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學設計 >

國小五年級音樂説課稿(熱門5篇)

國小五年級音樂説課稿(熱門5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5篇《國小五年級音樂説課稿》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國小五年級音樂説課稿》相關的範文。

國小五年級音樂説課稿(熱門5篇)

篇一:國小五年級音樂説課稿

一、説教材

老師們大家好,我今天説説湘版音樂教材五下《祖國在我心中》教學設計。本課由演唱《祖國印象》、聽賞《我和我的祖國》、讀譜唱歌《美妙的歌聲》、活動《給下載的音樂存檔》四部分組成。

我選擇演唱《祖國印象》和聽賞《我和我的祖國》進行説課。《祖國印象》歌曲樸實無華,音樂充滿活力,輕盈、舒展的旋律和富有動力的節奏,抒發了少年兒童讚美祖國時的自豪感和幸福感。《我和我的祖國》曲調起伏流暢,旋律優美、熱情奔放,盡情抒發了“我”和我的祖國猶如“浪花”和“大海”一樣彼此依存,永不分割的真摯情感。

二、説學生

五年級學生生活範圍和認知領域擴展,感受體驗和創造活動能力增強,音樂感受與鑑賞方面他們能體驗到音樂情緒,能用語言作描述;音樂表現方面能掌握和運用正確姿勢,自熱的聲音,按節奏和曲調有表情參與各種演唱活動,能在綜合藝術性表演活動中與同學合作,體驗,能對他人表現作評價;音樂創造方面能夠在唱歌或聆聽音樂時即興創編與歌曲情緒一致的律動,參與表演。

三、説目標

音樂課程最核心目標是豐富學生情感體驗,培養學生審美情趣。本課教學中我“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將愛國主義教育與知識技能學習貫穿於音樂教學全過程。音樂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3――6年級應該保持音樂學習興趣,並樂於參與音樂活動,培養音樂感知、鑑賞、表現等方面能力等要求,擬定以下目標:

1、能用深情的歌聲、自豪演唱《祖國印象》,表達對祖國的熱愛。

2、在跟唱和聽賞《我和我的祖國》時能感受、體驗到“我”和祖國永不分割的真摯情感。

四、説重難點

教學重點:感受八六拍子歌曲的特點和體驗歌曲中對祖國的真摯的熱愛之情。

教學難點:由附點四分音符和附點八分音符及十六分音符組成的旋律。

五、説教法學法

音樂課程標準中指出“四個音樂教學領域是一個相互聯繫、相互滲透的整體。教學中將其融合成有機整體,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本課教學通過系列情感體驗、表現活動把握四個領域讓學生感受並表現對祖國的熱愛和讚美之情。運用情景創設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聆聽感知法開展教與學的雙邊活動,觀賞評價法培養學生學習能力。

六、説教學流程

(一)教具學具準備

教具:鋼琴、錄音機、《祖國你好》、《祖國印象》、《我和我的祖國》等音樂

(二)教學思路與環節

情景視唱“祖國你好”――→聽賞體驗“我”和我的祖國情感――→演唱感受“祖國印象”――→拓展昇華愛國情感。

(三)教學流程

情景視唱《祖國你好》――――――――→(視唱練習)。

1、播放音樂《祖國你好》,師生隨樂互動,創設輕鬆、熱鬧學習氛圍。

教學開始就播放歌曲《祖國你好》,從聽覺出發,利用歌曲歡快熱鬧的情緒,動感的節奏吸引學生的心靈,在老師帶動下隨樂律動,釋放心中快樂激情。

2、教師引導學生用熱情、自然的歌聲向祖國問聲好。

此時的課堂是輕鬆愉快的,學生們非常關注老師的一舉一動。於是,老師在音樂進行的同時簡單告訴學生這首歌曲名叫《祖國你好》,表達了祖國人民歡歡樂樂,祖國龍騰虎躍盛世太平的繁榮景象。隨即在老師的手勢指引下,全體學生聲情並茂用真誠地歌聲向祖國問好。

感受與鑑賞――――――――→(聽賞《我和我的祖國》)

表現――――――――→學唱《祖國印象》

1、講講你眼中的祖國

目的:激發學生用語言描述祖國,逐步引入《祖國印象》歌詞。

2、初聽《祖國印象》感受歌曲情緒及節拍特點。

3、跟琴聲模唱旋律。

4、播放錄音跟唱歌曲。

創造――――――――→拓展昇華愛國情感。

1、師生同唱歌曲。

師生聲情並茂同唱歌曲《祖國印象》不僅是師生之間平等的對話和交流,也是學生學習歌曲情感的昇華。學生們積極主動深情、自豪地演唱讓歌聲迴盪在教室裏久久不能平息,而學生與祖國心心相應的情懷也久久不能平息。

2、請同學們課後蒐集聆聽歌唱祖國的歌曲,寫首小詩表達對祖國的愛下節課與同學老師及交流。

激發學生從不同音樂作品中感受對祖國的各種真摯情感,並嘗試用寫話,語言的方式表達自己對祖國的感悟和愛。這個活動是對《祖國印象》第二課時鋪墊,讓人意猶未盡,期盼下次學習的到來。

本課設計從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以聽促進開展任何教與學的雙邊活動,注重音樂整體感受,注重培養學生聲情並茂演唱能力和以評價激發學生學習能力發展。

篇二:國小五年級音樂説課稿

各位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五年級第十冊冊第課的《小白船》。

一、教材分析

這首歌曲

根據教材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心理特徵,本課的教學目標我是這樣來設置的:

一節課能否成功,我覺得重點的把握,難點的突破,是非常重要的。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教學難點是——。

二、説教法、學法

教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根據本課內容,在教學目標的實施過程中,充分運用教師語言的誘導和多媒體畫面的結合,創設音樂情境,創造音樂學習的氛圍,激發學生的創造熱情。採用啟發、談話、討論等方法,遵循循序漸進和因材施教原則,調動全體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感知。通過感受、想象、創造,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力和音樂創造能力。

為了更好地達到教學目標:

我在教學流程的設計上做到層層推進,循序漸進,把握重點和難點,並努力做到組織教學的語言精練並富有魅力,提問富有啟發性,描述富有情趣性,過程富有連貫性,專業術語富有規範性。

三、説教學程序

結合在教學中必須遵循的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我為本課教學設計了以下幾個

環節:環節一、組織教學、調節情緒;環節二、節奏遊戲、激發興趣;環節三、接受新知、層層深入;環節四、創造表現、體驗成功。下面我具體來説説各個環節的設計:

環節一、組織教學、調節情緒

俗話説:“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注意力馬上集中到音樂課上,我用一個故事導入:

“有一位同學天真可愛,活潑聰明。有一天晚上,他做了一個夢,夢裏出現了一幅美麗神奇的圖畫,一隻精緻的小船帶着他飄呀,飄呀……他來到神奇奧祕的天空,看到充滿生機活力的宇宙,於是,他情不自禁地唱了起來。同學們,你們想聽嗎?”學生最愛聽故事,這裏用講故事形式導入,能營造了輕鬆的氛圍,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拉近了師生的距離,奏響了一課的序曲!

環節二、接受新知、層層深入

第二個環節,我是分5個步驟進行教學的:

第一步、聆聽體驗。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音樂教學應該在反覆聆聽的基礎上,感受和表現音樂。因此,我設計了多種活動,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聆聽歌曲,做到有層次、有梯度的聆聽。首先通過教師聲情並茂地範唱,使學生完整地感受歌曲的內容與意境。老師在課堂上的範唱是十分重要的,它的效果遠比錄音範唱好,因為這是與學生面對面的交流,十分直觀、親切,使學生聽覺、視覺得到最直接的享受。我先是有感情地範唱歌曲。聽後教師提問思考:歌曲裏的小船指的什麼?在哪裏飄蕩?船上有什麼?歌曲情緒是怎樣的?

接着教師請同學們再次欣賞歌曲,隨音樂在心中默默跟唱,一同感受歌曲的情緒。(播放《小白船》MTV)

通過兩次不同形式範唱,學生對歌曲有了更深的感受和了解,避免了體驗形式單一的單調性,併為新歌的教學打下基礎。

第二步、歌曲學唱。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感受歌曲的音高,我重點讓學生感受音樂的旋律。我把音的高低通過圖形譜其實就是歌曲的旋律線,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先讓學生隨着音樂用手畫出旋律線、看着旋律線來哼唱、再模唱,找一找難唱的地方來唱。起伏的歌詞暗示着旋律的高低、走向,這樣做大大的提高了學生對音準的把握能力,無形中解決了本課識譜的問題。這也是符合新課標的精神,學生要適當、適度、逐句、逐段的進行識譜。先請學生想想應該用怎樣的聲音、怎樣的心情來朗讀歌詞。充滿感情的朗讀歌詞是加深學生對歌曲意境瞭解的一種藝術,通過讓學生自己探索正確的朗讀速度和感情,使學生了解歌曲的含義,加深對歌曲的理解。然後找出難點由學生做小老師教唱。掌握一字多音或一音多字唱法。通過一系列活動,歌曲的學習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第四步、鞏固歌曲。在鞏固歌曲時我採用多種形式讓學生練習唱歌,同桌互相湊到耳邊輕輕唱、師生接龍唱、唱給好朋友聽一聽、推薦好朋友上來唱一唱,充分發揮學生的演唱才能,達到正確地有表情的演唱。

第五步,歌曲處理。讓學生根據自己對歌曲的理解發表各自的處理意見,選擇幾種不同的處理方式進行試唱,讓學生在演唱中進行比較,最後確定處理方案。這樣有助於他們逐步掌握歌唱的基本情緒,從而提高歌唱的表現能力。

環節四、創造表現、體驗成功

在學生能熟練演唱的基礎上,我提出讓學生選擇合適的伴奏音型用打擊樂器或者身體語言為歌曲伴奏,還可以讓學生邊唱邊即興表演。通過唱一唱、拍一拍、奏一奏、舞一舞,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音樂體驗和表現,加深了對這一音樂作品的感受,獲得審美體驗。

這裏我啟發學生用自己喜歡的各種方式來表現歌曲,可以是身體語言、也可以是打擊樂器。師生一起跟着錄音表演,教室裏師生是又唱又跳又奏,學生的思維被激活了,將課堂氣氛推向了高潮。

總之,本方案的設計,力求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着眼於學生的主動發展,通過充分的音樂實踐培養學生的能力,提高音樂素養。從目標的提出、到過程的安排、學習方法的確定、乃至學習成果的呈現,都讓學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更多的實踐性、更濃的創造性。當然,我的設想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在此還請各位領導和老師提出寶貴意見,謝謝!

楓橋夜泊

一、説教材:

(1)説教材分析

我所説的課題《楓橋夜泊》是選自國小音樂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八單元《鐘聲》。本課是音樂與文化的自然結合,在充分挖掘音樂因素的基礎上,再通過古詩的欣賞增加對歌曲的感受,從而理解音樂所帶來的悠遠意境。

(2)説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特點以及五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心理特點,本課的教學目標我是這樣來設置的:

1、情感目標:啟發學生通過學唱歌曲《楓橋夜泊》感受音樂的古樸、悠遠所表現的意境。

2、能力目標:指導學生用優美的聲音來表達歌曲,並引導學生在二聲部合唱時注意音準和諧、音量均衡以及音色的統一。

3、知識目標:要求學生能用語言表現音樂所表現的意境,從歌詞的意境入手來掌握切分音的節奏。

(3)説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體會歌曲《楓橋夜泊》中的意境,學會用優美的聲音來演唱歌曲。

難點:引導學生在二聲部合唱時注意音準和諧、音量均衡以及音色的統一。

二、説教法、學法:

説教法:

許多美學家認為音樂是最富有情感的藝術,同時又是最講究形式結構的藝術,音樂教學應努力創設一些美的情境,使兒童充分體驗情感的薰陶,所以在這節課中我運用的教法是引導法和情境法教學,教師創設情境,使學生在情境中陶冶了情操,體驗了音樂表現的意境,提高了學生對音樂的感受能力。同時以多媒體為輔助教學手段。

説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學生能主動積極地學習,選擇方式是很重要的。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年齡特點,我在學法的指導時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主要通過:

1、創設情境:創設詩人孤身一人佇立船頭,在寂靜的夜晚,寒山寺敲響了鐘聲使詩人更加思鄉的情景,讓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內容來於Y-Y_課-件_園]古詩的意境,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對音樂的探究願望。

2、角色扮演:在背景音樂下讓學生模仿詩人朗誦古詩的模樣,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展示的舞台。

三、説教學過程:

本課教學過程我安排了三個環節:

第一環節:情景導入

在這一環節,我以思鄉之情作為本課的主線進入,讓學生朗誦課前自己準備的有關思鄉的古詩,一上課就調動學生自我主動的參與意識,接着我通過師生的對比,提問:請同學們靜靜聽,用怎樣的聲音、怎樣的速度更能表現這種思鄉之情呢?在我的引導下,學生能夠了解要用一種稍慢的速度與稍弱的力度來表達情感。這時,我及時出示古詩《楓橋夜泊》,讓學生用已知的處理方法來朗誦這首古詩,為了更好地烘托古詩的意境,由我為同學們演奏古箏獨奏曲《楓橋夜泊》,通過讓學生零距離感受中華民族樂器古箏的音色,發現音樂能更好地表現古樸、悠遠的意境。接下來我為了引出創編的二聲部模仿鐘聲的音樂,我引導學生了解作者是在怎樣的環境下才勾起他對家鄉的濃濃思念,學生會根據古詩的意思談到例如:寂靜的夜晚、月亮落下、烏鴉的啼叫以及寒山寺的鐘聲,我馬上抓住鐘聲這一點展開,先引導學生模仿寒山寺的鐘聲,把學生帶入情境中,這時,我出示模仿鐘聲的二聲部旋律,在學唱二聲部當中,我採用簡單的手勢(演示),這樣能幫助學生更快地唱準二聲部旋律,為後面的合唱作鋪墊,通過這一環節的設計,讓學生更加深入地感受古詩的意境,通過音樂來模仿這種意境,由心而發,渲染情感。

第二環節:新歌學唱

這一環節我從聽賞音樂開始,第一遍由我帶領學生通過劃旋律線,完整的感受音樂,在初步感受音樂的基礎上讓學生欣賞第二遍音樂。我提問:聽聽歌曲中的旋律可以分成幾個樂段,並説出你這樣劃分的理由?在這兩遍試聽的基礎上,學生對於歌曲已有了初步的記憶,為後面學生學唱做好了準備,整首歌曲我分成兩部分來進行教學,第一樂段的學習以學生為主體,先採用模唱,再演唱歌詞,最後來學唱歌譜,由易到難逐步將學習的難度降低,這樣充分調動每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學生學唱會第一樂段後,為了深入地渲染歌曲意境,我將前面所學的模仿鐘聲的音樂加入到第一樂段,進行二聲部合唱,這樣讓學生感受到加入後的音樂織體更豐富,聲音更飽滿。在二聲部教學時,我指導學生應注意音準和諧、音量均衡以及音色的統一。在二聲部合唱後,接下來進行第二樂段的教學,第二樂段是歌曲特色的部分,也是出現節奏難點的地方,在教學中我採用了聽唱與教唱相結合的方法,在老師的指引與幫助下學習第二樂段。由我先對第二樂段進行範唱,再請同學們隨琴伴奏用“WU”哼唱旋律,隨後讓學生分組討論找出他們學唱中的難點。學生的學唱難點與我的課前預想是一致的。切分音節奏的出現成為學生學習中的障礙。由於第一樂段的“對愁”是一字一拍,而在第二樂段很容易和前面混淆也唱成一字一拍,我通過對比範唱讓學生找出第二樂段這句歌詞中哪個字更能表現詩人的思鄉之情,我及時引導學生在演唱這一樂句時在力度和時值上要突出這個“愁”字,從而掌握切分音這一知識點。當學生完整學唱會整首歌曲,我再次運用劃旋律線的方法,讓學生感受到兩個樂段在情緒上的對比與變化,引導學生在完整演唱全曲時的情感與聲音的變化。

第三環節:成果展示

展示環境也可以稱為學生的小舞台,學生分小組討論可以採用怎樣的形式來展示,學生可能會説朗誦、創設情境、角色扮演、師生合作等等方法,我通過師生的交流,綜合同學們的建議,採取了朗誦、領唱、合唱的形式來完整展現歌曲。(錄像)整節課就是在學生的完整展示中結束

四、感悟與反思:

在這一節課中,由於能注重啟發式教學,重視發展學生思維和創造性,師生互動,環環相扣,既有音樂課的特色,又與其他方面的教育相結合,收到了預期的效果。今後,我還要在古詩吟唱教學中,通過種.種方式引導學生學習古詩、品味古詩,探索其趣味,以激發興趣,培養學生美好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藝術審美素養。隨着教改的深入和新課程標準的實施,通過音樂課的古詩詞吟唱,加強了學生古詩詞的積累和古文化的薰陶。

篇三:國小五年級音樂説課稿

一、説教材

本課由演唱《祖國印象》、聽賞《我和我的祖國》、讀譜唱歌《美妙的歌聲》、活動《給下載的音樂存檔》四部分組成。

我選擇演唱《祖國印象》和聽賞《我和我的祖國》進行説課。《祖國印象》歌曲樸實無華,音樂充滿活力,輕盈、舒展的旋律和富有動力的節奏,抒發了少年兒童讚美祖國時的自豪感和幸福感。《我和我的祖國》曲調起伏流暢,旋律優美、熱情奔放,盡情抒發了“我”和我的祖國猶如“浪花”和“大海”一樣彼此依存,永不分割的真摯情感。

二、説學生

五年級學生生活範圍和認知領域擴展,感受體驗和創造活動能力增強,音樂感受與鑑賞方面他們能體驗到音樂情緒,能用語言作描述;音樂表現方面能掌握和運用正確姿勢,自熱的聲音,按節奏和曲調有表情參與各種演唱活動,能在綜合藝術性表演活動中與同學合作,體驗,能對他人表現作評價;音樂創造方面能夠在唱歌或聆聽音樂時即興創編與歌曲情緒一致的律動,參與表演。

三、説目標

音樂課程最核心目標是豐富學生情感體驗,培養學生審美情趣。本課教學中我“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將愛國主義教育與知識技能學習貫穿於音樂教學全過程。音樂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3——6年級應該保持音樂學習興趣,並樂於參與音樂活動,培養音樂感知、鑑賞、表現等方面能力等要求,擬定以下目標:

1、能用深情的歌聲、自豪演唱《祖國印象》,表達對祖國的熱愛。

2、在跟唱和聽賞《我和我的祖國》時能感受、體驗到“我”和祖國永不分割的真摯情感。

四、説重難點

教學重點:感受八六拍子歌曲的特點和體驗歌曲中對祖國的真摯的熱愛之情。

教學難點:由附點四分音符和附點八分音符及十六分音符組成的`旋律。

五、説教法學法

音樂課程標準中指出“四個音樂教學領域是一個相互聯繫、相互滲透的整體。教學中將其融合成有機整體,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本課教學通過系列情感體驗、表現活動把握四個領域讓學生感受並表現對祖國的熱愛和讚美之情。運用情景創設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聆聽感知法開展教與學的雙邊活動,觀賞評價法培養學生學習能力。

六、説教學流程

(一)教具學具準備

教具:鋼琴、錄音機、《祖國你好》、《祖國印象》、《我和我的祖國》等音樂

(二)教學思路與環節

情景視唱“祖國你好”——→聽賞體驗“我”和我的祖國情感——→演唱感受“祖國印象”——→拓展昇華愛國情感。

(三)教學流程

1、播放音樂《祖國你好》,師生隨樂互動,創設輕鬆、熱鬧學習氛圍。

教學開始就播放歌曲《祖國你好》,從聽覺出發,利用歌曲歡快熱鬧的情緒,動感的節奏吸引學生的心靈,在老師帶動下隨樂律動,釋放心中快樂激情。

2、教師引導學生用熱情、自然的歌聲向祖國問聲好。

此時的課堂是輕鬆愉快的,學生們非常關注老師的一舉一動。於是,老師在音樂進行的同時簡單告訴學生這首歌曲名叫《祖國你好》,表達了祖國人民歡歡樂樂,祖國龍騰虎躍盛世太平的繁榮景象。隨即在老師的手勢指引下,全體學生聲情並茂用真誠地歌聲向祖國問好。

感受與鑑賞——→(聽賞《我和我的祖國》)

表現——→學唱《祖國印象》

1、講講你眼中的祖國

目的:激發學生用語言描述祖國,逐步引入《祖國印象》歌詞。

2、初聽《祖國印象》感受歌曲情緒及節拍特點。

3、跟琴聲模唱旋律。

4、播放錄音跟唱歌曲。

創造——→拓展昇華愛國情感。

1、師生同唱歌曲。

師生聲情並茂同唱歌曲《祖國印象》不僅是師生之間平等的對話和交流,也是學生學習歌曲情感的昇華。學生們積極主動深情、自豪地演唱讓歌聲迴盪在教室裏久久不能平息,而學生與祖國心心相應的情懷也久久不能平息。

2、請同學們課後蒐集聆聽歌唱祖國的歌曲,寫首小詩表達對祖國的愛下節課與同學老師及交流。

激發學生從不同音樂作品中感受對祖國的各種真摯情感,並嘗試用寫話,語言的方式表達自己對祖國的感悟和愛。這個活動是對《祖國印象》第二課時鋪墊,讓人意猶未盡,期盼下次學習的到來。

本課設計從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以聽促進開展任何教與學的雙邊活動,注重音樂整體感受,注重培養學生聲情並茂演唱能力和以評價激發學生學習能力發展。

篇四:國小五年級音樂説課稿

第一課

欣賞 《天堂》、《牧民的一天》

教學目的:

1、欣賞音樂,學習用點、線和色彩畫感受,培養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

2、通過聽音樂,畫感受,提高學生審美能力。

教學過程:

一、聽音樂進教室

二、師生問好

三、聽記:(簡單的旋律)

1=F2/4

1 12┃(32 3)┃5653┃2 —┃

(2532)┃(12 3)┃2161┃5 -║

方法:A、師奏F大調音階(上引、下行)生仔細聆聽,並分析拍號。

B、師旋律奏一遍,生隨音樂用手指劃拍(學生應規定速度)

C、師重複彈,生記下各音

D、師再次彈奏,生同時默唱、校正、糾錯

E、將聽記內容唱一唱

四、念念拍拍:

導入:剛才老師測查了同學們的聽音導入:剛才老師測查了同學們的聽音考考大家。

(出示小黑板)

(1)X __┃__X┃__X __┃X -║

(2)X?X __┃__ X┃____ __┃X -║

A、分析拍號後,生自行準備,1-4組第一條,其餘的第二條。

B、請個別生念念拍拍,(注意:__X,__X ____較難),後集體評議

C、要求勻速進行節奏練習,整體的可由慢到快。

對照下面三組節奏,按老師所拍的先後次序,把序號填寫在括號裏:

( )__X __┃X -║

( )X __┃X X X║

( )____ __┃X -║

方法:A、請個別學生上面拍打,其餘評議是否正確。

B、生自由練習

C、聽老師打節奏,將序號填在相應的小括號中。

D、按序號連起來練習

五、欣賞歌曲《天堂》。

1、播放歌曲。

2、討論:這首歌曲表達了怎樣的情感?你從歌曲中感受到了什麼?

3、第二次播放歌曲,討論:A、歌曲具有哪個民族特色?

B、歌曲曲調由兩部分第一部分優美、深情表現了對家鄉的讚美,第二部分高亢、充滿_,表現了對家鄉的無比熱愛,這種變化是怎麼表現出來的?

4、第三次播放音樂,讓學生邊聽邊用曲線畫,感受音樂的起伏變化。

5、完成17頁填空練習,並練習唱一唱。

六、欣賞歌曲《牧民的一天》。方法同上。

七、小結。

第二課時

美麗的夏牧場

教學目標:

1、通過學唱《美麗的夏牧場》培養學生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學會採用不同的形式表現歌曲的美。

2、瞭解哈薩克相關的音樂文化。

教學過程:

一、瞭解x疆哈薩克族風情

1、 播放歌曲《美麗的夏牧場》

2、 第二遍聽賞,同時出示歌詞師:我們一起看看這首歌曲的歌詞,唱到了什麼山, 什麼河,哪些景色,你覺得這是哪個地方?

3、 結合這些景緻,你覺得是哪個民族?

4、 介紹x疆哈薩克族師:哈薩克族生活在天山腳下,以遊牧為生,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民族樂器主要有冬不拉、手鼓(出示圖片)

5、邊聽音樂邊打節奏 聆聽音樂,説説這是哪個民族的歌曲。聽賞並説説歌曲中唱到的景緻。學生欣賞畫面學生拍打鈴鼓(隨意的)跟隨老師的節奏打一打鈴鼓。4/40 x 0 x 0 __ x x | 通過學生聽一聽、看一看,直切本課主題。多媒體課件的播放視聽結合,使學生產生好奇。結合民族音樂文化(手鼓等演奏),讓學生走進哈薩克族的神奇土地,使學生在瞭解歌曲的同時培養了審美情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二、新歌教學

1、 師:我們今天就來學習歌曲《美麗的夏牧場》,請同學們一起來哼唱旋律,同時觀察旋律中哪個音出現的最多。

2、 師:是的,在歌曲中,以“6”音為主的旋律都給我們感覺比較優美,再加上中速的演唱速度,讓歌曲更加抒情了。

3、 我們一起來唱第一段歌詞,找出你認為最難唱的地方。

4、 師:請大家跟着老師的琴聲再把第一段歌詞完整地唱一遍,你能找出你覺得最抒情的一句嗎?為什麼?講述音樂知識“⌒”6、單獨哼唱“啊”(第三樂句)指導聲音。

7、師:同學們,這段歌詞中出現了“阿肯”一詞,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8、解釋“阿肯”、相關音樂文化。

三、分析處理歌曲

1、 總結旋律結構特點,出示圖譜。(1) 師:我們完整的把歌曲演唱一遍,找出歌曲中旋律相同的樂句,你能用自己的圖譜來表示嗎?(2) 老師出示圖譜 ○ ○

2、 採用不同的形式表現歌曲。

3、 二度範唱師:我們的這首歌也可以用這種形式來演唱,請聽。

4、 師:如果加快速度,又會帶給我們怎樣的感受呢?

5、 放歌曲《瑪依拉》(課件)師:我們再來欣賞一首哈薩克民歌《瑪依拉》,與《美麗的夏牧場》作一下比較。

四、總結。

篇五:國小五年級音樂説課稿

教師:

教學目標:

1、能感受到歌曲《涼山之最》歡快熱烈的情緒,初步瞭解涼山彝族的相關風俗文化與歌曲的關係。

2、能用明亮的聲音自信地演唱《涼山之最》

3、能嘗試創編簡單的舞蹈動作表演《涼山之最》,能與同伴愉快合作,進行歌表演。

教學內容:《涼山之最》

教學重點:學唱歌曲並進行歌表演

教學難點:用歌聲和動作投入地表現《涼山之最》的音樂風格

教學準備:課件、電子琴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課

1、導入課題

師:同學們,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各個民族都有其獨特的特色和風土人情。今天老師就帶領同學們走進四川,去大涼山的彝家看一看。

2、明確目標

請大家欣賞一段視頻和圖畫,看完後説説彝族是個什麼樣的民族,有什麼特點。(播放課件“大涼山彝族風光”)

3、效果預期

比較一下,那裏的景色、建築、服飾與我們漢族有什麼不同。

二、民主導學

1、任務呈現

(1)聽一聽

聆聽歌曲《涼山之最》,讓學生説説感受,教師及時補充。

歌曲歡快而有熱情,具有非常濃郁的民族舞蹈風味,一聽音樂身體就想跟着律動起來。

(2)動一動

師:大涼山的彝家人非常好客,每年的七八月間,涼山州彝族都會舉行一個盛大的節日——“火把節”。彝族人民都會點着火把,圍着篝火跳起“達體舞”和“阿詩瑪”的舞蹈。你能夠模範老師一起來跳一跳嗎?

教師示範舞蹈(播放歌曲伴奏,教師隨音樂展示“達體舞”基本舞步)

彝族“達體”為“跺地”之意。“達體舞”就是從彝族傳統歌舞藝術百花園中提煉、規範、編創而成的一種集體舞或廣場舞。

學生學習基本舞步

“達體舞”基本舞步:雙腳分左右走恆拍,雙手劃圈,在樂句結束處撩腳,多人舞蹈可以手牽手。

師生一起隨樂走基本舞步。(播放歌曲伴奏,師生共同隨樂舞蹈)

2、自主學習

(1)説一説

師:涼山真美,彝族人民真熱情,還有三個最令他們驕傲的珍寶呢。請聽聽歌詞,到底是哪三“最”呢?

學生説一説。

解説涼山的三個之“最”——最美麗的“加師瓦拉”(披氈)、看的“日麻杏兒布”(帽子)、聽的“土什火合”(口弦),結合實際分別介紹和補充。

(2)畫一畫

師:跳完大涼山熱情洋溢的達體舞,接下來讓我們隨着音樂跟老師一起來畫一畫音樂旋律線,看一看這首歌曲的旋律有什麼特點,聽一聽這首歌曲由幾個樂句組成。

學生隨樂哼唱畫旋律線(感受旋律特點和歌曲結構)

(3)唱一唱

師:大涼山彝家人真了不起,有這麼多民族稀世珍寶,接下來我們就用歌聲來讚一讚能歌善舞、熱情善良的彝族人。

(教師彈琴,引導學生用“lu”模唱。)

A、教師領唱,學生合。師:剛才我們這樣的演唱形式叫什麼?(領唱)

B、男女生各唱一句。師:這次又是什麼演唱形式?(對唱)

C、大家一起唱。師:這種演唱形式是?(齊唱)

D、邊跳邊唱。師:這次是?(表演唱)

3、展示交流

教師指導學生唱出強弱和舞蹈的感覺。

三、檢測導結

1、目標檢測——設計表演方案

師:能歌善舞的彝族人邀請我們去參加他們的篝火晚會呢,你們能根據歌曲創編一個節目嗎?可以從演唱人數、演唱形式以及歌詞等方面想一想各段的表演動作設計。

(1)議一議

引導學生分組討論,並確定表演設計方案,從演唱人數、演唱形式以及歌詞等方面進行各段的表演動作的創編。

(2)排一排

學生根據本組討論的方案,分組進行簡單的排練。教師注重引導學生合理安排表演人數和角色扮演及若干道具的準備。

2、結果反饋——演一演

分組表演,各組首先介紹自己的表演方案。然後根據各組的表演情況從聲音、表演人數、舞蹈動作、表演方式和表情等方面進行客觀評價,以提高學生的表演興趣。

3、反思交流

師:今天老師和同學們共同走進涼山彝族,領略了彝族獨特的風情,感受了彝族火熱的音樂、舞蹈,希望同學們喜歡上彝族,並在課後多瞭解彝族及其他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和音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xuesheji/7od4l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