樂句是第一樂句的變化重複,僅在節奏上作了緊縮的變化。第三樂句的五度跳進和“xx xxx”節奏的連續出現,級進的旋律配以樂器演奏時發出的象聲詞使得歌曲的情緒歡快而又熱烈。第四樂句突出了“跳”、“唱”二字,把孩子們盡情歡暢的情緒推向高潮。最後再現第三樂句的旋律,歌曲在充滿歡樂的氣氛中結束。

1、教學重點

學唱歌曲,並表現出歌曲的情緒。

2.教學難點

弱起節奏的掌握。

二、教學目標的定位

1、學生能初步學會演唱《我是小音樂家》,能唱出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

2、在體驗音樂過程中,激發學生表演慾望和創新能力。

三、學情分析與學法指導

1、學情分析

本節課是三年級下學期將要學習的內容,在音樂知識技能上,學生有了一定的積累,能夠初步表現節奏、強弱、速度、音高等音樂要素,所以在本課中我設計了以學習歌曲為主、以體驗表演歌曲為輔,以此來逐步提高學生的音樂的感受力和表現力。

2、學法指導

新課程改革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學生在充分感受音樂情緒基礎的上進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體驗發現美——認識美——創造美的方法,體驗“創造”的過程和樂趣。

四、教法的選擇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兒童是用色彩、形象、聲音來思維的。——蘇霍姆林斯基”教學中通過各種樂器的演奏創設樂器音樂會的情境,利用音樂渲染情境,藉助多媒體課件再現情境,給學生創造豐富而愉悦的學習空間。

2、引導交流,激活體驗

學生是有個性、有靈性、有創造性的個體。《音樂課程標準》指出:“要促進學生個性形成和全面發展。”充分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獨特體驗,讓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欣賞。通過設置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

3、遊戲活動,激勵創造

活動是認識的基礎,智慧從動作開始。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興趣盎然地在一起想、一起唱、一起跳,角色扮演,充分體驗音樂活動的樂趣,產生對音樂學習的持久興趣。

篇33:國小音樂説課稿

我是渝中區六店子國小的音樂教師劉莉。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一堂豐富多彩的音樂課。

教材分析:

本課我所用的教材是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國小音樂教材第六冊第六課《嘀哩嘀哩》。《嘀哩嘀哩》是一首歡快活潑,富有朝氣的兒童歌曲。它的旋律給小朋友們勾畫了一幅寬廣明媚的春天景象,而本課教學正是對歌曲情感的再延伸和發展。是在第一課時歌曲學習的基礎上,以審美教育為主線的一堂自創音樂課。

本課的教學目標,包括了我對同學音樂技能技巧的訓練,能力的培養以和品德的教育。通過學習,讓同學能用輕快明朗的聲音演唱歌曲,培養同學的音樂聽辨和想象的能力。使他們的表示美、鑑賞美,發明美的能力得到煅煉,激發同學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良好情感,從中滲透對同學心靈美、行為美的品質教育。

本課的重點是:通過同學感受春天的美,表示音樂的美,提高同學的審美能力。本課的難點是:同學分組為旋律創編春天的歌詞。

本課以音樂教學為主,同時結合了語文、思品、美術等多方面綜合素質的培養。

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我主要採用情景教學法,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利用其視聽結合,聲像一體,形象性強,信息量大等優點,為同學創設一個春的環境。在這種環境中,讓同學感受自然的美、音樂的美。針對兒童愛玩、好動的年齡特點,我還採用了遊戲法,實施了寓教於樂的教學戰略。

學法指導:

音樂課應重視對同學的音樂實踐,所以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同學,讓同學主動參與學習並且自由發揮。採用人機交互的手段,讓同學點擊鼠標自由選擇畫面上的對象,組成春天的圖畫。同學分組進行活動,在交流和協作中,加深對音樂的體驗。

現代音樂課程規範力求體現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基本精神,體現以音樂審美體驗為核心。所以,我為這節課擬定的題目為《春天的旋律》。它所藴涵的內容自身很美,給同學提供了一個音樂藝術想象的空間。在這個空間裏,我把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基本理念貫穿始終。把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有機地滲透在音樂藝術的審美體驗之中。在教學中我打破保守、單一的音樂教學模式,把音樂和多媒體相結合,利用多媒體技術所提供的形象、生動的畫面,為同學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從而協助同學更好地聆聽音樂、理解音樂,為音樂所表達的境界所吸引、所陶醉,與之發生強烈的情感共鳴,萌發對音樂的興趣和喜好,從而激發同學去表示音樂、發明音樂。

本課的教學過程我是這樣考慮的:它由複習歌曲,感受春天,遊戲活動這三局部組成。其中“感受春天”又包括了:看春天、説春天、贊春天三環節。通過這樣的佈置,使同學的欣賞美、感受美、表達美、歌唱美、發明美這一系列的審美能力得到提高。

首先我採用提問的方式開課:“同學們,請看窗外,現在是什麼季節呀?”問題和同學的生活經驗相結合,同學很快就進入了實際的情景裏。接着我告訴同學,“讓我們一起來唱首春天的歌吧”,這時候,同學就可以看着電腦屏幕上出現的歌單,拍着手在音樂的伴奏聲中唱起了歌曲。我又採用聽練結合的方法,讓同學聽辨自身和老師模仿小黃鸝唱歌的不同,突出強弱關係,解決歌曲中的難點,使演唱更加完整悦耳。接着進入第二個環節:看春天。

我利用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手段能有效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這一特點,讓同學看關於春的錄像,美麗的畫面和動聽的鋼琴旋律,讓同學從視覺上,聽覺上都得到藝術的感染,審美情趣,審美能力得到培養。接着我又引導同學在音樂聲中把所看到的,所想到的春景用語言來描述,並進行模仿。也許有的小朋友會説太陽,有的學小鳥,有的用身體表示柔柔的柳條,還有的渴望在草地上放風箏。你一言,我一語,我再讓他們用自身的小手在電腦上,選擇出喜歡的春景,用電腦拼圖的方法自由組成春天的圖畫,這時候,我們的眼前就會出現一幅幅美麗的春天美景。

通過這一局部的佈置,在教學內容上,就把語言、律動、音樂、美術、多媒體技術有機的結合在了一起,使新課標中提倡學科綜合的精神得以體現。這樣的教學,既能面向全體同學,又能讓同學在主動參與中展現他們的個性和發明才幹。同學積累了許多描寫春天的語言,也為後面的創編歌詞打下基礎。接下去,我又讓小朋友們用優美的.旋律去歌唱春天。

在教學方法上,我以培養同學的想象力、發明力為主,尊重個體的不同體驗,讓同學在鍵盤上敲出自身所喜歡的速度,感受同一旋律採用不同速度時所發生的不同情緒。歡快的音樂像小朋友在做遊戲,舒緩温柔的音樂像春姑娘在翩翩起舞。這些充溢童趣的語言,讓他們在感受音樂中豐富了想象,在想象中又進行了樂感的培養。接着,我讓同學分小組為這段旋律填寫春天的歌詞,這喚起並促進兒童潛在的音樂天性。讓小朋友們感受到音樂是自已生活中的需要。

同學在一起進行創作,發揮集體協作精神,我再讓小組展示自身的創作,並進行互評。這樣的創作活動無論是過程還是結果,小朋友們在心理上都得到滿足、肯定、愉悦。最後,我採用情景陶冶法,用多媒體技術把教室創設成一個美麗的大草地,在春天圖案的背景下,在優美的樂曲聲中,同學分組進行遊戲活動。在輕鬆快樂自由的氛圍中同學知道了春天到底藏在哪裏?它,在温暖的陽光裏,在嫩綠的枝頭上,在大家的歌聲裏,在老師的笑臉上,在我們的心裏,在美好的生活裏。小朋友們感受到了春天的無處不在,從而更加熱愛大自然。珍惜幸福生活。

法國著名藝術家羅丹曾説過:“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我想,通過這樣的設計,讓同學在音樂中認識美,在生活中尋找美,在未來裏發明美,讓美融入每一個小朋友的心裏。

以上設計肯定還有一些缺乏之處,敬請各位專家老師提出珍貴意見。

謝謝大家!

篇34:國小音樂説課稿

一、説教材

《小螺號》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第八冊第四課《水上的歌》中的歌曲。它是本課的重點教唱歌曲。第四課共需三課時進行,下面我説的是第一課時的資料,它緊緊圍繞《小螺號》。《小螺號》是一首曲調歡快活潑的兒童歌曲。歌曲富有童趣地透過輕快搞笑的歌詞抒發了少年兒童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等完美情緒。歌曲為2/4拍、羽調式、二段體結構。

二、説學情

我所應對的是國小四年級的學生,這一時期的學生性格活波好動,熱情開朗,透過前幾年音樂課的學習呢已經掌握了基本的音樂知識和簡單的學習方法,能夠進行簡單的簡譜試唱,對音樂的情感也有初步的理解。但是這一時期的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我將採用搞笑的教學方法和活動來集中同學們的注意力。

三、説教學目標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有三個: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在歌曲演唱、處理與創新中,自然滲透“愛”的教育,激發少年兒童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熱愛親人等“愛”的完美情感;提高同學們學習音樂的興趣。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透過欣賞、演唱、自主創編等活動同學們能夠學會理解這首歌曲。

3、知識與技能目標:學會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學習並掌握用上滑音、波音裝飾演唱《小螺號》,使歌聲更具有活力更動聽。

四、説教學重難點

1、完整正確地演唱歌曲。

2、能運用裝飾音完整地唱好歌曲。

3、注意後十六分切分音符的演唱。

五、教學準備

多媒體、鋼琴、漁夫帽、海螺等。

六、説教法

根據新課改理念,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要做學生的引導者、合作者、參與者和促進者。根據新的《音樂課程標準》所倡導的完整而充分地聆聽音樂作品,是學生在音樂審美過程中獲得愉悦的感受和體驗,啟發學生用心參與、展開想象,大膽創新。我採用了感受鋪墊法、啟發引導法、比較法、發現法、激趣法、討論法等各種靈活多變的方法,使學生能主動學習、用心探究、合作互動、共同發展。為激發學生的興趣,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設計製作一套課件,不用粉筆板書。歌曲曲譜、樂譜知識中的符號、歌曲動畫等全部用多媒體大屏幕展示,使學生感到形象、美觀、直觀、生動。

七、説學法

為了突出學生的主導地位,學生將在老師各種靈活方法引導下透過感受欣賞自然而迅速的學會歌曲唱法;透過探究、討論、發現去主動學習;透過合作、想象去創新發展歌曲,並得到愛的情感教育。

八、説教學程序

一、新課導入

1、故事導入:在新課開始之前我會透過語言為同學們創設一個故事情景,透過故事的引入吸引同學們的注意力。同時我的故事和接下來的歌曲有着緊密的聯繫,對同學們歌曲的學唱進行鋪墊。

當時的課堂情境是這樣的:同學們:早上好,這天在新課開始之前呢,老師給大家講一個故事。有一個生活在大海邊的小朋友,是漁民的兒子。每一天早晨阿爸迎着朝陽,出海打魚,到了傍晚,阿爸伴着夕陽,滿載而歸。一家人的生活幸福又快樂!對於濤濤來説,最大的快樂是每一天晚學後,來到大海邊,欣賞着秀麗的海邊風景,深情地吹起小螺號,螺號聲聲換船歸。同學們想聽聽小朋友的螺號聲嗎這天我們就來學習這一首好聽的歌曲《小螺號》。

二、新課教學

1、歌曲欣賞:根據音樂新課改的理念要引導學生完整而充分地多次聆聽音樂作品,讓學生在感受欣賞中不自覺的就能學會歌曲。新課教學重感受默化,輕專業技能。因此我設計了三次欣賞動畫歌曲,每次欣賞之前提出設問;如1、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2、歌曲的“景色”是怎樣描繪的3、出示歌譜。邊看邊聽,然後回答歌曲表達了什麼情感透過學生的回答,教師進行總結和完善以上的問題。

2、學唱歌曲。

(1)學唱歌曲第一部分。

在學習中引導學生尋找、發現上滑音出現了幾次,並透過老師運用和不運用演唱的比較,讓學生總結出運用上滑音更能表現出歌曲歡快的情緒。

(2)學唱歌曲第二部分。在學唱中引導學生尋找新的記號波音,並透過比較演唱讓學生更能感受到波音更能使歌曲表現出大海的遼闊、海灘的無際、完美的情緒。

(3)老師伴奏,學生初步完整演唱歌曲。

三、演唱歌曲。

(1)根據學生素質和表現,即興利用齊唱、對唱、領唱等等形式,進行各種歌曲演唱處理、表現。

(2)啟發學生唱好上滑音和波音,並運用正確的聲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表現出漁家兒童對幸福生活的熱愛之情。

(3)引導全體學生到前面來自由發揮進行動作表演,教師給與激勵。

四、鞏固拓展

1、引導學生想象生活中有很多聲音,如自然的風聲、雨聲、雷聲,各種動物的叫聲、火車、汽車等物體發出的聲音等。請各小組堂論、創作的新歌詞,並劃分小組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大膽創編歌詞,展現創新潛力。

2、分組進行展示,其他小組同學進行評價。透過這樣的活動能夠激發同學們自主學習潛力。豐富教學資料。

3、師生各扮主角發唱不同的樂句,進行創新演唱歌曲。

4、創編表演親情故事。招一名同學扮演阿爸,一名同學扮演孩子,阿爸帶上漁帽,孩子拿上螺號,老師彈琴學生拿着螺號唱歌,阿爸聽到號聲滿載而歸,和孩子唱着歌一同回去。。。透過音樂劇的表演更加活躍課堂氣氛,加深同學們對歌曲情感的理解。使我的課堂豐富多彩。

五、小結作業

音樂劇結束之後我會向同學們説明這天所學習的歌曲情感,鼓勵他們回到家裏把這首歌唱給自己的爸爸媽媽聽。

以上就是我説課的全部過程,期望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篇35:國小音樂説課稿

一、説教材

本次課的資料,是九年義務教育國小音樂第九冊第六單元第二課。本課1課時,本課的教學資料是:歌曲《木鼓歌》。

《木鼓歌》是一節以唱歌為主的音樂綜合課,歌曲《木鼓歌》表現了佤族人民歡樂歌舞的場面盡情抒發對完美生活的熱愛之情。歌曲運用了很多重複的手法,襯詞的使用也增添了佤族民歌特有的味道。

二、説目標

1、認知目標:以歡快活潑的情緒、飽滿而富有天性的歌聲演唱《木鼓歌》,表現佤族人民對完美生活的熱愛之情。

2、技能目標:在歌曲有休止符的地方加入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培養學生感受、聽辨的潛力。

3、情感目標:在活動過程中體驗歌曲、合作學習的愉快。

三、説重、難點

重點是:以歡快活潑的情緒、飽滿而富有天性的歌聲演唱《木鼓歌》,表現佤族人民對完美生活的熱愛之情。

難點是:在音樂實踐活動中與人合作的潛力。

四.説教法

我在本課中的教學方法是結合新課標的基本理念,遵循以審美教育為核心,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在教學中,主要運用了創設情境法、聽唱法、討論法、學科綜合法、拓展延伸等教學方法。根據音樂教學特點注重運用多種手段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帶着濃厚的興趣、愉悦的情緒,用心主動參與開放、互動而有活力的課堂教學。

創設情境為了使同學們很快進入到歌曲資料中去,我用觀看課本上的插圖把學生帶入情境中,使學生感受到了音樂的歡快。

聽是感知和理解音樂的前提條件,聽是藝術實踐中最重要的過程。如,在導入新課時透過觀看插圖讓學生感知佤族人民載歌載舞的熱烈場面。在學會唱歌曲後,我透過學生用打擊樂器、自編律動,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表演、創作等綜合音樂藝術中,使學生獲得感知與創造音樂美的潛力,在音樂情感的體驗與抒發過程中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審美教育。

運用討論法以引起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用心性與主動性,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分析潛力。

五.説學法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僅要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學習的方法,給學生如何學習的啟示。課堂教學,要面向全體,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線”的精神,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透過學生整體感知、討論、小組合作、自主探究、創造、模仿等方式。引導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學,讓學生以自己獨特的方式感知音樂、表現音樂、創編音樂、享受音樂的樂趣,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

討論法、小組合作法:透過學生的小組合作,解決學生的個別差異性,要求全組學生共同討論。學生與其他同學一齊學習時,可相互激勵、互相啟發,而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在本課中這種方法我主要用在學生打擊樂器和律動上。

六、説過程

本課的教學過程我把它分為激趣導入、揭示課題、視聽結合、整體感知、合作學習體驗創新、拓展延伸、。

七、教學反思:透過為歌曲用打擊樂器伴奏和簡單的舞步,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了他們用心探索,逐步培養了他們的創新意識。

篇36:國小音樂説課稿

一、説教材

本次課的資料,是九年義務教育國小音樂第三冊第五單元第二課。本課1課時,本課的教學資料是:歌曲《大風車》。

《大風車》是一節以唱歌為主的音樂綜合課,這首歌是一首電視少兒節目的主題歌,歌曲表現了小朋友看大風車節目時的快樂情形,表現了大風車節目伴隨着小朋友的身心成長的願望。

二、説目標

1、認知目標:用歡快的情緒演唱歌曲《大風車》。

2、技能目標:讓學生隨音樂旋轉大風車,培養學生感受音樂和聽辯潛力。

3、情感目標:在活動過程中體驗歌曲、合作學習的愉快。豐富學生情感體驗,陶冶學生高尚的情操。

三、説重、難點

重點是:用歡快的情緒演唱歌曲《大風車》。

難點是:學生隨音樂旋轉大風車。

四.説教法

我在本課中的教學方法是結合新課標的基本理念,遵循以審美教育為核心,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在教學中,主要運用了創設情境法、聽唱法、討論法、學科綜合法、拓展延伸等教學方法。根據音樂教學特點注重運用多種手段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帶着濃厚的興趣、愉悦的情緒,用心主動參與開放、互動而有活力的課堂教學。

創設情境為了使同學們很快進入到歌曲資料中去,我用聽賞《大風車》的音樂把學生帶入情境中,使學生感受到了音樂的快樂。

聽是感知和理解音樂的前提條件,聽是藝術實踐中最重要的過程。如,我在導入新課時就是透過聽音樂《大風車》讓學生感知的。音樂情感實踐教學法重在對音樂作品表現的情感體驗和主動參與之後的有理解的真情實感地表現。在學會唱歌曲後,我透過學生自編律動,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表演、創作等綜合音樂藝術中,使學生獲得感知與創造音樂美的潛力,在音樂情感的體驗與抒發過程中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審美教育。

運用討論法以引起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用心性與主動性,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分析潛力。

五.説學法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僅要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學習的方法,給學生如何學習的啟示。課堂教學,要面向全體,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線”的精神,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透過學生整體感知、討論、小組合作、自主探究、創造、模仿等方式。引導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學,讓學生以自己獨特的方式感知音樂、表現音樂、創編音樂、享受音樂的樂趣,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

討論法、小組合作法:透過學生的小組合作,解決學生的個別差異性,要求全組學生共同討論。學生與其他同學一齊學習時,可相互激勵、互相啟發,而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在本課中這種方法我主要用學生律動上。

六、説過程

本課的教學過程我把它分為激趣導入、揭示課題、視聽結合、整體感知、合作學習體驗創新、拓展延伸、。

七、教學反思:透過為歌曲做律動,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了他們用心探索,逐步培養了他們的創新意識。

篇37:國小音樂説課稿

一、説教材:

《粉刷匠》是人教版小音第九課。該單元的人文主題是:巧巧手。《粉刷匠》是一首風趣、活潑的波蘭兒童歌曲。透過由五個唱名(do、re、mi、fa、sol)組成的短小嚴整的一段體式,生動形象地表現了小粉刷匠勞動時喜悦情緒以及忘我勞動的精神。根據本教材的編寫意圖,我想在教學中一方面要體現“勞動最光榮”這一人文主題思想,同時,還要引導學生感受外國歌曲中勞動類歌曲的情趣。透過唱歌、表演和即興創編,體驗外國民族音樂風格,從而促進學生人文素養的構成和發展。

根據新課標思想和我對教材的理解,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從知識和潛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出發,我將本課的目標定為以下三個:

1、認知目標:理解歌曲《粉刷匠》的資料,能準確、有表情地演唱《粉刷匠》這首歌。

2、潛力目標:在共唱共演中交流情感,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動手潛力、創新潛力。能夠按照圖形譜,準確地朗讀歌詞,能夠聽音模唱旋律,並瞭解其組成音。

3、情感目標:引導學生在教學活動中體驗勞動的快樂,領悟“勞動最光榮”的道理,樹立“愛勞動”的意識。

二、説教學方法:

為了讓學生得到生動活潑的發展,我精心組織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教學。一是要儘可能選用趣味性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興趣;二是要創設情景,讓學生自主參與、自主探索、獨立獲取知識。教學中,我採用演示和討論等教法,以視覺帶動聽覺。透過學生的動手實踐,啟發引導學生思考、創編,同時用活潑搞笑的體態語言來調動學生的用心性和主動性,使整個教學活動成為師生之間不斷進行思維交流與心靈溝通的過程,以到達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潛力。

三、説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學生律動《我有小手》。師生問好。

2、遊戲導入、師生律動。

(1)猜謎語。我用“猜謎語”的形式導入新課:同學們喜歡猜謎語嗎?猜猜看:“兩棵樹、十個叉、不開花、吃飯勞動全靠它!”是什麼?

(2)猜猜看。師把和勞動有關的具體事情:如掃地、洗衣服、拖地等寫在紙條上,透過摸紙條學生的動作表演,讓大家一齊猜一猜他在做什麼。然後發散到生活中,讓學生們説説小手還會做什麼?

(3)即興律動《我有一雙萬能的手》。師:掃地、寫字、刷牙……都離不開我們的手。讓咱們跟音樂,一齊來展示我們這雙萬能的小手吧!

3、合作學習、培養潛力。

這一環節從聽錄音範唱《粉刷匠》入手。教師介紹一位叫“彼得”的小朋友,設置問題:“他的小手在幹什麼?”,引出粉刷房屋的人叫――-粉刷匠,師板書課題:這天學習的歌曲為《粉刷匠》。從虛擬的“彼得”引入課題,拉近學生和歌之間的距離,有種親切感。在“交友”中導入新課。

(1)圖形譜

a、探討聲音

b、跟着老師的手勢做聲音節奏練習

c、跟着教師的畫筆做聲音節奏練習

d、學生再次根據節奏,用“刷”練習節奏。

e、師逐句帶讀歌詞。

(2)師唱譜,生唱詞。

(3)生獨立演唱

(4)教師唱譜,生找歌曲組成音

(5)生聽音唱譜

(6)跟琴獨立演唱曲譜

(7)學生跟伴奏獨立演唱(錄音)

本環節中,教師在學生讀出節奏的基礎上,加上歌詞。透過由淺入深、趣味演示的方法,解決了練習歌曲節奏和讀歌詞的枯燥性,調動學生的用心性,提高學習興趣。

4、活動“巧巧手摺一折”。

5、歌曲的處理。

有感情的歌聲,永久是音樂教學工作者追求的最美境界。為此,在歌曲處理中,我採用了談話法,啟發學生們結合自己的感受思考:a、如果你是那位粉刷匠,你看到自己鼻子上有油漆,你情緒怎樣?b、看到粉刷好的房屋,你的情緒怎樣樣?從而完成對歌曲的創編,即在每個樂句的最後加入襯詞。

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進一步體會到了勞動時的辛勞與快樂,並能透過多種演唱形式抒發自己愉快的情緒,也培養了學生的合作、創造意識。

6、拓展延伸,滲透情感教育。

透過談話,讓學生回憶我們以前學過的勞動歌曲,並齊唱這些歌曲,從而明白“生活中處處都需要勞動”、“勞動創造了生活”、“勞動最光榮”的道理。

篇38:國小音樂説課稿

一、説教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本課選用了具有濃郁日本音樂特點的民歌《櫻花》,這是學生首次接觸日本音樂。在演奏形式上選用了合唱曲和器樂曲,做為以民歌櫻花改編的合唱曲和器樂曲有着各自不同的表現方式。相同音樂採用不同的演奏形式出此刻學生面前,既擴充了學生的音樂視野,也幫忙了學生認識改編樂曲的幾種常見的方法。

做為一首具有典型日本風格的民歌,歌曲的旋律建立在日本民間音調的基礎上,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生動地展示了日本人民珍愛櫻花,趁三月春光結伴前往觀賞櫻花的喜悦情緒,也充分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完美的統一。

2、教學目的:

1)透過聆聽歌曲的獨唱、齊唱、合唱、器樂演奏等形式,讓學生感受相同音樂主題,能夠有不同的表現形式。

2)辨別器樂改編曲運用了哪些手法,初步嘗試改編歌曲的演唱形式。

3)感受日本民歌的風格特點,瞭解日本的風土人情。

4)針對學生年齡小,對於音樂形象較易理解的歌曲學生較喜歡,對於器樂曲缺少認識,期望透過欣賞與比較,培養學生欣賞器樂曲的潛力。

3、重點、難點:

1)相同旋律的不同表現形式。

2)認識改編曲的幾種主要方法,並能夠加以運用。

二、説教法

1)問題聆聽法:

這節課我抓住歌曲的節奏特點,藉助日本民間舞蹈動作體驗歌曲平穩的節奏,優美舒展的旋律,透過邊聆聽歌曲邊觀看各種有關日本風土人情的畫面,讓學生根據畫面説出是哪一個國家的歌曲,並試為歌曲起名字,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理和進一步學習的興趣。

2)歌曲模唱法:

歌曲教學以模唱為主,分樂句聆聽歌曲旋律進行歌曲的學習。

3)視覺圖象法:

在樂曲欣賞的同時,透過各部分音樂的變化配以不同的畫面,給學生視聽結合,避免枯燥的説教形式,使本來抽象的資料變得具體形象化,有利於學生理解和分析樂曲的不同變化形式。

4)比較欣賞法:

合唱曲與器樂曲之間的比較欣賞,感受不同演奏形式的不同表現方法。並嘗試將器樂改編曲的表現方法運用到歌曲的改編中來,從而讓學生更好地認識音樂改編的幾種方法。認識到音樂的學習不是單純、唯一的繼承,而是在原有的基礎上能夠有更為豐富的改變,進而培養學生的音樂創新潛力。

主題歌曲與劇情的關聯,使學生較直觀地理解主題音樂的作用。

三、説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學生能主動用心地學習,選取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據教材的資料和學生年齡特點,我在學法的指導上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主要透過“看”“聽”“唱”等要素,讓學生去感知歌曲的情緒。透過列出表格,直觀地比較分析的方法,使學生自主地得出結論從而來完成潛力目標,最後透過親身體驗,驗證結論,進一步加深對改編曲的認識。

1)聽、畫相結合的方法:

透過聆聽樂曲與選取畫面相結合的方法,讓學生感受相同音樂的不同變化,並能夠藉助不同的畫面區分各種音樂演奏形式的變化。

2)實踐探索法:

以探索的方法進行學習,在聆聽與比較的基礎上認識和了解改編曲的幾種常用方法,並能夠在實踐中加以運用。透過與教師在共同聆聽的基礎上,培養學生求知、探索的慾望。

四、説教學程序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

1、聆聽歌曲

在這個環節的教學主要是讓學生在聆聽歌曲的過程中,透過教師選用的各種有關日本人文景色的畫面,邊聽音樂邊説出這是哪一個國家的歌曲。

2、我為歌曲起名字

以為歌曲起名字的方法,引導學生認真聆聽歌曲,從中瞭解歌曲的含義。從歌詞中理解到日本的國花是櫻花,日本人民每到三月時都會到户外去賞花,讓學生真正感受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良好品質。

3、歌曲模唱

這個環節教師運用歌曲模唱的方法,讓熟悉歌曲的旋律,為下一步的欣賞打下基礎,並在學生演唱的過程中進一步與學生共同推敲歌曲應有怎樣的歌名,選取出較有創意的想法,更能表達歌曲的內涵。

三、欣賞合唱曲《櫻花》

三年級的學生已初步具備分辨歌曲演唱形式的潛力,透過聆聽合唱曲,讓學生試説出與教師的演唱以及同學的演唱有什麼不同,從而複習了獨唱、齊唱與合唱三種不同的演唱形式。並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感受歌曲在演唱中力度有怎樣的變化,能夠做簡單的模仿。

四、欣賞器樂曲

讓學生分辯在器樂演奏的過程中,歌曲旋律一共出現了幾次,能夠用不同的畫面來表示,説出你是透過什麼形式來區分的。

運用帶問題欣賞音樂的方法,即可培養學生正確聆聽音樂的好習慣,又可讓學生做到有目的的參與音樂活動。在欣賞的同時,還能夠讓學生藉助手勢或是畫圖的形式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來,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是很有幫忙的。從而讓學生認識和感受相同旋律的音樂,不同的表現形式。這首器樂改編曲透過器樂獨奏、不同的器樂獨奏、幾件樂器的合奏等形式,並在速度和力度上加以變化。

五、改編歌曲

在聆聽和了解器樂曲改編的基礎上,運用不同的演唱形式和方法改編歌曲的演唱方法。根據樂曲中不同演奏樂器、各種樂器的組合以及在速度、力度上的變化,引導學生在歌曲的演唱上也運用這些方法對歌曲進行改編,將掌握到的新知識在實踐中加以運用。比如能夠運用獨唱、器樂演奏、齊唱等學生會的音樂表現。

篇39:國小音樂説課稿

各位評委老師,你們好,這天我給大家説課的資料是一堂《》,我將從教材、學法、教學過程四個方面進行説課。

一、説教材

教材分析:本課選自人民音樂出版社的國小音樂教材年級冊第單元中的《》為教學資料。(介紹作品見參考書)透過學習《》從中感受到。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聆聽和演唱《》感受歌曲對的描述培養學生對作品的興趣和熱情,喚起學生對情感的體驗。

2、潛力目標:嘗試從多個角度來讓學生主動參與,引導學生大膽的創造與實踐,培養他們初步感受音樂和表現音樂的潛力。

3、情感目標:是學生能感知歌曲中的情緒,表演形式,音樂風格的不同,透過親身的體驗,加深對音樂的認識和理解。

教學重點:欣賞與演唱歌曲,並衝中體會。調動學生將課堂轉成展示自我的舞台,用心參與模仿富有創造性的藝術活動,初步瞭解作品的結構,引導學生進行簡單的創作嘗試。教學難點:

感受作品表達的情感,提高理解音樂的潛力。

二、説教法

為了讓學生更加直接形象的瞭解和學習歌曲,幫忙學生受到更好的學習效果,使他們更好的掌握和感受音樂的作用,在教學中我透過創設情景,讓同學們充分體驗音樂的魅力,我採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體驗法、情感教學法、視聽結合法、小組合作法等。

三、説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根據教材的資料和學生年齡特點,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明白學生感知音樂,欣賞聽辨音樂

篇40:國小音樂説課稿

一、説教材

1、教材簡析

《柳樹姑娘》選自人教版第七冊第一單元歌曲,是一首曲調優美、輕快的簡易二部合唱歌曲。歌曲為3/4拍,羽調式,一段體結構,全曲“××”為基本節奏型。。柳樹姑娘是一首曲調優美、輕快的簡易二聲部合唱歌曲。歌詞簡練,它形象生動地描繪了江南水鄉萬物一新、一片生機盎然的春天景象。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國小四年級。這一階段的孩子,正是從學習單聲部到多聲部過渡的時期,多在從興趣入手,引導學生進行二聲部合唱練習。

歌曲為3/4拍,一段體結構。首先創設情景,把學生帶進一個秀麗的意境中,讓學生產生聯想。再用春風和春雨的聲音呼喚一位身穿綠衣的植物朋友。這樣既激發了學生興趣,又進行了發聲練習。再由課件導入主題《柳樹姑娘》,讓學生從視覺上接觸柳樹姑娘,以激發學生對柳樹姑娘由衷的讚美,甚至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對柳樹姑娘的喜愛。整個教學過程用擬人化的手法,將過程及教師的要求全部隱藏在蝴蝶結裏,轉成柳樹姑娘的話,這樣學生容易理解,也樂意理解。

歌曲的藝術處理重在對歌曲強弱的處理、頓音記號的處理、二聲部合唱練習的處理及歌曲表現的處理。從朗誦歌詞入手。先理解詞意,再有感情地朗誦,做到起伏有致,然後帶着朗誦的情緒演唱歌曲。這樣形象地表現了“柳樹姑娘”在春風裏飄柔的姿態。,然後為她發出讚美的呼聲,最後把呼聲帶入歌曲中。從歡樂的氣氛中對頓音的演唱進行處理。表演的處理採用了歌曲、舞蹈、、方式,豐富了歌曲表演。

整節課採用了五個環節,把柳樹姑娘表現得淋漓盡致,表達了人們對柳樹的喜愛,對秀麗春天的讚美之情。

2、教學目標

①認知目標:

理解歌曲《柳樹姑娘》的資料,能較準確、有表情地演唱《柳樹姑娘》這首歌。

②潛力目標:

A.認識和感受附點四分音符,用愉快的情緒自信、大膽、準確地演唱歌曲。

B.在參與自主律動創編、種藝術活動中,不斷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及多種藝術實踐潛力。

③情感目標:

在談樹、唱樹、植樹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提升學生愛護樹木,關注環保的意識。

四年級學段的國小生具有好動和善於模仿的特點,容易被具體的場景所感染,對樂音、歌謠遊戲較易產生興趣。根據這一特點,宜採用歌舞、、圖片相結合的綜合教學手段,來激發音樂興趣,開發音樂感知潛力、挖掘學生在音樂表現上的創造潛力。因此我制定了以上的教學目標。

二、説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用愉快地情緒演唱歌曲《柳樹姑娘》,並自主律動創編與表演。

設計理念:讓學生逐步認識和掌握簡單的歌唱技巧,培養學生的音樂美感,增強學生的音樂藝術修養。

教學難點:初步認識附點四分音符,並感受其作用,正確唱出附點四分音符的效果。

設計理念:節奏在音樂中起着重要的骨架作用,教學生學習音樂,就務必教會學生掌握必須的節奏類型。

三、説教法和學法:

1、多媒體輔助教學法:為了幫忙學生加強對音樂形象的理解和想象,用多媒體課件作為補充,能夠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2、探究法:為了體現新課程標準中提出的“重視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探究過程”這一要求,我設計了激趣、感悟、探究、表現的教學流程,透過有效的教學過程,喚起學生對音樂作品的興趣和熱情,在潛移默化中獲得審美態度和價值觀。

3、情感體驗法:本堂課的設計着重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把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潛力,探究合作潛力,思維創造潛力放在首位,創設一種有組織、有目的、師生平等參與的“活動化、生活化、自主化、情感化”的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愉悦、和諧的氛圍中吸取知識,增長潛力,健康發展。

在本課的學法上我打破了傳統的教師給學生固定的答案,而是鼓勵學生在自主探索中得到自己的答案,允許學生按照自己獨特的方式去學習音樂。

四、説教學過程:

1、律動表演、整體感受

教師首先播放一首歡快活潑的歌曲《踏浪》和一首優美抒情的歌曲《柳樹姑娘》的伴奏音樂,與學生一齊自由律動。

設計意圖:用歌曲律動引入新課,比較感受兩首歌曲不同的情緒即是歡快活潑和優美抒情從而加深對新歌《柳樹姑娘》歌曲風格的整體把握和情感體驗。

2、學習節奏,分散難點

教師透過引導學生裝扮春風.春雨呼喚柳樹姑娘出來來加深對重難點句的理解,在學生掌握熟練後,按照節奏開始呼喚柳樹姑娘.

設計意圖:這是本課的難點所在。透過談話及按節奏呼喚柳樹的趣味練習,讓學生在遊戲中進行節奏訓練,分散本課的教學難點。

3、借樹創境,巧導新歌

教師課件出示柳樹範圖,讓學生一邊欣賞,一邊介紹柳樹具有生命力強、生生不息的品質,是世界上一種常見樹木,有垂柳和旱柳兩種,喜生水邊。種類有:銀芽柳、龍抓柳、細柱柳、高山柳等。

設計意圖:透過向學生展示小樹苗、課件展示各種柳樹的圖片引導學生談樹的作用、瞭解柳樹的特點、種類,不斷持續學生學習興趣,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發展學生蒐集信息的潛力,提升學生愛樹護樹、關注環保的意識。同時,創設一種情境,激發學生對柳樹的喜愛,自然流暢的導入新歌教學。

4、層層深入學習歌曲

①歌詞教學

教師出示《柳樹姑娘》歌曲的動畫課件,引導學生看圖説話,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之後,教師引用歌詞來概括畫面大意,讓學生熟悉歌詞,為學唱歌曲做鋪墊。

②學唱歌曲

課件播放《柳樹姑娘》的範唱音樂,讓學生模唱歌曲,。之後進行附點四分音符教學,板書出示的節奏,老師進行講解,並引導學生進行練習。然後學生跟琴練唱歌曲,並分組、分句進行歌表演,同時互相評價,最後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設計意圖:這是本課的重點資料。先讓學生裝扮風雨聲讚美柳樹,在這個過程中學會歌曲旋律.採用打擊樂器或小手為歌曲伴奏,使學生更生動的表現歌曲的美感,豐富了審美體驗。讓學生在聽、讀、唱、動等情感體驗活動中感受音樂、欣賞音樂和表現音樂。

③學唱二聲部

設計意圖:學生在學會歌曲後,欣賞錄音注意二聲部進入的位置,讓學生先唱一聲部,教師示範唱二聲部.然後利用多種形式進行合唱練習。讓學生感性認識音樂要素變化,在音樂中起到的作用,增加了知識性和趣味性,同時到達鞏固歌曲的目的。

6、律動表演,情感昇華。

在教學的尾聲教師創設教學情景,啟發學生植樹,請兩位同學模擬植樹場景,其餘的學生以他們為中心圍成圓圈,用最好聽的歌聲和最優美的動作來祝福小樹苗快快長高。

設計意圖:這是本課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拓展。透過課堂上的植樹活動,潛移默化地教育學生“愛護樹木,關注環保”,從我做起,從此刻做起。

7.總結:教育學生要保護大自然,

五、説板書設計。

柳樹姑娘

設計意圖:這樣設計是為了突破難點,加深學生對附點四分音符的印象,有助於學生理解掌握本課的教學重點。

篇41:國小音樂説課稿

設計思路:

只要提起家鄉,誰都會倍感親切,只要談起家鄉的山水,誰都會滔滔不絕,情真意切。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一方人眷戀家鄉一方情。根據藝術教材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我愛家鄉的山和水》設計了“誰不説俺泉州好”這一主題,讓孩子們透過藝術的眼光發現家鄉的美,挖掘家鄉的美,盡情表現家鄉的美。讓學生在蒐集家鄉的各方面資料的同時,喚起學生對家鄉、對大自然的完美情感,讓學生用眼睛去發現家鄉的美,用完美的心靈去體驗這好山好水與人們的密切關係,用真摯的感情去讚美家鄉和祖國。鼓勵學生用多種藝術方式,富有個性地表現和創造美,培養學生親近、熱愛家鄉山水的情感。激發學生用心靈去發現美、創造美,用雙手描繪秀麗的家鄉,並把家鄉建設得更加完美。

説大綱:

音樂教學大綱明確要求:要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對祖國音樂藝術的感情和學習音樂的良好態度,引導學生用心參與音樂實踐活動,透過音樂實踐活動豐富情感、體驗、培養審美意識,使學生具有感受音樂、表現音樂的潛力,並且要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把愛國主義、羣眾主義精神的培養滲透到音樂教學之中,啟迪智慧,培養共處意識,用心進取的生活態度。

根據教材和大綱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確定本課的教學目的、教學重點、難點以及教學過程。

説教法、學法:

一、教法:

透過情境導入,尋找家鄉;觀賞家鄉;主動參與,誇誇家鄉;真情呼喚,歌唱家鄉等教學環節,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潛力、動手潛力,運用聽唱法、比較法、交談法、討論法等引導學生,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用心性。同時運用現代化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增強直觀性,並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體現老師主導作用,二者相互結合從而到達教學目的。

二、學法:透過收集家鄉資料的活動,進一步瞭解家鄉的一些風土人情、名勝古蹟,喚起學生對家鄉的真情實感。運用聽、看、親身體驗等方式、多角度地感受家鄉的自然美、人文美。創編歌詞這一活動,調動了學生的用心性,使每位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來。

篇42:國小音樂説課稿

一、説教材

下面我談談對教材的理解。《保衞黃河》是人教版音樂教材六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一節唱歌課。它是冼星海影響最大的一部作品《黃河大合唱》的第七樂章,歌曲為2/4拍,全曲採用進行曲體裁,以短促跳動、鏗鏘有力的節奏,快速大跳的音型,使歌曲充滿力量,形象地刻畫了象徵中華民族精神的黃河,它以英雄的氣概出現在亞洲的原野,高唱着民族的讚歌,也描繪了抗日英雄們為保衞黃河、保衞全中國而戰鬥的壯麗場景。

二、説學情

作為一名合格的音樂教師,不僅要對教材要有所瞭解,還應該對本學段的學生情況有一定的把握,接下來我就來簡單的分析這一階段時期學生的一些基本情況。

我所面對的是國小六年級的學生,這個階段的學生已經逐漸向國中生過渡,他們的認知能力由感性逐漸上升到理性,渴望更深一層瞭解音樂內涵,這時教師對音樂元素的講解,音樂作品的分析就更重要。教師應該讓學生反覆聆聽、直觀演示,開闊學生的音樂視野,同時這一時期有的學生已經進入變聲期,在教唱過程中應提醒學生注意保護嗓子。

三、説教學目標

新課標指出,教學目標應包括情感態度價值觀、過程與方法以及知識與技能這三個方面,而這三維目標又應是緊密聯繫的一個有機整體,因此我設計的三維目標如下:

情感態度價值觀:聆聽學唱《保衞黃河》,感受歌曲描繪的黃河風貌及抗日鬥爭場景,學習中華兒女們的頑強鬥爭精神。

過程與方法:運用小組合作的方法,加強對輪唱的認識,提高音樂實踐能力。

知識與技能:瞭解輪唱及其特點,能夠背唱歌曲,並能完成二聲部輪唱,注意力度的變化。

四、説教學重難點

基於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以及教學目標的設立,我確定本節課的重點是能夠背唱歌曲。難點是瞭解輪唱及其特點,完成二聲部輪唱。

五、説教法、學法

為了更好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本堂課我採用的教學方法主要有:聆聽法、表現法、合作法。

六、説教學過程

本節課的教學過程我是這樣思考的,設計思路分為五個環節:新課導入――初步感知――學唱歌曲――拓展延伸――小結作業。下面,我將分別來介紹這五個環節:

第一環節是新課導入環節

好的導入是成功的一半,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濃郁的音樂課堂氛圍,在本環節我採用了音頻導入的方式。通過播放歌曲《我的中國心》,並提問:在這首歌曲中都聽到了中國的哪些地方?學生進行自由搶答。最後,我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一個總結:有長江、長城、黃山、黃河……而今天我們學習的歌曲就跟其中一個地方有關。從而引出新課《保衞黃河》。

通過這樣的設計,不僅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從而更好的開展接下來的新課教學。

第二環節為初步感知環節

這一環節是本節課新課講授的第一個環節,我會結合學生的自身特點展開教學。

首先,我會為同學們播放歌曲《保衞黃河》,並提問學生聽完是什麼感覺。學生自由回答。通過初聽,學生大致可以説出音樂的力度堅定有力,節奏短促跳動。隨後復聽歌曲並提出問題:歌詞描繪了一個什麼樣的情景?學生自由回答,我會進行總結:剛開始描繪了黃河兩地的面貌,隨着歌曲高潮的逐步邁進,描繪了抗日英雄拿起武器,與敵人展開頑強的鬥爭,場面雄偉、激昂、熱烈。對於這樣的一部作品,學生對於曲作者也會想有一定的瞭解,我再趁熱打鐵,介紹一下冼星海:他是人民音樂家,廣東番禺人,他短暫的一生創作了大量的歌曲和管絃樂曲,尤其是抗日戰爭期間創作的《黃河大合唱》《在太行山上》《到敵人後方去》等歌曲唱遍全國,其中《黃河大合唱》被選入“二十世紀華人音樂經典”,而《保衞黃河》選自《黃河大合唱》的第七樂章。

通過初聽、復聽及提問的方式,同學能夠捕捉到歌曲最表面一層的音樂信息,充分發揮他們的音樂感知能力,為接下來的學唱歌曲做了良好的準備。

第三環節是學唱歌曲環節

學唱歌曲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點環節,新課標指出表現是學習音樂的基礎性內容,是培養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

在這一環節,我將選擇使用教師範唱,學生跟唱、背唱以及學習二聲部輪唱的方式展開我的教學,變枯燥為生動,引導學生親身實踐、自主探究。

首先是我會帶領學生進行簡單的發聲練習,幫助學生打開嗓子。

其次,我會範唱歌曲,學生小聲跟唱,體會我所演唱的歌曲力度。接下來,我彈奏鋼琴,學生視唱樂譜,並自主找出節奏比較難唱的地方。一般情況下,會發現樂譜中有很多切分音和附點節奏需要把握,我會帶領學生單獨練習這些地方,並提問學生歌曲中休止符的作用是什麼。學生自由回答,我會進行小的總結:是為了凝聚巨大的力量,有層層推進的感覺,表現了人民武裝的不斷壯大和抗日浪潮的不斷高漲。學生熟悉了樂譜,就帶着歌詞完整演唱,並嘗試着背唱歌曲。

最後,我會帶領大家學習二聲部輪唱。先通過聽的方式以及我的一個總結了解輪唱及特點。接着,通過一個口號遊戲的方式體驗一下輪唱的演唱方式。學生了解並練習了以後再融入到歌曲中試着輪唱第一句,並注意每個聲部的力度處理。還有一個難點就是輪唱的結尾兩聲部一定要同時結束,我會單獨請學生練習結束句,先唱的聲部到“保衞華北”的地方可將這幾個字重複唱一遍。之後,就是學生完整進行輪唱。

通過這樣的設計,不僅豐富了課堂活動,還可以引導學生更加輕鬆的學會表現歌曲,更全面的掌握新知識,增加學生學習的趣味性和積極性。

第四環節是拓展延伸環節

為了更好的鞏固已經掌握的新知識,提升音樂課堂的趣味性。我會先請同學們自由討論《黃河大合唱》的其他幾個樂章,然後進行總結:第一樂章《黃河船伕曲》、第二樂章《黃河頌》、第三樂章《黃河之水天上來》、第四樂章《黃水謠》、第五樂章《河邊對口曲》、第六樂章《黃河怨》以及第八樂章《怒吼吧,黃河》。每個樂章都有獨特的演唱形式,如詩朗誦、混聲合唱等。最後,我會請學生分成四個小組進行編創小活動。每個小組用不同的表演形式將《保衞黃河》演出來,可以用詩朗誦、可以用其他演唱形式,可以用舞蹈等。之後,小組上台表演,進行組組互評及教師點評。

這樣做既能鞏固本節課所學的新知識,也達到了新課標提出的面向全體學生的要求,帶領每一位同學充分的參與到課堂當中,同時,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對於音樂課程的興趣。

第五環節是小結作業環節

一個好的結尾能夠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這一環節,我會進行一個情感的昇華。我會與學生共同總結:《保衞黃河》表達了中國人民的心聲,凝聚了中華兒女抗日必勝的決心。過去人們不怕犧牲,保衞着我們的祖國,才有現在我們的美好生活,所以我們更應該努力,為建設美好祖國奉獻自己的一份力。

在作業部分我將會佈置一個開放性作業,請同學們課下聆聽《黃河大合唱》的其他樂章。

篇43:國小音樂説課稿

各位評委大家好!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智障二年級的唱遊活動《農場音樂會》。這是我們班唱遊主題活動《認識動物》中的一個音樂活動。

一、説教材

根據《培智學校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和培智教育唱遊領域的目標要求我選擇了音樂活動——“農場音樂會”,它是對主題活動《認識動物》的高潮部分,綜合了本期學習的各種小動物,發展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音樂感知能力。

“農場音樂會”是一首2/4拍的音樂,曲調簡單易記,這首歌的最高音“i”到最低音“1”適合本班學生的音域範圍。而2/4拍對於孩子們來説比較熟悉了,也易於掌握,符合本班學生的審美及年齡特徵。

二、説目標

唱遊活動與其他教育活動一樣也是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的媒介。唱遊活動主要對學生有三個方面發展的要求:1、音樂知識技能的獲得與音樂感的發展;2、學習技能、策略的獲得與學習能力的發展;3、情感智能與積極的個性、社會性的發展。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的作用。根據唱遊活動對學生的發展要求、學生的年齡特徵、審美基礎以及新《培智學校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的要求我確立了以下的目標:

1、通過學唱歌曲,使學生感受樂曲歡快的節奏,獲得快樂的情感體驗,並從音樂中感受動物可愛的形象,教育學生愛護小動物,懂得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熱愛大自然。

2、能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3、使學生感受樂曲的基本曲調,能仿編歌詞並進行表演,發展學生的創造力和表現力。

三、説重難點

根據本期唱遊活動的總目標要求以及學生音樂學習能力的培養。我把本課重點定位於引導學生嘗試用多種形式演唱歌曲。難點則是學生能仿編歌曲,在歌曲中創編五種小動物的叫聲,在以往的活動中還沒嘗試過,這算是本期唱遊活動給學生提出的新要求。總之,我樹立了科學觀、學生觀、整合觀、系統觀力求形成有序的目標運作程序,使活動呈現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於遊戲、生活情景中。為此我做了如下準備活動:

(1) 教師反覆體會歌曲的情感表達,儘可能將歌曲處理得生動、有感染力。

(2) 各種小動物頭飾(如:豬、牛、羊、鴨、小鳥、小貓、小狗等)。

(3)多媒體。

四、説學生

本班共有學生11,男生3,女生8人。平均年齡為9歲,都是中度智力障礙學生,其中自閉症學生3人,唐氏綜合症學生4人,多動症學生4人,他們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語言障礙。學生總體都比較活潑,部分學生膽子較小,不能充分表達自己的情感體驗,在這次活動中,我儘量提供場景鼓勵全體學生參加。2/4拍子音樂對於小朋友來説比較熟悉,我儘可能多鼓勵學生邊唱邊表演,訓練學生的口語能力及創編歌曲的能力。

五、説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引導者、合作者”。“在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學生是善於模仿的,教師在活動中應樹立良好的榜樣,使幼兒受到積極的情緒感染。由於智障學生思維具體形象、生活經驗有限,語言表達、情感感知都不充分,所以教師在活動中應給予學生及時的肯定,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因此本次活動教師除了有飽滿的情緒外,還根據教學目標、任務;學生心理特徵、知識水平;教學條件等採用了適宜的教學方法。我採用的教學方法有:

1、模仿示範法:教師富有情感的唱他們喜愛的歌曲,使他們真正的受到情緒的感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教學收到良好的效果。

2、情景表演法:常説以景生情,情景的提供對學生非常重要,利用多媒體,讓學生置身於情景中能更快激發學生的活動興趣及積極性。

3、體驗欣賞法:當學生獲得一定經驗、情感的體驗時往往會使自己的表演更具感染力。在教師的引導下,欣賞自我創造表演的結果,激發學生的自信心。

4、教具演示法:這種教法直接刺激孩子們的視覺感,使他們獲得積極的直觀審美感受。

5、賞識激勵法:當學生在活動中取得一定成功時給予及時的肯定,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藝術性、健康性、愉悦性都得到和諧統一。

6、啟發法: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引導學生積極思維,使他們自覺完成教學任務,從而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7、多通道參與法:新《綱要》指出,要引導學生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使學生體驗活動的有趣以及獲得快樂的情感體驗。

六、説程序

低年級學生的天性是活潑好動的,所以遊戲成為了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在遊戲的情境中,學生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和表演慾望,使教學活動有效地促進學生成長和發展。我力求讓學生在動靜交替、輕鬆的遊戲氛圍裏完成教學目標及任務。本次活動我設計了以下四個環節:

1、以律動遊戲《火車開了》,調動學生積極的情緒,以生活情境坐小火車到農場去參加農場音樂會,導入活動。

2、新授歌曲《在農場裏》,以“欣賞歌曲——學唱歌譜——朗讀歌詞——學唱歌詞——跟伴奏唱歌——表演”等程序學習歌曲《在農場裏》。

3、用遊戲情景激發幼兒創編歌曲

(1) 播放動物叫聲,讓學生猜是什麼動物,以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通過展示動物圖片以及要求學生模仿相應動物的叫聲激發學生的表演慾望,再通過提問激發學生的探索慾望,(如:“農場召開音樂會,有許多小動物參加,你們猜猜還有誰會來?”“這些小動物會怎樣唱歌呢?請把喜歡的小動物編到歌曲裏。”)

(2) 請學生選擇喜歡的小動物創編歌曲,使學生在輕鬆的氛圍裏自由發揮創編能力,並在活動中給予學生及時的肯定。

(3) 在老師的琴聲伴奏下學生試着演唱創編的歌曲。

這個環節主要運用啟發法激發學生的積極參與和表演創編慾望。解決學生創編歌曲的難點。

4、演唱歌曲,通過演唱歌曲,使學生感受樂曲歡快的節奏,獲得快樂的情感體驗,並從音樂中感受動物可愛的形象,教育學生愛護小動物,懂得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熱愛大自然。

七、活動總結與延伸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認識了很多小動物,有汪汪叫的小狗,喵喵叫的小貓,嚕嚕叫的小豬……動物們都非常可愛,它們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我們要愛護他們,保護他們,跟小動物們友好相處。

八、活動預測

通過以上的各環節以及學生的實際感知水平,我想學生能完成教學的重難點內容,在活潑、輕鬆的情景中膽子小的學生也能激發創作表演的慾望。可能少數學生在嘗試創編歌曲這一環節掌握不是很好。

篇44:國小音樂説課稿

根據教學目標和重點,我的教學過程是這樣設計的,它由三大環節構成:第一個教學環節:感受音樂、理解情感。計劃用時10分鐘。

1、播放《我愛米蘭》,學生在音樂聲中進入教室。

2、經過常規的組織教學後,迅速過渡到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即:

3、帶着問題聆聽歌曲《我愛米蘭》和《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各為2分40秒)

問題有如:這兩首歌曲分別是什麼演唱形式?歌曲讚美的是什麼? 4、引導學生展開討論:為什麼要將老師比喻成米蘭?兩首歌曲速度上有什麼區別?這樣的速度對錶達音樂情感有什麼作用?

根據學生的討論,老師適時的範唱與講解,使學生逐漸明白:兩首歌曲都表現了學生們對老師的尊敬與愛戴之情。前一首歌曲是將老師比作米蘭,頌揚了教師默默奉獻 的崇高精神。而後一首歌曲則是直抒心懷,歌頌了老師為培養一代新人而嘔心瀝血、忘我工作的精神。(米蘭,並不是一種名貴的植物,也不是絢麗多姿的花卉,但 它能靜靜地散發着幽香,而以它來比喻教師的品格則是十分相宜的。)

這一環節中的欣賞過程,我沒有運用圖片、錄像等其它形式來提示、幫助學生們感受、理解音樂,因為我認為:音樂藝術應該運用音樂來體驗與表達,理解音樂最好的 方法就是:仔細地聆聽音樂,用心去感受音樂。加之,經過一、二年級的長期系統的學習之後,這一學段的學生也已具備了這樣的能力。這不僅是新課標的要求,也 是“循序漸進”的教育理念的要求。

經過這一教學環節後,我將點出今天的課題,即:學習歌曲《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課本第40頁)從而進入第二環節的教學。

第二大環節:演唱歌曲、表達情感,計劃用時22分鐘。

在這一環節中,我將主要運用:視唱法、教唱法相結合的學習手法,教學生演唱歌曲、表現情感,具體過程是:(重點説:教唱的過程及對重難點的解決方法、手段)

1、教師彈琴伴奏,引導學生輕聲地跟琴視唱樂譜; 這時,我的教學不僅要指導學生在音高、節奏方面的準確,還會適時地引導學生運用自然、圓潤的聲音輕輕地進行演唱。這種輕聲唱的要求,不僅是為了保護嗓音,我還會引導學生們明白,這也是歌曲情感表達的需要。

2、將學生分兩組進行“啊”音演唱,檢驗並鞏固學生的旋律感;

3、請學生跟琴學唱第一段歌詞,教師進行及時的引導;

如,提出問題:你覺得第一段要用怎樣的速度、力度來演唱呢?從而引導學生用稍弱的音量、稍慢的速度進行演唱。這一步驟中,我還將對歌曲中一字多音與一音多字的演唱方法、“啊”字的力度控制、主副歌的情緒增進等重難點運用對比範唱等形式進行教學。

4、經過我細緻地引導學生學習掌握了第一段歌詞的演唱之後,接下來的第二段、第三段歌詞,我將把學習過程完全地交給學生。根據學生的討論、演唱,進行及時地引 導,最後,老師彈着伴奏,請學生完整地演唱歌曲,並根據學生討論的結果,達到這樣的演唱要求:第一段用稍弱的音量、稍慢的速度進行演唱,第二段用感激的心 情,中速演唱,第三段則用稍快的速度進行演唱;

5、在以上的教學過程中,為了鞏固學生的新授歌曲,我還將分別設計了這樣幾種演唱形式,如:分組競唱、分句接龍、領唱和齊唱合作等形式。這樣,不僅鞏固了新授歌曲,同時也豐富了學生們的歌唱表演形式,一舉兩得。

第三大環節:拓展創編、深入體驗(8分鐘)我主要採用:“分組合作,現場創編”的形式開展活動。

我將提示學生,可採用如:歌唱、配樂詩朗誦、舞蹈、小品、畫畫等多種形式來表達、體驗歌曲的情感,老師這時做適時的巡迴指導。

雖然學生們創編活動的質量高低參差不齊,但是學生在課堂中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教師這時則變成了整個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服務者,比如:彈伴奏、放音樂、組織評比等。但卻讓每位學生都在活動中獲得了不同的經驗,愉快的體驗了過程,最大程度地接受了藝術的薰陶。

當然,由於時間的緊迫,學生們的創編形式在這一節音樂課上不可能一一的展現出來,我將選擇其中較好的小組創編的表現形式在本節課上進行當眾表演,並鼓勵其它組創編的形式,課後進行再加工,下一節音樂課為老師和同學進行表演。

這樣的設計,不僅使本節課的教學得到了適時的拓展,而且,還將這一內容擴大到了課後,為下次的音樂課教學做了很好的鋪墊作用。

總之,我設計的這節針對三年級學生的音樂課,體現了新課標要求,遵循了基本的教育原則,並在單元目標的總體規劃下,體現了音樂課獨特的施教特點,完成了教學內容,達到了授課目標。

我的説課完畢,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篇45:國小音樂説課稿

一、説教材:

1、教材簡析:

《小水手》選自湖科版第三冊第五單元的內容。

本單元課題為――我愛星空愛大海;單元課時共安排了兩課時,本課屬於第二課時。其中第一課時是欣賞《小星星變奏曲》、演唱《小星星》;第二課時是演唱《小水手》、音樂遊戲《貝殼之歌》,通過音樂讓學生感受海邊拾貝、看星星眨眼的樂趣,從而激勵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穿越知識的大海,飛向星空探祕。

《小水手》是一首輕快活潑而富於兒童情趣的歌曲。歌曲為2/4拍,一段體結構,歌曲旋律線條明快、活潑。歌詞中“嗚!嗚!”象聲詞的運用,“哎羅羅喂”襯詞的運用,形象地描繪了輪船出海的情景,表達出小朋友們愉快的心情

2、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心理特點,依據音樂新課程標準的理念,我確立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引導學生用輕快、活潑而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小水手》,激發學生主動參與《貝殼之歌》的音樂遊戲。

技能目標:能用身體語言感受音樂的生動形象,表現音樂的情緒。

情感目標:培養他們熱愛大自然的感情,激勵學生學生從小愛科學、學科學。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用輕快、活潑而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小水手》。

教學難點:歌曲中象聲詞和襯詞的演唱處理;唱準歌中一字多音和XXX、XX.等難點節奏。

二、説學情:

二年級學生具有天真活潑、好玩好動、好奇心強、想象力也很豐富的特點,歌唱表演處於初級階段,感受和聆聽音樂,還處於未知階段,並且他們的注意力常常容易分散。因此,積極調動學生積極地投入學習,在“情境+活動”的教學形式中,使他們感受到音樂的美,是我這節音樂課的主要關注和解決的問題。

三、説教法和説學法

1、緊緊圍繞教學大綱,教材內容,深入挖掘快樂的因素。

2、遊戲與音樂緊密結合。始終把音樂放在重要位置,遊戲、音樂、動作、情節都是為了加深學生對音樂的感受與體驗。

3、創設情境。我運用黑板畫圖與教學內容相配合的情境,加深了學生對歌曲情境的體會。方法生動,簡潔。

4、激勵創新。在教學中,我重視學生的表現力和創造能力。鼓勵學生主動參與音樂、體驗音樂,這種學習方式不但使知識掌握得更牢固,還使他們獲得快樂,並享受了成功的歡愉。

四、説教學過程

1、情景導入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以大海的內容為主線,我設計了聽大海的聲音這個環節開課,並親自繪畫出海浪和海鷗,以此來創設“音樂課堂”的氛圍,激發學生參與學習音樂的興趣與熱情。

2、音樂遊戲

我採用談話的方式讓學生説説大海退潮後的情景,引出《貝殼之歌》,在反覆聆聽歌曲的基礎上讓學生了解歌曲內容、情緒,運用體態律動感受三拍子的強弱特點。我依舊充分利用黑板貼圖將美麗的貝殼展現在學生眼前,儘可能營造逼真的學習情景。遊戲時我將學生劃分角色,有的扮演“衝浪的貝殼”,有的扮演“波浪”,一起跟隨音樂遊戲,將課堂氣氛推向高潮。

3、歌曲教學

這個環節我首先將學生的注意力從海灘轉到海面上,出示小水手駕船遠航的圖片,採用聽唱法學會此歌,經過反覆聆聽,教師再利用語言、動作或面部表情等肢體語言,對所表現的情緒及內容做簡要提示,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使學生演唱好這首歌。在歌曲處理這個環節我運用比較法,運用不同的音色、速度、力度的對比演唱,讓學生從聽覺上進行比較和判斷,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歌曲。在掌握整首歌曲之後通過師生共同歌表演的方式,讓學生親身體驗小水手這個角色,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創編和表演能力,更能增強他們音樂表演的信心,使學生獲得愉悦的審美體驗。

五、説預期效果

本節課考慮到二年級學生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好奇、好動、模仿力較強的特點,我將整節課設計為聆聽海聲――海邊拾貝――也當小水手這三個環節,讓學生通過聆聽、遊戲、歌唱、舞蹈等形式,表達學生對大海的熱愛,逐步描繪出一幅美麗的大海的圖畫。由於教學設計思路與課堂生成會有差距,我分析可能會出現遊戲時角色之間的配合不好,場地條件對遊戲效果可能會有影響。

篇46:國小音樂説課稿

第一,新課程的“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

第二,音樂教學的關鍵。

1.音樂教育要以審美教育為核心。

2. 音樂教育要以興趣興趣為動力。

3.要面向全體學生,也要注重學生個性發展。

4.重視實踐與參與,重視探索與創造。

5.弘揚民族音樂,尊重多元文化。

6.提倡學科綜合,增強評價機制。

以上説課要涉及到的內容。

以國中音樂課,某冊第五單元月光為例:

課本大致內容:

1.欣賞:德彪西《月光》鋼琴曲,涉及知識點:印象派,德彪西。

2.古曲:《春江花月夜》涉及知識點:作曲手法:魚咬尾、合尾。民族管絃樂隊。

3.劉天華的作品:《月夜》(有點記不住了,好象是叫月夜),涉及知識點:二胡音色、劉天華

4.學唱《在銀色的月光下》涉及知識點:轉調,大跳的音準處理。 大致是這些內容:知識可以擴展,但切記不要涉及自己過於專業的內容。

説課就是寫下或想好一個教案以後,要説出,為什麼我要這麼教?

1.音樂教育要以興趣興趣為動力。

在導入時,教師演奏唱可以吸引學生,提高興趣。

2.重視實踐與參與,重視探索與創造。

學生創作簡單的旋律,要體現魚咬尾或合尾

3.要面向全體學生,也要注重學生個性發展。

學唱時,學生一起演唱,請幾位同學上台演唱,下面同學點評優點,老師最後評價,可以指出缺點。

4.提倡學科綜合,增強評價機制。

此單元涉及一些印象派的美術作品,可以適當介紹。

5.弘揚民族音樂,尊重多元文化。

以民族音樂為主,也介紹西方音樂。

6.音樂教育要以審美教育為核心。

最重要的,審美。體驗音樂情緒。

三首欣賞的有什麼情緒特徵?

以上就是你設計的內容,為什麼如此設計,就用這6點回答。 其他注意事項:

1.在個別欣賞講解的同時,不要忘記宏觀評價。

如,都是描寫月光或月夜的,音樂情緒相類似,但作曲家、年代、地區和演奏形式各不相同,這是為什麼?

這和人們的審美觀有關。(自己發揮闡述)這裏就聯繫到三維目標之一了。

2.歌曲是學唱,不要説教唱。設計教案的時候一定要儘量以學生為主體,不要全權教授。

3.所説的知識一定要準確,要專業書本的概念,不要自己概括的。注意知識的專業和科學性。

4.大家都是剛畢業,説課的水平相聚不會相差巨大。所以,你在講台上的自信,語言組織能力,語音,語調和肢體語言也是重點。

面試自我介紹範稿:

大家好,我叫***20xx年畢業於****音樂班。從教以來一直擔任國小音樂學科 教學,曾獲得“***”稱號、無錫市國小音樂學科教學能手、***國小音樂課比賽一等獎、參加省*****獲得一致好評。在多年的教育教學中,積極參加校 “情知教學”與“學生道德情感的培養”教改課題實驗。形成了“情知互動,寓教寓樂”的教學風格,依託共鳴的師生情感,利用音樂藝術的獨特魅力和特性吸引、感染學生自覺自願、主動積極並富有創造性地在無拘無束、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參與音樂活動。在音樂活動中鼓勵學生張揚個性,發揮潛能,培養引導學生終身喜愛音 樂的興趣。

我的教育格言:給孩子們一個歌唱着的快樂人生。

篇47:國小音樂説課稿

《春雨濛濛的下》説課稿

尊敬的各位評委、大家下午好!我是第6號考生: 春天來了,嫩綠的小草發出了新芽,五彩的花兒迎着陽光開放,碧綠的柳條在春風中翩翩起舞,歡樂的小鳥在雲中歌唱,綿綿的春雨似晶瑩的銀絲輕輕地飄若人間,又像純潔地甘露滋潤着世間萬物。 下面我就《春雨濛濛的下》一課與大家共同探討新的教學理念和策略,敬請指教。

一、説教材

(一)教材分析

《春雨濛濛的下》選自九年義務教育蘇教版第十冊第六課,本課重在體現以人為本,以學生髮展為中心的新教育觀,重視合作與共處意識的培養,訓練學生的合唱能力。 《春雨濛濛的下》是一首電影插曲,曲調既抒情又形象,其中運用了具有動感的多種切分節奏和弱起節奏,使旋律更加舒情優美,兩聲部三度音程的運用加強了春雨和聲的效果,很好地體現了春雨的美。歌詞十分簡潔,卻又十分雋美,使人由衷地讚美春雨,對春天充滿着希望。寓意深刻,教育學生熱愛春天,珍惜春天的大好時光。

(二)教學目標: 依據新課標要求和設計理念,再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本課設計如下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指導學生以優美抒情的歌聲,抒發熱愛生活的真摯感

(2) 能力目標:進一步提高二聲部歌唱的技巧,注意做到音準和諧、音量均衡及音色統一。

(3) 情感與態度:通過本課的學習,啟發他們熱愛春天,珍惜春天的大好時光。

(三)教學重點難點:

(1) 提高二聲部歌唱的技能,做到音準和諧和音量均衡及音色統一。

(2) 注意掌握歌曲的切分節奏和弱起節奏。

二、説學情

學生生活範圍和認知領域進一步發展,體驗、感受與探索創造的活動能力增強,但音樂欣賞課還是缺乏耐心的傾聽,學生最喜歡律動與音樂活動,在這兩方面表現非常好,樂譜知識的學習部分學生仍不是很感興趣。因此在學習中,應加強對這些學生的培養,利用生動活潑、富於藝術魅力的形式,鼓勵他們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以此來激發、培養、發展他們的興趣。

三、説教法

本課包含了音樂、美術、詩歌、文學、思品、自然等多學科的相關知識。在教法上,我綜合運用了創設情境、興趣引入法、視覺圖象法、談話法、體驗法、合作學習法、音樂表演法等教法誘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同時充分利用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和豐富多彩、形象直觀的多媒體課件,將音響效果與視覺形象結合起來,並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老師主導作用,二者相互結合。

四、説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學生能主動積極地學習,選擇方法是很重要的。本節課,我以“美”為突破口,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引導學生用“欣賞、感受、探究、討論、表演、合作”等多種方式學習,讓學生去感知歌曲、演唱歌曲、表現歌曲,使他們在愛學、樂意學的基礎上獲取知識、形成技能。

五、教學過程設計

(一)創設情境,課堂導入

1、蘇霍姆林基説過:“兒童是用色彩、形象、聲音來思維的。”針對這一特點我創設“春天”這一情景提供了具體生動可聯想的音樂環境,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了學生對音樂的好奇心和探究願望。因此我首先在教室裏進行了場景佈置,將關於春天的各種自然景觀編製成多媒體課件,在教室四周佈置幾棵柳枝,牆壁貼春雨、小草、小鳥、小花等圖片,並配有《渴望春天》的音樂,讓學生一走進教室就被山明水秀的大自然昂揚旺盛的生機所吸引,營造和諧學習氛圍,把他們帶入悠閒自得,心曠神怡的審美情境之中。

2、導入 上課開始,教師聲情並茂地説:“同學們,春天到了,萬物復甦了,大地披上了綠色的外衣,朵朵鮮花競相開放,這一切都離不開雨水的滋潤。”通過教師親切的話語,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配合多媒體動畫,自然過渡到讓學生欣賞春雨,學生被綿綿的春雨所吸引,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學生情不自禁地朗誦起有關春雨的小詩。“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等詩句,學生完全沉浸在春雨的意境中,這時讓學生説春雨的感覺,便不知不覺引入了新課,學生的學習慾望得到激發,形成一種積極參與的精神狀態,從而為新課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聆聽歌曲,體驗感受

1、欣賞歌曲 教學要具有鮮明的形象性,從直觀入手,使學生如臨其境,可見可聞,產生真切感,我利用學生好奇,愛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點,容易被新鮮事物所吸引,將歌曲的內容通過多媒體用動畫的形式呈現於學生眼前,畫音結合,使學生很快進入歌曲地審美情景中,喚起他們學唱新歌的慾望。

2、模唱歌曲 當學生初步感知歌曲後,引導學生用LU輕聲哼唱,使學生再次獲得審美體驗,感受到旋律美,受到美的薰陶。

(三)學唱歌曲,情緒表達

1、介紹作者,朗讀歌詞 這首歌曲是我國著名的詞作家喬雨老先生為我們少年朋友創作的一首優美的歌曲。教師先充滿感情地範讀一遍,和學生共同分析歌詞,如“綠了河邊的楊柳,紅了村前的杏花”等不僅句式對稱整齊,而且色彩豐富,使學生入情入境地體會歌詞的色彩美、韻律美、對稱美、意境美的特點,這樣師生融合更能激發學生朗讀的情感。

2、填詞歌唱 在美的情境下,讓學生分聲部演唱,學生因為有了第一課時的學習基礎及歌曲的欣賞,已能很好地唱出齊唱部分和合唱部分,然後根據學生演唱的情況,糾正可能出現的錯誤。如第一句:如何唱準“下”的時值和唱齊弱起是這句難點,我採用讓學生看教師的指揮手勢解決這一難點。另外歌曲的延音使得旋律更加舒情優美,如:讓學生跟老師一起劃拍演唱,唱準時值。

3.歌曲處理 如何使學生歌曲唱得更富魅力,通過學生分組討論,邊總結邊實踐體驗,指導學生二聲部要唱得清晰、和諧,要用較輕的音量,富有彈性的聲音歌唱,如“綠了河邊的楊柳,紅了村前的杏花”加入漸強漸弱的力度記號來演唱,結束句表現出春雨越來越弱、聲音越來越小,從而完成教學目的。

4.情感昇華 為了更進一步使學生對歌曲有深刻的理解,準確表達歌曲情感,教師向學生介紹歌曲選自一部非常感人的電影《綠色錢包》裏的插曲,並對《綠色錢包》這部影片作簡要介紹,瞭解歌曲的寓意,使學生懂得歌曲以濛濛地春雨象徵祖國的關懷,以河邊的楊柳、村前的杏花象徵青少年,鼓勵青少年健康成長,達到寓思想教育於音樂教育之中。

四、成果展示,歌唱春天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新課程的一大特點,在順利完成歌曲教學任務後,我將本課內容提煉與昇華,讓學生討論用怎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然後分小組進行唱歌曲(演唱形式)、分角色拿道具表演(課前準備)、創作詩詞、畫一張畫等活動,進行合作創編,這個創意使學生從感知美、體現美,上升到創造美、表現美,給每個學生都有參與體驗的願望和機會,激發了學生興趣,從而活躍了課堂氣氛。 接下來在老師的指導下,由每組推選的代表到講台前面進行成果展示,給學生搭起一個展示自我的平台。讓學生表現、歌唱春天,學生邊欣賞春天的美景邊觀看優美的舞蹈,並有感情地演唱,採用第一段領唱,其他同學合唱歌曲,第二段配樂朗誦(師伴奏),第三段齊唱、合唱。這一環節把歌唱、舞蹈、表演、詩朗誦等相互融合,讓學生在自由創編與即興表演中感受音樂的美,體會創作的快樂,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通過合作,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在羣體中的協調能力得到發展。 最後,教師通過與學生交談對本課進行小結,讓學生懂得“一年之計在於春”,應該珍惜這美好的春光。最後學生在歌曲《春雨濛濛地下》的音樂聲中走出教室。

本課我以美麗的春景為主線,層層深入,循序漸進,使學生在本節課的學習中感受音樂的“美”.在新課程標準的引領下,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理念,力求為學生創設愉悦、輕鬆、自主、開放的學習空間和音樂環境。 以上是我對本課教材內容的.分析、設計及安排,有不當之處懇請各位評委、老師給予指正,謝謝!

國小音樂説課稿範文(二)

《魔法師的弟子》

交響音樂是音樂中的高級形式,也是人們難以接近的高雅音樂,國小生更是如此。但是國小生的心理卻更具幻想和憧憬。如何正確地引導學生欣賞交響音樂,消除“高雅音樂高高在上”的心理障礙,輕輕鬆鬆地接近交響音樂,步入音樂的殿堂,感悟音樂的無窮魅力,正是本堂課的教學定位。

一、教材分析

童話交響詩《魔法師的弟子》是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九年一貫制教科書試用版,第十一冊第五單元“神奇的童話”中的一首欣賞曲目。是法國作曲家、音樂教育家笛卡斯創作於1897年。樂曲以德國文學家歌德(1749-1832)的敍事詩《魔法師的弟子》為題材。

《魔法師的弟子》全曲分為序奏、諧謔曲、和結尾三部分。序奏部速度較慢,9/8拍。由小提琴和單簧管先後奏出兩個動機,描寫了魔法師輕聲咕噥,誦唸咒語的情景。

第二部分是由諧謔曲組成的主體部分,詼諧、跳躍的主題,生動的描繪了掃帚拎水的情景,同時也使人聯想到魔法師的弟子得意洋洋的神態。在這一部分裏,拎水的主題不斷的展開、昇華,氣氛越來越熱烈,使人彷彿看到沒有學會解除魔法咒語的弟子在滔滔不絕的流水面前,手足無措的慌張神情。

結束部分由銅管奏出的號角性的音調,表示魔法師回來了。於是,樂曲又恢復到平靜。

二、學情分析

國小六年級的孩子正處在國小向中學的過渡階段,接受了近六年的音樂學習,有一定的音樂鑑賞能力,能聽辨部分樂器的音色,能聽辨簡單的多聲部音樂,而且國小生的心理卻更具幻想,具有欣賞交響音樂的基礎,是本堂課的一個有利因素,但是對音樂的理解還需要進一步的引導。根據教材和學生的特點,從而確立本堂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三、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1.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對交響樂的興趣,感悟音樂魅力,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

2.能力目標:初步學習欣賞交響樂的方法,提高對音樂的感受與鑑賞能力。

3.認知目標:要求學生能夠熟悉和聽辨各種樂器的音色以及在樂曲中的表現作用。

教學重難點是:能聽辨《魔法師的弟子》的主題以及主奏樂器的音色在音樂中的表現作用。

四、障礙分析及突破策略

在本堂課的學習過程中有兩個可能出現的阻礙學生欣賞音樂的障礙:

(一)由於學生對高雅,嚴肅的交響音樂非常陌生,加上對西洋樂器也不熟悉,學生不容易聽辨各種樂器的音色以及主奏樂器的音色在音樂中的表現作用,因此在介紹音樂的結構時,我分別展示各種主奏樂器的圖片和音色,為後面的聽辨打基礎。這一點將在後面的教學流程中詳細説明。

(二)由於音樂主題在整個樂曲中出現的次數非常多,並且每次出現的速度、力度、和情緒都不同,甚至有時是主題的變化和展開,學生很難聽辨準確,為此,我從兩個方面進行突破。一是我在介紹拎水的主題時,引導學生唱熟主題。二是結合視頻、圖片,我在影片中關鍵的地方加上提示性的字幕,幫助學生理解音樂,感受音樂,便於引導學生聽辨各次主題。並且將每次出現的主題進行對比,從而得出每一次主題的不同之處。

五、教學流程設計及教學理念

音樂新課標指出:感受與鑑賞是重要的音樂學習領域,是培養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途徑。良好的音樂感受能力與鑑賞能力的形成,對於豐富情感,提高文化素養,增進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義。可見,上好音樂欣賞課,對國小生的全面和諧發展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新課標同時指出:教學中應激發學生聽賞音樂的興趣,養成聆聽音樂的良好習慣,逐步積累鑑賞音樂的經驗。應採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體驗,鼓勵學生對音樂有獨立的感受與見解,幫助學生建立起音樂與人生的密切聯繫,為終生學習和享受音樂奠定基礎。為了落實和體現這一理念,我設計瞭如下的教學環節:

(一)童話激趣、引入新課

孩子們都喜歡童話故事,本堂課我以孩子們講自己喜歡的童話故事的方式引入新課,從而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和慾望。因為國小生的年齡特點,喜歡幻想進入神奇的童話世界,利用這一有利因素,將高雅的交響音樂與神奇的童話結合起來。讓學生更加容易接近交響音樂,為本課的學習創設一個活潑有趣的心理氛圍。

(二)介紹作品、作者、及時代背景。

主要讓學生知道:《魔法師的弟子》是一首童話交響詩,作者是迪卡斯,《魔法師的弟子》是他創作於1897年,樂曲以德國文學家歌德(1749――1832)的敍事詩《魔法師的弟子》為題材。音樂有生動的節奏和絢麗的配器,是他最具獨創性的代表作品,被德彪西譽為一部“作曲法講義”.

然後,我給孩子們播放他們最喜歡的節目主持人董浩叔叔和金龜子姐姐講的故事,這樣,就能很快地將學生帶入樂曲表現的意境中,展開豐富的想象,提高進一步聆聽音樂的慾望。

(三)瞭解結構、認識樂器

聽完了故事,接下來就該介紹樂曲的結構:全曲分成序奏部、諧謔曲、和結尾三個部分。

1.序奏:小提琴和單簧管演奏,分別出示兩種樂器圖片及聲音,要求學生聽辨它們的音色。

2.諧謔曲:大管演奏,首先出示大管圖片及聲音。接着出示拎水的主題(演奏)。這個主題生動的描繪了掃帚取水的情景。由於音樂的主題在樂曲中出現的次數很多,學生不好把握。這裏,我引導學生唱熟音樂的主題,然後通過聆聽,在音樂中找出主題,使學生有重點地聆聽音樂。

3.結尾:銅管樂演奏,出示銅管樂家族成員。聽辨它們的音色。

(四)運用媒體、視聽結合

音樂是人類的第二語言,不分國界,可以表達語言所不能表達的情感。音樂又是是聽覺的藝術,再複雜多變的花樣,到頭來,聆聽才是欣賞音樂的最佳途徑和方法。這裏,我讓學生帶着問題觀看由中國交響樂團演奏的交響詩《魔法師的弟子》,做到視聽結合,既欣賞了音樂,又瞭解了交響樂隊的一些基本知識。

新課標指出:表現是實踐性很強的音樂學習領域,是學習音樂的重要性內容,是培養學生音樂表現能力和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在這裏,我要求同學們聽到每一次出現主題時,能否模仿一下掃帚拎水的動作?或者用其他的動作表現出來?這樣便將音樂語言和同學們的形體語言結合起來,更加便於理解音樂。

(五)合作學習、討論探究

在突破本課的難點時,採用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通過小組討論完成下面的問題:

(1)。拎水的主題在音樂中出現了幾次?

(2)。它主要由什麼樂器演奏?(3)。每次在力度、速度和情緒上有什麼變化?

從而得出答案:隨着音樂情緒的發展,拎水的主題力度一次比一次強,速度一次比一次快,音樂情緒越來越緊張,象徵着情況越來越危急!

(六)課堂小結

在這裏,我提出了一個思考題:欣賞了童話交響詩《魔法師的弟子》,你從中明白了什麼道理?通過這個思考題,將課內教學延伸到課外生活中,從而達到對學生的情感薰陶,品格陶冶。

六、教學特色

(一)充分利用視頻、字幕和圖片,結合故事情節將嚴肅、高雅、難以接近的交響音樂變得通俗、易懂,學生學習的興趣濃厚。

(二)充分利用媒體,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視聽結合。學生在音樂審美的過程中能獲得愉悦的感受與積極的體驗。

總之,本節課,我將以生動、形象、直觀的教學方法,將抽象的交響音樂變成易於接近的童話故事,喚起學生對交響音樂的熱情嚮往,提高對音樂藝術的強烈追求。

我相信:這將是一堂能讓孩子們得到充分享受的課,讓他們享受自由的空氣,感受音樂的激情;得到情感的薰陶,享受成功的喜悦,享受一段幸福快樂的時光!

篇48:國小音樂説課稿

1、説教材

(1)歌曲分析

《採山》是一首活潑、輕快的少兒歌曲,全曲採用了漢族民間音調的節奏特點,尤其是歌曲中拍手、跺腳的形體伴奏,為歌曲增添了歡樂的氣氛,歌詞中的“踩”、“採”、“跑”、“帶”、“飄”等動詞,生動形象地描繪了鄉村孩子在雨中採山的歡樂情景。

(2)教學目標

a.通過聆聽、參與、體驗,使學生感受到小朋友在濛濛細雨中光着小腳丫採山時的靈活身影和愉快心情,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b.學習用歡快、活潑的情緒,朝氣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採山》。

c.能主動參與小組編創活動,大膽地進行即興歌表演,並能在活動中體驗採山及與人合作學習的快樂,學會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

(3)教學重點:能以體驗的方法,自主探究的方式,學唱歌曲《採山》,能主動參與小組創編活動,大膽地進行即興歌表演。

重點安排原因:本首歌曲比較接近學生的生活體驗,因此教學中要求學生以體驗的方法,去學習它,這樣有益於歌曲的情感表達;在雨後的山上,除了“蘑菇”、“木耳”、“野果”等,有許多別的植物。因此,編歌詞並表演也就成了教學重點,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4)教學難點:系統的學習和理解歌詞,並較好地表現歌曲情緒。

難點提出原因:因為本課是學生進入三年級學習的第二課,理解歌詞內涵,自信、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對孩子來説還比較難,只有理解掌握了歌詞和歌曲中的音樂記號,才能準確地表現歌曲,抒發情感。

(5)教具準備:錄音機、電子琴

2.説教法

針對本課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在教學中,主要採用以下幾種教學方法:創設情境法、談話法、學科綜合法、實踐法。

3.説學法

從本課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確定如下學法:整體感知法、談話法、小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實踐法。

4.説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師生問好,行課堂禮!

(2)談話導入:談有關山裏的知識,包括民族風情、山裏的物產、景色等等,都會激發起孩子的興趣。

設計意圖:親切的談話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大山的美,對山裏的事物產生興趣,為學習新歌做了很好的鋪墊, 從而引入新課《採山》。

(3)發聲練習:跳音練習(531∣531∣),以mi和ma為母音進行練習。

演唱要求:抬頭挺胸,雙腳與肩同寬,採用聞花式吸氣,在不同的音高上練習跳音,唱的乾脆,有彈性。

設計意圖:簡單的練聲讓學生自主實踐,練習剛學的呼吸方法,為演唱新歌做好準備。

(4)新課

a.聽錄音,整體感知歌曲。

b.模仿老師按節奏朗誦歌詞。

c.電子琴伴奏,教師範唱,學生跟唱。

d.歌曲處理(按課本要求加入拍手、跺腳的律動)。

e.完整演唱歌曲(注意強調前奏)。

f.抽2—3名學生進行獨唱,教師伴奏,演唱完學生對其進行評價,吸收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

g.學認歌譜,並能跟琴摸唱2—3個樂句。

h.結合歌曲,學習音樂記號。

設計意圖:根據低年級學生的生理特點和學習特點,採用節奏模仿、律動等學生富有興趣的形式來進行形象化教學,能降低教學難度。歌曲的學習則從歌曲的情境特色、歌詞特點、旋律特點找突破口,用整體感受的方式學習歌曲。

5.探究表演才藝

(1)自由組合(8人一組)。

(2)創編歌詞。除了歌曲中“採蘑菇”、“採木耳”、“採野果”……外,你們還有其它雨中採山的形式嗎?讓學生創編歌詞,尋找採山時的更多樂趣,並用自己喜歡的形式予以表現。

(3)分小組展示表演。

(4)小組自評、互評。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合作討論、展示表演,讓學生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學習音樂、參與音樂,表達個人情感,享受音樂的樂趣,培養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另外,把評價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積極引導學生開展自評、互評,能促進學生正視自己,尊重他人,提高學生的鑑別、分析和表達能力。

6.評價總結

對本節課學生在音樂實踐活動中的參與態度、參與程度、合作願望及協調能力、音樂的體驗與模仿能力、表現能力、探究音樂的態度與編創能力進行評價。

7.在音樂中走出教室

總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力求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思想,着眼於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從目標的提出到過程的安排、學習方法的確定,乃至學習成果的呈現,都讓學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更多的實踐性,更濃的創造性,同時受到了美的薰陶。

篇49:國小音樂説課稿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説課的內容是《我會編 我會演》音樂創編課。下面,我就下列六個方面展開我的説課。

一、教材簡析

人音版國小音樂第六冊第6課中的《一個媽媽的女兒》是一首曲調優美抒情、主題鮮明的兒童歌曲。此曲調採用了川藏地區的民歌音調為素材,熱情地抒發了少年兒童對祖國媽媽無比熱愛的心情。

二、學情分析

對於學生來説,三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模仿能力強,思維方式仍以形象思維為主。但是由於文化視野還不夠開擴,對我國少數民族的歌舞不熟悉,對本課的深入學習有一定困難。

三、教學策略

本課設計為第二課時,在學生已經唱會歌曲的基礎上,發揮他們活潑好動的特點運用體態律動進行深入教學。選擇適當的視頻資料,擴大學生的音樂文化視野,幫助學生模仿、學跳“旋子”、“踢踏”等基本舞步,並即興創編舞蹈,更好地表演歌曲。

四、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對教材的分析,考慮到學生對已有的認識結構的心理特徵。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一)感受歌曲《一個媽媽的女兒》濃郁的川藏民歌音樂風格,抒發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二)初步體驗藏族歌舞特點,學跳“旋子”、“踢踏”等基本舞步,並創編集體舞。

(三)在創編音樂和集體舞的過程中,提高創造能力、合作能力。

綜上所述,我認為這節課的教學重點是:體驗藏族歌舞特點,更好地表演歌曲。

考慮到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和鑑賞能力,我認為教學難點:學會“三步一變”、“後撤前踏”等舞蹈動律。

五、教學設計方案

對於本節課整個教學設計,我預設了四個階段:

(一)準備階段

我引導學生做着自由律動在優美音樂中唱着歌進入教室。因為這節課是第二課時,學生已經唱會歌曲,符合新課標中的能隨着熟悉的歌曲哼唱,在體態上作出反應。而且舞蹈進教室可以為後面的舞蹈創編打下基礎。接着,學生打着拍子唱歌譜,並找出主要音還加上柯達依音樂手勢唱主要音。我這樣設計的目的是幫助學生唱準主要音程,還為後面音樂創作打下基礎。而且結合了新課標,學生達到本年級的學段目標就是:能用已經學會的歌曲學唱樂譜

(二)展開階段

在這個階段,為了體現“提倡學科綜合”理念,併為了更好表達歌曲,我通過觀看舞蹈片段,引導學生自主去模仿學跳自己喜歡的舞蹈動作,並分析動作表達的情緒。達到本學段目標:能夠即興創編同歌曲情緒一致的律動或舞蹈,並參與演出。再通過合作編舞,展示互評,根據歌曲的情緒變化來創編舞蹈,提高創造能力、合作能力、表現能力、評價能力。這個階段達到的學段目標是:能夠對自己、他人的表演進行簡單的評論。

(三)形成階段

先是完整表演,全體學生唱着歌,跳着舞表現優美抒情和歡快激動的情緒,真正感受到少數民族歌中有舞,舞中唱歌的形式,在載歌載舞中達到新課標分段目標:能夠主動地參與綜合性藝術表演活動,並從中享受樂趣。然後在拓展階段中啟發學生用2356創編旋律,並加上動作表演,以此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這個創編旋律其實是讓學生玩一個遊戲,通過這個玩數字遊戲,讓學生感受到原來創編旋律其實是一件很簡單又開心的過程。我這樣做的目的是通過音樂創造,發掘學生潛能的即興創造活動,但區別與專業創作學習。

此環節達到新課標的分段目標是:

1、能夠主動地參與綜合性藝術表演活動,並從中享受樂趣。

2、能夠創作2~4小節旋律

(四)總結階段

我讓學生自己談談收穫,這種採訪式小結讓學生分享收穫,並提醒學生課後多關注少數民族文化藝術。

六、教學評價

對於本節課的教學評價,我是這樣設計的,採用自評、互評和他評等多種形式。通過在三年級上一個學期的學習,學生已經接受了新課程改革下的評價方式。在小組的分工當中,各個小組長也基本上能把握對小組成員的評價。而本節課主要注重的是學生參與學習的態度及進行舞蹈創作時對音樂情緒的把握和審美的能力,因此,我設計了三個部分的內容。

1、小組長對成員進行評價,從學生對學習的態度和所創作作品的效果兩方面來評價;

2、教師對小組進行評價,包括小組協作的一些配合,作品完成情況來進行評價;

3、對個性、創作性進行評價。這樣能給予學生一個展現自我、張揚自己個性的平台,能夠在實踐中發展思維。

我認為我這節課的亮點是:以音樂審美為核心,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我將創造力的培養貫穿於各個教學環節,通過舞蹈創編和旋律創編,啟發學生創造性地進行藝術表現,培養自信心,讓學生充滿自信地大聲説“我會編,還會演”。是為了更好地表現歌曲,表現藝術!

我還有個反思:通過課堂實施的效果讓我得到啟發,在以後的教學中,要更加關注學生,引導他們唱好,而且唱得更美!

我的説課完了,謝謝大家!

篇50:國小音樂説課稿

一、説教材

《哦,十分鐘》是人民音樂出版社第七冊教材第六單元的教學內容。是一首不帶再現的二段曲式的大調歌曲,歌曲生動形象地表現了學生在課間十分鐘的歡樂心情。 教學內容:

教材分析。 歌曲《哦,十分鐘》是一首2/4拍,D宮調式,二段體結構的兒童歌曲。歌曲曲調歡快、活潑,語言形象生動。歌曲通過對孩子平日課間十分鐘的描寫,表現了孩子們在緊張的學習後自由歡樂的心情。

第一樂段為方整性結構,包括4個樂句。前兩個樂句具有典型的“起承轉合”的特徵,後兩個樂句分別是前兩個樂句的局部重複,構成平行樂段。該樂段的節奏緊湊,曲調輕快活潑,表現了活蹦亂跳的孩子們在課間輕鬆,快樂的形象和喜悦的神情。 第二樂段為非方整性結構,包括三個樂句,第一句與第二句運用旋律的模仿手法,三度、四度的跳進。第三樂句有兩種不同形式:第一遍結束時,是第二樂句下三度自由模進的節奏變化。第二遍結束時,是第三樂句的局部重複。此樂段音調轉為舒展,“哦,十分鐘”唱出了孩子們對課間十分鐘的由衷歡迎。

學情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已具備初步的視唱、演唱和分析歌曲的能力 ,班中學生樂於接受新鮮事物,求知慾較強,一經點撥便能進入積極的思維狀態,情感也易被激發。但班中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學習個性方面存在很大差異,一部分學生常是課堂的“守望者” ,缺乏課堂學習的積極參與習慣和專注學習的能力。因此,在課堂上積極提倡和推行各種形式的教學理念,相信能在發揚個性 ,分享思想和經驗的基礎上,面向全體,關注更多學生知識的接受力和情感的感悟力,培養學習的主動性和責任感,最終促進學生良好學習方式的養成。

教學目標: 能用歡快活潑的情緒、甜美的聲音演唱歌曲《哦,十分鐘》。通過聆聽歌曲,引導學生為歌曲劃分樂段。通過學習歌曲,培養學生的歌曲創編能力。

教學重點: 能用甜美的聲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 O X X節奏的掌握及歌曲的視唱練習。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具學具準備: 鋼琴、教材、打擊樂、多媒體課件。

二、説教法、學法。

根據教學目標的制定,我採用了以下教學方法:通過情景導入、藉助多媒體輔助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通過教師範唱,引領學生分析歌曲、演唱歌曲、表演歌曲。學生在教師引領下,通過觀察、體驗、模仿等方法掌握學習歌曲。

三、教學過程。

情景導入,揭示課題。 聆聽音樂《假如幸福的話拍拍手吧》 設計意圖:通過有意識的安排師生間的互動,讓教學氣氛活躍起來,為本節課的教學做好準備。

歌曲教學。初聽歌曲,感受旋律。請你説一説歌曲的速度?這首歌曲帶給你怎樣的情緒? 設計意圖: 通過聆聽歌曲,讓學生分析出音樂要素。

歡快的朗讀歌詞,掌握難點。按節奏朗讀歌詞。講解節奏難點:O X X 加上旋律進行視唱。加上歌詞演唱歌曲中的難點樂句。 設計意圖: 通過對比、視唱等教學方法,使學生比較直觀的掌握帶休止的切分音的節奏型。

下課的鈴 | 聲0| 送來十分 | 鍾0| 來吧 | 來吧| 大家來輕 | 鬆—| 讓那疲勞的| 眼 睛 | 看看藍| 天 0| 讓那緊張的| 大 腦| 吹進清| 風 — |

下課的鈴|聲0| 送來十分|鍾0| 來吧|來吧| 大家來活|動 — | 讓那 握筆的 |手 指 | 摸摸 皮 |球 0 | 讓那 快活的 |叫 喊 | 衝出 喉 |嚨 — |

踢毽子: X X | X X | ta ta ta ta 跳 繩: X X X X | X X X X | ti ti ti ti ti ti ti ti 投籃球: X 0 | X 0 | ta 空 ta 空 溜溜球: 0 X X | 0 X X |

復聽歌曲,熟悉旋律。 請你説一説歌曲兩個樂段所表達的情緒有什麼不同?第一樂段:歡快活潑。第二樂段:優美抒情。 請你説一説歌曲兩個樂段的演唱方法有什麼不同?第一樂段非連音唱法。第二樂段是連音唱法。 設計意圖: 通過聆聽音樂,使學生對歌曲的情緒有更進一步的認知,而且對於歌曲的演唱方法上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第一樂段 第二樂段

視唱練習。學生跟鋼琴視唱旋律。 分組練習。全體視唱。

歌曲學習。學生跟鋼琴輕聲演唱歌曲。教師及時指導並進行範唱。全體學生演唱歌曲。歌曲處理。 速度。情緒。聲音。

歌曲拓展。歌詞創編。 創編第一樂段的歌詞並演唱。 節奏創編。 利用打擊樂來為歌曲進行伴奏。 欣賞歌曲《哦,十分鐘》。 設計意圖: 通過打擊樂器的練習反饋,檢驗學生是否把音樂知識轉化為實踐表演能力。

篇51:國小音樂説課稿

尊敬的評委老師:

上午好!我今天説課的內容選自義務教育人音版國小音樂第八冊第四課的歌曲《小螺號》。我將從説教材、教法、學法和教學過程四個環節展開闡述。

一、説教材

《小螺號》這首歌曲是第四課《水上的歌》中的教學內容。是一首曲調歡快活潑的少兒歌曲。歌曲富有童趣的通過“小螺號嘀嘀嘀吹”抒發了少年兒童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美好心情。它以兒童天真、活潑的語氣歌唱海邊美麗的景色,抒發心中無限歡樂的感情。

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有了一定的欣賞、創編能力,讓學生通過在欣賞、吹奏、歌唱、表演等一系列藝術活動中感受藝術所帶來的美好情感,從而調動全體學生參與藝術活動的積極性。

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本課的具體教材,我把教學目標定為:

(1)、指導學生按節奏朗讀歌詞、唱準歌曲,體驗節奏、力度的變化對歌曲表現的作用。用歡快、活潑的情緒和甜美的聲音演唱歌曲《小螺號》,抒發少年兒童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美好心情和對幸福美好生活的熱愛之情。

(2)、學習用上滑音、波音的裝飾演唱歌曲、使歌聲更具有活力、更動聽。

(3)、讓學生通過吹奏玻璃瓶來模仿螺號聲為歌曲伴奏。

(4)、通過模仿、創編自己喜歡的舞蹈動作根據歌曲旋律進行簡單的表演,表現歌曲的情緒。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和音樂基礎,為了更好的達到制定的教學目標,在教學方法與過程中,我採用示範、獨立、小組合作學習等形式,使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用自己喜歡的藝術形式來表現本課的主題,促進學生綜合藝術能力的發展。

教學重點:

(1)、讓學生掌握有節奏地朗讀歌詞、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讓學生通過吹奏玻璃瓶來模仿螺號聲為歌曲伴奏。

教學難點:

掌握波音、上滑音在歌曲中的表現力,用美妙的歌聲和優美的舞姿表現少年兒童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美好心情。

二、説教法

(一)、國小音樂課應真正實施素質教育,以感悟音樂為核心,把培養、提高學生的音樂基本素質作為教學追求的首要目標,所以音樂課要面向全體學生,使每一個學生的藝術潛能得到開發並使他們從中受益。在教學中為了更充分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注重對學生藝術能力的培養,所以我根據四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選擇了以下教法:

1、情境設置法

2、聽唱法

3、演示法

三、説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情境中才有利藝術能力的培養,因此選擇學法是很重要的,我採用了以下幾種學法:

1、哼唱法

2、演奏法

3、創造法

四、説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拍手打節奏,師生問候

這一環節的設計是為了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

(二)、新課導入

我先以提問的形式喚起學生的回憶,然後讓學生隨着優美的音樂欣賞海螺的相關圖片,繼而很自然的導入新課。這一環節我這樣設計主要是幫助孩子回憶海邊嬉戲的場景,為引出主題做鋪墊。

(三)、欣賞視頻範唱

1、在播放視頻之前,我先提出欣賞要求:

(1)這首歌帶給你什麼感覺?

(2)聽到歌曲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這一環節我的設計意圖是:讓學生帶着問題欣賞歌曲,使學生對歌曲有一個大致的印象,能夠簡單的感受樂曲的速度和體會歌曲的意境。

2、教師範唱

老師的示範是學生與學習內容間的橋樑,而音樂老師的範唱更是學生與歌曲間的橋樑,也就是説沒有準確、到位的範唱,學生無法更好的學好歌曲、理解歌曲。羅馬詩人賀拉斯曾説過:“只有唯一的方式可以打動人心,就是向他們顯示自己被打動。”因此,教師要求學生唱好歌,首先自己必須唱好。

(四)、學唱歌曲

1、指導學生有節奏、有感情的朗讀歌詞

我採用生先讀、師範讀、隨錄音讀等形式朗讀歌詞。

2、完整的.歌唱全曲

小螺號是一首學生比較熟悉的歌曲,因此教學過程中可以用聽唱法和自學哼唱法使學生更深入地唱熟歌曲,並選擇較難掌握的旋律進行相應的訓練,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的設計意圖是:因為大多數學生對歌曲較為熟悉,所以教師改變了以往音樂教學的句句教唱法用聽唱欣賞法進行教學,一則順應他們的心理,二則便於教師從孩子們的演唱中找出不足,便於教師下一步的教學。

3、解決難點:

教育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因此這一環節的設計,我採用讓學生自己找出本課的難點——波音、上滑音,通過教師講解波音、上滑音的相關樂理知識和範唱對比的形式,引導學生自己找出不同點,並掌握正確的演唱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五)、加入伴奏,豐富歌曲

我採用先讓學生觀察教師示範演奏“樂器”——玻璃瓶,然後讓學生隨音樂親身體驗演奏的快樂。這一環節的設置,能極大地調動學生音樂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親身感受自己創作帶來的快樂。

(六)、表演歌曲

在唱準歌曲的基礎上,先由個別同學展示她們美麗的動作,其他同學一起模仿,再由小組一起討論、選擇一些簡單的舞蹈進行創編,最後教師積極參與到學生豐富的舞蹈藝術中,隨着優美的音樂師生共舞“小螺號嘀嘀嘀吹”,這樣使學生更深入地體驗到海邊孩子對生活的熱愛。

我這樣設計的意圖是:本環節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標準下,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在掌握歌曲的基礎上,與實際生活相結合,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創編舞蹈,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

(七)、舞蹈律動,結束課程

讓孩子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小螺號的讚美。教師相機的激發學生對大自然、對美好生活的熱愛之情,這一環節師生在歡快的音樂氛圍中共舞,把課堂推向高潮!

以上就是我説課的全部內容,希望各位領導及其同仁多提寶貴意見!謝謝!

篇52:國小音樂説課稿

歌曲分為兩個樂句,第一樂句旋律上行,第二樂句以下行作為呼應。歌曲中設置了較多的力度記號,力度變化細膩、頻繁,但基本上都與旋律的起伏結合緊密。第二聲部的哼鳴,烘托了寧靜而深遠的氣氛。

2、教學目標:

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認為:教育目標在教育活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教育者從事教育活動的指南。根據教材的特點以及國小生的年齡特徵和心理特點,本課的教學目標我是這樣來設置的:

知識目標:能用親切、優美的聲音,自信、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紅蜻蜓》,表達對童年生活的嚮往。

技能目標:學生能專注地聆聽歌曲,樂於用自己喜歡的表現形式表現音樂,認識漸強漸弱記號、換氣記號,能初步感受合唱的效果並學唱二聲部合唱歌曲《紅蜻蜓》的第三段歌詞。

情感目標:感受歌曲深情的情緒以及勾起心中美好的回憶,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3、教學重點:

感受音樂情緒,能用親切、優美的聲音深情地演唱歌曲,培養良好聆聽習慣,感受童年帶來的美好回憶。

4、教學難點:

學唱二聲部合唱歌曲《紅蜻蜓》的第三段歌詞。

二、教法

托爾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學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不是為了教而教,而是幫助學生學,在教學過程中,我創設愉悦和諧的情感氛圍,充分發揮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指導的作用,以“美”為突破口,以實踐為中心,以技能為手段,以能力為重點,運用創設情境法、聽唱法、對比感受等手段,讓學生在大量的音樂活動中學會學習,不斷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

三、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年齡特點,我在學法的指導上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主要通過“看”“聽”“唱”等環節,讓學生自主探究,去感知歌曲的情緒、把握歌曲內容。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設

導入:同學們,歡迎大家走進今天的音樂課堂,這節音樂課,我給你們帶來了一段動聽的音樂。播放《森林狂想曲》片斷。師提問:你聽到了什麼?聯想到了什麼?學生回答後通過教師詩一般的語言把學生帶入童年的美好的意境中,牢牢抓住學生興趣。

二、歌曲教學

過渡:童年生活快樂而難忘,聽!晚風中有傳來了一陣優美的旋律——

1、初聽《紅蜻蜓》伴奏。師提問:它描寫了什麼?給了你怎麼樣的感受?

2、教師鋼琴伴奏學生有感情朗讀歌詞

3、聽教師範唱

4、學唱歌曲

(1)跟琴唱第一段,認識換氣記號

(2)再次跟琴唱第一段,認一認漸強漸弱記號

(3)自學第二段、第三段

師:給你們半分鐘時間,請你練唱一下第二段歌詞。

師:能馬上把第三段歌詞唱一唱嗎?

(注意:第三段歌詞和第一段歌詞的不同)

(4)齊唱全曲

三、對比體驗快速演唱

師:由於這首歌曲的廣泛傳唱,如今它已有許多版本,讓我們來唱一唱這個速度的版本,給你們什麼不一樣的感覺?(播放快速伴奏)設計意圖:速度、情緒的變化,能表現出不同的情境,這正好比學生在欣賞同一首樂曲時,會因個人喜好和經歷的不同,產生不同的聯想、感受,音樂不可能是千篇 一律的,而歌曲的不同情境的表現正是應證了音樂的多元化。

四、二聲部合唱

欣賞日語演唱的合唱曲《紅蜻蜓》對比合唱與齊唱——合唱比齊唱效果更豐富、飽滿、有變化。接着用lu 跟琴哼唱二聲部。最後把學生分成兩大組,演唱不同聲部,體會合唱效果。此環節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兩聲部歌曲的合唱學習,體驗二聲部合唱歌曲所表現的和聲效果,學習合唱知識,練習二聲部合唱技能。

五、表現歌曲:為每一段設計不同的演唱形式.(比如:齊唱+領唱+合唱)

在整堂課中,我都注重了個體性與整體性相結合,這種結合體現在既有一些音樂特長生的自信表演,也有羣體性的合作演唱;體現在小組化的探究與整體的共鳴。本堂課最重要的一點是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探究願望,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對比、體驗,找到解決的方法。達到提高學生學習的正確性、簡捷性、靈活性、自主性和創造性。

篇53:國小音樂説課稿

説教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學生能主動積極地學習,選擇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年齡特點,我緊緊圍繞教學目標,製作了,將音樂教學與多媒體技術緊密結合起來,以媒體為手段,使技能訓練滲透於藝術感受中,貫穿於音樂學習中。

為了便於學生學習,我採用了視覺圖象、創設情境、興趣引入、音樂律動等方法進行教學。

説學法

從本課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確定如下學法:自主探究法、實踐法、羣體合作法。

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

(2)重温升國旗儀式(多媒體進行情境教學),介紹作曲家聶耳。

設計意圖:通過直觀圖象,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引入本課——音樂家聶耳。介紹作曲家是為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訓練學生蒐集、整理、交流信息的能力。

(3)講述音樂故事《小毛頭與賣報歌》。

a.學習旋律。老師分句出示、彈奏旋律,學生隨樂用“lu”哼唱。

b.分組接龍,熟悉旋律。

c. 填詞演唱。

d. 聽錄音範唱,整體感知歌曲。

e. 歌曲處理。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了解詞曲作者,完整演唱歌曲,並採用多種形式進行演唱,通過歌詞分析,感受歌曲的情緒,體會演唱者的心情,這樣才會把歌曲唱得更有感情。

(6)情境表演。(全班分三組,每組推選兩名學生,一名扮演小毛頭,另一名扮演聶耳,其餘學生扮演街上的行人,看哪一組演的最好,並對其作出簡單評價。)

設計意圖:通過創設情境即表演,使學生的動作表現與歌曲的情感相結合,加深學生對小毛頭悲慘生活的體驗。

(7)師生評價。

設計意圖:通過評價,使學生相互幫助、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進步。通過師生共同參與,相互激勵,體現教學相長,共同完成教學任務。

(8)感恩新中國。(在雄壯的國歌聲中為我們偉大的祖國加油、喝彩!)

設計意圖:首尾呼應,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真摯情感,教育學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與學習機會。

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意師生的教育與互動,積極鼓勵學生大膽發言,主動表達自己的見解。它能使學生張揚個性,主體突現,思想解放。而教師與學生一起互動,真正成為了學生學習的合作者、點撥者、引導者。在教師的引導下,使學生有目的地去聽、去想、去做,成為一個會聽、會想、會説、會做,創新意識強的學生。

篇54:國小音樂説課稿

一、説教材

《涼山之最》是一首具有濃郁彝族風情的歌曲,五聲商調式,典型的四個樂句使得該歌曲很規整,非常適合進行歌表演教學。因此,本教學活動的重點是:結合五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已有的音樂素養水平,瞭解歌曲結構、鼓勵創造、學會創編簡單的舞蹈動作並表演。

二、教學目標:

1、能感受到歌曲《涼山之最》歡快熱烈的情緒,初步瞭解涼山彝族的相關風俗文化與歌曲的關係。

2、能用明亮的聲音自信地演唱《涼山之最》

3、能嘗試創編簡單的舞蹈動作表演《涼山之最》,能與同伴愉快合作,進行歌表演。

三、教學重點:學唱歌曲並進行歌表演

四、教學難點:用歌聲和動作投入地表現《涼山之最》的音樂風格

五、説教法、學法

(一)説教法:有以下兩種教學方法。

1、情景教學法:採用多媒體技術聲情並茂的FLASH動畫,營造運動氛圍。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可聯想的音樂空間,促進學生的音樂想象力和表現力。

2、聽唱教學法:採用聽歌曲範唱,反覆聽琴模唱的形式,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習慣,提高學生音樂模唱能力。從而更好的掌握歌曲。

(二)説學法:

本課主要採用自主探究合作,小組交流合作,實踐創新等學習方式。

六、教學程序

本節課主要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一)激情導課

1、導入課題

師:同學們,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各個民族都有其獨特的特色和風土人情。今天老師就帶領同學們走進四川,去大涼山的彝家看一看。

2、明確目標

請大家欣賞一段視頻和圖畫,看完後説説彝族是個什麼樣的民族,有什麼特點。(播放課件“大涼山彝族風光”)

3、效果預期

比較一下,那裏的景色、建築、服飾與我們漢族有什麼不同。

(二)民主導學

1、任務呈現

(1)聽一聽

聆聽歌曲《涼山之最》,讓學生説説感受,教師及時補充。

歌曲歡快而有熱情,具有非常濃郁的民族舞蹈風味,一聽音樂身體就想跟着律動起來。

(2)動一動

師:大涼山的彝家人非常好客,每年的七八月間,涼山州彝族都會舉行一個盛大的節日——“火把節”。彝族人民都會點着火把,圍着篝火跳起“達體舞”和“阿詩瑪”的舞蹈。你能夠模範老師一起來跳一跳嗎?

教師示範舞蹈(播放歌曲伴奏,教師隨音樂展示“達體舞”基本舞步)

彝族“達體”為“跺地”之意。“達體舞”就是從彝族傳統歌舞藝術百花園中提煉、規範、編創而成的一種集體舞或廣場舞。

學生學習基本舞步

“達體舞”基本舞步:雙腳分左右走恆拍,雙手劃圈,在樂句結束處撩腳,多人舞蹈可以手牽手。

師生一起隨樂走基本舞步。(播放歌曲伴奏,師生共同隨樂舞蹈)

2、自主學習

(1)説一説

師:涼山真美,彝族人民真熱情,還有三個最令他們驕傲的珍寶呢。請聽聽歌詞,到底是哪三“最”呢?

學生説一説。

解説涼山的三個之“最”——最美麗的“加師瓦拉”(披氈)、最好看的“日麻杏兒布”(帽子)、最好聽的“土什火合”(口弦),結合實際分別介紹和補充。

(2)畫一畫

師:跳完大涼山熱情洋溢的達體舞,接下來讓我們隨着音樂跟老師一起來畫一畫音樂旋律線,看一看這首歌曲的旋律有什麼特點,聽一聽這首歌曲由幾個樂句組成。

學生隨樂哼唱畫旋律線(感受旋律特點和歌曲結構)

(3)唱一唱

師:大涼山彝家人真了不起,有這麼多民族稀世珍寶,接下來我們就用歌聲來讚一讚能歌善舞、熱情善良的彝族人。

(教師彈琴,引導學生用“lu”模唱。)

A教師領唱,學生合。師:剛才我們這樣的演唱形式叫什麼?(領唱)

B男女生各唱一句。師:這次又是什麼演唱形式?(對唱)

C大家一起唱。師:這種演唱形式是?(齊唱)

D邊跳邊唱。師:這次是?(表演唱)

3、展示交流

教師指導學生唱出強弱和舞蹈的感覺。

(三)檢測導結

1、目標檢測——設計表演方案

師:能歌善舞的彝族人邀請我們去參加他們的篝火晚會呢,你們能根據歌曲創編一個節目嗎?可以從演唱人數、演唱形式以及歌詞等方面想一想各段的表演動作設計。

(1)議一議

引導學生分組討論,並確定表演設計方案,從演唱人數、演唱形式以及歌詞等方面進行各段的表演動作的創編。

(2)排一排

學生根據本組討論的方案,分組進行簡單的排練。教師注重引導學生合理安排表演人數和角色扮演及若干道具的準備。

2、結果反饋——演一演

分組表演,各組首先介紹自己的表演方案。然後根據各組的表演情況從聲音、表演人數、舞蹈動作、表演方式和表情等方面進行客觀評價,以提高學生的表演興趣。

3、反思交流

師:今天老師和同學們共同走進涼山彝族,領略了彝族獨特的風情,感受了彝族火熱的音樂、舞蹈,希望同學們喜歡上彝族,並在課後多瞭解彝族及其他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和音樂。

篇55:國小音樂説課稿

尊敬的各位評委教師:

大家好!

我是報考開發區實驗國小音樂教師崗位的第 號考生 李江,我期望今日能給大家帶來一堂既實際而又豐富多彩的音樂課。

今日我説課的課題是《 》。大家都明白:教材是教師進行教學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那我首先就來説教材。是湖南文藝版社國小音樂 年級 冊第 課的資料。 這是一節以歌曲學習為主要資料的教學課。(是以聽賞 為主要資料的欣賞課)它是一首歡快、活潑的兒童歌曲。它以生動的歌詞,輕快的節奏、流暢的旋律為我們展現了一副完美的畫面。表達了孩子們純真的感情和充滿歡樂自豪的情感。從音樂形式和知識深淺來講正堂課是屬於音樂初級水平。

在教學活動中,學生起主體作用,而教師起主導作用。如何才能讓學生這一主體作用發揮得更好,那我們就要説一説學情。

國小段的孩子在對音樂的感受和表現上:能對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種音響感到好奇,會生興趣,能用自我的聲音對它們進行模仿,同時也能聽辨不一樣情緒的音樂。我所應對的是國小 年級的學生,相對於年級的同學,他們的生活範圍和認知領域有了進一步的擴展,他們的體驗感受和創新本事有了進一步的增強。可是,任就未脱離兒童的特點。他們好奇、好動,以形象思維為主,聯繫模仿本事較強,所以我在下頭的教學過程中就要發揮、利用好這一點。

首先,在本堂課當中有兩個最基本的方面需要學生掌握:

1、歌曲的學唱;2、形象記憶簡單的音節音程關係。經過這兩個基本的要求之下,再經過形象生動的教學,我想到達的教學目標是:1學生能夠較自然的並且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並且樂於參加到音樂活動和即興創造活動當中。

2、學生能夠基本把握1 2 3 4 5 5 6 7這7個音名音階音程的關係,經過形象的記憶提高學生的音樂基礎修養,將音樂與生活相聯繫,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

基於這樣的教學目標,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我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用自然圓潤的聲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難點是:掌握半音唱法、歌曲節奏(切分節奏、小附點等)正確把握音樂的風格。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研究到 年級學生的現狀,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我打算採用興趣引入、情境創設、欣賞、教授、討論等多種教學方式來設計我的教學。

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中自然重要,但它卻不是我要闡述的重點,而我要重點把握的是在下頭的教學過程中,如何來運用好教學方法。下頭就讓我來具體闡述一下我的教學過程。 本節課的教學過程我總的設計思路分為五個環節:

導入音樂課堂及音樂基礎知識學習——學唱歌曲——歌曲處理——創編活動——拓展延伸

下頭,我將分別來完成這五個環節:

教師們都明白,咱們以往上這堂課時,是先介紹課題,讓學生明白上課資料後再進行教學。今日我想來個一反常規,因為新課標明確要求:教師應當避免單純傳授知識的教學方法,要靈活運用各種趣味的教學途徑,把讓學生學會音樂變為會學音樂。所以我打算先來學習跟歌曲密切相關的音樂知識。讓它為接下來的學習打下基礎,並且又能經過歌曲的學習來實踐和鞏固這些音樂知識。

早在上個世紀,愛因斯坦就指出:興趣是最好的教師,那麼怎樣實踐新課標的理念和怎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只要是音樂課都離不開1234567,這7個音符,他們是音樂最基本的、也是需要在國小階段紮實掌握的音樂元素。研究到國小生活潑好動、注意力集中時光短的特點,而音階

及歌曲的樂譜學習枯燥乏味,發揮聯想,這和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的故事十分相似。我會以兩個問題進行導入:

那故事裏面都有哪些主要任務啊?當學生回答7個小矮人時,我會立刻抓住這一點,告訴他們音樂裏面也有七個小矮人,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當學生掌握了以上基礎知識後,我首先要做的就是將歌曲播放兩遍

律動表演,導入音樂課堂(2—3分鐘)

俗話説“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為了營造一種愉快、歡樂的氣氛,我讓學生在《蝸牛與黃鸝鳥》的音樂中做律動進入教室,經過律動來調動學生的進取性,引領學生步入音樂的殿堂。

(一)學唱歌曲(佔時25分鐘)

這是本節課的主要資料,這個環節我將運用聽唱法、教師示範和學生分句模唱等方法來引導學生學習新歌。

1、為了培養學生的興趣、營造濃郁的音樂課堂氛圍、加強教學的直觀性。我採取了用多媒體來創設情境並在聲像一體的課堂氛圍中,播放歌曲《。。。。》先請同學們聽一聽這首歌,在聽的時候思考兩個問題:這首歌是什麼情緒?給你留下什麼印象?學生作答:

2、教師完整地範唱歌曲,指導學生聽辨出歌曲中(切分節奏、休止符)的位置,感受歌曲(天真活潑)的情緒。

3、學生交流,初步熟悉歌曲

4、跟鋼琴演唱2—3遍,教師彈奏歌曲學生跟琴演唱。要求:

(1)速度不宜過快,學生用中速跟琴演唱

(2)聲音自然統一氣息通暢,避免讓學生用喊叫的聲音演唱,注意保護嗓音。

5、難點的解決:

(1)歌曲中的附點節奏、小切分節奏型的把握。

解決方案:經過用手擊拍以及畫強弱箭頭圖的方法,解決附點節奏和小切分節奏音型。

(二)歌曲處理

有感情的歌聲,永遠是音樂教學工作者追求的最美境界。

a、請學生根據歌曲的情緒,試着將已經學過的切分節奏、連音線標註在適宜的地方,嘗一嘗説説感覺如何。指導學生從力度、速度等方面,分組討論對歌曲的處理意見。

b、採用領唱與齊唱的演唱形式,有感情、完整的演唱歌曲。

(三)創編活動(5分鐘)

在同學們能夠有感情、完整演唱歌曲的前提下,將全班同學分為兩個表演組,一個是合唱組一個是舞蹈組,每個組推薦一名組長。大家在組長的帶領下能夠很好的合作表演,在合作中培養同學們團結協作的精神。

(四)拓展延伸 (3—5分鐘)

這一環節主要是讓學生拓展和積累課外的音樂知識,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常言道:“編筐編簍,全在收口”,在這節課的最終,我採用了歸納式的結尾,請學生説説《。。。。》的歌曲反映了怎樣的生活情趣?請大家用自我的話説説對歌曲的理解?最終師生在《。。。。》的愉快的結束本課。

我衷心的期望,經過這樣的設計,能讓“音樂”這魅力無窮而令人神往的藝術,成為孩子們心中的花朵,讓他鋪滿孩子們的人生道路,散發出不絕的芬芳!

我的説課到此結束,敬請各位評委教師多多給予指導。多謝大家!

活動探究法:引導學生經過創設情境等活動形式來獲取知識,一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的獨立探索性得到充分的發揮,培養學生的自覺本事、思維本事、活動組織本事。

團體討論法:只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團體和分組討論,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的精神。

我還運用了學科整合的方法,在聯繫生活和拓展創編這兩個環節中,我融入了美術、自然、語文、戲曲等姊妹學科與藝術的知識,拓展了學生的音樂視野,促使他們音樂素質和音樂表現力的不斷提高。

我們常説:“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會學生知識不如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異常重視學法的指導。音樂課應重視對學生的音樂實踐,所以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並且自由發揮。

這節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方面我主要採取了以下的方法:小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總結反思法,同時我還讓學生多聽多練,自省自悟,從而到達預定的教學目標。

篇56:國小音樂説課稿

一、説教材

《哦,十分鐘》是人民音樂出版社第七冊教材第六單元的教學資料。是一首不帶再現的二段曲式的大調歌曲,歌曲生動形象地表現了學生在課間十分鐘的歡樂心境。 教學資料:

教材分析。 歌曲《哦,十分鐘》是一首24拍,D宮調式,二段體結構的兒童歌曲。歌曲曲調歡快、活潑,語言形象生動。歌曲經過對孩子平日課間十分鐘的描述,表現了孩子們在緊張的學習後自由歡樂的心境。

第一樂段為方整性結構,包括4個樂句。前兩個樂句具有典型的“起承轉合”的特徵,後兩個樂句分別是前兩個樂句的局部重複,構成平行樂段。該樂段的節奏緊湊,曲調輕快活潑,表現了活蹦亂跳的孩子們在課間簡便,歡樂的形象和喜悦的神情。 第二樂段為非方整性結構,包括三個樂句,第一句與第二句運用旋律的模仿手法,三度、四度的跳進。第三樂句有兩種不一樣形式:第一遍結束時,是第二樂句下三度自由模進的節奏變化。第二遍結束時,是第三樂句的局部重複。此樂段音調轉為舒展,“哦,十分鐘”唱出了孩子們對課間十分鐘的由衷歡迎。

學情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已具備初步的視唱、演唱和分析歌曲的本事 ,班中學生樂於理解新鮮事物,求知慾較強,一經點撥便能進入進取的思維狀態,情感也易被激發。但班中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學習個性方面存在很大差異,一部分學生常是課堂的“守望者” ,缺乏課堂學習的進取參與習慣和專注學習的本事。所以,在課堂上進取提倡和推行各種形式的教學理念,相信能在發揚個性 ,分享思想和經驗的基礎上,面向全體,關注更多學生知識的理解力和情感的感悟力,培養學習的主動性和職責感,最終促進學生良好學習方式的養成。

教學目標: 能用歡快活潑的情緒、甜美的聲音演唱歌曲《哦,十分鐘》。經過聆聽歌曲,引導學生為歌曲劃分樂段。經過學習歌曲,培養學生的歌曲創編本事。

教學重點: 能用甜美的聲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 O X X節奏的掌握及歌曲的視唱練習。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具學具準備: 鋼琴、教材、打擊樂、多媒體課件。

二、説教法、學法。

根據教學目標的制定,我採用了以下教學方法:經過情景導入、藉助多媒體輔助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經過教師範唱,引領學生分析歌曲、演唱歌曲、表演歌曲。學生在教師引領下,經過觀察、體驗、模仿等方法掌握學習歌曲。

三、教學過程。

情景導入,揭示課題。 聆聽音樂《假如幸福的話拍拍手吧》 設計意圖:經過有意識的安排師生間的互動,讓教學氣氛活躍起來,為本節課的教學做好準備。

歌曲教學。初聽歌曲,感受旋律。請你説一説歌曲的速度?這首歌曲帶給你怎樣的情緒? 設計意圖: 經過聆聽歌曲,讓學生分析出音樂要素。

歡快的朗讀歌詞,掌握難點。按節奏朗讀歌詞。講解節奏難點:O X X 加上旋律進行視唱。加上歌詞演唱歌曲中的難點樂句。 設計意圖: 經過比較、視唱等教學方法,使學生比較直觀的掌握帶休止的切分音的節奏型。

下課的鈴 | 聲0| 送來十分 | 鍾0| 來吧 | 來吧| 大家來輕 | 鬆—| 讓那疲勞的| 眼 睛 | 看看藍| 天 0| 讓那緊張的| 大 腦| 吹進清| 風 — |

下課的鈴|聲0| 送來十分|鍾0| 來吧|來吧| 大家來活|動 — | 讓那 握筆的 |手 指 | 摸摸 皮 |球 0 | 讓那 快活的 |叫 喊 | 衝出 喉 |嚨 — |

踢毽子: X X | X X | ta ta ta ta 跳 繩: X X X X | X X X X | ti ti ti ti ti ti ti ti 投籃球: X 0 | X 0 | ta 空 ta 空 溜溜球: 0 X X | 0 X X |

復聽歌曲,熟悉旋律。 請你説一説歌曲兩個樂段所表達的情緒有什麼不一樣?第一樂段:歡快活潑。第二樂段:優美抒情。 請你説一説歌曲兩個樂段的演唱方法有什麼不一樣?第一樂段非連音唱法。第二樂段是連音唱法。 設計意圖: 經過聆聽音樂,使學生對歌曲的情緒有更進一步的認知,並且對於歌曲的演唱方法上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第一樂段 第二樂段

視唱練習。 學生跟鋼琴視唱旋律。 分組練習。 全體視唱。

歌曲學習。學生跟鋼琴輕聲演唱歌曲。教師及時指導並進行範唱。全體學生演唱歌曲。歌曲處理。 速度。情緒。聲音。

歌曲拓展。歌詞創編。 創編第一樂段的歌詞並演唱。 節奏創編。 利用打擊樂來為歌曲進行伴奏。 欣賞歌曲《哦,十分鐘》。 設計意圖: 經過打擊樂器的練習反饋,檢驗學生是否把音樂知識轉化為實踐表演本事。

總結評價。學生談知識的收穫及情感的體驗。 教師針對學生的表現進行客觀性的評價。 教師根據本節課的資料進行總結。

篇57:國小音樂説課稿

今日,我給大家帶來了一堂豐富多彩的音樂課。

一、教材分析

本課我所用的教材是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國小音樂教材第六冊第六課《嘀哩嘀哩》。《嘀哩嘀哩》是一首歡快活潑,富有朝氣的兒童歌曲。它的旋律給孩子們勾畫了一幅寬廣明媚的春天景象,而本課教學正是對歌曲情感的再延伸和發展。是在第一課時歌曲學習的基礎上,以審美教育為主線的一堂自創音樂課。

二、教學目標

包括了我對學生音樂技能技巧的訓練,本事的培養以及品德的教育。經過學習,讓學生能用輕快明朗的聲音演唱歌曲,培養學生的音樂聽辨和想象的本事。使他們的表現美、鑑賞美,創造美的本事得到煅煉,激發學生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良好情感,從中滲透對學生心靈美、行為美的品質教育。

三、教學重點

經過學生感受春天的美,表現音樂的美,提高學生的審美本事。本課的難點是:學生分組為旋律創編春天的歌詞。

本課以音樂教學為主,同時結合了語文、思品、美術等多方面綜合素質的培養。

四、教學方法

在教學中我主要採用情景教學法,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利用其視聽結合,聲像一體,形象性強,信息量大等優點,為學生創設一個春的環境。在這種環境中,讓學生感受自然的美、音樂的美。針對兒童愛玩、好動的年齡特點,我還採用了遊戲法,實施了寓教於樂的教學策略。

五、學法指導

音樂課應重視對學生的音樂實踐,所以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並且自由發揮。採用人機交互的手段,讓學生點擊鼠標自由選擇畫面上的對象,組成春天的圖畫。學生分組進行活動,在交流和協作中,加深對音樂的體驗。

現代音樂課程標準力求體現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基本精神,體現以音樂審美體驗為核心。所以,我為這節課擬定的題目為《春天的旋律》。它所藴涵的資料本

身很美,給學生供給了一個音樂藝術想象的空間。在這個空間裏,我把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基本理念貫穿始終。把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有機地滲透在音樂藝術的審美體驗之中。在教學中我打破傳統、單一的音樂教學模式,把音樂和多媒體相結合,利用多媒體技術所供給的形象、生動的畫面,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從而幫忙學生更好地聆聽音樂、理解音樂,為音樂所表達的境界所吸引、所陶醉,與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萌發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從而激發學生去表現音樂、創造音樂。

六、教學過程

本課的教學過程我是這樣思考的:它由複習歌曲,感受春天,遊戲活動這三部分組成。其中“感受春天”又包括了:看春天、説春天、贊春天三環節。經過這樣的安排,使學生的欣賞美、感受美、表達美、歌唱美、創造美這一系列的審美本事得到提高。

首先我採用提問的方式開課:“同學們,請看窗外,此刻是什麼季節呀?”問題和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結合,學生很快就進入了現實的情景裏。之後我告訴學生,“讓我們一齊來唱首春天的歌吧”,這時候,學生就能夠看着電腦屏幕上出現的歌單,拍着手在音樂的伴奏聲中唱起了歌曲。我又採用聽練結合的方法,讓學生聽辨自我和教師模仿小黃鸝唱歌的不一樣,突出強弱關係,解決歌曲中的難點,使演唱更加完整悦耳。之後進入第二個環節:看春天。我利用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手段能有效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這一特點,讓學生看關於春的錄像,美麗的畫面和動聽的鋼琴旋律,讓學生從視覺上,聽覺上都得到藝術的感染,審美情趣,審美本事得到培養。

之後我又引導學生在音樂聲中把所看到的,所想到的春景用語言來描述,並進行模仿。也許有的孩子會説太陽,有的學小鳥,有的用身體表現柔柔的柳條,還有的渴望在草地上放風箏。你一言,我一語,我再讓他們用自我的小手在電腦上,選擇出喜歡的春景,用電腦拼圖的方法自由組成春天的圖畫,這時候,我們的眼前就會出現一幅幅美麗的春天美景。經過這一部分的安排,在教學資料上,就把語言、律動、音樂、美術、多媒體技術有機的結合在了一齊,使新課標中提倡學科綜合的精神得以體現。這樣的教學,既能面向全體學生,又能讓學生在主動參與中展現他們的個性和創造才能。學生積累了許多描述春天的語言,也為後面的創編歌詞打下基礎。接下去,我又讓孩子們用優美的旋律去歌唱春天。

在教學方法上,我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為主,尊重個體的不一樣體驗,讓學生在鍵盤上敲出自我所喜歡的速度,感受同一旋律採用不一樣速度時所產生的不一樣情緒。歡快的音樂像小朋友在做遊戲,舒緩温柔的音樂像春姑娘在翩翩起舞。這些充滿童趣的語言,讓他們在感受音樂中豐富了想象,在想象中又進行了樂感的培養。之後,我讓學生分小組為這段旋律填寫春天的歌詞,這喚起並促進兒童潛在的音樂本能。讓孩子們感受到音樂是自已生活中的需要。學生在一齊進行創作,發揮團體協作精神,我再讓小組展示自我的創作,並進行互評。這樣的創作活動無論是過程還是結果,孩子們在心理上

都得到滿足、肯定、愉悦。最終,我採用情景陶冶法,用多媒體技術把教室創設成一個美麗的大草地,在春天圖案的背景下,在優美的樂曲聲中,學生分組進行遊戲活動。在簡便歡樂自由的氛圍中學生明白了春天到底藏在哪裏?它,在温暖的陽光裏,在嫩綠的枝頭上,在大家的歌聲裏,在教師的笑臉上,在我們的心裏,在完美的生活裏。孩子們感受到了春天的無處不在,從而更加熱愛大自然。珍惜幸福生活。

法國著名藝術家羅丹曾説過:“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我想,經過這樣的設計,讓學生在音樂中認識美,在生活中尋找美,在未來裏創造美,讓美融入每一個孩子的心裏。

以上設計肯定還有一些不足之處,敬請各位專家教師提出寶貴意見。

標籤: 説課稿 國小 音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xuesheji/59qno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