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國小音樂説課稿

國小音樂説課稿

[摘要]國小音樂説課稿共含15篇,由本站的會員投稿推薦,小編希望以下多篇範文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國小音樂説課稿

第1篇:國小音樂説課稿

國小音樂説課稿的寫法與格式是什麼?請參考以下這篇範文。

一、設計説明:

音樂是一門聽覺藝術,音樂藝術的一切實踐都必須依賴於聽覺。“遵循聽覺藝術的感知規律,突出音樂學科特點”,這是新課標中對音樂教育重要的指導思想。我設計的這堂音樂課遵循了“以聽為中心”的原則,在聽中辯,聽中學,聽中想,聽中演。真正做到了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達到感受美、體驗美這一效果。

二、分析

1、教材分析:

《賣報歌》是一首曲調歡快活潑、形象單純,朗朗上口的兒童歌曲。這首歌曲處在三年級音樂課本的第八單元,這個單元的主題是瞭解音樂家聶耳,以及他的主要作品。歌曲中的主人公與學生年齡相仿,所以整體比較貼近三年級學生的情感世界和心理特點。而且這個單元在本冊教材中是唯一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

課標指出:“感受與欣賞是音樂學習的重要領域,是整個音樂學習活動的基礎,是培養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所以,這首歌曲作為三年級的教材,除了情感上的適合外,在內容上也隱含着許多的教育價值,既有樂理知識的深化應用,又有新的節奏出現,只要老師在活動過程中充分挖掘,就能對學生現有的認知和音樂表現技能有一定的提升。

2、學生分析:

新課標中指出:中年級的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並有好奇、好動、模

仿力強的身心特點,適合進行直觀教學。在教學中,學生通過聽、奏、唱、編、演,等一系列音樂活動,陶冶了情操,激發了興趣,激活了表現欲、創造欲,使其羣體意識、合作精神和實踐能力都得到鍛鍊和發展,並能夠開發學生音樂的感知力,體驗音樂的美感。

三、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體會歌曲快樂的情緒,啟發學生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的責任感。

2.知識目標:能用活潑歡快的情緒、柔和的聲音完整準確的演唱歌曲。

3.能力目標:能用恰當的動作表現歌曲,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力、創造力。

3.教學重點、難點:

①學會正確演唱歌曲。

②使用打擊樂為歌曲伴奏。

四、教學方法:

新課標總目標中指出:培養音樂興趣,樹立終身學習的願望。階段目標也指出,要保持對音樂的興趣。教師通過運用故事法、聽唱法、談話法等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吸引學生,為他們提供了充滿自信地感受音樂、表現音樂、體驗音樂的機會。整個教學過程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教師和學生是平等關係,教師是平等中的首席。

五、教學流程:

(一)談話引入,設疑激趣

1、學生跟唱,激發興趣。

師:每次星期一的時候我們都要升國旗,唱國歌《國歌》是一個國家民族尊嚴的象徵。你們知道《國歌》的曲作者是誰?

學生唱這個過程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還啟發學生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的責任感,達到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聶耳創造的另一首歌曲——《賣報歌》

(二)瞭解歌曲背景。

“小毛頭”與《賣報歌》

聽故事,知作者新課標指出:學生要了解音樂歷史與相關文化知識。

1934年,在上海繁華的霞飛路上,常能見到一個瘦小的女孩,邊跑邊跳地大聲通報着當天的新聞,吸引路人買報。誰也不知道她的名字,因見她的頭髮散亂,就叫她“小毛頭”。由於她活潑靈巧,叫賣又特別動聽,人們都愛到她那兒買。在過往的行人中,小毛頭髮現有一位叔叔像特別留意她的叫賣聲。原來這位叔叔是作曲家聶耳,他正打算寫一首反映窮苦孩子生活的新歌哩!第二天,聶耳叔叔帶着安娥阿姨來見小毛頭,小毛頭可開心了!叫賣聲更加清亮:“賣報!賣報!七個銅板兩份報!”幾天後,聶耳叔叔又來找小毛頭,把她沒賣完的報紙全買下,高興地説:“今天不用賣報了,我教你唱首歌吧!”“啦啦啦,啦啦啦,我是賣報的小行家?..”真好聽!小毛頭很快就學會了。不久,聶耳叔叔請小毛頭到電影廠的晚會上唱了首歌,歌聲很快就傳了開來。如今,幾十年過去了,全中國的小朋友都愛唱這首《賣報歌》。你們想學唱嗎?

(三)欣賞歌曲,整體感知。

1、聆聽歌曲。

2、進行節奏練習。

2/4 ××× × × ||

3、學唱第一段

教師伴奏,學生跟唱。

4、使用打擊樂器,體驗音樂。

課程標準學段目標提出,要開發學生的感知力,體驗音樂的美感。能自信地、有表情的演唱,樂於參與演奏及其他音樂表現、創造活動。 這是一個增加學生學習興趣的環節,通過讓學生們觸摸、演奏,自己總結出沙錘的聲音特點和演奏方法。通過學習使用打擊樂器,會提高他們的積極性。然後讓學生們分別用演奏和演唱的形式合作,一起體驗音樂,從而可以讓他們產生愉悦的情緒,拉近了學生之間的距離,增強了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唱、奏、兩種形式的體驗音樂,會把同學們的愉悦推向高潮,完成最初設定的激發學生對於音樂喜愛的情感目標。

5、使用同樣的方法,學生試唱二三段。

設計説明:由於這首歌大部分同學以前聽過,所以這個環節只安排了兩次聆聽,並且聽的是歌曲的第一段,其實就是一個聽唱教學的過程,最終目的是熟悉歌曲旋律,達到突破教學重點的目的。

五、課堂總結

通過學習《賣報歌》這首歌曲,我們懂得了應該珍惜今天的幸

福生活,為祖國而努力學習。今天我們再也不要像“小毛頭”一樣去街頭賣報了,我們可以坐在這明亮的教室讀書學習,享受着父母、老師、同學的關愛,我們更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與學習機會。

總之,在本節課的設計中,我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採用了多種教學方法。每個知識點的出現儘量做到自然流暢,難點教學中遵循由淺入深的原則。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或聆聽感受,或聽辯體驗。40分鐘的快樂學習,一定會讓全體同學都有所收穫,並完整準確的演唱歌曲,會用肢體動作表現歌曲情感,使這節課活潑有趣又有教育意義。

第2篇:國小音樂説課稿

給你一篇國小音樂説課稿的寫作範例,你可以參考它的格式與寫法,進行適當修改。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

大家好!

本課我所用的教材是人民音樂出版社的國小音樂教材第八冊第八課《種太陽》。下面把我對《種太陽》這一課的教學設計做一彙報。

一、説教材

這是一首曲調歡快活潑,富有童趣,深受廣大孩子們喜愛的兒童歌曲。歌曲通過對歡快跳躍的旋律富有幻想的歌詞,表達了少年兒童創造未來的天真美好願望。採用四四拍,大調式,歌曲為單二部曲式結構。第一部分由四個樂句組成,曲中弱起小節及五度、六度的跳進,使曲調活潑跳躍,把孩子天真的神情和充滿幻想的歡樂情緒刻畫得十分形象生動。第二部分是歌曲的副歌,由三個樂句構成。第一樂句節奏緊湊,附點八分音符及十六分休止符的運用配以襯詞“啦啦啦”使曲調更加歡快活潑,表現了種太陽時的愉快心情。緊接着兩個樂句節奏寬鬆,舒展優美的旋律與前句形成了明顯的對比。表達了少年兒童要使世界變的更加温暖,明亮的美好願望。把孩子天真的神情和充滿幻想的歡樂情緒刻畫得十分形象生動。附點八分音符及十六分休止符的運用配以襯詞“啦啦啦”使曲調更加歡快活潑,表現了種太陽時的愉快心情。

二、學情分析

教學對象是四年級的學生,學生喜愛音樂,思維活躍,課堂上我採用情境法、模仿教學法、對比法、聽唱法。使他們情緒高漲,對音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大大的提高了學習的效果。

教學重點:葉聖陶先生説過“教師之教,不在於全盤授予,而在於相機誘導,必令生運其才志,勤其練習,領悟之源廣開,純熟之功彌增,乃為善教也。”音樂的教學過程,應該是在教師的指點下,學生積極,主動的體驗與感悟音樂的過程,為此,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引導學生用歡快活潑的聲音表現和感悟歌曲種太陽的情景。

教學難點:附點和十六分休止符 、切分音,對歌曲的理解,以及吐字咬字,它是學生學習的一個突破口,我將緊緊圍繞全曲的靈魂句,採用多種教學策略,充分挖掘,渲染語言文字的感染力,撥動學生情感的琴絃。

教學方法:為克服重難點我採取的教法和學法有:創設情境法、模仿教學法、對比法、聽唱法。根據學生在兒童階段自然嗓音很純、很亮、體形靈巧這一特點。我還採取用了律動、遊戲互動法等教學手段。

三,教學目標

1.通過師生互動小遊戲的方法,感受段落之間的不同,體驗歌曲帶來的情緒。

2.能用歡快、跳躍、連貫的聲音演唱歌曲《種太陽》。

説教具準備:鋼琴、多媒體課件

四, 説教學過程

下面是本課的教學過程分為: 1.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2.利用比較法克服難點 3.準確完整的演唱歌曲 共三個環節完成本課的教學。

第一環節:情境導入

為了培養學生的興趣、營造濃郁的音樂課堂氛圍、加強教學的直觀性。我採取了用多媒體來創設情境並在聲像一體的課堂氛圍中導入了新課。通過對音樂的體驗使學生在音樂審美的過程中獲得喜悦,對音樂產生興趣,因而學生全身心的投入了課堂。首先通過多媒體聆聽歌曲,引導學生去聽賞歌曲,把自己聽過的歌曲試着跟多媒體音樂唱出來讓同學們有一個產生學習興趣的開始。(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將主題音樂所反映的畫面與聽唱結合起來,有助於學生的記憶。)根據四年級學生愛表演,愛表現的特點,讓同學展示自己的同時開始學唱歌曲。讓學生隨着多媒體畫面,完整欣賞歌曲,感受多媒體音樂帶來的歡快熱烈的歌曲情緒,視聽結合,動靜結合,聲像一體,形神兼備,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新課程標準要求孩子們採用聽唱法學習歌曲,當孩子們聽多媒體音樂對旋律有了初步的旋律線條以後,就可以進行多媒體分段學習。分段學習歌曲,學習歌曲的節奏,在比較節奏相同和不同之處之後,能更好把握歌曲節奏,以更好的學習歌曲。

第二環節:利用教學法克服重點和難點。

本環節也是這節課的重點環節。教學對象是四年級的學生,學生喜愛音樂,思維活躍,結合學生的自然特點,並在教學中建立平等的師生和諧關係。我採取了多媒體聽唱(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律

動、遊戲等教學方法來克服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如:多媒體節奏難點的解決方法(節奏的展示讓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切分音先用多媒體出示節奏型讓學生對節奏有一定的認識再用小組演示的方式,兩個人表示八分音符,一個人表示四分音符通過這種直接的演示方式讓學生體會切分音節奏型的特點。十六分音符則用雙手拍手,拍腿等律動,比較慢和快的區別突出十六分音的特點。如:音準難點的解決方法:可以引導並帶領學生做多媒體聽一聽(達到感知聽音樂音準潛移默化的作用)、學一學、唱一唱、做一做遊戲。還可以通過師生接龍演唱遊戲解決難點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在幫助學生解決難點的過程中還應該尊重學生的個性對錶現進步的同學應及時的給予獎勵,使每一位學生的音樂潛力都得到發展。通過多媒體節奏訓練讓同學們感受節奏帶給我們段落,樂句所體現不同的情感。(多媒體的巧妙使用,使複雜的單二部曲式結構問題變得簡單化。)用歡快,熱烈的聲音演唱歌曲,並用多媒體伴奏(伴奏是讓學生隨着音樂的旋律,更加有情境、有感情,同時對音樂的樂感和審美意識逐漸加深)讓學生充分的感受種太陽的情景。

第三環節:準確完整的演唱歌曲

演唱歌曲是國小生最易於接受和參與的表現形式。(多媒體能更好的把歌曲所要表現的情境展示出來)

為了使學生能主動的參與互動教學並能自信的演唱歌曲。我適時的創設與歌曲內容相適應的教學情境,並通過觀察比較採取了唱一唱(在學會歌曲的基礎上調動學生內心深處的表現力達到素質教育的宗旨)、敲一敲(節奏的重複感知讓學生在旋律與節奏的相融合下展現自己)、演一演等教學法充分調動每一位同學的積極性。通過一系列的引導讓學生主動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同時給學生及時的鼓勵。這既培養了孩子們的自信心又克服了本課的難點。完成了教學目標。

(多媒體信息技術與音樂課程教學的整合,打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拓寬了接受音樂信息的通道,給予學生更大的音樂學習自主權和選擇權。信息技術的運用,有力地促進了學生的視聽聯覺,有助於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和想象力的提高。各種音樂教學軟件、音樂製作軟件的運用提高了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增強了音樂學習效率,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進而為學生終身學習音樂、享用音樂奠定了基礎。 )

我的説課到此結束有什麼不足, 敬請領導多提寶貴意見,謝謝。

第3篇:國小音樂説課稿

下面由本站的作者為你提供國小音樂説課稿的寫法。

本課歌曲《大中國》是一首以歌頌祖國為主題、由通俗歌曲改編而成的合唱曲。曲調吸收了我國 民歌素材創作而成,富有時代氣息。高楓作詞作曲,朱良鎮編合唱。《大中國》的音樂由引子+A+B+A′構成復三部曲式。通過歌曲的欣賞體驗作品氣勢雄壯,音域寬廣的特點激發做中國娃的自豪感。學習運用多種手段欣賞體驗作品,理解表達、表現作品所展示的內容。創造性地為歌曲《大中國》編配秧歌舞的動作。並通過孩子的創作,培養孩子創新、創造能力。對孩子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一、説學情

新課標明確提出教師要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優化教學過程。對孩子從孩子的實際出發,直面他們成長中的問題,滿足他們發展的需要。在設計本課時,對於教材,我依靠又不依賴,超越又不脱離。對於孩子,我落實三個字。落實“主”字,突出“動”字,體現“愛”字。使孩子在愉悦中學習,自己在快樂中教學。

二、説教材

1.本節課引導孩子把自己對“小家”的熱愛進一步上升為對祖國大家庭的熱愛,引導孩子認識祖國的山河悠久的歷史,文化的燦爛瞭解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各族人民共同締造了華夏文明,結下了密不可分的兄弟情誼。從而培養孩子熱愛祖國熱情,增強孩子維護民族團結的自覺性。愛國教育為教材進行了很好的昇華。

2.依據對教材的分析和理解,我確定瞭如下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認同祖國文化,繼承革命傳統,弘揚民族精神。

能力:尊重不同民族的傳統和習慣,培養與其他民族成員溝通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知識:瞭解祖國燦爛的文化,知道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形成了密不可分的血肉聯繫。

3.本課的重點是青少年肩負的責任,難點是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

三、説教法

卡爾迪曾説:“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於方法的知識。”所以我在教學中遵循教法服務於學法的策略。使創設情境、感悟思考、活動探究、情境模擬教學促進孩子的情境體驗、合作交流、角色體驗。在本節課中,我以四環節引領課堂,而每一環節所運用的教學策略都體現着教法服務於學法。

四、説學法

下面我將重點説一下我的教學過程。

總體設計思路:

以歌曲導入新課——以四環節授新課引領課堂探究問題——師生歸納所學內容——教師寄語,整個過程提現了“讓孩子的生活成為教育內容”的新課標的理念。

(一)導課 播放音樂《大中國》

我們都共有一個家,名字叫中國,我們不僅要讓愛駐我家,更要讓愛駐大家。放眼祖國,我們會為祖國56個民族感到驕傲,走進民族大家庭,我們會感受到56個民族共處的温馨。然後告訴孩子,這節課我們就走進我們的家,對家庭的探討。

(二)講授新課

師生共同進入第一環節欣賞祖國的可愛。——通過大屏幕播放精選的各地景色。

通過欣賞,同學們都能感受到祖國如此多嬌,如果我們在祖國大地上走走,

去欣賞親身體驗一下,你又有什麼感受呢?請同學們每組派一個代表説説你去過我國的什麼地方?有什麼感受或者説説你想去哪兒?你為什麼要去 那兒。 這一環節讓孩子交流達到思想的一個碰撞。通過看説,瞭解我們祖國山河壯麗,江山如畫,為生活在我們祖國的大地上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 通過創設情境,孩子在情境中體驗,明白祖國江山多嬌。

通過看説同學們瞭解了祖國山河壯麗,但是,我們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請同學們走進歷史的輝煌,帶我們參觀祖國悠久的歷史。

這一環節,讓孩子結合歷史知識,暢所欲談。小組討論並交流,可以小組分工,分為文字典籍,藝術創作,科技發明。

接下來師生互動,讓孩子明白,勤勞智慧的中華兒女共同開創了祖國遼闊的疆域,創作了歷史的輝煌,我們是祖國的接班人,是祖國的未來,我們應該怎麼做?

通過孩子總結,交流,突破重點。孩子在心裏會認識到,我們青少年肩負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要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積極維護祖國的主權獨立和歷史完整,祖國的寸土不能丟,不能被分裂被侵佔;要熱愛祖國的歷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為創造更加光輝的民族文化而盡心竭力。從而達到讓認同祖國的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落腳點。

在前面四個環節同學們從不同角度認識了我們可愛的祖國,在我們祖國的建設中,發展中,各個民族兄弟姐妹都奉獻了自己的力量,我們一同走進下一部分——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由此過渡到第四環節。

第四環節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想、説、悟、做----模仿嘗試)

這裏有着理性的思考,請看同學們自己動手編排的小品《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劇情簡介,在歷史發展中,在外族入侵的時候,在現代化建設中各民族人們和睦相處,有好往來,譜寫了一首首民族團結之歌。孩子在自己創設的情境中,感悟到社會的發展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的兄弟情誼。

通過師生合作,解決了難點問題。我們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

最後獨立思考,在我們身邊如果有小數民族的同學們,我們應該怎麼做? 第五環節——自覺一實際行動維護民族團結

師生交流,達到共識,我們要熱愛祖國的民族大家庭,就要維護民族團結,反對民族分裂,多做有利於民族團結的事情。在學校生活中,各民族同學之間要互相幫助,尊重各民族的風俗習慣,以實際行動自覺履行維護民族團結的光榮義務。

這一環節是設置,指導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處理好與少數民族的同學關係。

(三)小結。對本節課所學內容我是通過框架做出小結。一環扣一環。讓孩子明白本節課所要達到的目標。確保孩子主體地位的“四讓”即(1)目標----讓孩子明確。(2)新知----讓孩子去發現。(3)過程----讓孩子去參與。(4)問題----讓孩子探究解答。

(四)教師寄語、指導生活。

我們是一個集體,一個家,要讓愛駐我家,更要讓愛住大家。我們青少年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了祖國的繁榮昌盛,民族團結做出自己的貢獻。

好,我的教學過程就介紹完了,最後做一下自我評價

第五板塊, 自我評價

我的説課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第4篇:國小音樂説課稿

本站提供的國小音樂説課稿範文,都是經過我們會員精心挑選整理的。

一、説教材

首先,我簡單説一説我對於教材的理解。《月亮》是湘教版國小音樂一年級上冊第七課的一首教唱歌曲。這是一首3/4拍,中速,情緒優美的朝鮮族童謠。學生通過學唱這首歌曲,能夠體會3/4拍的節奏特點,感受童真童趣,並與此同時加深對音樂的興趣。

二、説學情

作為一名教師不但要對教材有所瞭解,還要對學生的情況要有清晰明瞭的掌握,這樣才能在教學過程中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來我對學生的情況做一個簡單的分析。

國小一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對知識有着較強的興趣,對新事物有着較強的好奇心,但是,他們對於音階基礎知識和音樂基本技能掌握不足,並且自制力不夠,自主學習能力不是很強,所以需要在授課過程中多引導多關注。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適度的在講課過程中穿插一些律動等活動,學生能夠樂於學習,並通過對課程的學習,加深對音樂的興趣。

三、説教學目標

新課標指出,教學目標應包括“情感、態度、價值觀”、“過程與方法”以及“知識與技能”這三個方面,而這三維目標又應是緊密聯繫的一個有機整體,因此我設計的三維目標如下: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學唱歌曲《月亮》,感受歌曲優美的情緒,增加對朝鮮族兒歌的瞭解。

過程與方法:運用聆聽、表現、合作等方法,學生能夠完整地表現歌曲並提升音樂表現的能力。

知識與技能:能夠完整地邊演唱歌曲邊律動。

四、説教學重難點

基於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以及教學目標的設立,我確定本節課的重難點如下:

重點是能夠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難點是能夠唱準大跳音程並在演唱過程中配合節奏的擊打。

五、説教法、學法

為了更好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本堂課我採用的教學方法主要有:聆聽法、表現法、合作法。

六、説教學過程

接下來,我將着重介紹我對教學過程的設計。

本節課的教學過程我是這樣思考的,總的設計思路分為五個環節:情境導入——感受體驗——學唱歌曲——拓展延伸——小結作業。下面,我將分別來介紹這五個環節:

第一環節是新課導入環節

好的導入是成功的一半,為了培養學生的興趣、營造濃郁的音樂課堂氛圍。

上課伊始,我將採用情境導入法,教師創設情境,帶領學生一同演唱童謠《丟手絹》並提問學生這首歌是什麼類型的歌曲,通過學生的回答順勢引入本課課題。

這樣設計,可以激發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興趣,又將課堂思路引領到了本節課的授課內容中,從課下到課上形成了一個自然的、生動的過渡。

第二環節是感受體驗環節

感受體驗這一環節是本節課新課講授的第一個環節,我會結合學生的自身特點展開教學。

在這一環節,我會為同學們完整地播放一遍歌曲《月亮》,並提問同學們歌曲的情緒和速度是怎樣的。通過初聽,學生能夠説出大致的情緒和速度特點。隨後復聽歌曲並繼續提出問題:歌曲描述的是怎樣的畫面?在學生回答後,我會對學生進行總結並給予鼓勵性的評價,隨後簡單介紹歌曲。

通過這樣直觀感知的方式,同學能夠捕捉到最表面一層的音樂信息,充分發揮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為接下來的歌曲學唱做了良好的準備。

第三環節是學唱歌曲環節

學唱歌曲這一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點,新課標指出表現是學習音樂的基礎性內容,是培養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

這一環節,我首先設計了一個簡單的發聲練習,引導學生運用自然、圓潤的聲音進行發聲。

其次是教師範唱歌曲,學生跟琴小聲哼唱,邊唱邊感受音樂的旋律進行特點。之後,我會利用鋼琴彈伴奏的方式教會學生演唱曲譜,到旋律大跳部分我會通過柯爾文手勢配合鋼琴引導學生唱準音高,隨後帶領學生練習擊打三拍子的節奏,並引導學生嘗試將節奏擊打與曲譜的演唱配合起來。之後我會帶領學生大聲有感情地朗讀歌詞,體會歌詞中所表達的情緒。

最後我將彈琴帶領學生跟着伴奏將歌詞代入曲譜完整演唱歌曲。

通過這樣的設計,可以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學會本課的歌曲,並掌握相關知識,同時學生還可以主動地投入到教學過程中來,從而更快速地解決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

第四環節是拓展延伸環節

這一環節我將引導學生組成四人一組的小組,給同學們留5分鐘的時間,為所學的歌曲加入身體律動,之後請同學上台進行展示,對於展示成果我將首先請同學們互相給予評價,之後我會對其進行總結並給予鼓勵性評價。

這樣做同學們既能夠對新學習的音樂作品進行鞏固,也能夠加深對3/4拍節奏律動的體會。

第五環節是小結作業環節

好的結尾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在課堂總結部分我會請同學們思考並回答本節課的收穫,在作業部分我會佈置一個開放性的作業,請同學們將所學的歌曲唱給自己的家長聽,把歡樂的情緒傳播給更多的人。

第5篇:國小音樂説課稿

給大家帶來國小音樂説課稿範文,供大家參考!

1、説教材

(1)歌曲分析

《採山》是一首活潑、輕快的少兒歌曲,全曲採用了漢族民間音調的節奏特點,尤其是歌曲中拍手、跺腳的形體伴奏,為歌曲增添了歡樂的氣氛,歌詞中的“踩”、“採”、“跑”、“帶”、“飄”等動詞,生動形象地描繪了鄉村孩子在雨中採山的歡樂情景。

(2)教學目標

a.通過聆聽、參與、體驗,使學生感受到小朋友在濛濛細雨中光着小腳丫採山時的靈活身影和愉快心情,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b.學習用歡快、活潑的情緒,朝氣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採山》。

c.能主動參與小組編創活動,大膽地進行即興歌表演,並能在活動中體驗採山及與人合作學習的快樂,學會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

(3)教學重點:能以體驗的方法,自主探究的方式,學唱歌曲《採山》,能主動參與小組創編活動,大膽地進行即興歌表演。

重點安排原因:本首歌曲比較接近學生的生活體驗,因此教學中要求學生以體驗的方法,去學習它,這樣有益於歌曲的情感表達;在雨後的山上,除了“蘑菇”、“木耳”、“野果”等,有許多別的植物。因此,編歌詞並表演也就成了教學重點,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4)教學難點:系統的學習和理解歌詞,並較好地表現歌曲情緒。

難點提出原因:因為本課是學生進入三年級學習的第二課,理解歌詞內涵,自信、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對孩子來説還比較難,只有理解掌握了歌詞和歌曲中的音樂記號,才能準確地表現歌曲,抒發情感。

(5)教具準備:錄音機、電子琴

2.説教法

針對本課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在教學中,主要採用以下幾種教學方法:創設情境法、談話法、學科綜合法、實踐法。

3.説學法

從本課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確定如下學法:整體感知法、談話法、小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實踐法。

4.説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師生問好,行課堂禮!

(2)談話導入: 談有關山裏的知識,包括民族風情、山裏的物產、景色等等,都會激發起孩子的興趣。

設計意圖:親切的談話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大山的美,對山裏的'事物產生興趣,為學習新歌做了很好的鋪墊, 從而引入新課《採山》。

(3)發聲練習:跳音練習(531∣531 ∣),以mi和ma為母音進行練習。

演唱要求:抬頭挺胸,雙腳與肩同寬,採用聞花式吸氣,在不同的音高上練習跳音,唱的乾脆,有彈性。

設計意圖:簡單的練聲讓學生自主實踐,練習剛學的呼吸方法,為演唱新歌做好準備。

(4)新課

a.聽錄音,整體感知歌曲。

b.模仿老師按節奏朗誦歌詞。

c.電子琴伴奏,教師範唱,學生跟唱。

d.歌曲處理(按課本要求加入拍手、跺腳的律動)。

e.完整演唱歌曲(注意強調前奏)。

f.抽2—3名學生進行獨唱,教師伴奏,演唱完學生對其進行評價,吸收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

g.學認歌譜,並能跟琴摸唱2—3個樂句。

h.結合歌曲,學習音樂記號。

設計意圖:根據低年級學生的生理特點和學習特點,採用節奏模仿、律動等學生富有興趣的形式來進行形象化教學,能降低教學難度。歌曲的學習則從歌曲的情境特色、歌詞特點、旋律特點找突破口,用整體感受的方式學習歌曲。

5.探究表演才藝

(1)自由組合(8人一組)。

(2)創編歌詞。除了歌曲中 “採蘑菇”、 “採木耳”、“採野果”……外,你們還有其它雨中採山的形式嗎?讓學生創編歌詞,尋找採山時的更多樂趣,並用自己喜歡的形式予以表現。

(3)分小組展示表演。

(4)小組自評、互評。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合作討論、展示表演,讓學生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學習音樂、參與音樂,表達個人情感,享受音樂的樂趣,培養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另外,把評價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積極引導學生開展自評、互評,能促進學生正視自己,尊重他人,提高學生的鑑別、分析和表達能力。

6.評價總結

對本節課學生在音樂實踐活動中的參與態度、參與程度、合作願望及協調能力、音樂的體驗與模仿能力、表現能力、探究音樂的態度與編創能力進行評價。

7.在音樂中走出教室

總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力求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思想,着眼於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從目標的提出到過程的安排、學習方法的確定,乃至學習成果的呈現,都讓學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更多的實踐性,更濃的創造性,同時受到了美的薰陶。

第6篇:國小音樂説課稿

在本站可以搜索到更多關於國小音樂説課稿的精選範文。

各位領導、老師們:

大家好!

近年來,在素質教育的新型教育理念下,美育已被列為了教育方針的內容之一,佔據了重要的地位。而音樂做為人類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藝術形式之一,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今天我便以湘教版小音第七冊第二課《晨》一課來和大家共同探討音樂教育在審美教育中的作用。

一、説教材

(一)教學內容

本課為湘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書音樂第七冊的第二課。它從四年級學生的實際經驗出發,以“晨”為情景主題,編排了二聲部歌曲《清晨》、管絃樂曲《晨》的聽賞以及聽賞與跟唱歌曲《早晨的歌》等內容,其目的是在於引導學生在豐富多彩的音樂活動中感受大自然的美麗,生活的美好,並從中懂得“一日之計在於晨”的道理。

(二)教學目標的確定

根據新課標和我對教材的理解,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以下兩點:

1、能認真聆聽樂曲《晨景》,感受音樂的情緒及意境,並能用語言作簡單的描述。

2、能認真聽賞並跟唱《早晨的歌》,感受歌曲的情緒,體驗歌曲朝氣蓬勃、樂觀向上的情趣,並能積極參與音樂活動。

(三)教學重難點的確定

根據教學目標,本課的教學重點設定為:引導學生充分感受音樂的不同情緒。

由於本課是以音樂欣賞為主,而音樂欣賞對於國小生來説是一種比較難的學習活動,因此,我本課的難點是:充分引導學生認真的聆聽音樂,積極參於音樂活動,並能正確的感受音樂情緒。

二、説設計

為了讓學生在美的教學氛圍中去體驗和感受音樂作品中的豐富之美、變化之美、和諧之美,我設計了“寧靜的晨”和“歡樂的晨”這兩個教學情境,將他們在三年級時聽賞過的《苗嶺的早晨》的片段穿插其中,意圖首先通過熟悉的音樂切入課題,這樣讓孩子們能夠很快的接受,並很快的進入教學意境。再通過聽——聽《晨》,欣賞管絃樂器描繪的田園般風格的美妙晨景;説——能用自己的話語説出音樂描繪的清晨靜謐清新的抒情畫面;唱——唱《早晨的歌》,用自己的歌聲表現早晨的美;配畫——與姊妹藝術結合,多方位的體驗早晨的美。通過這一系列活動,力求全體孩子充分地參與進來,從而更深地去理解音樂,體驗生活的美好,激發孩子們朝氣蓬勃、樂觀向上的情感。

三、説教學過程

(一)、創設意境,讓孩子們感受音樂情境。

為了讓學生能馬上從暄鬧的下課中回到我所創設的“寧靜的早晨”這一個教學情境中來,我首先選擇了一首優美的鋼琴曲《星空》為背景音樂,讓學生聽着這樣的音樂輕輕走進音樂教室,並坐好休息,使他們從中感受到寧靜的音樂氛圍,為以下的“寧靜的晨”的教學情境的創設做鋪墊。在全班同學都已經進入了這樣的音樂氛圍中時,我繼而播放了學生們所熟悉的《苗嶺的早晨》前面一段很幽靜的音樂引子,並引導:“這段音樂是我們以前所欣賞過的什麼樂曲?它描述了一個怎樣的景色?”讓學生從熟悉的音樂切入到我本堂課的音樂主題情境中來。

(二)視聽説唱相結合,讓孩子們理解音樂內涵。

為了讓學生準確地理解音樂情境,我採用視聽説唱相結合的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啟發學生的聯想和想象,讓學生們能更深地理解音樂的情境,從中感受到音樂所描繪出的大自然的美麗。首先我用故事導入,激起孩子們聆聽音樂的興趣,並展示了音樂主題。在學生閉眼聆聽全曲之後,我請學生們相互交流對音樂最初的感覺,引導學生從音樂的力度、速度等方面來理解和感受樂曲。接着我從:哼唱——用“U”音輕聲哼唱音樂主題,並加入強弱的變化,表現出樂曲中描繪的太陽慢慢升起的音樂情景,激起學生的表現慾望,通過他們自己的參與表現來更深刻地理解音樂內涵;視覺感觀——選擇兩副意境不同的圖畫,讓學生通過選擇與音樂內容相似的圖畫,引導他們正確地理解音樂的情境。在再次聆聽音樂的環節裏,我又播放了多媒體課件,將音樂與視頻相結合,把音樂情境具體化到一幅幅美麗的畫面,讓學生有進一步的視覺感觀,從而能更形象地理解音樂;説——在學生們已經能基本把握樂曲的情緒與意境之後,我引導學生用自己最美的語言來描述音樂所描繪的情境,並隨樂誦讀。在這一系列的活動中,讓學生在自然理解音樂的同時通過再造想象表現音樂,在感受樂曲的同時培養學生聆聽音樂的興趣和習慣。既凸現了重點,又解決了難點。

(三)體驗表現,讓孩子們融入音樂之中。

在接下來的“歡樂的晨”的教學情境中,為了讓學生們能體驗到歌曲《早晨的歌》中所表現出的朝氣蓬勃的音樂情緒,我主要採用了體驗與表現的教學方式。首先我引用《苗嶺的早晨》中那一段鳥鳴的音樂,巧妙地將“寧靜的晨”的教學情境過渡到“歡樂的晨”中來。在初聽完早晨的歌之後,我選擇了一組節奏做為聲勢伴奏,突出了歌曲中的切分音節奏特點,並讓學生從

(1)XXXX|

(2)XXXX0|

拍手拍腿拍手拍腿拍右腿拍手拍左腿拍手雙手拍腿。

這兩種節奏形式的拍擊與選擇活動中感受到第二種切分節奏更具有動感性與歡快性,從而更符合《早晨的歌》這首歌曲的音樂情境。由於這是一首跟唱歌曲,沒有演唱歌曲那樣高的要求,因此,我便要孩子們隨音樂自主跟唱歌曲,教師放手讓同學自己學,自己教,教師給予積極的評價、指導。讓每位同學都有自信心,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真正起到夥伴、引導、組織的作用。最後,老師引導:同學們,早晨的時光這麼美好,讓我們也跟着一起動起來吧!老師和同學們一起隨音樂唱起來、動起來,課堂上頓時呈現出了一片歡樂的景像。學生也真正融入到了音樂之中,體驗到了音樂的美好,從中感受到生活的美麗多彩。

四、教學隨想

音樂的審美教育,應當是更深入地瞭解音樂作品的內涵和本質,不能為欣賞而欣賞,為娛樂而娛樂,為享受而享受。要讓學生們在音樂欣賞中,使感情在愉悦中得到昇華,使精神在歡樂和享受中得到陶冶,最終在道德上有一個淨化的作用。作為教育工作者我確實體會到,使學生在美的教育中,通過體驗和感受而達到受教育的目的,是一種理想的教育方式。我希望能通過這一課來體現這種教育方式,但由於我只是一名年輕的教師,在教學經驗上還有很多的不足之處,在此,還希望各位領導與前輩們能給予我更多的指導與幫助,謝謝!

第7篇:國小音樂説課稿

在本站上除了這篇國小音樂説課稿,你還可以找到更多與你行業相關的其他精品範文。

各位領導,老師們,大家好:

今天我以湘教版國小音樂第九冊第六課《山鄉的彩雲》一課為內容為大家説課。

一、説教材:

1、教材簡析:根據湘教版國小音樂第九冊第六課的內容——《山鄉的彩雲》,對象是五年級的學生。《山鄉的彩雲》是一首民歌調式的歌曲,這是一首鄉土氣息濃郁的兒童歌曲,曲調歡快活潑,尤其是歌中模擬眾人和聲“嗦羅羅羅喂”的反覆,為歌曲增添了熱烈歡快的氣氛,歌詞以“彩雲”這一形象的比喻,描繪出改革開放後我國農村五彩繽紛的豐收景象和喜氣洋洋的幸福生活,熱情地謳歌了黨的富民政策。

2、教學目標:新課程對音樂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出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基本理念,應貫穿於音樂教學的全過程,在潛移默化中培育學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應有機地滲透在音樂藝術的審美體驗之中。音樂教學應該是師生共同體驗、發現、創造、表現和享受音樂美的過程;應該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積極、主動的體驗與感悟音樂的過程。我的教學目的是(1)能用明亮跳躍有控制的聲音演唱歌曲。(2)通過教學,使學生進一步感受我國民族音樂的特色和表現力,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情感。

3、教學重點與難點:本科是以唱歌為主的音樂課。重點是用明亮,跳躍而有控制的聲音演唱歌曲,把握節奏,表現出歌曲喜氣洋洋的生活情趣。在老師的指導下,能用規定或自創的象聲詞,表現畫面的情境。認識倚音,學會它的唱譜法。準備的教具就是鋼琴和多媒體。

二、説教學方法

托爾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不是為了教,而是幫助學生學,教學就是要教給學生藉助自己已有的知識再獲得知識。因此,在教學本課時,一是要儘可能選用趣味性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興趣;二是要創設情景,讓學生自主參與,自主探索,獨立獲取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我誘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同時充分利用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使之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中,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整個教學活動成為師生之間不斷進行思維交流與心靈溝通的過程,以達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三、説學法

牐牨究沃饕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調動孩子們全身的感官,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通過分組合作、質疑探究來突破難點解決問題。

四、説教法

(1) 審美體驗價值:

(2) 音樂中加強羣體意識:

(3) 變難為易的教學手段:

五、説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音樂問好

2、節奏遊戲,興趣引路:在教唱《山鄉的彩雲》一課時,在一開始先用遊戲抓住他們的興趣,讓學生參與其中,將這節課的重點提出來用玩遊戲的方式來消化它,讓它變成一個輕鬆的可以一筆帶過的東西。這首歌包含有較多的四十六的節奏型,這對於國小生來説是一個比較難的地方。我讓他們運用象聲詞的模仿,例如我説:“剪刀剪起來咔嚓”同學們就回答:“剪刀剪起來咔嚓嚓嚓咔嚓嚓嚓”。然後運用鬧鐘、鞭炮、火車等物體發出的聲音來配合節奏,並讓他們根據聲音做動作,最後還分別給這些節奏編上曲。而所有的這些只是為了《山鄉的彩雲》這首歌曲的教唱和歌曲中四十六的節奏的把握做鋪墊。通過以上的節奏練習,解決了曲譜教學中的難點,為新課的教學掃除了障礙。這種教學中創造的生動活潑的學習氣氛,可以調動學生身心各方面的能力和條件。並且讓學生明白生活本身就是音樂的源泉,音樂來源於生活,他們自己也可以創造音樂的元素。

3、視聽結合,導入新課:我根據歌詞內容繪製圖畫,讓學生觀察圖上的“雲”,從而形象而直觀地理解,這裏的“雲”,指的就是農民喜獲豐收後堆起來的谷垛。這樣做,有利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既能增強學生對音樂的親近感,又可加深學生對歌曲內容的理解。生活中有很多美的東西,我啟發學生用不同的顏色來描繪山鄉的景象,用精煉的語言刁勒出一幅美麗的山鄉彩圖,這個簡單的問題,既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又培養了語言表達能力,留給他們充分的時間,人人蔘與想象、表達。隨後在課件上展示曲譜中提到的顏色,出示曲譜中提到的農民心目中各種顏色所代表的東西,導入新課題。

4、熟悉旋律,合作學唱:通過老師範唱和教唱,讓學生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詞內容,讓他們分組唱和分男女生唱。

5、藝術處理,情感演繹:通過啟發提問:這首歌表達了農民伯伯怎樣的心情,我們又該帶着怎樣的心情來唱呢?“嗦羅羅羅喂”我們應該唱得怎樣?音高像雲一樣是往高處走的那我們音應該越唱越高還是越唱越低?歌曲為什麼要這樣處理力度呢?這樣,通過啟發性的體問,調動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到了歌曲中活潑親切的情緒。注意氣息控制,能根據譜中的力度記號MP,MF,﹤,﹥漸強漸弱等表現力度變化。“嗦羅羅羅喂”應輕聲,像一人唱眾人和的感覺。演唱的過程中注意情感的體驗,根據音樂藝術的審美表現特徵,引導學生對音樂表現形式和情感內涵的整體把握,領會音樂要素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最後按處理將歌曲完整的帶有情感的演唱一次

6、小結下課,佈置作業:讓本課在歌聲中結束。

本課的設計,力求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着眼於學生的主動發展,通過充分的音樂實踐培養學生的能力,提高音樂素養。多媒體的教學手段,為課堂帶來了活力,注入了生機,彌補了教學中單一的教學方法,給了學生以直觀的美感享受。初走上教學崗位,請各位領導和老師們提出寶貴意見,謝謝!

第8篇:國小音樂説課稿

下面這篇由網友為大家蒐集整理國小音樂説課稿的寫法格式,希望大家喜歡!

尊敬的各位評委,大家好:

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版第冊第課,題目是我準備從設計理念、學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學目標、為克服重難點採取的教法和學法、教具準備、教學過程等方面對本節課進行闡述。

一、根據課標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本課的設計理念應該是:通過教學及各種生動的音樂表現活動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開發音樂的感知力,體驗音樂的美感。並在音樂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對藝術的想象和創造力。

二、學情分析:國小段的孩子在對音樂的感受和表現上:能對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種音響感到好奇有趣,能用自己的聲音對它們進行模仿。能聽辨不同情緒的音樂。在課堂上能夠在律動、集體舞、音樂遊戲、歌表演等活動中與他人合作。在創造方面能夠自制簡易的樂器。在評價方面能夠對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出簡單的評價。

三、教材分析:本課在國小音樂教學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一首歡快、活潑的兒童歌曲。它以生動的歌詞,輕快的節奏、流暢的旋律為我們展現了一副美好的畫面。表達了孩子們純真的感情和充滿快樂自豪的情感。

四、根據本課的教材和學情我制訂了本課的教學目標:1.通過多媒體教學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提升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和鑑賞力。2.通過音樂互動教學培養學生主動的參加各種音樂活動,鍛鍊他們的合作與協調能力,增進羣體意識、有感情的演唱歌曲。3.教學中應適時的發展學生的想象培養他們的創造潛力。

五、結合學生的實際本課的重難點應是:能主動的參加互動教學並能自信的演唱歌曲。難點是:發展學生想象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六、為克服重難點我採取的教法和學法有:創設情境法、模仿教學法、對比法、聽唱法。根據學生在兒童階段自然嗓音很純、很亮、體形靈巧這一特點。我還採取用了律動、遊戲互動法等教學手段。

七、本課的教具是多媒體。

下面是本課的教學過程分為:1.情境導入激發興趣2.利用教法克服難點3.準確完整的演唱歌曲4.拓展延伸培養學生創造5自評互評培養鑑賞力。共五個環節完成本課的教學。

第一環節:情境導入

為了培養學生的興趣、營造濃郁的音樂課堂氛圍、加強教學的直觀性。我採取了用多媒體來創設情境並在聲像一體的課堂氛圍中導入了新課。通過對音樂的體驗使學生在音樂審美的過程中獲得喜悦,對音樂產生興趣,因而學生全身心的投入了課堂。

第二環節:利用教法克服重點和難點。本環節也是這節課的重點環節。

結合學生的自然特點,並在教學中建立平等的師生和諧關係。我採取了聽唱、律動、遊戲等教學方法來克服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如:節奏難點的解決方法:四分音符用雙手拍肩,八分音符用雙手拍腿等律動比一比看誰表現的最好並獎勵小紅花。如:音準難點的解決方法:可以引導並帶領學生做聽一聽、學一學、唱一唱、做一做遊戲。(具體的方法應根據教材而定,隨機應變)還可以通過師生接龍演唱遊戲解決難點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在幫助學生解決難點的過程中還應該尊重學生的個性對錶現進步的同學應及時的給與獎勵。使每一位學生的音樂潛力都得到發展。

第三環節:準確完整的演唱歌曲

演唱歌曲是國小生最易於接受和參加的表現形式。為了使學生能主動的參加互動教學並能自信的演唱歌曲。我適時的創設與歌曲內容相適應的教學情境,並通過觀察比較採取了唱一唱、敲一敲、演一演等教學法(舉例:應根據教材進行舉例)充分調動每一位同學的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的有感情的演唱並多給學生鼓勵。這既培養了孩子們的自信心又克服了本課的難點。完成了教學目標。

第四環節:拓展延伸培養學生創造

有感情就有想象,從而形成創造思維。老師可依據本課的內容及情緒鼓勵引導學生進行即興創編活動。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創編一些與課本情緒一致的節奏、詩歌、故事、遊戲、音樂表演等。(創編的內容和形式可以根據教材而定)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對每一位同學都應該多關心多鼓勵。構建和諧團結民主的氛圍。引導學生積極討論共同參加,培養學生樂觀的學習態度和友愛的精神。鍛鍊合作與協調能力,增進羣體意識,培養團隊精神。

第五環節:自評互評培養鑑賞力

本課的教學評價我是以表揚和鼓勵為主,隨時引導學生在音樂活動中開展自評互評和老師的隨堂評價,以提升學生的樂感和審美能力。我評價他們的重點是能否積極自信的參加音樂表現、能否與其他的同學協作配合、在課堂小結時我還安排了學生談一談這節課的感想如: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歌曲中你最喜歡那一句?在課堂上對那些有創意的學生我還及時的發給他們小獎品。

小結:以上是本課的總闡述,不到之處請評委指正!

第9篇:國小音樂説課稿

本站編輯推薦:國小音樂説課稿的寫法,請參考本頁面的所有內容,也可以通過搜索找到更多相關內容。

尊敬的各位評委、大家下午好!我是第6號考生: 春天來了,嫩綠的小草發出了新芽,五彩的花兒迎着陽光開放,碧綠的柳條在春風中翩翩起舞,歡樂的小鳥在雲中歌唱,綿綿的春雨似晶瑩的銀絲輕輕地飄若人間,又像純潔地甘露滋潤着世間萬物。 下面我就《春雨濛濛的下》一課與大家共同探討新的教學理念和策略,敬請指教。

一、説教材

(一)教材分析

《春雨濛濛的下》選自九年義務教育蘇教版第十冊第六課,本課重在體現以人為本,以學生髮展為中心的新教育觀,重視合作與共處意識的培養,訓練學生的合唱能力。 《春雨濛濛的下》是一首電影插曲,曲調既抒情又形象,其中運用了具有動感的多種切分節奏和弱起節奏,使旋律更加舒情優美,兩聲部三度音程的運用加強了春雨和聲的效果,很好地體現了春雨的美。歌詞十分簡潔,卻又十分雋美,使人由衷地讚美春雨,對春天充滿着希望。寓意深刻,教育學生熱愛春天,珍惜春天的大好時光。

(二)教學目標: 依據新課標要求和設計理念,再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本課設計如下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指導學生以優美抒情的歌聲,抒發熱愛生活的真摯感

(2) 能力目標:進一步提高二聲部歌唱的技巧,注意做到音準和諧、音量均衡及音色統一。

(3) 情感與態度:通過本課的學習,啟發他們熱愛春天,珍惜春天的大好時光。

(三)教學重點難點:

(1) 提高二聲部歌唱的技能,做到音準和諧和音量均衡及音色統一。

(2) 注意掌握歌曲的切分節奏和弱起節奏。

二、説學情

學生生活範圍和認知領域進一步發展,體驗、感受與探索創造的活動能力增強,但音樂欣賞課還是缺乏耐心的傾聽,學生最喜歡律動與音樂活動,在這兩方面表現非常好,樂譜知識的學習部分學生仍不是很感興趣。因此在學習中,應加強對這些學生的培養,利用生動活潑、富於藝術魅力的形式,鼓勵他們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以此來激發、培養、發展他們的興趣。

三、説教法

本課包含了音樂、美術、詩歌、文學、思品、自然等多學科的相關知識。在教法上,我綜合運用了創設情境、興趣引入法、視覺圖象法、談話法、體驗法、合作學習法、音樂表演法等教法誘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同時充分利用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和豐富多彩、形象直觀的多媒體課件,將音響效果與視覺形象結合起來,並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老師主導作用,二者相互結合。

四、説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學生能主動積極地學習,選擇方法是很重要的。本節課,我以"美"為突破口,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引導學生用"欣賞、感受、探究、討論、表演、合作"等多種方式學習,讓學生去感知歌曲、演唱歌曲、表現歌曲,使他們在愛學、樂意學的基礎上獲取知識、形成技能。

五、教學過程設計

(一)創設情境,課堂導入

1、蘇霍姆林基説過:"兒童是用色彩、形象、聲音來思維的。"針對這一特點我創設"春天"這一情景提供了具體生動可聯想的音樂環境,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了學生對音樂的好奇心和探究願望。因此我首先在教室裏進行了場景佈置,將關於春天的各種自然景觀編製成多媒體課件,在教室四周佈置幾棵柳枝,牆壁貼春雨、小草、小鳥、小花等圖片,並配有《渴望春天》的音樂,讓學生一走進教室就被山明水秀的大自然昂揚旺盛的生機所吸引,營造和諧學習氛圍,把他們帶入悠閒自得,心曠神怡的審美情境之中。

2、導入 上課開始,教師聲情並茂地説:"同學們,春天到了,萬物復甦了,大地披上了綠色的外衣,朵朵鮮花競相開放,這一切都離不開雨水的滋潤。"通過教師親切的話語,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配合多媒體動畫,自然過渡到讓學生欣賞春雨,學生被綿綿的春雨所吸引,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學生情不自禁地朗誦起有關春雨的小詩。"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等詩句,學生完全沉浸在春雨的意境中,這時讓學生説春雨的感覺,便不知不覺引入了新課,學生的學習慾望得到激發,形成一種積極參與的精神狀態,從而為新課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聆聽歌曲,體驗感受

1、欣賞歌曲 教學要具有鮮明的形象性,從直觀入手,使學生如臨其境,可見可聞,產生真切感,我利用學生好奇,愛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點,容易被新鮮事物所吸引,將歌曲的內容通過多媒體用動畫的形式呈現於學生眼前,畫音結合,使學生很快進入歌曲地審美情景中,喚起他們學唱新歌的慾望。

2、模唱歌曲 當學生初步感知歌曲後,引導學生用LU輕聲哼唱,使學生再次獲得審美體驗,感受到旋律美,受到美的薰陶。

(三)學唱歌曲,情緒表達

1、介紹作者,朗讀歌詞 這首歌曲是我國著名的詞作家喬雨老先生為我們少年朋友創作的一首優美的歌曲。教師先充滿感情地範讀一遍,和學生共同分析歌詞,如"綠了河邊的楊柳,紅了村前的杏花"等不僅句式對稱整齊,而且色彩豐富,使學生入情入境地體會歌詞的色彩美、韻律美、對稱美、意境美的特點,這樣師生融合更能激發學生朗讀的情感。

2、填詞歌唱 在美的情境下,讓學生分聲部演唱,學生因為有了第一課時的學習基礎及歌曲的欣賞,已能很好地唱出齊唱部分和合唱部分,然後根據學生演唱的情況,糾正可能出現的錯誤。如第一句:如何唱準"下"的時值和唱齊弱起是這句難點,我採用讓學生看教師的指揮手勢解決這一難點。另外歌曲的延音使得旋律更加舒情優美,如:讓學生跟老師一起劃拍演唱,唱準時值。

3.歌曲處理 如何使學生歌曲唱得更富魅力,通過學生分組討論,邊總結邊實踐體驗,指導學生二聲部要唱得清晰、和諧,要用較輕的音量,富有彈性的聲音歌唱,如"綠了河邊的楊柳,紅了村前的杏花"加入漸強漸弱的力度記號來演唱,結束句表現出春雨越來越弱、聲音越來越小,從而完成教學目的。

4.情感昇華 為了更進一步使學生對歌曲有深刻的理解,準確表達歌曲情感,教師向學生介紹歌曲選自一部非常感人的電影《綠色錢包》裏的插曲,並對《綠色錢包》這部影片作簡要介紹,瞭解歌曲的寓意,使學生懂得歌曲以濛濛地春雨象徵祖國的關懷,以河邊的楊柳、村前的杏花象徵青少年,鼓勵青少年健康成長,達到寓思想教育於音樂教育之中。

四、成果展示,歌唱春天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新課程的一大特點,在順利完成歌曲教學任務後,我將本課內容提煉與昇華,讓學生討論用怎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然後分小組進行唱歌曲(演唱形式)、分角色拿道具表演(課前準備)、創作詩詞、畫一張畫等活動,進行合作創編,這個創意使學生從感知美、體現美,上升到創造美、表現美,給每個學生都有參與體驗的願望和機會,激發了學生興趣,從而活躍了課堂氣氛。 接下來在老師的指導下,由每組推選的代表到講台前面進行成果展示,給學生搭起一個展示自我的平台。讓學生表現、歌唱春天,學生邊欣賞春天的美景邊觀看優美的舞蹈,並有感情地演唱,採用第一段領唱,其他同學合唱歌曲,第二段配樂朗誦(師伴奏),第三段齊唱、合唱。這一環節把歌唱、舞蹈、表演、詩朗誦等相互融合,讓學生在自由創編與即興表演中感受音樂的美,體會創作的快樂,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通過合作,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在羣體中的協調能力得到發展。 最後,教師通過與學生交談對本課進行小結,讓學生懂得"一年之計在於春",應該珍惜這美好的春光。最後學生在歌曲《春雨濛濛地下》的音樂聲中走出教室。

本課我以美麗的春景為主線,層層深入,循序漸進,使學生在本節課的學習中感受音樂的"美".在新課程標準的引領下,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理念,力求為學生創設愉悦、輕鬆、自主、開放的學習空間和音樂環境。 以上是我對本課教材內容的分析、設計及安排,有不當之處懇請各位評委、老師給予指正,謝謝!

第10篇:國小音樂説課稿

如果這篇國小音樂説課稿範文能幫到你,請支持本站,我們會更加努力!

一、説教材:

(一)教材分析:

《採菱》是蘇少版國小音樂教材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甜甜江南”中的一首歌曲。歌曲由五個樂句組成,前兩句方整對稱,第三句活潑、生動,第四句模擬划船動作,最後抒發情感。

這首歌曲是對學生進行愛家鄉教育的一首非常貼切的歌曲。

(二)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用優美、親切的歌聲表達熱愛家鄉的真摯感情。

2、簡單瞭解江南的相關文化。

(三)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學唱歌曲《採菱》

(四)教學難點:

高音的演唱及切分節奏的把握

(五)教學準備:

鋼琴、多媒體課件等

(六)課時安排:

1課時

二、説學生:

本學期,雖然我不任教四年級,但是根據曾經教過多屆四年級音樂的經驗,這首歌曲對於學生來説,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尤其是高音部分,教師要給予適當的引導,避免讓學生出現嘶喊的現象。另外,切分節奏也是學習中的一個難點。教師要通過各種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聲情並茂地表現歌曲。

三、説教法

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我綜合運用談話法、示範法、等誘發學生學習歌曲的興趣。同時充分利用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令整個教學活動成為師生之間不斷進行思想交流與心靈溝通的過程,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四、説教學過程:

一、導入:

首先我播放一首林俊杰的歌曲讓學生聆聽,不用説,孩子一定能猜出歌名《江南》,繼而讓學生簡單瞭解何謂江南?再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一些江南的畫面,讓學生有感官上的認識。接下來,再出示一幅畫面,讓學生猜測畫面中的人物在做什麼?答案為(採菱),同時,教師引出本課所學歌曲為《採菱》。

二、學唱歌曲:《採菱》

1、學生熟悉歌詞

2、教師範唱,請同學跟着小聲哼唱,注意切分節奏處的演唱一定要準確。

將切分節奏處找出,依次練唱。(這是這首歌曲的一個難點)

3、教師彈琴,學生跟琴學唱,教師給予點評,並糾正錯誤的地方。

4、多種方法練習(接龍唱、小組唱、男生、女生分別唱等等)

5、處理歌曲:

師生共同討論,《採菱》這首歌曲,應該用什麼樣的音色、速度和情緒來演唱更能表達對家鄉的熱愛之情。(用自然優美的音色,連貫流暢的氣息,唱出水鄉的孩子對家鄉、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6、全體學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採菱》。

7、分小組進行創編表演,並分組上台展示,選出最好的小組。

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以平等、尊重、理解、關心、賞識的態度去對待每一位學生。在這一環節中我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給學生留下了自主活動和自主創編的時間和空間,師生互動,共同學習。讓孩子們在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中學會歌曲,突破重難點。

8、拓展:利用多媒體課件欣賞部分江南的著名景點。

最後,教師對本節課進行總結。

五、説教學預想

希望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發揮學生主體作用,使整個教學在愉快合作、多彩、友愛、融洽的氣氛中進行。從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出發,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從對立變為和諧,變被動為主動,努力做到既能促進學生能力最大限度地發展,又不加重學生負擔,特別是在情感上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激發,讓每個學生享受到成功的歡樂。

第11篇:國小音樂説課稿

小編猜你正在找這篇國小音樂説課稿範文,但願你能喜歡。

一、説教材及學生

1、教材分析

《草原就是我的家》是一首原汁原味的內蒙古短調民歌。歌曲旋律明朗豪放,有着進行曲雄壯有力的特點,節奏較為整齊,表現了蒙古族兒童,對草原家鄉的熱愛。通過本課學習,讓學生充分感受蒙古民族音樂的風格特點,瞭解蒙古民族風情,增進民族間的團結。

2、教學目標

根據我對教材的分析結合教材的要求,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初步認識、瞭解蒙古民族風情、音樂、舞蹈。

(2)能力目標:a、學會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並能感情的演唱。

b、學習簡單的蒙古舞蹈動作,隨音樂作簡單的即興創編表演。

(3)情感目標:a、通過演唱蒙古歌曲,學跳蒙古舞蹈,培養學生對草原及蒙古族的喜愛之情,增進民族團結。

b、通過集體創編表演培養了學生愛好音樂的情趣,同時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和創新意識。

3、教學重難點

重點:結合既定的教學目標,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體會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的情緒,並能有表情的演唱並能用舞蹈動作表演。

難點:鍛鍊學生表演的能力,能夠用悠揚的歌聲和優美肢體動作來表演歌曲。

4、課前準備及學生分析

施教班級為一年級學生。一方面一年級學對音樂知識和音樂技能的掌握水平還較低,處在初級水平,有待於教師從音樂基本要素入手,降低難度,循序漸進,幫助他們積累音樂經驗。另一方面這一學段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好奇、好動、模仿力強、嗓音自然、形體靈巧,適合採用歌、舞、圖片、表演等相結合的綜合教學手段進行教學。

二、説教法

1、模枋法

音樂新課標中提倡我們根據低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從音樂基本要素入,通過模仿積累經驗,為提高學生音樂素質,激發學生音樂表現和創造能力奠定基礎。(本節課設計:抓住一年級學生好模仿,模仿力強的特點,讓學生模仿蒙古舞動作;模仿馬蹄聲、射箭聲進行節奏練習;根錄音模唱等環節,引導學生在積極的模仿中學會演唱表演,提高其音樂素養。)

2、體驗法

音樂新課程標準提倡我們引導學生在聆聽、演唱、表演音樂過程中充分體驗音樂,使學生在音樂審美過程中獲得愉悦的感受與體驗,讓學生在積極體驗的狀態下感受音樂,學習音樂,表現音樂,提高學生音樂技能,激發學生的音樂興趣。

(本節課設計:通過讓學生欣賞體驗蒙古歌舞,並學習演唱蒙古歌曲,學跳蒙古舞蹈等環節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同時在學習中進一步體驗蒙古歌舞的特色。提高學生的音樂感覺力、表現力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3、合作法

音樂新課程標準要求我們利用音樂藝術的集體表演形式和實踐過程,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在羣體中的協調能力(本節課設計:通過讓學生在二聲部節奏練習中合作及集體創編表演兩個環節培養學生的音樂合作意識)

4、綜合法

音樂新課程標準要求我們將其他藝術表現形式有效的滲透和運用到音樂教學中,通過音樂為主線的綜合實踐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音樂。

(本節課設計:以音樂為主線,將音樂與舞蹈、民族知識綜合起來幫助學生更好更直觀的理解音樂,併為學生創造了生動愉快的學習環境,提高學生整體素質,培養學生愛好音樂的情趣。)

5、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錄音機、話筒、磁帶、鋼琴等

三、説學法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以學生為主體,創造條件讓他們參與探究活動,不僅提高了探究的能力,更獲得了學習的技能和激發了學習興趣。” 因此在學法指導中我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年齡特點,緊緊繞教學目標,通過“聽”“唱”“動”讓學生在模仿學習表演體驗中積極自然的去感知音樂、學習音樂、表現音樂。。

四、説教學過程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完成教學目標,本節課我運用新課標的教學理念,再結合教材內容要求及學生實際情況,作出了以下的教學過程設計,下面請跟我一同走進詳細的教學過程。

(一)律動遊戲,激發興趣。

1、通過師生問好律動,端正坐姿,投入課堂。

(利用自然的節奏律動形式集中學生注意,引導學生在有節奏的模仿動作中自然的進入音樂學習)

2、聽音樂,猜歌名。通過聆聽有關草原歌曲並説出歌曲名稱,練習低年級學生的聆聽、聽辨音樂的能力,提高了學習興趣,同時引出美麗的大草原。

3、認識草原:通過討論、看圖片讓學生初步認識瞭解大草原及蒙古族,引出課題)。

4、結合課本與課件圖片,説説美麗的大草原上有些什麼?

討論小結:藍藍的天-、白白的雲-、青青草地、牛羊多、駿馬奔馳、雄鷹飛、還有善良的蒙古人。

(這一環節以學生為主體,採用了看圖片,師生討論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去認識瞭解草原,最後通過有節奏的朗讀明確小結了討論內容,引導學生更好的認識草原,感受草原的美麗,培養學生的節奏感)

5、節奏練習

提問:草原上的人喜歡做什麼?放牛、放羊、賽馬、摔跤、射箭、唱歌、跳舞等。

節奏練習:

xx xx xx x xx xx xx x

(師)我 們 一 起 來 騎 馬 (生) 噠 噠 噠 噠 噠 噠 噠

xx xx xx x x- x-

(師)我 們 一 起 來 射 箭 (生)嗖 嗖

(分部練習-->二聲部練習-->邊做動作邊念)

(利用綜合法將節奏練習滲透到民族知識介紹中,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通過模仿騎馬聲,射箭聲,積極主動的進行節奏練習,培養節奏感,符合了新課標中1-2年級學生創造標準中的要求,能夠運用人聲模仿自然界和生活中的聲音)

(二)學習歌曲,激活行為

1、聽歌曲錄音説説歌曲裏唱了什麼?(聆聽、聽辨能力培養)

2、熟悉歌詞

(1)聽歌曲錄音,説説歌曲裏唱了些什麼。培養學生聽記能力。

(2)教師按歌曲節奏的以小快板的型式念歌詞,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邊打節奏邊記歌詞,以此培養學生節奏,豐富課堂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3、學唱歌曲(通過聽唱模唱等方法完整學唱歌曲,指導學生演唱歌曲,培養學生音樂表現能力。)

(1)教師用鋼琴伴奏範唱。(藉助學生對蒙古歌曲的學習興趣,自然的進入演唱教學,通過教師範唱讓學生自然的進入歌曲學習。)

(2)師生一起拍打節奏,聽錄音模唱。(通過模唱完整學習歌曲)

(3)跟琴學唱歌曲。

(4)指導學生演唱。

(三)合作表演,展示才能

1、通過欣賞簡單的蒙古舞,加深學生對蒙古歌舞的體驗感受,及學習興趣。

2、請同學來表演蒙古舞中的一些自己喜歡的動作,體驗蒙古舞特色。(騎馬、揚鞭、摔跤、鷹飛、聳肩、前後肩等)

(1)分組討論怎樣把同學表演的動作套入到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中去。

(3)學生分組表演。

(4)師生共同表演。(最後給學生一個舞台,讓他們自主的愉快的演唱表演,從而即讓學生以音樂表演中獲得愉快感受與體驗,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也在學生愉快的表演中自然的提高了自身的音樂素養。)

(在這一個環節裏,教師把學習主動權完全交給學生,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通過學習蒙古舞動作,以及表演,培養學生感受力表現力及共同合作學習的能力。)

(四)總結評價,鞏固知識

在這個環節上,我引導學生進行總結,組織討論本節所學,讓學生來説説自己在課堂上的收穫並在討論中總結學習方法,真正體現學生自主與合作探究學習,同時也能及時地反饋教學效果,便於教師查漏補缺。

五、説板書設計

根據一年級學生感性認識比較敏鋭的特點的,我設計的板書力求簡潔、直觀、易懂,讓學生更好的感受和理解。具體設計如下:

草原就是我的家

放牛、放羊、賽馬、摔跤、射箭、唱歌、跳舞

六、説教學預測

在課堂設計中我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審美心理特徵,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導入,我讓學生通過有趣的猜歌曲遊戲、多聲部的節奏練習,讓學生體驗多層次的音響效果。在學唱《草原就是我的家》時,利用拍打節奏、歌唱比賽等來調動學生唱歌的積極性;在舞蹈表演時,我放手將舞蹈的創編放給學生,留給學生創作和表演的空間。

而存在的不足之處在於: 1、在草原圖片的欣賞時,可以加入新授歌曲的曲調作為背景音樂,不僅能為歌曲的教學打下一定的基礎,而且更能把學生的餓情緒來到蒙古草原中。

2、在表演的時侯,如果能給學生適當的示範,那麼學生的舞蹈將會跳得更到位、更有美感。

第12篇:國小音樂説課稿

國小音樂説課稿範文集錦之一,但願能對你帶來幫助。

一、 教材分析:

科目:音樂科

內容:花城出版社 二年級上冊 第六課 教學設計

設計者:天河區龍洞國小 唐逸

主題:要做好孩子

題目:《小朋友,愛祖國》

教材特點:按照二年級學生的心理和思考特點,貼近學生的思維模式,通過借喻的形式,將小朋友喜歡而熟悉的小動物人性化,在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更容易將學生帶入學習歌曲的狀態,讓他們在學習歌曲的同時,能通過動物的情感體現來同化孩子的心靈,從而產生共鳴,讓孩子們切實地受到感悟,明白要像那些熟悉的小動物一樣熱愛自己所生長的地方,叢中培養孩子們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恰到好處的將音樂與思想素質培養相結合,更有效地實現教學目標。

二、學生情況分析:

本校學生的情況相對其他地方的學生較為不同,主要差別在於學生環

境的差異,這裏的學生會對他們所熟悉的事物會更感興趣,歌曲中所提到

的小蜜蜂、小鳥兒、小花都是他們生活中常見的,而且他們對動畫尤為感

興趣,因此將歌詞中的小動物人性化,通過找配對的遊戲形式,讓學生通過音樂找到答案,結合多媒體設備,播放音樂動畫,能在充分發揮他們主觀能動性的同時,又能更容易地提起他們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從而更有效地組織課堂,保證教學進程的順利進行。

課題

《要做好孩子》

教學內容

教唱《小朋友,愛祖國》

課程目標

1.通過聽與教,讓學生理解歌詞內容,叢中感受歌曲意境,培養有感情地演唱《小朋友,愛祖國》。

2.通過各種不同形式的表演,讓學生切身感受祖國的美好,培養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3.培養學生做好孩子的自信心,懂得如何去做好“愛祖國、愛科學、誠實有禮的好孩子”。

教學重點

1.學好《小朋友愛祖國》

2.培養學生有感情的演唱該曲,並叢中培養學生的愛國感情。

3. 培養學生自信心,用心去做個愛祖國、愛科學、誠實有禮的好孩子。

授課方式

啟發式,對比式,參與式

教學難點

1.節奏的掌握及運用,音高要唱準。

2.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欣賞力和鑑賞力,感受中國現代社會的美好,從而培養學生的愛國熱情。

教具

錄音機,鋼琴,多媒體設備

教學過程

一. 唱着《娃哈哈》,邊唱邊跳的進入課室。

師生問好。

二. 導入。

1.學生一進課室就看到鮮明的題目《要做好孩子》,以此開門見山地切入本課的教學重點,順接讓學生談談怎樣做才算一個好孩子?(愛祖國、愛學習、誠實有禮的好孩子)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思維,以學生思考為主,將學生引入今天要學習的主題內容。

2.通過學生一系列的回答,引出本節課的題目——愛祖國。老師提問:同學們,你們喜歡哪些小動物呀?讓學生回答後,老師再説:你們又知道老師喜歡什麼小動物嗎?然後拿出歌詞中出現的三種小動物,再引申這些小動物都居住在什麼地方?知道老師為什麼喜歡他們嗎?(因為他們都珍惜和熱愛自己所居住的地方),這些問題也讓學生回答。那麼我們生長在我們偉大的祖國,我們應該怎麼做?(熱愛自己的祖國), 所以這些小動物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下面我們就通過音樂來表達我們對祖國的愛

教學過程

三、 教唱:互動的方式進行課堂組織。

1.先欣賞兩次《小朋友愛祖國》,接着讓學生翻到書本P34。

2.老師彈一句讓學生跟着唱一句,分句跟琴模唱。

3.老師範唱,學生跟唱。請學生出來表演,唱得好的進行貼紙表揚。

4.以遊戲的形式進行對歌,老師唱前半句,學生接後半句,唱熟後再交換。

5,合着歌曲的節奏,邊拍手邊完整地唱,並進行舞蹈動作的學習,培養學生的音樂感。

四、學生自主發揮音樂聯想。

1. 在熟悉歌曲旋律的基礎上,教幾個舞蹈動作,後請學生出來表演,將學生分兩組,對歌曲進行動作表演,一組學生分別充當歌曲中的三種小動物,另一組學生唱歌曲中的和聲,並將兩組角色相應對換,增加學生的學生興趣和課堂氣氛。

2. 通過多輪的歌曲熟練,讓孩子們自我發揮,啟發他們引用身邊所見的小動物或植物等事物按照歌曲的特點進行歌詞創編,將合適的歌詞用在歌曲中,然後進行表演,最大限度挖掘學生的思考潛能,培養求異思維。

五、在一片《小朋友愛祖國》的歌聲中,總結本課內容。先讓學生自己總結今天學了什麼,老師最後再做總結。

教學總結

唱一首愛祖國的歌,歌中充滿着對祖國的崇敬與熱愛,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21世紀的新生代更應該通過音樂來感受生活,珍惜幸福,通過對該曲的學習,認真的思考作為一名學生應怎樣去愛祖國,報效祖國就是愛祖國的最佳體現,而要報效祖國就必須從現在起,努力學好科學文化知識,長大了以後才有能力去為祖國作貢獻。

從今天起,以一個誠實有禮,熱愛學習,愛祖國,愛科學的好孩子為準則,時刻要求自己,提醒自己,不斷的完善自我,做一個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好學生!

第13篇:國小音樂説課稿

精挑細選的國小音樂説課稿範文,但願能助快速寫好稿件。

一、説教材

本次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國小音樂第三冊第五單元第二課。本課1課時,本課的教學內容是:歌曲《大風車》。

《大風車》是一節以唱歌為主的音樂綜合課,這首歌是一首電視少兒節目的主題歌,歌曲表示了小朋友看大風車節目時的快樂情形,表示了大風車節目隨同着小朋友的身心生長的願望。

二、説目標

1、認知目標:用歡快的情緒演唱歌曲《大風車》。

2、技能目標:讓同學隨音樂旋轉大風車,培養同學感受音樂和聽辯能力。

3、情感目標:在活動過程中體驗歌曲、合作學習的愉快。豐富同學情感體驗,陶冶同學高尚的情操。

三、説重、難點

重點是:用歡快的情緒演唱歌曲《大風車》。

難點是:。同學隨音樂旋轉大風車。

四.説教法

我在本課中的教學方法是結合新課標的基本理念,遵循以審美教育為核心,以同學的發展為本。在教學中,主要運用了創設情境法、聽唱法、討論法、學科綜合法、拓展延伸等教學方法。根據音樂教學特點注重運用多種手段去激發同學的學習興趣,使同學帶着濃厚的興趣、愉悦的心情,積極主動參與開放、互動而有活力的課堂教學。

創設情境為了使同學們很快進入到歌曲內容中去,我用聽賞《大風車》的音樂把同學帶入情境中,使同學感受到了音樂的快樂。

聽是感知和理解音樂的前提條件,聽是藝術實踐中最重要的過程。如,我在導入新課時就是通過聽音樂《大風車》讓同學感知的。音樂情感實踐教學法重在對音樂作品表示的情感體驗和主動參與之後的有理解的真情實感地表示。在學會唱歌曲後,我通過同學自編律動,讓同學充沛參與到扮演、創作等綜合音樂藝術中,使同學獲得感知與發明音樂美的能力,在音樂情感的體驗與抒發過程中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審美教育。

運用討論法以引起同學的思維,提高同學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培養同學的想象力和分析能力。

五.説學法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只要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同學學會學習的方法,給同學如何學習的啟示。課堂教學,要面向全體,體現以“同學為主體、教師為主線”的精神,培養同學的創新意識。通過同學整體感知、討論、小組合作、自主探究、發明、模仿等方式。引導同學在學中玩,玩中學,讓同學以自身獨特的方式感知音樂、表示音樂、創編音樂、享受音樂的樂趣,增強同學的合作意識。

討論法、小組合作法:通過同學的小組合作,解決同學的個別差別性,要求全組同學一起討論。同學與其他同學一起學習時,可相互激勵、互相啟發,而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在本課中這種方法我主要用同學律動上。

六、説過程

本課的教學過程我把它分為激趣導入、揭示課題、視聽結合、整體感知、合作學習體驗創新、拓展延伸、。

七、教學反思:

通過為歌曲做律動,培養了同學的學習興趣,鼓勵了他們積極探索,逐步培養了他們的創新意識。

第14篇:國小音樂説課稿

你也可以參考更多國小音樂説課稿範文。

二胡曲《賽馬》選自人音版國小音樂第六冊的聆聽內容,黃海懷作曲。該曲描寫了我國蒙古族人民在歡度節日、舉行賽馬盛會時熱鬧而歡快的場面,表現了他們對草原、對生活的熱愛之情。這一樂曲由熱烈奔放的第一樂段、悠揚柔美的第二樂段、以及再現樂段組成。

本學期的學生學習這一首曲子是有一定基礎的。他們在一年級學過《草原就是我的家》、《我是人民小騎兵》、《擠奶舞》,三年級上學期學過《我是草原小牧民》、欣賞《草原放牧》、《草原巡邏兵》等,對蒙古族的風土人情及基本的舞蹈動作已有一定的瞭解。並經過長期的課堂常規訓練,學生已養成專注聆聽音樂的好習慣。

我尊重教材,深挖教材,根據新課標提出的“採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體驗,培養聆聽音樂的興趣和習慣”等要求,針對學生的實際,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感受《賽馬》所表現的意境和情趣,激發對草原、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2、知識目標:感知不同的音樂段落並熟悉主題旋律。

3、能力目標:在律動、模仿與創編伴奏中,培養表現能力、創作能力、合作能力。本課的重點:感受不同樂段所表現的意境地和情趣。難點:用打擊樂器為樂曲伴奏。

為了達成教學目標、突破重難點,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環節:初聽感受、情景引入、分段感受、完整表現。在這些環節裏,我主要採用瞭如下的教學策略:

一、根據學生活潑好動的身心特點,我運用了達爾克羅茲教學理論,採用律動、模仿相結合的手段進行教學。讓學生參與式的聆聽音樂,表現音樂,層層深入地達到了音樂的審美核心。

二、我尊重學生的創造精神,鼓勵他們大膽探索、創新表現。特別是創編伴奏過程中,我留出了充足時間,讓學生自由探索地板鼓和凳子鼓的演奏方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當學生用打擊樂器成功地模仿馬蹄聲、馬鞭聲,用串鈴模仿馬鈴聲時,臉上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成功的喜悦。

三、針對學生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我精心設計製作了圖形譜,進行直觀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音樂。學生在看譜、劃譜、唱譜的過程中,輕鬆地感受到音樂的段落以及主題旋律,聽辯出B樂段的三個層次。

今天這一節課,全體學生都能精神飽滿地參與每個環節中,從而提高了感受音樂、表現音樂、創新音樂的能力。還學會了協作的學習,提高了交往能力,增強了自信心。總之,達到了較好的效果,完成了我設定的教學目標。

第15篇:國小音樂説課稿

如果這篇國小音樂説課稿範文能幫到你,就是對本站小編最大的鼓勵。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國小音樂實驗教科書第四冊第二課《賣報歌》。

一、教材分析

《賣報歌》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優秀兒童歌曲,是我國著名音樂家聶耳根據舊上海一個小報童的真實生活經歷創作的一首歌曲。歌曲為五聲宮調式,四二拍,基調樂觀活潑,形象單純,結構短小,是四個樂句的單樂段結構。唱起來琅琅上口,優美流暢。歌曲共有三段歌詞,這三段歌詞在演唱時要進行不同的情感處理。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創設特定的音樂情境,引導學生聆聽和學唱歌曲《賣報歌》,在生動的歌聲與表演中表達出對小報童生活經歷的感受。

(二)、情感目標:培養學生能用心感受歌曲情感,學習小報童在艱苦的生活環境中所保持的樂觀、自信、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三)、技能目標:通過歌曲情感的表現,訓練學生通過音色、力度、速度、表情、動作等音樂要素的變化得到體現。鼓勵學生創造性參與,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和表現力,並在活動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正確的評價能力。

三、教學重點:歌曲情感表現。

教學難點:準確掌握後十六分音符節奏型。

四、説教法

本課我綜合使用,創設情境法,歌曲接龍遊戲法等教法與多媒體課件相結合,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同時充分利用形象的教學語言,使整個教學活動成為師生之間不斷進行思維交流與心靈溝通的過程。

五、説學法

(一)、體驗感知法:通過體驗舊社會貧苦的孩子小報童的悲慘生活經歷及

他對這種生活那種樂觀向上的態度,從而感受到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並且要學習小報童樂觀自信的對待每一天的學習與生活。

(二)、自主探究式學習法:通過自己對歌曲的理解,比較選擇最適合體現歌曲內容的演唱方法,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與表現力。

六、説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是教與學的關鍵,為了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我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運用美學中的“共感原理”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為此,我使用了以下教學程序:

(一)、輕鬆進入課堂

為了充分體現音樂課的特點,我讓學生聽着優美的音樂和老師一起編創律動,這樣既調整了情緒,又提高了學習興趣,再通過音樂化的語言進行師生問好這一環節,讓學生感到音樂老師和藹可親,音樂課真有趣。

(二)、識“行家”——引情

這一環節旨在為下面的情感教學做好鋪墊。同學們,知道“行家”是什麼意思嗎?行家就是很在行,就是在某一方面很拿手然後通過學生的議論和老師的總結,讓學生深刻理解、明白行家的意思,知道了要想成為行家必須在某方面特別用心,特別花功夫,並要能得到大家的讚許和肯定。從而加深了學生的情感體驗。

(三)、説“行家”——激情

讓學生在“説”的過程中掌握難點節奏,並激發學生好學習、發展特長,希望他們不久的將來在某一方面也能成為人人羨慕的行家。

今天,老師給大家介紹一位行家,她是賣報的小行家,我通過給大家介紹行家,引出“ ”這一難點節奏,讓學生模仿一下老師剛才的讀法,學生在模仿中不知不覺就學會了難點節奏。 然後讓學生對行家進行編創, 如他是“彈琴的小行家”,“他是畫畫的小行家”,這樣既鞏固突破了難點節奏,又利於幫助學生更好的感知音樂作品, 使學生產生積極的情緒體現,喚起相應的情感。

(四)、議“行家”——動情

我讓學生想一想在舊社會賣報的小報童是怎樣賣報的,並讓學生模仿報童的叫賣聲。接下來我指導學生用高位置、輕快的聲音及拉長的音來模仿賣報的吆喝聲,進行發聲訓練,把生活中的聲音藝術化,然後教師以講故事的形式來介紹本

課歌曲的創作背景及作者,把學生帶入解放前舊社會這個特定的環境當中,並設置一個問題——真正觸動著名作曲家聶耳的是掩藏在小報童單薄破舊的衣衫後閃閃發光的東西——就是對待悲慘生活的態度,是什麼呢?用心聽了歌曲後就會感受到的,從而自然的引出歌曲《賣報歌》,使學生初步感受歌曲的內容及情感。

(五)、唱“行家” ——抒情

歌唱是學生抒發自己對音樂作品的理解與感悟的一種重要手段,為了更好的感受歌曲,我對歌曲進行了聲情並茂的範唱,並讓學生為我打節拍,然後我指導學生輕聲有節奏的朗讀歌詞,體會報童的生活。

在學唱時,我分成了三個環節,第一環節,學唱一段歌詞,我教會學生學習方法,學生掌握好歌曲的旋律後我讓學生找出歌曲中的難點,學生之間相互解決、相互評價,然後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演唱方法,激發學生興趣體現自主探究式學習。

第二環節,學唱二、三段歌詞,在這一環節我採用了對比感受的方法,在學生共同學會歌詞後,讓學生根據歌詞所表現的情境,通過自己的感受,選擇與第一段歌詞不同的音色、速度、節奏、力度、表情、動作進行表現。

第三環節,完整演唱歌曲,這一環節我放手讓學生展示的空間,學生興趣很高,積極投入音樂實踐中,把歌曲表現的情感表現得準確、很生動。既能唱出了歌曲的內涵,又使他們的心靈受到了美的滋潤和薰陶,達到了很好的藝術效果。

(六)、演“行家”——升情

學生掌握好歌曲後,單純的“唱”已不能將他內心情感表達出來,“演”於是成為一種很好的表現形式。我讓學生把自己想象成賣報的小行家,根據歌詞進行簡單編創。在集體演唱時,我會加入到學生當中,與學生一起享受那份快樂。

整堂課,“行家”既是 教學主線,又是情感主線,它一點點激起學生的興趣,又逐漸燃起學生的激情,它把握住了作品的情感脈絡,引導學生漸入佳境,行家從理性到感性,讓學生的情感有了質的變化,產生了作品美與心靈美的情感共鳴。

以上是我對這節課的教學分析與設計,敬請各位評委、老師指正。

本站的小編希望你能喜歡以上15篇國小音樂説課稿範文,你還可以點擊這裏查找更多國小音樂説課稿範文。

標籤: 説課稿 國小 音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e15okm.html
專題